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

时间:2023-06-05 09:57: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农业模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农业模式

第1篇

关键词:沼气;农业;系统;能值

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农户养殖生产、种植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使农业系统形成能流和物流合理转换的闭合生态链,在局部和整体上达到经济和环境等多重效益。早在上世纪80年代,沼气利用模式已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得到理论上的探讨和实践应用,全国各地区都开展了沼气工程建设。近年来,农业部提出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国内多地区逐步兴起高产低耗的沼气综合利用生态农业模式,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3R)为原则,倡导资源减量化和循环利用,达到生态系统能量多级循环利用和物质的良性循环。能值分析方法是以自然价值为基础,将系统中各种生态流和经济流转换为能值,对自然环境生产与人类经济活动进行统一评价,定量分析系统结构、功能与生态经济效益的一种常用方法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工业生产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以及区域生态系统发展可持续性的分析、评价与比较。为科学评估以沼气为纽带、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综合生态经济效益,本文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分析农业循环模式的能值流,并综合评价其生态和经济效益,以期为这种循环模式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区概况及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为省辖地级市,以境内金华山得名。界于东经119°13′-120°47′,北纬28°32′-29°41′。东邻台州,南毗丽水,西连衢州,北接绍兴、杭州。南北跨度129km,东西跨度151km,土地面积10942平方公里,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境内山地以500~1000m低山为主,分布在南北两侧,山地内侧散布起伏相对和缓的丘陵。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温适中,热量丰富,雨量较多,有明显干、湿两季。春早秋短,夏季长而炎热,冬季光温互补。盆地小气候多样,有一定垂直差异。灾害性天气频繁。全年日照时数为1667.5h,降水量为1489mm,平均气温17.9℃。金华光、热、水条件优越,时空分布不均衡。

(二)研究方法

系统以小规模养猪场为平台,将种植、养殖、沼气池功能区构成系统能源转换系统,经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于产热和发电,沼渣、沼液用来浇灌牧草、蔬菜、桃子等果树等,形成物质多极循环利用的循环复合生态系统。本研究以“生猪养殖一沼气工程一蔬菜种植”循环农业模式为研究对象,应用能值进行分析比较。1、资料收集与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获得2013年研究区完整年度生产记录数据及当地气象部门的气象数据,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太阳能值。EM=OD*UEV式中,EM为太阳能值,sej:OD为原始数据;UEV为能值转换率。2、环境条件监测的方法与原理。本项目应用了一种基于网络的农业环境无线远程监测系统,通过RS—85总线将生态农业现场的数字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组成现场实时监控系统,通过GPRS无线模块与移动GPRS网络和公共互联网连接,将现场采集数据实时发送并存储到远端数据库服务器。同时,应用java+技术,实现信息在网络上的动态和共享。系统借助于移动无线通讯技术,采用与Internet技术标准及交换数据服务器相匹配的设备,实现与互联网的联接。3、监测系统设计。在试验农户的温室、沼气池、池内气体部分与温室内各放置3个温度传感器,监测沼气池内外的温度变化;在沼气池内的气体部分放置1个气压传感器,实时反映沼气池内气压的变化;在温室的中部放置CO2传感器反映种植、养殖共生系统中空气CO2浓度的变化。另外,在温室内、外放置光照强度传感器。沼气池作为生态农业的中心环节是整个监测系统的重点,旨在定量反应生态农业模式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二、“生猪养殖—沼气工程—蔬菜种植”农户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

(一)系统输入、输出物质与能量的测定

本研究项目把养殖场作为一个系统,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沼气池3个亚系统。家庭养猪规模100头,沼气池30m3,种植面积1350m2,详细记载系统和亚系统2013年一年内各输入和输出成分及数量。种植业各作物有机能和无机能投入项通过调查获得,蔬菜收获后按果实和茎叶两部分测产,家畜对精饲料、粗饲料的采食量和粪尿排出量指标通过调查和饲养试验获得。

(二)能值分析

本系统中,初级生产者的能量产投比为19194000/16260010=1.18其中,化肥、农药的投入占到总投能比:(229600+71050+21500+147060)/16260010=2.9%人力投能占比:1176000/16260010=7.2%沼液、沼渣投能占比:(13921800+693000)/16260010=89.9%在沼气池的循环系统内,能量产投比为:157985000/658134000=0.24每年产生的沼气为2200m3,沼液65600kg,沼渣11500kg。从能量流动分析结果来看,该家庭养殖场小系统内,结构合理,能量和物质基本都得到了合理利用,这样的循环关系增加了产出,减少了废物的排放,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结论

该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还不够,每年产生的沼液65600kg、沼渣11500kg,而在本系统内循环利用的仅9000kg和1500kg,循环利用率仅为13.7%和13.0%。因此,在今后的生产中应在技术环节上加以调整,使沼液、沼渣尽可能在系统内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

作者:陈宏金 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林妮娜,庞昌乐,陈理,等.利用能值方法评价沼气工程性能[J].可再生能源,2011,29(3).

[2]陈绍晴,陈彬,宋丹.沼气农业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4).

[3]蓝盛芳,钦佩,陆宏芳.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陈豫,杨改河,等.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综合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2).

第2篇

为应对农业生态系统退化,耕地质量下降,内外源性污染并存等问题,2014年,农业部在全国启动建设了13个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从区域突出环境问题入手,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体,因地制宜配置低碳循环、节水、节肥、节药和面源污染防治的技术和设施,探索出了六大区域现代生态农业模式。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基地化肥、农药等投入品施用大幅减少,农业废弃物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环境明显改善,农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各个示范基地不仅是转变生产、生活、生态观念的课堂,还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心灵家园。

为解决南方水网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湖北省峒山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通过化肥减施、绿色防控、稻虾共作、林下养禽等关键技术,配套生态沟渠、湿地等工程,构建了“源头消减+综合种养+生态拦减”水体清洁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利用“稻虾互利共生”复合种养生态系统,实现水质改善、生态功能恢复和产品效益同步提高;“葡萄――草――鸡”立体种养,有效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减少杂草96.8%;利用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对氮磷进行立体吸收和拦截作用。通过综合种养,化肥用量下降30%以上,农药用量下降70%以上。

针对西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化肥农药过量问题,重庆市二圣镇集体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集成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清洁和生态涵养工程建设,构建了“生态田园+生态家园+生态涵养”的生态保育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从坡顶到坡腰依次发展生态茶园、生态梨园、生态葡萄园及生态花园,配套灌溉管网、排水沟和缓冲塘,建立复合生态系统,采取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减少灌溉定额90%、化肥用量50%以上。通过依托山形山势建设生物拦截及沟塘坝系统,实现农田生态涵养。生活垃圾采取“户分类、村集中、镇中转、区处理”的链条式处理,生活污水厌氧发酵处理后进入小型人工湿地排放,人畜粪便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作为有机肥,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针对华北平原区化肥、农药投入强度高、种植单一化、地下水漏斗等突出问题,山东省齐河县焦庙镇周庄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了“种养结合化+生产标准化+生物多样化”的集约化农区清洁生产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推广了小麦生产“八统一”和玉米生产“六配套”技术模式,农田秸秆深松还田为主、部分秸秆机械打捆回收利用、养殖粪便和食用菌废弃物转化成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开展作物间作、轮作,建设生态沟渠道路,种植水生植物和油葵、格桑花等各种蜜源植物以及速生杨,在净化水体、美化环境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构建了生态林网体系,形成了基地沟渠路林相连的生态格局,成为了现代生态农业新景观。实践表明,基地亩均增产100公斤以上,灌溉用水及化肥、农药用量均减少了10%,秸秆综合利用率也达到了100%。

针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白色污染”问题,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古城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构建了“农田综合节水+地膜综合利用+种植间作套作”的节水环保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综合应用膜下滴管、根区导灌等节水灌溉和垄膜沟灌、全膜沟播沟灌等节水栽培技术以及间作套作技术,发挥保墒、集雨、节水、增产等多重效用。应用地膜一膜多用覆盖技术,减少地膜使用和残留量。对回收地膜,采取高温溶解铸型,生产适宜城市供水、供暖等市政工程中使用的复合型井盖。该模式使地膜残留量明显减少,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加厚地膜使用率达95%以上,产量平均增加6%左右。

针对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有机质缺乏现状,山西省临汾市吉县东城乡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构建了“生态种植+生态节水+循环利用”的果园清洁型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大力发展果粮间作、林果业为主的特色种植。通过种植豆科作物固氮保墒,饲养经济价值高鹅种,养殖蚯蚓改良土壤、为鹅提供蛋白质饲料,鹅粪直接入地提供高氮有机肥的生态环种养技术;广泛应用沼液和木醋液半量替代农药,布设太阳能灯光诱虫和粘虫板以及利用边际土地种植生物隔离带进行生物防治病虫害;运用坡改水平梯田技术,封坡育林育草,拦截和涵蓄坡面径流;有效提高了苹果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的科技应用水平,苹果产量提高10%以上。

面对大中城郊水土资源、劳动力紧张、外来及内在污染风险并存、生态农产品供应能力不足问题,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郑家村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构建了“种养合理配置+污染综合防控+生态产品增值”的大中城郊生态多功能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将1030亩农田建设成了蔬菜生态种植区、水稻生态种植区、“果园养鸡”生态果园区、水产养殖区、畜禽生态养殖区以及城市园林树枝消纳场、有机废弃物处置中心、天敌扩繁中心、雨水收集循环系统等区块,科学配置种养规模,配套清洁生产技术,区块间种养高效循环、资源有机互补,实现以种定养、以养促种,实现雨水及灌溉水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肥料化饲料化应用和养分内部循环利用,实现全基地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基地成为了水、营养和生物循环平衡的整体,改善了产地环境,提高了农产品品质,还带动了休闲观光、旅游采摘和土地认养等休闲农业发展,又为当地剩余农民劳动力就业创业、增收致富搭建了一个新平台。

第3篇

关键词:石家庄;西部山区;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模式

河北省石家庄市西部山区处于石家庄市的上风头地段,生态环境优劣直接影响到市区的建设和市民生活。特别是平山、灵寿、行唐三县,处于石家庄市的西北部,其作用更为突出。该区域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任务包括:一是推动该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当地人民生活的生活水平;二是需要涵养积蓄水源,绿化荒山荒坡,减少风沙量,为东部平原和石家庄市区生态环境改善创造条件,提供保证;三是凭借自然地貌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为石家庄市的居民提供休闲旅游的场所,提升城市周边的生态内涵。因此石家庄市西部山区生态区的主要功能是为石市充当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按照该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基础,其生态农业模式应包括:

一、封山育林模式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采取封山育林模式进行山区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报道较多。华北地区的内蒙、山西、河北三省都有报道。李保忠、梁春海通过对井陉县的封山育林进行研究,提出太行山“封山育林类型模式”。该研究认为:太行山目前植被演替正处于以次生裸地为主的阶段,现有植被以灌草丛、灌木丛为主, 兼有少量疏林地、有林地和部分未成林造林地。按照生态演替规律,加快太行山绿化应以恢复植被为主,因此,应将封山育林作为恢复太行山植被系统的首要有效措施加以推广,实行封山育林、家畜圈养。

二、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模式

小流域是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各种自然因素及人口、劳动力等要素在内的特殊综合体。通过划分小流域类型,找出对小流域治理主要影响因素,可为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优化模式体系奠定基础。按河北太行山分布的主要岩石类型,可将小流域分为两类:一类是片麻岩小流域,另一类是石灰岩小流域。陈建卓等进行的“河北省太行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研究”,提出如下几种模式:片麻岩小流域坡面治理模式、石灰岩小流域坡面治理模式、沟道治理模式、水土保持模式等。

三、旱作雨养生态农业模式

在石家庄西部山区、半山区,采用旱作雨养生态模式,虽然产量不高,但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降水,减少投入,解决好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问题。主要有旱岗地深耕截雨蓄水模式、谷埝阶地中耕截雨蓄水模式、山坡修建水平沟或鱼鳞坑截留雨水模式等。适宜栽培的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红薯、饲草、豆类、谷子、花生等。由于减少用水,同时也需减少化肥用量,增施有机肥,使农产品减少污染,符合绿色无公害的要求。

四、林农(草)结合生态农业模式

林农结合生态农业模式,是在“农林复合经营”概念的基础上演化发展而来的。农林复合经营是指:“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等)同草本植物(农作物、牧草等)和(或)畜牧业经营在同一土地单元,并采取统一或短期的空间配置、轮作等耕作措施;在林农(草)复合经营系统的不同组分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西部山区县有着独特的自然和生物资源,各县市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品牌。由于西部山区林木有水果、干果、用材林等多种,农作物种类也很多,林农结合生态农业模式的具体组装有很多方式,比如核桃――粮食结合、花椒――粮食结合、苹果――粮食结合、果树林木――油料结合、果树林木――杂粮结合等模式。

五、林牧结合生态农业模式

林牧结合模式是在林中种植牧草,用牧草圈养或放养牛、羊等草食动物,动物粪便经发酵作为林木的肥料,减少化肥投入量,同时生产动物产品和林果产品。该模式运用了生态学的边缘效应原理,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某个子系统的部分输出成为另一子系统的有效输入,取长补短,配套互补,从而发挥系统的整体效益。

六、畜禽放养生态养殖模式

畜禽养殖生态农业模式就是应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与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中的精华,以畜牧业为中心,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群匹配组合起来,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多种资源,防治和治理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统一的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畜禽养殖生态系统注重太阳能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转化,各级产品与“废品”合理利用与转化增值,把无效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平山、赞皇等县在山上种植经济林,如花椒、核桃、大枣等,林中散养柴鸡。鸡可以吃掉害虫的卵、蛹和幼虫,减少林木使用的农药,或不施农药,鸡不吃带有添加剂的饲料。避免了鸡蛋、果品受到污染,成为绿色或有机食品。

七、“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

“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模式。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

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能的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四位一体”模式。具体形式:在一个150平方米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立方米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平方米的猪舍和一个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下的能源生态系统。生产出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

八、山区外购原料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以开放系统为背景,通过引进人工辅助社会资源投入,形成以技术、市场等为比较优势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灵寿县棉花播种面积只有230公顷,皮棉总产量201吨,但该县一年生产食用菌5.6万吨,产值3亿元。这种靠外购棉籽皮等原料进行食用菌生产的模式,对于缺土地、缺水源、经济基础薄弱的山区,是一种吸纳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这种模式在保定市唐县的筒笼村也取得了成功,依靠外购原料生产食用菌,为当地农民带来年人均1000元的产值。

九、贸工农综合经营模式

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在系统内循环不息,并通过一定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结构调节,使得各种成分相互协调,达到良性循环的稳定状态。这种结构与功能统一的原理,用于农村工农业生产布局和生态农业建设,便形成了贸工农综合经营模式,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了贸工农一体化,种加养一条龙的格局,使生态产品得到了进一步增值。主要模式有龙头企业带动型、骨干基地带动型、优势产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和技术协会带动型等。

十、以特色产业为龙头的生态农业模式

行唐县的“两红一白”(红枣、红薯、牛奶)特色产业取得显著成绩,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大枣提质增效示范县。他们提出的“人均一亩薯、人均百棵枣树、户均一头奶牛、户均增收500元”的目标成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龙头产业。灵寿、赞皇等县用酸枣嫁接大枣,即开展荒山造林,取得生态效益,又增加经济效益。井陉县的苍岩山牌小杂粮、赞皇县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取得国家无公害产地环境认证,小山庄柴鸡蛋通过国家绿色食品2.31认证。

十一、庄园式生态农业模式

元氏县近年来在荒山上整修条田、梯田,发展庄园经济,实现了保水、保土,生态效益日益明显,开创了庄园式生态农业模式。该县在缺水的区域重点推广节水技术,建设集雨设施工程,安装微、滴灌设施;在新开发区域,重点推广山上植树、树下间作粮油、山下养殖的立体开发模式,以近期效益养远期效益。目前,全县扶持发展的典型科技示范庄园达到90多座,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庄园生产的“满山红”牌石榴被评为省级名牌果品,还曾被省选为昆明世博会和国际农博会参展果品。通过实施立体开发,提高了科技转化率,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经过庄园开发,元氏县一座座荒山变得郁郁葱葱,水土保持能力大大增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二、休闲观光生态农业模式

休闲观光生态农业模式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与施,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技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一种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发展模式。

石家庄市西部丘陵地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土特产品丰富、民俗风情多样,并且具有多个著名的风景游览区,如鹿泉的抱犊寨风景区、封龙山景点名胜区、龙凤湖度假村和西山森林公园;井径县的苍岩山和天桂山风景名胜区以及明代长城;赞皇西南部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嶂石岩等,都已成为省会乃至周边地区市民度假、游览胜地。因此,可以进一步发展农业观摩、果品采摘、民俗旅游、养鱼垂钓等多种休闲观光生态农业。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黄乾,彭世彰.北方地区节水灌溉现状简述[J].水资源保护,2005,2:12-15.

[2]姚学会等.北方灌区节水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讯,2005,9:403-406.

[3]李保忠,梁春海.封山育林类型模式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2005,2:19-20.

[4]郑尊文等.关于旱作农业耕作技术与模式的探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6,2:14-15.

[5]李春辉.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建设之我见[J].河北水利,2006,5:29.

第4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7;F2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4-2809-04

On the Operational Models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HE Yan-tao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Shaanxi,China)

Abstract: Ecological agriculture is a combined system of agriculture, ecologic and financing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development. Many specific operational models had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differe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past practice and they ha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but they also had some ecological agriculture's primar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omprehensiveness, diversit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which in favors of achieving positive the cycle of ecologic and economic, and it would become the dominant modern agriculture and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re were currently some drawbacks in its development, so we should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echnologies. Meanwhile, the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s construction should be unified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ecological agriculture; operational model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mbined system; development trend

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兼顾农业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构和功能都优化了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它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期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使食物链网络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的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与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以及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1]。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1生态农业经营的具体形式

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在现代农业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地方生态环境条件,并有效利用地方资源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各具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经营形式[2-7]。

1.1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在生态农业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有基―塘模式、台田―鱼塘模式、山区模式、庭院经济模式、水田农业等多种模式,各种模式各具特色,有着明显的地域性。

1.1.1基―塘模式在珠江三角洲中部的一些低洼地区,因常年积水形成渍涝。当地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条件,在低洼的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然后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以塘泥作桑、蔗、果树等的肥料,桑叶养蚕,蚕粪、桑叶、蔗叶作鱼饵,塘基互养,形成了水陆共生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1.1.2台田―鱼塘模式在黄淮海平原的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当地的科技工作者“因洼制宜”,摸索出了低湿地的治理模式,即“台田―鱼塘”模式:在低洼处开挖鱼塘蓄水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在稍高处构筑台田,在田地里种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养殖禽畜。这种模式,使台田和鱼塘相互促进,实现了立体开发和综合利用。

1.1.3山区模式在地形海拔差异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山区,当地的人们充分利用这种“立体气候”资源,合理布局农、林、牧、副、渔业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有山区特色的立体式生态农业模式。如浙江南部山区,出现了在河谷底部的溪流、水库里养鱼养鸭,谷底平地种粮食作物,从山麓到山顶分别种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发展材用林的经营方式。这样的立体布局,既发展了生产,又保持了水土,使山区农业走上了良性发展循环的轨道。

1.1.4庭院经济模式农户利用庭院里的零星土地和阳台、屋顶等进行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经营。如四川省彭县楠木乡的一农户,在自家的院子里挖了个2 m深的水池,同院外水沟相通,在池内放养了2 000多尾鱼苗,池上搁鸡笼养母鸡,鸡粪落入池中作为鱼的部分饵料,鸡笼之上再搭个葡萄架给鸡群遮阴,这样获得了蛋、鱼、葡萄“三丰收”,使庭院经济成为了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1.5北京“留民营”模式北京市大兴区留民营村是世界知名的生态农业新村,该村以秸秆、米糠、麸皮等作饲料搞养殖,牲畜粪便和部分秸秆再送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作生活燃料,沼气池的废渣送回鱼塘或送至农田。这样,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增加了农田有机质的含量,实现了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1.1.6“水田农业”模式典型的有在广西与浙江中南部等地区形成的稻―萍―鱼共生模式,即在水田中起垄,垄上种水稻,垄下水中养萍养鱼,形成了立体的农渔业的生态结构模式。

1.1.7“蔗田农业”模式广西等南方省区是我国主要的甘蔗产区,在甘蔗苗期套种大豆、西红柿、茄子、绿肥等,后期在甘蔗行间种植平菇、香菇、木耳等,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来发展农业生产。

1.1.8“果园农业”模式以果、瓜、豆、菇为主体,种养结合,多层次利用土地空间。例如,葡萄园内套种大豆、黄瓜并养蜜蜂,可以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因为豆科作物的根系、枯枝落叶,还有根瘤菌和含氮的化合物被留在了土壤中,能提高土壤肥力,黄瓜苗会分泌葫芦素、九碳链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害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蜜蜂采花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

1.2新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传统生态农业发展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各地结合地方实际,又发展起来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的生态农业模式,诸如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南方的“猪―沼―果”模式、西北内陆地区的“五配套”模式等,都属于新型生态农业的范畴。

1.2.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它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它结合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的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故被称为“四位一体”模式。

1)具体形式。在一个150 m2塑膜日光温室的一侧,建一个约8~10 m3的地下沼气池,其上建一个约20 m2的猪舍和一间厕所,形成一个封闭状态的能源生态系统。主要技术特点是:温室内猪圈舍的温度在冬天可提高3~5 ℃,为禽畜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使猪的生长出栏从10~12个月缩短为5~6个月,故圈舍的利用率可提高,饲养量可增加。而饲养量的增加,又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且猪舍下的沼气池也由于得到了太阳热辐射而增温,可解决北方地区在寒冷的冬季产气难的技术难题;同时,猪群呼出的大量CO2,使日光温室内的CO2浓度比室外提高了4~5倍,大大改善了温室内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条件,蔬菜的产量可获增加,品质也有明显提高,成为一类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

2)经济效益。①蔬菜增产,如冬季黄瓜、茄子1 m2可增产2~5 kg,增收5~6元,温室大棚年可提高效益过千元;②每年均可节省化肥开支约200元;③温室育猪比常规养猪可提前150 d出栏,每头猪降低成本40~50元;④沼气作燃料和照明等,年可节电60元,节煤130元。

3)社会效益。①改变了北方地区半年种田半年闲的习俗,也改变了冬闲季节“男打麻将女玩牌,邻里吵架合不来”的陈风陋俗,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②农村庭院整洁有序,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人无厕所猪无圈,房前屋后多粪便,烧火做饭满屋烟,杂草垃圾堆满院”的脏乱差的面貌。

4)现有规模。“四位一体”模式在辽宁等北方地区已推广达21万多户。

1.2.2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这是一种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1)主要形式。“户建一口沼气池,人均年养两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

2)经济效益。①用沼液加饲料喂猪,猪可提前出栏,节省饲料20%,大大降低了饲养成本,激发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②施用沼肥的脐橙等果树,可比未施肥的年生长量高0.2 m多,多长5~10个枝梢,植株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明显增强,生长的脐橙等水果的品质提高1~2个等级。③每个沼气池还可节约往年准备柴禾的砍柴工150个。

3)现有规模。该模式在我国南方得到了大规模推广,仅江西赣南地区就推广达25万户。

1.2.3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是为解决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而研究推广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

1)具体形式。每个农户建一个沼气池、一片果园、一个暖圈、一口蓄水窖和一间看营房。实行厕所、沼气池、猪圈三结合,圈下建沼气池,池上搞养殖。除养猪外,圈内上层还可放笼养鸡,形成鸡粪喂猪、猪粪入池产沼气的立体养殖和多种经营系统。

2)特点。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以农带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果牧结合的配套发展和良性循环体系。

3)经济效益。“一净、二少、三增”,即净化环境、减少投资、减少病虫害;增产、增收、增效。每年户均可增收节支2 000~4 000元[8]。

2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基本特征

各地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既各具特色,又都遵循着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的一条根本“轨迹”,那就是使农业生产经营向着有利于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都具有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几个基本特点。

2.1综合性

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2多样性

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根据本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各异的情况,充分吸收当地的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2.3高效性

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的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的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4持续性

发展生态农业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3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发展趋势分析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自然农业、有机农业、持久农业、生物生态农业等都属于生态农业的范畴,其指导思想都是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使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实现农业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提出将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并进行了广泛实践。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对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十五”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的系列生态示范创建体系。“十五”期末,国家共批准528个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其中233个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有150余个市(县、区)开展了生态市(县、区)创建工作。生态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据初步调查,各地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后,粮食总产量平均增幅15%以上,单产较试点前增长10%以上,分别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4.5倍和9.2倍,人均粮食比试点前增加21.4%[9]。

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优化,必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主导。遵循我国过去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的发展轨迹,可展望出未来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及重点领域。

3.1生态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生态农业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生态农产品可以解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统计,2005年该中心新认证企业1 839家,产品5 077个,截至该年,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了3 695家,产品总数达到了9 728个。在绿色食品发展的推动下,有机食品发展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2005年新认证有机食品企业208家,保持认证企业198家,保持认证率87%。企业总数达到了416家,产品总数达到1 249个,实物总量66.9万t。在消费需求的拉动下,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初具雏形,一批以绿色食品生产为主导的生态农业企业逐步壮大。在2005年,就有305家年产值超过了

5 000万元的企业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占申报企业总数的18.4%;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92家,占33.3%[9]。有关专家指出,生态农业将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3.2生态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生态农业的生产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物种优化组合、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等原理,运用系统工程等方法,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来组织生产,通过合理利用和增殖农业自然资源,重视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换效率,充分发挥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建立良性的物质循环体系,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因此,生态农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农业体系,是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两者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生态农业实质上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充分利用本区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建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模式。

3.3更注重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我国生态农业已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技术体系,但这一体系基本是对以往技术的整合。今后对生态农业的研究和探索,一方面应围绕可持续农业体系的发展,巩固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应加强农业生态技术应用和推广,以尽快解决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未来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

3.4生态农业建设的标准及认证将进一步统一

为了指导我国生态食品的发展,进一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今后我国一方面应加强生态农业技术标准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包括生态农业评价指标、管理认证方法和环境友好技术等各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态农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基地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和产品标准体系,为生态农业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应加强生态食品标准与国际相关标准的协调与统一,以削弱和淡化国际标准歧视所产生的技术壁垒和贸易争端带业的影响。

总理曾指出:“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实践证明,生态农业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它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世界范围内对于能源危机问题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普及和增强,生态农业乃至生态经济也必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引导世界经济向资源节约和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侯福龙.看,他们的生态农业试验[J].世界博览,2010(12):56-57.

[2] 郭从友. 鸭稻上市,喜看生态农业又归来[J]. 工会博览,

2009 (1):70.

[3] 潘虹.“乐和家园”生态农业分析[J].企业导报,2010(2):96.

[4] 雷和涛,廖允成.浅析杨凌生态农业科普旅游开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02-105.

[5] 徐文辉,庄丽丽,陈快快,等.义乌高效生态农业观光园[J].中国城市林业,2009,7(3):19-21.

[6] 谢艺,汪正祥,雷耘,等.自然保护区庭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效益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5):146-149.

[7] 董田春,漆建忠.榆林沙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1999(9):58-61.

第5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激励机制

一、生态农业内涵与特征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1981年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进一步明确定义生态农业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1980年我国学者叶谦吉对生态农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2]。可见,发展生态农业,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手段是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态农业具有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提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走上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农村水资源污染程度,能有效减缓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业、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与高效性

生态农业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强调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协调性、循环性、再生性,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特征。生态农业通过物质能量循环,实现了废弃物的转化再利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

(三)生态农业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

农业生产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多样性,主要由地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的。生态农业是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形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现阶段,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各地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了适合本地域特色的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现了生态农业的区域性与多样性。

(四)生态农业具有外部性

就生态农业生产过程看,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产品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具有外部性特征。其外部性体现在农业生产者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具有降低水土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体现在绿色、有机、健康的生态农产品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另外,农户最初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是对生态农业技术的一种推广,但采用新技术投资无法从其他农户那里取得补偿,又无法限制其他农户模仿性消费,因为一旦推广就可以被许多农户同时消费,且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其范围不断扩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不断提升。2009年骆世明将生态农业分为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和品种搭配模式等5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在此基础上将每一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再划分为若干个生态农业模式型。2002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推广。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生示范县逐渐扩大到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建立了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多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2000多个。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生态农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态优势将越来越多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激励和补偿机制缺失,影响了生态农业推广普及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农民投入的劳动量大,投入技术多、成本相对较高、风险也大。而生态农产品具有外部性特征,生态农产品定价过高,消费者需求不足,难于销售,只能采取略高于传统农产品价格,即生态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导致农户获取的经济效益低。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的缺陷,使得农户生产生态农业产品获得的个人福利小于生态农业产品对于全社会提供的福利,使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外部正性没有体现。另外,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补偿机制,弥补农户外部正收益,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使得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削弱了农民普及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社会化小农生产,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徐勇、邓大才、刘金海等学者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及农民演进特征提出了“社会化小农”,并认为“社会化小农”作为现代社会农民演进的新形式,具有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决策化特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社会化小农”在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化生产决策的基本前提是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一般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分散性和独立性生产决策,这种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小规模—小投入”导致“低产出—低效益”,致使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所获取收入达不到他们所期望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社会化小农”分散经营农业生产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三)“均田制”土地制度,阻碍了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

从综合性与高效性的角度看,只有在一定大的区域范围内,生态农业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益,即发展生态农业要规模化。我国农业生产耕地面积按人均比例平均分配的,受这种“均田制”土地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户平均耕地面积仅有0.4hm,且耕地面积呈进一步缩小趋势。同时,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采取不同质量等级的土地分别进行平均分配,农户耕地面积被小块分割,使农户生产经营极不方便。近年来,有部分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一部分耕地面积,绝大部分仍为小规模生产,这种以农户为单位小块分割农田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建设,使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小规模的、零星的、低层次的状态。

(四)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从生态和可持续角度看,生态农业倡导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物质,关键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指蔬菜的新式育苗、农作物的新品种采用及农业机械化使用,以提高农业产出。农业生产种植采用家禽肥料+化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种植、除草、收割;农业虫灾泛滥采用大量人工投入治虫。现代农业生产整个过程都融合了现代农业科技技术,采用“新式粗放式”方式。大棚蔬菜从种子选择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多采用先进现代农业技术,同时在整个过程都有价格较低的高倍农药被使用,致使蔬菜几乎见不到一个虫洞;农作物种植除草工作只需要一袋高剂量除草剂就能解决,整个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人工除草。农业生产中这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退化、土地及水资源污染严重,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农田生态环境更加难以为继。显然,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推广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相去甚远。

四、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和补偿机制

生态农业的效益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只能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经济、生态效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应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补偿和激励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财政补偿政策及相互配套措施。建立生态建设专项基金,实施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生态农业在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倾斜。同时,地方政府实行配套资金支持等。二是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利益诱导机制,通过利益驱动使农业生产者积极主动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行为进行资金补贴和技术扶助,如良种补贴,绿色、无公害种植补贴,同时加大技术部门在技术上的免费指导和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分配及产权制度

依据生态农业特征,发展生态农业的农田土地一般生产经营周期期限比较长、投资成本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市场风险较大。因此,为了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其增加农业资源投入、积极主动采用生态农业新技术,政府应适当延长生态农业户的土地经营承包期,为此,一要尽快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生态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拓展到实际上的占有权,即农户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对其所承包土地有实际上使用、占用、收益和处置权,集体只是保留法律上的最终归属权。二是农村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推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通过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稳定土地使用权,延长农户对土地投入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强化生态理念

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户的生态理念。一是加大生态农业技术及生态理念宣传。利用互联网、电视进行宣传农业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二是推广新农药和绿色有机肥。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鼓励广大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乱用。三是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政府牵头组织各类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鼓励科技人才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引导农户采用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来提高生态农业及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四)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具区域性与多样性特征,我国区域差异性大,各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一致,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佳”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推广应用。一是加强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建设,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并形成配套技术,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继续坚持已经开展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遴选出生态农业模式好,配套技术先进的示范基地,通过以点带面方式,由“县—市—省”的方法进行推广,直至推广到全国。三是鼓励企业自建生态农业基地。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实现生态化种植养殖,使自己有稳固的基地和农户群,并实现已有非生态型农业基地向生态型农业基地转变。

作者:张燕 张进 单位:延安大学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秀艳,王丽静.再论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征[J].中国市场,2008(1):108.

[2]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7(1):93.

[3]张燕.我国发展生态农业保障制度研究[J].农村经济,2010(5):103-105.

[4]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3):406-409.

第6篇

人类农业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原始农业(约7000年)是第一阶段;传统农业(约3000年)为第二阶段;现代农业为第三阶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兴起成为农业发展的第四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是对石油农业反思后的选择,它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替代方式备受社会的关注。

生态农业的定义:“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换句话说,生态农业就是要按照生态学原理,建立和管理一个生态上能够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经济上可行的农业生产系统,该系统能在长时间内不对其周围的环境造成明显改变,并且具有最大的生产力。

二、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及其理解

1 生态农业旅游的有关概念分析

生态农业旅游是20 世纪首先在发达国家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关生态农业旅游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把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等同于农业旅游或观光农业旅游。例如,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风俗为旅游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

第二,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单独的“生态农业”景观为观赏对象的旅游。例如,生态农业旅游是在生态原则指导下,以生态农业景观为资源发展起来的,集农业观光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旅游形式。

第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二者为对象的旅游。这种定义比较多见,例如,生态农业旅游是以从事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利用生态农业景观,把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观光、度假、娱乐、参与等旅游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绿色生产、生态文化、农游合一。

2 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解

目前,对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定义,主要源于我们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解不同。单从字面上看,生态农业旅游可以有两种理解:其一是“生态+农业旅游”,此种理解主要是把“生态”一词当成修饰的。“标签”使用。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各种组织和机构泛用“生态旅游”一词,目的在于提高旅游市场的兴趣,从而增加销售。其二是“生态农业+旅游”,把“生态”和“农业”连成一体即“生态农业”,在于强调这种旅游是以“生态农业”的景观为旅游对象。这种理解把科学的生态农业模式和旅游相结合,从而使得这种生态农业模式具有观光、科普等旅游功能。

3 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旅游的关系

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业旅游二者之间应该是承接的关系,即生态农业是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基础,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随着社会的发展除农业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定义也要把握住这一基点,不能简单地认为生态农业旅游只是农业旅游的时尚称呼而已。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生态农业旅游应该包含如下内容:第一,旅游的基础是“生态农业”形式而不是其他农业形式。第二,它的旅游资源应该是生态农业景观,是以生态农业景观为旅游对象。第三,它是一种绿色的、环保的旅游形式。第四,它是农业旅游的一种,正如都市农业旅游、高新农业旅游等农业旅游形式一样。

三、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及其旅游开发

1 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是指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系统结构、组装配套技术以发挥系统功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生态农业系统格局。

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生产技术和社会需要,可以组合出多种多样的生态农业系统模式,其主要代表有:(1)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资源的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各种农作物的轮作、间作与套种。(2)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系统。如“鸡吃菜叶――猪吃鸡粪――猪粪产沼气――沼气渣肥菜田”的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的小型循环系统。(3)水陆交换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如桑基鱼塘以及蔗、果、蕉基鱼塘等。(4)相互促进的生物物种共生生态系统。如稻田养鱼、禽鱼蚌共生,稻鱼草共生,苇鱼禽共生等。(5)渔业立体养殖系统。如利用立体养殖的池塘中各种鱼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层),使上层鱼的粪便成为下层鱼的饵料。(6)多功能的污水自净工程系统。该系统是模拟微生物的解毒工艺过程,利用水葫芦地、细绿萍地、鱼蚌混养塘和水稻田等实行“三段净化、四步利用”,以达到对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的效果。(7) 庭院经济为主的院落生态系统。如利用沼气等工艺,将人、畜粪便变废为宝,循环利用。(8)多功能的农副工联合生态系统。如将单一的种植业转变为集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为一体的联合生产系统。

2 生态农业旅游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发挥农业的优势,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生态农业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农业景观开展生态农业旅游就可以同时发展农业和旅游业,促进这两大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3 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大环境

目前,包括生态农业旅游在内的农业旅游在我国发展迅速,这种清新、自然、绿色的旅游形式受到众多城市旅游者的欢迎。国家旅游局以及各省、地市的相关部门也相继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农业旅游的大发展。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提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宣传口号,带动了农业旅游的发展。2004年7月,首批全国203个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产生,使全国各地兴起了发展农业旅游的。2005年又评定出156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全国树立起了发展农业旅游的榜样。2006年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全国旅游主题是“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在这种大力鼓励农业旅游发展的环境下,生态农业旅游将获得加快发展的重大机会。

第7篇

范德普勒格将当下主流的农业模式归纳为小农农业、企业农业与公司农业,通过对这3种农业模式的介绍、描述与案例分析,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各个模式的特点与运作方式。通过与其他农业模式的对比与联系,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认为小农模式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不断发展。在以往的思潮中,韦伯和马克思等人都认为,小农家庭经营将被使用自由雇工的农业企业所取代,传统乡村社会将瓦解和消亡,然而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高度集中的运作方式其实存在许多隐患与弊端,无法满足生产者与消费者共享的价值观。作者的这一观点其实也与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的《第三次浪潮》中的观点不谋而合,第二次浪潮的高度集权终会被第三次浪潮的分散、短链化替代,不同于工业经济社会人们趋向于物化的情况,人们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性。

在著作的最后,作者提出了小农原则的概念,即“小农原则是一种解放性概念,是小农境地在未来的映射,它既由帝国引发,又是对帝国的一种回应”。实际上,小农原则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生态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三重运动,这些资本的重建作为小农农业赖以创立的主要资源。

书中提到在农业危机方面,小农原则包含了三个关键逆转:对自然的回归、地方和地区的自我规范替代远程控制以及食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三个方面,目前在我国的小农农业上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本文就这三方面,对我国小农农业中小农原则的体现进行思考与讨论。

1 对自然的回归

在范德普勒格的定义中,小农农业模式是以生态资本的持久利用为基础的。这就必然要回归自然,在对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要尊重生物生命。自然如土地、动植物、水、生态循环等被用来创建一种资源库,人们通过劳动、知识、市场等资本对资源库进行补充。不同于企I农业与公司农业,小农农业的资源库更加尊重生命,更加生机勃勃。但其实在我国目前的观点与主张中,多数人更加支持“阻碍发展论”、“消亡论”、“农业内卷化”等理论,认为农业资本化会替代小农农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主张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兼顾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开展了优化农业生态系统的行动。2002年农业部为进一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向全国征集了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最终经过反复筛选,确定了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模式,较为常见的有北方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南方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和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其中“四位一体”模式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这种模式也是北方地区的家庭生态系统模式,运用该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沼气发酵安全可靠。这种生态农业模式一般由家庭农场为单位运转,形成一种循环系统。

生态农业模式的推行有别于企业农业与公司农业一味追求利润而压榨自然资源,更加倾向于可持续发展。如今“可持续发展”在各个领域都被作为追求的目标,但是实际情况下大多数生产者因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无法满足这个需求。生态农业模式正是以小规模模式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在具体实践中,我国生态农业仍面临着资源可持续技术缺乏等问题,但小农仍然是我国农业基本生产单位,也是构成生态农业发展系统的重要细胞单元,这一点是大规模农业无法实现的。

2 地方和地区的自我规范

发达国家的农业大多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农民属于小农生产者。无论是农户之间通过联合与合作所建立的各种组织,还是工商企业组织等外部组织的进入,均不能完全替代家庭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小农经济并不意味着是和农业现代化背道而驰,恰恰相反,在一些学者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大规模化生产并不适应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始终要以小农为基础。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特征,但是小农家庭农场进行商品生产的生产目标与资本主义企业截然不同,它的生产活动是以家庭为核心的,以满足家庭需求为目标。农业现代化归根结底是全体小农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化,其实质是在稳定农户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实现适度联合,以抵抗大市场风险。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政策强调以“农户经营为基础”,至今近90%的耕地和80%的粮食产量仍由农户家庭承包经营。

耿店村地处山东省茌平县贾寨乡腹地,是当地有名的“大棚村”,家家户户搞大棚,全村有310多个冬暖式大棚。冬暖棚以越冬栽培为主,品种主要以黄瓜、芸豆、尖椒、圆椒、樱桃、西红柿,茄子等蔬菜为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棚收入已达到3.5万元。当地的农业生产并没有被使用自由雇用劳动力的农业企业所替代,而是仍然以家庭经营为主体。整个村庄在村干部的帮扶领导下良好运转,在自我规范的过程中更加具有凝聚力与活力。通过市场化的农业经营,耿店村成立了一、六农贸市集市场、花生市场,完善了一系列生产销售链的活动。在耿店村村干部的组织与努力下,农户并不是作为孤立的、互不相干的经营个体而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紧密的共同体,在村集体的服务与支持下,创造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形成良性循环。

当前,小农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小规模与大市场之间的困境,在多类经营主体并存的情况下,小规模经营且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可能会出现单个农户无法与大市场衔接、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交易费用成本高等问题,构建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对于化解这一难题是一个有益的突破口,这一过程中少不了地方与地区的自我规范。

3 反对匿名市场体系,新的流动方式

现代食品生产是大工业化的,通过价格优势以规模效应取胜。匿名的全球性市场使生产者与消费者分割开来,终端销售市场完全是陌生人市场。在这种背景下,由于监管不力等多方面原因,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起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的食品问题中,最为普遍的事故是由非食用物质添加造成的,比如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对人类健康有害的物质。为了追求利益而添加有害物质这种行为无论是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都是不会被原谅的,而匿名的市场体系也为生产者、销售者添加了一层有恃无恐的保护膜。在现代食品市场的匿名交易制度下,消费者需要透明的信息来做出正确的选择,便出现了新的流动方式,比如巢状市场等。

巢状市场兴起于欧洲农村发展的进程之中。在为了实现欧洲农村农业发展的背景下,重新配置农村资源,提倡农I的多功能性,体现并代表城镇和乡村、农业与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新关系。为了反抗“食品帝国”对于世界食物体系的控制,新的巢状市场的出现嵌入在新的制度体系之中,以公共池塘资源为基础,通过特定生产者生产出来的高质量农产品与特定的消费者直接联结。巢状市场的中间环节比较少,基本也都是由农民参与或掌控,因此这通常意味着他们会得到对于农民生产者来说的高价格,以及对于消费者的低价格。农产品生产者在巢状市场中能够获得比在一般市场中更多的农产品附加值,对于消费者来说,也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与额外支付,生产链更加透明放心。

河北易县的手工红薯粉条的流通即可看作是巢状市场的雏形,它拥有相对固定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二者之间是完全透明公开的。需要特定的生产者,其消费者也是亲戚或通过亲朋介绍而来,由于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而直接从生产者处购买。在我国巢状市场的发展下,易县桑岗村的生产销售链已初具规模。桑岗村农副产品生产小组组长张长春常通过网络形式在新浪博客上发表文章,与消费者交流沟通。在实际操作中也表示,由于缺少对消费者需求的了解,在组织生产、包装、运输等方面还没有经验,小部分产品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猪肉过肥、包装不够规范等等。在2013年,当地的养羊专业户,针对猪肉太肥的问题,表示愿意为城市消费者放养1~2头猪,每天让猪和羊一起上山运动。据说这样的猪还是以吃粮食为主,所以肉不会特别瘦,但体重应该不会特别重,关键是猪的心情快乐。这种放养猪的价格要比圈养猪贵一些,也希望消费者几户一起包购。随着经验的不断累积和不断地学习,农户们对巢状市场的理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更清楚的认识。桑岗村农户们也在不断调整生产方式和组织过程,使巢状市场的运行更加顺利。

的确,这种新的流通方式在一开始会有很大的阻力,因为缺乏市场与经验,而且由于价格比大规模生产昂贵,所以难以快速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但相信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以及未来趋势的影响,巢状市场的前景会更加广阔。

从众多地方实践的结果来看,小农原则被不断映证。大众也逐渐认识到农业现代化的实质与农业发展的未来并不是掌握在“食品帝国”的手里,小农经济的重要性是无法被替代的。我国的小农农业也需要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找到适应自身的方式,无论是对农户自身还是为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高原.市场经济中的小农农业和村庄:微观实践与理论意义[J].开放时代,2011,12:113-128.

[2] 陈航英.新型农业主体的兴起与“小农经济”处境的再思考―以皖南河镇为例[J].开放时代,2015,05:70-87+7.

[3] 张孝德,张文明.农业现代化的反思与中国小农经济生命力[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3:1-5+13.

[4] 宁夏.市场中求生:葛村小农的商品生产[D].中国农业大学,2015.

[5] 孙文华.小农分化、农业生产资源配置差异与政策涵义[D].南京农业大学,2007.

[6] 赵佳,姜长云.兼业小农抑或家庭农场―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组织变迁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5,03:11-18+110.

[7] 叶敬忠,丁宝寅,王雯.独辟蹊径:自发型巢状市场与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12,10:4-12.

[8] 叶敬忠,王雯.巢状市场的兴起:对无限市场和现代农业的抵抗[J].贵州社会科学,2011,02:48-54.

第8篇

一、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概念,最早由美国土壤学家威・阿尔伯韦奇(William Albrecht)于1970年提出,它属于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不同于石油农业、化学农业的替代农业的一种形式。它强调农业生产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在生态上能够自我维持,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和审美方面不可接受的变化,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于1981年首次提出,但它的内涵却与发达国家的生态农业有很大不同。中国的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源于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全球性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粮食短缺和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深刻反思。人类认识到靠大量耗费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协调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做到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生态农业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力图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即在保证环境不遭破坏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基础上,使农业生产得到健康、稳步、协调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一致的。生态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途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又为生态农业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推动生态农业更好地发展,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生态农业与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正相关关

西部民族地区往往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条件不好,经济落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难以像发达地区那样通过招商引资,优先发展工业而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只有立足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兴办生态工业,进而带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实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发展生态农业改善脆弱的生态环境

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追求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依据“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理实施的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再生,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可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极大改善西部民族地区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在上世纪80年代初,恭城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广大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以下,全县有37个自治区级贫困村。为养家糊口、解决燃料问题,当地群众大量伐薪烧炭,使得森林面积锐减,森林覆盖率下降,许多山上被砍得光秃秃的。而恭城山区又为喀斯特地貌,树木生长困难,结果造成石漠化问题日益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碰上干旱少雨季节,许多村民饮水困难,生产生活环境日趋恶化。为了改善生态,解决群众的生活燃料问题,尽快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恭城以发展沼气为突破口,从生态建设入手,推广使用沼气,发展生态农业。农民看到用人畜粪便和青草料沤制后产生的沼气,能烧水、煮饭、炒菜和照明,既省柴省力,又方便卫生,便纷纷效仿修建沼气池。在政府的鼓励下,沼气池建设得到迅速推广,以每年平均建成2500座的速度发展。沼气池的普遍修建,不仅解决了农民的生活燃料问题,保护了生态环境,使往日光秃秃的山头又重新生长树木繁茂起来,也为农作物提供了优质有机肥料,使生态农业得到迅速发展。

2.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推动生态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发展

生态农业具有整体性特征,它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运销业等组成综合农业经营体系,充分利用资源,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做到整体协调发展,可以使生态农业系统整体生产能力提高,成本下降,产业链加长,收入提高。恭城通过把农民自发开展的“一池带四小”(以一个沼气池,带动一个小猪圈、一个小果园、一个小菜园、一个小鱼塘)庭院经济,整合成“养猪-沼气-种植水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提高了生态农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和综合效能,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先行进行“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农业生产的农民,最先尝到了“沼果”的甜头。利用沼液沼渣种植的水果,不仅产量连年以40%的速度增长,而且水果的品质、外观、味道都特别好,销售价格高,销路还特别好。优质高效、收入可观的生态农业,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热情,推动恭城水果种植业向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大办沼气、大养生猪、大种果树的热潮在恭城经久不衰,生态农业迅速向产业化、规模化的立体生态农业跨越。至2000年,全县建成沼气池43万座,入户率73%,养猪30多万头,水果产量达27.64万吨,水果大量出口到东南亚,人均水果产量及水果收入居广西第一。“猪-沼-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也被誉为“恭城模式”,而闻名全国。

3.产业化发展的生态农业延长生态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生态农业的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生态农业会扩展为成体系的生态产业(生态农业种养、生态工业加工、生态商业销售和生态旅游),通过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完善和扩大生态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恭城生态农业形成了月柿、柑橙、桃李、沙田柚种植和猪牛养殖的区域化、规模化格局。优质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吸引了北京汇源、大连汇坤、联发食品、永丰脆柿等柑橙月柿加工企业纷纷入驻恭城,生态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生态工业稳步推进,成长起20多家龙头企业,延长了生态农业产业链,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综合效益,辐射带动全县1万多户农民增产增收。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又带动了商业运输业的兴起。区域化、规模化的生态水果种植,扩大了生态农业景观的影响力、吸引力,大批游人纷踏至来,生态旅游业日趋兴旺。随着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态旅游业的兴起,又进一步促进恭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

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是其能否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恭城之所以能够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显现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关键就在于它选择了适合本地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并实现产业化经营,不断拉长生态农业产业链。从恭城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来看,西部民族地区选择生态农业模式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恭城不沿边、不沿海、不靠近发达地区,作为一个西部少数民族山区县,资源优势并不突出。但恭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就是境内特别适合种植水果的大量丘陵坡地,坚持发展生态农业不动摇,通过“猪-沼-果”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使自己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是要突出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优势特色生态产业。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对于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没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就没有市场,没有效益,没有前途。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没有多少竞争优势,唯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才能赢得市场,具有竞争力。恭城的水果之所以能以较高的价格畅销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就是因为其水果具有特色――绿色生态产品,用沼液沼渣种植,进行无公害生产,使水果不仅外观、品质、口感俱佳,而且是无公害健康食品,具备了一般水果所没有的特色优势。正是由于其作为生态农业支柱产品的水果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很高的经济效益,才有条件把生态农业做大做强,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第9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035--04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发展农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国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流依然是沿用“高碳”背景下的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因此,改变这种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方式,已势在必行。

随着中国工农业生产的开放度不断提高,城市和乡镇经济的关联度,甚至国内外的经济的联动性都显著增强;气候变化(特别是日益加剧的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的同时;各种传统和非传统的挑战也在凸显。主要的不利因素表现在:(1)以化肥、农药为代表的化学农业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退化;(2)由于人口持续增加导致的土地生产力相对不足,可能诱发生的“粮食危机”;(3)“后京都议定书”时代,出现的耕地和林地碳减排利益,迟迟没有实现价值并得到足够重视。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在中国各地农村已经推广多年的循环生产模式,已然为全球的二氧化碳减排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一直没有被有关部门和机构发现和认可。中国循环农业在二氧化碳减排项目中所蕴含巨大商机,亟待开发;未来农村的实施者(农户个体和地方政府)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应在实施之初就受到认可和保护。

一、国外低碳经济研究进展

“低碳经济”最早由英国提出,目的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建立相互理解的桥梁,其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低碳经济”的概念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在气候变化国际制度框架(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特别是在《京都议定书》遭受空前挫折的形势下由英国率先提出的。希望以此建立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理解的桥梁。可喜的是,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2006年10月30日,英国了由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完成的《气候变化的经济学》,对全球变暖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评估。

《气候变化的经济学》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三个:一是如果各国政府在未来十年内不采取有效行动遏制温室效应,那么气候变化的总代价和风险相当于每年至少失去全球GDP的5%-20%。相比之下,采取行动的代价可以被控制在每年全球GDP的1%左右;二是在2050年以前,要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550PPm以下,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在今后十至二十年达到峰值,然后以每年1%―3%的速率下降;三是到2050年,全球排放必须比现在的水平低大约25%。即发达国家在2050年前把绝对排放量减少60%-80%,发展中国家在2050年的排放与1990年相比,增长幅度不应超过25%。

根据IPCC的最新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在过去的100年中,由COx等气体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全球平均地表气温上升了0.3℃-0.6℃;并有90%的可信度认为,近五十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人为活动排放的CO2、CH4、N2O等温室气体造成的;他们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0℃―3.5℃。

农业生产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农业生产在全球温室气体(包括CO2、cH4、N20O)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土壤中的有机物质经微生物分解,以CO2的形式释放人大气,CH4可在长期淹水的农田中经发酵作用产生,全球一半以上的N2O来自土壤的硝化和反硝化过程。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温室效应的严重影响。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确定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探寻减排办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当务之急。

二、辽宁省循环农业模式

在中国南方地区广泛开展的“一池三改”和“四位一体”模式早已运用纯熟,其核心环节是沼气池的沟通作用。但该技术移植北方后,受地温和气候影响,通常只能工作六至八个月左右,以及推广模式僵化等影响,农户无法得到预期经济效益,极大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很多早期的推广示范最终以失败告终。但随着全球的急剧变暖和沼气池保温技术的应用,该技术越来越受到北方农户的欢迎。

由于辽宁省各地地形、气候、资源等的差异,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循环农业模式。成功推广的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配套技术有八项㈣。

这八项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配套技术包括: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典型单位为本溪满族自治县黄堡村、建平县章吉营子村;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典型单位为清原满族自治县大北岔村、本溪满族自治县正沟村;生态果园建设模式及配套技术,典型单位为海城市王家堡村;农田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典型单位为盘山县常家村;生态养殖模式及配套技术,典型单位为大洼县西安生态养殖场、阜新市生态园;平原区农牧结合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典型单位为昌图县尹家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典型单位为营口市老边区前山村、海城市有机果品基地;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典型单位为凤城市大梨树村。

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一池三改”推广“猪一沼一菜(果)”的生态农业循环生产模式、“四位一体”为核心的循环生产模式。

1.“一池三改”活动,推广“猪一沼一菜(果)”的生态农业循环生产模式。“猪一沼一果”生态农业模式基本概念: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产业共同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㈣。

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政府从本县实际出发,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持、资金补贴等方式,通过发展大循环、村户建 立小循环的方式,在农村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等新技术,大力扶植循环农业发展,推动了该县生态循环农业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蚰岩县政府积极鼓励该县企业发展循环产业,在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使循环农业快速推进。岫岩县鞍山佳林生物质燃料制造有限公司,利用农村的玉米秸秆、稻草、玉米芯、花生壳等农作物、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经过粉碎后加入添加剂加压增密,生产新型生物质再生能源“秸秆煤炭”,使过去农民废弃的农作物重新利用,增加了企业效益,也改善了生态环境。循环产业效益可观,前景喜人。

岫岩县政府在大力发展循环产业的同时,还积极构建以种植、养殖、加工、沼气为链条的微型循环经济,建立“家庭绿岛”式小循环,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沼气,开展“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厕、改灶、改厨)活动,推广“猪一沼一菜(果)”的生态农业循环生产模式。“家庭绿岛”建成后人畜粪成为沼气发酵原料,沼气解决生活用能,沼渣、沼液作为上好的有机肥用来肥田,实现了农业的生态良性循环。此外,该县政府为了方便广大群众还建设了5座生物质气化站,以秸秆、树枝、木屑、锯末、稻壳等生物质和白色垃圾为原料,帮助3 000多户农民用上了洁净的新能源,既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使村容村貌更整洁,又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新农村、新能源、新气象的目标。

与岫岩相似的还有沈阳市苏家屯区“三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旧。

近年来,苏家屯区加快沼气能源产业的发展,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积极发展“猪一沼一果(菜)”三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用沼气代替液化气,用处理后的沼渣、沼液代替化肥,有效地变废为宝,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该区的蔡家屯村有种植葡萄的历史,过去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始终不尽如人意。2006年,这个村在区农机部门的支持下,把沿气应用到农业生产上,给葡萄上沼渣、沼液,经过本村葡萄协会的大力推广,葡萄种植户真正得到了实惠。蔡家屯村共建沼气池200多个,其中今年新建的就有100多个。农民首先在葡萄种植上使用沼肥。现在蔡家屯村葡萄种植面积200亩,注册的“华香”牌葡萄获得了绿色产品A级认证。质量的提升带动了价格的提升,2009年该村的玫瑰香葡萄卖到了每公斤16元,是去年的2倍,亩效益达1.5万元。

目前,该区已建成3500个沼气池,每个沼气池按年产4吨沼肥计算,每年将有1.4万吨优质肥产生。今后,苏家屯区还将在抓好沼气池建设的同时,抓好沼肥在农业生产中的综合利用,不断改良土壤、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从而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2.“四位一体”的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模式。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概念是:一种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的生产模式。它以生态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为原理,以土地资源为基础,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通过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在农户的土地上,在全封闭的状态下,将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组合在一起,所以称为“四位一体”模式。

通常情况下,农户庭院既是生活系统,又是生产系统,如何做到生活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是农户庭院循环农业模式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四位一体”循环农业模式正是基于此,从提高蔬菜单产、复种指数、畜禽转换率和循环总量,降低饲料浪费度的角度出发,将各种设施组合成一个整体,辅以高效技术,使之成为一个稳定高效的系统。同时各组分之间存在适当的比例关系和明显的功能分工与协调机制,使“四位一体”循环农业模式能够在系统内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价值的转换和流通,并使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高。

该模式以沼气生产为中心,把种植业、畜牧业和蔬菜栽培等联结起来,实现了有机物的多层次利用。“四位一体”循环农业模式巧妙地应用了食物链加环原理,通过加入生产环(畜禽饲养)和增益环(沼气池厌氧发酵)将传统的单一种植和高效饲养以及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该系统食物链结构增长,对系统内有机废弃物能够达到多次循环利用,构成了良性循环再生路径。在中国北方的传统旱作农业区,大多是燃料、肥料、饲料俱缺的地区,农村能源供应不足,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在“四位一体”循环农业中,以沼气池为纽带的作用巧妙地解决了“三料”问题。该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利用了太阳能,使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又转化为生物能,达到合理利用。通过沼气发酵,以无公害、无污染的肥料施于蔬菜和农作物,使土地增加了有机质,达到用能与节能并进。将沼气池建于日光温室地下,提高了沼气池的温度,使厌气发酵可以周年进行,辽宁南部地区已经实现周年进行,辽宁中部和西北部目前已经可以解决年均供气10个月左右。部分解决了北方冬季因温度过低而无法实现发酵产气的实际困难。同时,温室为畜舍提供了良好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畜呼吸和沼气燃烧不仅能使温室温度增高,更重要的是其二氧化碳能促进温室内果蔬增产,温室内果蔬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又可供畜禽呼吸所用。人畜粪便和其它有机废弃物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以甲烷为主要成份的沼气,完全可供正常五口之家的日常所需。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富含有机成分,是优质肥料。施用沼肥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利用沼液喷施蔬菜或作物叶面兼有肥效和药效,利用其浸种可提高作物抗病性,促进根系发育,提高产量旧。正是由于在“四位一体”中引入了沼气池才得以使该系统生物种群增多,结构趋于合理,使有机物得到了多层次利用,同时沼气与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增强了该系统的稳定性。“四位一体”组分之间关系协调,构成了循环再生路径,使该系统生物种群增多,食物链结构延长,能流、物流循环加速。该组合充分体现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农业基本原理。

阜新市五峰镇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特点和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条件与经验,提出了打绿色牌、念生态经、筑产业链、发项目财,实施种、养、加一体化,打造循环农业,实现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战略。

五峰循环农业的表现形式是相互联系的四条产业链条:一是甜玉米种植―保鲜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通过扩大甜玉米种植面积,为落户在本镇的金禾公司加工保鲜玉米提供原料。二是肉牛饲养一肉牛屠宰加工产业链条。通过大力发展黄牛饲养,为落户在本镇的福元公司屠宰、初加工肉牛提供牛源。为清河门皮革加工基地提供牛皮原料。三是甜玉米种植―秸秆青贮一肉牛饲养产业链条。通过发展甜玉米种植,对秸秆进行青贮,为养牛提供饲料,实现农业和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四是养牛一牛粪一沼气一照明(燃料)、沼肥产业链条。通过养牛用牛粪生产沼气,沼气用于照明、做燃料,沼渣做肥料还田,实现清洁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这四条产业链既各成系统,又相互连结,环环紧扣,形成了一张完美的“循环经济流程图”。《辽西半干旱地区循环农业问题研究》一书中提出的循环模式,在这里得到了诠释。这 也是低碳经济下集约经营循环农业的典范。遗憾的是他们没有及早申报联合国CDM项目,这一方面有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方法学研究的短板效应。

位于阜新市太平镇水泉镇的辽宁乌兰山生物技术公司,每年能处理畜禽粪便20万吨,将粪便变成高含量有机肥还给农业种植,是辽宁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有机肥不仅解决粪便对当地空气、水源、环境污染问题,还能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以上,减轻大量施用化肥对土壤结构的破坏程度,使土壤板结现象得到改善。乌兰山生物技术公司实现从畜禽养殖―粪便处理―农作物种植一粮食秸秆利用―饲料生产一畜禽养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㈣。

其它例证还有很多,例如:抚顺县上马乡坎木村位于大伙房水库一级保护区内,大伙房水库是沈阳经济区重要的水源地,坎木村是生猪饲养基地,如何解决农民的生存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由农户在家里自建四位一体的沼气池,既处理了粪便,又解决了自家的做饭问题。

辽宁绿色芳山有机食品公司在黑山县建设了3万亩有机花生高产示范基地。

凌海市双羊镇新站村投资180万元新建了一座秸秆气化站,可以将各种农作物秸秆转化成优质清洁的高效燃气,可完全替代液化气、天然气。

到目前为止,辽宁省200个省级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已按计划全面完成整治任务。三年累计建设各类畜禽污染治理工程144处。开发了畜禽粪便、农村垃圾、污泥混合发酵“三合一”技术,一并解决农村养殖、生活和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污染问题。在农业固体废物循环利用方面,结合北方地区特点,建设秸秆制气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系统,全省建成秸秆气化站253座。各市积极推进有机食品发展,全省建设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00万亩。

三、辽宁省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发展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具有组织化、规模化等特征。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在“龙头”产业带动下,可有效提升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运行规模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我省是农业大省,当前,农业生产的结构矛盾在于耕地、水等资源相对短缺和劳动力过剩。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应该加快生态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使农业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资源更高层次、更高效益的开发;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高效农业和高科技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减少对耕地、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能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3.典型示范,逐步推广。这是中国农村经济工作的经验和有效方法,特别适合中国农民对待新鲜事物认识的渐进性特点。它是以最生动的事实教育农民,从而对农民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并在典型示范带动过程中,还可以形成不断学习、模仿到创新的超越机制。

4.因地制宜,研发适合当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生态经济领域专家、科研机构组成专业研究组,设立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发基金,促进环境综合治理等适用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缓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另外,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实施优惠政策,积极推广已成熟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使农民真正的接受,并扩展应用范围。

5.建立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开发有机食品(产品)为目的、发展有机产业为手段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机农业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不采用基因工程,不施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物质,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农业。在有机农业中通常采用的耕作措施有:种植覆盖作物、轮作、秸秆还田、生物防治病虫害、有机饲料喂养家畜等。开发有机农业、发展有机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稀缺资源、发展农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以及保障人体健康的需要,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效防治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生态市、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建筑新的经济增长点、变生态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国际绿色壁垒的重要举措。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拉市海流域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5-3406-03

The Change of Eco-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 in Lashihai Lake Basin of Lijiang

YANG Gui-fang

(Life Science Department, Lijiang Teachers College, Lijiang 674100, Yunnan,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agriculture is the mainstream of worl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the changes of eco-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l in Lashihai lake basin of Lijiang, the viewpoint that a wealth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co-agriculture was presented. It was a fundamental way to achieve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nd achiev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inheriting and innovating the eco-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l.

Key words: eco-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shihai lake basin

1 研究区概况

云南省丽江拉市海流域处于低纬度高原气候区,属山地暖温带,年降水量为800~1 000 mm。年平均气温11.8 ℃,全年日照时数为2 500~2 750 h,日照率达60%。在它四周有季节性湖泊文海、吉子水库、文笔水库(也叫文笔海)。拉市海与文海是横断山脉的多次构造变动形成的高原山间盆地的冰蚀湖,吉子水库和文笔水库是利用自然地形人工修筑的。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于1998年6月批准建立,由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拉市海、文海、文笔水库、吉子水库4个片区组成,总面积6 523 hm2。拉市海湿地是被国家林业局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173个重要湿地之一,也是西南地区15个重要湿地之一,2002年被列入“国家林业局提高10个湿地保护区管理能力”的保护区之一,2005年初被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拉市乡位于丽江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城西面,玉龙雪山南麓,东临黄山镇,南接太安乡,西与龙蟠、太安两乡相连,北以白沙乡为界。总面积159.7 km2,林地面积87.6 km2,森林覆盖率55%。坝区海拔

2 400 m,山区最高海拔3 800 m。辖吉余、海南、海东、美泉、均良、南尧6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乡政府距丽江市区8 km,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乡。全乡实有耕地面积1 485 hm2,其中旱地面积1 422 hm2,水田面积63 hm2。坝区以种植小麦、玉米、山药、冬油菜、蔬菜、苹果、梨、桃、青梅等为主,山区以畜牧业为主,养殖牛、马、羊、猪等,辅以种植马铃薯、荞麦、秋油菜等作物。

2 传统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生产体系,是集可持续农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1]。传统农业的技术进步十分缓慢,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传统农业看成是保守、落后、低效的农业生产方式。但是传统农业是当时当地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农业发展模式,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传统农业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为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第11篇

 

1 现代农业的含义

 

现代农业是同传统农业相比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而产生的。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是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几个方面,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通过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农业进行一定的支持,在管理农业的过程中以科学经营理念为原则,从而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从具体上看,现代农业的含义包含四个方面:首先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各类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其动力主要是石油和电能,除此之外,化学肥料和农药也应该广泛的应用其中。从总体上来看,现代农业的物质和能源都是由工业部门所提供的。其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指导时,通过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变化规律进行观察,然后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进行利用和改造。第三,专业化、社会化以及区域生产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农业产品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不仅如此,农业还同工商业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而且,在市场化的经济条件下,农业产品大大提高了其商品化的属性。第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制度和农民生产方式。现在,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民通过合作的方式不断扩大其农产品饿生产规模,随之发生巨大变化的,还有农民的生活方式。

 

最初对现代农业的定义就是机械化农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农业的定义又增加了良种化化学化以及水利化三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的爆发,使得人们认识到,过去那种只注重技术和经济的农业发展是不对的,在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应该将生态效益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现代农业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 做好农业生态建设规划工作

 

因为我国各地进行农业生产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所需要的技术支持以及生态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那么,在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要对各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生产的配套技术、管理形式、产业规模以及区域协调等进行规划,从而有效的推进生态建设的持续发展。

 

2.2 对现代农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

 

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所以为了使这些技术能够成为现代农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应该对与生态农业生产有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创新。这些技术一定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安全和生态管理技术。

 

2.3 走市场化道路,将生态农业化、标准化、信息化以及现代化进行不断推进

 

多年的农业生产的经验表明,生态农业的发展必须走上市场化道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巨大的生命力,否则,生态农业的发展将会失去动力。这样看来,现代农业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一定要将市场作为其发展的导向,并且对生态农业的龙头企业给予大力的支持,与此同时,构建出一条“科-农-工-贸”一体化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将各种不同的生产模式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之中,例如:“公司加农户”模式、“公司加基地”模式。当前,推动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跟随国际科技发展的潮流,进行各种不同的生态农业模式生产技术规程与标准的制定。

 

2.4 进行农业转型,将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并且通过大量生产健康食品为农民增收

 

未来能够顺利打通出口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通行证就是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因为当前全球人民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就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而健康安全的食品主要是通过现代的生态农业生产出来的。所以,现代农业应该鼓励农民进行健康食品生产,生产那些具有市场前景并且具备健康特色的农产品,创建国际农业产品品牌,从而达到增收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将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第二,将单纯的面向国内市场转变为面向国际市场。第三,转变为符合功能性的农业生产。第四,转向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农业生产。

 

2.5 不断对农业基础化设施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完善

 

从总体上来看,农业一方面可以将农业产品作为生产原料提供给其他的产业,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他还将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给所有人。所以,国家一定要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建设中来,同时将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不断的完善,将生态补偿计划考虑到农业生产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将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进行巩固。

 

2.6 加强专业知识的推广,健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法律

 

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所有人的参与:农民、领导、科技人员都要参与到生产中来。所以,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就是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广有关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专业知识,并将其对农民进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加农民对现代农业的了解。同时,健全的法律法规也能够保障现代农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依法发展。

 

3 结论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但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农民和技术人员和国家管理者的重视,并且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方法的总结。

第12篇

摘要:生态农业是镇江市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镇江市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生态文明、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的支持。镇江市需要吸纳其他城市生态农业发展的长处,来打造自身的独特发展模式,同时,应努力探索“互联网+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旅游农业模式和食品安全模式。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户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镇江市;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互联网+生态农业”;食品安全

0引言

1970年,美国土壤学家阿尔布勒奇最早提出了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简称ECO)的概念,本意是指通过低投入或绝对排斥使用农用化学品的小型农业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是指基于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借鉴传统农业的经验,所构建起来的具有的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对于现代农业而言,产量的提升一般基于种植面积规模化、大量使用化肥、过度适用农药等,但是,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威胁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安全。当前,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已经处于饱和性开发和利用状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短时间难以恢复。同时,由于大量农药的使用,农田生态也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生态农业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镇江市是地处江苏南部一座美丽、古老、典雅的城市,农业经济一直是一项支柱经济。镇江市拥有2651km2的丘陵山地面积,16万hm2的耕地面积,5.33万hm2林地面积,8.2万hm2水域面积,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光、水比较协调,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盛产水稻、小麦、油菜、茶叶、蚕桑、多种瓜果蔬菜、以及各种水产品。因此,镇江农业资源丰富多样,是历史上的“鱼米之乡”。近年来,镇江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多方的关注。在农业发展战略方面,何培树(2015)认为,镇江市农业的发展要做强“一体两翼”,认为镇江农业已经形成了优质粮油、精品茶果、特种养殖、花卉苗木、观光农业五大特色;何培树、尤恒(2015)研究了镇江市农业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问题,指出绿色、高效、融合、创新、统筹应成为镇江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张文文、张利明(2016)研究了镇江休闲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问题,提出了镇江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强调了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彰显特色、示范引导等策略。在农业园区建设方面,安林海(2014)研究了镇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市场化运作、科技支撑、多元化投资、土地集约化等发展策略;钟志仁、刘长珍(2014)指出,镇江现代农业园区是镇江农业集约化投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在镇江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温小林、张玉军(2014)分析了镇江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构问题,认为科技服务体系应力求满足所有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并与不断完善的农业市场格局相适应。温小林、马媛媛(2015)探讨了镇江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问题,认为镇江市农业科技服务存在着供需不均衡现象,并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在智慧农业方面,夏露、罗明(2017)研究了新形势下镇江智慧农业的发展问题,同时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启领了方向。如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诸如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环境资源日益短缺、生活污染不断加重等等,都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障碍。现有的研究探讨了镇江市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农业园区、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为镇江生态农业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远未形成完善的镇江市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体系。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机理、路径和方向,对于镇江市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1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

第一,大力打造镇江市特色生态农业。镇江地处长江之南、长三角之北,其农业特征属于典型的长三角城郊型农业,既区别于苏州、无锡、常州的长三角城镇型农业,也不同于苏北的农区型农业。因此,镇江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江苏省其他地区应有所差异。同时,即使在镇江市境内,各县、区内部也并不趋同。扬中、丹阳偏近于苏南的城镇型农业,而句容、丹徒偏近于苏北的农区型农业。因此,镇江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具有自身的特色。第二,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同时,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是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文明包含丰富的具体内容,同时也涵盖生态伦理、社会伦理。当前,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尚不能满足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生态文明是生态农业和外部社会的一个结合点,需要汲取外部社会的有利因素。第三,在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中注重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建设。从长远看,生态伦理是生态农业的支柱性因素,正是生态伦理的缺失,才阻碍了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伦理约束了反生态行为,将人类社会引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镇江市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应构建自身的生态伦理,并加入遵从。生态道德是政府、农业企业和农户在生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道德意识。当前,镇江市生态道德处于低谷,引发了诸如食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事件。生态伦理是防范生态危机的支柱,生态道德是防范食品危机的支柱,在健康的生态农业体系中,其价值和作用均高于法律监督。第四,探讨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一般模式。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废弃物能量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立体开发利用模式、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模式等。镇江市应根据自身农业资源的特征,在现有模式借鉴的基础上,构建自身的独特的一般性发展模式。在这里,独特性是相对于其他省市而言的,即不能盲目仿照其他省市的生态农业模式。一般性是针对于镇江市本身而言的,即归纳了镇江市生态农业的一般性特征。第五,推动镇江市“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就是将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农业生活之中,实现农业发展的“信息支撑、管理协同、高效产出、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最终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互联网+生态农业”是借助现代科技来促进传统农业全面升级的全新命题,也是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互联网+生态农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顶层设计,同时,农业信息基础也较为薄弱、专业人才和资金也较为短缺,农产品也缺乏品牌竞争力。因此,“互联网+生态农业”的发展仍是一项艰巨的挑战。第六,推动镇江市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旅游形式,也是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倡导可持续旅游。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融合是大势所趋。镇江市具有丘陵、山地、平原、湖泊、森林、长江水域等多种自然资源,非常适合发展生态农业旅游,集观光、休闲、健康、求知、娱乐为一体,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第七,加强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食品安全保护。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积弊成灾的社会问题,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和社会安定。生态农业在广义上涵盖食品安全问题,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策略。当前,如同全国一样,镇江市食品安全问题也较为敏感,一直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尽管镇江市各级政府在食品安全上较为重视,并逐渐加大治理力度,但是,由于在执法力度、监管范围、执法人员素质等问题上存在着许多不足,致使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与生态伦理和社会道德息息相关,这些都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第八,充分发挥政府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的共同努力,其中,在初级阶段,政府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政府对企业应制定优惠的政策,在市场上公平招标,寻找到具有一定资质和能力的生态农业公司。同时,要对农民进行地进行宣传,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助。政府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寻找到适合本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在成熟阶段,政府应逐步退出,生态农业变为由市场所主导。第九,做好镇江市生态农业效益的评价。生态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态学、农业科学、生态经济学、环境学和林学等学科,因此,生态农业的效益评价需要以这些学科作为综合性理论基础。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国家、社会、农业企业、农户、消费者都是受益方,因而效益评价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获取,同时还要考虑生态农业对生态环境安全与危机的影响。生态农业效益评价是一个稳定与动态相结合的过程,要根据农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适当调整。在生态农业研究中,效益评价还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2结束语

镇江市生态农业的研究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和意义。一方面,在理论上,从生态学、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等理论视角构建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将镇江市生态农业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从而为镇江市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实践上,从政府、农业企业、农户、社会四个方向提出镇江市生态农业发展的路径和策略,增加了镇江市的农业产值、提供了优质农业产品、提高了农业企业和农户的收入、保障了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