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财务分析案例

财务分析案例

时间:2023-06-05 09:57: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分析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财务分析案例

第1篇

摘 要:案例教学由于其实践性、启发性、针对性和研究性,在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本文通过分析财务分析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有效解决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推动案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教学;财务分析;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Q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财务分析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转化为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是连接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这就决定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借助典型案例的讨论、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运用财务分析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财务分析》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把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特点

财务分析这门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分析技术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课程结束学生能针对不同公司的财务报告和案例写出财务分析报告,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运用主要的财务指标进行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创造现金流量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分析,如果仅通过教师的课堂传授,会使学生很难把复杂的理论、公式以及分析方法和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联系起来,陷入“为了计算而计算”的误区。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目标

财务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管理学科,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学生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财务分析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以及案例教学本身的特征,决定了案例教学能够成为培养财务会计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基于以上理念,本门课程立足于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教学为主,理论学习和分析为辅,将理论和案例高度融合起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的财务管理人才。

二、财务分析案例教学现存的问题

(一)案例本身方面,质量不高。

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案例资料的质量,目前我国财务报告分析案例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理论阐述内容多,实际分析内容少,操作性不强。很多案例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等刊物上的内容,没有根据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特点,进行整理、加工,不利于学生分析探究。第二,案例内容过多,重点不好把握,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综合性案例较多,针对课程知识点,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侧面的案例较少。综合案例,内容庞杂,存在多个知识点的交叉,一个案例篇幅长达几十页,学生看后,不知所云,教师用几周课才能讲完。第三,案例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应用性。现有财务报告分析案例以反面案例居多,正面案例较少,实际上反面案例都是企业在极其特殊情况下的一个个案,不具有普遍性。

(二)学生参与方面,积极性不高。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角,要求学生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鉴于目前财务报告分析质量不高,案例是过去例题的变形,或者案例内容多且陈旧和专业结合不紧密,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另一方面,如果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践,就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不能够从大量的资料运用相关的知识选择出恰当的案例用于实际教学,从而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三)不能跟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有效的结合。

财务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可以通过财经类网站查阅到,学生可以根据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但是,企业对外公开的年报资料是有限的,学生不能深入到企业的内部进行调研分析,这样就会导致分析的结果可能浮于表面,不能发现企业存在的真正问题,提出的建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值得商榷。

三、财务分析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组织恰当的案例,精心做好案例准备工作。

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是会计实践活动的真实再现,绝不可虚构。因此,财务报分析案例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只有案例具有真实性,学生才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思考问题,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更好地理解案例。在教学中,一般应选择我国上市公司实际发生的案例,同时要求案例要多样性,既有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经济活动某一方面单项的案例,又要有反映企业全面活动的综合案例,通过单项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分析技能的同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综合案例使学生系统掌握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其次是可读性。再次,对于每个案例的设计,应该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容易把握重点,利于对案例的消化、吸收,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

(二)积极引导,巧妙控制,组织案例实施。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财务报告分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学生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行业背景对企业的影响。其次组织案例讨论,对于单项案例,采用教师提问与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综合案例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从多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讨论、分析解答问题。同时,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提示,准确把握整体脉络和方向,克服冷场、离题和无谓争论,针对不同结论给予准确点评,避免学生因案例讨论的不同结论得出错误的判断以致对问题的分析陷入歧途。

(三)将学生进行分组,对某一个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分析。

学生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因此,可以在课程的设置上,采用理论教学和学生课内实践结合起来,理论教学部分,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把每部分教学进行任务分解,带领学生完成分组讨论,课内实践方面,带领学生进入机房,以小组分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EXCEL工具,对某一个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财务分析,把平时的课堂讨论、发言情况与上机操作的撰写相结合,要求学生的分析报告,要将文字与图表相结合,图文并茂,以加深对财务报告分析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两者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好课堂教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于楣,白琳.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81~84.

[2]闫双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2010(1).

第2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课堂教学模式;案例教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与完善,同时,也促进了财务分析学在我国的发展,使其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它包括的内容广泛,涉及问题繁多,主要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财务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的盈利状况、营运状况、权益状况、风险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经营者、债权人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

文章旨在研究有效的财务分析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财务分析课程最终的教学目标。

一、财务分析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强化财务报表编制环节是学生掌握财务分析方法的基石

财务分析课程虽然是在《会计学原理》、《中级会计学》等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但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对于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及流程掌握不够熟练,这就影响到学生对于财务分析方法的掌握。因为他们不理解报表项目,不理解项目数据的来龙去脉,就会死记硬背财务分析中所涉及的财务比率公式,死记公式的含义,生硬地解释数据变化的原因。对此,我每次正式讲解财务分析理论之前,总要利用一些课时训练学生财务报表编制的能力。这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先修课程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为后续财务分析理论的讲解打好基础。我认为,学生如果连财务报表都不会编制甚至不理解,何谈财务报表分析。而财务分析的依据主要就是财务报表,因此,强化财务报表编制环节是学生掌握财务分析方法的基石。

(二)扩展学生相关学科知识是充实财务分析内容的关键

财务分析课程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体制改革与现代公司制的出现,财务分析的领域不断扩展,早已不限于初期的银行信贷分析和一般投资分析,在资本市场、企业重组、绩效评价、企业评估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财务分析的内容要充实,以满足不同的财务分析主体的需求,做到财务分析信息的多样性,即内外部信息的结合、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结合、定期与不定期信息的结合以及数字与文字信息的结合。仅凭掌握几个主要财务比率的计算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的第二点就是利用课余时间拓展相关学科知识,如企业管理战略、财务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等,特别指出企业管理战略中的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和SWOT分析法,以及市场营销的各种策略都是可以渗透到财务分析内容中的。只有掌握的知识越多,财务分析才能越透彻、全面而充实。因此,扩展学生相关学科的知识是充实财务分析内容的关键。

(三)实施课堂案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途径

实施课堂案例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途径。我采用案例教学和实例、范例辅学的二元教学模式。而实例的内容是完全真实的特定事件,有明确的决策方案和最终结果;范例一般都是某件事情或者前人对问题处理的经验教训,有正、反两方面的素材。案例则是来自于现实,甚至可以说来自于实例、范例,编撰者根据需要将其进行适当加工整理后的素材,它是中性的,没有感彩蕴含其中,参与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

1.教师以案例进行导学

案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有着显著的差异。教师应根据课堂知识点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案例,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剥去案例非本质的细节,揭示其内部隐含的深层问题,启发学生,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系统综合分析,理解领会课堂上学到的财务分析方法。由于学生主导课堂教学,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不同意见的唇枪舌战就变成其获取知识和引发思考的动力。同时,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案例情境中,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分析实践,将实践上升到理论,更促进对理论的理解。如果说传统的授课模式是“结论导向”,那么案例教学则是“思维导向”。

2.学生以实例、范例进行辅学、验学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财务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我大多采用学生分组协作方式完成其对一个实例或范例的财务分析报告。首先,将学生每4人分为一组。要求小组人员分工利用网络或其他媒体资源选定一个研究对象,搜寻并汇总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所有资料,大家在一起协商提炼、整理。其次,要求小组成员根据所查资料,利用学到的财务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可以进行全面分析,也可以进行专项分析,分析方法、分析范围、内容不做统一要求,但最终必须形成书面材料,同时制作必要的课件。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针对所选的研究对象在课堂上阐述其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最后,在小组间相互点评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财务分析思路、选用的方法恰当与否、解决问题的路径以及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作出评价。

通过案例教学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个人潜质,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的完善措施

尽管自身在财务分析课堂教学中已有了一点经验,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改革要求的不断提高,仍须借鉴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先进经验,结合本校学生特点,进一步完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提高自编财务分析教学案例的能力

在过去的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都是选用现成的教学案例。实际上,对于现成教学案例的编写背景及内容有时并不十分理解,适用性不强,尤其是借用国外案例时,问题更加突出。这或多或少给教学实施造成了一定障碍,为了改善教学效果,应该在今后学习掌握自编教学案例的方法和技巧,编写出适合自己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案例。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有自编教学案例的能力,还要具备专业实践能力尤其是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利用课余时间,应该多与企业协作,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财务分析课堂教学内容,将有些抽象甚至空洞的理论转化成具体、现实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财务分析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在时间和空间上进一步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力度

作为一所综合型、应用型的大学,培养学生的双基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模式应该与其相一致,突出应用型的特点。教师应强调“师生互动”的教学理念,注重以学生为本,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学生多创造自我锻炼的机会。在学生的自我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教师解答问题,以求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如布置大量的查阅任务,但这种任务的执行一定使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教师只起到提示财务分析关键环节、解惑的作用。

(四)财务分析课程的考核评分标准化

财务分析课程的考核方式多以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为主,由于财务分析报告内容和形式的差异,评价方式也没有统一标准,且这种方式受主观因素影响比较重,缺乏公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质,应探讨多样的考核方式,使成绩构成多元化,并且合理制定考核项目,量化考核标准。

综上所述,有效的财务分析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教师要不断投身教改,更新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提高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出现代企业迫切需要的财务分析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教学案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先治.财务分析教学资源系统建设的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第3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28-03

《财务分析》为浙师大职教学院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财务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领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明确作为财务分析师或分析人员应如何阅读与分析财务报表、如何分析财务活动状况、如何评价财务绩效。财务分析无论对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还是对政府、客户、供应商等都是十分重要的。财务分析将为各个分析主体进行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评价等提供可靠信息。也就是说,财务分析最终是为企业等各个主体服务的,如果《财务分析》课程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传授理论知识和分析技巧给学生,与实践相脱节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对财务分析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笔者旨在研究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出发,找出更为有效的《财务分析》教学新模式,特别是应当提高学生财务分析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以满足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岗位的需求。

一、《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现在,《财务分析》课程是以财务分析理论为中心来组织教学的模式,是理论加上说明式的,该课程的学生适应能力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很难适应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近年来,高校《财务分析》教学在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较大变更,但是教学模式仍以书本为中心,仍用注入式、灌输式教学,偏重于照本宣科的传授,《财务分析》教学还是没有改变日常课堂教学轻实践、重理论的现状。教师日常教学侧重于财务分析理论、分析方法和分析技能的传授,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学习积极性相对较弱。

2.教学案例资源匮乏。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按照预先设计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总结而达到教学目的方法。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主体,而老师只是起辅助作用。在教师所采用的财务分析教案当中,我们一般从始至终只是使用一份案例,因为这样可以保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思路上也不会容易混乱。但是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书本内的案例已经显得落后,教材中的个别案例已经远远不够我们教学使用,资源相对较少。并且相对于新《会计准则》而言,书中的案例明显过于陈旧。

3.教学手段落后。财务分析是以会计信息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入流出情况、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财务综合能力以及企业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门学科。而以往我们使用的老旧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只是一味地依照旧的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学生学到的知识缺乏深意,很难掌握其中技巧,已经难以满足现在社会的岗位需求。

4.教学方式单一。现在的教师很大程度上仍然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大部分教师仍然坚持以老师的教学思想为主,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而往往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一味地盲目服从老师的安排,即使有了新颖的想法,也因为与老师的理念不相符而被,慢慢的学生在学习中不再主动,不再独立思考,他们会觉得既然老师无法认同自己的观念,那就跟着老师脚步学习,老师做什么,学生照做。时间久了学生的创新理念被埋没了,而老师在教学效果中也很难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不能及时修改自己的教学方式,降低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是一种单向的教学方式。

二、传统《财务分析》教学模式的弊端

1.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给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传统的教育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照搬照抄的学习方法,也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和自主学习。学生在校学好理论基础,但是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即使平时有实际动手练习操作,也多半在老师的示范下完成,对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能力和操作能力还是难以掌握。学生修完财务分析课程以后,掌握了基本财务分析理论、分析技能和分析方法,但在学生走进企业进行实习或者正式工作中,面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却不知如何下手,平时学到的各种财务分析方法和理论知识好像无用武之地,不知道该怎样运用到实际企业财务分析中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的能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都相对较差,难以符合企业和各单位的在财务方面的用人要求。

2.教学资源匮乏给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教学资源匮乏导致课堂教学不生动,效果较差,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走上财务分析工作岗位后,无法学以致用,可能跟企业实际情况脱节。新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动势必对财务分析理论造成影响,而教师所用的教材明显滞后,案例也都过于陈旧,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4篇

论文摘要:基于强化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的要求,加之财务分析课程自身的特点,使得财务分析的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文章阐述了财务分析教学实践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具体方式即二者关系的处理问题。 

 

《财务分析》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的关键不仅在于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及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技能,更在于对学生系统使用财务等相关信息,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探索和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将课程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证课程理论系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寻求有效的实验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一、理论教学 

在理论教学环节,以教师为主,讲授《财务分析》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财务分析的理论体系(包括:财务分析的主体与目的、财务分析的对象与内容、财务分析的依据与标准、财务分析的学科定位及与有关学科之间的关系等)、财务分析的步骤(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综合分析评价、趋势分析、预测分析、企业价值分析等)、程序和方法(包括:水平分析法、垂直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杜邦及沃尔等综合分析评价方法、企业财务风险及预警分析方法等)。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重点是夯实基础。除了课堂的理论讲解,还应辅以适当的训练。(1)理论的讲解要注意规范性与先进性的结合,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财务分析学科的基本内容,了解本学科有关的前沿理论及热点问题;(2)财务分析涉及大量的指标计算,必须通过相应的训练来掌握财务分析的具体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内容设计应突出典型性与灵活性,帮助学生认识和总结规律,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和技能。 

然而,财务分析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财务风险意识、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而不仅仅是讲授一些具体的技术方法。它强调的是“分析研究过程”而非机械的计算过程,针对特定企业、特定分析主体、特定目的的分析程序要由分析者根据具体目的和可以收集到的资料来建立,因此,应注重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其应对具体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 

应用性和综合性是财务分析课程的突出特点,这一点也凸显了财务分析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财务分析的实践教学应以研究性教学为主导,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这种学习方法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知识深入研究和理解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发现、理解、评价以及应用知识的主动参与者。②有针对性地学习。从对现实问题思考中加强对财务分析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③组织学习小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④开放式的动态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自主确定分析对象、鉴别问题、搜集信息。⑤非结构化的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使学生有机会接受现实的、复杂的管理环境,并逐渐养成对问题反复思考的习惯和质疑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采取了案例教学和课内实验的实践教学方式。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包含有若干相关问题在内的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该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分析、解决其中的问题,是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并共同对案情进行分析、研究、讨论、辩论的合作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可归纳为:一是变“抽象”为“具体”。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而不仅是理论知识。经济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牵涉面较多,变化性也大,不是课堂上用简单的理论能阐明清楚的。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通常会遇到缺乏必要的信息、现有资源不能满足需要、各种目标相互冲突等诸多情况。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作为管理者在未来的真实的管理实践中,针对具体问题需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二是“已知”不等于“已会”。传统的教育观重在教学生求“知”,而实际工作更需要的是“会”,仅学习理论知识不够,还必须会实际运用,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现实情况的浓缩,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案例讨论时既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又要尽可能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案例讨论的结果,至少应使学生认识到应采取哪些措施去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做法。仅有原则性的解决方式是不够的,要针对具体问题,学会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学”比“教”更关键。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向未知领域探索发展的过程,其决定了教师教的实质应是“教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授思考的方法。通过具体案例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相互讨论,并进行思路、方法及观点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对有关案例的分析,可以把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促进理论到实践的转移。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每个程序。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精选案例;其次,教师在教学前将案例推荐给学生,事先布置让学生熟悉案例,使学生对案例有一个思考和认识的过程;再次,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在分组的基础上展开积极的讨论,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进而使各组尽量达成较为统一的意见或方案;最后,教师进行点评,使有关问题得到及时的修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和系统的认识。 

(二)课内实验 

基于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主旨,我们积极尝试“课内实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理论问题、社会问题探求的欲望及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建立学习小组(实验小组)进行课程知识的单项及综合实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1)分组和选择分析对象。按班级人数(一般是40人左右)进行分组,每一组为10人左右,每一组又分为两个小组,每一小组为5人左右;每一组选择不同行业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每一组中的两个小组分别选择同一行业中可比的两家上市公司作为各自的分析对象。这样设计分组和选择分析对象的意图是,每组中的两个小组除了可以对各自跟踪的那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还可以将两小组的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分析;每组选择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可以使学生较全面的认识我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况,使大家的信息和认识更丰富、更综合。(2)分部实验。每个学习小组针对所选择的分析对象(上市公司),根据所学的课程理论知识,对这家公司的财务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各学习小组的这种实验学习与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步,由此就形成了与整个课程内容相对应的各部分的一系列实验学习成果,各学习小组将自己的各部分内容的实验学习成果以幻灯片的形式讲解给大家,老师和学生可以提出质疑、辩论,最后由教师做出点评和总结。同时,每组提交各自各阶段实验分析报告。(3)综合实验。各学习小组在课程结束时,对所选择的上市公司进行综合分析,将前期分部实验的结果进行汇总、融合,最终形成该公司的财务分析综合报告,并将其进行讲解和提交,各学习小组的实验学习成果可以通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展示,实现资源的共享及进一步的研究、讨论、交流。 

财务分析课程通过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动性,既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及探究能力、综合与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与表述能力等,又深化和丰富了理论教学,是对教学时间、教学空间及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也充分体现了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促进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正确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 

根据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财务分析》课程自身的特点及其教学和企业实践的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创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我们认真探索的问题。同时,在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还必须注意处理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以免顾此失彼,比如,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时;做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内容上的衔接;理论教学重点与实践教学重点的协调等等。我们知道,理论性教学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在财务分析教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我们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仿真考核 财务分析 高职会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25-02

一、仿真考核的概念及意义

本课程主要针对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由此设计了仿真的教学与考核标准,它将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强调模拟工作过程的教学与考核,在仿真地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由于财务分析主要是围绕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与财务管理课程相比显得比较单调,同时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不断发展,也对财务分析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给教学组织带来困难。为提高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设计了以学生为主导的模拟工作过程的教学与仿真考核体系。财务分析的仿真考核将采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为载体,以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为工作任务,运用多种教学媒介,模拟完成财务报表分析报告的形成过程,建立仿真的过程评价与传统的理论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仿真考核的设计思路与实施

本课程组织案例教学,通过学习任务引导基本理论,注重分析过程,而不是追求标准答案,这是区别于其他会计学课的显著特点之一,因此主要考核学生的应用分析能力及良好的职业素质。该课程的考核采用常规的期末试卷考核、撰写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和平时表现三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仿真考核主要体现在撰写某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具体来说,期末试卷考核的内容包括三大财务报表的比较分析、指标计算与综合分析,占总成绩的40%;撰写财务分析报告要求学生为某一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综合运用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将该企业报表进行计算分析,编写财务分析报告,最终完成后进行成果汇报,这项任务占总成绩的40%;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考查内容包括作业、课堂回答问题及考勤情况。这一考核模式在近期的教学中得以实践,效果较好,但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存在工作量大,学生照搬书本模板,内容缺乏新意、枯燥呆板等问题,为提高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积极性,针对撰写财务分析报告部分进行的仿真考核有所创新和突破,现将仿真的过程考核方式总结如下:

1.财务分析报告的任务分解

针对学生普遍反映的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工作量大、综合性强、难度大的问题,我们将撰写的财务分析报告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具体分解为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和综合分析四个大项目,通过阅读和比较分析报表,分别学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成本费用分析;现金流量指标分析;杜邦分析、雷达分析、发展能力分析。每学完一个项目就完成相应的分析报告,仿真的过程考核也分别对四个项目的分析报告进行考核,边做边学边考核。

2.小组分工撰写报告

采用建立学习小组(实验小组)进行课程知识的单项及综合实验学习与考核。①分组。按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角色进行分组,包括总经理、销售人员、生产人员、财务人员、债权人、投资人、政府部门等,一般每组为8人左右。②选择分析对象。每一组选择不同行业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强调选择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在成果交流环节,学生可较全面地认识我国不同行业上市公司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况,使大家的信息和认识更丰富、更综合。③分配角色完成分析报告。每组学生由财务分析报告的内部使用者和外部使用者构成,如总经理、销售部、生产部、债权人、投资人、金融机构等不同角色组成,由于不同角色分析财务报表的侧重点不同、立场也不一样,各类报表使用者将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效果进行识别,如债权人主要分析偿债能力,投资人主要分析收益,经营管理者需衡量报酬与风险的得失,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每位小组成员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分工,完成相应部分的分析报告。这样的安排不仅有利于减轻工作强度,更有益于扩展财务分析的空间,提升财务分析的价值,同时也能更好地兼顾和服务于管理当局以外的其他信息使用者,同时还可体验到工作环境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提高综合能力。

3.提交展示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报告完成后,将采用多种渠道提交并展示,如提交财务分析报告word文档;制作PPT演示与讲解;老师挑选优秀的报告,通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如大学城空间进行展示,实现资源的共享及进一步的研究、讨论、交流。其中,PPT演示与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表现异常踊跃,现以利润表项目为例说明成果展示的实施过程(见表1)。

4.仿真过程考核的标准

财务分析报告案例成果的考核不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性空间,得出的结论也会存在发散性,在成果展示环节中,教师不宜过多表露个人观点,只需准确把握整体脉络和方向,避免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由于意见分歧导致对问题分析陷入歧途。考核的标准设计为观点明确,结论正确30分;内容充实,逻辑性强30分;表达清晰流畅10分;上交材料格式正确,生动美观10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图表结合,如利用Excel进行报表计算、图形分析,此项10分;团队合作表现10分。考核成绩单(见表2):

三、结束语

本课程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与考核理念,选择某一典型的财务分析案例,以撰写所选案例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作为工作任务,教师在指导学生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与考核,重点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教师指导的过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将引导学生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体验工作过程,如连接证券公司网站,授集查找上市公司股票、财务指标、非报表因素等基本方面分析资料,使学生体验财务分析的真实感;财务分析涉及大量表格、文字、图形和计算,通过完成仿真工作任务可锻炼学生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如利用Excel的计算汇总功能对财务指标进行自动计算和图形处理。引入仿真的过程教学与考核,学生在做中学,锻炼了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计算机操作水平和沟通表达能力,培养了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汤玉龙.高职财务分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J].现代交际,2011(11)

第6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财务分析;电子商务

1.引言

电子商务专业是融多学科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而通过财务分析,掌握企业实际运营状况,更好的制定管理与运营决策,是复合型电商务人才培养目标之一。《财务分析》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该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我校特色,该课程在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等与传统的非会计专业如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专业有所不同。在此,笔者根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近几年来开设财务分析课程的实际情况,分享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

2.课程的性质、地位与目标

(1)课程性质、地位。财务分析课属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必修课。该课程是根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反馈设置,大部分同学在几年内逐渐走上了基层或中层的管理岗位,面对企业的经营考核和绩效管理,作为基层或中层的管理人员,如何利用已有的财务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调整管理思路,创造更好的业绩是同学们迫切需要弥补的知识。(2)课程目标。根据该课程的设置初衷以及针对非会计专业同学的会计基础几乎为零的特点,该课程在目标设置中侧重了分析报表,包括构成,比率分析,工具的使用等。而将记账、建账、算账作为了解内容加入。

3.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1)教学现状。目前,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必修的财会类课程根据课程的总体设置,只有《财务分析》课程,该课程面对的学生都是财会基础知识为零,学生没有基础的会计概念、也无筹资、投资、时间价值等一些基础的财务观念、更谈不上看懂企业的财务报表。(2)存在的主要问题。教材的问题:根据上面的课程设置初衷,目前出版的教材难于满足教学要求,如果仅仅选择《会计学原理》,对于仅仅使用会计信息的非会计专业同学来说显然不合适,如果选择《财务分析》,则基本的会计记账、会计科目设置等了解内容又缺乏,如果选择非财务人员财务知识读本系列,学生对会计、财务管理、报表分析的关系不清楚,财会知识主线不明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的实施要求要考虑学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认知规律,同时强调操作性与知识性的融合,内容的更新和改革要结合行业特色。师资问题:该课程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即需要教师有相关的财务实践经验,又要有旅游行业的背景知识,还要具备电子商务行业相关的知识经验。案例与实训问题:包括案例的选取、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的方法与策略、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案例的分析总结等。

4.财务分析课程改革探讨

(1)改革课程课时设置。目前,我校根据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增加了相应的课时量,该课程由以前的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48学时中24学时是实训课,24学时的理论课。(2)改革课程教材与内容。目前,该课程无指定单一教材,教材通过参考《财务分析》、《非会计人员财务知识读本》、《旅游企业财务基础知识》等相关书籍,通过“读会计报表---了解会计凭证---了解会计账簿---学会报表分析-了解相关税务基础知识”这一知识流程,让非会计专业学生了解会计数据生产由来,然后分为财务报告的构成、阅读资产负债表、阅读利润表、阅读现金流量表、会计要素与规则、会计是如何记账的、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旅游企业营运资本、旅游企业成本费用、十个项目单元教学,主要讲解如何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网络工具的运用,学会快速计算相关比率,读懂比率背后隐藏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时了解企业记账、算账流程,有一定的税务基础知识。(3)结合行业特色,整合实训内容。在实训中,主要采用开放式案例教学,结合我校学生大多就业于旅游行业,在案例的选取上,重点以旅游相关行业涉及的上市公司为主,上市公司的数据透明、公开,方便学生从网络直接下载与获取。(4)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入学时文理兼收,学生计算基础差别比较大,所以在教学与实训中,增加了相关网络计算工具的利用和已知数据官方权威的下载与采集渠道,方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财务分析中。(5)考核方式的改革。本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通过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鉴于该课程平时小组讨论、发言、实训、自我学习与提问等频繁,所以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通过小组对某上市公司的综合财务分析,提交相关的PPT报告,期末成绩占60%。

第7篇

企业财务分析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财务分析信息需求与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外学者对于财务综合分析有着较长的研究历史,经过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如今已经形成相当成熟的财务分析体系。国内财务分析大多是规范性研究,与国外差距较大。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变,促使财务报表分析理论体系及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进而推动着财务综合分析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

财务综合分析;发展与改进;研究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在西方发达国家,财务分析起源于19世纪中叶,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和技术进步很快,从最初的单一比率分析逐渐发展为综合的系统分析,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运用科学,国外出现了许多有关财务综合分析的不同学派。1919年,美国杜邦公司杜邦和布朗创建杜邦体系,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三个方面,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利用各财务指标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关系构成最终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是后来演化发展的各种财务分析体系的雏形,1928年,亚历山大•沃尔提出沃尔评分法,该方法选取7个代表性指标进行赋权,确定标准比率并与实际比率比较,最后算出每项指标的得分与总的评分,据此判断企业财务状况。1982年,美国思腾思特公司提出EVA分析体系,指出企业只有在获取的报酬超过为获得这一报酬所发生的资本成本时才能为企业股东谋利。这一体系更加注重其长远的发展。2001年,帕利普、希利建立帕利普体系,整个分析涵盖了战略分析、会计分析与财务分析,将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相结合。这一体系是对传统杜邦分析法进行部分比率指标的改进,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长期的发展。2003年罗伯特•希金斯建立可持续增长模型,这一模型以销售增长为着眼点,从资金来源角度考虑企业的可持续增长问题。2009年,范霍恩建立稳定动态的可持续增长模型,整个模型分为稳定模型和动态模型。以上文献可以看出,财务分析方法从最初的经验逐步发展形成系统的分析方法,最后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应用学科。财务分析最初产生于财务报表分析,源于美国20世纪初的信用分析。起初是单一比率分析,经过长期的实证检验,逐步将单一的财务比率进行组合,通过综合性的财务指标分析企业有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本结构和发展能力等。20世纪8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企业财务内部分析成为财务分析的重心,财务分析的最终目标是服务于企业战略。到21世纪,现代财务分析是一个有着多重目标的分析体系,而信息化技术为扩大分析领域、提高分析效果、发展分析技术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国内文献综述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内学者对现行各种财务分析体系提出了不少改进建议,从不同角度展开对企业的财务分析与评价。本文从财务分析指标、财务分析体系和财务分析方法三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首先是财务指标方面。在现金流指标的研究中,王雪芹(2014)在“改进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房地产企业的应用研究”一文中,建议将现金流指标和传统财务指标项相结合进行分析;非财务指标的研究中,鲁君谊,周燕(2012)在“对改进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思考”一文中建议,增加平衡计分卡的指标分析体系,将包括战略、愿景在内的非财务指标也融入了财务分析体系中。可持续增长的研究中,黄艳,叶红(2013)在“基于帕利普财务分析体系改进的案例研究”一文中,从可持续增长角度从发,借用帕利普财务分析体系,并针对现有体系存在的局限性从“现金流”角度对指标作一定改进,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可持续增长。其次是财务分析体系方面。何巍(2011)在“Y公司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一文中指出,鉴于会计利润的易于操纵性,建议增加会计分析,识别企业关键的会计政策,评价其会计灵活性,同时主张将传统财务分析体系中的净利润均改为经营现金净流量,确保财务分析的质量。李兰云(2015)在“Y公司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一文中指出,财务分析不应局限于财务报表分析,全面了解企业整体经营绩效还该应考虑其行业背景、经营状况以及附注等相关信息,因此建议将经营环境、战略决策纳入整个财务分析体系中。最后是财务分析方法方面。近几年不少学者主张利用“经济利润”的原理,如苏李华(2016)在“改进的杜邦分析法在动物保健品企业的应用研究”一文中,将企业经营活动与金融活动加以区分,分别解析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对企业盈利的贡献;又如何明明(2017)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运用――以房地产行业为例”一文中主张,对主要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进行分析,这样可以清晰地发现究竟是经营活动出现了问题还是金融活动出现了状况。

三、小结

综合以上文献可以发现,财务分析理论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改进与完善,财务分析方法也随着财务报表分析目标的变化不断发展。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逐步与国际接轨,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财务分析功能不断改进,从关注企业内部分析逐步转变为内外部分析并重,从单一指标分析演变为多目标综合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企业管理信息化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财务报表分析不断扩大分析的目标和内容,财务分析模型将变得更加复杂,财务分析体系也会更加系统全面。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峡库区扶贫开发、生态承载和社会治理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路径研究(16BGL122)。

参考文献:

[1]财务成本管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帕利普(Palepu),希利(Healy)著;朱荣译,经营分析与评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何巍.Y公司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D].暨南大学,2011.

[4]鲁君谊,周燕.对改进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

[5]黄艳,叶红.基于帕利普财务分析体系改进的案例研究[J].中国商贸,2013.

[6]王雪芹.改进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房地产企业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

[7]李兰云,马燕.Y公司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J].财会通讯,2015.

[8]苏李华.改进的杜邦分析法在动物保健品企业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第8篇

《财务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基本教学目标体现在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方面。从财务分析的主体来看,财务分析不仅可以为投资者、债权人进行投资和信贷决策提供信息,同时可以为内部经营者提供管理决策信息,并且随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对财务分析信息的需求范围越来越大,如当前以金融体系为核心的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无论是企业、个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还是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政府监管机构都需要和应用财务分析信息进行监管、经营和决策。因此,培养学生基于不同的分析主体,考虑不同的分析目的,运用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炼、加工为决策者有用的信息的能力成为《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情景模拟教学法即是一种将学生置于不同的分析主体角色,基于不同的立场,对所分析对象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各方面经营状况做出评价,从而指导相关主体做出正确决策的教学方法。

一、 《财务分析》课程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有效实施需要一个完整的设计思路和合理的操作步骤。根据笔者多年在《财务分析》课程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经验,其基本环节包括:

(一)充分的教学准备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方法的运用需要具备基本的前提和相应条件,做好充分的实施准备。首先,学生应系统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财务分析的基本程序,了解财务分析的基本内容,同时系统掌握会计、财务管理、金融、经济法、税法等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从不同角度,基于不同的分析主体,全面、系统地评价分析对象的知识体系。因此,情景模拟教学法通常是在教师已经将《财务分析》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内容讲授完以后,选择运用该方法让学生实际体验财务分析的基本过程。其次,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运用需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学生在角色模拟的过程中需随时查阅大量资料,因此,演练过程最好选择在可以上网查阅资料的网络教室。同时,借助计算机,学生可以运用EXCEL工具或财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计算。

(二)精心的情景设计

情景的设计与安排是决定情景模拟教学法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情景的设计过程,其实也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查阅上市公司年报及公告信息,发现一些有代表性、典型性且能与财务分析知识点相关联的问题,然后设计成一定的工作场景,进行模拟演练。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洞察力。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发现张裕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多年高额派现,提出对其超常派现行为进行分析。笔者引导学生将张裕公司股利分配行为设置成一定的工作场景,鼓励学生分别从外部投资者、内部经营者等各角度分析、评价其派现行为,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三)全方位的实战演练

情景设计完成后,即进入模拟实战演练阶段。为提高效率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在角色分配时可采用分组形式,即将全班同学分成5-7人的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同一个角色任务,具体的演练过程如下:

在事先设定的情景条件下,各小组首先扮演中介机构,从审计人员的角度对分析对象的财务信息质量做出评价;接着扮演股东及潜在股东角色,运用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对投资对象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对其资产质量、成长性做出判断,并进一步得出有关资金投放的投资决策。然后从债权人的角度,评价分析对象的偿债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及长期偿债能力,进一步做出相应的信贷决策。最后,各小组扮演该公司的经营者,综合运用财务管理、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理论等专业知识,做出公司进一步的发展策略,包括公司经营、投资、筹资等决策。如在对公司现有财务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对公司未来3-5年的发展进行情景设计,制定资本扩张方案、资金筹措方案、资金投放方案及盈利分配方案等,培养学生财务预测决策能力及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这种从审计机构、投资者到债权人,再到经营者的角色变换的逻辑顺序,可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

(四)全面的总结评价

对整个模拟演练过程的总结、评价是决定情景模拟教学法实施效果的关键环节。总结、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升华的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书面和口头表达两种考核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在整个模拟演练过程中的学习效果。书面考核方式要求每个学习小组撰写基于不同角色的分析报告。为避免学生分析流于形式,报告不设标准格式。每完成一个分析任务,各小组要进行集中成果展示,进行财务分析报告WORD文档和PPT演示与讲解。教师及各小组组长作为评委,为每个小组打分,给出最终成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评分表如下:

二、《财务分析》课程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优越性

情景模拟教学法以特定的典型系列案例材料作为工作场景,通过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共同探究,借以提升学生面对模拟复杂情景的决策能力及行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在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无疑具有较大优越性。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整个情景模拟演练过程中,无论是最初的情景设计,模拟演练的各个环节,到最终的考核评价,学生一直处于核心地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人。模拟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自主学习、自我激励、自主设置学习目标,开展研究且学会与别人合作。这种学习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大数据时代,尤其是财务大数据时代,急需具备综合财务分析能力的人才。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目的即是培养学生对真实企业进行综合财务分析,并能独立撰写财务分析报告、提出相关决策建议的能力。通过模拟实战演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税法、金融学等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更为难得的是,学生能够利用财务数据对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进行财务规划,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能有效地促进教学主体间的多维互动

情景模拟演练是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中完成的教学活动。各教学主体之间通过讨论、质疑、点评等环节进行知识、信息、思想、情感等的双向交流,有利于形成有效、活跃、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特别是学生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相互关系使得每个同学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模拟演练的各环节,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互动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

(四)情景模拟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情景模拟教学法下设计的每一个工作场景及任务,都是根据真实企业发生的实际问题凝练而成,其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有一定难度。一个学生很难独立完成全部分析任务。采用分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他们通过多种方式相互沟通、合作学习,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这种合作性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最高水平,也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人际关系。

三、《财务分析》课程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虽然情景模拟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对已经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大部分高校师生而言,真正理解和接受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教学理念,熟练应用情景模拟的各环节,实现模拟演练的最佳效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一)加强教学硬环境及软环境建设

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对教学硬环境要求较高,除必备的网络模拟工作室、多媒体设备,还要有必需的教学软件,如ERP沙盘模拟系统、财务分析实训软件等。而软环境体现在对师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上,如须配备实践经验丰富、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团队。情景模拟教学法重点培养学生财务分析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在模拟演练的各环节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关键。因此,教学团队应由具备“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和企业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组成。同时,教师要深刻领会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从学生角度,由于情景模拟是以学生为主体,所以非常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对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也是一个挑战。教师要注重在演练过程中增强师生、生生的互动,把枯燥学习变为趣味学习,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精心做好情景的设计安排

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选择完整、真实、典型的案例,模拟现实的财务分析环境,将相关理论知识贯穿其中,设计和安排分析场景,是决定情景模拟实施效果的关键环节和基本前提。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时事热点和焦点,锻炼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解及洞察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指导学生策划情景分析方案,拟定分析思路及基本步骤。对学生设计的情景方案,教师一定要严格把关,否则会使模拟过程流于形式。一般来讲,情景的设计要满足三个特点:一是真实性。情景设计依据的背景资料一定是来源于现实的真实案例,这样才能体现模拟的仿真性。二是典型性。情景方案的设计应能体现一定的财务分析教学目标,即应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且能与财务分析知识点相关联的问题设计成工作场景,进行模拟演练。三是可操作性。这是对所设计情景方案的基本要求,也是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关键点。

第9篇

【关键词】 财务分析;现金流;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高级财务分析

一、现行财务分析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有三种:一是以财务报表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查尔斯・吉布森著,刘筱青等译《财务报表分析》;孙铮、王鸿祥主编的《财务报告分析》等等;二是以财务指标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美国迈克尔・泰兰著,朱邦芊等译《财务比率分析》等;三是以财务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如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等。这三大体系最大的优点是主题突出,目标明确,抓住了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评价企业业绩较为客观。但这些分析体系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功能未得以充分体现。即企业的任何一种分析,必需为企业发展目标服务,同时实现企业的财务发展战略。而以报表、指标、要素为主体的分析体系,往往注重于过去和现在,较少关注未来。

二是未突出企业“现金流”的核心作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注重实证研究,其中,有一种观点特别得到广泛重视,即上市公司股价不是取决于“每股收益”,而是取决于“现金流量”。从这以后,“现金流”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2007年12月,我国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这说明,企业发展的“血液”――现金流是具有核心地位的,它应该贯穿整个财务工作的始终,财务分析也应当如此。

三是未突出企业外部环境――资本市场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限于企业微观层面,未突出与它相关联的中观乃至宏观层面的分析,这对于一千多家上市公司来说显然不能与时俱进。

四是未突出智力投资等新内容的分析。现行的财务分析仅仅分析物质投资的绩效,未分析智力投资的绩效,这在知识经济社会里是不够的。

二、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设计思路

(一)传统财务分析内容向现代财务分析内容转变研究

该项研究在揭示现行财务分析不足的基础上,研究“现代财务分析”的特征、理论依据、转变的必要性,发展趋向等,构造“现代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方法体系。

(二)现金流核心体系下财务分析的内容构建研究

该项研究以“现金流”为核心,重新构建财务分析的内容体系、分析体系和应用体系。将现行“财务报表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和“财务指标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系统进行总结提炼,突出“现金流”的内容,构建以现金流为中心的新的指标体系。如构建融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投资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运营资金流动分析体系、货币资金应用效率分析等。

(三)战略财务下的财务预测分析内容研究

将战略财务进行具体化,设立几个大的分支,并在该分支下组建新的研究内容,使财务分析都能同企业发展的战略一致。

(四)资本市场下的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

该项研究包括: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净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市盈率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证券市场风险分析内容和方法创新研究;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伪判别分析等。

(五)智力投资分析内容设计研究

本项研究是在物质资本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智力资本分析体系,揭示智力投资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创造智力投资分析的新体系。

以上各项研究要和实际密切结合。其思路是:选择2004-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2004-2007年国务院国资委统计评价局评价企业绩效数据、2004-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数据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参考世界上先进的或标准研究指标,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财务指标标准值。

三、财务分析创新内容的具体构建

(一)财务分析内容框架要体现分析程度的层次性

财务分析的目标是为各种不同层次的人员提供决策有用的分析信息。为了满足各类不同人员、不同层次分析决策需要,应设计“初级财务分析”、“中级财务分析”和“高级财务分析”三大分析体系。初级财务分析适应于各类专业人员的决策需要;中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及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的决策需要;高级财务分析适应于企业高管人员战略决策分析的需要。

(二)初、中、高级三个层次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1. 初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当今企业各类人员都要和财务人员打交道,企业的厂长、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供销、计划、统计、劳资、储运等中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会计,涉及到许多会计知识、财务制度。设置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是要让非会计专业的各类人员了解国家的财经方针政策、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使其管理、决策行为符合国家规定;同时,了解会计的基本技术、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会计基本术语的内容,能看懂会计报表,并利用会计报表及其有关资料进行财务状况的一般分析,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决策的主动性、科学性和效益性。初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知识构造应包括会计学专业《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分析》等课程内容,但不能过广、过泛,应高度概括,融会计主干课核心内容于一体,同时,财务分析的语言应公众化,不拘泥于会计凭证、账簿具体操作的圈子,主要让非会计人员了解会计的处理过程和数据的来龙去脉,能够接受会计的基本知识,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术。

根据上述要求,笔者设计的初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财务分析总论。包括:财务分析的概念、财务分析的对象、财务分析的依据、财务分析的种类和方法。(2)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存货内容的一般分析。(3)非流动资产的一般分析。包括:非流动资产投资、固定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的一般分析。(4)负债的一般分析。包括: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一般分析。(5)成本费用的一般分析。包括:产品成本与生产费用、产品制造成本、期间费用、成本费用的分析。(6)收入和利润的一般分析。包括:收入、利润及利润构成分析。(7)所有者权益的一般分析。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一般分析。(8)会计报表的一般分析。包括:财务报表种类、成本报表种类、会计报表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2. 中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中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从事各种专门项目或专项工作的人员、企业综合管理部门人员提供决策依据,它主要是结合具体工作实际进行专题(项)分析和综合分析。分析要有一定的深度,要有较高的技术。

中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货币资金专题分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专题分析、应收款项专题分析、存货专题分析。(2)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包括:固定资产专题分析、智力投资专题分析、投资性房地产专题分析、其他非流动资产专题分析。(3)负债专题分析。包括:流动负债专题分析、长期负债专题分析。(4)经营业绩专题分析。包括:弹性预算法下业绩评价专题分析、成本差异专题分析、市场占有率专题分析等。(5)所有者权益专题分析。包括:资本保值增值分析、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分析。(6)财务综合分析。包括:杜邦财务分析、沃尔评分分析、能力指标综合分析、资本绩效综合分析、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3. 高级财务分析内容框架的构建

设计高级财务分析内容的目的,是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战略性的、较为复杂的决策信息。它一般要应用一定的数学模型才能分析得出预测数据或决策数据。

高级财务分析的纲要性内容如下:(1)资金流动分析。包括:融资资金流动分析、运营资金流动分析、“现金流”适配性分析等。(2)企业价值评估分析。包括: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现金流量折现评估法、经济利润评估法、相对价值评估法。(3)投资决策分析。包括:投资决策方法、投资决策一般分析、投资决策风险分析、基于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期权定价分析。(4)企业整体功能分析。包括:企业整体分析、营运杠杆分析、财务杠杆分析、成长模式分析、财务危机预警分析。(5)证券市场财务分析。包括:市净率分析、市盈率分析、证券市场风险分析、股市效应实证分析、上市公司热点问题实证分析等。

【参考文献】

[1]陈石进编译.财务分析技巧[M].香港:香港财经管理研究社,1986.

[2]罗飞主编.企业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3]陈信华编著.财务报表分析技巧[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4.

[4]朱学义,周咏梅.财务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5]张先治主编.财务分析(第二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6]王治安领著.现代财务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胡奕明主编.财务分析案例[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新明编著.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教程与案例(第二版)[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9] [美]斯蒂芬・佩因曼著,刘力,陆正飞译.财务报表分析与证券定价[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0][美]E.B.Deakin M.W.Maher著,孙庆元等译.现代成本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92.

第10篇

一、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缺陷

(一)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现行应用最为广泛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它以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中列报项目的相关金额为基础,通过计算相互联系的财务比率指标,来全面、系统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并未运用杜邦分析体系进行财务分析,这说明杜邦分析体系仍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不仅如此,如今管理会计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亟待完善,为下一步企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问题

1. 缺失现金流量表数据。一方面,充足的现金流可以使管理者在维持企业日常运转的基础上进行多元投资获得额外收益。另一方面,债权人考虑企业是否有能力偿还债务时,其偿还工具最主要的形式仍然是现金。因此,将现金流量表数据纳入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是有重大实际意义的。

2. 缺少非财务指标。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只关注财务报表是片面的,因为企业为了吸引投资会进行盈余管理,最终的财务报表一定会做到尽善尽美,计算出的财务比率可能也会存在潜在粉饰因素。因此,更多地要分析评估财务报表以外的信息,即各种非财务指标。例如,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的产品的市场份额等。

二、完善建议

(一)引入现金流量表数据

1.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该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表示每个单位流动负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保障程度,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值得注意的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是流量数据,而流动负债是存量数据,流动负债建议使用期末数而非平均数,因为偿还债务的金额是期末金额而非平均金额。

2. 销售收现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销售收入。该比率反映了企业的销售收入中,现金收入所占比重,比重越大,说明收现能力越强。该比率应当同应收账款周转率结合分析。

(二)考虑非财务指标

1. 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一大核心竞争力。无形资产中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专有技术等可以从企业投入金额的角度反映这一能力。这类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的无形资产,笔者将其定义为技术创新无形资产。

(1)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变动率=(技术创新无形资产期末账面原值-技术创新无形资产期初账面原值)/技术创新无形资产期初账面原值*100%。首先,笔者认为变动率中应引用账面原值。若使用账面价值,当年累计摊销数大于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增加净值时,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年末账面价值会小于年初账面价值,得出结果为负数,误导了该指标的使用者。其次,变动率若为正数,说明企业的技术创新无形资产投入在当年增加,变动率越大,说明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越高。最后,应当综合分析一个企业连续几年的环比变动率,从而把握企业的经济战略。

(2)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占比=技术创新无形资产/资产总额。这里的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应使用账面价值,与总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对应。该比率适合在同行业中进行比较,占比较高的企业,说明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更为重视。

2. 市场控制能力

一个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可以通过市场占有率来进行反映。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越强,稳步扩大的市场占有率就会为企业的盈利能力提供保障。市场占有率既可以以销售额作为基础,又可以使用销售量作为基础,笔者采用销售额,因为其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中容易获取。市场占有率=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

三、案例分析

笔者以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三家上市的家用电器公司为例,运用新增指标进行分析。

(一)新增现金流量表数据分析

表1反映的是2014年格力电器、青岛海尔和美的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看,短期偿债能力海尔最强,格力和美的都位列其后。但是,从新增的现金流量比率的结果进行分析,美的的短期偿债能力最强。这表明了美的较海尔、格力有更充裕的现金流偿付短期债务。由于一般多用现金偿还短期债务,现金流量比率较前两者更有说服力。

表2反映的是2014年营运能力指标。在传统的营运能力分析中,在总资产的营运能力上,格力弱于海尔和美的,但是在应收账款和存货的营运能力上格力领先,尤其是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再从销售收现率的角度来看,格力的销售收现率最低,说明销售过程中现金收入较海尔、美的少。但是明显领先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弥补了这一缺点。

(二)非财务指标分析

1. 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从2010年至2014年的数据来看,格力电器技术创新无形资产规模在不断增长,并且每间隔一年就会加大投入。通过附注可以了解到2011年和2013年对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的投入额增大,因此当年研发项目较多。

与海尔和美的相比,格力的技术创新无形资产规模有着明显的领先优势,说明格力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同行业中非常出众。但是格力技术创新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却少于美的,说明美的在经营战略中加大了技术研发项目的投入。在技术创新起着重要作用的家电行业,美的作为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应当引起格力电器足够的重视,加快研发创新。

2. 市场控制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

市场营销专业是各高等院校几乎都开设的一个管理类热门专业,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为各类企事业单位输送从事市场营销与管理方面的人才。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然而,本课程知识覆盖面广,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并存的课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中普遍觉得难度较大并缺乏兴趣。因此,有必要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特征和知识结构背景,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基于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改革

《财务管理》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内容涉及经济、金融、会计、税法、统计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财会方向的必修课程往往只有《基础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两门,其财务功底不如财会专业的学生深厚,理解和认知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内容取舍上,需要审慎选择与安排。

根据课程知识体系及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我们重点选择经典的基本财务理论,如两大价值观念、财务分析、筹资、投资、营运资金和收益分配管理等内容进行学习;对营销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财务预算、盈亏平衡分析、税务管理知识等,则按必要性以专题性质或穿插在前述内容中讲授;而与专业没有直接联系的公司并购、重组、破产清算、企业价值评估等内容,则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

由于本专业学生很多在课余创业、网上开店的现状,在筹资部分则补充加入了更适合学生的创业筹资、投资知识等知识,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强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营销过程中的税收筹划,则是根据实际营销过程能涉及到的典型情况,以案例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补充和梳理,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与专业相关,从而提升学生对本课程与专业的认可度。

二、侧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改革

财务管理课程涉及大量的公式和模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本着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的原则,采用“模块化”和“任务化”的教学模式,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四大模块,并在各个模块让学生通过完成相应具体任务来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是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学什么,更让他们知道了该怎么去学、怎么应用所学知识,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很有帮助。具体的教学模块与任务如下:

1.基础模块——结合已有知识的财务分析模块。即由已较熟悉的“会计基础知识”过渡到相对陌生的“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财务报表分析”。通过简单复习,回顾《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分析其与《财务管理》的区别,引出对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总体理论概括。在财务报表阅读与分析部分,也是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出发,让其收集并学会阅读报表,同时辅以财务分析方法的理论讲解。最终要求小组对收集的材料进行财务分析,按照要求规范的文档形成“财务分析报告”,并按小组以幻灯片形式分享。

2.核心模块——基于实践能力的教学主体模块。即围绕“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这跟教学主线,结合货币时间价值、财务预算,盈亏平衡分析等知识,展开财务管理内容的讲授与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求按小组想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的点子,并且思考创业该怎样融资、投资,收益及如何分配等,并形成书面的创业财务计划。

3.提升模块——营销中的资产管理模块。这部分内容包括现金与应收账款管理,以及药品营销中的存货管理财务管理理论内容。相对来讲,这部分内容理论性虽高但知识点易于掌握,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对应收账款如何管理进行思考、收集资料并提交文字观点。

4.扩展模块——营销过程中的税收筹划模块。本模块中,主要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知道如何从销售结算方式、让利促销方式、筹建分支机构等方面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

三、以提高学习兴趣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改革

1.分组教学——贯穿教学始终的小组团队。在本课程每一模块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分小组(4-5人)协作,共同完成各部分内容的学习和要求,各小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团队,大家合理分工,相互学习、讨论,完成各部分的内容。尤其是四个模块的学习成果,如财务分析报告、创业计划书等,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并在每次教学任务中由不同的学生来担任组长。通过分小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和探讨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团结协作,相互沟通、交流的能力。

2.案例教学——生活中的财务管理事例。在各学科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是普遍应用并得到一致认可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财务管理的实践案例教学中,一般教材或教辅所采用的案例通常是一些知名大公司的成功案例或上市公司的公开数据。但在应用和分析这些案例时,学生往往感觉案例与他们相差太远,对案例不熟悉,不易产生共鸣,纯粹是将理论套用到案例中,仅为分析而分析,但并不能真正应用。所以在设计案例时,我们注重从学生身边的具体事例与小案例入手。比如,在讲保本点计算的时候,以学校附近的某个小店为例,分析其房租、水电、人工、材料等中的固定、变动成本,进而结合学生的创业项目,每个月要有多少的销售或服务量才能盈亏平衡。将财务管理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学了可以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模拟教学——寓教于乐的模拟投资演习。我们利用网络上的免费模拟炒股平台,要求每位学生参与股票投资实务,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学习证券投资的价值估算等,去思考自己是如何选择公司,对公司财务报表和数据的理解与阅读等知识点。实际教学中,相应安排一次上机课,在机房里对如何投资炒股进行讲解和演练,其他的主要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关注股市,并进行买卖操作,每隔4周将会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按收益率大小情况排序进行公示,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模拟投资。在最后平时成绩的计算中,模拟投资的参与度和收益率也是一个组成部分。利用模拟的投资平台可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这样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与实践的联系,使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四、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1.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传统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课前、课后的教辅工作。对课程的一些辅助阅读资料、教材练习答案及课后疑问解答等,在教学平台上操作,形成了非常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使课堂教学得到有益补充。并且选取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视频资料,要求学生课后观看,并围绕一到两个问题,要求他们在平台上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郎咸平、刘殊威等专家的观点,中国财经报道、财富故事会等财经节目,都是我们课外讨论的主要视频素材。

2.考核方式的改革——侧重实践能力考核。由于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创新,本门课程在考核方式上也相应有很大变化。相对于期末的理论考试,我们也同样重视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课程的最终成绩是由40%的平时成绩和60%的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在平时成绩中,主要有出勤、课堂表现、教学平台活跃度、财务分析报告、创业计划书、模拟炒股排名等,力争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仅为考试而学习的错误思想。

参考文献:

[1] 叶青.电子商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财会月刊,2011,(18):104.

[2] 隋静,卢霞.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以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

(33):19.

第12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业务数据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

一、概况

对于中远集运而言,成本预估体系的建立是中远集运成本核算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港口使费指的是航运公司所经营的船舶,其营运期间在装卸港口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和费用。是船公司计算营运成本的重要指数,也是是核算航次利润的主要依据,对经营决策判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于集装箱运输企业的业务特性,大量的港口使费在业务发生时点还不能通过发票及时入账,为满足财务核算,经营分析以及管理控制的需要, 要求能及时对已发生的港口使费进行预估。

基于以上状况,我部于2009年6月成立了QC小组,通过细化对使费预估粒度、增加使费预估频率、优化使费预估逻辑流程等方法来对公司成本进行更加准确和有前瞻性的控制。通过财务新经营分析系统对公司财务数据进行深层次、多纬度的提炼分析,为财务分析与决策提供帮助。从而实现对公司财务成本费用有更加准确的管控和预测,为财务经营数据分析提供有利工具,精益管理提供有效的财务数据支持。

二、确定目标

项目目标是建立统一的财务分析报告体系和平台,提供结构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财务分析报告。

具体技术指标:

三、要因认证

四、制定对策

针对以上5个要因,通过业务调研以及IT技术发展方向的研究,QC小组制定了以下对策:

五、对策实施

1.系统架构设计

根据目前技术发展的趋势,我们将走集中化的道路,通过一个统一的平台,统一的技术手段来满足财务分析的需求。同时考虑到未来运维的情况,我们将采用套装成熟产品的思路。中远集团选择的以SAP BW+BO作为财务分析平台的思路是完全符合这样的设计理念的。所以在中远集运的财务分析项目中将采用SAP BW+BO的设计思路将目前的财务使费预估、成本收入分析及标准的财务分析都依赖于这个平台进行实现,系统架构如下图:

在这个系统架构中,我们将使费的预估通过SAP BW的平台进行实现,这充分利用了SAP BW这个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使费的计算将通过SAP BW上的ABAP/4技术予以实现,同时使费预估的分析数据存储在SAP BW的信息立方体上面,加强了它的多维分析功能,使使费预估不但实现细化的计算,而且通过分析更好地进行财务管理。

采用SAP BW+BO来替代原来的成本和收入分析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成本和收入的分析,包括纳入预算数据,实现实际与预算的对比分析。成本和收入的数据从SAP R/3采集,通过BW信息立方体进行存储,并且在原有的数据基础上,通过ABAP/4的技术实现收入与成本的财务口径的精细化分摊计算。通过SAP BW本身的开放性,将预算数据通过SAP BW的标准数据源接口上载到SAP BW的信息立方体中。

原来在SAP R/3上的财务报表,也通过SAP BW与SAP R/3的无缝集成将SAP R/3的财务数据通过标准接口上载到SAP BW系统中,进过标准的逻辑转换,存储于SAP BW的信息立方体中。对于从R/3中获取数据进行加工的财务报表,也采用集中SAP BW的信息立方体进行存储。

财务分析相关的各种数据模型都将在一套SAP BW系统中得到实现,完全实现了中心部署,统一平台的设计思路。同时SAP BW是SAP的一个套装软件,具备很强而灵活的数据存储及分析能力。使费预估、财务分析的应用都是通过这套统一的平台进行实现。对于SAP BW系统,首先它提供了很多与SAP 财务成本模块结合紧密的财务分析模型,避免从SAP R/3抽取数据而进行的开发工作;其次在数据上载转换的过程中,SAP BW提供了特定的接口用于程序的开发,这些程序采用的都是ABAP/4的技术,对于熟悉SAP系统的IT人员是非常熟悉的,不需要额外的培训,也保证了技术的一致性。

对于分析的展现,将采用SAP BO的展现工具实现。对于固定格式的报表,采用Crystal Report模块实现;对于灵活分析查询,采用Web Intelligence来实现;对于那些关键绩效指标,采用Xcelsius来进行展现。这些实现的技术都是SAP BO产品的功能,在财务分析的实现中大部分只需要进行配置,没有过多的开发程序的内容,这也是套装软件最大的优势。

2.分析架构设计

针对中远集运财务分析业务需求和目标,我们为中远集运设计的财务分析体系总体框架如下,财务分析报表总体上分为四大类:

(1)总体财务状况分析。(2)盈利分析(经营分析重新定义为盈利分析,包含在财务分析中)。(3)资本成本分析。(4)现金流量分析。

3.使费预估

借鉴国外优秀的业务流程案例,同时基于统一的数据来源,我们对预估功能及流程进行改进:

(1)及时性

通过对使费预估口径的增强及扩充,在设计中引入了离港EOV口径的使费预估,确保了预估的及时性(EOV一般在航次离港3-7天内完成),有利于财务人员,管理人员能及时对预估进行分析。使得使费预估跳出了单纯收入成本匹配的财务核算需要,让财务信息能及时反映业务的变化,有助于财务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业务变化,并对后续实际发生的成本能进行有效的复核及控制。

(2)明细性

细化了预估的成本费用架构,对每一大类使费进行费用上细分,费用预估明细力度可达到VTM CODE, 科目,科目组等等级别。并针对每一个预估费用项目,定义了不同的费率获取方式(IRISII业务协议费率,SAP均值费率,手工调整费率等等),并可针对不同的预估费用项目,定义其不同的后续冲销核销匹配方式。

按照目前的统一设计口径,所有纳入经营分析航次,无论其成本为实际报账费用,或是预估形成的费用,都可按照统一的航次+港口+科目出具一致的明细分析。

(3)准确性

对预估费用项目采用了原币预估模式,并对预估及实际账务的凭证处理进行调整和改造,确保了在财务分析上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4)可配置性

模块的设计,相当一部分依赖业务系统端的信息源,如按EOV口径的完航统计信息表,业务系统协议费率等等。且港口在IRISII业务系统操作水平的不同,在业务预估及AP报账时能提供的明细信息存在较大差异。

而预估上线存在一个确定的时点,但集运的业务操作和业务规范程度,也在与时俱进的发展,预估结构必须具备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以备的后续发展。

因此为降低上线风险,以上的预估架构设计成可配置性的架构,其可配置性体现在:

不同港口的预估费用类型可配置性

不同费用类型选取的费率来源的可配置性

EOV口径航次信息表和完航口径的航次信息表的可选择性

六、检查效果

通过上述方案的实施,实现了统一整合的财务分析报告体系和平台,提供业务结构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财务分析报告。

1.分析平台从三个统一到一个

在一个平台界面上,我们实现了财务分析,盈利分析及使费预估。同时,整个财务分析的体系架构也在该平台上清晰地体现出来。通过权限的配置,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在平台上找到自己需要并且有权限使用的报表。

2.建立多维度分析报告体系以及溯源查询的财务分析数据结构

用户现在可以轻松地查到具体某个公司某个OFFICE一年52周的运费回收率,这是以前系统难以做到的。从而实现了各级管理层对财务数据的溯源分析和延展分析,并使用多样化和具有针对性的分析方法,使财务分析对用户而言更简便通俗易用。

3.使费预估得到极大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