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7: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经营的哲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内企业界学习稻盛哲学和国学有些流于形式。企业家空泛地讲心性、哲学和文化,而不肯专注打造极致的有魂产品;而员工也乐得在学稻盛哲学和国学中,你好我好做好事,就是在本职工作中不能勇猛精进出绝活。这是一种危险的倾向。精神与物质分离,文化与产品分离,维持产品生命的田园荒芜,勇猛精进的资源仓库也就空虚了
有位很有范的企业家,到处宣讲稻盛哲学,非常受欢迎。稻盛和夫把他叫到一边跟他说:“你能不能不出来讲稻盛哲学?能不能专注做你的产品?如果专注聚焦做你的产品,我都愿意投资。你不应该总是出来讲稻盛哲学,那是别人的!你要讲你自己做产品的哲学。你的哲学,只能出自你的产品中,只能在你的企业实现可持续高收益中。”
醍醐灌顶。稻盛和夫的万钧雷电,不知是否可以震醒中国企业家的生命?这个当年受了稻盛和夫一闷棍的企业家,出现在第八届稻盛哲学上海报告会现场,叙述着这段往事。可惜,在这次论坛上,不少中国企业家的分享,也大多集中谈哲学和心性,而没有谈自己做产品做企业的过程中,呈现出怎样的哲学,没有拿出让人眼睛一亮的产品和产品中内含的匠心匠魂心性。
稻盛和夫从不空泛地讲心性。这回上海行,他旗帜鲜明地讲企业经营要“致良知”――以利他之心为本,一定要实现高收益。
每当挑战、压力环伺,几乎都没有出路时,稻盛和夫的“利他之心”犹如神助,一次次帮他创造奇迹。日航重生同样借助的是“他力之风”:因为他与日航员工抱着纯粹的“利他之心”奋不顾身、持续拼命努力,于是远远超越他们自身力量的宇宙在背后推动,日航奇迹般重生。发“利他之心”,掀动宇宙的“他力之风”,这是超越行业、超越国界的“真理”。
中国现在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常规增长转换的阶段,企业盈利空间缩小。结合这个现实,稻盛和夫特别强调:企业经营一定要实现高收益。这是公司生存、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企业发展并购等不可或缺的。这就是企业的致良知!借口环境恶化,自己不去树立这样的意志,那就离开了企业经营的本。
“利他之心”是文化和精神属性,只能通过产品和高收益来呈现。离开“企业一定要实现高收益”这个出口,那些所有说法和理念都是自欺欺人。企业经营最要紧的地方就是创造出有魂的产品并实现高收益。
王阳明晚年,从龙场悟道的“心即理”,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立功”、“立德”、“立言”。到了晚年确立了以“致良知”为心学的宗旨。他说:“致知二字,是千古圣学之谜……此是孔门正眼法藏,从前儒者多不曾悟到,故其学说卒入支离(1523年)。”
致知,在企业经营中,就是要发利他之心,打造极致有魂的产品,以实现高收益。这是“一针刺破天”的针尖,有了这个出口,方可倾个人、组织和宇宙之力,释放潜能创造奇迹。企业经营若不能聚焦打造有魂产品和实现高收益,空学西方模式和国学,都了无用处。
[关键词]管理哲学特征分析阶段性构建
一、企业管理的高度——构建合适的企业管理哲学
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管理哲学,因为哲学基本上就像一只罗盘,能指引企业经营的正确方向,帮助企业迎接挑战,可以获得职工、消费者、社会的大力支持,从而帮助企业追求成功。“爱的循环”的提倡者吉田忠雄是YKK拉链公司的总裁,YKK拉链公司制造的拉链占世界总产量的35%,他将利润分成三份:三分之一是以质量较好的产品以及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三分之一交给销售我们产品的经销商和商;三分之一用在自己的工厂。“不为别人得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如果我们撒播善的种子,那么,善还会循环归还给我们的,善在我们之间不停的循环运转,使大家都得到善的实惠。
企业管理哲学不仅仅关系到企业一般的经营理念,而且涉及到企业对内和对外的一种生存的哲学思考,它关心的不仅仅是管理层面的因素,还有企业伦理等方面的内容,它是企业的辨证思维方式,是企业处理企业与社会、员工、顾客和相关利益群体各种矛盾的方法。不仅在国内可以适用,而且在国外也能大行其道。这也正是我们在跨国经营时代所应强调建设具有很强适应性的企业管理哲学的根本所在。
二、中国企业管理哲学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迅猛发展的需求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中国不少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已经具备了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中国已被联合国评为新兴的海外投资国,其中一批优秀企业,如海尔集团、上海广电、万向集团、杉杉集团、东方集团等,都已不同程度地走向跨国经营。在讨论企业跨国经营的有关问题时,笔者以为,中国跨国企业的企业文化与理念体系构建是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它对企业在迈向跨国公司的重大转型过程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更应该强调构筑自己的企业管理哲学和管理文化,以免被别的国家文化所同化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
2.西方企业在中国本土经营的成功启示
据统计,世界上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中国登陆,中国企业面临着全球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经验和哲学的严峻挑战。加入WTO后,形势更加复杂。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都是具有超强实力的巨型企业,它们有着雄厚的资本实力和强大的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世界跨国公司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使中国处于起步和初级发展阶段的跨国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还有一个更为突出的挑战是中国的企业在西方多国公司面前是亦步亦趋还是自我崛起,这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问题,也是一个企业发展高度问题,任何一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好,都会影响中国企业的长久生存。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西方公司的做法。西方公司不仅愿意采取国际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而且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入乡随俗创立相应的管理模式。比如:把人员流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一个不变因素;扩大招聘范围,不只局限于招收名牌大学毕业生,着眼于立足本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改变过去的一贯做法,减少外国经理的数量,多给中国员工晋升的机会,避免中外冲突;与中国的大学合作,建立自己的培训机构等。这些做法对于中国的企业怎样在本土各地经营以及走出国门开展异地经营都是很好的借鉴。西方公司在中国经营的本土化成功,直接打压着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如果我们仍一味模仿西方公司的经营方式,不去做挖掘深层的本土和异域的生存土壤的努力,形成一种更能符合中国本土和国外文化的企业文化和哲学,中国公司的生存、发展道路将会变得比入世前更为艰难。
3.体现赋予本民族文化传统特征的内在要求
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首先应该是能够充分挖掘与利用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能够建立起符合全体国人的企业哲学。中国传统的企业文化,讲求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讲求道德诚信,崇尚美德,而诞生于西方文明下的西式商业精神,在被中国企业照搬进来时,却忽略掉了一些重要而基本的前提,这使得理念变形的情况比比皆是。况且,即使这种学习不走形,以西式商业精神为视角的亦步亦趋,也很难造就出强大的可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中国企业。盲目照搬导致的直接后果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事实上我们有太多的企业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来构筑企业哲学和文化,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找不到自己的特色、地位和方向,其成效显得非常有限。一个连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征都缺失的企业,它是不可能在国内立足的,更谈不上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三、企业管理哲学的阶段性构建分析
在讨论怎样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有其阶段性,因此,在不同阶段企业应该具有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价值追求,给它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意义,否则,我们在构筑企业管理哲学时发挥不了管理哲学的正确引导作用。
在公司创业初期,重要的是生存与扩张,是产品和市场,所以出现了索尼的开拓、独创精神和松下的饥饿精神,也出现了华为的压强精神。但当一个公司的规模扩展到相当程度,即它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已成为或即将成为一种“社会力量”的时候,企业文化和哲学的探讨就被赋予更高更新的含义。对内而言,随着企业的扩大和员工的增加,企业领导者迫切需要一个发挥增强企业内聚力、形成企业思维以统一员工思想、确认工作评价标准、确认接班人标准等作用的企业自身价值体系——即企业的文化体系,对外而言,此时,随着企业在业务过程中触及的社会利益日益广泛,人们已从文化的角度评价其合理性和利益的得失,企业文化中的使命与宗旨、服务精神、社会意义等因素凸现出来,文化又成为对外营销问题,部分企业甚至以自身的企业哲学作为营销主要述求点之一,使之成为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爱的循环精神就为企业的成功获得了国内外的强大哲学支持。:
到了企业跨国经营的时期,对企业的管理哲学就变得更为迫切和重要。此时的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不仅只是关注国内的可接受问题而且也应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外认同问题。构建一种更具普遍性的体现本土化全球化的实质性的企业管理哲学可以说是事关企业跨国发展时期生死成败的核心问题。世界许多成功的企业发展到跨国公司阶段时都已形成自己能被尽可能多的民族认可的独具特色的“管理哲学”,并发展出一整套“企业理念体系”。如IBM公司“尊重个人、服务、追求卓越”企业哲学;美国麦当劳的“质量、服务、清洁、价值”的理念。那么,中国众多企业面临跨国经营时,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经营哲学呢?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现在国际大舞台呢?笔者以为结合中国正处于向外发展初期,中国企业的经营哲学应该体现出一种饥饿精神、自主独立的精神和敢于搏强的精神。这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一个企业经营哲学的构建:产品研究与创新性上,追求自主,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与专利,而且更要主张自我开发与创新;生产上,要自创品牌,延长自己的生产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不能过于满足贴牌生产;营销上,可以借助国外的营销渠道和手段,但不能完全依附,否则,企业的独立性永远难以实现,在国际上仍无法展示自己的身影。总之,反映这种经营态势的企业管理哲学,应该是一种力求自主、拼搏图强的哲学观,而不是一种盲目屈从国外大公司的经营范式。随着经济的一体化,我们的企业在经营时应该审时度势,及时转变自己的经营指导思路,不惧怕诸强,拼搏挤压,构筑起能反映目前自身经营特点的企业哲学理念,指导本企业打造为世界真正强大的成功大企业。
参考文献:
[1]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黑格尔在谈到哲学的特点时认为,哲学是研究思想的思想,研究认识的认识。这话听起来真是令人感叹。只有世界级的思想大家,才能说出这样的语言。只有说出这样的语言,才配称得起世界级的思想大家。
企业家要具有哲学的思辨,就是在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之下,在企业家经营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对企业经营管理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掌握企业发展的正确方法,从而来指导企业经营的实践,推动企业发展。
当以思想驭企业
中国的先哲说:“行成于思而毁于随”。福布斯杂志的创始人 B・C・福布斯说:“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严谨的思考,我们是否记得这个最朴素、最基本的事实?不仅只有成功,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在成为现实之前,都是在某些人的头脑中以思想的形式存在的。”这两句话相距两千多年,但异曲同工,不谋而合。
企业家为什么要强于哲学的思辨?
首先,思维能力是企业经营过程中最为宝贵但又常常是开发得最为欠缺的资源。企业平庸和卓越反映在它的经营成果上。但经营成果的背后是人,是人的思维模式。平庸的大脑是不会经营出卓越的企业的。所以,企业要取得成功,不但在于他怎样行动,更在于他怎样思维,行动是思维的附属物。一个企业,需要各种各样的能力来支撑,但所有的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哲学的思辨能力。其他能力是目,哲学思辨能力是纲 ,纲举才能目张。
其次,思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由于工作的关系,同全球一些优秀的企业有许多接触。我常常感到,我们中国的企业,同世界优秀企业的差距,不但表现在产品、技术等等上,最为巨大的差距,表现在我们的思维上。这种差距的改变,大概需要一定的时日,这种思维模式上的差距不改变,走向世界就是一句空话。所以,追求卓越的企业经营管理业绩,首先要从追求卓越的思维开始。
其三,思维的平庸和停滞,是企业的大敌。因为平庸的思想只会产生平庸的行为。思维的停滞,只会使企业的生命停止。回过头来看看那些失败的企业,无一不是由于自己思维上出现了大的问题,而导致企业生命的终结。这就像《高效经理人的八个思维原则》一书所讲:当你看这部书的绪论时(大约9000字),就有超过46家企业停止营业,3家企业申请破产。一天之内,超过2131家新企业遭受相同的命运。
须生“慧眼”破“无明”
慧眼,是佛家语。佛家把信众对于世界的认识能力分为五个阶段,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慧眼处在成为圣贤的阶段。它的特点就是能看破假象,识得真空。我们强调慧眼,讲的就是企业家要全面、客观、准确地看待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就是要能够正确地把握企业经营管理的本质和企业成长发展的规律。就是要对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对企业的竞争对手,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等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有一个不带主观臆测的、客观准确的认识。正确的认识世界,是正确地把握世界的前提。
要使企业健康的成长,就要破除“无明”。因为对于企业来说,错误的成长比不成长还可怕。“无明”也是佛家语。佛教讲“因缘”,十二因缘的内容中,“无明”是第一条。“无明”是万恶之首。佛家的话讲,“无明”就是由于“我执”――固执的坚持自己的主观见解,而造成的主观和客观相背离,认识和实际相扭曲的心的迷暗无知,不明事理,因而也不能得到对于世界的客观的正确的认识。“无明”带来的后果就是由此而产生种种错误的行为。处于“无明”状态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就是“盲人骑瞎马,月半临深池”。就是靠“瞎猫撞死耗子”,梦想侥幸的成功。这是许多企业遭遇失败的根本原因。有的心理学家断言:人们决策方面发生的错误,90%都是由于认知方面的问题而产生的。
在破除“无明”中,有三个问题对于企业家的认识和判断是最为重要的:一是行业的发展规律,背离了行业规律是最可怕的错误,因为这是“南辕北辙”的自我毁灭。二是自己企业商业模式的选择。商业模式决定企业的成败,路径错了,目标也就失去了意义。三是客户的消费要求。这三点常常决定企业的决策是否有效,决定企业的运营是否成功,因此企业家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判断是否正确,将决定企业的命运。企业家要根据这些情况,制定正确的,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目标和思路。如果不是这样,戴着有色眼镜看企业,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凭自己的想象和愿望去经营和管理企业,势必走弯路,遭遇失败。这样的结果惨不忍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强调企业家要改变“无明”状态,事实上这是极艰难的事情。有时候,人们常常在重复自己或是别人已经犯过多次的错误。屡劝不听,屡教不改,尽管自己和别人已经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可仍然有人不断地重蹈覆辙。这就是顽冥不化。
企业家在经营中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市场和客户,是企业成败与否的唯一评判者。由“我执”而带来的“无明”,是企业经营中最可怕的敌人,最凶残的杀手。孔夫子老先生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告诉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今天有多少人以此为真理?大到国家、政党,小到企业、个人,所犯的错误常常源于一个最简单,但又却不断在被复制的模式――以无知为知。
惟有洗心能革面
峨眉山洗象池有一副对联说:“惟有洗心能革面,虽非造极已登峰。”这副对联一看就是佛家人语,但看后却给我很深的感触。做人要洗心革面,不断成长进步。做企业也要日新月异,如古人所言,“苟日新,日日新”。只有洗心,才能革面。心是重要的,是起决定作用的,佛教讲“百千妙门,同归方寸;恒沙功德,总在心源。”改变了心,才能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世界。
怎样改变心,从实践中来,日本的企业经营之神稻盛和夫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不但在企业的经营中创造了奇迹,而且通过自己的经营实践,创立了自己企业的经营哲学。稻盛和夫在谈到企业经营需要哲学时讲到:对于企业,有三个理由说明经营哲学不可或缺:
第一个理由,所谓哲学,首先是经营公司的规范、规则,或者说必须遵守的事项。经营公司无论如何都必须有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规范规则或事项,这些作为“哲学”,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地确定下来。
第二个理由,所谓“哲学”,它用来表明企业的目的、企业的目标,即要将这个企业办成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同时这种“哲学”还要表明,为了实现自己希望的、理想的企业目的,需要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因此,这种哲学在企业经营中必不可缺。
第三个理由,这种“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一种优秀的品格。就像人具备人格一样,企业有企业的品格。企业经营需要非常优秀的哲学,就是因为这种哲学可以赋予企业优秀的品格。
[关键词]多元化 专业化
企业未来的竞争是“战略制胜”的时代,经营战略的正确与否,将关系到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兴衰存亡,而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是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实力,谋求竞争优势,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两种全局性的长远谋划,是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战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多元化、市场多元化,投资区域多元化和资本多元化。
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作为企业谋求自身竞争优势的策略选择,就其本身而言,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好坏之说,只有合适与否。要选择合适的经营战略,应该弄清楚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各自所具有的利与弊,做到心中有数。
一、专业化经营与多元化经营各自的利与弊。
1.企业的专业化经营的利弊。
利:一是专业化经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专业化经营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小,人数少,分工明确,分工协调方便,工作效率必然会提高;二是专业化经营会提高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的提高,企业生产、办公设备的利用效率就会上升,相应的产品的成本将会下降,企业的效益就会增加;三是专业化经营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不能把规模经济理解为实施多元化经营企业的“专利”,专业化经营也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四是专业化经营有利于企业在特定的产品上或特定的目标市场上赢得竞争优势。专业化经营,企业可以把其全部资源集中起来,“集中全部兵力攻其一点”,竞争优势就比较容易建立,的把握就会加大。
弊:一是企业将资金押在某一专业领域,风险相对较大。特别是当所在的行业处于衰退期,或者出现替代产品或服务时,其生存将成为很大的问题;二是容易错失较好的投资机会。当一个企业过分专业化时,就会将自己限制在一个领域内,不注意市场新的机会的出现,就会错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2.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的利弊。
多元化经营旨在充分发挥企业原有的资源优势(资本、技术、管理技能、信息等)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或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以追求经营的稳定性。
利:一是可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开展多元化经营在各业务单位之间协同配合,共同利用诸如制造设施、分销渠道、研究开发等资源,产生“协同效应”,形成范围经济,达到“2+2>4”的经营效果;二是可以避免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分散经营风险;三是可以盘活资本存量、促进企业快速成长。通过多元化经营,经营业绩好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拥有的优质资产,品牌效应去盘活效益不佳或濒临倒闭破产的企业的不良资产。
弊:一是过度多元化经营,将会分散企业有限的经济资源。由此可能损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丧失竞争优势,甚至遭遇被淘汰的恶运;二是过度多元化经营,可能将会使成本增加,财务风险加大。实施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一般规模庞大,机构臃肿,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对称,造成成本增加;三是多元化对管理的要求更高。多元化经营无疑增加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企业大了,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容易形成连锁反应。
二、企业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选择
企业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是企业最具挑战性的决策之一,利益和风险同在,只有慎重地加以权衡,理性的分析选择,才能在“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为商战的胜利者。企业在选择多元化与专业化模式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选择:
1.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合理选择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特征、行业的生命周期、行业的市场增长率及行业进入和退出的壁垒等因素,将会影响到企业选择何种经营模式。
2.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合理选择企业的经营模式。企业自身所具有的资源状况,与其它企业相比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是企业选择多元化经营还是专业化经营的关键因素。不要追求所谓的“大而全”,做到 “小而强”已属不易了。如美国的微软、英特尔、日本的本田都是专业化经营的强者。
国内的众多企业都经历过从专业化到多元化的发展,但并不一定都成功。把握了企业自身的情况,抓住了行业发展的时机,多元化的扩张就更容易成功。如双汇的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双汇的核心能力是在肉类产品的加工和经营渠道方面,现在是一家多元化发展的集团企业,是一条肉类产品加工的产业链。在这条产业链里面,双汇的销售网络、运作与管理的协同效应表露无遗,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整个价值链也形成了一种协同效应。再如海尔在从依靠电冰箱厂起步的“专业化”到“多元化”的96大门类15100多个规格的产品群,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海尔走的是一条专业化起步、相关多元化发展、非相关多元化扩张的道路。相反如果企业内在及能力不足,盲目的追求多元化则必定失败。在珠海时期的巨人集团,由于史玉柱投资领域太多,管理不善,巨人集团正是吃了盲目多元化的苦果,它盲目向与软件毫无关联的房地产业进军,最终兵败78层巨人大厦。巨人集团的陨落给企业多元化敲响了警钟。
综上企业多元化、专业化的经营模式本身并没有对错,在企业经验的过程中,它们经常还是相互转化的。企业要确定通过多元化经营还是专业化经营来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这只是企业经营的手段,而不是企业经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翁旭晨. 多元化经营V.S.专业化经营与公司价值[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S1)
[2]姜汝祥 多元化战略与专业化战略有什么不同――从公司管辖体系对比TCL与GE、诺基亚之间的差距[J] . 管理科学 . 2003. .2
[3]傅贤治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扩张方式的选择[J] . 中国工业经
关键词:绩效评价 可持续发展 资源利用 环境质量
一、引言
企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富效率的组织形式,但是这种组织的效率却是更多以对生态的负面影响而体现出来的。近年来,国内外诸如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事故、德清血铅超标事件、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等重大生态事件频仍发生。这些生态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过度耗费、废弃物过度排放以及空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等资源与环境问题解决的迫切性。一般认为,企业所承担的生态责任必然会使企业存在大量的资源与环境活动如资源节约使用、环境污染治理、环境质量维护与改善等,进而产生大量与生态有关的企业经营活动。现行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侧重于经济结果,缺乏其对生态影响方面的考究,特别是资源使用与环境质量。这种偏经济结果的企业绩效评价势必诱使企业经营活动对生态的无视、侵蚀,甚至破坏,导致企业经营的资源和环境风险加大。为此,本文试图从企业绩效评价的角度,通过将生态因素纳入到当前的评价体系,建立以可持续性发展为导向的绩效评价创新模式,以期解决企业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等诸问题。
二、企业绩效评价的演进与反思
( 一 )企业绩效评价的演进 在19世纪以前,企业绩效基本采用的是观察性评价方法。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不论规模还是效率,企业发展迅速。但是,产品和业务仍较为单一,故企业只需设置一些简单产出指标进行一般统计性工作便可达到企业绩效评价目的。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企业产品种类及其耗用资源种类与数量的增加,原有的简单产出指标便不能有效评价企业经营绩效,于是每小时人工成本、单位产品原材料成本等价格标准的相继出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产品的标准成本为主要指标的企业绩效评价模式。进入20世纪,企业经营多元化和分权化管理既带给了企业绩效评价以新的挑战,又为其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了机会。以杜邦分析体系为代表的财务指标评价方法便应运而生。1919年杜邦公司的财务主管唐纳森・布朗构建了以投资报酬率为核心的杜邦分析体系评价各个部门的业绩,用以规划和协调各个部门的经营活动,在杜邦公司的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的分权,投资报酬率固有的技术性缺陷便暴露出来,部门目标与整体目标不协调,妨碍了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通过创立剩余收益来弥补投资报酬率指标的缺陷,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长足进步。因会计数据易于获取,可比性强,故采用以投资报酬率、权益报酬率和利润等为代表的财务指标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更具有可操作性。因此,以财务指标评价企业绩效的方法,在企业绩效评价的历史舞台上长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之后,来自企业外部的会计准则和各种规范越来越多,更促使企业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编制对外财务报告上,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虽然财务指标代表着所有者利益,但是也存在着先天性缺陷,诸如时间滞后,不能反映财务绩效指标的动因而易于纵,缺乏对未来绩效的预测能力,不能反映无形资产及质量、品牌和客户资源等,因而客观上要求将非财务指标引进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企业绩效评价形成以平衡计分卡为代表,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创新等多个方面构建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评价企业绩效。财务指标是企业追求的经济结果,其他三个方面指标(多是非财务指标)是取得这种经济结果的动因。这样,以平衡计分卡为代表的企业绩效评价迫使管理者把所有能促使企业经济结果得以实现的重要绩效评价指标放在一起考虑,有助于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以及不同部门目标的协调。虽然企业绩效评价已从单纯的财务指标演进到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能以货币计量的、能用价值确认的经济结果,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创新等方面比较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绩效,并试图通过指标间的各种平衡关系以及战略指标或关键指标的选取来体现出企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有效实现企业战略、过程、行为与结果一体化。但是,在观念上,由于关于企业环境责任的道德理念尚未真正形成,仍将环境成本作为企业的一项额外负担,未纳入企业的财务决策中(李心合等,2002)。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侧重于企业经营的经济结果,基本没有考虑生态要素的投入,其结果势必虚夸了企业经营效果,鼓励了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换取经营收益的做法。其根源在于,这些企业绩效评价理论仍以“理性经济人”为财务行为主体假设,以企业所有者或股东财富最大化为财务目标,从经济角度确认和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因此,这种只考虑经济结果的企业绩效评价,带来的唯有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对资源的极大耗费和对环境污染的冷漠无视,与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悖。
( 二 )企业绩效评价的反思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以不损害生态质量,并以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环境质量的维护与改善为前提,既要使得当代人的财富增长,又不允许损害下一代人的财富增长。因此,对企业来说,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然要对单纯的经济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进行反思,在经营目标中注入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多重因素,从而形成企业价值从单纯的经济价值最大化到多维的生态价值最大。也就说,企业在寻求经济利益与资源使用、环境质量的协调平衡同时,要实现包含经济、资源和环境多重考量的生态价值最大化。但现实情况是:资源和环境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公共物品。当前的会计学和财务学也假设资源和环境是可以无限供给的,不存在稀缺性。因这种认知和基于这种认知的企业经营理论的根深蒂固,故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寻求价值最大化时,势必会将资源和环境当作是可以无限供给的外生变量,既不进入经济系统分析,不进入生产函数,更不纳入企业财务绩效的评价范畴。因此,随着资源和环境稀缺性的显现和稀缺程度的提高,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理论需进行深刻反思。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趋势发展以及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企业经营活动不但面临越来越多的资源和环境方面法律法规的约束,而且还受到越来越严格的资源使用和环境标准的约束。这样,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的企业来说,不但要在其经营活动中取得经济成果,创造物质财富,还要担负起资源节约使用和维护并改善环境的责任,协调企业、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因此,在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时,唯有纳入生态因素,担负起资源节约使用和环境质量保护的责任,构建基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评价体系,从微观角度探讨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以期达到有效扭转当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趋势,才能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基础及技术路径构建
( 一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要承担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企业必须从重新思考如何统筹经济、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利益诉求。首先,重新解析企业与生态的关系。企业是与生态互动最为频繁,也是关系最为密切的社会组织。一方面,企业经济的加快发展必然会引起大量资源的耗费以及企业所在周边地区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资源和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企业经济水平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当资源节约使用和环境持续改善时可促进企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当资源大肆浪费和环境不断恶化时就会遏制企业经济的发展。就如同保罗・霍肯(2007)所指出的,企业教我们如何获取财富,而生态知识却向我们表明,除非财富是建立在生态法则和生态循环的基础上,否则财富到头来只会是虚幻一场。如果说企业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获取财富所直接产生的经济组织,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统一,人类是否按照自然法则来规范行为,企业就成为其中最主要的责任者,而这种责任就是企业在经营活动实践中追求经济结果的重要约束机制。因此,只有重新解析企业与生态的关系才能恰当进行企业绩效评价,使企业节约使用资源,尊重和保护环境,维护环境修复能力,将企业与生态的关系控制于合理的生态阀值,致力于企业生态价值的提升,以期达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理性解构和反思传统财富观。传统财富观非常强调财富的物质形态,重视有形资产的创造,轻视非物质无形资产的积累(张鸿,2007)。这种物质财富导向的财富观,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也深刻影响着企业经营活动实践,从而影响人们对企业绩效的评价。由于这种物质导向的传统财富观的根深蒂固,当前的企业绩效评价,不管是纯粹财务指标的选取,还是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综合,最终都会归结于以物质财富增长这一企业绩效的终极评价。这种物质财富导向的绩效评价,导致企业行为活动和价值取向基本忽视了企业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是要维持资源和环境质量的可持续性,完全否定了资源和环境的存载能力的有限性,完全违背了企业经济不断增长物质财富日益增加要以资源和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的这个铁的法则。因此,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必须要理性解构和反思传统财富观,认识物质财富只是企业发展目的的一个手段,追求物质财富带来的企业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才是人们追求财富的最终目的。最后,适宜扬弃理性经济人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可追溯到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经济人概念。这种以追求个人利益为导向的基本心理动机是一切经济活动得以有效展开的内在动力,也是社会分工产生的根本原因(许华安等,2007)。自亚当・斯密以来,理性经济人假设不但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石,而且也成为这些经济理论指导下的企业经营活动的必然内核。企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又是理性经济人,很显然企业就是由一群理性经济人组成的联合体。这样企业必然会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去达致它自己认为最合意的目的和结果。基于这样的财务行为主体假设的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先天性缺乏必要的动机去关注生态因素,勿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因此,唯有从企业财务行为主体上去探寻企业行为活动的目的和结果,对理性经济人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批判,并适宜扬弃,才能使得企业绩效评价注入生态因素。当然,适宜扬弃理性经济人假设,不是彻底放弃理性经济人假设,而是要在更高层次去认识和把握理性经济人,让可持续性发展的理性成为其必然内核组成。既要认识到利己的经济行为在客观上带来经济发展,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也要考虑到生态的承载能力以及下一代人的利益。
( 二 )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的技术路径 (1)企业生态价值提升是绩效评价的起点和归依。企业生态价值在于满足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需求,并以获得物质财富作为回报。这就要求对企业绩效的评价不能再把单纯追求物质财富增长作为企业经营的目标而应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目标。因为,如果企业绩效评价不能同时考虑经济、资源和环境的需求,或者偏颇一方而忽视其它各方的需求,诸如只关注经济而忽视资源和环境,或者只关注资源和环境而忽视经济等,从长远来看都会使企业发展无法可持续。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的起点和归依势必要从传统的仅仅从经济角度考虑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转变为同时考虑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具体来说,企业的绩效评价不能再以单纯的经济利益为载体,而应以多维的生态价值为载体,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的发展。一方面,要从战略规划与设计、绩效成果上关注和协调经济、资源和环境,着力提升企业的生态价值;另一方面,既要考虑企业股东利益诉求,又要兼顾员工利益、顾客价值、债权人利益等企业其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还要考虑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环境质量的维护与改善。(2)内化资源和环境成本,权衡经济指标与资源、环境指标。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原材料的获取成本以及投入的资本和劳动的成本通常被确定为实际总成本的一部分,而对资源造成的不可逆的损耗以及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成本外在化了。资源和环境成本的外在化所引起的外部性是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说,外部性是指某项活动对他人或社会造成影响,而又未将此计入生产或交易成本。它通常表现为企业以牺牲环境质量和资源大肆浪费为代价获取高额利润回报,却将隐蔽而沉重的费用转嫁给社会,势必增加公共费用负担,有损于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在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越来越严格的资源使用和环境标准约束以及越来越多的法律法规约束会使得企业面临不同的经营境况:如不考虑资源和环境相关成本,其在客户和员工心目中的形象会遭受重挫甚至破坏,从而引起销售下降、员工士气低落、法律法规制裁等,最终会减弱企业的经营能力;相反,若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非常重视,良好或优秀的企业形象可以为其比竞争对手更迅速得到新产品的环保许可,抢先获得新市场进入,从而增强企业的经营能力。因此,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则必须要强化资源和环境的因素,内化资源和环境成本,权衡经济指标与资源、环境指标。将资源和环境的成本内在化,让资源和环境成本成为生产成本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资源和环境因素便进入企业生产环节而成为其不容忽视的生产要素。唯有如此,企业经营决策者则会全屏考虑这些因素,在环境质量和资源使用所带来的效益与将这些资源和要素作为他用所带来的效益之间进行权衡,然后根据权衡的结果,对环境和资源的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寻求最优企业经营活动方式。(3)兼顾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企业绩效肯定要兼顾企业经营的结果与经营的过程,既要综合考查企业价值目标,又要考查企业价值驱动因素。有鉴于此,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绩效考评必须要满足这一要求。只有结果指标,而没有过程指标,则无法说明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结果,而这些结果不能显示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否正在成功地实施。相反,只有过程指标,而没有结果指标,企业经营或许可以获得短期的改进,但却无法显示这些改进是否已经被转化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执行,并最终转化为企业绩效的提高。要做到兼顾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以下几点极为关键:应与企业的生态价值创造直接联系起来;要以价值驱动角度确定价值化指标,将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化为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一级指标和次级指标等;注意在时间、空间上的平衡,综合全面考虑各指标之间的关系,而不应顾此失彼。(4)指标权重的设计要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绩效评价是经济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综合和权衡的评价,那么指标之间的关系也应依据企业经营的这种可持续战略进行安排。也就是说,指标权重分配的设计必须要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虽然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是某个指标的权重还是反映了该指标相对其他指标的重要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指标权重的安排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指挥棒,体现着企业的价值观和战略意图。因此,企业经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绩效评价的指标权重分配就应该要反映企业绩效的经济、资源和环境的不同方面的利益诉求,注重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并最终回归于企业生态价值。具体在设计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权重时,既要要考虑各指标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经济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的影响、可控性、可测性等方面因素,又要考虑到各指标在绩效评价中所占的权重的可调整性。绩效评价指标虽然可以相对固定,但各指标在绩效评价中所占的权重却可随企业战略重心的变动而调整。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指标权重值的高低,度量对企业价值期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评价能否达到使企业经营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的目的。(5)绩效评价考核基准值的战略考虑。绩效评价的目的在于考核,没有考核的绩效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只有用于企业经营活动考核的绩效评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企业经营活动的改变和经营水平的提高。就如同大海中的航行,不但要明确航行的目的地,还要在航行过程中不断进行航行效果的评估,并以明确的目的地、预设的航线和适宜的航速等进行相应调整,如偏离航线就要及时纠偏使其回归到正确的航线,随航行环境变化而改变航行速度等。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航行的目标,企业绩效评价就是航行效果的评估,企业经营活动随企业战略重点的不断调整就是航行的调整。因此,如果没有适宜的绩效评价考核基准值,企业的绩效评价就会沦落为为评价而评价了,勿论推动企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了。从理论上讲,绩效评价的基准值可以有多种方式确定。一是采用标杆法,计算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绩效,以此确定考核基准值;二是采用持续改进法,就是将企业的考核基准设定为比上期同期增减百分比;三是经验法法,采用经验方式得出的数据标准进行考核。但是以上诸多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缺少战略考量,更不用说可持续战略导向了。我们综观各种可能的绩效评价考核基准值,发现唯有以预算值、目标值为基准值才是战略主导的绩效评价,因为唯有预算值和目标值才是战略的最直接表述。这样,为企业绩效评价确立战略导向的企业经营预算值和目标值,就可以最大程度发挥企业绩效评价的作用,切实实现企业经营活动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年度重点项目“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7103200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保罗・霍肯著,夏善晨、余继英、方译:《商业生态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2]陈亚娟:《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财会通讯》2011年第9期。
[3]胡玉明:《高级管理会计(第二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李心合、汪燕、陈波:《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题研讨会综述》,《会计研究》2002年第1期。
[关键词]导论;企业经营;美学应用
一、企业经营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术使命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这既是学科赖以确立的基本理由,也是我们把握不同学科性质的前提条件。企业经营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美学应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企业经营美学是研究企业经营活动如何应用美学原理的科学,它把企业运用美学原理从事经营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我看来,企业的经营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应该是一种审美活动,因为当今的时代生活特别是都市生活正在迅速地被艺术化。但是,我们现在还有许多经营者尚未清醒地意识到企业经营审美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们经营的注意力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硬性竞争和经验管理的水准之上,而且经营者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水平也亟待提高。这就使得企业经营美学的建立成为历史的必然。由此可见,应运而生的企业经营美学理应承担下列两大学术使命:一是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审美规律;二是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觉运用美学原理提供理论指导。企业经营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虽然刚刚起步,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既然企业经营美学是应现代企业经营审美实践之需而诞生的,那么,它一定会有自己强大的生命力,它将不会辜负时代生活和市场经济的重托,努力完成自己神圣的学术使命。
二、企业经营美学的学科特点
从前面的阐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企业经营美学的学科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交叉性;二是应用性。
先说交叉性。企业经营美学既不是单一的企业经营活动描述,也不是纯粹的美学原理阐释,它是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和与美学相关的学科理论的有机融合。它讨论企业经营活动,是为了给美学找到应用的注脚。它讨论美学原理,则是为了给企业经营活动提供审美的理论指导,它应该是企业经营管理学科和美学学科的交叉学科,具有边缘性。
再说应用性。企业经营美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必须担当起自己神圣而艰巨的学术使命,它没有理由束之高阁,也不应该是纯理论的玄学思辨,它必须时刻关注企业经营的全部现实过程,正确而及时地指导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自觉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经营活动,以便更多地尽善尽美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审美需求,创造最大效益。
三、企业经营美学的理论体系
如上所述,企业经营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美学应用问题。围绕这一研究对象进行思辨,企业经营美学建构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十大内容:
(一)阐述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美学原理
美学基本原理揭示了美的一般规律,它是企业经营美学的第一块理论基石。企业经营美学履行自己的学术职能,指导企业经营实践,以自己的方式阐明美学的基本原理,如:美的本质与美的标准、美的形态、形式美及其法则、审美心理与审美范畴等。如果离开美学的这些基本原理,企业经营美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习和研究企业经营美学,也应该首先弄懂弄通与之密切相关的美学原理。不懂得基本的美学原理,企业经营者就不能做到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从事经营活动。
(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
应该说,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与考察,是企业经营美学发生的第二块理论基石。企业经营美学本质上属于美学学科,但它绝不同于一般的基础美学,它是应用性很强的实用美学,它要将自己的学术研究牢牢地根植于现实的企业经营活动之中。一方面从企业经营实践中总结出审美规律来,另一方面又拿这些审美规律指导企业的经营实践。这就决定了它除了要把自己的学科体系建立在美学原理之上外,还必须把理论体系建立在活生生的企业经营实践基础之上。因此,企业经营美学的理论探求,除了对美学原理的把握和阐述之外,还必须对企业经营实践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考察。企业经营活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姑且从两方面入手对它进行宏观地分析和把握:
一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历时性分析与考察。企业经营活动虽然复杂多变,但如果我们对它的动态性作出宏观的把握,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哪类企业,也无论是企业的哪类作业,其流程周期一般都可确定为四个相辅相成的步骤,这便是:市场与环境调研;计划与决策;执行与控制;评估与反馈。倘若我们能够理性地把握这四大步骤,我们就找到了总结企业经营活动审美规律的突破口,同时也就找到了为企业经营活动全程提供美学指导的出发点。
二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共时性分析与考察。如果说前面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的历时性考察属于线性的动态分析的话,那么,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共时性考察则属于非线性的静态分析。这种共时性的静态分析,使我们发现了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管理的经营;(2)对产品的经营;(3)对服务的经营;(4)对销售的经营;(5)对公共关系的经营;(6)对企业形象的经营;(7)对企业文化的经营;(8)对人力资源的经营。企业在对以上八项重要职能的经营中,无时无处不关涉到美学原理,也无时无处不伴随着审美活动。企业经营美学就是要把企业经营活动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当作一种审美活动来进行系统考察,总结这些职能活动中渗透的美学规律,进而使企业的这些职能活动变成更加自觉的经济审美活动。因此,企业经营美学的理论主体除了美学原理概述和企业经营活动分析这两大总论之外,还有下面分论,即:企业管理与美;产品经营与美;经营服务与美;市场营销与美;公共关系与美;企业形象与美;企业文化与美;人力资源与美。
(三)企业管理与美
企业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中枢神经和指挥系统,在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时代的管理学家们反复强调,现代化的管理应该是科学、规范、民主化的人本管理。毫无疑问,人本管理当然应该是尽善尽美的管理,不善不美的管理只会导致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恶性循环,毫无人性可言,也毫无美和效益可言。企业经营美学将在分论部分,首先从美学的视角阐述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美学应用问题,以期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审美化提供理论参考。
(四)产品经营与美
产品经营是企业经营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现代企业为消费者提供的产品应该既实用便利,又美观大方,还舒适环保,令消费者赏心悦目。本章将从产品的设计与创新、品牌的培育与创意以及产品的造型与包装等方面,探讨企业在产品经营过程中如何应用美学原理。
(五)经营服务与美
企业除了要为消费者提供实用美观的优质产品之外,还应该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优质服务。特别是在当今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营销服务显得特别重要。有学者把服务与管理和产品相提并论,指出管理、产品、服务是当今企业生存的三大生命之柱,其中的任何一根坍塌,企业的生命将不复存在。因此,现代企业要充分重视服务,要像精心经营自己的管理和产品那样,精心地经营自己的服务。而真正优质的服务当然应该是美好的服务,其中服务者的服务态度、服务礼仪和服务规范等,无一不渗透着美学原理。在企业经营美学看来,企业的整个服务过程应该是一个审美化行为过程。
(六)市场营销与美
传统的营销方式就是企业把自己的产品推销给消费者,实现经济效益。其实不然,市场营销并不等于推销,营销与推销有着质的不同。营销的实质在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精神和物质的沟通交流,实行最亲密的接触,继而在这种亲密的接触当中,既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更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让消费者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所以,营销的宗旨不仅不是功利地推销产品,而且恰恰是要使功利笨拙的推销成为多余。由此可见,传统的推销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消费者和市场的需求了,只有真善美的新营销才能完成这一崭新的营销使命。因此,企业经营美学主张在营销过程中贯彻美学精神,使现代营销成为审美化的新营销。
(七)公共关系与美
公共关系理论产生在20世纪初的美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有识之士纷纷指出,企业应该充分重视优化自己的内部员工关系和外部社会关系,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于是,公共关系随即成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经营职能。但是,在企业经营美学看来,仅从经营职能上去理解企业的公共关系是远远不够的,企业还应该把公共关系当成创建一种美好的生存环境来认真地进行经营。否则,公共关系的纯洁性就会受到玷污。当下企业公共关系的庸俗化倾向就是最好的说明。
(八)企业形象与美
企业形象是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当中的整体印象,它包括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学者们常用“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IdentitySystem)”来界定企业形象,简称CI。它包括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即理念识别(MindIdentity),简称MI;独特的行为方式即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简称BI;独特的视觉系统即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简称VI。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企业的形象系统。企业对自身形象的经营管理,就是力争使这三个方面超凡脱俗,优秀独特,以便给社会公众鲜明的形象感知。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借助美学的力量,加强企业内在美的修炼,同时也要强化企业外在美的修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逐步赢得社会公众的好评,在社会公众心目当中树立起自己良好的企业形象,最大限度地求得社会公众的爱戴与追随。
(九)企业文化与美
如果说美好的企业形象能使企业“秀于外”,那么,深厚蕴藉的企业文化则能使企业“慧于中”。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企业与一个文化修养浅薄的企业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沃尔玛始终雄踞世界连锁零售行业榜首?为什么通用电器的旗帜百年不倒?为什么中国的海尔也能木秀于林?究其根本原因,无一不是长期修炼的企业文化使然。企业文化是企业所有员工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约,是企业的精神图腾,它像基因一样,深深地根植于企业的生命之中,使企业生命之树长青,使企业形象在公众心目中具有永久的魅力。而企业这种因深厚的文化修养而具备的永久魅力,当然包括企业长期的审美修养在内。如:企业崇高远大的经营理想,矢志不渝的经营宗旨,造福人类的经营道德,儒雅脱俗的经营气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范等。因此,企业文化的美才是企业深层次的内在美。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企业同样如此。
(十)企业人才与美
深厚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生命之源,而打造一支有文化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则是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之源。企业竞争的方略千千万万,但人才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管理显得格外重要。企业经营美学要借鉴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理论,阐述企业员工审美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为企业包括CEO在内的所有员工加强美学修养提供一些必要的理论指导。
以上论及的十个方面,就是企业经营美学研究为自己设定的十大理论课题。除此之外,又由于企业经营的直接对象是广大消费者,所以,企业经营美学在讨论以上这些理论课题之后,不能不对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阐述,以便指导企业经营者更加完美地投消费者之所好。出于这样一种学术考虑,因此,本课题在最后还要论及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至此,开头一个导论,结尾一个附论,中间十个理论主题,总计十二个部分,共同构成企业经营美学研究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企业经营美学建立的时代背景和价值前景
企业经营美学是对企业经营审美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它的提出和建立既以当今时代丰富多彩的企业经营审美实践为基础,又正是适应了当今时代企业经营审美化趋势的客观需要。因此,它的建立既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又有远大的价值前景。在企业经营美学看来,当今的时代背景呈现出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买方时代的来临与市场竞争的加剧。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市场上的商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商品的供给量相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力而言,明显地表现出相对过剩。而生产的相对过剩必然导致企业在市场上主导地位的丧失,代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导向。也就是说,企业过去是市场的中心和主导,消费者围绕企业转,这样的时代叫“卖方时代”。当今的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企业不再是市场的中心,买主才是市场的中心,企业开始像崇拜上帝那样崇拜消费者,追随消费者,围绕消费者转,这样的时代叫做“买方时代”。买方时代的来临,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因为谁追随消费者,谁就占有了市场,谁丧失消费者的宠爱,谁就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这样一条铁的法则,促使企业不得不努力优化自己的所有经营职能。于是,现代化的、规范化的、科学化的和审美化的企业经营方略应运而生。与此相适应,企业经营美学就必然地被提到企业经营理论的议事日程上来,应该说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因为一切为了消费者既是市场本位的回归,也是企业经营美学远大的价值前景之所在。
二是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与消费意识的成熟。买方市场的来临和商品的极大丰富,引起的另一个马太效应就是大大地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人们的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方便快捷,追求舒适和美好。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识也日趋成熟和自觉。他们不再像卖方时代那样,被企业任意地摆布和支配,他们有了更加自觉的消费观念和更加清醒的维权意识,企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投诉。所以,企业必须想方设法地投消费者之所好,为消费者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而这又必然要求企业经营不仅要规范化,还要审美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进而赢得效益。因此,企业经营美学便应运而生。
应对萧条的原理原则
因为稻盛和夫遵循了企业经营的原理原则,十分清晰地构建了他的经营哲学体系和理论。他倾注大量心血将这种哲学渗透到员工心里,员工们理解和接受这种哲学。在此基础之上,大家团结一致,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群策群力,不断地改革创新,取得成功以后,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在这种气势面前,经济萧条也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在萧条出现前,首先是平日里打造企业的高收益体质;其次要加强现金储备。在萧条出现后,第一个方式就是全员推销;第二,彻底削减成本;第三,倾力开发新产品;第四,保持高生产率;第五,进一步凝聚人心。
这些经验,是稻盛和夫切身总结出的应对萧条的策略。但从根本上讲,它们源于稻盛经营哲学,即心纯见真、判断基准和经营理念。
“心纯”才能“见真”
稻盛和夫家境贫困,高中毕业后就在当地的一所学校学习有机化学。后来,他到日本京都工作,结果他所在公司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他认为自己命运不好,但这些消极想法又能改变什么呢?不如改变自己的态度,将自己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于是他开始一个人研究陶瓷。说来奇怪,一旦想法改变了,心情轻松了,就能全身心投入研究。他吃住在实验室,不到一年,就研究解决了陶瓷材料的纯度和黏性的世界性难题,一下子由外行变成了顶尖的科学家。既没有先进设备,也没有理论指导,在一个濒临破产的工厂实验室里,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赤手空拳获得了成功,并且这种“偶然性”在后来接二连三的重演。
稻盛和夫认为,科学实验的本质就是追求事物包含的真理。物质文明的进步来自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自于发明创造,发明创造来自于人的灵感,那么人的灵感从哪里来?他说:为了从实验中发现真理,就必须冷静、周密地观察实验产生的现象,努力发现现象所要告诉我的真理。如果我们心存杂念,或者带有某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就不可能发现真理。换句话说,灵感来自于强烈的愿望和纯粹的心灵。
同时,做事之前也要“概念先行”,想要尝试做一个新产品,首先要构思、描绘出一个明确的概念,然后再思考为了概念需要哪些关键技术。只有心纯才能见真,只有心纯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包括科学真理,技术诀窍,商业模式,经营哲学等。
成功究竟是怎么回事?稻盛和夫用一个方程式描绘了成功的方法,它也是心纯见真的产物:成功=思考方式(方向)×激情(动力)×能力(方法)。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要做到这一点,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其实是一种“奋力拼搏”的生活态度。
人生是一出戏,希望人生之戏内容丰富、情节生动,那么以“极度”认真的态度去面对,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创造我们人生的价值,就能将自己的人生之戏演绎得精彩纷呈。无论何事都要认真面对,遭遇困难时不逃避,要抱着一股憨气傻劲正面迎击。
“无论如何一定要成功”,这种迫切的心情――再加上如实审视事物的谦虚态度――那么,你就能抓住平日忽略的极为细微的线索,让你将难题一举解开。稻盛和夫称其为“神灵轻声的提示”,就好像我们拼命努力、苦苦摸索的样子,使神灵动了恻隐之心。因此,他经常激励员工:“要努力到神灵出手相助的地步”。
同时,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修炼,也为企业管理者应有的修炼进行了总结。
第一,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比别人下更多苦功去钻研,而且能专心一意地坚持下去;即使有任何抱怨和不满,也不阻碍努力向前的脚步。
第二,谦虚戒躁。中国古有名言:“谦受益”,要保持谦虚的心才能得到幸福,连带净化灵魂。
第三,每日反省。每天检视自己的行动与内心:是不是只考虑一己之私,有没有做出卑鄙的行为?以此自我反省与警惕,有过则尽力改之。
第四,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只要活着一天就心存感谢,无论事情大小,培养事事感恩的心。
第五,e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言行举止谨守行善及利他原则,以照顾他人为念,如此多行善事者一定会有好报。
第六,不为感性所困。切忌事事埋怨或忧心非自己所能控制之事,必须全心全意投入,以免让自己有任何后悔的余地。
企业经营是为员工谋幸福
你为什么要创办企业?企业存在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有人为了赚钱,有人为了养家,这些并没有错。但要让全体员工与自己风雨同舟、共同奋斗,缺乏“大义名分”是行不通的。“原来我的工作有如此崇高的意义”,人就可以从内心深处产生必须持续努力工作的欲望。
实践证明,根本不存在什么最优的公司文化。文化应当为公司的使命和战略提供最好的支持,所以公司文化应当跟随战略。如战略发生重大的变化,则公司文化就应随之变化或完善。应当承认,组织文化的修改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事实上,文化与战略完全不相容的事情并不多觅。公司文化的局部或微小修改是有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最高领导者可加强对员工的沟通,说明完善公司文化之必要,获取员工的支持,塑造适应企业战略的文化。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实企业战略管理的基础
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职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它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生产环境、企业建筑、产品、包装、设计等。建设优秀的物质文化,必须重视:1、营造良好的品质文化。通过技术、文化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文化含量,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产品技术审美、顾客愉悦和伦理价值原则,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2、建设整治优美的企业外部环境,塑造良好的企业容貌。利用绿化等措施建设“园林式工厂”,为企业提供优美整洁的厂区环境;通过导人CI战略、CS战略,利用企业家形象、各种传播手段,发展公共关系等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满意度,实现企业的形象战略和满意战略。3、优化劳动环境。运用色彩、音乐调节等方法方式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劳动氛围,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情绪,实现人力资源答理战略。因此,只有建立强势的物质文化,才能为战略管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塑造行为文化,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有效的手段
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体话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动态反映。塑造优秀的行为文化,可从三方面入手;1、塑造企业家的行为规范,提高企业战略管理水平。应经常与科研院所建立密切联系,不断丰富、更新管理者的战略知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战略管理水平及整体素质;运用重内在开发、培养强烈的主导与战略意识等措施,改善决镣方式和决策行为,使高层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战略性问题和进行全局决镣,培养创新意识,发挥创新精神,使其把握最佳时机及时做出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与创新。换句话说,就是培育企业管理者的宏观思考、预见、创新、联想能力和韧性,使其当机立断地选择企业的战略目标并一如既往地将战略目标贯彻成功。2、培育企业英雄人物,发挥其在战略管理中的表率作用。企业英雄是企业的中坚,是学习的榜样。通过灌输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采取员工评定或领导认定等方式塑造企业英雄。多利用其经常鼓励仿效的特点规范员工的行为,宽实、丰富和发展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从而促进战略管理的实行。3、构建员工的行为规范,形成实施战略管理的巨大合力。企业员工的群体行为决定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程度。构建员工的行为规范,除了组织职工企业规章制度学习、科技培训及各种文娱活动外,还应通过学术讲座与交流、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等方式激励全体员工的智力、向心力和勇往直前精神,用勤劳、敬业、守时、惜时的行为规范指导员工的行动,培育创新和团队精神,努力实现个人行为、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的统一并使全体员工的行为统一到战略管理上来。
(三)培育精神文化,把握企业战略管理的灵魂
精神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铂、企业价值观等内容;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培育优秀的精神文化,大致有如下几项措施:
1、培育正确的价值观。价值现是企业对自身与社会、员工、顾客等关系的认识与评价。实践证明,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怎样培育正确的价值观?方法途径是很多的,如强化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创新,追求卓越;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企业内部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树立“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经营理念,以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或职务、让顾客满意为宗旨等。企业可以把上述各个方面的价值观具体化为企业精神,并借助企业的制度、教育等形式,使之转义为企业和企业员工的自觉行为,同时用共同的价值观体系统一并解决(无法用制度规定解决的)战略管理方面的争论与分歧。
2、确立科学的企业经营哲学。企业哲学反映企业群体的经营思想、经营观念和经营战略。它主导、制约着企业文化的其它内容和发展方向。应结合企业的现实情况,吸取中西方文化的精华,并运用系统、动态、风险和竞争、人才等新观念,发展和创造自己独特的、有价值的企业哲学,实现企业目标、战略与策略的统一。
摘要稻盛和夫被称为日本的“经营之神”。他亲手创建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第二电电(KDDI),他临危受命接手濒于破产的日航公司,并在短期内使其焕发生机,在大地震的灾难中日航也能实现赢利,这不可不谓之奇迹。他到底有哪些经营上的独到之处,对我们国内的企业又有哪些借鉴之处呢。本文介绍了他的“阿米巴经营模式”并着重阐述他的经营哲学在发电企业内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稻盛和夫发电企业阿米巴经营哲学
由稻盛和夫创立的“阿米巴经营”是一个经济成本核算的概念,它的本质就是确定更细小责任单位的成本,以更细小的单位为管理对象,通过衡量成本来管理。划小核算单位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核算单位划分小,可以提高成本核算准确度,因为针对更细小的单位,各项费用可以采取更为合理的分配标准,准确的成本信息有利于对外决策,其次对于内部管理来说,可以对更细致的单位出具成本核算报表,可以为更细小的单位确定成本责任,因而有利于内部成本控制。对节约成本扩大效益的小核算单位给予奖励。这样划小核算单位,实行精细成本核算能调动企业职工的能动性。实现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双赢,增强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部门自主经营的热情。
通过对阿米巴经营的学习和对京瓷、第二电的实际经营模式的了解。我认为阿米巴经营是一种将企业逐渐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给予很好解释的一种经营方法。它将庞大的组织分为一个个的小团体,单独核算成本和利润,将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加工,销售商品中的每个环节分为一个阿米巴,每个阿米巴之间还本着利润最大成本最小的经营意识在互相竞争互相“做生意”。这样不仅便于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和思路,也能便于为决策层提供管理有效信息。通过细致的划分能让每个阿米巴单位看到自己的经营成效,从而让他们愿意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幸福,将企业带入良性循环使其更加蒸蒸日上。
在确立清晰的管理会计机制,对各个部门的经营事态能够即时掌握,并且迅速采取相应的对策。阿米巴经营的精髓分为三个目的,两个前提和一个核心。
三个目的:
1.确定和效益或公司经营目标效果直接挂钩的分部门核算制度。
2.培养具有经营意识的人才。
3.实现以阿米巴经营哲学为基础的全员参与经营。
两个前提:
1.追求物质精神双幸福。
2.无私心,一心为阿米巴业绩考虑。有利己和利他心为企业整体考虑。
得以全盘掌握,并有助于管理者清晰管理思路,把握关键环节,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保证计划实施和下发的有效性。带动部门和部门之间,岗位和岗位之间的相互核算,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明确权责,使得企业的效率得到发挥和检验,从而达到全员经营保证企业更平稳健康发展。
我认为划小核算单位也是增强电厂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经济管理的基本内容,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成本核算的目地就是要达到:
1.形成全体职工参与管理的氛围。划小单位成本核算与每位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可以增强每个人成本意识,形成勤俭节约的好风气。
2.提高部门员工、管理者的成本核算意识。每一阿米巴单位都要学会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实施阿米巴小团体为现场管理服务,立求每一个设备每一道工序都有责任人,减少闲置的设备和不必要的浪费,不要盲目购买设备。阿米巴的每个成员间配合密切,保证为了公司这个大集体的利益而服务。让员工自愿为企业而减少成本,降低费用,技术创新,增加效益。提高重视安全重视效益的意识,但也要避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明确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效益才是最大的效益。
3.推动部门开展学习新技术、管理上学习新的先进经验,促进同业比较。提高电厂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也会给单位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的概念在企业经营当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少供电企业对此也是极为重视,纷纷提出了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的口号。然而,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对企业文化的概念缺乏较为统一的认识,尚无一致的企业文化概念。从国外情况来看,美国学者科特与赫斯科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存在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中,为广大企业职工共同拥有并遵循的企业经营理念与价值趋向。企业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着较为长期的提炼与成形,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当中,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了可供全体员工共同遵循与支持的企业经营制度、工作氛围、职业道德等一系列相关内容,其进行组合就形成了企业文化。事实上,企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所反映出来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一系列经营特征,而且也反映出企业所处的社会文化特征。
企业文化具有多个层面的构成,而这也使得其表现出了一系列不同的特征。总体而言,企业文化具有如下三个层面的构成要素。首先是中心文化层面,这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与核心,其涵盖着企业的经营理念、长远发展宏图、经营职业道德、企业开展工作的价值观、经营哲学等一系列方面;其次是规章文化层面,这也是企业经营所涉及到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企业总体运营的制度、各下属部门的运行制度,以及对国家及行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与遵循等,事实上,制度从多个层面约束着企业的经营并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最后是外在的文化层面,这也是企业外部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多方面因素,具体包括企业的社会形象、企业的标示、产品的好评度与知名度、企业的网站等于外在利益相关者相关的因素。这三个层面彼此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并且在企业文化当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效力。
总的来说,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供电企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最终演变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与其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综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体现,并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也是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并且有别于其他企业,是其他企业所难以模仿的,因此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多为各个方面的创新,而所有的创新活动都可从管理层面找到源泉,因此最为管理基石的企业文化也就成为了核心竞争力的最终体现者。二是企业文化的存在能够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必要的基础。企业各个层面的创新活动都是伴随着企业文化的渗透而产生的,而在非经营领域内,企业文化也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这都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了基础。
二、供电企业文化建设普遍特点
目前供电企业文化建设表现出了一系列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就是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处,有必要对其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总体而言,这些特点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供电企业文化缺少自身特有因素。就我国供电企业而言,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很大的模仿性,使得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有着很大的雷同,而这不仅削弱了企业文化的真实内涵,导致难以在企业经营当中发挥出足够的效力,而且也表现出了供电企业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不够重视。
其次,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不够,并且自身的一系列行为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供电企业管理人员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却又发挥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因此,供电企业管理人员自身文化素质的欠缺也使得难以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从而也难以达到应有的经营绩效。
最后,业务复杂性影响了供电企业规模的扩大。供电企业都有很强的“业务复杂性”或者说“业务柔性”,从而束缚了企业实现跨地区、多方面的服务扩张经营。缺乏专业化和跨地区经营,供电企业将很难在长期发展中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要做到这两点,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关键在于是否能适应服务的多样化,建立某种制度使企业具备更为广泛的适应能力,能够成功复制。
三、供电企业文化建设必要性
对供电企业而言,尽管改革开放使其获得了较为长远的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同样面对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将自身的企业经营进行战略化思考,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总体而言,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供电企业的发展具有如下一系列的作用,而这也是建设必要性的具体体现。
第一,企业文化能够保障供电企业的经营更加科学规范。企业文化是保障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的精神理念与推动力,可以使企业的科学经营长期化、合理化。就供电企业自身而言,其不少企业文化的形成是来自管理层创造,而这也是管理层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也即创造、管理与推广企业文化。当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执行与认可之后,这一文化又会反过来对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推动力,并且大大便利了企业员工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也随之改善,从而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也得以顺利构建,企业经营趋于规范化。企业文化的这一效力也就是其凝聚能力的有效体现,可以为企业员工设定科学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金融 企业家;素质;现状
一、企业家素质的定义
一提起企业家,大家头脑当中就会想起马云、牛根生、史玉柱、俞敏洪等等商界精英。其实他们都是企业家的优秀代表。那么如果才能像他们一样,成为企业家呢?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人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成为企业家。这里面包含的素质是很多方面的。比如要有良好的组织才能,“团队”这两个词解释起来可以这样解释“就是一个有口才的人对着一群有耳朵的人进行训话”。虽然这是字面解释,但是不得不说,企业家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团队的能力。还有企业家要具备管理能力,这种管理能力贯穿于整个企业发展过程的始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活的灵魂,也是企业能够良性循环发展的最好动力。企业家除了具有这些素质之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意识,有创新能力等等。这些素质都是一个企业家必不可少的一个品德,也是企业家精神中重要的部分。
二、我国企业家的素质现状情况分析
我国从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经历的社会变革,所以在我国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加之这种体制越来越完善之后,才对企业家的素质加以重视,企业家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才更加的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等问题。随着这种状态的良性发展,涌现出了诸多的优秀中国企业家。他们不但提升了自己,还把自己的品牌推向世界大市场,是我国的骄傲。
1.是具有优良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显示:从教育程度这方面来看,企业经营者整体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2003年大专及以上的被调查者占82.7%,比1994年的70.1%提高了12.6个百分点。从所学专业来看,教育管理和经济类背景的人数显著增加,由1998年的47.1%增加到2003年的83.4%,改变了原来理工科背景比重较高的情况。从技术职称来看,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在1998年的调查中,高级职称者已占59.1%,中级占34.1%,初级占4.4%。二是较强的政治思维能力。优秀的企业家具有政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能够吃透国情并善于运用政策。三是拥有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很多企业家把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规律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哲学,并运用于实践,产生了良好效果。
2.我国企业家队伍存在的缺陷分析
部分领导者缺乏实践经验,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真正的实行时间还不够长,这使得我国的市场总体来说还不够成熟这就导致了我国的企业家对于完善地先进的市场的了解能力不强。而一些杰出的领导者例如马云、周鸿祎等人则是相对的少数。我国某些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实际上并不是完全依照自身的领导能力与素质而完成的,事实上,目前为止,许多领导者的实践经验仍然是不足的。一个企业的经理或是主观并不能够成为企业家,企业家应当是对于企业的创立、经营与发展有着自身独到的简介与经历的人,纵观目前我国的企业,实际上是分享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红利,可以认为,很多企业都是享受到了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而并不是自身的企业家素质亦或是完善的企业经营理念与竞争力,这就不难解释为何我国的巨头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强的原因,这就是因为我国的企业家自身确实缺乏对于整个企业发展经营的实践经验。
如图1所示,此图为我国的企业家培训制度的认同度,从图中可以看出,1-49人的小企业创业时期的企业对于企业家的素质的认定只是基本认同,而相对的中型企业则对企业家的素质相对认同,因为企业在这个时期是成长时期,人员的心里预期与愿景都能够很好的集中,但是当企业发展到成熟期之时,以上两个满意度都急剧下降,这也是我国企业家缺乏对于企业发展经营的整体性、全过程性的经验所导致的。
〖KH*2〗〖JZ〗〖XC王开民.TIF;%100%100〗〖TS(〗〖JZ〗〖HT7.H〗图1〖TS)〗〖KH*2〗
3.从外部环境的角度分析提高企业家素质的途径
(1)建立企业家资格制度
建立企业家资格制度是衡量与完善企业家专业水平评测的重要途径。企业家的待遇也应当由以上的评测结果来决定。企业家队伍也需要一种公正化、公开化的评测方式,这样可以从某种层面上提升企业家队伍的稳定性。逐步实现企业家职业化的重要制度建设。要让企业家进入市场,以市场判断优劣,把经营成果好坏作为重要的标准,建立起企业家自己独特的管理机制,使企业家队伍成为相对独立和稳定的职业化专业队伍。
(2)积极创造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
企业家施展才华的空间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完善的法律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以及稳定的政策环境,规范的行政环境,宽松的舆论环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家负荷仍然有过重的情况发生,与大众所了解相反的是,相比于高收入高地位的企业家们的工作环境与压力并不轻松。企业家们的工作环境不宽松主要表现在:一是行政干预过多的情况仍然存在,在日常工作中要应付大量检查团;行政干预越多,越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的成长;二是这些企业家由于自身的社会活动过多,这种精力分散在频繁的迎来送往和社会活动使企业家必定是很难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生产经营上,而且常常搞得疲惫不堪。(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玲. 国内外素质和素质模型研究述评[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2]李晨.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9(06)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内涵
自本世纪40年代,内部控制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成为当今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决定了企业能否健康良好发展。内部控制审计则是对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做出鉴定的现代审计方法,是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是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机制,同时也是企业优化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文化价值的自我需要,为内部控制保障了良好的控制环境。
具体而言,内部控制审计是指运用文字描述、调查表及流程图等手段与方法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确认、分析、评价的过程,具体包括对企业控制设计和控制运行缺陷及缺陷等级的确认和评价,并分析缺陷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内部控制改进建议。一般地,内部控制审计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也可以委托不负责年审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工作。
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
审计目标是各类审计活动的方向和指导,是审计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达到预期效果。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合理有效地保证企业建立健全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及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从而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行,推动企业经营的高效性和价值性。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目标则是内部控制审计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必须实现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健全性、合理性、遵循性、效果性。健全性目标是指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对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实行自始至终的控制管理,它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具体目标中的首要目标,也是其他具体目标的基础。合理性目标、遵循性目标、效果性目标则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内部控制执行的合理适当、遵照遵循及效果效率提供切实保证的具体目标。
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内容
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指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内部组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内部控制环境审计。内部控制环境审计,即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总体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价,主要侧重于组织人员的诚实、伦理价值和能力;管理层分配权限和责任、组织方式;管理层哲学和经营模式;董事会提供的关注和方向;企业文化及员工的理解和认同。控制环境审计影响企业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理解,是其他内部控制审计内容的基础。
第二,风险评估审计。风险评估审计,即对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及运行的相关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价,主要侧重于风险引发的因素、可能性及预计带来的后果;识别与规避风险的能力;风险管理和评估的具体方案及效果。风险评估审计将随着行业、经济、监管和经营环境变化而变化,企业须根据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和评估机制。
第三,控制活动审计。控制活动审计,即对企业各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价,主要侧重于控制活动业绩评估系统的建立及运行;控制活动对风险的识别和规避;控制活动执行的有效性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实现。控制活动审计的政策和程序贯穿于整个组织和层次,保证企业各组织层次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
第四,信息沟通与交流审计。信息沟通与交流审计,即对企业建立和运行信息系统、获取和传递信息、执行相关信息处理等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价,主要侧重于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获取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信息传递的便捷性和畅通性;信息处理的及时性和恰当性。信息沟通与交流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各组织和层次所处的位置,以及相互的关系,保证了各方信息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第五,对环境的监控审计。对环境的监控审计,即对企业正常的管理和控制活动以及员工执行职责过程中的活动进行审核和评价,主要侧重于内部监督机制的设置;内部监督活动的实施;内部组织安排的运作,重点审查内部监督主体的相关状况。对环境的监控审计程序和步骤取决于风险评估和执行过程中的监控有效性,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模式及企业文化的健康良好。
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由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内部控制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管理环节,是提升企业文化价值必不可缺的途径,同时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的报警器,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是法制和政府的推动
2000年7月《会计法》的实施第一次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法律要求,明确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2001年财政部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明确各单位应当建立起会计信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内部控制机制。2006年《审计法》的修订明确要求企业须建立起内部控制制度。2008年6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我国首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实施,并鼓励在非上市公司的大中型企业施行。该规范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起到指导作用。其和实施成为我国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大契机,需要内部控制审计对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由此在法制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成为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