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人生规划

大学生人生规划

时间:2023-06-05 09:56: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人生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人生规划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问卷调查;多元回归;系统聚类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087-03

自主性(autonomy) ,又称自我管理或自我决定,指个体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对行为做出的自由选择。[1]狭义上的“自主性”通常指自主决定和执行事务,并对自己负责的能力。[2]学生的较强自主性不仅表示其对父母或重要他人的依赖降低,而且反映其将各种资源为己所用,以控制自己人生方向的能力。[2]

大学阶段处于青年时期,正是自主能力发展的高峰期。[3]合理规划未来人生道路,较早确立人生目标,有助于提高自身能力和创造成功的人生。[4,5]然而,现阶段中国社会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现行应试教育模式下青少年的人生规划教育严重滞后,不利于学生们自主地规划和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4]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探讨当代大学生对未来人生规划的自主性现状和影响因素,期望为促进大学生成才成长和加强青少年人生规划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一、问卷调查简况

问卷调查设计了24个问题,多数问题有3-4个答案备选项(考虑程度等级或者多个倾向性),并根据问题和答案选项对人生规划自主性的体现程度,在问卷回收前进行了赋值评分以供评估。问卷问题涉及自主性的3个方面:(1)进入中学以来对待个人重要事情决策习惯的自主性倾向;(2)大学期间对未来人生规划的主动关注度和获取相关信息的来源渠道及利用能力;(3)大学阶段独立自主决断的倾向性。问卷问题和备选答案的赋值评分见表1。

调查问卷提交到问卷星调查网(http:// ),并借助北京大学各院系2014级微信群进行问卷调查和收集。共收到有效答卷210份(都来自手机或电脑的不同IP地址),即总样本数N=210。其中约80%的答卷为北京地区的在读大学生填写;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研究生的样本分别占26.7%、41.0%、10.5%、13.3%和8.6%;男、女生比例平衡(110:100);来自社科类(36%)和理工类(43%)专业学生居多。总体上,调查得到的大样本数据对性别、年级和专业类都有代表性。

答卷收回后,针对问题的分类变量和连续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使用表1的最后4个有关未来人生规划重要问题的选答项体现的自主性得分平均值(Y21~Y24),来表示人生规划自主性综合得分。

二、应用的分析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法[6]分析各分类变量(如所处年级)与人生规划自主性得分的关系,使用相关分析法[6,7]初步判断人生规划自主性综合得分(Y21-Y24)与其他问题(连续变量)的关联性。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哪些是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自主性综合得分影响的相对大小。再根据主要影响因素(体现的)自主性得分(指标)的样本序列,应用系统聚类法[6,7]客观划分样本种类,并分析各分类样本组的相关属性特点。系统聚类法针对样本分类可有效识别属性相似的同类,和分辨多个属性指标有明显差异的若干个样本类,广泛应用。[6]统计分析都在SPSS17.0软件平台下完成。

三、分析结果

1.影响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的主要因素

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综合得分Y21-Y24与3个变量得分呈正相关:大学学龄X2(n =210,相关系数r =0.209,显著性水平 P =0.001);与同学朋友/老师或兄长/父母三项的专项交流及信息利用X17-19 (r =0.250,P =0.001)、个人重要事情决策习惯的自主性倾向X9 (r =0.326,P =0.001)。与一年回家次数Y13呈负的弱相关(显著性水平P =0.10)。与通过Internet获取、利用人生规划相关信息的得分(X20)和其他问题反映的因素相关不显著。

2.各主要影响因素作用的相对大小

鉴于影响人生规划自主性综合得分的主要3因素(X17-19、X2、X9)两两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使用此3变量与自主性综合得分Y21-24进行回归分析,得到方程如下:

Y21-24=0.562 + 0.067X2 + 0.193X9 + 0.152X17-19 (1)

第2篇

On the Role of College Counselors in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YU Meiling

(Shanghai Zhongqiao College, Shanghai 201514)

Abstract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for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in our country. Counselors as a group, the close connec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has three main functions: guiding role, urging role, the role of a goal. Counselors should help students do a good job in career planning, play its proper role.

Key words counselor;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大学生走向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最主要的步骤就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就是充分了解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目前的社会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长,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制定方向性的计划。我国在生涯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处在学习、模仿和探索的起步阶段。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易于出现以下几种问题:(1)大学生没有强烈的规划意识,导致现实和理想相背离;(2)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方法不明,认识片面(一方面大学生自我认识的片面性;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环境分析的静态性);(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缺失,规划不科学;(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力不足,缺乏职业准备;(5)学校和社会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体系不健全。尽管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但是普及的面还是比较窄。为了快速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求职技巧,有的高校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和岗位培训工作,但是这些措施没有比较系统的策略,都没有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目前许多高校出于不同考虑,试图通过不同渠道来改善现状。如笔者所在的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并设有专职授课教师一名,兼职授课教师两名,从大一开始就对学生传授系统的职业规划知识。笔者认为,在各种渠道中,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者、实施者和组织者的身份,他们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这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第一,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第二,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辅导员是特殊的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做好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己。由于辅导员和大学生的这种关系,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作用,笔者结合大学生职业规划规律,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

1 导向作用

(1)辅导员可以高屋建瓴地从思想上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和职业目标。受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正之风的影响,有的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出现了扭曲变形;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使大学生面对就业显得比较困惑和迷茫。这些变化,是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职业规划观念和职业目标缺乏的主要因素。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能就是为学生答疑解惑,解决学生在思想政治领域中所遇到的困难。辅导员对大学生注重信念和理想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不断的弘扬民族精神。就笔者所了解,大多高校的专职辅导员基本都能做到通过召开系列主题班会、班级制定集体和个人“我的大学规划”等不同方式,引导学生重视职业规划。也有辅导员注意激发个别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对一些贫困学生、心理上比较脆弱的学生,经常进行特别的关注,让他们及早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

(2)辅导员可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在大学职业生涯中形成良好的人格。高校辅导员的人格,是影响学生人格成长的外部因素,辅导员为了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做出不断的努力,这也是大学生人格优化的过程,是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一种熏陶。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可以通过大学生的表现体现出来,大学生要想真正的了解自己,可以不断的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反省和自我检查,进而有益于其职业规划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辅导员整体人格方面尽管还存在不少问题,但在正确引导下,辅导员必然会形成良好的人格魅力,比如扎实的专业技术、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美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人格、灵活适应和应对问题的能力、达观的人生态度和谦逊而幽默的处世风格等。绝大多数的辅导员都胸怀满腔热情,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和牺牲,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比如态度、能力、知识和品德等,这必然对大学生人格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2 督促作用

(1)辅导员可以协助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观念,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素质修养。职业生涯规划中比较重要的基础就是自我认知,职业生涯只有充分的认识自我以后才能开展,才能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特点、性格、兴趣和能力。学生只有自我关心未来的发展情况和成长情况,才会自主的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积极的为自己设计人生目标,才能慢慢的走向成功。辅导员要积极的鼓励学生选修人文素养课程,使其与专业研究和专业学习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征。也常常通过与学生、与学生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学生个性特点,督促其自我理念的成熟。

(2)辅导员要注重培养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的综合素质,督促其职业规划目标的落实和职业规划方案的调整。据笔者了解到,目前至少上海高校辅导员都有探讨将学生素质教育、成才修养与职业定向三者结合起来的意识。平素日常工作中,大部分辅导员本着分专业,“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既注意关注学生整体的发展,又不放松个别学生的长期发展。不少辅导员能采取不同措施,长期跟踪学生个性素养的形成及其职业规划方案的落实。当然,不可否认,就笔者所了解,这方面的发展目前还存在很大欠缺。

(3)辅导员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大学生职业生涯培养的过程中,不断的建立健全激励制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使辅导工作可以顺利的展开。辅导员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辅导员一定积极的给他们提供帮助,使解决学生生活问题和思想问题融合在一起,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3 达成目标作用

(1)辅导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辅导员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比如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点、调整择业标准、制作简历、辅导制作就业计划以及参加面试等。大学生要毕业的时候,辅导员要通过主题班会等集中的形式来给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马上就要毕业的时候,辅导员要采取个体指导或者是小组指导的形式,通过制作表格的方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辅导员制作的就业表格中详细记载学生的基本情况,还要将学生参加面试的有关情况做详细的记载,这样辅导员就可以详细的掌握所有学生的求职情况,帮助他们分析解决所有的困难,可以使辅导员全面掌握所有学生的就业情况,方便今后统计大学生的就业率。辅导员还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完善自我,帮助学生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辅导员要及时关注大学生就业信息。辅导员要随时关注就业指导动向和需求,并作出认真的研究。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中心的招聘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达给大学生,依据就业指导中心的计划合理安排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辅导员将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上去,尽快得到解决的办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调查和详细的跟踪记载工作。

第3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研究;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57-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用人单位机制市场化,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整个社会整体就业压力的加大,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的热点。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完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择业。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职业生涯规划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作用,尤其对处于择业期的大学生来说,能否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所处环境,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及每个人的前途和发展。

1.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源及定义

从历史角度来看,“生涯”的概念还很年轻。在20世纪初以前,职业选择对多数人来说还不是常事。许多人只是自发地从事他们父母所从事的工作。工业革命创造出多种工作机会的更多新的岗位,社会有大量的就业机会可供选择。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生涯理论推崇这样一种观念:生涯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或工作,也是决定人们怎样生活的贯穿一生的过程。当今的职业生涯规划已与过往都不同,社会发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工作的方式、时间、地点和原因,进而影响我们对职业的规划和追求。工作的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之,作为社会剧变的产物,生涯规划已成为每个人一生最有挑战的任务。那到底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呢?对于“生涯”的定义,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提出,是指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个有目的的、延续一定时间的生活模式。而“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从职业学习开始到职业劳动最后结束这一生的职业工作经历过程,那么“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根据个人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确立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2.1 大学生普遍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根据北森测评网、新浪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在2004年6-7月在网上调查表明,有近25%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是满意的,但当被问到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些具体问题时,如是否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时,是否知道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职业时,能够明确并能肯定回答的低于20%。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问题上存在着感觉和认知的矛盾,表明大学生没有对职业生涯规划有清醒的认识,只听过概念,缺少实际的实施和进一步的了解。许多同学还尚未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对自己人生发展与就业的意义,这都会影响大学生就业及今后的人生发展。

2.2 大学生没有确定的职业生涯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要符合社会和需要,更要适合自己的特点。目标一定要具体明确,同一时期目标不能太多。大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内容和目标都应有其特点。对学业的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具体的目标。大学生应在自我认识,了解社会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制定大学学习的总目标和阶段的人生目标。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确定大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为顺利地走向社会打下基础。而由于我国大学生大部分将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选取专业时很少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而且,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没有能及时转变角色,没有为自己的四年学习和生活作出一个合理的计划和安排,造成今在就业过程遭受挫折。

3.正确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高校的扩招带来大学生就业难,现在社会上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大学生是过剩了。事实上我们从数据统计和实际状况来看,我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没有过剩。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毛入学率为21%,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印度也达到了30%左右。在我国7亿多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为700-800万,每年新增的大学毕业生人数300万左右(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50万)。就这一数字来看,大学毕业生应有很大的就业空间,但从教育部公布的高等院校的就业率70%来看,大学生就业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在当前形势下,就业形势出现了这样一个奇特现象: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出现这种人力资源的怪现象究其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存在脱节,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在数量上、结构上需求矛盾,高校教育改革中政策不稳定、不健全等,但另一方面我们反思大学生就业中的挫折和失败现象后,我们发现大学生自身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越来越成为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障碍,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4.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本质上是一个人职业战略规划问题,这个问题解决“我将来应该干什么”,即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取职业范围,从就业的角度来看,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一个职业选择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也关系到学生人生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思考;读书环境与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176-02

人文素养的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的人。一个人的人文素养质量决定了人的健康发展程度,一个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则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独立学院作为三本院校,从生源质量和构成上来说,人文素养可能更为薄弱一些。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成为独立学院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为进一步了解独立学院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笔者以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为例,采用问卷方式,对全校大一新生进行了随机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分,回收有效问卷281份。本文从问卷反馈的信息中来分析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并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做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一、关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调查、分析

本次问卷主要从母语基础能力测试、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人文常识的掌握程度、课外阅读情况以及大学生对自我和社会的认知这五个方面设置。从对问卷所做的综合数据分析来看,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

1.母语基础薄弱,人文常识较为缺乏。问卷中设置了两个关于母语基础字词能力的问题,结果全部答对者分别为40%和9%,这说明大学生对于母语的把握非常薄弱。人类文明进程中所积淀的人文、自然、艺术、中外文化等内容,是形成价值取向、塑造完整人格的基础,对于这些文化常识的把握是衡量一个人人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从问卷结果来看,54%的学生肯定人文素质对大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34%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有7%的学生则认为“基本没用”。调查显示,40%的学生能准确选择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对于最能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唐诗宋词,43%的同学表示能够背诵并掌握一些耳熟能详的名篇。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写出一些重要文化现象发生的朝代,主要有五胡乱华、开元盛世、胡服骑射等,五个选项中能够正确回答4个的占21%,正确回答3个的占17%,正确回答2个的为10%,全部错误或空白不答者却占了42%。另一个考察学生对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等重大历史事件把握的问题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由此看来,同学们虽具备一定的人文基础,但整体情况令人忧心。大学生的人文常识比较缺乏,这也正是迫切需要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所面临的问题。

2.课外阅读功利化,人文底蕴不足。课外阅读能够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自觉的课外阅读就是自觉地接受人类文明进程中积淀的优秀文化遗产,这是提升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同学们是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的?如何看待课外阅读?他们的阅读情况究竟如何呢?调查显示,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安排依次是上网、读书、做兼职、上各类辅导班、运动等。在对待课外阅读的问题上,67%的学生认识到“应博览群书,提高人文素养”,23%的学生认为应该在“精通专业知识基础上,阅读部分经典图书”,也有3%的学生认为“读不读影响不大”,6%的学生则选择“只阅读具有使用价值的书”。针对人文类书籍的阅读,57%的学生表示愿意抽出时间阅读,觉得那是一种享受,27%的学生则表示“愿意,但只是偶尔”,有6%的学生则表示对人文类书籍“没兴趣”。如果把学生选择的课外阅读书籍类型进行排序,从多到少依次为:中外名著、时尚杂志、历史哲学、养生励志、文化随笔、武侠言情、古典诗词及其他。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人的时间被碎片化切割,学习也成为碎片化学习,安安静静地读书成为一种奢侈。同时,由于声像技术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读图和读屏,再加上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大学生的阅读越来越注重实用性,用在文学、哲学、历史等人文类书籍的阅读时间只能越来越少。根据调查,只有27%的学生全部阅读了中国古典四大名著,57%的学生只是阅读了其中的一两本,4%的学生则表示没读过,只是通过老师介绍或其他途径有所了解。下面表格中是一些影响深远的中外名著的阅读率统计,也许会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3.自我定位模糊,社会认知有待加强。一个人对自我和社会的正确认知折射出的是人的世界观、道德观以及对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这是一个人人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尺。调查显示,60%的学生表示学校、班级开展的义务劳动或社团活动很有意义,“条件允许会积极参加”。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大学期间既要“掌握所学专业知识,练就一项专业技能”,也要“提高个人素质,尽可能完善自我”。在对理想人格的阐述中,很多同学也都认为“足够的金钱”、“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身修为”是并重的。在对自我生活现状的调查中,43%的学生表示自己“生活充实,有意义有目标”,40%的学生选择“悠闲快乐,没有太多想法”,17%的学生则觉得“生活茫然,比较被动消极”。在被问到是否经常关心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形势时,33%的学生选择“经常,每天会花较多时间关注”,36%的学生选择了“每天会花一点时间关注”,30%的学生则选择“偶尔,有时间就关注”。在对当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调查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意识到这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现实生活的压力、个人意志的薄弱等,都可能让一个人走向极端。显然,大学生能够很清醒地意识到来自社会的压力,但对于自己的定位却比较模糊,缺乏生活规划,对现实和未来感到迷茫,这也是部分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重要原因。

二、关于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

人文素养的缺失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在历史前进的步伐中,任何个人都是受时代裹挟的生命个体,大学生也不例外。声像、网络等媒体的发展,视听时代的潮流,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的抉择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我们的大学教育既要清醒地看到这一趋势,但又决不能盲目随波逐流,而是要保持教育者的理性和独立性,充分发挥教育对大学生的人生引导作用,从课程设置、校园文化等方面入手,为高素质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和优良的环境。

1.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人文教育。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应该是“做人,做职业人,做有人文素养的职业人”。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加剧,大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育,却相对忽略了人文教育,人文素质类课程处于被边缘化状态,这显然有悖教育的宗旨。一个学校的形象是由一个个学子走向社会后的全面表现建构的,而学子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质则是由在校期间的各类课程来建构的。大学教育在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该致力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合理调整课程结构,设置系列文化素质类课程,例如文学、政治、历史、哲学、心理学、艺术欣赏、传统文化等,还可以组织一系列人文讲座,引导学生对社会、人生、自然的关注,对高尚人格、高尚情操的追求,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2.了解学生精神需求,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学生,他们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同时,又生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无所不在的网络、电视、手机等提供了很多鱼龙混杂的信息。这本身就注定了90后大学生的两面性:一方面,他们思想活跃,眼界开阔,观念新颖,思维敏锐,追求个性;另一方面,他们对身外世界还缺乏足够的分辨能力和自律意识,缺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过分崇尚自我,自由散漫,追求享受玩乐,对生活和未来缺少规划,比较迷惘。时代在发展,教育也一定要与时俱进。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心理特点,既要理解,又要引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自我和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健全的人。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特点,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智力发展统一起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会求索思辨,独立思考,走向健康的成长与发展道路。

3.丰富校园文化,搭建人文活动平台。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学生对自己母校的心理认同和归依很多是来自于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校史教育、社团活动、各种技能大赛等。一个学校从创办到发展的历史,往往凝聚着诸多的艰辛和努力,也汇聚了独特的智慧和传承,自然环境、人文气息、教师风采、学长们的创业等等,这些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和校园之间的感情纽带,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母校,比如校史讲座、校园摄影大赛、人事随笔征文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学生社团为大学生组织活动、锻炼实践能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要鼓励学生组建各种类型的社团,如演讲协会、书法协会、读书沙龙、话剧社、校园乐队等,学校应在场地、经费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诗歌朗诵、话剧表演等。再有,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技能比赛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多媒体制作、摄影、应用文写作以及各种专业技能等,这样,把学习、校园活动与生活、就业联系起来,既是生活能力的提高,也为将来的就业积累了基本技能。

4.营造读书氛围,建设读书校园。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的确,“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在书的世界里徜徉,品读一个个鲜活的灵魂,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回眸历史,体悟自然,冶炼情操,在纷繁的世界养成自己高雅的人格。良好的读书习惯应该是提升一个人人文素养的最好途径。通过阅读,同学们不仅能得到专业学习、日常处世与课余生活等方面的引导与启迪,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巩固专业思想,而且会在心中驻存永久的温暖与感动,成为人生中珍贵的成长动力与精神财富。读书受环境氛围的影响,学校要有意识地营造健康的阅读氛围。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各种途径为学生提供适合其阅读的各类优秀图书,教师也要经常向学生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来引导学生。笔者所在的学校组织了各层次的读书沙龙活动,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在一起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乐趣,相互讨论,相互感染,都受益匪浅。

通过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让学生互相影响、彼此促进,必能形成一个爱读书的校园风气,沐浴在书香中的大学生活必能让学生受益终生。

第5篇

一、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基本内容

主体性意识“是个体对自我本身的认识,即是我对我的意识。在这里,前一个‘我’是意识的主体,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后一个‘我’是意识的客体或对象”[1]。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按照活动内容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几个方面。

生理自我是指大学生对自己身体和生理特征的认识、评价、体验。在大学阶段,面对日益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内容,大学生对自己的生理特征十分关注,尽管对自己的生理特征有了基本清晰的认识,但是对于身体的评价和对应阶段的生理体验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在这方面有效引导,不使大学生过分沉溺于此。心理自我是大学生对于自身情感和个性等精神内容的认识、评价和体验。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人格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他们自主地处理学习、人际交往等各个生活方面的关系,日益重视由此带来的对于自己内心的影响,自发或者自觉地突破原有的局限,试图更全面地展示自己,在与他人交往中重新评价自己。社会自我是指大学生在参与社会的进程中对自我表现和发展前途的认识、评价和体验。大学阶段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规划人生的实践阶段,大学生不断关注社会,思考自我在社会的阶层位置,并且尝试在大学阶段模拟进入未来的社会角色,并由此初步确定走向社会的方式。精神自我是指“一个人内心或主观的存在、他的心理职能或倾向,是自我最持久、最密切的部分,比如一个人的意志力、鉴别力、道德良知等”[2]。精神自我体现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可能突破的重点和超越性的基本取向,它具有很大的遗传性特点。

大学生主体性意识按照活动顺序可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几个方面。自我认识是指大学生主观的“我”对于客观的“我”的评价和感知,它包括大学生对自我的感觉、观察、分析,是自我界定,对于自我的总的评价。大学生的自我认识是一个不断变化、更新的过程,它推动着大学生不断对社会深化认识,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推动超越自我的现实可能性。自我体验是大学生自我认识之后,一种情绪、情感、心态的总和。自我认识是自我体验产生的基础,自我体验又会强化自我认识。自我体验既可能是一种正面情绪、情感、心态的总和,又可能是一种负面情绪、情感、心态的总和,关键则是大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包容感受的存在。自我调控是大学生在确定基本人生目标以后,在规划自己人生的过程中,确定实践方向后,对于思想、语言表达,对于行为的体现,确保人生目标实现。它不仅涉及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还包含着大学生的自我调控,对于伦理道德、法律制度的基本遵守。

二、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的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中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对自我认识的客观性不全面,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往往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和片面性。突出表现为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的矛盾、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

主观自我是指大学生对自我人生的基本规划,它体现着大学生在实现自我、实践人生过程中,表现出对自我应该体现出一种人生积极进取的期许和目标。客观自我则是指大学生在实现自我、实践人生过程中,社会对其基本评价。从理论上说,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应该达到一种基本协调统一的状态,这种基本协调统一是指大学生自我实现目标与社会发展要求协调一致。从现实发展角度来看,大学生自我实现目标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并且体现出阶段性和变化性的特点。同时,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大学生相应的人生发展目标也要做出调整,这样,大学生的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并不总是协调统一的状态。这种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的矛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处理主体性意识问题的基本矛盾。

理想自我体现着大学生对于自我完美形象的基本设计,体现着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基本方向,具有大学生人生规划的理想主义色彩。现实自我则是大学生依据社会对其基本评价,对于自我的基本认识。一般说来,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中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正确引导大学生认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中间存在的差距,使理想自我不断引领现实自我向着既定目标前进,这样就能有效发挥理想自我的积极作用。但是,必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差距,理想自我设计与规划必须以现实自我为基础,使其既来源于现实自我又要高于现实自我;否则,如果二者之间差距过大,理想自我不能对现实自我给予正确的引领和示范,理想自我将终究流于理想,进一步发展下去还会导致大学生在自我实现过程中,存在着彼此对立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严重的会导致其人格分裂。

上述两个方面矛盾的负面影响会导致大学生在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过程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往往从主观愿望出发,思考问题时很少把握事物的整体。这样导致自我评价缺乏稳定性,不能随着环境、心态的变化而变化,不利于健康稳定人格的形成。“人格是伴随着人的一生不断成长的心理品质,人格的成熟意味着个体心理的成熟,人格的魅力展示着个体心灵的完善。”[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角度出发,防止大学生自我评价随着情绪波动而波动,必须做到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评价的提高有机统一。

在社会化强制外力的作用下,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如果单凭社会化强制外力,很多大学生没有自觉地自我控制、自我认知。面对理性和情感的冲突、社会与个人冲突的时候,很多大学生被社会强制外力压制的情绪会突然爆发,很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大学生一方面渴望自由和独立,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不是很强,一旦遭遇挫折或突发性事件,很快又表现出过分的依赖心理,他们认为独立就是独来独往,自由就是无拘无束。

大学生普遍自尊心很强,大多数大学生把自尊和“面子”混为一谈,认为“面子”的大小即是自尊的高低,为了争取“面子”而哗众取宠,没有认识到靠“面子”获得的自尊是一种低级的自尊,没有认识到自尊是来自于自我与社会的有机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自负也是大学生主体性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误区,自负的大学生往往不切实际估计自己,造成与周围的人际关系紧张。有的大学生对于自信的认识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是把自信建立在个体对自我客观全面认识与评价之上,从主观好恶出发,逃避不该逃避的责任,承担不该承担的义务。

很多大学生认为主体性意识就是过度关注自己,关注自己的容貌、身高、仪表举止,认为这些意味着自己外在的全部。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缺乏适度表达,片面关注他人,猜疑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总是把自己的容貌、身高、举止与他人对比,容易想入非非。这样,一方面思考、做事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的时候经常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为了自己的需要往往不择手段。遇到挫折的时候,却又表现出怨天尤人,不能从自身找原因,在人际关系中显得孤立。

恋爱和性的困惑是大学生主体性意识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大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程度是不一样的,面对恋爱和性的问题时,会出现多种复杂的情况,特别是理智和情感的冲突十分强烈,往往会导致情绪冲动并且伴有过激行为的出现,面对这些问题,对大学生主体性意识关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既是挑战,又是丰富和完善的契机。

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表达自我、自由交往的空间,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往往会表现出与现实世界不同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网络世界是一个与现实迥然不同的世界,在这里能够寻求安慰,逃避现实中种种不如意的重压。在虚拟的环境里,大学生以完全自我的方式寻求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实现自我调控,在网络中得到的这些经验,却与现实世界无法沟通。

三、主体性意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现途径及基本目标

面对上述问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指引大学生从正确认识自我出发,实现健康的自我,构建健康的人生。比姆提出,人们在内部线索微弱或模糊的情况下,通常依据外在行为来推断自己的特征如性格、能力、态度、品质、爱好等。[4]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一个简捷的途径就是通过行为判断认识自我,当他为社会公益活动做出有益行为的时候,他会产生相应的高尚感;当他为社会公德活动做出有益行为的时候,他会产生相应的公德意识;等等。这种自我认识的线索或者心理反馈有时是不够全面、不够客观的,丰富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他人对自己的反馈也是一条途径。这条途径有两个方面十分有效:一方面是对大学生有重要影响力人物的反馈,一方面是反馈内容对大学生十分重要。二者都会对大学生自我认识产生重要影响。

费斯廷格提出,人们非常想准确地认识自我、评估自我,为此,在缺乏明确标准时,人们常常和自己相似的人作比较。[5]大学生在规划他们人生目标和未来理想的时候,周围的人物、事例和社会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参照比较,为他们提供了从另一个角度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参照。要指引大学生通过这些参照和比较,不断推进自我的社会化和成熟程度。要指引大学生通过周围的人物、事例和社会的环境对比,发现自己人格的完善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指导,积极应对社会的要求、人生的压力,做到不退缩、不逃避。

要指引大学生勇于深入内心,深刻发掘自我。人的心理和感官所产生的直觉有时会十分真实、有效,指引大学生在不自卑、不自负的情况下,尊重自己的内心,尊重自己的直觉,通过尊重它们、关注它们,大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需要。面对社会的要求,应该如何结合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规划人生?通过上述途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个体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有全面的自知之明,对于自身的优点、缺点有客观清醒的认识。从充分认识自我出发,结合自身条件和社会条件,对自己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以此作为自己人生定位的基本参照。他能够察觉内心的真实反映,把握真实的感受,面对人际交往的时候,既不压抑自我,又不放纵自我,适度地表达自我情感。善于对自我进行控制,能够依据变化的外部环境及时调整自我,肯定自我的时候,主观的我乐于接纳客观的我。保持自我独立的同时,能够与外部环境有机统一。实现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相统一,能够确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有充分的内省意识。面对人生目标,在积极进取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会到自我实现的连续感和完整感。在实现人生目标过程中,不将现实功利作为唯一的人生选项,恪守自身的信仰和精神追求,始终关注人生精神意义的成长,注重心性修养和道德实践。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可以使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达到较高的社会化水平并且趋于逐步健全,大学生对自身基本素质有了全面了解和认识,能够在实现自身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主观自我和客观自我的矛盾,掌控好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使理想自我对现实自我保持适当的张力。认识到自身现实和可能的全部潜力,不断面向变化的社会现实修正主观自我、理想自我,不断向着更高的人生发展方向激发自己、提升自己。这样的大学生个体既遵从了社会基本要求,又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明确自身的拥有,掌控人生未来发展方向。实现全面发展自己的人生目标,依据自身基本素质,确定基本社会角色,参与对应角色的社会分工,实现未来自我发展的社会化。以个人全面发展推进整体社会全面发展,以个人的健康、全面发展带动个人生活环境、群体生活环境健康全面发展。面对多样、复杂的群体生活环境,积极推进社会文化健康构建。

参考文献

[1] 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367.

[2] 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297.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人生观 教育与引导

在大学的教育中,人生价值观是最多提到的一个词,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大学教师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地被重提。在大学四年教育中,作为大学生不仅仅是掌握专业知识,在综合素质中也会得到不断提升,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大学教师就要做好表率,无论在知识领域还是做人、为人方面,为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头作用。

一、人生观定义

人生观是个体对生命历程持有的根本观点,即有关人生目标及其实现方式的观念系统。

二、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

随着社会的前进,文化背景的不断前进,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不断变化。在大学阶段,形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很重要,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个人将来。对其本身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刚刚步入大学,他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年代,社会安定,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这些使得80、90后的家长们对孩子较为娇宠,使得有些孩子娇纵成性、或是自私自利等等,加上有些地区还不是很富裕又导致了很多学生到了大学看到其他同学优越的生活环境,造成了自卑的心理。作为大学教师有必要也有义务在大学里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引导他们,才能使得大学生们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三、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与引导

当人们都在谈论大学生素质如何如何的时候,我想更多的应从我们自身谈起,从人生第一位老师谈起,作为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家长与孩子朝夕相伴,家长的一举一动都无时无刻的不在影响着孩子,这就需要家长首先要为孩子有一个规划,要对孩子的错误做法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如何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这就需要家长不断的努力,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同样作为社会群体,也对孩子有着很大影响,媒体的正面宣传、国家对教育的严格规范,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

四、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对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与引导

1.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民族荣誉感和公德修养

目前很多的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上很强,民族荣誉感很强,希望祖国强大,也希望自己能够多学知识将来报效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多让学生参观一些我国抗战时期的影片,使大学生们永记为我们今日换来幸福生活牺牲的先烈们。培养同学们为我们今天有这样强大的祖国的自豪感。

培养大学生集体观念是很重要的。热爱班级、关心同学,能够为集体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而感到自豪。

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不只是表现在不说脏话上为己上,还要表现在为他人,如让座、不乱丢垃圾等,按说这些应该是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但是很多的大学生对这些仿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难道就是大学生的高素质吗?难道这就是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吗?难道这就是我们教育体制下出来的学生吗?我觉得不完全是,我想很多问题都是我们自身没有做好一个表率作用。

2.关注大学生的道德观和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大多数的家庭都是一个孩子,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有些家长并没有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加上家里都是一个孩子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不知道关心他人,和尊老爱幼,这些我国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优良传统却得到了摒弃,这些问题随着学生到了大学越来越显现出来。作为大学教师,并不仅仅只是教授课程,同时还要教授引导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到了大学,大学生从过去的家庭生活过渡到现在的集体生活,在宿舍中,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在和同学相处过程中,肯定互相有很多生活习惯的不同和性格不同,渐渐,很多学生心理上出现了不平衡,尤其是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生活的差距造成了很多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甚至有少数学生心理畸形,这不仅给学生本人造成了伤害,给学校和家庭都带来伤害;由于社会的前进,很多学生的理想和现实产生了矛盾,有些不能够自身调节过来的学生,便会无法面对艰苦的未来,对未来不知如何应对,这就需要教师多细心观察,多去了解学生,多去关注比较内向同学的生活,多开导,多引导,使得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大学四年的课程。

3.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课外知识的兴趣

大学里的主动学习,使很多学生产生了不适应性,有些学生开始逃课,厌倦上课,尤其在看到现代社会激烈竞争、工作难找、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甚至对学习产生了恐惧。作为大学教师,就应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使学生知道学好专业知识是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固的基础,不仅如此,还应多鼓励学生学习一些课外知识,这样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面,同时也是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拓宽思路,能更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4.培养大学生就业自主性

第7篇

关键词:素质拓展活动;师范生;人文行为;人文情怀;人文信念

一、引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今的主流价值观,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蔚然成风。在北京师范大学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活动中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教师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提出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四有”标准,深刻阐释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四有”标准充分强调了“好老师”必须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即雄厚宽广的人文知识、真诚守信的人文态度、豁达乐观的人文精神,这些素养的落脚点是对教育事业的挚爱。

潘懋元先生认为人文素养就是人文学科知识内化而成的人文精神以及外化而成的日常行为习惯,最终构成人的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内化”,即将人文知识转化为人文素养。根据高校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师范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应以人文知识传授为基本途径,以素质拓展为广阔平台,且这一“内化”过程必须与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相辅相成。如果师范生对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把握失衡、人文知识匮乏、价值观功利化,将导致其对教师职业信念的模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素质拓展活动是促进师范生主动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措施,也是弥补师范生人文知识缺乏的必要途径。

二、角色认知阶段师范生人文行为的培养

大一是师范生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转变并逐步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阶段,也是其对“教师”这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阶段。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师范生知道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了解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职责,能够将教师所充当的角色与社会上其他职业角色区分开来。为了在角色认知阶段培养师范生的人文行为,学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校园设施,通过校园的建筑、设施与绿化等的整体规划来构建和谐的校园物态人文环境;二是学校管理,通过以人为本的学校行政管理和生活社区管理,构建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环境;三是校园人文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如文艺演出、音乐会、文化艺术节等,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实践机会。刚入学的新生没有完全脱离中学时代的习惯和意识,因此学校除了营造充满文化氛围、人文气息的人际关系和校园环境以外,主要还是要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多开展以行为习惯养成为主要内容的课外活动,如文明校园创建、公寓文化节等,让师范生身处富有人文气息的生活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人文环境的强烈熏陶。这一时期的素质拓展活动应以文体活动为主,如师范生技能竞赛、经典诗文诵读、励志演讲、才艺展示比赛等。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向师范生广泛宣传“感动中国”“全国道德模范”和“最美乡村教师”等先进人物的事迹等。

这一阶段的大学生虽踌躇满志,但不免迷茫;虽思想单纯,但可塑性较强。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合作意识,是新生最喜闻乐见的人文行为培养模式,而且师范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学会了如何与他人交往、合作,为毕业后在社会环境中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学校应指导新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制订好近期计划和长远目标,使师范生通过对教师职业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

三、角色强化阶段师范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大二、大三是大学生活全面发展和深化的阶段,也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确立、定型的阶段。在这个关键的教师角色强化阶段,师范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因为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波动性,思想活跃且兴趣爱好广泛,独立能力和自我意识增强。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应以学科竞赛、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行动、公益活动等参与式和体验式活动为主,内容偏重传统文化、师德修养、中西文化比较等。师范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应从校内转向校外,从书本转向实践,从耳濡目染转向感同身受,致力于师范生人文情怀的培养。

1

注重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通过把大学生直接引入社会生活,使他们在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了解人生,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意义,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树立法规意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与社会现实的融合。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关键一环,在教师角色强化阶段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尤其对于师范生而言,参加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智力扶贫、参观考察、公益活动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不仅磨炼了心志,增强了技能,而且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闻。以人文态度和人文情感来参与竞争与合作,使书本上的人文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生动化并演变情怀。

2

注重榜样教育

师范生在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者行动等活动中,与自己的师长朝夕相处,为榜样教育法的实施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和条件,因为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纯粹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理性与情感、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也是师生之间知识、情感、思想、人格等全方位相互沟通的过程。师长的处事方式和职业操守,无形中体现着教师的人文态度和人文情感。师范生从自己老师那里感受到的师道尊严、师恩、师德、师爱,为自己将来从事教师职业奠定了情感基础,更强化了他们对教师角色的认同。为了更好地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学校应多组织师范生参加先进人物事迹和道德模范报告会。师长的言传身教就是最有效的榜样教育,师范生从师长那里学到的敬业、好学、正直、无私、诚实、守信、仁爱、互助、积极、进取、勤俭、节约、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等可贵品质,远远超越了书本知识,从而让其受益终身。

3

注重自助功能

为了进一步内化人文学科知识,培养师范生的人文情怀,学校应重视高校资助政策的育人功能。一系列的资助政策能够引发学生回报社会、无私奉献的感恩之心,更能发挥励志成才的教育功能。学校应鼓励师范生多参加以家教形式为主的勤工助学活动。因为勤工助学以其自身的优势,在使师范生获得经济和生活保障的同时,又能使他们学以致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不但使其自强自立,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使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得到了体现和满足。更重要的是,勤工助学作为一种“吃苦”教育,能帮助师范生克服自私自利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陷,塑造师范生的人文情怀和仁爱之心。师范生通过勤工助学,能体味到生活的艰难与父母的辛酸、劳动创造美的真正内涵和为人处世的真谛。有的师范生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发现商机,在毕业之后走上自主创业之路。从这一点上来说,勤工助学是比社会实践更为深刻和有效的素质拓展活动,对师范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四、角色认同阶段师范生人文信念的培养

大四对绝大多数师范生来说,是他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当然也是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基本形成,思想趋于成熟,能够比较客观和理智地对待各种问题,有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职业定位的角度讲,树立未来教师的角色信念是个体的心理需要,应通过学生的积极行为来自主完成。

这一阶段的师范生在参加教育实习之后,已经基本完成了教师角色认同。在进行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活动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人文知识,使他们更加坚信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形成对教师职业特有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把当一个“好老师”视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开展以“师恩难忘”为主题的一系列文明离校活动,以座谈会的形式教育学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践行大德,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塑造师范生的人文精神是奠定角色信念最后的工作。

在临近毕业之际,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情绪波动、思想矛盾的问题,加之他们毕竟尚未走入社会,不具备成年人稳定的思想状态,所以在这一阶段往往可能发生较大的思想反复,甚至会出现意料不到的问题。此时,开展一些人文色彩浓厚的主题教育活动和人文关怀活动,组织他们和低年级同学进行文体比赛、经验对话等,对稳定毕业生的情绪,帮助他们正确做好人生定位、直面激烈的竞争、正视残酷的社会现实、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增强抵御失败和抗击打的心理素质都有积极意义。

师范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应遵循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原理,以学生为本,根据师范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所表现出的身心发展特点,制订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人文素养提升方案。从刚入学适应期的人文行为培养,到角色认同期的人文情怀塑造,直至文明离校时师范生能用人文精神照亮自己,将自己在体能、智能、情绪、心理、品德等各方面的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合格教师,踏入社会时才能成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法公民。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四有”教师的培养,应将认知导向与信仰建构相结合,以人文知识传授为基本途径,以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广阔平台,这样的师范生才可能成为未来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参考文献:

[1]郝佳高师院校师范生人文素养现状研究――以Y大学为例[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2]伍新春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8―50.

[3]陈琼贞,詹春燕.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质建设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第8篇

关键字: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234-01

一、 研究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相关问题的现实意义

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发展,国家及教育的相关主管部分对贫困大学生群体的资助日益重视,近年来采取一系列的积极措施,例如开设“绿色通道”,指引和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等等。但在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与条件下,政策的制定与调控主要停在物质的层面上,对大学生的人文环境与精神层面特别是正确人际交往导向关注不够,云南的马加爵案件、郭力维事件都是由各型人际关系的紧张、升级导致的大学校园的恶性案件。不论从当前校园的和谐稳定还是从贫困大学生的长远人生规划来看,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题。

二、 影响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典型心理因素

(一)敏感自卑。由于区域差别、城乡差别等等一系列原因,贫困大学生往往家庭贫寒,没有很好的物质支撑,不能从容面对条件相对好的同学,不能应付现在大学生常见的一些社交活动。尤其在当前在大学生很常见的“唯物质论”、“拜金主义”的不健康思潮下,金钱的多少,物质条件的好坏成为了划分不同学生阶层的重要标准。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修兹的理论体系,每个人在心理上都有包容的需求,但如果处理不当则会产生孤立、退缩、排斥等行为,这也是贫困大学生由于敏感自卑在人际关系上的具体表现

(二)虚荣心理。自尊是每个人的正常心理诉求,贫困大学生由于在生活状态与经济条件与普通学生有一定差距,往往内心比较自尊心更为强烈、敏感、脆弱。贫困生的自尊心若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容易转化成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即虚荣心。有些贫困生平时省吃俭用,将节省下的钱买名牌服装、珠宝、化妆品等奢侈用品,更有甚者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与满足感甚至走上了、抢劫、盗窃等犯罪的不归路,而这种自欺欺人的掩饰暴露出了他们心理上的脆弱,其结果只能是导致更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与年轻生命的负面影响。在这种互相攀比、虚荣性心态下的人际交往往往是不健康、不牢靠的。

三、 解决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几点思考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对贫困生而言,经济贫困、素质教育的缺失、学业与就业的压力等外界原因只是诱发因素而已,解决贫困生人际关系最主要的方法应该是要树立健康的心态,自立自强的心理态度,从内因出发,治本治标的解决问题。构造贫困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应在学校内努力打造三个系统:

(一)要建立保证贫困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制度系统。各高校要高度重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要形成校领导牵头,各系院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学生处、校医院、各系辅导员共同协调的一个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协调委员会,此委员会具体负责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要及时录入与更新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态、个人兴趣、对同学学校社会的满意度等资料。(2)利用观察法、问卷法、座谈法等方法定期或不定期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进行调查研究,查找有无不正常的现象,坚持事前管理的原则,尽可能提前发现问题,提早解决问题。在进行以上工作时,部门除了协作配合外,还应坚持小心谨慎的工作态度,其关键点是不要将贫困大学生与一般大学生孤立开,使其保持一个正常宽松的环境。

(二)要建立有益和支持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环境系统。认为,“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不同的环境能培养学生不同的性情与认知模式。据统计,一般大学生70%的学校时光是在校园、班级、宿舍这三个地方度过的,充分利用好这三张牌,对于构建良好的环境系统起着积极而关键的作用。(1)建立健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隐性课程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如学校校史馆或校史墙的建设、图书馆的内涵建设、校园建筑的设计与命名等等。(2)培育培养严肃与活泼,团结与友爱的班级关系。可以通过编制班歌、班级口号、活动,增强同学们的集体意识,提高合作共事的能力;通过建立制度,组织班级成员轮流担任班干部,培养大家的组织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3)打造一个相互尊重与包容,团结与互助的宿舍环境。宿舍,是大学生学习与工作的重要场所,例如像马加爵这样的反面案例,正是由于没能处理好宿舍关系才走上了一条由年轻的血与肉换来的不归路。要进行一些相关的例如打造宿舍精神文化建设方向的娱乐活动,充分增强宿舍以及宿舍之间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特别是要做到尊重与包容不同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做到兼收并蓄。

(三)要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范围内,构建一个健康的媒体支持系统。在当前环境下,媒体支持系统是一种常见的环境系统,例如校广播站、校电台、校内局域网。虽然是常规系统,但媒体支持系统有着无时不在、无刻不在的广泛传播特点,对于促进贫苦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有良好的效果与效果。具体方式可以为各种媒体大力宣扬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传统美德精神;可以通过设置免费热线公开地讨论贫困生的问题,实现学生之间的交流,帮助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 大学生弱势群体 自我认知现状 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自我认知现状的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高校生源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态势,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相对较低、心理脆弱等其中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原因,而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给学生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上的缺陷是由于其认知上的缺陷引起的。一旦认知得到矫正和改变,情绪和行为就会相应好转,危机得以缓解。[1]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自我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他们自我认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转化,对于促进高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现状分析

(一)问卷统计

利用“大学生自我画像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10所大学抽取在校大学生2000名,取得有效问卷为1920份,其中自我定位为弱势的大学生384例,占有效问卷人数的20%。以下为自我定位为弱势的384例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统计。

1.你认为自己哪方面存在弱势及成因

人际交往占60%。

成因:多为因自身弱势而自卑,担心受轻视,宁可选择孤独;缺乏交往技巧,交往中受挫后,浅尝辄止。

学业和就业占27%。

成因:多为专业知识的理论功底差;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就业的信心。

心理占10%。

成因:多为所受挫折少,自尊心强,遇到困难和挫折后,难以承受。

贫困占3%。

成因:因自身崇尚拜金主义,导致自信缺失。

2.你认为自己改变弱势状况

80%认为难以改变,15%认为渴望借助外力改变,5%自己在努力改变。

3.你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大多的选择75%选择逃避,5%选择求助和努力,20%麻木。

4.你自己人生设计的情况

60%从来没有,25%有过,但是难以实现,15%有,正在努力实现。

(二)问卷分析

1.人际交往是较为普遍的问题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现状调查显示,贫困不是困扰他们的主因,人际交往是他们中存在的较为普遍问题。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求,但是因弱势而自卑,担心受到轻视或排斥,选择做独行侠。处于归属与爱的需要阶层的人,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2]

2.人生目标缺失问题较为严重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现状调查显示,他们中大多没有人生目标,缺乏正确的努力方向,没有生活的激情。一旦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他们中的一些学生选择逃避,沉迷于游戏、暴力等;还有一些学生陷入情绪的低谷,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急功近利,拜金思想比较严重,侵犯他人的财产和生命健康权,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多为改变弱势的主观努力不足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现状调查显示,其中大多数人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自己不能解决,也不去主动寻求帮助;他们得到帮助时,多数表现为主观努力不足,过于依赖外部的力量。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由于大学生弱势群体中大多数学生的主观努力不足,导致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对策收效甚微。

总的来说,弱势大学生改变弱势状况的思想和行为总体较为消极,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引导他们走出认知误区。

三、促大学生弱势群体转化的教育对策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抵制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在解决人生的重大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有助于大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辩证地看待困难和挫折,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拓人生的新境界。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人际关系恶化、专业学习困难等问题,一些大学生自己难以解决,很容易产生郁闷和压抑的情绪,需要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知识,使他们了解心理调适的方法,宣泄内心的压抑和痛苦,了解什么情况应主动去心理咨询,由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辅导。

此外,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追踪档案,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行为消极的大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找出他们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并加以教育引导。

(三)引导大学生规划设计人生

人生目标能够激发大学生人生前进的动力,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都能够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奋斗。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那么他的生活往往就是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内心世界空虚和迷茫;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选择逃避或内心麻木,缺乏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甚至自甘堕落。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

引导大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不能把自己定位为一成不变的弱势大学生,甘于现状、不思进取,而要积极、努力地发展、完善自我,为自己设计合理的人生目标,将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未来目标相比,从中发现自己存在的差距,努力实现奋斗目标;引导大学生用全面的眼光看自己,放大自身的缺点,就容易自卑,缩手不前,放大自身的优点,就容易自傲,不利于进步,激励大学生与周围的强者相比,在比较中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合理地自我评估,才有利于自我发展。

2.引导大学生设计合理的奋斗目标

引导大学生设计合理的人生目标,并设计分阶段的小目标,如果设计的阶段性目标过高,努力之后总是难以达到,往往会产生挫败感,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如果设计的阶段性目标过低,就缺乏奋斗的动力。引导大学生在发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难以实现或轻而易举就能实现时,要及时地调整,促进自我发展。

(四)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1.使大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的必然性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我一个人也很精彩”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离开人际交往,我们就无法生活,孤独的人缺乏归属感和幸福感,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2.引导他们掌握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和技巧

引导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学习交往技巧,并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根据人际交往的功利原则启发学生,如果一个人与他人或集体交往中只得到,不付出的话,长此以往,人际关系很难良好维持。因此,要努力自我发展,积极转变弱势状况,能够助人,乐于助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加强人际交往的教育培训

设定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大学生置身于其中,运用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和技巧,进行演练,指出他们表现好的方面,增强他们人际交往的自我效能感,也要指出其中交往言行的不足,并加以指导,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学生之间出现人际矛盾,也要及时地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化解矛盾,并引导他们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五)抗挫折教育

1.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看待挫折

挫折具有普遍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挫折性的统一,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有挫折,要放弃一帆风顺的幻想。引导大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挫折,另一方面挫折是人生路上的拦路虎,一方面挫折能磨炼人的心志,使人走向成熟。遇到挫折,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战胜挫折,努力克服困难,积累人生经验,在克服挫折的磨炼中得到发展。

2.引导大学生如何对待挫折

积极地自我暗示,用名人名言或人生哲理,给自己加油打气,在思想上鼓励自己战胜挫折,以思想上的积极带动行为上的积极努力。遇到挫折,如果自己难以克服,应主动寻求帮助,如某门课学起来很困难,积极与同学和老师探讨学习方法、询问相关辅导书目等。就业信心不足,通过积极参加实习或实践等方式,提高工作能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一些困难的解决完全依赖他人,自己不做任何努力,对于问题的解决无济于事,自己主观上要努力。

参考文献:

[1]LDJUDITH SB.翟书涛译.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45.

第10篇

[关键词]生涯发展 大学生人才培养 梯度发展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汪双喜(1975- ),男,安徽安庆人,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无锡 214122)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081-02

对本科生进行生涯发展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许多高校都把做好学涯规划和职涯指导作为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如何将生涯发展教育与高校人才培养、学生事务管理结合起来,以引发人才培养思路、模式的选择,提升本科生培养质量,是当前关注的热点。

一、生涯发展教育下的本科生培养面临的问题

西方国家很早就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和辅导为重的生涯教育。生涯发展教育是从职业指导的概念和理论发展起来的,历经指导式咨询、非指导式咨询和生涯辅导等过程。生涯辅导作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广为流行的职业指导模式,进入我国高校教育与管理的视野并不长。可以说,目前在我国大学生中开展的生涯发展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第一,对生涯发展教育自身教育功能和内容都存在许多认识上的不足,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生涯发展教育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第二,不能与高校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生涯发展教育还没有渗透到高校教育与管理环节中去。在现实中,生涯发展教育仍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上。在国内,还不能与人才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等形成有机结合。

第三,生涯发展教育学科知识体系还没有形成。生涯发展教育活动层次往往也就局限在活动层面。同时,生涯发展教育停留在一般抽象层面上,与高校以专业学习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没有结合,有待进一步拓展和丰富。

二、关于本科生人才梯度发展培养模式的思考

所谓本科生人才梯度发展培养模式,是指在本科生培养上,立足专业,面向个体全面发展,引进生涯发展教育理念,创建一种以生涯发展为向度的人才成长梯度培养模式。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学生生涯发展为导向,构建教学、行政、学工三位一体的生涯发展教育体系,优化培养方案,形成全新的学生成长梯度发展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专业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讨论的培养模式,是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学术事务之外的,即正式课程途径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外的,整合学生事务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非课程途径的德育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种梯度培养模式大致如表1所示。

整合分阶段任务和目标,本科生梯度发展模式教育可以概括为以下主要内容:(1)转型教育和人生导航。主要解决大学生入学后适应性和转型问题,帮助大学生较好完成转型任务。立足于新的角色和环境,完善自我认识,建立自我概念和合理人生取向。(2)学涯规划和学习策略。主要解决大学生专业学习“学好”“会学”问题,同时解决符合自我生涯规划如何建造自我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问题。(3)生活规划和生活辅导。主要解决课堂学习之外校园生活、社会工作、心理健康、素质拓展、政治思想进步等等问题。(4)职涯规划和职前教育。解决毕业后何处去问题,确立与生涯发展一致的职业取向,培养职业规划能力,掌握就业政策、技巧。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着力解决学涯规划与专业学习的结合问题,教师队伍与学工队伍的结合问题,教学管理与行政管理结合的问题。

这种模式主要在于:第一,有机结合高等教育目标和青年学子自我成长要求。使高等教育更加符合当代青年学子自身发展需要,符合青年学子自我意识不断强化的要求。第二,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年学子求发展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帮助青年学子确立自身发展目标和规划,激发青年学子成才的内在动力,巩固青年学子主观努力。第三,有机结合一般教学教育管理与青年学子个性化需求。通过生涯规划和梯度发展模式的建立,有助于掌握青年学子个性化需求,整合教育管理资源,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和针对性。

当然,这里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存在的,其关键在于,如何解决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同质化、扁平化、批量化的弊端,建立以学生生涯发展为导向的针对性梯度发展培养模式;如何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工作、学生工作、行政管理平行无涉的现状,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教学主导、学工协导、行政指导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如何组建一支业务精专、拥有生涯发展理念、具有生涯发展辅导技能和经验的教师队伍;如何开展生涯发展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理论和学科教育理论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培养富有实干精神的研究型教育管理队伍。如何结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实际问题,整合教育教学管理资源,整体规划,协同推进,真正做到生涯规划与专业学习、思想教育有机结合。

三、新生导学:本科生人才梯度发展模式的初步实践

步入大学的新生都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不适应问题,而首先面临的便是学习方面的不适应。面对新的环境、学习科目、学习要求、学习方式,新生们有着种种的迷茫和困惑。就笔者所在学院来说,每年招收英语专业学生大致在150人左右,无英语单科要求,学生外语水平和能力不一,各地生源差别较大。近几年,新生入学的英语分级考试中的成绩显示,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成绩总体水平差不多,无独特优势。学院曾经对新生英语专业新生做过学习不适应的调查分析。调查显示,有40%的新生在专业基础方面存在困难,分别体现在语音、词汇、听力、语法、协作,涵盖了英语本科专业人才素质结构中“听、说、读、写”。其中,问题更为集中在“语音、听力和口语”专业的应用性素质上。

目前,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所在的学院正在积极探索开展建立生涯发展教育理念基础的新生活动导学,作为本科生人才梯度发展模式的初步实践。学院对入学一个月后的英语专业133名新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活动援用结构性叙事方法,不采取预设框架由调查对象选择答题的方式,在较为开放的框架引导中,由新生自述自身入学后的困难和不足。研究者在调研的基础上对获取的数据进行了研读、讨论、归类和反复提取具有群体性的数据并以此为依据深入详尽地分析了新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或不适应。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表现:在学力上,表现为学习目标茫然,动机乏力,学习热情缺乏等;在学识上,知识基础薄弱,综合素质缺乏,专业技能较低等;在学能上,学习元认知缺乏,学习方法欠缺,学习策略水平不高等。

在此基础上,学院提出从学力、学识和学能三个子系统构建导学活动。具体来说,项目建设包括一轮导学讲座、两个导师(本科生班主任和读书辅导老师)、三项计划(读书学分计划、自主学习计划、校园生涯规划计划)以及学习促进中心所开展的课外课文实训(课外阅读、课外听写、课外背诵)成果展示、团体辅导和校园文化互动等(见表2)。

主要的一轮讲座和三项计划分别是:

第一,导学讲座。从解决学力、学识、学能三种类型为题出发,提高本科生对问题的认知水平,提供一些理论和方法,指导建立相关专业学习和校园生活的技能,设定一系列讲座。在讲座中让英语专业学生理解新的学习特点,寻找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正确把握学习方向,学会中、长期规划,认识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发现并发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二,生涯规划计划。紧扣 “适应与转型”主题,围绕转型教育和人生导航、学涯规划和学习策略、生活规划和生活辅导等内容,指导本科生进行学涯规划和职涯规划,努力帮助解决大学生立足于新的角色和环境,完善自我认识,建立自我概念和合理人生取向,解决符合自我生涯规划如何建造自我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问题。

第三,读书学分计划。该计划在配备班主任和读书指导教师的基础上,学院本科生或是选择学院指令读书目录,或是自愿选择与语言、文学、文化有关的英文其他原著,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一学期至少阅读两本原著,每学年至少四本,分组汇报读书进度,分享阅读体会。

第四,自主学习计划。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入学院外语教学中心系统平台,利用课程网站、在线学习网站、视频点播系统等各类外语课程平台相关教学资源,学会在线学习服务支持策略,相衔接于教师课堂教学开展课后自主学习,培养外语学习者自主性素质。

导学活动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辅项目,动员专业师资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教学管理人员共同研究设计实施方案,系统指导新生规划自己生涯和学涯,逐步摸索培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帮助大学生解决专业学习“学好”“会学”问题,同时努力选择校园生涯路径,发展终身受益的发展力和学习力。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价值追求 研究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0012-02

价值观是人类认识形式中,有别于事实判断和科学认知的另一种形式,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价值准则。它是人们对社会事物或现象作出判断时所持有的原则、标准和尺度,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才会自觉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才会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大学时代是个体自我价值观形成与确立的关键期,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自我价值目标的设定及努力方向关系着能否成才。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研究等形式,其中问卷调查随机抽取了山东省某高校400名在校学生,调查对象中以共青团员为主,部分为学生党员,其中男生236人,女生164人,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正式调查问卷一共发放400份,剔出填写未完成、漏答关键问题、出现错误信息等的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8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3%。调查问卷由笔者根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人生目标的确立、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择业方向与理想等问题。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青年学生明确树立目标的重要性,但对未来道路并不明晰

当个体的行动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把行动与目标不断加以对照,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与期待目标相距的距离时,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的学习、准备和起步阶段,更应该明确树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在被调查者中,74%的大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94%的大学生基本清楚自己的兴趣志向所在,79%的大学生对现阶段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但是这些规划似乎都还是一些想法,真正付诸行动的较少。以就业为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68%的大学生对前景感到迷茫。我们针对大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情况的评价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见表1。

(二)明确实现自我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个体自身条件包括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要素,个体的自身条件总会和其他人有一定的差异,某一个机体的价值目标,对不同个体实现目标的恰当性和难易度不同。因此,应实事求是地根据自身条件来确定人生价值目标。青年时期是自身条件变化较大的阶段,再加上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等方面的限制,大学生往往容易把主观的想象当做自身条件的认知,夸大或者低估自身的能力,不切实际地抬高或贬低自己,从而给自我价值的实现带来一些障碍。所以,客观地认识自己是确定人生目标的重要前提。

调查结果显示,就确定自我价值的方式,有67%的大学生认为应该从自身特点和能力出发。在被问及“确定自我价值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时,36%的大学生认为自身不明是阻碍确定自我价值的最大障碍。显然,大部分学生都能明确从自身出发去确立自我价值,用发展的眼光客观地认识自己,明确自身的主观条件对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性。

(三)自我价值实现标准偏颇,未能很好地坚持发展自身和贡献社会相统一

调查显示,26%的大学生认为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和权力地位就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赞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完成既定目标、实现自我突破是判断自我价值实现标准的重要尺度”观点的比例分别占21%和28%,仅有13%的大学生把对祖国和人民的贡献作为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

任何个体的人生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条件基础之上,其价值只有在社会当中才能得以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个体的自我价值。大学生应坚持完善自身和贡献社会相统一,在实现自我完善的同时,贡献社会,回报祖国,服务人民,在实现自我社会价值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四)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失衡

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也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实现了自我价值,而能力小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小,就没有实现自我价值。考察个体的人生价值,要把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同他的能力以及与能力相对应的职责联系起来,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能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就能够充分实现自我价值。

就“什么样的人对社会贡献最大”这一观点的调查中(见图1),45%的大学生表示对社会贡献最大是科学巨人,有20%的大学生认为默默无闻的社会小人物对社会的贡献最大,这表明大学生对于“贡献”一词的理解不够透彻,对自我人生价值评价的尺度有所失衡。

(五)在择业方面,价值定位有失偏颇

1.社会价值观念较为淡薄。择业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的需要,主动选择自己所要从事的工作的过程。择业的标准是什么,择业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人们在择业时首先要明确的。择业观是大学生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在择业过程中的反映。社会价值观念的淡化,会导致大学生偏离正确的方向,难以履行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一些大学生过于重视经济利益、重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而轻视职业。

在大学生择业时最为关心的因素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经济收入、工作环境、家庭因素,所占比重分别为30.7%、22%、20.7%,55%的大学生认为择业过程中个人家庭是最重要的,只有20%的大学生赞同“为国家作贡献是最重要的”这一观点。这些信息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择业时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比较严重,未能很好地考虑到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2.功利主义倾向较为突出。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择业理想趋向务实化,在职业选择上过分倾向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选择未来工作地区的调查上,58%的大学生选择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14%的大学生选择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仅有28%的大学生表示有意愿去中西部、贫困地区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收入因素在大学生总体职业理想中占绝对优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转向经济价值,把追求经济物质利益放在首位。

3.奉献意识淡化。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表现在人生价值观与人生价值取向上是不完善的,它缺乏一个整体的自我意识。他们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人利益的满足与个性的张扬和个人的发展。现在的毕业生择业已经不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元化的社会贡献型,而是走向自我实现型。大学生思想活跃、观念前卫,个人意识、经济意识较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奉献意识淡化,注重实际,讲求效益。

在未来工作领域的选择上,43%的大学生希望进入商界,12%的大学生希望进入政界,希望进入学术界、教育界、体育界的大学生比例分别占到13%、8%、2%。当被问及努力奋斗的动机时,34%的大学生表示是为了寻求理想的职位和社会地位,34%的大学生表示是为了回报家庭和社会,仅有7%的大学生认为“努力奋斗是为了给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由此可看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追求物质待遇,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真正愿意从事研究、从事教育的人较少。

三、大学生自我价值追求的引导策略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正确理解自我价值实现

社会价值观念淡化、功利意识加强、奉献意识淡化,这些都是大学生思想素质不过硬,不能很好地体会自我价值实现条件的表现。对此,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让大学生明确人生价值标准,从而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矫正,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回报祖国,并且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地体现。

(二)鼓励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提高个人素质

鼓励大学生以勇于创新、敢于开拓、善于创造的精神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引导大学生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实践,正确认识国情,提高思想觉悟,提升个人素养,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成长,完善个性品质,从而实现人生价值追求的不断升华。

(三)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学校是大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生长基地,校园文化肩负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使命。应大力加强校风、学风和校园人文环境的建设,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创造一个具有时代精神、优良传统、良好学风和崇尚理想的文化氛围,全方位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大学生提升自我价值追求提供有益的帮助。

(四)开辟信息渠道,明确价值定位

纷繁复杂的社会形势有可能对身居校园、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制定未来的理想规划造成一些障碍。对此,应为大学生积极开辟信息渠道,加大就业形势分析,让大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使其能够因势而立,清楚自己的价值追求,确定自我价值定位,更好地将自我价值与社会的需求有机结合,以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昆雄.社会风气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2]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M].马元德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刁鲲.论当代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念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D].重庆:西南大学,2009

[4]郭秀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成因与引导策略[J].思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2)

第12篇

【关键词】 创业意愿 创业教育 独立学院 大学生

目前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创业环境、创业技能、创业政策、创业教育、人脉与资金、创业认知、创业态度以及家庭创业背景等,对于独立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问题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基于对暨阳学院的调查,探索独立院校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大学生创业意愿及相关情况现状调查

本调查对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各系各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经管系、人文系、工程系、园林艺术系等。本次调查采用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KAB创业教育通用问卷,共发出2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12份。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到37.1%,女生占到62.9%,基本符合暨阳学院女生较多的现实;被调查者的年龄介于19―24岁之间,年龄分布介于19―24岁之间,21与22岁的学生共占54.9%。可见所选样本具有代表性。

调查显示,暨阳学院大学生创业意愿及相关情况的现状如下。

1、有明确创业意愿的学生占到微弱多数

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群中有57.4%的学生有创业的考虑;对于乐于自己创业表示同意的人比表示不确定的人要多;学生们大多数都同意“如果知道成功则创业”这个观点;而对于“自己更想创业”的说法,42.6%的学生表示不确定,表示同意的学生共占到42.7%。由此可以看出暨阳学院学生对创业的意愿并不是很高。

2、多数大学生感受到较为浓厚的创业氛围

创业氛围分为外部创业环境和个体自身内部对创业和创业者的认知。对外部创业环境的调查主要反映在“身边的人是否有自己的企业”问项,对个体内部氛围主要体现在“是否崇拜创业者”题项。调查研究发现,暨阳学院的大学生身边的人具有自己的企业占大多数(占67.5%),而84.3%的被测学生对崇拜创业者表示同意。说明学生们对于创业还处在美好的想法中,还不能好好利用自己周边的条件,但周边创业者的成功也影响着学生的观念,对于自主创业起了推进作用。

3、多数大学生缺乏创业知识和技能

对于“自己具备创业知识”这一问题的态度,2%的大学生选答了“我强烈反对”,14.7%的人表示“我反对”,有58.9%的学生不确定自己是否具有创业知识,选“我同意”的占19.3%,选“我完全同意”的占5.1%,这说明大多数学生缺乏创业知识与技能。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1、研究假设

创业准备是创业者在创业前所做的准备,主要包括创业者所具备的创业知识、创业者所具有的创业技能是否可以帮助自己创业等。本文提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准备影响创业意愿”的假设以待验证。田喜洲、谢晋宇的研究发现:对于成功者的崇拜,受创业成功人士的影响,激发出了个人对于创业的行动。可以推论,独立学院大学生对创业成功者的崇拜能够促进自身的创业意愿。生涯规划通常建立在个体对自我全面、深刻的认识的基础之上,需要结合职业发展的一般性特点。张东艳等研究发现:对生涯规划越清晰,创业意愿更高。由此推论独立学院大学生也符合上述现象,即生涯规划清晰性影响创业意愿。创业在于创业者的主观能动性,纵观创业成功者学习好的不少,但学习一般的也占了大多数,只要自身能力强,对创业认识足够,就能创业。独立学院的学生更是如此,故可推论,创业意愿与学习成绩基本不相关。对企业的了解程度也是一个人对创业成功的了解程度,对一个成功企业的了解程度表明着自身创业意愿的高低。越了解企业成功的关键,对于自己创业成功越有利。因此提出研究假设: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影响其创业意愿。

2、相关性分析

对与上述研究假设有关的变量数据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我具备创业所需的知识”、“我崇拜创业成功的人”、“我对未来有清晰明确的规划”、“我对小企业很了解”与“我乐于自己创业”的相关系数均显著,因此可初步认为创业技能准备、成功者崇拜、生涯规划清晰性、对企业了解的程度分别与创业意愿之间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学习成绩”与“我乐于自己创业”的相关系数为-0.093(p=0.183),说明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学习成绩不相关。

3、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验证研究假设,以“我乐于自己创业”为因变量,以“我具备创业所需的知识”、“我崇拜创业成功的人”、“我对未来有清晰明确的规划”、“我近一年来的学习成绩”、“我对小企业很了解”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V20、V17、V54对创业意愿均有显著的影响(β值在0.2上下,p均

三、独立学院优化创业教育的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独立学院宜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创业教育。

1、有针对性地加强创业技能教育

本研究证实,创业技能准备影响创业意愿,而这与创业培训和创业教育有关,因此,独立学院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包括:(1)学校要注重丰富创业技能教育的实践环节。要鼓励尽可能多的大学生认同创业,并且积极参加到相关创业活动中,营造出良好的创业氛围。(2)完善创业技能教育的课程体系。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是创业技能教育的核心,大学教育不是任务式的灌输一些理论概念,而是允许开放地讨论,自主的研发。尤其是创业技能课程,不能停留在选修课程或者“放羊式”自主学习,而要和创业的专家、相关的创业设计人士对接,并开设与创业技能密切相关的课程。

2、对大学生进行分类创业教育

创业意愿与学习成绩基本无关,因此学校可以对大学生分类教育,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更有机会参加创业教育,要对具有创业意愿的同学一视同仁,而不是以课堂学业成绩论短长。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开设几门创业课程,创业教育更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要不断建设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尊重学生的自我意愿,培养学生的自我兴趣,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

3、加强创业导向的大学生人生规划

人生规划与创业意愿正相关,独立学院要加强学生的人生规划,使之清晰明确,加强创业导向的规划。学校可以将人生规划列为正式教学计划,引进相关测评系统。通过测评,帮助大学生认知自我;经过专业讲师辅导,让学生能够准确定位与谋划。此外,学校要主动谋求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共同促进大学生的生涯规划。

(注: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TMKC1421)。曹振杰为本文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