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7: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关键词:财政职能 县域经济 发展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在逐步稳健的发展,而县域经济联系着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的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其体现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的判断标准。如果能实现财政职能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科学处理,以及发挥财政职能在县域经济中的影响,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健康、稳定的发展。笔者通过分析财政职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探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财政职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
2015年 4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会:《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在北京举行。报告首先对根据GDP、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目三项指标遴选的全国400强样本县(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年度回顾。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向“新常态”的迈进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不均衡,区域差异性非常的大。尤其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并且财政的职能与紧急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矛盾,以及财政的收支情况很多时候过于依赖当地经济的的发展。所以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实现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促进县域经济得发展。
县域财政也要转变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采取是一个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财政调整手段,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并且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县域政府的经济行为的监督力度,然后政府要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税收政策,为县域企业创造良性发展的环境。以及政府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例如对其实行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的措施,解决县域财政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县域政府要展开对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其中的内容来保证经济发展措施的落实。
二、财政职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财政体制,完善对下转移支付制度
现在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直接限制经济发展的问题是县域政府对财政的职能不明确,财政权责的问题比较模糊。所以导致政府财政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矛盾和冲突。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增加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对下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专项资金配套办法等。把财政的权利真实的归还与下级政府,让政府能够宏观的来参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运用科学合理的经济手段来调控当地的经济。在进行政府财政职能的改革过程中,要取消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不符合的财政职能,建立能确保新的职能体系的保障制度,使县域政府在当地经济发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然,要建立相关的体制来对政府财政职能进行约束,保证政府不滥用自己的财政职能,而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落实财政政策,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符合我国当前的总体经济发展的环境。通过一些财政的手段,例如,增加财政的投入,调整税率等手段,来刺激内部的消费状况,调整社会供给的平衡,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在我过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的发展上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必须认真的贯彻中央的财政政策,科学的发挥政府财政的职能,加快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硬件的保障,从而为县域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硬件基础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促进投资产业的交流,带动经济上的发展。
(三)政府财政引导民间资本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在进行经济发展建设中,资金的投入是不能缺少的。但是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是有限的,所以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与作用,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以积累经济发展的资本。具体措施有: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的措施,如,政府财政直接投入资金,降低税率等。然后进一步完善政府的财政运行的相关机制。其次,就是要增强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协调当地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工作,对市场的运行进行监督,为民间资本的投入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建立城镇互动机制
现在我国很多乡镇的劳动力转向城市,直接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发展。解决现在状况的主要措施就是政府把资金和项目向县级镇重点倾斜,引进适合在当地发展的企业,缓解劳动力流失的状况。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的推进相关企业与乡镇农业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农村经济市场体系,促进当地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其次,政府的优惠政策是乡镇建设的重要措施,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的落实,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解决好进城农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突出问题,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是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政府要根据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政府财政体制,落实相关的财政政策,积极引导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建立县域城乡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职能,以促进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80-02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中心,以产业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为重点,以县域行政范围为基础,以优化配置资源为目标,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一直以来,县域经济在扩大我国经济总量、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城乡建设、有效化解“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巩固基层政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统计,截至2006年末,我国列入县域经济统计范围的2072个行政单位县域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2%;人口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都占全国的1/3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约占全国的1/4。
近年来,中央重新审视“重城轻乡”的非均衡经济发展态势,突破性地提出了“县域”概念,并将“县域经济”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都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宏观经济政策呈现出向县域侧重的明确的方向性变化,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了县域经济大发展时代。
2003年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为辽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特别是为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使全省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但是,与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辽宁差距明显。如何解决目前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本省乃至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1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辽宁目前有44个涉农县区,包括27个县和17个县级市,土地总面积为12.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的86.7%;总人口2315.3万人,约占全省的55%。在中央振兴东北战略的推动下,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态势良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全面提升、结构改善、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1)县域经济总体实力增强,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
2006年辽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为3300.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1.8%,占全省的35.6%,有7个县(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874元,增长了22.1%;实现工业增加值1453.03亿元,同比增长3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8.8亿元,增长了30.1%,占全省的13.3%,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东北地区占5个,全部出自辽宁,最高排名34位,分别是海城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大石桥市。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服务业持续提升。
2006年辽宁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67.1亿元,增长10.7%,占全省的78.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80亿元,增长26.3%,占全省的31.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53亿元,增长24.6%,占全省的29.7%。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25.6:43.2:31.2调整为23.2:44.9:31.9。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1.7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7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06年辽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1004.3亿元,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0.2%,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比上年增长57.2%,比全省增幅35.7%高22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率为30.7%,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电力、交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投资均有大幅增长,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历时6年总投资129亿元的全省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改善了农村电网的落后状况,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使全省691万户农民受益;二是全省省辖市全部通高速公路、1170个乡镇全部通油路,形成了“一网五射两环”的公路交通总格局;三是在辽西北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使458万农民饮水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重点项目不断涌入。
招商引资步伐加快。随着县域基础设施和招商环境的改善,2006年辽宁县域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占全省的20.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农产品出口创汇同比增长20%以上。各县(市)普遍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江苏雨润集团300万头生猪深加工项目落户开原,北票工业园引进浙江赐富、纵横两大集团,投资10亿元年产60万吨海绵铁项目进展顺利,盘锦大洼船舶工业园已签订项目总投资72亿元,42个重点项目中将有15个项目年内达产。
在省财政资金支持的25个县(市)工业项目集聚地中,规模以上企业数已由2005年的325个增至2006年的577个,增加252个,增幅77.5%。其中1亿元以上的企业已由2005年的42个增至2006年的100个,增加58个。
(5)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2006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09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长10.8%。从44个县来看,11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占25%,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长海县仍旧是全国最高,达15012元;4000-5000元的有20个,占45.5%,比上年增加5个;3000-4000元的有11个,占25%,比上年减少5个;2000-3000元的有2个,占4.5%,比上年减少4个。
2 从辽宁县域经济发展引出的思考
(1)目前制约辽宁乃至全国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虽然辽宁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放眼国内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进地区,差距依然明显。
据2007年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显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具有如下特征: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有90个,东北地区有5个,中部地区有11个,西部地区有4个。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4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68.17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59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5%、15.86%、22.57%、16.43%、8.99%。
――新时期县域经济特色各异,竞争日益激烈:浙江省县域经济人均水平高,百强县比例大,为全国各省市区之最;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山东省县域经济单位多,差异性大,百强县增数多;广东省县域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
通过与上述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地区的综合比较,现阶段制约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是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竞争力不强。除少量县(市)外,总体处于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一般水平,与全国百强县(市)平均水平差距明显。
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后,产业现代化水平低。产业集群特色不鲜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发挥出自身优势,对整个产业的支持和推动力度不够。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强者恒强、弱者常弱,各自为战,未形成类似江苏江阴、山东即墨等为代表的强县组团,体现出明显的集聚放大效应。
四是乡镇企业管理落后,没有树立起有市场号召力的特色品牌。
五是环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意识不强,软硬环境建设亟待总体提升。
不难看出,以上问题正是一直以来制约和困扰中国大部分县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通症,只是当前阶段更加突出、更加紧迫而已。
(2)关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设想。
必须看到,在现代化都市大行其道的今天,发展县域经济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系到我国的全面开放、发展和稳定,所以必须从六个方面入手:
①要坚定思想、统一认识,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区域总体发展联系起来,树立“县域立,城市兴”的思想,加速推进城市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双轮拉动、同步增长”。
②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依据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将工作重点放到培养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品牌、扶持县域龙头企业上来。
③建立和完善国家县域经济发展指标评价考核体系。依靠该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在领导机制、改革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④加速环境建设步伐,提高环境建设水平。在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的同时,加速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提升政府行政审批服务的水平和加快办事效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配套设施环境和优质的公共、行政服务。
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支持和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县域产业发展方向的乡镇中小企业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积极引导其立足本地、开拓市场、扩大规模、加速集聚。
⑥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资源管理,为县域经济发展集聚各类有用人才。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适合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人才,形成优势产业集聚人才、重点项目吸引人才的发展态势。
(3)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未来。
纵观我国几十年来的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与教训共生,机遇与挑战同在。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定困难,还要走一段漫长的崎岖之路,但从发展的角度,尤其是通过观察国内县域经济先进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这些问题与困难的出现实属正常、无可避免,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面对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与困难,逐步解决和克服了它们,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才能迎来中国县域经济“万紫千红、满园秀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东北地区振兴规划[S].2007.
[2]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重大问题[N].南方日报,2006-05-18.
[3]李亚华.新时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摘要】县域经济对河北省经济发展起到支撑的作用,对实现河北省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提出河北省县域经济“动车组”式发展的基本路径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 河北;县域经济;“动车组”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13jj038)。
【作者简介】冯盼,河北经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王建峰,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动车组”模式现状与瓶颈制约
河北省辖136个县(市),在数量排名上位居全国第2位。2012年,河北省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8.7%,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有63个县(市),超过300亿元的12个县(市), 尤其是迁安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896.7亿元,蝉联首位。
(一) 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河北省的县(市) 在近些年“全国百强县”评比中入围的数量逐年减少,2008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为6个、4个、3个,2012、2013年维持3个没有变动,只是排名上略有变动。从河北省百强县的数量和排名上可以看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长期处于“三支独秀”的格局,仅靠三个“火车头”对县域经济的拉动,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形成“动车组”发展模式,在县域经济中首先需要形成一批“动车型”企业,形成多极驱动力。
(二)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河北省地域广阔,136 个县(市) 区的自然资源、历史传承等资源禀赋存在很大差距,经济发展呈现出发展不平衡性,并且这种不平衡性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见表1、表2)。
表1数据显示,河北省前30强县(市) 的分布为:唐山11个县域单位全部入围;廊坊入围5个,占其县域单位的55.6%;石家庄入围5 个,占其县域单位的29.4%;邯郸、沧州、邢台、保定、承德入围的分别有4个、2个、1个、1个、1个。分析表2数据,发现河北省39个贫困县分布地区为:张家口10个,位居第一;承德和沧州各6 个,紧随其后;保定和邯郸各4 个,石家庄和邢台各3个,衡水2个,秦皇岛1个。由此可见,河北省综合发展水平排在前30名的县(市) 区人口占全省人口不到30%,却创造了县域40%以上的社会财富,人均GDP达到3.89万元,而贫困县的人均GDP 仅为1.40 万元, 是前30 名地区的40%。
从河北省50个重点产业集群的分布情况看,保定拥有的产业集群个数是最多的,有8个产业集群。其次是石家庄和邢台,各拥有7个产业集群,其他的产业集群则是较为分散地分布在其他的县(市) 区。
河北省县域经济不平衡性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发展迅速的县域形成了四个圈层:环唐山圈层、环石家庄圈层、环邯郸圈层和环北京圈层。而发展比较落后的县域集中在山区、冀南平原和冀中东部地带。县域经济的不平衡性严重影响到河北省整个经济的协调发展,影响“动车组”模式对河北省县域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 与发达省份县域经济相比差距明显河北省县域经济整体竞争力提升相对缓慢,并且与山东、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的差距还在不断扩大。首先从人均水平看,河北省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803.5元,仅有30.7%的县域单位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其次在县均水平方面,2010年河北省的县均生产总值分别相当于山东、浙江、江苏县均水平的44%、40%和25%,仅为108.4亿元。河北省县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5 亿元,相当于山东县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1%,不到浙江、江苏两个省的20%。
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河北省进入百强县(市)的数量排名中2011年比2008年相比下降了2 位,数量在逐年减少。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福建、辽宁分别有28个、27个、25个、8 个、7 个、7 个进入百强, 河北省仅有3个,与河北省经济总量排名第六、县级行政区数量全国第二的地位严重不相符。
(四) 产业结构层次低,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
河北省县域内传统农业占据很大的比例,但是传统农业生产布局分散、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程度也较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二、三产业在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快速增长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第三产业的落后,工业的发展所需要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基础服务得不到满足,工业化水平也较低。另外,河北省产业结构层次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并且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大。
严重的雾霾天气及其他环境问题也迫使河北省县域产业必须转型升级。河北省环境污染严重,是全国雾霾天气的重灾区,空气质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13年,河北省有7个城市位列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造成的。因此,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应尽快由传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的增长方式,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
(五) 特色产业集群不能发挥带动作用
在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县(市) 不断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发展水平较高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集群,比较突出的有安平丝网、辛集皮革、安国中药材等。这些特色产业集群经过多年的发展对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形成了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并且有些产业集群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是,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受特色产业集群的带动是有限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产业集群规模普遍较小。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普遍存在着既小又弱、既小又散的问题,各地区缺少能够对区域经济起到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更多的是以区域优势为基础,分散、自发形成的。从规模上说,大部分的集群规模偏小,河北省50个重点产业集群中,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大型产业集群寥寥无几。更多地方的特色产业集群优势不突出,仅由一些中小企业聚集形成,缺乏支柱型、具有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从品牌效应上说,河北省的产业集群缺乏享有高知名度的品牌,很多企业的产品都是贴牌生产,没有自己的优势产品,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阻碍。
2.产业集群技术含量低,发展层次不高。河北省50 个重点产业集群①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家具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中。很多产业集群是在农村或者小城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依靠本地资源和传统优势产业,整体上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如正定的板材、无极的皮革、灵寿的石材等。这些产业集群技术含量低,生产规模小,设备陈旧、重复建设严重,专业化分工不明显。
3.集群产业间缺乏合作。河北省产业集群中企业生产的产品很多是雷同的,集群企业间竞争激烈,缺乏合作。无序的价格竞争使得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一些企业为了利润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不法手段,伤害了整个产业集群的信誉,影响河北省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4.产业集群缺乏创新能力。当前,河北省产业集群中大部分企业存在技术条件差、生产设备陈旧、员工文化水平低、市场拓展能力弱等问题,尤为突出的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差。集群内的企业与学校和科研机构联系松散,与外界缺乏必要的交流,获取新技术、新信息的能力和渠道不足。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动车组”式发展的政策支持
(一) 加快土地流转,创新流转机制
首先要加快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流转的规模。土地流转的各个部门对土地流转的作用和意义要有充分的理解,要采取多种措施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提高土地流转的规模。其次,尽快补充和完善有关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最后,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二) 加大财税支持力度,缩小地区差距第一,加大鼓励产业结构优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对农业生产和经营机制的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工业化,以市场为主导,发挥区域优势,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并且对中小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引导,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在政策上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第二,解决县域财政存在的困难,壮大县域财政支持地区经济的力量。必须整合财政体制,赋予县级财政更大的财权和财力,保障县域政府在发展本地经济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在税收方面,适当扩大县级财政收入,保证县级政府有能力支持弱小企业的发展。第三,加大财政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县域投资营造良好的环境。河北省应该根据自身的财政实力和经济发展现状,增加对基础设施交通等的投入,改善县域基础设施的现状。第四,运用财税政策解决县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在财政投资的支持、税收政策的调节下,引导资源向贫困县流动,增强贫困县的经济实力,缩小地区差距。
(三)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首先,要全力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产品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不断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成为必然要求。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各类银行要立足自身定位,加快对县域金融市场的布局,尽快实现各类银行业务与县域经济的对接。其次,要做好银行县域机构的管理和运营机制创新工作。在授信授权、管理方式、信贷投入等方面,都应该给予县级机构更多发展的空间,建立适合县域分支机构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最后,创新县域金融产品、金融服务也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银行要立足于区域实际,根据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积极开发多样化、独特且适合本地需求的金融产品。
(四) 明确招商方向,创新引资方式
第一,明确招商方向。各地区在招商引资中,要紧紧围绕壮大地区特色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除了特色产业以外,新兴产业也是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因此县级招商部门应根据当地实际,积极招引新兴产业。第二,创新引资方式。以商招商比传统的政府招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网络平台招商相比传统的招商方式具有成本低廉、互动性强、针对性好等优势。中介招商使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只是发挥引导作用,使政府角色归位。与传统的招商模式相比,中介招商能在市场机制下,更加灵活、更加迅速应对市场变化,从而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
注释
①河北省50 个重点产业集群smehb.gov.cn/assembly/action/browsePage.do?channelID=1121148402760&contentID=1162951636047。
参考文献
[1]lhdz.gov.cn/journal-new/journalInner.asp?ID=179[EB/OL].
[2]孙新宝. 县域经济发展色产业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2007.
[3]李闯.张江“动车组”模式开创区域发展新境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07-23(B02).
[4]cpad.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FPB/fpyw/201203/175445.html[EB/OL].
[5]govinfo.nlc.gov.cn/hebsfz/xxgk/hbszxqyj/201209/t20120903_2466397.shtml[EB/OL].
[6]吴建民,孙博,李旭波.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7-21.
[7]任国省,孙玉梅. 我省生产总值突破400 亿元的县(市、区)达6个[EB/OL].roll.sohu.com/20110826/n317394358.shtml.[8]吴立春.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39-41.
[9]刘翠娥. 河北省县域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10]常玉华. 合理利用土地,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J]. 国土经济,2003,(10):30-32.
[11]吕敏蓉. 促进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1,(4):80-81.
[12]文祥. 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增长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0,(1):122.
[13]汪鹏.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J]. 北方经贸,2011,(12):44-45.
--以文成县为例
文成县总人口37万,下辖33个乡镇,总面积1293平方公里,其中人均耕地面积0.41亩。1986年列为国家重点贫困县,1997年全县基本脱贫,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30个乡镇,人口27万。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亿元,财政收入1.46亿元,尚属欠发达地区。
经济决定金融,欠发达的文成县决定了其辖区金融机构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经营状况一般等。全县有农发行、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保险公司、寿险公司、太平洋财险、寿险公司、中华联合五家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一家证券公司分理处等金融机构。2003年,全县存款余额26.8亿元,贷款余额12.3亿元;保险收入0.4亿元,理赔支出0.1亿元;证券交易额2.02亿元。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有所弱化
1、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弱化的主要表现
从经济结构和贷款结构分析(列表一):1999-2003年,文成县工业总产值每年稳定增长,年均增长速度为13.2%,而同期文成县金融机构工业贷款从1999年末的7533万元下跌至2003年末的2560万元,呈逐年递减趋势,年均减少速度高达22.4%;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为2.3%,同期农业贷款的年均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农业总产值的年均增长幅度,但波动幅度也大,农业贷款大幅减少或相对增加少的年份里,农业总产值就相应降低。
列表一
经济结构和贷款结构及其增长幅度变化表
单位:万元
内容日期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增长(或减少)幅度工业贷款工业贷款增长(或减少)幅度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增长(或减少)幅度农业贷款农业贷款增长(若减少)幅度
1999年53883/7533/37666/11835/
2000年6050112.3%4637-38.4%37409-0.1%8081-31.7%
2001年6939814.7%3429-26.1%408229.1%1234252.7%
2002年746667.6%2517-26.6%38893-4.7%1830848.3%
2003年8820918.1%25601.7%407364.7%3011864.5%
年平均增长速度/13.2%/-22.4%/2.3%/33.5%
从存贷款增长速度及存贷比变化趋势分析(列表二):1999--2003年,文成县金融机构存款的增长速度与贷款的增长速度是极其不相称的,存贷款虽然都在同步增长,但二者的增长速度相差一倍以上,存款年平均增长率为29.6%,同期贷款年平均增长率为12.6%。金融机构存贷比也从1999年末的80.3%下跌至2003年末的46%,呈逐年下降趋势。
列表二:
存款、贷款及存贷比增减变化表
单位:万元
内容日期各项存款各项存款增长幅度各项贷款各项贷款增长幅度存贷比
1999年96051/77095/80.3%
2000年11279517.4%802044.0%71.2%
2001年14151225.5%9308016.1%65.8%
2002年19621438.7%10713715.1%65.8%
2003年26802636.6%12339415.2%54.6%
年均增长速度/29.6%/12.6%
从经济总量发展趋势和贷款总量增长趋势分析:1999--2003年,文成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1.9%,而同期文成县金融机构的贷款年平均增长率12.6%,略高于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但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比较,我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数,而贷款年平均增长率则低于全国平均数,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对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支持明显不足。
2、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弱化的主要原因
(1)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经营战略,过分强调集约经营的统一性,忽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没有找到集约经营统一性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结合点。在机构网点设置上实行收缩战略,撤并在偏远山区或经营效益差的金融网点,据统计,从1999年末到2003年末,文成县金融机构网点由86个减少至41个,减幅高达52.3%,使县域经济金融服务网点不足;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尤其是镇级金融机构没有审批贷款的权力,只负责实地调查、组织材料申报;在信贷考核上实行"零风险"和"信贷人员第一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即便是由上级行履行审批手续的贷款,一旦出现风险,也要基层行承担主要责任,信贷员本身也将背负上重大责任,造成信贷人员的"惜贷"、"惧贷",削弱了信贷支持的力度。
(2)资金外流现象严重。由于经营机制、追求利润最大化等因素,邮政储蓄部门上缴全额存款、各国有商业银行将剩余资金上划等,使资金流出县外。从1999年以来,文成县金融机构存差不断增加,由1999年的1.9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14.5亿元。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各商业银行从县域吸收的资金50%以上流向了城市,进一步削弱了县域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
(3)信贷投向政策发生很大变化。县金融机构在一如既往地支持农业经济等国家产业政策的信贷投入时,逐步从一些高风险行业退出,大力发展个人消费贷款等新兴贷款。如住房消费贷款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在个别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中已占1/3以上,一方面减少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县域经济的特点决定了此类贷款对地方经济发展无丝毫作用。
(4)信用环境影响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由于历史等原因,全县信用观念仍然较差,2004年文成县国有商业银行在剥离了4017余万元不良贷款和核销了637.4万元不良贷款后,不良贷款依然出现反弹,导致金融机构贷款大量沉淀和流失,严重威胁金融资产安全,并使对好的经济个体产生"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信用环境更趋于恶劣,使金融机构惧而却步,贷款发放慎之又慎,直接导致了金融机构贷款的逐年下降。
(二)贷款使用效率降低影响了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贷款使用效率降低的现象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货币信贷处所做的以上海市为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衡量贷款使用效率的指标主要有两组,一组是相对指标之间的关系即GDP实际增长率与贷款增长率之比;另一组是绝对指标之间的关系即GDP总量与贷款余额之比;当期贷款增长率对当期GDP实际增长率影响不明显,而当期贷款余额对当期GDP问题影响非常明显。
1999年-2003年,从全国范围看,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科学技术的进步、信贷管理制度的健全,贷款使用效率逐步提高。而对文成县GDP总量与贷款余额之比着项绝对指标的分析,1999年文成县域GDP/县域贷款余额=1.44,2003年文成县域GDP/县域贷款余额=1.40。这说明文成县域贷款的使用效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下降现象。
2、贷款使用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1)信贷长期化趋势降低了贷款的周转速度,直接影响贷款的使用效率。近几年以来,中长期贷款增长很快,在贷款中占据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2003年末,县域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全部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达32.7%,同比上升近3个百分点。这表明贷款结构出现了由以前的"借短用长"向"借长用短"的趋势,信贷长期化必然降低贷款的周转速度,从而影响贷款的使用效率。
(2)县域投资结构的一些不甚合理面弱化了贷款的使用效率。2003年文成县域房地产开发共完成7000万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2.6%,县域信贷投入房地产开发的量亦增长明显。房地产开发具有直接进入最终消费的性质,而文成县工业不发达的特性使得钢筋、水泥等生产建设资料绝大部分在外购买,因此,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对文成县GDP的贡献相对较弱。此外县域中的一些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也对有限的信贷资源造成浪费。
(3)银行经营体制变化,银行之间的竞争激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贷款的使用效率。某些商业银行支行为了既完成上级行的贷款投放任务又完成存款考核任务,采用虚增贷款方式,信贷资金仍然流在银行,并没有进入经济活动当中,从而降低贷款效率。
(三)政府越位和市场缺位现象使金融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乏力
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及领导的金融意识增强,政府越位现象在淡化,但由于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还没有真正完成,市场缺位现象还是比较严重。
(1)金融机构的贷款直接或间接受到行政干预。金融机构的信贷自或多或少地受到政府管制,甚至于出现地方产业与国家产业政策矛盾的现象。
(2)金融机构的业绩考核由行政做出,而非市场做出。近些年强调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时,则干脆不发放有风险的贷款,浪费了有限的资金,而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
(3)金融机构负责人的任免由行政决定,没有建立银行家制度。金融机构内部的任免奖惩和工资制度,类似于行政机构而非企业机构,导致金融部门无法提供有吸引力的工资和机会,难以留住优秀人才,面临竞争时,人才流失更为严重。
二、措施、建议
(一)改善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弱化的建议
1、整合金融资源,建立有利于减少县域资金流失的机制,确保县域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一是人民银行要发挥窗口指导作用,有效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建设实际,适时信贷政策指引,确保县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二是规定各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吸收的资金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提高存贷比率(最好确定一个最低存贷比),将上存资金降到最低水平。三是要求邮政储蓄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要改变当前邮政储蓄全额转存的情况,邮政储蓄机构吸收的资金须全额委托县级法人金融机构使用,风险由县级法人金融机构承担,这部分资金用途和对象不受限制,只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
2、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县域经济支持的力度。商业银行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争取最大限度的信贷审批权限、指标和较宽松的信贷政策,增加经营自。县域经济特色各异,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强对县域经济的调查研究,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和特点,加强和改进信贷工作,避免信贷资金运用上的"一刀切"。建立完善信贷考核制度,发挥信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用好用活每一分信贷资金。
3、加快县域信用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各级地方政府要强化金融意识,加快信用村、信用镇的创建,协助金融部门维护金融债权,营造和维护好镇域的信用环境,使金融部门能够放心地增加对镇域经济的贷款支持。人民银行要积极发挥现有信贷咨询系统的作用,加大推进金融业征信体系建设,为"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创造条件。县域企业、个人应珍视信用,诚实守信,贷款有借有还,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金融部门的贷款支持。
(二)提高贷款使用效率的措施、建议
1、商业银行要切实以市场为导向,贯彻适度从紧的稳健货币政策,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应注重结构上的优化和调整。要围绕文成县政府确定的"五大基地"建设,寻找信贷工作新的切入点,以此统领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2、建议建立担保公司,引导资金加大对县域中小企业的支持。当前,银行资金之所以趋向于基础设施、消费领域和少数优势企业,其重要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信贷投入环境。政府部门要出台政策、改善环境,按照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相结合、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开展担保与提高诚信相结合的原则,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建立,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因找不到担保企业而无法贷款的问题。从而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3、贯彻落实投资体制改革政策,实现投资资源优化配置。要以"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引导企业、民间资本投向。民间资本相对于银行间接融资更具有单纯的趋利性,其流向和流量完全以市场为准则。市场化的民间融资行为必须与信贷资金的投放形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也使信贷资金的投向更为合理,使信贷投向更贴近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实际需求,从而更高效地发挥效用。
(三)政府归位和市场到位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1、减少行政干预,转移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目标。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和监管者的监管必须要制度化,要严格依照现有制度进行监管并及时披露。政府要从汲取金融,转向建设金融。要建设金融,必须赋予金融机构以独立决策权,强化银行独立审贷和风险控制,变金融机构"钱袋子"的角色为"资源配置者"的角色。
(一)县域财产保险还无法满足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目前我国的县域经济正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不论是从GDP的增速来看,还是GDP的增长质量来说,县域经济无疑都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且在我国各省市的人口分布中,县域人口占到了全国人口的六成以上,这些劳动力将继续推动我国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然而从现有的数据来看,不论是从我国的县域人口承保人数,还是从县域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增长来看,县域财产保险的发展现状都难以匹配县域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我国县域财产保险在发展规模上还有待继续扩大,在发展品质上还需要继续加强,在经营管理上还应该提高效率,在产品市场开发上还需要加大创新力度,因此说我国县域财产保险目前还难以满足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发展,改进产品质量,满足县域人民财产保险日益扩大的需求。
(二)人们对县域财产保险知识的了解比较缺乏
虽然进入21世纪以来,普通民众对保险知识的了解越来越丰富,保险知识在人民群众当中越来越普及,但是,就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真实的保险需求来说,现如今的保险知识普及率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县域人民群众当中,保险知识的普及率更是匮乏,相关的县域财产保险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可能一般民众很少有人听过这样的保险名词。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自有财产的不断充实和丰富,对于县域财产知识的需求也必将旺盛,这就需要我国的保险机构积极普及保险知识,这既是对人民群众现代金融知识的普及,也是对于潜在客户的一种开发手段,既增加了人们财富配置的有效手段,又扩大了保险业的发展规模,因此应该加大力度普及县域财产知识。
(三)县域人们的保险消费具有很大的示范效应
现代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很多经济行为并非总是表现出理性特征。反而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特征。最典型的就是人们日常行为的“羊群效应”,反映到人们的保险消费上就是很强的示范作用和从众心理。尤其是目前出现很多的保险理赔难,对于县域财产保险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保险长时间在人们心中失去了信任。加上我国很多县域地方的人群文化水平比较落后,封建思想还较为严重,导致很多时候人们宁愿通过祈求神明保佑来护财消灾,也不愿意通过保险的方式来为自己的财产提供有效的保障。这样就使得基于大数定律存在的保险产品难以生存发展下去,也为我国县域财产保险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四)县域人民的可投保财产有限
从我国的经济统计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巨大,农民收入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但由于县域的人口基数要远多于城镇居民,因此县域人民的财产总量可能并不会比城镇居民少太多,因此在保险业发展县域财产保险的时候必须考虑县域财产分布格局的这一特点。尤其是广大低收入阶层有限的经济能力,很可能限制到他们在县域财产保险方面的消费水平,从而使得县域财产保险的发展面临一定的瓶颈。
二、我国县域财产保险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财产保险机构凸显保障功能迎来市场认同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会越来越迅速,然而在县域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刻,其风险与机遇并存,如何在控制县域经济发展风险的情况下抓紧历史发展机遇,县域财产保险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巨大的功能和效用,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通过引入商业财产保险,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更加稳健。县域财产保险将保证经济发展目标的推进,提高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稳健水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市场契约精神的确立,人们在理赔过程中的用户体验越来越好,人们将更加认识到财产保险机构的保障价值,同时政府部门也必将出台相关政策推荐县域财产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未来随着县域财产保险在市场中保障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其必将迎来投保人和政府部门的双重认同,同时也必将迎来一个快速的发展期。未来县域的财产保险产品将更加突出创新的特点,将以县域人民的经济行为特点进行设计,做到因地制宜,从产品设计到市场营销,都充分考虑当地县域特征,从而使得县域财产保险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满足各地县域人民对各种各样的财产保险产品的需求。
(二)县域财产保险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县域财产保险在未来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其本身也将会成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版图,县域财产保障县域经济不断飞速发展,而县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县域财产保险的成长壮大,这一良性循环不断持续下去,就会为我国建设国富民强的小康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同时政府部门也必将为这一趋势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比如:优化县域财产保险发展的法律环境,为县域财产保险发展提供各种政策扶持,扩大县域财产保险的市场规模,扶持社会信誉度高的商业财产保险公司发展壮大,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我国县域财产保险业的优胜劣汰。届时,县域财产保险不仅仅拥有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优秀的企业内部管理、同时也将获得丰富的政策支持,从而在不断帮助县域经济健康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壮大自身的业务能力。
(三)县域财产保险的发展将会融入更多的政策支持
县域财产保险在未来的县域经济的发展中无疑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必将出现市场失灵导致的一系列弊端存在。因此,在未来政府主导的县域财产保险市场将成为主流,尤其是在农业保险领域,总理曾经提出要积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做好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因此,中央政府首先积极推动了县域财产保险的发展,开创了政策性保险业务的先河,因此在未来的县域财产保险发展过程中,政府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地方政府在县域财产保险业的发展过程中将充分主导县域保险业的发展,同时利用政府特有的资源,充分对本地区的地域特点和事故发生概率出台相应的财政补贴办法,制定相应的商业保险制度,充分保证保险业对风险灾害的防御能力,布置各保险公司的业务开展,引导提高社会对商业保险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大政府对风险高发领域的重点防御能力,保证保险业的合理发展。
(四)县域财产保险的投保热情将持续上涨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保险行业得到了快速的成长壮大,但是从我国保险业的覆盖范围来说,其发展仍然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而且当下的社会舆论对于保险的评价仍然不高,在县域人口中,人们主动购买保险的意识仍然较弱,不仅如此,很多县域政府部门的领导认为自身区域灾害事故少,因此对县域财产保险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但是在未来随着保险价值的日益显现,人们对保险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投保热情也将日益高涨。同时县域财产保险的发展现状也将更加凸显明显的地域特征,各县域的财产保险机构也将建成更加符合当地营销特色的营销团队,根据市场潜力和利润规模,不断优化保险机构的人员构成,不断吸收优秀的业务人员充实团队,在改善保险机构人员队伍结构的同时,通过优秀的队伍结构不断激发员工发展的积极性。
三、结语
这次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会议,是在我市赶超发展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上,各县(区)的同志分别作了发言,都讲得很好,相信大家听了以后,和我一样很受启发,很有收获。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特别是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谈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这次会议精神实质,进一步坚定推动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会议,吹响了推动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号角。省委苏书记强调:“壮大县域经济是推动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是推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抓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就是要贯彻落实全省的会议精神,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刚才,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意义,深入分析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明确了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我们要认真学的重要讲话,吃透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对市情的基本判断上来,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推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
首先,要咬定发展目标。书记提出:今后三年内,全市所有县(区)要确保财政收入翻一番,力争经济总量翻一番;所有县(区)要实现在全省位次前移,力争有2个县(区)进入“全省10强县市”行列。这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抚州赶超发展实际和县域经济发展实情提出的奋斗目标。去年,我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为32.57亿元,财政总收入为3.43亿元,分别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57.9%和62.9%。尽管我们与先进地区有差距,但是我们也有优势、有潜力。劲可鼓,不可泄。只要我们咬定目标、奋起直追,我相信一个政通人和、经济繁荣的新抚州一定会迅速崛起在赣东大地上。
第二,要善于发挥比较优势。近年来,各方面条件并不优越的湖口、共青城、横峰等地的快速崛起,充分证明了优势和劣势是相对的,优势和劣势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尽管在发展中,我们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但更要看到,我们有国家大力支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有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有日益完善的城市、园区、交通等基础设施,有日益壮大的产业基础,有人人思发展、谋发展的浓厚氛围。这些有利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们的先天不足,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就能够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一轮竞赛中赢得主动,实现赶超。
第三,要奋力赶超进位。当前,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去年,我们全市有4个县(区)的gdp和10个县(区)的财政总收入在全省排位前移。今年一季度,全市又有7个县(区)gdp和10个县(区)财政总收入较去年底在全省排位前移。尤其是广昌县gdp增长19.1%,财政总收入增长124.2%,增幅均居全省第1位;财政总收入绝对值在去年前移14位的基础上,一季度又前移了34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市有一个县gdp后退了8位,有一个县gdp后退了3位,有一个县财政收入后退了5位,有一个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后退了26位。这充分说明,我们发展的基础还不坚实,赶超的态势还不稳固,只要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落到后面。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按照“令畅通、排排位、抓落实、常问效、真问责”的要求,狠抓工作落实,勇于争先,敢于跨越,保持赶超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狠抓关键,创造性地落实好推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重大举措
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了“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目标要求和“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工业强县、统筹城乡”的四个重点,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狠抓项目增投入,积聚县域经济发展的动能和后劲。坚持把抓项目、增投入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来抓,千方百计实现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40%,力争超过50%。一是抓好招商引资。要高度重视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既要多引进生产环节的企业,又要多引进研发、设计、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企业,打造出完整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做大做强。要重点瞄准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三角等地区,积极开展大力度、专业化、高频率的招商活动。要加强与央企、大型民营企业以及跨国公司的合作对接,引进更多更好的项目落户。要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契机,引进外资进行重组嫁接,盘活国有资产,焕发新的生机。要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竣工率,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性。二是抓好争项目争资金工作。认真研究和把握国家投资的重点和取向,充分利用国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中部地区的政策支持,积极谋划、运作项目,向上争取项目,力争今年全市争取上级各类资金80亿元以上。三是抓好项目建设。认真落实重大项目建设“四定两保”责任制,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全市683个中央扩大内需投资项目、367个纳入市级计划管理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以及新引进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建设。四是抓好项目融资。要继续运用bt、bot、信托融资、担保贷款等行之有效的融资模式,解决好项目建设资金问题。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前几天,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实行“双限制”,这对我们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将带来新的困难。希望大家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做到见事早、行动快,切实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合作,努力破解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资金难题。
(二)狠抓新型工业化,培植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柱。一是抓好园区建设。各地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打造自己的特色,培育自己的优势,塑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园区竞争力。要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积极借鉴深圳、合肥等地的做法,集中一定的土地,兴建一批多层标准厂房,使企业一进来,立即就能开工,最大限度地挖掘园区潜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抚州设立出口加工区,争取金巢经济开发区等进入国家生态示范园区行列。二是抓好主导产业。要认真实施特色产业振兴规划,进一步做大做强崇仁变电、金溪香料、宜黄塑料和黎川陶瓷等四个省级产业基地;抓好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建材、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和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支持光伏产业发展壮大。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成长性强、财税贡献大、发展前景好,而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是我市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我们要以最优的政策、最好的服务,一手抓好现有生物医药企业做大做强,一手狠抓招商引资,使新的生物医药企业到抚州安家落户,推进产业集聚,努力把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为我市新兴的战略性产业。三是抓好骨干企业。要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高度重视现有企业发展,全面落实帮扶企业措施,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用工、营销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加速推进资金、土地、人才等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打造一批集中度高、竞争力强、主业突出、行业领先的骨干企业。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超过850户,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突破120户。
(三)狠抓新型城镇化,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要按照书记提出的“大产业、大文化、大绿化、大水面、大空间”理念,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一是做大做强县城中心镇,使县城真正成为对外具有影响力、吸引力,对内具有辐射力、带动力的新型城市。二是大力发展小城镇。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发展规划,突出抓好一批重点小城镇建设,吸引分散在乡村的微、小型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切实解决小城镇产业和人口集中度不高的问题,构筑形成县城、重点镇、一般乡镇三个层面梯次推进的城镇化发展体系。要坚持分类指导,根据小城镇的不同特点,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培育特色城镇。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户籍、就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实现农民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购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消除农民向城镇转移的制度障碍,使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
(四)狠抓现代农业,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坚持用工业化、市场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增加农业投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要整合各类支农扶农资金,加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二是调整农业结构,提升特色农业竞争力。按照“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要求,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培植市场亮点。积极推进十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扩大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今年抓好6万亩基地建设,力争2015年发展到50万亩。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抓好120个农业休闲观光基地建设。加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争取今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0个、绿色(有机)农产品10个、省级名牌农产品3个、农产品地理标识3个。三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大力开拓市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经营新格局。力争全市今年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7家、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260家,全市龙头企业销售总收入过百亿元。
(五)狠抓全民创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全民创业是一条集中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南城县株良镇返乡农民创办的一家校具产业龙头企业,带动了40多家配套企业发展,带领了6000多当地农民致富,创税近300万元。我市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群众中蕴藏着创业的巨大潜力、巨大动能,群众渴望创业致富,政府希望创业推动发展。因此,只要我们的政策对头、方法得当,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就会竞相迸发,就能够把人民群众的创业激情汇聚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滚滚春潮。一是要正确处理招商引资与本土创业的关系,既加大力度、加足马力、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推动招商引资向纵深发展,又要特别重视创业,吸引、鼓励返乡创业,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培育小老板工程。二是要着力抓好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创业示范街建设,建设好创业平台,解决群众“无处创业”的问题。三是要扎实开展免费创业培训,特别要让创业带头人现身说法,带动身边的人创业,解决群众“不会创业”的问题。四是要广开创业融资渠道,建立形式多样的担保体系,扩大小额贷款规模,解决“没钱创业”的问题。五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严禁各种乱收费、乱检查、乱罚款行为,解决“难以创业”的问题。同时,要主动为创业者服务,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切实帮助创业者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六)狠抓生态建设和科技创新,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一是继续抓好生态环境四大工程。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完善管护机制,加强现有林地的保护和新栽树木的管理;抓好农村清洁工程,今年重点抓好50个集镇和4200个村的试点工作;抓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强管理和营运,确保正常运转;抓好抚河保护工程,坚决取缔抚河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和近岸污染源。二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进一步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着力发展园区循环经济,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三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三、加强服务引导,积极营造推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良好环境
市直各部门要把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多服务不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多设路标不设路障,为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更加有效地引导县域经济发展。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要认真编制全市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生产力布局规划、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划指导。市直各经济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为各地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提供有效指导和服务,提高县(区)趋利避害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县(区)抓准重点、抓住关键、强化措施、加快发展。要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对县域经济发展加强考核引导。
二是更加有力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市直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自觉舍弃部门利益,将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到的事项全部交给县(区),从体制机制上给县(区)松绑、放权、减负、让利,使县(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更加主动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市直各部门要为县域经济发展主动协调,主动服务。凡是能够向上争取到的政策都要积极帮助县(区)争取。当前,重点要争取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帮助乐安工业园申报省级工业园,帮助金溪县申报全国香料产业基地,帮助临川区、南丰县申报省级铜加工产业基地和食品加工产业基地,支持资溪大觉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支持宜黄曹山、乐安流坑创建国家4a级景区。要加强市县合作,组织好7月份的中国资溪旅游月活动。活动期间,将组织上海至资溪旅游专列,举办国际漂流大赛和中国资溪登山竞赛,举办资溪旅游论坛,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在资溪举办“激情广场”演出,并开展项目招商活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全国了解资溪,让资溪走向世界。各地要学习资溪经验,促进全市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创业服务年”活动,建立重点项目全过程跟踪服务机制,健全重点项目建设调度制度,做好新型城镇化和“三房一改”等工作。
关键词: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工业企业
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01(2009)01-0063-03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自然条件、人口素质构成、资源分布状况、政策倾斜、市场发育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区间经济发展显示出不平衡性,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关注经济发展差距尤为显著的东中西三大地带、省际间和省域内部,解释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宏观格局和东中西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省际间的经济空间格局和客观存在的省界相接壤的经济低谷区,而对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研究较少。
苏南典型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比较
(一)各地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指标判断
根据2007年江苏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可以得到2006年常、苏、锡、通等15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各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总体处于1800~18000美元之间,最高的是苏州的昆山市,为141064元,折合约20152美元(按1美元等于7元人民币估算),居江苏省52个县(市)的第1位,最低的南通的如皋市为12701元,约折合1814美元,居江苏省52个县(市)的第32位。昆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2万美元,步入了发达经济阶段后期,张家港、江阴等2县(市)也进入发达经济阶段前期。相比之下,南通市下辖的海安、如东、启东和如皋等4县(市)仅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因此,南通的县域经济发展落后于苏南地区县域经济,常州的县域经济发展与苏州、无锡存在一定差距。
(二)各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比较
数据显示,除昆山市外资企业数量超过内资企业外,其他各县(市)内资企业在数量上仍占据优势;工业总产值的分布情况也大体相当:在内资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各项指标所占比重很低,民营经济占据重要的地位。
1.企业规模比较分析。就企业规模而言,常、锡、苏、通各县(市)民营工业企业差异明显。根据表3的数据,江阴市和张家港市的各项民营工业企业经济指标远远高于其他县(市),以利润总额为例,江阴市最高为103.77亿元,最低的昆山市该项指标仅为5.43亿元,两者相差19.11倍。无锡和苏州下辖的其他各县(市)民营工业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如吴江市和太仓市的利润总额分别为15.91亿元和12.71亿元,低于南通的通州市和海门市。常州的溧阳和金坛两市各项指标处于中游,因此,今后常州应进一步发展县域民营工业企业,并以此为基础缩小常州与无锡、苏州之间的经济差距。
2.企业经济效益比较分析。在比较常、锡、苏、通县域民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时,以户均工业增加值、户均总资产、户均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经济指标为依据展开,具体数值如表4所示。
根据表4的数据,江阴市和张家港市的各项民营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也远远高于其他县(市),以户均利润总额为例,江阴市最高为1296万元,最低的如皋市该项指标仅为177万元,两者相差6.32倍。但是无锡和苏州下辖的其他各县(市)民营工业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同样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其次。从每百元销售收入所实现的利润额来看,金坛市和通州市的该项指标高于其他县(市),分别为6.96和6.21。吴江市、海安市、如皋市的该项指标较低,分别为3.31、3.20和3.21。就这一指标而言,常、锡、苏、通各县(市)民营工业企业的差异并不明显。
3.常州县域经济发展逐步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的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溧阳和金坛两市的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稳中有升。2000年溧阳和金坛两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为13.53%和10.54%,2006年则上升为13.87%和11.60%。从2000年至2006年,常州县域经济各项指标都稳步增长,其中,2006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长了1.76倍左右,地方财政收入比2000年增加了2.84倍左右,实际利用外资额比2000年增加了2.19倍左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纯收入比2000年分别增加了1.19倍和0.79倍左右。常州的县域经济处于良好的增长态势,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4.常州县域经济领先于南通,但与苏、锡仍存在差距。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常州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同处一省的苏、锡两市县域经济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然而与南通相比,常州县域经济的多数指标均处于领先地位。
以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比较,常州县域经济实力与苏州、无锡差距明显。2006年常州2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99.63亿元,接近江阴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常州县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99.82亿元,苏州和无锡的该项指标分别为690.07亿元和704.1亿元,常州县域经济总量与苏州、无锡差距较大。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而言,常州与苏、锡差异依旧明显,但却领先于南通。常州的溧阳与金坛两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52个县(市)排名分别为11和10名,而南通的6个县(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在13至32名之间。
以县域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为衡量指标,常州县域财政实力与苏州、无锡相比也是差距明显。2006年常州2个县(市)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县均为10.22亿元,而苏州和无锡分别为46.44亿元41.07,常州仅为苏州或无锡的四分之一,县域财力差距十分明显。但与南通相比,常州的县域财政实力强于南通,南通一般预算财政收入县均为8.34亿元。
5.常、苏、锡、通的县域民营工业企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不同。如前所述,县域民营工业的发展状况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很大,但在不同地区这种影响的表现存在差异。例如苏州的昆山市,外资企业的数量明显超过内资企业,当地的民营工业企业的各县经济指标不但没有表现出优势,个别指标甚至为最低值,因此,民营经济对该县域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大。就常州市的县域民营工业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来看,溧阳和金坛两市的民营工业企业的各项总量指标在常、苏、锡、通15各县(市)中处于中游,但就县域民营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而言,溧阳和金坛两市的民营工业企业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今后常州应进一步发展县域民营工业企业,并以此为基础缩小常州与无锡、苏州之间的经济差距,同时保持相对于南通的优势。
【关键词】县域金融 问题 重庆
一、重庆县域金融发展现状
1.县域金融体系逐步完善
随着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金融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基本形成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机构相结合,村镇银行、证券、保险、小额贷款企业等为补充的共同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并且各类金融机构的存贷款规模大幅提高。
2.县域金融机构对农业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强
县域金融机构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稳定增加,贷款投向更加偏向于农村和中小微企业,且总量在不断增加。截止2016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677亿元,同比增长6.9%;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659.7亿元,同比增长10.5%,小微企业贷款户数22.3万户,同期增加4429户
3.县域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互联网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降低了县域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拓宽了金融产品营销渠道,增强了与金融服务需求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快速推动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方式变革的同时增强了县域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
二、重庆县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供需不均衡,资金外流严重
一方面,农户在金融机构中的存款大于贷款,且存贷差距较大;同时县级商业银行利用网点优势吸收大量农村储户资金,但出于经营战略需求不断缩减信贷业务。另一方面,部分资金经县域金融机构拆借、购买金融产品、向城镇优质客户贷款而流出农村,造成农村现代资金供给不足。
2.金融生态环境不佳,潜在金融风险加大
一是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业抗风险能力不足,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就会导致信贷资金无法回收。二是县域信用担保机构发展速度缓慢、担保能力较弱。只有少数优质的县域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三是民间金融活跃但缺乏相关制度进行规范,成为金融风险点。四是县域房地产市场的兴起带动大量信贷资金流入,带给金融机构较高收益的同时也威胁金融机构信贷资产的安全。
3.金融业发展结构不平衡
近几年,重庆县域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迅速,但融资方式也仍以银行贷款为主,融资结构不平衡,社会融资模式单一。县域居民接受多元化投资及风险分散的投资意识不足,理财依赖银行系统,县域保险和证券行业发展迟缓。同时会计、法律、评估等于金融业务密切相关的中介服务体系薄弱,业务水平尚待提高。
4.县域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受利率市场化水平提高的冲击
县域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利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提高,农户土地和产权的明确,村镇银行的进入,信贷市场的竞争程度将不断提高。对当前执行较高利率和定价能力不高的涉农金融机构必然会造成冲击。
三、促进重庆县域金融发展的对策思考
1.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重庆县域金融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在维护县域金融市场有序竞争的条件下,引进并扶持有实力有能力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进入县域,打破原有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引导民间资金合法合理流动。通过银企对接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将吸收的存款更多地用于县域经济发展。
2.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创建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
一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户和中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体系,以缓解县域农户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压力;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保险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降低经营风险和损失。二是改善融资模式,积极发展直接融资,支持企业进入三板和四板资本市场融资;支持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融资。三是建立和完善规范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民间借贷的打击力度,搭建民间融资合法平台,维持正常进入秩序。四是培育和引进会计审计、法律服务、资产评估、投资咨询、保险经纪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形成功能完善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
3.发展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牢筑普惠金融理念
重庆县域金融机构应当主动结合重庆县域经济的实际,结合农合和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和信贷需求,在风险可控、有法可依的情况下拓宽抵押担保范围,推广票据贴现、土地使用收益唷⑴遄》坎权、林权等新型金融产品;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建立股权投资基金,为中小企业发行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等新型债务融资工具提供中介服务;证券公司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为符合上市要求的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服务,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米媛媛.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石家庄: 河北大学,2015.
[2]王兆华.基于体系重构的陕西省县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一、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活力分析
根据二元经济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等发展经济学理论,本文选择非农业人口比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三产业比重,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存款,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等8个方面15项指标构造扎兰屯发展水平和发展活力综合指数,以此判断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的类型。
(一)单项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2013年,扎兰屯非农人口比重为39.4%,大大低于呼伦贝尔69.7%、内蒙古58.7%的平均水平。①城镇化水平偏低,不利于第二、三产业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本文采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指标以消除人口因素对地区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2010—2013年,扎兰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呼伦贝尔的70%左右、内蒙古的58%左右,其增速分别高于呼伦贝尔和内蒙古2.4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①第二、三产业比重。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区域产业重心将逐步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2010—2013年,扎兰屯第一产业比重由28.4%下降至25.6%,下降2.8个百分点,调整幅度缓慢。2013年,第二、三产业比重达77.4%,分别低于呼伦贝尔(81.6%)、内蒙古(90.5%)4.2和13.1个百分点,但提升速度快于呼伦贝尔、内蒙古平均速度。②城乡居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既能反映地区经济效益、发展水平,又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劳动力数量和质量。扎兰屯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6404元增至2013年的10450元,2013年比呼伦贝尔市高出460元,比内蒙古高出1854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15713元增至2013年的22822元,比呼伦贝尔市多1340元,比内蒙古低2675元。③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既反映区域筹集发展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能力,又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程度。2013年,扎兰屯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为14481元,而呼伦贝尔市和内蒙古分别为26064和30674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反映了区域经济实力、发展潜力以及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0—2013年,扎兰屯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由1917元增至2268元,2013年人均财政收入比呼伦贝尔市低3703元,比内蒙古低8375元。⑤可见,扎兰屯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自我积累能力尚薄弱,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力有限。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该指标反映了改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能力。2010—2013年,扎兰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投资总额由82.02亿元增至150.01亿元,人均数由1.91万元增至3.56万元,反映出扎兰屯投资力度在加大。但其投资规模依然偏小,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为呼伦贝尔(1080.03亿元)的13.9%、内蒙古(15375.7亿元)的0.1%。⑥科教文卫支出。技术与教育水平不仅影响劳动力素质及县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是县域整体发展的基础,并影响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上述单项指标,从多侧面反映出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活力。为使单项指标更加直观,本文把以上各指标按不同构成方法合成为经济发展水平和活力综合指数。
(二)经济发展水平和活力综合指数1.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以扎兰屯各项评价指标值在呼伦贝尔、内蒙古的比重作为权重,各权重之和乘以指标项目数的倒数即为综合指数。指数小于1,表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呼伦贝尔、内蒙古平均水平。指数大于1,则表明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好于呼伦贝尔、内蒙古平均水平。(详见表2)与呼伦贝尔相比,扎兰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0.72,表明扎兰屯经济发展水平只相当于呼伦贝尔的72%;与内蒙古相比,扎兰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0.67,表明扎兰屯经济发展水平只相当于内蒙古的67%。因此,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滞后。2.经济发展活力综合指数。经济活力是指一个区域发展中所具有的发展能力与潜力,预示着发展潜力与开发价值。以经济发展水平8项指标为基础,把各指标2010—2013年发展速度与呼伦贝尔、内蒙古发展对比,得出各指标增长活力指数,而后对各增长活力指数求几何平均数,得出经济发展活力综合指数。指数大于1,表明扎兰屯该指标项增速快于呼伦贝尔、内蒙古平均水平。指数小于1,表明扎兰屯该指标项增速慢于呼伦贝尔、内蒙古平均水平。与呼伦贝尔市比,扎兰屯经济发展活力综合指数1.04。与内蒙古,扎兰屯活力综合指数0.90。表明2010—2013年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活力高于呼伦贝尔平均水平,接近于内蒙古平均水平。3.结论参照克劳森区域类型划分法,以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和潜力综合指数把扎兰屯划分为四种发展类型,如表4。分析得知,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呼伦贝尔、内蒙古水平,综合指数与呼伦贝尔比较为0.72、与内蒙古比较为0.67;而发展活力综合指数与呼伦贝尔比较大于1(为1.04),与内蒙古比较小于1(为0.90)。因此,扎兰屯在呼伦贝尔、内蒙古均属于发展中地区。
(三)经济发展阶段分析1.从人均GDP指标判断钱纳里发展阶段划分法把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全面转变,并借助多国模型提出标准模式,即根据人均GDP水平,把不发达经济到成熟工业经济的整个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六个时期。依据上述模型,[1]参照全国人均GDP增幅,利用回归法得出:2013年扎兰屯人均GDP为39298元,相当于1996年工业化发展阶段标准的3188美元,①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2013年扎兰屯工业仍以食品、建材等初级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农畜林产品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达48家,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77.4%,实现现价产值164.3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1%。故可判定扎兰屯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2.从产业结构指标判断2010—2013年,扎兰屯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8.4%下降到25.6%,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46.1%上升至52.3%,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5.5%下降至22.1%,根据配第-克拉克、库茨涅兹关于三次产业划分法把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理论推断,扎兰屯第一产业比重为25.6%,高于20%标准。②故扎兰屯县域经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3.从劳动力就业结构指标判断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地区工业化水平提高,社会劳动力将逐步由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高的第二、三产业转移,呈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工业化水平越高,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越少。按此规律,将工业化划为三个阶段:当农业劳动力人数占全社会劳动力人数比重在45—60%区间时,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当比重在30—45%区间时,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当比重小于30%时,将达到工业化最高阶段。[2]2010—2013年,扎兰屯农业劳动力人数占全社会劳动力人数比重分别为54.9%、64.1%、63.8%。③表明扎兰屯县域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4.从城镇化水平判断根据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的理论,工业化发展会带动城镇化水平,而城镇化集聚效应又会促进工业化更好发展。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城镇化率在30—70%间;工业化高级阶段,城镇化率在80%以上。[3]2013年,扎兰屯城镇化率仅为39.4%。④表明扎兰屯县域经济处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5.从社会消费水平判断根据霍夫曼定理,恩格尔系数低于48%时,即进入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3]2013年,扎兰屯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8.5%,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4.4%,均低于48%。①表明扎兰屯正处于刚刚进入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综上,扎兰屯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属于经济发展重要转型期。
二、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一)优势条件1.区位优势。扎兰屯是呼伦贝尔向南对接东北三省的门户,绥满(绥芬河—满洲里)发展带上重要节点城市,更是扎兰屯—莫旗—阿荣旗发展轴上的龙头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承东启西、联通南北之功能。随着国家加快“沿边开放”战略、向北开放战略升级,中俄蒙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扎兰屯与俄罗斯之间铁路运输便捷,是俄蒙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节点,具有建设对俄蒙出口产品加工基地和劳务输出基地先天条件。2.机遇优势。国家对我国西部和东北先后提出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内蒙古也提出支持东部盟市加快发展思路。国家及自治区相关规划中对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也给予了重要支持。这些政策为扎兰屯培育产业基础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力政策支撑,为其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将使扎兰屯后发优势加快释放。3.区域发展格局需要。从东北区域发展格局来看,东北已形成了以“哈大发展带”为一级主轴、“绥满经济带”为二级次轴的“T”字形发展轴带。扎兰屯位于绥满经济带中心城市哈尔滨与满洲里之间,向东对接哈尔滨,承接辐射;向西对接满洲里,后方协作。从内蒙古区域发展格局来看,扎兰屯是满洲里至大连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向西通过滨洲铁路满洲里口岸与俄罗斯对接,是发展对俄出口的后方基地;向东通过哈大线铁路连接至大连,形成通俄达海大通道;从呼伦贝尔区域发展格局来看,扎兰屯与东北三省联系便捷,是呼伦贝尔对接东北的重要区间。4.县域综合实力优势。在呼伦贝尔岭东地区,扎兰屯GDP、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财政收入均高于阿荣旗和莫旗,区域中心地位已然形成。扎兰屯是岭东地区交通枢纽,是其经济、文化、科技、金融等的聚集中心,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的汇集地,生产型和消费型服务业基础较好。
(二)主要问题分析表明,扎兰屯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农业大市、工业弱市、城镇小市、财政穷市依然是其基本市情。一是经济总体水平低。其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在呼伦贝尔所占比重小。2013年,扎兰屯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呼伦贝尔的11.6%,地方财政总收入仅占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占11.2%。②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2013年,扎兰屯三次产业比例为25.6:52.3:22.1,呈现工业化初期阶段典型的“二一三”型结构。传统农业比重大,产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工业企业规模相对偏小,以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结构单一,层次不高。服务业结构中,非营利业比重偏大。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旅游客流与交通“瓶颈”矛盾比较突出。商贸物流企业尚处于多、散、小、弱状态,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偏低。三是城镇化发展滞后。中心城区和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不强。2013年扎兰屯城镇化率仅为38.9%。比全国的53.7%低14.3个百分点,比内蒙古的58.7%低19.3个百分点,比呼伦贝尔的69.7%低30.3个百分点。③四是自主增长能力弱,人口受教育程度偏低。2013年,扎兰屯高中(中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共占18.6%,低于呼伦贝尔市域(24.2%)和内蒙古(25.3%)平均水平。④财政收入增长主要依靠房地产与建筑业拉动,增长途径单一、结构不合理。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偏高,持续增长能力不强。2013年,扎兰屯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仅为4.27%。①
三、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根据要素禀赋结构,突出区域特色,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构建核心增长极,提升区域增长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是扎兰屯县域经济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一)加速现代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确定绿色无公害主导产品和绿色食品产业专业化发展方向,构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引入现代生产要素,改造传统农牧业,发展农牧业基地、农牧业设施,突出特色农牧业和观光农牧业,提高现代农牧业生产比重。发展高效现代畜牧业,调整畜群畜种结构,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规划建设现代化牧业园区,提升畜牧业生产集中程度。扶持壮大优势农畜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畜林产品加工转化率,拉长产业链条。鼓励农村服务组织体制和机制创新,发展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
(二)突出项目驱动,加速壮大特色工业经济一个地区在工业化初期,都是立足于资源禀赋,走资源开发型路子,从而保持一定时期的市场竞争优势,构筑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5]扎兰屯县域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需进一步汇集产业资源,强化项目支撑,加快绿色农畜林产品加工业集聚,培育优势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加速工业向精深加工、链条终端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和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依托丰富的林下资源和北药资源,发展特色资源精深加工,培育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做强绿色农畜林产品加工业集群。优化发展煤电产业,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加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进程,培育壮大能源、化工、建材、冶金、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扩大与齐齐哈尔等地区装备制造优势产业的跨区合作。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三)突出品牌拉动,加速做强特色旅游产业以打造内蒙古东部的重要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依托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品牌,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深度策划和创意,集中培育度假休闲、观光体验、民俗风情三大系列旅游产品,优化构建优势资源突出、冬夏季节互补、旅游精品纷呈、具有可持续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个性化、多样化、文化内涵丰富的特色旅游品牌,带动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四)突出园区聚集,振兴升级商贸物流业以建设内蒙古东部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地为目标,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内部结构,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努力提高产业档次和服务水平,提质升级商贸流通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以扎兰屯及周边地区物流集散、市区货物配送和大宗货物运输功能为主体,利用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高起点规划建设岭东商贸物流园区,建成为呼伦贝尔乃至内蒙古东部地区物流网络的重要节点。
(五)突出城镇化带动,推进城乡统筹逐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重点小城镇为主体、其他小城镇点状分布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健全城镇化发展机制,建立城乡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机制,并加强对城市发展空间的管制和资源保护,建立促进和规范城镇化发展导向的协调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发展城镇经济,形成小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吸纳周边地区人口、资源、产业、经济活动等重点向中心城镇集聚,打造城乡一体的特色经济,形成紧密协调的联系网络,突破城乡二元结构。
(六)突出区域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与毗邻旗县和东北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加快各种生产要素在县域内集聚,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把更多资金、技术、人才引进来,把更多产品推出去,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推进对俄蒙开放与交流合作,扶持发展外向型企业。以承接东北和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为主,广泛开展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企业资产重组,整合壮大一批企业集团。发挥作为呼伦贝尔地区对接黑龙江的前沿区域优势,做好与毗邻地区间的合作,着力打造“哈大齐呼”经济协作区重要节点城市。
一、以“农”为本求发展,深入“三农”创效益
长葛市农村信用社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靠支农求发展,靠支农增效益。靠支农降风险,靠支农树形象的观念,全面提高支农服务质量和效力。积极转变经营理念,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入手,有计划地把信贷资金投放到效益高、风险小、安全可靠的中小企业,通过支持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逐步实现信贷支持由“小三农”向“大三农”转变。重点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基础牢固,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支柱作用的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努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服务。三年来,长葛市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支农贷款52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达到政府、农民和信用社三方都满意的效果。
二、转化服务方式,优化服务质量
一是转变理念,实施贷款营销战略。为抢占农村市场,网络黄金客户,近年来,长葛农村信用社把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作为业务发展的原动力,大胆引进贷款营销机制,把贷款营销实绩作为全年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全体员工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转变经营作风,树立效益意识,对辖区内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调查,逐户建立档案,建立项目库,择优扶持,开展“送贷上门活动”。通过贷款营销,达到了满足客户需要,提高社会公众赞誉度,壮大自身资金实力,降低贷款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目的。
二是创新服务,推动“信用工程”建设。根据农户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开展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以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为载体,通过拓宽服务面,增加服务品种,简化贷款手续,提高服务效率,着力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极大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叫响了“农村信用社,农民自己的银行”的品牌。截至2008年末,已对32个行政村的12900农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排查,接到申请3000余户,初步建立农户档案1236户,评定信用户146户。
三是公开办贷,积极推行“阳光信贷工程”。自2007年开始,长葛联社在辖区内信用社全面推行“阳光信贷工程”,在全辖区乡镇级信用社设立“阳光信贷大厅”,贷款柜台全面前移,实行公开流程、明确责任、阳光操作、限时办结。有效杜绝了贷款发放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塑造了农村信用社的良好对外形象。同时也为支持“三农”发展、方便农民朋友贷款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
三、贴近“三农”工作,创新金融产品
在支持“三农”发展工作中,长葛市农信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以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为切入口,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工富农”的县域经济发展特色。长葛民营经济区域性特征明显,在近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经济格局。针对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长葛市农信联社对辖区的有色金属加工、PS板生产销售、蜂产品加工、农机配件、废旧车床、板材加工等20多项区域性特色产业作了详细调查,将辖区内特色产业的企业、商户个数、经营状况、从业人员、企业规模等详细造册,结合“阳光信贷”、“信用工程”的开展推出了“公司+农户”、“公司+商户”、“小企业客户群联保”等信贷业务品种。近三年来累计投放企业、商户贷款近2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目前已形成官亭乡蜂产品、大周有色金属、董村衡器、坡胡农机配件、石固板业加工等九大体系、二十多种产业集群一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但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区位品牌,还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做大“农”字文章,构建大农业格局
一是支持特色高效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长葛市农信社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信贷营销重点,把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作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支持农作物品种优化、畜牧水产业发展,以促进农业整体水平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实现了社农“双赢”。
二是支持涉农企业发展,推动新型农业经济发展。长葛农信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国家倾斜农业、扶持农业的大好机遇,坚定服务“三农”宗旨,创新支农意识,由过去的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产业化发展的新型农业转变,三年来累计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1.8亿元,惠及10多家企业及18000余农户。长葛金泉禽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鸡饲养、种蛋购销孵化、鸡苗销售、饲料加工、种禽繁育研发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家禽养殖企业。2008年6月该公司购买饲料资金不足,长葛市农村信用社在调查了解后,及时为其发放贷款300万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目前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长江以北、黄河以南最大的黄羽肉鸡、种鸡饲养繁育基地,总资产达到6000余万元,年存栏种鸡60万只、年产种蛋8000万枚、孵化商品雏鸡7000万羽,销售收入1040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700多万元,并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养殖户2000多户。
关键词:“恋农情结”;财源建设;现代工商业
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3-0027-06
永昌县属于我国的“镍都”金昌市,拥有甘肃第一大镇河西堡,耕地多且灌溉方便,在甘肃属于相对富裕地区。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其他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工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永昌已经由原来的相对富裕渐渐变为相对贫困,
财政收入总量少、增长乏力、潜力不足、县乡政府债务负担重等问题非常突出。造成这一局面的
根本原因在于永昌县对农业文明迷恋所形成的长期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思路,导致了将“发展经济”等同于“发展农业”,以及用发展传统农业的方式发展工业的惯性思维和行为。破除“恋农情结”,跳出在永昌内思考永昌问题的传统思路,构建开放型现代经济发展格局,大力发展现代工商业,应该成为永昌县加强财源建设的根本出路。
永昌县的财源建设问题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县域尤其是在甘肃众多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深入剖析制约永昌财源建设及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重新厘清发展思路,对促进甘肃县级财源建设及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1.永昌县的“恋农情结”及其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局限性
“农业是立国之本”,自从现代工商业文明社会的到来,这个判断就已经出了偏差。世界上近现达国家的崛起无一不是靠工商业兴盛。就我们国家目前的区域发展格局来看,华北、东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六个大的区域中都存在同一现象(见图1和图2):在每个区域中,各个省的GDP构成中,第一产业(农业)所占比重大的省份,其GDP总量和财政收入总量相对就小。西北、西南地区的有些省份虽然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是很大,但这并不表明它们的工业很发达,而是因为在其第二产业中,采掘业所占比重较大。在国际上通常是把采掘业归到第一产业中。如果按国际通用方式计算,西北、西南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就更大了。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一个地区创造财富的能力不在于发展农业,而在于其工商业的发达程度。
永昌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县,长期以来“农业是基础”的观念和做法始终贯穿于永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农业奠定了永昌人民20世纪的温饱生活基础,但是单靠农业,永昌小康社会的来临却步履蹒跚。进入21世纪的今天,永昌依然没有走出这种“恋农”情结主导下的经济社会生活形态。
“恋农”情结首先表现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格局上。永昌县的经济结构,仍然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与全国、甘肃省、金昌市比较(见图2),永昌县第一产业占有很大比重。到2006年,永昌县第一产业依然高于全省11.8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4.79个百分点。而且在“十五”期间,全国和全省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明显下降趋势,永昌县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却从2002年的26.93%下降到2004年的24.13%后又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6年达到26.49%。
第二,“恋农”情结在永昌县的工作思路中得到了集中体现:第一是发展农业;第二才是加速工业化进程,而且在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将农畜产品加工业放在第一位。其发展思路始终是农业是第一位的,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三,“恋农”情结体现在用发展传统农业的思维和方式发展工商业。具体表现为: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工业;有多少资源,就做多大的产业,局限于自有资源发展小型加工业。
第四,“恋农”情结体现在永昌对待和处理同河西堡和金昌市的关系上。长期以来永昌以农业为中心,理论上知道工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意无意忽视对工业重镇-河西堡镇基础建设的投资,导致河西堡镇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化进程缓慢,一些重要税源企业流向金昌市,最终河西堡镇争取成为计划单列镇;一些干部认为:金昌市近几年企业效益好了,理所当然地应该“反辅”农业,支持永昌农业发展,等等。
因此,永昌县要想加快财源建设,根本的也是首要的前提就是要从迷恋农业的情结中走出来,真正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明确现代工商业的健康发展才是永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财源充沛的希望和出路。
2.“恋农情结”对永昌财源建设的影响
一个地区积累财富的能力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其财政收入的结构上: 永昌县长期注重发展的产业――农业及其农副产品的加工制造业,并没有成为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与其财源建设途径相背离,并由此造成县乡财政的困难局面。
2.1 财政收支现状及特征分析
2.1.1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但财政支出越来越依赖国家的转移支付。
这些年随着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永昌县财政收入也呈现稳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而且大口径财政收入的增长快于可供县财政支配收入。2006年永昌县GDP由2002年的13.56亿元增加的22.4亿元,与之相对应,2006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可达到2.3亿元,与2002年的相比增加1.13亿元,年均增长17%; 可供县财政支配的收入可达到1.9亿元 , 同口径与2002年相比增加0.82亿元,年均增长8% 。
2004年、2005年和2006年永昌县的一般预算支出超过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2 754万元、16 793万元、23 268万元,国家的转移支付越来越成为永昌县一般预算支出的主要来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对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依赖日益增强。
2.1.2 税源结构比较单一, 依“农”产业税收有限。
永昌财源结构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税种,而且这些税种依靠少数几个重点企业和行业提供,“农”子头产业税收十分有限,永昌县所倚重的农业及其农产品加工业并没有为永昌带来多少财源。
从税种结构分析,永昌县的主要税源在工商业领域。就国税收入来看,增值税占了全部税收收入的绝大部分,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所占比重很少。以2007年为例,截至10月底,增值税占全部国税入库税收的95%,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利息所得税三项合计只占5%。从国税收入行业来看,电力、化工和黑色金属冶炼制品业是主要的税收来源。2007年前10个月这三大行业合计共占税收总额的82.72%。
地税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永昌县地税收入税源相对分散,总量都很小。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和城市房地产税是地税收入的主要税种。2006年,这六项税收总共占全部地方税收的86.76%。从地税收入行业来看,采矿业、黑色金属冶炼制品业和化工三大行业占全部地方税收的26.87%,建筑安装业占全部税收的19.16%,而农产品加工业等其他产业只占全部税收的7.32%。以道路运输、批发零售、金融保险和邮电通信业为当地居民服务的第三产业税收占全部地方税收的39.15%,第三产业的税收总额都比较小,税源比较零散。
与永昌县税源的主要产业相对应,永昌县的主要纳税企业更是集中在少数的几家企业。2006年永昌县国税收入的68.18%由甘肃国投永昌发电有限公司、金昌铁业(集团)公司和金昌奔马农用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006年地方税收总额的32.13%也主要是由包括这三家企业在内的11家企业提供的,这就是说少数几个重点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从税源的所有制性质来看,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仍然是永昌县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2006年,来自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税收占到国税收入的88.97%,占到地税收入的81.12%。而且在地税收入中仍有41.87%来自国有企业。个体私营及其他企业的税收分别只占到国税和地税收入的10.42%、15.23%。说明在永昌县以公有制经济仍然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非公经济远未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财源。
2.1.3 人均财力好于周边地区,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差距很大。
在甘肃河西走廊,永昌县的经济条件明显优越于周边县区。以200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永昌县人均财政收入和人均粮食占有量均居周边县区之首,人均存款位居前列。即使在甘肃全省范围内,永昌的财政状况也相对较好。2005年甘肃县级(共86个县级)地方财政收入排序中,永昌列第14位,财政结余排序列第10位,财政自给率达30.54%,列第15位。
但从全国范围内比较,永昌县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与发达地区,甚至与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也很大,财政状况不容乐观。2004年永昌县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只是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18.24%,也只有整个西部地区的52.71%。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永昌县非常薄弱的实际人均财力状况,而这种严峻现实在现实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就表现为重重的财政困难。
2.2 财政困难状况
作为传统农业县,永昌财政收支状况事实上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只不过在近几年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加剧,县乡税收和财政管理体制变动,尤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使这一问题表现得愈加突出。县乡财政困难的主要表现:
2.2.1 县乡财政预算平衡难度加大。近10年来,县乡财政预算为确保刚性支出到位,每年都不同程度的压缩了一定的法定支出、公益性支出。截止2006年,县乡财政挂账资金已达6 991万元。
2.2.2 工资政策性欠发金额逐年增加。全县职工工资与应执行工资标准比较,人均相差月工资260元,至2006年按政策执行年限算,累计未到位工资及各项补贴4 960万元。
2.2.3 县乡两级政府债务沉重。截至2006年底,永昌县乡两级政府债务达23 005万元,债务总额为2006年一般预算收入8 201万元的2.8倍,县级债务为18 230万元,乡镇级债务为4 775万元,平均每个乡476万元。对于化解债务,县乡两极政府束手无策。
2.2.4 经常性支出不足。2006年前,县乡两级公用经费年人均只有500元,有的乡还低于这个水平,致使一些乡镇及单位的电话时断时续、多次被迫停水、停电、停车。2006年为了确保各预算拨款单位的正常运转,永昌县提高了所有单位的公用经费财政补助票标准,达到年人均1 000元左右,但是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预算拨款单位办公经费问题。经常性支出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到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
2.2.5 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乏力。长期以来,县乡把财力主要用于保工资发放、保标准公用经费和社会保障等必需支出,对城镇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基础教育、科技开发、公共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投入很少, 达不到法定比例,用于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资金则更是微乎其微。
2.3 财政困难的具体原因分析
造成永昌财政困难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受粗放型、产量型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和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非农产业低水平发展的农村经济结构制约,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永昌县对农业文明的迷恋所形成的长期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思路的惯性思维和行为方式。具体分析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 经济基础薄弱,税基增长有限。
经济基础是根、是树,财政收入只是这棵大树上的一小部分花果而已。发展水平低和经济总量小的基本特征,注定了其财政收入的有限性。从2002~2006年的五年期间,永昌县国民生产总值从135 550万元增长到228 386万元,年均增长13.94%;人均GDP从5 411元/人提高到8 937元/人,年均增长率为12.38%。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其经济总量相差悬殊,与之相应财政收入自然很小。
2.3.2 农业主导型的经济结构,财政之“源”贫乏。
首先,永昌县的经济基础仍然主要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免征农业税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不增税的问题对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发展的影响凸显。与全国、甘肃省、金昌市比较,永昌县第一产业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在农业零税收的时代,农业提供的财力十分有限,这种产业结构显然不利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
其次,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是永昌县大力提倡发展的主要产业,但是大批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并没有对永昌县的财政收入的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永昌县155家工业企业中有3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但是在永昌县2006年的重点纳税企业中,没有一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2004年尚有莫高和宇华两家)。根据县地税局提供的统计月报显示,截至2007年9月,制造业创造地方税收1 318万元,全部是由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228万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41万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673万元)和其他制造业(176万元)创造,与农副产品有关的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行业尚未对地方税收做出贡献。
2.3.3 经济运行质量差,财源创造能力低。
整体经济运行质量效益不高是永昌财政困难一个关键因素。永昌县隶属工业强市―金昌,又拥有甘肃第一工业大镇――河西堡,有此背景和基础,永昌的工业应该说具备一定的实力和财力。根据《2007年甘肃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蓝皮书显示,从甘肃省13个市、州的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的排序来看,金昌市(永昌县)的宏观经济竞争力的平均得分仅次于酒泉市,产业竞争力的平均得分仅次于兰州市(永登、皋兰、榆中),说明永昌县在县域宏观经济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方面在全省具有优势。但是其工业企业的实际运行效益却差强人意。根据《永昌县2007年统计年鉴》显示,2006年,永昌县拥有的31个规模以上工业中,有19个就是亏损企业,亏损面达61.3%,远远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2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 837.1万元;虽然这些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 253.5万元,但创造的企业利润为-1 233.9万元。省、市属工业企业3个,其中2个就为亏损企业;县属工业企业28个,其中17个为亏损企业,而且县属工业企业是全县工业企业的亏损大户,县属工业企业亏损额达到1 779万元,占到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额的96.84%,其中县属轻工企业亏损额1 129万元,占了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额的61.48%;特别是乡(镇)属工业企业是永昌县工业亏损额的主要创造者,17个规模以上乡镇企业,10个就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亏损额占了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亏损额的75.94%。这就是说,永昌县大力支持发展的地方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乡镇办工业企业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这也就是为什么永昌县是全省的经济强县、工业强县,但其财力却十分有限的重要症结所在。
2.3.4 政策、体制、管理因素加剧县乡财政困难。
政策方面,国家出台的减收增支政策较多,超出了县乡政府的承受能力;金融体制改革抑制县域经济发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永昌县县乡工业发展影响较大。
体制方面,一是分税制已经成为影响县域财源建设的制度性因素。2004年永昌县县级收入占可供县财政支配收入的比例由2002年以前的61%下降为48%,而且地方税收大都是税基不固定、税源零星分散,征收成本高的小税种,各税种之间缺乏内在的互补性,导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影响了地方发展经济,做大财政“蛋糕”的积极性。二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改善财源的力度较弱。目前实行的基数法转移支付忽视了地区差别化对落后地区应有的照顾,是一种保护地方既得利益的消极选择,不仅难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而且扩大了地区间财政收入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差距,使得经济落后和财政困难的县乡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加之四级预算级次客观上延长了转移支付的时滞,使得财政转移支付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对县乡财源的改善力度减弱。
管理方面,一是政府职能没有根本性转变,财政供养人员不断增长,政府运行成本持续上升;二是各种名目的升级达标活动较多,基层领导调动频繁,地方政府注重“政绩”,导致一些短期行为加剧县乡财政困难;三是非公经济发展较快,私营企业财务管理又不规范,相关管理体制还没理顺,税收征稽难度较大,地方税收增长与地方经济发展不能同步。
3.走出迷误,破解永昌财源建设难题
区域经济发展的秘诀在于“挖坑”,即聚天下之财。善于“挖坑”,以天下之财养我,才能富甲天下;自己种田只能是自己饱,而不能富。因此,彻底改善财政困难局面,促进永昌财源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破除“恋农”情结,跳出在永昌内思考永昌问题的传统思路,培养集聚天下财富使永昌致富的观念和行动,树立科学的财源建设观,大力发展现代工商业,构建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3.1 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财源建设理念
思路决定出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落后地区的传统农业县要想加快发展,必须要从农业文明的迷误中走出来,尽快破除“恋农”情结,树立与工商业文明相适应的现代财源观。
3.1.1 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的有源之水。
没有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就是无源之水,要确立“经济―财政―经济”的科学发展观,培育财源,增加总量,做大“蛋糕”,不断提高生财、聚财的能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经济搞上去了,才能彻底摆脱“贫困”、“欠发达”的帽子。在现行体制下,在“做蛋糕”和“分蛋糕”之间,县级政府应在合理控制财政供养人员、科学有效地安排及使用有限财力的前提下,注重发展地方经济,选择“做大蛋糕”是加强县域财源建设的唯一可行之路。如果把工作重点放在“分蛋糕”上,或者任何形式的等、靠、要上面,都不能彻底解决财政困难的根本问题。
3.1.2 现代工商业是地方财源的主渠道。
欠发达地区财源建设的路径,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农业财政、工业财政、后工业财政。三个阶段的依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财源建设中带有规律性的必然趋势。目前,永昌财政正处于农业财政向工业财政的转型过渡期,要加快这一转型,必须强化工商业财源是第一位的观念。
首先,把发展商业作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要工作。没有现代商业,工业只是和农业一样,是个生产车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永昌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和工业,农业和工业不是市场经济,只有按商业经济的规则运营的农业和工业才是市场经济。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一个传统农业县,永昌县最“欠”的是重商主义和商业经济的运行规则,要去掉“欠”字,必须补上重商主义这一课,真正形成市场经济理念。
其次,在发展商业的前提下,把发展工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第一方略”,强化工业财源是“第一财源”的观念,把主攻工业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工业作为支柱财源的地位都不会动摇。实行分税制以后,工业利益的分配格局有所变化,随着我国营业税、增值税起征点的两次提升,大批小企业、小经营户不再属于两税纳税户行列,客观上决定了财政收入对重点企业依赖程度的加重。促进个体工商户向产业化经营格局的转变,加强对潜力企业的扶持和培育,促使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成为拓展财源的重中之重。
再次,实际运行必须是大商业的运行。大商业的运行就是以市场为中心、把工业纳入商业的运行方式,它要求以“要做就做得最好”的观念去行动,即通过发达的分工与协作,能够提供某一领域内国内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创造一个经济实体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在产品开发上,对同一产品实行多层次全系列的开发战略,在拓展产业的广度深度上做文章,用一种产品的不同系列满足同类消费者的所有需求,才能有效降低国际国内客户的各种交易成本,惟有这样才能形成产业的集聚力和竞争力。
3.1.3 民营经济是地方财源的主力。
2006年永昌个体私营及其他企业的税收分别只占到国税和地税收入的10.42%、15.23%,说明在永昌县非公经济远未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财源。未来的县域经济必然是个体、私营经济的天下,对此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走不出公贵私贱的落后观念,发展县域经济,没有希望。
全县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县城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放心、放胆、放手、放开、放活发展民营经济,推动了全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全县财源建设的主力军。为此,必须破除以所有制给企业定身份的落后观念和做法,树立谁交税多,谁对社会贡献大,谁就先进的现代观念。
3.2 理清思路,把握财源建设的基本方向
从客观发展趋势看民营经济是加快地方财源建设的突破口和重点,其中的工商业又是地方财源的主渠道,因此,让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思路和有利措施都将在客观上必然促进永昌县的财源建设。
3.2.1 园区式开发: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著名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指出,非均衡发展是区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奥秘所在。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发育缓慢的区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最佳方式是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
永昌民营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向应分两步,第一步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培育骨干工业企业,促进民营企业集聚发展;第二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中小企业集群,这也是永昌非公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步,顺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国家产业政策,推进企业资产重组,重点培育主业突出、适应能力强,有市场竞争力的规模企业,搞活做大中小企业,使之成为县域经济支撑点和财政增长点。①对那些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通过产品上档次或开发相关产品提高效益,增加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盘活现有存量,重点扶持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换代,促使产品结构由单一品种向系列化、配套化转变;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夕阳产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朝阳产业转变,增加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②进行资产重组。按照“大胆改、有序退、彻底换”的思路,通过引进民间资本,对县属国有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改革改制,实施产权多元化,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益。③把招商引资作为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鼓励企业主动寻找合作伙伴,通过强强联合、资源联合等多种方式招商引资,促进产业集聚发展。④对那些长期亏损、靠减免税过日子的企业,下决心关停并转,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具有资源优势、高效、节能、低污染的工业企业集中。
第二步,加大园区建设步伐,促进中小企业集中,形成产业集群,培育“板块财源”。充分利用河西堡镇工业企业示范区、永昌工业示范区、朱王堡镇绿色企业示范区三大园区的区位优势,打破一二三产业分割发展的思维模式,按照工业、商业、农业以及服务业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围绕特色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集中、培植、壮大一批中小企业群体,最大限度分享县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利润,使三大园区成为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整合、优化升级的有效平台,成为永昌县名副其实的财“源”之地。
3.2.2 围绕产业群,加快发展服务业型、工商业型小城镇。
城镇是滋养、积聚财政资金的重要基地,也是县域财源最为集中的地方,而没有产业,就没有城镇。房产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收入、广告管理收入等都是典型的“城镇型”财源。从产业园区的广泛意义上说,城镇还是一种更大范围的产业园区,是滋生、培育、壮大现代工商业、现代服务业的天然沃土,也是民营经济投资创业、加快发展的理想之地。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是培植财源、实现财源建设良性循环的最有效方式。
加快县城、河西堡镇、朱王堡镇等中心城镇的建设步伐。致力发展城镇教育、金融、信息、技术、会计、咨询、法律、保健、卫生、文化娱乐等行业,繁荣城镇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优化生态环境,扩大城镇经济总量和人口容量,提高城镇生活质量,让永昌县城成为吸引全县包括河西堡镇乃至金昌市人们舒适生活、投资创业的首选之地。
一是要加快房地产业开发步伐。加快房地产业的开发是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先决条件。
二是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引导产业向城镇聚集。在硬环境上,合理配置资源,达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使城镇真正成为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成为吸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载体。在软环境上,要强化服务意识,大力精减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实行多个部门并联审批,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限制零星布点,促进乡村工业和第三产业企业向城镇集中,规模企业向园区聚集,进一步释放城镇聚集效应。
三是加快拓展县城框架,为第三产业开拓
新的发展空间,让第三产业交纳的营业税成为地方财政的主体税种。目前永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2.16%,低于全国39.4%的平均水平,与沿海一些省市相比差距更大,对财政的贡献也相对较少。永昌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支持市场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综合性、专业性商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金融保险、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信息咨询、房地产、旅游服务、文化娱乐等行业,促进第三产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四是将朱王堡、水源、焦家庄、新城子等一批小乡镇建设成聚集辐射全县农村地区的中心小城镇,同时增强县城对各乡镇的辐射带动功能,促使城镇经济网的形成。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扶持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推广仓储物流服务中心,推动全县形成大商贸、大交易、大流通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3.3.3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植全县基础财源。
农业产业化确切地说就是要用现代工商业的方式来经营农业,即发展“绿色农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在市场利润瓜分中的份额取决于“绿色”的绿度。也就是说,现代农业的水平就是无污染农产品的供给水平。
在这种背景下,永昌农业的发展方向必然是“绿色农业”。首先依照每亩 耕地收益率大小以及土地气候的适宜程度,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含税经济作物;其次,围绕主导产业建基地。主导产业基地建设,是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只有规模经营,才能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最后,着力发展主要农产品的商贸流通业和加工业。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通过招商引资积极组建规模大、档次高、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农产品销售专业市场,扶持鼓励县内外优秀营销公司和人才大力发展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运作机制,形成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互动模式,通过打品牌,下定单和开通大中城市的直销渠道等办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永昌县研究基地理论与实践对接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永昌县委、县政府.永昌县“十一五”规划[M].2005.
[2]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