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概念

时间:2023-06-05 09:56: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镇化概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镇化概念

第1篇

IPO开闸消息确认后,沪深两市表现截然不同,沪市处于小幅上涨,深市部分中小股票抗跌能力强,创业板指数则是一路向下。两级分化的行情又将对2014年的A股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否改变基金经理们跨年度布局的思路?

针对这些热点话题,本周,我们特别邀请了长信基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监、长信内需成长基金经理安昀以及华泰柏瑞行业领先股票基金经理吕慧建做客“基金经理面对面”栏目。他们认为,新股重启IPO,有利于股市恢复正常的投融资功能,同时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公司,长期来看,偏向于利好。

利好优质红利股

《投资者报》:暂停一年多的IPO,终于要开闸了。新股发行将对A股市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与过去相比,又会有什么样的新变化?

安昀:对于新股发行的恢复,我们持欢迎的态度。一是恢复股市正常的投融资功能;二是为股市提供更多优质的上市公司。从对市场的影响来看,我们认为不可一概而论,还是要看公司的质地,而非公司个数。

由于改革的重点是从审核制向备案制过渡,我们认为这有利于IPO定价更加市场化,强化马太效应,帮助价值发现。

吕慧建:事实上,新股由审核制向备案制过渡,将给红利股带来新的历史契机。近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为构建良好的红利投资环境打下了基础,也为市场重启IPO营造了较好的环境。

有消息称,作为定位沪市“最红50”的上证红利指数也将顺势启用新选样方法,在选样规则上的变动一是扩大了样本空间,让更多优质的、分红能力强的股票得以纳入选样空间;二是向国际主流编制方法看齐,将成份股配比从原来按市值改为按股息率加权,让分红能力强的股票占有更高的权重。结果显示,这样的调整让新上证红利指数长期投资回报增长显著,自2005年至2013年6月,累积超额收益近137%。

大跌成布局好时机

《投资者报》:IPO消息开闸确认后第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就有近400只股票惨遭跌停。对于这波大跌你是如何看的?众所周知,年底一般都是基金进行跨年度布局的时机。你觉得此波大跌过后,哪些板块可能会有大的机会出现,依据何在?大跌的创业板是否存在超跌反弹的机会?

安昀:我们把这次大跌归结为心理因素,因为股票从来都不是看个数,而是看质地,如果质地不好的新股上来,也是无效供给,并不影响原有的优质公司。所以我们把这次大跌看作一个很好的布局的机会,我们的投资策略一直是精选个股并持有,我们会坚持这个策略。

吕慧建:这次的大跌对基金经理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跨年度调仓机会。尤其是新型城镇化将是未来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核心特征,对股票投资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我们认为,未来一个阶段的股票特点是:宏观分析很重要,重点行业的上下游景气有同步性;指数、行业、个股同涨同跌;工业化部门是投资重点,关注企业固定投资和产能增长,重视供给侧分析。

关注消费和创新成长股

《投资者报》:从历史规律来看,IPO重启常常伴随着资金面趋紧的局面,因此引发畏惧心理,市场杀跌。你觉得明年1月份重启IPO后行情会怎样?是牛是熊?

安昀:我们认为市场的好坏最终是和宏观经济与企业盈利有关,简单的供给增加不会破坏原有的逻辑,至多是形成分化,即质地好的公司依然很贵,质地不好的公司则越来越便宜。此外,我们非常关心三中全会改革决议的执行情况,提决议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执行。

第2篇

一、城镇化的概念与特征

1.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的英文名称是“urhanization”,最早是由西班牙城市规划师依勒德丰索·塞尔达提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一概念传入我国,大致有“城市化”、“城镇化”、“都市化”三种译法。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城镇化比城市化更为确切。原因是: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是指不同于乡村居民点的各种城镇型居民点的总称,在这种情况下,城市与城镇常被混用,城镇化与城市化为同义语;狭义的城市是指那些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才能称为城市,未设市的城镇只能称为镇,因此,以城镇化代替城市化更符合中国实际。

“城镇化”首次出现在我国国家层面的文件中,是在《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里,《纲要》指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采用“城镇化”的说法,主要是考虑到城镇化的内涵更符合我国的国情。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我们不能把城镇化问题仅仅理解为城镇建设问题或城镇发展问题,更要理解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虽然由于城镇化研究的多学科性和城镇化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使得不同学科对于城镇化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但是从广义上讲,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扩散,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不断由农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足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

2.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是一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渚方面转变的动态过程,是人类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居住方式全面转变的过程,它包括了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的和空间等诸多方面的内涵。第一,城镇化是人口转移和用地转变的过程。它首先表现为大批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城市生活用地及工业用地不断增加。第二,城镇化是产业结构逐步涮整的过程。城镇化的加快,使得从事第一产业的大量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和转换升级。第i。城镇化是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在城镇化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是一个国家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导地位的过程。第四,城镇化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过程。城市文明在城镇化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第五,城镇化是人们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人们在城市进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自律、自尊、自强成为社会风尚。这是现代文明的灵魂,是城市魅力之所在。

3.城镇化的特征。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_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化的特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农村城镇化的角度来看,城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时间特征,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为主;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非农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土亦“洋”、以“洋”为主,亦新亦旧、以新为主。

二、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特征

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是在对传统城镇化的反思和扬弃中逐步探索…来的。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丁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没路子。

2.新型城镇化的特征。从具体国情出发,体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有着鲜明的特征。一是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要求打破二元体制,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力求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链条、现代文明由城镇向乡村扩散。着力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协同,经济共同发展,居民生产生活水平共同提升,最终实现城乡融合。二是内涵提升。新型城镇化不再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数量,而是更为注重城镇化的内涵提升,追求城镇结构的优化、城镇功能的增强、城镇环境的改善、城镇个性和特色的塑造以及城镇品位的提高;不仅强调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更强调社会经济结构由传统向现代的深度转型;不仅强调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更强调提高城市对区域的带动作用。三是集约高效。城镇化的本质是一种空间集聚,其意义就在于通过人口的集聚带动其他要素的集聚,产生一种结构性优化和功能性提高的综合效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则更高,不但要集聚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还要集聚人才、科技等创新要素;不但要集中、集聚各类要素,还要节约、高效使用各种资源;不但要加快城镇自身的发展方式转型,还要为全社会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四是绿色低碳。新型城镇化倡导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强化生态资源和经营方式的集约,推进适度规模城镇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构建城市格局将更加科学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紧凑型、复合型城市建设将更有效地促进城市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统一;更多的绿色环保技术将被应用于产业发展、城市规划中,推进可持续发展。五是和谐共赢。新型城镇化要求人口在实现从乡村到城镇空间转移的基础上,真正融入城镇,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全面转化,使生活在城镇的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条件能够得到满足,基本发展条件能够得到保证,能够共同创造和平等分享发展成果;强调充分发挥城镇的带动作用,通过城镇支持乡村、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缩小直至消除城乡差距;努力保持“发展”的城镇系统与“稳定”的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赢。

三、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不同

1.发展目标不同。传统城镇化以物为本,以外延扩张为主要目标。城市发展长期依靠扩大生产要素投入来实现,产业部门长期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发展方式转变滞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致使城市外延式扩张迅速、内涵式发展不足。新型城镇化注重以人为本,以内涵优化为目标。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实现城镇化推进与社会事业发展同步,城镇化成果充分惠及人民群众,在强调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改进公共服务、优化人居环境,实现质量提升。

2.发展重点不同。传统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有时为了发展城市经济甚至不惜牺牲乡镇利益。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不以损害乡镇利益为代价而保城市经济。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乡统筹发展,总揽发展全局、兼顾各方利益、有序安排时空、协同推进进程。在城乡关系上,既发挥城镇的拉力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又通过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来协调城乡关系,形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长效机制。在城镇化推进的道路选择上,发挥不同规模城镇的优势,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

3.发展主体不同。传统城镇化的主体主要是各级政府,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为主,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辅,政府在工业化以及社会发展等目标约束下,单方面启动和推进城镇化,因而容易造成与发展阶段、地方优势的脱节。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府、企业、居民和各类社会组织,以“自下而上”的方式为主,同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为辅地推进城镇化。政府主要在宏观层面发挥引导、协调和支持作用,而其他主体则主要承担城镇化的建设投资和产业发展等微观层面的任务。

4.发展方式不同。传统城镇化更多地依靠土地扩张实现城镇化率的提高,片面追求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建成区面积的扩张,不仅加大了城市资源保障压力,而且造成大量优质耕地的丧失,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新型城镇化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生产要素效率的提升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立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注重城镇功能提升、历史文化传承、个性品位塑造、人文关怀服务增进,力求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化格局。

5.发展动力不同。传统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主要来自于传统工业化。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以生产要素特别是资本与劳动力要素的规模化投入为条件,以经济高速增长为目的,以城市为产业聚集中心。在聚集效应的作用下,大量稀缺性生产要素从农村流向城市,抑制了农业发展,拉大了城乡差距。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来自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新型工业化有利于消除城市发达的现代经济部门与乡村落后的农业部门之间的产业分割,促进城乡产业之间的协调、互补、互动和联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使工业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动力,具有可持续性。

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1.发展理念人本化。发展理念是发展方向、价值追求、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式等重要问题的综合体现。发展理念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以物为本的传统城镇化道路,忽视人的发展需要,因而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摒弃“物本化”的旧观念,牢固树立“人本化”的价值导向,在强调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让城镇化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力推进“人”的城镇化。为此,一要充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让城镇化过程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过程;二要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关注的“就学、就医、就业、住房”等突出难题,让人民群众更体面、更有尊严地生活;三要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为城乡居民营造优良的生活居住环境;四要更加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发展方式集约化。发展方式是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采取的是粗放的发展方式,在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这种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施集约化发展,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一要建立健全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二要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引导调控作用,切实做好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源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实现各类规划的衔接和结合。三要加强各类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大力实施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紧凑型、低碳型城镇。四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城镇化主要依靠工业带动转向工业、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协同带动。

3.发展形态集群化。城镇发展形态集群化,是指在空间布局上以一个或两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若干次中心城市为支撑,以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以交通通道和信息联系为纽带,各城镇承担不同功能,扮演不同角色,具有密切经济社会联系的城镇密集区的形成。放眼全球,集群化已成为世界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这种集群化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区域资源共享,降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本,提升整个区域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能力,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从而可以获取更多的生产要素和发展机会。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顺应这一趋势。一要在制定土地、财政等政策时注重支持城市群的发展。二要加强重点地区的城镇体系和城市群(圈)的战略规划、空间发展规划,以规划引导城镇空间布局、职能分工和等级规模结构,加快形成空间布局优化、职能分工明确、等级规模合理的城镇密集发展区。三要加快城市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四要树立区域经济发展理念,打破区域行政分割,引导地方主动融入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融入区域城市群发展中来。

4.城镇体系合理化。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中,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合理有序的城镇体系有利于明确区域职能定位、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提高区域整体效能、提升区域整体竞争能力,对于促进区域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新型城镇化强调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为方向。因此,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必然要把促进城镇体系的合理化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可以预见,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城镇化体系将逐步形成有序的等级规模结构、合理的职能结构和高效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有利于产业集群优质发展、技术扩散有效顺畅、发展要素合理配置、空间框架科学布局的发展环境,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共生,建立起系统性强、覆盖面广的现代城镇化网络。

5.发展道路生态化。发展道路生态化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和维护,走出一条生态、低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城镇化发展路子。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衡量人类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度量城镇化发展质量重要标准。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只注重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集聚,只注重城镇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只注重城镇化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却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导致水土流失、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给我们的生存发展带来严重的危机,也使我国城镇化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不应再走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营造的老路,而应充分评估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步推进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建设,走生态化的城镇化发展路子。

(执笔:胡隆辉徐学庆)

思考题:

1.新型城镇化有何特征?

2.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有何不同?

3.谈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第3篇

城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urbanization”,最早源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这个名词已被国外多数学者所接受。但在国内还存在另一个词――城市化,加之我国城市设置标准和过程模糊的影响,逐渐使行政区划概念的“市”和“镇”与实际城镇化根本不同,使得“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含义逐渐产生差异并形成混乱,对我国目前正在深入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形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在“城市化”与“城镇化”两个词中,用哪个词比较好,目前在理论界有多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城镇化即是城市化,二者内涵没有本质区别,但城镇化更为科学和贴近中国国情,用城镇化比城市化好;二是认为城市化才能反映本质,小城镇作为城市的初级形态,并不具备完整意义的城市属性。城市化不仅是具体的有形的过程,而且是一种抽象的无形的过程,强调外延的城镇化,不能完全表达城市化的抽象含义;三是认为城市化与城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指不同的现象。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的集中过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县域范围内的城镇集中的过程;四是认为城市化是总括的概念,城镇化是城市化的某个阶段或者某个部分的现象。城市化包括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而城镇化不包含建设大中小城市,城镇化是城市化的一部分,城镇化是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城市化的起始阶段。

城镇化和城市化概念上的分歧与城镇化发展路径密切相关。当前我国理论界存在城镇化发展的三条路径:小城镇重点论,主张重点发展中小城镇,通过乡镇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他们一般采用“城镇化”概念;大城市重点论,认为中国城市化道路应该以大城市为重点的,则普遍采用“城市化”一词;多元城市化论,认为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因而不区分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差异,常常混用。《城镇化规划》提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表明我国官方的“城镇化”概念是坚持多元城市化论的,认为城镇化是指城市从数量、规模、分布、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并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的过程。

二、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模式问题

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存在两种路径,一种是内生发展路径,或称自然形成模式;另一种是外生发展路径,或称政府驱动模式。而且,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路径还存在一种路径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为城镇化决策的制定者或者政府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城镇化内生发展路径的主要特征在于,在城镇化的整个过程中,城市的形成过程是自发的,基本上不借助外部因素的作用。虽然内生发展路径强调内在因素在城市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但是实际上外部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城市的内生发展路径中,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是存在的,但内在因素起主要作用,外部因素起次要作用,而且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

城镇化的外生发展路径是指,本来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甚至还处于不利地位的区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前提下,政府有意识地根据现有条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刺激城市的发展,创造或强化其比较优势,从而吸引居民进入而实现的城镇化发展过程。这种发展路径下,政府通过有关政策和优惠措施,改善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大大提高了居民迁移选址的吸引力。城市也通过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力地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在城镇化的外生发展路径中,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通常是在政府的有意扶持下,通过政府部门的人为设计、强力支持而产生的,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从表面上看,城镇化的两种路径似乎截然不同,但是两种发展路径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之间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它们适用的条件不同,其次,二者起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同,第三,二者所实现的现实目标不同。但是,城镇化的内生发展路径和外生发展路径之间区别不是绝对的,二者存在一定的联系。首先,这两种发展路径都存在区位优势;其次,二者都对城市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都是城市发展规律的表现,归根到底,城镇化的外生发展路径不能够完全独立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第三,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发展路径可以同时起作用。

三、选址是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城市在选址后,由于落脚成本、不可分性和城镇建设的不可逆性,出现选址的“路径依赖”,这种情况在政府驱动模式下的城镇化过程中变得尤为突出。就城市化过程的具体主体而言,每个进入城市的人都有明确的动机、意向,甚至带有特定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城镇化内在的客观规律通过人们的共性选择而具体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客观的经济过程,它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不是一个人为可以随意控制的过程。

城市的选址不仅与自然禀赋和社会环境有关,而且与城市潜在的居民的迁移决策有关。居民的迁移决策趋同是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因此,城镇选址是城镇化过程的起点,这对政府制定城镇化发展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镇化只有着眼于满足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才能推动而不是延缓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然而,政府驱动模式下的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萨伊法则的情况,即供给能够创造其本身的需求,认为只要将城镇的基础设施和住房等建好了,就自然会有居民迁入。一般来说,居民迁移过程就主体而言,是一个重大的理性决策。每一个进入城市的人都有明确的主体性,他不仅有明确的主体动机、意向,有的甚至带着某种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因此,城镇建设选址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些要素。这个问题应该引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关注的,其影响深远。

因此,政府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在以下四个方面:(1)政府可以通过制度安排,提供高效的制度框架,保证经济和政治环境的稳定性;(2)建立公共研究和培训机构,形成知识网络,完善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优良的发展空间;(3)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积极引导各种资源向有利于特定城市发展的方向转化,同时要根据城镇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合适的措施,从而为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4)由于可能存在的政府失灵或者政策失灵,为了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政府的政策要保持一定的弹性,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更好地推进城镇化更有效率的发展。

四、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理论表明,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城镇化过程是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变的经济空间结构的调整过程,它使社会资源从低效率空间配置到高效率空间,因此,城市化过程是产业发展及其空间演变和资源在空间优化配置的过程。

新型城镇化需要发现和培育城市发展的长期动力和城市发展的核心能力。以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积极探索城镇化内涵式发展道路。一是工业化引导大量的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通过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为经济发展、社会民生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二是着力推进城镇化的良性内生增长模式,注重产业布局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内在协调联动,为城镇长期、稳定、有序、健康发展注入内在活力。三是通过信息化、高新技术使用和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提升城镇化发展的水平。四是城镇化与工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工业化、产业化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人力资本。在该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背景下同时关注城市的发展水平、持续水平和资源能力的协调水平三大维度,从而形成真正的长期发展驱动力。

城镇化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在政府驱动的城镇化模式下,中央政府要高度重视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把综合国土规划作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保障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注重加强区域协调的机制化建设,保证规划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协同性。地方政府要与中央政府的宏观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在实施中央的城镇化宏观战略时,一定要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鼓励和支持符合市场规律的经济行为;要理顺其职责和所能够控制的资源,明确城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五、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系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我国发展必然要遇到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这一“自然历史过程” 首先表现在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的、必然的结果,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开始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城镇化的客观性、自然性和规律性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客观地看,城镇化发生的首要条件是农业生产率的发展,较高的农业生产率使得农村出现劳动力的剩余及其转移,因此,农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生产是城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非农产业从农业中独立出来,带动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城镇化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城镇化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农业现代化中,农业人口收入不断提高,为城镇中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市场机会;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要素条件。城镇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生产要素在空间的集中,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会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中的集聚,促进了城镇交通、住房、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就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农业人口的减少并非完全由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其中还包含了农业人口的绝对过剩和农业人口收入较低的因素。我国要提高农业生产率,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不是朝夕之功。这不仅要求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农业投资收益率的提高,而且还要确保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而这些方面不是城镇化本身能够解决的,涉及到包括土地制度在内的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城镇化的发展过程,必然要求社会制度随之变革,这正是“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规律的内在要求。

六、城镇化与金融制度安排问题

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资金约束是一个现实的障碍。地方政府为了弥补用于支持城镇化进程中的收入来源不足,大量高价出让土地来满足支持城镇化的资金需求。这导致一对矛盾:一方面地方政府土地收入依赖而使得地价飞涨,政府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地价飞涨在增加了城镇化的市场成本的同时,也对城镇化过程本身存在“挤出效应”,城镇化带来的规模效率不抵城镇化带来的“高成本”(不仅包括经济成本)。如果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上升过快,超过了中国现有收益率的提升速度,那么,福利成本、资金成本、城市运营的行政成本等都快速上升,将导致城镇化的规模效应被高成本所吞噬,直接影响着产业的竞争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面临着挑战。我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金融资本,是被政府控制或强力干预的,因此如何选择资源合理配置机制事实上决定了我国城镇化未来的发展状况,要控制城市化成本过快上升,政府可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安排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城镇化过程的自然历史过程发挥作用的机制在于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受价值规律约束并体现价值规律要求的“看不见的手”。市场价值规律支配着物价的涨落,支配着资源运动的方向和规模,同时支配着城镇化的进程。资金流入城市,与此伴生的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以及城市人口的流动,无不受价值规律的制约。从政府驱动模式下,政府要充分重视金融市场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就是营造良好金融发展环境、维护正常竞争秩序、规范市场主体行为,这就是要把资源配置权交给市场,通过市场竞争选择最有效的投资领域和资源使用主体。只有激发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制度基础。

第4篇

摘 要:旅游城镇化推动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部分民族地区文化逐渐衰落,因此,必须加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力度。本文首先对旅游城镇化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探讨旅游城镇化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的基础上,最后提出旅游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城镇化;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一、旅游城镇化

旅游城镇化是受旅游业发展引发或驱动的城镇化现象和过程,属城镇化多元发展和旅游业成熟发展的共同作用结果和综合表现,一般发生于城镇(市)旅游热点区域或旅游景区。就民族地区来看,旅游城镇化可与发生地或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无显著关联,主要受旅游吸引物和其它旅游经济要素影响,且表现出嵌入效应。

最早提出旅游城镇化相关概念的是澳大利亚学者帕特里克・马林斯(Patrick Mullins),他于1991年提出“旅游城市化”(tourism urbanization),认为旅游城市化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城市观的一种城市形态,是一种建立在享乐的销售与消费基础上的城市化模式。在我国,关于旅游城市化的概念,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有的学者在借鉴国外旅游城市化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旅游城镇化”。所谓旅游城镇化是指以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以旅游为主导或支柱产业发展为目标,引发的城镇化现象,或者说以旅游为主要动力的城镇化现象。该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其中在少数民族区域尤其突出。

对于旅游城镇化来说,主要的内容包括景观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地域城镇化、社会观念和生活方式城镇化等几个方面。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虽然也具有上述几方面的形式内容,但在内涵上有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土地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以及观念文化城镇化等几个方面的不同。城市文明是一种基于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开放文明,同时旅游是一种多元文化文明的交流现象,因此,观念文化的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具有更隐蔽、深刻持久和更重要的影响,因为它可以在居住分散且地域更广阔的少数民族间进行。

二、旅游城镇化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

1、城镇化文明对民族地区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系造成巨大冲击

为适应旅游城镇化建设的需要,贵州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对当地进行经济开发。一方面带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但同时也导致自然苗族村落逐渐消失在城镇化的建设当中。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中,无数苗乡侗寨被拆迁,诸多农田被占据,广大苗族民众被迫从土地上走出来,融入到城镇化或城市化的生活之中。

城镇化文明对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系形成巨大冲击,城镇化建设带来了许多新的科技知识,大大改变了民族地区居民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也逐渐边缘化,少数民族文化正逐渐走向被同化并衰落。

2、产生了旅游城镇化与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的矛盾

旅游城镇化在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民族村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造成负面影响,引发一系列城镇化与民族村寨文化保护的现实矛盾: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与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矛盾;现代城镇生活方式与少数民族传统生活方式的矛盾;少数民族青年人生活方式的趋同化与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矛盾;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急功近利引起的文化变异与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的矛盾等。

三、旅游城镇化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传承与保护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一个民族特征的体现,是一个民族内部认同外部区别的标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是人们实现返璞归真、探本索源、开拓创新的最为生动、具体、准确、全面的最佳模式,民族文化越鲜明,民族特征越突出;而民族文化的淡化、消失,则意味着民族形象的模糊和一个民族的消亡。城镇化并不仅仅意味盲目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民族文化和生态需要得传承和保护。因此,在推动城镇化的同时,理应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准确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其目的在于了解旅游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都有哪些,怎样加以利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哪些要素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发展的潜力,怎样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哪些优秀成份能够继续把民族的象征传承下来,哪些文化因子容易或能够和现代城市文化相结合;哪些文化无法在现实社会情境中生存,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2、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

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能推动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因此,应深挖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内涵,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利用少数民族风情文化资源,开发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努力提高旅游产业品味,这不仅能增加民族地区就业机会,使民族地区居民收入增加,同时也能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是主题选择应有独特而强大的吸引力。必须是选择本民族传统而特色的文化,不要照搬照抄其他民族主题,景点要有美丽的外观,更要有深刻的内涵,充满文化底蕴。二是景观、演出节目、编排设计均应具有特色,让游客物有所值。三是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要高标准。

3、必须保持民族特色

城镇化进程在许多方面引发争议,其中民族地方特色的丢失争议最大。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的是,少数民族旅游区域的首要功能是旅游,民族文化本身是核心旅游资源。因此,必须始终追求和坚持,并通过城镇化突现和展示民族特色,确保民族文化脉络延续。丧失民族性就丧失了旅游吸引力,也就丧失旅游城镇化的主动力。

4、传承各民族的活态文化

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除了有形的物质文化以外,还有无形的精神文化,如民族的民间文学、特色艺术、价值观念、风情习俗等。它们一般是未被文字记载或音像记录的尚未定型的文化事象,主要存储于少数民族成员的头脑和思想意识中,依靠口头传承,一旦承载的个体消失,这些文化也将随之消失。同时其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中,即在外部具体环境的变化下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在思想意识上,要在少数民族居民的思想意识中树立保护民族活态文化的自觉意识。民族传统文化是全人类的宝贵财产,其保护、发展与进步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哪一个政府部门负责任的事情。有关部门要在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上加大力度,使每个公民真正具有保护民族传统活态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在行动上,不仅要保护活态文化存在的载体,还要加大对活态文化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鹏.贫困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探索,城市化杂志2010年07

第5篇

关键词:熵权法 区域城镇化水平 综合评价

1 概述

城镇化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指标,也是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抓手。影响一个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因素有许多,但目前用以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方法多数比较单一,缺少空间上的横向比较和时间上的纵向比较,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一个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基于上述考虑,本文通过建立测度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对河北省近六年的城镇化水平进行一个全面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考量,从而更好更快地提高河北省的城镇化水平,通过城镇化水平的有效改善来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继而带动河北省社会经济的全面提升。

鉴于城镇化水平评价问题中涉及众多定性及边界模糊的因素,本文尝试利用熵权评价法来对河北省近六年的城镇化水平做出评价。本文将熵权法引入河北省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通过实证分析,证明该方法在解决本类评价问题是客观可行的。

2 熵权评价法

2.1 熵概念及其性质

熵的概念最早源于热力学,后由学者Shannon引入信息论的领域。根据熵的概念与原理,当系统处于几种可能的不同状态,每一种状态出现的概率为pi(i=1,2,…,n)时,则定义系统的熵为

熵值E是衡量系统状态不确定性强弱的指标,是系统已知信息多少的一种度量。在待评价的问题中,若系统熵值越大,则意味着系统越混乱,已知信息越少,不确定性越强。

系统的熵值主要具有以下性质:

①可加性:熵具有可加性,即系统熵等于各状态熵之和。

②非负性:由于系统处于任意一种状态的概率为零至一之间的某一小数0≤pi≤1(i=1,2,…,n),因此系统的熵总是非负的。

③极值性:当系统的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几率均等时,则这一种状态的系统熵值为最大,即

由公式2可知,当系统的状态数n增加时,系统的熵值也增加,但增加的速度远小于n。如果系统处于某一种单一状态,并且其出现概率pi=1,则系统的熵等于零,此时系统没有不确定性,系统完全确定。

④对称性:状态出现概率pi的排列次序对系统的熵值不产生影响。

⑤加法性:各独立系统的熵(边际熵)之和等于由相互独立的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的熵(联合熵)。

⑥强加性:若系统A与系统B统计相关,且E(A/B)是系统B已知时系统A的条件熵,则有

2.2 熵权评价模型的建立

根据熵权评价法建模步骤如下:

①选取待评价年度k(k=1,2,…,m);

②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i(i=1,2,…,n);

③构造指标水平矩阵X,其中xik是年度k的评价指标i的估计值;

⑥对Dik归一化处理,得矩阵d=(dik)n×m

⑦计算评价指标i的条件熵Ei

Ei表示指标i反映系统信息的多少,或i的非确定性有多大,若dik全相等,则

Ei=lnm=Emax

⑧用Emax对E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表示评价指标i的重要性熵值

⑨由e(di)确定评价指标i的评价权值Qi

⑩决策计算公式

3 实证分析

本文依据河北省对城镇发展统计监测的指标选取方法选取五个评价指标:经济发展(I1)、社会发展(I2)、居民生活(I3)、城镇聚集(I4)及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I5)对2007-2012(P1、P2、P3、P4、P5、P6)六个年度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熵权评价。评价指标值见表1,对数据无量纲化,归一化后得表2,经过计算,得各年度Sk及Sk的排序结果,见表3。

由此,在被评价的六个年度中,2010年度和2012年度的城镇化水平最高最好,年度2011年和2009的城镇化水平居中,2007年和2008年的城镇化水平最差。

4 结论

①熵权评价方法能充分考虑需要及获得信息的多少和质量,将该方法应用于区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可以给出较为客观准确的结果。

②在用熵权法进行年度城镇化水平评价时,对于指标需进行处理。首先,对于一些定性指标,应先转化为定量指标;其次,对于逆指标、极端值或负值,可用文献[2]提出的功效系数法和标准化法对评价指标值加以变换。

③由于城镇化水平的评价问题涉及许多定性指标且难以做定量化转化,因此将熵权法与多级模糊评价方法相结合,将起到更好的评价作用。

参考文献:

[1]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第6篇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时空差异

引言

城镇化是结合中国目前的现状以及中国提出实现现代化目标两者相结合的产物,被认为是通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经济新常态要点的提出,各种负面影响也随之凸显出来,环境问题、公共资源均享、户籍制度等方面都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有效提升,如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使传统的城乡二元格局的利益分配由失衡走向平衡,实现国民利益分配均等化和无歧视的问题仍有待解决。

正因为原有的城镇化内涵与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方向出现了偏离,所以“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应用而出。“新型城镇化”提出的初始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对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不断补充,最终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一个官方定义:追求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放弃原来只盲目追求城镇化速度,开始专注于提高城镇化水平与质量:也在讲话中提出新型城镇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理念。可以认为新型城镇化不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更重要的是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居民生活、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转变,进而形成城市和乡村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

陆大道(2014)指出长江经济带凭借着强大的综合运输能力,具备着与海岸经济带完全不同的优势,提出我国应该坚持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将其作为我国宏观经济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例,在《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针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不同而提出不同的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在最新的《长江经济Х⒄构婊纲要》也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也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份《纲要》中指出要建设高水平的城镇化,追求更加合理的城市结构,促进人口城镇化,依托大城市建立一批有特色的中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态。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区域格局中地位重要,且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再度成为热点地区,所以将长江经济带和新型城镇化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自“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解读,赵永平(2013)、王新越等(2014)根据已有的对于城镇化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政府材料解读,认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涵是将人作为城镇化的主题,不同于以往的追求土地城镇化;单卓然,黄亚平(2013)、王千,赵俊俊(2013)、段进军,殷悦(2014)、宋连胜,金月华(2016)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于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总结为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人民生活质量、追求高质量的城镇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做好城乡统筹规划:也有学者将新型城镇化与传统意义的城镇化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主要集中体现在生活方式(包括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公共服务的享受、社会管理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评价体系相关研究

由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理解的角度不同,相关文献出现了多种评价体系。在新型城镇化概念提出之前,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上面,随后的研究发现:单一的依靠增加经济增长对于城镇化的提高并不能显著的增加城镇化(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2011),随着时间的推移衡量城镇化的指标体系日益丰富,经济因素对城镇化水平影响越来越低阴,以张少辉(2004)和陈延军、赵炜林(2011)认为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健康发展速度才是影响城镇化进程的最大因素:孙长青,田园(2013)、杨惠珍(2013)、王际宇等(2015)分别采用综合的指标体系评价了新型城镇化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涵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情况、集约发展、民生问题等等:孙雪(2012)通过对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促进机制等方面的比较,得出新型城镇化应该是追求高质量、高水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根据这些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城乡发展动力、城乡发展公平、城乡发展质量:戚晓旭等(2014)、吕丹等(2014)在参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前人的基础上对于新型城镇化又有了新的理解,分别提出了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指标体系中加入了可持续发展与公共服务共享。

(三)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相关研究

在指标体系建立后,相关文献往往会选择对某一区域进行实证分析与评价,如张少辉(2004)、杨洋等(2015)、钟茂初(2016)等;由于概念提出时间不长,从邹辉、段学军(2015)已有的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文献综述中,我们发现针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肖金成,黄征学(2015)从目前城镇化程度、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存在的不足分析了长江上中下游三个地区的城镇化特点,提出了建设城镇化的基本思路与相关政策建议但这些研究没有进一步对其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性做细致分析。

总体来说,现有文献缺少针对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研究,且主要局限在研究城镇化的动力源与影响因素上,特别是对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变和差异性研究不深,研究对象多为省级区域。本文运用改进的熵值法从生态文明、经济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共享四个方面对于长江经济带包含的60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重点进行差异性分析,以期为我国长江经济带区域城镇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的选取

传统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偏向于“硬件城镇化”,对于诸如提升居民幸福感、内涵增长等概念重视不够,而新型城镇化的则更注重“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基于此本文结合相关最新规划,对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其内涵及特征进行了尝试性描述: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这个一级指标下,分为4个二级指标和对应的24个三级指标。二级指标分别从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诠释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其中在具体指标选取上,生态文明方面的指标主要突出环境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主要突出该区域在城镇化过程中经济发展效率和强度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突出居民生活便利程度:公共服务方面主要突出城市人口幸福感、个人发展空间等方面。具体内容见表1。

(1)生态文明

城市所处的环境系统是一个特殊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它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工业,在人类进行生活生产的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垃圾和污染物,只有对这些垃圾、污染物做好达标处理和控制改善人居环境,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才能推动人与城镇环境和谐相处。在当前城市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居环境又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重视,导致环境质量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人居环境有利于提高城镇的开放度,有利于提升城镇的吸引力,有利于扩大城镇的辐射力,进而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到城镇化进程中,因此,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指标作为评价新型城镇化人居环境的指标。

(2)经济城镇化

经济增长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源泉,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产生,另外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进程也会随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生产、交换和消费等要素开始向城镇集聚。新型城镇化离不开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紧密相关。所以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GDP)、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职工平均工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吸引外资数额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作为衡量新型城镇化水平中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内容。

(3)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街区路网结构,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络密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统筹公共汽车、轻轨、地铁等协同发展,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大城市在有条件的地区规划建设市郊铁路,提高道路的通达性。可以说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将排水管道长度、人均铺装道路面积、每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年用水量、移动电话用户、自来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等作为衡量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方面的主要指标。

(4)公共服务共享

在当前的发展时期,“城市病”问题日益严重,这表现在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聚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方面,而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感”,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是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关键。因此,本文选择了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每万人医院数、高等学校总数、在校学生总数、高校专任教师总数等指标衡量评价新型城镇化中社会城镇化和公共服务水平。

(二)数据来源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等9省2市,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①,计算新型城镇化协调性的综合指数。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四)指标体系计算实证结果

由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不尽相同,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根据上述熵值法计算过程,本文将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按流域分为三部分,并分析2004-2014年11年间的数据,各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最终计算得到各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

三、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时空分布分析

根据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得分情况,分别从整体、城市群区域、地级市3个层面对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

(一)整体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折

就宏观层面而言,11年间长江经济带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目前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快速阶段;平均发展水平由2004年的15.30提高到2014年的30.24,11年间提商14.94,年均增长率为7.05%,各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升。

接下来将分别根据区域的时空差异详细分析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情况。

(二)各区域城市群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析

表2分析对比了2004-2014年长江经济带内部上中下游三个区域城市群之间的得分变化情况,就中观区域层面而言,长江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是区域差异较大。整体来看:下游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游地区居中,上游地区最低,并且上游和中游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虽然新型城镇化水平均稳步提高,但在不同时间段相互之间发展特征存在差异性,所以根据发展阶段可做进一步具体分析,可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平稳发展初期),2004-2006年,三个区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别并不大,并且均稳步提高,综合得分提高幅度均处于1.00-1.50,其中下游地区的增速较快,中游的发展速度与下游接近,而上游地区增速较慢。;第二阶段(快速发展期),2007-2012年,三个区域城市群之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总体呈现出先拉大后缩小的状态,较上一阶段发展增速加快,上游地区的增速开始增加,逐渐与中游和上游地区同步,至2010年底,三个区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达到最小:而之后的2011、2012年是其增速最快的时期。第3阶段(均衡发展期),2013-2014年,三个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甚至出现了评价值停滞的现象,而下游地区依然保持着增长的势头,其与中下游地^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这是由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大,城镇化程度和质量相对较高,而上中游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镇分布密度较小,而且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较低。这种差距和矛盾一方面与我国整体的发展规划相关,另一方面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发展政策等相关。

(三)地级市层面新型城镇化发展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2004-2006年,变异系数逐渐增大,由2004年的0.54增大到2006年的0.67,达到最大值,此后几年变异系数减到最小,为2010年的0.51,2011年又_始增大,直到增加为2014年的0.56。纵观整个研究阶段,所选取的长江经济带5 9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差异在研究基期较小,首先经历第一阶段的大幅度上升,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的突然下滑,最后差异性又逐渐增大,在研究末期新型城镇化水平又出现不均衡状态。可以看出2006、2012和2014年59个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不均衡,2010年区域差异性最小。

另外当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做具体比较时发现,上海、苏州、南京等下游沿岸较发达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攀枝花、宜宾、乐山等上游欠发达的地级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从各地区2004 2014年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可以发现,近11年来所有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都呈现上升趋势。这是因为近年来各地区的城市在水、电、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医教文卫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城镇化发展带来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城市拥堵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也愈加严重,所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各地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四、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进行了综合评定,并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时空演变做出了差异性分析。基于上文的分析结果,提出四条促进我国长江经济带型新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应针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的城镇化建设目标采取因地制宜、多层次发展的治理策略。根据上中下游区域城市群评价的分析可知,长江下游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大,城镇化程度和质量相对较高,而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较低。由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其对农村人口转移具有较强吸引力,因此要将妥善安排外来人口作为工作重心并落到实处。根据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统筹推进外来人口落户和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健全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机制。

第7篇

自从浙江省在2015年两会上提出“特色小镇”的概念后,各地出现了仿效的情况。而在中央政府加以推动后,特色小镇建设更是出现了火热的景象。目前,广东、江苏、河北、贵州、福建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相关指导意见。

2016年11月26日,北京产城融合技术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就“特色小镇:中国实践”举行了研讨会。在与会学者看来,2016年住建部等三部委提出到2020年要建1000个特色小镇,但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只追求速度。特色小镇虽然很热,但还是应该降降温。

对此,笔者站在一贯“杞人忧天”的学者们一边。

关于“特色小城镇”的概念,最近被炒得热火朝天。笔者所在的团队,应该说十年前就开始参与各种小城镇的建设规划,但这次我们却并没有跟着起哄,也婉拒了许多有关这种主题的论坛邀请,我的解释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以分享”!

事实上,我们冷静地观看各种专家、机构在那里兴奋鼓吹,也真没看出什么新的模式或者理念!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也一样乏善可陈,小城镇建设本来就是城镇化的一部分,所谓加了“特色”两字,实在有点没概念找概念的意思,除说明我们之前建设的新城镇大多是“没特色”之外,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指导意义!

因此,在我们看来,这城镇化干不下去了就来一个“新型城镇化”,而玩了几年也没玩出什么新花样,现在又整出这么一个“特色小镇”,说到底只不过是新瓶旧酒,给不得不往下走的城镇化建设换一个说法,披上件华丽的“新衣”!

地方政府当然非常乐意拿这件“新衣”赶紧穿上,因为可以给辖下那些难产的项目和快要变成沉没成本的基建找个出路;那些在三四五线有项目的开发商,无论是远郊大盘还是文旅地产,在陷入困境之际自然也急需“风口”,自动对号入座!就连绿城的宋卫平也宣称要建多少个“特色小镇”,无非也是给自己的楼盘项目披上这件时髦的“外衣”而已!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乐观吗?可以随随便便就包装出一个特色小镇,并且如法炮制,将这一产业复制成千上万吗?中央几个部委共同出台的政策指引,是要在三四年内全国建1000个特色小镇,也就是每个省大概要建30-50个!过去十几年的建设,每个省能数出几个称得上“有特色”的小镇?那些传统的、被人们认同为“特色小镇”的,比如周庄、同里、乌镇等,都是文化、民俗积淀了几百甚至上千年的,而我们却要在文化肤浅、急功近利的三五年中创造奇迹?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未免冒M。

本来,这些年有许多地方在努力探索、实践一些真正“有特色”的城镇化项目,而这次的“千镇计划”所吹起来的泡沫,会让各种以此为名目的项目纷纷上马,到头来鱼目混杂、泥石俱下,一场哄哄烈烈的“特色小镇”运动将会以无数毫无特色的项目建成或烂尾而收场!到那个时候,自然又会有另外一件“新衣”出台。

作者系北京高策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

第8篇

[关键词]苏南农村城镇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54-02

一、农村城镇化的内涵与要素

所谓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和人口从分散乡村向某一特定点集中的过程,这一特定点就是城市或城镇,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产业的集中,相伴而生的是人口的集聚,根据托达多的研究:从农村迁往城镇的决策在功能上与两个变量有关,即实际的收入差别和获得工作的概率,后一个变量在实际中起决定性作用。显然,只有产业的集中才能诱导人口的转移。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村城镇化也即农村人口及非农产业不断聚集于某个区域,发育成具有城镇基本形态的社会经济单元,即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从事非农产业人口的增加;城镇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城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文明的普及程度等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不断发展;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不断缩小甚至消失。因此,在考察农村城镇化现象时,必须将上述因素纳入到考察体系中去,有学者将其概括为:农村城镇化的初始条件、过程和结果三个方面,作者认为,农村城镇化质量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一)城镇的集聚能力:产业的集中和人口的集聚:(二)城镇竞争力,包括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竞争能力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包括生活方式转变,即由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城镇生活方式,由农民思想意识转变为市民思想意识;人均受教育年限等;(四)城镇所能提供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不仅包括城市硬件设施,还包括软件设施,如文化娱乐设施、图书数量等;(五)社区建设水平,如社区管理和社区建设:群众自组织情况,如群众性自助、自我管理状况等;民主与法制意识,如居民的参政能力、法制建设情况与效果等。

二、苏南农村城镇化的现状与问题

苏南农村城镇化进程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大致可划分三个阶段,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时期以小城镇建设为标志的城镇化阶段,乡镇企业的蓬勃兴起使苏南数百万农民实现了非农转移,带动了小城镇建设,从而吸引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二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经济国际化进程中以开发区建设为载体的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这时期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苏南成为外商投资新的热点,苏南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先后建起了一大批各级各类开发区,这其中就包括大批的乡镇工业园,它们为苏南农村城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在世界制造业基地快速形成时期,以构建都市圈为特征的城市现代化阶段,为苏南农村城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目前,苏南农业生产总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到2%,第一产业从业人口不断下降,以苏州为例从事第一产业占9.1%,从事第二产业占60.1%,从事第三产业占30,8%。尽管苏南农村城镇化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但在城镇化质量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表现如是:

首先,从城镇的空间结构来看,尽管城镇化起步早,但城镇化缺乏有效的规划和设计,因此存在一定的空间低效率;由于企业众多,经过初期土地的粗放经营后,再加之普遍存在于苏南地区的人多地少的结构性矛盾影响,因此,可以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短时期内成为制约城镇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其次,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积聚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尚未形成大规模吸纳农村人口的配套政策环境。以住房为例,统计调查显示,目前苏南农村地区正进入第三轮建房高峰期,许多农民有进镇安家落户的愿望,有40%左右的农民要求进一步改善住房条件,但相关的配套尚未落实。

再次,城镇产业结构与城镇化要求尚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城镇化发展进程。城镇化的初衷是要实现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服务业是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要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必须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第四,城镇和社区中二元分割现象仍然突出。传统的村落观念、宗族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很多地方居住方式基本沿袭村落格局。在居民构成上,苏南地区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与本地居民之间混合居住的比例低,融合度低。

第五,农村城镇能提供的软件和硬件设施与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并不同步,与个体生活质量提高相比,城市所能提供的服务和功能仍然不足,与成熟的城市社区相比,城市的休闲、娱乐、文化以及提供居民自我发展的机会仍然有限。

最后,苏南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工业引起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建立在“五小”工业。基础上的乡镇企业尽管为苏南农村城镇化做出了贡献,但城镇化必须是可持续的城镇化,“五小”工业由于自身不足造成的环境压力成为影响苏南农村城镇化质量的一个因素。

三、苏南农村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对策与展望

(一)苏南农村城镇化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苏南农村城镇化模式脱胎于“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旧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当时的时代烙印,有着历史的局限性。乡镇企业是苏南城镇化模式中的最具有特色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促使苏南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直接动力,因此我们通过分析乡镇企业自身反映的问题可以折射出整个苏南城镇化模式的弊端所在。

其一,由于乡镇企业原有社队所有制体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合二为一”,因此各地区为加快本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在项目的选择上并没有完全做到理性化,造成企业产品结构趋同以及资源的低水平利用和重复开发,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其二,苏南乡镇企业从“五小”工业起家,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偏小,企业布局又过于分散,经营管理较多沿袭传统的办法,企业技术水平低,使得从乡镇企业中成长起来的规模化企业较少。

从世界历史来看,工业是城市化的基础,要实现城市化必须建立起良好的工业化基础。但苏南乡镇企业自身的一些不足使得农村城镇化也同样存在着先天的不足,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历史的视角。

(二)苏南农村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对策与展望

中国农村的城镇化不是非农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城市和农村实行的是完全不同的体制,可以说农村城镇化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转制型的城镇化,不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即使经济上完全实现了非农化,生活方式上也完全实现了城市化的地区,仍然在制度上属于农村地区,因此,在提升苏南农村城镇化质量上也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

排,需要引入新的治理理念。

第一,完善城镇化发展的整体规划,根据苏南农村城镇化的实际,结合已有城镇的布局和产业格局制定高层次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和规划。苏南农村城镇化的规划要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能够与区域规划相协调,妥善处理城镇社区与乡村社区、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的关系,同时在特色上做文章,特色是城镇的魅力所在,苏南自古就是江南水乡,苏南农村城镇化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经济、人文、历史等有利因素,加强农村城镇规划的设计分析,在城镇景观结构、建筑风格、道路格局等方面提高城镇质量和品味,提升农村城镇化的规划水平和质量。

第二,构建合理优化的苏南农村城镇化产业链条。苏南农村城镇化是建立在苏南乡镇经济的基础之上,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乡镇企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业链条,存在着诸如产业同构、利润低、污染重等不利因素,影响着苏南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苏南农村城镇化必须把发展以服务业为标志的第三产业作为构建和优化农村城镇化产业链的基础,通过新一轮产业重组,使金融、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向重点区域性城镇集中;积极发展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公司总部及其营销中心留驻城镇的总部经济和税源经济;通过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提供优质的政务环境,吸引高级人才和研发中心进入,发挥要素经济,构建优化可持续的城镇化产业链。

第三,重新厘定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政府的作用在于制定总体的规划和协调,引导城镇化向着良性方向发展,而微观层次则可以更多的交给市场。目前,社区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包揽了许多应由市场提供的服务项目,从而削弱了政府在社区服务中的引导、规划、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上的功能发挥,工作取向出现混淆,影响了社区服务整体效益的发挥。

第四,在治理理念上,苏南城镇应引入城市社区的法理理念,淡化其村落性特征。从村落到社区实际上是功能的转换,社区服务与村落供给最大的不同在于社区是众多服务行业的集合,涉及工商、劳动、土地、城建等多个管理部门,需要统筹规划与协调,从而形成社区服务发展的整体合力,而合力的形成也正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保证。同时,在治理模式上,也可以将居民、企业、自组织体系纳入到治理的网络中来,并处理好各组织之间的关系,实现从治理到善治的转变。

第9篇

关于城镇与农村如何划分。

其实从城市规划专业来看,我们每天口头说的广义上的城市就是城镇,用来区别于农村。

在我们专业很多人纠结城市与城镇区别,一是因为把城镇与镇的含义混淆;二是因为专业术语和现在词语的广义用法混淆。

城市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用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这两个专业术语的概念里的措词让大家感到很混乱,而且现在讲的城市化其实就是城镇化。

但是城镇不等于镇,我想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将城镇与镇的概念混淆了。

镇,是有行政编制的一个单位。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8-19(4)

1 城镇化质量概念解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2001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7.7%,截止2013年底,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53.73%,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十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五大战略之一,“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发展应“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党的十报告也明确提出“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新要求,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均提出要制定实施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新型城镇化来说,城镇化质量问题尤为重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城镇化质量还不高,城乡二元体系依然存在,所以亟需明确界定城镇化质量的本质内涵,并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我国城镇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1],以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推进我国城镇化不断向前发展。

城镇化质量是与城镇化数量、速度相对应的概念,当前国内学者关于城镇化质量概念研究大致分成以下四类:第一类是指城镇化质量的具体涵义包括城镇经济发展质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城乡统筹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质量等四个方面[2];第二类观点认为,城镇化质量应包括四个最基本内涵:推进城镇化系统发展的动力因子、认识城镇化系统差异的公平因子、度量城镇化系统水平的质量因子,以及制约城镇化发展的集约因子,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及生态环境[3];第三类观点认为城镇化质量实质上是城镇现代化水平,它是指在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的这样一个动态过程之中,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与城镇合拍并逐渐融入其中的程度。城镇化质量并不与城镇化水平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城镇化质量的相应提高[4];第四类观点认为城镇化质量是城镇化各构成要素和所涉及领域质量的集合,特指城镇化各组成要素的发展质量、协调程度和推进效率。从本质内涵上讲,城镇化质量包括城镇自身发展质量、城镇化推进效率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三个方面。从构成要素看,城镇化质量又可分为经济城镇化质量、社会城镇化质量和空间城镇化质量[5]。

十之后,相关部门和学者聚焦于以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和谐发展等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指城镇数目增多及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等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大中小城市及城镇农村,从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提升城市文化、优化城镇化格局,使得城镇生活和谐宜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综上所述,城镇化质量更多的体现的是一个综合概念,可以将其内涵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客观方面包括经济、社会、人口、建设与环境等,在城镇化发展初级阶段以此为主。在进入成熟阶段以后,尤其是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准之后,应将人们的主观精神需求上升到主导层面,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2 国内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2.1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原则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也上升到一个重要地位。要想更加准确的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首先应确定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原则。根据归纳整理,关于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原则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见解:

许宏、周应恒通过对云南的城市化质量进行评价提出应遵循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及数据资料可获得性原则[6]。马军指出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其次是简明性原则,此外还要注意整体完备性[7]。袁晓玲等认为,应遵循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三大原则[8]。城镇化涉及到生产、生活各个方面,为了使其指标体系能够体现出城镇化的全貌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赵安顺指出在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9]。这些学者在指标体系设计过程中,倾向于依据三个原则,较为简单、明了,方便指导后续指标选取工作,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强,但是指标体系建构原则若过于简单明了,则会降低指标选取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所以在指标选取过程中要注意所选指标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赵旭认为选择指标既要考虑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所以在设立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原则[10]。王琳提出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性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综合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11]。

马世骁指出指标选取要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导向性、层次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12]。以赵旭、王琳和马世骁为代表的学者倾向于依据较为复杂的指标体系建构原则,这样有助于选取更加精确和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提高所选取指标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但是会增加指标选取工作难度和工作量。所以在实际的指标选取过程中,我们要从所研究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依据适当的指标体系建构原则。

综上,可以看出全面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是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选取的四个最基本原则,除了这些普遍性原则之外,还可以增加公众参与原则和多样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就是指将公众的意见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注重群众的主观感受,将主观感受与客观实际并重,体现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多样性原则就是指评价指标的选取要遵循当地、当时的客观实际,体现实际情况,避免出现“千城一面”和“千镇一面”的情况。

2.2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构

在指标构建原则指导下,根据对城镇化质量内涵所做的界定,国内学者们选取了合适指标,构建了各自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二级指标体系。李永洁在对广东省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时,建立了6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从城镇集聚发展水平、城镇要素流动水平、城镇文明发展水平、城镇生活服务质量、城镇环境建设质量和城乡统筹发展能力这6个方面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13]。对城镇化质量进行引导、调控、监测和评比,也是近几年许多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依据李永洁建构的评估指标体系,2006年广东省建设厅开展了城镇化发展评估工作,对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的各方面特征及整体特征进行了评估。北京推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从5个方面选取了16项指标,从反映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出发,参考了北京市城市现代化指标及国内相关指标,对北京城镇化质量进行测评[14]。湖南省规划局从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生活方便、环境优美和社会安定等五个方面,建立了5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

第二类是三级指标体系。依据朱洪祥提出的城镇化质量的基本内涵,周艳妮和尹海伟对东营市城镇化质量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建构:动力因子、公平因子和质量因子。从而建立了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体系[15]。在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颇具代表性和被引用较多的观点是叶裕民提出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他的评价体系包括两个方面:城镇现代化指标体系和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衡量城镇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包括3大类12个指标,第一类:经济现代化水平指标。主要包括人均 GDP、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等4个指标。第二类: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指标。主要包括万人拥有医生数、百人拥有电话机数(包括移动电话)等4个指标。第三类:人的现代化水平指标。主要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居住面积等指标。而城乡一体化则是指城乡之间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趋于一致的过程。具体可包括如下4个指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和信息流状况、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平均利润差异、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16]。他的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从社会经济联系、生产效率、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四个方面出发对城乡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评。

第三类是省域和城市尺度指标体系。陈明在对前人相关研究进行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了省域尺度的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和城市尺度的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省域尺度的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分为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环境保护4个一级指标和能源利用、城乡收入差距、财力平衡、国土保护等13个二级指标,据此计算出了我国各省的城镇化质量,得出浙江、江苏和山东位于我国城镇化质量前三位,云南、贵州和甘肃则列在我国城镇化质量的最后三位;城市尺度的城镇化质量指标体系分为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谐、公共安全、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61个三级指标[17],依据城市尺度的城镇化指标体系,陈明对宝鸡、扬州和日照这三个城市进行了城市发展质量评价,得出的分值都较高,因此可以得出三个城市都是城镇发展质量较高的城市。

郝华勇纵观已有的对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发现研究对象多为同一级别城市比较,对省域尺度城镇化质量研究较少。因此,他建构了一个包含经济绩效、社会发展、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空间集约和统筹城乡的7个一级指标和31个二级指标对东部10省市的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比较,计算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省域城镇化质量得分多数高于全国水平,并提出不同类型省市在“十二五”城镇化进程中应有所侧重,兼顾城镇化速度与质量的协调发展[18]。

陈明和郝华勇的研究突破了传统评价指标选取与指标体系建立,针对省域和城市两个不同研究尺度,提出不同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不同角度与层次出发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指标选取充分结合了不同级别城市、城镇特点与实际情况,梳理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这就提醒我们在今后相关研究中,应积极关注研究对象尺度问题,从不同尺度出发会得到不同评价结果。

从当前的国内与城镇化质量评价相关研究成果来看,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结合了当前我国发展实际,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选取指标涵盖面较为广泛,对社会生活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都有一定程度涉及,且具有较强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当前评价指标选取更加侧重于客观评价,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等,对于主观评价指标选取量大大低于客观评价指标,与新型城镇化要求不相符。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化质量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在此基础上,应将人们的精神需求上升为主导需求,在评价指标选取上增加主观评价指标比重,如增加居民生活满意度、人均住房实用面积、人均道路面积等指标。

3 小结与展望

3.1 城镇化质量评价原则科学化

当前学者们在选取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时普遍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全面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以上仅仅是评价城镇化质量的几个基本原则,当然还有其他原则,如系统性、发展性等原则。这些原则的内容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不是固定僵化的。所以今后在选取城镇化质量评价原则时,不能照搬已有研究成果,应遵循当地、当时的客观实际,体现时展需求,科学制定评价原则。

3.2 拓宽城镇化质量研究视角

总体看来,当前国内在城镇化质量评价的研究视角上过于片面单一,评价视角大多集中在评价对象本身,对城镇化质量评价方面存在省域尺度和城市尺度,缺乏将两个尺度结合起来进行评价的研究和多区域的比较分析,且研究常常偏向于某些特定的城镇,缺乏从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视角出发进行相关思考,多样性和代表性欠缺。在城镇化质量内涵方面,许多学者均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从某个角度出发进行阐释。此外,既有研究通常在对已有研究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缺乏从历史发展角度对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趋势分析,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发掘。

在后续研究中,应引入多元化研究视角,从社会学、经济学、规划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视角出发,结合省域尺度和城市尺度对其进行研究,加强研究深度,注重从历史发展角度出发对城镇化发展质量进行趋势分析。并且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为切入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城乡互动、城乡交融和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19]。

3.3 主客观结合进行评价

总理曾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当前在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选取上,大多数学者倾向于以客观指标为主,主观指标所占比重极小,这是一种不全面的指标选取方式,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重点在人。且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增加,对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更加迫切。

所以在今后城镇化指标选取上要注重作为主体“人”的主观感受,充分考虑和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在主客观结合的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指引下,适应高收入市民社会的挑战,以此提高城镇化质量。

3.4 完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关于城镇化质量尚未形成一个合理和统一的评价体系,这不仅表现在城镇化质量内涵、城镇化质量研究视角等问题上,还表现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不健全的评价体系,会导致评价研究结论千差万别甚至相互矛盾,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城镇化质量评价应用与推广价值,所以应不断完善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今后相关研究中,应更为注重主体“人”的主观感受,拓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选取范围和城镇化质量的研究视角,并运用多元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更为科学、准确、全面的对城镇化质量进行评价,以此推动我国城镇化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5] 赵明月,张伟.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R].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3-6.

[2] 张春梅.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规模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12,(11):12-14.

[3] 朱洪祥.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5):37-44.

[4] 童华胜,陈俊玲.城镇化质量若干问题初探[J].台声・新视角,2005,(6):199-201.

[6] 许宏,周应恒.云南城市化质量动态评价[J].云南社会科学,2009,(5)115-118.

[7] 马军.城镇化水平的度量及评价[J].改革新思维,2010,(10):17-18.

[8] 袁晓玲,王霄.对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2):38-45.

[9] 赵安顺.对农村城镇化指标体系的思考[J].经济师,2001,(5):70.

[10] 赵旭.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探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889-892.

[11] 王琳.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济南为例[J].价值工程,2011,(2):154.

[12] 马世骁.城镇化水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2,(7):273.

[13] 李永洁.城镇化发展评估方法及其实践――以广东省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8,(2):19-21.

[14] 欣欣.北京推出农村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及测评方法[J].城市规划通讯,2005,(23):6.

[15] 周艳妮,尹海伟.东营市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04-206.

[16] 叶裕民.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17] 陈明.城镇化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M].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10):7-9.

第11篇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其特征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迁徙的过程,这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二是城镇数量的增加。城镇化是社会经济以及文明程度不断发展的结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业人口比例不断下降,非农业人口比例不断上升,从而形成了城镇数量以及人口的上升。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是建立在城镇化的基础上,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互动、节约能源、生态保护以及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念,其核心内容为农村与农民,以实现农民生活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平等化为目标,并最终实现社会财富的共同分享。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的城镇化建设相比,其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范围涵盖农民,注重农民利益的保护,以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的手段实现城镇化目标。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单纯是城镇人口与数量的增加,更加注重通过产业支撑、居住环境等各种民生建设手段实现城乡转变。第二,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保护。更加注重运用绿色环保、集约智能的科技方法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建设。

基于以上新型城镇化建设概念以及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出新型城镇建设对产业支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对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要求两方面:在产业布局方面,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及城乡统筹的发展模式,要求转变传统的人口由农村单纯向城市集中的模式,要求发展农业产业以及符合当地经济情况的产业,带动当地人口就业。在产业结构方面,要求城镇化建设要充分考虑民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这就要求产业结构的转变,鼓励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入城镇化建设队伍中。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问题

纵观世界各国城镇化建设历史过程,不难看出产业支持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经验同样显示良好的产业支持能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由部分失败经验也可以看出,单纯凭借“人造”城区是无法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城镇化建设实质是生产要素不断积累的过程,并最终实现区域的产业化发展。

审视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不难发现我国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协调因素,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城镇化率与工业率的不协调。根据国际经验,一国城镇化率大概是其工业化率的两三倍,然而根据2013年国家发改委报告,我国城镇化率约为53.37%,而工业化率约为48.5%,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我国城镇化率落后于工业化率。第二,我国产业布局与城镇化建设割裂,由于我国自1978采取了非均衡的产业政策,产业发展也向东部发达沿海地区倾斜,非均衡的产业布局政策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发展极度不平衡,产生了东部地区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而中西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的布局。这种极度不平衡的产业布局使得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了“候鸟式”迁徙,加大了我国城镇化难度。第三,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体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绿色生态、集约智能的科学发展观理念。

综合上述,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产业布局与结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城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因此,我国产业发展规划成为影响城镇建设的首要因素,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将为其带来崭新的发展空间。

三、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分为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结构规划两部分,针对以上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我国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从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两方面分别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城镇建设提供强劲的发展动力。

1、构建全面均衡的产业发展布局,带动农民就近就业

上文提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农民,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农业发展问题、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内容,农业的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农民收入的多少;农民就业是农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也就成为提高农民社会保障的首要任务。基于以上思路,本文提出发展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发展思路。

加快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建设,建立一套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农村经济产业化市场化机制,通过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农村经济产业化是指根据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对农业生产实行产业化生产的经济模式。根据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以及特色产品,因地制宜地将农产品的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统一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将农村传统的半自然经济状态转变为完全的市场经济,促进农村经济生产经营的社会化以及规模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通过建立以城带乡的模式,建立多种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实现农村经济的飞跃以及城镇化。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发展农村经济产业化的最大障碍莫过于体制障碍,家庭联产承包制虽然在历史时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这种格局难以满足农村经济产业化的要求。这种单独作业生产的生产方式严重束缚了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发展,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长期施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只会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以及向城市转移的格局,使得农业生产力低下,给农村城镇化建设带来巨大阻力。

农村产业化的实现需要市场多部门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投入金额,为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以及制度保障;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优秀的资本技术投入我国农业经济当中,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以及资本支持;以优惠的税收政策鼓励从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投入农业经济技术的开发研究当中,加大政府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资金投入,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可及支持。其次,企业部门要借助政府部门的政策优惠,积极投入农业经济活动中,积极寻找投资回报率高、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并根据当地特色产品努力创建农业特色品牌,加强农业生产企业的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扩大当地农民就业。最后,农民应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认识农业经济产业化的重要性,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经济发展引起的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配合政府的政策引导,积极参与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建设当中。

2、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构建科学合理的产业机构,推动城镇建设步伐

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将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新型城镇建设要求以绿色、智能、集约的生产方式进行城镇建设。这要求城镇化过程中,要以绿色环保节能的模式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以最低的环境资源代价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因此在城市建设规划、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要具备生态文明保护意识,积极进行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建筑材料等技术方面的创新活动。

首先,要加大对从事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以及绿色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支持。政府应以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从事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发展,大力扶植该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政府也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投入,对高新技术的科研活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我国金融服务体系,结合普惠金融的时代要求,构建惠及我国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实现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的扩大,发掘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加大新能源、能源循环利用产业的科研投入。新型城市建设要求以绿色低碳为生态文明理念,加大能源技术的研发力度,能够有效解决因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解决能源危机的产生。

其次,注重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规划工作中,加强生态宜居工程建设。在城市建设规划过程中,要融入生态保护理念。在城市交通建设中,要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为目标,积极开发运用新能源技术,减少能源损耗。在城市工程建设当中,注重运用节能环保材料,如通过屋顶绿化等生态工程方式,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补偿。在城市市政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对土地、水等资源的合理集约规划、建设和管理,发展集约型城市,建立一个紧凑型的社会,逐步推进城市规模的扩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运用新技术方法融入都城市建设的规划与管理过程中,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技术,积极开发新能源技术,注重能源的可再生以及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

【参考文献】

[1] 朱桢博、李嘉林:西南地区小城镇产业规划分析[J].山西建筑,2012(28).

[2] 许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基本问题研究[J].中国外资,2013(4).

第12篇

关键词:城镇化 人口迁移 势场

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1867 年西班牙工程师塞罗达在《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 urbanization 的概念。Tisdale(1942)就认为城镇化概念之一就是城市人口由农村到城市的集中过程,表现为城市人口比例的增加。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导致了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中。

在国外,很多时候,人口迁移(migration)和人口流动(mobility)的含义是相同的,但是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人们经常居住地发生了改变,此时户籍变化的,称之为人口迁移;户籍不变化的,称之为人口流动。本文中迁移和流动含义相同。与我国相比较而言,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进行的比较早,国外对人口迁移做了很多的研究,这些理论主要有:推拉力理论。英国统计学家E.G.Ravenstein 1889年提出了人口迁移七大法则,其中经济动机是迁移的主要因素。1966年,E.S.Lee提出了影响人口迁移的四个因素:原住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中间阻碍因素以及迁移者的个人因素四种。逐步形成了人口迁移的“推拉力”理论(push-pull theory),说明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受农村内部推力和城市拉力两种力量同时作用的影响。二元经济理论。刘易斯(Lewis)(1954)提出了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劳动力迁移是边际收益率高低所导致的。1961年费景汉(John C.H.Fei)和拉尼斯(Gustav Ranis)建立了拉尼斯-费模式(Ranis-Fei model),他们认为农业劳动力流入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是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了农业剩余。但随后,托达罗(Michael P. Todaro)于1969年提出“托达罗模型”,认为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是期望获得收益,城乡预期收入差异的扩大是农村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本理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认为人口迁移是一种投资,所形成了人力资本,迁移发生与否,取决于迁移成本(cost)与效益(utility)的比较。物业学视角。国内外也有人以物理学视角解释人的行为,指出了人的行为同气体和流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可比性。Lewin(1951)认为社会场中的各个社会作用力是行为变化的操众者,Schwind(1975)提出人口迁移的流场理论。我国的肖周燕(2010)从人口迁移势能的角度尝试对人口迁移进行了解释。

目前,我国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进程中,大量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中来。根据以往的人口迁移理论,本文引入物理学中的“势”,首次提出“人口势场”、“人口势差”等基本概念,并把“势”理论运用到人口迁移中去,以期以新的视角更深入地理解人口迁移问题。

人口势差与人口迁移

物理学中,当某一能量场与位置有关系时,通常就可以把它称为一种“势”。自然界的物体都有自发地从高势向低势运动的趋势,物体的运动来自于能量差,社会中人口的迁移也不例外。本文中把人口与促使人口运动的能量以及人口所在的位置联系起来,提出“人口势场”的概念。当某一地区的富余劳动力聚集时,这一地区就处于人口势场的高势位,而当某一地区的劳动力短缺时,这一地区就处于人口势场的低势位,富余人口具有自发地从人口势场的高势位向低势位流动的态势。

我国长期存在着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二元经济差别,这种二元经济的差别即是势差的客观表现形式,任何群体,越不平衡,变化的势能就越大,张福墀(2001)指出“势”是力的内隐形态。势差的存在使生产要素产生流动,其中经济性势差是最根本最重要的部分(杨满社,1994),主要表现为收入差异。托达罗(Todaro,1969)认为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的迁移行为是由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决定。预期的城乡收入则等于未来某年的预期实际收入与就业概率的乘积。设Yu(t)为城市的收入水平,Yr(t)为农村的实际收入,Pt为劳动者在城市部门就业的概率。则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的数目为:

其中,f?)>0进一步考虑迁移成本,则迁移行为取决于净收入V(0),V(0)代表迁移者计划期内预期城乡收入差异的净贴现值。

这里r为贴现率,C(0)为迁移成本。若V(0)>0,则迁移者愿意流入城市。

在人口迁移过程中,除了以上收入差距等经济势差之外,还受到了原住地、迁入地、个人以及中间阻碍物等因素的影响,在城乡社会系统里面,迁移者都受到吸引力、斥力两种力量的影响,所产生的合力促使迁移者发生迁移行为。每个迁移者的合力都有所不同,故迁移路径也不尽相同。

不论居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有利有弊,弊即对迁移者产生推力,推动其离开居住地,利即产生引力,吸引其留在居住地。见图1,图中“+”表示引力,“-”表示推力。在农村,有更多的推力“-”,导致了大量富于劳动力,处于势场的高势位,城镇里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有更多的吸引力“+”,处于势场的低势位。“”表示富于劳动力由高势位向低势位流动。迁移过程中,存在一些障碍因素在阻挡着迁移。

我国正处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大量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农村、城市的吸引力和推力见表1。

针对目前我国的人口迁移现象,大量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李强(2003)指出城市收入高、外出见世面是导致农民外出的前两位因素,同时指出户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大制度障碍。王敬贤(2011)认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因之一就是存在经济势差,并把经济势差分为产业势差与地域势差。励娜等(2008)发现我国城乡人口迁移主要是受到收入差距的驱动。王德文等(2008)指出培训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迁移。

综上所述,如果以物理中的重力势能来表示人口势能,则人口势能公式:Ep=mgh。这里m表示迁移者,g表示环境,主要是指迁移者所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条件、市民化程度及融入障碍等等。h表示经济势差,由预期的城乡收入差距来表示。这里可以用h上面的V(0)表示。

如果农村中收入低富余劳动力多的为人口势场高势位,则城镇中收入较高劳动力短缺的为人口势场低势位。由于势差的存在,则有劳动力由高势位向低势位流动的趋势。物理学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过程中,如果存在空气摩擦力,则有势能消耗,同样人口势能的转化中亦受到障碍因素的影响消耗能量,影响迁移效果。合理有序的人口流动是目前我国城镇化的重点。

我国人口迁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城镇化格局不完善,人口势场高低不均衡。由于目前我国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不平衡,产生的经济势差很大,大城市统治支配着城市布局。由于大城市存在着大的规模经济,收入较高,劳动的供给弹性也较大,导致很多人涌入到大城市中,导致许多城市基础设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而许多中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弱,城市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格局不完善。

障碍因素多,势能转化过程中消耗大。迁移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障碍因素,削弱了迁移的效果。障碍因素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住房保障制度等,这些使势能转化过程中消耗大。主要使城乡资源不能自由流动,无法进行优化配置,农民的资产无法正常市场化,无法依靠资产的交易、转换和流动满足其工作、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需求;迁移者无法同城市人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最基本的保障;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会导致迁入者生活成本大,无法承担较高的房价。

迁移者自身素质低,势能小。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存量小,素质普遍偏差,学历较低,掌握的技能偏少,城市生存手段少而单一等问题。在他们迁移到相对发达的城镇中,面临着职业、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变和适应,无法融入到城镇中,将来这些人由于年龄等原因,往往会返回居住地。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管理措施

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村人口势场。促进人口迁移,就要解放农村人口。推动农业技术进步、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效率的提高,实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解放束缚在土地上的大量农村劳动力,提高农村人口势场,增强农村人口推力,推动农业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为城镇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使城市人口势场进一步降低。工业化是城镇化进程的核心驱动力。我国将走向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生产方式的变革、城镇规模经济的增强、技术的进步将会导致城镇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为城镇化提业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率,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还能使城镇居民收入上升,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城乡一体发展,促进经济平衡,减少城乡人口势差。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城乡的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使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协调融合发展,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经济和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体化。

完善制度建设,降低迁移障碍,提高“势能”转化效果。在迁移过程中,存在了阻碍人口迁移的许多制度因素,例如: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保障房制度、金融制度等。这些制度影响了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配置,制约了人口的进一步迁移。因此,要完善制度建设,降低迁移的障碍因素,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提高个体人力资本素质,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管理及服务体系,增加迁移者人口势能。城镇化中,人力资本素质是能否顺利迁移的很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本素质高的能顺利进入城市,获得收入也较高。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及城镇中流动人口的的教育支持力度,加强技能培训,多渠道提高迁移者的素质,增强其在城镇中的适应性。还要提高迁移人口的就业概率,因此,要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管理及服务体系,积极鼓励和吸引农民落户扎根城镇,努力促进农民充分、稳定、体面就业。

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发展中小城镇,形成新的“人口势场”洼地。新型城镇化要探索“就地城镇化”模式,既要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又要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形成新的“人口势场”洼地,吸引农村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城镇成为当地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并且成为商品的生产地和集散地,条件成熟时,可以撤县变市,甚至“强镇扩权”。

参考文献:

1.张福墀.管理造势论[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

3.王敬贤.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4.励娜,尹怀庭. 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8

5.王德文,蔡 ,张国庆.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J].经济学季刊,200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