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语师资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新型师资培训模式
一、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师的状况
(一)整体学历层次低
据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小学英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历普遍偏低,大部分为中专学历;而且相当一部分教师为其他学科的转岗教师,或通过短期培训后上岗的教师。
(二)城乡英语师资水平发展不平衡
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相比较而言,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快,国际间的各项交流频繁,有更加广阔的视野,教学条件及相关教育设施完善;而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信息闭塞,教学条件落后。
(三)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教研能力
大部分英语教师将关注点放在了教学的具体案例之中。在乎“怎么去教”,而不是“为什么这样教?”教师只忙于某一活动或游戏的效仿,常常不去深究奏效活动背后的理论依据。由于教育教学理论的贫乏,教师无法展开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无法将教学实践推向更高的层次。
二、师资培训的意义与目的
(一)师资培训是教师终生学习的需要处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信息时代中,所有的脚步都在不断地前行。毫无疑问,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是促进教师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培训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了重要途径。
(二)师资培训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改的高要求使广大小学英语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随着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生全部进入新课程,新课程师资培训的任务越发显得重要和紧迫。
(三)师资培训是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
根据教育部有关指导意见的精神,在“创新、集成、跨越”原则的指导下,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完善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建设,为教师终身性的发展,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载体。
(四)师资培训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需要
师训课程设计与教师教学实际紧密相结合,为教材的研究与实施“三维”教学目标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师资培训的建构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最终目的。为教师走进教材,了解教材,分析教材,吃透教材,运用教材,发展教材提供了扎实广阔的平台。
三、师资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1.按照继续教育的要求,借鉴各地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模式建构的理论和实践,以现代教育与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培训实践为依托,形成以主体教师培训模式为核心(第一层次),以教材培训(第二层次)和课题研讨的分类培训模式(第三层次)为基础的综合整体性教师培训模式体系。
2.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强调以教师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尊重受培训者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需求作为培训的出发点。
3.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在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怎样的专业指导对教师的帮助最大?”在一项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中显示,教师们较多地认为:课改专家与经验丰富教师共同指导课堂教学,经验丰富教师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以及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切磋交流这些方法非常有效。很少一部分认为:与同事共同阅读理论材料并相互交流和单纯学习教学理论知识这两项非常有效。受教师欢迎的指导方式均涉及实践课例,从中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教师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师培训。
4.教师的需求在教学实践中提升。由于学习的革命性变化和创新教育课程内容,教师培训模式要由简单传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反思性的多种模式。教师学习具有如下特点:(1)工作和学习逐渐融合为一,教师工作的同时就是在学习新知识。
(2)由于信息的更新快速的不断加快,学习必须是持续的、终身的。(3)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善于选择并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更为重要。
(二)培训原则
有利于师资培训的许多传统教师培训原则都应该予以继承和发展,并从促进教师全面发展的高度加以丰富,赋予其新的内容。只有全面推行师资培训才能够保证这些培训原则真正得以实施。为更加有效地实施师资培训,在继承传统教师培训的精华的基础上,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还应注重以下五项培训原则。
1.国际化原则
加强同为EFL环境的交流与合作。开拓研发更新、更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借鉴、利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教学方法,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加以创新。打通英语师资培训的国际途径,激活英语教育交流的思路,为广大英语教师提供拓宽视野的机会,获取EFL环境下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2.多元化原则
不断汲取各家之所长,不断丰富师资培训课程,不断优化师资培训模式。在培训课程设置、培训模式等多方面不断注入全新的理念与内容。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教学前沿脉动。以多元综合的教师培训,培养理念新、技能强的英语教师。
3.教师主体化原则
师资培训以教师为主体,注重教师的参与性;以教师活动为主线,注重教师的自我感受,自我提升和自我反思。在实践一反思一研究一实践的链条中,让受训教师感受到专业素质、综合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的不断飞跃。
转贴于 4.普及性原则
师资培训,归根到底是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的培训。它不是精英教师的培训,它是面向每一位教师的实实在在的岗位培训。因此师资培训的广度与频度决定着师资培训的含金量。师资培训应着眼于每一位教师的发展,关心每一位教师成长,解决每一位教师不断面临的问题。 .
5.理论实践相结合原则
师资培训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短期课程培训、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等,这些培训使教师逐渐掌握更先进的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将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四、师资培训特点
(一)阶梯性
教师培训内容的制定,教师培训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受训主体。针对不同的受训教师,采用不同的受训模式,确定更为合理的培训目标将使培训效果事半功倍。英语教师培训根据教师的梯队分布,将培训分层推进。如:
1.教师岗前培训,着重针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以教材、案例为中心,以基本教法知识为辅助帮助教师更快掌握英语教学技能。
2.教龄在三至五年间,此部分教师已掌握了基本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教育教研水平,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教学实践经验,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培训内容以激活教师间的教研网络为主体,为教师间的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教师通过对案例的提出与分析,共同进步,促进信息交流。同时配以相关理论指导,使研讨效果锦上添花。
3.以骨干教师为主,骨干教师的培训重点在于将教师的一线教学成果进行分析与研究,形成科学完善的研究项目;为教师确立教研课题,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英语教师培训以师训内容、师训目标以及师训主体的三维目标确立完善的培训计划。使教师的活动层次相互协调,促进教师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有所发展。
(二)交流性
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能使教师将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课堂上。关注受训主体,注重受训教师与教师培训人员的交流与互动,注重培训中教师与教师的沟通与信息交流。在培训中为教师提供案例交流研讨的环节。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掌握师训内容。
(三)跟踪性
无论是教师在培训中所获得的理论,还是在课例中获得的方法都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全过程反思,不断将知识内化、提升。在一项调查中显示“听课、评课的方式对教师训后工作实践帮助很大”。教师认为:专家、优秀教师和自己合作备课,听课、评课,研究改进;听优秀教师示范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参加讨论,这两种方式比较好。认为与和自己水平相当的教师相互听课讨论;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己的课并点评相对进步较小;显然,教师需要的是跟踪式的培训模式。
五、师资培训的措施和方法
单一的模式往往不能满足所有培训和发展的需要,在培训模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为了尽量避免培训模式和期望结果之间的落差,应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师资培训模式。
(一)专家引领
聘请专家传授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指导教师教学实践:帮助教师更好地提高教育理论修养,为日常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导航作用。
(二)教材介绍
全方位诠释教材,多角度剖析教材:帮助教师迅速了解教材结构体系,理解教材编写理念。
(三)采用请出来,走回去的方法
在教师中间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培训者工作,将好的案例和方法与教师们进行共同探讨与交流,同时教师又把自己的好方法带回到教学一线中。
(四)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两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案例讨论能促进理论到实践的转移;同时每一位教师在分析过程中,找寻自己的影子,不断进行反思与交流。
(五)网络教研
网络和校内教师合作和校际间的教师合作,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形式之一。当教师互相交流观点时,大量非正式信息网就形成了,从而进一步鼓励教师组织自己的专业发展活动。
1.完善教研管理网
分级教学管理:从校、区、市层层推进,形成级级有管理、层层有联络的教学研究管理网络。
2.密切国际间教研交流
依托于国外的教育机构,定期送教师出国进修,拓展教师视野,增强国际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
【关键词】幼儿英语培训;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可行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与国际交流日趋频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作为一种必须的交流工具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重视。许多的中国家长让自己的孩子从幼儿开始就学习英语,他们不断的增加着儿童教育支出的比重,在这种情况下,各类针对低龄儿童的英语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然而随着此类机构数量和规模的逐渐扩大,教学模式陈旧、管理水平滞后、安全问题突出尤其是幼儿英语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了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多数幼儿英语培训机构英语教师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普通高校的师范专业毕业生,可由于师范专业毕业生生源有限,再加上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重点高校的毕业生眼光较高不愿意长期从事幼儿英语培训行业,因此,幼儿英语培训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以及师资队伍的稳定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笔者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由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来培养幼儿英语培训师资队伍,并分析了高职院校培养幼儿英语培训师资的可行性。
一、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定位确保了高职院校培养幼儿英语培训师资的可行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在这样的培养目标定位的指导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心态比较理性,并不像本科生那样有着较高的就业期望,他们能正确面对目前的就业压力,对自己就业预期较为合理,高能成,低能就,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能很快适应并努力付出。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英语教育方向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各类英语语言培训机构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岗位。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在各类英语培训机构成功就业,并能稳定发展,得到各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有许多毕业生或者成为培训学校的校长,或者自己创办幼儿英语培训机构,每年还返回母校招聘新的培训教师。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这些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培养并输送了稳定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二、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为幼儿英语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了保障
(1)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可以保障幼儿英语培训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指的是院校与企业共同协商,签订人才培养协议,以企业方的人才需求为前提,挑选学生组织成立班级,在学生完成校内课程之后,按照协议将毕业生输送至企业。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早在2007年就安排学生前往浙江、山东以及黄冈、黄石、武汉等省市的英语培训机构实习和就业,经过两年的合作,2009年包括温州圣马利英语培训有限公司、黄州欢乐堡英语少儿英语培训有限公司在内的5家幼儿英语培训机构与该校商务英语专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三年来,该校商务英语专业每年确保向这几家签有订单协议的企业输送15~20名学生,极大的保障了这些企业的师资队伍的稳定性。(2)订单式培养为幼儿英语培训师资队伍的质量提供保障。订单式培养还要求以企业的岗位任职标准为基础,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在师资、技术和办学条件等方面深入合作,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切实得到培养和提高,达到企业用工的要求。在订单培养模式下,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可以深层次与高职院校开展广泛合作。高职院校可以按照幼儿培训机构的人才需求开发相应课程,培养专业技能;幼儿培训机构的专家可以来学校交流讲学,做出专业的指导。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订单班在企业的参与下开发了幼儿英语教学法、幼儿心理学等课程,学校还引进企业的针对幼儿教师用人标准,通过各类二课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沟通技能以及耐心、信心等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活泼的性格和能唱能跳的才能。然后通过顶岗实习来检验并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技能,使之成为一名高质量的幼儿英语培训教师。
三、高职院校培养幼儿英语培训师资队伍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落实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
作为高校三大职能之一的“社会服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社会服务”这一职能的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高职各个专业加强了与企业、社会的联系,以期望在社会服务上有所突破。然而,并非所有高职专业的社会服务均能顺利进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一复合型专业,从专业名称上讲是“商务”和“英语”的一种结合,不管是“商务”还是“英语”都无法对应某一具体的工作岗位,这一特点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到了专业的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为了寻求突破,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开始着眼于服务地方经济。由于中国地方经济的差异,沿海经济发达和内陆地区,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均有着其不同的经济特点。鉴于此,不同地区的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其社会服务的突破口也有所不同,有的以外贸企业为服务对象培养人才,有的则选择星级酒店服务外宾,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则选择培养幼儿英语培训师资队伍来实现社会服务功能。黄冈地处中国中部,大别山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涉外型企业在当地发展力度不够,高端星级酒店发展也相对缓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要想从外贸企业和酒店行业寻求社会服务功能实现的突破口比较困难。但是,以高质量的教育教学闻名于世的黄冈却有着其自身的特色,黄冈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有着良好的基础,其教育培训市场也异常的广阔。随着全国幼儿英语培训行业的迅猛发展,黄冈市的幼儿英语培训行业也蓬勃发展,据统计,仅仅黄冈市黄州区注册的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就有十多家,整个黄冈市对幼儿英语培训教师的需求比较旺盛。鉴于此,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以此为突破口,紧密联系黄冈市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加快合作步伐,与他们共建订单班,共同开发课程,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每年为黄冈市幼儿英语培训机构输送15~20名优秀毕业生,为他们提供了优质的师资队伍,为本专业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培养幼儿英语培训师资是可行的。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与社会各类幼儿英语培训机构深度合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当地幼儿英语培训机构培养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参 考 文 献
[1]程艳红.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广西轻工业.2011(6)
【关键词】商务英语;师资培训
一、商务英语师资队伍的现状及不足
商务英语中包含大量的商业、贸易、管理及商业发展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商业信函撰写、商务谈判等具体技巧,而且授课注重实用性。高校开设商务英语课程时普遍感到很难找到合适的教师,据笔者对西安几所开设商务英语课程的高校的调查,商务英语课程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备课量大,而且专业知识要求高,教师普遍不愿承担这部分教学任务。这就造成商务英语课程师资的不稳定,教师水平也常常参差不齐。
但现阶段商务英语教师由于工作经历造成了专业局限,很难满足教学需要,表现在:一是年轻教师出了当学生的校门就进了当教师的校门,无任何实际工作经验,又因课程任务重而无机会参加实践,不能真正符合该课程的教学要求,需要在英语教育、专业实践和行业知识等方面锻炼提高;二是学习英语语言专业的教师语言功底强,但商务知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三是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教师英语语言功底差,同样不能完全承担商务英语的教学工作。英语出色、专业知识扎实、有从业经历的人极少。
商务英语课程具有双重性,是把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语言学习的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商务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商务实践经验,又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只是某一商务领域的专家。但是,如果自身能够是外语与商务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那是更好的结果。商务话语中存在许多的隐性知识。不懂商务(这里不仅指学科知识,还包括行业操作惯例、程序之类的知识),教师可能就会对商务话语中商务知识起作用的过程缺乏敏感,不会真正启发学生从完成商务活动的角度考虑问题。
开展商务英语教学的教师本身必须既有很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同时又熟悉经贸,尤其是国际商务知识。但是从了解的情况看,符合这种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实在是少之又少,除部分外经贸院校外,其他各类院校的大部分教师要么是英语专业毕业,缺乏实际从事商务活动的经验;要么是商科毕业,语言水平较低,很难达到驾驭语言,传授专业知识的能力。甚至是“赶鸭子上架”,勉强对付,教学中也只能是照本宣科。此外,由于连年扩招,师生比例严重失调,一个班的学生多达五、六十,甚至七、八十,在这种学生多、课时少的情况下要想实现教、学互动,并保证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实在是件“难于上青天”的事。
在西方,国际外国语教学教师协会(LATEFL)设立了专门的师资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和壮大师资力量。比较之下,我国的师资问题往往显得比较复杂。机构问题、经费问题、择业观念问题、待遇问题、晋升职称问题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二、商务英语学科师资培养模式的建议
在美国的外语教学界,传统上把师资培养分成三类:师资培训、师资教育与师资发展(Waters, 2005:211),三者互相关联但不尽相同。师资培训一般指提供与课堂教学直接有关的实际技能的训练,师资教育,传授同外语教学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的基本知识,师资发展则在于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三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师资培训注重培养老师“应该怎么教”,师资教育注重培养老师“应该知道什么”,而师资发展教导“当了老师以后怎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我发展意识)。对教师专业素质行为特征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位专家教师(expert teacher)之所以能够成为专家教师,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位教师在岗位上不断学习努力进取的精神(Tsui,2005),所以师资培训和师资教育一般来说是在外界条件的支持下发生的,而师资发展是一位老师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学习并提升素质的过程,需要教员内在的动力。后者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本文关心的重点是商务英语师资培养中的师资教育和师资培训模式。
西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开始着手研究ESP任课教师的师资培养问题,并且有些学者还作了小范围的试验,如Giuseppina Cortese在1985年所作为酒店人员设置课程的案例研究。我国在商务英语教师的培养方面起步较晚,并且目前仍有一些争论。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师资选用,就是一个,一般有两派观点:1)选用以商务为主要背景尤其是在经贸类企业任职过的人员;2)选用以英语为背景,同时又懂得商务知识的人员。笔者认为,基于现状以及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如,需要语言学知识分析商务话语,要求很强的语言功底,熟知教学法以及他国文化等),应以聘用第二类人员为主。以下的讨论也以这类人员的培养为主。
对于商务英语师资的培养,从师资培训的角度(即“应该怎么教”)来考虑,应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职前教育方面,高校教师高门槛的准入制度确保了教师在上岗前接受很好的专业及职业培训,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法的重要性,使受训者了解语言教学的特点,并意识到商务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重要性(特别是需求分析理论),并尽可能为受训学员提供实习的机会,培养其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于教学中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必得从教学实践中才能从师资教育的角度,应注重培养教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商务英语教师,外语教育素质是一般素质,专业教育素质是特殊素质。也就是说,在职前教育阶段,使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要做到听、说、读、写、译样样精通。专业素质方面,尽可能涵盖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之前提到的与商务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的获取可通过让受训者跨院系选修课程,申请第二学位,与国外联合办学培养师资,在学习期间为学员创造去具有涉外商务活动的企业实习或兼职机会等方式。这样可以 扩充受训者相关行业的背景知识,同时,深入企业, 了解各类企业的运作模式、企业文化、行政管理模式、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小结
师资发展虽然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但就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商务英语学科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如果教师本人对商务方向不感兴趣,很难想象他能主动地摄取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学科对于学语言的人来说是相当枯燥乏味的。只有教师充满兴趣,才可能会对商务话语中商务知识起作用的过程敏感,继而真正启发学生从完成商务活动的角度考虑问题。此外,笔者认为商务汉语,及其他双语课程等与商务英语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学科的师资培养经验也可运用到商务英语教师培养中。
参考文献:
[1]廖瑛.试论商务英语的文体风格[A].第五届国际商务英语研究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英汉双语教学;英汉双语师资;师资建设;目标;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003-03
一、引言
自从我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先后开展了英汉双语教学实践,这是未来教学发展的方向,是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近年来,虽然我国英汉双语教学在部分地区和高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还面临不少问题,其中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以我国高校为例,普遍存在双语师资不足的问题,双语师资培训机制尚未建立,这些都阻碍了英汉双语教学发挥其为国家建设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的作用。
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汉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双语师资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他们既要熟悉某基础知识课程,又要精通外语,而我国缺乏合乎此条件的教员。为解决师资问题,有学者探讨了双语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素质)和如何培养、培训双语教师两方面,但都缺少明确的建设目标及有效的途径指导。
为此,要解决我国英汉双语教育的师资问题,首先要树立明确的目标。总体而言,我国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能胜任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英汉双语教学的优秀教师队伍。鉴于我国大、中、小学英汉双语教学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在树立我国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目标的时候,也应该按照大、中、小学三类英汉双语教师所承担的不同任务,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相应的师资建设目标,即各类英汉双语教师能根据各自学生的特点,结合课程特色,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凭借娴熟的英语能力,有效地开展英汉双语课程的教学工作。根据我国大、中、小学英汉双语教学的要求,笔者分别对这三类师资的建设提出具体的目标及途径。
二、小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小学英汉双语教学是我国英汉双语教学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用英语完成学科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兴趣,因而对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难度要求都不高,因此小学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是适度培养具有一定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确保部分教师能进行英汉双语教学。
我国小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培训在职教师。可以从各所希望开展英汉双语教学的小学中选拔一批英语水平较高、对双语教学有兴趣、愿意开展小学英汉双语教学的教师,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在培训时实行“二要、二不要”,具体内容包括:“一要”,是要培养小学英汉双语教师能够用简单的英语开展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课堂教学,这个涉及到提高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和对所授课程(学科)知识的熟悉程度;“二要”,是要培养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小学英汉双语课程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合理使用这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小学生参与英汉双语学习的兴趣。“一不要”,是指在师资建设的数量上,不要追求规模效应,奢望能把所有小学教师都培养成为英汉双语教师,而应该对有条件的教师开展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在英语水平和教学水平两方面均满足要求;“二不要”,是指在师资培训时,不要追求把所有教师都培养成单一类型的双语教师,应该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培养各种类型的小学双语教师,例如通过培训,有的教师能开展涉及多门小学英汉双语课程的不同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双语教学,有的教师能开展某一门小学英汉双语课程的部分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双语教学,还有的教师能专门开展某一门小学英汉双语课程的全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双语教学。
由于各地区的不同小学开展英汉双语教学的时间不同、具体做法也不同,在安排具体的培训内容时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知识水平和层次进行指导性教学;特别是在确保知识传授的前提下,要适当增加培训教师参与讨论和实战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培训,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收获,从而能够很快地开展相关英汉双语教学工作。
三、中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和小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目标相比,中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要求更高。因为在中学实施的英汉双语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开设的双语课程往往要求贯穿整个学期。我国中学英汉双语师资必须有良好的学科背景,同时具备使用熟练、准确的英语开展该学科教学的能力。中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可以采取“长短结合、双管齐下”的方式,所谓“短”就是培训在职教师,而“长”则是在高校培养双语师资生,以此培养更多的中学英汉双语教师,满足教学需要。
(一)培训在职教师
对在职教师开展短期培训,通过各种强化手段,利用较短的时间培养一批能够在中学教授某门英汉双语课程的教师。培训对象是经过选拔的在职中学教师,他们来自有条件开展英汉双语教学的中学,其已经掌握了某门课程系统的学科知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英语水平,此外,他们有兴趣开展英汉双语教学,并且愿意提升自己的英汉双语教学水平。一般而言,由于接受短期培训的中学教师都能用汉语开展某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与学科知识与技能相关的培训内容就可以排除在培训内容之外了。不过,虽然这些教师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英语水平,但是为了确保中学英汉双语教学的质量,在培训中包括一定的英语培训内容还是有必要的,只是需要注意,此类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升他们英语水平的这个层面,否则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针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应该包括英汉双语教学的相关理论与实际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讲授,以此为他们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为今后持续提升英汉双语教学水平提供发展空间。培训可以围绕专家讲授国内外双语教学基本理论、介绍相关实践成果、与接受培训的教师开展讨论,以及接受培训的教师开展反思、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参与双语教学实习等展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他们观摩国内外双语教学的具体做法,学习已有的宝贵经验。
(二)高校培养双语师范生
要从根本上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我国高校应该开设专门的中学英汉双语教学专业或方向。通过大学的系统培养,可以产生一批有扎实英汉双语教学能力和发展潜力与后劲的双语师资后备力量,源源不断地补充我国中学英汉双语教师队伍,保障我国中学英汉双语教学的长期健康发展。
由于培养双语师范生对教学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很高,高校开设这类专业或方向的准入条件比较高,目前以下两类高校具备条件:一类是师范院校,主要是部属师范院校、“211”师范院校和各地重点师范院校,可以在各专业中开设双语师范方向,从完成二年级专业学习的学生中选拔专业优、英语强的优秀学生,从三年级起进入该方向或该专业学习,也可以专门开设英汉双语教学师范专业;另一类是外国语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外语学院,特别是已经开设了英语教育专业的这类院校,其开设英汉双语教学专业优势明显。
当然,考虑到我国中学英汉双语教学对英汉双语师资的要求,由高校来培养中学双语师范生不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政府和高校达成共识、通力合作。要开设这类专业或方向,相关高校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合理规划与建设,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优质的英汉双语师资后备人才。
四、大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大学英汉双语教学的目标以专业性为重要要求,在大学开展双语教学的着眼点已经从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转向了专业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提高英语水平的要求被有机地融入到让学生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要求之中。大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目标就是为我国高校培养一大批能够胜任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授课的教师,他们不仅应该对所授课程的内容了如指掌,而且应该能够驾轻就熟地用英语来讲授这些课程内容,这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与我国中、小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途径不同,想要通过对在职教师开展短期培训、或者依靠高校双语师范专业或方向来培养大学英汉双语教师的做法,都无法满足大学英汉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改变思路,可以通过以下四条途径建设大学英汉双语师资。
途径之一,聘请来自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但能熟练使用英语)的外国教授或学者来我国各级各类高校任教。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聘请了不少外教,但是对于他们是否适合进行英汉双语教学,我们需要进行甄别。他们中的有些人在来我国高校任教之前,从未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做过大学教师,因此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有些虽然在自己国家做过教师,但是除了在英语方面有优势以外,不具备系统的专业素养,因此需要慎重。
途径之二,吸引在海外(特别是英语国家)著名高校获得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回国工作,并鼓励他们中具备良好英语和专业水平的佼佼者开展大学英汉双语课程的教学。由于他们经过了多年海外求学,在英语和专业方面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完全具备了用英语开设与他们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的能力,因此他们的教学无论从课程的专业性还是从英语的熟练、准确程度上,都可以满足我国大学英汉双语教学对师资的基本要求。
途径之三,通过科学、严格的考核,从各高校在职教师中选拔一批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的教师,采取多种扶持措施,帮助他们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开设这类双语类专业课程。这里提到的多种扶持措施,包括学校出台的给双语教师在工作量、课酬、进修、职称评定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也可以指派双语教学专家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与咨询,搭建方便他们彼此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的交流学习平台,提供一切有利于他们改进双语教学水平的机会等。
途径之四,还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外相关大学开展针对提升我国高校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工作坊,让那些对开设英汉双语专业课程感兴趣的教师进入工作坊,学习双语教学理论与理念,熟悉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他们今后开设英汉双语专业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然在进行大学英汉双语师资建设的时候,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以上途径来开展。此外,各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办学特色与优势,积极探索有各自特色的双语师资建设途径。
五、结语
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2010―2020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在我国开展英汉双语教学完全符合这一战略目标。发展我国大、中、小学英汉双语教学是符合国家利益的长远发展战略,是利国利民的战略,能够满足国家全面发展对于高端外语人才和具备较高外语水平的各类专业人才的需要。我国英汉双语师资的建设问题,是关系到我国英汉双语教学能够顺利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要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问题,须由政府、社会和学校及教师个人三方共同努力,共同提高英汉双语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事实上,通过在我国大、中、小学内开展适合各自学生需要和特点的英汉双语教学,能有效提升我国大、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与水平,因此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开展英汉双语教学,同时,师资问题的解决,将有效推动我国英汉双语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泽通,杜留锋.高校开设双语教学的关键环节[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03).
[2]蒲向明.交错的彼岸:游移于英汉双语之间――兼论“英汉双语教学”与“国家汉语战略”的不对称性[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3]朱晔.我国英汉双语教育研究现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6).
[4]朱晔.论当前我国英汉双语教育的内涵与定位[J].外国语文,2014,(5).
[5]姚孝军,陈静,杨亚敏.英语学习者学习方法研究:基于教育心理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02).
[6]王燕华.关于英汉双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对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05).
[7]杨传鸣,李佳新.比较的视野:新加坡双语教育与我国高校双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07).
[8]顾月华,吴振明,董启梅,曹伦华,倪振民,柳袁照,周宇丰,徐天中,薄俊生.“双语教育”的定位及其实施――来自苏州重点学校校长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3,(Z1).
[9]沙丽华,韩德复.“渗透、整合、思维”梯进式双语教学模式的结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12).
[10]王莉颖,熊建辉.探索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全国双语教学研讨会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04,(06).
[11]蔡基刚.中国台湾地区大学ESP教学对大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06).
[12]李同艳.浅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三大瓶颈及其解决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
[13]何云辉,肖爱.我国高校专业双语教学师资的素质要求、构成现状及优化[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国际间交流的频繁和竞争的加剧使许多非英语国家都认识到英语是国家“软实力”,提高国民英语水平迫在眉睫。同为亚洲二战后发展起来的非英语国家,日本韩国两国社会背景相似,英语教育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但长期以来,两国英语教育效率低,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英语水平差已成为不争事实。为了改变现状,两国政府和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英语教育改革力度,从职前培训到在职培训和评估等多环节加强师资建设。日本1979年确立了“英语教师海外研修”制度;1987年起实施“日本教学交流计划”(JET3①:theJapanExchangeandTeachingProgram)(王海啸、张丽萍,2008:29-31);2002年形成了《培养“能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报告。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2003年3月又制定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行动计划》(以下称为“行动计划”)(日本文科省,2002)和“全国6万教师密集培训5年”计划;2009年4月出台教师证更新制。韩2006年11月出台了“英语教学革新方案”;2008年年初时宣布启动TEE(TeachingEnglishinEnglish)项目;2009年出台英语教师资格考试。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确立了英语教育在其国家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将英语教师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使其有法可依、有标准可行。虽然具体措施上存在差别,但是在追求英语教育高品质和全民英语高水平的一致目标下,两国的英语教师发展呈现出相似的新特点和趋势,这对于我国英语教师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教师发展特点
2.1职前教育方面
2.1.1提高英语教师任职资格标准
日韩两国传统的英语教师任职资格为师范院校外语专业毕业并获得国家教师资格证书,但是现行标准有渐高趋势。日本1995年修改《教职员执照法施行规则》规定,要取得教师资格,除了修完规定学分,还要接受初中、高中等教育实习,英语教师还增加有关语言技能水平的笔试和面试。日本全国英语教育学会的教育问题研究会(JACET)2005年对中学英语实习教师提出了涉及个性、教学必要资质、教学知识、关于国际理解教育知识和教养及语言能力六个标准的要求(ibid.)。韩政府2006年出台的“英语教学革新方案”要求在录用英语教师的过程增加试录者用英语论述和听力测验项目,并规定从2009年开始,实行包括英语论述、听力和授课实际能力等内容的英语教师资格考试。相对原来单一的学位加教师资格证,两国英语教师现在任职标准更加重视实习环节,并提高对受聘教师英语(特别是听说)水平和授课实际能力的要求。
2.1.2拓宽英语教师师资来源
日韩两国传统英语教师师资来源主要是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但大专院校培养师资的方式存在一定弊端:课程设置相对滞后;培养方式陈旧(主要是翻译学习);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等。为了改善师资,日本文科省从2002年起要求各地方政府活用地方雇佣特别交付金,增聘“外语指导助教”,聘请社区具有英语专长者参与教育。根据2008年启动的TEE项目,韩国在2009年至2013年内新聘用23000名TEE教师,获得TESOL(TeachersofEnglishtoSpeakersofOtherLanguages)国际英语教师职业资格证书,或在英语国家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均有机会成为该项目教师。在国内外指定学校学习英语课程的或在英语国家取得硕士以上者,或具有教师资格者在应聘时享有一定的优先②。拓展英语教师师资渠道是整合社会力量改善师资的体现,它给当前的师资引入了新的活力,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高等院校英语师资培养方式亟需改革。
2.2在职教师发展方面
日韩历来重视在职教师发展,视其为提升师资力量主要环节,通过在职教育(inserviceeducation)推动提升有关英语能力及教法指导的海外研习。日本在《行动计划》出台后,每年都有2%的教师出国1年进修学习。在韩国世界化促进委员会拟定的加强外语教育相关课程计划中,明确把师资培训放在首位(蔡知润,2001:26)。日韩在职英语教师发展呈现出多个特点或趋势:
2.2.1提高教师的英语综合能力成为主要目标
日本中学教师都是英语专业或本科毕业生,但绝大多数讲不出一口像模像样的英语(朱银辉,2007:59-65)。根据韩教育部统计,韩国目前有中小学英语教师3.3万人,然而能用英语授课的英语教师只占49.8%,真正实践者则更少。教师发音不标准和语法错误常常是学生家长的抱怨的主要内容③。为此,日本《行动计划》的在职教师培训目标之一就是让全国中学英语教师自身英语水平要至少达STEP④预备以及TOEFL550或者TOEIC730。韩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部计划从2010年实施1000名/年在职英语教师回炉再教育的培训计划。根据韩教育部指示,在职教师基础进修课中英语交际能力训练要占到整个进程课程的70%左右。提高教师自身英语熟练水平成为了两国长期以来在职教师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2.2.2由“送出去”到“引进来”
两国培养本国英语教师的传统方式是“送出去”,即将教师派往英语国家培训。日本政府文部省从1979年就实施了“英语教师的海外研修”制度,派遣英语教师到英美等国短、长期访问或研修。同时大力聘用外籍英语教师成为两国改善英语教育师资,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趋势。日本JET计划邀请了一批外籍青年教师(1991年2698人,2002年5676人)来日从事外语教学。实施《行动计划》之后,外语指导助教的来源也由外籍教师扩大到有海外生活经验精通外语的社会人士和留学生,且优秀外语指导助教可聘为正式教师。根据《韩国英语计划》(EnglishPrograminKorea),自1994年起每年自英语国家聘用上千大学毕业生分派到各地中小学任教英语,并效仿日本采取外籍与本籍教师联合教学。联合教学培养了学生运用外语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了听说训练力度,而且外教也可了解本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了以往本籍教师和外籍教师“各自为政”的格局,增强了交流,提高了本国教师语言和教学水平。
2.2.3教师发展的ESP趋势
日韩的全英语课堂教学要求使得英语教师发展出现新趋势。“SuperEnglishLanguageHighSchools”项目目标在于将英语作为授课语言教授其他科目,该模式2005年在日本100所中学试点。韩政府的英语教育革新委员会提出:2010年后,英语教师必须以英语授课。根据韩《中央日报》2009年报道⑤,为了推进大学国际化,近两年在其主要大学中,要求用英语授课的课程大幅增加。以韩国科学技术研究大学为例,2008年其专业课中以英语授课的比例占到了67.94%。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地位基本确定,此举为英语教师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即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教师,同时也对其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3改革教师评价制度2.3.1废除教师终身制韩国2006年开始推行“教员评价制度”,废除了教师终身制。而日本文科省出台的教师证更新制规定⑥,教师每10年都要在大学进行内容、最新知识等“必修”和“选修”科目的培训,培训时间必须合计在30小时以上。结业考试中不合格者若在2年内重考仍不合格,将失去教师资格。废除教师终生制意味着从管理层面上确立了教师发展的终身化,引进竞争也是引进动力和活力,这也意味着教师自我发展的外在驱动力形成。
2.3.2实施优秀教师制度
日本文科省从2006年实施优秀教员表彰制度⑦,奖励公私立学校资质优秀、表现突出的教员。2007年全国有812名受奖,均为35岁以上、有十年教龄的教师,教学成果突出,并有当地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推荐。韩国于2007年9月开始在全国国、公立学校示范实行首席教师制度,在现职教师总数中选拔约占10%的优秀教师为首席教师,提高其薪金;首席教师专门指导教学工作,指导年轻教师。上述两项措施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而设置,都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的道路。优秀教师指导新手教师、年轻教师,从而形成了教师教学梯队和学习型组织,前者对后者起到了激励作用,促进其专业发展。
3.几点思考
怎样有效借助改革形式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我国现阶段英语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两国的英语教育改革影响了教师发展,同时也给我国正在进行中的英语教育改革和教师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3.1关于外籍教师的引进
根据美国世界英语教师协会(TESOL)统计,现在全世界英语教师中有80%为母语非英语教师。引入外籍教师固然可以暂时帮助改善非英语国家的英语师资,但是从长远规划看,仍要持续提升本国英语师资和水准。为实施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的韩国英语计划,用于聘用外籍英语教师联合教学的预算每年高达3400亿韩元,而投入韩国本籍英语教师3万人的在职培训的费用只有不到一成(63亿韩元)。如何有效地利用外籍师资,完善机制,让联合教学最大程度上惠及本国英语教师发展,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2006年在我国汕头大学召开的TESOL国际研讨会上,汕头大学英语语言中心主任刘骏博士提出了本地教师和外籍教师合作的模式,即建立“英语教师社团”。利用每周教学研讨会,本籍和外籍教师分享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和心得体会外,还会听取海内外专家的讲座报告。文秋芳教授表示,这种方式可以使中国教师和外国教师之间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的目的(转引自李立,2006)。
3.2关于ESP教师专业发展
英语教师和其他科目专业教师的角色界限模糊及英语学科属性的不确定使前者对自我定位和发展方向感到迷茫,从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心。这就要求必须从理论上探讨英语教师向ESP方向发展的合理性,从系统上构建ESP教师培养和发展的框架。毕竟,这条道路仍在探索之中。在我国,一些学者已经开始了一些相关的讨论。蔡基刚(2004:22-27)提出高校“大学英语是以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这就预示着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将逐渐向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方向转移;并鼓励年轻的具有硕士学位的外语教师攻读其他专业的博士学位,加强和双语课程的专业课教师的业务合作。何文贤(2006:28-32)提出了ESP教师教育基础模式,ESP教师应具备知识基础结构(专业知识、技能、态度)和专业实践环节。贾敏(2008:303-304)提出了跨学科团队合作教学和“双师型”师资培养的教师发展模式。双师型教师意味着教师精通英语语言技能,具备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所需的教育学知识和教学方法与能力,还要有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实践经验。
1.关于开设进程
目前,本地区共有63所小学,其中完全小学58所,不完全小学5所。本地区共有小学生38087名。
目前,本地区小学已经全面开设英语课程,其基本进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起步较早。在当地党政的领导和重视下,本地区小学英语课程开设起步较早。90年代末,首先在实验小学进行试点。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开始后,本地区虽然不是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但是,英语课程实验与国家课改实验区基本同步,于XX年开始开设英语课程,比大市其它县市要早得多。据了解,目前大市其他县、市只有市(县)城区少数有条件的实验小学开设英语课。
二是分步实施。按照教育厅文件要求,吸取省内外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经验,我们制定了英语课程开设方案。按照方案,本地区从XX年秋季开始,城区3所小学和乡镇所有中心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从XX年秋季开始,本地区所有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全面开设英语课。XX年年,政府有关领导亲自关心小学英语课程开设工作,本地区10所省级实验小学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2010年本地区所有小学的一、二年级,全面开设英语课程。按照计划,今年秋季,英语课程覆盖所有学校、所有年级。在教学内容上,为防止英语教学与汉语母语学习相互干扰,各学校一年级英语字母教学皆在语文汉语拼音教学任务完成并得到充分巩固的基础上进行。
三是步履稳健。专门召开了开设英语课程动员会。制定了《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程实施方案》。每年安排师范英语毕业生选聘计划,陆续补充师资。不断由教师进修学校进行英语师资转岗培训以及在职进修培训。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活动,形成校本研修制度。
2.关于教材使用
1-6年级目前使用的教材为江苏译林出版社与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的《牛津小学英语》。该教材词汇量较大,内容丰富。
按照省教育厅、财政厅有关文件(苏教基〔2010〕6号)规定,3-6年级英语教材,属于义务教育免费教材,其费用由省级财政统筹中央补助经费统一承担并实行国库支付;1-2年级英语教材,属于地区教学实验教科书,其费用由本地区财政负担。
3.关于师资状况
本地区英语任课教师共360名,其中,英语专业130名,非英语专业256名。为保证英语课程的开设,近年来我们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解决师资缺乏问题:
一是招考。每年新教师招考时,向小学英语倾斜。尽管每年所下达的新分配的聘用人数指标很紧,但对小学英语专业毕业生在聘用人数上都给予最大限度的倾斜。XX—2010年期间,政府下达的总指标575人,其中小学英语教师共招考109人,占总指标的20%。XX年年,为启动小学低年级英语课程的开设,安排小学英语指标30名,占当年中小学进人指标的26%,比上年度增加50%。
二是培训。对非英语专业的教师进行培训。自XX年以来,依托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7期培训班和一期提高班。迄今为止,参加培训转岗英语教师有269名。
三是委培。从XX年年起,采取定向委培的办法,解决师资来源问题。XX年年共委培小学师资23人,其中小学英语14人;2010年共委培小学师资29人,其中小学英语师资11人,2010年委培30人,其中小学英语8人。
4.关于课程设置
3-6年级,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每周安排3课时。
1-2年级每周安排4课时,每节课20分钟;由于国家课程计划中低年级没有英语课时,目前,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中安排低年级英语课时。
二、存在问题
1.在教材方面,词汇量大、内容多,课程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同时,教师普遍感到课时不够,备课的要求高,一些转岗改教的老师似乎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研修要求很高。
2.在师资方面,一是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通过转岗培训从事英语教学的269名教师中,有些教师语音和听说能力等基本功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负担较重,小学英语教师一般都跨年级上课,任课班级多,备课量大,教师工作负荷较重,无暇花费更多的精力更大幅度地提高自己的英语教学水平;三是职称评定有障碍,大多转岗培训的教师所拿文凭都不是英语专业,职称评定的时候所教科目与文凭对不上号,按照目前市职称评定的要求,似乎或多或少地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称评定。
三、应对措施
1.招聘专业师资。今后,本地区小学事业将基本稳定在现有规模:学生35000-38000人,班级900个左右。从人数上看,现有英语教师规模,能基本符合要求,但是,对照高标准要求,专业合格人数太少,很多是通过培训临时转岗的。现有222名专职英语教师中,有62名专业学历有待进一步对口;现有138名兼职英语教师中,有135名专业有待进一步对口。因此,请求今后陆续招聘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加快英语教师专业学历的合格化进程。
2.实施科研兴师。以科研兴教为抓手,以打造优质资源为契机,以编精练题、易错题,写教学案等为手段,通过磨题、研题,磨课、研课等过程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加强专业培训。需要对部分转岗教师进行2次培训。
论文摘要:学前双语教育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劫儿园青眯双语教育,实践双语教育。而双语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双语师资。本文阐述了学前双语师资涵义,论述了学前双语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探讨了学前双语师资的规格标准及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的途径。
五年制大专院校学前双语教育师资是基于在学前阶段开展双语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的前提下提出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以培养儿童学习英语兴趣为主要目的的学前双语教育在全国不少地区拉开帷幕,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双语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双语师资。目前,我国双语师资的语言技能、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与提高。与此同时,学前双语教育的研究也逐步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拟对近年来我国学前双语教育师资的规格标准及培养作初步探讨,以促进我国学前双语教育的顺利进行。
1学前双语师资的涵义
在我国对学前双语师资的涵义,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认为学前双语教育师资是指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汉语和英语在学前教育机构组织和开展一日生活活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教育工作者。由此看出,承担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师应同时兼备幼儿教师和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即是合格的幼儿教师和合格的英语教师集为一体的“双师型”。
2学前双语教师素质的构成要素
学前双语教师是师资队伍中的一员。除了应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从事学前双语教育所需要的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1>教师的共同素质主要指思想素质、身心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具体来说,在思想素质方面,教师应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身心素质方面,教师要具有健康的体魄,乐观向上的性格与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自控能力。在文化素质方面,教师除了应掌握本学科专业文化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外,还应具备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能力素质方面,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等。
(2)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主要指教师应该具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综合知识,包括具有系统而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具体指准确而流利的英语语音语调、一定的贴近儿童生活的词汇量、牢固的语法修辞及文体方面的知识以及本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背景。同时,也要掌握现代语言学理论、外语学习理论和学前英语教学法,了解各种英语教学流派及其发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指幼儿教师应具有正确而先进的儿童观与教育观,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了解当前的各种幼儿教育模式,具有参与幼儿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熟悉现代教育及幼儿保健、教育、教学和幼儿管理的一般原理,了解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幼儿教师还应具备从事幼教工作所必需的艺术、体育技能,生动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儿童学习和活动的管理能力。
3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学前双语新师资是指通过高师或幼师职前培养出来的合格的新教师。他们是按照合格的幼儿教师和合格的英语教师的标淮培养出来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在职的幼儿教师也渴望成为学前双语教师,而在英语方面不足。基于以上原因,必须将英语教师和幼儿教师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归结起来有两种解决的途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
3.1职前培养
职前培养就是指师范院校学前专业学生的培养,其模式为:
(1)以培养学前双语师资为目标的双语班。
许多师范院校开设了学前双语专业,他们不仅学习动儿教育的全部课程,还要学习相应的英语知识,毕业时须达到英语大专毕业水平。在学习期间,每学期至少有两周到幼儿园见习、实习。毕业前最后一学期,顶岗实习半年,实现学校到岗位零距离对接。
(2)以选修课的方式培养双语教育师资。
师范生在主修某一专业的基础上,可选修双语教育的某些课程,并通过考核,达到双语师资的标准可颁发双语教师的资格证书。
3 .2职后培训
职后培训即在职教师的培训,就是对目前符合一定条件的幼儿园的在职教师进行学前双语教育方面的培训。根据各地双语师资的基本情况,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前双语教师在职培训大纲》中明确指出:“使学员对双语教育的基本理论,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学前双语教育课程的设置有清楚的认识;使学员对儿童的认识发展规律和儿童二语习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有整体的了解;使学员掌握相应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能力。”
关键词:长株潭地区;少儿英语培训;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影响的不断深化,长株潭地区少儿英语培训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陆续出现,亟待解决。为解决问题,我们对长株潭地区少儿英语培训进行了调研,总结了该地区少儿英语培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及家长、培训机构、教育和工商部门三个方面分析了促进该地区少儿英语培训的健康有序发展的对策。
二、长株潭地区少儿英语培训的现状
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实现,该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科教文化方面更是蒸蒸日上。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英语的重要性得到有效体现。少儿英语培训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节假日甚至出现了少儿英语培训的热潮。同时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口号影响,家长逐渐认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小孩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广大家长的目标。
根据针对家长的调查问卷可以得知,约83.2%的家长曾经送孩子参加过少儿英语培训班,且出现少儿英语培训低龄化趋势。其中,为了提高孩子竞争力的家长占58.1%,掌握语言技能的为18.7%,提高英语成绩的占17.4%,从众的家长为4.2%,其他原因占1.6%。
长株潭地区的英语培训机构一般都设有少儿英语培训部,如新东方泡泡少儿英语和新航道派乐多等等,也有一些专门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如小星星英语和昂立英语等。因此,少儿英语培训几乎是长株潭地区英语培训市场最重要的部分。该地区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规模普遍不大,但是数量较多,分类较广。一般情况下,这些少儿英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剑桥少儿英语和新概念英语等。考虑到小孩的好动性,大多数少儿英语培训都是小班上课,一般每个班学生不超过20人。教师通常组织学生玩小游戏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设置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自主表演,所以一般的少儿英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是,据调查显示,约30.3%的小学生对英语培训效果满意,32.5%比较满意,33.8%觉得培训效果一般,3.4%对培训效果不满意。
该地区90% 以上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都是民办的培训机构,属于企业性质,均以盈利为主要出发点。所以这些民办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办学理念和宣传策略,以及培训内容均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为吸引更多的学生和盈利,各培训机构在各方面竞争激烈,难免产生一些不同程度的负面问题。了解和发现少儿英语培训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不仅有利于北部湾经济区英语培训市场的继续发展,更有利于少儿的英语学习。
三、长株潭地区少儿英语培训存在的问题
据针对家长的问卷调查显示,该地区少儿英语培训最大的问题是管理不善的问题,约占32.1%,其次是价格问题,23.8%的家长认为培训机构或多或少存在价格混乱的现象,16.3%的家长则认为培训机构的教师是培训效果不佳的最大动因,同时,也有11.7%的家长认为培训教材存在问题等等。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长株潭地区少儿英语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师资良莠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长株潭地区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师资一般为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专职教师主要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兼职教师多为在校大学生和在职公办教师。这些教师虽具备教学经验和技巧,但由于社会英语培训本身的商业性质,使得他们在教材选择、课时安排、教学方法上无法遵循英语教育的内在规律,形成了浮躁和媚俗的教学风气,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即使有些机构声明其采用专职的英语教师,接受过统一的培训,但由于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二)培训市场混乱,竞争无序。非法培训机构存在,引发市场竞争混乱。据调查,许多小规模培训机构没有进行正式登记注册,逃避了工商和税收管理。主要租用简易房屋作为培训场所,教师多为兼职大学生或教师,培训成本相对较低。为了招揽学生,他们常常降低价格,虚假承诺,造成市场竞争混乱。同时,关于少儿英语培训的虚假广告和欺骗行为也经常存在,有时存在着严重的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宣传册和广告上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的欺骗性。
(三)品牌效应不明显,竞争优势不突出。品牌是产业生存之本,品牌竞争力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表征。优质的品牌是少儿英语培训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持续、有效地获得市场认同与支持的整体形象特质。长株潭地区少儿英语培训机构较多,一般为中小型少儿英语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资金投入较少,组织管理不够完善,竞争优势不突出。故有些小型和中型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几乎没有品牌效应,竞争优势不突出,在市场竞争的冲击下被淘汰出局,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几乎每年都会重新洗牌的局面。
四、长株潭地区少儿英语培训的发展对策
为解决上述问题,家长和学生、培训机构、政府教育和工商部门应从各方面努力促进该地区少儿英语培训的健康有序发展。其中,家长和学生不应盲目跟风,而应按需参加培训,并对培训效果作出有效评价。培训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举措如下:
(一)加强师资管理,打造优良教师队伍。在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日常管理中应加强教师管理,完善上岗机制。所聘教师必须精心挑选,在获得要求的资格证明后,才可以上岗。所聘外教必须具备《外籍教师聘请资格》的证明。其次,外教必须是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公民,大学本科毕业,并拥有TEFL或TESOL证书及相关部门颁发的《外国人专家证》,还要接受相关培训,而且应该通过有关测试后才能任教。
(二)提高少儿英语培训行业的准入制度,规范少儿英语培训行业标准。为提高少儿英语培训的行业准入制度,教育和工商部门在颁发教学许可证时应严格把关,应对培训机构的软硬件设施进行综合考察。培训机构应该拥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和充足的教学硬件设施,拥有一支稳定合格的师资队伍等等。对师资队伍而言,授课教师首先必须达到一定的学历层次,持有教师资格证,其次是具有创新思维。这样严格把关才能全面提升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办学水平,进一步保证英语教育的质量,使少儿英语培训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行业标准是指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对于少儿英语培训行业而言,有了既定的行业标准,培训机构就不会依赖某个或某些名师,即便名师不在该机构了,但是行业标准依然存在,新进的教师依然可以保证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的有效教学和有序运转。行业标准对较大规模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来说更加重要。较大规模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约占有市场份额的80%,教职员工数量较大,学生数量也较大。在此种情况下,较大规模的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必须建立在高度分工和高度综合的原则上,每个部门,教职员工应该有精细的分工,并应该按照总体要求各司其职。因此,标准化教学会日益变得自觉,有利于按系统观点实行全面管理,从而保证少儿英语培训质量。
(三)形成品牌意识,打造少儿英语培训名牌。调查显示,在选择英语培训班时,家长和学生存在跟风的心理,别人都说好的就是最好的。在没有名牌引导的情况下,家长一般先了解和比较培训机构的信誉、收费情况和师资水平等,然后再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综合实力最强的。在这种情况下,规模较大和综合竞争力及品牌强大的英语培训学校便会在学习者的选择中脱颖而出。优质品牌是英语培训产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持续有效获得市场认同的整体形象特质。对于少儿英语培训行业来说,品牌包含教学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及可持续性发展,一个可靠的品牌会做到质量与经济效益并重。由此可见,少儿英语培训产业品牌化将不可避免地成为英语培训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将带动长株潭地区少儿英语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结语
长株潭地区少儿英语培训正处于欣欣向荣的发展过程中,但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培训机构教学环境亟待改善,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广告宣传时应该做到诚信宣传。为了适应发展趋势,培训机构应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应确保优质师资,加强教学培训,提高教师责任心和综合素质;采取诚信有效的营销手段,着力树立良好的口碑达到宣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保印.直击中国教育底线[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高玲,诸葛巧媛,李凤.广西北部湾地区英语培训市场现状调查——以南宁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5).
[4]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王巧红.私立英语培训学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
[6]王晓瑢.中小规模英语培训机构存在的原因之分析[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3).
关键词:中学双语教师;培养模式;培养途径;资格认证;配套法规
一、双语教学及其基本特征
双语教学的基本特征是,第二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内容或科目。这样的教学一般同时使用母语和第二语言两种语言,而且第二语言必须达到相当的比重,甚至完全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活动。如,在我国,中学教师用英语来讲授数学、物理、历史等科目,就是双语教学。中学双语教学教师的素质结构必须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专业教育素质(一般素质),二是外语教育素质(特殊素质)。双语教学教师的外语教育素质是必须精通一门外语,掌握双语教育的原理和技能、技巧,具有用正确的外语口语进行教学和管理的能力,能得心应手地在各种场合为学生创设模拟的外语情境。
二、当前中学双语教学现状及师资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有一批条件较好的中学已经实施了一些双语教学。教学的科目主要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和历史等课程。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主要是各学科的专业教师。在课堂上,教师大多是中英文结合,根据该课复杂程度和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师自身的外语能力,课堂上的外语运用程度会有所不同。而且双语课并不是连续性的。往往是一周一次,甚至是一月一次,这使得多数学校在双语教学的实施程度和层面上还不能说是真正的双语教学。原因主要是双语师资的缺乏。大多数中学双语教师还是停留在把课堂上和课本上的汉语翻译成英语,或者是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课堂用语交流上,并没有培养学生直接用外语进行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用外语进行课堂交流和互动,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中让学生得到耳濡目染的外语熏陶,从而达到双重的学习效果。所以,双语教学对双语师资的要求较高。双语教师不仅要口头英语表达好,而且,能熟练地用英语讲解本科目里的专业知识。培养中学双语教学教师是适应中学双语教学实践需要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语教学在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茶
在其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双语师资的匮乏。建国以来,我国师范院校从未设立过双语教学专业,现有的双语教师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双语教学培训。因此,中学培养优秀的双语师资势在必行。
(二)将适应我国对外语人才的大量需要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要参与更多的对外交流与国际竞争,亟需大量外语运用能力强的人才。而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耗时长、效率低,即使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学生仍然是说哑巴英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及专业英语运用能力的双语教学应运而生,旨在解决双语教学瓶颈问题的双语师资培养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三、中学双语师资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
中学双语师资是指能用英语来教授其他非语言学科(如体育、音乐、美术、数学、化学、物理等)的教师。因此,中学双语师资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即培养未来能够到中学用英语教授非语言学科的教师。目前,绝大多数实行双语教学的学校主要采用职后培训的方式来解决双语师资缺乏的问题,部分学校的双语课程仍是由英语教师来教授。我们认为双语师资培养首先应该实现的是语言目标,即双语教师的英语要达到相应标准。其次应该实现的是学科目标,即双语教学不能出现学科损伤。
(二)设置双语培训课程
双语培训课程由双语理论课程、专题讨论课程、中学双语观摩课程三部分组成。双语理论课程是引进美国原版专业教材,教师有所选择地就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行讲授的课程。专题讨论课程是教师以小组专题讨论的形式对教材、学科内容进行合作学习的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非英语学科教师和英语教师合作,就所教的内容,写出双语教学教案的初稿,再由双语课题组共同备课,讨论确定出成熟的双语教案。中学双语观摩课程是让教师到双语课堂去观摩优秀教师的双语示范课,用英语评课、总结,达到提高其双语教学能力的目标。
(三)开发校本教材
双语教材是制约当前双语教学实验深入开展的又一难题。引进英文原版教材虽然有利于学生英语思维方式的形成,但是引进的英文原版教材较难与我国中考、高考制度接轨,而且对于各专业教师来说全英教材难度太大且学起来很吃力。因此,开发出科学实用的中学双语校本教材将是必然。
(四)多元教学方式
1.案例分析式。案例分析式主要应用于双语观摩与实践课程的评课、说课等活动之中。通过观摩优秀双语教师的示范课之后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成功与不足之处,阐述自己对课程的设计和想法,并建构个体对优秀双语课堂的认识,促进其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2.情境体验式。情境体验式主要是依据其教学对象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的师资培养方式。比如,地理选修课程可以通过放映影片、模拟旅行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共同掌握地理位置、地形特点、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对于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实验指导语及实验用语可以全部使用英语,不仅能够使学生记忆迅速持久,而且通过实验能够形成深刻的体验及英语思维方式。
3.讲座式。讲座式双语教学对于学生系统快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英语水平并了解国际动态非常有效。
4.遵循教学原则。双语教学遵循的是“自愿、小班化、选修、分层”的原则。第一,自愿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双语教学实验应以自愿为主。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必然会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成功实现双语教学的预期效果。第二,小班化原则。双语师资培养的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学观摩与实习等教学方式都要通过小班化教学来保障,只有班额小了,学生才会有充分的参与机会,才会达到理想的双语教学效果。第三,选修原则。由于目前考试制度的制约,无论是双语理论研究还是双语实践在我国都不成熟、不完善,因此,双语课程现在不太适宜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开设双语选修课程既可缓解这些矛盾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学科知识水平。第四,分层教学。学生的英语和专业基础是有差异的,双语教学需要教师照顾到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和水平。
四、中学双语教师培养的途径
(一)学校方面
1.职前培养
所谓的职前培养,主要是指双语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前所经历的有关双语培训的过程。目前主要是教师学生时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职前培养的主体为各高等院校,但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开设以双语教育师资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第二,以研读双学位的方式培养双语教育师资。如有的学校有双学位教育,那么各专业学生就可在本专业的基础
上,增修英语专业二专。第三,有很大一部分本科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攻读其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也是一种培养双语师资很好的方式。第四,通过主辅修的方式培养双语教育师资。以上四种形式,主要在高等院校实施。
2.职后培训
教师作为一个教学专业人员,他的成长与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必然要经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大阶段。这两大阶段必须是统一的、连贯的、一体化的格局。这种连贯性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设置、教学方法的调整等方面,形成相互贯通、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模式。这种一体化的培养格局,是当今我国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新理念,双语教师职后培训与职前培养一体化格局的建立与实施,将有利于双语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利于未来教育改革的需要。
(1)校内培养。依靠校内资源组织培训是提高本校双语教学质量最切实可行的途径。通过英语专业教师培训口语,纠正语音;通过计算机教师培训并辅助课件设计制作;通过展开双语教学研讨,双语教师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通过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咨询、评课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这样年轻教师就会发挥自身潜能,熟悉学科教学内容、思路和方法。
(2)校外培训。专业学科教师应该通过英语培训,尝试用英语作为自己的课堂教学用语,发挥自身潜能,熟悉学科教学内容、思路和方法。学校应该鼓励青年英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攻读其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3)出国培训。积极为双语教师创造出国培训和观摩的机会,把双语教师送到国外的一些学校进行授课外语的强化。培训后可利用国外的原版教材直接为本校学生上课。这样双语教师在语言上会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提高,在学科专业上也会充分地消化吸收原版教材,以利于直接传授给学生。
(二)政策方面
1.配套法规
要使双语教育教学顺利、健康地发展,关键是要有立法保障。二战以后,由于很多国家多语言、多文化的并存使用,双语教学逐渐被重视。1960年美国联邦政府通过了《双语教育法》;1966年新加坡政府颁布了《双语教学法》。我国的双语学校要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也必须要有国家政策法规的保护,这样才能既能保护规范的双语学校的正确的发展方向,又能防止不合格双语学校继续耽误学生的前途,使双语学校从自发走向有目的、有计划建设的政府行为。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双语教育立法。因此,应尽快以《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其它相关法规为指导,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双语教师管理制度。
2.制度管理与资格认证
在制度管理方面,毫无疑问,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学校制度层面的支持。教务处和人事处要结合学校已有双语师资、引进双语师资的可能性及可开发的教师资源等实际情况,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为本校双语教学制定系统的规划、近期发展目标和远期发展目标,并根据发展目标制订实施方案及落实方案的具体措施。制订方案时要注重制订双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双语教学资源开发、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文件,规范与引导双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制定双语教师政策时,也要对双语教师进行资格认证,要让资格认证成为国家对专门从事双语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在此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把双语教师资格证分为临时与长期两种。不论是临时还是长期的双语教师资格证书的发放,都必须以双语教师学历水平、双语水平、多元文化知识水平,双语教学能力等四项综合考评结果为依据,并且学历要有保证,一般为硕士。惟其这样,才能使双语教师资格制度成为国家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资格许可制度。
关键词:企业英语培训;校企合作;培训效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蓬勃与发展,中国的经济活动在国际范围内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中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入中国市场,在中国谋求新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与国际的沟通和交流增多,企业竞争激烈,而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员工的英语能力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
企业英语培训市场需求巨大。然而,近几年企业组织的英语培训效果却没有预想的好,显现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企业支出巨额培训费用,却并没有有效提高员工的英语能力,什么原因呢?
本文将从培训需求、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三个方面探讨目前国内企业英语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参与企业英语培训将是增强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目前国内企业英语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指对学习者使用语言的需要目标进行分析,包括学习者将来语言使用的场合、现有语言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和企业期望达到的培训目的。
不同岗位的员工对英语培训项目的需求不同,因此,在实施英语培训项目之前需要对英语培训的主体结构进行划分。企业英语培训细分可有两种方式:根据员工级别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根据员工所属部门功能分为营销英语、财务英语、人事英语和生产与质量控制英语。
然而,企业培训的功利化性质导致许多企业急于求成,忽视受训员工的自身需求和职位功能,甚至不区分员工原有的语言水平,将所有员工交给培训机构,希望短期内迅速提升员工的使用价值,最快地为企业谋利;而培训机构为了拿到培训项目对企业提前做出承诺,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师资,盲目开大课,企业培训往往流于形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二)内容分析
企业为员工提供英语培训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员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因此,完善而有效的企业英语培训应涵盖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培训。
语言技能的提高是最重要的。企业英语培训有别于传统英语培训, 更强调使用目的语交际的有效性。除了加强语法、词汇、句型等的练习外,更侧重巩固和加强员工在实践和运用中的口头和书面沟通技能,提高在具体的商务工作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知识也是涉外企业员工沟通技能的重要体现。员工要了解外国的一般行为准则、交流方式、文化习俗等,比如体态语等非言语交际方式的文化内涵,以及国外的一般商务礼仪,如用餐、会议、旅游、接触、礼品、谈判和销售等。例如,中国人谈业务总喜欢喝酒抽烟,在饭桌上进行,但是对于美国人,他不会喜欢这样的劝酒行为(除非他喜欢喝酒),若是中方坚持,会让对方反感。
而我们发现,目前的企业英语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方案中很少见到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课程设计;而培训教师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课堂中要么像传统教学一样只注重语法和词汇等知识,要么偏重于商务术语的学习,不能把文化知识融于课堂教学中。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英语的学习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结合各国文化习俗和特征进行相应的文化意识培养和实践是培养企业从业者和管理者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模式分析
目前,企业英语的培训模式主要是企业内部组织的短期培训,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企业有自己独立的人力资源培训机构,让自己企业中的外籍员工或英语水平较高的员工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英语培训;一种是委托外部英语培训机构,当前值得关注的企业英语培训项目有剑桥商务英语(BEC)培训、LCCIEB 商务英语培训、昂立国际商务英语培训、韦博国际商务英语培训和环球友好商务英语培训。
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组织的语言培训项目成本低,但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学习缺乏激励机制,学员缺少学习动力,为了培训而培训,走到哪里算哪里,所以语言提高效果不明显。外部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由于师资资源、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局限,无法保证在提高语言沟通技能的同时培养文化意识,他们的做法往往是给企业提供课程方案和框架后,找个老师,找个教材,给学员上几十个课时完成培训,学员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外,课后没有更多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机会,这样的培训方式一方面导致对培训师能力的高度依赖,另一方面提高了培训机构教师队伍的要求。
二、如何有效提高企业英语培训的成效
(一)企业应加强英语培训的管理
企业希望通过培训迅速提升员工的价值,最快地为企业牟利,英语培训自然也不例外。但语言学习的特点告诉我们,英语能力的提高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和练习,而非急行军式的突击能够解决。几个商务术语、会几个句型并不表示能够了解和很好的运用一种语言,急功近利只可能造成浪费。要达到自如而有感染力的交流,必须通过长期的练习和适当的环境的熏陶。若企业希望培训能有好的效果,就一定要帮助学员耐下心来,锤炼内功,引导学员踏踏实实地实践、操练。
企业内部做好培训员工的需求分析,英语培训计划的拟定要考虑每个参加培训员工的岗位需求、自身语言水平,制定个性化的、科学的培训目标。在课程选择上,不应拘泥于单一教材,而是根据企业实际培训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与模拟,例如,一般管理人员的电话英语、函电英语,采购人员的供应链管理英语,销售人员的市场开拓与分析,高层人员的高级管理沟通英语,出国前工程技术人员的海外强化实战英语等。
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受训者参与互动、交流研讨的积极性。使用监控策略对培训效果和员工的自主学习进程进行适时的监控和评估。督促员工调整自己的计划和进程,符合个人和企业对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把员工年终奖金与培训项目挂钩,激励员工自求进步,提高英语学习的动力。
企业要努力形成促进员工终身学习的企业文化,搭建学习平台,给员工提供平等参与、互动沟通、交流共享的学习场所、学习机会和学习工具;营造学习氛围。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使学习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和机制;要培养员工终身学习的习惯;要促进员工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学习,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力和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人员整体英语水平,并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二)高校参与企业英语培训的优势
1.高校师资结构多样,培训内容丰富
企业英语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学员沟通技能,包括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构建一支高素质的英语培训师资队伍是做好企业英语培训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老师,很难保证学员的高素质。此处所指的高素质,不仅指英语语言能力方面,更包括跨文化交际知识等诸多方面。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不仅有英语能力过硬的教师,而且这些老师都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对英语文化和商务礼仪有着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在实施企业培训时,高校可以针对不同课程甚至单元话题指定在这一领域有一定见地的老师去上课,在提高语言教学的同时丰富课堂文化内容;同时,高校也可以为企业单独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组织一批有海外工作经验的老师定期给学员介绍外国文化和商务礼仪;再者,企业员工不同岗位的语言需求也不同,高校开设有多样的专业设置,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某一部门员工开展相对应的英语培训,比如营销部门员工对应配备高校营销专业双语老师,财务工作人员也有财务专业双语老师,这种具有感染力的师生组合会使课堂更有针对性,学员更易接受专业语言,企业培训才会更有效果。除了依托高校优秀的师资队伍,高校还可以凭借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相关主题的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和企业界精英做演讲和交流,使培训内容更加充实。
2.高校可提供创新的学习模式和多样的学习途径
除参与培训中的课堂学习外,企业员工还应该有其他轻松而灵活的英语学习方式和手段。培训机构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手段单一,只设计了教室课堂活动,而我们知道,如今几乎每个高校都为学员配备了语言实验室,购买和安装了各种语言学习平台,学员可在课后通过平台进行听说训练,实现人机对讲,这种沉浸式的英语教学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使得语言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另外,语言平台上拥有多姿多彩的阅读、音频、视频和电影等网络资源,学员可在工作之余点击欣赏,放松的同时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高校的硬件资源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有助于企业整体学习氛围的形成。
高校为学员所提供的软硬件学习环境,不仅能使企业人才接受专业的英语培训,而且还可以带回来新的信息和新的思想,有利于企业形成整体英语学习氛围,也有助于企业培养员工的文化意识。
3. 校企共创科学的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
企业英语培训的目的是实实在在地提高受训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检验培训效果也应该基于岗位工作检验。现在培训机构在完成英语培训后往往模仿托业、博思等职业英语测试,通过试卷和口语测试结果评价员工的学业,这种考核方式不具有针对性,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岗位英语能力。高校师资结构多样,完全可以针对具体岗位进行考核,教师可根据受训员工的岗位特点变身为不同角色,在受训员工的实际工作环境中检验英语的应用能力。通过这种培训评价机制,既可以客观检验培训效果,又可以让受训员工真正感受到英语培训对自己语言应用能力提高的明显作用,从而能主动接受并认真完成培训。
良好的培训激励机制有利于培训取得预期效果。高校与企业互相配合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约定受训员工的培训成绩要与其薪酬、晋升及职业生涯结合起来,以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提高培训的效果。
三、结语
美国《商业周刊》进行的调查表明,2009年世界前20名开展高端培训的培训机构中,有19家是依托高校建立的专业培训机构。高校师资结构多样,可以提供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意识的培训;软硬件资源丰富,为学员提供了多样的培训模式和途径,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有助于企业学习氛围的形成,弥补了当前企业英语培训市场的缺陷。
企业英语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任何有志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把英语培训作为企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服务于经济发展是高校的责任与使命。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更新企业英语培训观念基础上探讨更为适合的培训内容、模式、手段和保障措施,协助企业建立起英语培训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关键词]高职 英语师资 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张颖(1976- ),女,内蒙古通辽人,通辽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91-01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技术应用型人才。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高职教育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使教育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需要在做好课程改革、专业建设等工作的同时,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专业过硬、高素质、复合型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在自我发展、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2005年,教育部发表《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2005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091所,共有约3万名高职英语教师。这支庞大的队伍至今发展到约4.5万人。师资队伍的发展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成败息息相关,也对整个高职教育的基础课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师资结构不合理。一支优秀的高职师资队伍应是充满活力、高效工作、竞争意识强、结构合理的,尤其是人员结构组成是影响其发展接续力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英语师资队伍从组成结构上来看,普遍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从年龄层面上,英语教师普遍年龄偏小。大部分英语教师是中青年教师,充满朝气、活力,但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二是从男女比例上看,男女比例失调。某些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男女比例达到13,无疑对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十分不利。三是从职称结构上来看,助教、讲师偏多,高级职称人数偏少。四是从学历层次上看,以本科学历为主,硕士学历及其以上教师较少,学历层次偏低。五是从教师能力结构上看,部分教师专业基础和理论教学扎实,但实践能力较弱,很难开展实习、实训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2.职业素养有待加强。高职院校教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其社会地位、上升空间等方面与本科院校教师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在劳动强度很大的情况下,与基础教育的教师在收入、社会认可度上也有差距。具体表现:一是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虽在学历、个人能力、努力程度等方面毫不逊于本科院校教师,但缺少相应社会尊重,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较少,自我价值实现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升。二是高职院校学生英语专业水平基础及其学习态度较差,学生与教师不合作,教师教学计划难以圆满完成。这些因素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英语教师工作态度不够积极,专业上要求进步、继续深造的人数较少。由此,形成了职业倦怠心理,影响事业的发展。
3.培养自身职业能力的意识不强。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势头迅猛,但与传统的、发展时间长的普通教育相比,仍是新生力量。同时,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原师范学校、卫生学校、电大等一些中等院校合并而来,对于英语这样的基础课程,大部分教师秉持传统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的理念,与社会、企业行业相对接的工作起步较晚,处于探索阶段,个人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不强。因此,为实现高职教育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高职英语教师要加强专业应用技能与职业需求的衔接,突出职业特色课程内容。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意识,实现从单纯的英语语言能力向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与职业能力相结合的转变。
二、培养活力高效的高职英语师资队伍的策略
1.健全各项激励机制,保证英语师资培养工作的长效性,从思想上提升教师的认同感。激励机制在团队建设中能够发挥明确导向、满足个体物质、保证精神需求、促进团队团结合作的凝聚作用,对高职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必不可少。为了保证队伍的稳定性,让每一个成员都有归属感和对所从事工作的成就感,要制定一整套制度、措施,同时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保障制度得到贯彻执行。
首先要满足教师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要从生存状况、生活品质、精神满足等几个层面关心教师需求,只有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全身心投入英语教学中。其次是健全教师培养机制。设立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实训能手、教学名师等各种荣誉奖励,使教师获得认同感。最后是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将教师的工作成绩与评聘职称、晋级、绩效工资等挂钩,对实践性要求较高行业的英语教师,可按照相应的专业技术要求,评聘第二个技术职称,并与收入、奖惩挂钩,提高教师的归属感和事业成就感。
2.真正落实双师素质认证工作,提高教师职业能力意识。高职院校双师素质认证工作已开展多年,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指明了方向,但实效性却不容乐观。很多具有双师素质教师称号的教师并未真正落实双师指标。对此,要注重加强教师实践环节的培训工作,安排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内容,从思想上提高教师的职业意识、从能力上提高其职业技能。
第一,做好行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优化师资结构。教育部于2004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学生英语交际的综合能力,强调用英语交流生活和工作信息的能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目标不再是单一的一般用途的英语,还要注重应用更加广泛的行业英语的发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行业英语因具有与职业需求紧密衔接、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等特点,受到师生的重视和欢迎。为了更好地开展行业英语教学,要在英语师资分配中制订优化方案,引进专门人才来改善师资结构,直接从相关行业单位引进所需的行业英语人才并做好安置工作,充分发挥他们实践能力强、熟悉了解行业状况的优势,结合教学需求,做好行业英语的教学工作。第二,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机会,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高职院校要把教师培训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划拨专项资金保证教师的培训学习。英语教师职业培训形式多样,培训内容广泛。其中,国内权威院校举办的英语师资培训班,开设与英语相关的其他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营销、财会、相关医学类等行业英语知识,弥补英语教师在其他领域中的不足。第三,组织教师深入企业锻炼,积累实践经验。教师到企业锻炼是教师提高专业应用能力的良好途径,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求。通过与企业接触,了解行业、企业需求,结合教学实际,整合、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为搞好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积累第一手素材。
3.搞好科研工作,提高英语师资的专业研究能力。科研工作是高校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拓展学识视野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个人发展、实现社会价值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面临每周12~20节课程的实际情况,教学任务繁重、选题范围狭小、研究条件有限,导致高职英语教师的科研工作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高校要制定更好的激励机制,将研究经费、研究条件向任务繁重的英语教师倾斜,组织教师在完善知识结构、教学反思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依据学校有关科研制度的要求,积极投身到科研工作中。当下教育教学领域,与高职英语教育相关的研究内容众多,如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研究、实践教学研究、专业理论研究等,教师要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专业能力。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也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丰富,需要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努力才能使这项工作走上健康、常规发展的轨道。要本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理念,发展好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3(26).
[2]夏纪梅.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综述[J].中国外语,2004(1).
[3]俞占祥.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J].大众科技,2005(1).
[4]周艳.高校英语教师发展需求调查与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
(一)明确培训目标
油田企业的英语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员工处理海外业务的能力,企业在培训之前,首先应该提前结合学员自身的职业规划,选择一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员工,并且明确说明培训结束后,各方面考核优秀的员工能够去海外工作。这样学员便明确了英语培训与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十分相关,就会认真对待。此外,专职英语培训应该具有针对性,培养学员对石油生产工艺、设备、技术方面的英语知识运用的能力,并且能够熟练专业地与国外合作者进行技术、项目交流。
(二)选择合适的师资队伍
对于专职英语培训来说,合适的师资队伍,一方面是指教师的教学热情,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专职英语培训过程中,固然存在学员由于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导致学员缺乏学习主动性的情况,这对教师的教学热情会产生影响,但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克服困难,保持热情,必定能带动感染学员,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选择热爱英语教学,并具有事业心与责任心的教师对于专职英语教学培训十分重要;此外,教师还应具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与完善的知识体系,特别是与油田职业和国际工程相关的知识,精通英语与油田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以自己标准和地道的英语发音对学员潜移默化,为学员英语学习树立目标和榜样。由于企业的英语培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将伴随的企业的一生,因此,油田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英语培训部门,部门内的师资均是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企业给教师提供接触各种专业知识的机会,扩大其教学视野,丰富知识体系。将教师纳为企业自身的员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教师与学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英语培训的正常进行。这样一来,英语培训师资与教学均得到了质量上的保证。
(三)选择适合油田行业的英语教材
合适的英语教材对于油田职业英语培训十分重要,专职英语培训的针对性很强,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因此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没有合适的英语教材,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教学效果。调查显示,石油英语培训的教材中仅仅包含了少部分有关石油的文章,而真正的以油田现场操作为原则的实例几乎没有。为了确保英语培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英语培训必须选择与油田企业日常交流内容与实际工作情景高度相关的教材,这类教材才会对油田对外合作员工的工作有所帮助,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与自己职业相关的知识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另外,应该根据油田行业的实际情况,定期更换教材,实现与油田行业同步发展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真正意义上提高学员的英语交流能力。
(四)实行模拟实际油田情景的培训方法
在油田英语培训中,单纯依靠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学,是无法满足培训需求的,模拟油田员工实际工作情景才能提高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运用能力。模拟的油田操作情景对于学员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其在情景模拟中可以自由地表达想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最好不要为了纠正学员的语法表达错误而迫使学员停止交流,这样会严重打击学员的表达欲望。参加英语培训油田职员本身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在与教师和同事之间频繁的英语交流中,学员能够逐渐体会到自己在表达中出现的错误,并自行纠正过来。在实行模拟实际油田情景的培训中,学员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还巩固了石油工程的专业知识,达到了语言与实际操作的高度结合。学员对于自身的工作能力十分自信,这种自信甚至可以消除其对于英语表达的畏惧,而且在完成模拟实际操作后,学员将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了学员的英语学习兴趣,将英语学习视作工作上的挑战,两者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五)完善油田英语教育培训的监督管理体系
以上提到了专职英语培训管理困难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油田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从而确保英语培训的有效性。专职英语培训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的根源在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培训监督制度,因此,建立英语培训监督制度是油田企业英语教育培训的首要条件。油田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考试、评估、日常监督等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如果只是这样并不能对学员产生本质上的激励作用,企业需要在考核学员的学习与出勤情况下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学员的旷课及学习态度不端正就会产生一定的成本,而认真对于培训也会得到相应的收益,这样就能保证学员的培训效果。
作者:李昊 薛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