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持续发展

产业持续发展

时间:2023-06-05 09:56:53

产业持续发展

第1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第2篇

《经济》:2009年是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等诸多严峻的挑战,各产业迎难而上,全年经济工作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请您介绍一下,哪些因素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哪个产业的亮点最突出?

冯飞:2009年,中国经济稳步回升,呈现V型趋势。众所周知,消费、出口、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受阻,而外需的恢复性增长是取决于世界经济的恢复过程,但是这一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措施。这一轮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点非常明显,我认为消费结构升级、城镇化进程加速是中国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中国的内需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偏低,居民消费倾向很强,而且消费弹性很高,消费结构升级导致消费需求的增加;第二,我国城镇化正以每年0.9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在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带动对基础原材料、相关设备需求的增加等,这些都对重化工业产品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从经济周期性发展过程来看,产业的高增长拉动了经济的高增长。其中,汽车和房地产在2009年产业发展过程中表现最为突出,是2009年产业发展的亮点。汽车产业2009年增幅为46%,增幅出乎意料;房地产的增长更加突出。这两个产业的突出特点是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强,汽车及其拉动的相关产业(包括钢铁、石化、玻璃、化工、有色金属等)占GDP的比例在4.5%左右。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汽车和房地产的快速增长,也造成了如城市交通堵塞、尾气排放、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过快、存在资产泡沫等问题。

《经济》:培育新兴产业是继“四万亿”投资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后中央出台的又一刺激经济增长的重大举措,您是如何理解这七大新兴产业的?比如说上下游产业链的机会,或是产业空间布局过程中的配套资源,它们具有哪些共性?

冯飞:“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是靠重化工业拉动,但目前重化产品已经告别了短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在减弱,必须要有新的产业来接替。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问题,我认为是考虑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需要新兴产业来带动。中国的自主创新较弱,在产业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位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占领全球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制高点可以起到引领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七大产业所具有的共性来看,我认为:一是对经济总量的带动大,二是对结构调整的贡献大,三是对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作用强,具有良好经济技术效益,四是最重要的,就是有市场需求,而且是巨大的市场需求。

《经济》:在培育新兴产业过程中,我们遇到过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于这次培育的七大战略新型产业,我们应该怎么去平衡营造环境和产能过剩两者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避免哪些问题?

冯飞:针对营造新兴产业环境和抑制产能过剩的问题,前提是看国内的消费能力。2009年颁布的抑制六大行业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文件涉及到多晶硅和风电,它们均属于新能源的范围。为什么新能源产业也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我认为产能过剩是阶段性的产物,而并非“洪水猛兽”,真正充分竞争的市场,产能绝不会像计划经济时代一样完全等于需求。在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必然出现供大于求,许多市场经济国家其产能利用率平均在80%左右,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大大拓宽。现在,我们需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避免技术风险问题,鼓励自主创新,对于新兴产业要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管理方式,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

《经济》:公布的七大产业,除了新能源和新材料外,其他五个产业在此前都没有放到战略性的高度来谈。这次把其他的产业提上来,这七个产业基本上就是平起平坐的。从长期看,难以评判孰轻孰重,但就投入产出时间表来说,则可以有相应的序列。在您心目中,投入产出的序列是?

冯飞:此次提出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从投入产出方面,确定一个排序为时尚早,只能从产业基础、产业发展态势和局部性突破技术来分析。新能源和信息网络产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仅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我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中国有多元化市场需求,对一些新能源、新产品、新概念的容纳性好;二是我们取得了技术上的进展,电池工业全球最大,研发产品层次高,产业化优势明显;三是资源优势,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资源国,锂、锰等稀缺金属资源丰富。数据表明,1.4万亿的投资规模,每年增幅可达到15%,5年后增幅将达到一倍。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解决能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制高点。其关键在于既要抓住全球汽车产业面临技术革命的历史机遇,下大力量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要注重过渡期的技术选择,解决现实问题,如我国的整车企业技术过度依赖国外,技术研发基础不牢固,基础设施不足等问题。

总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和高端创新人才短缺这两大瓶颈。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以及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不能走传统产业的发展路子。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的方式,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题中之义。要突出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培育,不能走重复引进的老路。而培育原始创新能力,就需要有新的组织形式、新的做法,要高度重视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

《经济》: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国公布了到2020年的碳减排目标,40%~45%的碳强度减排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背后意味着未来10年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清洁煤、工业节能等多个领域将持续快速发展,国内低碳经济的概念也应运而生,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第3篇

一、转变发展的价值取向,确立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观,实施生态发展战略

在推进林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要想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完成发展价值取向的转变及发展观的革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观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可以断言,本世纪是生态文明观居主导地位的世纪,从工业文明观到生态文明观,是人类认识过程的大飞跃,同时也是价值观念的大转变。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确立生态文明及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林业产业化进程中,将生存观与发展观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同时,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观为取向,在生态文明的意义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着眼于战略高度,把经济发展中的全局性利益与局部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最优化。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从那种粗放的开发资源和发展经济的战略,转移到合理保护、集约式开发资源和发展经济的生态发展战略上来。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由于林业承担着中国21世纪农业、生态环境与整体发展的重大使命,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必须把林业发展置于基础产业地位,切切实实地在政策、投资、税收等方面将林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来办。将林业产业化与江河治理、水土保护及环境保护、扶贫攻坚结合起来,实行整体推进、综合发展的策略。

(2)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对林业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给予明确的界定,使林业生态环境资源资本化。在制度上,建立合理的生态效益的补偿机制,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林业产业化运动(因此说生态经济学是生态文明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和生存发展经济学)。

(3)在产业化推进过程中,实施区域发展诊断、实际效果的测定及发展程度的评价,在全国范围内分期分批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工程和示范区域网络,提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化模式。

(4)对于森林资源、根据“生态利用”原则,采用“地域分工,分类经营,总体协调,效益最佳”的方针,建立森林资源的多项利用制度。从而实现在保持自然资源质量和持续供应能力前提下经济的持续发展,在不超越环境系统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前提下的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5)加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及社区林业的建设。为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时空利用程度,从而提高复种指数和经营指数,在同一块土地上既生产农作物,又生产林产品或其它种植业或养殖业产品。实行乔、灌、草结合,充分利用上、中下层空间,林中放牧,林牧结合,以林养地、采叶养牛、羊、猪、兔,林地培养食用菌和名贵药材等,这也即是所谓生态林业或立体林业模式。所谓社区林业又称社会林业或乡村林业。它是通过杜区群众的积极介人和参与森林保护、管理等经营活动,建设森林资源,改善乡村环境,扩大农村社区就业机会,提供薪材及林产品。生态乡、生态村及生态县是以村、乡、县等为经营单位,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综合经营、良性循环的典型生态经济系统。

(6)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保护区的建立与管理。为保证环境质量和保证在收获与更新循环平衡基础上资源的持续产量,以及物种保护,要求进行自然保护,即保护整个生物界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的大自然—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实现自然保护宗旨的重要措施,它是指国家用法律形式确定的、长期保护和恢复的自然综合体。具体来说是在自然环境整体内划定一定空间范围,包括地域水域,在其所属范围内严禁开展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一切经营性、生产性活动。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管理和改造生态系统的战略基地。总之,产业化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即STES)协调发展问题。只有逾越学科界限,超越部门利益,跨越时空范围,把可持续发展概念从意愿变成行为,从口号变为科学,从政府行为变为各经济组织和群体的共识,变纵向为横向、联宏观与微观、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从技术手段、管理体制和观念行为人手,把经济活动严格置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控制之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原则.实施科技发展战略

在林业发展政策相对稳定和不断增加投人的基础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产业化进程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要实现林业经济的犬发展,根本出路在于通过不断提高林业投人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的利益效率,进而提高林业生产的比较利益。与这一目标要求相比,我国林业科技发展水平和林业科技工作还存在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在多出重大突破性成果,加速新品种、新技术更新和加快成果转化与推广方面,还远远不能适应林业生产和市场变化的形势;2.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适应林业大力发展林特产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组织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深人林业生产的主战场方面也还很不够;3.是在促进规模经营和种养加、林工贸一体化、加速林业产业化进程方面,还严重不适应林业形势和任务的需求,林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实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政府是推动国有科技发展的主体,各级政府切忌将科技发展战略变成口号战略。在科技发展战略中,政府的作用主要有:1.不断增加对科技的投人;2.制定详尽且切合实际的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3.制定各种政策,规范科技行为、引导科技方向,鼓励支持群众性的科技活动。其中,科技发展规划是核心,它主要解决“集中有限资金,集中主要力量,突破关键技术”,“解决部门分隔,各顾一头,不能形成合力,也形不成气候的问题,’;也可以调动和组织科技人员解决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科技问题等。通过科技发展规划把从科技发展考虑问题与从产业化发展考虑问题结合起来,围绕林业产业化的目标,在林业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研究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出现一批突破性技术,形成以高产优质高效为核心,能合理利用林业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新技术体系。

(2)林业科技体制改革要有重大突破。要根据林业科研的特殊性建立林业科技与经济有效关联的新型林业科研体制,加速科技经济一体化及林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林业科技推广要有重大突破。首先是林业科技推广观念的革命,由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广大林农)为中心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其次是林业科技推广机制的转变,由单纯行政手段推广转变为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第三是稳定林业科技推广队伍,提高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和推广水平;第四,坚持林业科研队伍及机构、林业推广队伍及机构、林业经济组织及林农的密切协作,加快林业科技推广的速度。

(4)普及现代林业管理知识,提高林业产业化经营决策水平。人们已经把信息技术作为新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但往往忽略了林业经济管理和决策技术的发展和它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现代林业的实质是发达的科技型林业,墓本特征是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和现代农民,管理在现代林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林业管理技术包含了信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但内涵比信息技术更丰富,包含了经济决策科学和方法,例如从市场预测、产量预测、投人决策,到生产过程中的因地、因时、因品种的差别管理技术等等。所以加强软科学研究,提商软科学的地位,对实施林业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发展战略具有重大作用。软科学研究至少在四个方面起着决策参考作用:1.对产业化及可持续发展中科技问题提出政策建议;2.对林特产品需求和市场价格做出正确预测;3.对林业资源管理政策提出方案;4.对科技项目的立题、科技成果的推广从技术、经济、生产、生态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论证。

(5)大力开展“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活动。“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活动起源于英美等发达国家,至今巳有100多年历史,许多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活动本质上属于一种广义的科学技术的传播和扩散过程。它主要是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如期刊杂志、电视、电影、报刊及群众性集会上传播科学知识,报道科学技术的近况和新发现,宜传新产品中所包含的新的技术等。在推进林业产业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开展“让公众理解科学技术”活动的重要意义在于:各级政府、科研及技术推广机构应通过大量有效措施宣传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经营制度等,加快林业新技术扩散.不断提高林农及职工队伍的科学素质。

三、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实施人才战略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我国拥有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在21世纪中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掌握了先进技术及具备创新能力的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谁拥有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人才及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谁就将是21世纪的胜利者,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如果说20世纪仍然属于“财富源于物质资源”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完全进人“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端新的时代。林业产业化是世纪之交林业经营制度的重大变迁,它担负着发展山区经济、推动林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的综合素质,实现广大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历史使命,所以充分利用我们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优势,挖掘人力潜力,就成为推进林业化,实现林业可持续的重要战略之一。

(1)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宏观上能有效指导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复合型领导人才。它们懂法律、通政策、晓专业;能创造性的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能牢牢把握发展的大局和正确方向,掌好舵。他们政治品质高尚、业务素质精湛,为人民服务信念坚定;这样一支干部队伍能够成为引导林业产业化,实现林区经济、社会及生态持续发展的中坚与核心。

(2)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家队伍。林业产业化的核心是产加销、林工贸的一体化发展,因此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企业家是以企业资产增殖为经营目标,通过产权市场竞争的过程将自己的知识财产(即人力资本)与企业的物质财产结合在一起,从而在经营中占有企业的整体资产,独立、创造性的组织和指挥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流通、服务等商品经济活动,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专门经营者群体。以上定义具有以下四个的内涵。其一,企业家是先进生产方式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因此,他们必须实际占有企业的全部资产,并承担由此产生的风险。如果企业家对企业资产没有支配权,那么,他们就无法主动按商品经济的原则去优化组合生产要素,也谈不上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其二,企业家是经营管理的专家,尤其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创新管理知识、技能、经验和能力。否则,他们就没有能力对落后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的革新,当然也就没有资格获取企业资产的实际支配权。其三,企业家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具体组织者,他们的经营目标是实现企业资产的增殖、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四,企业家具有现代商人的本质,他们经营和发展企业的经营原因,一般在于追求超常收人这个利益动机。因而,他们是以自己拥有的知识财产权作为资本,直接参与企业剩余产品(净利润)的分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队伍主要有两种途径:其一,建立一种能使“经营”能使人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并使他们的权益通过契约的形式予以保障,逐渐使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企业家。其二,实行企业家的社会选聘制。企业家阶层是在竞争中形成的,靠传统的任命制或选举制,都很难产生合格的企业家,只能形成或单纯偏重国家利益(且主要又是地方或主管部门的利益)的“官员式经营”,或单纯偏重职工近期利益的“工会式经理”,无法形成“国家一企业一职工”三元制衡机制。当代合格企业家所追求的目标既不是“利润最大化”,也不是“产值最大化”,而是“企业增长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家必须从长远、综合及宏观的角度,作出正确的“筹资决策”、“投资决策”、“产品开发决策”及“收人分配决策”等。

第4篇

[关键词]营林;造林;生产规划;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089-01

营林生产同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方的发展会对另一方产生直接影响,加之在当前全球范围内环保战略的推行,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大了资源保护力度,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予以高度重视,相应的在林业持续发展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能够更好的协调营林生产同林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保证新时期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我国未来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营林、林业的现状

1、营林的工作结构

营林工作首先是对林苗的培育,树苗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林业的生长至关重要。因此,树苗的培育要格外的重视。对于一些生命力不旺盛的树苗更加爱护、悉心照看,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案制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营林工作规模的制定。在实施营林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林种、树种、种植的树龄以及营林区的规模面积。根据具体的营林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在营林的过程中需要对树苗进行有效的监管,保障树苗的健康成长。

2、林业的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根据林业局近期的数据显示;目前的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26329.5公顷,森林面积15894.1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全国人工林面积为4666.7万公顷,人工林蓄积量10.1亿立方米,林业覆盖在每年的数据上都会产生大幅度的流失,解决林业覆盖的水土流失情况就需要有序进行的营林造林,有了营林造林做基础保障,才能可以尽最大可能弥补林业覆盖的面积,因此,新生林木的培育对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有着重要作用。

二、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同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概述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环保、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各个国家共同的战略发展目标,主要目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实现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目的。可持续发展中主要是指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以及经济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其中经济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对能源、资源以及资金等多方面的使用效率,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同资本之间的关系;生态可持续发展中包括生态自我调节能力、还原力以及对资源的承载能力水平;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包括社会中人口数量、素质、生活方式以及体制完善等多方面是否稳定和健全等,实现营林生产同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两者健康持续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林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林业产业首当其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于林业产业发展中,而实现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前提,就是营林生产工作。只有营林生产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结合时展水平,不断扩大营林规模,才能进一步提升林业产业的生产效率以及经济效益,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果营林生产技术水平存在着局限,尚不能推动林业产业持续发展,应着眼于全局,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营林生产不能过于盲目的重视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应该为了林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寻求更合理的平衡点和发展点。只有通过对营林产业提出科学合理的改善措施,才能促使林业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林业产业能够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始末,林业生态系统的健全和完善。由此,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才是根本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三、营林生产同林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实现林业生态持续发展,应在营林生产方面优化林木品种,结合实际市场调查结果,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营林技术和经验,引进更容易成活的林木,提升林木成活率,这种方法具有较为实用的经济价值,保证营林生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对于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此外,营林生产在市场营销方面,应加强林业产品科研力度,促使林业产品能够实现深加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3]。诸如,先进国外有众多国家从我国进口一次性卫生筷子,我国的卫生筷子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加工便进入市场进行销售,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较小,同时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2)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当前时代背景下,世界各国达成了统一共识,即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这一战略构想,应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思想,增加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有序开展,促使营林生产能够朝着更高层次迈进,提升营林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实现科学发展。

(3)健全和完善林业法律制度

在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营林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需要加强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当前推行的森林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当前的林业产业发展应中分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但是从当前整体建设现状而言,林业产业缺乏具体明确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条款,以致于我国林业产业在实际开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林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对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高,相关法律内容不完善,存在着较大的局限,违背了林业生态发展规律,不利于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的推行。所以,针对此类问题,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林业法律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并结合林业产业发展情r构建相应的生态评价机制,以求能够对林业产业发展情况做出客观评价,营林生产活动开展有章可循。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环境保护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的统一共识,在林业发面,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动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构架相应的生态评价机制,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解决林业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增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促使两者能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通吉.营林生产与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J].南方农机,2017,(02):171.

第5篇

【关键词】内蒙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产业;可持续发展

环保产业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由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内蒙古资源型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考验,环保产业发展不仅带动经济产值的增加,提高就业,还可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内蒙古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绩世人瞩目,但是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就内蒙古自治区而言,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内蒙古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在此背景下,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内蒙古环保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而言,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相对滞后。内蒙古环保产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导向,大众对环保产业的认识也不到位,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与市场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没有形成重点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环保产业体系。由此可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对于内蒙古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内蒙古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环保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据内蒙古环保产业协会资料,截至2012年底自治区环保产业协会已拥有会员单位172家,呈逐年稳步上升态势。

(二)产业门类渐趋多元

历经十多年努力,我区环保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产业门类日渐趋于多元,涉及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服务、洁净产品生产等领域。

虽然内蒙古环保产业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目前尚处在发展初期,产业相对弱小,产业规模、发展水平与节能环保产业发达的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成了当代企业发展的口号,环保产业顺势而生,可持续发展是环保产业的产物。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法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得到控制,保障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有高度的知识水平,明白人的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长远影响与后果,要求人们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认识自己对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自觉地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而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

(三)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应该是全面的。公众和社会团体不但要参与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决策,特别是那些可能影响到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决策,而且更需要参与对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四、实现内蒙古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内蒙古选择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内蒙古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既对内蒙古的科技、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经济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在目前情况下,要增强内蒙古的综合实力,都无法回避科技、经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因而内蒙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在合作与竞争中求发展

内蒙古环保产业刚刚起步,尚处于不成熟阶段,需要加以保护,但这种保护必须是开放式的。把开放式保护理念引进环保产业,既可以使内蒙古环保产业在竞争中发展成熟,又可以保证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三)积极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

1.实现产业规模化

内蒙古的环保产业长期以来企业规模不大,经营分散,竞争力较弱。因此应该选择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实力、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好的重点环保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培育成为具有科技转让能力,有技术、设备、工程应用配套能力的环保产业的主力军,促进形成具有适当规模的,有科研、生产、营销、营运综合能力的环保企业集团。

2.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鉴于内蒙古自治区环保产业规模尚小,属于幼稚产业的范畴,国家应该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资金投入等多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如何在它们之间取得生态的平衡?可持续发展是必然抉择。要想有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必须同步进行。通过市场有效竞争机制的引导和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完善,相信内蒙古的环保产业将有新的飞跃。

五、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建议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符合时代背景,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保证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利益,也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向。那么,我区应如何正确地指导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关注的重点。

(一)环保产业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技术政策是为该产业的科技发展而制定的规划和措施,它是技术和经济发展应当遵循的准则。为了实现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应尽快制定系统的环保产业技术政策。

(二)环保产业政策。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出台环保产业的产业政策,但是已有很好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环保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它的外部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适时制定产业政策,指导环保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环保产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引导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研究完善优惠政策。一是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二是预算内财政补助政策,三是建立健全专项发展基金(资金),四是技术引进减免关税政策,五是政府绿色采购目录和政策,六是投资信贷优惠政策。

在当今全球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提高,各国纷纷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环保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我区环保产业也要抓住机遇,紧跟国际步伐,在竞争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相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环保产业必然会成为国民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成为推动我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香兰.西部大开发与内蒙古环保产业的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

第6篇

一、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

1、旅游业发展需要的政策支持力度不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旅游相对封闭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旅游大国,如今向旅游强国迈进。在几十年的旅游发展中,旅游产业发展逐步呈现出一定规模,旅游产业涉及的各个行业,包括酒店业、餐饮业、娱乐业等,其产业结构都迅速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正是因为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类矛盾问题,例如产业发展不协调、产业规划不科学、产业规模不合理等。2013年实施的《旅游法》,只是从法律层面,保障了旅游产业发展,而还需要更多的配套政策,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增长。

2、旅游行业市场的运营模式缺乏合理性

当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旅游行业市场运营,不仅仅是国内市场,而且包括了国外市场。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等时代背景的发展,传统的旅游行业运行宣传,例如海报宣传、电视广告宣传、广播宣传等,难免达不到理想效果。旅行社组团运营模式,也出现中间环节利润下降、散客增多、导游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旅游行业市场运营模式,还需根据时代背景需要,进行科学合理改革,这样才会更好地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备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链中各类企业结构上都存有不同的不合理因素,其中重点体现在几个方面:内部结构、数量结构等存在不合理性。为了实现可续发展对旅游的要求,确保旅游活动的开展,每个行业的协调发展是由旅游行业的整体特性决定的,在向游客提供服务的每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致使旅游的总的质量下滑,而且游客所需的服务不可能由同一个企业提供完成,必须一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的各个企业协调配合。然而在旅游行业的每个结构层次的不合理都会影响完整的旅游行业的竞争和管理。所以,在构筑较为完备的旅游产业链不论是在增加竞争能力还是增加行业产业链的竞争能力都必须要做的。

4、旅游产业对环境所产生的破坏

当地人民经济活动的失误会一定程度破坏自然环境。人们经济行为对于景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下面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之中,工商业生产所排放出的废渣以及出现的噪声污染了景点的自然环境,破坏了景点应该有的安静。此种行为不仅使景点失去了以前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水流和安静的气氛,而且还由于环境污染而降低了游客游览的兴趣;另一个方面是不合理的环境开发和农业的生产模式破坏了旅游景点的自然环境平衡,使得自然人文环境遭受了直接的不良后果。

二、可持续发展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1、政策顶层设计,打造现代版本的旅游产业综合体

由于旅游发展政策不配套,导致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政策滞后产业发展情况。因此,通过国家政策顶层设计,打造现代版本的旅游产业综合体,把旅游产业发展纳入系统工程思考之中,以景区等旅游核心吸引物为依托,融入餐饮业、酒店业、娱乐业、购物业、交通业等配套政策支持,重点突出地区的旅游发展功能,以旅游产业综合体,带动周边实体经济发展,形成经济规模效应和全局观的系统发展思路。

2、积极探索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创新

设立生态旅游和局部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鼓励建立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相结合的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必定依靠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本标准,促进景区内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政府在考虑土地规划的同时,不仅要重视景区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而且要把土地附作物上的生态资源,纳入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这需要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发展的体制创新问题,探索一套完整的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规章制度,把生态建设、开发、保护、管理融入到一个新的体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更新旅游产品体系,加速旅>,!

旅游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把传统中旅游产业结构不符合时展的重心,转变为符合时展的产业结构特征,即以旅游低端服务的产品对应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旅游高端服务的产品对应的产业结构。重视旅游产业布局,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支持体系,做好旅游景区发展可持续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优化行业结构,促进

旅游产业向绿色化、品牌化、特色化方面转型。特别是要重视旅游产业各个链条的合作,增强各行各业的沟通与交流,基于现代技术,融入产业发展,改变内部结构,促进行业自身更新升级。另外,重视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合作,有效协调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争取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 4、建立和完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旅游法》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旅游发展的法律,对完善和规范中国旅游行业,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对于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利用和保护、旅游体制保障、旅游项目的支持、相关项目的制定和操作、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从业人员的行为等方面,仍需更为具体确定的法律支持。将社会参与加入其中,借用其他国家社会组织的优点,完善中国旅游可持续的相关模式,探究和相关机构设置,积极开展各项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项目,增加旅游行业相关人员和组织的交流。建设旅游服务志愿组织,利用舆论导向,创造全世界都关注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气氛。

第7篇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营销;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实现了产量稳定增长,但产量稳定增长的背后是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及由此导致的土壤退化、水体污染等不良后果。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产量和安全,在生产中应当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绿色、安全、健康、营养的农产品,在这过程中品牌营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能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能推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加速发展,能有效的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农产品品牌营销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农产品品牌营销文献综述

农产品品牌营销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随着商业、文化、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品牌观念加强,农产品品牌营销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对品牌的研究也逐渐趋于成熟。我国学术界对农产品品牌的内涵界定有着不同的观点。郑璐1认为“农产品品牌包括农业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两类,是农业生产者为满足消费者需要、培养消费者忠诚,用于农产品的差异化竞争而区别于其同类或相似的农产品或农业服务的名称、图案、象征或设计,是农产品或农业服务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和声誉的象征。”此外,朱玉林等提出了农业区域品牌,刘丽提出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产品区域品牌,郭红生提出了地域农产品品牌,刘世欣提出了区域特色产地品牌。无论基于何种视角下的研究都反应出了农产品品牌的区域性、价值性、公共性。徐国强2较为全面的概括了农产品品牌的内涵:“农产品品牌内涵包括地域文化、区域优势资源、特色产品、农产品的质量、无公害、无污染、环境等。”对农产品品牌经营策略的相关研究很多。其中,魏娟认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是形成品牌的前提。黄金火等认为应从实现农产品生产和管理的标准化,加大农产品科技含量等方面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无论以何种方式实现农产品的品牌营销,整个营销过程都反映出了品牌营销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献综述

198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议会上最早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农业”一词。1991 年4 月,FAO在《丹博斯宣言》给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定义,并明确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三大目标3:①积极增加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供应,确保世界粮食安全;②促进农业综合发展,开展多种经营,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农村贫困状况;③合理利用、保护与改善自然资源状况,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的进一步生存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与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起步的相对较晚,1994 年,我国在《中国21 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农业的定义。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深入研究,学者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不同的理解。陈俊红4等提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农业资源利用的问题,更是一个同时涉及环境、经济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持续发展过程,翟胜5等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的前提下保持农业生产率的稳定增长,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业收入持续增加,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当代和今后世代需求的一种可持续发展。针对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这一问题,周妙燕6等提出了延长产业链,提升品牌知名度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欧阳涛8等认为农业是由农业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科技等子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复杂系统,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三)农产品品牌营销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联系

通过对国内外的文献总结与分析不难发现,发展农产品品牌营销在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层面上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详见表1:

农产品品牌营销的过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正是实施品牌营销的意义及作用的体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再简单的停留在数量上,还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及其附加值。企业、生产者为了获取竞争优势便会想方设法的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或者制造需求,规范生产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使农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并在满足质量需求的基础上加入地域文化、产品特色、社会责任等个性化元素,从而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品牌。面对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品牌是帮助消费者识别商品挑选商品的有力武器。名牌商品能在同等质量下以相对较高的价格,或者同等价格下也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拉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品牌营销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是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的。

二.当前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现状

随着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品牌营销受到了生产者、经营者的高度重视,截止2011年,累计核准注册农产品商标 110.83万件。中国当前的农业生产结构及农民的文化素质等原因致使农产品在发展品牌营销过程中受到种种阻碍。第一,农产品品牌意识淡薄,相当部分农户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是为了销售产品而销售产品,争先降价,扰乱了市场秩序,忽略了品牌建设的长远利益;第二,我国农业的散户经营不具有规模性、生产管理中没有形成统一的质量管理标准,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要求的商品;第三,我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还有待提高,提高农业产量、产品质量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目前我国无论是在农产品的产前、产中还是产后的科学技术投入力度都还有待提高,在销售过程中的相关质量检测技术也有待推广普及;第四,市场信息不对称,零散的农户因不能承担市场调研等费用,盲目生产导致市场上农产品出现“卖难、卖空”等现象。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与推广。

三.农产品品牌营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

提高农产品品质,不仅是农产品品牌营销的基本保障因素,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科学技术的投入不但能降低生产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及产量,也能减少污染,避免资源的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政府带头加大科技创新与支持力度,努力构建一个从生产、加工到营销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品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

(二)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农产品的规模化及产业化不仅是品牌营销的基础条件,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的农业生产大多数都是散户经营,不具规模性,抗风险力及市场竞争力低,并且生产者之间存在着博弈,不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与推广。因此,对于具有集体化特征的农产品品牌的管理需要政府、龙头企业、生产者共同维护,积极推进农产品的规模化及产业化。产业化及生产规模化经营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同时也有利于产品质量标准化的管理及农产品品牌的管理与推广。

(三)加强标准化质量管理

品牌建设的核心基础是产品质量,但我国化肥、农药、激素等农用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对土壤、水、空气都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威胁着我国粮食的生产和安全,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农产品的质量管理不仅仅是树立优势品牌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户的农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农户的绿色环保意识,按照质量标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规范使用农用化学品。

(四)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

中国的农业以散户经营为主,散户农民没有可靠的市场需求信息,一般都是根据上一年的商品价格来决定当年的种植,上一年什么商品有利可图农民就会在下一年盲目的扩种,最终导致市场上该产品出现相对供过于求的现象,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同样的,上一年的农产品出现了“卖难”现象的话,农民会认为下年继续种植该农作物还会出现“卖难”从而缩减规模甚至以其他农作物代替,便会出现供不应求。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的这种“卖难、卖空”现象都不利于农产品品牌的推广,同时无论供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都没有使农户的收益最大化,因此政府应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形成“产、供、销”为一体化信息机制。完善的信息机制能提供相对完整的市场信息,从而能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福全.浅析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意义和方法[J].商业经济,2011,(20).

[2] 徐国强.农产品营销中的品牌问题分析[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10).

[3] 钟荣炳.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初探[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2,16(2):22-25.

[4] 陈俊红,王爱玲.北京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11).

第8篇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河北省“十三五”时期发展的重要机遇。目前,协同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但河北省在承接产业中还存在诸如产业配套能力弱、高端人才在“虹吸效应”的影响下比较匮乏、产业位移造成区位优势弱化使得发展停滞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工程,河北省如何解决产业承接相关问题并能保证所承接产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非常关键也是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Reid等理论上总结了国外区域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1]。国内相关研究稍晚,2002年,陈璐提出了“京津冀大三角”、“河北金三角”等概念,关注了区域的产业发展[2]。2004-2013年,陈璐,张贵,祝尔娟,田学斌等,就京津冀区域发展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渤三角”并深入分析该区域崛起给河北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较早地研究京津冀企业协同、探索京津冀资源整合与协调,提出了形成京津冀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对策[3-4]。2014年,张贵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产业对接与转移、产业创新与能力提升进行研究,认为要构建适宜京津冀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5]。祝尔娟也关注了京津冀产业承接中的生态文明,并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此外,文魁等从战略、科技创新层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方略[6]。2015年,彭璇、祝尔娟等对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承载力、协同创新力给出评价,构建了能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也显示河北能源承载力、创新力较差[7]。前期的研究比较多地关注了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战略,但对和谐可持续发展及发展能力评价的关注较少。本文从河北省产业现状出发,构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级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估,最后提出提升河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力的有效措施。

2.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的构建

2.1评价指标的设置原则及筛选步骤

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是度量产业发展特征的参数,由于产业结构复杂、产业多、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某个元素或子系统的变化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优劣变化。选择合适且有意义的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不是一件易事。为此,在选择评价指标及构建指标体系时,要遵循相关原则:(1)目的明确:针对评价对象、目标,围绕内容要求,指标概念明确;(2)科学可操作: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内涵,能够度量和反映产业复合系统的发展特征,采集数据方便、分析数据有法可依;(3)系统完备:作为一个整体,指标体系能全面的反映被评价的区域的产业的发展特征;(4)定性定量结合:在定性分析基础上还可以量化分析。在进行指标筛选时,要综合考虑以上的原则,由于各原则各具特殊性,并且目前认识上的差距,不能要求原则衡量方法和精确度完全一致,指标筛选程序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独立性分析相结合。

2.2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产业发展所要求的条件改善的结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包括产业结构优化、产品质量提高、产业输出能力的增强、资源环境的利用率提升。可从四个方面描述产业发展特征:①产业动态:产业动态能力是指企业群体所共同具备的适应环境、整合资源和把握机遇的能力。评价指标包括新兴产业集中度、企业新增速度和产业创新能力;②社会经济发展:反映产业坐在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它能直接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评价指标包括:人口增长率、受教育水平、就业人数、人均GDP、工业增加值等;③资源与环境:反映产业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程度。评价指标包括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率、万元GDP能耗等;④其他指标:反映产业其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包括:产业中研发支出、产业中每万人本科学历以上人数等。

2.3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产业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它是由许多相同或不同层次、不同作用和特点的功能团构成。根据指标设置、筛选原则,并考虑与河北省产业相关的产业动态特点、自然环境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河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3.河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估

3.1评价指标

相关原始数据参考2011-2014年《河北统计年鉴》《河北工业统计年鉴》《河北物流统计年鉴》等资料,并分别对煤、铁矿石等物流产业以及医疗、卫生、交通等行业进行调查,搜集整理数据,建立评价指标原始数据库(表1)。

3.2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

利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计算河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进而计算出2011-2014年河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计算过程略)如表2所示:表22011-2014年河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年份(年)2011201220132014综合得分0.5130.5550.6560.806综上,在产业动态等四大类14个主要指标中,大多数指标明显提高,产业优化明显,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全面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初显良好效果。但也发现一些问题,万元GDP能耗高且状况没有好转、河北省高学历人员比例虽有提高但相比于国家其他地区较低、科技投入和科研强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4.促进河北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4.1多管齐下降低能耗

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能耗较高,而河北省能耗位居全国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要讲重点放在能耗强度在1.0以上的产业,持续发展,节能优先,做到能源在供给、价格上的平衡稳定;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优化经济结构,做到经济节能,积极扶持能源利用率高的新兴产业同时对高耗能的产业进行技术改进、管理改善;压缩煤、天然气等能源直接燃烧的消耗,提高转化利用率,开发能源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替代能源。

4.2积极吸引尖端人才应对“虹吸效应”

每万人大专学历以上人数相比于国家其他地区较低(2013年四川为1830人,河北仅为880人)京津两地虹吸效应强大,对河北省的人力资源是个重大挑战。河北省要积极提升本地区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合理开发利用本地区人才,留住人、发展人、使用人。同时,制定合理政策吸引外来高精尖人才,以京津冀及协同发展为契机,制定合理的人才协同培养计划,构建合理的人才联动机制。

4.3继续加大科技投入

河北省各市、县都应积极加强科技投入,同时制定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激励机制,制定对科技创新活动减免税收、减免土地租金、贷款优惠等利好激励措施,积极推动创新;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政府牵头推动实施产学研结合,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新,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业,并提供优惠政策。

4.4重视环境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关于自然、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论和战略,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实现产业发展还强调产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但是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万元GDP能耗、万元产值水耗这些指标来看,河北省还应制定措施治乱减负、对两高的行业进行监督限期整改、综合治理;通过公益广告等宣传手段强化环境意识,树立生态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资源利用率;积极利用科技手段降低能耗、保护环境;落实责任,培育好金山银山,保护好绿水青山。

作者:谢会芹 刘军 李凡 单位: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西南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1]OnishiT.Acapacityapproachforsustainableurbandevelopment:anempiricalstudy[J].RegionalStudies,1994,28(1):39-51.

[2]陈璐,薛维君.“大北京”框架下河北省“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与实施方略[J].经济研究参考,2002,81:29-36.

[3]田学斌,李宝新.京津冀协同发展与河北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J].领导之友,2016,1:60-64.

[4]刘雪芹,张贵.京津冀区域产业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与战略选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5,1(38):142-148.

[5]张贵,石海洋,等.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创新网络再造与能力提升[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4,1(6):1-9.

第9篇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2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璄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林区分布不均匀。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3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3.1林业的生态效益的重要性

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时一致的。

3.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

4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

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2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4.3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

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4.4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5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6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6.1林农结合式。

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6.2造林规模化。

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6.3造林多样化。

第10篇

论文摘要:河南省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与贵涯、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河南省旅游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的旅游接待型向企业为主体的开发经爹型的转型过程。旅游产业初其规摸,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诸知缺乏科学的旅游产业规划、旅游产品单一、市场竟争力肠、旅游展务业滞后、旅讲产业结构不合理、现代化权度不高、国际化体系不健全。为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河南省应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忍想,创定和完菩旅游产业友展规划,实施像色管梢策略,走集约化经管选路,提高资本运管效率,同时完善行业于理,张化服务意识和行为,建立和健全旅游于理与法锐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是国际社会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是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变革。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指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核心: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互为调适,协同进化;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做到和衷共济,平等发展;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与后代的关系,做到福蔺当代,泽被子孙。这是人类全面认识自己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经济社会行为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

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这一特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给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旅游人士认识到如果旅游与环境不能和谐共存,旅游业将成为短命产业,旅游产业发展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此,1990年在加拿大举行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行动委员会提出了旅游发展行动战略草案,从国家和地区的角度提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政策、措施以及政府和企业的任务。1995年世界旅游组织和其他联合国机构在西班牙召开了“可持续发展旅游世界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宪章强调旅游业发展要将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998年10月,亚洲和太平洋地区25个国家的议员在中国的桂林召开亚太议员第六届环发大会,深人讨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有关的战略行动,会议通过的《桂林宜言)确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本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会议呼吁各国政府侧定和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便旅游业的发展同本国杜会、经济和环境保护的总目标适应,造畜于当地人民。我国毫不例外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并侧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1998年制定的(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决定》中提出: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列人全省国民经挤和杜会发展的计划为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使之尽快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从河南省的省情和经济杜会发展长远考虑,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河南放游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旅游是河南省的比较优势之一。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滚,河南省旅游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的旅游接待型向企业为主体的开发经营型的转型过程。旅游产业初其规模。2000年末,全省已建成投人使用的景区、景点有200余处;旅游星级饭店197家,其中三星级以上84家;国际旅行社28家,国内旅行社礴工家;旅游车船公司36家,旅游涉外定点单位150多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2000年接待国际游客32.5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汇1.239亿美元,接待国内游客5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46.8亿元。“九五”期间全省共接待人境旅游者140万人次,创汇5.0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8.2%和巧4%;接待国内旅游者2.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人130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9%和15.6%,旅游总收人达1340亿元。围绕“行、游、食、住、购、娱”六大要素,信息服务、交通运输、旅游制品、饮食住宿等关联产业正在崛起,一批综合型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正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尽管河南省旅游业20年来取得的成绩令人欣慰,但因起步晚、基础差,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全省旅游产业化的进程。河南省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旅游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弱。河南省许多地方都只在旅游吸引物上下功夫,命.点来吸引游容,旅游景区燎合开发力度不足,产品结构单一,难以适应不层次游客的箱要。虽然全省旅游景点、景区的数盆较多,但文化内汤挖掘不够,表现手法大同小异;象南阳、阳等一些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没有按照旅游市场规律进行包装和相应提升品位,形响力和市场竟争力不强。

2.块乏科学的规划指导,旅游资派整体开发水平不离。在全省旅游资派开发中,个别地方仍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景点、景区建设,轻科学规划的倾向,结果造成旅游产品质盆低下,缺乏个性和特色。同时,由于缺乏科学规龙,工程布局不合理、各种资派惊夺式的“建设性,破坏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形响了景区景观的协调统一和整体观赏效果。

3.旅游服务业滞后。一般来说,人们出游要么参加旅行社的组织,要么个人出游。目前,河南省旅行社管理不规范,旅行社种类繁多,服务质盆乡差不齐。在个别景区,经营者急功近利,坑编游客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不高,服务内容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韵味。旅游服务业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4.旅游产业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河南旅游资派开发和市场管理,涉及城建、文物、宗教、林业、环保、工商、税务、物价等多个部门,管理职能交叉、重复、空缺等体制性矛盾突出,没有形成整合优势,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发展。

5.旅游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完善。从河南旅游产品结构着,传统的文化观光型产品仍然是“包打天下”.度假休闲产品和专项旅游产品、特种旅游产品刚刚起步;从市场结构看,国际旅游和出境旅游规模不大;从旅游六要索匹配看,交通、娱乐和购物还是河南旅游的弱项;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看.交通和门票花费过高,购物消费远低于国际标准。

6.旅游产业的现代化程度不高,国际化体系不健全。旅游产业的现代化是指社会服务(包括交通、通讯、客房顶定、购物、导游等)的现代化和服务程序的国际标准化。河南旅游企业的小、弱、散,使得其利用现代化手段差,国际合作渠道不畅通,对国际市场的反应动作慢、视野窄,应变能力差。一些现代化手段如国际互联网、酒店网络预定系统等缺乏广泛应用。一些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如酒店“金钥匙”、ISO09000标准等还未在河南全面执行。因此,旅游企业缺乏国际市场的竟争能力,缺乏与国际市场的有效接轨,难以应对确了WTO的挑战。

三、河南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1.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制定和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旅游发展,规划先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包括产业政策导向、社会环境营造、旅游市场开拓、生产力要索配置、人才培养、生产素质提离等多方面的内容。要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认真研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使旅游产业发展建立在旅游资源和环境可以承载的前提之下。河南旅游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兼夙本省旅游资源与环境对旅游产业发展规模、档次的承载力;同时对旅游产业自身的各要素及与相关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制定出一个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使旅游产业保持适度发展规模,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十五”期间河南省旅游发展规划!点是要构筑全省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第一,以“一带四区.(一带是指以郑、作、洛旅游城市为核心的沿黄旅游带,四区是指窝山、伏牛山、太行山、桐柏—大别山旅游区)为重点,构筑河南省的旅游框架;第二,以结构调整为龙头,构造河南旅游大产业体系,重点是圈翻旅游产业“六大要素”强化旅游业的关联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开发谙如生态旅游、度假旅游、主题园游、农业观光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加快培育一批以开封汁绣、禹州钧瓷、南阳玉雕、新郑大枣、焦作四大怀药等为主的具有河南特色的旅游商品系列;第三,以强化促销为突破口,营造河南旅游大市场格局;第四,以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区(点)质盆等级评定、星级饭店评定、建设高素质的旅游队伍为重点,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加速培育大型旅游骨干企业,创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优良环境。

2.改变传统旅游经曹策略,实施绿色营梢

在旅游产业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企业要改变传统营销模式,实施绿色营梢策略。绿色营销是指旅游企业在充分满足旅游者需求,争取适度利润和发展水平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维护人类社会长远利益及长久发展,将环境保护视为企业生产、发展的条件和机会的一种新型的企业营销观念和活动。

河南旅游企业实施绿色营梢,一是要实行“绿色开发”,生产“绿色产品”,二是要推广“绿色经茜”,建设“绿色体系”。也就是说,在旅游区总体规划和具体旅游项目设计中,要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意识,防止建设性破坏;在旅游产品创新中,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旅游产业向高层次方向发展;在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要开展创建绿色饭店、推广绿色消费的活动,大力加强绿化美化,提倡文明、卫生旅游,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努力提高生态环境质t;同时要抓好绿色旅游管理体系的建设,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各项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并进行示范点建设和推广,使旅游业在促进环境优化方面的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3.走集约化经营道路,提高资本运营效率

随着交通和通讯的发展,旅游也其备了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的条件。规模效应是相对于旅游景区而言的,寻求达到一定规模的旅游人数和次数挺高经济效益;而范田效应则是相对于旅游者而言的,在一定时间里能游览观赏多个景区和景点,从而得到最大的旅游效用。河南各地市旅游业分散经营,地方割据突出、行业平均成本商,使旅游经营难度增加。为此,河南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河南省旅游集团等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组建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跨国界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同时,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鼓励各类综合性和专业化的旅游企业集团,实行网络化规模经营;扶持中小企业向经营专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建立同大型旅游集团的网络协作关系,推行多景区的联网旅游,从而降低行业平均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游客旅游效用。

4.完善行业管理,强化服务愈识和行为,建立和健全旅游管理与法规体系

在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要综合使用行政、法律和经济的手段,完善行业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强化服务理念和行为,加强“游”、“食”、“住”的质量监督,促进“行”、“购”、“娱.的协调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管理水平和国际接轨,提高国内旅游服务的含量;与此同时,要加快建立面向公众的旅游服务体系,包括旅游咨询服务、旅游傲客服务、旅游紧急教援服务和旅游投诉受理体系,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消费裕求,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不是某一个旅游企业或地区能够解决得了的。旅游发展实践表明,环境与旅游发展不协调的许多问题是由于宏观决策和管理不当,缺乏保护产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造成的。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合理的旅游宏观管理体系。旅游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要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转变政府宏观管理职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全省旅游产业的宏观调控、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旅游资薄与环境的保护上。要健全旅游法律、法规体系,做到依法管理。

参考文献

1.田钊平,胡丹.试论我国旅游产业化的战略选择.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增刊)

2.王兴斌.旅游产业规划指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8

3.唐留雄.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5

第11篇

一.了解农业循环经济相关知识打好理论学习基础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它强调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它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生物质包含了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派生物、排泄物和遗体以及其中的生物质能。生物质中的每一种都是农业循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相互作用、互为循环经济条件的不同物质组合形成农业循环的系统。当前,农业循环经济大体包括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系统;二是农业—工业循环系统;三是种植—养殖—工业—营销系统;四是农业—工业—旅游业系统。当然,随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循环系统。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可以优先选择发展第一种模式。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有三个方面:首先,我国农业生产的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其次,农业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再次,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具体到我区情况,则主要是因为我区农村覆盖面积占有一定比率,农业生产发展是全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我区必须联合各地方财政所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遵循“4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再思考(Rethink)的行为原则。主要是为了节省资源,做到成本最小,但能将其最大化利用。

二.财政支持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区政府在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消费政策、教育政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产业政策是要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逐步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结构合理、有利于节约能源和资源、有利于环保的产业。技术政策是要引导企业改造现有的落后生产技术,优化生产过程和工艺,降低产值能耗物耗,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二次能源。消费政策是要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方向和企业的生产方向。教育政策是要开展环保教育和绿色教育,增强市场活动主体对资源的忧患意识,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以上四方面的政策来看,都需要区政府积极地采取各种有效的财政政策来得以实现。

除了政府引导外,我区在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上存在一些问题。从这方面也可以了解财政支持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主要问题大致有财政投入不足,财政调节手段比较单一,缺乏相对完善的环境保护税收体系等。

三.促进我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财政政策选择

第一,要加大财政投资力度。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需要政府在方方面面给予鼓励和支持。未来我区要实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和谐,促进资源的永续使用,改变传统的“资源重消耗、环境重污染、产出效益低”的粗放增长模式,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需要不断地加大财政的投资力度。在当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发展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如建立通畅的交通运输体系,安全可靠的水利设施体系,为我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从长远来看,应该逐步建立起政府环保投资机制,确定在一定时期内环保投入占总财政支出的比例,将一定的财力用于支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区政府和各地方财政所还应该建立起专门用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专项资金,用来支持农业循环经济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研发、使用和推广等。

第二,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为了加快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优惠政策的方式应该多样化,优惠的范围种类应该扩大化,力度应该加大一些。相反,对不符合资源循环利用、污染环境的企业取消原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一次性产品不仅不能有任何优惠,而且还要运用税收手段迫使其停产转产。国外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减税、免税、抵税、税收返还等形式对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行业和项目给予优惠。德国政府规定对排除和减少危害环境的产品,可以免交销售税,只交纳所得税。环保设施可在购置和建造的财政年度内折旧60%,以后每年按成本的10%折旧。日本政府通过提供补助金、低息贷款、免税等经济手段帮助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生产系统,对再生、再处理设备实行退税。近年来,国内也陆续出台了一些鼓励废物综合利用、能源循环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三废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对用垃圾发电和混凝土回收利用实行增值税的递退政策;对综合利用发电、风力发电实行增值税减半的政策,对企业构建用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给予抵免税的优惠政策。这些范例都可以作为区政府财政政策的相关模板。

第三,建立财政信贷政策。在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区政府优惠的信贷政策是企业绿色生产的保障。这就需要区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通过优先贷款、低息贷款、贴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贷款周期等渠道给予企业在资金上的支持。

第四,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主要通过奖励和惩罚两种手段激励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这方面国外已有了成功的经验,如韩国1992年就开始实行了“废弃物预付金制度”。即生产单位依据其产品出库数量,按比例向政府交付一定数量的资金,政府根据其废弃物资源化的情况,再返回一定的预付资金。这种制度值得采纳,在支持和优惠的同时,对不利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企业、单位乃至个人实行一定的罚款。如对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和浪费的,生产单位使用资源和能源超标的,废弃物排放超标的,根据造成的损失加倍罚款。

第五,实行购买清洁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所谓清洁产品,是指实行了清洁生产的企业的产品。具体到农业方面,则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其内涵表现为在生产过程要求节省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的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全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我区政府应该把政府采购限制在清洁产品范围之内,采购具有绿色标志的、通过IS014000体系认证的、非一次性的、包装简化的、用标准化配件生产的产品。政府部门的正常消费支出是一项目很大的开支,从大型的交通工具到办公设备,从日用品到生活用品,涵盖的面是比较宽的,如果能建立一个只购买清洁产品的政府采购制度,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很大的支持。

第12篇

【摘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的发展观,已经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目前的严峻状况,要求我们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制度、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从而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7-082-01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二、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

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境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非常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林区分布不均匀。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

(1)林业的生态效益的重要性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有时一致的。(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

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应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3、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4.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2.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3.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森林法》的立法目的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其宗旨是: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在这一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运用法律体系保护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