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空气污染治理

空气污染治理

时间:2023-06-05 09:57: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空气污染治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空气污染治理

第1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废气生物处理;生物修复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1-0085-01

引言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制约着社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空气污染控制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处理废气有很多种方法,生物法是一种有效的、费用较低的、没有二次污染的方法。

污染空气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污染物质可以通过热处理、活性炭吸附或化学洗涤从污染空气中除去。热处理包括直接燃烧和催化氧化,当有机污染物的浓度高时,热处理的方法是有效的,然而,当有机物的浓度低时,热处理的费用将很高,原因是需要的燃料较多;活性炭吸附中,有机污染化合物被吸附到炭表面,从而产生清洁空气。每单位质量的炭的吸附数量同空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有关,浓度低时吸附率低。因此,当污染物的浓度降低时,吸附每单位质量的污染物所需的炭量将变得很大;洗涤作用对于去除许多有毒气体和其他高溶解度的化合物有效,但是运行费用高。

一、污染空气的生物处理方法

污染空气的生化处理系统属于一种环保友好技术。相对于上述的物理方法,生物法更加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的有毒空气污染物质,且具有投资运行费用省、维护管理简单、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在欧洲,燃料费用较高,关于恶臭的规范也很严格,所以广泛采用生物法去除恶臭气体。

生物技术的特点大致有[1]:①以生物为对象,不依赖地球上的有限资源,而是着眼于再生资源的利用;②在常温、常压下进行,过程简单,可连续化操作,并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③开辟了生产高纯度、优质、安全可靠的生物制品的新途径;④可解决常规技术和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⑤可定向地按人们的需要创造新物种、新品种和其他有经济价值的生命类型

二、生物技术在污染空气治理的应用

(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游离的微生物与特定的载体相结合,使其固定在某一空间区域内,以提高微生物细胞的浓度、保持较高的生物活性并能反复利用的方法[2]。微生物被固定后,载体为微生物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3]。载体作为一种屏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土著微生物带来的竞争压力、削弱原生动物的吞噬作用.

(二)生物强化处理技术 为了提高处理的效果,从自然界中筛选的优势菌种或通过基因组合技术产生的高效菌种,以去除某一种或某一类有害物质。主要强化方法有:生物-活性炭法,综合利用微生物氧化能力和活性炭良好的吸附能力,使二者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在该系统中,每g活性炭去除 1~3gCOD ,分解毒性能力明显增强,同时提高脱氮水平。

(三)生物反应器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现代化的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其共同特点是反应器内装有比表面大的载体,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形成生物膜,供气或供给的其他反应条件优越,污染物具有充分的时间与微生物接触,有利于增强微生物的分解代谢能力。所利用气态污染物的生物反应器设施可按为微生物的存在方式和水分、营养的添加方式的差异,可分为三类典型的净化技术:生物滤池、生物滴滤塔和生物洗涤器,其优缺点如表1:

表1

(四)影响反应器性能的因素

填料、营养物、温度和pH值等因素都对反应器有一定影响。对于填料的选择一般基于以下原则:最佳的微生物生长环境、较大的比表面积、一定的结构强度、高水分持留能力、高孔隙率和较低的体密度。氮、磷和微量元素(钾、钠、钙、镁和铁),一般它们的比例是BOD:N:P=100:5:1。一般的生物反应器可以在25~35℃下运行,很多研究表明,35℃是好氧微生物生长的最佳生长温度。

三、目前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堵塞,所以填料的选择、填料表面性质的提高及其使用寿命还有待研究。

(二)筛选并鉴定出适合与特定有机物降解的细菌种类、接种方法和保存方法。

参考文献:

[1]唐琼等.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前景[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10):28-35.

第2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XX)、《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XX),经委托方与治理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一、内容和范围

1.治理项目:_________。

2.治理目标:治理后室内空气中上述污染物的浓度达到国标gbt18883-XX的要求。

3.本工程涉及的治理空间为:_________。

4.治理前各个房间面积、装修板材类型、家具数量材质、所用涂料等详情:

房间名称

面积

家具数量、材质

涂料类型

板材类型

其它

5.治理方在治理结束后向委托方提供上述治理项目的检测报告,验收治理工程,若上述项目不达标,委托方有权要求继续治理,直至达标(验收检测免费)。

6.当委托方要求出具第三方的验收检测报告时,验收检测费用由委托方支付。

7.治理费用:以建筑面积计费,总计: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元。

8.支付方式:委托方在签订治理合同时支付总费用的_________%,收到验收报告之日付清余款。

9.现场治理施工结束2天后进行验收检测,检测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出具验收报告。

10.本治理工程只针对以上约定范围,如果日后因委托方添置家具、改装等其它原因引起的污染不在本合同约定范围内。

11.双方约定的其它有关事项:

_________。

二、本合同主要依据条款说明: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XX)之4.1、附录a规定:

4.1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见下表: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部分)

序号

参数

单位

标准

被注:

1

甲醛

mg/m3

0.10

1小时均值

2

mg/m3

0.20

1小时均值

3

mg/m3

0.11

1小时均值

4

bq/m3

400

年平均值(行动水平*)

5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m3

0.60

8小时均值

备注:*行动水平是指建议采取行动降低氡浓度。

委托方(盖章):___________ 治理单位(盖章):_________

第3篇

【关键词】 空气质量; 自然资源; 审计

【中图分类号】 F2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3-0120-04

党的十提出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体系,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并开展审计试点。试点的重要领域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大气污染防治等,为开展空气质量审计提供了依据。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深受大气污染困扰,尽管环保部门、地方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治理,但公众对治理的效果心存疑虑。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了解空气质量情况主要通过主观感受、媒体报道、环保部门的相关数据。与这些了解信息的途径相比,审计监督具有客观、中立、公正的特点,引入政府审计进行监督,对于消除公众疑虑,促进空气治理措施的落实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政府审计的本质是履行对公众的受托责任,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我国审计机关基本未进行过该领域的专门审计,导致尚未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符合实际的审计规范体系。因此借鉴美、英等一些审计机关的做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审计,是比较可行的一个思路。

一、美、英等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情况

(一)美国的空气质量审计

美国的《空气清洁法案(The Clean Air Act)》为空气质量审计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审计团队由复合型的专业人才构成,保证了审计项目小组的专业胜任能力。除此以外,美国能源部建立的数据库包括了与能源消耗有关的各项统计数据以及审计情况,为空气质量审计的开展提供基础性的数据支撑。空气质量一直是美国审计署关注的主题之一,其官方网站上了8份关于该主题的审计报告,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美国审计署早在1979年就对空气质量予以关注,并了相应的审计报告。关于空气质量审计的内容,美国审计署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关注环保部门一些规定、空气质量标准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例如环保署对砖、瓷砖等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了新的标准,新标准执行后,对大气污染物的控制、监测、检验、记录、报告都会带来新的成本,审计署检查环保部门该项新标准时是否对成本―效益等各方面影响进行了充分评估。二是对一些环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评估。例如,在减少柴油机空气污染方面政府对一些项目进行了资助,审计署发现由于减少柴油污染排放涉及公路交通、航运、空运等多个管理部门,而这些项目之间缺乏合作,导致这些项目存在碎片化或者重复资助的现象,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由于这些管理部门没有制定相应的绩效计量方法,无法有效地衡量资助的资金是否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三是对环保部门没有注意到但可能对大气造成污染的事项进行评估。例如,对于火电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环保部门主要是对其电力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气体排放规定了标准,但是审计署发现一些火电厂为了有利于污染物扩散,将火电厂的烟囱建得过高。由于空气质量审计涉及很多专业性的知识,因此审计署采取了一些措施确保审计结论的可靠性。例如审计报告完成后请环保部门复查,邀请空气质量研究方面的专家参与审计过程,并在报告中详细记录被审计单位对报告结论的回应。对审计署的有些审计结论,被审计单位提出了异议,审计署对异议部分进行了二次回应。另外,在报告中使用图、表的形式使得一些问题的表述更加直观、形象。例如,空气质量标准对于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越来越严,审计报告中使用点线图的形式,使得报告阅读者很直观地看到几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要求排放得越来越少。

(二)英国空气质量审计情况

由于受工业发展的影响,英国是较早对空气质量予以关注的国家。1956年颁布了有关空气质量控制的基本法《清洁空气法案》,并相继出台了多部与空气质量治理有关的法案。英国的空气质量审计主要受欧盟生态管理计划及审计(Eco-management and Audit Scheme)的影响。该计划重点关注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的排放、政府绿色采购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内容[ 1 ]。该计划实施以来取得很好的效果,欧盟的年能源消耗量呈现下降趋势。

2009年英国审计署了《改进空气质量――政策发展》的审计报告。该报告主要对英国空气治理发展政策进行了评述与展望。报告在对近年来英国空气污染治理效果、现有政策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未来政策制定的发展路向。报告内容首先就空气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以及治理空气污染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了评估。然后对英国、欧盟和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对比,具体指出英国制定的空气质量标准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分析如果英国的空气质量未达到欧盟的标准可能带来的经济后果。最后对英国政府制定的空气污染治理政策、取得的效果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指出现有政策、措施不完善的地方。例如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交通发展计划和空气质量管理计划分别由不同的部门来制定,导致这两个计划之间缺乏协调与沟通;现有的空气污染治理责任按行政区划来划分,一些跨地区的空气污染协作不够。同时对现有空气治理的一些方案提出具体改进建议,对欧盟其他成员国例如德国、法国、荷兰等好的做法进行了介绍,并提出值得借鉴的地方。

(三)香港地区开展的空气质量审计情况

香港地区在1987年了《空气污染管制条例》,对空气质量予以关注。香港审计署在2012年就环境保护署在空气质量监测及汇报方面的事项进行了审计。审计内容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在环保部门的管理下,香港的空气质量各项指标未全部达标;二是对环保部门的空气污染指数汇报系统进行审计,发现公众无法便捷地查阅重要的信息,例如在环保署的网站没有公布空气质量达标程度的信息;三是对环保部门的绩效进行评价,指出环保部门在有关空气质量管理方面可以改善的地方。在审计建议部分列示得十分详细,对于审计发现的每一项问题,都提出了五至六条建议。例如:针对空气质量的管理问题,提出环保部门制定计划时应列出空气质量指标达标的时间目标和进度指标,并将进度定期进行公开;将香港地区的空气质量标准和美国、英国、欧盟及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环保部门应定期修订空气质量相关标准;当空气污染超过标准时,应向公众提供更加清晰和具体的预防措施,并加强实时汇报、公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四)美、英等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启示

从上述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情况来看,该领域审计主要以绩效审计为主。美国在开展空气质量审计方面历史悠久,形成了常态化、持续性的状况。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备的能源消耗数据库、复合型人才的审计团队、多年的经验积累为空气质量审计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英国、中国香港地区开展的空气质量审计相对比较单一。英国对空气质量的关注主要受欧盟对大气污染排放要求的影响,因此审计内容主要从政策建议层面展开;香港地区则主要是对环保署在空气质量改进方面进行的评价,关注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

综合来看,审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空气质量政策、标准制定得是否合理,评价环保政策时是否经过了充分论证,现有的空气质量标准是否定得过低等等,采用的审计方法主要以文献查阅和比较法为主;二是对空气质量改善过程中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结合具体的专项空气污染减排项目进行,采用的审计方法主要有实地考察、访谈、专家咨询法;三是对环保部门取得的绩效进行评价,主要采用的是差异分析法,分析环保部门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空气改善目标,如果没有达到,完成进度是多少等。

二、我国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内容框架

我国在1987年了有关空气质量的基础性法律《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进行了修订,对各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制定了新标准。2013年,国务院了《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随后各地方政府也纷纷了相应的空气治理行动方案。政府出台了多项财政补贴政策,投入了大量资金,表2列示了中央财政资金专项用于治理大气污染的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央十分重视大气污染的治理,2014年与2013年相比,空气治理专项资金大幅增长。然而,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雾霾仍然比较严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产能过剩、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去产能行动迟缓,还有一些地方在公布空气治理效果时,避重就轻,选择性地信息。投入大量的财政资金用于改善空气质量,效果怎样?对此,公众有强烈的问责需求。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引入审计监督十分必要。

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土地、矿产、森林、水资源等环境审计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围绕资金使用的真实性、效益性和合规性以及资源审计的目标、内容、审计程序、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展开[ 2 ]。在实践方面,与大气污染治理有关的审计开展了三次,分别是2009年第6号、2011年第11号和2013年第16号审计公告,这三个审计项目主要对企业节能减排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内容一是关注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情况;二是关注节能工程项目是否按期完工并发挥作用,污水、污泥、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量是否有所减少;三是关注淘汰落后产能的相关政策是否得到了落实。

借鉴美、英等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应将空气质量纳入审计范畴,进行单独反映。审计内容可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是关注大气污染物节能减排项目是否落实,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二是对空气质量政策方面进行评价;三是关注空气质量数据公开的客观性、及时性。审计方式可以以专项审计的形式开展,也可以在开展其他审计项目时对影响空气质量的方面单独反映,予以关注。例如:在对国有企业审计过程中,除了关注财务收支审计以外,还可以评价检查国有企业是否贯彻落实了国家关于节能减排政策的规定,在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方面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在对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过程中,评价领导干部在任期内有无违反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批准新建高污染能耗项目,任期内空气质量有无大幅度下滑情况。具体可从表3所示的方面展开审计。

三、Z市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以Z市为例,结合Z市近年来为改进空气质量采取的各项措施,提出对Z市开展空气质量审计的设想以及具体思路。Z市是我国北方中部某省会城市,近年来空气质量不断下滑,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应对,然而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北方有较多城市与Z市的情况相似,因此选择Z市进行分析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Z市政府比较重视,计划未来5年内投资462亿元专项资金进行治理。市政府了《“蓝天”工程白皮书(2013―2015)》,制定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2014―2018)》,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采取了超排放的黄标车在市区内限行,全市燃煤锅炉改天然气,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治理等多项措施。

Z市开展空气质量审计工作重点应从462亿元治理资金的使用入手,评价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审查专项资金是否都落实到位、资金使用进度是否符合计划,资金使用效率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改造项目是否按期完成、工程项目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首先是政策评价部分可以考察政府部门对于治理空气污染是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是否清楚地列明了绩效指标,每一个时间结点的完成率、完成目标是多少,关键绩效指标的完成与责任是否挂钩,责任是否层层分解细化。以该市的《蓝天工程白皮书(2013―2015)》为例,该白皮书列出了为改进空气质量3年内要采取的各项措施,相当于空气质量改进计划书。然而计划中的内容常常冠以定性的指标,例如“大力发展,有效控制”,其中定量的绩效指标比较少,一些关键绩效指标例如全年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全年大气中度、重度污染天气预期达到多少等信息缺乏,导致这些措施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难以进行评价。

其次可以评价空气治理各项措施执行情况。例如空气污染治理措施中指出如果达到重度污染天气,工地应停工。审计人员可以采用实地考察法,调查达到重度污染时工地是否停工,如果没有停工原因是什么,谁将承担责任,现有的处罚措施是否适当,有没有效果。

最后可以对空气质量信息、空气质量数据进行评价。例如达到重度污染天气是否对公众及时预警,是否及时向公众传递可以采取的措施;空气污染治理工作进度如何,尤其是一些关键时间结点;预期目标是否完成,信息是否向公众及时进行公开等。

四、结论

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原因,较早地意识到工业发展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因此在空气质量审计方面已经具备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环境、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借鉴他们的空气审计实践经验,总结其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对我国开展该领域的审计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可进一步形成体系,对空气质量审计开展的法律依据、制度体系、审计方法、报告等内容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室内;污染物;防治措施

0.前言

由于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无论数量上还是种类不断增加,并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的现象,即为室内空气受到了污染。就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言,室内环境质量比室外环境质量显得更为重要。

1.室内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可以理解为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室内空气环境, 呈现足够的浓度, 持续足够的时间, 并因此危害了人体健康或室内环境[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定》的控制项目不仅有化学性污染(包括人们熟悉的甲醛、苯、氨、氡等污染物质,以及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3项化学性污染物质),还有物理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污染。其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甲醛、苯、氨气、挥发性有机物、放射性氡这五类物质[2]了。

1.1甲醛

空气中游离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且易溶于水、醇、醚[3],其35%~40%的水溶液通称为"福尔马林",具备防腐作用。而正是由于它的防腐(防虫)作用,甲醛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装饰材料之中。事实上,甲醛的危害很大,居室空气中甲醛的限量浓度为0.08mg/m3[4],由资料[5]知,当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超过0.06mg/m3 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造成刺眼流泪、咽喉不适或疼痛、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会立即致人死亡。

1.2苯(苯系物)

苯系物也是为人们所关注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苯、甲苯、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强烈芳香的气体,易挥发为蒸气、易燃有毒。查阅资料[6]得知苯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确认为高毒致癌物质,对皮肤和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可引起中毒,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

1.3氨气

氨气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 (比重为0.5971)。氨是一种碱性物质,溶解度极高,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

1.4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TVOC是空气中三种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挥发性有机物和醛类化合物)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TVOC可以分为八类,它们都以微量和痕量水平出现,所以容易被忽视。TVOC可有嗅味,有刺激性,而且有些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目前认为,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7]。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理事会(NAS/NRC)等机构一直强调TVOC是一类重要的空气污染物。

1.5氡

氡由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而生成,是一种放射性气体。人体吸入氡后,衰变产生的氡子体呈微粒状,会吸入呼吸系统堆积在肺部,沉淀到一定程度后,这些微粒会损坏肺泡,进而导致肺癌。但并不是说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的人都会得癌,一般从受到氡的照射到肺癌发病之间可能要经过几年时间。[8]

2.室内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2.1污染源的控制

2.1.1使用最新空气净化技术

对于室内颗粒状污染物,净化方法主要有静电除尘、扩散除尘、筛分除尘等。净化装置主要有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荷电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首选过滤式除尘器;从高效洁净的角度考虑首选荷电式除尘器。对于室内细菌、病毒的污染,净化方法是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配套装置是低温等离子体净化装置。对于室内异味、臭气的清除,净化方法是选用0.2~5.6微米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的多功能高效微粒滤芯,这种滤芯滤除颗粒物的效率相当高。

2.1.2合理布局及分配室内外的污染源

为了减少室外大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对城区内各污染源进行合理布局是很有必要的。居民生活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应安置在远离污染源的地区,同时应将污染源安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口方向,避免居民住宅与工厂混杂的问题。卫生和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居民生活区和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跟踪检测和评价,以提供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

2.1.3加强室内通风换气的次数

对于甲醛、室内放射性氡物质等,应加强通风换气次数,尤其是对甲醛的污染治理,其方法有三种:一是使用活性炭或某些绿色植物;二是通风透气;三是使用化学药剂。室内放射性氡的浓度,在通风时其浓度会下降;而一旦不通风,浓度又继续回升,它不会因通风次数频繁而降低氡子体的浓度,惟一的方法是去除放射源。

2.2污染治理技术

随着人们对室内污染的逐步重视,使室内污染治理技术应用得到逐步推广,室内污染治理产品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①物理净化:坚持打开门窗换气,使挥发出的有害气体不滞留在室内,新装修的房间每天通气换气至少3~5小时,如此保持通风3个月后再入住。②化学净化:采用离子交换和光触媒技术让有害气体分解。③生物净化:使用特种酶让有害气体进行生物氧化。由于目前国家对室内污染治理产品并无规范化的技术标准,因此,用户在选择室内污染治理技术及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应根据室内污染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法及产品;②选择的治理产品应有产品质检报告;③选择的治理产品应有多家实际应用合格的检测报告。

由于室内污染物具有复杂多样、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而且国内现有室内污染治理技术并不是太成熟,治理产品并不能包治百病,若出现严重超标危害身体健康,且治理产品无法解决问题时,应考虑拆除。 [科]

【参考文献】

[1]周中平,赵寿堂,朱立,等.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1.0.3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25―2010.

[3]檀建国.居室装修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防治[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报,2005,18.

[4]居室空气中甲醛的卫生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6127―1995.

[5]中科协室内环境委员会.成年人吸入甲醛的量化警示.2005.

[6]室内装修用胶粘剂中的有害物质.人造板通讯(CN 11-4549),2002,(7):15-16.

第5篇

提及空气质量,人们都会习惯性地说:海口、拉萨、昆明。去年昆明排名第9,对正在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昆明来说,是值得认真总结和思考了。

“治气”渐热

“今天来参加这个协商会,关注昆明的空气污染治理,我想是因为大家都想多活几年。这是一个关乎到大家身体健康的话题。”在协商会现场,昆明理工大学教授胡开林开门见山。

与水污染、土地污染等相比,过去几年,在蓝天白云下的昆明,提及环境污染治理,“空气”似乎并不是令人关注的热点。然而今年以来,“空气”似乎一下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今年3月22日,昆明上空突然“变脸”,不像以往那么透亮、湛蓝。一时间,引发了市民的关注,不少市民通过微信、微博、QQ等发出质疑。也许,正是蓝天白云带来的自信,让市民们更加关注春城的空气污染及治理。

其实,关注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往往是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

同样,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昆明的“政策”也是无法回避的话题之一。

“有政策,关键还得落实!”在当天的协商会上,“落实”无疑是与会人员提及最多的关键词之一。

在协商会现场的汇报中,相关材料可以梳理出以下内容:去年11月,昆明市制定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细则,并决定从12个方面入手,着力解决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问题,并首次对全市三大空气污染源城市扬尘、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的综合治理明确了时间表。

《实施细则》明确,将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节能环保准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深化城市扬尘污染治理、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实行环境信息公开、提高环境监管能力等12个方面,具体展开治理工作。

这一治理思路的得出,在该汇报材料中可以找到一组相关的数据:“主城区颗粒物污染中城市扬尘约占55%,机动车尾气约占25%。”

“我曾做过一个试验,如果将汽车停放在主城区的户外,用纸巾擦拭后,擦拭后的纸巾呈现灰黑色。但如果停放在呈贡,擦拭后的纸巾则为黄色。”昆明市政协委员陈增会说,这说明主城区的扬尘主要是尘土颗粒与汽车尾气的混合物,而呈贡则主要是尘土颗粒。

粉尘来自于哪里?如何防治?

放在全国,昆明的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追赶态势。但拥有蓝天、白云、阳光,昆明人在城市中轻歌曼舞,十分惬意。

印象中,“空气质量差”“呼吸不好”等,都是些与昆明关系不大的词汇,令昆明人引以为自豪的蓝天白云,似乎不会在昆明人眼前灰飞烟灭!

然而在当天的介绍中,记者注意到,城市扬尘是昆明大气污染的主要问题,根据监测结果分析,颗粒物作为昆明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全年占比高达90.9%。在昆明主城区,颗粒物最主要的来源是城市扬尘,主城区颗粒物污染中城市扬尘约占55%,机动车尾气约占25%,工业排放约占10%,生活源及第三产业等约占10%。

工地扬尘、渣土车扬尘。在委员们的建议中,这是着重探讨的话题。

在昆明市环境保护局的这份汇报材料中,有这样的表述:城市扬尘治理方面,2014年底前,制定并完善工程建设工地及拆迁工地扬尘管理措施办法,落实以企业负责人为核心的扬尘控制责任制。

昆明城市建成区及周边地区的工程建设施工现场,必须做到“六个百分百”,即施工现场100%标准化围蔽、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拆除工程100%洒水压尘、出工地车辆100%冲洗干净、施工现场长期裸土100%覆盖或绿化。到2017年底前,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进行建筑垃圾(含渣土)运输、处置的车辆基本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实现全程监测。

“对拆迁工地来说,如果先洒水,再拆迁,再洒水,肯定能避免大量扬尘带来的污染。”委员们说,目前,昆明治理大气污染,要抓住关键和重点,主要针对颗粒物和尾气,通过有效的减排措施,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程度。而针对扬尘和汽车尾气占污染物80%的现状,应该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对污染进行有针对性的减排。例如,对于扬尘可细分为拆迁工地、建设工地、道路扬尘等,然后根据分类,采取相应的监管和治理措施。

精细治理,渣土车扬尘,多年来,这无疑是民间质疑“大黄疯”的缘由之一。

这几年,对渣土车的关注就没有停止过。然而,“渣土车的整治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治理效果不是很明显。”昆明市政协委员沈金泉说。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关注渣土车这一市民反映极其强烈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也感到渣土车真的很疯狂,今年,我通过提案的方式来进行呼吁。”沈金泉告诉记者,在他居住的附近,就有渣土车经常行驶的路段。

去年,沈金泉所提交的一件名为《关于对渣土车等重型车加大整治力度的建议》的提案经协商后被确定为昆明市政协主席督办的重点提案之一。

“纵观近年来昆明的城市建设,昆明市委、市政府加大城市管理的力度,通过在主城区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等系列工程,完成了北京路、春城路等30多条道路的综合整治,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沈金泉说。然而,随着昆明市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土方车”、“混凝土搅拌车”等一大批渣土车引起的抛洒滴漏、带泥上路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闯红灯、闯、超载超速、牌照污损、改变车道等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土方车泼洒乱倒”、“渣土车吃人”等新闻屡见报端,渣土车等重型车事故不断,对这些车辆的整顿刻不容缓。

“治理空气污染不能由政府部门‘单打独斗’,要让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才能取得根本性突破。”王云伟委员说,昆明要继续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要出台鼓励措施,提高新能源机动车的使用率;实行大气污染举报重奖制度;鼓励小区设置“人造雾”系统,增加空气湿度,减少灰尘。

铁腕“治气”公安设立了环保分局、法院设置了环保法庭、检察院增设了环境资源检察处……近年来,昆明市在环保方面的“动作”较多,备受外界关注。

关键在于执行

“生态环境好,保护压力也大。”昆明市政协委员刘家屹说,从环境保护来看,昆明市委、市政府历来都很重视,这些机构的设置以及出台的各种政策,算得上是铁腕治污。

然而,在协商会场,委员们多次强调关键在执行。

在空气污染治理中,新能源总是与大气污染联系在一起。

针对大气污染治理,在去年昆明市出台的《实施细则》中,有许多“动向”也许值得关注:汽车尾气治理方面,将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和天然气汽车,要求各地逐步采购天然气、双燃料等新能源汽车。今年年底前,基本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2017年底前,基本淘汰昆明市行政区域内的“黄标车”。今年内,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工作和环保标志管理工作。

而在削减PM10污染的其他措施方面,《实施细则》还明确,要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主要因素予以审查。

第6篇

“天使之城”变“雾都”

1943年7月,美国西岸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城市洛杉矶遭到袭击。资料照片显示,当时的洛杉矶市中心多次被烟雾“占领”。数千人出现咳嗽、流泪、打喷嚏的症状,严重者眼睛刺痛、呼吸不适,甚至头晕恶心。

一时间,城内谣言疯传:这是日本人针对洛杉矶的毒气攻击。然而实际上,袭击并非来自外敌,当地弥漫在空气中的污染物“杀人尘”才是元凶。

随后,洛杉矶经常在夏季出现烟雾不散的严重污染现象,成为美国最早陷入空气污染的“雾都”之一。

1943年烟雾事件发生后,公共事务局要求市工程师拿出解决办法,洛杉矶市也很快成立了烟雾委员会。最初,所有人都将毒气的产生归罪于工厂排放。卫生部门开始排查工业排放,有工厂被迫关闭,然而情况并未好转。

研究发现,“杀人尘”属于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造成。光化学烟雾中除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外,主要含臭氧和醛类物质等,也有细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有直接影响。

由此,洛杉矶开始了一场治理空气污染之战。当时,也许谁也没有预见到这场战争会长达几十年,至今仍在继续。

空气污染问题专家迈克尔·霍夫曼教授说,在美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期,不少没有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都会患上严重肺部疾病。

据加州理工学院多名教授回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学院里生活数月的人甚至不知道几英里外有座高山,而被称为“杀人尘”的空气污染物使不少人罹患疾病甚至死亡。

1979年9月,洛杉矶空气中的臭氧含量临界“危险点”。1989年秋天,美国《洛杉矶时报》在头版登载了一幅洛杉矶市郊高楼大厦轮廓线的照片,烟雾笼罩了整个洛杉矶市中心,能见度已降至三个街区。

环保意识的觉醒

事实上,不只是洛杉矶,美国多个城市和工业地区二战后都曾发生过重大空气污染事件,空气污染物使不少人罹患疾病甚至死亡。

资料显示,得克萨斯州焚烧炉因焚烧废旧汽车电池冒起蓝黑色浓烟;凤凰城刮起沙尘暴;亚利桑那州的煤矿公司作业现场,阳光照亮的是浓重的黑色……这些让人难以忍受的污染事件也促使当时的美国政府和民众反思无秩序工业开发带来的环境代价。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和环保活动家蕾切尔·卡森所著的《寂静的春天》开始在《纽约客》杂志上连载。这部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敲响了人类将因破坏环境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警世之钟。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也是从那年开始,美国民众从多个领域发起倡导环保的活动:内布拉斯加州的大法官弗雷德·巴恩斯带头骑自行车上班;建筑师探讨循环利用金属管和饮料软包装来建造环保房屋;科罗拉多大学学生开展实验,研究城市烟雾走向;在密歇根州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一辆新能源汽车成了全场焦点……

霍夫曼教授说,治理空气污染,最重要的是政府、企业和民众各界都能对环境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公众意识对于空气污染治理的作用尤为重要,这不仅因为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经济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也因为公众人数众多占据各项措施实施的基本层面,更重要的是公众可以起到对立法、企业和其他各界的监督作用,民间组织还可成为环境治理的主力军。

《寂静的春天》出版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种环保组织也纷纷成立。环保运动兴起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不少大企业也行动起来,力图为自己塑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形象。

制定多项法律

随着民众对污染源和排放物及其危害认识的增加,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美国在政府层面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1970年1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国家环境政策法》,确定了国家环境保护目标,要求政府所有部门的工作都要考虑环境因素,成为美国最早确立的整体环境政策,也为创立美国环保署奠定了法律基础。

同年12月,环保署成立,其任务是“修复被污染的自然环境,建立新规则,引导美国人民创造更清洁的环境”。在此之前,联邦政府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应对危害人体健康及破坏环境的污染物问题。

而针对空气污染问题,20世纪50年代之后,美国联邦政府就颁布了多项立法和修正案,提出空气污染控制政策。

1955年,美国出台第一部空气污染治理立法《空气污染控制法》。而美国国会在1963年通过的《洁净空气法》则成为最重要的一部空气污染控制法案,该法案首次指出空气污染是跨地区的全国性问题,美国此后开始根据该法案颁布全国空气质量标准。此后几十年间,该法案又经过了数次修改,其中1970年《洁净空气法》加强了对汽车排放尾气的控制。1990年该法案经过再次修改,规定了更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并针对189种有毒污染物制定了新的控制标准。

研究表明,美国的空气污染主要由六大因素所致:气态污染物、温室气体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可吸入颗粒物(PM)以及气候影响。其中,PM 2.5属于可吸入肺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

根据《洁净空气法》,环保署须定期审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2006年,美国环保署针对PM 2.5标准进行了最新一次修订,规定全美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任一地区、任一24小时周期内,PM 2.5最高浓度由先前的每立方米65微克降至每立方米35微克,而年平均浓度标准则是每立方米小于等于15微克。直径在2.5微米到10微米之间的可吸入颗粒物(PM 10)的标准为24小时周期内每立方米150微克。

综合治理污染

作为最早遭受“杀人尘”袭击的地区之一,加州,特别是洛杉矶地区为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努力,也因此成为美国战胜空气污染的重要实验基地。

自《洁净空气法》颁布以来,尤其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加州和洛杉矶地区采取了大量的治理措施和控制办法。首先,在洛杉矶市出售的汽车须是“清洁的”,而且要求1994年以后出售的汽车全部安装行驶诊断系统,即时监测机动车的工作状态,让超标车辆及时脱离排污状态和接受维修。而且,加州通过了严于联邦的《污染防治法》,引导并促使美国和外国汽车生产厂商改进汽车的排放性能。

洛杉矶市采取了包括增加停车收费等多种方式,鼓励多人合乘一辆汽车,减少公路上的实际行驶量和尾气排放。政府还通过低息贷款和补贴的方式鼓励人们尝试使用清洁燃料的汽车。

此外,加州是美国第一个在燃料泵上装配橡皮套的州,套内的填充装置可以减少汽油蒸气逸入大气。同时,加州在替代清洁燃料的研究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据了解,加州是世界上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置最多的地方。

在此基础上,联邦各州实施各自的治理计划是美国空气污染控制的重要步骤。根据环保署制定的多项标准和政策,美国各州必须定期提交空气质量达标的详细实施计划。如果没有提交计划,或者没能有效执行计划,环保署将会采取强制性措施,确保达到空气质量标准。联邦政府部门如能源部、环保署等也不断推出各具特色的空气污染治理项目。

第7篇

关键词:室内空气;分离;净化

中图分类号:X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6-0045-02

1 引言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度过,因此,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和工作质量。据研究表明,室内污染物来源渠道广泛,种类多样,主要为居住环境中所散发出来的氡及其子体和由装饰材料中挥发出的甲醛、氨气、苯系物等污染物等组成。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室内空气污染治理也正成为环境工程新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空气净化技术类型多样、研究广泛,本文着重对室内净化技术和相应净化装置进行评述。

2 分离净化法

2.1 通风法

通风法由自然通风和换气机通风组成,具有方便快捷、经济高效、受时间、资金限制较小,对设备要求不高,净化效果好等特点。其对密闭性不高的场合的净化效果最佳,比如居室、车站的候车厅、医院、图书馆等。但其受污染程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较大,一般,对中度以上的室内污染无法起到净化作用。

2.2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较高吸附性能的吸附剂来实现对室内空气中有害成分的吸附净化。其具有对恶臭有害气体的吸附选择性低、净化效果好等优点,是净化有害气体的常用方法之一。常用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分子筛、硅胶、活性氧化铝等。其中,活性炭在室内气体净化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对活性碳的改性以提高其净化效能已成为室内空气吸附净化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活性碳改性中,活性炭纤维表面积大、吸脱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形态多样,在环境治理中的效果显著,在环境工程治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活性炭纤维作为环保材料,技术应用尚未成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加强活性碳材料的研究是促进室内空气吸附净化的重要途径。

2.3 过滤法

过滤法是通过分离空气中的悬浮颗粒来实现室内空气净化的方法。依托过滤净化原理,研发出适用于室内空气净化的净化器。早期的净化器中,因受技术的限制而使得其中的吸附材料层很薄,这会使净化器因饱和而失效,因此,过滤净化的应用大大受到限制。但是对高效吸附材料的选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滤料层薄而带来的吸附不足的问题,在滤料应用中,HEPA滤料比表面积较大,化学吸附作用较强,能高效滤除空气中微粒物、烟尘等,在室内空气净化中应用较为普遍。与此同时,扩散管技术是一种利用气体和颗粒物扩散系数的差异,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分离的重要过滤方法。

2.4 催化氧化法

催化氧化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有害气体氧化分解成无害物质的空气净化方法,具有净化效果好,效率高等优点。相比吸附材料,催化剂在空气净化器中的应用可以大大延长净化器的使用寿命。该法可分为传统催化法、等离子体催化法、纳米材料光催化法等。传统的催化法适用于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较低的区域,运行费用相对较高;等离子体催化技术对污染物的净化选择性低,净化效率高,设备价格昂贵,同时容易产生CO、O3和氮氧化合物等,造成二次污染,因此需增加对二次污染物的后处理过程。而纳米材料光催化技术是最新催化氧化技术,其具有能耗低、操作简单、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但利用太阳光的比例低、反应速度较慢。该项技术在污染空气治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气体净化设备

3.1 常用气体净化设备

常用气体净化设备中,依据吸附法原理而研制出的吸附器应用较为广泛。其形式多样,可分为立式、卧式和环式3种,不同形式的吸附器并联优化使用可大大提高吸附剂的吸附效率。但是,此吸附器应防止尘粒的堵塞作用发生。而吸收法则是使气体通过水、氢氧化钠、氨水等特定吸收液,使有害气体溶于吸收液中,以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在净化设备中,净化效率较高则是吸收塔部分。

3.2 空气消毒设备

在空气消毒设备中,消毒效果较好的是高强度紫外线辐射空气消毒器和高效空气消毒洁净器。

第8篇

室内空气污染物来源于装修材料。甲醛的来源:室内装修或家具中使用的材料,诸如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刨花板、贴墙布、壁纸、化纤地毯、油漆、涂料、粘合剂等等均不同程度地含有甲醛或可水解为甲醛的化学物质。这些残留的或分解出来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中释放,最长释放期可达十几年。苯及甲苯、二甲苯的来源:①作为有机溶剂,如油漆的添加剂和稀释剂;②防水材料添加剂;③装饰材料、人造板家具等使用的粘合剂的溶液。因为国家对苯含量控制比较严格,所以很多材料以甲苯、二甲苯替代苯,苯对人体的危害性大于甲苯和二甲苯。氨主要来源: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外加剂,在我们南方地区,防冻剂使用较少,所以氨的含量相对较少,还有来自于室内装饰材料中的添加剂和增白剂;总挥发有机化合物TVOC主要来源:各种涂料,粘合剂和各种人造材料等。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主要在水泥、沙石、砖块中形成后,一部分会跑到空气中来,各种污染物对人体都造成一定的危害。

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室内环境甲醛、苯、TVOC、氨浓度进行检测时,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毕1h后进行。门窗只关闭一小时时,时间太短,室内污染物浓度一般不会超标,但是人们在房间睡眠时间一般不会低于8小时,此时房间大都是紧闭的,所以家庭室内环境检测时,建议门窗关闭关毕8小时-12小时,这样才能真正代表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因为门窗关闭时间直接影响污染物浓度的积聚。夏季,是甲醛、苯等装修“隐形杀手”活动最为猖獗的时期。高温、高湿、低压的环境加剧了潜藏在木地板、橱柜、墙面等各处的污染气体的散发,释放量比平时高出50%~70%。所以夏天7、8、9三个月是污染浓度最高的时候,一般建议新房装修后避开这三个月入住,至少空置3个月以上在入住,并且时常保持通风状态。

此外,虽然现在很多人装修时都打着“环保”的旗帜,但往往污染隐患也是层出不穷。这就涉及到一个家装污染的新概念“叠加污染”。据了解,目前很多人在装修时都以为采用环保材料就没有问题了,殊不知,即使采用是国家认定的环保板材,还是有一定释放量的,大量使用环保材料制作家具、吊顶、铺设地板等,过多地使用会令室内有害物质累积量增多,不利于有害物质挥发,加大空气污染,造成“叠加污染”,从而成为影响人体健康的元凶。

目前,市场上流行竹炭、活性炭、光触媒、负离子等多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不同的治理方法有不同的利弊特点,哪种治理办法适合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要盲目选择。

1.光触媒

光触媒技术是新近从国外引入,应用较多的一种,对重度污染具有治理见效快的显著特点,但价格也最高。而且,据资料,光触媒在进行光合作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可能产生少量二次污染,对壁纸、木制家具的油漆表面等会有所影响。

2.臭氧

另一种被较多采用的治理技术是利用臭氧强氧化性,净化空气,杀除空气中的有害成分。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室内空气治理的一种常用、安全的物理方法,适用于中度、轻度污染。现在这一技术已经被医院等公共场所广泛采用。其最大的特点是不会生成任何残留物及二次污染。但采用这种技术对居室进行治理时,人要暂时离开房间,避免臭氧中毒。

3.高压电负离子

还有一种利用高压电离分解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办法,主要是用一种产生高压电的仪器,使苯、甲醛等有害气体经高压电离,快速氧化成负离子,与空气结合后,还原成氧气、水和二氧化碳。这种办法有见效快,无污染,不留死角的特点。可以定期采用,作为定期集中治理室内空气超标问题的选择。

4.炭

竹炭、活性炭等都是利用炭的吸收异味、吸附有害气体的原理,来治理室内空气污染。成本低廉,无毒无副作用,但是见效较慢。建议这种办法可以作为室内空气轻微超标的房间长期治理采用。

此外,常打开窗户通风换气是清除室内废气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不是有害气体严重超标,一套居室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三个月左右,就能挥发掉大部分有害物质。另外,在居室内放一些抗污染的花草,也能起到“空气净化器”的作用。如:常青藤能让90%的苯消失;吊兰能“吞食”室内96%的一氧化碳、86%的甲醛和过氧化氮等;天南星的苞叶能吸收80%的苯、50%的三氯乙烯,仙人球、芦荟等都具有空气净化功能。

要慎重选择治理污染方式,防止一些从事室内污染治理企业为追求利益,不负责任地乱用,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还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我们的身心健康,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选择正确的治理方法都是现在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第9篇

编号:G40(2015)20-04-02

作者:李孟魁

由于室内污染物具有复杂多样、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而且国内现有室内污染治理技术并不是太成熟,治理产品并不能包治百病,若出现严重超标危害身体健康,且治理产品无法解决问题时,应考虑拆除。

1.污染源的控制

(1)使用最新空气净化技术 对于室内颗粒状污染物,净化方法主要有静电除尘、扩散除尘、筛分除尘等。净化装置主要有机械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荷电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等。从经济的角度考虑首选过滤式除尘器;从高效洁净的角度考虑首选荷电式除尘器。 对于室内细菌、病毒的污染,净化方法是低温等离子体净化技术。配套装置是低温等离子体净化装置。 对于室内异味、臭气的清除,净化方法是选用0.2~5.6微米的玻璃纤维丝编织成的多功能高效微粒滤芯,这种滤芯滤除颗粒物的效率相当高。 对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如苯系物、卤代烷烃、醛、酸、酮等的降解,采用光催化降解法非常有效。例如利用太阳光、卤钨灯、汞灯等作为紫外光源,使用锐态矿型纳米TiO2作为催化剂。

(2)合理布局及分配室内外的污染源 为了减少室外大气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对城区内各污染源进行合理布局是很有必要的。居民生活区等人口密集的地方应安置在远离污染源的地区,同时应将污染源安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口方向,避免居民住宅与工厂混杂的问题。卫生和环保部门应加强对居民生活区和人口密集的地方进行跟踪检测和评价,以提供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

(3)加强室内通风换气的次数 对于甲醛、室内放射性氡物质等,应加强通风换气次数,尤其是对甲醛的污染治理,其方法有三种:一是使用活性炭或某些绿色植物;二是通风透气;三是使用化学药剂。室内放射性氡的浓度,在通风时其浓度会下降;而一旦不通风,浓度又继续回升,它不会因通风次数频繁而降低氡子体的浓度,惟一的方法是去除放射源。 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家居,而是所有的室内场所都存在,如宾馆、酒店的房间、餐厅、娱乐场所和商场、影剧院、展览馆等,还有政府部门的办公室、会客室、学校以及其他办公场所。除重视科研与监测、加强队伍建设、制定行业标准、加强立法与宣传外,同时还要加大经费的投入,采用高新技术,研制新的高效率室内污染净化装置,消除室内空气污染,保障人们身体健康,这是十分近切而必要的。 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逐步深入,人们对生存空间的质量越来越关注,对室内环境污染治理也日益重视。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室内环境污染治理的状况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改观。

2.污染治理技术

随着人们对室内污染的逐步重视,使室内污染治理技术应用得到逐步推广,室内污染治理产品也越来越多,目前国内主要有以下3种方法:①物理净化:坚持打开门窗换气,使挥发出的有害气体不滞留在室内,新装修的房间每天通气换气至少3~5小时,如此保持通风3个月后再入住;在室内摆放有吸附作用的植物,如芦荟、吊兰、常青藤等;还可选用空气净化装置。②化学净化:采用离子交换和光触媒技术让有害气体分解。③生物净化:使用特种酶让有害气体进行生物氧化。

(作者单位:河南省滑县第二高级中学 456400)

第10篇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 经验 英国 启示

一、引言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遇到环境污染事件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英国伦敦由于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大量燃烧煤炭,烟尘超量排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导致上万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使此次事件成为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自此之后,英国政府痛定思痛,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煤炭燃烧、减少尾气排放,如今大气污染已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也得到根本改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经验,这些经验及教训为广东省治理雾霾天气带来诸多启示与借鉴。

二、英国大气污染防治主要经验

(一)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伦敦烟雾事件之后,英国政府非常重视立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经过60余年的努力,目前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大气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与中国类似,英国早期也主要采取“末端治理”来治理空气污染。伦敦市于1954年出台《伦敦城法案》,控制烟雾排放;1956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1968年修订),将伦敦治理模式普及全国。《工业环境健康和安全法》(1972)规定所有污染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有毒害气体排入大气,否则予以严厉处罚;《空气污染控制法案》(1974)规定公众对环境质量的申诉权和工业燃料含硫上限。这些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燃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进入20世纪7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业污染成为伦敦空气质量的首要威胁,为此政府出台系列措施,包括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抑制私家车数量以及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措施以寻求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寻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综合性措施,出台了《道路车辆监管法》(1991)、《清洁空气法》(1993修订)、《环境法》(1995)、《大伦敦政府法案》(1999)、《污染预防和控制法案》(1999)及《气候变化法案》(2008)等一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法案,对其他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约束,制定明确的处罚措施,以控制大气污染。同时,从1995年起,英国依据当年出台的《环境法》,开始制定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随后英国提出《能效:政府行动计划》(2004)、《气候变化行动计划》(2005)、《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2005)、《低碳建筑计划》(2006)、《退税与补贴计划》(2007)、《英国能效行动计划2007》、《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2008)及《低碳转型计划》(2009)等一系列计划与政策,积极改善环境空气质量[1]。

英国大气环境相关法律不仅体系完备,且范围广泛,涵盖了大气污染和尾气排放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英国治理大气污染的过程就是相关法律法规不断修订和完善的过程。

(二)公开公平的公众参与模式

英国公民在环境问题的讨论、决策、监督、执行上,有深厚的自治传统和强大的社会根基。英国注重通过立法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是最早将空气治理信息向民众实时通报的国家。官方网络向市民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以及各污染物每小时的浓度和一周趋势图。英国公民获知空气信息的途径也不被官方独家垄断。公民能直接透过《自由信息法》向政府环保机构索取相关数据,不得被拒绝。政府开设的“英国空气质量档案”网站、民间组织与伦敦国王学院环保组织合作开设的“伦敦空气质量网络”均伦敦地区实时空气质量数据。政府绝不敢指责民间监测组织“非法”、“违规”、“不科学[2]。

(三)重视发挥经济手段作用

英国不但重视通过强制性的法律达到环境治理的目的,还重视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企业自愿减排。经济手段强调“谁污染、谁治理、谁花钱”,除可增加政府财税收入外,经济措施同传统的行政命令相比具有持续的刺激作用,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鼓励人们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法减少环境污染,削减污染物数量,逐渐形成自愿减污的环境治理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就开始通过征收环境税、排污权交易、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达到降低治理成本,提高环境治理效率的目标。作为经济干预手段,财税措施对改善英国环境质量效果明显。

(四)注重科技创新及应用

在英国治理空气污染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发挥了关键的指导性作用。英国政府鼓励企业采用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改革生产工艺,优先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工艺,这是防治大气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政府层面上,积极组织、引导和企业生产采用先进工艺;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企业自愿采用先进技术减排,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公众参与和社会激励手段,迫使企业淘汰落后工艺,积极采用更好的减排技术。

三、广东大气污染防治问题与挑战

(一)大气污染源排放结构复杂

目前,广东大气污染正在从煤烟型污染向煤烟型和机动车尾气型污染相复合转变。在城市内部,各类排放源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地理位置排放多种污染物,构成了复杂的大气污染排放结构。

(二)环境空气质量要求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环境空气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国家也适时收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广东部分城市大气污染物整治工作压力巨大。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占全省近80%的多种大气污染物在这一狭小空间集中排放,对珠三角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带来巨大挑战,使珠三角成为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大气复合污染的典型地区。

(三)多方参与、多措并举的污染治理模式还未完成建立

广东省在大气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标准制订方面,还有巨大的改进空间,特别是在公众参与机制、促进企业自愿减排的经济激励政策等方面还没有形成较完善的体制。

四、启示和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机制

财税约束与财税激励是英国运用市场机制进行环境治理的显著特征,英国经验表明,完善、有序的排污权交易体系对鼓励企业改进工艺流程、减少污染物排放发挥着重要作用[3]。广东省也应借鉴英国经验,注重采用经济激励方法实现大气环境治理目标。目前,我省已经初步建立了排污权交易制度,仍应配套完善财税政策,简化行政干预,充分发挥财税作为环境治理的市场调节作用,对主动进行节能减排和设备改造的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实现奖罚结合的治污方式;同时,应健全交易市场的监督制度,履行政府部门在排污权交易中的监管职责。

(二)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完善法规规章。加快《广东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制修订工作,完善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应急预警、责任追究等制度,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机衔接,按照“谁污染谁负责、多排放多负担”原则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健全标准体系。加强广东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修订和完善广东省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体系。

(三)完善全社会参与机制。

从英国公众参与实践成效看,公众参与不仅提升了公民的环保意识,又对政府的环境行为施以重大影响,倒逼政府谨慎处理环境议题。建议广东省建立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和重污染行业企业环境信息;建立和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探索将公益诉讼引入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将其纳入普通民事诉讼、法律援助制度,进而形成系统有效的环境权益救济制度,将公众日趋增长的环境权益诉求纳入规范有序的管理中,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通过地方立法赋予公众对环境执法行为的监督权,明确规定公众参与监督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和协助环保部门查处大气环境违规违法案件的途径与方式。

(四)强化科技支撑。

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广都离不开技术进步和创新。要进一步加大大气污染领域软科学研究力度,加强相关技术、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切实提高大气污染治理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发展脱硫、脱硝、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相关技术产业,支持环保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废气处置和利用的产品、设备。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人才与队伍建设,加强人才交流与人员培训,切实提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科学素质和管理协调能力,逐渐形成国内一流的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咨询团队、技术研发团队和环境管理团队。

【参考文献】

[1] 张孝德,梁洁. 从伦敦到北京:中英雾霾治理的比较与反思[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4, (03): 51-63+71.

第11篇

关键词:秋冬季节;CO浓度;污染特征

近年来雾霾问题成为环境重污染问题研究的重点,北方地区雾霾问题高发时段为秋冬季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雾霾天气常现。重污染天气下环境空气中CO浓度维持高位,经常性超标,人们长期吸入CO,会对人体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加强重污染天气污染问题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

1 重污染天气概述

京津翼中部区域在秋冬季节极易发生严重雾霾天气,此区域处于高污染气团传输的主要区域,受到幅合带的影响,使得区域间污染物不断相互输送。据相关数据统计分析,2013年到2016年期间内,京津冀中部地区平均浓度,均超过了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标准,基于环境保护部所的有关2013年重点区域,以及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所示,京津冀中部区域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在秋冬季节重污染问题尤为凸显,进入秋冬季后,京津翼区域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上涨,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大是造成环境重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京津翼区域中部在秋冬季,其空气CO浓度偏高问题较为常见,CO浓度严重超出我国空气质量标准。CO排放量超标是造成环境重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强排放管理。

2 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下CO浓度偏高原因分析

秋冬季节京津翼区域中部重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以及气象条件造成的。CO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如下:

(1)污染物排放强度大。京津翼区域产业发展,主要以火电与钢铁等为主,沿太行山布局,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区域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进而使得污染物排放量较大,这些均是CO浓度偏高的原因。京津翼区域人口部分集中,而且人口数量多,煤炭消费量大,烟粉尘排放量高于全国水平,近3-4倍,在冬季采暖期间CO增加量较大。

(2)气象因素。极端气象条件因素,是造成京津翼区域中部环境中CO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2015-2016年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使得京津翼区域气候明显异常,进而使得第四季度京津翼区域中部温度相对较高,不利于空气污染扩散,重污染问题频发。京津翼区域的重污染天气中,CO浓度偏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民用散煤与小锅炉等是CO排放的主要源头,加之工业排放等,使得污染物在如此气象环境下极易超标。

(3)管理力度因素。虽然京津翼区域已经实行联防联控政策,来控制重污染问题,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为区域联防联控克服秋冬季重污染问题,提供了治理方向,以及有效措施,但是对于CO浓度偏高问题,还需要加强管理力度,针对CO主要来源,加强控制,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控制CO排放量,做好清洁排放工作,从源头上抑制CO的排放[1]。

3 秋冬季重污染天气下CO浓度偏高问题应对建议

3.1 加强源头控制

空气中的CO主要来源于在碳物质燃烧不充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进而造成的重污染问题。同时汽车尾气中CO排放也是造成空气中CO浓度偏高的问题。基于此京津翼区域中部若想降低CO浓度,减少重污染天气的发生,则需要从燃煤方面、工业生产方面、居民生活方面等加强控制。对于此类问题,京津翼区域早已开展各方面控制,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重污染问题影响因素较多,难以实现有效控制,其工作量较大,对此则需要针对造成重污染问题的主要因素,明确污染控制与治理工作重心,加强各方面的管控。针对CO浓度偏高问题,则需要加强清洁能源的开发,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机动车CO排放量。对于工业生产所存在的CO排放问题,则需要加强企业管理,优化工艺,督促其加强技术创新,使用节能设备,做好污染物排放前处理工作,降低CO的排放[2]。

3.2 加强京津翼区域联防联控力度

对重污染环境中CO浓度偏高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提高重视程度,同时也需要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产生,并不是一时一日形成的,而污染治理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实现的。京津翼区域正处于后工业化发展时期,现燃煤与机动车等污染物排放量较大,使得CO排放控制任务依旧艰巨,而想要改善环境污染问题,降低CO排放,提高空气质量,还需要推进污染物减排工作。做好京津翼区域以及周边地区的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工作。重污染天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气象,主要来源是CO,基于此改善气象条件,则极有可能结束重污染过程。京津翼区域消除环境重污染问题,则需要积极的调整能源利用方式,以及工业生产方式以及运输方式,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是长期过程,需要区域内各城市以及部门,共同做好协同合作工作,致力于解决问题,不推诿责任,加大本地污染治理力度,减少CO排放量,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几率,提高气象环境质量,则能够减少重污染天气的发生,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4 结束语

秋冬季节是京津翼区域极易发生重污染天气的时节,重污染天气中,CO浓度偏高问题较为常见,对于此问题,则需要加强CO污染物来源分析,总结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降低气象条件引发重污染问题的几率。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工作,并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需要区域内各城市加强合作,共同做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室内污染;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R1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10-0022-03

1 引 言

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室内装修在单位和家庭的需求日益增加,装修的材料层出不穷,使得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及种类越来越多,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

人类有90%的时间是在室内工作和生活的,加上现代建筑物密闭程度增加,新风量不足,使室内空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增加了人们与污染物的接触机会。

有关报道显示全世界每年有 280 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装修污染 [1]。杭州市室内空气检测发现,总挥发性有机物的点超标率和户超标率分别为 63%和 80%[ 2]。室内空气污染危害着全人类,所以,防治空气污染不仅是环境专家们研究的焦点,现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2 室内装修后空气污染种类

2.1 甲醛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较高毒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之一。甲醛主要来源于装饰材料中的胶合板、贴面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同时,墙布、墙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油漆、涂料、家具和地毯也少量存在,在这些装修材料中,使用的粘结剂大多是以甲醛为主要化学成分的脲醛树脂胶,材料中残留的和未参与反应的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杭州市居民室内空气甲醛户超标率 38.7%[2];某部队营房甲醛超标尤其以会议室和办公室严重,甲醛最高浓度达 0.65 mg/m3,是国家标准的 6.5 倍[3]。

2.2 苯及其同系物

苯是无色具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甲苯、二甲苯属于苯的同系物,都是煤焦油分馏或石油的裂解产物。苯及其苯系物在装修中被大量地用作涂料、油漆中的溶剂和稀释剂,从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杭州市居民室内的苯、甲苯、二甲苯各监测 107点,超标率分别为 2.8%、7.5%和 9.3%,最大超标倍数为 3.8倍、5.8倍和 6.4倍,提示装修居室污染情况较严重[2]。

2.3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TVOC的主要成分有烃类、卤代烃、氧烃和氮烃,包括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物质。杭州市室内空气检测发现总挥发性有机物,其点超标率和户超标率分别为 63%和 80%,卧室和书房中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高于客厅、厨房和餐厅。甘肃省环境监测站对室内环境空气中TVOC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人们停留时间占 1/ 3 以上的卧室污染最严重,其中衣柜残留TVOC浓度最高[4]。

2.4 氡

氡是由镭衰变产生的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惰性气体,它没有颜色,也没有任何气味。 氡原子在空气中的衰变产物被称为氡子体,为金属粒子,常温下氡及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某些花岗岩制品、瓷砖、建筑水泥、矿渣砖和地基土壤中容易释放氡[5]。当室内空气流通不良时,氡气往往超过规定的标准。

2.5 氨

氨是一种无色而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高温时会分解成氢和氮, 有还原作用。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防冻剂和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早强剂,同时,氨作为良好的增白剂,也可来自于装饰材料。

3 室内装修后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3.1 甲醛

甲醛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致畸变、致突变作用,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白血病,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更大,可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青少年智力下降。当甲醛浓度达到30mg/m3时,即可导致人死亡[6]。

3.2 苯及其同系物

[JP4]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接触高浓度的苯(12~16mg/m3)具有发生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危险。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苯是致白血病物质的证据。有研究证明经口投予受试动物苯也会引发固体瘤。急性高浓度的苯可引起中枢神经抑制和发育不全性白血病。甲苯、二甲苯的主要作用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及引起粘膜刺激,甲苯的急性毒作用为神经毒性和肝毒性,而二甲苯的则为肾毒性、神经毒性和胚胎毒性。

3.3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许多TVOC如甲醛、萜烯、乙酸甲酯、n-丁醇、二甲苯、甲苯、四氯乙烯、壬醇、n-十一烷、十四烷、萘和二氯苯各自的浓度往往不高,但若干种 TVOC共同存在于室内时,其联合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们具有神经毒性、肾毒性、肝毒性或致癌性,并可损害血液成分和心血管系统。

3.4 氡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氡列为19种主要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氡及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容易在呼吸系统聚集并在局部区域不断累积而诱发肺癌。

3.5 氨

氨属于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的组织都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吸收组织中的水分,使蛋白质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组织细胞的结构,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短时间内吸入大量氨气可出现流泪、恶心、乏力、咽痛、声音嘶哑、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等。高浓度的氨还可以通过三叉神经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搏、呼吸停止。

4 防治措施

4.1 装修前控制

“有装修就有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的源头是始于装修,因此,从源头控制是防治的重头戏。设计时应以简约风格为主,做好新风量和气流组织设计工作。在装修居室时,应牢固树立 “绿色环保” 意识。购买各类装饰材料时,应选择国家认可的环保品牌,让供应商提供相关的污染物的检测报告,确保安全。

4.2 装修中控制

装修过程中需要工人们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开放施工,确保使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含有苯及苯系等助溶剂和粘合剂的使用,控制混凝土防冻剂和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早强剂等应用,开创环保装修的新时代。

4.3 装修后治理

4.3.1 通风换气

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主要涉及增加新风量、保证新风品质和送风效率,重视湿度控制;新居装修后应该每天通风1~2h,经过至少两个月之后再迁入;购买新家具后尽可能放在空房间中通风一段时间后再使用。虽然通风换气对室内污染物的处理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通风换气只能部分降低甲醛及其他的挥发性有机物,且效果不够明显和彻底。

4.3.2 物理吸附

活性炭是常用的空气净化材料,可用来吸附空气中的微量有毒气体。如氨气、甲醛、苯系物等,但是净化过程中流动阻力大。虽然吸附法可以吸附空气中的多种污染成分,但是吸附剂大多具有专一性,难以应用于复杂的室内空气,并且当温度、风速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吸附的污染物就有可能游离出来,再次散发到工作区造成二次污染。

4.3.3 化学中和技术

环保专家研制出了各种光触媒、甲醛去除剂、克苯灵、除味剂,这些清除剂多采用综合技术,破坏甲醛、苯等有害气体的分子结构,从而中和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并进一步清除,最终达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目的,结合装修工程使用,能有效地降低人造板中的游离甲醛。

4.3.4 植物净化

植物能去除室内空气污染物并能点缀美化室内环境,植物治理毫无疑问是成本比较低廉的一种方案了。威廉•沃维尔公布了一份抗污染的绿色植物清单[7],在 24h照明条件下,常青藤能去除90%的苯,吊兰能去除 96%的一氧化碳和86%的甲醛,龙舌兰能去除70%的苯、50%的甲醛和24%的三氯乙烯。仙人球、芦荟等植物都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米兰、腊梅等能有效地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 另外兰花、桂花、腊梅等植物的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

4.3.5 净化新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空气污染净化的新方法不断出现。净化新方法有如下:①负离子净化法;②冷触媒/光触媒技术;③臭氧净化法;④静电除尘法;⑤纳米 TiO2技术等。

5 结语

由于室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加强对室内空气污染的预防,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传统的治理技术较为成熟,但却不同程度上存在缺陷;而新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成熟,成本较高。如空气触媒技术是目前较具市场优势的新技术,以后必将成为家居必备的产品。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技术正随着居住者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的提高而不断地朝前发展,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在无空气污染的居室中安心无忧的工作和生活着。

参考文献:

[1] 陈晓东,陈连生.中国室内装修污染及健康危害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 (10) :126~128.

[2] 张旭慧,周紫鸿,徐玲,等.杭州市室内装修空气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3):669~671.

[3] 张景兰,钱茜,王玉秋.某部队营房的室内空气污染调查[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7,24 (3) :179~180.

[4] 刘玉真.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 (8):748~750.

[5] 王喜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