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7: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工智能概论课堂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脑科学;认知科学;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脑与认知科学基础”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现代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数学、语言学、人类学乃至自然哲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结果。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脑与认知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知识结构、应用等,了解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对已有成果展开分析与讨论,为今后进一步的学科探索打好基础。
由于该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难度,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出现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方法不清楚,以至于只知道表面不知道其本质,从而变为变动学习。如何使学生从抽象中理解具体,从困难中学会知识,更好地、自主地、创新地学习,就要求老师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故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探讨,成为“脑与认知科学基础”课程中重要研讨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及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如何借鉴先进的国外教学理念,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也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2 国内外教学比较
下面从教材内容、课堂形式和学生培养三个方面来阐明国内外教学的差异。
(1)教材内容
目前MIT的有关于“脑与认知科学”的开放课程(MITUndergraduate Course:Brain and Cognitive Sciencel,其信息量大、知识面广,并且注重系统性和实践性的分析和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罗跃嘉教授的《认知神经科学教程》讲授了认知神经科学基础、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技术与方法、认知过程的神经基础和认知神经的发展与障碍。该教材系统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大脑的解剖与生理、脑和认知功能的进化;主要的神经数据收集方法(fMPd、MEG、ERP、TMS、光学成像)和数据处理方法(数学模型、计算神经科学、图像处理技术);力图反映感知觉、注意、记忆、语言、意识、情绪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认知发展、老年化、语言加工障碍、认知与遗传等内容;此外,还专门介绍了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仪器及其在中国的使用。
武秀波教授的《认知科学概论》讲授了作为认知科学核心组成部分的认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认知的计算机模拟等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实际应用情况,阐述了各种认知过程的多方面的研究规律和研究成果,并将丰富的试验资料与理论分析相结合,促进了理论之间的比较和相关学科的交叉。
北京邮电大学钟义信教授的《人工智能统一理论》,讲授了知识表示,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机制主义方法等。
(2)课堂形式
国外的授课往往注重内容的学习、知识的掌握,课堂教学方法也是各有迥异。我国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留给学生的自主空间相对狭窄;而国外课堂相对活跃,讲授和讨论相辅相成,学生能积极地加入到课堂教学中。
(3)学生的培养
由于国内教学中以教师为主,所以往往只注意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我国学生知识掌握牢固,但知识运用能力差,主动和创新能力欠缺。
3 教学模式、设计和方法的探索
3.1 实现目标
“脑与认知科学基础”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该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人脑结构、脑功能以及人类基本认知能力的基本概念和系统知识,对脑与认知研究中所使用的技术有初步的了解,通过学习和教学,着重激发学生对人脑结构与人类基本认知能力的思索,激发学生对进一步研究智能形成机理和工作方式的强烈兴趣,为今后深入研究自然智能、并将人类智能产生机制的相关假说和研究成果用于机器智能奠定基础。
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利用的机能,提高合作技能,促进班级内学生的合作交流,开阔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2 教学模式
主要涉及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课堂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个方面。
(1)教学模式转变
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应该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从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者”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活动的导演者角色,由此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生地位的转变。使学生有原来的单纯听讲、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化为能有机会主动参与、发现、探究的主体地位;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使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能更好地学会学习方法。
媒体作用的转变。使教学媒体从教师手中转化到学生手中,使媒体由作为教师的讲解工具转化为学生的认知工具;使学生学会利用工具来完成学习和研究任务。
教学过程的转变。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或逻辑综合,转变到为学生建立教学情景,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从而获得知识和掌握知识。
教材应按人类联想规律组织教学信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应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授课时充分结合讲授、讨论、思考、测试和自学等多种方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双向性,突出启发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所谓双向性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既强调教师的讲授,又强调学生能动性的发挥,促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双方主动介入的过程。
突出启发性,即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学会思、善于思考、主动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灵活运用上述各类教学方法之外,考虑到课上学时的限制,适当地给学生留思考题,让学生课下独立思考,巩固课堂上的知识,也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一大补充。另外还可以促进学生利用先进的手段广泛查阅资料,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充分 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提炼出精华的思考题,使学生通过思考,更精确地理解课本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生从传统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的学习主体,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和创新思考的余地。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有直接和间接之分,间接兴趣有学习活动的结果激发,如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对学习的结果产生兴趣。对大学生来说,到底什么是积极健康、持久旺盛的学习动力?最具积极健康和持久旺盛特性的三种学习动力是:兴趣、理想和事业,而且每个学习阶段积极健康、持久旺盛的学习动力也是不同的:小学主要是兴趣,中学是理想,大学则是事业。
人生进入大学阶段后,开始思索实现的人生之路,面对现实,就必须从事一个职业,必须做事,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自身条件,包括自己的个人爱好和自己的理想以及社会的需求去从业干事,因此,在人生的大学阶段,产生了职业理想。有了职业理想,才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美国的戴维・坎贝尔说过:目标之所以有用,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大学生只有明确了职业理想、职业目标,才会有为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的实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付诸实施,避免随波逐流。
直接兴趣是有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特点直接引起的,如趣味性强的学习资料、新颖的教学内容、生动而又系统地讲解等等。下面结合作者从事的《脑与认知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给出下面的建议。
首先,充分利用实物、影视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凡是教学内容涉及的脑的52个分区等都尽量的在课堂上将实物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亲睹实物,增加感性认识;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教化手段,通过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学生印象深刻而又便于理解。
其次,培养师生感情,树立教师威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授业”,也应该注重“传道”与“解惑”,在课堂上有针对地传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师也因为博学而受到学生的敬仰;对学生在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可能、苦恼,适时地以朋友的身份,对他们关怀备至,帮助他们客服可能,他们就会从心里热爱老师,感情上接近教师,爱屋及乌,从而对你交的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亲其师,信其道”表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相融的师生关系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再次,教学中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教师在上理论课时,应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3 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对“脑与认知科学基础”课程进行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脑与认知科学基础》共分14个章,分别介绍了脑与认知纲要、脑论、新皮层、神经组织、神经信息活动、脑的工作机理、一个假说、认知概论、感知、记忆、语言、思维和情绪。
第1章主要围绕着中心问题“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什么要学习脑与认知科学”和“应当怎样学习‘脑与认知科学’课程”来展开,具体内容包括:智能、自然智能、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人工智能与自然智能的关系;“脑与认知”是自然智能的基础;21世纪是智能科学技术的世纪;“脑与认知科学”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2章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脑科学,什么是认知科学”和“它们与智能科学技术的关系是什么”,具体内容包括:脑科学的研究对象与目的、脑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3章主要围绕着“脑是一个怎样的系统”和“我们将由宏观至微观进行逐步的分析”的中心问题来展开,具体内容包括:自然智能系统基本工作模型;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组成;脊髓结构与功能:脑的基本构件与功能;左右半球的功能优势和脑组织的总体特征。
第4章主要围绕着“什么是大脑皮层”和“它在大脑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中心问题来展开,从组织生物学层次讨论了脑的结构,具体包括:大脑皮层的分叶;皮层叶区的功能定位;皮层的细胞类型;皮层的分层:皮层的分型;皮层的分区;大脑半球的纤维联系;大脑的柱形结构和Hawkins的皮层说。
第5章主要围绕着中心问题“什么是神经元,什么是神经胶质细胞”和“它们有那么神奇的功能”来展开,从细胞生物学层次探讨了脑的结构,具体包括: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元分类;神经元结构;突触: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与神经末梢。
第6章主要围绕着中心问题“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和“为什么神经系统能够处理各种信息”来展开,首先从分子生物学的层次讨论了神经系统的工作机理,接着讨论了最基本的神经系统反射特性,以及神经元的各种模型。
第7章主要围绕“脑是怎样工作的…‘你觉得这些理论怎么样?”来展开,大脑皮层是一个层级结构:皮层分为若干“叶”,每个叶又有许多不同的“区”,每个区都存在“6个层”,每个层包含若干不同的细胞(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互相结成大量的功能柱。大脑皮层反映外部世界的方式,是建立“恒定表征”,后者就是皮层细胞兴奋的层级结构。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记忆,预测”。记忆,就是建立事物的“恒定表征”。预测,就是利用“恒定表征”去判断它的细节。
第8章提出了一个假设,认为“任何智能系统督应当具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就不能成为智能系统”。同时认为:作为一种完全自主的智能系统,人是具有明确目的的;作为一种“他主”的智能系统,它的目的是由它的设计者设定的。
第9章围绕着“什么是‘认知科学”’和“从‘众家之说’中择优”来展开,讨论和比较了“认知科学”有关的基础概念、相关模型和几种“认知科学”的定义,从而说明认知科学研究应当关注的主要内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认知科学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关于“认知科学”的定义仍是众说纷纭。对于学习和研究认知科学的人来说,这种状况也不是坏事。相反,只要认真研究这些说法的实质,就有可能从中得到比较深刻比较科学地认识。因此,特别鼓励学习者带着问题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争取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第10章讨论了“注意的机制”:人为什么会产生“注意”机制,根本的机制在于“人有目的”。当与“目的”相关(无论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的对象出现时就会注意这个对象:关联的程度越高,注意的程度就越强。所以,“注意”的关键机制在“目的”;而实现注意力选择的关键机制则是“目的与刺激之间的关联度分析”。相反,如果没有“目的”存在,人们对所面临的任何刺激就会表现得麻木不仁,注意力分散,没有特别的兴趣。可见,“目的”在认知活动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接着对于感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机理做了必要的讨论,为认识感知理论奠定了一般的基础。但是由于学时限制,对于具体的“视觉感知”、“听觉感知”以至其它感知(嗅觉、味觉、触觉、平衡觉等)理论,就只能略而不论了。幸好,这方面的材料比较容易找到,就作为学生课外学习 的内容而不做课内的要求了。
最后讨论了“认知过程”的最初环节――感知的基本问题,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机理。它们是后续认知环节的基础。对于这些认知环节工作机理的认识,存在不同的学派。这是学习《脑与认知科学》所面临的挑战,但更是研究《脑与认知科学》的创新机遇。应当深入分析各个学派的理论(包括优点和缺点),这样就有可能在它们的基础上获得更加科学地认识,做出新的贡献。
第11章围绕着“什么是‘记忆与提取’”和“人为什么能够进行‘信息记忆和提取’”来展开,讨论了“长时记忆的语义存储”:以语义为中心、以知识结构的方式进行存储;通过概念(或特征)来表达语义章;通过概念/特征的相互关系表达完整语义;通过概念/特征的层级结构来表达某类的复杂语义:通过类间互连形成的知识结构来表达多类事物的语义;概念、特征、类等等都是以语义来定义的。
第12章首先对相关术语进行了解析;介绍了近年来脑科学的发现和认知学的研究进展。
第13章探讨了“思维的脑机制”,或者说“为什么脑会思维”,因此,首先要说明什么是这里所说的“思维”。显然,思维是脑的功能,是在给定问题、条件和目标的情况下,人的大脑寻求解决问题达到目标的一种能力。在这里,核心的问题是:在获得了“问题、约束、目标”。这些信息和相关知识的条件下,如何运用这些信息和知识来解决问题、满足约束、达到目标?根据问题、条件、目标情况的不同,思维可以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灵感思维、创造性思维等不同的类型。那么,大脑是怎样执行思维功能的呢?
第14章总结了目前认知科学对情绪的研究已经取得的不少成果,包括情绪的定义、分类、情绪的脑机制、情绪与认知的关系等等。另一方面也指出,同其他方面的研究一样,认知科学对于情绪的研究也忽视了“目的”的作用。人为什么会快乐?为什么会悲伤?除了生理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受到“目的”实现的可能程度的影响。在这里,“目的”包括各个方面的追求:生存的追求,发展的追求,信念的追求等等。大多数喜、怒、哀、乐情绪都以这些“目的”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来衡量。因此,如果离开“目的”要素来考察情绪,就难以准确把握情绪产生的缘由。
3.4 授课方式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文字、图像、动画、录像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形象生动地完成教学任务。采用多媒体手段,既便于教师解释问题,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联系实际的例子,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为了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提问也是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所提问题必须准确、明白,无论在含义上,还是在语言本身:多用特殊疑问词发问,易于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追问则可采用选择问句,它有某种限定作用,可引导学生定向思考。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向老师发问,增强了师生的沟通,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条件下,适当展开一些小的讨论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加深学生对某些抽象问题的理解,永远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学习。
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工作,故学习方法也应该在教学环节中培养。适当地给学生一些拓展型的问题,鼓励学生去查资料,分析、研究问题,这些环节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学生可以学到从查资料、分析、对比,到归纳、成文等一系列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
[摘 要]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作为现代情报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把适合军队信息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研究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架构起深度的教研内容体系。试图建有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信息管理与大数据挖掘、信息建模与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等动态专题;在实践环节中系统地探研涵盖网络舆情采集、网络舆情处理和网络舆情服务的情报大数据管理技术,并构建其训练系统。学术上拓展提高了我国情报学科知识和成果的利用水平,实践上促进对当前涉军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的研发能力和开创情报大数据管理的前沿性研究。
[关键词] 情报学;大数据管理;舆情分析;课程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05. 124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05- 0228- 03
1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组织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作为现代情报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把适合军队信息化发展的网络舆情研究新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能够架构起深度的教研内容体系,是培养情报学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
1.1 建设理念与设计思路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建有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等专题。该课程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情报管理研究方向研究生的重要专业课。根据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我国情报管理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该课程对培养学员信息管理工作理论素养和信息技术,加强学员情报管理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依据我国图书情报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专门情报管理人才为目标,遵循课程教学规律,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坚持因材施教,突出教员主导、学员主体,改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实施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能力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有机结合。
设计思路是深化情报学教学改革,认真贯彻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既要充分讲透教材,又要扩充前沿内容,把网络舆情分析与信息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融汇到教学内容之中,架构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统一;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实施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
1.2 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
数字环境下情报管理正在经历从宏观层次的文献向微观层次的情报、知识和信息转换。情报管理越来越关注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网络信息管理、数据库和信息内容安全等方法和技术,也越来越关注信息管理系统、情报网站系统、舆情分析系统等的研究。
本课程围绕情报管理的总目标,介绍情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专门情报与情报整编研究、信息管理与情报技术研究,重点研究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分析和服务。精选代表性论著和专题核心文章布置研究生认真研读,选择部分专题进行研讨和技能训练。按照培养需求,不断完善专题内容,以进一步加快研究生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内容标准就是通过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的教学,要求研究生对情报管理方法有一个比较系统的高层次理性认识,从研究和应用的多个层次上了解和熟悉情报管理的先进设计和先进技术。学习内容分为以下8个环节: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
1.3 教学实施方案
依据内容标准制定的8个环节,给出以下实施方案。教学要求总体是:教学内容紧跟发展趋势;以教员课堂讲授、经典文献导读、交流讨论和课外阅读研究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为:①情报管理前沿研究概论。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前沿研究;理解和掌握学重点是涉情报报管理理论前沿的基本问题。②情报研究方法与情报整编研究。掌握情笱芯糠椒ǖ幕本要素;理解情报研究方法在军事情报研究中的应用;熟悉军事情报整编的研究。③情报工作中的信息管理和大数据挖掘。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技术;理解情报工作中的大数据挖掘问题。④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理解信息建模的基本原理;掌握社会网络分析的一般方法;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建模和社会网络分析。⑤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技术。理解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的一般技术;了解情报工作中的信息内容安全与保护。⑥情报获取理论与舆情采集系统研究。掌握涉情报报获取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采集系统的实现机制。⑦情报分析理论与舆情处理系统研究。掌握舆情情报分析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处理系统的实现机制。⑧情报检索理论与舆情服务系统研究。理解和掌握涉情报报服务的基本原理;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建设和功能;理解舆情服务系统的实现机制。
1.4 教学组织与论著研读
通过基本著作阅读,编写教学实施计划,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能力训练方案等工作,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组织采用讲课和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教学相长、双向互动,提高研究生开发和管理信息数据库、舆情分析系统,以及掌握相关应用技术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对有关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操作和分析;个别专题内容按任务和对象需求进行调整和选择;课程进行期间组织学员进行研讨;围绕教学,组织好讨论、答疑等活动,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舆情应用系统的开发。授课教室具备现代多媒体教学条件,原型系统研发具备网络连通的教学条件。考核内容主要是研究报告写作成绩和平时成绩。
基本阅读著作,教材是笔者所编著的《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版)。参考文献主要包括张晓军《美国军事情报理论著作评介》、刘慧 等《军事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王能斌《数据库系统原理》、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周荣庭《军事信息管理概论》、傅会民 等《军事信息技术》、马费城 等《信息管理学基础》、肖占中《军事信息管理》、刘继贤《军事管理学》、黄晓斌《网络信息挖掘》、史忠植《人工智能》、刘瑞挺《信息管理实用技术教程》、翟延富《数据库与网络技术》、樊月华《Web技术应用基础》、方d东《网络舆情蓝皮书》等。
2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的实践
情报大数据管理前沿问题研究课程,实践环节系统地探研涵盖网络舆情采集、网络舆情处理和网络舆情服务的情报大数据管理技术,并构建其演示训练系统,力求在学术上拓展情报学科领域的研究空间和深度,提高相关知识和成果的利用水平。该课程实践方法的核心之一是深度融入网络舆情分析技术,以下阐述相关教研内容。
2.1 能力实践综述
主要研究互联网上主题舆情的分析技术,以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理论体系和信息智能处理技术为基础,将国内外先进的知识技术运用于网络舆情智能化分析的全过程,促进图书情报界在网络舆情采集、处理和服务方法与技术领域的深入研究。一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采集。网络舆情情报规划与获取研究,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研究,舆情网页内容和链接相关性的判定研究等;二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处理。主题网络舆情的本体构建研究,语义层的舆情信息聚类和分类研究,基于情感本体的舆情倾向性分析研究等;三是网络舆情的智能化服务。舆情事件网页内容的词汇关联分析研究,基于网络论坛的舆情话题追踪研究,网络舆情检索系统中的查询主题分类研究等。
2.2 课程实践之一: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
网络舆情的信息管理。包括:①网络舆情的信息采集。网络舆情的采集方法、搜索引擎的研究进展、网络信息的分类及其抽取。②舆情话题的搜索技术。话题搜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主题爬行的实现。③网络舆情的信息处理。网络舆情的处理方法、网络舆情的信息内容分析。④网络舆情的内容分析与服务。知识技术及其应用、主题舆情内容分析框架。⑤基于社交网络的舆情传播动力学性质。
网络舆情信息抽取和整理。包括:①舆情网页的结构特征与分块处理。话题标记和页分块、内容分块、布局分块、结构分块。②基于主题爬行的舆情网页分块。网页的预处理、网页分块的特征提取、舆情内容块的整合。③主题网络舆情的语义特征抽取。网络舆情语义的特征、特征抽取及其改进、网络舆情的情报获取与整合。网络舆情的情报价值与情报支援;网络舆情情报支援系统。
2.3 课程实践之二:网络舆情的信息分析
舆情网页与话题相关性的判定。包括:①内容相关性的判定方法。元数据方法、链接标签数据方法、链接结构分析方法、页面语义信息方法。②链接相关性的判定方法。、主题链接上下文信息提取、基于语义相似度计算的链接判定。③舆情网页内容相关性的分析。主题特征的选择、待识别网页模型的建立、话题文本识别算法的选择。④舆情网页链接相关性的分析。基于信息链接关系的分析、增加主题分析的改进算法。
基于本体的网络舆情分析。包括:①通用本体构建的几种方法。②基于本体的主题网络舆情知识模型。舆情的本体知识源、本体的主题舆情构建策略、知识模型中的本体库架构。③主题网络舆情本体的实现方案。本体构建的规则、本体的实现步骤、一个舆情事件的本体实例。
基于情感本体的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包括:①网络舆情的倾向性分析。②网络舆情倾向性识别方法及比较。基于文本分类的倾向性识别、基于语义规则的倾向性识别、基于情感词的倾向性识别。③情感本体的构建方法。领域语料的情感概念选择、基于情感本体的领域语料整合多情感概念的情感本体构建、本体话题构建。④基于情感本体的主题舆情倾向性分析。特征词情感倾向度、增加程度级别的特征词权重、基于情感本体的倾向性分析。⑤网络舆情倾向性分析实验与结果分析。
2.4 课程实践之三:网络舆情的信息服务
网络舆情信息聚类和分类。包括:①语义特征的抽取转换。语义转换及概念特征生成、概念映射匹配算法分析。②网络信息的聚类与分类方法。Web文本信息的聚分类、本体的聚分类、语义聚分类分析。③基于本体的语义相似度计算。④基于语义的主题网络舆情信息聚类。舆情信息聚类流程分析、基于语义相似计算模型的凝聚层次聚类。⑤基于语义的主题网络舆情信息分类。舆情信息分类流程分析、基于语义相似计算模型的分类算法。
舆情采集与处理的功能实现及评测。包括:①原型系统的功能和开发平台。②舆情采集实验与结果分析。实验数据选取和测试指标、URL与主题相关性判定算法测试、舆情采集应用分块方法的效果测试。③舆情信息聚类实验与结果分析。④舆情信息分类实验与结果分析。
面向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信息服务。包括:①基于网络论坛的舆情话题追踪。基于文本图的话题追踪模型、文本概念图的生成与关键词识别、语义相关度的计算及追踪话题的更新、舆情话题追踪实验与结果分析。②网络舆情检索系统中的查询主题分类。基于语义知识的查询分类模型;文档目录图上的查询词扩展、目录图上的查询分类识别、查询主题分类实验与结果分析。③舆情事件网页内容的词汇关联分析。基于词跨度的事件内容关键词获取、基于共现次数统计的词汇关联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词汇关联实验与结果分析。
关键词:科学探究及能力;交互仿真智能性课件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3-0044-04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科学探究及能力的概述
科学探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探究方法与过程的理解[2]。
美国学者彼得森对科学探究定义如下:“科学探究是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活动,其目的在于发现并描述物体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采用有秩序的和可重复的过程;简化调查研究对象的规模和形式;运用逻辑框架作解释和预测。探究的操作活动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概括、表达、运用及其他活动[3]。”上述科学探究的定义和说明启示我们,要全面理解科学探究的涵义,须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探究的本质。科学探究在本质上是科学家用来解决自然领域或科学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追求知识的确凿性,即对任何理论不轻信盲从,不迷信权威,而是用证据来证明。
第二,科学探究过程。科学探究是一种过程,有一定的活动程序或阶段。无论科学家从事哪一门类或哪一领域的研究,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都要大体上经过这样一些类似的活动过程或阶段:形成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做结论。正是上述这些活动过程构成了被称为“探究”的科学过程,进而也成为判断某种活动是否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依据。
第三,科学探究技能。美国科学教育促进会(AAAS)在以过程为中心的SAPA课程中[3], 从各种科学研究活动里抽取出13种过程技能:观察、分类、应用数字、测量、应用空间与时间关系、交流、预测、推理、下定义、形成假设、解释数据、控制变量、实验。 这些技能彼此紧密联系,统一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在实际的化学教学活动中,这些技能则主要是通过完成部分或完整的探究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具体过程一般是:老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接下来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以验证假设的正误,最后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反思。学生可以通过完成这些活动来提高其科学探究能力。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科学探究的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科学思维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和灵魂,对探究程序和方法起统帅作用,支配着探究程序的设计、方法的选择和使用。探究程序则把各种探究技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可以说,没有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则是盲目的、徒劳的,而没有探究程序和方法,则根本不存在科学探究[3]。
2 现阶段我国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困难
由于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广大教师们无一掉以轻心!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们把能用的方法几乎都用上了。例如:观察、实验、调查、推理、判断、交流、合作等。但由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还是进行科学探究或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最主要方式。通过实验,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自学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具体的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通过我们对四川省100多所中学化学课程教学调查情况来看,大致可从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家庭小实验这三种类型实验的实施情况来了解现阶段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困难。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操作的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成功的、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演示实验是目前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方面用得最普遍的一种手段。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有些实验装置太复杂、操作难度大、药品有毒性、反应时间长、现象不明显,甚至有些实验本身还有危险,所以,很多探究性实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都变成了老师讲实验,学生根本无法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学生实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亲自去完成的机会就更少了。有些学校是因为经费问题而未开设;有些学校则是因为教师嫌课时太紧而直接省略;更有学校因为嫌学生动手能力太差、不能顺利完成实验而干脆直接取消……总总原因使得学生实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能够真正落实的情况实在太少,这使得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几乎成了一句空话。
而比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更不能得到落实的则是家庭小实验。因为这类实验是由学生回家自己操作,教师一般不会做硬性要求!自觉的学生觉得学习时间太紧而不做,懒惰的学生因为贪玩也不会做。所以,这类实验能够落实的几率非常微小,想通过这类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愿望也几乎无法实现。
2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新方法
为弥补化学实验存在的不足,目前市场上已开发出了几种课件。第一种是传统的线性演播型课件。这类课件虽然克服了“现象不易观察”这一缺点,但是使用者却只能象看电影一样去观摩实验现象,而无法主动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中去;另一种是所谓的交互型课件。这种课件改变了传统的自动播放模式,使用者可以通过在课件中设置的播放、暂停、返回等按钮来实现对课件的控制,但是这类课件的交互仅仅停留在让课件使用者去控制设计好的实验步骤上,使用者不能随意改变实验进行的方向[4], 因此也无法主动参与到整个实验过程中去。所以,这类课件的交互性弱、创新性差,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笔者根据多年一线教学的经历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教学课件―交互仿真智能性教学课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并且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1交互仿真智能性教学课件的定义
交互仿真智能性教学课件是适合于教师和学生使用的课件,有别于经典的人工智能教学软件,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一个新方向。
该类课件中,交互是指通过教师(或学生)对计算机图形元素的操作以实现某一特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仿真是指尽量再现真实场景和现象;而智能性则是指对用户的操作路径进行跟踪,并具有作出相应反馈及评价的功能。有了这种及时的反馈,学习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
由此可见,交互仿真智能性教学课件是指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操作这一境况,激起完成具有一定目的的教学课件的反应,由计算机根据用户的操作及时做出反馈,最终通过观察判断模拟的真实场景和过程,实现用户自身知识结构中某一知识点的意义建构。
2.2 交互仿真智能性教学课件的具体案例介绍
我们开发了很多这类课件,并已逐步运用到了实际的化学教学活动之中,获得了很好的评价。下面就以九年级化学“CO还原CuO”实验为例,来简单介绍该类课件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
2.2.1“CO还原CuO”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
CO的性质是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而设置“CO还原CuO”实验的目的则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而总结出CO的还原性,了解CO的毒性,巩固CO的可燃性知识,并对尾气处理的方法做一定的了解。所以,该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概括等科学探究能力。
2.2.2“CO还原CuO”课件的具体介绍
2.2.2.1 导航条
课件设计的有导航条,其中包括“上一步”、“实验内容”、“实验原理”、“思考练习”和“下一步”5个按钮,这些设计可使学生在做“实验”时知道要做什么和该怎么做,以免手忙脚乱。学生在导航条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实验”(即通过鼠标操作交互仿真智能性教学课件),不仅能比较独立地实现对该知识点的意义建构,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若能长期坚持下去,其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则是显而易见的。
2.2.2.2 场景
课件的场景部分类似于化学实验室里的实验桌面。我们的“实验”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例如:下图1就是“CO还原CuO”实验的场景之一――仪器的组装。
图1 仪器的组装
图2 正确的实验装置图
2.2.2.3 课件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交互性 :课件场景中的对象(仪器、药品等)可通过鼠标的拖动或点击来实现仪器的移动、酒精灯的点燃等动作,这在组装实验仪器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场景中,学生可用鼠标拖动图中的任一仪器进行组装,若组装错误,课件会自动提示。组装完以后,学生若要检验自己是否组装正确,则可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图2所示的场景,然后与正确的实验装置对比。此步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
仿真性:尽量再现真实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等,以弥补实验现象不易观察的缺点。在该课件中,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黑色的CuO粉末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以及处理尾气时CO燃烧时的蓝色火焰,学生通过观察这些实验现象可以大大提高其观察能力。
智能性:通过对用户的操作路径进行适时跟踪,并作出及时地反馈,以达到智能地判断实验的步骤是否正确、操作是否规范等目的。例如:实验开始时,学生既可先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又可先点击“通入CO”再点燃酒精灯。因此,课件对这两种不同的操作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如果学生先去点酒精灯,酒精灯是不会燃的;而先点击“通入CO”,再点燃酒精灯,则酒精灯就会立即燃烧,并且提示学生处理尾气。另外,在加热试管时,若通入CO的时间不够长,或用酒精灯加热时没有先预热,课件又设计了试管会被炸裂的情况。最后,当黑色粉末全部变红时,课件又会出现“停止通CO”和“停止加热”两个按钮,若先点击“停止通CO”,或点击“停止加热”按钮后就马上点击“停止通CO”按钮,都会出现试管中的红色的铜慢慢变成黑色的情况。课件的这些智能设计,不仅使学生把该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记得清清楚楚,同时,学生也通过思考产生这些误操作现象的原因而大大提高他们提问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
可错性: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若某一步操作错误,则计算机会自动出现错误操作的后果,使学生加深印象;同时,学生又可点击“上一步”按钮,重新“实验”,直到出现正确的结果。例如:学生在实验结束时,若是先点击“停止通CO”按钮而看到试管中的红色的铜慢慢变成黑色的情况后,学生会意识到实验步骤错误了。此时,学生可点击“上一步”按钮重新“实验”,待“实验”结束时先点击“停止加热”按钮,过一会儿后再点击“停止通CO”按钮,这样就不会出现试管中的红色的铜慢慢变成黑色的情况了。学生通过正误对比,自然会加深印象,同时也能提高学生比较的能力。
可重复性: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某一实验现象观察得不够仔细,学生也可点击“上一步”按钮,重新“实验”,直到看清楚实验现象为止。例如该实验中,若对试管中黑色CuO慢慢变成红色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没看清楚的话,学生就可以重复一次或多次进行“实验”以便重新观察,而这样做也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该课件的这些特点,使它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提问、实验、比较和概括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还能有效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 结束语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交互仿真智能性教学课件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能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起着极大的辅助作用。因此,它是近年提出的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全新的发展方向,是对传统学科教学的补充,也是IITC(Integrat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的新生力量。
使用该课件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不是动手能力。因此,它的应用不是代替、也永远不可能代替真实实验!但是,如果我们能将该类课件与真实实验合理、有效地结合起来的话,必然会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将对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DB/OL]. 省略/200111/ca542.htm.
[3]科学探究的技能方法. [DB/OL]. blog.省略/user1/17619/archives/2005/350619.shtml.
[4]任建华,冉鸣.全交互智能化化学课件及实现方法浅析[J].化学教学,2006,(9).
[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概论[M]. 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26.
关键词:多媒体;动画艺术教学;分析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动画艺术教学,动画制作流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可见,动画艺术教学在不断发展中,呈现出多媒体发展的数字化魅力。从多媒体技术的艺术属性来看,其动画艺术教学更加具有相对独立的语言与艺术形式,并且开始融入戏剧、文学或是其他相关的艺术形式中,在此基础上也结合了发展中的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从这点来看,其也促进了动画艺术教学的发展。
一、多媒体视角下动画艺术的教学特点
1.培养动画艺术教学的创意人才
多媒体发展使用中,动画艺术由于其自身具有的新视角等特点出现在创意产业的视线范围内。创意产业由于其自身的独创性发展,强化个人创造的重要性,因此,动画艺术教学中应加强创意性人才的培养。所谓的创意性人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中加强以多媒体文化创意为中心的知识的传授。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动画艺术教学下创意产业的规模化与产业化发展,促进动画艺术经济的发展。二是动画艺术教学中促进创意产业化经济的发展。从动画艺术教学发展的角度来看,优秀的创意可以促进产业不断发展。教学中加强学生创意产业化的认知,可以使学生更加适应多媒体时代的发展。同时也对多媒体发展下创意产业有较为明确的认知,使学生了解其具体创意产业运作。可见,动画艺术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2.培养动画艺术教学的艺术人格
综合各类艺术门类的发展,动画艺术显得尤为年轻。作为艺术形态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教学中更加强化叙事和审美的有效结合。动画教学可以描述整体发展事件、表达主要思想方式,进而使不同的文化艺术呈现在其所要表达的土壤中。可见,多媒体动画艺术教学的发展也与其他艺术具有十分亲密的联系。这在每一个艺术作品中都有较为鲜明地呈现。一方面,在动画艺术教学的角色或是内容设计上,应强化学生个体对童年的感知。对于动画艺术而言,学生童年的经验认知对于动画编剧创作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在这其中蕴藏着发展中的创作欲望,进而为动画编剧工作提供较为广泛的题材。人类的动画发展与个体的最为原始的经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多媒体动画艺术教学上,应加强学生“纯化”教育,进而激发学生潜在的童心,使其在个人的人生经历中得到童年经验的社会创作认知。另一方面,动画艺术是一门较为综合性发展的艺术,因为其集影、光等为一体,同时也融合了文学、绘画等多门知识。可见,一门较为优秀的动画艺术作品具有较高层面的艺术融合。动画艺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表现区域,在具体的设计中应强化具体的艺术内容的表现形式。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动画艺术教学中应强化动画人员的工作属性认知。动画制作前期,相关文学剧本创作对于整体动画制作工作的完成有促进作用,其也是动画主体和艺术层次定位的基础。可见,动画艺术产品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动画的影响力。
3.培养动画艺术教学的媒体表现力
多媒体动画集艺术与技术的联系为一体。作为发展中的主要艺术形态,所呈现的形式与发展具有灵魂性的作用。可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形式感作用。这种形式感的发展与传统的动画艺术十分不同。一方面,多媒体动画艺术教学主要依靠计算机等数字化技术进行,离开相应的媒体化发展技术,多媒体动画教学也就会缺乏明确的意义。对于多媒体下动画艺术学生来说,应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并加以应用。突破传统性的创作理念,扩宽创作思维,破解传统动画艺术教学瓶颈。综上所述,多媒体视角下,动画艺术教学中学生软硬件技术掌握得越为熟练,就越能促进动画艺术创作。另一方面,多媒体发展下软硬件技术可以解决部分动画艺术教学中的问题,但是电脑软硬件技术发展中,不能完全承担具体的动画造型功能。在多媒体技术发展中,应加强动画艺术教学的形象化设计,加大学生对动画造型的艺术敏感力与准确力的把握与控制。可见,应加强动画艺术教学的媒体表现力。
二、多媒体视角下动画艺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模糊,市场定位不准
从动画艺术教学发展来看,高校对其在教学中更加倾向定位于掌握本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而培养具有综合性发展的全优性人才。但是这种教学目标的定位较为模糊,在课程的设置上,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对于我国动画产业人才发展来看,也存在着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动画专业的毕业生也不能实现较为完整的就业目的。其集中表现为对专业知识掌握不足,专业技能发展还不尽完善,与企业所现状形势会造成毕业生不能更好地就业。
2.忽视学生自我感知,专业设置盲目
多媒体动画艺术教学在市场与政府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从动画艺术教学整体发展来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一些高校中动画艺术专业学费较高,在教学上学生缺乏强烈的自我感知。此外,一些学校的动画艺术专业设置较为盲目,存在着跟风现象。一些高校只重视教学或是相关的专业,而忽视自身的教学师资或是教学设备等问题,同时也没有很好地考虑整体市场的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动画艺术专业盲目设置的情况。这也进一步导致了专业发展下同质化现象的产生,在动画艺术教学中既没有发挥出学生的动画特长,也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动画艺术体系。
3.忽视发展优势,缺乏特色化办学
从部分高校中多媒体动画艺术办学现状可以看出,存在对动画艺术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不够了解的现象,没有考虑到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等特点,在追求经济利益增长的同时,产生了大规模扩招性发展的现象。同时忽视了本校自身动画艺术教学发展的特色优势,并且缺乏相对的特色化办学。为了追求动画发展的热门专业,学校在动画艺术专业设置上缺乏明确的规划,以市场性与功利性发展为主,造成动画艺术人才的培养既没有集合发展中的具体特色发展,也没有进行完整的市场调研,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对动画艺术人才的客观需求。
4.学科发展薄弱,缺乏后劲支持
综合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来看,多媒体动画艺术专业教学存在着发展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在学科的建设实施上更加重视教学,而轻学术发展。这样教学发展下的动画人才整体的艺术底蕴还不尽完善,对动画知识的结构掌握还不完整。进而在具体工作或是学习中不能得到动画制作中创造性的发展。这类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其在动画艺术设计创作中发展后劲相对不足,发展潜力也受到相对限制。使动画艺术制作人员的发展受限,对于动画制作的高端人才进阶方面也呈现一定的原创动画的空心发展状态。
三、多媒体视角下促进动画艺术教学特色策略
1.强化影视专业依托,加大动画艺术特色的办学
⑴在人才培养和动画艺术专业办学定位上,多媒体动画艺术专业应以专业化发展为主要依托。可以依靠相关的影视发展,形成以影视艺术专业为基础,进而加大培养具有高理论水平与完善综合艺术素养的综合性动画艺术人才,同时还应掌握相应的多媒体影视制作技术,加大艺术创新性能力的培养,形成全面发展的多媒体动画艺术创作的复合型发展人才。⑵在教学体系内容建设上,还应加强多媒体动画艺术人才的培养,可以从具体的培养目标与发展定位出发,加大专业课程设置,完善教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与动画艺术相关的文学艺术等理论课程或是相关影视动画剧作课程等,强化对多媒体动画技术的了解与掌握。
2.发展美术专业为支撑,合理化动画艺术教学
⑴在人才培养和动画艺术专业办学定位上,发展美术专业的支撑性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强化学生对多媒体动画艺术造型发展等技巧性的掌握,进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动画艺术设计等软件进行相应的角色形象设计,同时也强化场景的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加强原画、动画或是相关电脑动画艺术等具体工作。⑵在教学体系内容建设上,以发展的美术专业为动画艺术作支撑。教学内容具体可以包括相应的艺术史论或是美术设计等理论知识。造型作为影响动画较为基础的艺术特征,在美术专业中也尤为重要。可见,以美术专业为支撑的动画艺术设计在整体的风格上,从感知上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的内在发展与规定性。在动画艺术课程设计上,强化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不是指传统的纯美术性的教学,而是应突出动画艺术教学特点。
3.依靠工科专业为助力,加强动画艺术专业办学
⑴在人才培养和动画艺术专业办学定位上,我国的动画艺术教学发展较晚。可以依靠主要的工科专业发展助力,促进相关的游戏设计课程等发展。游戏产业作为动画艺术产业的一部分,在不断发展中呈现良性化的发展趋势。在多媒体动画艺术教学中,可以加强与此相关的工科专业的发展,不断强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而培养出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化人才。⑵在教学体系内容建设上,应强化相应的工科理念等应用,进而加强动画专业艺术教学。在发展中应淡化相应的动画专业教育,促进动画艺术毕业生的动画感知能力的增强。具体的相关课程设计中包括数字化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等,加大工科理念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应的动画艺术专业的学科发展型理论知识。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多媒体视角下动画艺术教学的快速发展。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提高了动画艺术教学质量,促进了动画艺术教学不断发展。动画艺术教学在不断发展中,呈现出多媒体发展的数字化魅力。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2]金德龙在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节选[EB/OL].(2008-12-31.
[3]赵枫.我国数字动画产业发展思路分析[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6).
[4]周苏,等.数字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米•贝京.艺术与科学[M].任光宣,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6]林于腾,许瑷予.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现状分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关键词]保险业;保险市场;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新“国十条”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社会消费模式日趋个性化、多样化,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企业升级换代、重组兼并趋势方兴未艾,经济增速的下调使传统的隐性风险显性化,要将其化解尚须时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保险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十条”),进一步明确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保险业迫切需要高层次的人才,率领行业应对新形势、开拓新领域、带来新突破,保险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已成为现代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保险行业发展面临的人才瓶颈
保险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保险需求、社会环境、经济形势、科技发展水平、国家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等,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保险从业者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人才是保险市场的主体,也是制约经济新常态下保险业发展的首要因素。总体来看,当前保险业的人力资源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保险业的发展需求。(一)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专业化程度不够。新形势下,无论是化解以高杠杆、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应对质量化、差异化为主的市场竞争,还是投资中的创新驱动,都需要保险行业推出具备精算、业务管理、风险合规等知识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同时,人们的保险需求档次不断提高,并且日益个性化、多样化,需要进一步创新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这些工作由于其性质和类型的特殊性,对学历和专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当前我国保险业人才队伍的情况如何呢?中保协的《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人力资源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保险业人才队伍总量不大,质量不高。保险行业大专及以下学历者占从业者的49%,硕士及以上学历者仅占3%,保险行业较高学历背景人才仍比较稀缺。同时,高校本科保险专业的培养定位缺乏鲜明的特色,多是作为金融学的分支,专业知识较为泛化。这种状况难以满足新形势下保险业的发展需要。(二)偏重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偏重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培养不足。现代保险市场的发展,要求从业者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必须拥有较强的研判、沟通和决策能力,以及比较丰富的保险行业实践经验,能够应对数字化时代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但是,现有的保险本科教育和学术硕士教育,都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一方面,教学方式仍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实践训练不足;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往往比较陈旧,与当下保险市场需求发展脱节,学生缺乏对保险实际业务操作的了解,更不用说大数据、网络化的市场研判和风险管理了。高职、高专教育虽然侧重于实践能力培养,但是学制短、起点较低,难以培养出理论基础坚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三)知识结构单一知识结构单一,驾驭能力弱。目前的保险专业本专科教育还存在如下问题。一方面,教学内容主要局限于保险专业传统知识领域,与当代金融业密切相关的金融、经济、管理、投资、统计、心理、保健等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够;另一方面,对学生风险管理与精算专业知识的培养依旧薄弱。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使保险从业者很难应对保险业转型的挑战,更不能引领数字化时代市场经济保险产品创新服务的潮流。上述这些状况,严重制约了保险业的发展,而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教育,恰恰是打破保险行业人才瓶颈、满足保险业深入发展需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始招收保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但人数较少,并且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在人才定位和培养方向上,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总结。
二、保险专业学位硕士的鲜明特色
保险专业学位硕士作为一种新型的培养对象,是适应保险业发展新形势、新需求而量身定制的,它不同于传统的保险专业本专科教育,也不同于侧重于学术研究的保险学硕士培养。这不仅表现在培养的水平和方向上,更表现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一)培养定位——高层次。。”[1]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是高档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不同于普通保险专业本科教育,保险专业学位硕士一方面在专业知识深度、广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在能力、视野和素质方面也有着更高的标准,这样才能胜任现代保险业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这样的人才面对复杂数据资料能研判,能预见保险市场的发展潮流,面对多重利益冲突能果断决策,遇到困难挫折能坚韧不拔,有开放胸襟、全球目光和创新能力。(二)培养重点——应用型。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直接面对保险市场。针对目前保险市场对业务经营、保险中介人才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对风险管理、精算、核保、理赔等专业人员的需求,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不仅对专业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以鲜明的应用型为特色。吸取近年来各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保险专业学位硕士采取“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聚焦创新与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教改模式[2]。紧密结合保险实务,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与产品项目研发,同时提倡学生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和业务设计等形式完成课程论文。以保险实训基地为依托,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打破学习和见习的界限,学生学业完成即融入行业,“零过渡期”使其成为保险业的行家里手。(三)专业背景——复合型。当前的经济运行和保险业的运营实践都表明,传统的单一知识结构培养出的保险专业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保险市场的发展需要。无论从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经济秩序,还是从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愿望来看,保险行业都需要复合型人才。可见,必须提倡高校根据培养方向和院校特色,打造不同类型的复合型保险人才。如“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复合型理财核保人才、复合型保险金融工程师、复合型投资管理人才”等[3]。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在招生时,可以通过鼓励跨专业报考,吸纳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进入保险行业。例如,具有金融、经济、法律、会计、医学等背景,到了保险专业学位硕士阶段,都具有各自的独特优势和可塑性。可见,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定位具有复合型的特色。
三、新形势下保险专硕培养方向
围绕着“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保险业领军人才”这个培养目标,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方向和途径上也有着特殊的要求。笔者主要从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与品行操守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一)专业技能。保险专业知识、保险业务能力任何时候都是保险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但是在新形势下,有了这些基本知识技能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经济新常态下新“国十条”的要求来审视保险专业学位硕士的专业技能培养。1.掌握风险管理与精算技能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市场经济是一个风险聚散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近年来,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在业内积聚了不少局部性风险;同时,经济新常态和保险科技时代的来临,产业融合、互联网+、险资运用等因素的冲击,催生了行业新的风险点。上述种种来自多方面的风险挑战,一方面要求保险公司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健全体制机制,保证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保险公司精算人才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范化解风险需要以精算为手段。诸如保险产品的设计、相关费率的计算、保费和保额调整等,没有精算寸步难行。新“国十条”将“坚持完善监管、防范风险”列入基本原则,《上海金融领域“十三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中,将风险管理、精算人才列为紧缺人才。这些领域专业性强、难度大,需要高层次学历教育进行专门培养,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正是上述紧缺人才的重要培养渠道。2.“一专多能”的知识架构“一专”当然指的是保险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保险公司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保险业与其他金融行业以及保险业跨界融合,使保险行业的经营管理日益复杂。在新形势下,高层次保险人才不仅应当精通保险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综合知识技能,这就是“多能”。保险专业本身就是综合性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使保险学学科融通进一步强化,学科边界更加模糊。必须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除了保险学概论等核心课程外,还应包括经济管理、统计学、法学、数理基础、财务会计等相关课程,商业银行经营、证券投资、金融理财等通识课,以及医疗健康、心理学、社会人口、气象灾害等方面的拓展课程[4]。有了“一专多能”的知识架构,才能抓住机遇,适应保险市场发展的潮流,创新保险产品,推进保险业发展,有效监管经济社会风险,服务于国计民生。(二)综合素质。这里的综合素质,指未来保险业高端人才信念操守、方法手段、情感态度以及视野胸襟等品格,它制约着专业技能的发挥。在未来保险市场的广袤空间里,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如鸟之双翼。因此,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教育,还必须重视综合素质的养成。1.强化创新能力,培养能够推动行业发展的高端人才新“国十条”明确提出,要增强保险产品、服务、管理UniversityEducation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市场主体差异化竞争,个性化服务。保险市场主体的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这要求从业者具备根据市场需求创新保险产品的能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发出各类更具有竞争力的保险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随着人们的消费需求层次不断提高,从业者要创新服务理念,将市场需求进一步深化、细化,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创新保险产品、创新服务理念,其内核是思维方式的创新。创新教育对于保险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来说必不可少,可以通过案例领悟,哲学、心理学方法启迪等进行思维方式的优化。创新教育还可以通过创新空间和平台的设置,如建立保险产品创新虚拟实验室、选定保险服务创新试验基地等。根据近年来国内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经验,通过校企联合、产学研相结合组成人才孵化基地——“协同创新中心”,这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它“提供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条件支持,如学校制度、师资、创新平台、资源环境等”[5]。2.注重科技引领,培养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高端人才近年来,中国的保险科技快速发展,这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保险行业逐步向数字化转型,保险产品设计、保险流程管理、保险服务提供、保险营销方式等各个环节的智能化趋势日益明显,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正在使行业面貌焕然一新。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使保险业的运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也为保险科技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培育的是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应用,具有一定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型保险人才:一方面,这是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保险市场的需要,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保险专业学位硕士对保险科技的研究,形成产学研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可以推动行业改革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3.开拓国际视野,培养适应保险业改革开放的高端人才新“国十条”明确指出,要提升保险业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一方面,外资保险公司正在大规模“引进来”。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59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374个,共吸纳6万余名从业者[6]。另一方面,中资保险公司正在逐渐“走出去”。在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保险公司通过多种渠道进入海外市场,行业竞争日益国际化。同时,区域性、国际性合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也需要保险业作为重要支撑。在新形势下,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视野、精通国际保险业务的领军人才进入这些领域,带动保险行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保险行业的规模与影响力。要培养国际胸襟和开放视野,学生需学习世界历史、文化和语言,学校应开设世界经济和政治等选修课,和国外名校进行培养交流。4.凸显实践能力,培养面对市场经济的高端应用人才应用性特色决定了保险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不能以课堂教学作为单一渠道。学生入学后就要由学校和导师在相关实验基地安排见习岗位,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导师的遴选,资深保险业务专家应占一定的比例。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平台”“有利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是传统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创新”[7]。毕业考核方式,可以以保险产品创新报告、保险服务个性化创新报告的形式出现,并辅之以实绩考核。这样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纸上谈兵,另一方面能缩短从学生到保险从业者的转化时间,及时有效推动保险事业的发展。(三)品行操守。职业道德是任何一个行业的行为底线,保险业也是如此。近年来,随着监管部门逐渐加强监督和管理,保险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行业内不正当竞争、误导销售等问题仍存在,影响了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新形势下,我国要从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迈进,这意味着我国保险业不再追求数量上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人人努力,诚信造福于民,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打造行业品牌,是保险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是未来团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行业中处于核心位置,可以对其他的从业者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强保险专业学位硕士职业道德的培养,有利于为其他保险从业者做出表率,提高行业的社会亲和力和社会吸引力。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角色心理转换和增强使命担当。要让受教育者从“卖产品、卖人情、卖服务”的“跑街先生”角色意识,真正转化到发挥社会稳定支柱、服务社会民生的时代担当上来。在道德修养上,导师必须躬亲垂范,通过课程思政等渠道,教育保险专业学位硕士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参考文献]
[1][3]许飞琼.中国保险人才战略:现状、目标与关键措施[J].保险研究,2011(12):108-112.
[2]尤嘉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9(12):157-159.
[4]崔惠贤.新“国十条”颁布后上海高校保险人才培养改革探析[J].上海保险,2014(11):52-57.
[5]盛守照,叶冯超.基于协同创新中心改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究[J].大学教育,2015(7):10-12.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