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6: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动态海报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海报设计;复合形态
一、引言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介的更新,改变了大众的交流方式和审美习惯,使得各种艺术设计形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传统的、惯有的、单一的设计理念和设计作品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受众的需求,设计师们不得不改变设计固有的面貌,开辟新的有效的设计途径。在全球科技浪潮的影响下,传统的海报设计与新媒体艺术对接产生了新形态的海报设计——复合形态。复合形态的产生使海报设计由二维空间拓展到三维空间甚至四维空间,也使得海报设计在媒体介质、材料材质、制作过程、互动性能等方面展现出全新的表现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复合形态的定位
1.复合形态的概念
“复合”含有再结合、融合的意思。设计中的“形态”不仅表示物象的形状、造型,还表示事物各视觉元素之间所表征的功能和呈现的状态。复合形态包含着相互学习而融合的意思,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形态相互渗透产生立体感和纵深感,获得全新的设计语汇,从而展示更好更新的设计。复合形态的出现使海报设计所要传达的信息更明确,视觉冲击力更强,内涵和外延也表现出新的形态和功能。
2.复合形态出现的必然性
信息时代的特征就是信息摄入量大,人与人的交流方式不断变化,整体社会呈现出一种网状的发展。在社会进化的带动下,艺术设计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发展革新,复合形态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首先,当代艺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借鉴和补充,跨界设计与跨界思维的出现,迫使设计师们涉及广阔的知识层面,从不同领域借鉴和学习现有资源,这为复合形态的出现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其次,海报自身的特点与自我转型也决定了复合形态的出现势在必然。海报不会受到空间环境的制约,而且极易融入环境,复合形态的海报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以主动适应新媒介的环境,也可以与其他艺术形式优势互补,成为新的互利整体,这为复合形态的出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复合形态的产生使得海报设计的发展不像以前一样,只是依赖简单的重复或者使用单个概念延续已有的成功。新媒体艺术下的海报设计形态潜移默化之中在与受众的交流方式和技术手段上发生了改变,突破了二维平面的局限性,向动态化、时空化转换。
三、复合形态在海报设计艺术形式中的表现
1.从平面到立体
艺术作品的诞生总是与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传统形式的海报设计形态是在有限的平面的二维空间内,利用以往所惯用的平面视觉语言表现元素来传播信息。新媒体艺术下的海报设计视觉语言是在现代科技水平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理念日益多元化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和流行的,是信息化、消费审美文化的时代产物。它的形态已突破二维空间的限制向三维空间、四维空间甚至多维空间发展,能够调动受众全身的视、触、听、嗅、味等感知器官,引起受众思想感情的共鸣,展示海报设计的全新表现力。例如在平面艺术中的经典泡泡糖海报设计用立体化的表现形式,将嚼过的吹起的泡泡糖粘贴到海报上,将所要传达的信息以具有强视觉冲击力的方式传达给受众。这种复合形态的运用,将海报设计中的传统印刷文化与实物媒介结合,不仅可以使海报充分的与周围环境相互结合,还可以让海报作品跳出平面二维的框架,扩展到立体化、动态化的多元感受,吸引受众的眼球,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
2.从静态到动态
复合形态的表现形式使海报设计的视觉语言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以往二维平面传递信息的表现形式被打破,动态化的表现形式成为传达信息的主流之一,这种形式超越了受众以往的想象,丰富了受众的视觉感受。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款能够与海报人物接吻的装置:POCHUTER。海报显示在电子屏幕上,可辨别用户与屏幕的距离,也可让屏幕上的人物摆出各种表情。当人们把头凑近屏幕时,电子海报上的人物表情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受众亲吻电子屏幕时,海报中的人物会流露出羞怯的笑意,甚至脸红;当用户对海报中的人物轻声细语的说“我爱你”时,她便会含羞地笑。这样的海报设计虽然还处于二维形态中,但是通过声音的传送,已经突破了二维的视觉观念,获得了突破性的创新。动态化的复合形态海报设计具有可视性强,形象化明确,容易让人接受的特点。海报设计与电子装置的结合对传统的海报设计的平庸化、程式化有强大的冲击,也间接提高了设计师的设计思维与设计理念。
3.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在设计中信息传达的成功关键是看设计作品如何能够更吸引受众参与其中。信息的传播不能只靠设计师单方面的告知,更需要受众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作出能动的反应,进而使信息能高效的准确传达。复合形态的出现可以使受众主动的参与设计,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满足一定的心理需求。图4、图5是关于减重和瑜伽的创意招贴海报,将人、物、环境结合在一起,迫使受众被动接受,主动参与。这样的设计形式使海报在形态的转变过程中以平面展示形式推广的同时,更便于阅读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还增强了互动感受。虽然这两个海报设计作品还处在二维平面中,但实际已经具有了空间的延展性,改变了海报原有的传统形态。
关键词:纸艺;海报设计;空间
1 纸艺和海报设计融合的必然性
首先纸艺与海报的融合,有利于纸艺的发展与传承。这里的传承是在有所蹄选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有利于推动纸艺不断更新,创造出属于当下文化的新形式。将纸艺融入海报设计空间的表现,可以帮助设计巩固加深对于海报设计主体的理解、评价、认知的能力,更加鲜明地展现海报设计作品的文化底蕴,深入理解设计作品的内涵。
在当今社会,遍地商业设计的今天,纸艺融入海报设计中可以为其增加很多艺术气息,文化修养。并且增加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满足消费者更多的品位和文化的需求。
2 海报设计中纸艺空间表现形式
海报二维平面表现在形式上给现今的社会审美带来了一定的疲惫,空间的概念注入到二维平面中可以带来很多新的体验和突破。
2.1 “加法”
二维到三维添加融合式“加法”的方式,为海报形态空间由平面向立体转化增添新的形式表现和视觉效果。在二维的基础上寻找立体融合的诉求点,通过纸艺对其加工处理,巧妙的增强海报的视觉效果,并对受众加深印象强化主题。例如“文字飞千里”立体海报,折千纸鹤送祝福是人们寄予美好祝愿的一个习俗,广为流传,当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以后,设计师将立体千纸鹤的祝福引入海报当中,十分巧妙地传递人们心中的祝愿。千纸鹤的加入不但没有显得特别突兀,反而加强了文字的主题与整体感。
2.2 “减法”
通过纸艺用“减法”的方式使得海报空间形态从二维到三维形态延伸,为其注入新的视觉立体形态。纸艺的加工方式有很多其中剪纸、纸浮雕、刻纸等对于纸材的“减法”方式应用到海报设计中,可以使海报呈现半立体效果,更具吸引力。例如,Sulian Legendre为法国吉他大师Pierre Bensusan专辑《MUSIQUES》设计的海报,这组音乐相关的海报作品曾为他金奖。这张专辑融入了多种音乐元素,有中东、美国民遥、拉丁等。这一系列的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将纸艺的折叠、剪切、穿插等手法的融入用“减法”的方式在变化中统一视觉形象,从而形成一系列的形态丰富造型各异的海报招贴。纸艺可以使海报的层次感更强,在不同角度观看可以带给受众更强烈的空间感和趣味感。纸艺有其独特的魅力可以在海报这种绝对静止的画面中看到“时间”传达动态的信息,赋予海报新的竞争力和独特的气质。
2.3 “互动”
纸艺参与到海报设计中,并将受众加入海报的传播与交流中完成设计,是一种新的体验式的设计思路。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让受众变成主动方,参与、触摸、真实感受都可以迅速拉近设计师和受众的距离。不仅可以增强对海报信息的记忆,还是一次与设计亲密对话的过程。设计师黄炳培先生的“父女”“母子”海报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互动式海报,通过纸艺的折、叠、翻的过程,让观者触摸到海报,并和作者一起完成海报信息的传递,将海报的诉求点直接放入互动环节中,和传统的海报对比,信息传递的深度更加生动,为观者带来更多真实的体验和内心的触动。
3 海报设计的纸艺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融合
海报设计的纸艺艺术性与实用性的融合,出发点当然是海报的诉求点为基础,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艺术性必然要服从于实用性。任何革新都不能离开信息主题的传达。海报空间二维到三维的过度延伸是为其提供更多的新的思维的碰撞,开辟新的设计道路,有利于海报在表现形式上的不断深化。设计的灵魂是创新,对已知的海报陌生化处理,并对其进行重新设计,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打破传统平面静态的束缚,并对其空间进行革新处理,增强受众真实感受,为海报设计带来全新的思考方式。
实用性是产生海报设计的根源,以受众者为目标和向导,一张没有实用性的海报也是没有它价值的。艺术性并不是表面的标新立异,而是可以增强受众的注意力,更加有趣生动的把设计展现出来。使海报能更加生动、形象的传达主题意图,从而获得更多的价值。日本著名设计家田中一光先生曾说:“海报是一张充满信息情报的纸作为世界各国人士之间交流的海报,具有设计上独特的普遍手法和情感,优秀的作品可以跨越国境,促膝谈心,相互理解,近年各国招贴为人收藏,正因为有它的时代性和永久性。”纸艺与海报融合不仅可以将纸材加工运用道其中,还可以与设计融为一体,充分地把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结合。
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纸艺与海报设计的融合不再局限于二维空间的设计思维中,大大地扩展了设计领域。无论对于表现形式上的变化还是思维方式的更新,无论对于视觉方面还是触觉方面,设计师都可以从一个全新的方向去探索。
4 结语
无论纸艺使海报的形态空间向立体融合还是向动态空间延伸,纸艺最大的形态特点就是其不仅可以看到并且可以让受众在触感上真实地感受到,而就是这里的真实感给平面的空间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使受众对海报宣传的真实性有了更多的更深层的感触。而无论对于商业还是公益文化的宣传而言,“信任”“真实性”是打开受众的最直接的钥匙。
参考文献:
[1] 吕敬人.书艺问道[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2] 陈琳琳,邬烈炎.现代纸艺[M].中信出版社,2003.
[3] 石原义久.创意之道120位日本当代设计大师的创意现场[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
关键词:视错觉;海报设计;应用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和载体,海报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日常生活中,成为联系设计师思想与受众认知的纽带和桥梁。并且随着知识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创意的不断涌现,海报设计也在随之进行不断的转化,在不断迎合受众心理,寻找刺激点。在这种背景之下,视错觉图形凭借其别具一格的魅力开始活跃在我们的视野中,无数设计师为之倾倒,让毫无生机的海报设计焕发生机,让平面设计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1视错觉概述
通俗来讲,视错觉就是对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产生的一种错觉。从科学角度来讲,视错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自己的认知、平时的生活经验积累与看到的真实存在的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产生了错误的认知,然后将这种错误的认知上传到大脑,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印象,即视错觉。举个比较通俗易懂的例子,众所周知我们早上看到的太阳一般是又大又圆的红红的脸庞,表面看上去是十分巨大的;到中午的时候,太阳的脸庞则会变小,变成黄灿灿的一个小圆,相比早晨的太阳清瘦了不少;到了傍晚的时候,太阳又开始变得厚重庄严,面积又开始变大,颜色开始变红,如同早上一般。其实,太阳的大小、颜色以及形状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太阳大小的不同,是由于地球在公转与自转的过程中,地平线与太阳的距离一直在变,导致太阳在我们的眼中的成像也大小不同,这个例子其实就暗含着一定的视错觉原理。可以说,将视错觉应用在我们日常的海报设计中,能够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也势必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视错觉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视错觉图形是多种多样的,其或是利用颜色对比或是利用几何形态的变化来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从而将海报信息以一种较为新颖的方式传递出去。
2.1图底映衬的视错觉
图底映衬的视错觉表现形式是对图和背景的一种巧妙利用,常规状态之下图是主体,底是背景,底是用来衬托图的。但是,假如我们将图底反转(即将图底对调)就会出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也就是所谓的视错觉,而后会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是因为在图是主体的情况下,图处于靠前的位置,观者能够很容易地感受到其形状;而作为背景的底只是用来衬托图的,是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存在于整体中。当图和底反转过来之后,以图为底,以底为图,此时的图和底都会变得醒目,且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原先被隐藏起来的底显露了出来,以前被置于主体地位的图也变得不那么耀眼,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这种境况之下就会产生一种综合交错、虚实相生、相辅相成、明暗互补的视觉效果,从而以一种更加幽默的方式向受众传递海报蕴含的思想情感。
2.2形态视错觉
在海报设计中,形态视错觉常常被应用在文字图形中,借助文字的残缺不全以及文字形体、结构上的相互结合来形成视错觉图形,这种图形常常被称为“形态视错觉图”。许多著名的设计师在进行海报图形设计时都会选择形态视错觉这种表现方式,将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形态相似的文字图形巧妙结合在一起,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意境。以大家非常熟悉的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印海报为例,其采用的就是形态视错觉的表现方式,不同的人看到这个会章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见解。有的人认为北京的“京”字就像是一个奔跑的运动员,传递出了奥运会生生不息的精神;有的人就单纯地认为其就是一个汉字“京”,代表的是奥运会的主办地,代表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还有人认为其是篆书中“龙”字的变体,传递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其是,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是正确与合理的,因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合了形态视错觉原理,将一些形态比较相似的字体巧妙地拼凑融合在一起,从而生成了一幅相互交融、灵动多变而又富有深意的海报作品。
2.3多维幻象视错觉
在海报设计中,多维幻象视错觉图形是最具虚幻性和趣味性的,它能将二维图形以三维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带给受众一种三维的立体感。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矛盾视错觉首先利用人类视觉中视点的转变和顺序交换,然后在大脑里生成一幅动态的画面,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又十分合乎情理。以索尼广告公司设计的宣传海报为例,无可厚非该海报是以一种二维平面、静止的姿态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但受众看到的却是动态的三维立体图形,这就是多维幻象视错觉起到的作用。该海报形象是由一系列色彩、大小不同的小菱形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则排列成一个规则的圆形,通过色调以及形状的远近交替在受众的视觉盲点中成像。虽然菱形的颜色和形状是不会变的,但是却有一种动态旋转感,图形仿佛动了起来。这无疑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刺激了受众的猎奇心理,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该广告作品的印象。
2.4矛盾的视错觉
矛盾空间是将两种空间构造上相互矛盾的物象进行重组,通过打破时空的界限,获得一种特殊的、永远不可能的非现实的立体幻觉空间,它能够培养观众的理性思维和趣味创意的能力。这类视错觉图形是以貌似同构的组合方式形成非现实的结构关系,初看以为是完全合理的立体空间,经过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许多不合理的矛盾形态。瑞典著名的艺术家奥斯卡•路透斯沃德曾利用这种原理创造了很多矛盾空间图形,他曾经设计过一幅非常著名的海报作品《不可能的楼梯台阶》,该海报作品采用的就是矛盾视错觉图形。受众在看到该海报作品的时候都不知道是上楼梯还是下楼梯,但却从中感受到了艺术家超凡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情趣,具有独特的视觉空间效果。这使得我们有机会利用这种不断转换的空间,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创造有限与无限的空间和图形,以获取强烈的视觉幻象和视觉冲击力。
3结语
视错觉图形拥有多种多样的变形方式和表达方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一系列的设计思想,打破了传统海报设计平淡无奇的设计形式,呈现出新时代创新的三维化的立体效果,将过去、现在与未来,二维、三维与多维充分结合在一起,在传递海报设计思想的同时更能够为受众带来美的享受和创新的刺激。
参考文献:
[1]紫图大师图典丛书编辑部.埃舍尔大师图典[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贡布里希E…H….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刘洋.论视错觉图形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2,33(4):114-117.
[4]夏丽萍.图形创意中“元素的替代”[J].包装工程,2006,27(3):215.
[5]金芳.文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数字媒体的语境下,通过感官性,娱乐性,参与性和主动性来诠释海报语言,将“动”的概念融入“静”的海报当中,从而使艺术设计的传统课程——海报设计焕发出新的魅力.
关键词 :数字媒体;互动参与;海报语言;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68-03
海报又称为招贴画,是运用文字、图形、色彩、版式等视觉元素根据一定的创意主题进行编排的一种街头广告,一般是贴在室内或室外的墙体上.其最大特点就是平面化和二维性,靠好的创意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新媒体时代人们更多注重的是三维甚至四维效果的体现以及人性化的交互体验.艺术设计课程中的海报设计也应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从“危机”中找寻“机遇”.互动式海报设计在传统平面海报当中融入感官上的互动,使它突破二维形态的局限,从静态表达转为动态,让平面海报变得亲切而又富含创意.
1 数字媒体时代下的互动式海报设计
1.1 互动式设计
新媒体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便捷,每一天,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感官体验同身边的事物进行互动交流.交互设计是近些年在设计界提出的较热门的设计理念,它多用于产品设计,以人与产品的互动为主,旨在让顾客有效而愉悦的使用产品.
目前,互动式设计在新媒体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如网页界面的图标设计、网页广告互动等,在街头也有很多广告融入各种媒体技术,集声、像、互动于一体,表现出其震撼的广告效果,如图1是加多宝自动售货机,只要路人在其机器前大喊一声“过年来罐加多宝!”声音的分贝数达到售货机的标准,加多宝售货机就会自动掉下一罐加多宝.这种通过互动就能得到奖励的广告吸引了围观的路人,一罐饮料可以换来那么多行人的关注,其广告效果成几何倍数增长.得到很多群众的赞叹:竟然有如此有创意的宣传方法.这个有趣诙谐的创意来自于澳大利亚的“人体实验自动贩卖机”,在参与者按照机器的指示操作之后,就可以获得薯片.自然的将广告融入生活,吸引顾客与其互动,在引起顾客兴趣的同时起到了宣传的作用,这就是互动式设计的魅力所在.
1.2 数字媒体互动式海报设计
互动式设计追求视觉表现和传播方式上与人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将成为当代海报吸引人群的关键.而传统海报主要是以平面的二维方式展示,大众看来,传统海报是静态的、简单的、二维平面的,不易联想到其动态效果.因此如何将二维静态的平面海报转化为能和观众互动的动态形式,是设计者首要解决的问题.
互动式海报不是“呆板”的陈列品,它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去陈述,而是通过从图形、文字、色彩等编排,将原来二维转向三维甚至四维,再结合不同的材质及人的听觉、嗅觉、触觉等,使人和海报产出互动和交流.而传统的艺术设计平面海报作品是运用图形设计元素来传达信息,这种信息是从一个方向传达出的,由图形本身来告诉给观众,观众只会被动的接受这些信息.这种平面的展示效果,不能同观众互动交流,其传达效果就会弱化很多.海报仅仅贴在墙上所获得的注意度不高,很难吸引观众;平面型海报单方面的去表达情感信息,不一定能引起观众共鸣,容易被人遗忘;平面海报只能对某一地点某些受众有作用,在发展上有局限性.这种单一的海报作品已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和人的感官体验.
如图2由巴西声乐公司制作的《互动声音海报》,海报中心图标表示此款海报能发出的声音.其海报材质就是电影后期特殊配音材质.普通人也许不了解电影电视音效的制作,这一系列海报让观众了解到部分音乐制作过程.使观众在触碰的同时把听觉也融入其中,打破传统平面广告单一靠视觉传达的局限性,使海报的信息传递手段由生理感受上的被动接收转向满足心理感知的主动获取的层面.
2 互动式海报设计的特点
2.1 感官性
现代社会人们在无形中已接受了各种形形的信息,因此,一般的传统平面海报已不能给受众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以留下深刻印象.平面海报主要通过对作品的空间认知、材料运用、造型肌理等元素实现对观众感官上的刺激,达到其表现的主题.
如图3国产惊悚悬疑电影《林妹妹》,首次使用了互动式电影海报,开创了国内运用互动式海报设计的先例.画面中出现的是男主角,毫无表情的脸隐藏在黑暗当中,背景音乐若有若无,搭配上时而一闪而过的光效,当参与者使用鼠标翻转拼图,拼图下若隐若现一张女人的脸孔,整张海报惊悚恐怖的气氛让人不寒而栗.海报通过恐怖的音效和诡异的气氛体现出影片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如图4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年度海报设计,其巧妙地将海报一分为二,贴在墙面的拐角处,人们在墙的一边只能看到海报的一部分,一眼看上去并不能看清楚整张海报,也就无法得知海报上全部信息,观众会用一种疑问的眼光来审视它,而当人们转过路口后心中的疑问便豁然开朗:“S E E BOTH SIDES OF THE STORY”,译为片面的看待事物会影响人们正确的判断与理解,BBC的责任就是为观众提供全面的报道,这种展示是通过这个转角完美的表达出来.
2.2 参与性
观众与作品互动产生的情趣表现也反映出人们的爱好、需求和价值观等.互动式海报站在观众角度,将感受、互动过程作为设计表现方式,它满足了参与者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选择与参与的互动愿望.看重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在引导参与者的过程中发挥感染力和影响力,然后引起参与者的共鸣.
如图5《接吻互动海报》由日本某大学的设计团队制作,当你亲吻海报上的女主角时,女生就会做出例如脸红的反应.事实上的,海报是通过探测参与者头部与海报距离的感应机器来实现互动,当参与者与海报非常接近时,海报就会将预先设置的图片切换过来.这种简单的设置,引导参与者去理解“爱”的主题,从一个良好的互动沟通,达到海报传播某种信息的目的,比平面海报更打动人.如图6麦当劳户外拼图游戏海报,参与者要通过拼图才能复原海报原貌,激发路人的参与感,从而注意到海报宣传的产品.如图7《解码》互动海报实验,来自荷兰设计师Trapped.原有的海报内容隐藏在白纸之下,由行人自己去撕开上面的障碍,才能品味到下面的秘密.
2.3 娱乐性
互动式海报的娱乐性是通过设计师的设计指引,实现观众与海报互动,旨在过程的有趣体验,使观众的大脑在体验中保存了这段记忆,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互动式海报以游戏的方式出现在海报中,参与者有选择的进行观看和互动,通过诙谐的娱乐效果对受众产生吸引力.
如图8《生肖鼠》使海报与包装融为一体.这个作品展开为海报,按要求折叠后变为生肖玩具形象的复合形态.通过有趣味性的折叠过程,实现了二维与三维形态的转换.大众在折叠过程中品味到了中国传统的“年”文化的乐趣.该组海报还设计了包装的延伸产品,如把海报拆成贺卡、说明书等.折叠,拆分等手法体现出后现代设计的游戏心理,更贴近时代.如图9趣味瑜伽互动式海报体现了以柔韧性为主的瑜伽运动.在这一系列广告海报中,当路人将海报抚平时出现的是运动中的人们,接着以海报的垂坠感顺势通过瑜伽动作来体现瑜伽过程中人体惊人的柔韧性.无独有偶,图10海报按照人们平常运动时手指在各种不同的运动身器材上的位置留出了圆孔,受众出于好奇而在不自觉中完成了健身的动作,也理解了海报中的巧妙构思——“健身其实十分轻松”.这种互动式的海报更符合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心理需求,参与者在与海报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并轻松接收海报中的信息.
2.4 主动性
互动式海报与周边路人主动互动交流,人也能成为海报的一部分,从而在过程中诠释海报的真正意图.图11《灵感来了》是一系列表达灵感类主题的路牌招贴,独特之处在于海报中装置了电灯泡,每当电灯泡下有路人经过就会被感应到.当路人行走到灯泡下面时灯泡就会发光.用诙谐可爱的方法主动与路人互动并使其领悟到海报中的信息.图12,是某音乐网站的车站海报,海报中有一个黑色的圆形图案,当等车的路人坐在海报前,就会在无意中与海报融为一体,黑色的图形很快使某个路人成为有着“爆炸头”型的潮人,显示出海报中黑人音乐的主题.
3 数字媒体互动式海报设计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交互的性质是互动式海报发展的前提.当代互动式海报设计虽然处于萌芽状态,但随着我国互动式产品设计的推广,互动式海报的感官性、参与性、娱乐性和主动性将在海报广告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数字媒体时代下互动式海报的优势就在于交互性,摆脱单方面的传递信息,用新颖的表现形式吸引参与者的注意力,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受众对相关信息的理解.随着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的发展,互动式海报设计将加快与传统平面海报的融合,成为海报设计的主流.
4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潮流下,海报设计不断进行自我形态的进化,互动式海报在传统海报创作的基础上,加入了互动设计的感官性、参与性、娱乐性和主动性,使作品更有说服力,易引起参与者的共鸣,创新的表现形式有记忆点,最大化的让海报与参与者进行沟通互动.这样便达到了海报宣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小清.媒体艺术与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阿茹娜.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1.1互动式设计
新媒体时代下,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更为便捷,每一天,人们都在用自己的感官体验同身边的事物进行互动交流.交互设计是近些年在设计界提出的较热门的设计理念,它多用于产品设计,以人与产品的互动为主,旨在让顾客有效而愉悦的使用产品.目前,互动式设计在新媒体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如网页界面的图标设计、网页广告互动等,在街头也有很多广告融入各种媒体技术,集声、像、互动于一体,表现出其震撼的广告效果,加多宝自动售货机,只要路人在其机器前大喊一声“过年来罐加多宝!”声音的分贝数达到售货机的标准,加多宝售货机就会自动掉下一罐加多宝.这种通过互动就能得到奖励的广告吸引了围观的路人,一罐饮料可以换来那么多行人的关注,其广告效果成几何倍数增长.得到很多群众的赞叹:竟然有如此有创意的宣传方法.这个有趣诙谐的创意来自于澳大利亚的“人体实验自动贩卖机”,在参与者按照机器的指示操作之后,就可以获得薯片.自然的将广告融入生活,吸引顾客与其互动,在引起顾客兴趣的同时起到了宣传的作用,这就是互动式设计的魅力所在.
1.2数字媒体互动式海报设计
互动式设计追求视觉表现和传播方式上与人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将成为当代海报吸引人群的关键.而传统海报主要是以平面的二维方式展示,大众看来,传统海报是静态的、简单的、二维平面的,不易联想到其动态效果.因此如何将二维静态的平面海报转化为能和观众互动的动态形式,是设计者首要解决的问题.互动式海报不是“呆板”的陈列品,它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去陈述,而是通过从图形、文字、色彩等编排,将原来二维转向三维甚至四维,再结合不同的材质及人的听觉、嗅觉、触觉等,使人和海报产出互动和交流.而传统的艺术设计平面海报作品是运用图形设计元素来传达信息,这种信息是从一个方向传达出的,由图形本身来告诉给观众,观众只会被动的接受这些信息.这种平面的展示效果,不能同观众互动交流,其传达效果就会弱化很多.海报仅仅贴在墙上所获得的注意度不高,很难吸引观众;平面型海报单方面的去表达情感信息,不一定能引起观众共鸣,容易被人遗忘;平面海报只能对某一地点某些受众有作用,在发展上有局限性.这种单一的海报作品已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和人的感官体验.由巴西声乐公司制作的《互动声音海报》,海报中心图标表示此款海报能发出的声音.其海报材质就是电影后期特殊配音材质.普通人也许不了解电影电视音效的制作,这一系列海报让观众了解到部分音乐制作过程.使观众在触碰的同时把听觉也融入其中,打破传统平面广告单一靠视觉传达的局限性,使海报的信息传递手段由生理感受上的被动接收转向满足心理感知的主动获取的层面.
2互动式海报设计的特点
2.1感官性
现代社会人们在无形中已接受了各种形形的信息,因此,一般的传统平面海报已不能给受众带来感官上的刺激以留下深刻印象.平面海报主要通过对作品的空间认知、材料运用、造型肌理等元素实现对观众感官上的刺激,达到其表现的主题.国产惊悚悬疑电影《林妹妹》,首次使用了互动式电影海报,开创了国内运用互动式海报设计的先例.画面中出现的是男主角,毫无表情的脸隐藏在黑暗当中,背景音乐若有若无,搭配上时而一闪而过的光效,当参与者使用鼠标翻转拼图,拼图下若隐若现一张女人的脸孔,整张海报惊悚恐怖的气氛让人不寒而栗.海报通过恐怖的音效和诡异的气氛体现出影片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年度海报设计,其巧妙地将海报一分为二,贴在墙面的拐角处,人们在墙的一边只能看到海报的一部分,一眼看上去并不能看清楚整张海报,也就无法得知海报上全部信息,观众会用一种疑问的眼光来审视它,而当人们转过路口后心中的疑问便豁然开朗:“SEEBOTHSIDESOFTHESTORY”,译为片面的看待事物会影响人们正确的判断与理解,BBC的责任就是为观众提供全面的报道,这种展示是通过这个转角完美的表达出来.
2.2参与性
观众与作品互动产生的情趣表现也反映出人们的爱好、需求和价值观等.互动式海报站在观众角度,将感受、互动过程作为设计表现方式,它满足了参与者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选择与参与的互动愿望.看重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在引导参与者的过程中发挥感染力和影响力,然后引起参与者的共鸣.《接吻互动海报》由日本某大学的设计团队制作,当你亲吻海报上的女主角时,女生就会做出例如脸红的反应.事实上的,海报是通过探测参与者头部与海报距离的感应机器来实现互动,当参与者与海报非常接近时,海报就会将预先设置的图片切换过来.这种简单的设置,引导参与者去理解“爱”的主题,从一个良好的互动沟通,达到海报传播某种信息的目的,比平面海报更打动人.麦当劳户外拼图游戏海报,参与者要通过拼图才能复原海报原貌,激发路人的参与感,从而注意到海报宣传的产品.《解码》互动海报实验,来自荷兰设计师Trapped.原有的海报内容隐藏在白纸之下,由行人自己去撕开上面的障碍,才能品味到下面的秘密.
2.3娱乐性
互动式海报的娱乐性是通过设计师的设计指引,实现观众与海报互动,旨在过程的有趣体验,使观众的大脑在体验中保存了这段记忆,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互动式海报以游戏的方式出现在海报中,参与者有选择的进行观看和互动,通过诙谐的娱乐效果对受众产生吸引力.《生肖鼠》使海报与包装融为一体.这个作品展开为海报,按要求折叠后变为生肖玩具形象的复合形态.通过有趣味性的折叠过程,实现了二维与三维形态的转换.大众在折叠过程中品味到了中国传统的“年”文化的乐趣.该组海报还设计了包装的延伸产品,如把海报拆成贺卡、说明书等.折叠,拆分等手法体现出后现代设计的游戏心理,更贴近时代.趣味瑜伽互动式海报体现了以柔韧性为主的瑜伽运动.在这一系列广告海报中,当路人将海报抚平时出现的是运动中的人们,接着以海报的垂坠感顺势通过瑜伽动作来体现瑜伽过程中人体惊人的柔韧性.无独有偶,海报按照人们平常运动时手指在各种不同的运动身器材上的位置留出了圆孔,受众出于好奇而在不自觉中完成了健身的动作,也理解了海报中的巧妙构思———“健身其实十分轻松”.这种互动式的海报更符合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心理需求,参与者在与海报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并轻松接收海报中的信息.
2.4主动性
互动式海报与周边路人主动互动交流,人也能成为海报的一部分,从而在过程中诠释海报的真正意图.《灵感来了》是一系列表达灵感类主题的路牌招贴,独特之处在于海报中装置了电灯泡,每当电灯泡下有路人经过就会被感应到.当路人行走到灯泡下面时灯泡就会发光.用诙谐可爱的方法主动与路人互动并使其领悟到海报中的信息.是某音乐网站的车站海报,海报中有一个黑色的圆形图案,当等车的路人坐在海报前,就会在无意中与海报融为一体,黑色的图形很快使某个路人成为有着“爆炸头”型的潮人,显示出海报中黑人音乐的主题.
3数字媒体互动式海报设计的发展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交互的性质是互动式海报发展的前提.当代互动式海报设计虽然处于萌芽状态,但随着我国互动式产品设计的推广,互动式海报的感官性、参与性、娱乐性和主动性将在海报广告设计中得到充分的利用.数字媒体时代下互动式海报的优势就在于交互性,摆脱单方面的传递信息,用新颖的表现形式吸引参与者的注意力,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受众对相关信息的理解.随着新媒体时代数字化的发展,互动式海报设计将加快与传统平面海报的融合,成为海报设计的主流.
4结语
关键词:电影海报图形设计表现设计原则
电影海报是海报设计的一个种类,但是比一般的海报更富有情节性,具有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设计是一种自我形式的推广,更是电影灵魂的直接表达,这种直观的信息传达有时甚至比电影更有说服力。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卢米埃史弟在巴黎的一问餐厅里,向观众放映《火车到站》,当时还制作了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影海报设计。
由于电影海报兼具绘画和设计的特点,以及对电影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后来的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参与电影海报设计,他们将绘画和设计的各种风格相互融合,把多种表现形式、手段和技法综合运用,使电影海报设计很长一个时期内呈现出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多元化发展格局。这些优秀的设计既传达了特定的观念和信息,又提升了电影的艺术品位和价值,同时,也使电影海报成为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收藏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多元化发展,东西方文化日益频繁的交流和融合,现代科技、文化、广告都给电影海报设计带来新的观念,设计师们也在不断尝试、突破常规,在注重电影信息传达的同时,力图使设计出的电影海报独具风格和富有创意,电影海报成为沟通思想、交流情感的媒介。图形,作为海报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这种设计思潮中成为设计师设计的重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功能
图形是一种用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独特魅力,它能够超越国界、排除语言障碍并进入各个领域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是被称为“世界语”的人类通用的视觉符号。因此,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图形具有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易于理解以及将视线引向文案的诱导功能。将不同的图形通过创造性的组合能够产生新的图形语义,使电影海报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从而极大地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并在信息传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电影海报中图形的具象和抽象表现
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是海报设计最基本的表现方式,这种相对意义上的具象与抽象一直都在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两者有着各自的优势和局限,因此在实际应用时,两种表现方式有时会同时出现或者以相互融合的形式出现,设计师通常是根据电影形式和内容的不同。以及观众层次的不同需要而灵活应用的。
1、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具有一种亲近有趣和感人的魅力,是人们乐于接受和喜爱的一种视觉语言形式。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能通过表现客观对象的具体形态来突出电影主题,同时也能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其富有美感的写实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电影海报运用具象图形来传达某种观念或信息,往往可以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如电影《佐罗传奇》的宣传海报设计,画面中佐罗的形象英俊潇洒,黑面具、黑帽子、黑斗篷、佩剑和长鞭,以及人物坚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态,准确地刻画出一位行踪不定、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蒙面游侠。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提高画面的被注意值,而且还使电影宣传更富有成效。
具象图形以其直观的形象性、真实的生活感以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易于快速从心理上取得人们的信任,从视觉上激发人们对电影本身的兴趣和需求欲望,尤其是极具创意的写实图形,其被设计师主观放大的高度逼真的形象,超越了视觉的一般状态,会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上的极大震撼。
由于电影海报设计中具象图形的表现空间十分宽广,所以它的作用不可估量,它以其独特的魅力,至今一直占据着电影海报视觉表现的主导地位。
2、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是“从具体物象出发,不断反复地剔除物的细节,忽略、忘却它的原形,超越它的具体性,从整体意象上把握它的结构形态,也就是要予以抽象化”,是高度理念化的一种视觉表现,集中体现了客观科学技术和时代精神的形式美。
抽象图形的独创性可以使电影海报设计不受任何对象和表现技巧的束缚。不受时空的限制,它通常是通过对构图、形象、色彩的单纯化表现强化电影主题,并使主题更为强烈鲜明,更具有典型性和情感化的特征。如电影《黑暗中的舞者》的宣传海报设计,斑驳的黑色背景,散落的白色文字,突起的盲文。不需要具体的形象,简洁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幻想空间:在想象的明亮和现实的滞重问隐约进发出塞尔玛的歌声,也许此时塞尔玛的灵魂正徘徊在无边的黑暗当中,但天堂的光线就在她的前方,她会在那里看见吉恩清澈的双眼,将在那里用她的天籁嗓音歌唱天堂里的颤音。
抽象图形具有宽泛的象征性,所以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表现的范围也是广泛的,既可以表现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电影主题,又可以表现科技、文化、体育等电影主题。与具象图形的相互结合、互为渗透,可以对电影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这种两者结合的画面,具有简洁、明快的效果和强烈的现代感、形式感和装饰性。
没有一种图形能够如抽象图形的千变万化和象征特性一样涵盖更多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这种宽泛的象征性,要识别和理解它需要依赖于人们的感受与文化程度。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程度、生活经历、性格、欣赏习惯等因素都会使人们对于抽象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选择与运用抽象图形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必须以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文化心理、欣赏习惯为前提,加强针对性和适应性,避免因为视觉语言晦涩模糊出现的歧义性和负面效应,以利于抽象图形准确地表述电影主题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抽象图形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打破了具象表现的单一模式,极大地拓展了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
三、电影海报中图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设计应该遵循“阅读最省力”的原则,形象要高度简洁、富于创意。直观形象性的图形阅读越省力,越能增强其被注意值,进而使人们对所要宣传的电影产生明确而又深刻的印象。
其次,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要符合社会与大众的道德观念,在所传递的信息和社会形态的主流文化相吻合的基础上,画面形象应生动鲜明并给人以美的感受,使人们看后能够产生生理上的舒适感和心理上的亲近感,既设计中通常所说的感情的愉悦性。
再次,图形的形象要主次分明,主要形象应与设计诉求的目标相一致,为电影主题服务,不能喧宾夺主。单纯的追求形式美和自我意识的表现。或者不知所云,都会使人们的注意力分散、转移,从而导致电影海报偏离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目的。
[关键词] 电影;海报;艺术;设计
现代电脑科技的运用,使得电影可以把你所能想象到的一切,都为你创造出来。可以说,电影是人类创造梦想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与其他的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挑战人类想象力的极限。同样,电影海报也不仅是大众获取电影信息的窗口,它还是设计师把这种想象以平面化的视觉语言向你表述的一种方式。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色彩、文字等无不是电影中故事的注解元素,并以强烈的视觉符号吸引人们的目光,为电影增添无尽的艺术魅力。那些经典的电影,打动我们的已经不仅仅是电影本身,其富于创意的海报形象就如同电影凝固的瞬间,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电影海报属于招贴设计的范畴,是一门视觉艺术。它与其他的海报形式,如音乐剧海报、戏剧海报相比,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随着电影的诞生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之前,由于没有电脑和大型的摄影加工器材,手绘海报成为当时重要的宣传方式。手绘创作的自由度很大,可以根据需要对画面进行变形、夸张等处理,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在画匠笔下更加生动、鲜明。这时候的电影海报风格以写实为主,所刻画的内容大多是主要演员的形象,表达直接,亲切自然。像我们所熟悉的《英雄儿女》《林则徐》等电影的海报就是那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电脑合成技术运用非常广泛。设计师利用电脑设计,使得海报的画面效果更加丰富多彩,表现手法也更加多元化,有写实、抽象、意象、象征、表现等。在表现风格上和影片本身的格调也更加呼应,较以往的电影海报具有更强的艺术性。如今的电影海报设计随着电影商业化的运作逐渐成熟,对于一部影片来说海报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一个闪光的卖点。如我们所熟悉的《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等经典影片海报,都令人印象深刻,几乎成为影片的化身。纵观电影海报的发展史,其设计手法上是融电影、文学、美术、新闻传播于一体的综合视觉设计,它要调动形象、构图、色彩等形式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言简意赅,直抒主题
电影海报中的图形元素是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它能超越国界、排除语言上的障碍并进入不同的阶层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语言能够极大地拓展海报的表现空间,使其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在电影海报中,图形的设计有具象和抽象表现之分。具象图形常以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主,以其真实的生活感受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视觉上激发人们对电影的兴趣及需求欲望,尤其是极具创意的写实形象。譬如,很多电影海报将主人公的形象安排在画面的主置,通过其造型、表情、动作等特征来表达电影的主题,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表现手法。还有的电影海报充满特写,一双眼、一双手、一个表情、一个动态,只要是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就会增强观众对电影的观赏欲望。影片《梅兰芳》京剧造型的电影海报通过主人公――那忧郁的眼神和京剧扮相的脸部特写,揭示出戏曲大师生活的坎坷经历。
在电影海报中抽象图形的运用通常是通过对形象、构图、色彩的单纯化表现来强化电影主题,使主题更加强烈鲜明,更具有情感化和典型性的特征。抽象图形的创意可以使电影海报设计在表现对象和技巧方面不受任何束缚,没有时空的限制。抽象图形的千变万化和象征特性涵盖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这种宽泛的表现性,要想识别和理解它还需要凭借于观赏者的感受与文化程度。不同民族、地域、生活阅历、性格、文化程度、欣赏习惯等因素都会使人们对抽象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运用抽象图形设计电影海报时,必须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国写意绘画可以说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绘画形式,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笔墨简单且形神兼备,寥寥数笔便能表现出物象特征以及意境氛围。在电影海报设计中通过国画笔墨的“气韵生动”,能够达到两种艺术形式在审美取向上的精神共鸣。电影《白银帝国》海报即是此例,这是一部讲述晋商传奇故事的影片,其海报是写意的水墨画风格,主人公盘腿而坐、极目远眺的造型身后辅以水墨飘渺、悠远的意境,黑白相间的虚实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款海报不仅使中国观众在接受电影内容的宣传中产生审美性共鸣;同时,这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运用也给西方观众留下了深刻的“中国风”印象。
二、情景交融,追求意境美
综观时下各种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就会发现或以图像鲜明、言简意赅直抒主题取胜,或以色彩绚丽、情景交融追求意境美取胜;成为区别以前的电影海报的一种明显特征。欧美电影海报中相当一部分是以色彩取胜的,从《海上钢琴师》海报中那忧郁的蓝色,到《大鱼》表现热烈爱情的明艳的柠檬黄,或是《总统之死》异动的黑白,海报中会有一种色调给整幅作品渲染出一个情感基调,使你在这种色彩变换中或喜悦、或忧郁、或痴迷。有些电影海报虽然构图简单,但是那令人心醉的迷人色调却能表现出引人入胜的意境。比如《大鱼》的海报设计中一条曲折蜿蜒的小径从色彩斑斓的旷野中延伸开来,通过手绘、摄影图像和字体设计的完美结合,使得整个画面表现出令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在电影海报中意境的表现,往往是客观事物的精粹部分得到集中处理,达到情景交融,牵动着人们的某种情愫。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艺妓回忆录》中,其海报设计将目光聚焦在一张苍白的脸上,鲜艳的红唇、翠绿的眼珠、飘动的黑发,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色彩的冷暖对比,黑白的b暗关系,舞动的头发与平静的表情,这些设计元素如同剧情一般,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得到了莫衷一是的反响。
意境是艺术中的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有些海报追求的是那种写实的自然景象,能使人们陶醉于真实的世界中,去追忆过往的美好时光,或使人产生心驰神往的遐想。可以说,一部优秀的电影海报能够提升电影的艺术品味,甚至成为电影内容所蕴涵的某种文化的象征性代表。譬如顾长卫的处女作《孔雀》,讲述的是生活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北方小城市里的一个五口之家,在一段时期内各人发生的故事,它的海报以麦地为背景,左上方是一个白色的降落伞,右下方的女主人公扶着自行车,出神地望着远方天空。画面以纯度较低的灰绿色为基调,呈现出略带伤感的怀旧情绪;女主人公凝视着远方天空的默默神情,还有象征着梦想的白色降落伞等。这些设计元素与影片的主题意义相得益彰,把观众的记忆带回到那熟悉而又远去的年代里。因此,电影海报设计需要针对不同的影片内容量体裁衣,从电影中找灵感,提炼升华,对主题进行诠释和渲染。
三、异想天开,运用超现实语言
“人的每一个思维活动过程都不会是单纯的一种思维在起作用,往往是两种、甚至是三种先后交替起作用。比如人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就绝不是单纯的抽象逻辑思维,总要有点形象直感思维,甚至要有点灵感顿悟思维。”电影海报的设计和其他种类的设计一样,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创意,而创意是依靠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来实现的。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文艺思潮的影响下,电影海报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段也更加的多样化。尤其是数码技术的运用,更是为电影海报设计开辟了崭新的天地。电脑作为当今最新的高科技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观念和方法,自从被运用到电影海报设计领域后,便以其独特的语言给电影海报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极大地拓展了创意空间,对电影海报设计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电脑既可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也可表现人们幻想中的世界和理想化的形象,还可把表现形式从二维空间的平面上扩展到三维或四维,使画面呈现出强烈的富有意境的美感。电脑设计具有绘画和摄影所无法表现的视觉效果,极大地增强了电影海报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我们可利用电脑的表现手法来打破时空的界限,并将各种不同的元素进行移花接木、改头换面,创造出令人惊奇的画面效果,这样会构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运用这种超现实语言会使得电影海报独具特色。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讲述了一个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女孩安德莉娅为一个著名时装杂志的女主编米兰达做助手的故事,影片中的米兰达是一位在时尚圈中能呼风唤雨,在生活上穷奢极侈,对下属异常苛刻的“女魔鬼”。电影海报中的高跟鞋的鞋跟被置换成童话中恶魔手里的叉子,这种创意手法的运用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但是,值得强调的是电脑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不会创意。那些忽视设计创意意识,以为只要精通电脑技术并配置最高档的机器设备就能做出好作品的设计者,绝不可能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作品。设计师应在精通电脑技术的同时,更为重视创造性思维的拓展与设计能力的提高,重视对主题含义的发掘与表现手段的有效应用,设计出真正富于创意的作品。
另外,电影海报还要传达一些必要的文字信息,如片名、情节、主演、导演、制片商、上映日期等,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也是吸引大众目光的一个亮点。如果我们把传统的文字表达方式解释为“叙述”的形式,那么现代的文字表达形式则带有强烈的“表现”意味。如果说文字的运用以及组合形式在传统的设计中显得较为严谨的话,那么现代的文字表达形式则更为灵活。新时代的新字体是在追求自由、奔放,甚至怪诞、图形化的新概念中产生的,与传统字体的严谨、优雅风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由于现代传达方式的变化呈现出多样性,所以设计师都极力追求标新立异,来增强文字信息的活力与视觉冲击力;把文字作为图形化的要素以及单纯地运用文字作设计的范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说在传统的电影海报设计中文字设计除传达信息外,在形式上只是配角的话,那么,如今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在扩大,甚至在不少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中文字设计被推上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四、结 语
优秀的电影海报一定是浓缩电影中的精华,它不仅是电影的一张名片,而且也是设计师把精彩的故事以平面化的视觉语言向你表述的一种方式,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电影海报的表现形式随着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呈现出多彩的内容;有的追求真实与梦幻的结合,有的追求表现形式的抽象美,有的讲究黑白韵律的静态美,有的讲究色彩的变异、夸张的灵动性,有的是在宁谧、祥和之中呈现出生活的情趣,有的则是在充满激情的画面中喷发出生命的活力。海报与电影的深层关系应该是文化内涵的一致性、同源性,应该是创作者创意智慧升华的“珠联璧合”。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者,绝不仅仅把它当作一种美化,一种外加的装饰、一种锦上添花,而是将自己的情感、思考投入其中,再升华出来,这样的海报作品,才会给人们留下比影片还要深刻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汤义勇.招贴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 索理,齐霞.论电影海报设计[J].装饰,2006(11).
亨利·德·土鲁斯- 劳特累克(Henri de Toulouse-Lautrec)是19 世纪末期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明快的色彩计划与类似场景般的描绘与德加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形体的勾勒处理上又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风格,其创作对其后的野兽派、立体派等都有极大的启发作用。但世所公认他与同时代其他绘画大师最大的区别却是他对于商业性海报设计的热衷与推广,其中许多作品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他的许多油画艺术品。本文即是以劳特累克的海报设计创作为核心,阐述并分析其产生、发展、特性及影响力。
1898 年7 月14 日,巴黎国际博览会胜利召开,闻名于世的埃菲尔铁塔也在诸多质疑声中正式竣工,繁荣而辉煌的工业化时代大步来临。在这个经济飞跃发展的大背景下,巴黎的娱乐文化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巴黎的蒙马特尔地区很早就是作家、艺术家、学生等最爱光顾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摆脱市中心很多旧俗的约束,更为自由,所以很快这里就成为音乐厅和娱乐场所林立之地,面对激烈的竞争对外宣传以提高商家声望就变得日益重要。另一方面,19 世纪末期法国政府解除了对于部分商业海报的禁令,这就为当时各种商业性设计提供了繁荣发展的沃土。
谢烈特与穆卡就是那个时代巴黎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海报设计师,前者最突出的贡献是将原来单调的黑白的文字海报发展成为彩色的图文并茂的设计形式。他的作品颜色艳丽、线条流畅、构图有力,因风格独特人们将其笔下代表的女性形象誉为“谢烈特女”。穆卡是捷克人,但他的成名之作绝大多数都是在法国巴黎完成的,他的作品唯美而富于时代气息,背景中较为规矩的马赛克或棕榈叶图案与前景中造型柔美的女性形象有着一种特殊的形式美。其中许多女性的头发都有着海草般跳跃、缠绕而富有生命力的造型,优雅而美丽。虽然设计并不是劳特累克的初衷和谋生手段,但在这个海报设计较为发达的时代,常年混迹于蒙马特尔高地的劳特累克有意无意间竟然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海报设计师之一,甚至在此方面的影响力还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他当时的一些纯粹美术作品,这大概也是与艺术家关注生活、表现生活的本息相关。
与其他同时期海报设计师最大的区别在于,劳特累克相关作品宣传的对象基本都与其有着某种关联,比如他生活中的一些朋友、他喜欢去的娱乐场所、他参与的某些艺术类组织等,所以更具有现实性,更具有生活气息。1891 年,劳特累克所创作的《红磨坊》无疑是他最有名的海报设计作品之一,画面中央是一位高鼻子长下巴男子的黑色侧影,前方正在旋转舞动的舞女揭示出其根本的宣传主题,顶部是三行红字重复写着的“红磨坊”,其下是黑色剪影的观众。画面呈现梯次排列的布局,单线勾勒的人物与大面积色块的使用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给人印象强烈。而在现实中,红磨坊就是当时巴黎最有名最为开放的娱乐场所之一,也是艺术家、贵族、观光客最爱去的地方,劳特累克也是红磨坊的常客。为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站稳脚跟,红磨坊不仅聘请了当时最有名的名丑、歌星等,还特意请劳特累克为其创作了一系列的宣传海报张贴于巴黎的大街小巷,而这些作品也很快使得劳特累克与红磨坊同时名传整个巴黎。
此外,作为艺术家的劳特累克还有许多娱乐界的朋友,他们中许多人的成名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受益于劳特累克为他们量身定做的海报宣传作品,比如众所周知的布鲁安(Aristide Bruant)和珍妮·阿芙丽(Jane Avril)。布鲁安是一位很有名气的歌星和作曲家,与劳特累克早年相识,他的酒馆“米尔立顿”也是劳特累克最爱光顾的地方。在“米尔立顿”到处都悬挂着劳特累克的艺术作品,一方面装饰和点缀了环境,一方面又起到了作品展示的作用。劳特累克为布鲁安的歌曲绘制了许多插图,并经常为他设计商业海报。劳特累克设计的海报《在大使餐馆的布鲁安》与《布鲁安在自己的酒馆里》都是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着黑色外套,戴红色围巾、黑色礼帽的造型成为布鲁安代表性的形象标志。珍妮是红磨坊有名的歌舞明星,而她的名气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劳特累克相关作品的宣传,她的身影也出现在劳特累克的许多作品之中。她自称有许多情人,却只有一位专属画家。1899 年劳特累克创作的《珍妮·阿芙丽和蛇》就形象鲜明地突出了珍妮曼妙的舞姿,而黑色绣彩蛇的服装又颇具吸引力,画面左下方醒目地标示出JANE AVRIL 的字样,旗帜鲜明。
其次速写式的流畅线条使得劳特累克的作品更为鲜明,动感十足,更有利于其商业目的的实现。这种艺术特点得益于劳特累克的油画创作风格及日常训练方式,他习惯于现场速写,为了描绘快速舞动的艺人和顾客,劳特累克完全放弃了学院派严谨的绘画方式,改以快速的线条描绘人物轮廓,并特意扭曲夸大其局部特征。1894—1896 年他创作的海报《现代工艺》就充分展示出艺术家果决的造型能力,寥寥几笔就塑造出三个造型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大面积的留白处理使得主题更为鲜明,像是一幅快速而就的速写作品。1896 年他创作的《狂牛报》插图也极富喜剧性,画面前方高举双手狂奔的绿衫男子表情生动,追赶其后的是一头红牛,好像低头要用双角顶他,旁边骑自行车的人、站定围观的人、起哄的小狗以及最后紧追的警察都营造出一种诙谐而动态十足的画面。
另外使用稀释过的颜料进行创作,涂色快速而直接并具有一定透明感,适合于大面积的色块涂抹,所以临摹与写实永远不是他表现的重点,画面的艺术感觉最为重要。从这方面也能明显看出日本浮世绘对他的极大影响,他非常喜欢日本的版画技法,所以在创作时尽量避免使用混合的色彩,鲜活的对比色调是他惯有的手法,如黑色与红色的搭配组合就出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1893 年他设计的名为《银》的节目宣传单就是一幅造型简练、用色大胆的艺术作品,背景基本是鲜明的红色,画面中着黑衣的男子与着米色长袍的女性又有着鲜明的对比性,而作为商业性的宣传品这无疑是非常富有眼球效应的。
而且与同时代的许多海报设计师相比,劳特累克此时的海报或其他商业设计作品都有着很明显的现代设计感。他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只是着重于外形的艺术创作,而创作了许多概念化、符号化的设计形象,其中还运用了许多现代主义设计的手法,这的确是其独到之处。如1893 年他为其钟爱的音乐厅“日本沙发床”所创作的海报就非常富于形式设计,并有着鲜明的指代性。这幅作品高78.8厘米,宽59.5 厘米,使用了当时最流行的色板印刷,颜色对比强烈。画面突出了一位金发黑衣的时髦女性和一位老年绅士,而他们座位前方的吧台似乎伸出了诸多象征音乐、指挥等的形式符号,有着明显的指向性,让大家对所宣传的对象有了更形象的了解,极具设计感。另外劳特累克所设计的海报《巴黎花园的珍妮·阿芙丽》也是一件极富想象力和设计感的作品,画面右下方一只强有力的手握着一高跟鞋的中央,以乐符象征鞋跟,五线谱流于画面鞋底,充分地表示出海报宣传的主题。1893—1894 年他所设计的海报《彩纸屑制造商》就以一种极具动感的视觉画面向人们展示出作品所要宣传的主题——彩纸屑,画面左上角抛撒彩纸屑的手生动而有力,黑色标题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艺术效果。而当时绝大多数的海报设计作品都更注重于人物或景象的外在形式创作,很少有这种现代思维性的创作。
虽然劳特累克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和天赋,但个人的命运却充满了不幸。或许是由于父母近亲结婚的关系,童年时意外的骨折使他的腿部停止了正常发育,身高不足150 厘米。正常发育的上半身与相对畸形的腿部使得他走路都很难协调,更不用说参加贵族间的各种娱乐竞技活动。内心的煎熬与艺术创作的孤独寂寞使他渐渐离不开酒精的麻醉,而长期的酗酒极大地摧残了他的身心健康,1899 年他被迫入疗养院接受治疗,实际上就是精神病院。被限制了自由的劳特累克非常痛苦,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创作并出版了一系列马戏团题材的素描作品以证明自己思维正常。离开疗养院之后,劳特累克进行了一次短期的旅行,这对于他的健康无疑是非常有益的。但长期的酗酒与疾病已经让他的身体羸弱不堪,1901 年9 月9 日清晨,“伟大的小男子”劳特累克在母亲的看护下安详地离开人世。在死之前他将画室中的作品全部捐给了故乡阿尔比,1922年阿尔比为了收藏和保护这批遗作,特别建立了劳特累克美术馆。作为现代海报设计与石版画艺术的先驱,劳特累克创造了诸多形象的、充满生命力的作品,尤其是在人物的塑造上别具一格,到今天仍然具有非常大的艺术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何政广. 劳特累克:蒙马特尔传奇画家[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市场潜力大 受资本青睐
据《中国动画电影发 文/杨涵溪
“春节档”刚刚落下帷幕,“情人节档”又强势来袭,备受关注的好莱坞歌舞片《爱乐之城》在内地映前的中文版海报“与时俱进”地加入了它在第89届奥斯卡的最新提名动态。与此同时,影片乡村“尬舞”版、华丽复古版,以及“暴漫”版等非常规的多元化海报也悄然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拉近影片与中国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引发大众热议。
作为电影宣发最常见的物料之一,海报对电影票房的转化率虽难以量化,但其艺术性的高低、醒目的程度、信息量传递的多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观众的选择。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产电影海报制作也迎来行业升级。
特殊广告辅助宣发
近年来,一些兼具创意与艺术性的电影海报逐渐成为国内收藏爱好者的新宠,被赋予更多商业价值。不过,对于新艺联兄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艺联”)总经理王宁来说,自他2008年进入电影海报制作行业起,至今仍时刻在工作中提醒自己――海报作为电影主要宣发物料的本质属性从未发生改变,并且在日趋工业化的中国电影产业中,价值更加凸显。新艺联曾承接《湄公河行动》《盗墓笔记》等影片海报制作,在业内享有口碑。王宁反复强调,“促进上映前几日票房”是海报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这个逻辑看起来浅显易懂,但很多人时间一久难免会忘了初衷。”
一位院线负责人告诉《综艺报》记者,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是进到影院后才开始做决策的,因此海报就成为他们选择影片的重要参考。“有些人看到某张海报,就会立刻表示‘这片子回家上网看就行’,这就是对物料效果最真实的反馈,也是观众最直接的感受。而有些海报做得特别‘暗黑’,年龄偏大的观众可能接受不了。如果影片根本没想包含这部分受众还好,但如果在一些合家欢档期也出现这种情况,就有问题了。”王宁表示,“海报的功用是让观众知晓影片信息并引导他们产生购票意愿,但其中究竟有多少能转化为票房,是不可能有数据支持的,最终的成绩还是要靠电影品质来说话。”
从野蛮生长到理性发展
早期的海报设计师们在电影感与广告性的平衡上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期,同时也见证了行业的野蛮生长。王宁大概在10年前进入到电影海报制作行业,同时代的远山、竹也等资深公司也都是伴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工作模式大都是从模仿好莱坞设计团队开始,逐渐吸取日本、韩国等漫画和电子游戏产业较为发达国家在海报设计领域的先进理念与元素,并摸索更适合中国市场发展的路径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创意与工作方法。
对于满意门、哦啦独立创意工场(简称Ola)等后起之秀来说,电影市场已经成熟,电影产业整体对宣发提出了更高需求,因此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更趋于理性和专业化。在此背景下,一些核心成员脱胎于电影公司设计岗位的团队,获得了更高关注度。Ola创意合伙人之一海瑞告诉《综艺报》,“现在电影公司对设计部门的设置越来越精简,更多片方选择把物料的设计工作交给独立公司操作,一方面能让这部分工作更加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对于设计师来说,从单纯做一份宣发环节上的设计到整体运营一个项目的变化也是一种鞭策。”
北京满意门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孔毅表示,相对的独立让设计工作能更深入电影作品的核心,有利于发现其闪光点。与过去海报设计师只能在电影制作后期参与,并只能利用业已形成的资料与素材进行“拼凑”的方式不同,现在海报设计师大都会在建组时就参与其中,通过接触剧本、导演、演员来提炼卖点,在拍摄期间把后期所需要的各种风格的素材尽可能搜集到,建构起系统的、有层次的平面物料库,供片方取舍。“当然也会遇到素材少、时间紧的情况,这在商业设计圈无可避免。某些项目可能因为前期沟通不力或其他原因导致合作破裂,这时候我们做的基本就是救场工作,只能利用现有素材补救。”Ola负责策略的创意合伙人雪枫对《综艺报》说,“虽然有些时候只是为客户补充一张急需的海报,需要付出的劳动却跟做一套海报没有差别。尽管这样的情况特别棘手,但也能因此为未来争取更大商机,为新公司带来‘额外惊喜’。”
一位在海报设计界工作多年的资深从业者也向《综艺报》透露,对于电影宣发的重视也带来对物料功能盲目迷信和过度依赖等问题,海报制作的价位随之水涨船高。目前国内在业内“能够叫得出名字”的公司大概30余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国内上映的绝大部分电影的海报业务都是由他们分割,但绝大部分公司为维护品牌美誉度,会谨慎制定业务量,不盲目追求扩张。“第一梯队”如新艺联这样的老牌公司只有不到20人,新成立的公司也多以小型工作室的容量运转。尽管业务量庞大,一般公司仍选择“小而美”的方式组建团队,在项目承接上不会让自身超负荷运转,“做每个项目要花费很多精力,而且同档期的电影不能都做,有竞争关系的也不能都做,因为会涉及到营销策略和内容上的保密。一味贪多是会坏规矩的。”王宁说。Ola的另一位创意合伙人李P表示,电影海报的设计工作一般都跟电影运作周期重合,电影运作周期长、结款方式不确定、项目不固定性等原因都会影响项目的结算,因此一般不会供养太多设计师,以免出现运营上的难以为继,“不盲目追求数量,踏踏实实打磨出一些代表作,是希望在这个行业有所作为的公司共同的目标。”
供需双方共同探索专业化之路
雪枫在进入电影海报制作业前一直在广告业任职,作为跨界新人,她从业来的最大感触是电影出品方很少在合作中坚持那些特别背离设计原理的要求,“大概是制作电影的人多少都会有自己的艺术情怀,也有基本的审美素养,所以很少出F特别激烈的冲突。”王宁认为,这得益于出品方思维方式的转变,现在一部电影的海报体量可以从十几张到几十张,规模的增长促使海报制作更多元。“前几年一部片子只有一两张海报的配额,导演肯定会坚持呈现自己特别想要的东西,现在可以融入更多设计师的想法。”
与此同时,出品方也不再一味要求必须在海报上放出花高价请来的明星的“大脸”,这一点让曾服务于博纳影业的孔毅感触尤为深刻。他表示,电影公司开始有意识与第三方团队建立合作,并精简公司内部设计岗位,这释放了尊重设计公司专业性的信号。“在经过许多项目的磨合后,甲方逐渐意识到设计师的工作目标也是为了能让电影被更多观众了解并喜欢,并不是站在与甲方对立的角度进行博弈。我们可以通过近10年的项目经验和专业知识提供更多方向的参考意见。”就此,王宁也发出提醒,尽管电影公司在逐步放权,设计团队仍需把每一步构思以及注意事项都向客户阐释清楚,“这样才更符合工作流程,也是对双方的尊重。”
随着同档期上映影片的增加,为提高辨识度,许多出品方对海报设计的首要要求是差异化――使自家影片能够通过出新出奇被观众记住,也避免因山寨、抄袭被观众诟病。面对这种需求,李P表示并不会刻意规避借鉴经典或优秀的案例,“创意本就是在有局限的条件下,去做无限放大。广告行业有一句术语――‘可复制、可执行性’,有些案例成功的标准正在于它可以被复制,如果遇到特别适合的创意,只要取其精华,可以用电影本身的特点来灵活地使用它、更正它。这不应成为禁忌,要看是否有新内容加进来,是否对这个元素进行了升华。”
不过,主观上的恶意抄袭在海报设计圈一直存在,孔毅认为,它不仅会使甲方的电影作品在映前蒙受不必要的差评,对设计行业本身的口碑也是打击。“虽然行业内目前暂无有效办法进行过多道德约束,但市场最终会做出判决,观众不会消费已经消费过了的作品,他们的不买账就是对不正当竞争最大的惩罚。”
行业前景良好 新生力量活跃
海报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大批踌躇满志的新人加入。新艺联这样的老牌公司在选择新人时显得比较谨慎。王宁表示,“需要同时满足既懂设计、又有审美、还爱电影这三个条件,这会过滤一大批人。如果在面试时,我发现他的志向并不在电影海报设计上,只是把这里当成暂时的跳板,就会建议他改变自己的求职方向。”
李P对新人的态度较为开放,“我是鼓励更多设计师带着天马行空的想法进入这个领域的,他们的创作热情会更高。经过大量实战后,如果一个人悟性足够的话,他会逐渐向专业化平衡,最终变成专注于商业设计的从业者,但他最初具备的热情、品味、对美的基本价值判断非常重要。我们团队在招募新人时会更注重他是否有成长空间,是否值得花时间培养。”
孔毅对年轻一代的新人也更加看好,立志于把自己带领的“全90后”设计师团队打造成为不断制胜的“秘密武器”。“现在‘90后’逐步进入社会,成为新的电影消费主力军,年轻化的设计团队可以更精准洞察同龄人喜好。”在孔毅看来,美术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基本功和审美素养足以跨越海报设计行业的门槛。比起专业,他更看重的是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因为这个行业前景良好,因此也会出现大量诱惑,“一个道德品质出现问题的人在后期可能会因为一己私利给团队带来灭顶之灾。”
电影市场的繁荣让设计师们尝到甜头,但他们大都在采访中表示,不断向大师、经典学习,从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积累素材仍是不断自我提升的重要功课。随着宣传平台的多元化,市场不断对设计师们提出新的要求。王宁举了非常简单的例子,“现在更多观众习惯使用手机APP,或者根据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评价事先做出是否观影的判断。对于设计师来说,现在除了考虑传统的画幅尺寸之外,还需要考虑海报放在Banner(大标题)的位置或在购票栏的尺寸内是不是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果一张海报在朋友圈发出来,受众连点开的意愿都没有,那它无疑是失败的。”
展报告(2016)》(编纂中)不完全统计,2016年有49部国产动画电影拿到放映许可证,上映的有39部,票房总成绩69.19亿元,其中国产动画23.43亿元(含《功夫熊猫3》),进口动画电影45.76亿元。国产动画中,票房突破2000万元的不到10部,有24部在1000万元以下,有10部不到200万元。
从票房成绩来看,国产动画表现似乎并不理想,但资本仍然看好动画产业的发展潜力。近几年,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奥飞娱乐、华映星球等公司不断深耕动画产业,光线传媒还专门成立彩条屋影业,甫一面世就签下十几家动画工作室,发出22部动画电影清单。聚影汇创始人、《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主编朱玉卿认为,2016年动画电影票房比2015年提高57%,说明动画电影发展态势在急速扩张,虽然未能出现像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样的爆款,但动画电影作为一个电影类型的快速发展已成事实。“因为国内某些打着‘合家欢’旗号的真人电影有些镜头并不适合儿童,因此动画电影在亲子观影习惯逐渐形成的这几年里,仍然是家长的首选,成为市场上最受关注的类型之一;又因为进口片数量有限,因此国产动画未来会成为这一领域的主流。”
曾创作过《摩尔庄园》《超能龙骑侠》等动画作品的导演刘可欣对动画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表示乐观,她认为动画电影是非常适合当下中国社会经济的产品,“比起旅行、K歌等休闲方式,可能一场电影加一顿大餐的消费方式性价比更高,形式也更适合亲子家庭。“黑暗的集体观影环境让孩子能更全神贯注投入其中,优秀作品中的教育作用很多时候比家长说教式教育更有效,尤其是一些奇幻冒险类的故事中所宣扬的勇气、友情等品质,会潜移默化在孩子日常生活中起作用。”在银幕数激增的情况下,多元化的电影类型可以更有效填补影院部分档期,对于电影市场的整体繁荣大有裨益,这也是刘可欣致力于低龄向动画作品创作的重要原因。
打造细分领域精品 直击目标受众
尽管观众已经表现出对好作品的渴望,资本也不断加大投入开发项目,但国产低龄向动画电影所表现出来的票房成绩与大众评分网站上的口碑指数却一直不尽人意,还有一些家长因为部分作品中出现过的暴力、打斗等镜头拒绝让孩子继续涉猎国产动画,有极端者甚至做出“审美无能、内容低劣”的评价。
北京三颗石动画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谷淞认为,优秀的低龄动画作品应该至少从四个维度去衡量。首先,符合适龄儿童的视听觉成长阶段,“从儿童成长学角度看,3-8岁孩子最关注的内容依次是音乐、配色、形象,最后才是故事,这和我们传统意义上讲的‘剧本是一剧之本’这个认识完全相反”;其次,一定要有符合孩子认识规律的设计,也就是要有很强的趣味性;再次,即使是反面角色也不能有明显负面的语言和行动方面的不良导向,“低龄儿童不一定能分辨清楚正与反,但模仿力很强,一旦无意模仿了不良行为,改正难度很大”;最后,也是当下国产动画很难做到的,就是让陪看的家长也能看进去,至少不反感,“看似要求很高,但这在国外很多低龄电视动画中都可以做到。”
国产动画口碑在大众评分网站上普遍偏低,刘可欣对此表示理解,她以豆瓣举例。豆瓣聚集的主流观众是青年群体,成年观众的心理会不同于儿童观众。“以我个人多年的创作经验,例如在爆炸的声音、光效的刺激方面,儿童与成人的接受程度有很大差别,有些突然出现的刺激会让孩子们受到惊吓。”掌握观赏性和目标受众接受的尺度在低龄向动画创作中非常重要,但这些尺度却往往因为追求效果而被牺牲。“好莱坞这样成熟健全的产业,作品细分非常丰富,只是因为每年引进的配额限制,我们大多看到的是超A级别的动画,它的成本往往在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美元,从审美到故事水准基本能涵盖全龄段观众。反观国内的创作,最多划分出成人和儿童的界限,但成人向儿童过渡的象限里面,还有很多比如幼童、中童、大童等,涵盖的人群各不一样,也都应该有自己的主体市场。”刘可欣说。
谷淞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尽管考虑到受众的偏差,但业界确实存在一部分所谓的低龄动画打着这个旗号掩盖做低劣动画的实质,“这种现象如果被忽,整个产业将受到更大伤害。”但他也不认同家长对某些动画情节表现出的过度焦虑,“因为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时间不长,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学习和改进,因此有的‘锅’国产动画确实得背。但比如某些新闻报道提到的,有孩子看完喜羊羊后用火烤同学,这明显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严重缺位造成的,最后板子却打在动画身上,这样的‘锅’国产动画没法背。”他还表示,在正确引导的同时,家长也应该尊重孩子的判断,相信他们的选择。
朱玉卿认为,宣发渠道上的错位也是造成电影票房与口碑偏低的重要原因。“现在许多公司在宣发项目时并没有专门做动画电影市场调研,对受众特点也掌握不足,用非低龄的手段、非低龄的渠道做低龄动画电影,失败也是一种必然。”他举例说,彩条屋在做《大鱼海棠》和《你的名字。》这种青春向的动画时获得成功,但也经历了《精灵王座》宣发上的失败,“‘青春光线’驾驭低龄亲子人群的营销和发行上是存在缺失的,它传统渠道上的青年受众对此类产品不会买账。”
增强自身实力 应对更大挑战
针对业界流传的所谓“国内制作和国外水平没有差距,只是想象力不够”这种论调,谷淞表示不能理解,“国内确实有很多企业能够为欧美动画做代工,不过这种代工产品很多是电视动画级,或是动画电影制作流程中的某类非关键环节。从成片来看,国内制作想达到国际动画电影一线水准还有差距,因此培养专业人才、切实提高技术层面的水准仍然是中国动画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年度日常工作包括:为各楼层打pop,巡场,摄影,泛光大屏动态设计,看板灯片等广告物料的更换,做公司广告,国庆气氛,公司dm和软文,公司pr活动的设计部分,其中以公司平面广告,泛光大屏动态设计,摄像和公司pr活动的设计居多,
报纸广告包括5月份-8月份、11月份-12月份平面广告。
pr活动包括:4月份公司开业背景喷绘设计,12星女孩logo、海报设计,魔方大赛logo、海报和户外喷绘设计。
随着对设计的审美和要求增加,基本完成了在设计上由初期的求稳到后期的求美的转变,并对自身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2、本年度取得的进步有哪些?感到的不足有哪些?
在做完手上工作时能仔细检查,避免出错。
在工作中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拍照摄像、平面设计、flash设计、陈列安装等。
在工作上和同事能达成默契,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执行,高效率的完成工作。
在心态的控制上还有所欠缺,在工作上比较容易受情绪影响。
3、自己在能力方面(包括潜在能力)及性格方面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兴趣广泛,好奇心比较重。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爱钻研,接收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能够举一反三,做事灵活且具有创造性和责任心。
性格方面比较乐观开朗,为人风趣,本性正直。缺点是性子直,比较急燥,目前正在逐步往更成熟稳重的方向发展。
4、2010年你的工作目标是什么?打算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来完成这个目标?
2010年,我希望在设计上能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更多的从受众的内心出发,而不是仅仅的只是为了促销。让受从能够看到一些眼前一亮的设计,这对于自身和提升庆春店的知名度都有帮助,当然,这也是对自我的一个挑战。不仅在设计上要有突破,在营销企划方面也要开始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运用在广告设计上。一名成功的设计师必定对市场营销有独道的见解。
要完成这个目标,首先要自已的性格上着手,签于性子比较急,目前正在看一些和修身养性有关的书,对于改善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帮助。平时多看一些国内外的设计营销网站,能吸收更多的灵感并运用在广告上。在工作中多与同事沟通,互相探讨和学习,对于2010,我充满了期待。
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能使人处于一种健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自身潜力,能够适应正常的生活压力,能够有成效地工作,良好的个人习惯又能带动周边环境的改善。因此,将通过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发动全院学生自觉维护工作环境及学习环境,号召大家爱护环境讲究卫生,来减少校园垃圾,治理白色污染,铲除四害生源,消灭卫生死角,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增强群众卫生意识,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改善校园卫生面貌,建立健康绿化的和谐校园。
二、 活动主题:
健康、和谐、绿化
三、 活动时间:
暂定4月6日至4月12日
四、 活动地点:
树达楼前及全院宿舍楼
五、 活动对象:
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全体学生
六、 活动流程:
前期准备:(1)联系好系部宣传部人员于4月5日前出好海报;借好相机;安排好执勤人员;打印好调查问卷及报名表;
(2)邀请我系宿管部配合此次活动,协助查寝。
中期开展:(1)4月6日上午12点之前在树达楼前接受志愿者参与寝室文化节活动的监督人员报名,志愿者主动向同学们宣传重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指出室内死角,并主动帮人倒垃圾。同时对过往的师生开展一次关于校园环境与宿舍卫生环境建设的问卷调查。(进入大学,校园与宿舍就成了广大大学生的第二个家。校园环境与宿舍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的学习状态。倾听同学们的心声,改善宿舍公共卫生,从而切实的为同学服务)
(2)4月11日晚上7点部分志愿者协助宿管部在树达楼门口集合,08级经管系各班级进行检查,拍照。从评委中选出最佳宿舍。
后期收尾:相关同学及时写好通讯稿及总结,收集志愿者心得。统计校园环境的调查问卷,写好总结及时向老师们反映学生对校园环境的动态并对最佳宿舍进行张榜表扬。
七、 活动人员安排:
复印相关资料:1、2
海报设计及后续评选结果公布:1、2
报名活动负责人:1
调查问卷统计:1、2
通讯稿:1、2
活动总结:1、2
八、活动物品及经费:
海报纸及水彩 10元
调查问卷100份 10元
笔2支 2元
活动证书
九、寝室查寝人员以及拍照人员安排:
计量局查寝人员:1、2、3
拍照人员:1名
女生一号公寓查寝人员:1、2、3
拍照人员:1名女生一号公寓查寝人员:1、2、3
拍照人员:1名
十、附录:
关键词:视觉设计;抽象图形;广告设计
1抽象图形的基本概念
1.1抽象图形的含义
抽象图形表示在具象事物中剥离出的独立的本质属性。并非直接表达某种特定事物或形态的含义,而是通过运用或创造象征性的代表物去传达一个理念,即某种概念或意象的载体。它运用图形符号化的元素,通过各种构图方法进行重组和排列,最终呈现出视觉图像符号化的效果。在广告设计中,抽象图形通常用几何图形来表现,通过排列组合或色彩变化等方式传达其要表达的情感。
1.2抽象图形的视觉特点
抽象图形是对复杂的具体事物的充分表达与高度概括,以最简洁的图形直观地展现出来,所以抽象图形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联想性,抽象图形形式多样,不受任何对象和时空的限制,因而能带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在传播过程中更具有广泛性,越来越受大众的喜欢。所以对于许多习惯于具象思维的设计人员来说,需要更多地从抽象的角度来思考。
2抽象图形的分类
按企业广告策略分类,可将广告设计划分为商业广告设计、产品广告设计和品牌广告设计。在商业广告设计中,抽象图形通过点、线、文字和符号等元素构成画面来传达信息,而后由受众通过产生联想来理解其中的意义。在产品广告设计中,抽象图形通过产品的形状和色彩关系来表现产品的特征;在品牌广告设计中,抽象图形用符号化的图形来表达画面的含义。
3抽象图形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3.1在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一个成功的商业广告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抽象图形是整个设计的灵魂所在,它使用概括性的图形来表现丰富的含义。通过视觉联想,观者可以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它为受众的感知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创作空间,使广告设计成为一种互动体验式的设计形式。下面以商业文化广告设计和商业插画广告设计为例展开分析。如图1所示,华沙犹太文化节的宣传海报,此活动是从不同角度展现犹太文化,海报通过运用几种不同的鲜明的色彩和具有概括性的几何图形,拼凑出一张人像画面,生动有趣的同时使观者感受到犹太多元文化的精彩。如图2所示,这幅插画海报作品来源于设计师本人对生活中的小问题和反思,设计师倾向于通过代码将信息转换为从杂乱的网格和图案到超现实的物体或抽象的图形的视觉效果。画面中强烈的色彩对比带给观众无比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3.2在产品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就受众而言,抽象图形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引发观者联想后产生心理共鸣,最终刺激消费者购买。有些产品本身就具有抽象的美感,它很容易通过抽象的点、线、面及几何图形来表现产品的内外特征,且更具有科技感和现代感。如图3所示,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画《红黄蓝相间》,作者使用抽象图形作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如图4所示,由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尔德深受《红黄蓝相间》启发后设计的红蓝椅,它是对《红黄蓝相间》在形式上的立体化展现。这款椅子具有极简的几何结构和难以想象的形式。黑色的图形构建了椅子的空间结构,黄色的断面表现出无限延伸的感觉,垂直水平的抽象图形揭示出色块的韵律,是把抽象图形运用得很成功的产品。
3.3在品牌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抽象图形能够充分传达出广告中包含着的许多设计要素:如视觉中心要素、画面比例要素、风格样式要素及其涵盖的美学概念,在平面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抽象图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点、线、面以及特殊符号元素的组合对信息进行传达,并由受众通过联想去理解其中所具有的含义,从而实现设计的真正艺术价值。苹果公司的商业广告海报设计运用了大量的抽象几何图形作为背景使用。几何图形的旋转重复因符合形式规律而赋予了画面节奏感与动态美,使简单的画面生动起来,科技感十足(如图5、图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