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设计优化

建筑设计优化

时间:2023-06-05 09:56: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设计优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设计优化

第1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优化策略;措施分析

1建筑设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1建筑设计过分注重造型而忽视节能环保

现今的建筑设计,在户型结构上已经实现了多样化设计,但是在其他方面还没有很好地实现,而且由于对建筑的外部造型极为重视,这样就忽视了建筑设计的节能环保性,这样的设计并不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近年来节能环保设计理念在建筑领域呼声高涨,我国也已经开始将节能降耗作为重要的发展指标并进行落实,并把节能设计列入建筑发展规划之中。但是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却并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出现较多节能效果差的建筑。例如:在建筑设计中为了追求更大的外窗面积而盲目扩大落地窗的面积,这明显和节能环保的要求背道而驰;还有的建筑在设计中外墙的凸凹转折过多,这样就导致建筑的外表面积增大,同样也不利于建筑节能效果的发挥。

1.2建筑配套设施不完善

建筑大多数都是用于居住的,所以在设计中必须考虑使用者的生活需求,要满足其便捷性和舒适性。有一些建筑,特别是住宅建筑在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时单单考虑住宅小区的容积率等指标,而忽视了建筑的一些配套设施的建设,这样就导致建筑配套设施不足,直接影响居住者生活的舒适性。如果建筑和配套设施分区出现问题甚至会造成扰民的现象。例如:建筑小区沿街布置的商业店面没有与住宅完全脱离,也没有进行管理控制和相关规划设计,这样就会使配套设施在后期使用时出现一定的问题,导致住户居住舒适度的降低。

1.3建筑结构设计不科学

大部分建筑设计企业都存在着对传统经验和知识技能的思维定势,建筑结构设计受传统因素影响较大,常沿用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技巧,从而造成许多安全隐患的积累,这就导致了现代建筑结构设计上的不合理。一方面,部分建筑设计人员在意识上还存在对安全认知不足的问题,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过于注重表面,而忽略了内在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建筑设计人员利益心过重,有时会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屈从于企业的不合理要求,这样设计出来的建筑从形式上到安全上都不能很好的满足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最终就会形成建筑结构安全隐患。虽然这些在整个建筑行业中仅是少数,但是建筑事故的危害性通常都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些科学性问题必须引起建筑设计企业的高度重视,建筑结构设计企业要从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来进行科学全面的管控工作,有效防范建筑安全问题在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的产生和积累。

2建筑设计优化措施

2.1注重个性化设计,发挥建筑的多功能性

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居住者已不再仅仅满足对居住的要求,还对建筑的办公、学习和娱乐等功能提出了要求。所以,建筑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时就要考虑到这些个性化要求,要采用一些个性化的设计。例如:在进行隔断、渗透、连通工作中采用拦而不围、阻而不挡的个性化手段,从而打破常规的建筑设计方法,保证在满足获得合理的空间变化的前提下增强其个性化,这样就可以发挥建筑本身的多功能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的智能化建筑设计来创造具有个性化的居住型建筑。

2.2合理配置建筑配套设施

在对建筑进行整体的设计规划时不仅要考虑规划的整体性,还要重点考虑建筑使用的便捷性、居住的舒适性以及功能的合理性。对于配套设施不足的问题在设计中就要加强对配套设施兼容性和独立性的考虑,这样才能避免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的情况发生。在设计学校、物业管理用房、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商业店面等配套设施时要考虑到以后的单独管理以及其运营的可能性。在布局上尽量与居住区分区,有效减少其对住宅区的干扰。

2.3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施工质量

建筑施工质量是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该从建筑结构施工的实际出发,有意识的对建筑施工进行良好的管控和科学的设计,在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方面都要规范化,此外还要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等等这些都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2.4建筑设计要有基本的节能意识并遵守节能设计要求

现在有很多地区都对建筑的单体设计和总体规划进行了节能设计,对建筑物的空间布置和朝向都做了系统的设计,用以满足冬季室内光照的要求,这个方法可以改善室内热环境,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是一项最基本的节能措施。在建筑设计中主要空间朝向南或者偏南方向是比较合理的设计,也是节能设计在建筑优化设计中的合理应用。对于早期的建筑设计来说,卧室通常设计在日照通风条件最好的地方,这样设计可以为室内创造一个最优的环境。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居住观念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卧室的功能逐渐趋于单一化,与此相对客厅逐渐成为生活起居最重要的区域,所以现在建筑一般是把客厅设计在光照通风条件最好的地方,而对卧室选择条件则不那么重视了。在现代的家庭生活中,光照对于主要起居活动区域的客厅的节能意义更加明显,所以在建筑节能设计时要更加注重对客厅的设计,从而优化建筑设计。

3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

众所周知,建筑设计是一个比较长远的过程,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未来建筑设计应不断向优化设计发展,在整体规划设计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并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建筑规划设计与后期的建筑工程施工与应用中去,不断优化设计。另外在设计中需要提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意识,从而改善建筑性能,提高建筑的居住舒适度。除此之外,建筑优化设计还需要考虑地域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加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不断降低建筑的资源消耗;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传统特色”的原则,在优化设计中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并有效结合当地风俗,将传统的建筑风格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去,从而建设出历史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紧密结合的新型建筑,建设宜居的生态型居住建筑。

4结语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只有根据居住者的生活需要和个性要求进行设计才能设计出满意的建筑;建筑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做到流线清晰、布局合理,节能环保。针对现存的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加以解决,从配套设施和节能环保等方面来优化建筑设计,不断推动建筑事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徐基祥 单位:深圳市广田方特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结构设计优化;建筑设计应用

传统的结构优化设计,实际上指的是结构分析,其过程大致是假设-分析-校核-重新设计。重新设计的目的也是要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但它只属分析的范畴;且只能凭设计者的经验作很少几次重复以通过“校核”为满足。结构优化指的是结构综合,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假定-分析-搜索-最优设计四个阶段。其中的搜索过程是修改并优化的过程。它首先判断设计方案是否达到最优(包括满足各种给定的条件),如若不是,则按某种规则进行修改,以求逐步达到预定的最优指标。[7]

一、结构设计优化方法的理论基础

在工程项目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有很多,最终要实现的目的是需要在设计对象基本适用功能和安全可靠性有一定保障的基础上,更好地设计设计对象,使其达到最佳效果。在此基础上,工程和结构最优化的问题就必须要引起重视。

从建筑理论上分析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可以得知,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房屋工程部分结构的优化设计,其二是房屋工程结构总体的优化设计。后者的优化设计包括:屋盖系统方案的优化设计、围护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和结构细部设计的优化设计。穿插其中的,还包含选型、布置、受力分析、造价分析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围绕房屋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目标进行结构优化设计。

在设计安全被保证的情况下,建筑师应开拓创新,挑战新的结构形式。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应能够得到基本满足,应设置尽量符合规则的平面布局,使其对称;同时缩小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差异,使建筑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不致于产生太大的扭转效应。在竖直方向的布置上,应确保在满足功能要求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贯通竖向的承重构件;为使结构分析和设计上的难度不致于太大,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浪费,使应力分散,转化层应尽可能少地使用;竖直方向的刚度要渐变,而不要突变,如若不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突变处会产生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这是非常不利于结构抵抗水平动力荷载的。

二、优化的结构设计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优化结构设计方案设计好以后,就可以在实践中融入这种理论方法。当前,结构设计优化属于一个较为普遍的课题,在能够充分利用结构优化方法而且其适用性能不出现改变的基础上,使工程造价目的得以实现,在实践中充分地运用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对于我国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而言,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结构设计优化设计在项目的整体设计、前期设计、旧房改造以及抗震设计等环节中,能够产生巨大的效益。在结合结构设计优化方法以及模型的基础进行实践,一定要注意一下三方面的问题:在结构设计优化的前期工作中积极参与,优化概念设计和细部结构设计,对下部的地基基础结构设计进行优化。下面就针对这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1.在结构设计优化的前期工作中积极参与

由于前期方案的确定与建筑的总投资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现在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前期方案阶段结构设计并不参与其中,建筑师在实施建筑设计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不对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其可行性进行充分地考虑和分析,但是建筑设计的结果对于结构设计而言,能够产生直接影响,有一些方案可能会使结构设计的难度有所增加,在此基础上会使建筑的总投资得以提升。若是在方案初期,结构优化设计就能够参与到其中,那么我们就能够依据不同的建筑类别,将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合理的设计方案选择出来,从而有一个好的开始。

2.优化概念设计和细部结构设计

针对那些没有具体数值量化的情况,概念设计是最佳的选择,例如,地震防烈度的设置,由于它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计算式与现实之间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设计过程中,概念设计的方法是比较适用的,将数值作为辅助参考资料。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能够对结构设计优化的方法灵活充分地运用,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3.对下部的地基基础结构设计的优化

在地基基础结构设计优化过程中,合适方案的选择是很重要的,若是桩基础,那么就需要与现场地质条件相结合,将桩基类型合理地选择出来,使造价得到最大程度地节省。桩端持力层会对灌注桩桩长的选择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多比较,最终确定最佳方案。

例如:某中学艺体馆,三层22m跨大梁采用后张有粘接预应力新技术,解决了跨度大、荷载大的问题;梁截面400*1500mm,选用后张有粘接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钢筋

3-7∮5,利用荷载平衡法平衡恒载+1/4活载,以保证在无荷载时不至于反拱过大。

三、结论

对结构设计优化的技术方法进行充分有效地利用,可以使有限的空间、有限的资源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使其的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在此基础上,经济化、实用性以及适用性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产品的品质要求实现了不断提升,从而使人,们对居住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的要求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建筑商满足顾客需求的手段也实现不断更新的目的,最终使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目标得到有效地降低。

参考文献

[1] 卢亦焱,黄银燊,唐红.房屋加层外套框架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04)

[2] 马臣杰,张良平,范重.优化技术在深圳京基金融中心中的应用[J].建筑结构. 2009(S1)

[3] 张红友.优化结构设计 减少建设投资成本[J].陕西建筑. 2008(11)

[4] 肖伟.通过结构优化设计提高房屋抗震性能[J].福建建筑. 2008(11)

[5] 姚琦泓.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8(06)

第3篇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优化;建议;方案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每一年,国家为了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到住宅修建中,只有对住宅设计的方案进行了优化,才能够为国家节约资金、创造财富,并且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

一、住宅功能、空间设计优化

(一)设计的时候要遵循“人性化”原则

遵循“人性化”原则,是为了创造合适、舒适的居住空间。因为人体在空间中的活动尺度是有比例的,因此必须根据这个比例来进行规范的设计。设计的时候,要对住宅中的各个空间的面积进行量化。这就需要设计师结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对住宅内的空间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使房间尺度既不会因为太宽而显得太过于空旷,又不会很狭小,这样才能让住宅符合人们的生理要求和起居要求,并且满足人们的住宅需求。

(二)提高住宅的舒适度

住宅是人们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地,人们每天大约有近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呆在房屋内,房屋的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生活起居。因此,必须要提高住宅的舒适度。不仅如此,国家也在建筑房屋的节能、环保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设计师要在节能和环保的基础上来提高舒适度。比如,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尽量使用新材料和环保材料,结合一些新的施工工艺,比如太阳能技术、节能取暖技术、循环用水系统等等,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既要让居住者更加方便的用水、用电,又可节约水、电资源。

(三)完善住宅的功能

完善住宅的功能,并不是要一味的增加房屋面积,而是在满足起码的厨房、厕所、客厅、卧室需求的基础之上,设计隐藏的储藏空间,使房屋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和完善。比如,在厕所中,坐便器单独设计了一部分:坐便器上有独立的龙头,从而使洗完手的水可以集中起来冲洗坐便器,这样不但解决了厕所空间拥挤的问题,还节约了水资源。同时,这也是很多的普通住宅设计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因此,设计师应该多花点心思考虑和构思,使小空间能够满足更多的居住需求,大空间在功能完善的同时分出空间和层次。不管是大房子还是小房子,都应该尽量满足居住者的需求,功能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四)对环境进行优化

住宅小区的环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居住者造成影响,所以,设计师还要对住宅小区进行规划设计,既要使周围的环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又要增加小区的整体艺术感,使每一栋建筑物看起来不仅仅只一个普通的住宅,更像是一个艺术品的象征。比如,一栋小区主要是由7栋35层和4栋19层的高层组成,建筑物两边很低,中间很高,仪式感很强,并且建筑天际线高低起伏,给人以自然群落的景象,这样也显示出了小区不凡的品质和设计功底。另外还设置了独特的坡屋顶、温暖的红褐色瓦面、富有精致线条的米黄色墙面,小区周围的绿化带也很规范和整齐,整体形成了典雅、沉稳、优美的建筑风格。

(五)规范的交通系统

要合理设计和安排小区的交通系统,就要采用绿化分割、景观引导、设施限制等办法,这样才能使人和车分离开来。可以适当的在住宅区设置人数、规模相当的停车场,这样既不会使人和车的距离太远,又能够使人们享受到移步换景的外部环境景观。这种规范的交通系统设计,同时也有利于交通安全和居住者的出行。

(六)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

现代的小区住宅把邻里之间的关系拉远了,生硬的分割把人们的社交范围变小了。住宅建筑有个特点,它既要求保护居住者的隐私,又要求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模式,以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如今的城市小区住宅都是单元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交往和交流都起到了阻碍作用。

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尽量的减弱和消除这种距离感与隔阂感,首先要构建有序的交流流向,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并且以住宅组团为基本单位,采用丰富多彩的规划手法,合理引导人们进行交往,构建良好的邻里社交模式。

(七)对室内进行优化

在过去,人们买了房子之后都要进行二次装修,比如拆墙、打洞等等,因为如果不进行二次装修的话就会面临使用功能不全的问题。尽管这样做很麻烦,但是大多数人为了日后的起居生活更加的方便,还是会进行第二次装修。这样一来,就会浪费大量的材料和劳动力,除此之外,拆改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规定,禁止出售和上市毛坯房,并且提倡精装修房屋,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又有利于居住者的起居生活。精装修房内应该合理的进行装修,一切为居住者考虑,在设计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功能需求,提供良好的装修基础,比如要考虑家具摆放的统一和协调,插座的数量要满足家用电器的需要,水、煤气管的走向要考虑到安全性和便捷性,等等。

二、住宅建筑套型的优化设计

(一)主卧室

主卧室的设计要从常规来考虑,因为主卧室是用来休息和睡觉的地方,还可以延伸到其他附属的功能,比如化妆、看书等。一些主卧室可以增大面积,再配上多功能的专用衣帽间,以及具有极好视野的八角阳台。主卧室要紧邻书房,这样才能使居住者在获得休憩空间的同时,还能拥有更加便捷和舒适的起居生活,另外,还要做好隔音的处理,在生活和学习中减少对其它家庭成员的干扰。

(二)起居室

起居室是亲友聚会、家庭娱乐的地方,因此可以设计地更加宽敞和明亮,并且要设计好室内的流线组织,避免因为室内较为空旷,面积过大而影响到房屋的使用功能。比如一位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起居室除了通向阳台的门以外,只有一条公共走道来连接各个房间,这样能够为起居室减少多余的空间,并且能够使起居空间看起来更加的完整,并方便放置沙发、家具等等。

(三)阳台

阳台对于住宅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阳台是居住者接触室外、休憩的地方,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出阳台的优势。如果空间允许,还可以设置大型阳台或者多个阳台,从而更大的满足人们的休闲要求。

三、总结与体会

设计师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的时候,所有的设计理念都必须建立在居住者需要的基础之上,既要满足居住者对房屋的要求,又要注重环境对居住者的要求,使房屋发挥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且被人们所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徐鹏.谈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12(23):144-145.

[2]张晓龙.谈房屋建筑结构优化设计[J].建材发展导向,2012(23):8-9.

[3]陈大勇.浅谈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J].建筑界,2013(2):15-16.

第4篇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

本人认为,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是不同的。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2、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1)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

(2)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

3、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

(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既要进行优化思想教育,又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

(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

(3)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随时制订与研究项目的创新计划。凡是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向较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

(5)提倡精品化、集成化、信息化。要创新要精品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如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经验,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找到了捷径。

(6)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对象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

(7)制定优化的最佳目标,打出最低的要求线,尽量把一些定性的要求变成定量的标准,以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

(8)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十分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首先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然后才是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化。

4、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

设计运行系统指总体的各个部分运行一体化,而过程是进行设计的全过程。要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首先,要确定系统部分的控制点,也就是运行的各个部分,即管理点,使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优化处理。然后,进行过程的优化控制。如果只提达到质量标准、满足规范、规则的要求,那么建筑设计这个特殊的产品并非是精品。因为建筑设计的创作意识包括科学与艺术的排列与组合。提倡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是始终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这里目标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标准。方案有几个,而最好的只有一个。复杂的建筑设计周期短的几周、长的几年,施工的周期更长。

第5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是在建筑设计招标工作结束后,建设单位与中标设计单位需要立刻展开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必要性在于:

1、中标设计方案有待成熟与完善

方案中标并不意味着方案的完善。通常情况下,自招标文件公布至提交方案,留给设计单位的有效设计周期不会超过40天。同时,依据招投标法规,招标期间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除“答疑”之外不能进行其他方式的沟通,因此,在有限时间与有限交流的前提下,要求设计单位拿出能够充分领悟建设单位意图、完全满足建设需求的方案是不现实的。此外为了加快进度,目前建设单位一般都采用“概念设计方案”招标。在功能布局及技术标准等方面,中标设计方案的深度难以直接衔接后续的相关设计活动,需要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加以深化与细化。

2、建设单位的技术要求有待明确与落实

目前的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复杂建设项目,面临功能、交通、环保、景观、法规等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和设计约束,在缺乏建筑设计方案雏形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很难提出明确详细的设计要求,其在设计招标文件中对功能需求、建筑风格的描述往往是模糊的或是框架的。因此,在明确中标方案后,应该基于中标方案的建筑布局,对各项技术要求、功能需求及设计约束进行逐一细化、优化和协调,并最终落实和确认。

3、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中标方案仅为一家单位的设计成果,其设计思路的局限性在所难免。而设计招标过程中,少则三家,多则十几家单位参与设计,各投标方案的设计手法、设计亮点对开拓建设单位和中标设计单位的思路是有价值的,可以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借鉴其他投标方案的优点,对中标方案进行优化完善。

鉴于这些情况,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复杂建设项目,方案优化工作已成为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程序和环节。建设单位要摒弃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可有可无的思想误区,在设计招标结束后不要急于展开后续设计,而要发挥各方优势,对中标方案进行充分的优化和深化,使各项功能指标及技术措施更为合理,建筑风格定位更为准确,造价与运营成本更为经济,并为后续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环节提供科学、系统的工作依据。

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风险与原则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初衷往往都是好的,但是否所有的优化工作都能够实现目标呢?一些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虽然投入了大量精力、时间进行方案优化,但由于工作方法不当,往往出现调改了一个地方,却引发更多相关问题的现象。经过反复调改,却发现不是对中标方案进行了“优化”,而是丑化、劣化了原有方案,甚至颠覆了中标方案,轻者延误了工期,重者则造成工程建设管理的重大失误。

因此,为了实现优化目标,达到理想的优化效果,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过程中,如下几条原则是应该严格遵循的:

1、坚持并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主导作用

优化不成反遭劣化的原因可能来自多方面,但非专业因素过多地干预甚至主导优化过程是其中一项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单位的参与热情或领导的主观意愿不知不觉中影响或压制了建筑师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中标单位也常常存在任务完成式的被动工作心态,“既然已经中标了,业主单位说怎么改就怎么改吧!”结果是系统思考不足引发更多的问题,造成方案的劣化。

虽然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博采众长的活动,但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确保优化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来自各方面的的意见与建议必须要经过建筑师的整理、甄别与过滤后,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段与技术举措加以落实。建筑师要摒弃任务完成式的消极态度,积极承担起方案优化的主导责任。同时,建设单位要给予建筑师以充分的信任与授权,并在工作程序、机制上给予保证。

2、识别并坚持中标设计方案的精髓,避免颠覆性的修改

设计招投标制度对中标方案的法律地位是有明确规定的,且大型重要项目的中标方案一般都经过了建设单位高层领导的认可,所以不能敞开来优化,而是应该充分挖掘、识别、提炼出原有中标方案的亮点,在保持原有方案精髓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优化工作,切忌进行颠覆性的修改。

3、自顶向下,抓大放小,做本阶段应该做的事

由于中标方案大多为概念设计深度,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应采取自顶向下的优化策略,优先着力于宏观与总体层面上的要素,重点关注于本阶段必须完善与决策的重要事项,避免过多、过早地陷入局部细节问题中。一些设计节点或专业技术措施可以留待工程设计阶段由设计院依靠自身能力加以解决。此外,在此阶段过早敲定的设计细节可能会随着后续设计工作的深入而废弃,造成工作上的浪费。

三、建筑设计方案优化中应重点关注的要素

那么,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素有哪些呢?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文化要素

建筑的文化特质与内涵,广泛涉及到历史、文脉、民族、地域风情、风格定位、建设单位的组织文化等诸多方面,且往往难以用明确的语言来加以表述。对文化要素的正确把握与合理表达通常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中标方案能得到评标专家的认可,一般会在文化要素的诠释方面有独到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已全面到位。在方案优化阶段,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均应对文化要素给予充分关注,并通过反复的沟通与论证,以准确把控建筑的文化定位与建筑格调。

2、功能要素

在招投标之前,由于尚无建筑方案雏形,建设单位对功能需求的描述往往是粗线条的,大量技术指标尚有待细化与明确。因而,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基于中标方案对功能要素进行梳理,并逐一验证落实。同时,力争通过功能集成,碰撞、激发新的想法和创意,使功能更趋完善与优化。

3、成本要素

目前成本指标已成为限额设计的一项硬性约束,必须加以严格控制。然而,在投标阶段,设计单位的关注点集中在建筑专业,建筑估算往往仅能达到匡算深度。在方案优化阶段,需要结合具体的中标方案,对建筑成本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成本限额指标对功能、材料、结构形式、技术标准等进行全面优化与协调。

四、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模式

“倒三角工作法”是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提出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模式。下面将结合某总部办公大楼建筑(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设计方案优化的具体案例,对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方案优化模式进行介绍。该项目的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

在启动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工作之初,工作团队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中标方案的精髓以及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设计特质与手法,并由高至低排序,构建出如图1所示的“倒三角”模型。由模型可以看出,五段式的体量关系集中体现了总部大楼的稳重和大气,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认可度与接受度也最高;其次是位于建筑中部的通高中庭,成为夜景效果的视觉中心;再其次分别是德式的建筑立面肌理以及对称式的功能布局。

基于倒三角工作法,在优化过程中,沿倒三角逆向而上,首先从位于“倒三角”最底层的功能要素入手,依据功能使用的合理性,结合出入口的交通组织,在保持对称性的基础上,将其功能布局从“东西分区”调改为“南北分区”。进而,从文化要素入手,在保证其立面肌理的基础上,对立面色彩、幕墙比例进行优化,使其更符合该企业的文化定位。之后,从绿色环保节能出发,对通高中庭进行了内部尺度的优化。而对于专家和领导普遍认可的五段式体量关系,则作为方案的重要特质原汁原味地给予保留。

依据上述工作模式,建设单位编制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大纲”,各项调改要求明确、全面,且设计单位接受度、参与度很高,双方共同组建成为一个工作团队,将优化工作开展得系统而顺畅,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优化目标,优化成果得到专家和领导的一致认可。

五、结语

建筑设计是一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技术,需要经过长期的专业知识学习、实践、资料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够到达一定的水准。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从建筑学角度对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策略与原则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建筑设计方案优化中应关注的要素,提出了基于“倒三角”工作法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 黄虎杰等,住宅建筑方案优化设计研究与实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0,第12卷第6期。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在现代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中,只有不断的进行优化完善,才能以最少的工程投资来实现施工效益最大化,才能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而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方案设计优化方面所表现出的发展水平还很低,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提高设计人员专业水平,加强设计方案。

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概述

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方案主要使根据建设工程的计划书来编制的,它主要由工程设计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这四个关键部分组合而成。是关系着国家建筑工程政策与地方建筑工程政策和法律规定的基础文件,也是建筑工程投资的指标、费用标准的规定文件。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工程的整体自己投入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科学合理的对建筑工程设计进行优化能够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资金投入的30%作用,并且还能够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节省和质量保障起着促进作用。所以,增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是建筑工程建设之前的首要工作,只有加强了建筑工程设计图的优化才能使得建筑企业在建筑行业中提高投资回报率以及市场的竞争力。

2.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如今建筑节设计逐渐成为一种必然,建筑的这建造必须要跟随社会的发展步伐所以我们就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做一个简单的分析探讨建筑节能的必要性主要就是以下的三点:

(l)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必然因素。尤其是我们国家的“十”以后更是把节能减排放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而建筑是能源消耗最大的地方建筑的发展和建造都是需要使用大量的资源的建造完成的使用过程中对于资源的消耗更大,举个例子:我们的建筑暖通工程如今在我们国家百分之二十人口的地方有胆是这些暖通工程每年使用消耗的能源就占到我们国家所有能源消耗的百分之十了。所以说过大的能源消耗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必须要发展节能建筑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经济建设能够有效进行。

(2)建筑节能设计是我们减少污染的必然需求。我们的建筑建造过程中建筑的使用过程中都是需要巨大的能源消耗的,所以说我们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要减少建筑行业对于环境的破坏,建筑的节能设计和节能施工都是发展的必然。

(3)建筑节能设计也是通过建筑可持续利用的设计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并且改善建筑的热环境。如今我们现代人对于建筑“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导致建筑设计中需要更多的考虑暖通工程濡要考虑很多的能源消耗设施,这就要求建筑的设计要考虑人们舒适居住的时候更需要考虑节能设计。

3.节能建筑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在社会消费品能耗的总消费量是越来越多的,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是越来越突出,例如空调在夏天的峰值负荷量高达 4550万千瓦,相当于三峡电站全负荷输出电量的2.,倍,由于我国采取了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工业用电量的需求有所下降,才使得空调负荷的增加没有影响我国的电力供应,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工业结构的继续调整,工业能耗的降低量将难以弥补建筑行业消耗量的增加,建筑能耗的增加必然会导致我国的能源问题更为突出,所以,对建筑节能是十分重要的,其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是非常巨大的,然而仅依靠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标准来实现是非常困难的,这既与相关的国家政策有关,也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相关的节能新技术有关,建筑工程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根据建筑不同的用能特点及使用寿命,在相关的规划和设计运行等阶段进行集成化的解决,并降低建筑的能耗需求,优化系统的供能能力,开发新式的能源系统,

4. 如何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水平

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增强建筑企业投资方对于设计方案优化重要性的认识,还要提高国家建筑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设计监理的推广力度、完善相关的建筑工程法规以及强化建筑工程对于设计方案优化重要性认识等多个方面同时提高我国的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意识、水平。建筑工程通过设计方案优化后的效果不仅要从能够节约投资成本来看,还要从整个建筑综合性来考虑,注重建筑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建筑先进性,以提高建筑设计为基础目标,以建筑总体效益为设计出发点,真正达到建筑工程优化的目的和效果。

4.1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的所有设计方案都是由设计人员来决定,因此要想实现设计方案优化,首先就要优化人员管理方案。即在设计建筑工程方案时,要合理优化人员配置,根据设计人员所具备的不同能力和强项来安排人员,使所有的设计人员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长处,并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对其各自的设计成果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完成整体工程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项目设计管理进行优化,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图纸、工程预算方案、交叉施工方案、项目管理方案以及现场交叉工作协调方案等多个方面。加强对施工方案设计的统筹控制,以最少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效益,提高工程的整体设计水平。由此可以看出,人员管理优化是实施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优化的关键,各个建设企业或单位都要将人才培养和人员管理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大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升设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水平,为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优化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4.2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整体优化

在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中,若能够进行全面的优化改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造价,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还能够尽量减少经常性费用支出。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整体优化作为设计方案优化重点来对待。在实施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整体优化时,需要在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理论和技术来进行科学优化。其中包括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来提高整体施工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和施工效率;还包括合理科学的工程造价控制技术,来降低施工成本:当然,还包括规范的财务管理技术,来加强建筑工程设计方案的财务审核力度,保证工程施工成本、施工材料的应用都合理规范。另外,在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整体优化时,还要注意对施工材料的购置与现场存储堆放等方面进行管理优化,如应该购置进场多少材料,材料应该怎样堆放与管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施工成本等问题。只有全面考虑到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施工成本、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的所有因素,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才能最终实现全面整体的设计方案优化。

4.3节能方面的设计

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建筑能耗所占社会商品能源总消费量的比例也持续增加,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正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突出,节能建筑不光在环境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建筑节能涉及到建筑的方方面面,建筑的保温,隔热,降低光反射等都是建筑节能环保的体现,因而,节能建筑技术和材料也多种多样,采用合理的材料及技术的使用,就能将节能建筑设计的成本降到最低,效果增加到最大

结束语: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城市建设不断进步,建筑行业作为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城市和谐以及稳步前进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行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它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人们对建筑行业的环保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做到在建筑设计中最优的建筑的设计方案,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低碳环保,充分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号召,对建筑节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柳青.建筑方案设计的程序与要点田.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4)

第7篇

关键词:迪拜;地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1地铁建筑设计原则

地铁属大型公益交通设施,它的最直接最易被人们认识的功能是人们出行时的代步工具。其主要表现特点是:方便、快捷、舒适、安全等等。同时它噪音小、污染小、对环境影响小,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它还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相适应,能满足所有层次人群的出行需要基于这些,构成了人们目前侣导的绿色地铁,人文地铁的主旋律地铁侣导“以人为本”,可要做到这点并非易事它不仅需要地铁具有完善的装备和设施(比如自动化程度,适合各国文化特色的建筑装修,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各种手段和措施等),同时,它还应有较高的服务水平,这也需要从各个层面加以体现(比如工作人员亲切周到的服务、温馨高雅的乘车环境、灾害情况下的紧急疏散措施、残疾人设施的建立、一目了然的路标指引、甚至小到卫生间和电话亭等服务设施),让人消除陌生感、距离感;带来亲切感、安全感简言之,应当有家的感觉,这才是人性化、智能化的设计,“以人为本”才能得以充分体现。

2车站建筑造型外观设计

迪拜地铁全线都设置于路侧,均为地面2层,地面一层为站厅层,地面二层为站台层,采用一线一景形式,全线所有车站建筑造型一致,只是根据站点位置,大小不一致。整个外形采用玻璃架钢结构形式,外形现代、时尚,采光效果较好。全线采用同一造型,有利于建设阶段招标,并利于乘客对地铁系统的识别,体现迪拜地铁的特色。

3车站内部布置设计

迪拜地铁标准站为地面2层侧式站台车站,地面一层为站厅层,地面二层为站台层,站厅层设置一个付费区与一个非付费区,付费区内设置了4部扶梯、4部楼梯、2部电梯。

一般车站每侧站台2端各布置一台扶梯,呈倒八字布置;中部布置2部转折楼梯夹一部垂直电梯;扶梯一部设置为上行,一部下行,客流呈流线(一端为上车客流,一端为下车客流)走向,避免客流交叉。中部2部转折楼梯专为消防疏散使用,电梯为无障碍电梯。所有扶梯楼梯处于一条线上,单排布置,减小了车站整体宽度,减小车站建筑体量,让车站整体建筑效果更加美观。

重点车站每侧站台2端各布置并行的一台扶梯、一部楼梯,呈倒八字布置;增大车站的进出站客流疏散速度,及服务功能。

4装修设计

有生命的建筑设计离不开环境,围绕环境、结合环境才能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地铁车站建筑也不例外。地铁车站的装修设计是地铁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车站建筑设计过程的延续深化。通过装修设计营造该站的环境空间,简洁明快而又不失庄重,热情洋溢而不娇柔造作;既反映建国道地的特色,同时又能够反映迪拜蒸蒸日上的风貌让乘客保留一份恋恋不舍的情结,使之觉得地铁的便捷迅速及优美环境实为城市交通的首选。对于地铁建筑装修设计以功能要求为主,适度装饰为辅,力求简洁、明快,体现时代气息与地域人文特色。车站装修室内设计将努力改善小型车站封闭、沉闷和压抑的感觉,为乘客创造一个舒适、愉悦的乘车环境。车站地面建筑外装修要与周边城市环境相协调,同时具有轨道交通建筑的特点。备用房的装修在满足各种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做到简洁实用。

由于迪拜地区天气炎热,整个车站采用的全封闭的屏蔽门系统。车站外形采用的的是玻璃家钢结构形式,地面采用石材装修,天花为铝制板材,设备房间墙面采用搪瓷钢板、外墙面面采用通透玻璃墙面,扶手栏杆采用玻璃夹不锈钢形式。整个车站装修风格比较现代时尚。

5公交接驳及通道与物业结合情况

所有车站周边均设置了与公交接驳设施,车站出站通道处设置了与公交换乘示意图及公交服务范围图,车站出站口附近设置了自行车停车场、小汽车停车场、公交车站,方便地铁乘客与公交系统之间换乘。

与周边商业较近的车站,均设置了过街天桥直通商业大厦内部。做到了车站与物业的完美结合。

6过街天桥设计

由于迪拜地铁位于道路一侧,所有车站均设置了过街天桥,由于迪拜地区炎热,过街天桥为钢结构加玻璃全包形式,内部设置空调,增强天桥内部的舒适度。天桥内部设置了2部扶梯夹一部楼梯,方便乘客上下天桥。天桥一端包于车站之内,减小乘客走行距离,方便乘客乘坐地铁。

7结论

通过迪拜的地铁建筑设计实践,认识到地铁车站建筑设计需要经历从大到小、从线到点、内外结合的设计过程,需要从站位布设、车站规模、换乘方式、交通接驳、综合开发、内部流线组织、室内装修设计等多方面进行设计研究,仅针对能反映迪拜地铁车站设计特点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车站建筑的站点设置应以吸引客流、方便乘客为基本原则,结合现状环境和规划条件统筹考虑,如没有难以解决的工程地质、拆迁等问题,站位应跨主要干道的十字路口敷设。对于和大型交通枢纽接驳的车站,车站站位要以便捷换乘作为首要选择。

(2)换乘车站的换乘组织形式力求换乘距离最短,便于乘客便捷换乘,同时又要防止客流出现拥堵,站内的楼扶梯、检票机等设施布置要满足最不利状况下的运营组织需求。通过调研,乘客的换乘距离宜控制在60m以内,换乘时间控制在1min左右,乘客是较为满意的。

(3)车站的综合开发研究应结合城市规划及经济条件,提前进行研究、策划,以利于地铁空间的开发利用高效合理,车站的开发方案、开发性质符合规划及周边客流需求,有效缓解地铁建设对地方财政的压力,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4)地铁车站建筑装修设计,应结合线网、各国地域文化特点,因地制宜,既要满足使用功能、体现出线路的特点,又能体现线路所经区域的人文特点,使地铁建筑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达到统一。

地铁建筑设计在有限的面积上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尽量缩小车站规模,降低车站造价,这也是设计者必须树立的观念。车站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公共区的布置,这需要设计者充分了解乘客的行为心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不仅满足现代社会还要满足未来时代人们出行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建筑设计;装饰;一体化;

1.国内建筑与装饰的现状分析

1.1 建筑设计和装饰脱节的成因分析

相关研究和资料显示,建筑设计和装饰脱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

(1)从设计的过程来看,建筑设计与装饰设计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工作项目,在具体的设计实施过程中由不同的设计师完成,增加了协调的难度。

(2)开发商有意为之,一是为了降低工程成本,二是不搞精装可以制定出“较低”的销售价格,营造出较低的价位来符合各种消费人群,便于快速地实现投入资金的回笼;

(3)国内的业主热衷于购房后的装修过程,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的居民当拿到毛坯房后,有很多家庭是集全家的想法和意见,亲自进行设计、跑材料市场、找装潢工人,把自己的装修想法全部付诸于实际,而且其乐融融,俨然不顾装修设计是否具有合理性,所选用的材料是否环保,装修的过程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否有负面影响,做法上是否有节能的实效。另外,还有很多专业的装潢公司的存在,可以提供各种不同风格的装饰风格,适应不同人群不同的审美观点。

1.2 建筑设计和装饰脱节的不良后果分析

(1)装修对建筑安全性的影响

对于具体的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而言,建筑设计上没有办法对装修后的具体情况进行估计,所以在每户业主装修后,导致对地基基础而言荷载的增大,而地基恰好是上层建筑物的安全保障,如此一来势必对建筑的安全系数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最终影响到建筑整体结构使用的安全性。

同时,在现实中,由于建筑和装饰的脱节,建筑结构势必有时出现与用户装修需求之间矛盾的情况,通常情况下住户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是对结构实施不同程度的改造,例如在没有研究施工图的情况,墙上进行穿孔、增加隔断层等,完全不考虑建筑的安全性,改造带有非常强的盲目性,形成安全隐患。

(2)装饰缺乏统一性导致火灾及质量隐患的存在

目前,装饰装修过程中,木制材料使用最为频繁,而且大多属于可燃、易燃性材料,这无疑留下了火灾安全隐患。再从装修的质量角度看,有很多用户是包给装潢公司进行具体施工的,很多用户对装修质量缺乏鉴定的经验,导致了施工方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有了可乘之机。

(3)装修涂料污染对业主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人们对建筑室内实施装修的过程之中,涂料的作用导致其不可或缺,虽然目前人们对环保、生态的意识变强了,但是环顾当前的装潢材料市场,涂料的种类繁多,价格也有很多的猫腻,导致消费者对涂料的优劣一时难以识别,而事实上,劣质的涂料中通常有很多指标超标,用后散发出刺鼻的有害气体,很长时间难以挥发掉,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可估计。

2.建筑与装饰一体化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2.1 一体化设计有利于节能减排

建筑与装饰装修一体化,便于对建筑从设计到交付使用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控,统一角度对建筑的装修标准进行设计,有效地提高装饰的质量,有效地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材料的统一购置,减少了业主购买劣质材料的可能,同时统一购买可以使装修材料得以整体的规划使用,有统计数据显示,一体化设计与业主单独装饰作业相比可以节约出大约15%的装修成本。

2.2 一体化设计有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与装饰装修一体化,整体上提升了建筑设计人员和装饰设计人员的素质,增强建筑与装饰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3 一体化设计有效保证了建筑的安全性

从设计上实施建筑与装饰装修一体化,避免了业主自己装修过程中对建筑盲目的改装,也避免了劣质材料对室内的污染,提升了建筑安全可靠性。

3.优化建筑与装饰设计的一体化设计

从建筑与装饰一体化的任务来看,就是将各种元素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各部分在各司其职的同时有具有整体性,一体化设计应在预算不超的基础上满足建筑的功能性,同时还应该给业主一个视觉上很有表现力的建筑成品,实现物理、功能和美学这三个层次的有机整合。

3.1 物理的一体化设计

建筑与装饰设计的一体化设计从物理层次思考,其关注点在于组件与系统在空间上是如何做到和谐共存的。在标准的设计中许多建筑的地板――天花大多被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层次,在设计上这些空间上的分离严重阻碍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的一体化设计就是从所有的建筑构造范围内进行考虑,实现让几个系统同时占据一个区域和建筑空间。

例如:一个空调管道要穿过钢梁系统时,结构系统和机械系统就必须被加以整合,可以通过比较管道尺寸和钢梁之间可用空隙的大小来实现这个整合。如果管道理想的尺寸和形状,比理想梁架间的空隙大,就必须修改一个系统来实现物理的一体化。

3.2 功能的一体化设计

性能的一体化必定和统一的功能有某种联系,如:承重墙既是围护又是结构,所以它取代了两根柱子、一根梁、一层围护,把功能合而为一,如果运用得当,这样的做法可以节约造价,降低复杂程度。暴露管道的例子也是性能一体化的典型,其他组合技术,可以随后通过对管道材料和油漆的选择来应用。

3.3 美学的一体化设计

建筑上外露的、有形式表现力的组成构件在叠加起来的形象中的共存方式是由视觉一体化实现的。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确保建筑各部分之间达到视觉上的和谐,照明设备、空调装置、管道等元素将在建筑中呈现出来,建筑师应学会选择、配置、运用建筑元素,来满足视觉和功能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策略;方法

【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cheme optimiz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scheme optimization related content, to understand scheme optimization, application scheme optimization.

【 key words 】 architectural design; Schem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methods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设计的理念是着眼于持久的长期价值,它通过良好的功能与适用性的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很高的价值。因此在目标要求、市场要求、销售要求、材料要求、结构及其要素的合理选用与商品生命周期间的配合下。形成了最佳配比和系统优化的组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及增加无效的投入。

一、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必要性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是在建筑设计招标工作结束后 建设单位 与中标设计单位需要立刻展开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必要性在于:

1、中标设计方案有待成熟与完善

方案中标并不意味着方案的完善。通常情况下,自招标文件公布至提交方案.留给设计单位的有效设计周期不会超过40天。同时,依据招投标法规,招标期间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除“答疑 之外不能进行其他方式的沟通,因此,在有限时间与有限交流的前提下,要求设计单位拿出能够充分领悟建设单位意 图、完全满足建设需求的方案是不现实的。此外为了加快进度,目前建设单位一般都采用”概念设计方案 招标。在功能布局及 技术标准等方面,中标设计方案的深度难以直接衔接后续的相关设计活动,需要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加以深化与细化。

2、建设单位的技术要求有待明确与落实

目前的建设项目 尤其是大型复杂建设项目,面临功能、交 通、环保、景观、法规等越来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条件和设计约 束,在缺乏建筑设计方案雏形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很难提出明确 详细的设计要求,其在设计招标文件中对功能需求建筑风格的描述往往是模糊的或是框架的。因此,在明确中标方案后,应该 基于中标方案的建筑布局,对各项技术要求、功能需求及设计约 束进行逐一细化、优化和协调 并最终落实和确认。

3、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中标方案仅为一家单位的设计成果,其设计思路的局限性在所 难免。而设计招标过程中,少则三家,多则十几家单位参与设计,各投标方案的设计手法、设计亮点对开拓建设单位和中标设计单位的思路是有价值的,可以在设计方案优化阶段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借鉴其他投标方案的优点,对中标方案进行优化完善。

鉴于这些情况 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尤其是大型复杂建设项目,方案优化工作已成为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作程序和环节。建设单位要摒弃建筑设计方案优化可有可无的思想误区,在设计招标结束后不要急于展开后续设计,而要发挥各方优势,对中 标方案进行充分的优化和深化,使各项功能指标及技术措施更为合理,建筑风格定位更为准确,造价与运营成本更为经济,并为后续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等环节提供科学、系统的工作依据。

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风险与原则

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的初衷往往都是好的,但是否所有的优化工作都能够实现目标呢?一些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虽然投入了大量精力、时间进行方案优化,但由于工作方法不当,往往出现调改了一个地方,却引发更多相关问题的现象。 因此,为了实现优化目标,达到理想的优化效果,在建筑设 计方案优化过程中,如下几条原则是应该严格遵循的:

1、坚持并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主导作用

优化不成反遭劣化的原因可能来自多方面,但非专业因素过多地干预甚至主导优化过程是其中一项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建设单位的参与热情或领导的主观意愿不知不觉中影响或压制了建筑师的创作空间:另一方面,中标单位也常常存在任务完成式的被动工作心态“既然已经中标了 业主单位说怎么改就怎么改吧! ”结果是系统思考不足引发更多的问题,造成方案的劣化。虽然建筑设计方案优化是一项需要多方参与、博采众长的 活动,但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确保优化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来自各方面的的意见与建议必须要经过建筑师 的整理、甄别与过滤后,通过专业的设计手段与技术举措加以落实。建筑师要摒弃任务完成式的消极态度。积极承担起方案优化的主导责任。同时,建设单位要给予建筑师以充分的信任与授权,并在工作程序、机制上给予保证。

2、识别并坚持中标设计方案的精髓,避免颠覆性的修改

设计招投标制度对中标方案的法律地位是有明确规定的,且大型重要项目的中标方案一般都经过了建设单位高层领导的认可,所以不能敞开来优化,而是应该充分挖掘、识别、提炼出原有中标方案的亮点,在保持原有方案精髓的基础上开展设计优化。

三、建筑工程设计方案优化的途径。

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

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配套文件之一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已由建设部颁布施行,它的实施将对控制设计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但《办法》中规定的审查主要针对设计单位的资质、设计收费、建设手续、规范的执行情况、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等方面的内容,缺乏对方案的经济性及功能的合理性内容的审查要求。因此,为保证设计方案优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设主管部门在执行《办法》的同时,还要制定设计方案优化的评定标准和具体实施细则,并增加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和审查力度,对各阶段设计成果进行全面审查。既要审查技术可行性,又要审查经济合理性。

2、推广标准化设计

标准化设计又称定型设计、通用设计,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组成部分。各类工程建设的构件、配件、零部件、通用的建筑物、构筑物、公用设施等,只要有条件的,都应该实施标准化设计。采用标准化设计的优点有:设计质量比一般工程设计质量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可以节约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3、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

为保证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设计经营也应采用招标投标。

(1)作为业主,应明确设计招标虽需多支付设计费和增加前期准备时间,但设计方案优化可节省更多的投资。为此,各地首先应成立合法的设计招标机构。

(2)各地方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规定,确定项目设计招标范围,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进行设计招标。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设计;建筑体型;设计问题

建筑设计是否考虑抗震要求,从总体上起着直接的控制主导作用。结构设计很难对建筑设计有较大的修改,建筑设计定了,结构设计原则上只能是服从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如果建筑师能在建筑方案、初步设计阶段中较好地考虑抗震的要求,则结构工程师就可以对结构构件系统进行合理的布置,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以及相应产生的地震作用和结构受力与变形比较均匀协调,使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震承载力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如果建筑师提供的建筑设计没有很好地考虑抗震要求,那就会给结构的抗震设计带来较多困难,使结构的抗震布置和设计受到建筑布置的限制,甚至造成设计的不合理。有时为了提高结构构件的抗震承载力,不得不增大构件的截面或配筋用量,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浪费。由此可见,建筑 设计是否考虑抗震要求,对整个建筑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建筑抗震设计过程别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建筑设计在抗震方面的必要性

近几十年来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与进展,尤其是各国历次大地震对人类造成严重灾害的经验教训,使世界各国地震工程学者及工程抗震设计人员逐步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用形象语言来概括,即遵循“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设计原则。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结构抗震设计准则,并开始在各国规范中有所体现,根据城市和经济高速稳步发展,对抗震设防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打造了良好的物质平台。有效提高工程抗震能力,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建筑抗震可归纳为:1、慎重选择场地;2、科学确定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特殊工程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3、不同类型建筑要采用适合的结构形式;4、合理布置,平面立面要规则些,底层层高跨度不宜过大;5、尽量采用隔震减震技术;6、注重施工质量;地震是地壳运动在某些阶段发生急剧变化时的一种自然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约达500万次,其中绝大多数地震由于发生在地球深处或者它所释放的能量小而人们难以感觉到;而人们感觉到的地震,也即有感地震,仅占总量的1%左右;能造成灾害的强烈地震则为数更少,平均每年十几起。然而,就是这些每年为数不多的地震,却给人们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财产损失和触目惊心的人身伤亡事故。据有关方面对世界上130次伤亡巨大的地震震害资料所做的统计表明,95%以上的伤亡是因为无抗震能力或抗震能力低的建筑物倒塌而造成的。典型的例子如,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政府一贯重视建筑物抗震设计,其防震设施和技术相当先进,建筑物通常具备了抗御7~8级地震的能力;而阿尔及利亚当地房屋建筑质量普遍低劣,抗震性能差,地震时易坍塌。由此可见,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抗震设计是减轻地震灾情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2、建筑设计在抗震中的问题

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地震是一种多发性的随机震动,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很难把握,要准确预测建筑物震害的特性和参数,目前还很难做到。抗震慨念的设计强调,在工程设计一开始,就应把握好场地条件和场地土的稳定性、能量输入、建筑物的平、立面布置及其体形、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抗侧力构件的布置、构件延性;材料与施工质量等几个主要方面,其中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2.1 设计人员“思想保守”与过于“开放”

“思想保守”体现在结构设计方面比较多,例如:现在很多高层住宅,剪力墙过多过厚,由于刚度过大,导致相对侧移值过小,远远小于规范的规定值,一来不利于建筑物抗震,二来不经济。

2.2 专业技术知识不扎实,专业之间配合不到位

有些设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自然设计出的建筑图纸会出现很多问题,给施工带来难度。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更是难以应付,有的甚至对施工工艺都不太了解。

2.3 平面布局的刚度不均。抗震设计要求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正、对称,建筑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宜均匀,否则应考虑其不利影响。但有的平面设计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一边进深大,一边进深小;一边设计大开间,一边为小房间;一边墙落地承重,一边又为柱承重。平面形状采用L、π形不规则平面等,造成了纵向刚度不均,而底层作为汽车库的住宅,一侧为进出车需要,取消全部外纵墙,另一侧不需进出车辆,因而墙直接落地,造成横向刚度不均。这些都对抗震极为不利。

2.4 抗震构造柱布置不当。如外墙转角处,大厅四角未设构造柱或构造柱不成对设置;以构造柱代替砖墙承重;山墙与纵墙交接处不设抗震构造柱;过多设置抗震构造柱等。

3、防震设计的主要策略

3.1 推广使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目前,建筑工程设计时一般都是采用延性结构体系(传统抗震结构体系),这个体系是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地震发生时,允许结构构件进入非弹性状态,并具有较大的延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消耗地震产生的能量,减轻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使建筑物出现裂缝但对整体结构没有大的影响。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产生,在传统抗震结构体系中加入软垫隔震,滑移隔震,摆动隔震,悬吊隔震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改变结构构件的力学特性,减少地震能量输入,减轻结构地震反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防震措施。

3.2 减少地震能量输入

建筑工程结构防震设计时,采用基于位移的结构抗震设计,这样可以减少地震能量的输入,设计时要进行定量分析,在地震发生时,结构的变形能力满足定量分析的变形要求。定量分析师不仅要验算构件的承载力,还要控制结构在地震震感很强的作用下层间位移角限值或位移延性比。在建筑工程中,选择坚硬的场地作为地基建造的高层建筑,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地震能量输入,减轻地震的破坏程度。错开地震的活跃周期,防止地震余震与结构产生的共振破坏。

3.3 建筑工程结构材料的选用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结构材料选用也很重要。如果结构设计的很完善,同时也符合防震的要求,但是如果结构材料的选用不当,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的防震效果。在防震结构设计时必须要对结构材料参数随机性的防震模糊可靠度进行分析,这与以往的结构抗震可靠度的研究不同,以往的研究中只考虑荷载的不确定性而不考虑别的因素。设计时应该综合考虑了材料参数的随机性,地震烈度的不确定性以及烈度等级界限的模糊性等因素,确保设计时考虑因素的全面性。

3.4减轻建筑结构自重

减轻建筑结构的自重,对于增强建筑物的防震能力具有很大的影响。从地基承载力来看,如果是相同的地基条件,在不增加基础或地基处理造价的情况下,减轻结构自重意味着可以增加建造层数,对于软土地基影响更为明显。地震效应与建筑物的重量成正比,建筑物结构重量的增加必然引起地震力的增大,建筑物的结构中惯性较大,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危害性较高。所以在建筑工程设计时尽量采用自重比较轻的结构构件[4]。

3.5 建筑结构应设置多道抗震防线

建筑物为了提高防震性能可以设置多道抗震防线,地震发生时,第一道防线的构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后,后备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线能抵挡后续的地震动的冲击,提高建筑物的防震能力。

参考文献:

[1]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王崇杰,崔艳秋.建筑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第11篇

住宅建筑设计方案评价体系的设置包括建筑功能效果和社会劳动消耗两部分。评价体系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属控制指标,对功能效果各方面的重要程度起控制作用;二级指标为表述指标,直接反映功能效果各方面的具体特征。

原体系一级指标中建筑功能控制,是指住宅满足居住者对于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基本要求,考虑到现代社会对建筑环保和建筑节能等方面的重要性,应增设“节能环保”指标;为反映现代社会建筑科技和技术(包括厨卫设施、安全监控、数字通信等)对住宅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增设“建筑设施”指标;更改原单纯反映结构外形的“建筑艺术”指标为体现现代社会住宅建筑内外整体环境“建筑环境艺术效果”指标;取消“厨卫设置”单独指标,用“平面空间布局”指标和“建筑设施”指标代替。

综上所述一级评价指标调整为“平面空间布局、平面指标、建筑设施、物理性能、节能环保、建筑环境艺术效果”。

各级指标权重设置方法还采用原体系办法,即一级指标总和为“1”,二级指标总数为“100”。各级指标权重可按照价值工程中定性比较方法 “一对一强制评分方法”。即按其相对重要程度定性比较,重要的得1分不重要的得0分,各加1分修正后按其所占总分比例计算出功能评价系数(即权重)。下面用“强制评分方法”计算一级指标的权重:(总分21)

同理二级指标也应比照一级指标的内容及现代梯间式住宅特性并充分反映住宅功能需求做出相应调整,调整如下:

一级指标“平面空间布局”中,应增设“门厅及起居室布置”二级指标,用来反映居室重要活动场所的特征;保留原来“家具布置”指标“用以反映各个房间(包括厨房、卫生间、卧室)平面使用的适宜程度;增设直接影响工程造价且显著描述住宅空间的“层高”二级指标;增设“阳台或露台面积”用以反映住宅内外环境交流活动场所;更改“贮藏面积”指标为“贮藏布置”反映结构性贮藏设置。

一级指标“平面指标”中,保留“使用面积系数”和“平均每套建筑面积”指标;取消“良好朝向面宽”并入“采光”物理性能指标中;增设表述整栋住宅及室外配套(包括绿化)的土地平均利用率指标“平均每套占地”。

一级指标“物理性能”中,保留“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音”指标;故取消结构“安全性”指标,保留“安全设施“指标,并入“建筑设施”指标中。

新增一级指标“建筑设施”中,设置“基本设施”指标用以表述水、暖、电、信等现代生活居住基本设施;设置“运输通行”指标用以表述电梯(或楼梯)间设置的功能特征;设置“安全设施”指标用以表述住宅建筑的安全监控和消防报警设施;设置“室外设施”指标用以表述建筑室外配套给排、交通、休闲活动等功能性设施的设置。

新增一级指标“节能环保”中,设置“建筑节能”指标用以表述住宅建筑能源节约消耗和能源利用量(如太阳能);“建筑节地” 指标用以表述该单位住宅建筑土地节约利用量(包括室外配套);“建筑环保”指标用以表述住宅建筑环境保护措施及效果。

一级指标“建筑环境艺术效果”中,保留“立面效果”、“室内装饰效果(公共间)”指标,增设“室外配套环境”、“高层视觉环境”指标用以表述住宅区室外园林绿化及高层景观等的环境效果引入设置。

消耗费用应包括建造期费用和使用阶段能耗及维修保养的费用,鉴于目前施工技术及组织水平,方案变化对工期影响不大,取消原“工期”设置考核指标。价格的可比性。应采用同一时期的价格水平进行计算。

第12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设计方案;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设计管理是对建筑设计工作中的财务管理以及计划、技术、组织等的统称,加强建筑设计的管理可以更好的完成建筑设计工作,保障建筑的功能、寿命等各个方面合乎建筑要求,便于对建筑造价以及使用、维修费用的控制。

一、建筑设计管理的内容

建筑设计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建筑设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合理安排建筑设计进度,做好建筑设计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来保障设计的质量和进度,以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建筑设计计划有设计的任务和目标、措施等文字说明,也包括质量、产值、劳务、财务指标等各项计划指标,还包括各种设计项目的设计项目表等。

二、建筑设计管理的作用

建筑设计管理可以有效保障建筑设计的质量,建筑设计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项目的投资。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和实施三个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因素主要在于项目决策和项目设计两个阶段,当项目决策一旦确定后,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项目设计,由此可见建筑设计对项目投资有着极大的影响,建筑设计管理可以有效的控制项目投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建筑设计费用在建筑工程的整体费用中不足1%,而这不足1%的费用却对项目投资起着超过75%的影响作用,加强建筑设计管理可以用较小的资源来起到极大的作用。首先,建筑工程中由于设计不同而选用不同的建筑方案和建筑材料差距极大,例如不同的建筑层高和层数、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不同的建筑基础类型以及不同立面形式等等可以造成投资的极大区别,据可靠数据统计,在建筑功能确定的前提下,能够科学、合理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的建筑设计可以把工程造价降低5个百分点,甚至可以达到20个百分点;其次,需要重视的是建筑设计的质量还在间接的影响着项目投资,在造成众多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中,建筑设计的不合格、不合理足足占到40个百分点,是产生工程质量事故的祸首,有的建筑设计没有协调好各专业设计致使建筑施工中停工、返工的情况十分多见,有的建筑设计没有重视建筑功能的优化设计导致建筑功能的不实用和不合理,更有的建筑设计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和质量缺陷,导致建筑质量难以保证,甚至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最后,建筑设计影响建筑经常性费用,建筑设计除了制约着建筑项目建设阶段的投资,还对建筑长久使用中的费用有着影响,理论上来讲对建筑建设的一次性投资越大,建筑使用中的各项费用就会相应减少,科学的建筑设计可以有效的优化两者间的关系,在控制一次性投资的同时,也让暖通、清洁等使用费用处在合理的范围。

三、建筑设计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近年来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建筑设计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不能够满足当前建筑工程的需求,综合来看我国建筑设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着问题:

1.缺乏足够力度的政府监督

我国建筑工程一直有着建筑设计仅对业主负责的观念,建筑设计的质量缺少其他单位或机构的审查和监督,都由设计单位负责。由于建筑主管部门没有采取有效的考核措施,在没有重大问题时有的只是通过图纸会审来对设计进行简单问题的检查,没有对设计的经济性和有效优化进行关注,给建筑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开了方便之门。相关政府部门至今还缺乏对设计优化的定性指标,对整个建筑设计市场也缺乏严格的管理,存在着大量无证设计、越级设计等不规范的状况,使得建筑设计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缺乏建筑设计的优化意识

我国建筑工程目前存在着不重视设计优化的现象,业主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上,缺乏建筑设计的优化意识,没有认识到建筑设计对项目投资的巨大影响,很多业主只关注于能够直接看到利益的工作,却没有意识到科学、优化的建筑设计方案可以更大程度的减少项目投资。有些业主注重建筑设计的优化,却由于自身没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难以对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和要求,而且由于设计市场不够规范,业主难以知道选择哪家设计单位可以设计出足够优化的方案;还有一种情况是建筑项目时间紧或是仅要求新颖和时髦,业主财力雄厚对优化没有要求;更有的业主自身不明确建筑功能,又希望支付尽量少的设计费用,也制约了设计方案的优化。

3.缺乏必要的竞争压力

虽然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但建筑行业内部很多情况仍然不依据市场规律进行公平竞争,存在着很多凭关系经营的现象,设计经营也是如此;另一方面设计费用多是根据工程的具体面积和造价来确定。这些现象使得建筑设计一方面没有压力,另一方面没有动力,只要不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建筑设计方案的好坏与否对设计单位变得不是十分重要。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设计单位或是单单追求建筑功能的高标准,或是仅仅追求高安全系数,使得整体的设计质量难以保障。

4.没有完善的机制

设计的质量需要有完善的机制提供保障,而我国目前在设计市场还缺乏良好的竞争机制,存在很多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等靠关系的不正当竞争,没有深入推广设计招标制度,在相应法律法规和价格机制上,都存在着欠缺和不足。

四、加强建筑设计管理的相应措施

针对建筑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强建筑设计管理,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

1.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设计优化的监控

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强制手段来保障建筑设计的优化,建筑设计必须经过严格、全面的审查才可以投入实施,我国现有的建筑设计审查规定对设计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还不够重视,需要进行完善和补充;另外要对设计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设计资质体系和设计投标制度,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充分利用自身职能,对建筑设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总结和推广,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指标来规范设计的优化工作。

2.推广设计监理

设计监理可以帮助业主有效的制约设计单位。我国需要尽快建立起设计监理的资质审批、培训考核等体系,并规范设计监理的费用标准和工作职责等,相关部门可以使用行政手段来推广设计监理以规范设计市场。

3.建立合理的设计竞争机制

设计市场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必须予以控制,要加大设计招标的推广。虽然我国法规已经有所要求,但实际上很少被采用,而且即便采用设计招标的方式,现有的招标体系也不够完善。因而需要大力支持设计招标机构的建立,各级政府也需要采取措施保证招标方式的采用,要保证投标单位拥有足够的资质和信誉,相关部门要通过评标机构采用科学的评标方法来保障公平竞争。

4.注意技术和经济的协调

设计的优化是在技术和经济间找到较合理的平衡点,不能单方面的注重投资效益或重视技术而忽略另一方面,要以提高建筑项目的综合效益为目的。

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管理需要国家完善相关的法规、制度和标准、指标,加强监控的力度,保障设计市场的公平竞争,加大设计招标的推广,以切实提高建筑项目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邹涵辰. 设计管理——现代企业生存之道[J]. 消费导刊, 2009,(24)

[2] 胡毓轩,龚轶奕. 浅谈建筑设计中的符号运用[J]. 广东白云学院学报, 2009,(01)

[3] 贺栋. 浅谈房地产开发中的设计管理[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