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跨境电商研究现状

跨境电商研究现状

时间:2023-06-05 09:56:24

跨境电商研究现状

第1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跨境电商问题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跨境政策的推出,企业在经营建设过程中相继开设了跨境电商业务,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我国在2016年就已经设定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区域超过10个。伴随着人们对于进口商品需求量不断增加,进口产品销售已经成为我国产品零售中的主要内容,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有关政策的推动之下,我国跨境电商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

跨境电商是跨境电子商务的简称,属于一种新型贸易形式,由于所需要成本较低并且环节较少,能够有效降低我国企业在贸易过程中的经济成本,并且还能够有效推动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

1.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

我国电商是在2008年之后才快速迅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后,电商在市场内的建设规模增加了两倍,跨境电商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内容,建设规模也快速增加。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跨境电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之内还会快速增长。

2.跨境电商对中国外贸的积极性影响

(1)开辟进出口贸易新增长点,促进外贸转型的升级

跨境电商能够直接将我国产品送到国外消费者的视野之中,消费者在实际消费过程中拥有更加多的选择性,这也是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了能够让我国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部门也制定了促进政策,有效解决跨境电商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方向。众多政策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能够有效改变我国传统对外贸易方式,逐渐让跨境电商成为我国主要贸易形式,对于我国外贸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2)降低外贸门槛,促进中小企业进入到国际市场内

跨境电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利用的是互联网技术,正是由于跨境电商的经营模式,能够让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内,通过网络销售渠道,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让贸易逐渐向无纸化方向发展,交易更加便捷。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还能够有效降低贸易的门槛,让我国企业都能够参与到国际市场内,拓宽企业市场面积。

三、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的问题

电子商务所使用的贸易形式与传统贸易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在交易形式及支付方面,现在政策及管理制度根据就无法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需求。

1.通关服务差

B2B贸易主要是通过传统形式进行报关,所需要手续种类繁琐,根据就无法体现出电子商务的快捷性,在这个过程中,跨境电商所销售的产品种类繁琐,并且销售频率频繁,对于航空小包及快递十分依赖,政府为了能够对于境外代购活动进行规范,规定境外快递必须选择应用EMS快递。包括实际派送中都是按照贸易货物形式通关,这种通关形式与跨境电商销售特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2.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跨境电商虽然在快速发展,但是有关法律文献的制度还较为落后,与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在部分方面存在空白情况。我国在对于电子商务发展规范中,仅仅在《互联网细信息服务管理方法》内具有少量规定,这样就造成跨境电商在实际交易过程中缺乏标准进行规范,整个市场系统存在较大漏洞。

四、促进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建议

1.构建电子商务出口检验模式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电子商务出口过程中所存在的产品无法办理检验的问题,可以构建电子商务出口检验模式,主要就是对于跨境电商及产品出口进行检验,通过专业验证机构,保证出口产品质量及安全符合我国有关规定。

2.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为了能够推动我国跨境电商更好的发展建设,就需要对于跨境电商业务范围及开放流程进行明确,制定跨境电商出口产品登记及支付制度,根据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支付外汇管理方式。与此同时,在对于业务操作过程中,应该将跨境电商的支付作为核心,逐渐规范外汇主体监管机制,保证有关外汇收支数据的精准合理,对于申报主体及申报方式进行确定,让跨境电商的外汇备付金进行规范化管理。

3.鼓励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机构提供支付服务

积极对于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机构进行鼓励,让其能够提供有关的支付服务,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跨境电商在实际经营建设过程中在支付环境所存在的问题。现在我国银行机构与第三方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程度较低,我国能够进行支付企业国际化建设水平较低,与此同时,我国支付服务企业在国际上面的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推出针对性的整的,让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机构能够为跨境电商提供外汇资金或者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的有关业务,跨境电商也可以直接上我国人民银行进行有关业务的申请,并且将有关政策真正落实在实处。对于跨境电商交易的手段进行完善,规范结算体系,对于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进行有效的监管。结论:跨境电商与传统对外贸易与电子商务平台之间存在差异,但是是以传统对外贸易及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基础,让传统对外贸易进行数字化及电子化的建设,进而改变传统贸易结构。跨境电商近几年正在快速发展,在今后的几年之内,跨境电商也能够平稳增长。跨境电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我国贸易规模的增厚具有促进性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我国贸易交易金额,与此同时还能够让更多中小企业参与到国际市场内,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夏恒,马天山.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困境及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15,05:51-54.

[2]林玉贞.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机遇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326-327.

第2篇

摘要

云南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与多国接壤或相邻,但是云南省对于跨境电商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企业带动能力较差,造成了各大企业对于跨境电商的了解不全面。近年来,国家实行的“一带一路”为云南省的跨境电商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各个省份也开始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这给云南省的相关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跨境电商冲破了国家之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一步步走向无国界贸易。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来着重分析云南省跨境电商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云南省应当抓住机遇,充分运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培养大量相关人才,为云南省跨境电商的发展形成其他国家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竞争优势,走一条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

关键词: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分析,对策

Abstract

Yunnan Province has a superior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developed transportation. It is bordered or adjacent to many countries. However, the infrastructur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Yunnan Province is imperfect, and the ability of enterprises to drive is poor, resulting in incomplete understanding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by major enterprises. .In recent years, the “One Belt, One Road” implemented by the country has brought hope to the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Yunnan Province.Various provinces have also begun to vigorously develop cross-border e-commerce, which has brought great pressure on related industries in Yunnan Province.Cross-border e-commerce has broken through the barriers between countries, making international trade step by step to trade without borders.Based on the SWO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Yunnan Province, this paper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Yunnan Province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Yunnan Province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make full use of its location advantages, vigorously develop cross-border e-commerce, train a large number of relevant talents, and form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at other countries can not surpass in a short tim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Yunnan Province, so as to take a large-scale and professional road.

Key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Development trend, Analysis, Countermeas

1.引言

1.1研究背景

跨境电子商务,也被称为跨境电子商务,是指一个国际商业活动其中的贸易主体在不同的环境中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并通过跨境物流完成商品运输的交易。近年来,我国各大企业在互联网的支持下积极走出国门,不断推进着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新兴的这种贸易形式拥有全球性、无形性、匿名性、即时性、不受地域环境制约、覆盖范围广等诸多特点,相对于传统贸易方式来说,有着显著的优点。但是基于它的无形性以及匿名性等特点,其存在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云南省在跨境电商方面的发展,相较于其他沿海省份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设施不完善、技术人员缺乏、企业带动能力差等因素都阻碍了云南省跨境电商的发展。因此,在现如今“互联网+”的大背景下, 云南省跨境电商的发展还是存在着诸多阻碍。

1.2研究意义

在当今跨境电商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现状下,它给世界经济贸易带来的变革是同样巨大的。跨境电商在一定意义上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障碍,使国际贸易逐渐走向了无国界化贸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开放跨境电子商务可以最大程度地增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促进企业间多边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互惠。此外,对于消费者而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可以使他们很容易从其他国家获取信息,并从其他国家购买高质量和低价格的商品。

近年来,国际贸易条件日复一日地恶化,欧洲和日本的需求一直在下降,导致中国的出口贸易的增长已经放缓。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国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型贸易形式的发展脚步正在一步一步加快,并有望成为中国贸易的领头羊。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云南省的跨境电商的发展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1.3 文献综述

邓志超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广东省为例》研究了广东省跨境电商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并提出了高校应当进一步了解电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按照企业的需要着重培养具备企业所需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样电商企业才能进一步发展。

王韶洁在《浅谈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中提到,在中国现如今的时代背景之下, 必须要积极发展跨境电商,有效运用各种资源,加快我国的贸易转型升级的完成,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王岸明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电商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中提到,跨境电商的发展势必会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贸易进步,要想跨境电商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最大程度发挥我国跨境电商的优势,结合政府对跨境电商的政策优惠,大力发展我国跨境电商。

张艺馨在《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中提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良好,但是还是存在诸如支付安全、物流、成本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建立安全支付系统,改进物流管理等。促使我国跨境电商在未来更好更快地发展。

王荔玫,陈胜利,曹梦莹在《跨境电商对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中提到,我国中小企业如果想要长远的发展,必须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住脚。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在现在的国际竞争环境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而发展跨境电商能够使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制约。

2.云南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1国内现状

2.1.1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逐年扩大

自2008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总额在2008年仅为0.8万亿元,但是在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总额达到了7.5元,足足增长了9倍多,均年增长率为28%。到2018年,交易总额达到8.8万亿元,同比增速在17.3%。(如图2.1)

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总体上是稳定增长的,根据预测,未来几年内我国跨境电商的交易规模能够继续保持年均16%的符合增速发展,到2020年,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12万亿元,占商品进出口总量的37%以上。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交易规模(万亿) 2.9 3.9 5.1 6.3 7.5 8.8

增速   34.50% 30.80% 23.50% 19% 17.50%

表2.1 2013-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

图2.1 2013-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

资料来源:商务部、海关总署、艾媒咨询

从图2.1中可知,我国的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的增速在逐渐减缓,其中原因主要是跨境电商的主力军——中国海淘用户规模增速逐渐放缓(如图2.2)。

年份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用户规模(亿人) 0.15 0.23 0.41 0.58 0.74

增速   53.30% 78.30% 41.50% 27.60%

表2.2 2014年-2018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

图2.2 2014-2018年中国海淘用户规模

资料来源:商务部、海关总署、艾媒咨询

近年来,随着海淘市场的快速发展,产品问题层出不穷,其中假冒伪劣产品问题最为突出。如果货物的质量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 ,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难的。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5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报告》显示,网购投诉占所有电子商务领域投诉总数的43.74%,占比最高,其次是生活服务O2O,占24.05%,海淘排名第三,占比7.53%。

《报告》显示, 通过京东、淘宝全球购、天猫国际、苏宁海外购、贝贝网、亚马逊中国、网易考拉海购、小红书、洋码头、蜜芽等跨境网购平台购买进口商品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选择, 海外电子商务促销活动,如“黑色星期五”也带来了网上购物的新浪潮。在跨境电商进口商需求旺盛的同时,也出现了清关时间长、商家发货慢、客服售后服务差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网上消费者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他们的权利的意识有所增加,进口商和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新的投诉灾区。

2.1.2 跨境电商出口分布多元化

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从结构上来看的话,一直是出口为主,进口为辅。国家近年来用各种政策大力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步伐,主要目的就是要扶持传统外贸企业借助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跨境电商B2B”和“跨境电商B2C”交易占比在2015年分别达到了88.5%和11.5%,“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据绝对优势。

由于跨境电商不受地域环境制约的特性,其出口国相对比较分散。主要在俄罗斯、法国、德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巴西等国。可见,我国跨境电商的出口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各个发达国家,其中欧美市场还是主要出口市场。

2.2云南省现状

2.2.1出口贸易呈下降趋势

云南省跨境电商2011年到2016年的发展总体呈现出先增后降的态势,在“十二五”期间,云南省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1174亿美元,2016年完成出口贸易总额199亿美元,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将近19%。如图2.3所示,云南省跨境电商的出口状况并不乐观。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规模(亿美元) 161 210 258 300 245 199

表2.3 2011-2016年云南省跨境电商对外贸易交易规模

资料来源: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海关

2.2.2 规模不足

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省是东南亚、南亚的辐射核心,但是跨境电商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相较于沿海城市的跨境电商发展强省还有较大差距。云南省跨境电商并没有在省内各市形成较大规模。跨境电商是电子商务与外贸的结合,想发展好跨境电商,就必须先发展好电子商务。据云南省商务厅消息称,在2017年,云南省跨境电商发展的速度非常可观,全省实现网络交易额204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9.69%。从总体来看,云南省的电子商务发展规模并不大,主要是网络零售规模较小,企业聚集效应较差。

2.2.3 产业基础薄弱

对于云南省来说,无论是什么产业类型,产业基础薄弱都是导致云南无法真正意义上“走出去”的主要问题。云南省跨境出口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导致了企业竞争力不足,无法与沿海城市相比较。2016年,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5-2016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发展报告。报告指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出口3C电子产品,照明,户外产品,珠宝,服装,鞋帽,箱包、健康与美容、汽车配件、家居园艺、母婴玩具、安全监控。而这些数据对照云南省产业结构来看,云南省没有充足的货物以供出口,充分体现出云南省产业支撑力不足。

2.2.4 缺乏品牌意识

云南省跨境电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思考如何提升电子商务产业的综合实力。如果云南跨境电商没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就很难受到海外市场的青睐。要优化品牌意识,注重品牌打造。云南省注重高原特色产品推广,依靠云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云南省拥有特色农产品、药材、鲜花、咖啡等一些量大质优的产品,但是却难以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席之位,主要原因还是云南企业不注重品牌建设和维护。

以云南的鲜花为例,“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政府着力打造了一批知名云南花卉品牌。品牌是差异竞争化的手段,而如今全球市场的竞争逐渐以品牌竞争为手段,因此,云南花卉产业是否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品牌优势决定了该产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分到一杯羹。

3.云南省跨境电商发展的SWOT分析  

3.1优势

3.1.1自然资源优势

云南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河流湖泊纵横,气候类型多样,地质现象复杂多样,是一块依山傍水的宝地。

云南地形地貌复杂,属低纬山原季风气候,错综复杂的地形和北高南低的地势,冬季受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海洋季风,由于大气的影响,再加上季风以及气团的交替影响,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气候类型。云南四季如春的独特气候,使各种特色农产品、药材、鲜花、咖啡在这里都能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且品质相对较好。云南气候特点一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二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三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明显。在优越的气候条件影响下,作物对生产设施要求不高,这是把云南建成跨境电商出口大国的一个有利条件。

3.1.2区位优势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南方向与缅甸接壤、南边与老挝越南相邻,与三个邻国的六个省份接壤。南北方向贯通中国和南亚、东南亚泛亚铁路等国际通道。东西方向联系了欧亚非三大洲,是中国联系和通往东南亚、南亚的要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了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打造国际贸易投资新平台、建设连接南北通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要点,云南地处亚洲的地理中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云南“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凸显了云南在对外贸易中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云南省突出的地理优势为云南省发展跨境电商提供了基础保障。   

3.1.3政策优势

亿邦动力讯2019年2月19日消息,日前,云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到2020年,云南省将建成完善的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线下产业园区平台及跨境电子商务信息共享体系等“两平台、六体系”,同时支持鼓励和支持邮政快递、各大物流企业与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加强合作,在东南亚国家及其他经贸合作密切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境外集散中心、物流仓配,进一步完善跨境物流服务网络。

云南省政府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不仅提出了“335”工程(所谓“335”,就是“三中心”、“三平台”和“五网络”),而且还推动了云南省跨境电商协会的成立,极大的促进了云南省跨境电商的发展。国家提出的这一系列的政策都为云南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同时也为云南跨境电商谋求发展。

3.2劣势

3.2.1物流系统落后

物流对于电商来说及其重要,而对于跨境电商来说,物流更是重中之重。但是云南省的物流运输方面表现为整体运输能力不足,昆明尚未全面开放出港航班,出口主要还是靠客运航班。但是昆明机场载运能力不足,无法最大限度的满足运输需要。尤其每逢“双十一”、“双十二”等活动期间省外及国外的需求量都大大增加,更加难以保证货物的货运舱位。并且云南省从事跨境业务的大都是个人或者零散的中小企业,并没有一个相应的系统来支撑,那么卖家就只能依靠现有的物流企业,但是这些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备,而且云南国际航线较少,运输能力有限。甚至许多远东地区没有直达航线,需要从曼谷等地进行转运,在这种情况下,类似花卉、食品等保质期较短、物流要求较高的货物没有冷链系统的支撑,会使从国内出口的货物在运输途中的品质下降。

3.2.2 跨境电商人才匮乏

电子商务是近十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行业,而跨境电商的发展时间只有短短的五六年,从事跨境电商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管理及技术人才涉及到各个专业领域的知识,例如外贸、物流、电子商务、金融、营销、语言等。而该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快,导致学校目前培养的人才与跨境电商所需人才有一定的差距,因而没有办法及时的为各大企业提供有相关知识的人才。相关专业的人才大都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而云南省与沿海城市的差异就在于此。

由于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关的跨境电商业务需要精通多国小语种语言,并且了解各国的文化风俗,但是严重匮乏的相关人才根本无法满足云南省快速发展的电商业务。虽然政府也颁布各种政策大力支持,但是语言沟通障碍和文化差异却严重阻碍着云南跨境电商的发展。

3.2.3 企业对跨境电商不重视

根据商务部统计,截至到2014年,云南省10475家外贸企业中,仅有二百家入驻阿里巴巴进行电子商务活动,而进行跨境贸易的企业更少。这充分体现了云南省的企业对于跨境电商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参与度过低。一方面原因是跨境电商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型业务,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企业的目光过于短浅,缺乏远期的战略眼光,思维始终停留在传统的营销方式上。由于云南省经济发展比较慢,而其他沿海城市已经进入了跨境电商竞争较为激烈的阶段,而云南省此时正处于观望状态。而且云南省的发展重点还是在国内的电子商务上,因此对国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南亚市场疏于了解和分析,导致云南各大企业对于跨境电商的发展引不起重视。

3.3 机遇

3.3.1东南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胡锦涛于2007年访问云南时,他提议将云南省建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云南省确立了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在此过程中,东南亚范围的电商市场表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东南亚国家大都地处偏僻,例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岛屿众多的国家中,大型仓储式零售以及零售商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云南省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跨境电商市场带来了机遇。实施桥头堡战略方针以来,企业对跨境电商的重视大幅度提高,并且昆明新机场及支线机场的建设、泛亚铁路东中西线工程的建设和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发展对于促进云南跨境电商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云南省积极发展“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各个国家的交流。2017年,自贸区商务门户网站正式建成,进一步加深了与东盟各个国家的联系,建立了以云南省为信息枢纽的沟通渠道。推动了云南省与东盟国家的跨境电商合作和发展。

3.3.2 省内小微企业外贸发展迅速

云南省得益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长期与邻国进行边境贸易,尤其近几年云南省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更加迅速,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云南省小微企业的发展速度极为惊人,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不断转型,从传统产业逐渐转型到信息化产业,并且政府对小微企业外贸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优惠,例如税收优惠。

2015年,云南省统计局发布了《云南省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第一号) 》,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云南省第二,三产业小微企业共有12万家。其中有证照个体经营户有129.08万个。截至2018年末,经国家统计局审定,2018年云南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7881.1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98.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6957.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8424.8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在投资结构上,全省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6.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3%;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相对于2017年来说,全省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其中网络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全省仅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就达到了33.93亿元,比上年增长39.7%。 

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代表公司——五洲跨境电子商务公司,于2017年获得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批准后成立,云南启迪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云南财经大学联合体中标“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公共项目建设服务”。根据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和云南省的优势,提出了构建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交易与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发展目标。建立了五洲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全面发展东南亚平台,辐射全球。五洲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采用“B2B2C”的商业模式,通过国内外的线上、线下交易平台,扩展到跨境电子商务在线体验系统。线上是以PC端网络、移动应用、微信公众号为销售平台,线下基于跨境电子商务体验系统,实现与在线平台无缝对接,开通自助终端+移动互联网+智能物联网+云数据新模式。五洲跨境电子商务公司通过整合试点城市资源,并与京东、阿里等国内知名电子商务企业达成合作,不断地将云南优秀的特色产品推向东南亚乃至全球的市场,同时还引进国外优质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国美控股集团被引入云南一家合资工厂,在云南边境或跨区建设“美国五洲”小家电生产基地。在国家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云南省商务厅的指导和支持下,五洲跨境电子商务公司致力于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和供应链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的运营。在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将更好地为云南进出口贸易量的较大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

3.4挑战

3.4.1 邻省跨境电商发展速度更快

近年来,广西省跨境电商的发展明显快于云南省,2014年以来,“猫扑”网络社区的总部迁居广西南宁,京东商城的“中国特色广西馆”在南宁开业,广西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举办中国 - 东盟博览会的南宁,不仅赢得了首批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而且还获得了国家海关总署开展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业务的批准。

云南周边的诸多省份都在进行跨境电商的发展,但是发展最为迅速的当属广西省,广西省与云南省有着极其相似的区位优势,也同样是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门户,这为云南省的跨境电商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4.2 东盟各国发展跨境电商的制约

虽然近几年东盟国家的跨境电商发展速度惊人,但是快速的发展也同样产生了各种问题。第一,东盟各国相对于与中国进行电商贸易的其他国家来说,是比较落后的,其本土电商平台的建设缺乏一定的专业性。技术以及经验的匮乏使得东盟各国本土的电商平台受到其他各国的竞争制约。第二,东盟各国的海关和法律并没有对跨境电商形成统一的标准,通关、退税、汇结等过程都为各国的货物出口、进口带来了不便,在过境方面,各国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货币和支付方式都没有统一,并且还有不习惯在线支付方式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各国网络普及率差距较大,如图3.2所示。第三,东盟国家众多,很多国之间语言互不相同,这就给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图3.2 2010-2015年东南亚五国互联网普及率

4.对于云南省发展跨境电商的对策建议

4.1构建健全的物流系统

4.1.1提高货物运输能力

目前云南跨境电商货物出口方式主要依赖航空运输,长途陆运已经被逐渐舍弃,其主要原因就是陆运时间长,而有些货物的保质期较短,陆运会使这些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大量损失,并且到达目的地后的售价也会因此提高。

然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陆运也许可以作为货物出口新的运输突破口,建立完整的冷物链物流体系,发展冷藏车运输方式,根据目的地离出发点的距离来调整运输车辆的制冷系统,争取在最大限度上做到节能、环保。进而改变保质期较短的货物出口过分依赖航空运输所导致的售价高、成本高的局面。

4.1.2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

物流问题是跨境电商的主要关注问题,云南在发展陆运的基础上,航运也需要进一步完善。2012年昆明新机场建成以后,云南省的航空运输能力大大提高。可以提前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各大企业前来投资,开辟建立专门的电商航运的线路。机场可以在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增加和完善机场的“电商运输专用”设施。如“电商运输”绿色通道、电商检疫和安检设施、包装和处理设施等。

作为长期与东南亚、南亚及其他各国进行贸易的省份,云南省应当建立独立的物流园区。从世界各地运来的需要运往其他国家的货物先在园区中分类和装运,再由合适的运输工具通过各个通商口岸运往世界各地进行派送。这样就进一步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还降低了物流成本。

还要进一步加强物流监控,形成完善的物流售后、售中服务,让物流管理更加便捷,让买家和卖家都放心,提高用户体验感,及时传报海关的相关政策改变或者海外相关信息,能让云南省跨境电商行业发挥自己的优点去更好的适应海外市场。

4.2 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

4.2.1 相同产品企业进行集中管理

不同产品企业的企业文化和内部结构差异过大,统一合作有一定的阻碍性,一体化水平无法达到要求。这使得云南省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大都是批发零售商,无法制定统一的制度,不能形成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品牌。如果对拥有相同产品的企业进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并,这样就比较利于该企业群产生本土化的品牌,更容易提高知名度,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化市场并且享誉海外。

4.2.2 提高企业参与度

近年来云南省的跨境电商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众多企业中,知道如何进行实时操作的却很少。因此,大多数接触跨境电商的企业的思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对于如何操作跨境电商还是一知半解。而针对这个现象,应该由国家和云南省相关部门实施制定相应的政策或制度进行扶持。由于企业众多,应该从中选取发展前景较好和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几个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再由这几个企业对剩下的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扶持。以此类推,一层一层进行带动,推动云南省的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

4.3 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4.3.1 企业学校合作培养相关人才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应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通过试点推广和示范指导,转变为以本科职业教育为重点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当独立学院成立为独立的高等学府时,鼓励将自己定位为应用型高等教育机构” 。党和政府强调应用型大学转型和发展的重要性,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和合作教育是实现上述政策的重要途径。

云南省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企业在培养相关人才的过程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生产实习的平台,而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培养方案不是单一的培养人才的过程。鼓励省内企业与省内职、技校以及各大高校的合作,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契合度。学校可以通过直接建立与企业之间的对接,变被动为主动,了解企业需要哪种人才,专门针对企业设立符合云南省跨境电商发展要求的专业,由学校老师和经销商的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和培训,实现专业与职位之间的无缝衔接。

京东是中国第一个在美国成功上市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虽然近年来京东集团在不断地持续增长和发展,但它仍然注重基层管理人才的战略储备。2017年11月,京东集团华南公司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将学校的创新素质提升项目与京东集团的“京种子育苗工程”战略对接,打造一期“京苗班”。共同的目标是共同制订“京苗班”与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计划,落实与工作相结合的研究,生产与研究相结合,并运行合作学校的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工作的需要,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以确保“京苗班”人才培养的质量。企业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安排导师指导并系统开展岗位轮换实践教学。企业将协助组织和管理实习过程。三是校企双方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各类、各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并一致向外界提交研究成果。

应用型高校应培养具有更广泛基础,理论基础更扎实的和实践技能相对完整的人才,校企互动将专业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联系起来,通过教育改革实践和制度创新,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深化产学研结合,创新校企合作。从专业建设,人才共建,流程管理,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模式创新,文化整合和责任共享等方面探讨了校企一体化教育的新途径。

4.3.2 培养小语种专业人才

由于云南相关的跨境电商业务需要精通多国小语种语言,并且了解各国的文化风俗,因此高校或者社会教育机构可以专门设立东南亚、南亚等国的小语种语言专业,制定专门的符合跨境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选择相关教材。让学生学习各国的风俗文化等知识,为以后云南省跨境电商走出国门,向东盟各国发展打好基础。相对于云南省来说,我国沿海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作为电子商务区域经济的重心,急需大批高端、拔尖的小语种复合型人才。因此该区域城市进行了对跨境电商所需人才的“3个融合”( 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和本土教育与境外教育的3个有效融合)、 “5A 能力”(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4个协同”( 校校协同、校地协同、校企协同、国际协同的4个协同)联盟构建培养模式的研究。

结论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也不断提高,虽然云南省跨境电商是最近几年新型的产业,但是发展状况良好。而云南省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也推动了云南省跨境电商的发展。然而,所谓“欲速则不达”,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种不足、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云南省跨境电商发展状况的分析,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云南省跨境电商产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1.构建健全的物流系统。促进各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拓宽运输渠道,建立完善的冷物链物流体系。增加机场“电商专用”设施,进一步完善航空运输。2.调动企业积极性。采用相同产品企业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参与度的方法,解决不同企业之间差异过大的问题,带动各个层次的企业参与跨境电商,推动云南省跨境电商的发展。3.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采用企业学校相结合的办法,有针对性的培养专业人才,避免出现企业所需人才与高校毕业人才之间差距过大。

综上所述,云南省成为跨境电商出口大国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云南省跨境电商产业仍然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国际竞争力。立足优势,整合好各种资源,积极引进资金和技术,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最终形成其他国家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竞争优势,走一条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

致谢

毕业论文的撰写作为我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课,给我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在此次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缺乏相关的技巧与经验,使我在完成毕业论文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我很幸运遇到李顺洪老师,不论是论文初期框架的搭建还是论文中细小的逻辑方面都给予了我很宝贵的意见,帮助我论文的完成。

我的同学在我的写作过程中给我鼓励和她们的经验,我们一起沟通,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此,我表示诚挚的感谢。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感谢各位评审老师对我的论文严格把关以及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Pengyan Wa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ign Trade Model[J].美国科研出版社期刊,2018,1665-1671. 

[2] Bin Hu; Qianqian Luo;. Cross-border E-commerce Mode Based on Internet +[J].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8. 

[3]Arthur J Lin; Eldon Y Li; Shih-Yang Lee;. DYSFUNCTIONAL CUSTOMER BEHAVIOR 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A JUSTICE-AFFECT-BEHAVIOR MODEL[J].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2018,36-54. 

[4]Maria Giuffrida; Riccardo Mangiaracina; Alessandro Perego; Angela Tumino;.Cross-border B2C e-commerce to Greater China and the role of logistics: a literature re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2017,772-795. 

[5]单维霞.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云南省跨境电商发展困境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0):29-30. 

[6]张瀚月,“一带一路”视阈下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路径及对策研究[J]. 中国市场,2018,(28):183-186. 

[7]赵雪松; 张天阳. 云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J],电子商务,2018,(03):19-20+25. 

[8]蓝薇. “互联网+”背景下云南省中小企业跨境电商营销策略研究[J]. 中国市场,2017,(36),126-126+128. 

[9]赵毛毛; 晏建学. 对于云南省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发展的思考[J]. 电子商务,2016,(10),29-30. 

[10]王媛. 云南跨境电商问题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16:147-148. 

[11]赵扬,黄红梅. 中行全方位引领云南省跨境人民币发展[J]. 时代金融,2016,(01),61-62. 

[12]刘应波.“桥头堡”战略下云南跨境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探索[J]. 中国商贸,2015,(08):40-42. 

[13]王外连,王明宇,刘淑贞.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电子商务,2013,(09). 

[14]刘娟.小额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问题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电子商务及物流服务创新[J]. 对外经贸实务,2012,(02):89-92. 

[15]郑宇,喻晓艳.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技术与市场,2016(05):372-373.

[1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Z].

[17]刘金国,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研究——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与京东集团共创“京苗班”为例[J].中国商论,2018,(29),170-1

[18]莫岱青.2015年中国“海淘”五大痛点与典型案例盘点[J],计算机与网络》.2016,42(06),46-48 

[19]邓志超,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电子商务 2019,(05),61-62

[20]王韶洁.浅谈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9年05期

[21]王岸明.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电商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9年第07期

第3篇

关键词: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 浙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现状及特征

随着劳动力资本、租赁土地、技术能源等生产要素成本的极速提高,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的廉价成本优势在不断减弱,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达到一个瓶颈阶段。而与此相较,由于跨境电商本身所具有减少中间环节,打破常规垄断,节约交易成本,大大有利于在效率与费用方面加强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外贸企业的利润率。转型跨境电商,俨然已成为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浙江省出口7944.2亿元,相较增长2.3%,其中跨境电商出口13.2亿元,同比增长了144.4倍。随着浙江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2015年上半年出口商品结构化优势明显,已渐渐从“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发生转变。在此大背景下,浙江中小外贸企业如何把握跨境电商这一新兴趋势,利用此技术与手段来提升企业内部竞争力,增收海外市场销量,对公司的长远发展着实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分析浙江中小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发展状况,主要呈现出几个特征:(1)交易多边化。中小外贸企业在跨境电商的交易过程中,其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等方面呈多边性,并呈网状结构,能够实现与其他国家间的直接贸易。(2)单位小批量。由于中小外贸企业本身结构的局限性,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交易模式还是企业与单个消费者之间的贸易往来,双方交易的大多是小批量或是单件的贸易产品。(3)订单高频度。订单交易高频度也正是在中小外贸企业在发展跨境电商小批量订单的前提下,企业或个人消费者因互联网带来的采购方便,进而增加了两者在跨境贸易中发生的频率。

2 浙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问题分析

2.1 产品同质化较严重,企业网站成效较差

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跨境出口产品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儿童玩具、日常用品、服饰、机械等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类产品所包含的技术含量不高,产品之间同质化严重,差异化程度甚小,在生产价值链中处于低端,极其易受到海外市场的竞争冲击。此外,由于经济实力有限,没有足够能力建设网上商城,浙江传统外贸企业主要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跨境交易。但凡建立了自己企业的网站,又因企业网站功能简陋,信息匮乏,不能足够吸引用户的浏览,致使企业网站上线后成效也不太理想,形同虚设。

2.2 复合型的人才短缺,平台发展起步缓慢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项新兴产业,从业人员要对于外贸业务操作及电子商务运营都有涉及。而就目前而言,浙江高校对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还处于摸索阶段,与企业也缺乏切实有效的合作,还没有形成产学研共建的职业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大多跨境电商企业倾向于“拿来主义”的人才战略,不愿牺牲更多培训成本去锻炼员工,眼中一直盯向富有实战经验或直接能够上手的跨境电商人才,而这种人才少之又少,进而大大影响了跨境电商平台的深入发展及中小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转型。

2.3 跨境物流发展滞后,运输体系亟待发展

目前B2C模式下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方式有三种:海外仓储、聚集后规模化运输及国际快递。对于中小外贸企业而言,国际快递为主的运输体系是主要物流选择,然而这种物流运输在运作中有费用昂贵、运途周期长等不良因素,长期必然制约跨境业务发展。由此看来,我国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发展大大滞后,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国际物流运输体系有待发展,来提升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在行业服务的能力及水平,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匹配其自身需求的便捷化、专业化、效率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2.4 跨境交易信用不佳,转型升级融资困难

因为跨境电商是基于在互联网的商务模式,由此产生的消费者及企业信用不一也成为其发展中的瓶颈因素。并且在外贸实操当中,由于地域、文化等不同,缺乏一致性的信用标准,跨境电商行业市场秩序参差不齐,影响了浙江外贸企业的整体形象与信用。一方面是信用问题,中小外贸企业还由于管理不规范、效益不稳定等原因,很难得到资本市场的及时关注。中小外贸企业的状况完全达不到大银行设立的信用标准,而民间融资又存在风险大的问题。融资困难已经成为制约其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因素。

3 浙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对策分析

3.1 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有效推广企业网站

浙江中小外贸企业要做好产品的选择与研发。产品的选择是离不开深入调研的,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深入开展市场调查,包括产品性能、目标市场、竞争对手、消费偏好等,推出具有特色化的产品,并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进一步满足消费需求。同时,企业还必须加强网络等硬软件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明确网站自身定位,完善网站的功能,提高全方面的售前、中、后服务。在网站上及时更新有效企业信息,包括产品更新及营销活动更新等,通过新时代4E营销体系全方位开展营销策略。

3.2 加快培育复合人才,提升业务运营能力

跨境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雇佣成效是决定企业能否在跨境电商这条路走长远的关键。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要转换人才思路,积极与浙江省高等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建立跨境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除了培训人才外,还要进一步提升业务人员的实际运营推广能力。一方面,要在产品标题的拟定、产品图片的处理等方面做好编辑,提品的网络曝光量。另一方面,推广引流,借助SNS、论坛、Facebook等社交媒体进行互动推广,提升产品形象。

3.3 完善配套物流设施,积极对外开展合作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要加快跨境电商模式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价值挖掘,解决交易环节中的现实问题,实现物流服务精准化与智能化,为浙江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此外,充分发挥国际浙商的优势,促进物流业跨境发展,实现深度合作。浙江中小外贸企业要尽可能利用侨商在国际的营销渠道、平台市场及物流仓储等条件,加快国际贸易物流平台建设,进而为境外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货物配送服务。

3.4 营销良好市场环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跨境电商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部门要针对浙江中小外贸企业建立跨境电商信用公共服务平台,确保跨境电商的健康良性发展。同时,中小外贸企业也要树立诚信的意识,积极配合参与电子认证与网上的信用评价。面对融资困难的问题,政府要进一步存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外贸企业搭建各类融资服务平台。此外,大银行适当放宽信用额度与信用标准,让更多中小外贸企业能够有机会去获得跨境融资,进一步推动外贸的转型升级。

4 结束语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其逐渐成为浙江省外贸发展的新机遇。同时,浙江中小外贸企业的跨境电商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提高在效率层面的发展机制,增强海外出口的竞争优势,将对保持浙江外贸稳定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认识浙江中小外贸企业在自身产品、网站建设、人才培养、物流设施、信用体系及融资等方面的问题,继而继续寻找解决各方面问题的突破点,提出有效的建议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弥补不足,突破瓶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为促进浙江中小外贸企业的跨境电商转型升级提供可行性论证。

参考文献

[1]沈静芳.浅析外贸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J].中国市场,2015(28).

[2]张秀美.浙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289-301.

[3]黄冬梅,汤天啊.浙江传统中小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的瓶颈及对策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20-124.

第4篇

>> 北京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英语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前景 陕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状况分析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探讨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运作模式探究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探究 浅谈我国跨境电子商务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探究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研究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现状分析及措施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条件下我国物流企业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分析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 理论分析我国现有跨境电子商务的与应对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 Helen B.Junz,Rudolf R.Prices and ExportPerforrmance[C]. Procee-ding of the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Section.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1964.

[2] 池毛毛,赵 晶.E―SCM中电子商务能力与绩效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12(3):116-123.

[3] 戴勇.电子商务虚拟物流研究趋向[J].商业研究,2009,10(总390): 147-151.

[4] 邓若鸿, 王武义,于朝江.电子商务障碍因素演化模型的研究与实证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12(24):21-26.

[5] 李卫宁,蓝海林.电子商务时代的竞争结构分析[J]. 山西大学学报,2001,24(1):43-46.

[6] 刘博洋,康亮.影响我国中小型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动因分析[J].商业经济,2011(12):70-77.

[7] 彭赓, 和利方.电子商务产品的网络营销适应性评价指标及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2009(10):117-119.

[8] 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9]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3年春季)[R/OL]. http:///article/cbw/201304/20130400107526.shtml.

[10] 吴养学,彭晖加.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生存的实证分析[J].北京:经济管理・ 新管理,2006,10 (20):76-80.

[11] 谢春.2012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成为网民第二大电子支付方式[EB/OL]. http:///e-payment/20130401/19629.

[12] 杨坚争,汪尧明.电子商务对上海企业影响状况调查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1(11):104-113.

[13] 杨坚争,李玲.我国不同规模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查分析[J].北京:电子商务,2011(12):2-3.

[14] 郑月明.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4):132.

[15] Zhu K. The complementar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 logy infrastructure and e-commerce capability: A resource-based assessment o f their business value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004, 21(1): 167-202.

[16] Sanders N R. An empirical study o f the impact of e-business technologies on 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7, 25(6): 1332-1347.

[17] Soto-Acosta P, Merono-Cerdan A L. Analyzing e-business value creation from 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28(1): 49-60.

[18] Zhu K, Kraemer K L. E-commerce metrics for net- enhanced organizations: Assessing the value o f e- commerce to firm performance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2, 13(3): 275-295.

[19] Kohli R, Grover V. Business value of IT: An essay on expanding research directions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J].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 s, 2008, 9(1): 23- 39. Based analysis[J]. M IS Quarterly, 2005, 29(4): 625-652.

[20] Lauer T W. Side effects of mandatory EDI order processing in the automotive supply chain [J].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6(5): 366-375.

[21] Eikebrokk T R, Olsen D 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competency factors affecting e-business success in European SME s [J]. 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7, 44:364-383.

[22] Pavlou P A, E lSawy O A. From IT leveraging competence to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urbulent environments: The case of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6, 17(3): 198-227.

第5篇

摘 要: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蓬勃,而随之带来的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问题与传统跨境物流和境内电子商务物流都有所不同。为迎合这

>>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的国内文献综述 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的文献综述 跨境电子商务构建新“物流”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状况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之物流机遇 跨境电子商务背景下跨境物流如何提升 我国粮食物流问题与对策的国内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下物流服务质量的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物流研究现状综述 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剖析 跨境电子商务催生物流新机遇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其演进方向 义乌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京东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探究 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服务的提升 浅析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零售物流问题探讨 东莞小额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骆宗伟. 跨境金融物流服务创新及保税物流园区个案分析[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9,(06):168-174.

[3]乔华. “跨境电商”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9):65-66.

[4]封云.加快天津港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15,(04):7-10.

[5]杨云鹏. 自贸区空港物流综合信息云平台建设问题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8):47-48.

[6]丁俊发. 上海自贸区一周年给物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储运,2014,(11):38.

[7]王林. 国际物流绩效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两个市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J].中国流通经济,2014,(05):50-55.

作者简介:

郑慧,安徽阜阳人,云南财经大学信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

余益民,湖南桃源人,博士,云南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子政务、单一窗口。

第6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保税进口;直邮进口;SWOT分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通信技术的进步,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以下简称“跨境电商”)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方式,给对外贸易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兴起,跨境电商作为当今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兴力量正逐步走进公众的视野。

2014年被行业称为跨境电商元年,国内学者关于跨境电商的研究也于近两年逐渐盛行。现有文献关于该命题的研究主要分以下四个方向:一是从研究方法来看,大部分学者以某地区为例分析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如沐潮(2015)以前海蛇口片区为例,研究跨境电商运营对比分析,张顺和(2014)以厦门为例,分析了国内企业如何借助跨境电商实现商品出口;二是从跨境电商的模式分类来看,大部分学者按照参与主体将跨境电商分成B2B、B2C、C2C三大基本模式,以上述模式为基本点从而向下细分,如李金芳(2015)着重分析了M2B2C为代表的跨境电商出口模式,朱丽(2014)以敦煌网为例,着重分析了B2B为代表的跨境电商运营现状;三是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学者在研究保税进口和直邮进口两种模式时,侧重于从物流方面分析,例如李耀华(2016)提炼出目前使用较多、快捷高效的三种跨境物流方式包括海外中转物流、海外直邮和保税进口物流,李娟(2015)通过分析进口跨境电商物流模式,提出直购进口海外仓模式是趋势;四是从研究角度来看,国内大部分专家学者从政府、企业的等角度分析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如赵大成等(2015)从政府角度分析了跨境电子商务的政策环境、制约因素和政策建议,张星(2015)以天猫国际为例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

综上所述,国内大部分学者以主体不同来划分跨境电商的主要运营模式,分析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但以监管方式划分跨境电商运营模式的较少,少数以监管方式划分跨境电商运营模式的研究者侧重于从物流方面研究保税进口和直邮进口两大运营模式,而对于两种模式本身的对比较少。鉴于此,笔者拟从监管方式方面将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划分成保税进口和直邮进口两大模式,采用SWOT分析法,对比分析保税进口和直邮进口两大模式的优劣势,研究一个企业应如何在跨境电商的激烈竞争中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

一、保税进口和直邮进口概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5万亿元,较之2014年的4.2万亿元,同比增长30.9%。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跨境电商从进出口方向分为出口跨境电商和进口跨境电商,其中2015年跨境出易规模达4.49万亿元,占比83.2%,跨境进易规模达9072亿元,占比16.8%。由此看来,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将始终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但在“跨境交易”与“电子商务”双引擎的拉动下,中国跨境进口电商的增速快于跨境出口电商。

具体而言,进口跨境电商又可分为保税进口和直邮进口两种模式。所谓保税进口,是一种典型的B2B2C模式,即指借助国内现有的保税区,国外厂商将海外商品大批量发送到保税区的仓储仓库并经由海关报关检查,当国内顾客下达订单时,阿里巴巴等各大国内购物网站直接通过国内的物流公司从保税区仓库直接发货送到消费者手中。所谓直邮进口,是一种典型的B2C模式,即指消费者从国内或者国外的购物网站上下达订单,海外商品通过国际邮政、国际快递、海外仓、物流专线等多种直邮模式直接从国外仓库运送到消费者手中。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统计,2014年全国保税区共完成工业产值5816.2亿元,比2013年增长3.9%,据多媒体报统计,直邮进口市值已突破100亿元。由此可见,目前保税进口模式在进口跨境电商中占据主流,直邮进口模式虽占比较小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二、保税进口和直邮进口的SWOT对比分析

SWOT分析是把组织内外环境所形成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挑战(Threats)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分析以寻找利于组织发展的经营战略的方法。一般文献都是从S、W、O、T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但鉴于直邮进口和保税进口之间的优劣势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所以将两者的优劣势同时进行对比分析;鉴于国家政策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给两大运营模式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所以将两者的机遇和挑战同时进行对比分析。

1.保税进口与直邮进口优劣势对比分析

(1)货物供应

保税进口模式是基于大数据分析,提前将商品运至国内保税仓库。若订单超出预期,则需要临时加运。保税进口的电商经常一次性从国外购进大批量货物存至保税仓库,容易导致商品囤积,而且长时间存放会增大商品破损的风险。除此之外,保税进口的跨境电商短时间内不会补充新货,除了一些规模化的商品,一些时尚化个性化的最新潮品难以及时供应,这与直邮进口相比,便造成了货品供应滞后的劣势。

直邮进口模式是先有订单,后从国外直接发货,货品供应丰富,消费者拥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并且可以购买到保税仓库中没有的最新海外产品,这也是直邮进口的优势之一。

第7篇

【关键词】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应对策略

引言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电子商务模式,它突破了区域之间的限制,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不同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处理国家间贸易活动的具体环节,并且利用互联网不断实现对外贸易模式的创新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工作,通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与推广,能够实现商品互补,推动中国进入国际经济市场活动中,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进而有效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经济话语权。

一、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通关率低

在传统的贸易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是现场实物的交易,使得传统的贸易活动具有较大的交易量,并且贸易活动的交易周期长,交易的频率相对较低的特点。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贸易活动则是打破了传统贸易的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减少了中间的交易环节,让供应商与客户直接进行会面,降低了供应商与单个客户间的供货频率,但是供货频率的降低的同时也降低了通关效率,给海关的监管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巨大压力。如果海关工作人员在监管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征税、商品运输和退换等一系列问题,很容易导致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无法有效的进行,甚至还会陷入原地打转的死循环。

(二)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退税问题

出口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出口的商品货物,应该要对其缴纳的税款进行全部的退还,帮助商品货物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入国际市场,将国内的商品与其他国家的商品同方在一个国际大市场中进行竞争,有效提高我国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我国商品出口的收益规模。近年来,快递成为了跨国贸易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主要传送方式,还没有被列为海关的监管体系中去,商品卖家不能够有效的提供报关单,导致有很多的商家无法享受国家的退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物贸易结汇的及时性。此外,在电子支付方面,由于每个国家的电子支付制度不一,缺乏统一的电子支付标准,导致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存在无法及时结算的现象。

二、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一)提高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通关效率

近几年来,我国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而相对应的海关监管和通关体系还不是很完善,落后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不能够有效的满足国内企业货物交易的多样化需求。首先,我国应该借鉴国际贸易相关标准,有效的落实出口货物的监管和检查等相关工作。同时,在无纸通关的基础上还应该建立电子口岸,运用信息化手段,有效解决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关率低下的问题,降低通关所投入的成本,减少货物通关的时间,提高海关监管工作的效率。其次,完善申报的结构和流程,在商品通关过程中,供货企业应该将商品货物进行详细的划分,及时的进行申报,不断的完善各个企业之间的物流。同时,在申报的环节中,海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批准个别企业的货物出关,然后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对物流的信息进行详细的划分和统计,不断的完善商品货物出关的申报流程,提高海关的工作效率。

(二)完善海关退税政策,有效解决退税问题

我国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完善进出口的相关退税政策,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发展中作用更加突出。电商发展的特性以及税收的优惠政策,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促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的完善。在出口方面,可以对清单进行及时的核放,以及完善申报流程,利用电子订单来对通关货物进行分类和检验。同时,还要及时的对货物的清单数据进行汇总,有效解决海关退税效率低下和货物贸易结汇不及时的问题。在进口方面,首先,应该建立一条通顺的跨境直购渠道,创建一个税款明确、价格清晰、运费实惠的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对我国消费者的服务质量;其次,要合理的利用海关保税区的监管优势,来有效降低货物的运输成本,减少商品的交付时间。

(三)提高跨境物流电子商务的合作力度

面对当前存在的物流运输问题,应该提高各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合作力度,构建科学合理以及系统化的贸易体系。一方面,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及时更新最新货物的动态,分享货物的信息,实现物流企业各个相关运输程序的的对接。另一方面,还需要在各个行业之间构建一套相对较全面的服务模式,加强各个物流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对跨境物流的运输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切实保障进出口商品货物的质量,从根本上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结论

总而言之,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货物的交易规模也在逐渐壮大,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因此,我国应该高度重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货物的通关效率;完善海关退税政策,有效解决退税问题;加强各个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柱龙.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大学,2015

[2]袁旭立.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3]顿楠.中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23:30,39

[4]程路天.跨境电子商务小额贸易发展问题及对策[D].天津商业大学,2014

[5]张新荣.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

[6]刘媛媛.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发展的政府推进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5

第8篇

关键词:B2C跨境电商;出口;加拿大市场

B2C模式的跨境电商更以其每单的金额小、运量少、频率高的特点成为跨境电商企业用来拓展国际消费者市场的重要电商模式。近年来加拿大则逐渐成为北美地区跨境电商的重要市场,备受中美B2C类跨境电商企业的青睐。

根据目前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中国B2C出口型跨境电商的研究主要是从中国跨境电商针对出口的发展现状、相关政策法规、物流运输、支付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的。来有为、王开来(2014)从中国支持跨境电商的相关经济政策、海关政策、市场监查力度和结算支付方式等方面分析中国B2C模式的跨境电商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对策。张夏恒、马天山(2015)探讨了中国出口型跨境电商的物流困境,提出设立海外仓库。严圣阳(2014)分析了中国面向海外市场的B2C模式跨境电商平台的支付方式以及主要支付渠道、支付机构的多样性。美国B2C出口型跨境电商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从美国出口加拿大的相关政策法规方面进行分析。Donna F. Davis 1 and Wesley Friske(2013)提出美加两国之间的各种贸易协定美加两国的跨境贸易往来带来一定程度的便利。但目前针对B2C模式出口型跨境电商网站本身的较为全面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文将通过研究典型性案例,选择中美最具有代表性的跨境电商平台---全球速卖通和亚马逊,以电子商务的4S网络营销组合模型和UI用户界面设计原则为理论基础,利用深度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和参与观察法,从范围(企业品牌识别、产品类型与质量、市场定位)、网站(界面设计、购物咨询与售后服务)、协同(网络推广、物流运输)、系统(支付方式及安全性、平台操作便利性)四大方面对两大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了比较分析。两平台的具体比较结果可见下表。

结论

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建议中国的B2C出口型跨境电商企业在面向加拿大市场来经营并发展其购物网络平台时需要采取一些改善措施。

1.产品改善:根据加拿大消费者的商品偏好调整商品构成,提升电子产品或各种配件、鞋帽服饰以及创意性产品所占比重,提高商品质量,提升品牌口碑及信任度。

2.平台改善:页面布局更为简洁,突出主打热销商品以及折扣信息,将推荐信息通过邮件告知客户,进行个性化商品推荐。

3.宣传手段:利用加拿大主流网站的广告宣传、引擎搜索关键词提升跨境电商平台在加拿大的知名度,或与购物达人合作进行平台推广。

4.在加美边境或是加拿大境内建立海外货仓,或者开展网站自己的物流运输服务(类似AmazonPrime),或像与UPS合作一样与更多的国际快递公司联盟,提高运送速度和安全性,减少由于物流问题造成的损失。

5.支付方式:提高移动终端支付的方便与安全。

6.提高电子商务网络信息技术,促进IT基础设施建设,提升B2C出口型跨境电商网站负荷容量,科学合理地使用云平台,同时企业也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形态的云架构,使网络运行和交易过程更加安全稳定,减少由于网站服务中断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来有为,王开前.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形态、障碍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05:68-74.

[2]张夏恒,马天山.中国跨境电商物流困境及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管理,2015,05:51-54.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咸宁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一般课题,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编号:2015Y012;湖北省职教学会2015年一般课题,高职院校以就业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开发模式研究,编号:ZJGB201509;中国职教学会2015年一般课题,基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课程开发模式研究,编号:02-639。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在类似AliExpress、wish这样的跨境电商平台上的跨境业务越来越火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的日益成熟,除了继续立足于本国电子商务的运作之外,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公司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为我国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就业、创业带来了契机。

党中央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为中国经济转型和增长的“引擎”。为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以“互联网+”理念带动传统制造业和外贸业升级转型,在党中央“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中小微型跨境电商企业及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国家为了鼓励推进跨境电商的发展,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电子商务的大好政策。但是,目前这方面的人才严重短缺。许多高职院校发现这一契机后,纷纷大力培养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不仅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就业质量,培养了电商人才。

二、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1、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占进出口贸易额比例不断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人均购买力继续增强。再加上当前网络使用率越来越高,物流水平提升快,网络支付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大大促进了跨境电商的交易。

近两年,全世界整体贸易额增速逐渐趋于收敛,许多国家为开拓市场、增进商品销量、提高效益,着手寻找减少流通环节、压缩流通成本的办法,以期拉近与国外消费者的距离。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是4.2万亿元,增长率是35.48%,是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5.89%。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有5000多家,而在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有20多万家。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额是2万亿元,同比上升42.8%,是我国进出口总额的17.3%。其中,跨境电商出口占比84.8%,进口占比15.2%。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将达6.5万亿元,占外贸总额的19%,平均年增长速度约30%。根据艾瑞之前的统计,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规模将达8万亿、复合增速26%,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跨境电商照这样发展下去,“买遍全球”在未来不久便会成为现实。

2、从进出口结构来看,出口跨境电商有望延续快速发展态势

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占比近九成。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占比86.7%,进口占比13.3%。尤其是出口方面,出口电商零售部分近几年规模成长很快。2015年跨境电商增速30%,主要是因为第三方跨境平台门槛低、广覆盖优势,使得其发展十分迅速。AliExpress目前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跨境交易平台,Eaby、Amazon也在不断拓展海外市场。近几年,中国消费者需求在不断升级,加上国家出台的利好政策,跨境电商将是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三、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政策强调,在高校教育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努力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度。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在创业相对容易成功的电子商务行业,培养创业型人才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1、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现状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创业型人才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目前已经全球领先,成为世界进出口贸易规模最大的国家。同时跨境电商贸易也快速增长。2015年上半年,当我国的外贸市场萎靡不振时,跨境电商却一片蓬勃,跨境电子商务的强劲发展吸引了大量企业,未来,不管是规模还是质量,跨境电商都会有很大提高,这会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此外,随着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逐年增加,跨境电商交易量不断提升,地方政府也加快速度搭建自有电商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大量的跨境贸易业务量产生。

2015年是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转折点。激烈的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使得传统跨境电商的经营模式和增长模式受到严峻考验。以草根创业和低廉售价为主的第一波跨境电商大战已成为过去式,从2016年开始,将会出现第二波跨境电商新热潮。跨境电子商务在传统国际贸易中的占比进一步提高,将逐渐替代传统外贸方式。

跨境电子商务的这一发展现状和趋势使得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也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必须抓住机遇,培养更多的跨境电商人才,满足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

2、高职院校的外贸人才培养不能适应跨境电商的新形势

随着国内各大跨境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以及许多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成功转型,其对高素质的跨境电商外贸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外贸电商类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操作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严重缺乏既有外贸电子商务实践经验又长期从事专业领域教学的双师型教师。社会新形势迫使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外贸人才。

四、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思路和对策

1、明确培养目标和任务

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明确培养目标,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方向和要求。因此,应培养一批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基本技能,拥有基本的电子商务技能,能熟练操作电子商务平台,具备娴熟的商务英语交际能力,懂得利用电脑网络开拓市场,能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熟练进行交易,并掌握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的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

2、构建适应实际岗位、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

在构建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与岗位要求对接的思路。与国内电商交易平台不同,跨境电商面对的是全球客户,各国的政治、经济、信仰和语言文化等都不尽相同,使得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的培养要复杂得多,再加上跨境电商涉及支付、物流、网络、营销等知识,因此,一个优秀的跨境电商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知识,还需要具备海外电子商务平台操作经验、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网络信息技术、文化和法律知识等。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实际需求,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实战能力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会同企业专家商讨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双师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共同推进就业,如跟AliExpress、ebay、敦煌网等企业开展合作。据调查,被调查企业基本上都愿意跟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包括为学生提供货源、派实习生顶岗实习、接受老师挂职锻炼、推荐毕业生、派兼职教师到学校进行讲座等。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跨境电商创业型学生,首先必须要有懂跨境电商业务,且能指导学生创业的教师。这就要求跨境电商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英语功底、扎实的国际贸易知识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结合优秀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平台打造教师培训体系,让学校教师参与到企业实践中,积极参加电子商务的相关培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时,积极引进拥有外贸电商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精英担任兼职教师。

5、积极参加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

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是由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联合全国高校、全国商圈共同举办的跨境电子商务大赛,是全国数万家企业深度参与的大赛,是一次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的全国盛会,是学生学习跨境电商技能、提升创业能力的绝佳平台。大赛的根本目的是实现高成功率创新创业和高质量就业。不仅如此,大赛还提供了数万个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让学生参与跨境电商企业实际经营,企业与学生一起共同参赛,可使学生深入了解操作基本技能和企业运营过程。特别是在赛事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公益性跨境电商技能培训,为应用技术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打下了基础。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参加大赛,通过大赛促进跨境电商的创业就业。

6、构建基于创业平台的实践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可依托AliExpress、Ebay、Amazon等平台作为学生外贸网络零售实践平台,为当地企业提品推广活动,同时,学生自己也可以寻找货源,尝试网上创业。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运行项目,进行在线交易、产品优化、客户服务等业务。同时,教师进行示范操作和培训辅导,对学生操作进行分析评价。

另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让学生熟悉跨境电商经营的各个环节,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成立外贸工作室,主要以学生参与为主,充分利用优秀跨境电商企业的平台运营;或者让学生就某个项目组成运营团队,进行项目运营实践;也可以让学生开通速卖通账号,在网上销售合作企业相关产品;还可以让学生参与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为其进行如产品更新和客户维护等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实际经营实践,可让学生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相关技能,为将来的跨境电商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克炜:电子商务特色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3015(3).

[2] 商玮: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3014(1).

第10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internet plus”strategy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promot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third party cross-border payments. Then with the“third party cross-border payment platform”as the theme of the design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combined with relevant information on the status of the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for cross-border analysis. Finally, in order to better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hird party cross-border payment platform,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w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third party cross-border payment institutions.

Key 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third party payment platform; ali pay

1 第三方跨境支付的研究背景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传统国际贸易网络化电子化的新型贸易方式,它依托于电子商务平台,将境内外的买家和卖家牢牢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共同盈利的目的。相关研究显示,我国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的消费者群体大概在1.3亿[1]。在这种方式下,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易双方通过互联网及相关信息平台实现交易。跨境电子商务以企业和消费者间的交易(B2C)为主,操作流程与国内电子支付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跨境电子商务具有国际性。跨境电商经历了从信息服务到在线交易,再到全产业链服务的产业转型。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6年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预计达到6.5万亿[2]。跨境电商与第三方跨境支付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跨境支付是跨境电商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跨境电商规模的不断扩大进一步的推动了第三方跨境支付的快速发展。2008~2016年跨境电商占进出口总额比重如图1所示。

2 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的发展现状

2.1 问卷调查分析

2.1.1 基本情况介绍

目前,国内领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有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了了解顾客在跨境购物时使用第三方支付的情况,本文以“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为主题,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随机发给不同年龄,不同行业,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进行填写,调查问卷共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6份。填写该调查问卷的网购人群中,男性占54.17%,女性占45.83%。年龄在23岁至30岁之间的人群占80.83%,其他人群占19.17%。受教育程度为专科的人数占3.33%,本科的人数占66.67%,硕士及以上的占30.00%。

2.1.2 跨境购物基本情况分析

在填写该调查问卷的网购人群中,曾经有过网上跨境购物经历的人数占21.55%,78.45%的受访者没有跨境购物过。顾客在跨境购物时选择的支付方式最多的是用支付宝支付,然后才选择微信支付和网银(不经过第三方支付)支付等,选择银联钱包和云闪付的人很少。网上跨境购物的消费大概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如图2所示。

从图2我们可以发现,网上跨境购物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10%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68%,10%至19%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8%,20%至29%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

综上,可以看出跨境购物目前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虽然网上购物早已是潮流,可是跨境购物才刚刚兴起,还有很多人没有体验过跨境购物,跨境购物在未来有很大的成长空间。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要想在跨境网购方面获得更大的收益,就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措施,赶在竞争对手之前快速的占领市场,获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2.2 四大主流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关介绍

近年来,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逐渐增多,竞争逐渐加剧。目前涉及第三方跨境支付的主要平_有支付宝、财付通、银联钱包、微信Pay pal等。本报告从各个方面收集了相关资料,对以上四种主流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了相关介绍。具体见表1。

3 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存在的问题

3.1 信息安全不完善,容易造成信息泄露

(1)在人民银行制定的《关于上海市支付机构开展人民币支付业务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只要是上海市注册成立的支付机构以及外地支付机构在自贸区设立的分公司,凡是取得互联网业务许可的,均可从事该业务[9]。可见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的准入门槛很低,随着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的增多,这些企业存取的大量消费者个人信息,交易信息等容易发生信息泄漏。因为第三方跨境支付服务是通过网络在境内消费者、第三方支付、境外商家、相关银行之间发生关系。交易过程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信息泄露的发生。那些信息安全做的不完善的企业,容易造成消费者的信息泄露,给消费者带来伤害。

(2)由于第三方跨境支付企业的准入门槛低,导致第三方支付企业太多,消费者没有相应的能力来准确判断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合法性,容易被钓鱼网站骗取个人信息,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通过仿造合法的第三方支付企业网站,骗取大量的消费者个人信息,然后从事非法活动。

3.2 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1)第三方支付机构利用监管漏洞进行违规操作。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可以与国外的银行合作,通过账号共享等方式,实现跨境的支付,而目前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一些合适的措施对境外的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一些第三方支付企业利用监管漏洞进行违规操作,实现跨境资金的流动,这给跨境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10]。

(2)信息审核不全面。第三方跨境支付中,交易方的购汇、结汇业务均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完成,银行并不了解国内买方及国外卖方的真实交易背景,也无法查找交易双方的准确身份信息,因此难以进行相关的审核。同时虚拟货币的广泛使用使有关部门和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对交易双方资金来源的监管更加困难,犯罪分子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境外的黑钱转移,洗钱活动等。

3.3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1)第三方支付机构在资金清算,支付结算方面和金融机构有着同样的职能,但是却不属于金融机构。在电子支付服务监管问题上,中国人民银行是支付体系的法定监管机构。在跨境支付问题上,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是法定监管者。同时,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服务属于非金融机构支付范畴,所以还要受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监管[11]。第三方跨境支付企业受多个部门的同时监管时,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可能会导致监管出现混乱的状况。

(2)网上跨境交易买卖双方通常不见面,也相互不认识,在沟通有限的情况下,双方的信用难以得到保障,第三方支付企业不能对每一个交易者进行详细准确的审核,交易双方可能存在虚假交易或者非法活动,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会加速非法活动的蔓延。

4 对策及建议

4.1 对相关监管部门的建议

(1)提高市场准入机制。目前加入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的门槛较低,随着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的增多,这些企业存储的大量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很容易泄露,给消费者带来伤害。所以,有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地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限制那些信息安全保护措施不完善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加入,对于那些已经加入的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要加强监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快速完善在客户发生信息泄露时,相关机构面临哪些处罚等相关监管规定,必要时对造成信息泄漏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负责人追究法律责任,保护消费者利益。

(2)推广试点跨境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了更好地控制风险,促进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的稳步发展。可先让有一定规模的、风险控制措施较完备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试点,针对具有真实背景的跨境互联网交易提供服务。外汇管理局则要对先行企业做好辅导工作,指导企业在外汇管理框架内建立健全各项内控制度,同时还要注意根据企业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不断调整监管措施,总结监管经验,为将来第三方跨境支付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3)制定监管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府有关部门在充分肯定跨境电子商务与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同时,大力做好调查研究,找准风险点,制定具有合适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监管措施,制定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第三方跨境支付行业的平稳发展。

4.2 对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的建议

4.2.1 第三方支付机构要加强信息的审核

第三方跨境支付中,交易双方的购汇、结汇业务均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完成,银行并不了解国内与国外买卖双方的真实交易情况,也无法查找交易双方的准确身份信息,而且虚拟货币的广泛使用使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支付企业对交易双方资金来源的监管更加困难。为了防范犯罪分子通过这种途径进行境外的黑钱转移,洗钱活动等。所以,要求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加强对每一个交易双方身份信息的审核(必须实名认证及提供相关的一些能证明其真实身份的材料等)。

4.2.2 重视客户信息安全,构建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1)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上储存的大量客户个人信息、支付信息、交易信息、社交信息等,这些信息暴露于网络之中,如果安全保障系统不够健全,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给消费者的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等造成威胁。对于客户信息的保护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支付平台没有设计漏洞,修复应用程序中存在安全漏洞,防止客户信息被恶意窃取,并严格管理系统的运行管理,确保客户信息的存储安全。

(2)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应加强安全检查,及时修复安全漏洞;加大网络安全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网络边界防护,实施网络安全域控制;加强软件开发控制,对软件进行安全测评和漏洞扫描。即使这样也不存在绝对的安全,所以要时刻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组建技术团队或委托专业安全服务机构对系统进行安全测评。

5 结束语

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第三方跨境支付的迅猛发展,但是第三方跨境支付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本文先是对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的现状通过相关资料和问卷调查进行了说明,然后对其迅速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针对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存在的问题,分别给有关监管部门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因为目前境内的第三方跨境支付平台众多,涉足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的企业正在积极探索新的电商模式,不断地进行支付技术的革新和战略改革,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所以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的探索将是下一个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 刘亚伶. 关于跨境电子商务政策的思考[J]. 知识经济,2016(4):68-69.

[2] 徐萌萌.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基于阿里巴巴的SWOT分析[D]. 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3] 任曙明,张静,赵立强. 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内涵、特征与分类[J]. 商业研究,2013(3):96-101.

[4] 姚宁. 基于移动平台的第三方支付模式研究――以C公司金融支付为例[D].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5] 王箐箐. 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研究[D]. 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6] 曲创,朱兴珍. 垄断势力的行政获取与高额利润的市场获得――对银联身份变迁的双边市场解读[J]. 产业经济研究,2015(1):101-110.

[7] 李艳华. 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创新特征及其演化研究――以支付宝为例[J]. 中国商贸,2012(12):63-64.

[8] 李琳琳.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定价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9]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课题组. 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及政府监管问题研究――以小额跨境网购为例[J]. 上海经济研究,2014(9):3-18.

第11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运作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其发展给物流行业带来一些机遇及挑战。并且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着物流行业的进步,物流行业的进步,更加有利于跨境电子商务的繁荣。

1.电子商务物流的简要介绍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数字化的商务运行模式,改变着传统贸易方式、消费方式、服务方式。基于这个原因,为了让电子商务的服务系统更加完善,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创新,将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电子商务物流应运而生,物流行业受到电子商务的启发,创新了服务理念以及运行模式,主要特征体现为优化物流服务、商品、商品配送,形成了一套新的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将物流、商流、信息流,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是电子商务领域的重要构成部分,占据重要的地位。

2.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现状

2.1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强

从现状来看,对于一些中小型跨境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非常明显,这也促进了其进步和繁荣发展,可是,认真详细的研究过后,发现这些中小型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得到了政策的支持,但是一些规模较大的跨境商务物流公司,缺少相对较有力的扶持政策,也就形成跨境类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想要进一步发展,会显得有些“束手束脚”的局面,很难实现更好地进步。同国外相比,在跨境类电子商务的物流企业扶持政策方面,其做得比较有成效,进而其物流业发展的相对较好。

2.2运营成本较高

企业发展中,关注度较高的就是成本问题,因为企业最终的目的是想要盈利,当然,跨境类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同样会面临这个问题,并且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当前背景下,其就面临着运营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运营成本跨境物流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过高的成本,使得这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二是,间接让跨境类电子商务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因为这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未来的发展中,确保跨境物流运营成本的降低,是商务物流业的工作重点。

2.3物流服务的基础设备有待完善

仔细研究现行物流行业下的基础设施情况,发现相关设施急需进一步完善优化,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弊端。从行业整体上看,在跨境类电子商务的物流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基础设施有一些漏洞存在,影响到其自身的发展和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国内物流业相比较,跨境物流有其自身的特点,跨境物流有报关这一环节,其是跨境类电子商务的物流面对的最典型问题,想要提升整体物流速度,就必须将这一问题解决好,设置专业的人员和建设专门的基础设施,进而提升报关效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4物流技术水平需要提升

站在物流行业整体上的角度看,不仅仅要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同时应该提升整体的技术水平,掌握更加先进的技术,运用在物流的各个环节,才能促进其整体的发展。跨境类电子商务的物流也应该着重关注技术的掌握,不断提升物流各个环节的科学化水平,进而能将日益提高的市场需求满足,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的物流业发展繁荣。

3.境外电子商务物流优化建议

3.1增强政策的扶持力度

想要促进跨境类电子商务的物流有更好地发展,为其发展打造出更优质的环境,积极有利的政策必不可少,进而增强对其的政策扶持的力度。但是出台的政策应该更具针对性,在关注中小型企业成长的基础上,分析一些政策给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的跨境类电子商务的物流。这样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有底气,跳出发展局限,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3.2减小物流成本

运送成本上,如果说电子商务企业自己实现配送。完成后会花费一些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以及一些并不需要投入的资源,由此可看出,成本在增加,不利于企业更好的发展。想要将这部分成本进行减少,可以考虑同物流的大企业合作,这样将把物流运送上的成本大大减小,省出的资金可以用在企业科学发展上,进而能够在科学技术上花费更多资金,提升科学技术水平。

4.跨境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模式

4.1“单一服务”的运作模式

“单一服务”,就是单一化服务类物流的运营模式,运作的服务线为:海外供应商-电子商务贸易企业-客户。此类运行模式中,企业不必考虑到报关类问题,所要做的就是,在数量众多的国际跨境物流企业里面,挑选出最优质并且最适合,自身企业的物流公司,就能让电子商务贸易的物流配送服务问题得到解决。

4.2“两段中转”的运作模式

此类运营模式同“单一服务”运行模式相比较,有个比较突出的优点为,在“两地中转”模式下,突破了“单一线路的物流服务”阻碍,把国内外的快递物品集合到一起。把个别国家的单件物品,集中到一起,实现统一模式的配送,就会将成本大大降低,提升物流运送的效率,此种模式对国内和国外的物流企业发展,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4.3“两段收件”的运作模式

此类物流的运作模式,可以总结出的流程为:海外供应商——电子商务贸易企业(收货、分拣、整合)——跨境国际物流配送(整件)——国内物流配送(单件)。这个模式可以将成本降低,可是单从配送效率方面讲,极有可能出现物流配送的时间延长,究其原因为国际物流同国内物流衔接不恰当。

参考文献:

[1]刘勋.探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品牌,2015(10)

第12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2-0100-04

一、引言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为恢复经济极力发展高新产业,努力促进出口,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业态和贸易服务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也在此次危机之后努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创新外贸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更为显著,发展潜力巨大,对中国经贸的拉动作用不断提升。

山东省作为外贸大省,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度较高。山东省政府就后危机时代提升全省外贸竞争力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实施成效不断显现,跨境电商的发展在全国较为领先。作为服务性质的新兴业态,跨境电商对人力资源有着更多更高的要求,而高等职业院校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因此研究高校职业教育改革特点与不足,进而更好地与跨境电商对接,有利于满足新业态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与跨境电商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循环。

二、文献综述

就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研究来看,部分学者就其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指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如陈云波(2013)、来有为和王开前(2014)、王兰敬(2015)等;部分学者就中国的区域合作与跨境电子商务相结合,进而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进行了研究,如管理要(2015)、于雯婷(2016)、石正方(2015)等;部分学者就跨境电子商务的监管问题进行了阐述,如冯然(2015)、章慕荣(2015)、张朝霞(2015)等;部分学者就跨境电商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如石良平和汤蕴懿(2014)、吉永峰(2014)、陈环和谢兴伟(2015)等。

而就跨境电子商务人力资源需求研究来看,文献数量较少,且就国内具体省市的研究更是缺乏。张亮(2014)认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存在人才缺乏、支撑政策缺位、生态系统不成熟的问题,并总结了人才需求要点,提出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方式;范新民(2015)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结合国家区域经济及学科发展的社会需要,围绕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就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对接涉外现代服务业,提出跨界融合式人才培养方案。

可见,当前结合跨境电商,具体就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通过研究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显示其当前及后续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及变化,进一步结合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改革,分析其与跨境电子商务的契合程度与不足,进而为该省乃至全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借鉴,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夯实跨境电商发展的主体基础。

三、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及人才需求现状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特点及人才需求

跨境电子商务具有特殊复杂性。跨境电商利用网络使得整个贸易流程更加便利,Q易对象不断拓展,贸易商品更为丰富,由此导致对外贸易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不断增加,如语言交流、产品需求、文化差异和宗教禁忌、跨国物流等,增加了对外贸易的复杂性。上述特点决定了跨境电商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熟练的电子商务平台操作能力、丰富的跨境贸易及文化知识、较强的市场营销能力等。相应地,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为培养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高素质业务人员,使其在具备较高的语言能力的前提下,熟练掌握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熟悉国际贸易的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熟练运用市场推广及营销策略。

(二)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成效

1.跨境电商发展迅速,规模较大。2015年,山东省跨境电商交易额达53亿美元,增长30%,海关代码“9610”项下跨境电商出口达4099万美元。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山东省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5771.1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列广东省和浙江省之后,居全国第三位。

2.与跨境电商相结合的行业不断增加,力度不断加强。根据2014年省经信委、省统计局和省科学院对山东省符合第三次经济普查要求的8万家企业的电子商务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已经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其中,制造业与电子商务的对接最为显著,不论是交易额、销售额还是采购额在各行业中均占据首位,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第三是采矿业。

3.相关支持政策和措施不断完善。在全球需求疲软,大额交易规模下降,小额多次交易增加的情况下,跨境电商能有效降低贸易成本,维持和促进外贸发展。山东省作为外贸大省,更是注重跨境电商的发展,不断出台各种支持政策,并结合省内各市的特点,积极构建各种跨境电商功能区,如2015年7月底出台了《关于印发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鲁政办发【2015】33号);2016年4月27日,山东省政府印发《中国(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研究设立综合试验区建设发展引导基金。

4.平台不断增加,业务模式不断完善。山东省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工作,2015年认定了9个省级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8个产业聚集区、5个海外仓,跨境电商主体队伍发展迅速;青岛市被国务院批准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青岛、烟台、威海、济南、潍坊、临沂等市陆续开通跨境电商“一般出口”“直购进口”及“中韩海运直购进口”模式。

5.与对外区域合作的对接力度不断增强。山东省政府不断出台政策,引导有实力的企业通过租用或自建方式到日本、韩国、美国、欧盟、俄罗斯、东盟、非洲、拉美等重点市场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搭建以公共海外仓为支点的目的国配送辐射网点,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企业加强与境外企业合作。这将提升跨境电子商务在强化山东省与上述国家(地区)之间经贸合作中的作用,也将加快山东省跨境电商的发展速度。

(三)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不足

1.地区间、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从地区间来看,2014年数据显示,山东省电商交易额主要集中在济南、青岛、烟台和潍坊,4市合计占全省的六成以上,其余13市占比不足三成,排名前7位的地市有青岛、烟台、济南、潍坊、淄博、临沂和威海。从行业间来看,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最大的前100家企业中,工业企业有80家,批发和零售业有18家,建筑业和其他服务业各有1家。这100家企业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262.5亿元,占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的85.4%。

2.电子商务各业务发展不均衡。2014年山东电子商务发展蓝皮书对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电子商务产业也存在着企业电子商务活动占比低、信息惠民领域电子商务发展落后、传统企业自营电子商务平台竞争力低等问题。山东开展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企业在调查企业中所占比重仅为4.6%,比全国低0.6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和娱乐、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业成为导致电子商务落后的主要领域。从企业直接销售给个人(B2C)的金额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销售额偏低。

3.人才结构与跨境电商不对接。跨境电商的特点决定了其需求的人才需具备外贸、电商、营销等综合知识与能力,而小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相对较多,更倾向于招聘具有复合型知识和技能的专科人才。跨境电商人才需要兼具外贸人才和国内电商人才的“功力”,企业很难直接招聘到复合型人才。跨境电商人才严重稀缺,这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跨境电商迅速崛起并领先的山东省而言,人才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四、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与改革现状

(一)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与改革成效

山东省对外开放较早,经济与外贸规模较大,行业门类齐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对技能型人材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在跨境电商方面,走在全国各省市的前列,这些都要求山东省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建立具有该省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与模式。从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与改革现状看:

第一,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自2001年以来,山东省高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在山东省普通高等院校中占比超过半数。

第二,教育模式更加丰富。定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高职院校除了在理论上加强相关知识的讲授外,还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校企合作是多方深度全面参与学院人才培养的创新,该模式既能通过“校中企”的方式,直接教授学生实践性较强的知识,也能通过“企中校”的方式,为学生实践提供实习机会和选择空间,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相应企业进行实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三,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山东省历史文化悠久,对教育的重视度较高,加之产业和外贸大省的地位,以及当前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贸易方式创新的背景下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因此对高职教育的支持举措不断增多,力度不断加强。2015年8月,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意见》,进一步创新和拓宽了人才成长路径,旨在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优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环境,并加大财政拨款,支持建设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校和企业、100个左右具有教学、科研、开发、生产和培训等多种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并加强对教师素质提升和高端人才引进的支出。2016年4月,山东省省委办公厅与省政府办公厅又《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旨在全面实施国家及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山东省高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智力支撑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这为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奠定了政策和人、财、物的支撑。

(二)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与改革的不足

第一,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度仍不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职能是为国家和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未能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和需求及时作出调整,同时部分高职院校为提升招生规模,未能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盲目设置热门专业,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就业市场出现结构性供求失衡等问题。

第二,专业设置的各种支撑条件不足。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导致在课程设置上更多地是照搬本科院校的模式,n程内容陈旧,理论性过强;自身校本教材的开发不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不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与提升。

第三,专业重复度高,特色不明显。从山东省75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来看,仅计算机或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就多达227 个,其中有51 所院校设置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财经大类涉及312 个专业,其中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这三个专业就有119 个专业点。这说明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复度较高,专业集中度较低。

第四,专业设置与教学过程中企业参与度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忽视企业的直接参与,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缺乏企业生产部门的参与。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规定在校三年级学生要参加为时一个月左右的实习,这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而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但是这种短期的实习毕竟犹如“临阵磨枪”,只有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融入学生三年学习生活之中,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统一,为其就业和后续人生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五、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