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时间:2023-06-05 09:55: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第1篇

[关键词]:系统辩证论/发展/唯物辩证法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系统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系统科学是有跨学科性质的横向学科。系统科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方式”[1]。 积极开展对系统辩证规律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唯物辩证法。

1 系统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方式

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决不是抽象的哲学思辨的结果,而是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成果的最高概括。19世纪以前的近代自然科学主要研究既成的客观事物,19世纪的近代自然科学进入到对事物过程以及自然过程的相互联系的研究。19世纪中期的三大发现分别揭示了细胞向生物体的转化、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和新旧物种的转化的科学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各种不同事物及其过程通过相互转化而普遍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转化联系的宇宙图景。

20世纪的现代自然科学已从研究自然界的既成客观事物、过程及其相互转化进步到研究自然界事物的内部结构、层次和信息,把自然界的事物当作系统加以考察。由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现代科学整体化的趋势加强。宏观、微观和宇观相互交叉、渗透,科学和技术相互交叉、渗透,各门自然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等,正改变着人们关于物质世界的图景。现代科学认识正向着微观的各层次和宏观的各层次两个方面延伸,从信息、层次、结构和功能的诸多方面揭示自然界的规律,人类获得了对物质世界越来越完整的认识。而任何成熟的科学理论知识本身就转化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的方法论。20世纪,随着相对论、量子力学的产生,大大开拓了人类的视野,开始了科学研究模式的变革。人类开始了对科学认识论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工艺等工程技术科学的兴起。各门学科正由分化走向新的综合,为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方法论学科的兴起创造了条件。普利高津研究热力学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在光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协同论,进一步向传统的科学思维模式挑战。这不仅影响了整个人类生活的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整个思维方式、整个观念体系。结构功能论、层次论、信息论等正在转化为当代的普遍的科学认识方法。这些科学方法在现代系统论中得到了综合,这一切使科学思维方式逐步走上了恩格斯在百年前就预见到的“辩证的综合”[2] 道路。现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已不仅仅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而是整个物质世界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科学图景。总而言之,在现代科学所揭示的范围和层次上,都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展示了从无机界、有机界、人类社会到人们的精神领域,从宇观、宏观到微观客体,系统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系统是物质世界存在的方式,系统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同样,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类认识史的高度概括。从系统观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系统是物质世界固有的根本属性。不论自觉程度高低,人类总要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或深或浅地在自己的头脑中反映它、认识它。

总之,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有其深刻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哲学理论根据,这已被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社会实践及其认识史的发展所证实。

2 系统的实质是多元的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系统是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不论是物质对象,还是知识对象和思维对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系统。一切物质都构成系统,一切观念也能构成系统。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系统,而且它们往往是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

系统作为一个标志事物整体的哲学范畴,它揭示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所组成,并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整体。尽管由于观察的角度、研究的方法等存在差异,关于系统的定义也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总起来看,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这是对系统的基本共识。

从更深的层次看,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各种联系和关系,实质上就是种种矛盾、种种辩证的统一关系。因此,可以说系统实质上就是矛盾的集合体、多元辩证的统一体。恩格斯把系统看作一种客观世界的“辩证的综合”[2]。他在概括19 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时明确指出:“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联系的清晰图画”[3]。

从宇宙观的角度说,系统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的。有人把它们称为系统的三大基元[1]。 正是这三者的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关系,才构成了系统整体。从系统自身的角度看,系统包含有要素、层次、结构、功能等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要素、结构、功能三大因素[1],同样,是由于这些因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构成系统整体。

从系统的基本特征看,可以把系统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系统的首要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的关键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系统的性质由结构决定,系统的结构性同样存在要素与结构、结构质与量、结构与功能等各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系统的层次性深化了我们对事物矛盾关系的认识,层次性告诉我们既有高层次与低层次间的辩证统一,又有同层次中要素间的辩证统一,更有层次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系统的开放性告诉我们,任何系统都同其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能量或信息的交换和转换,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这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系统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系统的发生和发展来看,系统的发展都是遵循辩证统一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转换形式,否定之否定的发展形式,都会在系统的整体发展中表现出来。

3 系统辩证论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 是唯物辩证法发展的新阶段

19世纪中期的三大发现使我们认识到自然界各种不同事物及其过程通过相互转化而普遍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转化联系的宇宙图景。“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基本过程,对自然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4]三大发现是马克思、 恩格斯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自然科学基础。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对立统一规律主要讲的是对立面的转化,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三大发现的哲学成果,是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20世纪自然科学把自然界的事物作为系统加以考察,深入研究自然界事物的内部结构、层次和信息,揭示了结构观、层次观和信息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系统观。系统的结构关系和层次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自然界按物质结构的不同分成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发展的物质层次。今天的自然界是宇宙物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因此,无限多样的物质层次之间一定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转化联系;高级层次一定包含低级层次,复杂层次一定包含简单层次,因而转化联系必然导致包含联系;又由于物质层次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它们一旦通过转化形成之后,就同时并存于自然界之中,所以它们之间必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彼此发生着交叉联系。也就是说,自然界物质层次的普遍联系,包括不同层次之间的转化联系、包含联系和交叉联系,而不仅仅只有转化联系。

信息的发现使我们认识到,客观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要素所组成,信息就是物质和能量在时空中分布不均匀的程序,是对物质和能量的组织和控制,它提示了物质结构的实质及其变化的根源。现代系统观是现代自然科学高度综合发展的产物,它把结构观、层次观和信息观集中于自身之中。“在现代科学和生活的整个领域里都需要新的概念思考方式、新的观念和范畴,而从某方面说它们都是以‘系统’概念为中心的。”[5]系统观展现了宇宙的系统联系的图景, 它比转化联系的图景在细节上更精细,在总画面上更全面具体。

系统科学揭示了系统、结构、层次等新的物质基本属性,以及这些基本属性同物质、时间、空间、运动等物质基本属性之间普遍存在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证实,物质运动、时空、结构、层次、系统等物质诸基本属性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和统一性,形成物质世界各种基本属性的辩证体系,它为建立以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为逻辑起点,以物质的变动性、广延性、持续性、结构性、层次性和系统性为基本内容的系统物质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系统本身就是物质性与辩证性的有机统一,是物质世界的表现形式,是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这是对唯物辩证法宇宙观的新发展。

系统辩证方法是在整体综合基础上的分析,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前提、指导和归宿,分析始终不能脱离综合,在系统的整体联系中认识它的各个部分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再把系统中各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综合为一个整体,正确地揭示系统的整体性质,在这个意义上,分析和综合真正实现了辩证的统一。这不象传统方法那样,先把整体分割为孤立的部分,然后用孤立部分去说明整体,最后在分析孤立的部分的基础上再把它们还原为整体,但是,这个整体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整体了。整体——分析——系统整体的系统方法原则是对唯物辩证法方法原则的重大发展。

现代系统科学的哲学成果集中体现和反映在系统辩证论当中。系统辩证论所揭示的系统辩证规律主要在系统、结构、层次和信息诸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特别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发展,克服了对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片面理解,在唯物辩证法原有范畴和规律的基础上,使辩证法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更精确、更全面、更彻底,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弥补了唯物辩证法原有规律和范畴的不足,是唯物辩证法的新阶段,是反映现代科学和人类实践的哲学新成果。

4 系统辩证规律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系统辩证论在唯物辩证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的新成果,进一步探究了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普遍本质,揭示了物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系统辩证规律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4.1 系统辩证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

哲学是对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最一般最普遍的本质的抽象和反映,高度的抽象化是哲学的重要特点。但这一特点并不妨碍哲学对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认识从抽象再上升到具体。哲学的发生发展呈现着两种趋势:一方面它在不停地分化,从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具体性。另一方面它又不断整合,从而显现出丰富性和系统性。唯物辩证法原有的范畴和规律并没有穷尽对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性认识。随着哲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各种新范畴、新规律的发现,唯物辩证法会不断地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系统辩证规律不仅从这个意义上使唯物辩证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更重要的是系统辩证规律所反映的是物质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整体的、系统的本质关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物质世界及其具体事物的总关系本身,反映了客观世界及其具体事物普遍本质的全面具体性和完整系统性,即从事物的内部有机联系、从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来辩证地系统地看待客观世界。这就进入了整体——分析——系统整体的系统辩证思维阶段。因此,系统辩证规律本身是抽象和具体的直接同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化。

4.2 系统辩证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精确化

唯物辩证法指出了事物不但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但它本身却未对事物量的规定性作出具体精确的哲学概括。系统辩证规律认为系统的结构决定事物的性质,它给出了系统结构具体的量的规定性,如物质量、运动量、几何量、信息量等。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上作出了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概括,等等。使数学成为“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6] 系统辩证规律是对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社会实践成果的直接概括,它所作出的量的规定性是与客观事物相吻合的,可以被证实的,它有助于我们对客观事物展开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系统辩证规律的某些内容借助数学工具,用数学的形式加以表述,这就使唯物辩证法更加精确化,使我们能对复杂事物系统的整体及其发展规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达到全面而具体的精确认识。

4.3 系统辩证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深刻化

系统辩证规律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本质关系,在一定水平和程度上反映了客观事物内在的总关系本身;而唯物辩证法的原有范畴和规律所反映的只是客观事物总关系中某种最一般的关系,而不是总关系本身。事物的整体本质关系必然内在地包含事物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本质关系,因此,系统辩证规律必然内在地包含唯物辩证法的原有范畴和规律。这种内在的包含、发展并深化了唯物辩证法。发展和深化绝不是替代,因为系统辩证规律和唯物辩证法的原有规律以及范畴都各有其具体内容、使用范围和作用。整体优化律深化发展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结构质变律与层次转化律发展深化了质量互变规律,差异协同律发展深化了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唯物辩证法核心的对立统一规律把矛盾看成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根源,而差异协同律进一步把事物的差异和协同作用看作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根源。事物的差异和协同作用既是矛盾斗争的积极成果,又是对矛盾同一的发展和丰富,因为矛盾的同一仅指对立两极的同一,而系统的差异协同作用是指在对立两极同一的基础上实现所有子系统在客观整体上的联合和协调,即多元的辩证统一。事物运动发展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事物的差异和协同作用。事物的差异协同既包含了对立面的斗争和同一,又进一步使之深刻化和具体化。比如,对立统一规律认为,事物由多种矛盾组成,但事物内部的多种矛盾是通过什么整体关系和形式构成事物?这个问题在对立统一规律那里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而系统辩证规律却可以精确地告诉我们,事物内部诸要素所构成的诸矛盾是通过结构关系和形式构成事物自身的。结构把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联接为一个有机整体,确定了它们在整体中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把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辩证地统一于一体。因此,结构决定事物性质的提法比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的提法更精确、更严密、更深刻,使唯物辩证法对事物的复杂性认识更精确、更全面、更彻底。系统辩证规律内在包含唯物辩证法的原有规律和范畴,把唯物辩证法的新旧范畴和规律联接为辩证法的新体系,是唯物辩证法的深刻化。总而言之,系统辩证规律为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增添了全新的内容,提供了崭新的形式,把唯物辩证法推向了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的认识论

认真研究和把握自然科学课程中的哲学思想,是高等院校自然科学专业授课教师从事教学的必然要求。这一方面是因为哲学是从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各类科学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关于客观世界普遍规律的学问,自然科学各专业课不仅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哲学思想,而且是相关哲学思想在专业学科的具体外化;另一方面是因为,自然科学所内涵的哲学思想为其各学科的发展、从而也为各门专业课的研究和教学,提供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不言而喻,各门自然科学专业课都是寓含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载体,哲学则是引领各门自然科学专业课教学的思想旗帜。各门专业课的成功教学,无一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结合。谁准确地把握了自然科学课程中的哲学思想,谁就获得了从事相关教学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也就掌握了教授学生领会和运用该课程科学原理、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钥匙。

本文立足于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就高校物理化学课程内涵的哲学思想,谈谈自己的两点体会。

物理化学蕴涵和体现着以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为总特征的唯物辩证法

物理学和化学本来是自然科学领域本质各异、区别明显的两大分支学科。但是,随着人类实践的进步和这两大分支学科的深入发展,物理化学这门全新面貌的学科竟然脱颖而出。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客观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而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物理化学学科,作为一门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来探索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科学,不仅蕴涵着以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为总特征的唯物辩证法,而且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具体实践体现。

物理化学是普遍联系辩证思想的实践体现。自然科学史显示,物理学与化学虽曾有过约定俗成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但并非互不相干的孤立存在。相反,它们相辅相成,联系普遍而紧密。在客观世界,物质的任何一种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物理变化,任何一种物理运动也都会引起相应化学元素的化合或分解。据此,“化学和物理合在一起,在自然科学中形成了一个轴心”。历史上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研究总是在相互合作、彼此促进中进行的。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兼及物理学和化学。每当化学家们对取得的实验结果试图作出解释并提高为理论时,每当他们在研究中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总是求助于当时的物理学成就,而且受益良多。自二十世纪以来,化学发展由于近代物理学的出现而如虎添翼,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也越来越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科学家们对物理学与化学之间普遍联系的深入研究、把握和总结,使物理化学作为一门聚合物理学和化学特点的独立分支学科破土而出。显而易见,物理化学是物质的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相互制约和促进、从而也是物理学研究与化学研究彼此依赖和渗透的结晶。科学史还表明, 物理化学的形成与进步也得益于数学基本理论与技术的支持,得益于物理学、化学与数学的相互作用[2]。毫无疑义,物理化学课蕴涵和体现着物质世界普遍联系的哲学思想。

物理化学也是永恒发展辩证思想的实践体现。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不是指事物的循环往复、简单重演,而是量变引起质变,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不是单兵独进,而是在与其他事物的广泛联系中变化;不是时进时停,而是永无止境的持续物质运动。这种永恒发展,正是物理化学的存在形式。其突出表现:一是突破,主要指探索新的科学规律,实现物理化学内容的质的升级。比如,从经典的平衡态热力学发展到非平衡热力学,从宏观反应动力学发展到微观的分子反应动力学,从体相到表象,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等等,这些都是探索物理化学规律成果的一个又一个飞跃,是物理化学内容的波浪式、螺旋式质变。二是融合,主要指各学科相互交叉,多学科共同研究,形成边缘学科。比如,在对生命现象的解释上,经典平衡热力学的结论与达尔文进化论是矛盾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现今的物理化学吸纳或借助其他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3] 这一理论将生命现象视为一种逆反熵增,指出在非平衡的开放条件下,通过体系内部耗散能量的不可逆过程而产生或维持时空有序结构,而生物结构就是这样一种有序结构——在空间性方面表现为方位排列的有序,时间性方面表现为周期变化的有序,二者体用一源,协同互补,不可分割。耗散结构学说是物理化学理论的一个重大发现,但它的意义同时也是哲学上的。它不仅蕴涵和体现着物理化学与生物学的融合,也蕴涵和体现着物理化学在与其他诸多学科的广泛联系和包容中持续发展的规律。从一定意义上说,物理化学的持续跨越进步,是蕴涵其内的唯物辩证法的永恒发展思想的具体外化。

物理化学蕴涵和体现着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4]仔细剖析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同其他学科一样,它是实践与理论的统一体,蕴涵着“实践—理论—实践”这一螺旋式循环上升的辩证认识过程,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实践体现。

首先,物理化学蕴涵和体现从实践到理论的基础认识过程。在物理化学研究中,一般情况下,人们总是根据已知的原理或定律先进行演绎推断,做出某种设计,然后再进行探索性的实验和观察。有人将这种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认识看作是物理化学研究的全过程,这是片面甚至本末倒置的。因为,作为演绎推理依据和出发点的已知原理或定律,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或科学家头脑中所固有的,而是研究者从人类长期大量经验事实和科学实验中归纳推理得出来的。物理化学中的许多基础性原理或定律,如物理化学中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本身就是唯象理论,只能从人类长期大量经验事实中归纳产生,而无法从已知的原理演绎导出。迄今为止,在宏观世界还没有发现与之相矛盾的事实出现,实践验证了它们的正确性。毋庸讳言,没有大量经验事实,没有大量科学实验,不可能产生物理化学理论。任何一般性的物理化学命题,无论怎样抽象或表面远离个别经验事实,都无一列外地以实践为源泉,以个别经验为基础。实践的观点,这一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从事物理化学教研之第一观点。从实践到理论、从个别到一般的基础认识过程蕴涵和体现于物理化学的研究实践。

其次,物理化学蕴含和体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检验真理过程。物理化学的发展历程昭示人们,它的原理或定律之所以是真理,不但在于它来自于大量科学实践,更在于它创立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和证实,在于它在接受检验中被实践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这突出地表现在化学动力学的发展上。1918 年,物理化学家路易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当时已建立起来的气体分子运动论来分析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提出了碰撞理论,认为反应物的分子通过简单的碰撞而完成化学反应,只要能量足够、取向合适,就可以发生反应。但是,当碰撞理论返回并运用于实践时,却只能解释实验事实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从而证明它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为了克服这一理论的不足,20世纪30年代,物理化学家Eyring和Pelzer又经过大量科学实验,在碰撞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认为反应物的分子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直接发生反应的,而是在分子相互接近的时候会首先形成旧化学键部分断裂而新化学键部分生成、而且能量处于极大点的过渡状态,它极不稳定,会马上释放能量并过渡到生成物,从而完成化学反应。科学家们将这一理论投返于科学实践接受检验,检验的结论是:过渡态理论是对碰撞理论的深化,它解释了在碰撞理论中取向合适的碰撞为什么能量“足够”就能够发生反应,这个“足够的能量”以活化能来定量衡量;但过渡态理论尚存在无法回答某些新问题的不足之处,还需要后人在实践基础上提出更新的理论去发展和完善。科学的任务在于不断地排除谬误、获得真理。而实践是辨识谬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物理化学发展的过程,就是在物理化学领域通过科学实践不断发现真理,又通过科学实践不断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的辩证过程。

参考文献:

[1]王革,武育香,郑庆林.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

[2]魏光,曾人杰,马兆海,杨意泉,廖代伟.重新认识“物理化学”课程的战略地位[J].高等理科教育, 2001,1: 21-24 .

[3]周秋蓉.对耗散结构理论的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20-23.

第3篇

关键词:教材分析;联系;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6-0049-05

一、本框题的内容标准分析

本框题是高中《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的第二框,课程标准关于本框题的规定如下图:

仔细研读第二框的内容标准可分析出,该框题对教材编者提出了三个要求,即内容要求、目标要求和教学方法要求。

1.教学内容:根据内容目标中的“整体”、“部分”、“系统优化”等关键名词,确定以下教学内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方法论、系统的含义与基本特征、系统优化的三个方面、综合的思维方法。

2.教学目标:根据内容目标中“解析”、“安排”这两个不同程度的动词,可确定该框题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教学方法:根据“提示与建议”中的“策划一个项目”这一词语,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可确定教材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和讨论法。

二、本框的内容结构及地位分析

(一1本框的宏观结构及地位分析

1.从单元的角度分析

《生活与哲学》的核心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书共设有四个单元,四个单元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第一单元侧重于探讨何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的历史地位及重要意义;第二单元侧重于探讨世界的本质,从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的角度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而本单元(第三单元)是在第二单元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世界是怎样的,从动态的方法论的角度看待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发展,使学生明确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实质与核心,树立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为第四单元“如何看待社会历史和人生价值”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2.从课的角度分析

本单元主要有四课,分别为: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实质与核心以及创新意识与进步。本课位居四课之首,联系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本课知识点的学习为唯物辩证法中对立统一、矛盾分析法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3.从框的角度分析

第七课主要有两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本框题的“联系观”是世界观之一,同时又是第一框的方法论,是第一框的延续和补充。

(二)本框的微观结构及地位分析

此框设有两目,第一目: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其教材呈现的知识点的逻辑结构为: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与部分的相互区别――整体与部分的相互联系――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第二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其教材呈现的知识点的逻辑结构为:系统的定义――系统的基本特征――系统优化的方法论――综合的思维方法。本框题的学习为本单元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观点的学习打好基础,其地位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本框题在教材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下启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使学生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事物是在发展的。意在引导学生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性的思维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为学生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三、与本框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

联系的观点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我们了解世界的联系图景,不仅是要认识世界,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必须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随着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类活动范围和活动深度的迅速扩展,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防止重大疾病与灾害问题等,都是前人未曾料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是“一盘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共同进步。时展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运用联系的、全面的、综合的辩证思维去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同时,树立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学会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性思维,对于高中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近期的时政热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笔者选取了两个热点:

热点一:国家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形成平衡的发展结构,实现社会内部各个要素在发展过程中的齐头并进,避免出现相互制约的短板情况,不断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发展的成果人人共享的愿望。”

热点分析:

协调发展是国家重点强调的内容之一,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分析,学生可明确要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达到“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水平,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

热点二:中高考优势、弱势学科之间的处理方法

2015年10月26日,新闻上出现了《100名学霸总结的高考复习经验》。在各种经验的总结中,学霸们都谈到了这样一条中高考都是“团体赛”,要的是全局的胜利而不能顾此失彼。复习的策略就是:着眼于整体,将各科综合加以考虑。扬强扶弱,差的学科要拼命补上来,达到中等偏上水平;好的要突出,使之成为真正的优势,从而达到强科更强,弱科不弱。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热点分析:

中考是每个学生亲身经历过的,高考也是学生终将面对的人生关键转折点。从学霸们总结的经验中,学生可以分析出用综合的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即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从而形成对某一事物的准确认识。

四、本框题的重点与难点

基于上述课标和本框题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本课的重难点、依据和具体分析如下。

(一)重点及依据

重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和综合的思维方法

确定依据:1.课标: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的依据,基于课标“解析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确定其为此框题的重点。2.该知识点在学科中的价值: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首先就要正确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是该框题知识点的理论基础,“系统和要素”是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探讨,而系统优化、综合的思维方法更是根据前两者知识点提出的方法论。教师只有帮助学生突破“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一基础知识点的学习,才能够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抽象方法论的学习。3.该知识点在学生生活中的价值:掌握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整体出发,在联系中把握整体、统筹考虑,最终形成对某一事物的完整和准确的认识,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

(二)难点及依据

难点: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区别、综合的思维方法

确定依据:1.课标:基于课标明确提出的“尝试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工作”,将“系统优化的方法”确定为该框题的难点。2.该知识点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价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复杂。但是学生尚未涉足社会,实践经验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欠缺,尚未形成整体意识、全局观和综合的思维,因而学习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重难点的具体分析

1.重点的分析:艾思奇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提到:“物质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所形成的统一整体。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哲学上所说的整体是相对于部分而言的,主要是指若干个对象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的有机的统一整体,部分则是指相对于整体来说的个别对象。这说明整体与部分确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至于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一般这样理解:整体和部分是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基本理论,而系统与要素是现代科学的产物。我们一般所说的整体和部分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事物相对静止条件下的关系,而系统和要素则是事物动态过程中的关系,因构成系统的要素各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因而更加强调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缺一不可。比如高铁系统,缺少任何一个相关铁路系统,高铁的系统将处于崩溃状态。并且目前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处理好城乡区域发展问题,实现全国地区的协调统一发展,更好地阐明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

2.难点的分析:《基本原理概论》中将“综合”解释为“综合是同分析相对应的方法。“综合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再组合成整体的思维活动,但综合绝对不是把各部分、各组成要素机械地拼凑或装配在一起,而是在思维中把各个对象的本质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统一的整体。”早在2008年同志就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内容别强调“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按照五个统筹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且就今日的社会建设来看,效果很好,足见综合思维方法的重要性。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由于缺少生活经验、综合的思维方法,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成了困扰他们的难题。而整体意识和全局观的树立,有利于学生形成某一事物完整的和准确的认识,正确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具有合作精神,更好地融入集体。

五、本框的呈现方式和活动栏目的评析

在本框的第一目“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中,教材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探究一:故事导入,问题探究――黄筌改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

作为本框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教材向我们呈现了黄筌改吴道子的“钟馗捉鬼图”的故事,将抽象的知识点与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合起来,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且精心设计了两个问题,使其在问题探究的驱动下,初步领会整体与部分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但此部分的材料有不足之处,即材料与正文的匹配度不高,在材料的适切性方面有所欠缺。此故事的导入与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而此材料下面的知识点是“整体与部分的区别”。因此,只能作为导入,对于具体知识点的讲解,需要教师另外取材。

探究二:材料呈现,问题探究――亚里士多德和恩格斯的话

作为第一目的第二个知识点: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此探究活动呈现了亚里士多德和恩格斯的两句话,重点探讨的是部分离开整体是无意义的。设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说离开了人的身体的手就不能算是人的一部分?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名人的话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不足之处在于作为本框题的重点之一,仅由两句名人的话语作为突破口,材料过于单薄,抽象度较高,违背了教材的编写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遵从“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无法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知识观点的学习与内化。

在本框的第二日“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中,共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具体分析如下。

探究一:经典插画呈现,问题探究――木桶和短板的对话。

教材选取了一幅经典的“木桶与短板的争论”图画,这幅插图生动形象地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引发学生的兴趣,第一问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复习上一目所学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系统与要素的关系作铺垫。第二个问题设置得较好,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列举身边的事例说明事物内部要素的不可或缺性,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困惑。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三贴近”原则,贯彻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探究二:图文结合,问题探究――韩愈和坡的读书法

此部分图文并茂,问题的设计层层推进知识点的理解。一方面以文字的形式呈现了韩愈的“提要钩玄”读书法和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具有较好的典型性。两个问题的设计合情合理,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从中分析两位名家的读书法中所包含的系统优化的方法。第二个问题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一步深入地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较好地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将抽象的辩证法原理实化为学生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引导学生用的基本观点解决学习、生活中诸如如何处理各门学科之间的关系等类似的困扰。另一方面,配以一幅“中国女排”的图片,意在引导学生明确要想达到系统优化最佳的效果,还必须掌握系统优化的三个方面,从而为学生安排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

探究三:故事结尾,问题探究――冯湛制造多桨船

教材的编写,做到了首尾呼应。通过冯湛造多桨船的故事,意在使学生在明确系统优化方法的三个方面后,进一步掌握系统论的方法论要求,即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本探究活动共设有两问,第一个问题主要是承接了本目的前两个探究活动,意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道理。而第二问一连串环环相扣的三个小问题,在于引导学生明确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即我们需要着眼于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安排,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六、教材的不足与处理建议

本框教材的编写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第4篇

【关键词】知识框架 多媒体教学 社会体验 参与互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016

高中政治这门学科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哲学这几个方面,当代社会的发展,新课改的推行尤其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影响最大。主要表现在最新时事将融入课本,最新出台的相关政策也会和考试挂钩,这使课本有些地方的修改不能及时跟上脚步。在此情况下,教材将作出一些改动,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内容,当代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力和快速适应能力将得到考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任务日益艰巨。

一、知识框架的构建对学生的学习是必需的

当代高中生的政治学科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将面临一些考验,政治又贯穿各个方面,涉及多个领域,经济生活中有政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里有文化,政治和文化反映经济,文化里有哲学,他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学生在学习每个方面都需要拓宽知识面,缺一不可。因此在众多的知识中学生若是毫无章法的学习,便是混乱,没有效率的,也同样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所以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构建一个适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知识框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课本知识重点的把握是关键,学生学习知识不能什么都一起抓,教师必须教导学生,学习要有目的性,要有重点。正如哲学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主要矛盾居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解决问题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首先解决主要矛盾,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也是如此。

知识框架有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学总结和教学反思,在授课的同时为学生列出一个比较完善且具体的知识框架,以便于学生更有效率的掌握知识。例如:在哲学中,唯物辩证法便是一个大的知识点,它包括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以及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观)。在此便可以将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各作为一个主要知识点,由此排列下来,比如发展观的要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告诉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等等。相关重要知识点便由此轻而易举的带出来,相同的,联系观,矛盾观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概括,既方便理解又方便记忆。这种框架可以减轻文科同学的记忆强度,也就是达到减负的效果,方法既简单又实用,学生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绘制适合自己的知识框架。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应用到了教学上来,给师生带来了便利。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中有十分必要的作用,对教师而言,它可以令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减少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灌输,使教师更容易把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根据老师的自身情况,对教材进行一个不一样的解读,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多媒体教学无疑是给学习带来了一些乐趣,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了解当今世界形势,社会状况,更快速的了解时事,让学生学习这门学科不再有那么多的压力。

多媒体教学的推广,更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抛砖引玉,轻松的引出课堂教学重点,无须说教,学生便更容易投入全部的热情到这上面来。多媒体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突出重点,让老师围绕重点教学,有目的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十分有效,让高中政治课堂显示出生机与活力。多媒体可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情景教学使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它提供图片、文字、声音。图像的处理,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的刺激,加强了政治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例如:在教师讲到经济全球化的章节时,学生便不会及时的理解,因为在国内,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因此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搜索我国对外贸易的典型例子及其状况,和国外的各种市场经济情况,各种对外贸易政策,教师放一段视频,对于学生来说就等于放了一部电影,在拓宽视野的同时,能够更容易的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我国和世界的状况,利于学生对课本的深度理解。

三、社会体验是学生了解政治的有效途径

本学科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政治生活,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的同时,经济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给学生一些指导,让学生自己走出学校,进行社会调查,从实践中学习,收获知识。

具体活动可体现为让学生到居民委员会去调查与政府有关政策的信息,公告栏上的许多信息都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公示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都是为了让人们了解政府,它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保障公民的权利。信息公示可以动员人们对政府进行监督,打造一个阳光政府,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人们更了解政府,信赖政府,支持政府的各种工作。在学生自己的调查后,他们可以更清楚的理解政府的性质、职能、宗旨等,同时强化了学生作为公民的责任感,促使他们积极的参加到政治生活中,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作为公民应有的义务。

四、参与互动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就是在语言上,教师的语言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有声语言就是在讲课时用到的,是最基本的信息传递媒介,教师讲课的同时,要注重内容美,节奏美,而且还要体现出教师的激情,由此带动学生,迅速融入到课堂中来。无声语言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教师的目光,应正视或点视学生,却不能斜视和逼视,不然这样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共鸣。

第5篇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内容分析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本框内容是对第一框内容的延续,第一框是从原理的角度说明世界永恒发展的,而本框则是从方法论角度说明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让学生领悟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本框内容主要分了两目。第一目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重点要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还要懂得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第二目是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着眼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还要抓住机遇,果断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发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

理解: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运用:运用相关原理说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对于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事物变化发展趋势和状态的分析,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形成正确的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挫折与理想的能力;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又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世心态,提高自己应对社会、承受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对社会发展坚定信念,个人未来充满信心;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的精神,又要不失时机地捉住机遇,促进质变,推进事物发展;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发展观。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大屏幕播放《美丽的临沂》,通过观看视频、欣赏歌曲感受大美临沂的变化发展,自然导出课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展示文字材料:

2、播放视频材料:《新能源汽车,看上去很美》

合肥成为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一年来,使用新能源汽车的人越来越多,记者采访电动公交车乘用者及电动车私家车主,人们在对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运行平稳,无躁声优点认可的同时,也对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呈观望与期待的态度。

那么,新能源汽车能否战胜传统汽车成为车市主流呢?我们现场来辩一辩,织一场课堂辩论赛。

操作流程:

①组织辩论赛

公布辩题,分组,选出正反方辩手,辩手在本组收集辩论观点及资料做准备。主持人介绍辩论赛分为三部分,第一阶段:双方陈述各自观点,第二阶段:自由辩论,第三阶段:陈词总结,每位辩论的同学发言时间一分钟。宣布比赛开始。

正方学生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和传统能源汽车的一些缺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比如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运行平稳,无躁声,政府现在也很支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而传统能源汽车高油耗,高污染等。

反方学生组围绕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传统能源汽车目前占据的优势进行分析,比如,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汽车动力不强,性能不好,车的款型也少,目前的配套设施不多,充电等很不方便;可传统汽车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各方面很完善,等等。

②老师点评正反方的表现并总结升华

引导学生分析出新能源汽车是新事物,传统高污染高消耗的汽车是旧事物,从而明确新旧事物的含义和判断标准;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得出结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同时分析当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和传统汽车存在的优势,引导学生明确,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从而得出结论,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能源汽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现场调查:假如你买汽车,会选择哪一种?

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论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适时的总结,引导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引导学生热情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树立这样的观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

④问题探究:从自然科技领域到社会历史领域,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对我们生活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联系实际,理解哲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的接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情境设置(一):观察与思考

选出优秀辩手,进行颁奖——气球。由优秀辩手当堂演示吹气球,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气球发生的变化,思考气球的爆炸是不是突如其来的?

第6篇

1 前言

在人们习惯了用科学的眼光看待事物的现在,人们已走出了太极拳那古老、神秘的迷谷,逐渐认识到了它本身实在的价值。太极拳具有慢、匀、圆、松、静、柔等特点,适用于青、壮、老年等各个年龄层次以及各种体质状况的人锻炼。太极拳特有的“心静用意”的要求,采用腹式逆呼吸,以及贯穿始终的螺旋式的弧形动作,缠丝运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全身各部位的肌肉关节、骨骼都有着良好的刺激和锻炼价值。中医学上也认为,长期习练太极拳可以畅通血脉,通经活路,因而可以防治许多慢性疾病,加之太极拳可以单独练习,占用场地少,不需要器械,所以,太极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然而,广大习练者中,却有很多人未得其要领,或效颦于一招一式,或形不似意不达,或偏刚偏柔,或虚实不分,虽常年练习,却事倍功半,终未深入其境,太极拳应有的功能也大大降低。这些现象的产生皆源于对太极拳没有或缺乏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只有从理论上把握太极拳的精髓,才有可能在实践中收到好的效果。

太极拳作为我国的一种文化遗产,集结了我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精粹。在哲学思想方面,关于“矛盾运动”的思想,即使在现代也是非常科学的。何谓“矛盾运动”,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运动”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的关系,它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太极拳正是在多重“矛盾运动”的信息处理,进行运转变化的,诸如动静、虚与实、柔与刚、攻与防等。本文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剖析了太极拳中的这些矛盾,以期能够使广大锻炼者比较深入地认识太极拳的本质,从而提高大极拳的锻炼功效和水平。

2 动与静

动与静概括了太极拳在时空运动的总体特征,是太极拳中一对主要矛盾。动与静的关系在太极拳中主要有两重含义。

首先,动,是指太极拳自起势始直至收势,如同江河之水,滔滔不绝,又如同行云一般不可中断。动在太极拳中占主导地位,因而太极拳属动功。而太极拳之动,又是一种极端和谐的运动,它的一招一式都要求全身放松、上下相随、前后相连、左右相照,且要求做到“内外三合”,即指做到意念、气机、内劲与动势、架子、外力三合,表现出一种松、稳、慢、圆、柔的整体协调、均匀、和谐的运动特性。这种和谐,这种协调一致,从哲学上来讲,也就是一种静,一种相对的静。从这种意义上看,太极拳运动正是动与静的辩证统一,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次,太极拳运动并不是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时时在运动,而是这一部分“动”那一部分“静”,这一部分“静”那一部分“动”;或是身体的某一部分此时“动”而彼时“静”,此时“静”而被时“动”。从时间和空间看,太极拳的动作是身体的这一部分此时在“动”,待“动”至被时即趋于“静”:而身体的那一部分此时为“静”,持至彼时,又趋于“动”。从这一意义讲,太极拳中的动与静的关系是相互交替、相互转化的。即“动极生静,静极生动”。

3 虚与实

太极拳总论中说:“一处自有一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意思是说在太极拳运动中,上肢、下肢、躯干以及身体各部都存有虚实。虚实相辅相成、相反相成构成矛盾对立统一。

虚与实在太极拳运动相互区别。在下肢,运动时重心落在左脚上,则左脚为实,右脚虚,反之右脚为实,左脚为虚;左腿发动时,左腿为实,右腿为虚,反之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在上肢,从意念方面看,意念集中于左手时,左手为实,右手为虚,反之右手为实,左手为虚;从劲力方面看,运动到手上捧时为虚手,运动到手下沉时为实手上棚时为虚手,发劲为实手。此外,还有表现为腰部左右交替转换的虚实和档部开合虚实等等,以上均是从动作局部划分的虚实。从太极拳的整体动作来分,动作达到终点时为实,动作转换过程为虚。

在太极拳中,虚与实并非截然分开,而是彼此相生,相互转化的。例如手向前推时,未动之前,手掌微带凹形渐舒展、消失,指微展,坐腕,掌根微着力前凸,劲贯掌根,此时,掌由虚而实,变为实掌。虚与实是相互包含的,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例如一式“单鞭”中,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但并非左腿全然实,而是实中有虚,左服并未支体的全部重量,右腿也并非全然为虚,而是虚中有虚,交撑着身体的部分重量,即所谓“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然站煞”。并且,随着功夫的加深,虚足和实足的比例要逐步缩小,例如从2比8到3比7,再到4比60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这是太极掌中虚与实的辩证关系。在练习中,分清虚实,并逐渐缩小虚实之间的差距,协调虚实比例,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所在。

4 柔与刚

太极拳极柔,所以太极拳有“柔性武术”之称。柔,即指松柔。打太极拳时必须做到舒松自然、松静圆活,有如和风细雨一般,处处体现出一种松柔来。太极掌要求虚领顶功、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附肘、松要落胯、屈膝圆裆等等,这些基本要领也都对松与柔的要求。只有做到松与柔,才能做到精神内敛,意识集中,从而做到“以意领形”,体现出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原则。然而,太极拳强调松与柔,切忌使“掘力”、使“僵力”,并非是说全然松解,绵软无力。太极拳使的是棚劲,简而言之,棚劲就是一种弹性劲,既有韧性的柔劲、又有坚实的刚劲,极轻灵又不失稳性,极柔软而不失坚刚。也就是说,太极拳之柔不是如棉绳一般的软弱,而是一种有如鞭子一般的柔韧,是“柔中有刚”。

太极拳有柔亦有刚,在每一势的运转过程中,是轻松柔韧的,而是定式的刹那间则显刚劲。同样,此刚又不断纯硬,纯硬之物则不坚,此乃是弹性之刚,是“刚中有柔”。在太极拳中,柔与刚是相互转换、相互渗透的。如“搂膝拗步”中,手向前推时,始时有柔,但“柔中有刚”;待推出时,坐腕突掌,力贯掌根,则又转为刚,然“刚中有柔”。在技击中,化敌之劲为柔劲,是“柔中有刚”,发力攻敌之劲为刚劲,是“刚中有柔”。把握柔与刚这种关系在太极拳锻炼及技击中极为重要,正所谓‘‘柔中有刚攻不被,刚中无柔不为坚”。

有柔有刚,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这是太极拳中柔与刚的辩证关系。认识这一矛盾,在习练中方能自放松开始,由松入柔,尔后积柔成刚,刚复归柔,以达刚柔相济。

5 攻与防

太极拳除了健身和防治疾病的功能外;还有技击的功能,太极拳之每一式,均有其攻防含义,且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与防也是太极掌中的一对矛盾。太极拳中攻与防的关系,涵括了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太极拳《打手歌》中所云“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实”等就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在他人进攻之时,我方不与之相遇、相抗,而是“含己从人”,避他人锋芒,顺他人之势,云化解他人之力;他人之力落空后,必然失云重心,此时,只需稍施劲力,以我之“实”击敌之“虚”,则可轻易破敌。简而言之,就是借他人之力,以还击他人。如一式“搂膝拗步”,其攻防含义是:他人用右手从左下方来击打我方,我方用左手将之向左外方搂开,他人之力落空,其势却未减,必然身向前倾,此时,我方用左脚拦住其右脚,再用右手进击其胸部,就可 轻松大伤敌方。这样,“攻”取之于“防”,“防”中孕育着“攻”,寓“攻”于“防”,就构成了太极拳中攻与防的矛盾运动。

认识一矛盾,在练习潜心钻研每一式中的攻防含义,利于深刻理解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健身效果和实际技击水平。

6 结语

太极拳运动中自始至终存在着动与静、虚与实、柔与刚、攻与防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它们各有其具体含义,提示人们在练习太极拳时,只有做到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刚柔相济、攻防兼备,才可能收到较好的锻炼效果。因而,也只有从理论上不断揭示出更多的矛盾,并深入地认识这些矛盾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出太极掌本身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预留馨著.太板拳术.上海教育出版杜,1982

第7篇

1.能在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注意事物的联系,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理解课文的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2.能在“注意事物的联系”的训练过程中,巩固弄懂自然段的意思,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概括中心思想、朗读默读与自学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训练要领]

一、明确所处位置,认清“注意事物的联系”的重要

第七册安排读的三个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练习概括中心思想,第八册安排读的三个重点训练项目是:注意事物的联系、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注意事物的联系”正是从第七册向第八册“深入”进行篇的训练的有机整体中的一个重要衔接点。同时,从第八册的三次侧重指导读的重点训练项目看,“注意事物的联系”又是后两个训练重点的基础。

因为从某个意义上说,“课文的条理”、“课文的主次”正是事物间联系的反映。“注意事物的联系”,这个重点训练项目是第七册篇的训练的继续和深入,又是第八册后面几项训练的准备和基矗据此,在第八册第一、二组的教学中,必须结合这一训练重点,做好复习巩固和打基础的工作。比如,第一组教材没有安排重点训练项目,教学中要紧扣课文要求,有意识地复习巩固第七册进行过的一些训练项目,提高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燕子》一课,可抓住课后“思考·练习”第2、3题,巩固和提高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能力。《海上日出》一课,可抓住课后第2、3题,巩固和提高学生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白杨》一课,可巩固和提高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进行“基础训练1”“阅读”一题的训练,则可以让学生较独立地锻炼自己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内容中体会思想以及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

二、根据课文类型,引导学生“注意事物的联系”

教学讲读课文《蛇与庄稼》,可在理解自然段意思的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事物的联系,更好地理解课文。比如,为了理解蛇为什么能使庄稼获得丰收,就要进一步分析第四层几句话的意思:第六、七句先写洪水淹死了蛇,田鼠繁殖得又快又多,糟蹋庄稼,庄稼欠收;第八句再写放了蛇,蛇大量捕食田鼠,田鼠少了,对庄稼的危害就小了。这就清楚地写出了蛇、田鼠与庄稼的关系。这样把用分层的方法理解自然段意思的训练与“分清事物的联系”的训练结合起来进行,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讲读课文《跳水》的故事是在事物的联系和变化中发展的。故事发生在一条船上,船上有水手、孩子、船长和猴子,他(它)们都活动在船上,必然有种种联系。其中,人与猴子的联系是最主要的联系。而且水手与猴子,猴子与孩子,水手与孩子,船长、孩子与水手之间联系的变化和发展,推动着故事发展的全过程。教学中,把《跳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同人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有机地配合好,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阅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着重写了小艇的特点和它在水城中的作用,揭示了小艇与水城的关系,表现了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的美丽和独特的风情。教学中,可把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的训练与注意事物联系的训练结合起来进行。首先,可引导学生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把课文分成四段,并掌握各段段意;然后,让学生归纳出全课的主要内容;再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在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事物(特别是小艇与水城)的联系。

在进行“基础训练2”中的“阅读”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较独立地阅读《小狮子爱尔莎》一文,在掌握小狮子爱尔莎成长过程的同时,知道课文中人与动物的联系与变化,人在驯养狮子的过程中产生了感情,从而既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又锻炼自己“注意事物的联系”的能力。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根据课文类型引导学生注意事物的联系时,必须特别注意两点:第一,“注意事物的联系”的训练,必须在通过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结合进行。第二,要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由扶到放地培养学生“注意事物的联系”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

普通联系和永恒发展是物质世界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根本观点。进行“注意事物的联系”这一项目的训练,只要求根据课文的内容适当渗透,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绝不能过多地讲理论,更不能硬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之类的名词术语。

一定要掌握分寸。在这方面,要注意两点:

1.要钻研“思考·练习”,掌握训练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蛇与庄稼》的第1题要求回答的三个小题,既提示了训练要求,既要结合课文内容,初步知道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并启发人们研究这种联系,掌握它们的规律,以便把事情做得更合自己的意愿;又提示了训练内容,即认识简单联系与复杂联系;还提示了训练方法,即从课文段与段、层与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上去分析,就能达到训练要求。

第8篇

成人高等教育具有办学机构多样化、学习形式灵活性、教学内容丰富性和高层次性等一系列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终身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决定了必须对其在科学理念特别是动态理念指导下实施有效的管理。权变理论是动态理念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在管理中要根据环境和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权变”一词可以理解为通权达变、权衡应变,甚至可以理解为权宜变通。时代的特点决定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灵活、动态发展的规律性,因此对其管理必须具备动态的理念,避免管理落伍或超前。

二、贯彻动态理念的必然性分析

(一)辩证唯物的必然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所以要求以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对待事物;同时,“万物皆不同”,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有其特定的规律性,“一刀切”的思想与做法是十分错误的,而且被实践证明是十分有害的。因此,因地制宜、灵活客观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符合辩证唯物的要求,也是事物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这就为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贯彻动态理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时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到实践,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知识革命的展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资讯铺天盖地且日新月异,时刻要求人们转换思维方式,更新知识结构,时刻保持动态性、灵活性,以适应这个迅速变迁的社会,因此,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管理也应该以发展、变化的态度来对待,按照其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三)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成人高等教育以社会经验丰富、有独立思考能力、鲜明的个性、较高的知识水平的成人为对象,以具备时代性、实效性的内容为教育载体,并使用现代化的设备、手段,这一切都反映了其“变”的特征。权变理论认为,没有一成不变的、普遍适应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这就极大解放了人们的管理思想,使人们避免陷入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等僵化思维的泥潭,主张应该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等具体情况灵活管理的主张,避免那种不问实际情况,“万事一法”、“千人一面”的管理方法。因此,对成人高等教育也不能局限于以某一固定的僵化模式来进行管理,而应坚持动态的管理理念,运用权变理论来实施有效管理。

(四)动态理念自身的优势

以动态理念为基础的权变管理理论进化程度较高,并具有能够兼容并蓄、综合利用其他管理理论的特点。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正如生物的进化演变过程一样,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权变管理理论被一些西方管理学家认为是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可见其理论进化程度是较高的。

三、贯彻动态理念的实践指导意义

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中贯彻动态理念,不仅符合辩证法,具有理论层面的指导意义,在实践中也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具体内容包括:

(一)保证思维动态性

要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有效性,首先应考虑的是管理主体——管理者。管理者的权变理论即预测在不同的环境下,何种类型的领导才是有效的。当代美国著名的管理专家菲德勒(FredEFiedler)在领导动态学研究中,认为有效地领导风格、领导行为是随情境的改变而改变的。菲德勒最大贡献在于为领导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方向,这也为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有效的管理指明了方向。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要有效地对成人高等教育进行管理,达到预期的目标,应该做到:

1.具有变革意识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在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以及进行教学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审时度势的估计涉及到成人高等教育各方面的因素,确保教育目的的实现,是管理是否成功的关键,是管理者是否称职的关键。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由于知识经济的不断更新,成人学习者的不断的社会化,使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思维方式、管理模式,相反,应以树立变革意识,时刻以动态、发展的战略思维,以及敏锐的洞察力,找出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问题、探索成人高等教育新的前景,并以此为契机,积极、主动地改变原有的、不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管理目标,而不应该以“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来漠视一切的发展,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该站在时代前沿,时刻保持警惕意识和危机感,不断创新、不怕变革,只有这样,管理才能真正有效。

2.具备辩证思维

动态理论的思维方式是辩证的和立体的。该理论对管理活动的总体考察是以动态的、发展变化的和联系的这样一种辩证思维方式进行的,它摒弃了那种僵化的、呆板的、孤立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如恩格斯所说“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地发生”一样,管理活动也只有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去考察,才能够接近和抓住真理,否则就无从奢谈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

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者身兼提高全体国民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大任,必须具备科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各因素,包括成人教育教师、成人学员、学习环境等方面出现的新的情况进行辩证思考,一分为二,既不夸大取得的成绩,同时又不能刻意忽略或掩盖出现的一些小的问题或不良倾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考虑管理过程中可能潜在的问题或存在的不足,考虑是否采取其他方式可能取得的成绩会更大,时刻保持忧患意识;防微杜渐,汲取经验教训,不能因为问题的出现会使自己工作业绩下降或害怕显示自己管理能力水平不高而故意掩盖或瞒报真实情况,不能为一己之私而损害整个教育大局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从小的问题或不良倾向中找出原因,分析原因,也许可以从中发现新生事物的源头,有助于总结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更加高效地管理探寻到规律并指导以后的管理工作。

(二)规划过程柔性化

教育经济学者G·萨卡普罗斯在总结一些教育规划的主要理论及其方法的历史经验后提出:“今天的趋势是转向一个灵活的、具有回旋余地的教育政策,以便容易适应变化中的环境。”世界发达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规模、程度因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不同,呈现出不均衡性,但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规划中呈现出一些共同趋势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是不无启示的。这些共同趋势的一个总特点便是“柔性化”,就是说,在指导思想上,试图放弃以精确的数量去规范未来,代之以现有政策、制度和人才培养规格应变能力的增强;在实施形式上,强调宏观指导下的微观决策的自主性、创造性以及对市场变化的关注。

实施柔性化原则是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具体实践操作层面的要求。柔性是指动态管理行为所具有的可塑性或环境适应能力。具体来说,是指任何一个耗散结构管理系统,为了同外界进行正常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同环境保持积极的动态适应,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变化的可能性,使管理系统整体或内部诸要素、层次在各个环节和阶段上保持适当的弹性。因此,成人高等教育系统是教育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占有很大比重的一部分,而且随社会的变化会产生许多不可控因素,尤其是大量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成人的存在,因此,管理者对其进行决策、实施管理时很难精确预测管理目标的准确性以及保证管理的有效实施。因此,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规划、管理过程中必须实施柔性化原则。实施柔性原则应注意:

1.确立现代化管理的柔性机制。在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时,以科学的分析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与特点,涉及的各种因素变量的因果关系与预测其发展的方向与目标为前提,要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手段以及因果趋势外推法、直观法、定比法、反馈法等预测方法,来确定适当的管理柔性空间与时间范围,并站在可能性的高度,积极利用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有用的诸多可能性,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战略规划,采取措施,确定最佳的路线或方式取向,确保成人高等教育规划管理的及时、高效性。

2.采用机动灵活的方式。制定成人高等教育的规划,必须以机动、灵活的方式,来应付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以应付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方式、教学手段、办学主体多样化的特点。可以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制定出中、长期规划,然后推出短期计划,作为对总体规划的补充与调整。如日本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一个高教发展五年计划,在20世纪80年代又根据第二次人口高峰,18岁人口的增加,制定了1986~1989年增加大学定员的计划。同时,在对新情况进行预测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来进行辅助,以确保分析结果的精确性,确保规划的可行性与现实性。

(三)管理规范化

正如上面所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运用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动态的理念保证了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灵活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变”则会影响管理的持续性;同时,教育过程中的各要素发展必须要有规范性,如果缺乏统一的要求与标准,即使规划再精确,再具有前瞻性,也会由于管理工作不规范、管理制度混乱而导致管理目标最终的失败。

1.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保证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高效性,必须进行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对每个层级的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与权责认定。预防权责不明、越权越位、办事推诿,进而影响办学质量、科研质量,造成人、财、物的极端浪费。

2.留有一定弹性。保证统一规范的规章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要留有一定的弹性,以应付突发事件或是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可控的因素,以保证各管理人员能够灵活、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地工作。

著名的管理专家小詹姆斯·H·唐纳利等提出“不同管理学派”的主张纳入到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包括那些秩序、系统化、常规化和可预测性的各种因素,第二个范畴包括那些主要用来发展更大的开放性、参与性、创造性以及个人主动性等的要素,这个范畴将被称为“开放系统要素”。这一论点证明了动态性的理念所包含的动与静的结合与互相不可分割性。尤其在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应该看到其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似性,加以规范管理,同时更应该看到二者之间存在的巨大的差异性,采用动态灵活的管理方式,不拘一格。

(四)及时进行反馈

对管理过程及结果进行及时反馈也是动态理念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反馈控制就是管理者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对控制对象的作用和影响,以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原因产生结果,结果构成原因,反馈控制通过“反向”桥梁,对环境变化和运行状况作出应有的反应,发挥其实现控制目标的矫正作用。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结果进行反馈,指通过精通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特征和趋势的专业管理反馈人员,建立完备的反馈机构,保持畅通的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通道,从而顺利实现管理控制。

1.建立健全的反馈机构。对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反馈,也反映了动态的理念。建立完备的反馈机构,将决策作用于成人高等教育对象后,再把结果返回来,与原先的计划目标进行对比,然后根据实际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对决策执行或监督过程实施调节,这个反馈机构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要素:精通专业管理的教育管理者、顺畅的信息渠道以及高效能的分析、综合系统。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区域地理 非线性主干循环 读图 哲学 教学实践

教书,需要精益求精;教学,需要课程优化。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教师究竟如何组织教学才能促使课堂效益获得最大优化呢?牢牢紧抓主干知识,尝试非线性主干知识重组循环。

根据林少杰关于优化课程教学之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原则64字要诀:“削枝强干、淡化形式,精设主干、精选训练;重视局部、注重弹性,课内批改、个别提点;先试后学、先学后教,跨越穿插、循环向前;结构先立、过程突现,独自领悟、合作发潜”,在现阶段,我们躬身奋斗于一线的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都无不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非线性主干循环教学模式”,积极而创新地摸索着、辛勤而快乐地实践着。

一、关于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削枝强干与结构独立思考实践

把哲学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与“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论运用到我们区域地理的教学上,就是要求我们务必正确处理好重点主干内容与枝叶的关系,力求突出主干,掌握知识的整体网络结构,以利于学生整体宏观快速把握、重点明确一目了然。

现阶段初中区域地理内容,可划分为自然与人文地理两部分。自然地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自然资源等;人文地理包括工农业、交通、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等。这里,应该强调的是,无论是关于大区域还是小区域的学习,教师都要首先给学生构建一个知识结构网络:或简图或简表。这样,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时候就有了思维的整体范围或思维的立体方向,特别是对于规律性很强的区域地理内容中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更是理应如此。诸如,在学习《欧洲西部》关于传统畜牧业时,学生大都知道欧洲人喜爱吃牛羊肉、奶酪、奶油面包等,这显然与该区域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有关。但:(1)为什么该区域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呢?因为与该区域的气候有关;(2)为什么出现这种气候呢?因为与该区域的位置、地形有关。由此可见,通过先指导学生整体学习该区域的自然地理内容,即位置、地形、气候,有助于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思路或方向,也就可以轻车熟路地攀爬着师生共同搭建的“脚手架”,自主学习、快乐收获,从而能够多快好省地重点掌握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奠定未来高中地理学习的坚实基础。

二、关于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与独自领悟思考实践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认识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理应加强生生合作学习,善于思考,积极探求学习规律。

饱经教学风霜的我们知道: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主要是运用分层设色的世界地形图、区域地形图或政区图。而在阅读过程中,基础较好的同学读图,诸如某区域的半球位置、纬度范围、哪些特殊纬线穿过或属什么气候带的问题,一般能快而准;但对部分同学来说,他们往往是谈图色变、看图头痛。于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小组合作阅读地图,要求会者帮助不会者;也可充分调动不会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意要求不懂看图者站起来回答或直接到黑板前指图,“迫”他去读图,不懂的可请教同学,老师也可指导,以培养其自习自思自得的习惯。这样,经过多次砥砺与几个区域的重复,不会者则往往会茅塞顿开,也越来越爱阅读地图。例如,关于《欧洲西部》的半球位置,学生一般会判断北半球,但对东西半球就不确定了。此时,老师可让他们合作看图并明确:“哪些大洲在东半球,哪些在西半球,判断理由是什么?”从而,可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读图共赢。

三、关于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跨越穿插与精选训练思考实践

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表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致无穷,而每一次认识都比较地上升到高一级阶段。这就要求我们的区域地理教学务必要跨越穿插、循环向前,同时要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科学实践、精选训练。

一方面,学生常常易忘已学知识。为此,教师务必要带领学生学会与遗忘做斗争,不时地通过跨章节跨教材穿插联想回味而温故,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推理达到知新。诸如,在学习《印度》区域时,在了解印度热带季风后可采用提问复习方法:学过的区域中有哪些也是该气候类型?多数学生都能说出东南亚的《中南半岛》;渐进地,师生总结性地复习其形成规律: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形成季风气候,中部和西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另一方面,区域地理知识要转化为技能还须加强实战训练。针对知识的重难点,老师须在精讲基础上精选练习或活动以加强技能训练。例如,欧洲西部的气候是个难点。教师可挑选七年级下册第63页的“活动2”来读图比较分析瓦伦西亚、伯明翰、汉堡三城市的气温、降水特征,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该区域的气候共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降水均匀;但有差异,其规律是:离海越近,年温差越小,降水越多,反之亦然,说明气候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接着可通过变式练习强化巩固。

新背景下的初中学生转变旧有学习习惯与方式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地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探索的道路也依然漫长。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书法;发展;史观;理论;哲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

书法记载历史,历史传承书法。从书法诞生之日起,书法的足迹就“如印印泥”般地被记载下来。之后,书法的历史从未间断过,对书法历史的研究也从未间断。而大凡对书法史的研究,往往是直线的、单一的、平面的,要么沿着“书法史―书家―书法作品”的轨迹展开,要么按照作品、书家、技法和风格等点式推进,如此已成惯式。虽然这对于书法的创作、完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缺乏对书法历史的宏观把握,对书法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度不够。因此,本文试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书法历史进行宏观分析,以把握书法发展的规律性,并回答这样两个基本问题:书法是怎样走过来的?书法又将怎样走下去?

一、从质量互变规律看书法发展的形式和分界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事物的这种能动的活力,是通过它所固有的量和质这两种规定性的变化,即通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来的。量变就是事物量的变化,即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就是事物性质的变化,即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就是在如此相互转化、相互交替中发展变化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一切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也可以帮助我们对书法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作正确的分析和认识。

中国的汉字书法有三千年可考的历史。在这漫长的书法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甲骨文、金文、篆、隶、草、行、真诸种书体。其中,较为成熟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为篆、隶、草、行、真这五大种书体。一般认为,篆书是书体成熟发展的开始。从篆书到隶书,其间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隶书之后,书体便分别向三个方向分头演进。一是隶变草。为加快隶书书写速度,隶书草化,便有草书的产生。比较典型的书法作品是王羲之的《十七帖》、陆机的《平复帖》等。二是隶变行。日常隶书手写体的简化和快写,便有行书的生成。王羲之的《姨母帖》是其典型的代表,具有浓厚的隶书意味,但和隶书烦琐的笔画相比较又十分简洁。至东汉晚期,行书已初步从草率的隶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书体。至魏晋逐渐盛行并日趋成熟。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行书成熟的里程碑式作品。三是隶变楷。楷书脱胎于隶书,构形与隶书大体相同,笔势、笔法等有异于隶书。这一类的典型作品有锺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等。

图1泰山刻石

图2乙瑛碑

书体演变发展的过程,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如徐利明先生在《中国书法风格史》中所指出的:“一种书体(用笔、结体)的变化,使其文字构造也产生变化,其量变到质变,产生出一种新的书体。”因此,我们必须用质量互变规律来认识书法的历史演变和指导书法的未来发展:

首先,正确认识书法发展的阶段性。从古到今,人们对书法历史的阶段,一般用朝代时序来划分,界定为:商周秦汉书法、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隋唐五代书法、宋元书法、明清书法和近现代书法。还有与各个朝代相对应的更为具体的划分。这种按时间、时序的划分,很难反映书法发展的实质和特征。只有用量变质变原理来划分和把握书法发展的历史阶段,才能准确而深刻地反映书法发展的脉络和轨迹。一种书体从形成到成熟,是一个缓慢演变的量变过程,而一种书体到另一种书体的转变,则是一个飞跃性的质变过程。质变才是事物发展中的重要节点,才是事物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应当用成熟书体的转化来划分书法的历史阶段,即:篆书时代;隶书时代;草、行、真书时代。

其次,正确认识书法积累的重要性。一种书体从萌芽到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短则几百年,长则上千年。这个过程就是量变的过程,就是一种书体逐步积累、逐步发展、逐步成熟的过程,同时也是孕育另一种新的书体的过程。没有这一过程,就没有这种书体的成熟,更不会促成新书体的诞生。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书法的量变过程,注重书法的积累。古人云: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书法的发展必须依靠长期的积累和持续的努力,而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

三是正确认识书法突破的必要性。每一次书体的转化,每一种新书体的形成,就是书法自身的一次质变,就是书法进程中的一次突破、一次飞跃。我们既要重视书法的量变,更要重视书法的质变;既要重视书法的积累,更要重视书法的突破。质变和突破对于书法的发展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篆、隶、草、行、楷“五体书”的形成和发展充分证明了书体突破对书法发展的重要性,也证明了书法发展的必然状态。

然而,人们总是认为,书法发展到草、行、楷的形成和成熟,书体就定型了、不变了。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魏晋以来,虽然草、行、楷书相对稳定下来,但书法并没有停止脚步,一直在探索、变化、发展之中,形式内容日新月异,体态风格争奇斗艳,名人名作层出不穷。

事实说明,千百年来,书法始终处在量变的过程之中。而这种量变必然引起新的质变,也就是必然走向新的书体。否定这种质变的必然,就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放弃这种质变的追求,就会影响书法的新突破、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勇于突破,努力推进和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书体、新风格,把书法的发展推上新的历史高峰。

二、从对立统一规律看书法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的转化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发展过程,同时又是事物内部两种趋势、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运动过程。这一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适合于一切事物,同样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揭示书法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书法作品是以汉字为基本素材的,汉字的实用性决定了书法的实用性。书法的美又是人类爱美本性的自然表现,它的审美功能又决定了书法的艺术性。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构成了 “事物(书法)内部的[FL)]

图3陆机《平复帖》

图4王羲之《黄庭经》

图5王羲之《姨母帖》

两个方面”,体现了“事物(书法)的实质内容”。从哲学上来讲,书法就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矛盾统一体”。那么,我们应当怎样认识和把握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呢?

第一,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存在于书法这个“统一体内”。在三千年书法服务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历

史中,书法的实用性以艺术性为媒介,书法的艺术性又以实用性为存在条件,二者相互贯通、相互依赖、相辅相成。书法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体,犹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离开实用性,书法就没有依托;离开艺术性,书法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那种过分强调书法实用性、用实用性排斥艺术性的观点,或者过分强调书法艺术性、用艺术性取代实用性的观点,都有失偏颇。实用与艺术并非截然势同水火,我们既要重视书法的实用性,又要重视书法的艺术性。

第二,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不可混同、相互排斥的。事物内部双方既是同一的,也是对立的。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也是这样。书法的实用性要求书写的规范性和作品的识读性,如秦朝统一后推行的“书同文”,正是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书法的艺术性要求书写的创新度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规范性、识读性无疑限制了艺术想象力的发挥;而艺术想象力的发挥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书法的规范性和识读性。对此,我们不仅要承认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相互矛盾,而且要看到这种矛盾对正是书法发展的内驱力。一部书法史,正是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竞长争高,相峙互生的历史。

第三,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是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作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其双方的作用和力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实用性更为明显,有时候艺术性更为明显。当然,有时候实用性和艺术性也会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但这种平衡状况往往是相对的、短暂的,更多的情况表现为不稳定、不均衡,要么“你强我弱”、要么“你弱我强”,而且总是处于不断的转化之中。正是这种相互转化、此消彼长,引起书法的发展和变化。从总体上看,书法发展史的前期,实用性是“事物内部的主要方面”,占主导地位,而艺术性是“次要方面”,处在从属的位置。在书法发展史的后期,情况则正好相反。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历史要求我们,一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到书法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矛盾和不均衡状况,并利用书法自身的矛盾运动,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一方面,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着力推动书法事业的发展。当今,书法的艺术性是主要方面,占主导地位,我们就应当在不放弃书法实用性的同时,在书法的艺术性上下更大的功夫,充分发挥书法的艺术审美功能,彰显其无穷的艺术魅力。

三、从否定之否定规律看书法发展的道路与趋势

事物内部存在的两个方面、两种因素,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又是肯定与否定的关系。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促使其转化的方面。事物的发展总是处在肯定到否定、否定到肯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之中。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之中的“肯定―否定―肯定(否定之否定)”规律。这一规律在书法的历史发展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1、从无法到有法。世上本无字,书法本无法。汉字从无到有,书法从无法到有法,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之后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它、丰富它、完善它,乃至形成汉字书写的一系列规范,如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这一历史过程表现为书法自身的肯定。

2、从有法到无法。书法必须符合法度、讲究方法,正所谓“书法有法”。但是,书法又不能囿于法,如果总是依法而书,不敢出格,不敢越雷池一步,书法就会“千人一面”、“千年一脸”。因而书法总是在摆脱既有的“法”的束缚,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书法无法”。这一历史过程表现为书法自身的否定。

3、从无法到新法。 书法在否定旧法、 摆脱旧法、

图6颜真卿《祭侄稿》

突破旧法的过程中,不可能“无法无天”,而是在不断地变法、创法。变法、创法的结果必然有新法的出现。篆书的变法出现了隶书,隶书的变法出现了草书、行书和楷书。书法与其它事物一样,总是在否定之否定中实现着新的肯定。

从无法到有法,从有法到无法,再从无法到新法,揭示了书法发展的必然之路。但我们仅仅看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否定之否定规律还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总是舍弃了以前发展环节中过时的消极东西,保留和发扬了其中积极的成果。每一次辩证否定,都产生出新的东西,把事物推向更高的发展水

平,并为事物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创造条件。” 这给我们以两点重要启示:

其一,从有法到无法,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既突破又延续。篆变隶,隶中有篆意;隶到草,草中有隶意。因此,在书法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反对否定一切、推倒重来的错误做法,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保持书法发展的连续性。

其二,从无法到新法,不是简单重复、原地踏步,而是螺旋式或波浪式的提升和前进。在书法发展的链条上,每一次突破,都是一次扬弃,都是舍弃过去书法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和发扬其中的精华。每一次创新,都会产生新的书法成果,把书法推向更高的发展水平和新的阶段。我们应当看到书法发展的这个总方向、总趋势,对书法的发展充满信心。

当今,书法的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挑战主要来自新兴媒体的崛起和书法受众的锐减。对此,我们不应消极悲观,而要积极应对,主动开拓,变挑战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造新时代的新书法,使之出现新高峰,使书法事业的明天更加灿烂。(责任编辑:楚小庆)

书法发展的道路与趋势图式

图7王铎《临圣教序》

图8王铎《临王献之草书》

图9王铎《为宿松书诗》お

参考文献:

第11篇

论文摘要: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我们必须了解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和特点,分析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运用疏导策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常会有些学生消极冷漠或无声抵制、“不受教”、“不听话”,有些学生甚至与教师或家长公然对立,反驳抗议,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出走、报复等不良行为。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个性”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这种不良心态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矫正,久而久之必然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更毋庸说影响眼前的学业和学习成绩。因此必须深入认识和分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在教育中进行积极的疏导和利用,以达到变“害”为“利”,实施素质教育。

一、认清实质,把握特点

一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定势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盲目性。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一事当前,无论其正确与否都盲目地加以抵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凡事不考虑可行还是不可行,只要他想干就于,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遇事好感情用事,缺乏冷静思考。二是逆反性。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常常给教师“挑刺”,给学校挑“毛病”,甚至发展到以冲撞教师为荣,以敢于和教师唱对台戏为荣,认为教师、学校对学生的每一个要求都没有必要,我行我素。这种逆反心理对各类学生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对先进层是继续进步的逆向拉力,对后进层则是转化现状的阻力,如不善加引导,对班风、校风建设干扰很大,妨碍学生进步。三是自发性。没有什么人指使,也没有十分明确的指向目标,不知该做什么与不该做什么,往往不受约束,不听劝告,一意孤行,只图“心里痛快”,事后教师处理严了他不服,处理轻了他会认为教师软弱可欺,从而变本加厉地“出难题”。四是可变性。有的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但并不是处处逆反,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教育的作用,经凶势利导,其逆反可以发生逆转,具有可变性。

二、分析原因,找准症结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只有找准其深层的原因,才能抓住要害,实施有效的教育引导。

第一,逆反心理的遗传基因。遗传因素也叫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人种的不同个性遗传下来的生物特性,既有人种的共性,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其中就包含亲代不同性格的遗传。美国《自然遗传学杂志》1996年初同时刊载两篇在以色列和美国完成的研究报告。这两组研究各自独立,使用的方法也不同,但都找出了影响一个人追求新鲜事物的基因。正是这种性格遗传的差异,形成了人们逆反心理的生物学前提或自然条件。一般说来,那些前代性格呈情绪型、外向型、独立型、急躁冲动的个体,其后代逆反心理形成较早并表现明显。

第二,逆反心理的辩证因素。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因此,逆反心理与认同心理(或更高层次的信奉心理)必然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例如,有的学生在探求知识时,总喜欢寻求与老师、同学、书本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因为他信奉,一定意义上逆反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又如,在上述逆反心理表现中的信度逆反,即主体对信息传递者的人格或虚假内容所产生的怀疑,就体现出主体对相反人格或内容的认同。

第三,逆反心理的客观成因。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因素,而且是主要因素。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和方法上的不当,即教师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为完成施教任务而施教等应付差事的想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途径和方法,从内容到形式一味照本宣科,呆板乏味,导致了学生对教育的心理逆反和抵制。二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意志,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立场设身处地地看待、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学生因对教育者的排斥而对其教育产生逆反心理。三是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第四,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环境(应强涮社会环境、特别是教育环境)是学生心理现象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这并不是说环境可以机械地或任意决定心态的形成、发展。人的心态依赖于主体与周围客观条件的对立统一,最终要通过主体活动表现出来。就逆反心理而言,就是在客观环境要求与主观需要、情感、认识不相符合时发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反映出主体对客观的强烈抵触隋绪。例如,某学生因在上学路途中帮助老人而迟到,此时他需要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全面评价,尤其需要肯定的认可。如果教育者不问缘由,只死盯住其迟到的违纪行为,一味批评指责,就会促使该学生对教育者从需要到情感、认识上的复合逆反。

三、对症下药。疏导利用

其实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发育过程中一种自然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固然是我们实施教育的消极因素,但这正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要所在,也正因为我们教师的这项本分职责,我们才得到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当我们掌握了学生逆反心理的实质,明确了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只要确定并认真实施正确的疏导策略,我们就能有效地把握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把这种消极因素变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因素。

第一,正确认识,理性对待。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作为学生的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和看待学生的逆反心理。正确的认识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应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时,要分清学生要求中合理与不合理的部分,努力满足合理的要求,对不合理的要说服、教育解释,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消除他们的不满情绪、对抗情绪。教师应具有穿透力的目光和洞察秋毫的机敏,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甚至每一个眼神来洞察每一个学生千变万化的内心世界和千姿百态的心海流向,从而及时捕捉、发现学生逆反心理的萌动,以便及时进行引导。

第二,全面评价,积极欣赏。自尊和受人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学生更是如此。一旦他们有了进步,就应该立即表扬,否则,学生得不到心理强化,就会丧失信心。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教师就更应该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恳切地提出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程,激励进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要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当我们教师努力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时,学生的逆反心理就会烟消云散,就会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

第12篇

所谓文化,它首先必须建立在以人为基础的社会之中,它是由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的各种行为习惯,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体系。它可以是无形的,但却时刻充斥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并反过来影响社会活动的持续和发展方向。所以会计文化的形成与人类的会计活动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微妙关系。会计文化是人类长久会计活动中产生的复杂体系,它包涵了会计活动的所有方面,内容浩瀚,在此就会计文化的几个特性与中西方存在的差异进行简单的探讨,希望可以找到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一个方向。

一、会计文化的特征

对于社会大众来说,甚至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文化的关注度也远远不够,这体现出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薄弱,要加强会计文化建设,首先要从根本上了解会计文化的发展和作用,然后才能找出会计文化建设的途径和发展方式。下面就从几个特性来简单认识一下会计文化。

1.广泛认可性。会计文化的形成必须是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一个人创造并使用的会计习惯和方式不是会计文化,必须是形成后在一定范围内推广,被大多数人接受、认可并使用的,形成一种共识,才能称作会计文化。

2.继承发扬性。会计文化既然是人类在会计活动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受大众认可的会计习惯和方式,必然具有继承性。这种继承性体现的是纵向性的、是下一代会计人员对上一代会计人员的继承,就像学生的教科书中有既定的会计准则、记账方式,这都是上一代会计人员传承下来的会计文化的体现。而在这种一代代不断继承的过程中,下一代的会计人员会在实际会计操作中对已继承的会计文化根据社会的发展形态以及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改进、创新,形成新的会计文化填充进去,使会计文化体系不断完善,并符合时展的需要,就像会计记账方式从手工记账变成了电脑记账,会计准则的一次又一次的修改等等,这便是会计文化的发扬性。

3.自由性。既然是文化,是会计人的生存方式的体现,作为自然的对立面,随着人类社会进程的发展,文化越发达,人类就越能冲破自然造就的束缚获得自由。会计人创造适合自身工作的会计方法、行为模式,从工作中获得更多的自由度。而这份自由又给会计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4.规范性。尽管会计文化是从大众习惯中提取出来的体系,但这并不影响它具有规范性,会计文化的建立,不能与会计规范、道德准则相背离,这是一个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整体。会计文化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并运用,在客观上即形成了一种公认的准则和规范,而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又都围绕这种规范进行,受到这种规范的约束。会计人员为了得到更多的自由,便于自身的会计工作,会不断创新,这种约束和限制会被新的更符合时代特征的行为准则所替代,形成新的准则和规则,这就是自由性和规范性的相互促进,和谐统一。

二、中外会计文化比较

既然是文化,自然会因为地域差异导致价值差异进而造成文化的差异。会计文化的发展,必然随着会计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历史悠久,会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1000年的西周时代,这点西方国家自然无法与我们相比。但是纵观会计文化发展史,西方会计文化的发展史虽短,但进度、速度惊人。这种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对比中外会计文化发展史,我们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1.从思想观念上来说,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讲究的是天人合一,世事万物皆是融合统一的整体。对会计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是不可分割的,会计理论与实际工作是不可分离的整体。而西方历来奉行的是唯物辩证法,即世界分为主观、客观,两者是独立分离的,会计文化的形成必须经过实践的验证,才能真正得以确立,否则就是谬误。

2.从专业上来说,中国人历来重农业,重思想,轻工商,会计行业作为工商业的依附产物,从来不被重视,在会计专业知识上的投入自然也相对薄弱。而西方国家一向重视工商业,重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会计作为贸易核算的基本保障,自然被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而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自然也较为重视,会计知识及会计文化的发展相应较快,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较为突出。

3.从传统道德上来说,中国人讲究的是舍小家为大家,凡事以集体利益为重,讲究的是对物资追求的淡泊和以集体利益为先,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个人利益的体现。因此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集体利益,这里指的集体利益不仅包括企业的利益,广大员工的利益,甚至还包括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一直以来标榜的是民主、人权,崇尚个人利益的追求、尊重和体现。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在合法的前提下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人与人之间讲平等、轻等级,偏重个人利益优于集体利益的取向,讲究在个人利益得到实现的时候才能实现集体利益。

4.从行为模式上来说,中国会计人重视的是传承,延续上一辈人的做法,主观能动性差,创新意识薄弱,缺乏打破成规的勇气和激情。加之会计教育方面墨守成规的局限性,会计行为上比较保守、谨慎,不愿承担风险。而西方国家会计人一向行为大胆,做事激进,人权平等的他们崇尚个人奋斗改变命运,行为自由大胆。教育上也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会计行为上主观能动性强,不愿惟命是从,更愿意突破常规,自主创新,勇于冒险。

三、会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1.从根本上提高公众对会计文化的关注度。加强会计文化的宣传,可以在各相关财政网站会计文化的相关信息,创办相关报纸、期刊,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征文、知识竞赛、艺术展演等相关文化主题活动,提高会计文化在公众面前的曝光率。

2.从基础上抓紧对会计人员在会计文化方面的教育。这种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上的,也是观念思想上的,要从根本上提升会计文化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墨守成规的会计行为模式,要鼓励突破、积极创新,将会计文化建设推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加快会计文化建设的步伐。

3.从业务上注重会计文化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当前会计人员的业务操作大多还停留在单纯的记账环节,即使上升到财务管理的角度,仍未曾涉及到会计文化的建设领域。要全面地、广泛地推动会计文化的进程,则应真正地将会计文化融入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去,让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让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有所了解并得到认同。

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会计文化更是如此,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大到国家的政策支持,小到每一个会计人员的参与。希望在祖国经济发展大好的大环境下,会计文化建设也可乘风破浪,得以健康、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劳秦汉.会计文化学概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2] 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2007-12-01.

[3] 石晓磊.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08-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