时间:2023-06-05 09:55: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生涯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应由“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如何选择目标——制定职业生涯目标”三者构成。
1.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选择。教师生涯规划论认为,并不在乎你是否选择了教师职业,而是设立明确的目标没有,关键在于选择目标前应先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选择职业发展路线是指你要向教育教学研究方向发展,还是向教书育人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不同的发展路线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同,影响到今后的发展阶梯也不同。当然,在路线抉择中可以扪心自问:想往哪一路线发展?适合往哪一路线发展?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每个人的基础素质不一样,适合的职业发展路线也不一样,有的适合做研究、有的适合做管理、有的适合做专职教师。总之,要综合考虑你的个性、兴趣、能力、价值观与社会组织环境条件,再权衡确定自己的发展路线。
2.如何选择目标。路线确定之后,接着就要确定目标。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职业生涯目标可以分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短期目标较易制定,其要求应是堂堂(课)清、日日清、周周清,学期、学年目标也应算作短期目标;中期目标(3~6年);长期目标(10年左右);教师的职业人生目标(从23岁~55或60岁止)。人生目标是我们最终的理想。哈佛、耶鲁的调查结果说明,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所以,每一个教师应算计一下,有生之年,想做什么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取得什么成果?再结合自己的社会情况和实际情况,便可以确定你的人生目标。接下来,再考虑如何接近、实现这个远大的人生目标,这又要再度返回对内部个人因素、外部环境各因素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从内部来说,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以自己的优势为例,可用下面的问题来检测:你做过什么,即你的人生经历和体验中有哪些方面能反映你的长处?学了什么,即专业、选修、自学了什么,有什么独到的长处?最成功处是什么,其成功的必然性是什么,其中能否归纳出自己性格的优势?从外部来说,要把握机会,还要规避威胁,避免造成设计目标体系的“内耗”。总之,有优势并能利用机会是最好的;居于劣势又无法把握机会的情况是应尽量避免的。
3.制定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确立”最终是要落实在“制定职业生涯目标”上的。用什么标准来检验制定标准呢?专家提出的五条标准可以制定职业生涯目标:
(1)这种制定是自我认真选择的;(2)对每种被选择的结果,在选择时都曾一一不漏地做过评估;(3)你为自己的选择结果会感到骄傲,并充满信心,且愿意公开;(4)愿承诺并付诸行动来完成自己的选择结果会;(5)它适合你整个生活模式,符合你的价值观。这五条标准同样适合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制定。
二、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实施策略
《哥达纲领批判》中说过:“一打纲领不如一个实际的行动”,在确定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具体的行动方案,目标也只有画饼充饥的作用。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套具体的方案。在行动时,人的自信表现为“十足的底气”,而底气的根源就是这“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不过应该说清楚,选定一个目标,是需要合理的冒险的,合理的冒险就是结合知识、意志、勇气和想像力的冒险。这种冒险是有“机会成本”的,它要放弃其他目标。不愿冒险的人担心当环境变化时,自己无法应对,更担心万一不能达到目标,自己的理想会受到打击。这就是很多人不愿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因。针对此,应有“目标分解”和“目标组合”的方法(由职业生涯培训师程社明博士提出),并据此制定详细的行动方案。即职业生涯目标的实施策略等于“目标分解——目标组合——可行方案”
1.目标分解。职业生涯的实现可以用一系列的阶段来表示。为了顺利进入每一个新阶段,应根据新阶段特点制定分目标。
(1)目标分解就是根据观念、能力、知识差距,将职业生涯的远大目标分解为有时间规定的长、中、短期目标,直至将目标分解为某确定日期可采取的具体步骤。从最远、最高的目标开始,一直分解到最近的目标。要实现一个远大的目标,其间时间跨度大、变数多,不可能不受到种种坎坷与非难。其对策是必须分解成若干个容易达到的阶段性目标。目标分解是将目标清晰化、具体化的过程,是将目标量化成可操作的实施方案的有效手段。依据这个想法,可以按时间、性质两种途径来分解目标。按时间分解为最终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按性质分解为内职业生涯目标、外职业生涯目标。请看图一:
(2)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所以,一般的教师企望较高的职位和较好的待遇,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自己内在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职位、职称、待遇要求而不能满足你的需求,那么怨天尤人也是无济于事的。与其如此,还不如摆正自己内、外职业生涯目标的位置。
职业生涯发展仅仅是换更好的工作,或是晋职、提薪吗?不,它只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部分。美国心理学教授施恩认为,外职业生涯是经历一种职业(由教育开始、经工作期、直到退休)的通路,它包括招聘、培训、提拔、解雇、奖罚、退休等职业的各个阶段;内职业生涯注重的是所取得的成功和主观情感以及工作事务与家庭义务、个人消费等其他需要的平衡。外职业生涯是指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这些因素通常是由别人给予的,这些因素的取得往往与自己的付出不符,职业初期尤甚。不少教师外职业生涯成功,但内心极为痛苦,这是因为外职业生涯发展是以内职业生涯发展为基础的。一个人在某一单位的某一层级就决定了他的生活地位和生活方式。由此造成人对单位的依附和服从,形成比较严重的依赖心理。伴随社会进步,进行新的人格整合,教师就要抛弃“单位意识”;应从根本上认识用“公民意识”来替代“臣民意识”;要变追求“外职业生涯”变为追求“内职业生涯”给自己带来的幸福。
内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能力、内心感受等因素组合及其变化过程。它们要靠主观努力才能实现,别人的帮助只是一个外在助力而己。而且,内职业生涯的各个构成因素一旦取得就会内化成为自己的,且还是别人拿不走、收不回的个人财富。内职业生涯发展是外职业生涯发展的前提,因此,在职业生涯各阶段,教师要把内职业生涯发展作为主要目标,只有如此,才能把握自己命运。
(3)以上从内涵角度比较了“外职业生涯目标”和“内职业生涯目标”。下面外延方面讨论“外职业生涯目标”和“内职业生涯目标”:
①外职业生涯目标包括职务目标,工作内容目标,经济目标,工作地点目标和工作环境目标5项。对职务目标来说,应当具体明确,如光是要想做处长就不算具体,一定要“专业+职务”才能明确具体地描述出你所需要的职务目标。对工作内容目标来说,它比外职业生涯目标中的其他目标实际得多,也重要得多,如某小校学某年轻教师自己在20年内要达到的目标是在教学上、科研成果上、社会影响上有什么什么水平等等,这就是其工作内容目标。经济目标,收入是职业工作的必不少的回报,关键是要注意切合实际和自己的能力素质,然后大胆地规划一个具体的数目,不要含糊不清,更不要压根就不敢写。如果你对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有特殊要求,就要在规划中列出要求。
②内职业生涯目标包括:工作能力目标,工作成果目标,提高心理素质目标,观念目标4项。工作能力是指各种能力的统称,教师的工作能力有通用能力、学科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6项,自己想要达到的工作能力目标的程度应当切合实际,具有挑战性,并与该阶段的职务职称目标所要求具备的条件相应。工作成果目标是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扎实的工作成果既是教师荣誉感、成就感的依据,也是以往晋升之途的阶梯。提高心理素质目标既包括经受挫折、包容他人非议,也包括在暂时成功面前保持清醒冷静,它是半途而废与最终成功的试金石、分水岭。观念目标是指对人对事的态度、价值观,所谓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教师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把教学相长落到实处。
实施设计目标的第一步是目标分解,第二是目标组合。
2.目标组合。目标组合是处理不同目标相互关系的有效措施。不能曲解“结构合理的系统”要求“整体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的本意,因为这本身就缺少整体观的。如果只看到目标之间的排斥性、竞争性,就只能在不同目标之间做出排他性选择,并痛苦地作出“二者必居其一”的选择;如果能看到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与互补(互助)性,就能够积极进行(次优选择即)不同目标的组合。目标组合有时间组合、功能组合、全方位组合三种。请看图二:
(1)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时间组合可以分为并进和连续两种。并进指同时着手实现两个平行的工作目标或者建立和实现与目前工作内容不相关的预备职业生涯目标。如果精力和能力能应付得了,则可以考虑在教学、科研、行政这些组合中,两种(甚至三种)不同方向的工作内容目标和工作成果目标,以及相应的工作能力目标等。它们并行存在,互不矛盾;并进有利于开启潜能,在同样的时间内迎接更大的挑战,可以编织生命的辉煌。连续是指用时间做纽带,将各个目标前后链接起来。实现了一个目标后,再紧接着进行下一个。如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大周期所包括的适应期、成长期、成熟期、“高原”期、超越期五个阶段(小周期)。这五个小周期共同组成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大周期,这个大周期的设计就是总的目标;而这各个小周期本身的设计目标又是具体的设计目标。只有完成前一个具体设计目标,才能紧接着下一个具体的目标的可能。一个接一个地就可以构成了具体设计目标链;再用时间纽带链接具体设计目标链就构成了总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大周期的设计目标体系。总之,只要将各个阶段目标链接起来,加上一个时间表,再加上一个衡量目标达成结果的评估方式就形成了设计目标体系,并完成了目标组合。
(2)教师职业生涯目标的功能组合上,存在因果关系和互补关系。有些目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如上文说到的工作能力目标、职务目标是因,而收入目标是果。它们表现为如下逻辑关系:“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成果目标显著职务提升达到经济目标”。通常情况下,内职业生涯目标是因,外职业生涯目标是果。教师职业生涯目标从因到果的良性循环应是:“观念目标掌握新知识目标提高工作能力目标职务晋升目标经济收入提高目标”。这也是我们追求的目的。一名教师成为讲课能手,同时又获得在职教育硕士学位,这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互补关系。因为教学为在职教育硕士学位的理论学习提供了实践基础,而在职教育硕士学位的理论学习又丰富了教学实践的理论性。
(3)全方位组合是指职业生涯、个人和家庭三者和谐发展。生涯规划的要义是“编织生命的辉煌”;不是只强调事业辉煌,而不顾身体,或家庭幸福。事业只是美满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完美的教师职业生涯要全方位地组合,不应把生活的内容排斥在外。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可持续性发展,和谐发展。事业、个人、家庭等全方位组合的宗旨更倾向于关注内职业生涯目标。
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从个人和组织两个角度理解。从个人角度讲,职业生涯管理就是一个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织、在职业发展上要达到的高度等做出规划和设计,并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而积累知识、开发技能的过程。从组织的角度讲,是组织在结合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为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搭建一座桥梁,既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顺畅。本文从着重从组织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生涯管理计划设计。
一、本文提出的重要概念
1.超标准目标
超标准目标指在现有的管理和技术状态下,在现有的人员状况下,按照正常情况推进一项工作,无法完成,但通过改进管理方法或者提高技术水平可以实现的目标。
2.岗位贡献价值
岗位贡献价值是指在某一岗位工作的员工,受自身职业能力和态度、动机、兴趣等人格特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履行该岗位职责时,形成的结果的价值大小。不同的人对同一岗位的岗位贡献价值会有所不同,同一个人不同的职业阶段对同一岗位的岗位贡献价值会有所不同。3.晋升系数和工资增长系数晋升系数指员工未来获得职位晋升的可能性大小。工资增长系数指员工未来获得工资增长的可能性大小。一方面,当完成了超标准目标,通过对实现的目标进行评价,对评价的结果行进分析,从而得到一定的晋升系数和工资增长系数;另一方面,通过对员工岗位贡献价值进行评价,如果岗位价值增加,即可获得一定的晋升系数和工资增长系数。
二、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生涯通道设计
职业生涯通道是指组织为内部员工设计的自我认知、成长和晋升的管理方案。职业生涯通道设计指明了组织内员工可能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机会,组织内每一个员工都可能沿着本组织的发展通道变换工作岗位。
1.职业生涯通道的构成原则
(1)符合职业工作的特点。职业生涯通道的职业变动路线,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职业工作的特点,即向与前一职业工作相近的方向运动。
(2)减少职业瓶颈现象的出现。职业瓶颈是指由于职业通道的路线不畅通,最终太多的职业工作都向某一个或几个职业工作运动,造成绝大多数人员的职业生涯停滞,少数人的职业生涯得以发展。
(3)职业生涯通道可以出现回归。当员工在职业生涯通道的某一路线上出现明显不适应的情况时,可以从某一起点重新选择通道路线。
(4)多重路线与单一路线结合。职业生涯通道中,职业路线中间既有经过多次回归的,也有完全直线运行的,通过多种方式到达下一职业层次。
2.建筑施工企业岗位归类
(1)管理类岗位。企业的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师、副总师;基层单位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副经理;党委(支部)书记、副书记;企业机关处长(主任)、副处长(副主任);企业机关业务部门中不担任领导职务但履行管理职能的岗位,基层单位的栋号经理、副经理、部门领导,基层单位中不担任管理职务的办公室、财务、劳资、党务等岗位。
(2)技术类岗位。基层单位中不担任管理职务的专业技术岗位和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测量员、资料员、预算员、安全员、材料员及相应主管等。
(3)操作类岗位。瓦工、木工、抹灰工、钢筋工、架子工、电焊工、气焊工、建筑油漆工、通风工、仓库保管工、物资进货工、混凝土工、建材试验工、安装起重工、电工、水暖工、汽车驾驶员、起重机驾驶员、塔式起重机驾驶员、中小型建筑机械操纵工、工程机械修理工、汽车维修工、车工、铆工、带锯工、木材干燥工、铲运机操作工、纤维板成型工、热力司炉工、锅炉水质化验工、测量放线工、卫生员、消防员等。
3.职业生涯通道路线
第一类,管理类岗位内部通道;
第二类,技术类岗位内部通道;
第三类,操作类岗位内部通道;
第四类,由技术类到管理类通道;
第五类,由管理类到技术类通道;
第六类:由操作类到技术类通道。
4.职业生涯通道选择方式
(1)职务晋升。职务晋升的职业生涯通道选择是比较传统而常见的方式,是指晋升到管理职务岗位或提升管理职务获得职业生涯发展,是第一类、第四类通道路线中主要的选择方式。该种方式对员工的激励较大,但是容易形成职业瓶颈,对没有得到晋升的人工作热情会受到挫伤。
(2)岗位轮换。岗位轮换是指通过调换到工作内容不同的新的工作岗位上工作。在每类职业生涯通道路线上,都会有该种情况的出现。岗位轮换的职业生涯通道线路,一是由于在原岗位工作时间较长,失去兴趣,工作效率、质量降低;二是由于组织发展需要,临时调换工作;三是由于原岗位不适合个人的发展,需要调整到更适合个人的岗位上;四是由于个人职业发展目标需要获取多个岗位的工作经验。其中,后两种原因的岗位轮换对组织和个人均有利,前两种原因一般对组织和个人都是有害的。
(3)岗位晋级。岗位晋级是指停留在一个岗位上工作,工作基本内容不变,但通过不断学习、创新,获取个人能力的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和个人成果,并获得岗位级别的提升,得到更高的报酬。它有利于培养专家型人才,有利于稳定人员队伍,主要在第一、二、三类职业生涯通道路线中出现。该种方式是解决职业瓶颈的重要方法。
(4)岗位兼职。岗位兼职是指一名员工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上工作。该种方式是通过增加工作内容的方法,让员工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以增加其工作积极性。但容易造成工作质量不高,业务技术水平不精。
三、基于职业能力和人格特征改进的自我认知、调整、培训计划
1.职业能力自我认知及调整
职业能力是指与职业活动相关的能力,每一类职业活动都要求一定的能力组合,只有具备这种能力组合,才能很好地胜任这种职业。它受天生基础素质、知识和技能、教育程度、工作实践、勤奋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职业能力包括:语言口头表达能力、语言书面表达能力、数量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知觉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动作协调能力等方面。由于个人成长过程及环境的不同,职业能力会有所倾向。这种倾向一般不容易改变,但可以通过其外在的培训改进。从事某一专业的特殊职业能力指对某一专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员工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外在职业能力是从事专业工作的一些特殊要求,如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有效运用时间能力、工作习惯、服从性、合作能力等,可以通过自我约束、调整来改进。员工一方面应该根据个人选择的职业生涯通道的特点,确定对哪个方面的职业能力要求较高,并认知自己在这方面的倾向程度;另一方面应该根据职业能力倾向对个人选择的职业生涯通道做出必要的调整。
2.人格特征自我认知及调整
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稳定的、习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贯穿于一个人的整个心理过程,是一个人独特性的整体反应。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以及可能取得的成就。它包括兴趣、价值观(动机、需求、态度)、性格等。
(1)职业兴趣认知及调整。职业兴趣是指人们对某类专业或工作所报的积极态度,不同的人对于同一职业可能抱积极的态度,或者抱消极的态度,或者抱无所谓的态度;同一个人对不同的职业可能抱积极的态度,或者抱消极的态度,或者抱无所谓的态度。任何人的职业情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以一定的素质为前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常见的职业兴趣一般包括许多方面,在企业职业生涯通道中,可以反映为喜欢技术类、管理类或操作类中的某一些岗位工作等。员工既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选择职业生涯通道,又要在职业生涯发展中,积累职业知识,拓展职业兴趣。
(2)职业价值观认知及调整。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的原则、标准。而职业价值观反映了人们从工作中获得奖励、报酬、晋升、社会地位、成就感、权利控制、社会交往、轻松舒适、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同偏好。员工要学会树立积极的价值观,根据职业生涯目标适时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并在职业生涯发展中体现。
(3)自我性格认知及调整。性格是一个人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良好的性格,有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不良的性格,会阻碍职业生涯的发展。一般来说,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有责任感、认真、乐于团结协作等属于积极的性格,具有这类性格特点的人容易获得职业发展的更大成功。3.自我培训自我培训,就是员工在对个人的职业能力、人格特征有明确认识后,有意识地进行改善。改善的方式一方面是通过自我控制、调整,另一方面是主观上制定一定的计划,不断强化练习,使个人职业能力、人格特征向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方向发展。自我培训的内容往往是组织通过外在培训无法对其产生影响的方面,所以员工必须学会自我培训,从而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四、基于职业技能提升和工作业绩改进的专业培训计划
1.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就是判断是否需要培训以及培训哪些内容的一种活动。基于职业技能提升和工作业绩改进的知识培训计划,需求分析主要来自于员工的日常工作,一方面,通过主管人员或同事的观察、座谈,以及有关的日常工作记录;另一方面,通过员工的自我认知,确定职业能力的欠缺或对未来职业能力提升的愿望,来确定员工的培训需求。
2.培训需求的主要内容
(1)专业知识或技能。一方面是与岗位相关的某一专业领域方面的知识,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从事岗位工作须具备的一些基本或特殊技能,即实际操作能力。当员工缺少这些专业知识或技能时,就不能满足工作要求,不能很好地胜任岗位工作。
(2)辅非操作性技能。是与工作本身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对工作的开展的效果却产生一定影响的技能,如沟通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有效运用时间能力、工作习惯、服从性等。
(3)管理技能。指作为中高层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有效制定战略规划、制定经营策略、制定政策、有效决策、计划规划等能力。
3.培训计划制定与实施
(1)收集汇总培训需求信息。指按照培训的内容、培训需求的岗位进行分类,对属于相同培训内容的归为一类,按照岗位的类别进行排序。
(2)培训层次识别。指对汇总分类的培训需求信息,按照内容进行识别,确定在哪个层次进行培训。第一层次是在基层单位、处(室)由其自行组织培训;第二层次是在企业由人力资源部门统一组织培训。
(3)制定培训计划与实施。由培训确定的层次相关单位、部门根据培训需求的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在第一层次的一般制定内训计划,通过部门内部人员相互指导、训练、学习的方式进行培训;在第二层次的由人力资源部门协调有关内部或外部单位,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
4.培训的方法
培训常用的方法一般包括讲座法、视听技术学习、专项训练法、行为矫正法、讨论法等。
5.培训效果评价
培训效果评价即对培训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培训内容是否按计划完成、受训员工实际接受程度如何、培训后员工有哪些变化、培训师资的水平与质量如何、培训中有哪些成功与失败之处、需要如何改进等。培训效果评价常用的简单方法包括受训者在培训课程结束时填写评价表、受训者培训结束后参加考试测验、培训结束时受训者回顾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实现、受训者在培训结束后书写个人体会、观察受训者在培训后新技能或新知识的使用情况、受训者在培训后的一些工作指标的变化情况等。
五、基于晋升系数的晋升计划和奖励计划
1.晋升系数的数值与个人晋升系数
晋升系数的数值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的任一小数或整数,小数位数不限。一方面,员工每完成一项超标准目标,与以前设定目标内容不同时,获得一次晋升系数,内容相同时,目标提高则晋升系数增加,不重新获得晋升系数;另一方面,员工岗位贡献价值增加时,与以前评价内容不同时,获得一次晋升系数,相同内容时,原获得的晋升系数增加,不重新获得晋升系数。员工待岗期间,不计算晋升系数。个人晋升系数指个人在一定时间段内获得的某个岗位上的晋升系数之和。当员工平调至完全不同的工作岗位时,新岗位上的个人晋升系数从零开始重新计算,原岗位上的晋升系数保留。当员工获得晋升时,晋升后岗位上的个人晋升系数从零开始重新计算,原岗位上的晋升系数保留。当员工在一个岗位上由于个人原因,工作上出现不可挽回的严重错误时,在该岗位上的晋升系数归零。员工触犯国家法律法规,出现严重后果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个人晋升系数归零。
2.超标准目标
(1)超标准目标的类别。包括定性类和定量类目标,定性类目标主要从工作结果的衡量标准上反映出来,如要达到市、省、行业级、国家或其它类别标准等;定量类目标主要从工作结果的经济效益或效率上衡量,即要增加多少利润、材料利用率、事故率等。
(2)超标准目标的确定。在每项工作或阶段性工作开始前,可以根据工作特点,按照员工自愿的原则,由所在基层单位或部门与员工制定初步超标准目标,在经由企业审批后,作为员工超标准目标执行。
(3)晋升系数计算。超标准目标计算晋升系数按照相对法确定。企业第一例超标准目标完成者晋升系数定为0.1,从第二个开始,按照相对第前面已完成目标的重要程度的大小确定,具体办法为:第一个值为a1(值为0.1),第二个值为a2,以后为a3、a4、a5an,则在[0,1]区间上分出n+1个区间(n≥1),那么an+1的计算方法是先根据目标重要程度确定落在哪个区间上,将该区间10等分(出现11个点,10个区间),最后估算确定落在哪个点或区间上,如果是点则点值即是晋升系数值,如果落在区间上那么继续用上述办法循环计算。
3.岗位贡献价值的数值
岗位贡献价值的数值为大于等于0任一小数或整数,小数位数不限。当员工未设定超标准目标时,但在工作中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取得可以评估的效果或经济效益时,经企业评价审核,可以获得岗位贡献价值增加;当员工通过参加社会考试获得与岗位工作相关的证书时,可以获得岗位贡献价值增加;当员工在同一岗位上工作年限增加时,可以获得岗位贡献价值增加,但增量较少。员工平调至完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时,在新岗位上的岗位贡献价值从零开始重新计算,原岗位的岗位贡献价值保留;员工获得晋升时,在新岗位上的岗位贡献价值从零开始重新计算,原岗位的岗位贡献价值保留;当员工在一个岗位上由于个人原因,工作上出现不可挽回的严重错误时,在该岗位上的岗位贡献价值冻结1-3年,即1-3年内不因任何原因而增加,同时1-3年内不得用于晋升系数和工资增长系数的计算。岗位贡献价值增量的计算方法为:增量值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的任一小数或整数,小数位数不限;当由于完成工作或考取证书获取增量值时与超标准目标法计算晋升系数的计算方法相同,由于工作年限增加按照(工作年限÷35)计算,工作年限以年为单位,工作年限和最终结果均保留3位小数,四舍五入。通过岗位贡献价值获取晋升系数时,按照直接转换法,即晋升系数等于岗位贡献价值增量。
4.晋升计划与奖励计划
晋升系数是员工职业生涯选择中,在管理类岗位通道向上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企业在出现职务岗位空缺时,对满足岗位任职条件的候选人,基本条件相同时,个人晋升系数数值较大者获得优先晋升。员工完成超标准目标,在获得晋升系数的同时,可以获得一定的奖金。奖励的依据是:定性目标根据目标的重要程度和完成情况确定;定量目标根据完成目标数量的大小确定,如果是净利润率提高或成本降低的,提高部分或降低部分的60%奖励给完成者。
六、基于工资增长系数的增资计划
1.工资增长系数计算
工资增长系数数值为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的任一小数或整数,小数位数不限。在数值上它与晋升系数完全相等,即获得晋升系数同时获得相等数量的工资增长系数,获得晋升系数增加值的同时获得相等数量的工资增长系数增加值。个人工资增长系数指个人在一定时间段内获得的某个岗位上的工资增长系数之和。在数值上与个人晋升系数完全相等,变化完全相同。
2.增资计划
企业每年年底对员工的个人工资增长系数进行折算,折算主要是依据个人的岗位工资、个人工资增长系数、全体在岗/待岗员工的工资增长系数、企业的利润盈余等,折算的结果作为次年的月系数工资。具体算法为:假设企业的利润盈余中可用于次年系数工资数额为P,全体在岗/待岗员工的工资增长系数和为N,员工个人的工资增长系数为n,则员工的个人系数工资W为:系数工资独立于岗位工资,按月发放。员工获得晋升,则不再享受在原岗位上的系数工资。待岗人员不享受系数工资。员工岗位发生变化,将按照相对值的方法重新核定系数工资。员工获得系数工资,工作标准必须提高,不能低于实现的超标准目标的标准水平,不得低于获得岗位贡献价值增加时的标准水平。如果工作标准降低,晋升系数和工资系数都按比例降低,系数工资降低调整。
论文关键词:职业生涯 职业生涯设计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和怎样正确的去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这将对自己的一生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职业研究表明,在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由于个人的可塑性强,职业转换成本低,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长远的规划,效果极佳,将非常有利于自己今后的成长与发展。 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珀说,“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它统合了个人一生中各种职业和生涯的角色,由此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它也是人生自青春期至退休所有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位之外,还包括与工作有关的各种角色。因此,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最后结束的这一人生旅程就是职业生涯。
广义的职业生涯是指从职业能力的获得、职业兴趣的培养、选择职业、就职,直至最后完全退出职业劳动这样一个完整的职业发展过程。因此,其上限从0岁人生起点开始。狭义的职业生涯是指从踏入社会、从事工作之前的职业训练或职业学习开始直至职业劳动最终结束、离开工作岗位为止。
狭义的职业生涯是指职业准备期,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在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职业意向后,从事职业心理、知识和体能准备以及等待就业的时期。
1、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
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就是将理想的人生化为现实的人生。一个人的事业究竟应向哪个方向发展,可以通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起来,也就是说,个人对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要去的工作组积、要担负的工作职务和工作职位等一系列发展道路做出设想和计刻。
第一,职业生涯设计有利于明确人生未来的奋斗目标。美国的戴维坎贝尔说过:“目标之所以有用,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激励人们努力奋斗,并积极去创造条件实现目标,这样就可以避免无目标地四处飘浮,随波逐流,浪费青春。事实也证明,有不少人由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毫无计划,目标不明,从而造成事业失败,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才能,失败主要在于他们没有设计和取得最适合于他们成长与发展的职业生涯。
第二,职业生涯设计有助于帮助自己确定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智慧以及性格;找出自己的特点,明确自己的优势,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
第三,职业生涯设计有利于本人和组织更好地了解个人的实力和专业技术。《水浒传》中描述,在陆地上斗,张顺是李逵的手下败将,可在水中打,张顺却把黑旋风李逵淹得直翻白眼。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也是如此,对个人来说,应有自知之明,不仅要知己所长,还要知己所短。要在工作上取胜,必须制订出一个知己之长短、知环境之利弊、扬长避短的职业生涯计划,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职业和职务。
第四,职业生涯设计有助于鞭策自己努力工作。对许多人来说,制定和实现规划就像一场比赛,随着时间推移,你一步一步地实现规划,这时你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又会渐渐改变。有一点很重要,你的规划必须是具体的,可以实现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最大的好处是有助于我们安排日常工作的轻重缓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使我们紧紧抓住工作的重点,增加我们成功的可能性。
第五,职业生涯设计有利于人尽其才,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个人所制订的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职业生涯开发的计划能否实现,除了个人的努力外,还需要组织创造条件,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条件下许多人的工作还是由组织上安排的。有许多懂专业的技术人员被组织安排到管理岗位上,他们从专业之塔的顶端一下子抛到管理之塔的底部,本是一颗专业技术上的明星,却陨落成为一名初出茅庐的管理人员。由于缺乏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工作中往往焦头烂额,不得不请求下台,重操旧业。当然,也有许多科技人员被组织和群众推上了管理岗位,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因此,了解每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和理想等是十分必要的,特别要了解每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和设想,从而为他们创造实现事业目标的环境和条件。这样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只是协助个人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并且进一步详细评估内外环境的优势、限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生涯发展计划。
2、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
职业生涯设计对于人生道路具有战略意义,至关重要。决策正确,则一帆风顺,事业有成。反之,则弯路多、损失多,乃至苦恼多、教训多。如何进行职业生涯的设计呢?
首先要“定向”,此为“一定”。方向定错了,则南辕北辙,距离目标会越来越远,还要重新走回头路,付出较大的代价。因此,职业生涯决策,决不能犯“方向性错误”。
通常情况下,职业方向由本人所学的专业确定。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毕业后,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所学的专业来选择工作,有的甚至与原专业风马牛不相及。“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专业不对口”的情况比比皆是,已不足为怪。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认真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有时为了就业,甚至要强制自己去“适合”并不喜欢的岗位,只要这种职业是社会紧缺的、急需的或有发展前景的。有些学子在学校里读了双学位,拿了几种职业等级证书,就业时就比别人多了几个机会,显得高人一筹。
其次是“定点”。所谓“定点”,就是定职业发展的地点。比如有些人毕业后选择去南方,有些选择到上海、沪宁线一带发展,有的则选择去边疆、大西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些都无可非议,但应该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不可一时冲动,心血来潮,感情用事。比如,有的毕业去了南方,认为那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达,薪资水平较高;但忽略了竞争强烈、观念差异、心理承受能力,甚至于气候、水土等因素,结果时间不长又跳槽离开。当然这也无所谓。但如果一开始就选准方向,就可以在一个地方,围绕一个职业长期稳定发展,对自己的资历和经验都会有助益和长进。时间加努力,有望成为某一领域的资深人士,会更为有利。频繁更换地点,今天在这明天到那,对职业生涯成长肯定弊多利少。
再次是“定位”。择业前要对自己的水平、能力、薪资期望、心理承受度等进行全面分析,做出较准确的定位。不可悲观,把自己定位过低,更不要高估自己,导致期望值过高,一旦不能如愿,失望也就越大。刚毕业就被知名大公司选中,而且薪资福利不菲,当然是你的运气。如果没有碰上这种好机遇,也无须气馁。不要过分在意公司的名气、薪资的高低,只要这家公司、这项专业岗位适合你,是你所向往和追求的,就应该去试一试,争取被录用。确立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做起,逐步积累经验,循序渐进,谋求发展的思想理念,可能对你的一生都会有好处。
3、职业生涯设计步骤
职业生涯设计由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四个环节组成。
首先,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即“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谓“知己”,就是自我认识与自我了解,“知彼”,就是熟悉周围的环境,特别是与生涯发展有关的工作世界。
其次,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的话,人们是很容易对现状妥协的。所确立的目标要符合社会与组织的需求,适合自身特点,长短配合,高低恰到好处,明价确具体等。
再次,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确实能够执行的生涯策略,这些具体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你一步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
最后,有效的生涯设计还要不断地反省且修正生涯目标,反省势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作为下轮生涯设计的参考依据。
4、职业生涯设计保证
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首先应充分认识自己与周围的环境,这样才能在选择职业时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自我优势分析。你曾经做过什么。即你已有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如在学校期间担当的职务,曾经参与或组织的实践活动,获得过的奖励,等等。这些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状况。在自我分析时,要善于利用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的工作方向与机会。 一是分析学习了什么。在学校期间,你从学习的专业课程中获得什么。专业也许在未来的工作中并不起多大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你的职业方向,因而尽自己最大努力学好专业课程是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之一。同时,你要善于从中总结,真正化为自己的智慧。二是分析最成功的是什么。你可能做过很多,但最成功的是什么?为何成功?是偶然还是必然?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自我性格优越的一面,譬如坚强、果断,以此作为个人深层次挖掘的动力之源和魅力闪光点,这也是职业规划的有力支撑。
第二,自我劣势分析。性格弱点。一个独立性强的人会很难与他人默契合作,而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绝难担当企业管理者的重任。卡耐基曾说,人性的弱点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对待,尽量寻找弥补、克服的办法,使自我趋于完善。也许你曾多次失败,就是找不到成功的捷径;需要你做某项工作,而之前从未接触过,这都说明经历的欠缺。欠缺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经验或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
第三,环境分析。对社会大环境的认识与分析。当前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热点职业门类分布与需求状况;自己所选择职业在当前与未来社会中的地位情况;社会发展趋势对自己职业的影响。 同时对自己所选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从事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及本行业中的地位与发展趋势;所面对的市场状况。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设计是一个人有意识地计划个人全部职业生活的过程,包括主要的生活领域、工作、学习、闲暇及各种关系,同时积极采取行动步骤,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实践这些计划。
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启蒙教育,职业生涯设计伴随着他们的一生。而在中国,职业生涯设计理念的传播与方法的运用却还处在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缺乏职业生涯设计已经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自我认识不足、定位不清晰、职业目标不明确、盲目择业等问题,这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难”、发展难的主要原因。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引导高职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要贯穿高职学习始终
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教育需要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而不能等到快毕业时才临时突击。我们可以把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大一——塑造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首先要教育学生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规划意识。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们初步树立起未来职业理想,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学生认识就业形势,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让学生更加注重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开始学会自我成长设计和对未来职业的探索,树立并逐渐强化职业规划意识。
2、大二——成熟期
学生们经过职业生涯设计塑造期之后,对自己的职业特点已经具备了初步认识。此时就要运用多种教育手段,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理念包括心理尽快成熟,能够自觉地运用有关职业生涯设计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时要教育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意愿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注重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积累一定的职业经验。
3、大三——应用期
大三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压力加大。这个阶段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职业生涯设计的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就业行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增强兼职、实习的职业针对性,积累对应聘有利的职业实践经验;扩大校内外交际圈,加强与校友、职场人士的交往;参加校园招聘会,与用人单位招聘人员进行沟通;学习求职技巧,学会制作简历、求职信,了解面试技巧和职场礼仪;选择实用性高的毕业设计题目,借机证明自己的应用能力;学会就业心理调节,始终保持自信和主动;了解劳动法规和政策,学会保障自己的劳动权益。
二、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五部曲
简而言之,对高职学生来说,其职业生涯设计就是:知己、知彼,择优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并用高效行动去实现职业目标。
(一)正确的自我认知
职业生涯设计最基础的工作首先是要知己,即要客观全面认清自我,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结构、职业价值观、行为风格以及自己的优势与劣势等。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路线,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选择。
(二)准确的职业认知
除了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还必须更多地了解各种职业机会,尤其是一些热门行业、热门职位对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深入地了解这些行业与职位的需求状况,结合自身特点评估外部事业机会,才能选择可以终生从事的理想职业。只有对这些环境因素充分了解,才能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你的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三)确定目标和路径
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择职业发展路径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即在知己、知彼得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至少应充分考虑兴趣、性格、特长、价值观以及内外环境与职业的匹配程度。在职业生涯设计中,必须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抉择,以便使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各种行动措施沿着你的职业生涯路线或预定的方向前进。
(四)制定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目标就难以实现,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计划和措施,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
(五)动态反馈、灵活调整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是的,影响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在此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调整。
三、努力提升高职大学生职业能力
目前,“大学生职业能力欠缺”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不满意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形成了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就业鸿沟。因此,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就迫在眉睫。提升职业能力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及价值观
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地对待世界、对待人生,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接受和传播当代中国的主导文化,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知识,使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使他们自觉抑制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和狭隘的小团体利益。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高职学生要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水平,这就需要学生和学校的双方互动。从学校来说,创新办校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多渠道的专业技能培养途径以及人才需求的各方面信息,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车间实习和动手机会,提高其专业技能水平;对学生本人来说,则要树立正确的专业态度,自觉地参与到学校提供的培训教育活动中来,认真学习,寻找尽可能多的机会来锻造自己的专业水准。
3、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当前社会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只有那些具备综合素质,复合型的人才更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学校在培养好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努力提高学生英语、计算机应用水平,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而诚实守信、团队精神的教育。
中国有句老话,有志者,事竞成。再优秀、再动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取代不了个人的主观努力。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根据。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必要性在于,它通过个人树立一个合理的长远职业发展前景,自觉地指导自己当前的学习行为,而其根本的目的是建立目标、树立信心,职业生涯规划只是走向成功的必要手段,能否最后成功还是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参考文献
(1)《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美)
也许你正忙着制定部门发展规划或所在职位的工作计划。但你是否想过,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份计划呢?
一个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相一致的人是幸福的,职业生涯设计实质上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
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规划,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
步骤一:了解你自己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
你需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做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内容。
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与限制设计出自己的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通过对自己以往的经历及经验的分析,找出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兴趣点,这是职业设计的第一步。
步骤二:清楚目标,明确梦想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你本人看来是伟大的。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人们是很容易对现状妥协的。
盖尔・希伊在《开拓者们》中,通过一份内容十分广泛的"人生历程调查问卷",访问了6万多个各行各业的人士,发现那些最成功和对自己生活最满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致力于实现一个其实际能力所难于达到的目标。他们的生活有意义,而且比那些没有长远目标驱使其向前的人更会享受生活。
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考虑一下你希望在多少年之内达到什么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往回算就可以了。目标的设定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步骤三:制订行动方案
你的职业正在帮助你实现人生的最终目标吗?你是否有一种途径可以让你现有的职业与你的人生基本目标相一致?
正如一场战役、一场足球比赛都需要确定作战方案一样,有效的生涯设计也需要有确实能够执行的生涯策略方案,这些具体的且可行性较强的行动方案会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实现目标。
通常职业生涯方向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我想往哪方面发展?
我能往哪方面发展?
我可以往哪方面发展?
如果你现在是一个财务人员,但你的5年、10年或20年个人职业规划是希望成为一个理财规划师。那么,你应该问自己下列几个问题:
我需要哪些特别的培训和学习才能使我够资格做一名理财规划师?
为使自己发展路上顺畅坦荡,需要排除的内部和外部障碍有 哪些?
我目前的上司在这方面能给我帮助吗?我周围的人在这方面能给我帮助吗?
目前的公司对我最终成为理财规划师的可能性有多大?是否比在其他公司机会更大?
作为理财规划师这个职位的经验水平和年龄层次是怎样的?我是否符合这个范围?
步骤四:停止梦想,开始行动
行动。这是所有生涯设计中最艰难的一个步骤,因为行动就意味着你要停止梦想而切实地开始行动。如果动机不转换成行动,动机终归是动机,目标也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
职业规划成功的案例都是在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后,在求职过程中不断与那个目标看齐。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有远见,定下自己的目标,并有计划地不断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但这一点对职业发展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立即行动,无论你是处于大学毕业刚刚踏上职业路途的年轻人,还是40岁左右并且正陷在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之中的中年人,现在都是你进行职业规划的好时机。只要你还没有到安享晚年的地步,任何时候开始你的职业规划都不为晚。
计划不如变化快
计划不如变化快。影响你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诸多,有的变化因素是可以预测的,而有的变化因素难以预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须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修正生涯目标、考虑生涯策略、方案是否恰当,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作为下轮生涯设计的参考依据。
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且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目标的存在只是为你的前进指示一个方向。而你是它的创造者,你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更改它,让它更符合你的理想。
在今天,我们的工作方式不断推陈出新,除了学习新的技能知识外,还得时时审视自己的生涯资本并意识到其不足的地方,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带上职业导航图
不论你的梦想是建立一家自己的咨询公司还是管理一家跨国企业,期望未来的职业生涯不是梦。
【关键词】职业生涯;主题班会
班级是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班委会组织领导开展的一种自我教育自学成才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形式、重要途径和重要阵地。主题班会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让个人在集w活动中受教育、受熏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内涵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主题班会在职校育人中的作用越发突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对于加强班级集体建设,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
根据美国学者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于生涯探索期和生涯建立期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大学生主要通过学校生活、社会实践开始对自我能力和角色、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及个人能力与职业的匹配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与尝试[2]。中职生更是如此。但是,由于中职生个人心理及生理上还未成熟,在探索其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容易被某些错误的信息所误导,因此,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毕业前设计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对中职生进行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卫生类中职生,职业选择方向基本确定,如何通过主题班会让其更快的认识职场、了解职场、适应职场?我校在学生刚入学就开启一系列主题班会:第一学期主题为“热爱专业,我的舞台我来演”,第二学期主题为“敬业,工作的使命”,第三学期主题为“职业规划,我离职场有多远”,第四学期的主题为“职场,我来了”,把职业生涯教育系列活动贯穿于整个中职在校两年生活,实现学生的职业生涯全程化辅导,循序渐进。下面为笔者以“职业规划,我离职场有多远”主题班会为例,浅谈如何具体开展。
1 提前布置主题班会前的有关工作
1.1 选好主题班会的主持人,一般1―2人,班主任把关修改好串词。
1.2 布置主题班会会场:在班里黑板的中央写上班会的主题;对教室稍做装饰,摆好教室里面的课桌椅,让教室空阔,适合开展活动和做游戏。
1.3 准备纸、油笔等活动工具,下载相关视频、歌曲,并制作课件。
2 紧扣主题开展班会,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2.1 导入: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
2.1.1 主持人开场,请几位同学谈一谈:当你到了26、36、56、66岁时,怎样生活?通过同学畅谈未来,活跃气氛暖场。
2.1.2 课件显示分享以下资料:比利时的《老人》杂志曾在全国范围内,对6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了一次题为“你最后悔什么”的专题调查。调查结果十分有意思:
・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致事业无成;
・67%的老人后悔年轻时错位选择了职业;
・63%的老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当;
・58%的老人后悔锻炼身体不够;
・56%的老人后悔对伴侣不够忠诚;
・47%的老人后悔对双亲尽孝不够;
・41%的老人后悔自己未能周游世界;
・32%的老人后悔一生过得平淡,缺乏刺激;
・11%的老人后悔没有赚到更多的金钱。
主持人提出人们经常为周末度假而规划,为一次旅行而规划,为一顿早餐而规划。但是,却很少思考一下自己的一生该如何度过,那么,人为什么要进行人生规划呢?一个人的人生规划,就是一个人一生的行动纲领,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一个人若没有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清晰,那么无论学历有多高,知识面有多广,都可能会感到彷徨,感到不知所措。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你现在站在何处,而是你今后要朝那个方向走,只要方向对,找到路,就不怕路远。强调了规划的重要性,为职业规划埋下伏笔。
2.2 欣赏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通过耳熟能详的的歌曲,轻松了会场的气氛,此时主持人升华该环节:同学们,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已经进入中职2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们能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向成功。
2.3 分享精彩故事,强调如何进行职业规划
2.3.1 请一位同学讲一讲美国著名影视明星施瓦辛格的职业规划故事
四十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穷小子,身体非常瘦弱,却在日记里立志长大后做美国总统。如何能实现这样宏伟的抱负呢?经过思索,他拟定了一系列目标。做美国总统首先要做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必须得到雄厚的财力后盾的支持--要获得财团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财团--要融入财团最好娶一位豪门千金--要娶一位豪门千金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电影明星--做电影明星前得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开始行动。某日,当他看到著名的体操运动主席库尔后,他相信练健美是强身健体的好点子。他开始刻苦而持之以恒地练习健美,他渴望成为世界上最结实的壮汉。三年后,借着发达的肌肉,一身似雕塑的体魄,在以后的几年中,他囊括了各种世界级的“健美先生”称号。
22岁时,他踏入了美国好莱坞。在好莱坞,他花费了十年时间,利用自身优势,刻意打造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终于,他在演艺界声名鹊起。当他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时,女友的家庭在他们相恋九年后,也终于接纳了这位“黑脸庄稼人”。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总统的侄女。
2003年,年逾五十七岁的他,告老退出影坛,转而从政,成功竞选为加利福尼亚州第38任州长。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美国总统。他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从奥地利的偏僻山村,到美利坚的领土,他成功了。从一个不会英语的瘦弱男孩,到拥有强壮身材的健美先生,再到征服世界影迷的好莱坞明星,他成功了。从好莱坞巨星到加州州长,他又成功了。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科学规划,行动有力,就能成功。
2011年1月3日,施瓦辛格卸任了任期达7年的加州州长。当任州长的7年间,他从未领过自己17.4万美元的年薪。他不加税,不削减教育开支和福利,持续治理改善环保,不拿一分钱工资,自己贴钱办公,宁愿卖政府的办公楼、监狱、公务车,不拆迁不卖地,不搞房地产开发。还到处为加州农产品做广告。虽然他在任期间,未能解决加州窘迫的财政状况,却将上任留下近400亿美元的财政欠款缩减为280亿。
“I will be back.”是施瓦辛格的招牌台词,施瓦辛格还会继续精选总统吗?2008年12月21日,施瓦辛格接受美国“60分钟”电视节目专访。他毫无疑义地表露出自己的政治野心。“如果可以修改宪法,允许外国出生的美国公民参加总统竞选的话,我‘绝对’是想成为美国总统的。”
2.3.2 主持人结强调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升华主题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去了解“居安思危”的必要性以及“忧患意识”的预见性,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的面对人生的风云变幻,从而提高人生的抗风险能力。思路决定出路,规划决定未来。人不是走多远看多远,而是看多远走多远。走(下转第136页)(上接第232页)多远看多远,遇到风险往往措手不及;看多远走多远,则深谋远虑,成竹在胸,遇风险从容应对,妥善化解。
2.4 小游戏《我的未来名片》互动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油笔等,为自己设计10年后的名片。分享部分同学的未来名片,同学间互相点评,把主题班会推向。
3 班会小结
3.1 主持人总结:尽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对成功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成功就是达到既定的有意义的目标和规划。
3.2 播放青春励志歌曲《我相信》,展现年轻人的青春活力与激情,不服输,不认命,一切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相信奇迹,充满自信,乐观向上。请同学们用心的去品味这首歌曲,再请全体同学演唱《我相信》。在激情高昂、热烈气氛中结束此次主题班会。
在中职生走向社会、转变职业人的重要阶段,围绕着“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职业素质与能力――顺利就业”这条主线[3],借助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全程化、分阶段、系统科学的职业规划教育,不仅能培养中职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有助于解决中职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更为中职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总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十分重要的。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在中职学习生活中的各个阶段,开展职业生涯主题班会,能让中职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社会竞争力,积极做好知识、技能、思想、心理诸方面的准备,对未来求职就业乃至职业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应祥泰.新时期高效主题班会的育人功能与实践方法[J].武夷学院学报,1674-2109(2014)04-0080-04.
论文摘要 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分析、探讨会计专业人员如何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来帮助自己在事业的发展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从而让人生更加灿烂。
世间万物,犹如宇宙中的天体一样。都有自己运行的轨迹。人作为万物之灵。也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设计在专业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制约着一个人在事业发展上的高度。会计专业人员由于自身专业性强的特点,事业发展道路尤为重要。如果能借助人力资源学科中的职业生涯设计内容对自己的人生、事业进行很认真的设计,就会有助于会计人员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妥,发展得更快,人生更加辉煌。否则,很有可能由于认识的局限性、盲目性和从众心理,错失良好的发展机遇,留下终生遗憾。
一、职业生涯设计相关理论
“职业”一词有多种含义。从最常用的意义上说,它可以指发展(他的职业生涯进展良好)、专业(她选择了从事会计工作的职业)或终身工作的历程(他的职业历程包括了在6个不同组织中承担12种职务)。我们这里使用职业(career)这一概念,是将它定义为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的相继历程。
职业生涯设计有两种实现的途径:组织为员工职业发展进行的设计和员工自身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本文主要指后者。如果员工个人对自己的发展道路进行很好的设计,不但有利于组织和社会。而且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能够采取一种长远的眼光,不为短期利益所迷惑,为日后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
“无边界职业”是指员工职业的发展、对组织的忠诚度、重要技能的形成以及市场价值,是由个人而不是组织决定的。
“横向发展”,今天的职业生涯已经不同于过去。“传统观点认为,职业生涯是在1-2家企业中所实现的直线式向上进步过程,或者是在一种专业领域中获得的稳定就业机会。”
现在,人们的职业生涯倒更像是“由个人推动的而不是由组织驱动的。并且还会随着雇员个人和环境情况的变化。由雇员个人重新对其进行设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雇员之间的心理契约发生了变化。过去,雇员们是在“用忠诚交换获取工作保障”;而今天,随着竞争的加剧,环境的动荡,“雇员们是在用自己的工作绩效来换取有助于保持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的一系列培训、学习及个人发展机会”。这样,不但员工的行为符合组织的利益,而且符合员工的长期利益。从而使员工能够发挥他们的自身潜能。
“全面发展”。马克思在论述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时认为:人所追求的社会进步归根到底在于人本身的发展,它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前提的。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和能力的多样性。它使人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中能够应付自如。显示出更强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因而就更为自由。
“学习理论”。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吸收西方管理文化的精髓,提出了以“五项修炼”为基础的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就是“善于不断学习”,主要包括四点: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保持学习能力。
人力资源开发,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组织和个人的未来工作绩效,因而开发实际上是挖掘雇员的超出当前工作需要的潜力,使其具有适应未来需要的技能和能力。
二、会计专业人员特点
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表现出的特点,传统观点与现代观点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
(一)传统观点
人们传统上认为会计人员固执呆板、保守、精于计算、缺乏灵活性。这可能与会计准则中某些原则对于会计人员的观念与行为有着严重的制约作用有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如社会大众对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员往往概括出刻板印象,如医生应该是细心、认真的,演员应该是活泼、善于表现的,等等。无独有偶,西方发达国家对会计人员的认知与中国人非常类似。在霍兰德的职业个性与工作环境匹配理论中,对会计人员个性有如此的描写:顺从、高效、实际、缺乏想像力与缺乏灵活性。总之,优点与缺点集于一身。
(二)现代观点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竞争。对人才的竞争也更为激烈,对人才也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是专才,而且是通才,要一专多能;不仅能做好企业账目。及时提供各类报表,而且能为企业筹资、融资出谋划策。为企业高层提供专业化建议。因此,要求企业会计人员不但对自己的专业要非常熟悉,而且还应具备企业管理相关知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与社会经济、金融改策的变化动向等。
三、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涯设计
根据相关的职业生涯设计理论和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特点,笔者为会计人员设计出三种发展道路模式可供选择。
(一)纵向发展模式
这是一条传统的发展模式,是指会计人员从助理会计师、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会计师(主要有ACCA与CPA两种)逐步晋升的专业发展道路。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助理会计师与会计师人数众多。而注册会计师与国际注册会计师人数很少。国际注册会计师在我国影响较大的是美国注册会计师(CPA)与英国特许会计师(ACCA)。每一种会计师都有其特点,适应不同类型的人员。第一类,助理会计师与会计师。优点是考试相对容易,但缺点是要求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且收入有限,属于一般专业人员,而且在成为助理会计师之前需要通过各省组织的会计证考试;第二类,注册会计师,就业方向面向上市公司和会计事务所,优点是收入较高且容易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但缺点是考试难度大。每年考试通过率不到10%;第三类。国际注册会计师其职业选择是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优点是收入高、待遇好,缺点是除了要求很强的会计工作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很高的英语能力。因此,每一个人应根据自身的能力与潜力选择不同的专业高度。
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会计人员的学习能力,因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变化会成为永恒。比如,我国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电脑的普及以及新会计准则的颁布,都要求会计人员根据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成长的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更新自己知识结构。与时俱进,促进自身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再比如,平衡记分卡有四个衡量指标:财务、客户、业务流程和企业的成长。要想企业不断成长,首先需要员工不断成长,员工要成长就需要具备永不枯竭的学习能力。
(二)横向发展模式
这是一条更有挑战性的现代模式,是指会计人员在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技能之后转向管理岗位的发展。从纵向发展模式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对有些人未必合适。它需要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比如,注册会计师要求通过难度较大的考试,国际注册会计师需要扎实的英语功底,这样,就
制约了一部分会计人员的发展高度。从前面的理论分析中,可知,会计人员还可以选择横向的发展道路。如果某个人知识渊博、人际关系能力强、观念新、点子多、敢冒风险、善于创新,向管理岗位发展则更适合。他(她)可以充分利用自己以前的会计知识与能力来做好企业管理工作。这样,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但发挥了原有的技术优势。而且在新的发展时期,会计人员运用技术优势拓展知识和专业技能领域,扩大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如果会计人员成为管理人员,就能很好地实行成本控制,充分运用投资、筹资功能,很好地为企业进行资本运作。在现代500强企业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还有,在中国人理财意识已然苏醒的形势下,对理财人员的社会需要将会以几何式的速度递增,会计人员可以传向金融、家庭理财管理等方向,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三)斜向发展模式
这是一条更为灵活的发展模式,是指会计人员既不走自己专业化道路。也不走管理化道路,而是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因为专业化道路有限制条件,而公司的管理岗位也是有限的,还要涉及到是否具备管理技能。企业调动或者个人自动寻找在自己原来的职业生涯道路上没有发展空间时而选择从事另外一种工作,这样的选择不但有助于企业降低人力成本,也会有助于员工个人成长。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能力工作匹配理论和组织行为学中的发展员工多种技能以激发工作热情的动机理论告诉我们:人要做的第一个关于职业的决定就是职业选择。理想化的职业选择,就是你想要从生活中得到的以及你的兴趣、能力等与市场的机会保持最佳的匹配。良好的职业选择,应该能给你带来一连串的机会,让你不断找到能很好表现自己的职位,从而使你一心想保持自己所选的职业,并感到工作带给你的高度满意感以及工作和私人生活之间的恰当平衡。一句话,匹配得当的职业是那种会使你产生一种积极的自我概念,诱发你去做认为很重要的工作,并使你过上所渴望的那种生活的选择。
四、结语
关键词: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195-0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阶段通过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局面中,又存在着不同学科类别、专业和高校档次的明显区别。其突出表现就是文科大学生,尤其是普通高校文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失业率要不同程度地高于包括理工科等在内的非文科生。但是,文科大学生对于管理社会、传承文化价值、塑造时代精神方面起着不可否认的作用。
一、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正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大学生群体中,文科学生有着与理科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技术能力。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文科学生有所区别。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与实施对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帮助文科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定职业发展目标
很多文科大学生对自己并不了解,尤其是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对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和实施,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其进行优势和劣的势对比分析,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特质,树立适合自身情况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
职业生涯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时间比例,只有认真规划自己的学习,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为理想的职业做各种准备,客观的评估自己的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才能不断增强职业竞争能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因此,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与实施,可以使文科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可以避免职业选择的单一性、盲目性。
(二)帮助文科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提高就业心理素质
目前,受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文科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忽视专业能力水平和专业需求、忽视单位发展潜力和个体发展前景的误区,常常在临近就业时无所适从,造成内心惶恐,紧张不安,以至使个人事业和身心都受到严重影响。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与实施能够使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调整自己的择业心态,从而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身心特点确立科学的就业观、创业观;使自己更加注重知识的更新和自身的完善,以适应职业的变换、技术的发展。
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获得外部信息,这些信息包括职业、组织、社会等多方面。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与实施可以增强学生应对社会竞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尽早设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并向着目标方向努力,在内在潜能上不断探索和发展,培养健康的就业心理素质,以良好的就业心态从容就业。
(三)帮助高校提高对文科学生的就业指导,提升就业率
2009年高校应届毕业人数达610万,其中文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变得十分严峻,国务院总理曾向外界坦言自己十分担心大学生就业。实际上,9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与实施可以帮助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让学生在市场上转变就业观念,从而带动文科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同时,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与实施也为文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就业前职业技能的训练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职业生涯设计是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和被规划者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行之有效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设计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人依据理想的长期目标,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选择,以及相关的教育和训练活动,是有计划的职业发展历程。
当前高校文科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现状并不太理想,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缺乏相关知识
当前,面对文科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很多学生表现出缺少就业前的思考和心理准备,他们对职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偏好,却没有理性的思考与规划。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是教会文科学生如何进行学业规划、开展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生涯路线和目标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和措施。高校文科大学生由于普遍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实践经验不足,对社会和相关职业了解的少,对职业信息的获取也是间接的,对职业没有深刻理解,导致职业意识淡薄,没有针对个人具体情况制定职业规划,缺乏对职业生涯的设计。
(二)自我定位不准确,缺乏自我认知
职业生涯设计是帮助个人达成其每一阶段生涯发展任务,并为下一个阶段发展作好预先的规划和准备。大多数学生对专业设置、自身的兴趣、社会未来的变迁并不能完全了解,尤其是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未来职业发展也没有明确的方向。对于文科学生来讲,由于专业局限性,缺乏职业选择的长远眼光,对自己的兴趣、能力认识不清,成为普遍现象。
(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方法单一,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
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与实施最终要靠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完成。近年来,一些高校虽然已经意识到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但整体情况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没有对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相关问题的指导,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很多高校的职业生涯指导主要由学校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学校并没有建立专业的职业指导委员会组织。另一方面,教师观念、知识和能力等因素也直接制约着职业生涯设计的实施进程。从事职业指导人员主要是非人力资源、教育学和职业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后就直接从事职业指导或辅导员工作的教师,他们虽然拥有一定的就业工作经验,但缺乏就业实战经验和职业生涯理论知识,如不会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运用职业测验与职业咨询等手段来指导学生生涯设计;不会运用学科优势来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内容;不会把专业知识与企业行业和工作世界联系起来。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和素质不高以及指导方法的单一,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与实施。
三、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渗透
虽然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还没有真正普及开来。高校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力军,应着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对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培训。可采取派遣教师到相关机构接受专业培训、组织参观学习、开展课题或专题研究等途径;还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确定必要的学分,分阶段、重点地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方面的指导。
总之,一批具有专业水准的职业规划教师能够推动和谐的就业循环,对加强职业生涯规划理念的渗透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资源的优化整合
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与实施应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充分整合优化资源,采取开放、合作的态度,充分开发社会资源,探索新路子。文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规划与实施应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就业为依托,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人才市场的合作。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入合作,促进企业参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设计。
现在市场上出现专门从事职业生涯服务的商业机构,在职业测评产品研发、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训练、师资培训上较有心得,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与第三方职业生涯服务机构的合作。
此外,校友是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很重要的资源,特别是成功人士,他们的经验对大学生很有说服力。因此,学校还要加强与校友的沟通,开展丰富多彩的座谈会、经验交流会。
(三)加大社会实践与职业训练的力度
高校要指导文科大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特点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大学生校园创业活动等职业训练形式,使学生更早更多地了解职业,掌握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实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要通过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使学生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邀请成功的校友、校外知名人士等来校与大学生座谈,交流职业生涯规划的经验,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开展职业意向测评、职业兴趣分析测评等。
高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劳动人事和其它相关政府部门及社会就业中介服务组织的联系与合作。通过这种方式广泛收集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组织供需见面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进行就业辅导和求职就业行为训练。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对文科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教育,需要高校培养出一批专业的、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教师队伍可以经常为学生开展职业指导、生涯咨询、岗位推荐等服务工作,成为大学生的“职业导航师”。
关键词:体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41-02
从2007年开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正式纳入我国高校的教学计划,经过数年的实践与完善,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90后一代终身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现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实践性、独特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基于体验的职业生涯教学模式正适应了新的需求,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显示出其生命力而得以推广[1]。本文试对体验式的职业生涯教学设计进行浅析,以更有效的促成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体验式职业生涯教学的理念与目标
(一)体验式职业生涯教学的理念
体验式职业生涯教学的理念,首先是满足大学生生涯发展需求,通过提供必要的生涯探索体验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成熟,进而启发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依据生涯教学的规律,设计探索性、活动化、情境化的教学主题,采用体验式的教学组织方法,促进大学生自主开展生涯规划行动,发展其生涯决策能力,帮助大学生逐步确立生涯发展方向,为自己的生涯发展做好计划与准备。
(二)体验式职业生涯教学的目标
体验式生涯教学的实施主要包含自我探索、工作世界探索、生涯决策、生涯行动与实践。总的来说生涯规划课的教学目标是:启发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大学生生涯规划与管理能力。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十个方面:具有生涯规划的自主责任意识;鉴别个人特质与潜能;了解大学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明确当前的生涯目标;收集评估职业信息资料;统合身边生涯发展资源;统整职业信息完成职业生涯评估;运用生涯决策方法确立生涯目标;制定出短期的个人发展目标,规划行动方案;落实生涯行动[2]。
二、体验式职业生涯教学模式与操作
(一)体验式生涯教学的基本模式
体验的核心是感受与反思,因此体验式生涯教学注重学习者的亲历参与和感悟升华,教学安排遵循“让学生情感上触动,认识上感悟,行动中成长”,具体为:参与生涯探索活动——提出生涯发展问题——引导小组讨论、鼓励全班分享——运用理论提炼升华——尝试再次行动。在此教学模式中,对学生来说,必须通过内在体验逐步完成学习,其体验式学习的流程是:参与生涯探索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反思分享生涯探索活动所带来的体验——整合升华已有体验,形成新观念——改进、再尝试的学习过程。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模式开始于体验,而后反思、讨论、分析、评估。这一教学模式中,始终不断促进学生进行生涯探索行动和反思,通过精心规划生涯探索活动、呈现及反思活动经验,灌输参与者有关活动的内在价值,促进学生的生涯态度发展、激发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提升学生生涯问题解决能力,是帮助学生逐渐明确其生涯目标和获得生涯规划能力的过程。
(二)体验式生涯教学的操作步骤
1、情境创设
情境的创设的直接影响着能否引导学生充分参与生涯探索活动,是体验式生涯规划教学的第一步,是体验式教学设计的重点,也是后续教学展开的基础。具体来说,好的情景能激发参与兴趣,让学生理解参与活动的意义、参与活动的方式与方法、明确参与活动的规则、了解活动的程序等。在创设生涯探索情境时既要抓住学生的生涯需求,又要能激发学生进行生涯探索的动机。可以通过故事、游戏、问题、案例等方学生引入生涯探索的情境之中。例如:采用案例故事引发学生思考自己面临的生涯选择和生涯困惑,激发其生涯选择意识,之后开展关于生涯决策方面的单元活动帮助学生进行生涯选择、解答生涯困惑。
2、参与体验
在情境引导下,学生进入生涯探索活动的参与体验阶段,此阶段教师的任务是引导整个生涯探索活动的进程,如对学生的活动参与进行辅导,解答疑问,观察全班的参与情况,发现活动中的问题,控制活动的时间等。学生在参与生涯探索活动时会对自身进行观察与反思,进而产生解决生涯问题的方法与经验。在新一轮生涯探索中,学生会运用自身观察反思获得的经验方法进行探索,这一过程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体验、反思自我的意识。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规划 应用思路
随着新德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出台,《职业生涯规划》课开始走进中职学校,走进师生视野中,并逐步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很多德育课老师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特殊性,在实施过程中拘泥于教材、仅限于书本,因此设计出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经常会出现针对性不强、有效性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失去其真正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充分发挥好德育课的桥梁作用,全面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笔者把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应用到专业课教学中。让中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职业、专业对人生的价值意义。在实操训练中,引导学生实践、体验、感悟和积极参与,让职业生涯的魅力和德育实效大放光彩。通过专业课教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机结合,帮助中职学生正视不同阶段的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迎接每个规划好的人生,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步入社会,赢得未来发展的机遇。
一、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意义及价值
大部分中职学校目前都是重视职前教育而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的都是把眼光放在就业率,几乎没有人意识到学生职业发展的问题。职业生涯,它是一个人一生的职业经历,即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的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不但在生涯中所占时间很长,而且对生涯的其他活动有重大影响。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制定人生总体目标和阶段人生目标、步骤,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在“横外情,量已力”的情形下,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中职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择业技巧,增强竞争力,以及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是人发展的深层次需要,也是激发个人在工作中具有良好精神状态的兴奋剂。
职业规划的内容最贴近职业教育的实际,教师由课堂向社会延伸,引导学生从所学专业出发,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引导学生奋发向上,自信能成才;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自律能成功。
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思路
1.专业课教学中贯穿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唤醒职业意识
从笔者学校近几年的中职生毕业招聘形势来看,高薪资、高职位、高福利是普遍中职学生追求的目标,也是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有的父母甚至冲着专业的“吃香”、将来待遇的“丰厚”,不管孩子的意愿,直接替其做主报读他们心中的理想专业。这样的观念不仅会给部分中职生的就业带来一定的困难,而且更不利于他们的长期职业发展。当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或发展方向背道而驰时,职业生涯也将告知终结。
针对目前这样的择业误区,笔者在专业课教学中应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念,让每位学生在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就业范围、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在专业班授课《汽车营销》时,笔者采用竞聘汽车销售顾问这一环节,让学生们上台介绍并推销自己的爱车,看哪位同学更专业、更有资格荣获“汽车销售顾问”这一头衔。随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客户与销售顾问的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引导学生展现自己并深入、客观地了解自己,熟悉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剖析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和性格等多方面的情况,以便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和定位。
在《配气机构拆装》实训课上,笔者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技能竞赛的互动环节,观察哪些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科学、规范、合理的操作流程完成任务。学生与学生间的较量、任务与任务间的比拼,质量与质量间的抗衡,让学生们能有更加清楚、正确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找到自身素质与即将从事的职业所需素质间的差距。任何的目标、追求、定位都是需要自身不断努力和创造出来的,绝非好高骛远行的通。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灌输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念,并且有意识地传递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拓宽专业知识,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为今后的求职生涯奠定扎实基础。
2.专业课教学中引导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促进职业道德
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就应该结合社会案例引经据典、给学生们以足够的探讨时间和思考空间,从而加深学生们深刻的印象及精神上的触动,促进其职业道德的培养。
《汽车电控发动机》融入了汽车电气、汽车构造及电子电工基础等多门专业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也是汽车维修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汽车诊断技术。“七分靠诊断,三分靠维修”,足可见该岗位的特殊性及在汽修行业中的价值和地位。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学好这门课对今后的职业发展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如果不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职业生涯大门必将把你紧紧关闭。因此,笔者在平时的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将其分解成具体目标,细化至每学年、每学期、每个月、甚至每星期,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完成具体目标,逐步接近长远目标。
对于《汽车电控发动机》这门课而言,笔者把从整车上的故障诊断,分解成检测工具的运用、电路图的识读、传感器的检测三大块,每块制定出完成的具体时间,再把每一大块细分成每一小块,如检测工具部分把它细分成汽车故障诊断仪器的使用、汽车专用万用表的使用、汽车示波器的使用、汽车尾气分析仪的使用等。
对电路图部分,把它细分成电路图基本知识、电路图类型及特点、电路图识读方法等。对传感器部分,把它细分成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曲轴位置传感器的检测、点火控制电路的检测、喷油控制电路的检测、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空气流量计的检测等。最终完成任务。笔者在传授学生每一项技能的同时,强调注重每个细节,零件从哪里拆下来就从哪里装回去,绝对不能随意更换,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注重讲究效率,诊断作业不能半途而废,充分认清自己的职责并勇于承担,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注重小组合作的模式,组员间的默契配合,分工明确,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积极性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注重强调纪律,在实训车间听从教师的安排,学习企业工作模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不空谈,重实干,不断提出新问题,研究新方法,走出新路子,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通过在实践中巧设案例、经典剖析,让中职生深刻体会到成功背后的艰辛和汗水以及脚踏实地在日后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
3.专业课教学中组织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关注职业教育
中职学校学生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他们有很强烈的心理需求,渴望成才,渴求尊重、理解、关心。笔者在专业课教学中应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中职学生克服自卑,品尝到成功的乐趣和自信的喜悦。这样的教育,既要让学生看到自己职业生涯光明的未来,又要使他们在心理上和实践中得到满足,进而更加明确自己所选择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使其迸发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在《测量汽缸磨损度》的实训课教学中,让学生们明白要成功完成此项目,需要掌握万径千分尺的使用、游标卡尺的使用、量缸表的组装和测量、汽缸磨损度的计算等模块,每一模块的知识点都环环相扣,要想把目标顺利地完成,需要同学们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作为教师更要有一双善于捕捉“美”的眼睛,当学生落实某一模块取得点滴进步时,应及时采取多种鼓励性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尽快尝到成功的心理体验,强化学生的自信心,把每一次“尝试成功”走向“自主成功”。通过这样的教学措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进取,进而起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的作用,这样当他们面对求职道路上的艰辛时,才能以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笑对人生。
学生职业意识的萌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教育的生成,都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专业课教师的努力。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特别是对学生的指导,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社会形势,从容应对,抢占先机,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攀登职业生涯的阶梯。
三、小结
职业生涯规划是就像是学生职业道路上的指明灯,带领着学生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前进,不至于半路迷茫,失去方向。一个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意味着初步的成功,而中职学校缺乏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此,笔者将这一重要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会规划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李卉.从学校人到职业人: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2(1).
[2]刘敬玲.浅谈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J].教育教学研究,2011(2).
[3]张芙丽.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6).
[4]高桂娟.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教育转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分析与思考[J].教育探索,2008(1).
一、高校图书馆现状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要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对这个规定,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耳熟能详,也非常认可这个规定。我们经常强调图书馆是办好大学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学校学术水平的象征。实际上图书馆现在远达不到我们想象的那样高的地位。从多年来的实践来看,学校层次越高,例如北大、清华等研究型大学,对图书馆的依赖性越大,图书馆在高校里确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绝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地位就没有那么理想,甚至还有点尴尬,处在高校里的第三世界,排在教学和行政人员之后,这在高校绝不是个别现象。
图书馆人员中非图书馆学人员所占比重大,同时还存在着人员外流、队伍不稳定的问题。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员思想不稳定,特别是一些非图书馆专业毕业的人员,工作热情不高,鉴于目前就业的压力,仅仅把图书馆当作跳板,工作只求应付,不去钻研图书馆业务,一有机会就另谋高就。天津高校图工委曾对32所高校图书馆职工做过调查,发现非图书馆学专业分配到图书馆工作的人员中,80%的人对图书馆工作不感兴趣,50%的人已经跳槽。据了解,这种现象在高校图书馆中普遍存在着。
实际上因为图书馆收藏有多种学科的文献资源,也就需要多学科的专业人员,正如《规程》规定的:“图书馆要根据需要聘任多种学科的专业人员”。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和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互为补充共同完成图书馆工作。在图书馆里常规的业务需要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尤其是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相结合的人才,例如采访、分类、编目、一般参考咨询等。而学科参考咨询和学科信息服务需要图书馆学专业与学科知识相结合的人员,这也正是体现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价值的地方。但现在在图书馆里这种体现学术性的高层次工作被事务性的借借还还、开门守摊所掩盖,且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很少有机会参加系统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的进修学习。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到馆后由老馆员指点,采用师傅带徒弟式的方式传授工作经验和相关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曾说:“最精锐最有实力的馆员是那些带着广博知识或一门专业知识背景而进入图书馆行业的人”。因此,对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开发就很有必要,既可以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又能稳定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
二、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开发设计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发员工潜力,开展切实可行的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开发势在必行。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职业生涯的自我开发设计;二是图书馆对他们职业生涯的开发与规划。
(一)图书馆员个人职业生涯的开发与规划。职业生涯开发就是结合所服务的单位及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并结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制定自己的目标,并将这个目标付诸实践。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从事图书馆工作,就要结合图书馆发展实践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并持之以恒地为该目标而奋斗。每个人都有追求更高目标的愿望,只有具备了远大目标才有工作的动力。正如前面所分析的,图书馆是多种学科文献资源的总汇,要求有多学科人才研究文献、开发文献。现在的问题是,分配到图书馆的非图书馆学专业人才缺乏系统的图书馆学知识。图书馆学是一门具有近200年历史的社会科学,有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只有系统地学习图书馆学理论知识,才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发注入活力。
1、热爱图书馆工作。图书馆是反映人类知识和科学进步整体水平的重要场所,是人类知识与信息的主要集散地。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乐业、甘当人梯的奉献精神,是图书馆员素质的首要前提。如果认为图书馆的工作是 “低人一等”或认为整天借借还还,是大材小用,没意思,这样就干不好本职工作。克鲁普斯娅说:“摆在图书馆员面前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爱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工作人员要自己看重自己的工作。从表面上看,图书馆的工作好像不直接创造价值,其实他们所创造的财富和价值正是反映在人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上。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就曾对图书馆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称“图书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源,在信息时代它将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中心作用”,并称 “微软图书馆是一个我们员工的加油充电站。虽然人们可以上网来获取大量的信息,但是图书馆所做的大量的不可代替的工作更有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 “微软的网页就是图书馆员制作的”。
2、认真学习图书馆学相关知识。高素质的图书馆员应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理论知识,广博的现代科技知识,高超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假设没有分类学知识,就不会迅速地为读者提供特定的文献资料;没有相关目录学、版本学方面的知识,就不会为读者准确地提供某一专题或某一学科的最佳文献资料等等;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知识以便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借还图书,检索图书及各类数据处理。只有责任感和事业心,没有渊博的知识和业务技能,也不能做好本职工作。图书馆收藏的图书内容十分广泛,古今中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包罗万象,现代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知识不断更新,特别是当今形势下图书馆服务工作已开始朝着现代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对图书馆员的知识背景、知识结构、思想素质、处理工作的能力都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总之,只要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满怀热情地工作,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在图书馆工作中就大有用武之地。
(二)图书馆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措施
1、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激励的形式分为物质和精神两类,物质激励满足人生理上的需要,而精神激励是满足心理上的需要。现代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一个可控的系统,借助心理学理论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给予肯定和激励,有利于工作,也有利于行为得到社会的承认,达到定向控制的目的。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能否有效地工作,是否会对图书馆及其组织目标萌生出责任感、忠诚和热情以及他们能否从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组织对其的激励。激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处罚性措施,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因此,激励机制设计的好坏及其能否满足非图书馆学专业人员的各种需要,是能否激发他们为图书馆积极贡献,实现图书馆工作目标,兑现自己内心对图书馆承诺的关键。他们更重视关心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事业发展,希望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渴望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内有所建树,同时他们注重追求自主化、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性,他们要求图书馆能够给予一定的自主权,以便能够以发挥自己才干的方式工作并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图书馆在进行激励制度设计时,应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来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来说应注重以下几种激励方式:目标激励、奖励激励、关怀激励、公正激励、榜样激励、表率激励等。
2、建立有效的测评体系和加强人员培训。图书馆应有创新、有计划、有针对地组织馆员对图书馆的发展目标、个人的发展目标开展讨论,引导馆员正确评估自己及图书馆现状。通过测评,使馆员了解自身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自己的能力及结合图书馆的需求应注意何种提升;图书馆管理者通过对馆员的测评,结合图书馆的发展整合出馆员个人职业计划,并不断为馆员提供帮助。让馆员意识到,在图书馆内部,不仅可以公开地提出自己的理想,而且自己的目标在未来也是可以实现的。测评后需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馆员不断发展的目标需要足够的能力和知识作为基础,而自发的学习是不能适应这种需求的,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有组织、多样性地进行培训,如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短期培训、学习考察、离职深造、学术交流等等。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培训,都要注重培训内容的选择,单单技巧技能方面的培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把培训重点放在培养馆员总体策划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图书馆文化方面,才能激发馆员内在的发展潜力,建立起馆员对图书馆事业的忠诚,给馆员更多的事业发展机会。这实际上是一种通过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提升馆员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同时,需要对馆员在馆内实行轮岗制度,让馆员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体验,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馆员的综合技能,另一方面也为馆员寻找最适合的岗位提供机会。同时,也加强了不同岗位馆员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不同工作环节之间互相沟通与合作。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工作的具体内容
1.系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职业规划走进课堂。课程讲求层次性和针对性:一年级为试探(扩展)期,主要任务是端正专业思想、安心学习、做好迎接挑战的心理准备;二年级为定向(探索)期,主要任务是打牢专业基础、培养广泛兴趣爱好、设计人生方向;三年级为冲刺(浓缩)期,主要任务是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优秀综合素质、准确定位职业生涯;四年级为分化(抉择)期,主要任务是掌握就业政策、树立正确就业观、提高求职技能、力争顺利就业。
组织专家编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辅导的系列专业教材。面向社会开辟职业模拟教学场地和实习基地。
2.将职业规划辅导列为政治辅导员等有关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复旦大学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深入探求全程式职业发展辅导的路子。2003年4月,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正式更名为“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将工作重心转向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指导。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职业规划的特性,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做到职业选择的客观性和针对性,必须主要依靠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深入系统的工作来实现,特别是对大学生当中“弱势群体”的就业应给予更多关注。
3.成立大学生职业规划专门研究机构和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专题立项研究课题。借鉴南京大学的经验,依托校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师力量,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就业力”研究机构。借鉴中山大学的经验,成立专门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有条件的高校启动校内专题研究项目,鼓励相关和相近学科科研人员开展专题研究活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主动协调、整合研究力量,组织相关的大型主题研究项目。
4.组建学生社团――“大学生职业发展促进协会”。借鉴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经验,在大学校园内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促进协会”或相近主题的学生社团。学生社团的主要作用是依托学校资源,联系社会各界人士,校企联动,致力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发散网络。
5.开展全校性“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相关主题活动。各高校每学年应举办一次职业生涯设计大赛,以此对新生进行规划意识的启蒙,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实践锻炼。各高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经常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创造积极条件以促成创业计划的实现,从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
6.以生涯规划和就业为主题,组织系列专题互动式论坛和访谈式讲座。针对低年级学生,举行“新生职业导航”活动,围绕“大学生涯战略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组织系列讲座,进行职业规划意识的启蒙。于每年毕业生就业高峰期间即4~7月举行“就业前线”大型主题活动,组织系列的专题互动式论坛和访谈式讲座等等。
7.提高学校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由校内职能部门负责人、专家教授和校外政府有关部门、知名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专家顾问参与,成立学校一级的“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委员会”。聘请校外专家和培养校内职业咨询师相结合,对全校从事职业规划辅导和就业指导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培训,提高专兼职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从根本上改变就业指导部门“二传手”角色,使大学生就业指导科学化、规范化。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大学生进行择业心理调适与健康培育,实现一定范围内的一对一职业规划咨询服务。学校购买或自主开发专业的测评技术软件,开设学生职业测评室或推出网上免费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辅导,印制、发放就业指导手册,开放就业书屋等。
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活动的开展,并不在于孤立地实现某种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其主旨在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不懈追求。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取得实效,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队伍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活动主要在辅导员的指导下进行,在活动开展之前,首先要抓好工作队伍的培训,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具体要求并加强检查督促。我们要求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做到“同住、知情、关心、引导”。
2.健全工作机制。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辅导活动贯穿大学四年,必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工作相互配合,体现全方位工作的要求。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