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6: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品德与生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使品德教育有实效性、针对性。
1 教学资源生活化
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生活资源成为学生有效教材的一部分。《品德与生活》教材在贴近儿童生活方面有明显的特点。整套教材都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按照儿童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家乡(社区)生活,以及儿童与祖国、儿童与世界等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为主线来设计教材的体系结构。如在教学《家庭、学校和社区》一课时,在课前进行布置,要求学生自己回到生活中去观察、搜集、调查邮局、医院、小卖店、镇政府、广场等的资料,在课中,交流讨论这些服务场所是如何为我们服务的,分享接受服务的经历及感受。因为这些都是和学生息息相关的地方,所以学生畅所欲言:到广场休闲的快乐;到医院看好病时的舒心;有的同学还带来了照片。学生通过搜集、交流更加深切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儿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相结合,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资源生活化还可以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和儿童的实际生活,补充本乡本土的“活”材料,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活动以后,许多孩子的爷爷奶奶反映孩子更懂事了,懂得关心爷爷奶奶,懂得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通过“从生活到课堂,再从课堂到生活”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与儿童现实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 教学活动生活化
活动是儿童认识的源泉,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儿童天玩、生性好动,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品德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规则有什么用》时,我组织学生模拟了公共汽车上下车的场景,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车内(教室内)想下车,一部分在车外(教室外)想上车。以口令为车停,让学生按自己的目标行事,结果,两伙人挤在一起,下的人下不去,上的人上不来,学生被挤得苦不堪言,僵持在一起,四五分钟各自的目标都没有实现。第二次活动,我先宣布规则:先出后进,结果口令一下,两分钟之内全部实现目标。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很容易就明白了规则的作用,明白了在生活中遵循规则会使生活更美好。这种生活化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可以得到更好地实现。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3 教学延伸生活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而是非道德教育。”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应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品德与生活》教学要做到生活化,至少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由课堂向社会的延伸,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二是教学活动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系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教学《我的责任》一课,学生通过照镜子的活动看到了一些同学不负责任的一面,明确了自己的责任,但这还是仅仅停留在懂得的层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使学生的认识落实到行动中来,使孩子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我联合班主任、家长开展了“我是小主人”的评比活动。在学校做到对班级负责:做好值日生,为老师和同学服务,自己爱护学校卫生等。在家里做到对自己对家人负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够帮助家人做事。通过老师、同学、家长的监督评选确立学生们学习的榜样,激励学生们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小主人。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回归生活、高于生活、引导生活的理念,实现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育”,以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儿童,让儿童走进生活,让品德与生活同行,实现《品德与生活》教学有效性。
品德是一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会与其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在社会这个群体组织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的认可程度,从而形成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和认识,无形中就确立了你在群体中的价值和地位。品德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也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由好品德塑造形成的综合印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成为事业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阶梯。好的品德会有着极强的公众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既然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品德与生活 》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一、 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时,考虑到我所在的学校地处郊区,学校里也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农村孩子和外来务工子女。和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对城市交通法规缺少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虽然学校、老师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教育,但对于接触不到这些知识的孩子来说则收获甚微。借助这节课,我想从细微之处入手,让学生学会常见的交通标志,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指导他们认识常见的交通手势,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所以这堂课的目标不仅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补充更多学生不常能看得到的一些交通知识,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让他们在头脑中时常紧绷“安全”这根弦,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努力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在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二、 选取素材要源于生活。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就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剧);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flas等,供学生探讨、解决,以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比如在《平安回家》这课中,我特意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故事。比如《篮球女孩》,通过听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女孩为什么会失去双腿?失去双腿又意味着什么,她此后的生活将面临着什么等等,进一步认识到车祸带给个人、家庭的伤害,懂得道路交通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安全和幸福。只有遵守交通规则,我们才能高高兴兴出门,平平安安回家。
三、品社课堂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生活》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品德与生活》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平安回家》中,我采用视频的方法带领学生认识藏有交通标志的漫画,仔细观察交通图标,联系交通路线说说自己的发现,将认识交通标志与实际交通状况联系在一起进行学习、指引,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些交通标志的实际含义和应注意事项。
四、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一、转变观念,通过活动实现学生内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充当主体作用,在面对同学时,总是以一个说教者的身份出现,因此造成品德教学课堂的空洞,教师总是喜欢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忽视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教育痕迹明显。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一是扮演好主持的角色,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品德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感化教育,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二是充当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朋友。教学观念的转变应该从教学设计开始,因此组织策略的第一步就是细心准备,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前置,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挥空间,同时,新课程改革还要求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平等对话,共同站在探索的舞台。作为共同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都应该在课前做好准备,一起构建活动舞台。教师准备工作,搭建舞台,品德与生活课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以生活为依据,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并且确保其内容形式的丰富多样,范围涉及到全国各地。因此,品德的教学内容具有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区域上、时令上以及构成上,具有较大的弹性。这也为教师提供教学空间,使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并进行创造,教师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兴趣需求,选取适合的活动内容。本小节将举例说明上述观点,例如我校组织教师观看某市二年级教师在教授“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教学光盘时,教师在课前准备教学内容,学生也根据教师的布置进行课前资料的收集。教学活动展开,教师组织学生以舞台剧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每个同学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春天的花朵、树叶以及燕子等等,当报幕同学说春天来了的时候,演员上场,每个同学都带上自制的服装,所有事物都可以拟人化设计,相互之间能够进行交流,然后切换画面,教师扮演的农民出场,在田间进行耕种,当报幕同学说秋天到了的时候,场景再一次切换,变成由教师扮演的农民在收割,他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笑容。最后教师将所有同学集中,反馈学习成果,通过这种舞台剧的形式使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知识的延伸,与同学共同分享,如果没有春天的付出,就不会有秋天的收获,勉励学生好好学习,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学生做好准备,美化舞台
1.教师引导学生准备活动工具教师在课前应当组织引导学生准备课堂所需工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可以通过动手深化品德教育的学习。2.引导学生收集活动资料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深化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我的爸爸妈妈》品德教育课时,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同学收集有关爸爸妈妈的资料,便于交流,在课上同学积极展示自己带来的关于爸爸妈妈的照片,并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很明显,达到教师的预期目的。同时这也充分证明了在教学前进行教学课堂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只有准备充分,才能确保教学效果。
三、勾联整合,使学生感悟内化
(一)再现情境,感悟内化
教师在进行品德课的教学时,要突破课堂空间局限,而是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且将生活场景在课堂活动中重现,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更加了解生活,提高其对生活的认知、感受以及体验,明确如何做人。将生活场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还原,其方式有很多,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媒体呈现。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游戏以及课本剧的形式,再现生活场景,使学生进入角色,通过角色塑造感悟生活,使学生品德意识内化。1.创设活动情境,教学内容更加“鲜活”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注意教学方式,不能单纯进行“教学”。“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是最直接吸引学生兴趣的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是通过“教育”的“生活化”,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针对品德与生活这门学科,教师也需要通过上述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对教学课堂感兴趣,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可以形式多样,比如说可以采用做游戏的形式,还可以采用情景表演的形式,各种活动都可以为教学带来帮助,教师应该抓住这样的教育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教学内容的学习。此外,教师还应借助丰富多彩的素材,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如此可以看出课堂活动情境的创建的重要性。2.联系生活实际,充实教学内容对于品德与生活课而言,其课程标准指出:道德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而其品德的形成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他们通过对生活的体验、认识与感悟,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教育活动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接受品德教育。道德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每个角落,不能与生活相“剥离”,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培养能力,进一步引起学生兴趣,使教学舞台“实”起来。
(二)走近现实,感悟内化
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感悟生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活动,将现实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积极引导学生,使其可以在生活中感悟并实现道德内化。例如在涉及到有关历史人物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纪念馆以及观看相关题材的影片,使学生更近距离地感受到历史文化,从先烈前辈那里学到爱国主义情怀。
(三)探讨问题,感悟内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技艺高超的导入,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快速的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教学活动也必将达到最佳境界。《品德与生活》课程是“通过与儿童现实生活相关的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使儿童在活动中获得并体验关于世界和自我的直接经验,并使儿童形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课程。”该课程的“活动性”决定着《品德与生活》课堂更需一个精彩高效的课堂导入,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笔者从几年任教中发现以下几种导入方法颇为有效。
1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就是在进行主题活动前,先引导学生观察与本课活动密切相关的实物、样品、模型、图片、幻灯等,调动学生情绪,链接主题,导入新课。
如,在教学《龟兔外传》一课时,教师拿着乌龟和小白兔的图片进行导入:看,今天有两个可爱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班,你们欢迎它们吗?你们知道在它们身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吗?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什么有趣的故事发生在它们的身上。
这种导入,能迅速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与求知的欲望,且简洁明快,能迅速地进入主题活动中。
2故事导入法
以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正合孩子爱听故事的天性,必将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吸引力,为接下来活动的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如,在讲《美好的回忆(我的小岗位)》这一课时,教师首先生动地讲了《三个和尚》的故事。一下子就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听完故事后学生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思考、讨论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有水喝,并积极地想办法帮助三个和尚……“什么是合作”也在学生的讨论与思考中浮现出来。
3游戏导入法
“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养成习惯和能力”这是《品德与生活》作为活动性综合课程的主旨。因此以游戏活动导入更是《品德与生活》课导入的绝佳方案。
如,在讲《蚂蚁的故事》一课时,教者设计了这样的游戏活动。
师:我听说同学们不但聪明而且特别勇敢,是这样的吗?今天老师特意向你们挑战来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生答:敢!
师:谁敢第一个接受我的挑战?
(学生踊跃,师指出一名)
师:了不起!老师在地上画一个圈。我站在圈内,只要你把我拉出圈你就成功了。有信心吗?(有)
我们请其他的同学当裁判并为我们加油,好不好?
(在加油声中接受挑战的学生被拉进圈)
师:请问裁判,谁赢了!(兴奋)我胜利了!谁还敢来?
(又来一名学生,也同样被拉进圈)
师:我又胜利了!看来一般的同学赢不了我,这回请你们的大力士来。
(学生选出大力士。大力士也被拉进了圈)
师:啊,连你们班的大力士也被我打败了,我的挑战要成功了!再不想办法你们胜不了我了!
(在学生议论声中一起来七名同学,只轻轻一拉,就把老师拉出圈)
师:你们胜利了,可是我不明白,我这么强大怎么被你们给打败了呢?
学生在愉快激烈的游戏中亲身体验感悟,很快有了“人多力量大,团结力量大”认识。游戏活动的设置不但可营造和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和活动氛围,更激发了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引发了儿童探索和活动欲望。
4情境导入法
创设情境导入就是在上课伊始,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教师可用一曲音乐来渲染情境,用动情语言来描绘情境,用一段录像来再现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调动起他们积极的情感,使他们对认知的体验得到加深。这样他们就会更好的进入下一活动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兴趣;引导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让学生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努力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以人为本,精心引导学生活动,激发起他们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生活中,自我更新,让学生与教材中的孩子一起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和烦恼,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
一、努力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教学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关键,它可以感染激发学生潜在的认识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孩子的课堂兴趣,可以通过老师的语言、课堂的演示、课堂中的小游戏、一起来猜谜、播放卡通动画、有趣的音乐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民主、愉悦的教育情境,使他们在课的一开始就集中精力,形成最佳的学习状态。因此,导入课文的环节很关键,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那么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
如学习《我发现》,我这样进行引入:“看一看我和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有什么不同”顿时,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抢答。我又问:“你们是用什么发现了老师和你们班主任老师的不同?”学生异口同声的说“眼睛”我抓住时机,总结:“看来眼睛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那除了眼睛在我们的身体上还有哪些部位也有发现这个本领?”学生个个兴致盎然,回答道“鼻子、耳朵、手、脚、嘴巴” 。在二年级小学生心中,发现是神圣的,是科学家的代名词,他们对发现兴趣浓厚,只是他们是处在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发现能力水平低下。自己去发现各种科学现象本身是一件让他们喜欢和好奇的事情,他们不缺少这方面的热情,怕就怕他们在发现的过程中因为这样那样的挫折而没了兴趣。而掌握发现的方法对于发现兴趣的形成和持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以第一个活动就是“我们来发现”,组织学生进行了发现方法的大寻找,通过“比比谁的眼睛亮这个小游戏、通过区分液体、听闹钟、手脚感触等有趣的体验活动”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发现并不难,我们都有发现的本领,从而实现了让学生在有趣的、积极参与的、富有意义的自主活动中获得发展的目的。这样,我通过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导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进行引导,能够创设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课堂学习状态。因此,我们应该强调通过儿童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强调儿童在自身活动中获得经验,强调儿童对自己已有生活经验与反思。
二、精心引导学生活动
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但这并不是说课程就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我们的教学要回归儿童的生活,并且要求教学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但教学不是儿童现实生活的简单再现,不能仅停留在把儿童的生活带进教室、交流经验上来。
教师必须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因为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传递,而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提高儿童的生活能力(态度、情感、生活技能、行为习惯),指导儿童的生活,引领他们的生活实践。
不管课堂上教师如何去精彩的讲授,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学生只有主动、自觉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才能真正领悟,能力才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才能被触及和调动,态度和价值观才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应设计一些活动,比如:课下采访、课前课后调查、课堂辩论、即兴表演、辨析等,让学生自己去周围调查、自己画画、自己说说、自己进行各种表现,在活动中渐渐成长,让课堂无时无刻不充满活力。
比如在《我发现》一课,在“发现总动员”这个活动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摸摸树叶、品尝水果,看看可爱的小乌龟和漂亮的小鱼……我索性让他们开展讨论,真正经历了一个发现的原生态的过程,获得“发现后的成就感、自豪感等最真实的感受,。再次激发起他们发现的乐趣,培养发现的能力和善于发现的品质。最后,孩子们明白了,生活中的这些小小的发现竟然是那么的有趣,那么的有意义,原来发现并不难,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也得以培养。
三、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教师要激发学生主体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情境中诱发学生探究性的思维活动,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在课的中间我设计了一个吹泡泡的游戏将这一活动推向:一是让孩子适当的放松,二是再一次激起孩子的兴趣,三是让孩子意识到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发现无处不在,小小的玩具,不经意的生活现象都可能隐藏着无限的秘密,让他们从内心体会到发现是快乐的、幸福的,获得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的提升。活动发现大分享中,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的发现从刚才课堂上具体迁移到课外抽象中,目的是调动学生已有的潜在的生活经验,去有深度的发现,学会在发现中思考。这上环节老师通过适时的引导让学生从身边的植物、动物、生活三个方面去交流、碰撞,让学生的发现变得更有广度与深度。
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运用多种广泛的知识来探讨问题、思考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样才能使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还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与儿童生活实际的交汇点,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实际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选择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实事,拿出来让学生讨论,思考,应用,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发现真有用” 是《我发现》课的最后一个活动,也是一个拓展延伸活动,先让学生从课件“鲁班发明锯”中领悟到:其实许多发明创造都是来自生活中的细心观察,许多科学家和发明家就是从一些细小发现开始走向成功的。并让学生也针对本堂课发现,对于生活中的不方便的地方提出来并试着想办法解决不方便的地方,引导他们不断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体验;感悟;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043-01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是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小学思品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懂得道德思维方式方法,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即学会做人,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即促进人的社会化,将自然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巧用教材,引领学生叩开生活之门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好教材,“推开那扇门”,走进学生的生活。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材中编排的 “我们的校园”主题活动。教材用半个页面呈现了一组校园生活场景,有教师办公室、医务室、门房、厕所、饮水处、大队部、图书室。一旁的小兔贝贝说着:试着和同学一起找自己学校里的这些地方。每找到一处给自己奖励一朵小红花。很显然,教材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信息,通过“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引导刚入学的小学生尽快熟悉学校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也是这样做的。小伙伴们也很快地找到了校园里各处地点。试着想一想,教学真的就这样圆满结束了吗?我们都知道,当上这节课的时候,孩子们对厕所等与他们校园生活紧密联系的地方早已知道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与提升到底体现在哪里呢?或者说体现得充分吗?其实,仅仅找到这些地方还不是教材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完整的意思。对照《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设施解决自己的问题。”是“内容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的具体要求。在教材中,图画、照片等是教材主要的“语言”形式,其实教材所要表达的还有很多“言外之意”。
二、关注细节,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只有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才能扩大学生的生活体验。然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又有着明显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低年级是儿童想象活动的敏感期,他们的观察总会伴随着丰富的想象,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中、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他们会越来越多的观察到细节和变化,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对生活观察的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生活开始。“留心处处皆学问”,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角度往往会对身边的现象“熟视无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从点点滴滴入手,帮助学生学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揪住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的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活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四、提供人文力量的鞭策氛围,会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更趋完美、人性
1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儿童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 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例如我在教学我们班的故事多这一课时, 在活动中通过召开我们班的故事多又好的故事会, 教师以班级的一员的身份参加活动, 带头讲同学关心帮助自己的事, 然后再让学生上台讲故事, 也可以邀请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合演, 再现故事的情景。每当一个故事讲完, 教师适当地启发学生体会感悟, 故事里蕴含的友谊与深情, 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 学生回到了活生生的道德生活中, 在交往中学会交往, 在帮助他人中建立我要关心他人的意识, 使学生的道德能力在学生直接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提高。
2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低年级的课程应当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 为儿童形成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请看这个教学案例:
师:重阳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今年的重阳节是几月几日?
生: (回答)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重阳节, 我们能为老年人做些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 并分组汇报。)
生;我们小组想到敬老院慰问老人, 陪他们聊天下棋, 给他们送去有趣的节目, 让他们开开心心的过一个重阳节。
生:我们小组的同学打算在家里陪自己的爷爷和奶奶, 送给他们礼物。
生:我们想给爷爷奶奶洗一次脚。
生:建议爸爸妈妈带着家里的老人们, 一起去登山。
师:同学们的想法太好了, 希望大家真正过一个尊老敬老的重阳节, 做一个尊老敬老的好孩子, 我们经常把老人比作夕阳, 让我们提前祝爷爷奶奶晚年像夕阳一样红艳灿烂!
在中秋与重阳这节课的关于重阳节这个片段的教学中, 以学生生活中的事为切入点, 培养了学生尊老敬老的意识和行为。
3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 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 童年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不仅仅是为了生活的准备或教育手段, 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例如我在做个快乐鸟的教学活动中, 设计了一个分享快乐解决烦恼小妙招不一样的快乐播散快乐四个教学活动。通过珍视儿童生活中的价值, 尊重儿童的权利, 在游戏活动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的行为, 为学生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这类情况提供帮助和引导。
综上所述,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品德与生活生活化的特点,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必须回到生活, 这才是提升品德与生活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孔子曰:“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品德与生活》课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它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让学生喜爱它,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我认为要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小、好动、爱模仿的特点和具体的课文内容,在教学中要重视儿童“生活”,依托儿童的具体“生活”,搭建一些平台,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的活动,在联系儿童生活实际中,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培养儿童的生活兴趣,捕捉学习契机
一年级学生刚刚进校,也刚刚接触《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对它充满了新奇感,这时教师就应该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兴趣,从一开始就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如在教《拉拉手 交朋友》一课,为了让才入学的小朋友消除紧张与恐惧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在新集体中生活的快乐。在课堂中,我设计了“赠送名片”“找朋友”“网小鱼”“我想和你交朋友”一系列活动,让师生、生生在活动中互相了解,互相认识,从而调动学生愉快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的快乐。
二、联系学生具体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例如,在教学《过新年》一课时,我有意识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剪窗花和拉花、吹气球、做灯笼,准备节目和小礼品,要求用自己的双手来装扮教室,喜迎新年。同时我还让学生演一演拜年时的情景,体验一下拜年应注意的礼节。这样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与表演,使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养成了勤于动手的能力,同时又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三、提高学习兴趣,深化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例如在教《坐立走 有精神》一课时,我首先组织学生观看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坐、立、走的录像,再请特约嘉宾――民警叔叔现场表演各种队列和规范的坐、立、走的姿势,然后在民警叔叔的示范下,讨论分析坐正、立直、走稳的基本要领,最后通过练习模仿、个别指导、小组比赛、模特表演等形式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坐、立、走的正确姿势。
四、感受生活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实践对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儿童的探索情趣,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引发儿童学习的需要,有利于儿童对他们所接触到的生活内容、周围的环境、眼中的世界去认真观察、发现、探究和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达到在做中悟、做中学的目的。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体验实践活动是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总之,在教学中要重视儿童“生活”。只有生活才有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中,我们应认真对待每个孩子的特质、兴趣和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尽量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体会自己的潜力,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小纪中心小学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知识建构理论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习者走进教室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白纸,而是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学习不单单是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收集一些与生活有关教学资料,在教学时要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及到生活情境中,使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所得,在学中培养品德。
如教学《看电视》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打开电视电源,不打开电视画面,问学生:“大家喜欢看电视吗?”待学生回答后接着问:“想看什么节目?”学生们抢着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教师继续引导:“大家从电视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本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交流。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进入了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接下来教师抓住契机,打开电视画面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交流怎样选择频道,如何选择节目。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仅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得到了充实和丰富,而且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学习的实效性。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学即生活”,生活世界成为课程的内容。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他的“生活教育”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所以教学内容应扎根于现实生活,对生活的意义进行探寻,对人生进行有意义的指导。现实生活才是学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归宿。教学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知识与课本的密切联系,让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学习《学会看天气》一课时,课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向学生展示魔术般的天气变幻以及恶劣天气给人们带来的灾害。直观的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后,再引导学生去讨论,去搜集、了解一些和天气有关的知识。如组织“奇妙的天气”破案小队,由他们自己担任探长和探员,去破案解谜,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科学知识,了解预测天气的一些常识。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指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并通过写观察日记,评选优秀气象员等活动,增长了有关天气的新知识,训练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些生活问题,把品德教育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品质,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激发更多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有勇气挑战,不怕苦,不怕难,不胆怯,促进学生经验的改组,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转化,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并内化为道德行为。
三、作业布置生活化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与能力的主阵地,那么学生的作业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就是让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到社会生活中去实践。因此,作业的布置应该由传统教学中的“统一”、“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同合作”,应该具有个性化、活动化、生活化。
在教学《学校周围探秘》一课时,课堂上笔者先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和爱好组成探秘小组,然后指导各小组制定出探秘计划。这样,在课后笔者就布置学生按照计划对学校周围进行了探秘。活动中,各小组采用调查、访问等方式,体验公共实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探寻了小河,找到河水的污染源,商议治理的措施。最后各小组把调查情况汇总整理,记录到“我的发现”中。这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学生的情感在探究中得到体验,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得到了满足,从而促进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品德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035-02
品德课在小学课程体系中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品德素养,就是一种应用到生活中的修养和素质,不是一种具体的社会技能,而是一种渗透在生活中的体现。无锡是一座拥有着3200余年历史的古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小学品德课教学提供了天然的教学场所,带领学生走在历史深厚的无锡市,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对于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回归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品德教育源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一个人的品德,是其与人交往的基本素质,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品德伴随着这个人的一生,影响其成长的轨迹。因为人类是群居性生活,处于一个社会中,一个人的品德优劣影响着周围人对自己的认可程度。品德不仅对于朋友,而且对于家庭、对于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在生活中,优良品质体现的价值不可估量,优良的品质对于家庭的和睦、对于邻里之间的友善、对于朋友之间的关怀、对于同事之间的友爱等,都是一种价值的体现。可以这么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整体修养的表现,其魅力是无止境的。因此,品德由于对人的影响较大,只有走出学校,才能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并体现这种美好的修养。美好的品质,和小学品德教育中的课程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在儿童阶段,很多品德都源于生活中的经验,对于生活的一些认识以及对生活的一点点感悟,这些感悟,只有在孩子真正的实际生活中,从事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引导内心的情感,真正体现这种道德。
二、小学品德课程将学生的现实生活转化为课程资源
当前,很多小学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也就是教育界所说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学生的目光引向室外,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性。例如,在周末或者假期走入太湖,“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听一曲二泉映月,“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些经典,在当今散发着无锡人奋斗的精神,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学生在参观学习中,知晓无锡的仁人志士,具有一种爱国情怀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增强了自我良好品德的熏陶。勾践灭吴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中,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爱国的种子。
在品德教育中,还要将课程的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相关联。例如,在进行“家长关爱我成长”这一课程时:在课程进行之前,笔者将班上的一名学生,从婴儿时期、幼儿时期一直到小学生时期三个阶段的照片以及相关的物件,做成课件,向全体同学加以展示。同时,一些相关的物品,需要学生带来到课堂上,阐述一个和家庭生活有关的小故事。在课堂中,笔者通过学生出示的三张照片,邀请学生讲述自己成长中的一些感受,这样,就可以使得一些鲜活的实例和思想品德课程有效结合,从而引出课程的主题。然后,通过其中一个孩子讲述自己成长中的一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全体同学,他带来的物件是十几双手套,这些手套是自己的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编制而成,母亲的伟大打动了在座的所有同学。在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之中,学生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体会到了父母生活中的艰辛,从而在心中燃起了对家长的爱。这个教学设计,让儿童的真实生活转化成真正的教学资源,搭建了沟通的桥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撩动了学生的心弦,启动了学生的新体验。
三、小学品德课程教学方式生活化
1. 通过角色扮演和文本对话引导小学品德课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小学品德课程中,通过课本中的角色扮演,进而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彰显文本教学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使得文本中的情节可以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体验,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提升辨析能力。例如,笔者在进行“寸今难买寸光阴”这一主题的教学中,其中一个环节为“快!快!不能快点吗”。笔者让学生结合无锡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民族风情,提供生活化的素材,进行角色扮演。有学生结合当地的剧种――锡剧来进行表演,利用传统锡剧的一个段落进行改编,这样既能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在文本对话中获得新的体验,同时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搭建了一个交流的舞台。表演后,学生体会到了时间的宝贵,学会了珍惜时间。
2.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进行合作表演,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生活就是一个个道德行为融合而成的历史片段。在生活事件中,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再现,使得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其中的一举一动都表现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以为他们的观察能力、体验能力以及探究能力提供更为正确的判断。例如,笔者在进行“我要向你学习”这一主题的教学中,让学生参考文本范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之间的谈论,进行一些生活场景的设计并进行角色扮演,最后进行表演展示。在表演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一些有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四、小学思想品德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需要结合课堂内外进行综合学习,将教学生活扩展至学校、家庭以及整个社会之中。最大限度地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更好地体验社会生活,通过不断地丰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活动的展开。笔者在进行“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进行环境调查。以无锡某河流为研究对象,观察河流的污染状况。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观察到周围几个村子中的村民,将垃圾倒入河流中,河流中经常会有一些垃圾浮在水面上。河水也不似之前清澈,并散发着一股臭味。对于当前的这种污染形势,小学生显然是无能为力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对当前的这种现状予以改变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于是,笔者带头联系周边的几个村干部,进行了一场净水活动。笔者带领学生再次进行考察,对该水域面积中的污染现象,搜集了第一手资料,找出了导致河水被污染的原因,经过讨论找出了提升水体质量的方法,设计了一套方案。最后,总结了几个方案:有的在村中设置宣传窗,宣传保护水源的重要性,保护整个无锡的自然环境;有的进行倡议书的写作;有的提出了几个村落之间进行合作,建立共同的垃圾回收站点……正是这些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到正确价值观的作用。又比如,笔者在进行“祖国妈妈,我爱您”这一主题的授课时,学生通过课本上得知,祖国大好河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因此,不妨从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锡,从3200年前的泰伯奔吴,到吴越春秋争霸,再到成为当代“小上海”,无锡文化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也正是这个特点,让当前的无锡成了“中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中国最具有幸福感的城市”之一和“中国环保城市”之一。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课教学中,需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以及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这种观念的树立,可以让教学活动真真正正地进入到儿童的生活之中,让教学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让学生真切地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将这些生活体验,真正地融入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中,真正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孙义.试析小学品德与生活n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97-99.
一 借助文本资源,寓教育于活动中
生活性是本课程基本特征之一。翻开品德与生活教材,精简的文字,色彩斑斓的插图,让人深感浓浓的生活气息。《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在本课程教学中,我通过儿童的真实生活经验和活动去激活教材中的生活,从而在儿童生活与教材之间建立内在的联系。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有趣的教育资源,是教育孩子的一本鲜活教材。
夏天雷雨交加时,我组织孩子们在教室窗前观察雷雨天气,孩子们在看到闪电、听到雷声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雷为什么会击中人?怎样才能防止雷击中人?夏天雨过后为什么有时会见到彩虹?
阳光明媚的季节,我和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发现影子,在和影子玩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影子有时短,有时长;人怎么动,影子就怎么动;阴天影子就没了……
这些现象,都是发生在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在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高、参与面广,体验深刻,他们收获俱丰。
二 挖掘校内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新课标指出: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如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作为农村学校,生源的减少,教室、操场、走廊等可利用的资源比较多,这就为儿童参与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我通过在教室里建立养殖角、在操场旁建立种植园、带孩子参观校园文化角落等方式,开发和利用校内育人资源。
1.建养殖角,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我组织孩子们充分利用教室的角落开展有趣的养殖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建立了四个养殖角。养殖的动物可多了,有小虾、乌龟、鱼、蜗牛、螃蟹、蝌蚪、兔子等。教室简直成了小动物的乐园,孩子们精心地照料、用心地观察,写好观察日记。可是孩子们因年龄小,缺乏饲养经验,有些小动物没饲养多久就渐渐死去,孩子们感到十分难过。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询问家长等查找原因。在查找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造成小动物死亡的原因,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这样既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了科学饲养动物的方法,同时,又培养了他们探究的精神。
2.建种植园,让孩子受到多方面的品德教育
去年春天,我们在操场旁开辟了一块空地作为种植园。我组织学生选种了小白菜、四季豆、黄瓜、玉米、花生、南瓜、向日葵、红苕等植物,小白菜、四季豆、黄瓜、春天播种后,仅二三个月就有了收获;玉米、花生、南瓜、向日葵、红苕需要到秋天的时候才能收获。在植物生长期间,我引导孩子们细心观察,作好观察记录,同时带领孩子们拔草、松土、浇水、施肥、捉虫等。孩子们参与到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过程中,这个学习过程虽历时较长,孩子们吃了不少苦,流了不少汗,但是孩子们精心组织、周密计划,勤于管理,收获了硕果,感受了快乐,从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启迪。
3.参观校园和实地练习,进行爱校和文明习惯教育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环境育人内容。校园环境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我充分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雅博”校报,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等资源。如在上一年级《我背上了新书包》一课,当我教学“我们的校园”这一节内容时,针对一年级孩子对校园环境很陌生的情况,我带领学生参观了校园的“六大功能室”、标准化的学生食堂、学校花园、会议室、文化长廊、荣誉室等各个地方,感受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激发孩子对校园环境的热爱之情,树立保护校园环境的意识。同时,我还带孩子到楼梯间去练习“上下楼梯靠右行”,通过实地练习,学生懂得了什么叫“靠右行”;明白了靠右行是为了不和别的同学相撞,从而保护了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培养了良好的安全文明习惯。
三 开发校外资源,让学生走进社会,亲近大自然
为了实现《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倡导的立足于儿童的生活,着眼于学生社会性的整体发展的课程理念,我组织并鼓励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亲近大自然。作为农村学校,自然条件丰富,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多。广阔的田野、丰富的物产、蜿蜒的河流、悦耳的虫鸣鸟叫等自然景观都为品德与生活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合理取材,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观察、体验、感知自然现象。既让学生增强了感性知识,又让学生受到了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教育。例如,春天到了,我组织学生开展放风筝、远足活动等,在活动中磨炼了意志品质,锻炼了吃苦耐劳精神,拓展了孩子视野,丰富了孩子的生活经验等;春播时,我领着孩子们到农田开展学农活动,让孩子们体会爸爸妈妈工作的艰辛,从而更加的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秋天收获季节,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果园帮果农摘果子,感受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体会辛勤劳动,才会有丰硕的成果。
总之,品德与生活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生动的、充满着人文气息的活动过程。在品德与生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任何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的因素,都应该合理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只有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课程资源,才能让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更为真实,才有利于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唯有如此,品德教育才能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品德与生活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色彩。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9-372(23)23-7-3
[作者简介]张金玲(986―),女,山东济南人,本科,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五峰山中心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旨在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根据本学科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征,结合高效课堂“身动、心动、神动”的特点和“自主、合作、探究”“面向全体学生”等理念和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小学品生、品社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探究体验;三、合作交流,深化认识;四、总结归纳,践行拓展。具体介绍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开始阶段。在课的开始,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实物展示、讲故事、播放音乐和视频、猜谜语、做游戏等,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一个巧妙的导入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愉快学习的动力,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为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一、紧扣主题,快速切入教学内容,力求高效;二、设计出适合学生已有经验的情境,力求实效;三、要注意情境的直观生动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动脑思考。
二、自主学习,探究体验
学生进入学习情境后,教师就要组织学生进入自主学习阶段。这个环节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活动体验,寓教于乐。这种形式多用于低年级,适合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情景剧表演、做游戏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占有主体地位,教师起着推动和帮助的作用。在教师的调控和辅助下,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体验,参与知识的呈现和情感感悟,潜移默化,进而获得新的知识、生成新的情感。在操作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首先,活动要贴近儿童实际生活;其次,活动要注意突出目的性;再次,教师只是提供一个活动的主题,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设计;最后,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给更多的学生以体验的机会。
自读课文,获取知识。这种形式多用于高年级小学生,课文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材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学课文、自己思考,捕捉其中有用的信息,获取新知,同时也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自学时,教师主要要注意:一方面,在自学前,教师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一定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文本,避免漫无目的地阅读;另一方面,教师还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自读基础上质疑,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敢疑、善疑、会疑的精神。
自主收集资料,获取信息。教材中有许多地方涉及历史、地理、科技等知识,对于这类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这种方式主要在中高年级使用。收集和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是学生认知社会的基础,收集信息是分析资料的前提,整理分析资料是将获取的信息加工处理、内化为学习者心智结构的过程。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为资料的收集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收集的方式也逐渐增多,有看电视、上网、阅读书报、访问、调查等,学生要充分搜集信息,以便为下一阶段的交流分享做好准备。这个环节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以免因为时间不足导致效果不好;另一方面,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尽量多搜集资料并掌握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三、合作交流,深化认识
自主探究结束后,接下来的环节应该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这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首先是小组或者同桌之间的交流,这是一个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每个小组都要安排一名小组长,对组员提出的观点或者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然后是全班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组长对本组的观点或材料进行汇报,组员可以做适当的补充,形成全班讨论、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最后要做适当的小结。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第一,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在讨论时不要喧哗,学会提取别人发言的内容;第二,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及时作出评价,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学生不正确或者不切题的发言也要进行正确引导,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第三,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讨论,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激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第四,在学生展示结束以后,教师也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或收集到的资料,拓展本节课的内容;第五,当学生之间存在不同意见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善于质疑,在解决这些疑问时,可以采用辩论等方式来进行,使学生的认识在思想的碰撞中得以逐步深化。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吸收来自他人的信息,增加知识,还可以在相互的交流中升华自己的情感。
四、总结归纳,践行拓展
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后,“总结、提升、引领”这个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可以通过竞赛、小测试等方式进行。从学习内容上说,这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和深化理解、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从学习习惯上讲,归纳总结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促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去;从教学实效上看,归纳总结是在整个探究活动结束后,对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进行正确树立的有利时机。
学习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在“行”上,整个学习过程是“知”和“行”相统一的过程。在最后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生成的情感内化于心,促进“知”“情”向“行”转化,激励学生把知识、情感等学习结果运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还要引导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已经有了付诸行动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制定行为目标,还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动手、动脑思考的练习、作业和课后活动,通过这些让学生把知识和情感纳入自己原有的体系中,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另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知识点进行适当的延伸,提供一些拓展性材料,展示新的变化了的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
这个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第一,要让学生具体说明要做什么,防止制定不合实际的空目标;第二,要说明怎么做,要掌握哪些具体的行为,避免不知从何着手而落空;第三,要指导学生表明持久的决心,而不是一次两次或者一日两日的行为,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总之,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适当地创设巧妙的情境,创造条件,灵活地采用多种方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在活动中自觉地掌握知识、升华情感并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进而提高教学实效,达到课堂高效。
参考文献:
[1]邬冬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