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持续发展

产业持续发展

时间:2023-06-05 09:5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持续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持续发展

第1篇

[关键词]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245-01

引言: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是可再生资源。林业可持续发展应该立足于整体,将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作为中心内容,通过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来为社会提供可持续的服务。所以,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社会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概念

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起源于生态学,主要是在林业和渔业中广泛应用,就是指在资源不被破坏的状态下,怎么样能够恰当的收取整体资源的其中的一部分,并且逐渐新生的资源数量能够弥补所收取的数量。因此,可以说,可持续产量是其主要内涵。

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三个层面的理论内涵,分别是:

(1)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可持续发展又能反作用于经济增长,能够对经济增长起鼓励作用,并且能够保持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来源。但是,在经济不断增长中,应该积极鼓励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提升经济效益以及资源利用率。

(2)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是特殊的社会资产,并且具有有限性。因此,发展必须要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必须要采取改善措施,保证其能够更好的为发展进行服务。

(3)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目的,促进人类社会能够得到全面性的进步,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保障公平性,只有社会处于公平的状态,才能够稳定发展,并且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还要对社会的整体结构以及功能进行综合考虑,找出适合整体的最佳发展。

1.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林业可持续发展实际上从森林生态系统在生命支持系统中的整体作用出发的,将森林生态系统在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功能维护作为核心内容,利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管理来为社会提供可持续服务,而不是单单指某一种物质产品。这种维护生态系统的功能,不只是索取森林资源使用价值的前提与基础,更能保障由森林资源使用价值所体现出的经济效益能够持续,同时也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的根本。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

(1)区域的经济实力:主要是包含资源、能源、资金以及信息等实用性效率、效益以及增长率、地区的人平均年收入、资源储量以及资本可替代性。

(2)区域社会综合实力:区域的社会综合实力主要包含区域的人口容量状况、居民素质水平、公共意识形态、文化道德水准以及生活方式等。

(3)生态支持能力:生态支持能力包含生态系统的弹性大小、资源承载力以及资源环境等。

二、重点林业带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2.1 以林种的主导功能目标,进行森林资源结构调整

森林资源结构的调整是一项长期、复杂并且工作量较大的工程,但是如果采取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技术也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

2.1.1 深入开展森林分类经营

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区应该严格区分开,生态公益林应该交由政府进行统一组织管理或者是委托相关林业企业来进行经营,而需要的资金需求要由政府进行统筹解决,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吸收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从而将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商品林是依据市场配置的相关要求按照基础性产业来进行管理,政府也要适时给予支持,并且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尽最大可能的发挥经济效益。

2.1.2 按各林种的主导功能定向培育森林

林业的生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兼容性,通常具有多种生态功能,但是都有一个主导功能,根据林分的主导功能的差异性,因此所需的林分结构也具有差性。我国要想实现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根据我国林业产业带的实际状况来制定各林种定向培养的目标以及林分结构,应该合理兼顾木材生产,实施生态性采伐。

2.1.3 区划森林经营固定小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借助3S技术进行区划固定的小班,对林分结构和林种所需要的林分结构之间的差距进行具体分析,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森林经营措施,以此用来指导森林经营活动,从而将失调的林分结构调整到最佳状态。

同时,以建立长期固定小班的森林资源档案的方式,来为各级森林经营以及资源管理部门的生产建设活动提供基础性材料和依据。

2.2 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调整林业产业结构

2.2.1 以林业龙头企业其带动作用,加快林业产业建设

为了更好地提高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能力,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林业培育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保障,以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以精深加工作为突破口,以林业龙头企业起带动作用,积极地对第一产业进行调整优化,而全面性的提升第二产业,加大力度发展第三产业,并且要向着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同时,再科学、合理的制定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之上,要加强对于龙头企业的扶持,尤其是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促进林业产业化经营。

2.2.2 以基地建设为主体,加快资源培育

要牢牢把握住国家、省、市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最佳时机,将资源培育作为重点,加大力度建设好五大基地:即指以湿地松、杉树、楠竹为主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和桉树以及楠竹等为主要的工业原料林基地;将油茶作为主要的名优特新经济林基地;将杉木、松树等优良林木为主,以杜鹃花和富贵子等花卉品种为主的花卉草木基地。而作为重点建设基地的主要有:以厚朴和杜仲等药材的木本药材基地和以竹笋、香菇为主的森林绿色食品基地。

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林业工作的执行力

在重点林业产业带的可持续发展中,人才是其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至少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1)第一支队伍就是林业的科研技术人员队伍。在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目前我国的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的科技含量较低,为了改善目前的状况,首先应该充分利用林业科研技术部的专业人才,加强对于林业的病虫害防治以及资源监测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其次,应该积极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积极合作,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合作攻关。最后,相关的科技人员应该积极地开展好林业科技的推广工作,促进优良品种和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得到良好的运用。

(2)第二只队伍指的是管理队伍。对于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来说,管理往往能够出很大的经济效益,林业的主管部门以及管理队伍在政策咨询、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以及协调服务等方面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同时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有着更高的要求与标准,尤其是相关行政人员必须要具备服务意识,要本着为林农服务,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不断地改进办事风格以及管理方式,从而来提高工作效率。

(3)第三支队伍就是指生产队伍:在提高重点林业产业带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中,生产第一线是科学技术程度进行转化的第一现场,各种科学技术的应用都不能与第一线的生产工作人员脱离。所以,可以说生产一线的人员和相关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应该严格的按照执业资格证制度进行,从而确保生产队伍具有较高的技能和素质。

结语

本文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林I的可持续发展都做了深刻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提高我国重点林业产业带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费本华,樊宝敏.中国现代林业建设及其产业发展浅析[J].世界林业研究,2007,05:27-32.

[2] 窦建德.宁夏林业发展策略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09,04:43-45+11.

第2篇

关键词:磷化工产业 可持续发展 基本要求 政策建议

磷化工产业是以磷矿资源为基础,磷肥、磷酸盐和磷化物等磷化工产品为主体的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产业之一。本文分析了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研究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一、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尽管学界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还存在很大差异,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系统学等角度都作出了不同界定,但一般认为可持续发展应当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讲,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1、资源的科学利用

可持续发展强调对不同属性的资源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于矿物、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要提高其利用率,并尽可能用可再生资源代替,以延长其使用的寿命。磷矿是一种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磷矿资源虽然目前探明储量较大,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摩洛哥,但具有丰而不富的特点,已被国土资源部列为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20个矿种之一。近年来,我国磷化工产品年生产能力近850万吨,资源消耗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磷化工产品在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求的同时,也有大宗的、传统的初级磷化工产品用于出口,总体仍然属于“资源输出型”发展模式。与此相反,很多发达国家均对本国磷矿资源进行严格保护和科学利用,主要用于生产高端产品,并明令限制出口。磷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科学利用好磷矿这一稀缺资源,这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产业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强调发展;离开了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磷化工产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具有磷矿开采、加工、运输、保护、研发、出口等多个环节、多种形态。我国有27个省份有磷矿分布,但总体分布比较分散,主要集中在资源比较丰富的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等五个省,产业集中程度较低。同时,我国磷化工产品以生产磷肥等初级产品为主,精细、专用、材料产品很少;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无论是在磷矿采选还是在磷化工产品中,中小企业多,大企业少,产能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够。磷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鲜明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着力解决当前在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促进磷化工产业发展能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整个磷化工产业的全面发展。

3、环境的有效保护

可持续发展在鼓励经济增长的同时,强调要对人类需求的满足进行限制,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要注意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有效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当前,我国磷化工产业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一些磷化工产品的生产给环境带来了巨大污染。比如,黄磷是热法磷化工的母体产品,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夕阳”产业,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停产或宣布不再生产黄磷。与此趋势相反,我国近年来黄磷生产却大幅上升。黄磷生产中所生成的炉渣、磷铁及炉气都已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除黄磷生产之外,其他磷化工产品的生产,如果保护不够,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我国磷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考虑环境的承载力,有效满足当代与后代对环境发展的要求。

二、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磷化工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都面临激烈竞争。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来看,我国磷化工产业还面临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利用水平较低

磷矿资源十分稀缺,但我国综合利用总体而言不充分、不合理。我国磷矿80%为沉积岩,70%为中低品位的胶磷矿,地下开采约占总量的60%,即使在富矿比较集中的云南、贵州两省,也含有大量贫矿,矿产杂质多,开采难度大。但与此相反,我国绝大多数矿山属于中小型矿山,特别是集体、个人的小型矿山,生产设备相当简陋,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管理工作较为滞后,乱挖滥采、采易弃难、采富弃贫现象比较普遍,有限资源浪费较大。同时,即使在优质磷矿富产地区,由于发展理念、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存在磷富矿“优矿劣用”、“高质低用”的现象,相当一部分优质矿用于生产低浓度的钙镁磷肥和普通过磷酸钙等,资源利用水平比较低,一些有价值的元素被遗弃,加剧了优质资源消耗速度。

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磷化工产业结构。从产业生产结构看,但我国的磷化工企业仍主要是以生产黄磷、三聚磷酸钠、磷酸氢钙等初级磷化工企业为主,生产附加值高的精细、专用磷化工产品及有机磷产品的企业很少。从产业地区布局看,我国磷化工产业主要布局于磷矿资源集中的云南、贵州、湖北等五省,但地区之间信息交流不够通畅,各自“产业链”不够完整,注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配合还比较欠缺,这些地方的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不仅与国外磷化工产业差距较大,也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从产业增长方式看,整个磷化工产业的经济增长仍然属于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传统方式,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还没有形成,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升级。

3、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在磷矿开采中,人们要对森林植被进行砍伐,剥离表土或注水洗选,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同时,磷化工产业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行业,其“三废”排放强度远远高于其他工业平均水平。磷化工产业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最为典型的是云南滇池附近因为磷化工废弃产品的无序排放,导致滇池磷含量超标,造成水体过度营养化,曾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磷化工产品的污染问题,江苏、厦门、深圳、昆明等省市已明令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总体而言,我国磷矿分布和磷化工发展区域,基本是人口较为密集、经济相对活跃的区域,由于开采、生产技术的限制,磷化工产业的高排放、高污染,与人类有限的生存空间、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

三、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国磷化工十一五发展指南》提出,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优化矿区布局,加强自主创新及技术进步,促进磷化工业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建议要突出抓好三个方面。

1、积极推进自主创新

推进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前提,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证。从技术角度讲,全球磷化工新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湿法、热法并举,以湿法为主,在稳定发展大宗磷肥、磷复肥的同时,为满足人类社会多方面的需求,发展精细磷化工产品,提高不可再生资源附加值。我国磷化工产业之所以会出现资源利用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较严重等问题,与选矿设备简陋,生产技术薄弱,高新技术运用较少有着密切关系。要促进磷化工产业的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必须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学习借鉴国际最新的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技术、温法磷酸的精制净化技术、精细磷化学品的绿色合成技术等最近的技术成果,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步伐,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着力突破影响和制约磷化工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一种社会生产、再生产范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发展模式。要克服磷化工产业资源消耗量大、“三废”排放严重等问题,坚决摆脱“先污染一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就应当实现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到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磷及磷化工废物资源化、磷-煤-盐化工共生耦合循环、磷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废物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磷矿资源中的每种元素,降低磷矿的消耗,有效地减少甚至消除“废物”排放,最大限度地提高稀缺而又宝贵的自然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的磷化工企业已经开始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比如,云天化集团三环公司坚持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途径,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依靠科技创新、技术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企业自主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我国政府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磷化工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尽可能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

3、加大产业整合力度

第3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第4篇

【关键词】煤炭产业 现状 可持续发展 限制因素

一、引言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加深,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使得能源行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国家对能源的监控力度也进一步加强,尤其是煤炭产业,生存压力不断上涨。同时,煤炭行业在黄金时期的不合理开发后遗症逐渐显现,许多矿区地表塌陷严重、环境恶化速度不断加快、安全事故频发、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因此有必要对煤炭产业进行调研,并针对煤炭开发的缺陷制定相应的举措来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煤炭产业现状

我国陆地面积宽阔,煤炭资源丰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基础,但是随着煤炭产业规模的扩大,矿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煤炭开发管理的粗放性,导致资源浪费严重,我国煤炭资源量迅速缩减;国家对煤炭产业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煤炭行业的盗采、滥采现象严重,国家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对煤炭产业的安全管理不重视,导致煤炭开采安全问题频发。以上都制约了我国煤炭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我国煤炭产业特征

当前我国的煤炭产量和保有储量居全球首位,且具有以下特征:

(一)大部分煤炭资源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占到了3/5以上,云南周边占到了1/5,其余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从煤质角度出发,东北平原和云南地区与的瓦斯含量普遍较大,华北平原则含水层较发育。

(二)我国煤炭的主要消费市场为东部沿海地区和南部发达地区的电厂以及钢铁企业,而煤炭的主要产地集中于北方和内地,因此煤炭销售时运输路线长,且运输途径主要以铁路为主,部分辅助以水运。

(三)我国煤炭开发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技术改造,但是开采依然以现场人工操纵机械为主,缺乏对自动化应用的推广,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简陋,配套设施不齐全。

(四)我国煤炭企业分布各地,规模不等的煤炭企业数以百计,缺乏统一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控价机制,因此行业竞争混乱,煤炭企业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且煤炭市场的恶性竞争往往导致煤炭企业以牺牲安全系数为代价降低生产成本换取市场,带来的是更多的安全事故。

(五)煤炭市场周期性波动,煤炭销售目标企业为电力、冶金和化工等重工业,此类工业生产呈现季节性变化,因此煤炭市场的价格和销量也呈现季节性波动,相比夏季,冬季的煤炭销售量更大。

(六)由于国家对煤炭生产经营的限制较多,从采矿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到安全许可证等证件的取得都需要很高的企业综合条件,因此进入煤炭行业的障碍较高,行业壁垒限制了煤炭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四、制约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目前制约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煤炭行业生产的对象是不可再生的耗竭性的煤炭资源。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燃料,而且也是具有多种用途的有机原料。它在地球上的赋存量是有限的。据估计,按目前消费水平,煤炭最多够用300年左右。因此说煤炭资源不可再生性的特点严重的制约着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煤炭开采浪费惊人,目前煤炭回采率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半,煤炭在我国能源产业和消费结构中占70%左右,是我国首屈一指的战略性能源。 虽然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还是相对贫乏。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煤炭资源浪费却是惊人的。

(三)污染严重

煤炭的过度开采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矿区周边地表塌陷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甚至对居民点住房和其它建筑造成了损害;矿区的水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许多矿区的水源不达标,居民用水不得已从其它区域引进,或是只能引用净化水厂的水源,增加了用水成本,对农业灌溉也造成了极大的限制;空气污染也是矿区污染的主要方面之一,矿区附近空气粉尘浓度大、气味刺激,同时增加了浓雾、酸雨的产生几率,干扰了生产、生活。

(四)人才结构不合理

当前煤炭企业的管理层主要由工作年限长的现场操作人员晋升,因此对现场技术业务熟悉,有助于对煤炭生产进行现场管理,但是由于普遍缺乏系统性的管理培训和理论教育,因此管理层素质偏低、管理方式过于随意,造成了煤炭系统生产盲目、管理粗放的现状,难以进行精细化的市场运作和管理,企业竞争力低下,员工缺乏凝聚力,同时在引进技术人才时,容易被原有的低素质管理者所排斥,使得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降低,造成了企业的不断退步,因此煤炭产业很难有以管理优势获得成功的企业,只能依靠能源占有量维持运行,从而使得煤炭产业缺乏自主的定价权。

虽然诸多的缺陷和限制因素导致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难度非常大,但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保障社会进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需要我们继续探索促进煤炭产业发展的措施。

五、实现煤炭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一)对原材料进行深加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煤炭是初级产品,原煤生产利润空间有限且非常得低,由于受到煤炭赋存条件的制约,特定煤炭企业的煤炭产品品种相对稳定,且调整余地不大。要想长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品结构升级,对原煤进行深加工。

(二)大力发展相关产业,推进资源回收利用

在做大做强煤炭主干产业的同时,还可以围绕煤炭来生产各种配套产品和服务,如锚杆、重介质粉、浮选剂、油脂、胶带、大量消耗性产品以及机电修配、机械加工等行业。

(三)积极探索发展接续产业

接续产业是煤炭企业的二次创业。煤炭企业发展接续产业,必须把握好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第一要做好市场调查研究,找准行业切入点,注重行业的长期发展,避免急功近利的投资和是乱投资;第二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第三要坚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部潜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努力争取国家的支持。

六、结语

虽然当前煤炭市场的发展存在许多的缺陷,但是随着国家对煤炭市场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市场对煤炭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煤炭企业的生产活动正在逐步规范,煤炭质量和生产安全性正在逐步提高,但是当前煤炭市场处于下行区间,因此煤炭企业的生存压力会进一步增大,煤炭企业的管理需要更加的精细化,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同时,为了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煤炭产业链延伸、环境治理、煤炭开采技术提高等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制定适合国情的煤炭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举措。

参考文献

[1] 韩梅,王安建,王高尚,李瑞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资源循环再利用问题思考[J].资源与产业,2006(04).

[2] 杜雅琴,李新国,尚玉琴.煤炭开发与使用中的环境问题[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S1).

[3]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06).

[4] 欧新黔.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J].煤炭企业管理,2005(05).

[5] 濮洪九.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深化改革,加强自律 全面推进煤炭工业协调健康发展[J].煤炭企业管理,2005(05).

第5篇

关键词: 蔬菜产业;蔬菜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政府职能;产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生产

长期以来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蔬菜基地建设和发展蔬菜生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提出了一系列发展蔬菜生产和保障城市蔬菜供应的方针政策。目前,在城市和大型工矿区,蔬菜的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生产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现代化的蔬菜生产基地应该具备有较专一、符合一定品质标准、完全按照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规程进行栽培管理、生产能力达到一定规模的蔬菜产品。有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蔬菜生产技术和采收、采后处理和储藏运输能力;有与之接轨的较完善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

1 蔬菜产业现状

1.1 生产持续发展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国蔬菜生产快速发展,产量大幅增长。播种面积由1900年的近666.66万hm2增加到2010年的1533.33万hm2左右,产量由2亿t提高到5亿t,常年生产的蔬菜达14大类150多个品种,逐渐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1.2 布局逐步优化

我国蔬菜生产基地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华南与西南热区冬春蔬菜、长江流域冬春蔬菜、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云贵高原夏秋蔬菜、北部高纬度夏秋蔬菜、黄淮河与环渤海设施蔬菜六大优势区域,实现栽培品种互补,上市档期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

1.3 质量显著提高

自2001年“全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结果,近3年蔬菜农残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比2000年提高30多个百分点,净菜整理、分级、分袋、预冷处理逐年增加。

1.4 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蔬菜品种、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与转化,显著提高了产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全国选育各类蔬菜优良品种3000多个,主要蔬菜良种更新5~6次,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设施蔬菜达到333.33多万hm2,特别是日光温室蔬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研发成功,实现了在室外-20℃严寒条件不用加温生产黄瓜、番茄等喜温蔬菜,其节能效果居世界领先水平,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快速发展,年产商品苗达800多亿株以上。此外,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无土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也取得了明显进步。

1.5 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

全国经营蔬菜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000余家,农贸市场2万余家,覆盖全国城乡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保障市场供应,促进农民增收、引发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70%蔬菜经批发市场销售,在零售环节经农贸市场销售的占80%,在大中城市经超市销售的占15%,并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2 蔬菜产业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

当然我国蔬菜产业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国内产销方面,数量型发展之路不宜再延伸,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菜农组织化较低;科技含量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残超标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农残品检测关口要前移,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和经济全球化矛盾突出,蔬菜商品化十分低下。在蔬菜出口方面,卫生安全和商品性不佳,出口企业信誉度不高,体制和机制严重不适应入世后面临的新挑战。现就实现我国蔬菜产业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主要途径和措施谈谈自己的观点。

2.1 转变政府职能

加大力度,建立健全农业法规体系,按照WTO农产品协议对成员国的要求和规定,政府的角色要以蔬菜产业发展的直接管理者、指导者转变为制定和执行相关法规者,依法规范蔬菜生产,进出口和国内销售行为制定和实施蔬菜产业发展支持保障措施,建立蔬菜质量标准体系,主要包括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等,进而为蔬菜生产者和加工、贸易企业提供公共服务。

2.2 建立蔬菜合作社(协会)是今后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了更好地使得蔬菜产业也做到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构造集体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蔬菜经营体系,建立蔬菜生产合作社(协会)是今后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2.1 成立县(市)蔬菜合作社(协会)。适时将菜农组织起来,选举蔬菜合作社(协会)理事、会长、成立县(市)蔬菜合作社(协会)。它是全县(市)蔬菜安全生产、销售经营为一体的经济组织,具有法人地位,负责全县(市)蔬菜供应,加工,出口。内设蔬菜开发研究、菜农培训、生产管理、蔬菜监测、蔬菜销售管理机构等。各乡镇根据其蔬菜生产特点,相应成立蔬菜合作分社(分协会)。省市二级蔬菜合作社(协会)负责指导、协调县(市)蔬菜合作社(协会)的工作。

2.2.2 构筑蔬菜产业的科技支撑体系。蔬菜产业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应包括开发研究体系,推广服务体系和经营管理体系。一方面要根据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与区划,对现有的蔬菜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进行层次化、区域化、社会化改造;另一方面要用高新技术装备武装蔬菜科研、技术推广机构,使他们具备开展社会服务的功能,从而为发展蔬菜产业所需的优良种苗、物质材料、生产技术、采后处理、储藏、加工、包装技术、以及仓储、运输、贸易、生产经营信息提供社会服务。大力组织实施面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大力组织实施菜农蔬菜安全生产知识和职业道德培训和教育。

2.2.3 普及无公害蔬菜栽培。无公害蔬菜栽培是指在生态环境符合无公害栽培要求的地块上安排蔬菜生产,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的化学合成物质,完全按照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规程进行栽培管理的蔬菜栽培。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不仅是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也是蔬菜出口创汇,使我国蔬菜业走向世界的需要,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与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有着紧密关系,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合作社(协会)要将菜农(社员)组织起来,举办无公害蔬菜栽培学习班,反复宣讲无公害蔬菜栽培的意义,图文并茂介绍无公害栽培的要点,做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重施有机肥,不施硝态氮肥的教育。合作社(协会)一定要做好统一种苗,统一肥料,统一药品的发放工作,蔬菜农残检测要贯彻蔬菜生产全过程。

2.2.4 蔬菜合作社(协会)一统蔬菜销售市场,确保人民吃上放心菜。现在菜场出售的蔬菜既没有商标,也没有厂家,蔬菜安全性全不知,老百姓买蔬菜总觉得不放心。将来县(市)蔬菜合作社(协会)要将所有菜市场统一管理,出售本合作社(协会)生产、加工的蔬菜,也可以销售通过正常途径调进的蔬菜调节本县蔬菜供应,增加本县(市)蔬菜品种。坚决取缔零星菜农生产的蔬菜上市,只能自产自用。蔬菜的经营体制要不断改革,逐步实施净菜上市销售,减少城镇生活垃圾污染;逐步实施净菜网上采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民吃上放心菜。(收稿:2014-04-12)

第6篇

关键词:当归产业;持续发展对策;岷县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1-0009-04

甘肃省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境内海拔2 200~3 872m,年平均气温4.9~7℃,年降水量在600mm左右,境内以山地为主,土壤类型以黑土、黑垆土和黑钙土为主,土壤肥沃,地形复杂。全县总面积3 578km2,2015年总人口45万人,总耕地面积4.18万hm2。岷县城镇化水平低,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岷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供了明显的地域优势。

1 岷县当归产业发展的现状

1.1 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岷县紧紧抓住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机会,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实施“药材立县”战略,发展当归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当归种植面积从1991年的0.22万hm2增加到2014年的1.01万hm2,总产量从1.3万t左右增加到2万t左右。当归种植面积已经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0%。2015年当归全年总产值11.8亿元,当归产业已经成为岷县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成为全县主导优势产业。

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县共有各类中药材商贩、加工工人5万余人,中药材电商从业人员达5 000余人,当归种植农户遍及全县各个乡镇。全县工各类中药材饮片2万t左右,加工当归饮片1.2万t。目前共有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371家,加工经销当归20t以上的企业有500户,已办理登记注册的中药材加工企业122户。岷县成为全国当归饮片生产大县,代表性的当归饮片生产企业有岷海制药厂GMP生产线、岷当生物工程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当归美肤水和美足液生产线、顺兴和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等30多家大企业。

1.2 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品牌效应显著 在“岷归”认证和标准化制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02年“岷归”获得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原产地标记认证书,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获得原产地标记认证的农产品;2003年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04年取得了“岷县当归”证明商标;2005年当归种植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成为甘肃省首个通过GAP认证的中药材品种。2011年,岷县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称号,示范产品为当归。同时,岷县还积极与县内外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制定出台了《当归药材指标成分及指纹图谱质量标准》《定西市无公害中药材当归质量安全》及《技术规程》《甘肃道地当归种子、种苗质量标准》《甘肃岷归饮片加工质量标准》《当归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化规程(SOP)》等一系列地方执行标准。严格按照国家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基地(GAP)建设要求,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了与天津天士力、中新药业、岷海制药等重点加工企业合作,选定区域,严格技术规范,建设标准化药源基地。2015年,甘肃省出台了《岷县当归道地药材标准》,明确了“岷归”的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储藏等。同年,“岷县当归”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获得原产地标记认证的农产品。2016年岷县出口当归示范区被列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通过一系列标准化建设和产品认证,“岷县当归”的品牌效进一步加强。笔者通过淘宝网站的搜索,发现岷县当归的销量在药食同源特色农产品中遥遥领先,虽然和长白山人参品牌效应尚存在一定差距,但岷县依托当归、党参、黄芪三大主打中药材产品,中药材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客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品牌价值开发潜力巨大。

1.3 电子商务的发展迅速,拓宽了销售渠道 当归销售市场以中国当归城为主,县内各个乡镇都有规模不等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传统的销售模式是商贩从农民手中收购当归,然后卖给专业大户或专业的销售公司,这些销售公司经简单粗加工后将当归出售给外地商户。2008年以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和电子商务地不断发展,岷县政府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产品。截至2015年末全县在淘宝、天猫、京东等网络平台开设各类土特产网店220家,电商从业人员5 000多人,已累计销售当归为主的中药材近5亿元。同年,岷县被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列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电子商务的发展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在倡导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岷县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给创业者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1.4 产业环境不断完善 甘肃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2015年药材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品种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品种繁多。其中当归、党参、黄芪、大黄、甘草、柴胡、板蓝根、枸杞、黄芩、款冬花等十大陇药品种已形成一定规模。岷县当归作为引领整个陇药产业发展的龙头品牌,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岷县政府明确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政策上、投入上给予很大支持。成立了当归产业协会,为当归产业整体参与市场、竞争市场提供了载体和基础,目前全县中药材协会已发展到33个;组建当归研究院,与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重点攻克当归种植和加工领域的技术难关,在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促进中药材产业组织化、标准化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健全了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已建成了中国当归城网站、岷县农业信息网、岷县当归城电子交易平台、建成岷县药通网、以及全国专业网站在岷县的信息点等。

2 当归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当归生产方面的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产业后续发展受阻 当归生产中当归苗的培育问题是最大的生产障碍。目前,岷县当归育苗还是传统的采用开挖生荒地育苗的方法。这种方法能育出的合格当归苗,移栽到农田里,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强,死亡率低。但是,每年都需要大量未开垦的生地。据定西市农业技术部门2009年的考察,岷县每年当归育苗需开垦生荒地达到270hm2左右,全县很多乡镇已经到了无生荒地可开垦的地步。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农户采取熟地育苗冒充生地苗。熟地当归苗与生地当归苗子在肉眼上难以区分,前者如果移栽后,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非常弱,多数情况下会死亡,造成大幅减产或绝收。在生地非常紧缺的情况下,熟地育苗虽然是一种趋势和发展方向,但是这种技术目前还处在试验阶段,方法不成熟,并没有在全县大力推广。此外,对不符合种植标准的熟地当归苗还难以鉴别或控制,也会给种植农户造成很大的损失。

当归抽薹问题是重要的生产。当归正常抽薹率一般为15%~20%,最高达50%以上,严重影响当归产量、质量。近年来,在预防当归抽薹的技术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当归抽薹的机理问题仍然没有突破性进展。

水土流失引起的土壤营养元素流失、土壤退化不容忽视。岷县地形地貌为明显的高山沟谷地带,地面坡度陡、土层薄、岩体破碎,易风化,流水作用下稳定性差,陡坡耕地表层土壤更容易随水漂移流失,造成土地贫瘠退化,遇到雨还有可能会引发泥石流。据笔者估算,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当归种植面积的的增加,当归育苗开垦的生地面积已经达2 000hm2左右,这些生地经育苗后,基本上都被农户开垦成了耕地。这些新开垦的耕地基本上都是坡度大于25°的陡坡地,极易造成水土流失,降低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2 当归种管规范化水平低,集约化经营份额偏低 当归种植面积虽然比较大,但存在管理规范化水平低,生产管理粗放,病虫害防冶用药不规范等问题。在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过程中,缺乏大型企业带动很难形成系统配套的规范化生产技术。据调查,现有当归种植面积中采取集约经营的仅占30%,一般经营的占60%,粗放经营的占10%。

2.3 产业加工层次低,终端产品种类少 岷县当归加工还处于粗加工阶段,当归饮片、切片、粉剂还是目前的主打产品,甚至还有40%的当归原药直接被销往省外各地。目前已开发的当归系列产品主要有浓缩丸、当归美肤水、当归醋、当归酒等系列当归药品、保健品和化妆品,涵盖当归用途的主要方面。主要出现的问题是终端产品种类少,产品市场定位不明确,缺乏竞争优势。

2.4 当归特色文化建设落后 文化与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与振兴,都与其文化相伴而生。岷县当归的种植早在1 700年前就有记载,更是进贡珍品,堪称千古奇药,在1 000多年的种植、经营过程中,当归已经逐步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现象。千年药乡,岷县当归驰名中外,然而,当归文化建设却稍显落后。当归文化包涵当归医疗保健、当归饮食、当归种植、当归加工、当归研究等。目前岷县社会公众对于当归文化认知程度较低,主要包括公众对当归的故事与传说不是十分了解;尚未见到当归题材的影片和当归系列大型宣传片;对于当归的用途、功能不太了解,认为当归只是一种药材;县内90%以上群众熟悉当归,但是很少使用过当归产品,当归被称作“妇科圣药”,更被作为药食同源产品,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老防老、免疫的功效,然而,岷县成年女性很少有食用过自己的特产的体验。

3 当归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加快建立当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政府应以国家土地流转机制为契机,促进县域内农村土地出租、土地互换、土地入股,为农业土地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并大力推广中药材高效生产技术,降低中药材生产成本,从农村中释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加速当归GAP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实现产业规范化种植。在各生产乡镇以乡镇或村组为单位成立中药材生产专业合作社,形成县、乡、村分级负责的管理体系和合作组织。鼓励并扶持农户加入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提高药农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谈判地位,保护药农利益,积极发展中药材产业化经营。加大产业化工作的宣传推介力度,建立岷县当归专业网站,开展网络宣传、销售、推广,为广大药农和药材经营户提供信息服务和网络销售平台。统一和完善当归生产、加工、销售技术规范,统一产品质量标准和营销策略。

3.2 增加科研投入,对当归生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 将当归熟地育苗技术、抽薹的机制机理及防治、当归品种培育选育等影响当归生产的关键问题作为大课题,增加研究经费投入,向全省乃至全国各科研院所招标,尽快实现技术突破。

3.3 加快新产品开发,实现从满足需求到刺激需求的转变 把岷县当归产业要壮大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要有成百上千种系列产品来支撑。产品多样化不仅是当归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规避当归价格风险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过程。

通过与省内科研院所如甘肃省中医药大学、兰州大学、中科院化物所、甘肃农大、省医科院、省药物研究所、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等科技协作把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力量整合起来,加快新产品开发等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主要包括当归药用产品、保健功能食品、食品添加剂、当归美容美肤产品等几个方面。

(1)当归作为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潜力非常巨大。食品和药品在需求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作为食品,普通人经常都会消费;作为药品,只有人在生病的时候才会消费。在本地开发当归保健实用汤料,如当归羊肉汤、当归牛肉汤、当归乌鸡汤、当归补血汤、当归花茶、当归蜜茶、当归保健酒、当归饮料、当归醋等配料,并在县内加大推广宣传这些产品的力度,给与大力资金支持,鼓励当地消费者消费这些产品,在岷县县域及周边形成当归特色饮食文化,并有序引导文化扩散,加快这种文化的扩散速度。

(2)当归作为美容产品,具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当归在美容美肤美发、防衰老方面具有明显功效。重点开发当归美容霜、护手霜、防晒霜、当归牙膏、当归面膜、当归洗发膏、当归沐浴露等系列美容产品,这些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3)当归作为中药,使用非常广泛,素有“十方九归”之说。著名的四物汤、当归补血汤、乌鸡白凤丸、四物益母丸、八珍益母丸都含有当归。依托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当归配方,加快当归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丸、中药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推广、宣传和营销,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通过开发新产品,刺激产品新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供需结构,从而使其价格趋于稳定,降低加工销售企业和种植农户的市场风险。

3.4 培植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以现有企业为依托,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强的中药材龙头企业,做大当归产业规模。整合中药材产业资源,以甘肃岷海制药有限公司基础,倡导企业联合,组建和培育有前景的当归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引导企业参与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不仅体现为合同生产,而且体现为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同时龙头企业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突出岷县当归品牌优势,让更多的消费者消费当归系列产品,让全国、全世界了解岷县当归,真正意义上将当归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5 提高品牌意识,提升品牌价值 “千年药乡”和“岷归”作为区域品牌,是全县人民的无形资产,有巨大的开发价值。依托两大品牌,不仅是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完善管理机制,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2015年,甘肃省工信委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省当归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成为甘肃对外新名片。作为当归主产区的岷县,应当从全新的高度认识当归产业以及其品牌价值。

3.6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认识到当归资源的有限性当归产业是当归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发展当归产业必须认识到在现有土地、水资源、技术等资源约束下当归资源的现有总量及未来发展趋势,必须认识到当归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用,这是推动当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2015年,全县当归种植面积已经达1万hm2,已占耕地面积的22.7%,当归、黄芪、党参三大宗中药材种植面积2.53万hm2,占耕地比例为57.6%。从数据上来看,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从种植规模上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产值潜力已经不大,促进产业升级是岷县当归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3.7 开发当归文化,以文化引领当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当归的历史、文化、传说由来已久、广为流传,但是并没有整理成册。建议成立岷县当归文化研究所,组建《当归研究》杂志期刊,鼓励专家学者投稿,并鼓励文人艺人创作以当归为主题的小说、诗歌、散文、书法、美术、音乐作品,丰富当归文化。充分利用岷县电视台、甘肃电视台、cctv农业频道、岷县主要网站、定西日报、甘肃日报等宣传媒体,将当归的种植文化、养生文化、故事传说、当归的主要用途、使用方法作专题介绍,让更多人了解当归文化和当归用途。岷县山清水秀,人美地丰,传统农耕文化根深蒂固,传统的二牛抬杠的农业耕作方式对现代社会的人们很具有吸引力,在这里发生过或者已经发生着多少美好的故事,建议政府给予资金支持与电视剧制作公司合作拍摄以岷县乡村景观和文化为题材的电视剧,邀请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拍摄大型系列纪录片《当归》。每年的当归采挖季节,组织职工、干部、学生体验采挖过程,弘扬当归种植文化。将构建当归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把当归文化融于人们的思想中、注入到当归产业上,走出一条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以文化引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陆则权,张金文.当归抽薹植株生理生化特征分析[J].中草药,2011(11):2326-2629.

[2]王秀兰,云立新.甘肃省岷县1990-2010年当归价格波动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11):47-50.

[3]张建强.岷县当归产业面临的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J].安徽农学通报,2015(19):9-10.

第7篇

关键词食用菌;可持续发展;途径

食用菌是继植物性、动物性食品之后的第三类食品——菌物性食品,其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被世界公认为健康食品。食用菌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食用菌产业也正在蓬勃的发展。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06年全国食用菌产量逾1 437万t,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创汇11亿美元。目前,全国已有食用菌从业人员2 000多万人[1],种植食用菌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使我国食用菌产业进一步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重视野生食用菌资源调查,建立种质资源库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建国后一系列滥砍滥伐、围湖造田、毁草开荒破坏了生态平衡,同时由于林相分布不均,群落结构简单,造成林业生态破坏,导致动植物资源大量耗竭[2]。在生物演化的历史长河中,许多野生食用菌与树木形成共生关系,它们目前尚不能人工栽培,而自然产量又有限,每到采收季节,采菌的人们掠夺式地采集野生食用菌。例如松口蘑刚长出地表,就被采走,甚至未开放的菌蕾(俗称“子弹头”)也被一并采掉,成熟的个体很少,孢子不能产生,地下菌丝减少,严重损害了野生食用菌赖于生存、生长的自然环境。有的地区近年来虫草、松口蘑、蚁巢伞和牛肝菌等野生食用菌产量逐年减少。一些科学家指出,生物物种的数量正逐渐减少,有的甚至灭绝。

食用菌种质资源就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据统计,全球约有菌物150万种,全球已知约7万种,其中大型真菌约1万种。我国已知菌物约1万种,大型真菌已知3 800种以上,已记述871种,90多种可人工栽培[3]。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大型真菌(蕈菌)生长的生态环境没有调查,许多蕈菌种类未命名,蕈菌种质资源研究仍存在许多空白。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蕈菌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方面。蕈菌资源调查,种质的搜集、保存、评估及利用是未来食用菌生产的关键。食用菌种质保存是为满足食用菌生产需要,保存食用菌遗传资源,包括食用菌资源调查、搜集,种质的贮藏、评估及利用,是一项大的科学工程和跨学科课题。

2重视食用菌资源的生态效益

通过食用菌生产,将食用菌产业纳入农业生态系统的范畴之中,可将农业生产的秸秆资源化废为利,变废为宝。人工栽培食用菌是以农业废弃物(如作物秸秆、玉米芯、棉籽壳)为主要原料生产食用蛋白质的过程。食用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它能分泌许多胞外酶,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形成肉质脆嫩、营养丰富的子实体,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经过食用菌吸收转化后的菌糠,其粗纤维含量下降80%左右,氨基酸含量增加34倍。一方面可以作饲料,另一方面可直接还田,每10 t食用菌菌渣相当于180 kg尿素、120 kg标准磷肥、72 kg硫酸钾。由于食用菌菌渣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有利于保持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实现自然界物质的良性循环。同时,食用菌生产符合联合国提出的“生物全株利用”的原则,因此其对发展生态农业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4]。

另外,从食用菌菌糠中可提取某些成分,对作物、蔬菜的某些病虫害具有特殊的防治效果,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药对农田、大气和环境的污染,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3重视有机食用菌的生产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食用菌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出口量占亚洲出口总量的80%,占全球贸易的40%,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中国食用菌产业尚需努力,特别是食用菌的安全问题,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加上国外绿色壁垒,不仅影响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出口创汇。在消费者把食品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有机食用菌产业,生产有机食用菌产品是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促进食用菌产品出口、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有机食用菌是当务之急。有机食用菌指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防腐剂、人工合成色素、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培养基符合有关标准,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有机证书的食用菌产品[5]。

4重视食用菌的深加工技术

食用菌生产基地主要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山区,产、销、运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矛盾,但我国食用菌深加工技术大落后于产业的发展步伐。因此,加强食用菌的贮藏保鲜、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和开发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食用菌本身具有以下特殊性:易开伞,如蘑菇、草菇可在数小时内开伞,而失去商品价值;易变质,鲜菇易破碎,易腐烂变质;产期集中,高峰压力大,大部分食用菌往往潮次分明,给销售、加工带来很大压力。因此,食用菌深加工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食用菌营养丰富,特别是必需氨基酸品种较全,且还含有很多药用成分。在深加工时,若能注意与其他食物巧配伍,可加工成各种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很高的食品。这就要求从事食用菌深加工研究和生产的技术人员,要努力学好各种边缘学科,扩大视野,打开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把食用菌深加工搞好。食用菌深加工可选用的材料十分广泛,子实体、菌柄、菇脚、碎屑等都可以作为加工的原料,但是对这些下脚料的应用,必须注意质量。食用菌深加工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率,因此,对深加工的要求是高标准的。在研究深加工的有关方案时,深加工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在价格上是否有竞争力,都应从当地的实际条件出发。

5小结

当今世界面临三大困境,即粮食匮乏、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如欲解决这3种困难,均需食用菌发挥重要作用[6]。用遍地皆有的工农林牧业的副产物、废弃物和加工残余物来生产食用菌,不仅提供了优质的蛋白质,而且在清理环境的污染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食用菌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除要重视以上方面外,还应重视新品种的选育,由单一的栽培模式向多种栽培模式发展,劳动方式逐步从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我国食用菌产业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

6参考文献

[1] 扬振.食用菌产业将成为西部农业开发优势产业[J].农村实用技术,2007(7):23.

[2] 李炜,郭亦茹.重庆生态旅游发展探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5):29-31.

[3] 彭克俭.食用菌种质保存-未来食用菌生产的关键[J].中国食用菌,2002(3):7-9.

[4] 孙国琴,郭九峰,郭金榜.发展食用菌生产培植高效生态农业[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2(5):7-9.

第8篇

1.不利于实现社会进步

首先,高度保护性的产业政策不利于实现社会公正。近年来,小汽车产业的利润占机械行业的利润近六成,被称为带动中国GDP增长的支柱产业。但是这一高额利润是在政府保护性政策创造的不公平竞争当中通过垄断获得的,并且绝大多数留在该产业内部,以该产业工人的高额工资和高福利的形式出现,广大消费者利益没有得到体现。相比之下,中国家电业的市场化程度远高于汽车产业,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海尔、长虹等企业的利润率很低,但整个民族从自由竞争实现的低价优质服务的产品中获益,社会财富得到了公正的分配。

此外,由于审批制是同权力结合在一起的,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等基本被少数权力部门和个人控制,项目在高度垄断、封闭的状态下层层审批,缺乏有效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寻租活动由此产生,导致财富分配不公,社会风气败坏。

汽车产业如果不能在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平台上进行公正竞争,那么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意义就是让人怀疑的,更有可能是社会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和财富分配的不公。

其次,不完整的产业政策影响社会发展。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公共交通严重滞后,交通管理不善等问题,在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汽车产业发展乃至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自80年代以来,全国31座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大部分交通流量负荷接近饱和,有的城市中心地区交通已接近半瘫痪状况,特大城市市区机动车平均时速已由过去的20公里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2公里左右,相当于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我国每年因交通拥堵,交通效率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因此,如果产业政策与城市和交通规划长期不配套,交通拥堵问题将进一步严重阻碍社会进步与发展。

2.不利于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有人说,发展汽车产业,特别是小汽车工业可以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因此,在其还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情况下应对其进行保护。但事实上,我国汽车产业落后的现状正是长期进行高度保护的后果。

保护幼稚产业的确是扶持产业成长和发展的一种政策。因为,由关税等保护政策造成的损失可能只是一种短期的损失,假如本国的新生产业能够因此而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实现规模经济,成为成熟产业并能与国外产业相竞争,那末这种以短期损失来换取长期利益的政策措施是可取的。我国高度的保护性的汽车产业政策是中国在即定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选择,也确实推动了汽车产业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并不主张限制民间资本参与竞争,相反其暗含的前提条件是国内的公平竞争。只有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该产业才有可能不断进行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并最终成长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成熟产业。否则将无法实现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和经济成长的长远利益。

另一方面,这种保护政策通常由于存在以下问题而导致全社会经济效率下降:第一,幼稚产业的选择问题。对于幼稚产业标准的界定至今在经济学理论界尚无一个统一的观点,现有的若干种标准又大多难以量化和进行具体操作,所以各种产业均以幼稚产业为名争取保护和政策倾斜。在各国经济实践中,更为常见的现象是“假幼稚产业”得到了保护。所谓“假幼稚产业”,即这些工业最初受到保护,然而却由于与保护无关的因素使之变得具有竞争力。因此对其保护表面获得了成功,实际上意味着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二,幼稚产业的保护期限问题。保护幼稚产业理论的提出者李斯特认为保护期应以30年为最高界限。如果幼稚产业已经成长起来并实现了规模经济后,政府就应及时取消保护政策,使该产业充分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有效、公平的竞争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促使其进行创新,并在创新中发展壮大。这就意味着,保护政策成功并促进GDP增长的前提是政府具有高超的经济决策能力。但事实上,政府通常并不拥有这种能力,加之保护惯性和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暂时性的保护通常成为永久性保护,被保护产业一味依赖政策倾斜而不是提高生产效率来提高利润率,产业丧失发展动力,一直处于幼稚状态,无法实现提高经济效率,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中国的汽车产业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保护仍然是幼稚产业即是很好的例证。

同时,由于保护导致的垄断会带来高额垄断利润,从而社会资本会从生产效率高但利润率低于被保护产业的利润率的部门中转移出来,投入被保护产业。这样,社会资本被配置到了低效率部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社会生产力水平下降,经济的持续性增长无法实现。

3.不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

我国汽车排放污染大的原因除人口密度大,汽车数量剧增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长时期的高度保护政策导致的我国汽车生产技术和环保标准落后、汽车性能差、使用年限过长、车用燃油品质差等问题。资料显示,我国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落后近10年,并且执行情况参差不齐。即使是达到我国排放标准的汽车,其排放的一氧化碳数量也是欧洲车辆的两倍左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数量是欧洲车辆的3倍以上。与美国标准相比,我国一氧化碳排放量上限高出56%,氮氧化物高出32%,碳氢化合物则高出3倍以上。而大气污染的成本及其造成的损失是极其高昂的。据世界银行估计,因空气污染导致的医疗成本增加以及工人生病丧失生产力使中国GDP被抵消掉5%.因此,若将环境保护问题置于汽车产业政策之外,汽车产业增长所带动的经济增长将只是繁荣的幻象。

4.结论

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明显地受制于制造业之外的因素,如环保标准、能源供给、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审批等,而一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无法实现如此庞大的政策需求。因此,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迫切需要向一部完整的、鼓励公平竞争的《汽车产业政策》过渡,需要将以下因素纳入其中。

4.1 竞争公平化。我国汽车产业缺乏竞争,实际上是说缺乏公平有效的竞争。只有进一步放宽产业政策,降低准入壁垒,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的资本参与汽车制造业,才能尽快增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活力,才有可能迅速提高我国汽车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服质量。

4.2 用地集约化。目前,有些决策者和规划师效仿某些西方国家的功能区化型的用地方式,其实这种方式在西方国家已经开始被怀疑和抛弃,因为这必然导致出行量的增加和出行距离的加长。《后汽车时代的城市》的作者莫什·萨迪夫敏锐地指出,西方国家的以小汽车为中心的交通发展模式,使他们陷入了“拥有小汽车多修路出行距离远更依赖小汽车”的恶性循环中,颇有骑虎难下之势。这些国家中已有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重新审视汽车产业政策,提倡居住与交通集约化。而中国已有的城市结构基本上是功能混合型的用地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因此西方国家开始看好中国的混合型用地方式,提出“紧凑城市”的概念。我国应该坚持紧凑的、混合型的城市用地方向,具体地说,除个别特殊的分区外,城市的分区应该包含居住、商业、娱乐、工业、卫教等多种用地成分,而且各个成分按合理的比例搭配。这样就使大部分的日常出行可在分区内进行,从而减少了出行距离。

第9篇

关键词 蚕桑产业;规划;措施;浙江海盐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364-02

海盐县是传统的蚕茧产区,蚕茧产量居浙江省第5位。长期以来蚕桑产业对农民增收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前几年由于蚕茧价格大幅波动,蚕业经济效益严重下滑,蚕种饲养锐减。但从2009年中秋蚕开始,由于蚕茧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茧丝绸行情明显好转,蚕农生产积极性也得到显著提高。面对这一新情况,海盐县及时抓住机遇,迅速制定了全县蚕业现代化发展规划,以转型升级蚕桑产业、打造优质茧生产基地为抓手,强化蚕桑区域布局,推进蚕桑生产规模建设,积极创新蚕茧生产机制,组建蚕业合作社进行产业化生产,引进优良桑蚕品种,建设设施生产基础,确保蚕茧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形势下的持续发展。

1 指导思想

围绕建立浙江省优质茧生产基地目标,以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省力化建设为中心,把通元、百步、于城、沈荡四镇作为产茧核心区,大力发展蚕桑规模园区;改造传统生产方式,推广优质、省力、高效饲养技术;创新经营机制,培育蚕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发挥区域优势,增强蚕桑产业竞争力。

2 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转型升级,立足海盐县蚕桑现状,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的形势,从调整结构推进转型升级入手,稳定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二是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淘汰落后桑园和产能,扶持发展重点区域。三是坚持优质高产,不以面积和产量的扩张为主要任务,而是以实现桑园高产、蚕茧优质为主要内容。

3 发展目标

规划到2015年,全县蚕桑面积稳定在2 000 hm2,规模园区面积达到60%,年蚕种饲养量9万张,年产茧4 050 t,优质蚕茧率达80%以上,蚕茧产值1.0亿元;培育5家蚕业生产经营合作组织,蚕农组织化达到30%;实现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5 000万元。

4 主要建设任务

4.1 加强蚕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蚕种安全供应保障水平

扶持标准化蚕种生产基地建设,建成品种优良、能排能灌、稳产高产的种茧育桑园。改善养蚕制种的设施和条件,强化疫病防控。改善横泾、吕冢2个原蚕区生产条件,重点扶持30户原蚕户。建立原蚕区标准化生产规程,确保9万张优质蚕种的生产。根据《浙江省蚕种储备管理办法》,探索建立蚕桑良种补贴制度,完善蚕种储备制度,确保用种安全。建立县级蚕种储备制度,确保优质蚕种的供应。加强蚕种质量和蚕种市场监管,严厉打击蚕种非法经营,保护蚕农利益。

4.2 加快桑园优化改造,提高蚕桑规模园区比例

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结合规模园区建设,相对集中布局桑园,加强现代蚕业生产基地建设。巩固长山河桑带。优化沈荡、于城、百步等产区。建立以通元长山河村、新拱村、联新村为主要建设区的蚕桑主导产业园,新建3个蚕桑精品园,形成品种优良、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连片桑园园区,提高桑叶产质量。稳定、巩固年产茧100 t以上的村4个,50 t以上的村30个。

4.3 加快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

通过合作社建设,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提高了辐射能力。全县蚕桑专业合作社数量增加到5家,其中通元2家,沈荡1家,百步、于城1家,社员占总蚕农户的比重达到30%,带动农户数达60%以上。通过组织、合作、服务、管理等推进规范化合作社建设,使之全部实现规范化运作。进一步强化合作社与茧丝企业、蚕茧收购等单位的合作[1]。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大力推广以订单为纽带的“公司+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建立基地,订单收购,实行“优质优价收购、二次返利”等政策,稳定蚕茧价格,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4.4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科技应用水平

围绕蚕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共性技术难题,加大引进和开发力度,突破技术瓶颈。一是推广优良新品种。继续加强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做好新品种的中试、示范与推广,每期蚕作优良蚕品种覆盖率均达到100%。进一步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农桑系列、育711、强桑1号等新品种高产桑园比例上升到60%以上。桑树品种向早、中生合理搭配转变,力争全县早、中生品种比例达到2∶3。二是省力化、规模化种养技术、机械等设施的引进、开发与应用。继续扩大推广小蚕共育、大蚕少回育、方格簇等适用先进技术。小蚕共育、大蚕少回育技术应用达到80%以上,方格蔟等优良簇具使用率达到60%。三是积极推广桑园机械化。桑园土壤耕作、管理及桑叶、桑枝采收实现机械化,提高蚕桑生产机械化应用水平,解决蚕桑劳动生产率低、难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问题[1]。四是蚕桑重大病虫防控与安全生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重点解决桑螟、桑尺蠖在秋季的严重危害,以及秋期中毒多发等问题。五是蚕茧质量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破解蚕茧质量检测难、速度慢,不利于快速合理评价茧质的问题[2-3]。

第10篇

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政府宏观引导,稳定优质棉花面积,优化品种经营方式

山西晋南棉区,特别是运城盆地棉区的永济、临猗、盐湖等曾被授予全国优质产棉县称号,据统计,适宜植棉的中熟棉区约80万亩,中早熟棉区约20万亩,山西棉区的植棉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不成问题。因此,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棉花供需新形势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棉花综合生产效益为中心,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改善品质,提高效益,应该是山西棉花发展的政策导向。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一是要把棉花产业发展列入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农业部门应加强信息引导和科技服务,加速实用棉花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综合防治、叶龄化控等生产技术组装配套,协调运用;三是要加强技术宣传普及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科技入户工程,开展送科技下乡等到活动,提高棉农科技素质;四是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规定,凡获得《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其经营的品种必须是具有《种子生产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并经本行政区域农业技术专家审定委员会审核,符合本区域种植的品种入围,然后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获取本区域经营权,切实加大经营种子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净化种子市场;五是作为专业纤维检验机构,应充分利用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的完整的、先进的棉花检测系统,在棉花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方面最大限度发挥技术优势,服务于山西棉花产业发展。

加强宣传,规范采摘,严格“四分”,从源头上保证棉花品质,提高山西棉花竞争优势

要继续不间断地宣传,利用各种方式如电视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网络、宣传单等,广泛宣传“三丝”的危害,教育棉农在采摘和包装棉花时,不使用尼龙袋、塑料编织袋、麻绳等,通过发放或以成本价供应棉布袋,号召棉农使用棉布袋采摘和交售棉花,并使用纯棉绳进行扎口,棉花收购企业应将异性纤维指标作为收购价格的一部分,参与结算。要努力教育棉农科学适时采收,要在棉花吐絮阶段采摘,不揪桃剥棉,不摘露水花,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在雨前采摘,并搞好棉花“四分”,要把正常棉瓣、僵瓣棉、落地棉分摘,分晒,分存,以便分售,从源头上保证棉花质量。只有控制好源头,严格在产业链条的各环节执行好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才能确保山西棉花的质量优势。

政府牵头,部门联动,各负其责,层层落实,规范棉花经营行为

通过这几年整治棉花市场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才是唯一有效的维护棉花市场秩序的路子。建议由省政府牵头组织由省发改委、质监局、工商局、电力监管委员会和农业发展银行等有关部门组成棉花市场整顿联合领导小组,严格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级发改委应明确取消200吨型棉花加工企业“加工资格证书”的时限;工商部门应坚决取缔无证加工企业;税务部门严格限制税务登记及税票管理;质检部门应依法履行监管职能;农业发展银行应取消对200吨型棉花加工企业的贷款;电力部门应拆除200吨型企业的供电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为目前推行的400吨型新体制棉花加工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才能使目前推行的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取得成效,才能提高山西省棉花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这一环节的监管很关键,监管到位将会影响到棉花的收购环节、采摘环节,乃至种植环节的质量。因此说,各产棉区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棉花工作,各级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层层落实,棉花质量就会得到保障,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就一定能够成功。

调整《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适用范围,加强纺织企业的管理,彻底堵截“小包棉”后路

据调查了解,棉花市场化改革以来的这些年,无证企业加工的棉花大都流向小型的私有纺织企业,也有个别中型的股份制纺织企业在使用。也就是说,这几年非法加工的“土包棉”在部分地方还有市场,同样,随着2010棉花年度的到来,200吨型企业加工的“小包棉”也将变成非法加工的棉花了。如何切断它的销路是一直困扰棉花质量监督工作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棉花执法人员不能在路上拦截运输“土包棉”“小包棉”车辆,另一方面,纺织企业使用“土包棉”“小包棉”又不能进行处罚,从而影响我们棉花执法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建议:调整《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适用范围,应依据《条例》在对纺织企业使用“小包棉”进行检查时,如纺织企业能提供出所使用“小包棉”的加工企业,应对加工企业进行严肃处罚;如果拒不提供的,要对纺织企业进行严肃处罚,这样就可以彻底堵截“小包棉”的后路,从而扩大了新体制棉花的市场,促进了棉花质检体制改革,进而保证了棉花质量。

引导纺织企业兼并、重组,建立大型棉花企业集团,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2001年,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今后棉花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一放、二分、三加强,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一放”、“二分”、“三加强”已基本改革到位,但是“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在山西省并没有有效实施。目前,山西省棉纺织规模已达100万纱锭,年用棉量约20万吨,而山西每年棉花产量约8万吨左右,山西的棉花远远不能满足山西本省的棉纺织企业的需要,如何合理利用本省资源,减少外购棉花带来的物流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是山西省纺织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就是如何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

首先,引导农民组建棉花专业合作组织,自主生产、加工、销售,成为新型的棉花市场主体,提高棉花质量,增强棉花市场竞争力。然后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鼓励棉花生产、收购、加工、贸易、纺织以及其他企业之间的联合、兼并、重组,形成一批综合实力强、能抵御市场风险的大型棉花企业集团。

尽快完善棉花专业仓储制度,大力发展棉花专业仓储

第11篇

关键词:兰州;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243-03

引言

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的当今,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房地产业是否健康持续发展,不仅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但是,由于政府失灵、市场失灵以及行为主体之间的目标不一致等因素,当前的房地产开发中呈现出诸多的不合理现象,并将最终影响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分析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指标体系评价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情况,成为房地产开发研究者们研究的新课题。

近年来,兰州市房地产市场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面积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兰州市房地产市场发展是否是可持续的备受关注。本文借鉴国内外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对兰州市房地产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通过收集兰州市房地产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相关数据,构建兰州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兰州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兰州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为兰州市房地产业发展提供预警和预报,为加快兰州市城市化进程,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四、兰州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分析及建议

(一)评价结果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2007年、2008年兰州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比较低,兰州市房地产业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但随后协调度有很大的提高,2009年兰州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度增加到0.4806,处于不太可持续的水平,到2010年兰州房地产发展基本可持续,而2011年的协调度达到了0.6851的水平,兰州市房地产业发展比较可持续。从图1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兰州市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总趋势是协调度逐年在增加;兰州市房地产业发展从不协调向协调过渡,并向更高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迈进。

(二)建议

1.继续培育和保护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目前,兰州市经济的成长正处于由温饱型到小康型的转变阶段,客观上要求产业结构与之相适应。很显然,只有加快房地产业的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才能建立起合理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2.重视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房地产业发展要与人口发展、环境发展、资源利用相协调。生态保护水平的差异,将会极大地影响房地产的价值,房地产生态价值的实现是房地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使房地产业成为城市生态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中,要逐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绿化带、绿化区域,提高绿化质量和城市园林水平,构造合理的城市绿化系统;要改善城市交通、供水状况,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率,发展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回收再利用,从根本上改善居住区环境。

3.进一步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促进社会和谐。居住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住房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兰州市应通过深化改革,出台政策,制定适应兰州市住房实际的保障措施,消除一切阻碍市场发展和居民住房消费的体制性、政策,完善和落实住房货币分配政策,不断提高职工购买商品房的支付能力,切实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内蒙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产业;可持续发展

环保产业是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由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内蒙古资源型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考验,环保产业发展不仅带动经济产值的增加,提高就业,还可有效保护环境,实现内蒙古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绩世人瞩目,但是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就而言,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内蒙古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在此背景下,政府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内蒙古环保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而言,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相对滞后。内蒙古环保产业的发展缺乏统筹规划和政策导向,大众对环保产业的认识也不到位,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与市场化的要求不相适应,没有形成重点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环保产业体系。由此可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对于内蒙古实施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内蒙古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一)环保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环保产业快速发展。据内蒙古环保产业协会资料,截至2012年底自治区环保产业协会已拥有会员单位172家,呈逐年稳步上升态势。

(二)产业门类渐趋多元

历经十多年努力,我区环保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产业门类日渐趋于多元,涉及环保产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服务、洁净产品生产等领域。

虽然内蒙古环保产业已经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目前尚处在发展初期,产业相对弱小,产业规模、发展水平与节能环保产业发达的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当今世界,环境保护成了当代企业发展的口号,环保产业顺势而生,可持续发展是环保产业的产物。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法制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得到控制,保障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系统。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有高度的知识水平,明白人的活动对自然和社会的长远影响与后果,要求人们有高度的道德水平,认识自己对子孙后代的崇高责任,自觉地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利益而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

(三)可持续发展的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应该是全面的。公众和社会团体不但要参与有关环境与发展的决策,特别是那些可能影响到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决策,而且更需要参与对决策执行过程的监督。

四、实现内蒙古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内蒙古选择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内蒙古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既对内蒙古的科技、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经济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难度。在目前情况下,要增强内蒙古的综合实力,都无法回避科技、经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与整合。因而内蒙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二)在合作与竞争中求发展

内蒙古环保产业刚刚起步,尚处于不成熟阶段,需要加以保护,但这种保护必须是开放式的。把开放式保护理念引进环保产业,既可以使内蒙古环保产业在竞争中发展成熟,又可以保证的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三)积极培育和发展环保产业

1.实现产业规模化

内蒙古的环保产业长期以来企业规模不大,经营分散,竞争力较弱。因此应该选择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实力、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好的重点环保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培育成为具有科技转让能力,有技术、设备、工程应用配套能力的环保产业的主力军,促进形成具有适当规模的,有科研、生产、营销、营运综合能力的环保企业集团。

2.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鉴于环保产业规模尚小,属于幼稚产业的范畴,国家应该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资金投入等多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保护,如何在它们之间取得生态的平衡?可持续发展是必然抉择。要想有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必须同步进行。通过市场有效竞争机制的引导和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完善,相信内蒙古的环保产业将有新的飞跃。

五、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建议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符合时代背景,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保证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利益,也是当前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向。那么,我区应如何正确地指导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关注的重点。

(一)环保产业技术政策。环保产业技术政策是为该产业的科技发展而制定的规划和措施,它是技术和经济发展应当遵循的准则。为了实现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应尽快制定系统的环保产业技术政策。

(二)环保产业政策。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出台环保产业的产业政策,但是已有很好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环保产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它的外部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适时制定产业政策,指导环保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环保产业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引导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研究完善优惠政策。一是税收减免优惠政策,二是预算内财政补助政策,三是建立健全专项发展基金(资金),四是技术引进减免关税政策,五是政府绿色采购目录和政策,六是投资信贷优惠政策。

在当今全球保护环境的大背景下,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提高,各国纷纷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环保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我区环保产业也要抓住机遇,紧跟国际步伐,在竞争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相信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环保产业必然会成为国民经济的又一支柱产业,成为推动我区乃至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参考文献:

[1]李香兰.西部大开发与内蒙古环保产业的发展[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