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6: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就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其中取得了成绩,也走过一些弯路。
对于如何推进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公报中用两句话作了概括。一句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一句是“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这28个字,可视为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领域改革的总体逻辑。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职业教育就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改革。其中取得了成绩,也走过一些弯路。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遵循上述逻辑,在新的改革进程中,职业教育事业要避免走入一些误区。
一是谨防全部市场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公报中,特别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此前的表述,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两字之差,区分出来的是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表述,更加强调市场作为资源主要分配者的地位。据此,有人担心,是否要把职业教育全面推向市场,政府不再扶持和保障。按照国务院“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这是因为,职业教育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也承担众多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失败者的补偿教育的重任。当下的职业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强烈的民生性、公益性。而三中全会隐含的强烈信号是,政府应该习惯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担当主要供应者的作用,为民生托底。所以,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重在发挥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二者的合力,而不是向市场一推了之。
二是谨防全盘碎片化。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中央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综观教育改革,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机构。2004年由七部门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成效,就是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应该说,这个由国务院批复、教育部牵头、“不刻制印章,不正式行文”的联席会议,在统筹协调全国职业教育工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各省也比照此成立了相应机构。然而,从该机构成立十年的实绩看,离人们所期望的部门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合力”的局面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在职业教育文件的制定和落实上,一些部门还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难以形成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要顺利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必须避免改革的碎片化,避免改革成为一个部、一个司、一个处“关起门来自家的事”。在明确本届政府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清单的基础上,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总要求,一要在国家层面,注意加强各部委之间以及教育部内部之间的政策和职能协调;二要在地方层面,加强本级职业教育统筹,制定综合改革方案,体现区域职业教育改革特征和特色,解决本地的实际问题。
参照经济领域改革的经验,要解决职业教育改革落地的问题,还须避免“全面开花”,注意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可以短期加快推进;对涉及面广的改革,则尽快提出改革方案;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则试点先行,大胆探索。
一、“移植”,还是“借鉴”
在美国等经济、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早在本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到现在虽然他们的高职课程仍在不断的改革之中,但无疑已在课程领域的各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如果从80年代算起,在起步上就比发达国家晚了近20年。由于人们看到在科技和生产管理领域内,发展中国家常常采用技术引进的策略,以便越过漫长的实验与探索过程,直接将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种“移植”成功的例子是很多的,故而我国的职业教育界也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可以仿照技术引进策略,直接“移植”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和课程开发模式,甚至引进全部的高职课程材料。这种主张并非全无道理,事实上一些高职院校在移植国外先进的课程模式后也确实尝到了一些甜头,至少对以往一成不变的单一传统模式产生了积极的冲击。
但是我们认为,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来说,“移植”并不是一种明智的策略。其原因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培训,它作为正规高等学历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是国家学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各国各地区的学制体系不一样,“移植”进来的高职课程很难保证能与其他各类教育的课程,乃至与初、中层次的职业教育课程之间合理衔接。其二,高等职业教育是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的,而由于各国各地区的劳动就业制度不一样,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和社会化职业分工程度不同,因此发展中国家的高职课程在体系结构上就很可能不宜照搬发达国家的模式。其三,各国各地区对技术型人才所制定的具体规格要求不尽一致,例如同样是培养技术员,有的国家用初中后的学制,有的国家用高中后的学制,有的国家则干脆规定为是在培养技术工人基础上进行的继续教育学制;对技术员所应具有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差异也很大,相互间很难比照对应,容易在人才使用和评价上产生不合理和不公正的现象。其四,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其目标的确定和为实现目标所需的手段的选择必然带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和传统习惯上的特点。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等方面与我们的巨大差异,因而他们的高职课程中的某些内容、结构以及课程观方面的价值倾向就不一定适用于我国。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虽然是技术教育,但技术教育毕竟不能等同于技术,技术教育的课程也不能等同于技术成果。高等职业教育与各国独特的社会体制、文化传统及其国民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社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高职课程缺乏在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在发达的西方国家和我们这样东方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可移植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课程在内容、结构和观念上都经历着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过程,而这种过程往往是有连续性的、不可跨越的。如果我们在空间上直接去“移植”发达国家的课程,意味着割裂了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一段连续的课程发展历史,这一方面可能造成“移植”过来的课程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不相符合,另一方面导致高职教育工作者在课程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不适应,而且造成在教学设备等方面的“瓶颈”制约,最终在课程的实施中产生许多问题和困难。在这方面,50年代初我国全盘照搬苏联经验的教训,相信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主张采用“借鉴”而不是“移植”的策略。所谓“借鉴”不同于“移植”之处在于它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吸取国外高职课程中的合理成分加以改造,以适合本国的国情。当然,“借鉴”并不排斥直接采用原型中的某些具体方法。这种“借鉴”策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借鉴发达国家在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关于改革本身的成功做法;二是借鉴发达国家现行的高职课程模式和考察开发模式中的合理成分。前者可以使我们的改革少走弯路;后者则可以优化我们的改革方案设计。
事实上,“借鉴”不同于而且优于“移植”之处还在于:“移植”只能照搬某国的某一种模式,从而既照搬了它的优点,也照搬了它的缺点;而“借鉴”则可以广为吸取各国的各种模式课程的优点和长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借鉴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而创新正是高职课程为迎接未来技术更高、更快发展的唯一源泉。目前我们已经看到在我国高职课程改革过程中,一些学校已成功地采取了“借鉴”策略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如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借鉴了加拿大的CBE/DACUM模式,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借鉴了英国的“课程单元”模式,上海市仪表电子工业职工大学则主要借鉴了德国建立在“双元制”职业培训一级培训基础上的技术员培训二级培训课程模式。
二、“突变”,还是“渐进”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当然归属于教育改革的范畴。
美国学者马克·汉森在《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一书中将教育改革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地震式变革”,另一种是“渐变式变革”。所谓“地震式变革”选择的就是“突变”的策略,这种策略试图全面、迅速地推行一项既定的改革方案。换言之,“突变”策略就是追求“一步到位”,企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和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理想的改革目标。运用这种策略所实施的改革风险是很大的,如果改革成功,其收益当然就很大;但若是失败,则损失将十分严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由于涉及面相当广,不仅要涉及课程设计、教材编选、教学设备,还要涉及教师和学生的接受心理。因为长期以来,师生双方都习惯于在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课程模式下进行教与学,如果一下子改变传统而代之以彼此都比较陌生的新东西,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恐惧感进而形成排斥感。在实践中,可以说没有什么比人们心理上的排斥感更加阻碍改革的进程了。
因此,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采取“渐进”的策略。这种策略的特点,一是在时间上“分步到位”地达到最终的改革目标;二是在空间上“由点及面”地逐步推广改革的方案和成果。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证明,在教育改革中采用“渐进”策略是比较适合教育领域中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的,比较容易使改革取得成功。美国学者史密斯和基思在《教育革新剖析》一书中曾精辟地阐述了“渐进”策略,认为“这种策略包含:①较低层次的不确定性和极少脱离本意的结果;②减少时间方面的压力;③拉大重大变革的间距;④限制有关变革的决定;⑤减少对资源的要求。这种策略会使最初的目标作为成功的可能性逐渐增长的自然结果而实现。这样反而增大了造成有利形势的机会”。
归根到底,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够采用“渐进”策略,还是由它所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具有的职业适应性和高技术发展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渐进性所决定的。试想,如果技术型人才缺乏对特定高技术职业领域的适应性,他们就必须在学校里接受全新的高技术课程学习后才能从事高技术职业岗位的工作;而如果高技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得以迅速地普及和推广,就更加迫使技术型人才全部要接受高技术课程学习,那么这样“渐进”策略可能就行不通了。
三、“自流”,还是“调控”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热潮方兴未艾,高职的课程改革更是成为热中之热。但由于各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改革的动因并不都是源于自觉地意识到这是高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有的动因可能来自于各校为了提高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有的动因则可能来自于学校的一些功利性的目的,因此高职的课程改革往往处于“自流”的状态。这样的改革,从目标制定、方案设计到组织实施、工作评价等一系列环节,可能都是属于自发性质的。当然从理论上讲,“自流”也不失为一种改革的策略,它至少可以减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改革的工作责任与压力;而在某种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这种“自流”还会对调动各校改革的积极性起到有效的作用。然而“自流”策略的最大弊端,一是在新课程的开发、设计等方面会造成低水平重复,浪费人力和物力资源;二是在旧课程更新方面,由于纵向缺乏理论指导和咨询服务,横向缺乏信息交流和相互合作,使课程更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缺少创见;三是因新课程实施后缺乏可靠的质量监督和评估,很可能会忽视实效而使改革流于形式,甚至反而造成教育质量的下降,更谈不上适应高技术发展这一更高的目标与要求了。
我们主张,在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宜采用“调控”策略。这种策略要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规划、组织、监督、协调和控制各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方面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还要求行政管理部门协同有关高技术企业集团为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资金、设备方面的支持。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在美国,技术教育的课程改革始终是由其教育局USOE领导和组织的。USOE在签订合同的保证下,组织专家不断开发适应高技术发展要求的新课程方案计划、课程材料,或者不断修订原有的“课程指导”;一些如IBM公司这样的大型高技术企业财团,也在资金、设备方面对改革试点院校予以大力支持,从而使改革稳步发展,真正取得实效。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之所以采用“调控”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改革在操作上的复杂性和成本上的昂贵性所决定的。这是因为,如果在课程内容改革方面实施详细的价值分析,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全面实现模块化,在课程观念改革方面真正做到吸取各课程论流派之长,那么在课程方案设计和教材编制等方面的工作可想而知将变得异常复杂,加上因要有效地推行全新的课程需添置更多的教学设备而使得改革成本变得十分昂贵。因此,有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宏观上作适当的调控是完全必要的。有了调控,就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各高职院校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并实现有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至于采用什么样的具体“调控”策略,在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关于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成果中所提出的实施校际联合改革、宣传和信息服务、校长和教师培训、资源共享、配套改革、课程研究、交流和推广、奖励性推动、行业牵动等9个子策略,完全适用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对高职课程改革的调控。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课程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改革策略,使改革走上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比较稳妥的发展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沈勤:“面向高技术发展的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现代职教课程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2黄克孝、严雪怡、沈勤:“关于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若干问题的研究课题总报告”,《职教课程改革研究》,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关键词:园林 高职 教学改革
0 引言
2002年、2004年和2005年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随着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深化。本文拟就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设计与实现提出建设性意见。
1 职业目标设计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目标。园林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具备园林专业职业能力、符合用人单位需求、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园林市场需要、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毕业生为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改革设计的基础。
1.1 职业目标分解 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造价、园林工程监理等,因此高职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可分解为园林景观设计员、二级建造师、园林工程造价员、园林工程监理员等。应针对各个培养目标的要求分别设计教学目标。
1.2 职业生涯设计 我国的执业考试对工作年限有严格的规定,学生必须在取得毕业证后从事一定时间的专业技术工作方能报考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园林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各职业标准和执业考试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手段使其确定职业兴趣、明确职业发展前景,为其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2 教学目标设计
2.1 确定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应根据园林专业职业培养目标,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确定一个或多个教学目标,并按照职业要求进行教学方案设计。以培养园林景观设计员为职业培养目标的院校,教学目标应按照园林景观设计员的要求,从业务接待、咨询和洽谈、现场勘测、规划和设计、模型制作以及设计协调等方面制定;以培养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人员为职业目标的院校,应从园林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园林建筑工程经济、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等方面制定。
2.2 基本教学目标与拓展教学目标 园林专业教学,须从园林专业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出发,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这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目标,即实现毕业生“零距离”上岗。需指出的是,高职教育应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前提下,进一步培养学生向更高层次专业技术能力发展的能力,拓展其专业发展空间,这是职业教育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高职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确定,应贯彻实现这两个教学目标。
3 教学计划设计
教学计划的设计,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各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合理设定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拓展技能三部分专业技能结构的课程类型和结构方式,合理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构形式,简化理论教学,突出实践操作技能教学。以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类为例:
3.1 基础技能课程 《园林景观工程制图与识图》、《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建设材料》、《园林工程测量与放线》、《Auto CAD》、《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应用》、《商务礼仪》等。
3.2 专业技能课程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建筑构造》、《园林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园林工程法规》、《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园林工程经济》等。
3.3 拓展技能课程 《中外园林史》、《园林美学》、《景观生态学》、《环境行为学》、《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园林工程监理》、《园林古建施工与修复技术》等。
4 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资源包括教师构成、硬件设施和外部环境三个主要组成。
4.1 教师构成设计 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双高”,即高学历高职称,具有丰富的园林设计或工程管理等从业经验和教学经验。每一专业课程群类的教师构成应呈金字塔形,即“1名教授(高工)+2名讲师(工程师)+3名助教(助理工程师)+3~5名中高级技工”结构。
4.2 教学硬件设计 应逐渐取缔以讲台课桌为主的传统课堂,代之以“情境化教室+模块化实训室+综合实训场+专业资料室”完整的硬件配备,通过软件和硬件的优化组合,模拟园林工程(设计)真实情境和工作流程。
4.3 外部环境设计 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毕业前顶岗实习搭建良好的平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业务熟练程度,进一步实现“零距离”上岗。
5 教学过程设计
5.1 情境式教学 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摆脱枯燥的说教模式,使教学过程实用化、具象化、可操作化。
5.2 模块化教学 将传统章节式教学转变为可灵活分解组合的教学模块,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以案例的形式模拟园林业务流程的全过程,突出园林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
5.3 综合化实训 园林专业综合性较强,因此应设置综合化实训作为教学活动的后续。实训课程应最大程度的再现工程实际,以园林工程项目部或园林设计团队的形式,在“专业教师+技工”教学团队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规定量的实训任务。实训任务应在设施完备的实训场地完成。
5.4 顶岗实习 对真实工作场景的模拟无法代替真实的工程实际,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对于学生将专业技能向职业技能转化的过程十分重要,对于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教学和管理,宜采用“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的共管模式。
6 教学考评设计
6.1 考评内容 教学考评应参考园林专业相关执业考试内容制定题库,题量与难度宜适度高于最低执业技术职称标准。
6.2 考评方式 实行考教分离、“案例分析设计+答辩”、“笔试考核+技能操作考核”、“学校考核+企业考评”多种考评方式相结合的考评方式,真实客观的反映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6.3 考评结果 对于考评结果的处理,一方面未通过考核的学生不予以毕业或推迟毕业,通过输送优秀合格的毕业生建立院校良好声誉;一方面根据考评结果反馈的信息不断调整优化教学设计,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7 结语
高职院校园林专业教学改革,应坚持专业化、技能化、规范化、服务化的改革方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设计学生的发展前景为改革目标,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由于园林专业综合性强,且各高职院校学科背景和办学条件各不相同,因此可根据自身办学思想和办学条件,确定教学培养目标,形成不同特色的办学模式和课程组合,适当调整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蒋小军.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J].素质教育论坛.2008.(7).
[2]王云,张凯旋.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困境与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6).
[3]蓑茂寿太郎,李玉红.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关于造园学的研究机构[J].中国园林.2003.(10).19—22.
[4]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王竹,董芦笛.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教育体系架构与人才培养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29-32.
1.研究目标。
电力系统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员工素质要求高,岗位技能标准高,如何通过学校的培养,使学生上岗后,上手快、能力强,是提高人才培养竞争力的关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真正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全面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本课题的研究将真正解决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做到目标的定位和培养模式之间的完美统一。
2.研究内容。
电力系统岗位需求及岗位要求分析;目前我国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面向电力系统实现岗位对接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建构;课程体系的建构;师资队伍的构建;实践环节及实训基地的构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构建;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估的构建。
3.研究观点。
“岗位对接”是实现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关键;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定位不应该是片面强调动手能力,而应该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对于技术密集型专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理论基础必须扎实;要正确把握“知识够用原则”。
4.创新点。
借鉴国家电网公司新员工岗前培训教材,通过广泛调研,分析企业用人岗位和学生就业岗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规格,岗位要求,确立实现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研究及实施思路
第一步分析调研。深入企业调研,研究企业岗位需求和岗位要求,研究国网新员工岗前培训教材,研究如何实现岗前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阶段。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借鉴成功的职业教育改革成果,利用调研结果进行深入研究,构建科学合理的能够实现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阶段。按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总体思路,确立具体改革方案并组织实践。
三、社会评价及相关研究
近期,国内外职业教育专家、学者,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职业教育模式并结合高等教育的实际,提出来各种改革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模式;双证书模式;项目引领,工作导向模式;岗位对接模式等。伴随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开展,各种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得到推广和实践。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越来越重视并且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对人才选择的一项重要标准。因此,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实现岗位对接的高技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就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成为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努力探索的课题。
四、结语
本学期机电部管理团队通过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需求的深入研究,根据学校的统一规划,主要完成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1.中职课改深化,彰显教学改革实力
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为政策依据,结合学校“十三五”总体规划布局,建立了融合中高职衔接、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需要,进行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编写教材6本,学生技能竞赛获奖34项。在浙江省上报教育部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典型案例(3个高职+1个中职)中,学校是唯一一个中职的代表。
2.现代学徒制推进,彰显校企共育实力
系统推进现代学徒制实践,形成“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02名学生全部纳入“学徒制”培养;174名机电专业现代学徒制学生积极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学校入选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
3.核心素养发展,彰显“三全育人”实力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推进核心素养提升三大工程:书香校园、活力青年、创新创业,构建“书香、活力、双创”的核心培养培育体系,机电专业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德育品牌“少年工匠”。 举办机电部第九届“弘毅杯”学生技能节。
4.师资队伍建设,彰显教师综合实力
以“共性+个性”发展作为目标,提供了培养平台和保障,使师资队伍的建设满足品牌专业的需求,创新打造了“育驼、行驼、领驼”三驼工程。教学能力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姚志恩老师主持的省规划重点课题结题;朱金仙老师荣获浙江省技术能手;何立老师负责的机电团队立项为湖州市第一批中职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5.信息化建设,彰显智慧教育实力
继续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服务于“职业教育+智能化”的教育教学变革。完善之江汇专业通用资源库2个,总访问量63万次;完成省级网络精品微课程5门;建设何立、宋涛两个省级名师网络工作室,13名专业教师的网络空间被评为市级特色教学空间,年度活跃空间比率大于64%。
6.服务能力提升,彰显辐射引领实力
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需求,构建员工培训、技术研发、东西协作三大领域的社会培训平台。历经防疫仍完成技能培训1083人、技能考证713人、技师鉴定121人;与企业合作重大技术革新以及产品加工10项,获得专利11项;开展“山海协作”和“东西协作”,招收云南、四川48名学生进行学徒制、“2+1”模式帮扶学习。
7.学生技术工作坊,彰显创新育人实力
在研究工作坊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构建“高技能培养、创新创业培养、技术研发培养”三种类型应用的基础上,新建技术工作坊2个,开发4本工作坊校本教材。工业设计与创客工作坊学生取得机械行业职教技能大赛机械数字化设计一等奖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趋完善,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愈加突显。为各个行业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的所在,因而其价值之重大更是不容忽视。本文旨在立足于职业教育,就项目课程的内在含义、项目课程与理论体系的关系、项目课程与CBE课程的关系、以及项目课程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做出探究,以期待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具指导意义的理论建设。
关键词: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关键问题
职业教育的目标指向在于实际应用,故而,职业教育的课程侧重于过程性知识的掌握运用,而较少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入掌握。项目课程,即以项目为中心,以项目的完成过程为教学内容。为了对项目课程有更为全面系统的掌握,下文将对项目课程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探究。
一项目课程的内在含义
近几年来,项目课程因其本质的应用性而受到职业院校的热切关注,同时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光。深入探求我们可以发现,项目课程的含义涉及三个理论,也即联系理论、结构理论和结果理论。
(一)联系理论
职业教育的鲜明目的指向性要求课程设计符合职业能力的需求,项目课程恰恰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项目课程理论认为将理论知识应用实际工作即为职业能力的内涵。故而,项目课程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理论知识,而非纯粹的理论学习。因此,其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工作需求,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在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之中,职业学校的学生展开学习。
(二)结构理论
课程结构的含义包含两个层次:其一是指课程间的组织关系,其二是指课程内知识之间的组合方式。这就是说,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应当思考以构建怎样的学生能力体系为目标,同时也必须思考如何在给定的目标之下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素质。因此,项目课程的理论构思应该体现出工作的相关要求,以实际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作为课程建构的实践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项目课程的优势所在,也更能有效地达成职业教育的目标。
(三)结果理论
学生通过项目课程希望达成的学习目标是十分明确的,即是现实价值的产品。这可能是实际的物品、或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一项社会服务。在清晰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目的的支配下,学生的自主意识得到极大的调动,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培养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型人才。同时,目标和结果之间的清晰联系,也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的努力与目标不符的弊端。
二项目课程与理论体系的关系
(一)理论知识作为先导项目课程的终极目标指向在于学生的的专业素养,也即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有实实在在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虽然解决各种专业问题是项目课程的目标,但是项目课程并未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在项目课程的自身定位中,强调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理论灌输教学模式,转而主张将理论知识作为学生进入实践探索的引导系统。在这样的关系定位中,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起到了高屋建瓴的引导作用,可以避免学生在实际中走不必要的弯路。其次,这种观念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二)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反馈
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实际工作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实际工作过程的锻炼能够让学生发现存在的更多的问题,一方面是对理论的一种印证,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发现理论上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从而对理论进一步深化,加深对所学习的理论的认知。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合作用的过程,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探索能力和反思能力,进而培养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际能力的专业性人才,也因此进一步实现和强化了职业教育的目标。
三项目课程与CBE课程的关系
(一)项目课程与CBE课程的联系
项目课程的研发中采取了CBE的技术,是指将起点设置为工作分析,故而人们对二者关系甚为迷惑,甚至有人直指项目课程是CBE课程的复制。事实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现存的各种各样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皆是将开发技术定位为工作技术,例如学习领域、MES课程等等。因此,相较于CBE课程,项目课程已经取得了更大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建构上还是方法运用上均有十分鲜明的进步。项目课程在理论上博采众长,汲取了职业教育课程相关理论等。并且是以我国目前职业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着力点,因此是具有十分明显的进步意义的理论框架。
(二)项目课程与CBE课程的区别
尽管项目课程与CBE课程有一定的关联,但是二者的区别体现得更为明显:(1)项目课程与CBE课程处理分析结果的方式有所差别。项目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实施是以“课程”的表现方式整合工作处理结果,具有一定的系统关联性,学习是在设定课节内完成,进行集体授课,知识是成体系的;而CBE课程则是以学习包的方式将工作任务加以划分,以独立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学习的方式是按照学习包的指示进行操作,方式是单独学习,更强调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深入掌握。(2)项目课程与CBE课程关注重点略有差异。项目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养成和态度培养,尤其重视学生自身,立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以期所培养的人才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而CBE课程仅仅将关注点落在知识、技能及态度在工作任务中的落实情况,即是更侧重于工作任务的内容,认为只要学生顺利完成了任务,学生自身的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因而无需对学生的发展提出过高的要求。(3)项目课程与CBE课程对结构理论的地位设定稍有差异。结构理论着重于逻辑性在工作任务间的重要意义,是项目课程的关键理论之一。项目课程授课以连续性的课堂学习方式展开,知识上注重系统性,因而循序渐进是必须遵循的原则,所以十分注重整个系统的结构建设;CBE课程对此未加以深入论述,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互相独立的任务上。学生学习的任务包是针对学生知识上的某些疏漏和弱点,采用集中训练的方式强化学习效果,因此对知识的系统性不做太多要求,也不强调结构理论的应用。
四项目课程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
在深入落实项目课程的过程中,一个棘手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教学改革能否在项目课程中加以开展,教师能力素养是否符合标准,职业院校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备。
(一)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改革
观照西方国家,体系的发展推动了近代职业教育建设。伴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出现,西方国家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探讨就一直未曾停歇,并且其独一无二的特性推动了体系的的持续发展。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为了深入推动经济复苏与蓬勃,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发展职业教育,并且将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颁布的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也往往将课程改革作为变革和突破的着力点,由此可知西方国家对课程改革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作为职业教育建设的常态,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先导和支柱。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西方国家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
(二)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现状
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所遵循的路径是立足宏观、调整为观的态度。强调在建立完善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故而课程改革没有被划入相关领导部门的工作议案中。如果长期沿袭这种思维模式,只有具备较为完备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我们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就才能展开,那么恐怕职业课程教育改革将遥遥无期。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并不具备一种外在的大环境可以让课程改革具备更为优越的条件,而是课程改革的实践使得外在环境进一步完善。我们不能寄希望于不断地完善外在的环境——职业学校配套设施建设、教师队伍素质提高,而是应该在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将校园建设的更为美好,使教师素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愈加提高。面对课程改革一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耗时长是因为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以改变课堂中师生存在的种种固有的问题,而思想上的转变则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复杂性则需要政府、学校的合力。为应对改革的复杂性,可以采取在不同地区采取试点的方式,不仅充分照顾到区域特征,使所制定的措施因地制宜,而且能够为制定最终的改革方案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使得方案能够相对完善。同样,试点可以增强区域联动,从而更好地调动各个区域的积极性,加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展开效果。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研究,这只是基础性的探讨。对于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来说,尤其应当加强理论建设,以期形成深厚的理论基础,只有在更为深厚的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项目课程建设才能取得更具实用性的进步,从而更好地指导课程改革的实践。
作者:岳刚 单位: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亚平.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及其开发[J].当代教育科学,2013(19):42-44.
[2]沈杲.探究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J].教育界,2015(27):159-159,161.
[3]崔冰蕊.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探究[J].高教学刊,2015(7):53-54.
[4]李振敏,孟祥英.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赤子,2013(2):80.
[5]殷庆宝.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求知导刊,2015(24):78
[6]郑娟新.情境学习: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教学的取向[J].职教论坛,2013(27):67-69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思考与实践
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经济结构形式的转变,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形势,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已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事实。因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实现中高职的有机衔接已是摆在我们职业教育者面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任务。
一、立足企业需求,开设专业课程,培养务实人才
务实学校职业教育、企业职业教育和社会职业教育并举。将企业经验直接输入职业院校,利用企业的管理经验、技术积累、人才积累与工作环境,帮助职业院校老师学习企业优秀文化、提升职业心态与素质,加快知识更新,使教育直接对接企业需求。
中职学校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摇篮,它为中职生踏入职业教育提供了机会。同时,也给高职院校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教育部规定: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初高等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等技术人才,由此可见,中职教育是基础,高职教育是延伸和提升。所以,中高职密切联系,在开设专业和课程方面,需要相互帮助、相互协调,不能叠加,高职院校在这方面更应该深化和提升。
二、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开放衔接
在皖北地区,由于偏差落后的世俗观念,中职生是在中考分数不理想的情况下,甚至无校可择的现实压力下,才去选择中职学校。中职生的综合素养偏低,但动手钻研能力强;普通高中生综合素养高,但动手能力低。基于这些差距,如果只是中职学校单枪匹马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相当困难的,所以,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开放衔接迫在眉睫。
鼓励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教师互教、课程互换、学分互认,完善学生在普通学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的通道,鼓励普通高校包括高水平大学定向招收具有发展潜力、创新潜能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开展师资交流与培训提高的活动
首先,职业学校的专业负责人或专业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前往中职学校交流教学经验。如,指导专业建设、召开教师座谈会交流教学经验、面向三二分段中职阶段的学生举办讲座等。部分三二分段专业的中职学校专业师资力量上非常薄弱,高职师资应提供支援,在中职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高职教师进入中职,既能密切中、高职两校之间教师关系,分担教学任务,有利于专业建设、课程教学以及班级管理等,又可与学生联络感情,为今后学生升入高职消除陌生感、快速适应高职生活打下铺垫。
其次,中职学校建立选派专业教师定期进入高职学校学习培训的制度。可以将师资力量和专业教学设施相对优越的高职学校建设成为中职三二分段专业师资培训基地。中职学校教师进入高职学校,一方面,有计划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前沿动态,练习专业技能,利于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融入高职教学工作,更能把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对三二分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有进一步的领悟,有利于回校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人才培养方向的正确把握。
四、促进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开放衔接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根据需求,明确各级职业教育定位,统筹设计各级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人才培养方案。扩大专业研究生招收技术技能人才,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鼓励技术技能人才深造发展。积极依靠行业企业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立多层次、多专业的技能大赛体系。积极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职业院校要把技能竞技作为学校的基本教学制度和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将技能大赛成绩作为高职免试注册入学的重要依据。
省级政府制定高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完善“知识+技能”的考核办法,扩大单独招生、对口招生的规模。稳步推进根据高中阶段教育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职业准备类课程学习情况和职业倾向测试结果综合评价录取新生的招生改革。推进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单独招生改革。扩大应用型普通本科学校招收中职校学生的规模,建立中职校学生升入普通本科学校继续学习的通道。
五、中高职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专业设置重复,课堂内容缺少创新。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没有指定统一的标准。中职和高职各自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构建自己的专业和课程,双方缺少联系,造成重复的现象。
关键词:职教师资培养; 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改革;教学方案;现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38-03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职教师资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新时代的职教师资应该是在专业理论上具有宽厚的基础,在专业技能上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又具有特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符合教师专业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在开展不同形式的职教师资培养,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和英国的“能力本位”等理论对我国职教师资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内高校就职教师资培养的课程改革也做了大量的探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作为“中国培养职教师资的摇篮”,培养的“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在全国职业教育领域已形成品牌。然而,面对复杂的生源,如何结合自身特色,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课程改革方案,如何更好地“在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课程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作为学科专业“一体化”课程之一,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对此,一些高校教师尝试采用案例式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也有教师探索了项目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还有一些高校通过构建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虽有许多指导性、框架性的研究,但却缺少全面、具体、有效的改革和创新。
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如何适应学校办学定位。我校始终秉承“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为全国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的办学定位不动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求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并重,不断培养学生的职教师资素质。
2.如何衔接其他专业课程。《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以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为基础,与电气控制等课程紧密相连,如何有效衔接各门课程,使其并不孤立,也是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如何适应不同的生源。我校生源多样,包括高中生源、技校生源、高中加技校生源,学生的基础不一、知识结构差异性较大,需因材施教。
课程改革思路
(一)改革目标
结合学校“动手动脑”的办学特色,以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为目标,实施《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改革,以创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德国FESTO自控教学系统,集成各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既能讲授理论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
(二)研究思路
确定机械专业液压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建构液压课程新的教学模式,以典型系统设计与分析为主线创新教学设计,研究制定教学大纲、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现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践技能培养,加强与企业的互动联系,构建一个具有层次性、开放性、综合性和多样性,课内外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研究内容
探索面向职教师资的机械专业本科液压课程的教学新模式、新方法、新手段。
改革教学内容,研究教学设计 紧密结合国家、行业和我校的实际,逐步调整教学内容,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在教学方法上贯彻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中注重结合本学科的新发展,将枯燥乏味的理论讲授融入生活实例和综合设计实验当中,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依据课程目标,以典型系统设计与分析为主线改革教学内容,研究课程教学大纲和具体的课程执行方案。
创新教学方式,研究教学手段 在研究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进行获得知识的方法培养,并进行研究方法、研究习惯和研究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师资素质。
尝试现场教学,研究实践模式 利用液压与气动综合实验室的德国FESTO自控教学系统和相关专业技术软件,结合教学内容实际,尝试现场教学法,并研究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以实现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革课程设计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情趣,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建立课内外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液压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丰富教学资源,开发共享平台 完成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课程网上共享平台开发,正确引导学生的课外学习。
课程改革执行方案
(一)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教学中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拓宽知识面,多结合生活、工程中的实例,使液压“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学习知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对理论知识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要对知识追根溯源,认识科学知识发展的规律,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动态;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清楚认识课程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以及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时,应综合运用传统讲授法、现场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1)课堂教学以板书为主线,充分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并辅之透明教具帮助学生理解。(2)注重启发与互动,开展专题讨论,尝试让学生走上讲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及拓展等教学互动环节将原理与应用融合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实现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教师素质教育。(3)结合教学内容实际,第二章液压泵、第四章液压控制阀、第六章速度控制回路采用现场教学法,利用FESTO磁符号在黑板讲解、FESTO Didactic设备进行演示教学,以实验教学课件、元件视频课件、FESTO Didactic液压透明教具等为辅助媒介。现场教学可改变学生厌学的状态,实现理论与实际的高效融合。(4)通过“在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实践教学包括FESTO FluidSIM液压与气动仿真软件操作、实验和综合项目三部分,以FluidSIM仿真软件为辅助工具,为学生提供设计、分析、仿真液压与气动系统的平台。(5)设置“液压设备的应用与发展”、“液压元件关键技术与应用分析”等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企业液压与气动系统功能需求,认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键点。
(二)教学方案
下面以铣床工作台进给液压系统分析为例,探讨设计课程具体的教学执行方案。
1.提出项目要求:液压缸A为夹紧缸,与夹具一起固定在铣床工作台面上;液压缸B用机械结构与铣床工作台相联结,带动铣床工作成快进—工进—工退—快退的工作循环。
2.知识点分解:该项目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液压泵,液压缸、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调速、换向、锁紧、速度换接等典型回路等。
3.设计方案制定:系统组成包括夹紧系统、工作系统;夹紧系统采用进口节流调速、压力锁紧与换向阀典型回路;工作系统采用速度换接典型回路;两缸顺序工作循环可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顺序控制回路等。
4.运用FESTO FluidSIM液压与气动仿真软件进行设计(见图1)。
由以上的分析过程,制定教学的具体执行方案。教学执行方案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生源的特殊性,如高中生源学生理论知识方面基础较好,实践技能方面基础较弱,而技校生源学生理论知识方面基础较弱,实践技能方面基础较好,生源不同知识点的侧重不同。以技校生源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手段、对学生的要求以及能力培养目标五个方面给出了部分教学执行方案。考虑到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在液压泵这一章增加了建立数学模型的专题讨论,使学生将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知识能融会贯通,培养学生具备职教师资的基本能力(见下页表1)。
结语
以“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为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的课程改革思路与改革路线,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现场教学等方面给出了职教师资的培养如何体现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以典型液压系统分析为主线,设计的教学方案是站在系统的角度学习局部的知识点,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尽快明确学习目标、抓住知识总线,该教学方案已经在卓越师资班0911和1011两届学生的教学中执行,教学效果良好,课程改革方案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将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健民.液压与气动控制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晓蕊.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建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82-186.
[3]郑春荣.德国教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模式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1(7):51-53.
[4]陈丰,夏显明,郭亮.“项目教学法”在《液压传动与控制》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6):55-57.
[5]李丽霞.引进FESTO自控系统改进高职实训中心实验教学[J].实验室科学,2012(2).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
(一)全员动员,全面贯彻,积极参与:在研究之前进行全面动员,上到各级领导,下到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在研究中,全面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研究中,在研究结束,所有参与人员均进行总结。
(二)以课程改革作为抓手,开发符合高职教育理念和特色的课程体系和项目课程:广泛进行社会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康复治疗的临床特点和实际岗位需求,结合高职教育理念,确立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调整课程结构,将实践综合应用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培养的主线。
(三)强化实践教学和实验实训环境改造:对于实践教学,从软件方面制定符合岗位需求的实验实训项目,制定实训项目训练计划,编制实训指导;同时加大实验实训条件的建设,着力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改造,规范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加强专兼职教师的日常管理,使该专业教师成为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五)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
二、实施的过程
(一)强化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2006年4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全面推行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在实践中,我们始终强调“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这些理念的转变,最终都要体现在教学模式上,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方法中。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以岗位需求分析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情境建设为支撑”的高职教学理念。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没有教师的协助及其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1]“教师只有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才可能对新课程有深刻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2]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就成为实施行动导向教学体系又一重要任务。先后选派专业教师到大型康复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引进康复专家充实到教学第一线,提高教师产学研的能力;高年资教师帮带低年资教师;安排专职教师进入康复机构,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积极鼓励教师报考相关专业研究生;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活动;积极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大赛和教学比赛,形成竞争机制;近年来该专业教师先后在国内期刊22篇,公开出版发行教材11本,由该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先后获得宝鸡市职工创新成果奖,全国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完成技术服务12项。
(三)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加强实验实训项目建设:为了配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先后建成了PT实训室、OT实训室、ST实训室等8个实训室,康复实训中心通过省教育厅的评审,成为陕西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同时,先后和宝鸡市中心医院、宝鸡市中医医院、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等20余家康复医疗机构签约,成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四)加强课程开发的力度,开发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项目课程:2012年8月,课程开发组在课程专家指导下着手有关项目课程开发的调研工作,先后走访和宝鸡地区各级各类康复机构33家,采用发放调查表、走访、邀请康复专家座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康复岗位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确定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确定了培养目标,制定出符合岗位需求的能力结构,构建出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课程体系,并分析对照课程内容,制定出课程标准。先后形成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题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方案,制定了5门项目课程标准,完成了2门项目课程的网络课程,编写了5本工学结合的规划教材。
(五)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方案确定以后,实行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机构的教学管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分组教学和集中教学相结合、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规定项目训练和自选项目训练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方法上,实行“任务中心”的“开放式”教学。同时强化质量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开展分阶段教学检查,严格执行教学督导,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教师评教的评教评学体系。建立了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基于行动教学的康复治疗技术教学体系的建设和研究,是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增强了教师的改革意识,实现了课程改革的突破,完成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完善了教学评价体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在教学体系研究和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项目教学的实施环境的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多元化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校企合作的深入问题等,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36-03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关系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和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也是关系到职业院校整体功能能否实现的关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但是,究竟何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预期目标和重点内容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尚无定论,缺乏共识,导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难定、行动无方、效果不佳。例如,不少学校将人才“培养”方案等同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混淆了以两种不同行为为中心的方案之间的本质区别。本文拟对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的内涵进行深入探讨,力图为各校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行动提供参考。
一、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内涵
1.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在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频频出现,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实际工作者都寻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给出一个恰当的表述。目前,学术界、教育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主要由以下几种:
1.1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在教学活动的范畴内对其尽心诠释。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照一定规律有机组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方式,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
1.2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扩展至整个管理活动的范畴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人才起培养目标而建起来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总体性表现。
1.3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划定于教学活动于整个管理活动之间。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样式和运行方式”。
1.4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将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指导下,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样式,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实践规范和操作方式。它以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培养方式为具体实现形式,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大命题,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总体特征。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即社会的评价尺度,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因此,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哪些方面的改革?国家对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修订,无疑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自身而言,我们认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原则
1.职业导向的原则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就是要变革远离工作世界和生产实际的传统模式,推动人才培养工作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帮助学生获得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2.育人为本的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要立足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重视专门化职业资格的开发,以确保社会生存,更注重整体性职业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从功利性就业向人本性就业跃迁。
3.质量核心的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强化质量意识,剔除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因素,从各种方案和标准的设计质量入手,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机制,强化人才培养活动的过程管理和动态优化,以高质量的培养过程,实现高质量的培养结果,不断造就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整体推进的原则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某个局部、某个细节的改革,而是人才培养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是一项具有全校性、全面性、全程性、全局性、全员性的重大改革,绝不能顾此失彼。要坚持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全面优化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体构建人才培养的操作样式。
5.教产合作的原则
教产合作是职业教育面对市场、提高办学效益的根本需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主动对接产业(行业),积极寻求行业企业支持,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才全程参与,要认真研究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努力形成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新局面。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涉及“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两大命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必须遵循整体推进的原则,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全面优化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整体统构建人才培养的操作样式。下面,以笔者所在学校对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为例,阐述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该涵盖的重点内容。
1.专业技能方向的调整
调整专业技能方向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社会适应原则:要解决好“需求”与“适应”之间的矛盾,使专业方向能够更好地适应而且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2)市场需求原则:专业技能方向的调整,必须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既要考虑市场需求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方向,又要考虑市场需求波动性较大的方向;(3)质量保障原则:不能脱离学校办学目标定位、不顾学校办学条件盲目设置专业技能方向,而应当以条件定发展、以改革促发展;(4)综合效益原则:专业技能方向的设置要体现社会效益、教育投资效益、教育资源配置效益、办学规模效益等,考虑特色发展的需要,尽量与本地同类学校同类专业错位发展。
根据上述原则,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拟定农机使用、农机修理、设施农业机械技术和农机营销等四个技能方向。
2.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即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必然要求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进行一系列的相关变革: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制定,人才培养途径的重新选择,从而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过程的起点,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灵魂。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主要面向长株潭地区农村、农场、基层农机部门、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以及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企业,培养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掌握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农业机械的装配、检测、使用、维护、营销、技术服务、农业机械推广以及设施农业技术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技能人才。
3.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
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设计,必然带动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等一系列改革,从而形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系统工程。所以说,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新设计与优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设计为:
3.1综合素质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坚强的意志;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良好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继续学习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具有借助工具查阅技术资料的基础能力。
3.2职业能力
3.2.1行业通用能力
识读图样能力:具有识读中等复杂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气原理图、接线图,液压、气动系统图的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抄画机械和电气图样的能力。
工、量具及仪器仪表选用能力:具有常用机械加工工具、量具、刀具选用的能力;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选用的能力。
材料及元器件选用能力:具有常用金属材料的选用能力;具有识别和选用导线、低压电器、传感器及常用电工电子元件的能力;具有选用常用液压和气动元件的能力。
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力:具有识读常用农业机械设备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操作常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能力;具有维护和保养常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设备常见故障排除的基础能力。
农业机械设备维护、维修的能力:具有识读各种农业机械使用手册的能力;具有手工制作简单机械零件的能力(初级);具有制作简单电子产品的能力;具有常用液压、气动系统装调的基础能力;具有保养、维修各种农业机械的能力。
3.2.2职业特定能力
农业机械运用:具有拖拉机驾驶的能力(四级);具有联合收割机驾驶的能力(四级);具有农用运输车驾驶的能力(四级);具有农业机械调整的能力。
农业机械维护:具有农业机械维护保养的能力;具有农业机械维修的能力(农机修理工四级);具有对农业机械实施简单改造的能力(钳工四级)。
设施农业机械技术:具有编制和实施电气安装工艺的能力(电工四级);具有可编程序控制器在设施农业装备中应用的能力;具有设施农业装备安装和故障排除的能力(钳工四级)。
农业机械营销:;具有农业机械营销的能力(营销员四级);具有农业机械装调、运行的能力(农机修理四级);具有农业机械售后服务的能力。
4.人才培养途径的选择
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有一个比较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以实践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施“工学结合、三轮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引企入校――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教学项目,领校入企――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延伸至合作企业的生产现场;通过模拟仿真、真实项目、顶岗实习三轮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校企互融、三轮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示意图
4.1第一轮实践 这一阶段在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的同时,并行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在实训室(技能教室)进行,按照“一项工作一门课程,一项任务一组技能”的思路,采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第一轮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
4.2第二轮实践 这一阶段除继学习地点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以校外实训基地为辅,按照“一宗业务一类资源,一个项目一组学生”的思路,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方式,生产性实训课时达到实践教学总课时的60%,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专项能力。
4.3第三轮实践 这一阶段学生以员工身份在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按照“教学跟着生产走,内容跟着工作行”的思路,强化顶岗实习的系统设计与过程管理,使顶岗实习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职业能力。
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除了成立以校领导为首的领导小组以加强顶层设计、整体策划、统筹协调外,笔者所在学校在实践中还针对课程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等两个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成立了两个工作组,进行重点攻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深化校企合作
笔者所在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在深化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依托湘潭市农机学会和国家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将原湘潭市农业机械化产教合作委员会改组为湘潭市农业机械化产教联盟,将其纳入湘潭市现代农业产学联盟,成为其中相对独立的分盟。巩固完善原有的中南(湘潭)农机大市场、湘潭市农机公司、湘潭市先锋农场、湘潭市花园农业示范区等单位的合作关系,新增湘潭瑞龙液压有限公司等2家农机生产企业和1个大中型农场等合作企业,健全日常运行、对话协商、项目合作、激励约束等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构建“校中厂(场)”、“厂(场)中校”办学模式,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人员交流与互培互聘,确保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过程
3.改革课程体系
笔者所在学校站在改革创新前沿,通过专家带动、课题引领、行业参与、集中攻坚、整体构建,初步形成了“任务中心、项目载体”的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课程体系,取得了可喜成效。主要做法是:根据岗位群共同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设置9门专业核心课程;根据4个主要工作岗位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每个专门化方向设置3~4门专业方向课程;兼顾适应多变环境和个性化选择的需要,开设多样化选修课程;将普通文化课程作为独立的课程门类,与专业课程并行开设。最终形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三年总计3260学时,其中文化基础课960学时,约占29.5%,专业课1960学时(含顶岗实习1080学时),约占60.1%;选修课340学时,约占10.4%。
4.建设实训基地
笔者所在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策略是:发挥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优势,以工学整合、职业情境为导向,建设功能互补、系统配套的实践教学环境,全面满足基本技能实训、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三层次实践教学需求,实践教学场地逐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以实践为中心组织教学。按照农机装备及其功能设计实训室,每个实训室内均设置教学区、工作区、讨论区、学习角、展示区等,做到与职业环境相一致,实现“做学教一体化”;在校办农场建成教学、生产、培训、科研、技能鉴定“五位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专业实体化;完善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方案,巩固完善原有的6个校外实训基地,新增湘潭3个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建设50个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
5.培养双师团队
笔者所在学校的做法是,按照学校教师队伍中长期建设规划,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教师队伍动态管理“两个制度”,完善教师培养遴选、教师成长激励、兼职教师聘用“三个机制”,搭建教师学习、实践、教科研、应用研究推广“四个平台”,努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良、全员“双师”、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下基地、进乡村、到田间、入农户”以及专业培训、职业技能考证等方式,新增“双师型”教师5名,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落实教师企业锻炼制度,每年安排3~4人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带领学生进行耕、种、管、收农机作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承担对外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加强校本培训,每年进行一次专业教师技能比武和教学比赛、技能考核和教学理论考核,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6.强化质量监控
笔者所在学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采取了下列措施: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标准系统: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评价标准为重点,制定从标准开发到实施的各种准则、规范和指南,藉以保障改革稳定运行,协调各方面工作;建立准确的教学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开展教学检查、教学督导、领导干部听课和巡视、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多种方式,实时掌握教学动态;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对采集的教学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科学评价教学质量,以掌握影响质量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并不断改善,实行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估、学生学业评估、教学常规评估等多种方式;建立畅通的反馈系统:通过教学工作会议、教学信息反馈表、教学改革动态等方式,将评价结果快速反馈到相关人员,制定并实施整改方案,藉以调控改革行为,保障改革质量;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评价结果,与教研室评比及教师的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以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凭慧,张浩,酆明;现代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J];科学学研究;1999年03期
[2]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2期
[4]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07期
[5]尹贻林;朱俊文;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发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年08期
[6]耿洁;工学结合及相关概念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5期
关键词:地方高校 应用型 会计教学
一、前言
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高校就业率按高低情况依次为: 985高校、高职院校、211大学、独立学院、科研院所和地方普通高校,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和就业形势上的尴尬。地方高校面对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转型的新形势,如何培养出既有别于传统办学理念下的科研学术型人才,又有别于普通职业院校独具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要重新定义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紧紧抓住“地方性”、“有特色”和“应用型”三个立足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基本上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更多地重视教材知识结构和逻辑结构,侧重于如何教,较少关注意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遵循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点就是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本文立足于教学模式设计要关注价值创造和教学效果的两个基本点,详细阐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会计学专业课程设计,使地方高校会计教育与应用型、有特色学习环境相适应,为会计学专业课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二、会计教学过程一体化改革方案设计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应坚持“以学生为本,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的先进教学理念,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行启发式教学,全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对会计教学过程一体化改革方案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分析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学生主动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独立思维和见解;对教师每一节课教学效果的考核,首先关注教师的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日志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整体和局部的教学目标是否相得益彰。
三、仿真教学情境与各种教学媒体手段方式有效融合
这一部分作为教学设计的主体,在应用型目标指引下,应发挥好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基础会计为例,学生首先接触的是较为抽象的记账原理、会计分录,并如何将其应用到工业企业的资金筹集过程、采购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财务成果的核算中;各种支票、汇票、发票如何填制和使用,各种财务报表如何编制填制等,如何使这些抽象概念为学生真正理解,所学为所用这是会计教学改革要考虑解决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此,可采取仿真教学情境与各种教学媒体手段方式有效融合的方式,教师可以借用网络技术、多媒体、图形、文本、动画、声音等辅助手段直观立体讲解知识点,摒弃传统黑板教学教师上面写,学生下面抄,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仿真教学主要是会计模拟实验,往往是授课教师特定一个工业制造业,选取某一月份业务并规定好业务核算空间和时间,业务类型单纯、直接,五人到十人为一组,学生机械提供一些原始凭证,或直接用语言表述出具体的经济业务内容,这种非真实的核算环境使得实践教学课程又变成了教师全程讲解分录、学生被动完成任务的“填鸭”式的普通理论课程,学生得不到独立锻炼。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充分利用高仿真会计模拟实验室,健全完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整个实验过程在实验室管理员的有效监督下进行,明确指导教师权责和学生独立完成操作规范要求,实行双考勤双考核。
在硬性制度规定约束下,还要相应加强会计模拟实验课程的“软实力”,克服简单模式下机械做账的枯燥性,让学生感受到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的转换,在原来记账、算账、报账的基础上,全面对企业进行资金管理、人员工资核算、资产管理、投资收益等进行分析,同时增加财务管理、审计学、经济法等学科知识,激发学生主动承担模拟岗位职责,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实现实践课的意义;还可以结合不同分组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行业或多元化经营企业,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全班共同完成某一企业的经济业务。
四、会计课程教学环境和学习方式选择的探索
以应用型教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如何打破原有的以课程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采取以模块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关键,即以职业工作岗位技能训练为单元,以单元组成模块、单元训练实现模块全新的教学模式。目前理论界对学习方式改革研究十分重视,在一些大学都设有学习改革指导小组。必须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学以致用”。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会计学习,可以效仿营销专业模拟商务谈判、品牌营销等情景,根据与会计打交道的各种岗位要求设计不同的角色,主要情景模式设计有别于会计模拟实验课程,偏重经济业务的填制完成,附加职业化的语言和会计人员解决问题的流程,寓教寓乐,使课堂教学更加综合,更加丰富,增强学生课下主动整合收集资料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通过这一教学方式,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技能,也锻炼其与他人沟通协作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对多种能力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将企业上岗职业培训课程引入课堂,聘请职业讲师讲解,这样学生可以直接了解并感受企业实际场景流程,充分了解课程与自身职业化成长的关联,消除就业恐惧感以及对学业产生的迷茫,明确学习目标,建立步入职场和自主创业的信心。
抛锚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建构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师只需要在共同的聊天室、BBS、微信圈进行一定课时限定和课题内容限定,学生自主组织设计模版、讨论课题,自发制定学习进度以及评价指标,在实施中没有过多约束、规则,对计算机操作技能要求不高,可展开想象思维,随意发表见解,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会计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五、多元化考核方式与弹性学分、学制相结合
事实上,什么样的教育结构,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最终决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会计教学模式由“应试教学”向“应对教学”转变,应以求职时会计职业工作岗位的要求为课程考核目标,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有效结合在教学计划之中,使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以证书考试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为此,应建立分阶段完成学业,多元化考核方式与弹性学分、学制相结合,职业导向和终身教育体系相结合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
实行弹性学分学制才能形成多元办学体制,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推动现代化职业教育发展。应用型职业教育计算学分应以课程(含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课时数为主要依据,学校要允许学生根据职业偏好、自己兴趣跨专业选择课程和学习方式,学生实践工时和学习学时交替、分阶段、分学制完成学业。有效地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等考试学分相互转换,建立综合职业素养为核心、职业实践为导向、模块课程为主体的实践性专业课程体系,灵活机动地对学生进行多元、全面的考核。
六、实现会计学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和学生的“双导师制”
会计学专业教师的“双师型”和学生的“双导师制”一直是各地方高校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如何能把“两双”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校内专业课教师、校外导师和学生良好配合,资源合理利用,既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又能使理论更加深入,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目前,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上对于教师的学历要求基本上是硕士或博士,并且有年龄限制,这些限制条件造成很多教师是出了校门又进校门,一直是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缺乏自身实践锻炼,为此,学校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审计师、精算理财师等资格证书,形成会计学专业教师架构 “双师型”结构,相互补充、灵活的弹性用人机制,努力打造服务教学的双师教学团队;与企业长期建立稳定的培训基地,尽可能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更好地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使他们在增强自身实际工作经历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完善教学知识;同时形成长效晋升机制,在职称评审、职务晋级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
关键词:职业教育; 行为导向法; 有效率的现代化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2-133-001
随着企业全球化的竞争和合作,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层次的提高,企业对劳动力的职业素质和行为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职业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不断地去适应职业领域内新的要求,即发展有效率的现代化职业教育,其重要性已经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一、现实问题的提出
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一是专业系统性太强,缺乏对职业实践的具体指导意义;二是学科教学内容重复且落后,难以适应科技发展与职业提升的要求;三是过于强调概念,忽视经验性知识而偏重纯理论知识,特别是有些中等职业学校,因为专业设置的问题,还沿用高职甚至于大学的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及学校管理方面:沿用普高的教学管理模式,教学方法落后。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确定“以行为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职业学校教育改革中的基础地位,是提高教学成效,发展有效率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很好途径。
二、来自德国的启示
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德国在职业教育前期面临和我国同样的问题,后来他们确立了“以行为为导向”的教学法改革方案,运用一些确定的结构元素制定新的教学框架计划,以具体的职业任务和职业工作为目标指导;以教育目标规范化、内容和时间分阶段的教学单元取代专业系统结构。这种教学单元是以职业标准等级和行为过程为导向的,其框架教学计划分为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重在发展学生的行为能力。在每个单元中,可以综合劳动过程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那些与行为领域没有直接联系的系统知识和专业化内容,使专业体系和行为体系并存,课程教学呈现多样化。具体的学习过程在教学法上由“目标描述”和“内容描述”构成,“目标描述”描述学生在该学习领域要达到的目标,即职业行为能力要素,而“内容介绍”则详细规定框架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三、课程设置的比较
比较以行为导向法设置课程与传统以学科体系来设置课程,同样的专业,课程设置却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
1.课程编排及主体特征的不同
以行为导向法设置课程,是一种行动体系课程的内容编排,它是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由于每一行动顺序都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行动过程序列,而且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序列,因此,这一行动体系课程对每一门学科可能是不完整的,但对每一个职业行为来说却是完整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用性,突出了职业教育的技能性,且其目标明确,任务清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尽管这一体系考虑了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的心理顺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情况,但课程内容却是根据结构庞大而逻辑严密的学科顺序编排的。不仅专业学习的宏观内容的编排采取了各门分科课程平行展开的方式,而且各分科课程本身,即微观的内容编排也是按学科结构平行展开的。这样,对学生来说,学到的知识体系虽然是完整的,但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行为来说,却是不完整的。这就导致我们很多职校生毕业到企业岗位后,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职业行为能力却较差,企业不得不重新进行上岗培训,使职业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就目前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其学习的积极性来说,其学习效果也是可以想见的。
2.培养目标的不同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显然应该定位于技术工人,应该针对一项具体的工作,学生学完课程,就能直接在岗位上操作。而我们目前课程设置总是想着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夯实学生的基础,为学生多渠道就业创造条件,使学生成为多面手。但实际却可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失去方向,不知到底该干什么,甚至使学生什么也没学精,什么也没学专,反而什么也干不好。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普遍采用在校两年,第三年进企业顶岗实习的方法。由此,在两年在校的有限时间里,培养目标应该更具有针对性。
四、行为导向法的优势
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行为导向法的优势在于:
1.它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而学的问题
行为导向法明确提出了学是为了用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就不可能是系统的(相对于学科知识来说是不系统的,但相对于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来说又是系统的),也不可能是单科为主的知识,而一定是综合学科的知识(因为要完成一项具体工作所需要的是多个学科的知识)。
2.它较好地解决了从哪里学的问题
行为导向法明确提出了在做中学的基本策略。以此为出发点,学习领域的主要内容源于企业的生产领域,学习领域的总合基本涵盖生产领域的全部内容。学生在做中学,然后在学中做,先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是实践――理论――实践)
3.它较好地解决了怎样学的问题
教学应当以行为为导向,主要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这一教学法以职业行为为导向,以学生活动为主,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由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行为变为学生的主动探索行为,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逐步养成所需的职业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化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变成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持者。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张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概览[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