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回顾与展望

回顾与展望

时间:2023-06-05 09:57: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回顾与展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回顾与展望

第1篇

转眼间,一个学年已经彻彻底底的挥手告别了,惆怅之余,感触也颇深。

的确,在这一年中,经历了好多,体验了好多,也学到了好多。

回想起在初入南实时懵懂青涩的我,充满稚气的脸,揣揣不安的心中怀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成长的企盼。如今,长大了一岁,人,逐步成长;心,逐步成熟。历练多了,经验多了,心态也变了。毕竟,不是孩子了。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童话……”还真是不想长大呢。可是时间,就像顽皮的孩子般,在我们的叹息中,匆匆溜去,挽不回的。

静静想想,初一的生活,获益匪浅。主持人、班长、领操员……一个个不同的职位;校运会、科艺节、读书节……一项项多彩的活动。这一切一切,都为自己曾经期盼已久的初中生活抹上了绚烂的色彩。

科艺节上出色的朗诵;校运会上可贵的奖牌;读书节上精彩的表现……一张张金灿的奖状,印证了我逐步的成长。

老师同学们都很好呢。经过一年的相处,我逐渐与同学打成一片,也敢于向老师质疑了。感谢老师,是他们给了我学习的动力;感谢同学,是他们给了我前进的勇气。

回想起初主持时的紧张,回想起初入校时的恐惧,回想起初来班时的拘谨,回想起曾经的一切,再看看现在,嘴角不禁勾勒起一个满足的微笑。在各式各样的历练中,我,不再是曾经那个胆怯羞涩的曾颖菲了。

一年来,收获颇多,学习方面也是如此。

这学期的英语较上学期而言有明显提高,但还不算稳定。语文作文方面,似乎也找到突破点了。副科上,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是,在丰收之余,好好的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

近期的学习,有些松懈了,在基本功上面,不够扎实了。面对期末考的失败,在伤心沮丧之余,也是该反省一下近期的状态了。不该错的错了,不该失的分失了,这恐怕是最大的失败吧。所以,当时的我,很沮丧。

但是,记得级长赠过一句名言:“不要总以为站立,因为站立仍有倒下的趋势;不要总以为倒下,因为倒下仍有站立的必然。”是呵,跌倒了,拍拍灰尘,好好反思,像张海迪那样:“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在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这才是成功者的做法呀。

好好努力,争取在初二突破自我,这是我现在最大的目标。在初二这个承上启下的年段里,我是以一个学姐、班长的身份,做好榜样,铺好未来的成功之路,明德乐群,勤思踏实,为初三打下良好契机。

所以,初二,在语文方面,要在保证基础不失分的情况下扩大知识面、博览群书,还要在作文上有新的突破,要有深度、有意境。从初二起,就要学写议论文了,对时事的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数学方面,粗心大意的毛病切不可再犯。还要多做题,多思考,多质疑,多拓展。

在英语方面,要多说、多练、多背、多听、多积累,还要掌握语法、答题技巧。另外,作文上也要争取有新突破。

在新增的物理方面,要勤奋学,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课后落实方面也切不可放松。

第2篇

一、感染性角膜病

1.病原体种类的变迁:由于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以及配戴角膜接触镜的人数增加,混合感染性角膜病患者日渐增多,其临床症状也不典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表皮葡萄球菌属和曲霉菌属已分别为细菌性及真菌性角膜炎的首要致病菌;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镰刀菌已不再是第1位的致病细菌和真菌。单纯疱疹病毒依然是病毒性角膜病的首要致病病毒,也是感染性角膜病的首位致病因素。此外,棘阿米巴原虫所致的角膜炎也时有发生。

2.诊断新技术的应用:细菌、真菌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体征、病理涂片、病原体培养及组织活检结果确诊。由于病程的不同,用药情况,以及取材部位和手法的差异,致使检查结果不理想。共焦显微镜是一种无损伤性的检查方法,可用于活体角膜病研究,为真菌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诊断和疗效的监测提供了一个实时的三维图像显示,并可储存记录。但是,目前用于临床的共焦系统多为光学性,易受光线反射的影响。当角膜病变坏死组织较厚、混浊严重,以至其折光强度与病原体相似时,图像可能会模糊不清,检查结果不理想。此外,由于菌种的不同,其影像的对比敏感度也不同,检查时对菌种鉴别困难较大。未来应用于眼科的激光共焦显微系统将弥补此缺陷。

病毒性角膜炎长期反复发作可致角膜盲,一般结合临床形态学、电镜及病毒分离检查即可确诊。近年来,我国诸多学者对HSK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HSK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病理和免疫改变的研究,证实了角膜是除三叉神经节以外的另一病毒潜伏基地,发现HSV-DNA可存在于正常成人的角膜中。应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核酸分子杂交)可对HSK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敏感性高,如操作过程不严格,易出现假阳性;免疫组织化学的特异性较强,但其敏感性不高。因此,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诊断HSK时,应充分认识其局限性,并结合临床特点作出客观、谨慎的判断。

3.药物治疗:随着新一代抗生素的出现,眼科用药的选择余地较大,对耐药菌株可应用敏感抗生素。如氧氟沙星、泰利必妥及妥布霉素眼液和(或)头孢霉素、万古霉素等配制的眼液,能够较理想的控制细菌性角膜感染。但是,对于真菌性角膜炎则不容乐观,目前在新的特效抗真菌药物问世之前,二性霉素B仍为一线药物。局部和(或)全身应用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咪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的同时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物可提高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效果。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一直是个较为棘手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为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如用无环鸟苷、环胞苷、丙氧鸟苷、IFN-α、单纯疱疹病毒单克隆抗体或联合用药可有效减轻HSK的症状。如何防治HSK的复发,尤其对防治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复发等课题的研究,尚无突破性进展。

目前用于治疗棘阿米巴感染的药物较少,但如经确诊,多数患者仍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4.手术治疗:见本文的第3部分。

二、非感染性角膜病

1.角膜变性和营养不良:多年来,我国学者对角膜营养不良家系的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角膜营养不良中的遗传背景因素,也为今后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这些遗传性角膜营养不良积累了资料。国外已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确定了多种角膜营养不良的分子遗传方式和其相关染色体,并进行了突变基因的定位,初步提出了基于分子学水平的分类系统。我国对此的研究尚处于空白。因此对于角膜营养不良,应结合临床特征、病理学及分子遗传学等多方面重新分类。

早期圆锥角膜常被误诊为屈光不正。角膜地形图的引入和研制为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检查手段。在研究我国正常人及屈光不正患者角膜地形图的特点和差异的同时,提出了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断标准。早期圆锥角膜,如患者视力差且矫正困难或不愿意行角膜移植手术时,可行平面表面角膜镜片术,晚期则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手术前后可根据角膜地形图的改变进行术式选择及指导选择性拆线,以提高手术的疗效。

2.角膜外伤:近10年来,我国在角膜的化学烧伤和热烧伤模型及其病理学和免疫学改变的研究中发现,中性粒白细胞大量浸润伴胶原酶潜酶活化是角膜溶解的基础;其病程的发展与氧自由基损伤和局部免疫学的改变有关。部分地解释了烧伤后适时合理的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氧化保护剂(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C)可减轻损伤的程度。当角膜烧伤严重,尤其当角膜呈进行性溶解变薄行将或已经穿孔时,可行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以保存眼球的完整性和残存视力。目前应用羊膜移植及其联合板层角膜和角膜缘移植术治疗严重的急性期和瘢痕期眼表疾病,取得了良好效果,可恢复部分的眼表功能。

3.免疫性角膜病:目前的研究表明,蚕蚀性角膜溃疡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板层角膜移植术、病灶临近球结膜切除术,同时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控制炎症、减少复发,阻止眼球穿孔,是目前治疗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最佳手段。

三、眼库技术和角膜移植

角膜移植术是将混浊的角膜恢复透明的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眼科学者就已经开展了角膜移植手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角膜移植术采用小植片、边对边缝合方式,其成功率及光学效果不很理想,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也无有效的药物控制。70年代末,随着10-0尼龙缝线、扁型铲针、高精密度手术显微镜、抗免疫排斥反应药物以及手术角膜计和角膜地形图的相继问世及应用,使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同时对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及联合手术的疗效进行了大量相关性的研究。但目前由于我国角膜供体来源不足,这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制约我国角膜移植事业的发展。相信在新千年里,随着国民意识的转变及器官捐献的相关法律的确立,将会使这一情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1.角膜材料保存方法的完善和多样化:我国第1个眼库实验室于1964年在广州中山医学院眼科医院成立。并已于70年代末成立了角膜病学组及眼库协作组,为我国眼库工作的规范化和网络化奠定了基础。近10年来,我国学者在角膜材料的保存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尝试,如用干冻、甘油和无水氯化钙干燥、湿房短期储存、M-K液及Optisol中期保存液等方法保存角膜,引入深低温降温仪,开展深低温长期保存以及新生儿和婴幼儿角膜的临床应用,使有限的角膜材料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目前我国许多学者正在积极探索并致力于改良角膜的中期保存方法。动物实验研究显示,保存液中加入超氧化歧化酶、地塞米松及硫酸软骨素等可能有助于延长角膜内皮细胞的存活时间。改良深低温降温程序,并在冻存液中加入硫酸软骨素,将有助于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保存,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广大眼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宣传,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国民自愿捐献角膜的热情也正在形成,拓宽了角膜供体的来源。

2.手术适应证的拓宽:在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及角膜病学组的指导下,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在全国广泛开展。随着新器械设备的引入和应用,光学性角膜移植术的成功率及光学效果均有所提高。目前由于国民的保健意识不强,我国感染性角膜病的发病率仍然较高。许多学者在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和联合手术适应证的拓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对治疗感染性角膜病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注意事项、手术技巧及疗效评估等,对于角膜感染药物治疗无效、角膜溃疡发展至行将穿孔或已穿孔者,应按其病情选择板层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或眼球前段重建术,可有效地控制感染,保存眼球,挽留残存视力。尤其在手术前、中及后期敏感抗生素的应用研究中发现,单纯疱疹性角膜溃疡疗效最佳,其次为细菌性角膜溃疡。真菌性角膜溃疡术后易复发,预后差,如处理不当可致眶内真菌性感染。

角膜内皮失代偿(大泡性角膜病)最终的治疗方法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以更换失代偿的角膜内皮,恢复角膜的正常厚度及透明度。如角膜材料缺乏,可行角膜层间烧灼术,以减轻角膜上皮反复水肿和脱落。由于此类患者的角膜病变主要是由于角膜内皮失代偿所引起,因此国外学者已应用后板层角膜移植术进行治疗,可保存病变角膜的大部分基质及前弹力层,收到较好效果。目前有学者应用培养的角膜内皮进行动物角膜移植术的实验研究,但尚需进一步评估和完善相关的技术方法。

角膜化学性烧伤是角膜移植术成功率最低的眼病。研究发现,由于眼烧伤后泪液排出口阻塞、角膜缘干细胞的缺损、长期慢性炎症、房角结构的破坏,以及前房免疫相关偏离诱导的削弱或消失等原因,均可致使角膜植片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继发性青光眼、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和持续性上皮缺损等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

3.手术技术的改进:近10年来,随着眼科显微技术、手术器械以及新的检测仪器的更新,已使光学性角膜移植术得到了发展,目前已成为最主要的角膜移植手术之一。而手术源性散光一直未得以解决。为此已有学者对术中植片与植床切取的方法进行改良,并对光学中心的对合、瞳孔的形成、手术角膜计的应用和术后角膜地形图指导下的选择性拆线等技术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的光学效果。板层角膜移植术角膜切削技法的改进,如层间注入粘弹剂和(或)空气分离板层角膜,或在仅有浅层角膜混浊病变时采用自动板层角膜切削成型刀来切取植片和植床,以减轻角膜植床与植片之间界面的粗糙,将部分和全厚板层角膜移植术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于常规手术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眼外伤者,采用角膜移植联合白内障摘除术或抗青光眼手术和在临时人工角膜下行前后段联合手术,可及时挽救患眼。人工角膜光学和周边材料及片型设计的研究,已应用于临床。但对于术后人工角膜脱出、前后膜形成和继发性青光眼等难题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4.手术并发症及治疗对策:(1)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关于角膜排斥反应的类型和高危因素,以及相关病理学和免疫学改变的研究,仍无突破性进展。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研究粗制了抗角膜内皮抗原,以便实现角膜内皮排斥反应的实验室诊断,发现应用地塞米松、环孢素A(CsA)、FK-506、雷公藤多甙及IL-2-PE40等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其中地塞米松及CsA已成为临床上首选的抗角膜排斥反应药物,FK506作为抗排斥反应的全身用药已用于肾移植术后的免疫反应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引入眼科,并通过新的表面给药载体克服水脂两溶性矛盾,使眼局部用药达到全身用药的治疗效果。此外,为了减少术后免疫排斥反应,有学者对高危者在行角膜移植术前进行ABO配型联合HLA配型的研究中,发现HLA配型并没有象人们预期的那样发挥作用;而简单易行、经济快捷的ABO配型可能会对此有所帮助。(2)继发性青光眼:角膜移植术后继发性青光眼是导致供体角膜内皮衰竭致使手术失败的又一因素。目前对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仍然困难。新近引进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可协助我们更加直观和清楚地研究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机制,并对其采取相应的对策。(3)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是化学性角膜烧伤角膜移植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曾有学者应用药物(层粘连蛋白、表皮生长因子等)加速上皮的修复,但终究未能解决因角膜缘缺损而导致的角膜上皮来源衰竭。随着角膜缘干细胞的深入研究,对烧伤后的角膜移植术者同时行异体或自体角膜缘移植术以修复持续缺损的上皮,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目前有应用表浅角膜针刺术治疗角膜上皮反复缺损的报道。

四、眼表疾病与眼表重建

1980年Nelson提出了眼表疾病这一概念,其范围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国际上多认为眼表疾病为角、结膜及泪膜的疾病。眼表泪液病的研究已应用于临床,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尽管有大量证据表明角膜缘干细胞及结膜上皮干细胞的存在,角膜缘上皮细胞和中央角膜上皮有不同的基因表达。但尚未能找到干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标志,并将其纯化分离。有学者曾希望能将胚胎干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诱导分化成角膜干细胞。目前我国学者已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旨在有所突破。眼表疾病中对翼状胬肉的研究较多,从其超微结构上分析它的病理过程,并通过细胞生物学的方法检测出了翼状胬肉组织中生长因子的表达异常。治疗上,有学者应用异体或自体角膜缘移植术、羊膜移植及其联合手术,同时术中或术后使用低浓度丝裂霉素、β射线,对防止其复发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丝裂霉素及β射线的潜在危险和长远疗效评价未明而应用不多。国外有人用两阶段光线照射法证明了翼状胬肉的发生可能与角膜缘干细胞受损有关。

随着角膜上皮干细胞的明确定位,角膜干细胞的研究将逐步深入,有望应用于眼表的重建。角膜化学伤的早期行角膜缘移植术可协助眼表的重建,角膜基质微环境中急、慢性炎症将影响其远期疗效。而异体角膜缘移植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可降低其远期疗效。目前的研究热点为羊膜移植术,其结果显示了羊膜在治疗眼表疾病尤其是对急性眼表烧伤的治疗价值。

五、屈光性角膜手术

1.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1979年前苏联FyoДopoB应用角膜前表面放射状切开术治疗近视,1983年引入我国,并确认了其矫治中、低度近视的疗效(-4.00~-6.00 d以内)。同时对正常人角膜厚度及与RK相关的病理、手术技巧、术后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证明了该术式矫正屈光力有限、角膜切口存有潜在性破裂的高度危险性,其预测性及精确性较差。因此,该术式已逐渐被淘汰。Mini-PK作为RK的改良术式已有报告。

2.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我国屈光性角膜手术起步较晚,仅10余年的历史,但起点较高。80年代PRK问世,1989年应用于临床。我国的PRK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基础及临床与国外同时起步,其研究水平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的见解,先后报道了诸多临床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PRK和LASIK矫治近视和散光的效果,并显示了LASIK矫治中、低度远视的前景。PRK手术可安全、有效地矫治-6.00 d以下的近视;LASIK可矫治-12.00 D以内的屈光不正。两者均可同时矫正低、中度的单纯或复合散光。并对两种手术中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的技法、参数的设置及单区切削和多区切削的选择进行了改进,完善了治疗软件。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糖皮质激素或低浓度(0.008%)丝裂霉素可抑制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形成。利用角膜后地形图技术监测术后医源性圆锥角膜的发生情况,提出了PRK术切削的极限值为保留角膜厚度不低于250μm。建立了一套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目前LASIK手术有取代PRK的趋势,但LASIK手术对设备和操作者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制约了它的广泛开展。

3.其他屈光性角膜手术:(1)后巩膜加固术。后巩膜加固术的研究发现,可有效地阻止眼轴的进行性增长,提高部分视力,增加眼动脉血流量。(2)表面角膜镜片术。经多年的临床研究,改进了角膜的切削方式,使角膜镜片创面更加光滑。将异体或异种角膜冷冻后切削成可替换的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用于早期圆锥角膜、近视眼和无晶状体眼的治疗,并长期保存。但由于此术式对屈光的预测性及精确度难以准确控制,从而限制了表面角膜镜片术在临床的应用。(3)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由于切削厚度难以精确控制,现已被淘汰。(4)角膜切开及楔形切除术。用于角膜散光的治疗,手术前后应用角膜地形图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第3篇

【关键词】情绪劳动;前因变量;后果变量

引言

情绪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因此情绪的应用研究也就涉及到了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才把研究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组织中的情绪问题上来。最近几年,由于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员工在劳动或工作中的情绪问题,如倦怠、情绪失调、工作压力和工作引起的不满等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工作中的情绪问题的深入研究,最终导致了一个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情绪劳动。企业组织总要求员工在工作时有一定的情绪表现,这种情绪表现被作为工作内容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即员工在工作中付出体力和智力的同时还被要求付出情感。

一、情绪劳动的定义

1983年社会学家Hochschild通过对飞机上乘务人员进行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情绪劳动的概念。按照Hochschild(1983)的定义,情绪劳动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工资,在工作中管理自己的情绪体验,从而展现出可被公众观察到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Hochschild关于情绪劳动这一概念的主要观点是:情绪劳动是一种“对自身情绪的管理”,包括两种不同的策略,即深层动作和表层动作。深层动作是调节主观体验,即通过改变认知方式来处理个体内在的冲突、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心情真正变好;而表层动作则侧重于调节情绪的外在表达,这种调节方式不会改变情绪的体验,个体往往需要表达出与内心真实感受矛盾的情绪。但是,无论是表层动作还是深层动作,都是需要有意识地付出努力的。同时她还以为,当情绪劳动被看作是工作的一部分时,个体对情绪的管理就被当作劳动力的一部分参与买卖过程了,即个体感觉自己的情绪被商品化了。在这种情况下,组织就会为了更好地出售员工情绪这种商品而对员工的情绪表达加以控制,因而员工会有不愉。Hochschild指出,这种不愉与付出的努力共同导致了倦怠和工作压力。

二、情绪劳动的前因变量

(一)人格特征

Diefendorff等(2005)对情绪劳动的前因变量做了研究发现,发现多项人格变量都会对情绪劳动有预测作用,主要包括大五人格中的尽责性和宜人性,自我监控。

尽责性反映了个体细心、考虑周全和负责任的程度。尽责性高的个体会发自内心地按照情绪表达规则来展示情绪,有研究表明尽责性与表层动作负相关,对深层动作没有显著预测作用(Diefendorff,2005)。

宜人性反映了个体在多大程度上需要通过社会行为来建立和保持积极地人际关系。因此宜人性高的个体对保持良好社会交往的需求更强烈,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管理情绪。Diefendorff(2005)证实宜人性与表层动作负相关,与深层动作正相关。

自我监控被定义为根据特定情境关于合适行为的规定,对自身行为的自我观察与控制。高自我监控者能更好地适应角色期望。Brotheridge和Lee(2002,2003)做了两个独立研究发现,自我监控与表层动作正相关,与深层动作不相关。

(二)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是指在社会交往中意识和运用情绪信息的能力。高情绪智力的人善于处理情绪事件,也更容易让别人对自己产生好印象。Grandey(2000)研究表明情绪智力越高,越倾向于采取深层动作,越是善于体验情绪,从心中体验情绪和表达出所需要的情绪。

(三)表达规则

情绪表达规则是指组织在特定的工作情景下,对所要表达的恰当情绪制定的一个标准,即用来指明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何种情绪是恰当的,以及这些情绪应该被如何转递或公开地表达。情绪表达规则被公认为是引绪失调和进一步引绪劳动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存在表达规则时,个体才需要主动的去管理自己的情绪表达。Cheung和Tang(2007)的研究也发现,情绪表达规则是情绪失调的显著的预测变量。Morris和Feldman(1997)通过对情绪劳动维度、前因变量和结构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组织表达规则的清晰度与情绪劳动的频率呈负相关关系。

(四)工作自主性

工作自主性是指在工作中,员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自由度、独立程度以及自由决策的权力大小。还有研究表明工作自主性与情绪失调具有负相关关系,Morris和Feldman(1997)的研究发现那些在情绪表达行为上具有更多自主性的员工,当情绪表达规则与他们自己真实体验到的情绪相冲突时,更可能违反表达规则。因此有更多自主性的员工会体验到更少的情绪失调。

三、情绪劳动的后果变量

早期Hochschild对于情绪劳动后果变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情绪劳动对个体的负面影响,她指出运用表层动作和深层动作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而这种努力又与疲劳和工作压力联系在一起。AShforth更全面地论述了情绪劳动的结果,他们同时考虑了情绪劳动对组织和个体的影响,指出情绪劳动无论是对组织还是对员工,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对个人来说,情绪劳动为个体的自我表现提供了舞台,当个体的这一需求得以满足时,个体通常会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但是当个体内部感受和需要表现的情绪不一致时,又容易产生情绪不协调,导致情绪矛盾与情绪压力等不良结果。对组织来说,如果员工按照组织要求表现出情绪行为,则可以使工作得到更有效的执行,但是如果员工没有适当表现出情绪行为,则对工作会产生负面效果。

总的来说,情绪劳动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协调和改善与顾客的关系;另一方面就是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对员工而言,情绪劳动为员工提供了表现自己情绪的舞台和机会,使员工有机会获得报酬和奖赏;同时,情绪劳动耗费了员工的心理资源,可能产生情绪枯竭、冷漠、缺乏耐心和自控等后果。Zapf(2002)提出工作倦怠是由情绪消耗、丧失个性和无成就感三种因素造成的综合症。Stephen Deery(2002)表明,情绪劳动与员工情绪消耗呈现正相关。Brotheridge发现情绪劳动中的深层行为与个体成就成正相关。Totterdell的研究发现员工的浅层行为与深层行为都可以预测服务绩效,而且深层行为预测力更强,并对员工的情绪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基因治疗;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6-0163-02

肝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第3位[1]。传统治疗肝癌的方法是首选手术切除,但肝癌患者手术切除率低。随着介入放射学、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以微创、安全、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在肝癌患者的治疗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公认的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2]。

1 经血管介入技术

(1)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her arterial chemoemblization,TACE)。TACE是手术不能切除中晚期肝癌及术后复发的首选治疗方案,同时也是手术可切除小肝癌首选方法之一[3]。(2)肝动脉灌注(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TAI)。TAI适用于一些行TACE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或者不适合行TACE者[4]。(3)肝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TAE主要用于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病例的姑息治疗,甚至与手术切除成为并列的治疗方法。

2 非血管介入技术

(1)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RFA使肿瘤破坏区域呈球形,直径可达3.5~5.0 cm,主要用于小肝癌和转移瘤的治疗,临床验证在治疗小肝癌方面单独RFA和手术切除疗效相似[5-6]。(2)微波消融(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MCT)。MCT在治疗小肝癌方面与外科手术无明显差别。有学者认为MCT在治疗小肝癌和转移瘤方面与RFA疗效相当[7]。但对于较大肝癌单独应用效果差,需要联合其他介入方法。(3)激光消融(interstitial laser photocoagulation,ILP)。ILP对肿瘤的破坏区域平均直径可达4 cm。因此,直径

3 生物治疗

(1)基因治疗。主要包括:抑癌基因、自杀基因、免疫基因、反义基因、基因联合应用等。(2)免疫治疗。主要包括:细胞免疫、过继免疫、细胞因子免疫、免疫调节剂等。(3)抗肿瘤血管治疗。主要包括血管生成抑制剂、血管内皮因子抑制剂等。

(4)诱导分化和凋亡治疗。既可以通过放化疗诱导细胞凋亡,又可以通过一些细胞因子、促凋亡基因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4 介入治疗方法的综合运用

肝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导致的结果,单一介入治疗方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多种介入治疗方法综合应用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Choi等[12]对53例患者使用外科联合RFA治疗1~5年生存率分别为:87%、83%、80%、68%和55%。TACE与RFA联合治疗肝癌明显优于单独RFA[13-14]。在治疗小肝癌方面,TACE联合RFA与RFA单独应用效果大体相似[15]。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是目前公认的首选综合介入治疗方法。TACE联合PMCT在治疗小肝癌方面也取得满意的疗效[16]。Xu等[17]提出TACE联合冷冻消融治疗肝癌效果优于单独行冷冻消融,并且在治疗较大肝癌方面也占优势。TACE联合高聚焦超声(HIFU)效果优于单独TACE,并且未见严重并发症[18]。Luo等[19]对兔VX2肝癌模型实施TACE联合重组腺病毒P53基因治疗兔VX2肝癌取得优于单独TAE或单独P53治疗组。还有PEI联合RFA,TACE联合内、外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5 肝癌介入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1)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肝癌的各种介入治疗方法虽然都取得了一定的近期疗效,但仍然存在复发、转移和远期生存率不高的特点。(2)肿瘤的耐药与选药。有资料报道,90%以上肝癌患者死亡原因在不同程度上与肿瘤耐药有关。

6 前景展望

基因工程技术和免疫学的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这将为控制肿瘤复发和转移带来新的希望。纳米技术的应用、介入技术的提高以及介入器材的改进,这也为肝癌的生物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肝癌的介入治疗将会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刘惠媛,陈志敏,曾健伟,等.4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新医学,2013,44(2):123-126.

[2] Forner A,Llovet J M,Bruix J.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Lancet,2012,379(9):1245-1255.

[3]颜鹏,方志勇,向华.奥沙利铂及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经肝动脉灌注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2):121-124.

[4] Usui T, Shiozawa S, Kim D H,et al.Two cases of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responding to 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using cisplatin[J].Gan To Kagaku Ryoho,2009,36(12):2359-2361.

[5] Hung H H,Chiou Y Y,Hsia C Y,et al.Survival rates are comparable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r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J].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1,9(1):79-86.

[6] Shigemasa Y,Shimizu T,Wakata K,et al.Radiofrequency (RF)ablation for liver metast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J].Gan To Kagaku Ryoho,2010,37(12):2291-2293.

[7] Mcwilliams J P,Yamamoto S,Raman S S,et al.Percutaneous abl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urrent status[J].J Vasc Interv Radiol,2010,21(8Suppl):S204-213.

[8] Orsi F,Zhang L,Arnone P,et al.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blation: effective and safe therapy for solid tumors in difficult locations[J].AJR Am J Roentgenol,2010,195(3):245-252.

[9] Danila M,Sporea I,Sirli R,et al.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arcinoma-results obtained from a series of 88 cases[J].J Gastrointestin Liver Dis,2009,18(3):317-322.

[10]宋建华.125I粒子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肝癌[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8):802-806.

[11] Davis C R.Interventional radiological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ancer Control,2010,17(2):87-99.

[12] Choi D,Lim H K,Joh J W,et bined hepatectomy an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multifoca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long-term follow-up results and prognostic factors[J].Ann Surg Oncol,2007,14(12):3510-3518.

[13] Li Z R,Kang Z,Qian J S,et al.Radiofrequency ablation with or without transcath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for manage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Nanfang Yike Daxue Xuebao,2007,27(11):1749-1751.

[14] Morimoto M,Numata K,Kondou M,et al.Midterm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intermediate-siz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for determining the efficacy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J].Cancer,2010,116(23):5452-5460.

[15] Shibata T,Isoda H,Hirokawa Y,et al.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combined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more effective tha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lone for treatment[J].Radiology,2009,252(3):905-913.

[16] Yang W Z,Jiang N,Huang N,et bined therapy with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an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coagulation for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6):748-752.

[17] Xu K C,Niu L Z,Zhou Q,et al.Sequential use of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and percutaneous cryosurger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29):3664-3669.

[18] Li C,Zhang W,Zhang R,et al.Therapeutic effect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in 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chemoembolisation for larg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Eur J Cancer,2010,46(13):2513-2521.

第5篇

关键词:ERP;实施绩效;综述;研究模型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5―0103―05

21世纪全球电子化的趋势使企业的竞争力从有形制造力转向无形信息科技的基础建设上。随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不断普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以下简称ERP)应运而生。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系统,能最大程度的集成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加快企业对于市场的反应速度,从而潜在地创造企业价值。但同时,ERP也是一项高成本高风险的投资,其潜在优势的发挥需要诸多的因素。所以,尽管国内外许多企业对于ERP的实施趋之若骛,但收效甚微。因此,ERP实施绩效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拟从三个方面回顾与此问题相关的研究主题,并根据这些文献构建了ERP实施绩效的研究模型和决定因素研究模型,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方向。

一、ERP实施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综述

理论和经验证据表明,成功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企业战略的公司将获得较好的财务业绩(Bharadwaj2000;demons and Row 1991;Konsynski and Mc―Farlan 1990;Mata et al.1995;MeFarlan 1984;PorterandMillarl985)。但同样也存在所谓IT生产率悖论的文献,其中的研究发现IT投资与公司业绩(10veman,1980;roach,1987)之间只很少的,甚至完全没有关系(如Barua等人,1995;BRynjolfson,1993;weill,1992)。那么,ERP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技术投资,到底对企业的业绩有什么样的影响?很多学者通过经验证据研究了这一问题。

McAfee,A.(1999)研究显示,ERP的实施引起了公司在很多方面的业绩有实质性的提升,包括向顾客提供信息的能力、周转时间以及准时完成率。Murphyand Simon(2001)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ERP进行了评价,在考虑顾客满意度等无形效益后认为ERP对企业业绩有显著影响。Poston andGrabski(2001)研究发现,在剩余收益(净营业收入―应计利息)、总销售率和ERP系统实施3年以来每年的管理费用方面没有显著的改进,但是,在公司业绩方面的一个显著改进是ERP系统实施3年后(但不是实施后的第一或第二年)产品销售成本/收人的比率是降低的。另外,在检验ERP实施后的3年中,每年的雇员/收入的比率都有显著的降低。Hittetal.(2002)使用了多年份多公司实施ERP的数据,发现投资ERP的公司往往通过不同的财务指标显示出较高的财务业绩。尽管在刚刚实施不久,公司业绩和生产力会有下降,但资本市场始终对采用ERP的公司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回报。Huntonecal.(2003)研究结果显示,在三年内,使用了ERP系统的公司,在资产收益率、投资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三个方面均显著好于没有使用ERP系统的企业。另外,实施前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公司资产规模在边际上缓和了实现经济回报的能力。

但是,ERP作为一项投资,往往伴随着漫长的投资回报,在业绩提升方面的潜在利益不能在短期内实现(Nicolaou 2004)。此前,国外学者指出企业会因为ERP的实施而持续一段时间的混乱状态,企业的业绩也会较实施前差(Deloitte Consulting,1999),企业不会在ERP实施后当即产生效益,必须等到员工熟练系统或企业流程顺畅后,效果才会逐步显现(Kochct al,1999;Ross,1999),ERP大约需要2至5年甚至更久才会对企业业绩产生正面影响(Deloitte Consulting,1999;Daveport,2000)。这些研究显示ERP对企业业绩存在时间延迟现象,高丽萍(2004)的研究证实了中国上市企业中ERP对财务业绩改善存在延迟现象。

AndreasI.Nicolaou(2004)研究表明,实施ERP的公司在两年之后财务业绩有明显提升,而且对销售商选择、实施目标、实施模块及实施时间等因素的控制有助于解释ERP实施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

ERP实施对于公司业绩的影响是ERP绩效研究的重要方面,研究者大多采用档案数据进行事件研究。研究中业绩指标的选择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部分考虑了顾客满意度等无形效益。纵观以上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是理论模型的不足,部分研究中虽然也建立了简单的回归模型,但没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其次,时窗太短,因为信息技术投资的回报是比较缓慢的过程,所以,二至三年的时窗有一定的缺陷;再次,数据的缺陷,因为ERP信息一般属于公司机密,有一定的保密期限,所以研究数据的来源令人生疑;最后,没有有效地剔除宏观因素或其他重大事件的影响,降低了ERP实施行为对公司业绩影响的能力。

二、决定ERP实施及绩效的因素研究综述

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展开,即驱动因素、过程因素和成败因素研究。

(一)实施ERP的驱动因素

专门研究ERP实施动因的文献并不是很多,代表性的研究有Rajagopal(2002)和庄世杰(2002)。Rajagopal(2002)基于实地研究发现和有关IT应用的文献,建立了决定ERP实施的因素模型,其中认为驱动因素主要有五点,依次为竞争动机、效率动机、技术动机、经营动机和战略动机。台湾学者庄世杰(2002)的研究以制度理论、资源依赖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研究架构基础,建立了一个“决定企业实施ERP系统”的完整整合模型。其中是否实施ERP系统的三项考虑变量为:制度压力变量(竞争者压力、协作厂商压力)、效率压力变量(低成本策略、差异化策略)、抗拒压力动机变量(建构成本、软件差异、导入和方式、ERP出现时间、公司成立时间、公司组织规模)。研究中作者将这些考虑变量以实验法来做分析,还利用实际案例加以说明,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研究模型,说明一个企业经理人在决策ERP实施时所可能考虑的因素,其模型具有高度的解释与预测的功能。

(二)ERP有效实施的过程因素

Kwonand Zmud(1987)提出,IT应用应遵循6个阶段,即初始期(initiation)、采用期(adoption)、适应期(adaptation)、接受期(acceptance)、常规期(rou―

tmlzatlon)、扩散期(infusion),并建立了IT技术应用的过程模型。Cooperand Zmud(1990)使用6阶段模型检验了MRP系统的实施。P.S.Rajagopal(2002)把这一模型应用到ERP的实施上,建立了一个过程因素决定模型(如图1)。

(三)ERP实施成败的决定因素

因为ERP实施的高失败率使对其成败因素的研究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的研究热点。

国外的研究多从组织因素着手。Thomas LLegare(2002)用案例研究说明了组织因素在ERP实施绩效中的作用,指出管理创新和组织结构改革对ERP实现收益至关重要。Kyung―Kwon Hong,Young―GuiKim(2002)从组织适合ERP角度研究了ERP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企业资源计划实施成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组织适应性和某些偶然性事件,后者包括ERP适应、程序适应和组织抵触等。Mabert等(2003)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进而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实证性的检验了组织规模对公司ERP实施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公司规模对于ERP实施的动机、执行战略、采纳ERP的类型、对基本系统的修改程度、实施绩效等都显示出较大的差异。SuprateekSarker,AllenS.Lee.(2003)研究发现,虽然坚定有力的领导、开放而诚实的交流和一个平衡而又被赋予权力的实施团队,这三项启动要素都有可能为ERP系统的成功实施做出贡献,但是只有“坚定有力的领导”是决定ERP实施成败的必要条件。

另外,M.Al―Mashari et a1(2003).建立了一个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ERP关键因素的分类法。这个分类表明了ERP成功、ERP利益和ERP成功的关键因素之间的关联,将有助于对ERP利益实现的推进。分类中的关键因素通过战略、业务过程、IT、结构、文化和管理系统,在ERP实施和公司业绩改进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Chwen Sheu,Bong―sugChae,Chen―LungYang(2004)用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说明了跨国公司ERP实施中的国家差异的影响,并且研究了这些差异内容及影响方式。研究表明,文化/语言、管理方式、政府/公司政策、监管/法律要求、内部技术人员储备资源/员工技能、地理/时区等六大差异都是影响跨国成功实施ERP的因素。

在国内,仲秋雁等(2004)运用实证方法,确定领导因素、业务流程重组、项目管理、变革管理和外部支持等五类因素是中国企业ERP实施的关键成功因素。其中,变革管理和业务流程重组对中国企业ERP实施成功的影响最大。外部支持的一个于因素――咨询公司的帮助被证实在中国企业ERP实施过程中作用不明显。陈升等(2005)利用在渝30家中小企业的87份有效问卷数据对企业先天条件、ERP实施过程及ERP实施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探索性路径分析。结果表明,ERP实施过程是ERP实施绩效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决定因素,企业先天条件虽然不显著影响ERP实施绩效,但它对ERP实施过程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另外,刘兵等(2005)还对钢铁企业ERP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赖静雯、朱南(2003)以成都恩威集团实施ERP的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企业成功实施ERP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与前文相近。

(四)评述

因素研究是贯穿ERP实施绩效研究各个领域的重要内容,驱动因素与ERP系统的预期利益紧密相关,过程因素影响着ERP系统的有效实施,成功决定因素是构成ERP绩效评价指标的直接来源。对于这些因素的研究多以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方法为主,研究结论比较接近。

三、ERP实施效果评价标准研究综述

在实践中,对于ERP实施效果的评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项目成功与否通常以某些预先设定的参数是否实现来判断,诸如时间、成本、功能等(Kyung―KwonHong等,2002)。LyytinenandHirschheims(1987)对IT项目成功和失败的定义为四个方面:即对应成功,指1T系统与特定的计划目标之间相匹配;过程成功,指IT项目在预期时间和预算内完成;交互成功,指使用者对于IT的态度是积极的;预期成功,指IT系统与使用者的预期相匹配。M.Al―Mashari et al(2003)建议把这一标准也作为ERP实施成功的评价标准。

Andreas I.Nicdaou(2004)运用探索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ERP实施后质量评价(PIR)提出了五个标准:(1)对整体项目范围和计划的评价,(2)对项目发展的驱动原则评价,(3)对系统非契合性解决策略的评估,(4)对所获利益的评估,(5)对用户和组织学习情况的评估。此文并没有界定PIR的实际操作内容及其构成要素。

在中国,郭宏湘,邓敏(2003)通过分析影响ERP绩效的三个主要因素(学习、流程和创新),在结合ERP实施绩效所面临的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衡量ERP绩效的指标体系,另外,张东云(2004)从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两方面建立了一个评价体系;曾龙祥(2003)从ERP系统的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人手构建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炳宴(2004)、聂永瑜(2003)等建议借鉴ABCD评测表法(用于对实施MRP的企业评级)和BSC(平衡记分卡)理论和方法改进中国企业ERP实施的绩效评价指标。

评述

从有限的文献看出,对于ERP实施效果评价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实务中企业ERP实施战略或目标的不同,使得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实际意义。但成熟的ERP软件商、实施商必然需要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企业也需要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这一系统实施的效果,所以对ERP实施效果评价标准的研究还有待理论和实务界共同深入。

四、未来研究的展望

以上研究回顾基本展现了近些年有关ERP实施绩效研究的文献。从中可以看出,ERP实施绩效研究不仅仅是对其回报做简单的评价,而更多的是与ERP实施的战略动机、实施过程、系统整合程度、影响因素有关。这些研究分支综合起来构成了ERP实施绩效研究的所有内容,在这些研究回顾和简单评述基础上我们概括地总结出ERP实施绩效研究的基本模型(如图2),以期为未来这方面的研究提供方向。

虽然这一模型的效果还有待多方面的检验,但是从理论上讲这一模型具有内在的因果关系。绩效评价在表象上是研究系统实施回报与实施预期之间的对应程度,然而更深层次的考虑应该是预期动机的实现程度和与此相关的所有因素,即对实施过程和因素模型的研究。显然,现有的研究已经触及了这一模型中的每一个方面,但并没有系统地把ERP实施绩效的研究整合起来,或者也没有从整合的角度去深入研究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另外,对于因素模型的研究根据已有文献,我们也可以归纳出一个具有因果关系的研究模型(如图3)。

第6篇

2009年IT和互联网与上一年的高歌猛进、百花齐放相比,呈现出发展顺利,改革曲折的特点。

一、软件业向软件服务业升级,中国IT产业结构将出现重大变化

长期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定位是产品制造业。这种情况从2010年开始到“十二五”期间,将随着中国软件业调整为软件服务业,服务业比重在软件服务业中占一半以上,而发生业态上的重大变化。

将来考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何时从产品业向服务业升级,将追溯到2009年。在12月3日-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全国软件服务业工作座谈会上,第一次明确了加快软件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9年l至10月,中国软件服务业完成业务收入769l亿元,全年预计可达9000亿元。20lO年将成为软件服务业的定位之年。软件服务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目前软件服务业中,软件产品收入占35%,软件技术服务占21.6%,按照服务收入超过产品收入的努力方向来看,软件服务将比软件产品以更快的速度(6%左右的增速)发展。

事实上,在未来世界软件服务业格局中,中国与印度的战略位势,到此初现端倪。大致态势是,印度将由BPO转向KPO,继续占据行业高端,以离岸业务为主;中国将大规模进入BPO,占据行业中低端,离岸与在岸并重发展。中国软件服务业规模将远远超过印度,做大可以肯定,做强还有待观察。

2010年还将出现的一个新现象,将是全国性的外包服务热,在商务部和工信部推动下,将重现当年软件园热那样的挂牌热,要防止当年投机商借用政策搞房地产现象重现。

二、网购成为新的潮流,电子商务开始冲击传统商业体制

根据CNNIC11月的统计,截止2009年6月,我国网购用户为8788万,年增幅达38.9%。另据阿里巴巴的统计,2009年,已有43%网民在网上购物(CNNIC对上半年的统计是26%)。

阿里巴巴打出新商业文明旗帜,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矛头直指以暴利、复杂为特点的传统商业体制。其实力背景是网商、网货、网规。2009年,中国网商规模已突破6000万人,占网民数量的18.8%;2009年中国零售类网货交易规模将达到约2350亿元;到2010年,将增长至4640亿元。网货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2009年在2%左右,2010年将达到3%以上。

2010年,将是传统商业体制受到网商、网货、网规空前冲击的一年。将有上亿的网民,在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和物理商场为基础的传统商业渠道之外,涌向网购。而6000万网商,已达到2003年网民总数规模,已成了大势。2010年的看点在于,中国制造的主力军将全面转入内销,以互联网方式建立出口时期忽视的内销渠道,冲击传统商业体制多层批发的商业渠道;消除传统商业体制下的暴利,将形成各行各业“打土豪分田地”(降低不合理交易费用)的突破口;网货将向产品品牌化、服务差异化,品种多样化方向发展。

三、3G布局轮廓初现:路径选择决定中国道路

2009年和2010年是3G布局年和定向年。

布局是指圈地。三大运营商开始圈地运动,三大运营商暂时将利润指标放下,以争夺相对份额为目标,不计代价地争夺用户,是2009年的特点。TD目前暂时处于领先地位。2009年我国3G用户总数为超过1000万,其中中国移动TD用户占40%(10月为394万)。2010年,这种优势还会继续扩大,因为网上调查显示,47.6%的用户将在三家3G中选择TD。此前许多电信专家不看好TD,看来这些观点并不客观。事实表明TD将成为3G大赢家。TD赢了,中国“以市场立标准”的道路也就赢了。

定向是指确定路线。中移动走相对开放路线,上升势头显著。中国移动Mobile Market正式,正如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指出的:“与以往的网络运用不同,移动应用商场一个最大特点是开放性。”UCWEB(如年初预期)异军突起,过去3年,其用户增长近50倍,目前已达8000多万。说明开放路线深得人心。展望2010年,谁更开放,谁的优势就会更大。网上一项调查显示,有高达60%的用户愿意为手机应用程序付费。谁应用程序多,谁占上风。中移动在世界上第一个作为运营商提供在线软件开发平台,目前上架软件5000多款,在测软件5000多款,其优势将由于开放而进一步加大。联通与封闭路线的代表苹果合作,虽然现在3G市场份额比中电信略强,但前景从战略上看淡。联想回购移动业务,起了大早,赶上晚集。目前正与展讯、中移动合作推出OPhone。其成败与否,关键也在于看他是否走开放路线。

四,生产方式出现拐点,中国互联网经验隐然成形

第一,互联网引领规模经济转向范围经济。标志是阿里巴巴网货形势出现拐点,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导致的价格战打到底点后,借助网络的力量,开始依次向服务差异化、品种多样化、产品定制化方向上升(如图1所示)。这是中国经济由规模经济向范围经济转变的信号,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转型的先声。2010年,将成为这种转变的拐点。

图1从同质化到差异化的拐点

第二,免费成为2009年互联网商业模式第一主题,2010年中国免费模式会引领国际潮流。2009年,开心网在中国大受欢迎。开心网用户规模超过六七千万,但只做活了“叫好”这一只眼;直到开发出狗食收费等增值功能后,才算做活了“叫座”这只眼。免费的本意是基础业务(叫好)与增值(叫座)业务分离,双边市场交叉补贴。但互联网入门者90%以上误解成“叫好”业务,结果将免费模式串种成打折模式,导致大量出局。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则普遍因免费模式大获成功。20lO年,免费模式将在中国进一步开花结果,并将吸引国际的目光。

五、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文化的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随着互联网上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内容与管道的矛盾,引发文化多元性与技术管理集中性的深层矛盾,在2009年已经有所显现,2010年将更加引人关注。

第一,内容和管道矛盾引发三网融合后的主导权之争。

2009年另一组足以改变产业格局的事,是随着三网融合的逼近,广电、邮电、电子争夺三网融合主导权的竞争加剧。以扫黄为突破口,手机视频、BT视频遇到清理。wAP、BT等管道纷纷被关。在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三网融合将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背景下,关闭管道无助于内容问题的解决,要警惕广电、电信部门利益之争。2010年,三网融合后部门协调问题将进一步浮出水面。互联网的内容属性和管道属性关系如何处理,谁将主导融合后的网络,将成 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2009年,版权成为视频领域热词。政企不分、垄断经营的内容部门走向产业后,以传统思维预设了“产品卖大钱”这样一个虚拟的前提,误导视频产业商业模式走向低端,不利于这一产业从产品业向服务业升级。2010年,视频业面临小众化、服务化的挑战与机遇。

第二,文化与IT产业融合引起规范与发展之争。

随着动漫、网游形成产业迅速发展,新闻出版、文化与信息产业等主管部门纷纷介入管理。2009年围绕《魔兽争霸》审批权之争,暴露出网游产业属性界定方面存在的问题。12月21日工信部明确提出2010年要“加快网络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发展”。2010年文化信息产业和信息文化产业将在发展与规范之间曲折前行。

第三,开放与监管的矛盾带来治理挑战。

互联网的高度离散化特征,对治理提出始料未及的空前挑战。2009年在网瘾、绿坝和内容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尊重网民的多元化主体价值选择与加强对负面因素的监管治理之间的矛盾。2010年,这一矛盾将继续存在下去,直到政府、社会和网民共同参与治理,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六、新三网融合将启动

2009年物联网成为最火的新概念之一。2010年,将开启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三网融合进程。国家将规划引导下一代网络发展。加快培育物联网产业,制定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应用推进计划,发展关键传感器件、装备、系统及服务。推进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建设,促进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

七、企业信息化建设将转向信息化企业建设

第7篇

展望2012年,由于美债、欧债危机解决前景还不明朗,经济危机有可能继续深化,国内外经济复苏进程仍然充满曲折,预计商品期货市场仍将以区间震荡为主,甚至可能进入新一轮的下跌。

在辞旧迎新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金友期货策略分析师庄志龙、大陆期货福州营业部分析师邱丽群和艾继征,对2011年的商品期货市场走势进行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展望2012年的市场。

2012:去泡沫化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为了阻止金融市场的整体暴跌,防止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增长,全球央行都施行了大规模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流动性,中国国内也推出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这种种举措推高了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引来商品期货所有品种在2009年至2010年年底的一波单边强势上涨行情。主流工业品种如橡胶、铜,价格甚至创出了金融危机之前的历史新高。

2011年开始的商品市场,正好处于这样一个时机节点,国外美国、欧洲方面经济还未呈现复苏,继续低迷;国内由于商品价格高企,通胀严重。因此国内商品价格在2011年上半年保持高位震荡整理态势。

2011年中期随着国内调控通胀,央行通过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国内流动性持续紧缩。及至市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的发酵、爆发,商品市场破位下行,进入暴跌挤压泡沫的过程。主流商品如橡胶、铜,累计最大跌幅分别达到45.7%和33.8%,国内股指期货跌幅更是高达1000余点。

展望2012年,庄志龙认为,随着物价CPI指数的高位回落,国内货币紧缩调控政策预计将减弱,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控及预期将继续保持价格调控高压态势,房地产价格将有所下降。同时,伴随着建筑、工业商品消费需求继续减少,经济增长可能面临下滑。而由于美债、欧债危机解决前景还不明朗,及危机仍有较大的可能性继续发酵恶化,商品市场将继续去泡沫化的进程,甚至进入新一轮的下跌。

大陆期货的邱丽群和艾继征则预计,2012年的商品期货市场将在低点宽幅震荡。若明年欧美推出经济刺激政策,则很可能在区间上沿震荡;若无,则可能在区间下沿震荡。“明年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如国内的政府高层换届、美国的总统选举,欧债危机的程度,以及美伊之争是否升级,等等,预计商品期货市场将维持弱势,有继续下跌的动能。”艾继征说。

国内主要商品走势

棉花

作为2010年的“明星品种”,棉花期货价格在2010年一路上扬,但在2011年,它却最早开启下跌并且成为跌幅最大的品种。从2月18日上摸33720点之后,就开始了单边下跌,而且一跌跌了一年,又被称为“鸡肋行情”。主要原因是经济危机之后的产能过剩。还有一个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就是去年上半年下调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其中包括口罩等纺织品,影响到棉花的下游产品,因此此后棉花期货的下跌更加明显。下半年国家开始以标准级皮棉每吨19800元的价格在13个省份不限量收购,也就是业内公认的最低保护价,对棉花现货价格形成了支撑,期货价格在20000元附近盘整。

2012年,随着库存的消耗,以及收储的进行、种植面积的减少,市面供给将有所减少,因此预计棉花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有限;但是由于缺乏大资金关注,上涨缺乏动力。建议投资者予以一定程度的关注。

橡胶

2011年2月9日橡胶期价上摸年内最高点43293点,11月11日跌至年内最低点23788点。从10月21日至年底,在23788点上方盘整近两个月。

国内的橡胶库存由从前的10万多吨跌至1万多吨,目前的低库存也决定了橡胶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橡胶收割期的结束也导致市面供给的紧张,对价格也构成支撑。预计2012年橡胶期货价格在20000~30000元的区间震荡。

在2月达到年内高点75400点,10月跌至51000点。期间受希腊退出欧元、欧元区解体等传言的影响,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沪铜期价一度出现“断崖式”下跌。

预计2012年国内基础建设将放缓,铜的总需求可能下降;另一方面,进口铜的主要产地如智利等产量并未减少,所以预计沪铜价格明年的涨幅有限,而下行跌破50000元的概率较大。但是目前国内库存仅在10000多吨,对铜价也构成支撑。

白糖

白糖在2011年也出现过一波行情,但是到中秋前后见顶回落,从7446点跌至6022点,在6000点附近获得支撑,预计在春节前后,受需求影响还有一波行情。

2012年白糖可能进入减产周期,但是要根据种植面积公布之后才能推知其产量和供需缺口,预计白糖期价可能继续下跌,在5500点左右获得支撑。

大豆

2011年上半年在4500~4900点之间盘整,九月到十月有一波较大的下跌,从4942点跌至4100点,然后在4300点附近获得支撑。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南美的大豆丰收,而我国大豆60%从南美进口,供给的增加导致价格的下滑。

但是,在大豆、豆油和豆三个品种中,现在只有大豆是多头格局,基金持仓对价格构成支撑。预计2012年大豆期价在4000~4500点区间震荡,上行可能性较大,在4000点以下可以布局做多。

第8篇

关键词:组织认同;团队认同;社会认同;认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5月4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之中,限制人才流动的各种规章、制度逐渐废止,人员的跨地区、跨行业流动越来越频繁,组织的人员构成也日益复杂。如何将这些背景各异的员工“捏合”在一起,使他们共同为组织目标努力,是每个管理者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已有研究表明,组织认同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避免团队冲突和偏见,从而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本文拟对现有的组织认同研究做一简单回顾,并指出后续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一、组织认同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组织认同的概念及维度。早在1950年,学者们就已经注意到了组织认同这一概念,但该领域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则是近二三十年的事情。Ashforth & Mael(1989)认为,组织认同是社会认同的特殊形式,是个体感知到的与组织的一致感或归属感。Rousseau(1998)认为,组织认同是指个体将自身视为组织一部分的心理状态。徐玮伶等(2003)认为,组织认同是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通过与组织的联结实现了自我定义。通过对以上几个典型定义的回顾,可以发现,组织认同更多的是站在个体角度审视自身与组织的关系,当个体的价值观、认知模式与组织契合时,员工就会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并由此完成自身的定义与确认。

关于组织认同构念究竟包含几个维度,学术界并未达成一致。Ashforth & Mael(1989)将组织认同视为单维度构念,他们认为组织认同是指个体感知到的与组织的一致感与归属感,应将其当作一个整体。Smidts等(2001)认为组织认同包含两个维度,分别是认知和情感。Karasawa(1991)也将组织认同视为二维度构念,但他所提出的两个维度则是员工对自我身份及同事身份的认同。此外,还有学者识别了组织认同的三维度结构、四维度结构。笔者认为,从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切入来研究组织认同较为合适。认知维度反映了个体理性的一面,员工经过仔细的考量,认为组织的目标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加入这个组织也有助于自身目标的实现,由此对组织产生认同;情感维度反映了个体感性的一面,员工对组织产生认同,也可能是因为组织内部气氛融洽和谐,或是感知到了组织的关怀和理解。

(二)组织认同的缘起与理论基础。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经典论断提示我们,与其他生物相比,社会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也有生物学方面的依据。在远古时代,与险恶的自然环境相比,人类自身的力量非常微弱。那些愿意融入群体,能够从他人那里获得保护或支持的个体会有更大的生存概率,这种倾向也会通过一代代的自然选择被保留下来,成为人天性的一部分。除了上述的演化心理学方面的解释,社会认同理论被认为是组织认同的直接理论基础。Tajfel(1978)认为,所谓社会认同,是指个体意识到自己属于特定的群体,这种群体成员的身份不仅能帮助个体实现自我定义,更有可能使他在情感或其他方面获得支持。具体到组织行为领域,当特定的群体被定义为一个组织时,社会认同也就演变为组织认同。

二、组织认同对绩效的作用路径

实践经验及多项研究均表明,员工对组织的认同程度与组织绩效正相关。经过系统的文献梳理,笔者认为组织认同对绩效的作用很可能沿着以下两条路径展开:

(一)激发员工工作动机。在这条路径上,组织认同发挥的作用较为积极主动。组织总是由具体的个人组成的,每个员工都会有自己的目标,比如获得更多的报酬、闲暇时间,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等等。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往往不一致,在很多情况下甚至会相互矛盾,由此就产生了经典的委托问题。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设计科学、有效的激励方案,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统一起来。但随着工作越来越复杂,设计并监督实施这样的方案变得十分困难。此外,经济学理论在解决委托问题时主要基于“经济人”假设,认为物质回报是个体的唯一利益诉求,这一假设明显与事实不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组织认同作为一个典型的管理学构念,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员工的组织认同水平较高时,他会将自身视为组织的一分子。此时,组织的荣辱成败就变得与个体休戚相关。员工会发自内心的认为,个人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组织的失败也就是个人的失败。换言之,高度的组织认同促使员工将组织目标内化为个体目标,并为之努力工作。与经济学的解决方案相比,管理学的思路更高效,实施成本也更低。

(二)避免组织内部的冲突或矛盾。与上述路径相比,组织认同此时以一种较为被动的方式发挥作用。如前所述,组织认同的理论基础是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将自己归入某个特定的群体,从而获得安全感及归属感。当个体认为自己属于某个群体时,他会对“圈内人”持正面态度,而对“圈外人”抱有戒心。即使在同一个组织内部,由于性别、籍贯、年资、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员工们也很容易分化成若干个亚群体。这些亚群体之间有可能因为刻板印象而产生矛盾,比如女生比男生细心、北方人比南方人豪爽就是常见的刻板印象,也可能因为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的不同而产生矛盾,这些矛盾冲突很容易对组织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员工的组织认同水平比较高,那么他们很可能会顾全大局,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而搁置个人争议,从而避免了矛盾冲突对组织的伤害。

三、组织认同研究仍需关注的问题

(一)组织认同:从自发到自觉。组织认同的二维结构提示我们,员工对组织产生认同,有可能是因为情感因素,也可能是因为认知因素。前者往往比较浅层、表面,对员工的激发作用也很有限,可将其视为一种自发的认同;后者则比较深刻,能够激发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可将其视为一种自觉的认同。员工在加入组织之初,对组织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等往往没有深刻的理解,此时的认同大多为自发性质,如何引导员工的组织认同从自发走向自觉,是每个管理者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就组织认同的内容而言,我们要追求的是一种高阶的认同,比如认同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等,而不是对某些具体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的认同。对工作细节的认同也许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组织效率,但长远看来有可能使组织陷入僵化,抑制创新。

(二)组织认同与团队认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企业的科层制组织形式表现出许多弊端,比如反应迟缓、等,团队逐渐成为主流的工作组织形式。团队的规模大小不一,人员构成也比较多样,可以针对企业遇到的问题快速做出反应。但团队制的工作模式也并非完美,当团队成员对所在团队的认同超越了对组织的认同时,团队制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此时团队成员会为了自己团队的利益而与其他团队展开竞争,组织的使命、目标则被忽视。类似的例子在现实中并不少见,比如胶卷行业的巨头柯达公司很早就获得了有关数码相机的技术专利,但强势的胶卷部门为了避免对自身的冲击,限制了对数码相机业务的投入,最终导致整个公司陷入困境;再比如中国移动的飞信软件,这款软件刚推出时深受客户欢迎,但中国移动为了保住传统通信业务的利润,不愿意大力发展飞信等数据服务,最终导致飞信软件销声匿迹,后推出的微信反而成为行业霸主。组织规模的快速膨胀使得员工对组织的印象越来越淡漠,反而对自己工作的具体部门或团队产生认同。当团队认同超越组织认同,团队利益成为第一优先考虑,认同就很可能导致组织内部的竞争和内耗,从而降低组织绩效。

(三)组织认同的黑暗面。演化心理学认为,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亲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人的天性。这种渴望融入群体,在群体之中定义自我、获得支持的倾向会驱使员工对所在的组织产生认同。但渴望融入群体、被群体接纳的反面就是害怕被逐出群体、被他人孤立。因此,组织认同也可能是个体被迫的选择,员工为了留在群体内部,不敢或不愿对组织的某些价值观、工作流程等提出异议,而只是违心的表示认同。如果这样的员工很多,那么组织就失去自我更新、不断发展的动力。

四、结语

正如同志所说,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组织认同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弥合可能的冲突与矛盾,从而将组织打造成一个高效率的整体。本文简单回顾了已有的研究,归纳总结了组织认同的典型定义及理论基础。组织认同有积极的一面,这在以往的研究中已得到了充分关注。但组织认同也有其消极一面,当团队认同超越组织认同,或者员工因为害怕被逐出群体而违心的表示认同时,组织认同很可能会起到负作用,如何消除组织认同的负面影响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1]Ashforth B E,Mael F.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the organiz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

第9篇

目前,云计算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IT的愿景。我们看到,众多原本对云计算持观望态度的企业,已经开始采用这一全新的计算模式。如果说几年前云计算还是一个让人们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概念,那么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趋成熟,业界现在已经形成广泛共识,即云计算将成为下一代计算模式演变的发展方向。

从怀疑到接受

过去一年对于中国的云计算产业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日趋完善以及厂商不断加大对云计算市场的投入力度,众多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对于云计算的态度已经明显改观,逐渐从怀疑走向实用。云计算开始慢慢融入到企业应用之中。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政府从政策层面加大了对于云计算的扶持力度。2010年10月18日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云计算被确定为“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所有这一切表明,云计算应用已经在中国市场上全面启动。

虚拟化之旅

云计算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虚拟化是构建云基础架构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之一。利用虚拟化,企业不必抛弃现有的基础架构,即可构建全新的信息基础架构,从而更加充分地利用原有的IT投资。

在通向云计算的道路上,虚拟化价值的实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大多数企业或组织机构最初尝试虚拟化是为了提高服务器的效率和降低投资成本,从而为进入虚拟化价值之旅的下一个阶段奠定基础,即将虚拟化扩展到企业的关键业务应用中。接下来,用户对业务敏捷性以及服务质量的改进,将帮助企业和组织机构抵达虚拟化价值之旅的终点――IT即服务。

云计算是推动IT转向以业务为中心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着眼于运营效率、竞争力和快速响应等实际成果。这意味着IT的作用正在从提供IT服务逐步过渡到根据业务需求优化服务的交付和使用。这种全新的模式将以前的信息孤岛转化为灵活高效的资源池和具备自我管理能力的虚拟基础架构,从而以更低的成本和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IT即服务将提供业务所需要的一切,并在不丧失对系统的控制力的同时,保持系统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2011年的三个趋势

Gartner将云计算和虚拟化列为2010年CIO十大优先考虑技术的前两位。毫无疑问,虚拟化和云计算将是2011年最热门的两项技术。

2011年,在虚拟化和云计算两个重要的技术领域,将呈现三个主要的发展趋势:

首先,私有云与公共云之间的界限将日趋模糊。2011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大中型企业采用私有云和混合云相结合的方式,私有云和混合云的结合将日益紧密。正如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日常通信协议一样,特定的IT资源也将成为内部云和外部云技术相互融合之后的产物。越来越多的厂商将交付新的基础架构、管理工具和安全工具,使得用户可以从云这种更加统一的视角去看待IT。在私有云与公共云结合的过程中,虚拟化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软件即服务(SaaS)产品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企业的IT部门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以便对用户访问进行有效控制。目前,全球已经有大量企业用户采用了SaaS产品,例如、Success Factors、Workday等。虽然这些优秀的产品能够帮助企业更快成长,但是企业的IT部门对于访问者仍然缺乏有效的控制,同时缺少有关数据存放位置的策略,甚至缺少在员工离职后禁止他们访问公司网络的有效方法。包括VMware在内的一些公司将在2011年持续推动SaaS产品的发展,推出更多新的平台和解决方案,促进面向IT部门的界面友好的SaaS产品的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 刻板印象威胁;表现下降;领域认同;群体认同

分类号 B849:C91

长期以来,对于学业成绩中出现的种族差异存在着激烈的争论。社会心理学家Steele和Aronson(1995)提出该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情境因素,即刻板印象威胁(stereotype threat)。刻板印象威胁是一种社会心理威胁,感受到消极刻板印象的存在会损害个体在相关领域的表现。Steele和Aronson(1995)的研究表明,告知测试对智力具有诊断性会降低黑人大学生在困难口语GRE测试中的成绩。他们认为正是诱发的有关黑人在智力方面的消极刻板印象影响了黑人大学生的成绩。因此以往研究通常把诊断性条件组黑人大学生的经历作为刻板印象威胁的范例。

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证实。除影响黑人学生的智力测试成绩外,还会影响白人运动员的成绩(Stone,Lynch,sjomeling,&Darley,1999),老人的认知能力(Levy,1996),女性的数学成绩(Spencer,Steele,&Quinn,1999),女性在谈判中的表现(Kray,Thompsom,&Galinsky,2001),男性同性恋者照顾小孩的能力(Bosson,Haymovitz,&Pinel,2004),女性驾车技能(Yeung&von Hippel,2008)等。总之,处于消极刻板印象情境中的任何个体都有可能经历刻板印象威胁。

刻板印象威胁研究揭示了年龄、种族和性别等社会身份的认知对生活情境的重要影响。因此,刻板印象威胁从提出之日起就受到了广泛地关注,成为西方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热点。目前,相关的研究结果已经广泛用于解释认知能力上的种族差异,数学测验中的性别差异及职业领域中出现的性别比例失调对少数者的影响。为此,本文拟从刻板印象威胁的概念、后果、影响因素、心理机制及应对等方面进行综述,以便为我国今后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1 刻板印象威胁的概念

针对高校中存在的少数群体学生与非少数群体学生的成绩差异,Steele和Aronson(1995)首次提出刻板印象威胁概念,认为刻板印象威胁是个体所经历的一种风险,处于该风险中的个体担心自己会验证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他们还指出这是一种情境性威胁。1997年,Steele进一步强调消极刻板印象必须与自我相关,并提出了刻板印象威胁的其他特征:(1)是一种普遍的威胁。(2)其性质和程度会因群体和情境的不同而不同。(3)受威胁个体不必相信刻板印象,但威胁仍然会产生。(4)很难通过反驳来消除。Steele和Aronson从产生的条件和关注个体的角度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刻板印象威胁。为此,大多数研究者采用了这一概念。

最近,Shapino Neuberg(2007)提出,以往的研究把刻板印象威胁作为单一的概念限制了其应用价值。于是,他们从分类的角度提出了多威胁框架,从威胁的对象(自我或群体)和来源(自我、外群体成员或其他内群体成员)将其分为六类:自我和群体概念威胁,外群体成员眼中的自我和群体名誉威胁,其他内群体成员眼中的自我和群体名誉威胁。此外,Wout,Danso,Jackson和Spencer(2008)也提议至少存在自我威胁和群体威胁,两种类型分别关注消极刻板印象对自己和所属群体是否真实。多威胁框架帮助人们更清楚地理解刻板印象威胁现象,也增加了该理论对更多的消极刻板化群体的适用性。但各种威胁的本质区别还不明确。

以上概念只是对客观状态的一种描述,为此Sehmader,Johns和Forbes(2008)提出,刻板印象威胁实质是对自我完善的威胁。这种威胁来源于个体的自我概念、对成功的预期与启动的消极刻板印象相冲突所带来的认知不平衡状态。所有的威胁情境都涉及到三个核心概念的激活:内群体概念、能力概念、自我概念。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激活三者之间的联系。此外,三种成分之间的不平衡还有助于理解威胁的不同类型。担心消极刻板印象可能适用于个体认同的人最紧张自我和能力的链接;而对于更关注社会认同的人而言,最紧张的则是群体和能力的链接。该定义不仅清楚地解释了威胁的实质,也对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刻板印象威胁的后果

刻板印象威胁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导致个体行为上的表现下降和心理上的分离与不认同。

2.1 行为上的表现下降(undemerformance)

刻板印象威胁产生的最为明显的后果就是表现下降,如威胁组的黑人被试在学业标准化测试中成绩下降(Steele&Aronson,1995)威胁组女性被试在谈判中表现不佳(Kray et al,2001)。刻板印象威胁可能损害任何受威胁者在刻板化任务中的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表现都受到消极的影响。刻板印象威胁情境下,困难任务中个体的表现会因威胁唤醒而下降,而简单任务中则会因威胁唤醒得到促进(O'Brien&Crandali,2003)。有趣的是,当消极的刻板印象威胁着某一群体的能力或价值时,与之相对的外群体成员可能会经历刻板印象提升(Stereotype lift)(Walton&Cohen,2003)。

2.2 心理上的分离(disengagement)和不认同(disidentification)

分离和不认同是个体在经历刻板印象威胁的不同阶段的表现。在短暂的特定情境下,经历威胁会产生心理分离。此时,自尊不受外在反馈的影响,自我价值感不依赖于成功或失败(Maior,SpencerSchmader,Wolfe,&Crocker,1998)。短期的分离使刻板印象威胁下的个体在任务中的动机和坚持性得以保持,起到适应的作用。然而,长期的心理分离可能导致不认同(Stroessner,Good,&Webster,2008a)。不认同主要包括领域不认同和远离刻板化群体。领域不认同即个体可能重新定义自我价值和认同,以至不再将刻板化的领域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Steele,1997),表现为减少对该学科的兴趣或逃

避该学科,甚至改变其专业选择和择业范围,因此可能导致学科人员构成上的不平衡。远离刻板化群体主要表现为对刻板化群体活动的喜爱程度下降和对消极刻板化群体特质的回避(Steele&Aronson,1995)。

3 刻板印象威胁的影响因素

早期的研究多以威胁后果的整体效应为主,最近的研究逐步转向个体的易感性风险因素研究。

3.1 领域认同(domain identity)

领域认同是指个体对特定领域成就的重视程度(stroessner'Good,&Webster,2008b)。领域认同的强度影响个体对威胁的易感性(Shih,Ambadv,Richeson,Fujita,&Gray,2002)。在实验室研究中,高认同者更易受到刻板印象的威胁(Aronson et al,1999)。因为实验室测试不像升学考试那样“决定命运”,所以对低认同者的影响不大。而高认同者往往心理投入更多,受到的影响更大。在现实生活中,能力测试对学生的影响重大,从而增强了动机,所以即使是在某方面成绩一般的学生也会受到刻板印象的威胁(Aronson et al.1999)。

3.2 群体认同(group identity)

群体认同的强度会影响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群体认同即民族、性别等群体身份对个体自我定义的重要性(Schmader,2002)。高群体认同者由于在任何情境下都会把自己与内群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有更强烈的动机来保持内群体的积极形象。因此当面临群体认同威胁时,他们为了保护和维持内群体的社会认同,在心理和行为策略方面投入更多,会经历更大的威胁。研究表明,高性别认同的女性在数学测试中更容易受到消极文化刻板印象的影响(Marx,Stapel,&Muller,2005)。此外,种族认同比性别认同对个体的影响更为广泛(Spencer et al,1999)其强度会调节个体在许多相关任务中的表现(Cole,Matheson,&Anisman,2007)。

3.3 自我

自我意识的水平会决定个体的易感性。污名意识(stigma consciousness)是刻板化的个体对被污蔑状况的长期自我意识(Bosson et al,2004)。污名意识水平的高低调节刻板印象威胁对个体表现的影响。高污名意识者会受过去经历的影响而对偏见保持警戒。当激活消极的刻板印象时,他们会感觉到更多的偏见,而更多地关注刻板化的评价。因此,更容易受到威胁(Bosson et al,2004)。与污名意识相似的是对消极刻板印象的了解,了解的程度会影响刻板印象威胁效应。6岁到10岁儿童对文化刻板印象的意识显著地提高(Jordan&Lovett,2007)。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表现出更强的威胁易感性(Muzzagi&Agnoli,2007)。此外,内隐的消极刻板印象强度也会影响个体的刻板印象威胁效应(Keifer&Sekaquaptewa,2007)。

自我监控的水平也会调节个体的表现。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并不会扩展到每一个人,高自我监控者对刻板印象威胁有较好的复原力。尽管威胁情境都会激活高低监控者的消极刻板印象,但是高自我监控者表现出的是无畏,加之具有更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能以更好的表现应对刻板印象威胁(Inzlicht,Aronson,Good,&McKay,2006)。

4 刻板印象威胁的心理机制

尽管刻板印象威胁效应已经非常明确,但其产生的机制还不清楚。为此,研究者们从各个角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早期的研究着重于不同的单一机制的探讨,最近的研究开始考察多威胁线索的三种加工模型(Stone&McWhinm'e,2008),也有研究者整合以往研究提出综合过程模型(Schmader etal,2008)。

4.1 单一机制

早期的研究分别从焦虑、唤醒、低预期、降低工作记忆容量、减少努力与过多注意、过分努力等单一方面探索产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心理机制。

4.1.1 焦虑

焦虑是最早受到关注的心理机制。Steele和Aronson(1995)预测,与所属群体相关的消极刻板印象会引起焦虑,而焦虑又通过产生认知干扰影响测试成绩。早期的焦虑研究多采用自我报告法,所得结果并不稳定。有研究表明测试之前和之后自我报告的焦虑均未达到显著水平(Steele&Aronson,1995:Spencer et al,1999);Osbome(2001)的研究表明测试完成之后的焦虑水平能部分地解释刻板印象威胁;此后,Bosson等人(2004)采用观察评定法考察了焦虑水平,为焦虑机制的预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以上结果中的不一致可能是由于测量的时间及方式不同。Marx和Stapel(2006)的研究考虑到了这些因素,认为焦虑是威胁情境中的短暂性体验,产生于测试之前;在测试完成之后,会被挫败所取代。同时研究者也提出,之前结果的不稳定在于大多数研究者采用状态焦虑量表加以评定,对测试情境并不具有针对性,而且很多焦虑量表项目较少,对焦虑测试不够敏感。

4.1.2 唤醒

鉴于自我报告法测得的结果存在争议,更多研究者从生理心理学的角度考察了刻板印象威胁的心理机制。Blascovich,Spencer,Quinn和Steele(2001)的研究中,威胁组黑人被试的血压持续升高,然而控制组黑人被试的血压从基线不断下降。Croizet等人(2004)采用心率变化指标间接地证明刻板印象威胁会加重心理负担。Osborne(2006)发现刻板印象威胁下的学生有皮肤电增高、血压增高以及皮肤温度降低的反应。最近,Krend,Richeson,Kelley和HealhenDn(2008)采用功能性核磁共振考察了有无威胁条件下女性在数学练习中的脑区活动,结果发现刻板印象威胁增强了与消极信息加工有关的腹侧前扣带回皮层的活动。研究者们为唤醒成为刻板印象威胁的心理机制提供了一致的证据,不足的是这些唤醒究竟是认知性的还是情绪性的或者两者都有,还不得而知(Croetet et al,2004)。

4.1.3 低预期

与其他心理机制不同的是,低预期解释关注测试前的最初阶段。低预期与消极的思想和情绪有关,同时根据期望价值理论,低预期可以部分地预测个体的表现(Cadinu,Maass,Fdgefio,Impagliazzo,&Latinotti,2003)。研究表明,性别刻板印象的激活会降低女性的预期(Stangor,Carr,&Kiang,2003),低预期可以解释威胁情境下的表现下降(Cadinu et al,2003)。Sekaquaptewa和Thompson(2003)则

认为刻板印象威胁尽管导致了被试的表现下降,却并没有降低自我报告的预期,刻板印象威胁可能通过一些无意识的进程影响了被试的表现。相反,Kellow和Jones(2007)发现,威胁降低了个体的预期,但并没有损害个体的表现。低预期机制存在的不稳定性还需要更隐蔽的测量手段来进一步考察。

4.1.4降低工作记忆容量

最近,关于刻板印象威胁的工作记忆干扰解释引起广泛地关注。工作记忆作为短时记忆,涉及对当前任务信息的控制、调节和保持。如果工作记容量受损,表现就可能下降。威胁情境下,对消极刻板印象的信息加工占用了参与任务的认知资源,降低了工作记忆容量,从而导致表现下降(Schmader&Johns,2003)。Beilock,Rydell和McConnell(2007)拓展了这一工作,认为在数学问题解决等高负荷任务中,刻板印象威胁增加的担忧和关注占用了工作记忆系统中涉及内部语言和思考的部分语音资源,损害了认知系统,从而造成表现下降。此外,Stone和McWhinnie(2008)也提出微妙的威胁线索通过降低工作记忆容量影响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降低工作记忆容量的心理机制得到了有力的证实,但是其适用的范围受到了任务类型的限制。为此,一些研究者提出减少努力与过多注意、过分努力等不同心理机制(Beilock,Jellison,Rydeel,MeConnell。&Cart,2006;Jamieso&Harkins,2007;Stone,2002)。

4.1.5 减少努力与过多注意、过分努力

Stone(2002)认为刻板印象威胁降低了心理准备和努力。在高尔夫投球任务中,威胁组被试故意付出更少的努力为自己提供心理保护。相反,Beilock等人(2006)提出刻板印象威胁会增加个体对任务的注意,只是过多的注意并不一定起到促进作用。在高程序化任务中,刻板印象威胁产生的过多注意会导致表现下降,而当注意减少时表现得以促进。Jamieso和Hark,ins(2007)也认为刻板印象威胁会增加个体的动机和努力,而正是这种过分的努力导致了表现下降。

4.2 多威胁线索的三种加工模型

单一机制的研究考察了不同任务中可能存在的不同心理机制,但并未考虑到不同操纵线索对心理机制的影响。然而,在同一个研究中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威胁线索。一些威胁线索相对明显,如将任务外显地描述为对消极内群体刻板印象相关品质的测量,或者直接告知任务中存在的群体差异。其他线索以微妙的形式表现出偏见的可能,如令被试处于少数者身份,或者由外群体成员操纵实验。Stone和McWhinnie(2008)将其分别称为明显线索和微妙线索,并提出了三种模型用以解释两种威胁线索的相互作用机制。

4.2.1 支配模型(predominant model)

该模型假设明显线索比微妙线索具有更消极的影响。当两种线索都出现在表现情境下时,个体可能将两种线索作为偏见源,明显线索因为更具体而更有可能被知觉为威胁。因此,比微妙线索消耗更多的认知和情绪资源,最终产生更为消极的影响。

4.2.2 叠加模型(additive model)

该模型假设两种线索联合起来产生比单一线索更大的消极作用。在此模型中,所有的线索都被知觉为潜在的威胁源,共同影响任务表现过程。在由外群体成员担当主试,具有诊断性的消极刻板化任务中,被试既要承担外群体成员的在场所带来的认知负荷,又要极力避免诊断性测试激活的消极刻板印象。目前,这两种模型还没有相应的实证研究支持。

4.2.3 双加工模型(dual process model)

该模型假设,每种威胁线索通过分离的机制影响表现的不同方面。明显线索的呈现非常清楚,个体不必消耗认知资源来评价偏见的潜能。但该线索可能导致个体尽力避免确信消极刻板印象的失败,导致个体采用一些破坏任务相关技能有效执行的保守策略。该抑制策略会干扰成功表现所必需的流畅性处理进程,表现在高尔夫任务中即影响个体完成高尔夫课程所用的杆数。相比之下,像外群体成员监考这样的微妙线索可能导致被试将其部分认知和情绪资源集中在偏见存在的不确定性上,进而影响工作记忆容量,降低在任务中的表现。因此,当威胁产生于情境中的微妙线索时,表现更有可能被有关工作记忆的消极影响所调节。如外群体成员在场只影响个体在最后一个球洞的进球精确度(Stone&McWhirmie,2008)。

Stone和Mc Whinnie(2008)用相对公开的高尔夫任务实验巧妙地验证了双加工模型。同时他们也指出,被试对线索的加工是有意识的,并据此推测双加工模型可能受到意识加工水平的限制。因此,在探索三种加工模型的存在条件时还需考虑不同的意识加工水平。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对私密的纸笔测试或其他社会认知任务中,个体较少地受到特别关注。由此可以推测,外群体成员监考等微妙线索对个体的威胁可能相对较小。因而,在纸笔测试中多威胁线索的影响可能会倾向于支配模型或叠加模型。综上所述,多威胁线索的三种加工机制可能会因任务类型不同而改变。尽管三种加工模型中只有双加工模型在感觉运动任务中得到了验证,支配模型和叠加模型还需要不同意识加工水平和任务类型的实验支持。但是,对多威胁线索作用机制的考察为心理机制的整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4.3 综合过程模型(integrated process model)

刻板印象威胁的心理机制已经有了各种不同角度的探讨,但任何一个研究都只能考察一两个进程,而复杂的行为可能由相互关联的过程产生。为此,Schmader等人(2008)整合多种单一机制,提出了综合过程模型(如图1)。该模型将动机、情绪、生理和认知的过程有机结合,全面地解释了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产生过程。

该模型解释刻板印象威胁会损害个体在认知和社会任务、感觉运动任务中的成绩。两类任务通过不同的心理机制受到影响。为了抑制干扰信息的妨碍,认知和社会任务需要调整信息加工。因此,作为与这些任务有关的主要执行资源,工作记忆成为了核心的认知能力(路径a)。刻板印象威胁情境会增加生理反应(路径b),同时也会增加对消除关于自我或群体歧义线索的监控(路径d)。增加的监控、生理唤醒和认知不平衡的启动状态会导致人们以偏见的方式评价自己的经历。这种偏见会产生消极的思想和情绪(路径f,g,h)。然而,受威胁个体为了避免内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会投入积极的努力以抑制消极思想和情绪(路径i)。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刻板印象威胁效应的产生主要有如下三个原因:(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激活导致前额叶加工受到直接生理损害(路径c)。(2)因评估自我的内外线索而增加的警惕性(路径e)。(3)抑制或排

除刻板化思想和消极情绪所增加的努力(路径j)。

此外,自动化的感觉运动任务并未涉及工作记忆容量的减少,只是需要一些监控行为的执行资源。因此,此类任务中的作用机制直接用监控过程加以解释(路径m)。

5 刻板印象威胁的应对

根据刻扳印象威胁产生的条件及机制,研究者们开发了各种应对方法。重塑任务可以减少对任务的评价性,建立认同安全环境降低了任务与自我、群体的相关性,而智力增长观则减少了对天生能力的考察。这三种方法都有利于缓解个体的生理压力反应。此外,提供困难的外归因有利于抑制焦虑及消极思想加工。鼓励自我肯定和树立角色榜样则通过减轻警惕性加工缓和表现监控(Schmader et al,2008)。

5.1 重塑任务与建立认同安全环境

任务描述会增强与之相关的社会认同,导致刻板印象威胁的产生。因此,改变对任务的描述,可以减轻或消除刻板印象威胁。Steele和Aronson(1995)提出外显地宣布测试不具有诊断性可以消除刻板印象威胁。当然,去除测试诊断性的方法在正式的课程考察中是不现实的。于是,可以采用打消性别或种族差异疑虑的办法消除刻板印象威胁(Good,Aronson,&Harde,2008),Davies,Spencer和Steele(2005)将其称为建立认同安全环境。建立认同安全环境解除了个体验证消极刻板印象的风险,使他们能集中精力实现潜能,从而恢复在威胁情境下的表现。该方法为当前教育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建议,在数学测试之前进行一个简要的性别或种族公平的说明,既可以保证测试的诊断性,又可以保护个体在测试中的成绩。

5.2 强调智力增长观

关于智力的看法有“实体论”和“增长论”。实体论者相信能力是固定的。而增长论者认为智力是可以发展的,会随着时间或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智力增长观可以帮助黑人大学生保持对学业的心理投入,促进学业成绩,最终降低刻板印象威胁的消极影响(Aronson,Fried,&Goo d,2002)。“智力增长观”指导也消除了七年级学生在数学测试中的性别差异(Good,Aronson,&Inzlicht,2003)。强调增长观等于强调努力和动机的重要性,不再强调天生的“才能”,从而解除了消极刻板印象对个体的威胁(Good et al.2003)。

5.3 提供对困难的外归因

刻板印象威胁效应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焦虑和相关的思想分散了受威胁个体的注意力。因此,向被试提供一些焦虑或唤醒产生的原因解释可以缓解刻板印象对表现的损害。Good等人(2003)鼓励学生将困难归因于环境改变的做法既明显地促进了女生的数学成绩,又提高了少数群体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的阅读成绩。Ben-Zeev,Fein和Inzl~ht(2005)在实验中将威胁可能产生的焦虑等生理反应归因于被试面对的“潜意识噪音发生器”。这一做法转移了威胁带来的心理负担,促进了被试的表现。

5.4 鼓励自我肯定

远离威胁及失败的另一重要方法是肯定自我价值,即鼓励个体关注自己的特长或重要价值。鼓励女性自我肯定可以消除女性在数学和空间能力任务中的表现下降(Martens,Johns,Greenberg,&SchimeI,2006)。这种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研究。在Cohen,Garcia,Apfel,和Master(2006)的现场研究中,鼓励自我肯定缓解了刻板印象对学生的心理威胁,使非裔学生和欧裔学生之间的成绩差异在一学期内减少了40%。研究者认为干预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促进作用,是由于日常的学校环境中存在刻板印象威胁的恶性循环。而自我肯定可以满足自尊的需要,保护自我完善感,因此中断了恶性循环,促进学生的成绩。通过几次干预,促进效应不断得以累积,进而降低刻板印象的心理有效性,改变非裔学生对偏见的知觉,最终改变他们长期以来对学业成功与失败的理解。

5.5 提供角色榜样

外群体成员的优秀表现会产生刻板印象威胁,而内群体成员的榜样作用能降低刻板印象威胁(Blanton,Crocker,&Miller,2000)。刻板印象威胁会增强群体自我感,内群体榜样会成为反驳消极刻板印象的证据,并且内群体成员的成功会对自我行为和评价产生同化作用,从而消除刻板印象威胁的消极影响(Marx et al.2005)。McIntyre等人(2005)研究表明威胁情境下阅读成功女性的传记可以消除女性的表现不足,而且阅读传记的增多会产生良好的累积效应。

6 研究展望

刻板印象威胁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后还将继续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热点,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6.1 心理后果的研究

刻板印象威胁行为上的表现下降已经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其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也已得到深入的探讨。而心理后果却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心理后果对个体和整个群体的影响可能会更为深远。除了少数研究考察了心理上的后果及其严重性外,还没有专门针对心理后果心理机制的研究。最近有研究表明,刻板印象威胁会降低个体的自尊,增加对刻板印象的意识,导致个体表现出刻板化远离(Cohen&Garcia,2005;Goff,Steele,&Davies,2008)。在这方面的未来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低自尊和意识是否成为心理后果的机制,并探索可能存在的其他机制。此外,就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而言,Cohen和Garcia(2005)的研究表明高群体认同者倾向于采取迎接挑战策略,低群体认同者倾向于采用回避策略。据此可以推测,群体认同对心理后果和行为后果存在不同的影响。高群体认同者在威胁情境中可能经历消极的行为效应和积极的心理体验。在进一步研究中,对影响因素的考察可以将心理和行为后果相结合以便更加全面地考察刻板印象威胁效应。

6.2 不同类型威胁的后继研究

目前,关于刻板印象威胁可能存在不同类型的观点已经逐渐得到认可。最近的研究倾向于把刻板印象威胁至少分为自我威胁和群体威胁两类(Woutet al.,2008)。但是,还缺乏一个具体可行的分类标准。未来的研究需要考察如下一些问题:自我威胁和群体威胁所激活的自我概念和群体概念是否存在不同?自我威胁和群体威胁是否具有不同的产生线索?同一个威胁线索是否会同时产生自我威胁和群体威胁?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加入个体的主观报告和内隐概念激活与链接的测量工具,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建立基本的威胁类型检测标准。以便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威胁的调节变量、心理机制和应对方法。

6.3 现场研究

在现实的测试情境下,一次测试往往会决定一个人能否进入理想的学校,所以获得成功的动机可

能更加强烈。而在实验情境下,被试的主要动机就是服从实验者的指令。现实测试的高风险性挑战实验室研究的生态效度(Jordan&Lovett,2007)。关于刻板印象威胁是否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存在着激烈的争论。Strieker和Ward(2004)做了一个测试刻板印象威胁预实验。在高等微积分考试中,有一半的学生在测试前详述了他们的民族和性别,而另一半的学生则在测试后注明其民族和性别。结果并不支持刻板印象威胁理论的假设。而Jordan和Loven认为,这解释了一个更普通的问题,刻板印象威胁在实验室以外就已经起到了作用。最近,DanaherSDCrandall(2008)对Strieker和Ward(2004)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分析,结果表明在测试之后填写性别这一做法使得测试成绩的性别差异减少了33%。更多的研究也证明刻板印象威胁会出现在现实情境中(Cole et al.2007;Huguet&Regner,2007),并且可以通过一些干预降低其效应(Cohen et al,2006)。未来的研究需要考虑的是:动机在现场研究中的具体作用;如何去除一些广为人知的测试的诊断性,降低其在操纵之前对个体的影响;如何减少现实测试中操纵刻板印象威胁给易感性个体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11篇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并且幅员辽阔,地域之间差异较大,而铁路客车的存在则有效的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与科学技术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因此,人们对铁路客运条件与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乘客高标准的要求,我国的铁路客车也在保障安全、卫生、快速运输的前提下安装了空调设施,在便利群众出行的同时极大的促进了铁路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主要对铁路客车空调技术应用与发展的历史进行回顾与展望。

【关键词】铁路客车 空调技术 低碳节能 回顾与展望

我国铁路空调车运行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但使用初期只有为数很少的几列客车得以安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在型号为18、24的铁路客车上安装了能够进行手动调节的空调,从此以后,我国铁路客车空调技术的发展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铁路客运已经基本走进了空调列车时代,铁路客车的空调技术更是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笔者将在本文中对铁路客运空调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展望。

1 铁路客车空调技术发展回顾

1.1 普通铁路空调客车发展阶段

普通铁路空调客车指的是型号为22和25的铁路客车。其中型号为22的铁路客车主要生产与1956到1994年,此种列车内的空调装置主要采用的是手动型自然切入通风系统。型号为25的铁路客车有着多种以25为首的型号变种铁路客车机型,生产日期最早的为1967年生产的25型铁路客车,此种型号的铁路客运列车所采用的空调装置为列车集中供电型空调;生产日期最晚的为1997年出产的25K型号铁路客运列车,此型号列车所采用的空调装置为集中全供电式中央空调。

1.2 提速铁路空调客车发展阶段

我国铁路客运列车于2004年实现了第五次全面提速,而型号为25T的铁路客运列车则是为了这次铁路客运提速而专门生产出来的。此种铁路客车几乎集中了此前铁路客运列车的全部优点,并适当的应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制车工艺技术。此型号的铁路客运列车所采用的空调装置为集中供电全空调类型。

1.3 高原区―青藏铁路空调客车发展阶段

青藏高原是不仅是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列车专线,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客运列车,高海拔、低氧气的高原环境不仅为铁路建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为高原铁路客运列车的制造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高原铁路列车的空调装置上。为了克服高原低氧的恶劣外在环境,青藏铁路客运列车的空调装置上安装了独创的制氧系统,并且为了保护青藏高原这片圣洁的土地,列车空调采用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实现了污染的零排放,并且为了保护旅客,列车还设计了独特的防紫外线晒伤、防风沙装置,在便利了旅客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我国先进的铁路设计与制造技术。

1.4 城市地铁空调客车发展阶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镇的人口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加大,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城市地铁被广泛的应用,现阶段,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中都已经广泛的应用了地铁,除了上海、广州与深圳这三大城市的地铁是由国外引进外,我国城市中的全部地铁都是由本国研发制造的,并且地铁内的空调机组设施也全部为国产品牌。

1.5 城际高铁空调客车发展阶段

我国目前所生产的高速铁路列车全部都是拥有空调装置设施的,其中早期生产的CRH1型号铁路客运列车所采用的空调装置为分体式空调装置,而后期所采用的则与CRH3与CRH5型号的铁路客运列车的空调装置一样,为车顶单元式空调机组,并且配有压力波保护装置对空调进行保护。而CRH2型号的高铁客运列车所采用的空调装置则为下悬挂式空调机组装置,也配有压力波保护装置对客运列车内的空调进行保护。

2 铁路客车空调技术的未来发展展望

2.1 应用先进的节能与控制技术

为了提高铁路客运列车内部的舒适度,最大程度的将列车内部的空间环境与列车外部的空间环境相隔绝,就要将铁路客运列车内外的空气交换控制在可控的状态下。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首先,努力的提高铁路客运列车车体本身的隔热性能,以降低列车内部空调机组在夏季和冬季时的制冷与供暖的能源负荷。其次,做好列车内空调制冷量的调节控制与节能降耗工作。第三,做好铁路客运列车内部空调装置的新风预热与车内加热工作,而这一目标则需要通过列车内空调机组人员做好空调机组设施的安全保护与调节控制工作来实现。

2.2 铁路客车空调技术的效能比大大提高

要想实现提高铁路客运列车空调技术效能比的目的,就需要列车内的空调机组人员及时的做好列车内空调机组换热器的调配。通常来说,高效换热器的使用、高校风机的科学合理安装能够有效提高列车内空调技术的效能,而增强铁路客运列车自身的隔热与气密性能也能够有效的降低列车内的能源消耗,提高列车内空调技术利用的效能比。

2.3 铁路客车空调技术将更加绿色环保

在提倡低碳、环保、绿色、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只有不断的节能减排,为人们提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服务才能够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趋势下,铁路客运列车空调技术的发展也会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上发展,努力做到污染物零排放,在便利人们出行的同时不对社会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3 结束语

从1958年第一列空调客运列车启动到如今,我国的铁路客运列车的空调技术发展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从最初的技术简陋到现如今我国的铁路空调客运技术已经居于世界前列,我国的铁路客运列车空调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本文主要对我国的铁路客运列车空调技术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希望通过对铁路客运空调技术研究、生产、应用等的整理与展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铁路客运空调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音.铁路客车的空气调节(上) 第一讲 铁路客车空气调节概述及客车空气调节过程的设计[J].铁道车辆,2012,15(08).

[2]赵冬梅,钱兴华,梁龙.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研究领域急需引入人工神经网络[J].铁道机车车辆,2009,10(04).

[3]江亿,刘晓华等.多区域网络模型在铁路卧铺车通风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1,11(03).

[4]洪广欢.空调列车车厢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及节能改造[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6(3).

[5]魏东,潘兴华,张明廉.铁路客车高速化对其空调系统的发展要求探讨[J].铁道机车车辆,2010,13(07).

作者简介

蒋宇辉(1973-),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1993年参加工作就职于呼和浩特铁路局包头车辆段,先后在呼和浩特成人中专,和大连铁道学院车辆专业学习,一直在行车一线从事客车车电维修工作。

第12篇

(讯)2018年1月24日,HTC VIVE™“2018一触即发—HTC VIVE新春品鉴会”在深圳举办,GfK家电事业部总监蔡凌受邀参会,并进行了题为“技术引领市场协作创造机遇—2017年AR/VR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的演讲。

VIVE FOCUS是HTC Vive在一体机领域的新尝试,同时Vive Pro也表明了Vive在VR专业领域硬件方面的支持。相比之前备受发烧友追捧的Vive与明确定位于专业级VR市场的Vive Pro,VIVE FOCUS定位主要面向普通消费者,也标志着2018年一体机将是VR大众消费市场的主力产品。一体机的发展既得益于厂商新品的推动,也得益于消费升级。据捷孚凯(GfK中国)零售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技术消费品零售市场零售额增长13%,消费升级是主要推动力。

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体验好、有科技创新、解决消费者痛点提升生活品质以及外观设计精良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消费者对产品性能有了更加具体和针对性的需求,也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成本。因此,整体市场的客观环境助力VR一体机和PC端头盔等中高价位产品的增长,随着VR概念在大众市场的普及,低端手机盒子的市场会被优质产品替代。

2017年中国VR整体在线市场处于不断调整的阶段,消费者的购买倾向开始向优质体验转移,厂商也随之调整新品策略,市场中的产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据捷孚凯(GfK中国)零售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VR整体在线市场全年零售额为8.3亿,同比增长11%. 2018年市场调整基本完成,将重新进入增长期,零售额规模将达到11.7亿,同比增长41%.

与2016年相比,最明显的变化发生在1000元以上高价格段与100元以下低价格段中,由于消费升级,2017年第四季度1000元以上中高端头盔零售额占比达56%,同比上涨16个百分点,100元以下价格段零售额占比从21%下降到12%.作为1000元以上价格段的代表产品,2017年一体机与PC端头盔零售额占整体VR零售市场的比重分别为24%和23%,其中2017年一体机零售额同比增长89%,势头强劲。VIVE FOCUS进入市场后,会推动一体机品类进一步增长,预计2018年零售额规模将是2017年的2.6倍,市场占比达到45%.

尽管2017年VR零售端市场增速放缓,但却重获投资商的青睐。据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VR零售端市场投资规模超过25亿美元,其中最受投资者关注的是AR/VR技术与智能眼镜的研发。国内在商用端应用方面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教育和旅游等领域上,大众市场消费中游戏、购物等轻需求也很强烈。与传统市场不同的是,VR应用的扩充涉及到多个领域,厂商与厂商以及渠道商的合作都在加深,更有主力品牌的加入扩大市场影响力,推动市场整体繁荣。2018年中国VR市场结构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是可以预见的,在整体消费水平提高的大环境中,如何让虚拟现实这种强调体验的产品从厂商走向消费者,如何让体验很好的产品被更多大众消费者接受,这对于渠道和分销商是个机遇也是挑战。(来源:GFK 编选:)

全文链接:2017年AR/VR市场发展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