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进出口贸易会计

进出口贸易会计

时间:2023-06-05 09:56:24

进出口贸易会计

第1篇

贸易伪报下的资本外逃是一种隐蔽的非法行为,其规模难以直接测算。由于贸易伪报下的资本外逃是造成中国与贸易伙伴贸易数据统计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可以从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统计差异值入手,通过分析主要的可观测因素,进而间接测算出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的规模。

(一)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统计差异值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和国际收支账户分析方法,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统计差异值主要受以下5个因素的影响。

1.贸易双方的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同。

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同,如统计辖区不同、运输时滞不同以及再出口内涵不同①等,都会造成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统计差异。但由于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同所产生的影响会相互抵消,其对双方贸易数据统计差异值的综合影响是有限的。

2.到岸价与离岸价的差别。

世界各国海关和统计机构通常以到岸价(CIF,货物价值包括从装运港至目的地港的运费和保险费)记录和计算进口货物价值,同时以离岸价(FOB,货物价值不包括从转运港至目的地港的运费和保险费)记录和计算出口货物价值。到岸价与离岸价之差主要由出口国(原产国)运送货物到进口国(目的国)的保险费和运输费构成,大概为离岸价的10%。

3.转口贸易及其增加值。

中国经转口国或地区转运到贸易伙伴的货物价值通常高于转口国或地区直接从中国进口时的货物价值,这是因为转运商为追逐利润而抬高了货物价格。这部分增加值没有计入中国的出口统计数据,但被计入了贸易伙伴的进口统计数据。

4.加工贸易增加值和走私。

加工贸易商品在出口后可能被中间商购买,经中间商再转卖给贸易伙伴,中间商为追逐利润的加价行为会使贸易伙伴的进口报关价格高于加工贸易商品的出口报关价格。由于没有足够信息用于判断被中间商购买和转卖的货物价值,因此很难量化中间商加价行为对中国与贸易伙伴贸易数据统计差异的影响。同时,货物走私逃避了海关监管,这也会造成进出口双方贸易数据统计的差异,如走私的货物价值未记录在出口国的出口账户,却记录在进口国的进口账户上。

5.贸易伪报。

贸易伪报是不法分子故意在进出口的货物价值上弄虚作假,以达到掩盖非法资本流出或流入的目的。贸易伪报可分为出口伪报和进口伪报。出口伪报,即出口商利用与贸易货物实际价值不符的报关单证进行贸易活动,包括出口低报和出口高报。出口低报是由出口商开出低于出口货物实际价值的发票,进口商将发票金额与实际货物价值的差额存入出口商在国外的账户,其目的是骗取外汇,躲避监管,将资本抽逃到海外;出口高报是出口商以高于出口货物实际价值的发票向本国海关申报,其目的是绕过资本项目监管,使国外资本非法流入国内。进口伪报,即进口商利用与贸易货物实际价值不符的报关单证进行贸易活动,包括进口高报和进口低报。进口高报是国外供货商开出高于进口货物实际价值的发票,国内进口商向货币当局申请的用汇高于实际用汇,其差额就存入了进口商的国外账户,其目的是骗取外汇,躲避监管,将资本抽逃到海外;进口低报是指进口商向海关申报的进口货物价值低于实际货物价值,使本应汇至境外的贸易结算资金滞留国内,其目的是绕过资本项目管制,使国外资本非法流入国内。上述5个因素是造成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统计差异的主要原因。统计口径和方法不同以及加工贸易增加值和走私的影响虽然难以测算,但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会彼此抵消,其综合影响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到岸价和离岸价的差别可按照国际惯例将其换算成统一的计价方式。转口贸易及其增加值的影响也可根据中国与转口国或地区的转口贸易数据进行估计。贸易伪报是一种隐蔽的非法行为,其影响很难直接测算,但可以从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统计差异值中剔除主要的可观测因素后进行间接测算。值得注意的是,贸易伪报下会同时产生资本外逃和资本非法流入。出于研究目的,本文剔除资本非法流入的影响,以出口低报导致的资本外逃与进口高报导致的资本外逃之和,对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的规模进行测算。

(二)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规模的测算模型

基于以上分析,在对中国与贸易伙伴进出口贸易数据,特别是转口贸易数据进行CIF/FOB转换①和相应调整后,先计算出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统计差异值;然后再从统计差异值中剔除资本非法流入的影响,就能计算出中国出口低报导致的资本外逃和进口高报导致的资本外逃,两者之和即为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值。1.出口低报导致的资本外逃MEit=PIitCi-ΔV()it-DEit(1)式(1)中,MEit为中国与贸易伙伴i在t年出口项下的贸易数据统计差异值;PIit为贸易伙伴i在t年从中国进口的货物价值;Ci为贸易伙伴i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到岸价与离岸价转换系数(2),经过转换,双边的贸易统计数据都调整为以离岸价计算的贸易统计数据;ΔVit为中国在t年经转口国或地区转出口到贸易伙伴i的转口贸易增加值;②(PIit/Ci-ΔVit)为贸易伙伴i在t年从中国进口的货物价值;DEit为中国在t年对贸易伙伴i出口的货物价值。式(1)中,MEit>0,说明中国不法分子低报出口货物价值,其加总就是一定时期内(i=1,2,3,…,n)中国出口低报导致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值;MEit<0,说明中国不法分子高报出口货物价值,其加总就是一定时期内中国出口高报导致资本非法流入的规模测算值;MEit=0,说明没有出现贸易伪报行为。因此,中国出口低报导致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值为:CFE=∑MEit,MEit>0(2)2.进口高报导致的资本外逃MIit=DIitCi-ΔV''''i()t-PEit(3)式(3)中,MIit为中国与贸易伙伴i在t年进口项下的贸易数据统计差异值;DIit为中国在t年从贸易伙伴i进口的货物价值;Ci为中国与贸易伙伴i进行贸易的到岸价与离岸价转换系数(CIF/FOB),经过转换,双边的贸易统计数据都调整为以离岸价计算的贸易统计数据;ΔV''''it为贸易伙伴i在t年经转口国或地区转出口到中国的转口贸易增加值;③(DIit/Ci-ΔV''''it)为中国在t年从贸易伙伴i进口的货物价值;PEit为贸易伙伴i在t年对中国出口的货物价值。式(3)中,MIit>0,说明中国不法分子高报进口货物价值,其加总就是一定时期内(i=1,2,3,…,n)中国进口高报导致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值;MIit<0,说明中国不法分子低报进口货物价值,其加总就是一定时期内中国进口低报导致资本非法流入的规模测算值;MIit=0,说明没有出现贸易伪报行为。因此,中国进口高报导致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值为:CFI=∑MIit,MIit>0(4)综上,中国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规模的测算值(TCF)等于出口低报导致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值(CFE)加上进口高报导致资本外逃的规模测算值(CFI),即:TCF=CFE+CFI(5)

二、样本选择与处理

在具体测算中国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的规模时,需要对理论模型中的相关变量及其样本数据进行选择和处理,以提高所做测算的合理性和精确度。

1.样本期为2001—2011年。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实行了一系列关税减让措施,相继落实了各项改革承诺,中国与海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为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提供了较多的渠道和机会。从样本数据的可得性和质量考虑,2001—2011年的样本数据是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外一些权威统计机构提供的,而且截至2011年,研究所需要的年度样本数据是齐备的。因此,本文选取2001—2011年作为样本期,样本数据为年度数据。

2.以香港作为中国与贸易伙伴转口贸易的第三方。

香港是著名国际自由港。一方面,中国内地是香港转口货物最重要的来源地,2001—2011年香港转口货物中,原产地为中国内地的货物价值为19541亿美元,占转口货物价值的62%;中国内地也是香港转口货物的重要目的地,同时期香港转口货物中,转口目的地为中国内地的货物价值为15219亿美元,占转口货物价值的48%。另一方面,香港统计和公布的转口贸易数据比较详实,包括中国转口到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和贸易伙伴转口到中国的贸易数据。可以认为,选择香港作为中国与贸易伙伴转口贸易的第三方较为合理。

3.对转口贸易样本数据的处理。

为消除香港转口贸易对中国与贸易伙伴贸易数据统计差异的影响,就需要知道香港转口贸易具体的转口目的地。因为现有样本数据只包含中国内地通过香港转口到贸易伙伴的整体货物价值,以及贸易伙伴通过香港转口到中国内地的整体货物价值,并没有细分到具体国家或地区的转口货物价值,所以本文首先计算中国内地通过香港转口到贸易伙伴的总转口贸易增加值(∑ni=1ΔVit)和贸易伙伴通过香港转口到中国内地的总转口贸易增加值(∑ni=1ΔV''''it);然后将它们从中国与贸易伙伴贸易数据统计的总体差异值中扣除,以消除转口贸易及其增加值对中国与贸易伙伴贸易数据统计差异的影响。另外,考虑到香港转口的到岸价与离岸价的差别,本文借鉴相关文献,特别是杨汝岱(2008)所做的研究,将中国到香港的CIF/FOB转换系数Ca和贸易伙伴到香港的CIF/FOB转换系数C''''a均按104%进行计量。香港转口贸易的整体增值率为[转口额-(进口额-留港自用)]/(进口额-留港自用),根据经济学家进行的估算,中国内地转口贸易增值率比香港转口贸易整体增值率约高出10%,贸易伙伴经过香港转出口到中国内地的转口贸易增值率按香港转口贸易整体增值率计算。香港转口贸易整体增值率和香港转口贸易增加值的测算结果见表1。4.主要贸易伙伴国或地区的选择。由于贸易伙伴国或地区的选择对最终测算结果有较大影响,为测算中国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的规模,本文需分析中国与贸易伙伴的进出口统计数据,并计算两者之间的统计差异。本文在选择贸易伙伴国或地区时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选择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因为它们的市场化程度高、资本管制少、统计数据也齐备;二是选择与中国贸易往来比较密切的国家或地区,因为它们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货物价值占中国全部进出口货物价值的比重大,以此测算贸易伪报下资本外逃规模的结果就更加准确。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选取美国、日本、德国、荷兰、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西班牙、英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台湾、印度尼西亚、印度、俄罗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泰国、比利时、丹麦、芬兰、澳门、越南、波兰、土耳其、伊朗、南非、巴西、墨西哥、巴拿马和智利等32个国家或地区的样本数据。样本期内,这些国家或地区在样本期内从中国进口的货物价值平均占中国全部出口货物价值的87%,其向中国出口的货物价值平均占中国全部进口货物价值的80%(表2)。

三、测算结果及其说明

第2篇

我是在无锡市对外贸易公司实习的。(自己再加点废话吧,比如说,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等等。我想这个对你来说很简单吧。嘿嘿~~~~~~~)

一、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二)对外贸易(Foreign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二、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一)、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Trade)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ofForeign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ofForeign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of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

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二)专门贸易(SpecialTrade)

专门贸易是"总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只有从外国进入关境的商品以及从保税仓库存提出进入关境的商品才列为专门进口。当外国商品进入国境后,暂时存放在保税仓库,未进入关境,不列为专门进口。从国内运出关境的本国产品以及进口后经加工又运出关境的商口,则列为专门出口。专门进口额加专门出口额称为专门贸易额。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九、有形货物贸易

有形货物贸易指有形的、实物形态的、可以看见的货物的贸易。为便于统计和国与国之间进行协调,1974年联合国秘书处修订了1950年版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现行实施的是1974年修订本。在该版本中,把国际贸易货物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

这10类货物分别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0);

饮料及烟类(1);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2);

矿物燃料,油及有关原料(3);

动植物油脂及油脂(4);

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

机械及运输设备(7);

杂项制品(8);

没有分类的其他货物(9)。

在国际贸易统计中,一般把0到4类货物称为初级产品,把5到8类货物称为制成品。

十、复出口与复进口

(一)、复出口(Re-export)

复出口是指外国商口进口以后未经加工制造又出口,也称再出口。复出口在很大程度上同经营转口贸易有关。

(二)、复进口(Re-import)

复进口是指本国商品输往国外,未经加工又输入国内,也称再进口。复进口多因偶然原因(如出口退货)所造成。

十一、知识产权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土回合达成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包括如下内容: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工业设计、集成电路、外观设计(分布图)等,是一种受专门法律保护的重要的无形财产。

十二、当代世界市场发展的特点

(一)世界市场上国际类型的多样化

战后,在世界市场上,出现了三种类型的国家,即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和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约占70%左右,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约占20%,而社会主义国家和原苏联、东欧国家约占10%左右。

(二)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

出现了一些新贸易形式,主要有:补偿贸易、对外加工装配贸易、租赁贸易等。

(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世界市场上的垄断与竞争更为剧烈

战后,世界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市场,垄断进一步加强,使得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

1、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

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

3、国家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争夺。

4、从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性能、改进产品设计、做好售前售后服务等。

5、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

十三、世界市场的概念

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它包括由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商品和劳务交换的总和。可见,世界市场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世界市场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世界市场的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包括商品、技术转让、货币、运输、保险等业务,其中商品是主体,其他业务是为商品和劳务交换服务的。

十四、世界市场上商品交易方式

(一)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方式

买卖双方自由选择交易对象,通过函电往来或当面谈判,达成协议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活动,这是国际贸易最普遍的一种交易方式。

(二)展览交易方式

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长期或短期的、有固定地点或无固定地点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博览会、贸易中心、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商品展出和交易提供场所。

(三)商品交易所

商品交易所是世界市场上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一种特殊交易方式,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其经营活动是根据交易所法和交易所规定的条例进行的。

(四)国际拍卖

国际拍卖是经过专门组织,在一定地点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竞争的交易方式。

(五)补偿贸易

补偿贸易是与信贷相结合的一种商品购销方式。买方用进口设备开发和生产的产品或用其他产品或劳务去偿还进口设备的贷款。

(六)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是把加工与扩大出口或收取劳务报酬相结合的一种购销方式。

(七)租赁贸易

租赁贸易是把商品购销与一定时间出让使用权相联系的一种购销方式。出租人把商品租给承租人在一定时期内专用。承租人根据租赁时间长短付出一定的资金。

十五、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

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Tradeby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由于对外贸易是一国与别国之间发生的商品交换,因此,把对外贸易按商品分类和按国家分类结合起来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结合起来,可以查明一国出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去向和进口中不同类别商品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十六、贸易差额

第3篇

国际贸易亦称“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商品和劳务(或货物、知识和服务)的交换。它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国际贸易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已发生,并随生产的发展而逐渐扩大。到资本主义社会,其规模空前扩大,具有世界性。

二、对外贸易(ForeignTrade)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三、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为便于分析比较,世界各国和联合国均以联合国《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SITC)公布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可以反映出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科技发展水平。

四、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一)、对外贸易值(Value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进口贸易总额或进口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的商品的全部价值,称为出口贸易总额或出口总额。两者相加为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出口总额,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有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统计资料,是以美元表示的。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用同一种货币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就国际贸易来看,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如果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总值就是重复计算。因此,一般是把各国进出口值相加,作为国际贸易值。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只计成本,不包括运费和保险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略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二)、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值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因而不能准确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更不能使不同时期的对外贸易值直接比较。为了反映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通常以贸易指数表示,其办法是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用进出口价格指数除进出口值,得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贸易值,便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就是贸易量。然后,以一定时期为基期的贸易量指数同各个时期的贸易量指数相比较,就可以得出比较准确反映贸易实际规模变动的贸易量指数。

五、贸易条件(Termsof Trade)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或贸易比价,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也就是说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它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X100。 以一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比较期的进出口价格比率,然后以之与基期相比,如大于100,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有利;如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比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六、服务贸易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服务部门包括如下内容: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七、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

(一)直接贸易(Direct Trade)

直接贸易是“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买卖商品的行为。

(二)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

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是指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通过第三国所进行的贸易。即使商品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只要两者之间并未直接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转口商分别同生产国与消费国发生的交易关系,仍然属于转口贸易范畴。

八、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一)总贸易(General Trade)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第4篇

一、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逐步完善

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起源于垂直专业化比率的计算。2001年,美国普渡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哈默斯等提出了出口垂直专业化(VerticalSpecialization)这一概念,并运用投入产出测算一国出口中包含的进口成分和一国出口中作为中间产品被其他国家进口的成分,得出该国垂直专业化程度。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说明出口产品中进口中间产品所占比例越大。但垂直专业化比率的计算方法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不管最终产品用于出口还是国内消费,其使用的进口中间投入品的程度相同;二是所有进口中间产品都是由国外增加值构成。这两个假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举例来讲,如果一国加工贸易所占比例较大——如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所需要的国外投入品比重远高于一般贸易,则第一项假设不成立。再比如,如果本国向另一国家出口中间产品,经后者加工后再作为中间投入品由本国进口,则第二项假设不成立。为了克服上述方法的局限性,WTO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等提出了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这一方法是通过多国投入产出表,测度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国内和国外价值增值的贡献程度。多国投入产出表提供了不同部门产品的交易情况,并将这些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品和最终产品加以区分。目前的多国投入产出数据库,主要有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全球价值链数据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WTO的增加值贸易联合数据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开发的亚洲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美国普渡大学建立的GTAP数据库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等。增加值贸易核算弥补了出口垂直专业化方法的不足,成为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体系下更加科学、有效的贸易分析工具。

二、增加值贸易消除

中国外贸统计幻觉传统的贸易总值统计方法大大高估了全球贸易的规模和贸易失衡的程度。在新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下,中国的贸易规模和中国对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均大大减少。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大幅下调。在新的核算体系下,中间产品多次出入海关的重复计算被剔除,全球贸易总额统计结果大大减少。2013年2月,联合国贸发会议的《全球价值链和发展:全球经济中的投资和附加值贸易》报告指出,在全球出口中,一国进口的商品中仅仅为了生产某种出口商品或服务的中间产品的比例,占到全球出口的约28%。以2009年为例,全球出口总额为19万亿美元,其中重复计算的有5万亿美元。这种重复统计形成的虚高成分,对于主要以加工贸易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更为显著。根据OECD-WTO增加值贸易数据库统计,2009年作为第一大出口国的中国,按照总值统计的出口额近1.3万亿美元,而按照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仅为8386亿美元。可见,增加值贸易方法的统计结果仅为传统方法的65%,也就是说中国规模巨大的出口中,留在国内的增加值只有65%。基于增加值贸易方法计算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结果也显示出口规模的大幅缩减。根据OECD-WTO增加值贸易数据库统计,200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规模按照总值口径计算为2899.6亿美元,而按照增加值口径计算则为2012.5亿美元,减少了31%。二是中美双边贸易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全球贸易失衡、尤其是中美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甚至被认为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中国与贸易伙伴庞大的顺差,也加剧了中国与其的贸易摩擦。新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有助于从更加科学的角度解释全球贸易失衡,厘清中国在其中的责任。2011年,WTO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在《贸易模式和东亚的全球价值链:从货物贸易到任务贸易》报告中,以增加值贸易方法计算了中美贸易顺差。相比传统统计方法,2000年、2005年和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额减少了20%~27%。如果考虑加工贸易因素,同期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程度将会进一步缩小40%以上,2005年甚至达到53%。2013年,OECD和WTO联合增加值贸易数据库,按照增加值贸易方法计算的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减少了25%。并且,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也存在虚高成分。初步结果显示,以增加值贸易计算的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减少约三分之一。中国商务部《全球价值链与中国贸易增加值核算研究报告(2014年度)》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可见,经过增加值贸易的重新核算,中国对美欧贸易失衡的状况并没有那么严重。而形成这种明显统计差异的原因,可以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进行分析。随着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特别是深度参与东亚地区的价值链,“三角贸易”的格局逐渐形成,中国在东亚地区价值链条中处于加工组装的环节,因此实际上承担了整个东亚地区对美欧的贸易顺差。

作者:耿楠单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

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对外贸易飞速发展,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学术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国内许多学者就此做了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已有的研究忽视了加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实证研究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现有的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中,众多学者对外贸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进行了研究。贾金思(1998)[1]认为净出口增加会正向拉动经济增长,净出口减少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拉动作用,并推导出外贸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量化公式;彭福伟(1999)[2]运用量化公式计算了1990~1997年间各年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往往与国民经济增长成反方向运行趋势”;陈家勤(1999)[3]则计算了1979~1997年间各年的外贸贡献度,发现“净出口的贡献通常较小”,且“净出口的贡献度与我国GDP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王宏新、刘长庚(2000)[4]计算了1979~1998年间各年的外贸贡献度,并运用总供求模型分析了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负相关的“贸易顺差悖论”;林毅夫、李永军(2001)[5]计算了1981~1998年间各年的外贸贡献度,发现这20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简均水平只有0.19%,认为使用上述方法测算低估了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潘文卿、李子奈(2002)[6]计算了1991~2000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7%。本文将运用类似测算方法实证研究1991年以来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对实证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

二、加工贸易发展状况

加工贸易是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在国内进行加工装配,制成品出口的一种“两头在外”的贸易方式,主要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来料加工是外商提供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和技术,在我国开设企业或者委托我国企业加工成制成品,再由外商返销到国外。进料加工是国内企业从国际市场上进口原材料、零配件,在国内加工成制成品后再出口。我国加工贸易起步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1991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继续快速发展,呈现下述特点:

1•增长速度快、加工贸易依存度提高快。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从1991年的574.6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3021.57亿美元,年均增长38.71%,既高于同期对外贸易年均32.5%的增长率,也大大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率。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1991年的14.15%提高到2002年的24.42%。

2•大进大出、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大。80年代加工贸易超常规发展,其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981年的5.6%提高到1991年的42.34%。1991年以来,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稳定在40%之上,1991~2002年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年均47.48%。在进口总额中,1991~2002年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年均42.27%;在出口总额中,1991~2002年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年均52.21%。

3•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且出口长期大于进口,净出口大幅提高。出口额从1991年的324.3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1799.37亿美元,年均增长41.34%;进口额从1991年的250.3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1222.2亿美元,年均增长35.3%,出口增长快于进口增长。由于加工贸易是企业进口原材料和零配件并将其加工成制成品再出口,经过80年代的发展,1991年以来加工贸易出口长期大于进口。加工贸易净出口值逐年增加,从1991年的74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577.1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61.8%。加工贸易顺差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参见下图),图中显示除1991、1995、1997、1998等年份外,其余各年加工贸易顺差都大于我国对外贸易顺差。

4•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与我国对外贸易地区发展不平衡类似,加工贸易也呈现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的特点,例如,2002年,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北京、辽宁、天津等九省(区)的加工贸易出口达1745.2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96.99%,其中,广东出口达931.9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的51.8%。

5•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主体。2001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就达到1770.22亿美元,占其进出口总额的68.32%,占加工贸易额的73.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34.7%。[7]

6•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提高,近年成为加工贸易出口的主要产品。1994年,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226.7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39.78%,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8%。[8]2002年,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机电产品1169.9亿美元,占加工贸易出口额的65.02%,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8.85%。

三、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加工贸易的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可以通过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简单凯恩斯模型测算(林毅夫、李永军,2001),该模型建立在国民收入恒等式基础。1991年—2002年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贡献率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GDP增量数据和净出口增量数据是通过如下过程整理而得(资料来源: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2001年、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首先,从统计年鉴获得各年按支出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然后,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把各年按支出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换算成以1991年不变价格计算的GDP,最后,计算GDP增量及GDP增长率。加工贸易净出口增量的计算,需要先把各年以美元计价的净出口值乘以当年汇率获得以人民币计价的净出口值,然后,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把它换算成以1991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净出口值,最后,计算净出口增量。用各年净出口增量除以按支出法统计的GDP增量,获得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用贡献度乘以当年GDP增长率获得贡献率,也即拉动度。第一,除1993年外,各年加工贸易净出口增加,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和拉动度都为正值,加工贸易正向拉动经济增长;第二,1992~2002年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度为7.04%,年均拉动度为0.5%。

四、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思考

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度和拉动度都低,需要对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进一步分析(王耀中,2003)。[9]

首先,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彭福伟,1999)。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和政府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把握国外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通过加工贸易形成与香港“前店后厂”式的垂直分工,实现本地区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本地区经济起飞。香港厂商在“前店”承接订单、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样品和开发新品种,珠江三角洲厂商在“后厂”利用土地、劳动力优势,按照港商技术和质量要求加工装配产品。这种加工贸易的发展加快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增长,1980~1990年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7%,1990~1996年年均增长31.6%。[10]

其次,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且这种产品生产对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技能要求并不非常高,能较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裕优势。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高速发展不仅实现了本地区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而且还实现了外省数以1000万民工的就业。[11]这缓解了国企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所造成的社会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第三,加工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加工贸易充分利用了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劳动力素质较高的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加工制成品出口快速增长提高了生产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快了生产资源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的转移,推动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工贸易的发展还提高了我国的进口支付能力,外国资本、技术、管理方法的引进加快了我国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市场竞争优势转变,而这又能进一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出口能力,加快资源在产业间的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出口商品的产业发展速度,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例如,加工贸易出口产品完成了服装、鞋类、玩具、箱包等传统加工产品向机电产品的升级。加工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保险、运输、仓储等第三产业中与此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改善了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第6篇

关键词:新贸易统计数据;产品附加值;背景;优势;影响

中图分类号:F75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095-05

上世纪60年代后,世界贸易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关税水平的下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壁垒的降低、国际运输环境的改善以及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国际贸易成本迅速下降。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而导致全球生产价值链的逐步形成。其结果是产品内贸易、公司内贸易、外包等新的贸易形式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日渐凸显,中间产品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由于中间产品进口需要反复经过海关,而每经过一次海关就要在贸易统计中记录一次,因此,这种以全球产品生产协作为基础的中间产品贸易成为世界贸易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分,也是引起世界贸易非线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如,由泰国组装生产的计算机硬盘,其中间产品分别来自于10个亚洲和美洲国家;美国的波音787飞机,其机翼来自于日本,发动机来自于英国,刹车、电力系统和计算机组件来自于法国。相关研究表明,中间产品贸易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30%左右,且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中以40%的年均速度增长(D.Hummels et al,2001)。近年来,中间产品贸易更是占到了世界货物贸易的56%和服务贸易的70%(Miroudot et al,2009)。

由于传统的贸易统计主要依据的是海关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其结果是将出口产品的所有价值均归于最终出口该商品的国家,因此,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一方面不能准确统计新的贸易方式,即中间产品贸易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还将夸大最终出口该商品的国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作用。WTO总干事拉米(Lamy,2012)就认为,“新的经济现象要有新的经济和统计方式与之相适应。好的统计数据有助于对社会和经济现象的理解。如果我们仍然利用不完整的数据来制定政策,就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如果用旧数据来研究新问题,则争论和误解也会增加。”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世界贸易发展的现实,WTO将于2013年初出台第一批基于产品附加值的“附加值统计”(Value-added Statis-tic)数据(或称新贸易统计数据),以更好地衡量世界贸易的发展状况。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国家出台了具有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政策。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世界贸易仍将向更加稳固的自由化发展方向迈进。而WTO新贸易统计数据的出台正是适应世界贸易环境变化的需要。它不仅会对世界贸易的统计形成颠覆性的变革,同样也会对我国未来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深远影响。基于此,本文对WTO新贸易统计数据出台的背景、新贸易统计数据的优势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将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

一、WTO新贸易统计数据出台的背景

新贸易统计数据的出台源于世界贸易的新变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逐渐形成,使传统的以国别和最终产品为标准的贸易统计数据不再适应世界贸易的发展变化。WTO新贸易统计数据出台的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税水平的显著下降加速了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

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关税水平的下降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降低了进口中间产品的成本,推动了世界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以亚洲为例,目前亚洲各国最惠国关税的税率在5%。10%之间,较之20世纪90年代也有大幅度的下降。较低的关税必然会降低贸易的成本、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

(二)各国出口环境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

各国出口环境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首先,各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如,集装箱运输船和集装箱码头的出现,降低了海运的成本;航空条件的改善则极大地降低了时间密集型国际贸易的成本。其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改善,降低了贸易中的通讯成本。最后,一些国家国内贸易规制的减少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提升了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上述各方面出口环境的改善都为扩大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有效推动力,极大地促进了产品生产的进一步分工,推动了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

(三)出口加工园区的建设推动了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

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为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纷纷建立了本国专门的出口加工园区。而出口加工园区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贸易新生产方式的形成。根据世界劳动组织(ILO)的统计,截至2006年,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共建立了3500多个出口加工园区。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的统计数据也表明,目前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五分之一产品和进口的13%产品来自于出口加工园区。由此可见,出口加工园区的建立对于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带动了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形成

伴随着运输成本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下降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为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将部分生产环节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生产价值链的形成,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方式,促进了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以亚洲的外商直接投资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亚洲的外商直接投资每年约为50亿美元,1990年这一数值达到了约230亿美元,2008年则达到了3070亿美元。在亚洲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增加的同时,中间产品在亚洲出口产品中所占的份额也由1995年的26%上升到了2009年的35%。

二、新贸易统计数据的优势

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主要适用于从产品的生产到出口的整个产品价值链都处于一国内部的贸易统计,并不适合用于由生产分工全球化而导致的新的贸易统计。对比新的贸易统计数据,传统贸易统计数据在衡量诸如行业竞争力、比较优势、贸易保护、汇率、经济周期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基于产品附加值的新贸易统计数据不仅有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统计全球贸易量,而且至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有助于改善人们对全球贸易相关问题的理解。

(一)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好地追踪发展中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和半成品的来源,也可以揭示工业国家再进口的产品种类

为了更好地统计各国在产品生产中的附加值,新贸易统计数据必然要追踪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并将不同的生产环节分解到各个从事产品不同阶段生产的国家。这就使得新贸易统计数据能够准确统计各国进口中间产品的来源地及各国在产品生产中的作用,从而有助于追踪发展中国家进口中间产品和半成品的来源以及各国再进口的产品种类。

(二)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审视全球贸易的不平衡情况

由于在新的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下,一国只专注于产品的某一特定生产环节,因此,衡量~国在全球贸易中的贡献不应以出口产品的最后总价值来判断,而应以该国所从事的特定生产环节的价值来判断,即以该国在出口产品中的附加值来判断。传统贸易统计数据将出口产品的价值都归于最后生产该产品的国家,这无疑会夸大最后从事产品组装环节的国家在产品整个生产环节中的作用,从而无法反映全球贸易不平衡的真实情况。与之相比,新贸易统计数据由于能够较好地确定每个国家在产品各生产环节中的地位和产品生产中的附加值,因此也就可以更好地衡量全球贸易的真实情况。以美国在苹果手机(iPhone)上的贸易为例。米鲁多(Miroudot,2011)调查了2009年美国在iPhone上的贸易平衡情况。从表1数据可知,如果按照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美国2009年在iPhone产品上从中国进口了约19.01亿美元的产品;相应的,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表现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增加了19.01亿美元。可如果按照基于产品附加值的新贸易统计方式来计算,美国进口的19.01亿美元的iPhone产品中,中国生产的附加值只有7 350万美元,仅相当于传统贸易统计方式的3.87%。美国贸易逆差的其余部分其实来自于日本、韩国、德国等中间产品生产国。由此可见,在传统贸易统计数据中,中国在iPhone产品上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被严重夸大了。

(三)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更好地解决各国在市场准入和贸易政策上的争论

新贸易统计数据在解决各国在市场准人和贸易政策方面的争论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对市场准人和贸易政策的很多争论均来自于对贸易不平衡问题的不同看法,而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衡量世界贸易不平衡的真实情况,因此,新贸易统计数据必然有助于减少各国对市场准人和贸易政策的争论。第二,基于全球生产体系的新生产方式使贸易竞争力不再存在于国家之间,而是存在于企业之间,存在于生产的不同环节之间,因此,在WTO基于产品附加值的新贸易统计数据下,传统的对于最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以最优关税为例,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最优关税应当是逐级增加的。而在新的全球生产体系下,一国的最优关税应当变得很小,而且不应再是逐级增加的。可见,如果依据传统的贸易统计方式统计的数据,针对上述问题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无疑将导致错误的结论。与之相比,新贸易统计数据由于其对贸易量的统计是依据产品各生产环节的附加值而非最终产品的价值,因此,在处理上述问题时,其所提供的数据无疑更具说服力,也更有利于一国贸易政策的正确制定。

(四)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宏观经济冲击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

在新的全球生产体系下,产品的生产价值链由一国延长到世界其他国家,所以对产品价值链中的任何国家经济的冲击也将通过价值链传导到其他国家,从而对世界经济造成更大的影响。以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为例,美国最终消费的锐减直接导致处于产品最终组装环节的中国出口的下降,而中国出口的下降又影响到其对中间产品的进口,从而对处于产品价值链中上游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可见,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由于只关注最终产品的生产,所以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无法准确认识宏观经济冲击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与之相比,由于新贸易统计数据是以一国在出口产品中的附加值为基础的,从而更有可能准确判断经济冲击对产品价值链上各国的影响。

(五)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审视贸易和就业的关系

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精确地告诉我们就业岗位在生产环节的哪部分从事产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WTO的一项以欧盟制鞋业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表明,依据传统贸易统计数据的发现认为,中国对欧盟的皮鞋出口导致了欧洲制鞋业工作岗位的消失;但是通过根据新贸易统计方式所计算出的数据则清楚地表明,欧洲制鞋业所丧失的只是皮鞋的加工制作这一部分工作岗位,皮鞋的设计、研发、市场营销等生产环节上的工作岗位仍然存在于欧洲,并且欧洲的制鞋企业由于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变得更具竞争力。

(六)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审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OECD的研究表明,重新分配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会对一国的碳排放情况产生显著影响。在传统贸易统计数据下,出口产品的碳含量全部被归于最终生产该产品的国家。而新的贸易统计数据由于其所具有按产品附加值统计贸易的特点,则可以将产品中的碳含量分解到各生产环节,从而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各国在产品生产全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可见,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审视贸易对各国环境的影响。

(七)新贸易统计数据有助于重新评估一国的贸易竞争力

这里仍以美国iPhone产品为例分析。如果根据传统的贸易统计数据,中国在iPhone上的出口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但是,如果以新贸易统计数据来衡量则可以发现,中国在iPhone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事实上仅仅局限于产品组装这一生产环节上,而iPhone生产的中上游环节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仍然掌握在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手中。

三、新贸易统计数据对我国的影响

(一)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好地衡量我国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地位,进而有助于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在新的全球生产体系下,各国的竞争力主要存在于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上,而非存在于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基于传统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出来的竞争力水平,针对的只是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因此,这种利用传统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将明显夸大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以及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洛迪克(D.Rodfik,2011)依据传统贸易统计数据的研究就认为,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相当于比中国人均GDP高3~6倍的国家的生产水平。可见,如果我国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指导未来经济发展的政策,无疑会带来很多问题。与之相比,由于新贸易统计数据是以各国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附加值为基础的,因此,基于新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出来的结果更能准确反映我国出口的竞争力,以及我国在全球生产分工中的地位。如,新贸易统计数据清楚地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主要存在于产品的组装环节,主要从事的仍旧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工序,仍然处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低端。我们便可以依据这一结论,提出更符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实际情况的对策建议。

(二)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更准确地衡量我国的对外贸易不平衡状况

随着世界生产分工体系的逐渐形成,我国在世界分工中的作用仍停留在以产品组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但在传统的贸易统计方式下,产品出口的全部价值却全部记在中国,从而导致虽然中国对美、欧存在巨额贸易顺差,但中国能够获得的实际收益却很小。与之相比,新贸易统计数据是基于各国在产品中的附加值统计的,因此,势必可以更准确地衡量中国外贸不平衡的状况。从相关的研究成果来看,WTO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的研究都表明,按照传统贸易统计数据,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为2850亿美元;但如果按照新贸易统计数据来计算,那么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只有l 640亿美元,仅占传统贸易统计数据的69%。詹森和诺格拉(Johnson,Noguera,2010)的研究也表明,如果依据以一国产品附加值为基础的新贸易统计数据来计算中美双边贸易,则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程度相比传统贸易统计数据将下降30%~40%。

(三)新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有效降低我国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

我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他国家认为与我国之间的对外贸易,不但造成其本国的贸易不平衡,而且导致本国就业岗位的大量流失。然而,如前所述,由于新贸易统计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各国在贸易中的收益和成本,有助于重新审视贸易和就业的关系,重新审视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真实反映各国与我国之间的贸易关系,从而有效降低我国与其他国家在贸易问题上的分歧,减少不必要的贸易摩擦。

第7篇

一、对外贸易走势:增速低位徘徊或将成为常态

据国家商务部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8.0%。其中,出口9543.8亿美元,同比增长9.2%,由此前的两位数迅速下滑至个位数;进口8854.6亿美元,同比增长6.7%;贸易顺差为689.2亿美元(去年同期为顺差449.3亿美元)。从一季度日进出口频次来看,中小企业日均进出口频率为1.1次,同比2011年第一季度1.2次下跌0.1个点,下降近一成。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额590.89亿美元,同比下降2.96%。自2011年11月开始,我国实际利用外资连续6个月下降,到今年5月出现0.05%的微幅增长,但6月又出现同比下降6.87%的状况。

国家统计局的截至2012年5月的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预警信号图显示,我国进出口总额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平稳发展,而2012年2月开始转向偏冷。这也许是我国外贸转入低速发展期的一个信号,预计外贸低速增长或将成为常态。这种常态主要源于四方面因素的影响:

第一,从对外贸易的外部环境来看,全球经济放缓,外需受到影响。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是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当前,这些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家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恢复期,经济缺乏自主增长动力,面临高失业率和通胀上升的压力,同时欧美深受债务危机的困扰,欧债危机逐步从边缘国向意大利、法国等欧元区核心经济体蔓延;日本在金融危机恢复期内又受到大地震影响,经济表现同样乏力。即使将出口市场向新兴经济体国家拓展,当前新兴经济体也因受制于通货膨胀高企的压力,普遍采取紧缩的调控政策,进口和经济增速也出现明显回落。全球经济放缓已成共识,世界经济恢复到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还需要一段时期。

第二,从国内环境和企业自身来看,一方面,随着国内劳动力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不断上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导致出口产品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削弱和消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另一方面,2012年美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疲软态势也仍将持续,预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虽可能双向变动,但总体仍将保持小幅上涨态势,即使一段时期内汇率停滞在某个区间内,由于债务危机使得欧元兑美元有20%左右的贬值,这将使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会比标准情况下有更大幅度上升。从而挤压出口企业利润,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这种成本上升和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对企业的影响也会持续一段时期。

第三,近期美国提出的重塑制造业会导致制造业回流,未来将会逐步减少对中国制造业的外包贸易,同时出于对中国威胁的战略考虑,欧盟等国家也正在将部分制造业进口向其他国家转移,国际竞争加剧,从而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摩擦增多,中国成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和目标国。美国近年来对中国产品的贸易调查已从单纯指向价格的反倾销调查演变为同时指向政府政策的“双反”调查。以光伏产业为例,2011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发起 “双反”调查,随后2012年,德国太阳能经济联合会也准备在欧盟27个成员国向中国光伏产品启动“双反”调查。美国等发达国家除了在“双反”调查加大贸易保护力度外,还会加大涉及知识产权调查、新能源调查等新型的贸易保护政策的运用。这将使中国出口企业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第四,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中国东海、南海及同周边国家政治局势的紧张,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一定的影响。2012年我国将GDP预期增速调整为7.5%,外贸势必会伴随适当减速。同时基于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外贸缓慢增长的表现,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影响,考虑国内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预计2012年下半年及未来更长一段时期,外贸低速增长或将成为常态。

二、外贸低速增长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加工贸易比重较大导致我国外贸依存度被高估,出口增速下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没有名义上那么严重

第8篇

关键词:价格贸易条件;趋势;影响因素;进出口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62-03

贸易条件指数是国际经济关系中衡量相对贸易利益变动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部分学者认为,贸易条件指标只适用于供给约束型经济,而不适用于需求约束型经济,而当前的世界经济总体上是属于需求约束型的[1]。但我们认为,价格贸易条件作为静态指标,或许存在缺陷而不能衡量贸易利益的分配;但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作为时间序列性的动态指标,则不失为最简单客观的衡量比较利益变动趋势的测量方法。为了叙述方便,如没特别说明,本文中的贸易条件均指价格贸易条件。

一、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显著的成就,2007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与贸易额的显著增长和贸易地位的快速上升相比,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价格水平下降,进口价格水平上升,这是典型的贸易条件恶化表现。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世纪80年代,中国出口商品平均售价下降9.7%而同期世界平均出口售价却上升16.6%[2]。商务部国际贸易研究院研究员赵玉敏、郭培兴和王婷(2002)通过编制和计算各项贸易条件指数得出:1993―2000年间中国整体价格贸易条件下降13%,其中制成品价格贸易条件下降14%,初级产品价格贸易条件下降2%,所以制成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下降是导致中国整体价格贸易条件下降的主要原因[3]。张海波、刘洪钟(2008)通过对1981―2007年中国贸易条件的测算发现:中国总体贸易条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和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都呈下降趋势,每年下降速度分别为4.6%、2.6%和5.1%[4]。世界银行统计资料则显示,从1981―2007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呈波动性下降,总体下降了34.2%,最近几年持续下降。另外,李志弘(2002)、黄满盈(2006)对近十多年的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分别对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各类价格贸易条件进行了分析,也得出中国贸易条件处于不断恶化趋势的结论[5~6]。

二、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从贸易条件的定义看,直接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当然就是进出口商品价格,所以任何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因素也就是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现实中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因素很多,所以贸易条件的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那么,究竟哪些因素是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呢?我们认为,以下因素是影响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主要因素: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和关税税率。下面分别予以说明。

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对于贸易小国来说,其经济增长会改变进出口商品结构,但是它们仍只是国际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所以其经济增长不会对其贸易条件产生影响。但对于贸易大国来说,它们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者和制定者,其经济的增长会推动产品供求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贸易结构和规模,进出口商品价格也因此变化,从而贸易条件发生改变。当一国经济增长时,会产生两方面的效应:消费效应和生产效应。前者表示随着经济的增长,国内对进口品的需求特别是高档品的需求会增加;后者表示随着经济的增长,生产能力扩张国内进口品的供应数量也会增加。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要看这两方面效应的大小。经济增长的源泉有两个,一是要素禀赋的增加,包括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增加;二是技术进步。一般来说,前者会使贸易条件下降,而后者会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

出口商品结构(RMP)表示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与初级产品出口总额的比值。多年来,中国都在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优化和提升出口商品结构,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从1985―2007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例从1985年的49%上升到2007年的95%;初级产品的出口比例则从1985年的51%下降到2007年的5%。然而中国工业制成品的技术含量仍然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低,又缺乏核心品牌,所以出口商品还是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由于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其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会影响国际市场的供求平衡从而影响到中国的贸易条件。汇率(R)是一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交换的比价,而贸易条件则是用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表示的进出口商品价格的比价,所以汇率必然与贸易条件存在紧密联系。国内学者对汇率与贸易条件关系的研究也很多,从表面上来看,本币升值会抬高出口价格降低进口价格,从而改善贸易条件,但事实并非如此。汇率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方向及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谢朝阳(2008)通过研究发现本币升值能够改善贸易条件其实是一种错觉,能否改善贸易条件取决于许多因素,短期要看贸易条件计价结算时选择哪种货币,只有当出口时用本币而进口用外币时才改善贸易条件,长期则取决于进出口供求弹性大小[7]。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最常被使用的是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弹性分析方法。即,一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贸易收支状况,取决于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两者之和的绝对值大于1,则一国货币贬值会改善其贸易收支从而改善其贸易条件。罗宾逊夫人曾论证过进出口商品供求弹性之间的数学关系,其结论是:当SmSx>DxDm时,本币贬值导致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当SmSx=DxDm时,本币贬值不会影响本国的贸易条件;当SmSx

关税(T)的主要作用在于保护国内市场和本国幼稚产业,关税也可以通过调节进出口商品价格从而改变一国的贸易条件。在别国不存在关税报复的前提下,如果是贸易大国征收出口关税,则会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从而有利于其贸易条件改善。同样如果贸易大国征收进口关税的话,会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减少其进口量,因为贸易大国能够影响国际市场价格所以其进口量的减少会降低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从而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一般来讲,在别国不存在关税报复的情况下,只要征收关税的是贸易大国,不管其征收的是进口关税还是出口关税都会有利于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

三、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拟构造的经济计量模型如下:

LnNBTTt =Ct+αLnGDPt+βLnRMPt+γLnRt+δLnTt+εt

其中,NBTT是被解释量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GDP、RMP、R、T分别表示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和实际关税率,α、β、γ、δ为待估参数,分别表示GDP、RMP、R、T对贸易条件的影响程度,模型中对各变量取对数是为了更容易得到平稳的数据且不改变时间序列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指数NBTT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网站,以2000年为基期,该年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00。国民收入因素的GDP指数,数据来源于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为了与贸易条件指数相匹配,本文将GDP指数也重新换算成以2000年为基期。出口商品结构RMP其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各相关年份和本文的计算,计算方法是出口商品中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值与初级产品的出口值(亿美元)之比。汇率R采用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价(中间价),单位为人民币元,其数据直接取自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实际关税率T,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本文的计算,计算方法是进口关税实际征收总额与进口总额之比。

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首先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我们对经过处理的中国对外贸易条件指数、国民收入指数、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实际关税税率的对数形式进行单位根形式的平稳性检验。

2.协整检验。首先,主要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或施瓦茨准则(SC)确定滞后阶数k,根据取得AIC的值或SC的值最小的k值的原则确定滞后阶数为2,ADF检验已显示,变量的一阶差分均是平稳的,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

依据上文分析关于各因素对中国对外经济关系中的贸易条件的影响,通过计量软件Eviews5.0对经济模型进行AR(1)形式回归,并剔除t检验值不显著的变量,最终回归结果如下:

LnNBTTt=0.455509LnGDPt- 0.558364LnRMPt+ 0.528482Ln

(2.557543)(-3.270488) (7.481551)

Rt+ 0.169945LnTt+ 0.504087LnNBTTt-1

(2.410579) (4.459245)

R2=0.757284 R2=0.700175 DW=2.104994

回归结果中,R2的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程度达75.7%,拟合较好;DW检验值为2.10,基本排除了模型的自相关问题。查t分布,可以看出上式中LnGDPt、LnRMPt、 LnRt、LnTt的系数在0.05的显著水平下,都通过t检验,都是显著的。为了避免伪回归,对回归方程的残差项εt进行ADF检验以确定其是否平稳,结果为残差项的ADF检验值(-4.57)小于1%显著水平的临界值(-4.46),即回归方程的残差项εt在1%的显著水平下是平稳的,则该方程不是伪回归。因此,LnNBTTt与LnGDPt、LnRMPt、LnRt、LnTt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只是证明了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这种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要进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下面分别对国内生产总值、出口商品结构、汇率、关税与价格贸易条件做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滞后的阶数非常敏感,此处采用AIC和SC来确定最佳的滞后阶数,经过筛选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检验结果(见下表)。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从上表的检验结果的概率值可以看出,在滞后2期时,在5%显著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也即 LnGDP、LnRMP、LnR、LnT是LnNBTT的格兰杰原因。

四、模型结论和政策建议

1.模型结论。从回归方程的结果可以看出,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关税率、汇率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都是正的,只有出口商品结构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负的。

(1)国内生产总值与贸易条件。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贸易条件存在正相关关系,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来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明显。前面理论分析部分已经阐明: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能力的提高进而产出的增加有利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孙旭蕾(2007)通过对中国贸易条件影响因素的研究也表明经济增长与中国贸易条件成正相关关系[8]。(2)出口商品结构与贸易条件。出口商品结构与中国贸易条件成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日渐上涨,而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不断降低。而与此同时,中国出口品中制成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现已占据主导地位,所以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中国贸易条件呈负相关关系。时琳(2007)通过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相关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9]。(3)汇率与贸易条件。汇率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影响为正。表明中国货币的贬值有利于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依据罗宾逊夫人的结论,其原因可能是中国与外国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之积小于中国与外国的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之积。李平、辛佳(2008)研究也表明,中国货币贬值将有利于中国贸易条件的改善[10]。(4)实际关税率与贸易条件。实际关税率的系数为正,表示实际关税率对中国贸易条件有正的影响。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相符合,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贸易大国,不管其征收进口关税还是出口关税都有利于其贸易条件的改善。

2.政策建议。虽然贸易条件的下降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国贸易利益的总体下降,但是理想的状态还是应该追求贸易条件趋于改善。如何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呢?本文提出以下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对策。

第一,解决突出问题,保持经济合理稳定的增长。尽管这些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但经济增长的同时伴随着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我们应大力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向,实现从偏向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增长向偏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增长的转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开发新能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第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这些年虽然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但是由于中国制成品中很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所以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低价位。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提高中国传统优势出口商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实现增长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实现主要出口粗加工、浅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向出口精加工、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提高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实现中国传统优势出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三,改革汇率体制。我们不能片面看待升值问题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处理汇率问题关键要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同时,不丧失经济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的均衡发展。长期来看,汇率变动的内在趋势不应该被人为扭曲,人民币必须改变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即中国为保障自身的经济安全及利益,特别是为了提高外贸效益,必须在长期内改革目前的汇率政策,应让市场力量发挥主导作用,将行政力量作为一定的辅助手段向更加完善的汇率制度改革。第四,合理运用关税。我们应在WTO的框架下结合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关税水平改善中国关税水平和调整关税结构。首先,在调整关税总水平的基础上,处理好进口关税的梯形结构和降低关税总水平之间的关系。其次,尽可能减少关税造成的扭曲,可以对进口需求弹性高的产品征收较低的关税,对进口需求弹性较低的产品征收较高的关税。

参考文献:

[1]刘巍,陈建军.历史与现实:贸易条件逻辑的前提假设分析[Z].

[2]孟凡伟.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同济大学,2005:20.

[3]赵玉敏,郭培兴,王婷.总体趋于恶化――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分析[J].国际贸易,2002,(7):18-25.

[4]张海波,刘洪钟.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2008,(12):10.

[5]李志弘.论加入WTO后中国平行进口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2,(7):7.

[6]黄满盈.中国贸易条件实证分析1981―2004[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3-10.

[7]谢朝阳.升值是否改善贸易条件――本币升值对贸易条件影响的理论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8,(2):551.

[8]孙旭蕾.中国贸易条件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7:38.

第9篇

服务贸易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演进而产生的,是服务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今后世界贸易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为服务贸易的竞争,服务贸易竞争的成败将决定各国经济发展的未来。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具备了发展服务贸易的条件,发展服务贸易潜力巨大。

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近几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徘徊在40%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随着近年来中国政府重视发展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远远高于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越来越坚实。

服务业跨国转移为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机遇从世界来看,服务业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大发展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也在酝酿着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随着产业链拉长,各个生产环节独立出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完成整个产业链。根据资源的配置,服务于各个生产环节的服务业,将为各国提供市场空间,这也就形成了外包等各种形式的服务贸易,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对外转移和全球服务业外包业务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借发达国家向海外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之机,吸引外国投资,改善中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有利于中国服务提供者进入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服务出口。

服务贸易出口大有可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够合理,金融、保险和专利使用等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贸易领域比例偏低,许多部门出口远小于进口,滞后于中国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显现出了很大的增长潜力;中国巨大的对外货物贸易量为发展海洋运输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服务外包全球市场规模巨大,是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发展新兴服务贸易的重要突破口,增长空间很大,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多的中国服务领域企业将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的“中国服务”逐渐增多。

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措施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全球服务业跨国转移加速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为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将采取以下措施:

营造良好的服务贸易发展环境要提高全社会对发展服务贸易重大意义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服务贸易,支持服务贸易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使政府管理更加务实、高效。各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简化工作程序,为企业发展服务贸易创造条件。完善保障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服务贸易出口指导目录,争取出台促进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发展的政策意见和具体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丰富各项统计内容,拓展重点行业统计,加强重点行业境内外调研,完善专项统计。落实和完善各项吸引和培养服务贸易出口人才的政策,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强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各地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

促进重点行业服务贸易出口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附加值行业出口,发挥中国的文化传统优势,积极开拓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注册会计师服务、中医药服务,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大力促进以海洋运输为主的运输业,扩大建筑服务出口。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品牌。

大力推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落实八部委《关于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若干意见》(商服贸发[2006]13号),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创新扩大出口;为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提供必要的支持,重点支持能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的境外研发中心项目。

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要充分发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的作用,积极为国内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继续办好中国服务贸易大会,政府部门政策,企业直接洽谈交易,搭建促进中国服务出口的窗口和平台。充分发挥“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的作用,建立境内外及时沟通的服务贸易支持网络。要利用好大连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展会平台,支持和组织服务贸易企业赴境外参加各类服务行业专业展会,寻找出口和对外合作的商机。

根据官方公布的最近年份(2007年)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250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增幅提升9个百分点,高于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16.5亿美元,增长33%;进口1292.6亿美元,增长29%。

服务贸易逆差大幅回落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76.1亿美元,同比下降15%。其中,其他商业服务、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顺差规模最大的四个行业,合计实现顺差207.3亿美元。主要逆差项目为运输、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分别为119.5亿美元、97.6亿美元和78.5亿美元。

传统服务项目进出口占比有所下降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仍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项目。运输和旅游出,分别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5.7%和30.6%:进口分別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33.5%和23%。传统服务项目进出口总额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6.4%,所占份额较上一年下降2.9个百分点。

第10篇

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贸易规模达到21738.3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增长4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据海关统计2008年1月~9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6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0.7亿美元,增长29%。1月~9月累计贸易顺差为18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

1.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

1981年以来我国贸易平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见下图)

(1)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81年~1989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82年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30.36亿和8.36亿美元的顺差,但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累计逆差达到424.04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47.12亿美元。

(2)较小贸易顺差阶段(1990~1996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93年出现了122.15亿美元的逆差,但总体上是以顺差为主,累计顺差达到433.08亿美元。

(3)较大贸易顺差阶段(1997年~2007年)

这一阶段各年均为贸易顺差,且平均每年顺差均在500亿美元以上,1997年~2007年累计顺差达到5415.5亿美元,2007年我国出口额12180.2亿美元,增长25.7%;进口额9558.2亿美元,增长20.8%,全年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为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

2.我国贸易顺差的特点

(1)加工贸易顺差远高于一般贸易

一般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加工贸易仍是顺差的主体。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617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进口总额为368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顺差为2492.5亿美元。而同期一般贸易顺差仅为1099.3亿美元,约为加工贸易顺差的二分之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已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2)顺差主要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顺差主要来自民营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仍为逆差。2004年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后,大大激发了民营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2007年,民营企业出口实现贸易顺差1709.9亿美元,占全国顺差总增量的65%。外资企业“高出低进”也十分突出,实现顺差1361亿美元,国有企业仍有449.1亿美元逆差。

(3)中美、中欧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国家和香港地区,但增量主要来自欧美,而且表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2007年,我国对美、欧、港的顺差分别达1633.3亿、1342.3亿和1716.2亿美元。三地顺差合计4691.8亿美元,占我全球贸易中顺差来源地顺差总额的90%以上。

(4)货物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服务贸易连年逆差

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逐步扩大,成为推动贸易顺差增加的最主要因素,1997年~2006年,贸易顺差累计5655.5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累计顺差额6244.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额677.3亿美元。在国际上,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长期保持顺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我国经济结构升级缓慢。

二、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我国奉行以低劳动力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这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成本也相应较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因此,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这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

三、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

外贸顺差反映了国情,是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的结果。立足于人多、收入低等基本国情,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我国产生外贸顺差的根本原因。我国人力资源“质优价廉”,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5%、韩国的8%、巴西的18%。同时我国还有市场大、配套强、海外华人多等优势,有利于吸纳国际产业转移,致使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的一半以上,并成为顺差的主要来源。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恰好已形成了基本的开放态势,因而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这场世界性的产业转移;之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加之国内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趋完善,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跃升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力军。2005年1月1日,WTO成员国取消了对服装和纺织品的所有进口配额限制。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成为贸易顺差的最大驱动力量。

2.贸易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的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我国进出口国别(地区)统计,1994年~2007年间,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有美国、香港地区和欧盟。其中美国由74.9亿美元激增到1633.3亿美元,是我国最大的顺差对象国;香港由229.1亿美元增加到1716.2亿美元;欧盟由逆差38.4亿美元751.1亿变为顺差1342.3亿美元。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的贸易却由顺差转变为出现美元的逆差。其中,对日本的逆差由47.5亿美元增加到318.8亿美元;对韩国的逆差由29.2亿美元增加到476.2亿美元;对台湾地区的逆差由118.5亿美元增加到775.6亿美元;对东盟的逆差由4.5亿美元增加到141.9亿美元。如果考察一下同期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方向统计,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国对美国、欧盟的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同时,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对美、欧的贸易顺差出现了相应的缩减。也就是说,由于国际间比较优势的变化,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主要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程序,已经大量转移到中国,这样也就把它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而我国则从这些经济体大量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并因此形成我国对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亚洲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持续产业转移间接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使贸易顺差加速。

根据进出口商品结构统计,我国贸易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1994年~2007年间,我国工业制成品顺差由原来的21.1亿美元增加到4436.3亿美元,与此同时,初级产品贸易则由32.4亿美元顺差转变为出现1814.3亿美元的逆差。应当注意的是,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出口和进口均大幅增长,这反映了我国加工贸易占有较大比重,中国处于加工贸易制造基地的位置,很多邻国的出口要经过中国的组装得以实现,即“大出”同时伴随着“大进”,出口增长大量地依赖工业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等的进口,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甚至存在着较大的逆差。我国商品进出口十几年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急剧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加工出口产业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

com3.发达国家对中国技术出口的限制扩大了贸易顺差

按照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原则,中国主要对海外原材料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较大。但一些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等为借口,对本国企业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设备施加种种限制。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后,某些国家对华出口的管制政策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加强,这自然会加大双边贸易不平衡。以美国为例,美国对中国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已是导致中美逆差形成的重要原因。尤其是“9·11”事件以来,美国进一步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出口许可审批的时间更长,对高科技出口的限制也更多。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美国的出口许可证从递交申请到批准的平均时间一般为3个~12个月,而日本、德国对向中国高科技出口发放许可证的时间最多为1个月。所以,如果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要等半年才能获得许可证,出口机会就会转向德国或日本公司。正由于此,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比例持续下降。由于美国歧视性的出口管制,近几年美国每年都要丧失对中国出口几十亿美元的贸易机会。

4.FDI推动贸易顺差的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形成的生产能力正在释放出来,导致某些产品出口激增,远远超出国内市场需要,因而出口大量增加,贸易顺差而扩大。据海关统计,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目前,加工贸易是外资企业的主要贸易方式,2007年外企加工贸易出口6955.2亿元,同比增长23.4%,进口5594.1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实现贸易顺差1361.1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顺差的55%,因此可以看出,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在我国贸易顺差的加速扩大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跨国公司把我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依靠自身技术的先进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大力开展加工贸易,推动了出口额和进口额的逐年高涨。因此,跨国公司以加工贸易等方式,大量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并不能反映出我国在全球市场真实的竞争力,只在数字上制作了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其实,我国的很多出口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制造”。

5.产业结构的提升导致大量的进口替代

在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中,大量外资企业来华建立加工组装基地,客观上将周边地区对美欧的顺差转移到我国。特别是近几年外商对华投资由加工组装环节向上下游延伸,呈现整个产业链对华转移的趋势,使我国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运输工具等产业的国内配套能力大大增强,从而大量替代进口。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也由“大进大出”向“小进大出”转变,使用国产料件的比重大幅提高,顺差逐年增加。除集成电路以及电容器、复印机、电容器、汽轮机等产品的零件进口增长较快外,大部分产业的零件进口都呈低速增长或下降趋势。不少产业零部件生产能力激增后,转而大量出口。例如,汽车零件进口额下降8.2%,出口额却增长了49.2%。中国自己的公司提升产业结构,相互激烈竞争,这无疑受助于在华外国公司的技能和技术转让。

外贸顺差反映了原产地统计规则,顺差多并不等于利益多。顺差或逆差不是利益分配大小的标志,也不是经济是否健康的标志。我国顺差虽大,但仍不是贸易强国,在国际分工中还处在较低端,获得的比较利益并不高。比如,我国的顺差集中于加工贸易与外资企业,如果根据企业的“国籍”或增值的多少来统计顺差,我国的顺差就会大大减少。因此,根据原产地规则统计出的我国顺差,统计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不完全是反映贸易利益分配的恰当指标。

综上所述,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素禀赋优势推动的结果。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外贸顺差增大的一面,也要看到国际分工地位低、亟需提高的一面。因此深入分析我国贸易顺差扩大的原因,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宏:转轨的贸易流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2]黄先海: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5

第11篇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现状的介绍,客观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成因以及顺差背后的实质。 【论文关键词】 中国 对外贸易 贸易顺差 一、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基本情况 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贸易规模达到21738.3 亿美元,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增长48%,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据海关统计2008年1月~9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达1967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其中出口10740.6亿美元,增长22.3%;进口8930.7亿美元,增长29%。1月~9月累计贸易顺差为18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6%。 1.我国贸易顺差的现状 1981年以来我国贸易平衡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见下图) (1)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81年~1989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82年和1983年分别出现了30.36 亿和8.36亿美元的顺差,但总体上是以逆差为主,累计逆差达到424.04亿美元。平均每年逆差为 47.12 亿美元。 (2)较小贸易顺差阶段(1990~1996 年) 这一阶段虽然在1993年出现了122.15 亿美元的逆差,但总体上是以顺差为主,累计顺差达到433.08亿美元。 (3)较大贸易顺差阶段(1997年~2007年) 这一阶段各年均为贸易顺差,且平均每年顺差均在500亿美元以上,1997年~2007年累计顺差达到5415.5亿美元,2007年我国出口额12180.2亿美元,增长25.7%;进口额9558.2亿美元,增长20.8%,全年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为近5年来的最高水平。 2.我国贸易顺差的特点 (1)加工贸易顺差远高于一般贸易 一般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加工贸易仍是顺差的主体。2007 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617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进口总额为368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顺差为2492.5亿美元。而同期一般贸易顺差仅为1099.3亿美元,约为加工贸易顺差的二分之一。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已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2)顺差主要集中在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 顺差主要来自民营和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仍为逆差。2011年外贸经营权全面放开后,大大激发了民营企业扩大出口的积极性。2007年,民营企业出口实现贸易顺差1709.9亿美元,占全国顺差总增量的65%。外资企业“高出低进”也十分突出,实现顺差1361亿美元,国有企业仍有449.1亿美元逆差。 (3)中美、中欧贸易顺差继续扩大 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国家和香港地区,但增量主要来自欧美,而且表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2007年,我国对美、欧、港的顺差分别达1633.3亿、1342.3亿和1716.2亿美元。三地顺差合计4691.8亿美元,占我全球贸易中顺差来源地顺差总额的90%以上。 (4)货物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服务贸易连年逆差 我国货物贸易顺差逐步扩大,成为推动贸易顺差增加的最主要因素,1997年~2006年,贸易顺差累计5655.5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累计顺差额6244.5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额677.3亿美元。在国际上,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长期保持顺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我国经济结构升级缓慢。 二、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我国奉行以低劳动力成本为基础的比较优势战略,这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资金、技术方面相对稀缺,成本较高,而劳动力则相对充裕,成本也相应较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拥有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因此,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当前我国的比较优势所在。另外,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言,现阶段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价格竞争力的也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具体来说,这主要体现在由低劳动力成本带来的低价优势以及粗放型增长所带 来的规模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中国的产品得以极强的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 三、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原因 外贸顺差反映了国情,是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的结果。立足于人多、收入低等基本国情,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我国产生外贸顺差的根本原因。我国人力资源“质优价廉”,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5%、韩国的8%、巴西的18%。同时我国还有市场大、配套强、海外华人多等优势,有利于吸纳国际产业转移,致使加工贸易占我国出口的一半以上,并成为顺差的主要来源。 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恰好已形成了基本的开放态势,因而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这场世界性的产业转移;之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加之国内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趋完善,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跃升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力军。2005年1月1日,WTO成员国取消了对服装和纺织品的所有进口配额限制。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成为贸易顺差的最大驱动力量。 2.贸易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的转移有着密切的联系 根据我国进出口国别(地区)统计,1994年~2007年间,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有美国、香港地区和欧盟。其中美国由74.9亿美元激增到1633.3亿美元,是我国最大的顺差对象国;香港由229.1亿美元增加到1716.2亿美元;欧盟由逆差38.4亿美元751.1亿变为顺差1342.3亿美元。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的贸易却由顺差转变为出现美元的逆差。其中,对日本的逆差由47.5亿美元增加到318.8亿美元;对韩国的逆差由 29.2亿美元增加到476.2亿美元;对台湾地区的逆差由118.5亿美元增加到775.6亿美元;对东盟的逆差由4.5亿美元增加到141.9亿美元。如果考察一下同期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方向统计,我们就会发现,在中国对美国、欧盟的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同时,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对美、欧的贸易顺差出现了相应的缩减。也就是说,由于国际间比较优势的变化,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主要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程序,已经大量转移到中国,这样也就把它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而我国则从这些经济体大量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并因此形成我国对亚洲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亚洲国家或地区对我国的持续产业转移间接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使贸易顺差加速。 根据进出口商品结构统计,我国贸易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1994年~2007年间,我国工业制成品顺差由原来的21.1亿美元增加到4436.3亿美元,与此同时,初级产品贸易则由32.4 亿美元顺差转变为出现1814.3亿美元的逆差。应当注意的是,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出口和进口均大幅增长,这反映了我国加工贸易占有较大比重,中国处于加工贸易制造基地的位置,很多邻国的出口要经过中国的组装得以实现,即“大出”同时伴随着“大进”,出口增长大量地依赖工业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等的进口,其中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甚至存在着较大的逆差。我国商品进出口十几年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急剧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部分加工出口产业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 3.发达国家对中国技术出口的限制扩大了贸易顺差 按照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原则,中国主要对海外原材料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口需求较大。但一些发达国家以国家安全等为借口,对本国企业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设备施加种种限制。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后,某些国家对华出口的管制政策不但没有放松,反而加强,这自然会加大双边贸易不平衡。以美国为例,美国对中国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已是导致中美逆差形成的重要原因。尤其是“9·11”事件以来,美国进一步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出口许可审批的时间更长,对高科技出口的限制也更多。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美国的出口许可证从递交申请到批准的平均时间一般为3个~12个月,而日本、德国对向中国高科技出口发放许可证的时间最多为1个月。所以,如果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要等半年才能获得许可证,出口机会就会转向德 国或日本公司。正由于此,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比例持续下降。由于美国歧视性的出口管制,近几年美国每年都要丧失对中国出口几十亿美元的贸易机会。 4.FDI推动贸易顺差的扩大 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形成的生产能力正在释放出来,导致某些产品出口激增,远远超出国内市场需要,因而出口大量增加,贸易顺差而扩大。据海关统计,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对外贸易中一直居重要地位,无论是进出口额还是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都占绝对比重,目前,加工贸易是外资企业的主要贸易方式,2007 年外企加工贸易出口6955.2亿元,同比增长23.4%,进口5594.1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实现贸易顺差1361.1 亿美元,占全国加工贸易顺差的55%,因此可以看出,外商在华投资企业在我国贸易顺差的加速扩大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跨国公司把我国作为全球生产基地,依靠自身技术的先进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便宜,大力开展加工贸易,推动了出口额和进口额的逐年高涨。因此,跨国公司以加工贸易等方式,大量向国外市场出口产品,并不能反映出我国在全球市场真实的竞争力,只在数字上制作了我国的巨额贸易顺差。其实,我国的很多出口并不是真正的“中国制造”。 5.产业结构的提升导致大量的进口替代 在国际产业转移和要素重组中,大量外资企业来华建立加工组装基地,客观上将周边地区对美欧的顺差转移到我国。特别是近几年外商对华投资由加工组装环节向上下游延伸,呈现整个产业链对华转移的趋势,使我国家用电器、信息技术、运输工具等产业的国内配套能力大大增强,从而大量替代进口。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也由“大进大出”向“小进大出”转变,使用国产料件的比重大幅提高,顺差逐年增加。除集成电路以及电容器、复印机、电容器、汽轮机等产品的零件进口增长较快外,大部分产业的零件进口都呈低速增长或下降趋势。不少产业零部件生产能力激增后,转而大量出口。例如,汽车零件进口额下降8.2%,出口额却增长了49.2%。中国自己的公司提升产业结构,相互激烈竞争,这无疑受助于在华外国公司的技能和技术转让。 外贸顺差反映了原产地统计规则,顺差多并不等于利益多。顺差或逆差不是利益分配大小的标志,也不是经济是否健康的标志。我国顺差虽大,但仍不是贸易强国,在国际分工中还处在较低端,获得的比较利益并不高。比如,我国的顺差集中于加工贸易与外资企业,如果根据企业的“国籍”或增值的多少来统计顺差,我国的顺差就会大大减少。因此,根据原产地规则统计出的我国顺差,统计意义大于经济意义,不完全是反映贸易利益分配的恰当指标。 综上所述,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素禀赋优势推动的结果。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外贸顺差增大的一面,也要看到国际分工地位低、亟需提高的一面。因此深入分析我国贸易顺差扩大的原因,对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12篇

一、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与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及开放度的提高,我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出口呈现迅猛增长态势,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新兴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外汇管理局《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582亿美元,增长18%。其中,出口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进口838亿美元,增长16%;由于旅游项目顺差扩大,服务贸易逆差自1999年以来首次下降到94亿美元,下降3%。据世贸组织《贸易发展报告》统计,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一)出口增速高于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速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15.9%,其中2001-2005年,年均增速为19.8%,约为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

(二)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24.8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7%;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744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1%。二十三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近29倍,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提高了2.4个百分点。

(三)传统服务贸易出口保持增长势头

过去二十五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中传统运输类服务贸易比重明显下降,旅游类比重保持稳定,而其他商业类服务持续上升。与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发展趋势相反,近年来,由于货物贸易快速发展,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占比呈逐步上升势头,旅游服务出口比重略有下降。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运输服务占比上升到20.7%,比1997年增加了8.3个百分点;旅游服务出口占比为39.4%,比1997年下降了9.7个百分点;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占比为39.9%,与1997年基本持平。

(四)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出口增速超过发达国家

1997-2005年,随着全球新兴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咨询、电影和音像等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增速加快,超过了其他部门,也超过了OECD国家相应部门的增长速度。其中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从8400万美元提高到18.4亿美元,增长了21倍,在全国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1997年的0.3%增长到2.5%。

(五)中国对主要市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迅速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多元化分布,进口主要集中在香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5年对美国服务出口99.6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3.4%;对欧盟出口74.32亿美元,增长45.3%;对香港特区出口84.5亿美元(不含金融服务)。

(六)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面临的问题

我国服务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2005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3533亿美元, 英国为1834亿美元,德国1429亿美元,分别是中国的4.7倍、2.5倍和2倍。其次,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较低,仅占约10%,全球的平均水平为 25%,而英国和美国分别占48.5%和39%。第三,自1994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存在巨额逆差,且差额呈现增大趋势,2005年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依然逆差94亿美元,而美国2005年顺差646亿美元。

二、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产业竞争力

当今国际服务贸易中,旅游和运输服务继续保持了最大部门的地位,但由于增速减缓,所占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以及专利许可等现代服务部门尽管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但增长速度惊人,在全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产业政策对本国乃至全球服务贸易的产业导向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构成总体上与全球服务贸易存在共性:旅游、运输和建筑服务等传统产业出口占据主导地位,份额高于全球水平;在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上与全球服务贸易相比存在差异性,特许和专利权使用占比比全球低6个百分点;金融服务出口低于全球占比5.1个百分点,且现代服务贸易部门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水平。

(一) 按RCA指数衡量的部门竞争力

国际学术界通常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一国某产品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其公式为:

RCA=Xe/X/We/W

其中, Xe为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额;X为一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We为该类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W为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

一般认为,若RCA≥2.5,则具有强的竞争力;若1.25≤RCA

用RCA衡量我国服务贸易总出口中各部门相对于世界服务贸易的部门竞争力,结果显示,建筑、旅游和其他商务服务有较强竞争力;运输服务有一般竞争力;其余部门竞争力较弱(见表1)。

(二) 按增长速度排序的部门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主要是计算机信息、咨询、影视、金融、运输、公告和建筑服务,年均增长率超过20%,其中前三各部门超过35%。

(三)用波士顿矩阵分析的部门增长潜力

以1997-2005年间年均增长率近似等于15%(全部服务的年均增长率为14.8%)、以2005年出口规模20亿美元为基准,用波士顿矩阵(由于缺少全球行业统计,我们用出口绝对数替代了市场份额)表示的中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增长潜力情况是:处于第一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大、增长速度快的部门,需要重点支持其发展,这样的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现实的和预期的贡献率都大;处于第二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的部门,这样的部门在促进政策得力的情况下,会有超高速增长,对整个服务贸易出口的贡献比较大;处于第三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小、增长速度缓慢的部门,近期内促进意义不大;处于第四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较大、但增长速度较低的部门,这些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贡献大,需要长期持续的支持。

用波士顿矩阵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规模大、增长快、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部门:运输、咨询、建筑和计算机信息服务;

――规模小、增长快、有发展潜力的部门:金融、保险、广告和音像服务;

――规模大、增长慢、需继续维持的部门:旅游和其他服务;

――规模小、增长慢、近期内发展潜力较小的部门:通讯、特许和专利权使用。

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选择来说,有无发展潜力,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而顺应全球服务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则只是说明部门发展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但需要中国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否则不可以成为近期实现的目标。

综合全球服务贸易的产业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发展潜力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我们认为,近期内我国政府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选择应该按照“深度挖掘”和“重点培育”和“特别关注”三个层次进行。“深度挖掘” 类的部门包括运输、旅游和建筑服务,这些部门的出口基数大,在现有基础上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对出口总额的扩大就会产生巨大影响,在当前和今后都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骨干部门。“重点培育”类的部门包括计算机和信息、金融保险和特许专利使用,这些部门属于增长潜力大、发展速度快的部门,只要政策得当,会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特别关注”类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分销和咨询服务等,是我国具有一定特色优势的部门,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56个民族的文化荟萃更增添了中华文明的吸引力。应该借鉴美国的做法,把拥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如武术等)、营养保健、中医、教育、哲学、戏剧、影视等分支部门全方位地推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选择重点服务行业部门进行出口促进,是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格局、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提升中国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扩大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措施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在全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兼顾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与收支平衡。为力争实现进出口平衡,服务贸易出口要实现超常增长。到2010年,服务贸易额(国际收支口径)达到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体系和服务网络,要发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后发优势,就应当抓紧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服务贸易出口。

(一) 推进重点部门的发展。

积极推进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新兴的资金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与继续扩大旅游、运输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改善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稳妥扩大中国服务业开放与积极开拓国际服务业市场相结合,对内以开放促竞争,以开放促发展,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外大力实施服务业“走出去”战略,促进中国企业在外分支机构在当地提供商业服务,提高其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与优势区域和企业的重点突破相结合,积极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服务业外包基地,优先支持中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企业出口。

(二)完善服务贸易出口的管理。

成立由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服务贸易发展协调小组”,全面协调,发挥合力。同时进一步明确商务部在服务贸易管理中的职能,加大商务部对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的协调、出口促进、多双边谈判的力度。

(三)加大发展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

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出口信贷条件和额度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范围内,积极为服务贸易出口项目提供保险支持。放松服务企业境外投资的用汇限制,简化其境外投资外汇审核程序,适当提高用汇额度。根据不同服务贸易部门的具体情况,对服务贸易出口业务和企业予以税收优惠。例如,对服务型企业的人员工资在税前列支,避免两次纳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服务出口所得减免营业税。

设立服务贸易发展资金。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作用越来越大,需要从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划出部分资金专门用于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资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出国参加展览、研讨会、境内外推介活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国际/重点国家资质认证、重大出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支持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服务业外包基地。

(四)尽快建立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制定服务贸易统计法规,以跨境贸易和附属机构两条主线采集我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并逐步开展自然人流动统计。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跨境服务收支数据进行完善。在现有BOP统计数据基础上,通过调查等方式完善运保费、旅游等项目数据,同时逐步采集扩展的国际收支分类(EBOPS)数据。另一方面,建立内向和外向FATS统计。在数据采集方法上要立足中国国情,保证“方向正确且操作可行”。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运行分析,实时掌握进出口的产业动态和国别市场格局。

(五)稳步推进对外开放。

在新一轮的WTO谈判中,根据中国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实力,争取在自然人流动和海运领域的自由化方面取得成果,在其他领域采取审慎渐进的态度;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谈判,为中国尚未发育成熟的服务业提供保障机制;积极参与“国内规章”谈判,通过谈判减少或消除海外贸易壁垒。

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中,积极发挥中国拥有的比较优势,在具有较强国内市场承受能力的服务贸易领域,协商推动互相放开市场准入限制。

(六)培育服务贸易出口主体。

根据中国不同地区服务贸易的特点和行业优势,建设国家级服务贸易示范区,为示范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服务贸易示范区为主,在服务贸易重点部门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或企业集团,予以重点支持。根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中国的比较优势与增长潜力,对重点企业(集团)实行动态调整。力争到2010年,重点企业(集团)达到500家。

(七)加强培养服务贸易人才。

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由商务部牵头组织协调高校、服务贸易示范区、服务贸易发达地区开展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服务贸易的国际国内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又包括软件、技术等中国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八)建立中介组织,加强对发展服务贸易的宣传和协调促进工作。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整合企业力量,树立统一形象,加强对外宣传,提高企业声誉,培育企业信誉,积极为中国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规范市场行为,充当中国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纽带。

充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的优势,积极对驻在国(地区、国际组织)服务贸易的管理机制、政策法规、商业机会的调研工作,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建立服务贸易预警应急机制,做好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

(九)搭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平台。

建立全国服务贸易公共信息网站,介绍世界服务贸易总体情况,以及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关主管部门、中介机构、行业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方便企业获取国内外信息。

举办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支持在国内外举办若干服务贸易相关的会议、论坛、培训和展览,为企业创造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十)放宽对服务贸易企业人员的出入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