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7: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镇发展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字:旅游; 小城镇; 可持续发展; 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and become the focus of people.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can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rrounding rural areas, so that to carry out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improve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from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to see,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s very necessary. This paper guangxi guili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ype small towns.
Keyword: tourism; Small tow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590.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为广西的一大旅游城市,桂林深受国内外旅游者的喜爱,大家对桂林的山水也是赞不绝口。随着桂林旅游经济的发展,桂林的旅游型小城镇建设也逐渐展开。在建设旅游型小城镇时,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可能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阻碍作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城镇建设呢?
我国小城镇发展给桂林小城镇发展的启示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化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我国,着力于小城镇建设的省市有很多,例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经济区,广西的北部湾等。在这些地区,他们进行小城镇建设的时候,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调整发展思路,勇于创新,努力让小城镇健康发展,从而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和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从哪些小镇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发展特色经济
前文已经提到,我国有许多地区都在进行小城镇的建设,不同的城镇有不同的社会历史和风俗背景,这些地域性的差异,会影响到开发者的决策。“因地制宜”是发展小城镇的基本原则,决策者立足于小镇原有的发展模式,结合其他地方的成功案例,积极思考,敢于创新,努力将小城镇发展成为一个“个性”城镇。对桂林来说,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并以此推动小城镇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用重要产业支撑发展
在不同的条件和机遇下,每个地方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而最终形成的发展模式也各有千秋,但不管怎么说,小城镇的发展是离不开支柱产业的支持的。对桂林来说,依靠旅游资源产业,大力发展小城镇,是最优选择。这里所说的支柱型产业是指除了农、林、渔、工、牧以外的产业,旅游产业是第三产业,是投入少而收益大的产业。对桂林来说,除了要紧紧抓住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以外,还要努力发展第三产业,依托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小城镇的发展。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从现阶段小城镇建设的相关资料来看,很多小城镇的发展都是以环境为代价来进行经济的创收,长远来看这是不可取的。例如,有些小城镇在建设期间,凭借自己拥有煤炭资源的优势,大力鼓励农民开矿厂,于是就形成了一些小作坊式的生产,这样的生产方式,虽然能在短时期内看到经济的成绩,但是时间一长,小作坊浪费资源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必须深入人心,而且还要将它作为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人们应当重视环境的保护,考虑环境承受的限度,在环境能够承受的情况下进行城镇建设,使发展更加科学。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积累了许多经验。1972年,国际上就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现在,大家都很重视保护环境,清晰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社会长久地发展的重要性。合理利用资源,保证桂林的山水风景资源与生态环境,才更有利于小城镇的长远发展。
旅游型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建设
桂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其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开发旅游产业的时间很早。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在桂林来几乎都留下了作品来赞美桂林山水,这为桂林旅游型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立足景点开发 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桂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乎着整个桂林的经济效益,所以在进行小城镇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依托整个支柱产业来发展其他产业,积极推动经济的有序发展,打好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
例如,在原有的旅游景点的基础上,继续开发自然风景区,并将它与漓江等重点风景区联系起来,形成一条旅游线路,这样做既可以宣传新景点,也能分散漓江等旅游区的客流量,保护漓江的自然环境。一个小镇只要人流量多了,它就能慢慢发展壮大。
切实做好基础建设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大家一直都在强调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小城镇的发展最基本的就是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小镇人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例如交通的便捷度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学校和医院等配套设施会直接影响人学习和治病,还有就是公共区域的座椅,对旅游城市来说,在广场等地方设置座椅是非常重要的,这会直接关系到游客对城镇建设的满意度。
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公交车的使用,会减轻城镇的交通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以说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举措。
笔者在这里强调,切实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旅游型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保护环境 力求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破坏十分严重,自然灾害年年增加,人们已经饱尝了破坏环境带来的苦果,所以保护环境已经不仅仅是流于表面了。
在小城镇的建设进程中,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规定,让建设者可以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建设行为。除此之外,在建设工厂时,政府部门要对此工厂的性质进行审核,对于那种环境污染很大的企业,又没有采取相应措施的,不予建厂资格;对于已经成立的企业,政府的相关部门要定期检查,避免在建设过程中有遗漏,造成环境的污染。
在民众的生活中,努力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求大家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特别是对景区的环境的保护。
结束语: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建设旅游型小城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小城镇的经济得到很大的提高,就必须重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应当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努力建设小城镇,推动其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后人提供更加优越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王婷婷.昭通市大关县城镇旅游发展规划研究[D].西南林学院,2009.
[2] 金丽娟.武汉城市圈旅游型特色小城镇发展问题的思考——以鄂州市梁子镇为例[J].城市建设,2010,(24):95-96.
关键词: 县域; 可持续发展规划; 类型;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91.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055X(2013)03-0042-07
一、 引言
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是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视角出发, 对一定时期内的区域发展的整体谋划与综合部署, 既要体现宏观的战略视野, 又要反映现实的可操作性需求。[1]国内外区域规划主要集中在宏、 中观的层面, 而微观层面的区域规划常是薄弱环节, 规划的“缺位”问题比较突出, 致使一些宏观和中观区域的发展战略与政策措施执行效果不佳。[2-3]
县域作为微观地理区域, 是我国古老而稳定的相对完整的基本地域单元和基层政治经济实体, 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层次,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6]从空间层次上看, 县域虽属微观区域, 但却具有中宏观区域所拥有的区域要素, 也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 对于行政层次而言, 县级行政区是基层政治实体, 是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之间的结合部, 也是空间开发实践矛盾与冲突的集中地域单元。
由于我国县级行政单元普遍存在规划、 管理手段相对缺乏的状况, 县域空间的无序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普遍问题。因此, 科学编制和实施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对于实现城乡协调统筹, 强化县域空间的有序和集约发展,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会起到承上启下、 联接城乡的作用, 而且符合国情, 在我国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2]
在我国, 不同县域的地理条件、 自然秉赋、 经济水平、 产业结构等千差万别。我国共有2000多个县(或县级行政区), 县的平均面积约三千平方公里。人口稀少的西部, 县的面积一般较大。人烟稠密的东部, 县的面积约一千平方公里。县的平均人口约为四十五万, 差异很大。[7]由于不同类型的县域, 其人地关系会有不同的特点, 也存在不同的矛盾和问题, 即使在同一个县域内, 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和发展的非均衡性。同时, 在县域发展的不同时期与阶段, 其发展思路与目标也明显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从现有文献来看, 对县域规划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 其一是从规划实践剖析具体的县域发展目标方向与路径; [8-12]其二是从县域规划体系的完善和改革中探讨县域规划如何促进县域发展。[3, 6, 13-14]鲜见对县域发展规划进行持续性和系统性的研究, 陈烈等(2011)在长期理论联系实践的基础上, 系统地梳理了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基本特点与规划方法等。[15]本文在阐释可持续发展规划宜注重的基本理念前提下, 归纳并总结了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五种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并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二、 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宜关注的重要议题
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就是针对各种类型的县域空间发展问题,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提出切合县域实际的发展思路和调控模式, 制订空间优化布局方案和相应的发展策略。[15]尽管由于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和资源状况差异很大, 但发展的路径实际上并不复杂, 以往“面面俱到、 无所不包”的县域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无从下手, [9]因此因地制宜, 认清县域形势, 注重县域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制订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与规划模式就显得极为关键。
(一)区域着手, 强化分工与协调
县域发展与相邻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要从大区域发展态势分析着手, 不仅要根据县域范围内的实际情况, 还要充分体现上层次规划的战略意图, 充分兼顾与相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 特别是在资源整合和合理配置方而, 必须强化与相邻区域相关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 这是保障规划科学合理的必要条件。[3]
对于我国众多的县区, 发展很不平衡, 同一地域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别,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各县域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 可运用区域分析方法, 寻求在大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分工与定位,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形成专业化的发展特色与优势。所谓“一县一特”、 “一镇一品”, 都强调“特色就是优势”。每个县域只有找到自己的特色并发挥比较优势, 才能在大区域分工与协调中, 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历时分析, 识别发展阶段性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战略理念和指导思想, 存在于不同类型区域和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县域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现象。县域的繁荣与发展, 首先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有关。因而, 对于县域规划而言, 首先从历时(即纵向)的比较与分析, 来判断区域的发展阶段性。通常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指数进行综合判别与认识。因而, 在区分不同类型、 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进行战略的和政策拟订。每个发展阶段又可细分为亚阶段, 如工业化中期可分为中前期和中后期等。不同类型和发展阶段可进行综合判断。
(三)重点突出, 强调战略针对性
对于县区发展而言, 由于众多问题往往相互交织, 有时可能相互制约, 各部门以及各行业都有自身的发展目标与任务, 但受制于自身的经济规模与投资限制, 有限的时间与资源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重点突出, 才能集中力量解决当前制约县区发展最紧迫的问题。改变以往规划中往往面面具到, 针对性不强, 难以根本解决问题的窠臼。要按照重点突出,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突出重点任务, 重点领域、 重点空间、 重大工程, 以解决针对性的重大实际问题为基本框架。
(四)空间得体, 科学选择发展节点
在地域空间上, 区域发展表现为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渐次推进与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 科学地选择发展空间是实现县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须遵循空间非均衡增长的客观经济规律, 在发展空间选择上, 不宜遍地开花、 同步发展, 而应该选择一些经济基础较好、 发展潜力较大、 增长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地方作为县域发展的主要节点加以培育, 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主要节点的规模经济效应、 集聚扩散效应, 要强化和凸现节点的核心地位, 带动区域的产业集聚、 经济集聚、 人口集聚, 加快区域的城镇化进程和整体互动发展。县域空间发展战略选择和经济发展节点的培育, 是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带动和协调县域经济快速、 有序、 协调、 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
(五)制度创新, 注重实施可操作性
以往的县域规划往往不注重实施, 可操作性不强。 县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只有在制度层面上进行创新, 使得县域发展按照既定的规划道路行走, 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 才能扭转以往区域规划中“墙上挂挂”的宿命。因而, 制度创新对于规划的实施正日益重要, 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县区政府宜在规划管理、 用地政策、 产业集中、 建设资金、 户籍制度、 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其予以倾斜扶持和引导, 加强政府对城乡发展的导向作用和协调功能。例如, 对人口规模小、 经济总量小、 区位条件差、 不利于规模发展的城镇, 可进行撤并; 又如可运用环境容量、 投资门槛和土地利用效益基准等约束手段, 制定符合县域发展的空间发展指引, 确定土地开发的空间布局与技术经济指标, 以引导其按照高效的原则, 合理利用土地。
三、 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一)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类型
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 每个县域应有不同的发展理念和规划模式。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许多县域源于农业社会, 在发展初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很大, 随着工业化进程, 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大并占据主导, 工业发展起来以后, 必然带动为生产和生活的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对于不同县域或同一县域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规划的内容和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对起步发展阶段的县域, 重点是研究其“培育”和“集聚”问题, 即主要是摸清县域发展条件和发展基础, 在与周边区域大环境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中给予科学定位; 确定不同层次的发展战略方向、 目标、 模式、 重点和对策。发展定位明确以后, 发展目标(宏观和微观)的建立, 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 主导产业的筛选与空间布局, 重要发展节点的定位等, 就是研究的重点, 这也是影响县域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的县域, 其研究的重点则是“协调”和“提升”, 抓人地关系提升的问题。
针对县域这个微观区域, 根据不同地区、 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不同资源条件下的县域, 笔者提出了五种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调控类型(见表1), 不同的类型其空间发展态势如图1所示, 不同类型区域或同一类型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 其特点不一样, 规划模式、 战略思路与发展策略也不一样。
培育―发展型工业化初期商品经济不发达,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10-25%之间。城镇居民点相对分散, 规模较小, 城镇联系不紧密, 城镇中心不明显。 财力有限,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土地利用仍以农业形态为主。
集聚―发展型工业化初期或工业化中前期小商品市场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和生产原材料方面,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25-35%之间。居民点尽管相对分散, 但有明显的中心点, 有沿主要道路蔓延的趋势。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在增长极核, 增长极土地利用开始以工业形态出现。
协调―发展型工业化中前期或工业化中期工业原材料及中间产品市场开始涌现,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35-50%之间。除增长极外, 周围城镇得到发展, 部分地区有城镇连绵趋势, 城镇职能开始分化。基础设施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拓展, 土地利用还相对粗放, 城镇职能分化不明显。
提升―发展型工业化中后期或工业化后期市场发达, 经济活动前后向联系紧密,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50%以上。城市体系出现网络化、 多中心的雏形。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城镇职能日渐专业化, 空间绩效仍有优化与提升的余地。
1. “减负―发展型”规划
“减负―发展型”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针对的县域基本特征为: 县域范围内大部分为生态敏感与生态维护区, 县域发展整体上处于前工业化阶段或工业化初期, 社会经济不发达, 生产力低下, 县域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小于10%, 商品经济不活跃, 各个居民点基本上是自给自足, 区际连续不紧密,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化较小, 城镇的产生和发展速度缓慢; 村镇居民点相对分散, 规模较小, 人均经济指标落后, 县域财力非常有限, 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2. “培育―发展型”规划
“培育―发展型”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针对的县域发展特征为: 县域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 商品经济不发达, 县域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10-25%之间。城镇居民点相对分散, 规模较小, 城镇联系不紧密, 城镇中心不甚明显。随着分工的深化, 在某些位置优越, 资源丰富或交通方便的地方, 会出现生活用品为主的集散中心。人均经济指标在大区域中处于平均水平以下, 县域财力相对有限,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土地利用仍以农业形态为主。
3. “集聚―发展型”规划
“集聚―发展型”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针对的县域发展特征为: 县域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或工业化中前期, 县域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 工业经济仍不发达,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25-35%之间。商品市场主要在生活用品和生产原材料方面, 居民点尽管相对分散, 但有明显的中心点, 城镇之间的联系开始围绕中心城镇展开, 中心城市逐步形成,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建设有沿主要交通干道蔓延的趋势。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局限在增长极核, 增长极土地利用开始以工业形态出现。
4. “协调―发展型”规划
“协调―发展型” 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针对的县域发展特征为: 县域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前期或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经济得到了较大幅度的发展,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35-50%之间。工业原材料及中间产品市场开始涌现, 中心城市已有一定的规模经济, 对县域的扩散作用日渐增加, 除增长极外, 周围城镇得到发展, 小城镇数量增多, 部分地区有城镇连绵趋势, 城镇之间横向联系也逐步加强, 城镇职能开始分化, 区域生产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倾向, 部分空间开始出现产业集群的雏形, 基础设施得到一定范围内的拓展, 土地利用还相对粗放, 城镇职能分化不明显。
5. “提升―发展型”规划
“提升―发展型”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主要针对的县域发展特征为: 县域发展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或工业化后期, 工业产值比重一般在50%以上, 产业结构呈高技术化发展趋势, 市场发达, 地方经济发展活跃, 经济活动前后向联系紧密, 产业关联性较强, 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现象较为突出, 产业集群得到较大的发展, 极化与扩散作用同时出现。城镇体系出现网络化、 多中心的雏形。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城镇职能日渐专业化, 空间绩效仍有优化与提升的余地。
四、 基于不同类型的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策略
(一)“减负―发展型”规划
对于像干旱草原牧区、 黄土高原沟壑区自然生态风景区等县域而言, 由于往往大部分地域属生态敏感区或生态维护区, 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绝大部分多数的村镇居民点分散且规模较小, 人口密度不高, 由此导致的单位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的建设成本居高不下, 在配套设施无法落实的情境下, 过度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 无疑将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冲击。为此, “减负―发展型”的调控思路宜摒弃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 可采取“以退为进”, 实施人口和资源“减负”战略, 逐步减少人口总量, 减少因经济总量发展而对资源环境的威胁。
随着人口总量的逐步减少, 可选择适当的区域集约化居民点建设, 发展特色产业, 以解决居民的生存、 生活问题。同时, 加大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力度, 提高单位人口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实现与大区域范围内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例如, 对于像内蒙古的干旱草原牧区, 除了加大力度转移人口外, 可对部份留守牧民实行联户经营、 划区轮牧, 减少因超载过牧对草原的破坏, 同时集约和适当发展特色种养业、 畜产品加工业及旅游服务业等, 有效保护草原, 增加牧民经济收入, 从根本上改善牧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 逐步恢复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牧区景象。对于像自然风景名胜区而言, 可加大人口的迁移力度, 通过财政补贴和提取一定的旅游发展收入, 提高单位人口的经济收入, 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培育―发展型”规划
对于目前经济基础较差, 但生态环境负荷不大, 且有发展条件的县域而言, 由于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工业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 城镇居民点相对分散, 规模较小, 城镇联系不紧密, 县域发展的规模经济效益还未能充分体现。由于不属生态敏感区或自然风景区内, 在较难得到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的条件下, 受制于自身财力的限制, 分散的资金很难在全县范围内实现均衡发展。
对此, 可采取“培育―发展型”的规划思路, 首先要培育县域发展中心, 一般是选择县城所在地或部分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镇(一般是边界地区或交通良好的地区), 将有限的资金和物力扶持与培育中心城镇的发展, 大力培育启动型工业, 做大中心城镇的经济总量, 发挥规模效应, 通过吸引县域人口的集聚与产业的进驻, 能在短期内有效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从而通过中心培育的方式带动周边地区起步, 同时通过劳动力人口在县域内的转移, 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通过空间发展优势地区的战略选择, 培育县域规模经济, 实现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资金有限条件下的快速发展。对于此类县域发展, 要避免两种发展情绪: 一是“无所作为”的消极情绪, 与其抱怨与等待时机, 不如通过积极的空间行动, 统一经济主体的发展思路; 其二是克服急于发展的急躁情绪, 出于想急于改变落后经济面貌而盲目引进高污染、 高消耗、 高排放的“淘汰型”产业, 有可能会给县域将来的发展带来沉重的治理代价。
(三)“集聚―发展型”规划
对于那些整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或工业化中前期、 发展潜力较好的平原县域而言, 尽管村镇居民点还相对分散, 工业经济仍不发达, 但已有明显的城镇中心和县域范围内的小商品市场, 城镇化进程开始加快, 城镇发展有依托城镇中心沿主要交通干道蔓延的趋势, 规模经济还未充分发挥。由于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 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 受制于财力和财力的限制, 因此仍很难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均衡发展。
针对此类型县, 宜实施“集聚―发展型”战略调控思路, 其要点是选择依托中心城镇的发展极核, 利用交通和区位优势, 通过轴向发展的思路, 在做大做强中心城镇的同时, 培育依托中心城镇的增长极, 加强政府的调控力度, 引导资金、 产业、 政策、 基础设施建设等向增长极倾斜, 强化产业与人口在增长极的集聚, 增长极可作为“产业园区―城镇”复合体的形式出现, 报酬递增的空间效果是促进规模经济和集聚发展的目的。
集聚增长极常常在中心城镇的附近或边缘, 集聚增长极的空间发展战略, 强调集中开发、 集中投资、 重点建设、 集聚发展, 着重发展启动型工业, 也强调经济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以发展中心带动整个区域。集聚发展可导致生产成本逐步下降, 诱导相关产业进一步集聚, 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同时生产的聚集也使一系列生产性和非生产业也聚集, 各行业、 各部门可以共同使用公共建筑和公共服务设施, 既可以减少各单位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 又可以充分发挥这些设施的利用效率。不同行业、 不同部门的聚集, 有利于开展专业化的协作, 有利于劳动力的协调统筹和社区建设。
需要指出的是, 在此阶段的产业集聚, 不一定非要强调同一行业(难度往往较大), 产业的进驻可以是相对分散或联系不紧密的, 由此可以在短期内吸引更多的产业集聚, 首先是要做大经济总量, 尽管有可能在发展初期不免粗放, 但是可在短期内降低单位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成本, 培养较为稳定的劳动力资源, 为后续产业结构升级和整合型发展准备条件。
(四)“协调―发展型”规划
对于那些经济发展已处于工业化中前期或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县域而言, 此时县域城镇发展除了有一定的增长极核并初具规模外, 周边城镇在增长极核的扩散作用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城镇之间横向联系也逐步加强。此时由于县域经济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 相对而言, 各城镇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潜力与机会, 但往往由于各城镇都争相发展, 城镇之间的职能还远未得到整合, 用地布局混乱, 尽管有部分城镇可能开始出现产业集群雏形, 但大多数城镇仍未走向专业化发展之路, 土地利用还相对粗放, 城镇职能相互重合, 分化不明显, 重复建设时有发生, 城镇发展的空间潜力还未充分得以发挥。
针对此类型区县, 宜实施“协调―发展型”战略调控思路, 其要点是对全县城镇进行职能上的协调, 对城镇发展定位进行重构, 并优化产业结构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 在做大做强城镇中心和增长极的基础上, 除中心城镇外, 逐步推动其余城镇逐步“做专”, 向专业化功能空间迈进, 吸引专业化产业的空间集聚与产业的集群发展, 通过集聚经济、 生产协作和联合, 技术进步, 以及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五)“提升―发展型”规划
对于那些经济基础较雄厚, 生产力水平较高, 市政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 各城镇发展已初具规模, 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或工业化后期的县域而言, 则宜采用“提升―发展型”规划调控思路, 其要点是以市场为主导, 引导各类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推动产业结构逐步高度化,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网络化联结步伐, 提升城镇专业化发展水平, 改善土地利用的空间绩效, 提高单位土地的经济产出, 在发展中心城镇和增长极核的基础上, 努力引导县域城镇向网络化、 多中心方向迈进。同时, 努力培育与利用区域发展的社会资本, 加大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力度及社区建设步伐, 推动区域产业发展的创新能力, 从而得以提升整体县域发展的空间绩效, 加大人居环境建设, 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多中心网络化进程中的可持续与精明发展。
五、 讨论与结论
本文在论述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宜关注重点议题的基础上, 阐述了“减负―发展型”、 “培育―发展型”、 “集聚―发展型”、 “协调―发展型”、 以及“提升―发展型”等五种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的类型及其特征,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的思路和策略性方向。需要明确的是, 上述五种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类型与思路, 既可以是针对不同地域、 不同发展条件的县域, 也可以是针对同一县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由此, 各县域可根据对自身特定的资源条件、 经济发展阶段、 空间发展特点等诸多条件的综合识别后, 选择适用的县域发展规划的类型与策略性思路, 以实现县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烈, 刘复友. 广州增城市域可持续发展研究[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3.
[2]王世豪. 区域协调发展中县(市)域发展规划的实践与启示[J]. 经济地理, 2007(2): 275-278, 284.
[3]马强. 我国县域规划的几点思考[J], 宏观经济答理, 2005(7): 21-23.
[4]魏清泉. 县域规划的性质、 任务与内容[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1): 97-101.
[5]杨迅周, 阎官法, 张宏文, 等. 县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框架构思[J].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1): 26-29.
[6]张京祥, 崔功豪. 新时期县域规划的基本理念[J]. 城市规划, 2000(9): 47-50.
[7]张五常. 中国的经济制度, 北京: 中信出版社, 2008.
[8]童本勤. 对县域规划的几点认识――以南京市江宁县为例[J]. 城市规划, 2001(7): 31-32.
[9]李志刚, 王兴平, 徐海贤. 大都市郊县县域规划的探索──以南京市江宁县为例[J]. 城市规划汇刊, 2001(1): 31-34.
[10]李斌, 姚宏韬, 彭晓烈. 新时期县域规划研究――以辽宁省彰武县县域规划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07(6): 47-49.
[11]李磊. 成都市新津县县域总体规划编制探讨[J]. 规划师, 2009(08): 35-39.
[12]孙昌盛. 东南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城乡空间统筹发展的规划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1(1): 96-101.
[13]林柄耀. 论市县域规划模式的变革[J]. 地理科学, 1994(1): 90-97.
《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
自然灾害百万受灾人口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较“十一五”时期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5% 以内;全省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1.1% 以下;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85% 以上;天气预报可用时效达到7天以上,精细化到乡镇的灾害性天气落区和强度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 5% 以上;常规气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 ,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 以上;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能够监测 1.5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全省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和监测预警系统,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每个城乡基层社区确保有1名灾害信息员。建设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00个以上。
《四川省“十二五” 能源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
《四川省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1―2015)》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四川省“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
《四川省房地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发展规划》
《四川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
《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
新兴产业
《四川省“十二五”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力争达到5%以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领域建成一批国家和省级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突破 60 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 100 个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的重点产品,培育10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力争在“十 二五”期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到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0 亿元,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左右,对产业结构升级、节能减排、增加就业等带动作用明显提高。
《四川省“十二五” 能源发展规划》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32% 左右,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到41%左右。有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占水电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60% ,6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占煤电装机容量的比重提高到50% 。小煤矿数量减少20% 以上,煤矿总数控制在 1100对左右;形成2-3个1000万吨以上、10个100万吨以上生产规模的大企业集团,产量占全省的50% 以上。
单位GDP 能耗比 2010 年下降幅度大于16%,下降到0.874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5% 以上。
服务业
《四川省房地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房地产开发投资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计划完成10000亿元,年均增长10%。其中,完成住宅投资8000亿元,年均增长10%。
城镇住房建设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新建商品住房250万套,新建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150万套。
住房供应结构明显改善。到2015年,保障性住房供应比重由2010年的10%提高到20%。商品住房供应中,中小户型住房比重达到70%以上。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底,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
物业管理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城市新建住宅小区(大厦)物业管理面达到100%,旧住宅小区(大厦)物业管理覆盖面达到60%以上。“十二五”期间,全省“物业管理国家示范小区(大厦)”力争达到20个,“省级优秀小区(大厦)”力争达到100个。
《四川省“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展览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15%,到2015年达到600个,其中国际展览10个,规模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会10个、3万平方米以上的20个,1万平方米左右的中型展会100个;展览面积年均增长率15%,到2015年达到450万平方米。会议场次和与会者数量年均增长率15%以上,到2015年,举办国际性会议25个、全国性大型会议36个以上;打造定期举办,且参与人数10万人以上的品牌大型节庆文化活动10个以上;2015年,培育壮大10-15个品牌国内乃至国际较有影响力的品牌展会;培育2-3个本土品牌展会进入国家级展会行列,力争每年有1-2个大型国际性、国家级经贸展会在四川省举行或落户四川省;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到2013年,成都室内展览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绵阳、乐山、雅安、宜宾、泸州、南充、广元、遂宁等市,规划建设适合当地会展业发展的10万平方米以下中小型展馆;到2015年,形成以行业协会为指导、专业展览公司为主体的办展格局,市场化展会实现90%以上;2015年,会展业直接收入72亿元人民币,拉动经济社会效益力争突破500亿元人民币,会展业成为全省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四川省旅游标准化发展规划(2011―2015)》
健全四大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旅游业基础标准、旅游业要素系统标准、旅游业支持系统标准和旅游业工作标准四大业务领域标准,形成完善的旅游业标准体系;建立四大运行机制,建立旅游标准动态优化机制,形成科学研制、动态提升、不断优化的旅游标准制修订工作制度,建立旅游标准化组织协同机制,建立旅游标准化宣传推广机制,建立旅游标准化监管评估机制;形成四个创新突破,在旅游标准自主创新和领域拓展、旅游标准化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旅游品牌培育和质量提升、旅游标准化理论的研究与标准体系的构筑等四个方面形成新的突破;实现四个有效提升,有效提升旅游行业规范度和旅游标准领域覆盖率,有效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产业地位,有效提升旅游强省建设能力和旅游国际竞争力。
社会民生
《四川省“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
“十二五”期间,实现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 以内。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就业率高于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到“十二五”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达到2300万人以上,劳务总收入达到 215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大致调整为38:27:35。
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54万人。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3% 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5% 以上。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50% 。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100万套以上,改造棚户区 30万户左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5% 、70% 、80% 。
《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00万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总量达到2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754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700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3%以上,参保人数达到2180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6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8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60万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稳定增长,60岁以上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居民普遍享受政府提供的基础养老金待遇,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城镇居民医保在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支付比例达到70%,职工医保达到75%以上。社会保障卡发放数量达到5000万张,覆盖人口约60%。
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99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52万人。引进国(境)外人才的层次和数量能够适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各类企业全面实施劳动合同制度,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普遍建立,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到80%。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达到90%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系更加完善,以网格化、网络化管理为基础的预防预警机制基本建立,劳动者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机构比较健全,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信息网络互联互通,服务流程科学规范,服务队伍素质优良,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四川省“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
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控制在1.8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5.6‰左右,人口总量控制在9200万人(约束性目标)左右。普及学前1年教育,学前3年毛入园率达到70%。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5%;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全面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覆盖率达到80%;出生缺陷发生率升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1‰以下;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3/10万以下。全省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至110左右。实现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覆盖率达到85%。
开发区
《四川省“十二五”开发区发展规划》
2015年全省开发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以上,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3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 7500亿元以上,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 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00亿元以上。到2015年末,开发区累计吸纳就业人数达到160万人以上,销售收入过 1000亿元的开发区达到6个以上、过500亿元的达到10个以上。
到2015年末,开发区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提高到80% 左右;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3% 左右,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 以上,开发区引进国内省外资金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40% ,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提高到50% ,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50% 。
农业发展
《四川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发展规划》
到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重点转化国家或省级农业科技成果260项,奖励农作物及畜禽水产良种转化项目20-25个,重点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10-15家;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林木良种使用率达到60%以上;主导新品种、主推新技术推广应用面达到85%以上。
《四川省畜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全省畜牧业产值年均增长3.8%,到2015年,全省畜牧业产值达到2240亿元,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力争达到2500元;全省猪、牛、羊、家禽和兔出栏比“十一五”末分别增长15.0%、20.0%、20.0%、25.0%、35.0%;畜产品精深加工率达到45.0%;治理退化草地1亿亩,草地植被盖度提高10个百分点,草原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
交通运输
《四川省“十二五”综合交通建设规划》
铁路:力争新增铁路新线2500公里,其中快速铁路 2200公里,进出川铁路4条,通车总里程达到6000公里,形成11条进出川铁路大通道。实现成都至重庆1小时左右通达,至西安、兰州、贵阳等周边省会城市 4小时左右通达,至环渤海、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8小时左右通达。
公路: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700公里,进出川高速公路 11条,通车总里程达到 6350公里,形成 18条进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基本实现高速公路网络化。累计建设干线公路14162公里,其中建成二级及以上公路83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9.3万公里。
关键词;清洁能源;管道天然气;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 P618.13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0引言
天然气为作城镇首选清洁能源,进入“十二五”以来,城镇管道天然气发展迅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突飞猛进,覆盖面不断扩大。管道天然气需求量稳中求进,行业改革稳步实施,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多元投资、市场运作的新机制。随着行业法规体系的逐步健全,也为城镇管道天然气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保障,营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本文拟结合新形势下城镇管道天然气建设管理问题,谈几点看法。
1当前管道天然气建设与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1.1管道天然气行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滞后。
相比较而言,内陆与沿海,发达与偏远城镇管道天然气发展非常不平衡,即使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仍然有很多城镇没有编制或修编城镇管道天然气发展规划。同时,即使有管道天然气建设的城镇也存在着设施无序建设、重复建设、任意改建的现象比较突出等问题。
1.2管道天然气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够平衡。
通过对比分析,天然气发展失衡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城市与城市间、城市与县城间、不同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其中省辖市普及率高于设市城市,设市城市远高于县城。
1.3管道天然气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无证经营、非法经销、掺杂使假、短斤少两、乱涨价、乱收费、低价倾销等欺诈消费者和扰乱市场的行为在一些城镇时有发生。
1.4管道天然气监管工作尚待加强。
主要表现在天然气监管机构尚不健全,不少城镇天然气管理人员多为兼职,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同时,大多数城市的天然气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素质亟待提高,不敢管、不会管、不善管的问题很突出。
1.5管道天然气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因城镇居民缺乏安全常识、操作不当、燃气气具老化、燃气泄漏等问题,造成人身伤亡的事故,以及因野蛮施工引发天然气管线泄漏,中断城镇居民生活用气的事件近时有发生。
对于以上类似问题,都有待于在工作中认真研究,并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改进。
2强化管道天然气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对策
加快推进城镇管道天然气建设,要坚持统筹规划管理为指导,以确保供气安全为重点,以健全法规制度为保障,不断深化天然气行业改革,实施多元化投资,进一步加快管道设施建设,坚持建管并重,推动城镇管道天然气建设与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
2.1认清管道天然气建设发展的新形势。
“十二五”期间,城镇管道天然气建设发展迎来一个新的机遇期。从国家层面看,“十二五”期间,国家为实现“调结构、转方式、保民生”及节能减排战略目标任务,计划投巨资新建约3万公里的天然气长输管线,并每年从国外引进天然气750-900亿立方米,“十二五”末,全国年用气总量将达到2200-2400亿立方米,天然气用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将由目前的5%提升到8%以上。无论是从工业化建设还是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角度,管道天然气作为清洁、方便能源,无论是工业用气还是生活用气的需求量都将大幅增加,必将带来天然气行业的大发展。当然,城镇管道天然气建设发展,也要正确认识和分析城镇管道天然气行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发展速度仍显滞后等突出问题和矛盾,不断增强加快城镇管道天然气建设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2加快城镇天然气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是引领和保证管道天然气建设事业健康、科学、有序发展的重要依据,必须精心组织,科学编制。要将管道天然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纳入城镇建设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要结合城镇管道天然气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依据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能源规划等,因地制宜地对地区城镇管道天然气发展进行统筹科学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注重编制质量,选择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燃气规划设计单位完成。同时,要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注重编制深度,坚持城乡统筹,既要从宏观层面对城镇整体发展进行规划,也要从微观的末端市场进行规划,以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在规划管理上要大力倡导“数字化”管理,不断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2.3要推进管道天然气管理制度化。
要建立健全管道天然气应急储备制度,提高城镇供气应急保障能力。可以采取政府出资、政府与企业合作、企业或社会投资等方式,加快天然气应急储备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镇燃气应急保障能力,避免出现较大范围的“气荒”局面。要建立健全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确保城镇管道天然气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可靠。要切实加强对管道天然工程建设各环节的监管,管道天然气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必须按照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承担业务,管道天然气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要进行严格审查。要切实加强对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行为、工程实体质量,以及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落实质量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要严格工程竣工验收制度,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严禁投入使用。要建立城镇管道天然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度,认真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不断提高管道天然气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要建立健全安全宣传、教育制度,采取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媒体宣传与上门宣传、常识宣传教育与警示宣传相结合等方式,大张旗鼓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安全防范意识,引导城镇居民正确使用天然气,防止用户因安全常识缺乏、操作不当造成中毒或爆炸伤亡事故,要加强管道天然气管理岗位培训工作,提高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自我防护意识、安全生产技能和素质,并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燃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束语
【关键词】城镇;建设规划;问题;对策
一、城镇建设规划存在的几大“难”问题
(一)重视“难”,城镇建设规划仍然受困于“雷声大、雨点小”的政策口号困局。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各地都在搞城镇建设,一派风风火火的景象,但是很多城镇建设要么“难产”、要么“流产”,大多数城镇建设规划都停留在喊喊口号、做做规划图、城镇范围内扯扯横幅的不作为层面上,或是停留在拆几栋违章建筑、建几条商业街等表面功夫上,城镇建设规划很难得到根本的贯彻实施。这与各地政府的不重视有很大关系,政府不重视,城镇建设规划就面临着资金难、技术难、落实难等重重困境,很难落实到位。
(二)规划“难”,城镇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造成规划被城镇建设“牵着鼻子走”的尴尬局面。规划要先于建设,要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进行城镇建设,但是当前的情况是规划滞后于城镇建设,各城镇在制定规划时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到规划的科学性和城镇发展的长远目标,造成了某些问题的规划“空白”,比如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城镇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规划把老城区的改造排斥在外,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布局缺乏通盘考虑,造成城镇建设中的用地矛盾等。规划的不合理和落后严重制约了城镇的建设发展。
(三)保护“难”,城镇建设规划把环境保护放在次要地位,把当地一些历史悠久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抛之脑后”。当前,很多城镇规划建设中都只重视城镇的发展规模和空间分布,这就出现了随意开发、随意建设,想怎么建就怎么建的城镇建设混乱局面,导致一些工业污染物随意堆放、生活工业污水随意排放,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同时,一些城镇以牺牲物质文化遗产为代价进行扩建,使得城镇文化遗产遭受重创,也让城镇失去了历史文化特色,失去了自己的“名片”。
二、城镇规划建设“四步走”战略
(一)“第一步”,城镇建设要做到“规划先行”,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城镇建设的“有步骤、按计划”。首先,城镇规划要做到高瞻远瞩,在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城镇的实际情况,要确保城镇建设用地符合当地的土地发展规划,要保证征地工作的合理合法,不能出现强制农民“让地”的行为。其次,要考虑城镇目前乃至今后的长远发展,要考虑空间布局是否合理,资源利用是否充分。各地领导应高度重视规划工作,要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规划小组,制定科学的详细规划编制,既要保证规划的科学合理,也要突出各城镇自己的特色。城镇建设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避免违章建筑的出现。当然,城镇规划建设还要充分考虑三农问题,要立足于城镇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长远目标制定具有超前性的发展规划。
(二)“第二步”,城镇建设中政府要“身体力行”,要发挥其“主角”作用。没有政府的参与和推波助澜,城镇规划建设将只能是空谈。因此,各地政府在城镇规划建设中必须“发力”。首先,政府部门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可以通过拓展融资渠道,招商引资等方式来筹集资金,保证城镇规划建设有钱可用,要避免因资金短缺造成城镇规划建设搁浅的现象出现。其次,政府要发挥其指导作用,要保证城镇建设规划资金的专款专用,要保证城镇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要完善符合城镇发展规划的道路a交通、水电设施,要加强地下管线的建设,要建设满足城镇居民需要的通讯网络设施。再次,政府要发挥其统领全局的领导作用,要加大城镇绿化建设,保证城镇园林绿地建设,为城镇居民创造一个高质量的生存、生活环境。
(三)“第三步”,城镇建设规划要做到“多让老百姓说话,多听老百姓意见”,要提高群众参与城镇建设规划的热情。当前,很多城镇在规划中都是“领导第一”,领导说怎么规划就怎么规划,很少听取广大群众的意见。而被打上“领导“烙印的规划又往往很难满足群众的规划愿望,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城镇规划建设中必须建立健全民众参与制度,要让民众参与到城镇规划建设的讨论中来,听取并采纳宝贵的意见,尽量实现城镇规划建设“群众满意”的目标。这样既可以保证城镇规划建设反映民众意愿,又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四)“第四步”,城镇规划建设要做到“紧抓环保不放松、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不动摇”。城镇规划建设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规划中要体现“保护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要严格地贯彻环保精神,任何凌驾于环境之上的规划都要坚决予以取缔,环境保护是千秋大业,是绝不容忽视的头等大事,要保证城镇规划建设不损害环境。此外,必须树立牢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和珍贵名片,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要保留历史建筑和文化建筑,绝不能随意拆迁。同时,要加大物质文化遗产建筑的保护建设工作,要保留城镇特色。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提高新型城镇综合承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而言,需把握好以下五个关键。
建立城镇发展科学规划体系。规划是城镇化发展的关键,也是城镇化建设的龙头,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突出规划的高起点、前瞻性。一要优化顶层设计。着眼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按照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走向和现实需要,科学制定和完善江苏省新型城镇化总体发展规划,明晰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定位和发展目标,引领新型城镇化高品位、高层次发展。规划要打破行政区划束缚,突出区域导向,兼顾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关系。二要同步编制各具特色的规划体系。在全省城镇化发展规划指导下,各地根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产业开发、经济基础,制定各城镇既相互衔接,又各具特色的城镇发展规划。制定与城镇建设相配套的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社会事业发展、城镇路网、园林绿化等专项规划,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三要强化规划执行效力。坚持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长远目标保持不变、整体格局相对稳定的原则,依法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建立违反城乡规划的责任追究制度,下大力气解决规划变更随意性大的问题,杜绝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现象,切实使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强化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城镇化需要产业发展来充实,也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推进城镇化,必须加强产业支撑,提升转化农民、吸纳就业的能力,夯实城镇化的经济基础。一要优化产业布局。各城镇要根据区位和经济结构的特点,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和发展区域经济品牌。二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开发园区全面发展,加快形成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的新型工业格局。对以农业产业为主的城镇,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与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筑牢城镇化、工业化的基础。三要优化产业政策。对小城镇产业发展采取适度放活、调结构、促转型的方针,鼓励和支持小城镇产业良性发展。要把发展小城镇与发展产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二、三、一”产业融合,引导和鼓励各类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形成产业互动格局。
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坚持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相结合、与提升城镇文化品位相衔接,全面提升城镇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切实扭转城镇建设中偏重规模扩张、忽视功能提升的倾向,使城镇化由偏重速度向着力提升质量转变。一要提升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统筹推进的原则,加大交通、电力、通信、给排水、管网、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城镇信息基础设施等建设力度,统筹布局学校、医院、文化设施、体育场馆建设。二要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加大对教育、医疗、文化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镇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重视农村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社区自治、社区服务、基层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三要统筹城乡一体化。坚持以城带乡、城镇联动,把做大县城与做强中心镇、建设小城镇、做美农村社区相结合,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城镇生活要素向农村辐射,推动人口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聚,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提高农民市民化后的保障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两“化”:一是“化”地,二是“化”人。要把化解“三农”难题、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把“减少农民、致富农民”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实现土地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的互动并进。一是提高住房保障。对已经转为城镇户口、符合条件的农民家庭与城市低收入家庭一样提供廉租房,允许在城市就业具有一定年限的农民工申请廉租房。鼓励企业建设职工公寓,解决进城人员住房问题。二是强化就业保障。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加强对新落户城镇农民就业培训,并在工资、工伤保险等方面提供保障。三是提高社会保障。改变将入学、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和保障与户籍属性进行捆绑的做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群众能进城、愿进城、常住城,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农村人口整户转为城镇居民后,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保留承包地、宅基地,继续享有附着在土地上的集体所有权。通过农民市民化,让农民均等享受公共服务,促进农民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
破除城镇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城镇化,必须进一步大胆探索,破除体制尤其是城乡二元体制的障碍。一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按照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促进土地资源节约使用和优化配置。二要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条件,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把在城镇有固定住所、长期从事非农职业的人员登记为城镇户口,把在城镇周边失地的农民、乡镇政府所在地从事经商和非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对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民及时转为城镇户口。三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落实各级公共财政对城镇建设的投入责任,支持地方发行市政债券。推动财政资金整合,在“统一规划、分口安排、集中投入、各记其功”原则下,整合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关的专项资金。放开城建基础设施建设的准入限制,积极推进投融资主体多元化,引入企业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镇建设,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渠道、多元化的城建投资体制。四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适当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探索对经济总量较大、吸纳人口较多的城镇,赋予其与经济总量和管辖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城建、环保、治安、财政等行政管理权限。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布局;调整优化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空间规划是指公共部门通过设定空间发展框架和原则来影响未来活动空间布局的管理方案,它已成为政府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公共管理工具和指导区域整合、协调发展重要的手段。20 世纪80 年代末以来,随着对空间规划作为经济、社会、生态等政策的地理表达功能的认知和“新区域主义”理论的发展,区域发展战略更加关注区域的整体性发展,空间发展规划更注重空间发展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各种规划开始走向逐步整合,形成一个整合、协调的战略性公共管理体系。如德国已形成涵盖国家、区域、城市等空间层面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规划体系。英国的空间规划已成为包含政策整合、战略治理等内容的综合进程。空间规划的协调与整合成为西方国家规划体系革新与完善的核心工作。
1、我国城市空间增长存在的突出问题
1.1、我国城市空间蔓延增长的问题开始显现。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城市数量、人口规模和用地的规模都有了较快的增长。城市活动主要是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商务区,扩展到城市的郊区;城市形态表现出出低密度、区域功能比较单一以及依赖汽车交通的同传统城市结构的格局完全不同。通常来说,当前城市用地规模增加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人口规模增加的速度之时,也可以被称之为城市存在蔓延现象。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使用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的系数则是城市用地增长率同城市人口增长率之比,来说明城市化过程之中人口增长同建设用地增长之间的关系,其合理限度通常在1.12。在本世纪之初年全国城市建成了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到了2007年就扩展到了3.55万平方公里,在这之中41个特大城市的城市的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达到了2.28,而超过了合理限度1.12的一倍之上,同时也远远超过了同期美国1.58、印度1.62同南美1.25的水平。依据我国664城市上的统计,在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用地面积达到了133平方米,这比我国规定最高限额高出了33平方米。表示在城市化过程中,也存在着土地资源浪费、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1.2、土地的承载压力逐渐加大,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从我国建设占用耕地资源数量来看,根据国土资源部门的统计显示,在1996-2006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提高了19.38个百分点。同期建设则占到了耕地增加351.6万公顷(不包括1996年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占到全部耕地减少量的19.1%,年均建设占用耕地17.58万公顷。如果依照建设用地以上述比例与速度增长来进行推算,那么,之后城市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市建设就会占到耕地大概19万公顷,其耕地的面积就会减少到40万公顷。到了2020年,全国耕地就会进一步减少约900万公顷。即耕地面积将减少到16.92亿亩,与我国到2020年保有耕地18亿亩的目标相差1.08亿亩,耕地资源保护形势极为严峻。
此外,我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就会直接使得对于耕地占用的地区差异。但是全国中、高产耕地的分布地区。就是城市化水平较高和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把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作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和湖北、安徽这些中部省份.则是全国优质耕地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这也是城市化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其城市化建设占用耕地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城市规模表现出扩张的趋势,小城市数量也在大量增加以及粗放式的发展,使用了大量城市和乡镇周边的优质耕地,使得耕地的质量下降。一些永久性失去耕作的价值。
1.3、城市交通结构有缺陷,交通拥堵问题比较突出。在经济的持续增长的推动之下.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在大幅度的提高。一些一线城市,使用家庭轿车当做主要特征的汽车增长比较迅速,其年增长率保持在20%之上,其私人汽车到2002年是969万辆。2003年起,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加速增长,2007年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2876万辆,民用汽车保有量达4358万辆。
我国城市交通的就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比较缓慢,同时投资的比例较低;其道路等级结构比较混乱,在功能上也不清;公共交通体系落后;道路建设同土地开发使用之间脱节这些问题,城市蔓延不仅仅没有使得之前交通问题环节.相仿使得矛盾更加的深化。因为地方政府对于新增的土地开发缺少有力的控制以及正确的引导,房地产商就使用制度上的漏洞,土地利用单一化以及公共交通设施比较缺乏。使得人们对于私人小汽车有一定的依赖性。私人小汽车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排挤公共交通,较多道路资源被占用,城市道路使用率比较低,道路拥堵问题被凸显出来。
1.4、城市空间结构的不合理就会使得城市的功能被降低。
虽然当前我国部分大城市已经出现了多中心发展的趋势,但是城市中心区的扩张还只是局限在近郊区。通路不便对人口、工商业以及社会活动向远郊区有秩序地扩散产生影响。较多的人不得不居住在日益拥挤的城市中心区和近郊区,建城区的扩张较多的是以摊大饼的方式,把城市中心区作为圆心,来向近郊区的平面进行蔓延。
完善空间规划体系的基本思路以及框架
建立和完善空间规划体系,核心是将目前多部门主导的,涉及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各种规划进行整合,合理界定各种空间规划的功能定位和规划内容,进一步理顺现有空间规划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
立足当前“多规并存”的规划编制体系,完善空间规划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强化龙头,横向协调;完善层次,纵向指导”路径,改变现有空间规划“群龙无首”的局面,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地位,明确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地位和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的龙头地位,理清规划体系的功能分工,抓紧编制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做好相关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衔接,试点开展市县域城乡总体规划,注重研究编制重点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加快形成全域覆盖、城乡统筹、功能清晰、横向协调、上下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
2.1、省域层面: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的空间规划体系
编制以及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这是推动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十”报告之中提出,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因此,在省域层面要加快探索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的协调衔接的省域空间规划体系。突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导向,切实增强战略性和宏观性,突出指导方针、战略任务、空间布局和重大举措。改变规划内容无所不包、涉及领域过宽的状况,减少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领域的内容,进一步充实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内容。突出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方面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地位,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科学界定规划编制领域,理清规划体系的功能分工,推进相关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协调衔接。
2.2、城市层面:建立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为主导的规划体系
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坚持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多规融合”的原则,科学开展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加强城镇近期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形成以城镇总体规划为统领,近期建设规划为重点,详细规划为基础,各类专业、专项规划为支撑的规划编制体系。
依据城镇总体规划,加快编制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城镇近期建设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为城镇建设提供法定依据!同时,加强城镇专项规划编制,做好广场、大型公共服务设施、重要交通设施和主干道两侧等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
结语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较快,在这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如实做好城市空间的规划一家协调,保证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的生活,使得城市可以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美好,早日实现提出的“中国梦”构想。
参考文献:
[1]曹大贵,杨山,李旭东.空间布局演化与产业布局调整――兼论无锡市城市发展方略[J].城市问题,2002,03:20-24
[2]牛俊蜻,吕园,刘科伟.城市规划视角下西安市主城区住宅空间结构演变研究[J].人文地理,2011,04:48-53
关键词:城镇化,统筹,规划
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会议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可见其重要性。
1、我国城乡规划现状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和乡村作为人类聚居空间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特点、密切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促进。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实行城乡统筹规划,而城镇化任然是城乡统筹规划的研究重点。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00年至2010年,城镇人口由4.6亿增加到6.7亿,城镇化水平由36.22%提高到49.95%。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群、都市圈迅速崛起,现有城市657个,建制镇19410个,由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构成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而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1.27%。
但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还面临的一些丞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格局,如何开辟新型的具有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等等。另外,统筹城乡规划,稳妥推进城镇化还应着眼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综合考虑城乡空间社区结构迁、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等方面。
2、坚持城乡统筹,完善城镇功能
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就要坚持城乡统筹,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我国较长一段时期都是实施城乡二元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这种方式是不能适应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的,我们应该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全局统筹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在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强对闲置的乡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合理引导农民向中心村镇的集中,集约节约城乡建设用地。同时应保证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文化设施建设得以加强,例如公路、学校、通讯等。江西省南昌市(2001~2020)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完善市域城镇体系,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发展规划方面将南昌市域城乡用地空间划分为:城市都市区、城镇密集区、建设控制区、生态保护区。城市都市区:包括南昌市中心城、长堎片区和莲塘、望城、湾里、乐化、麻丘五个城镇组团。形成“一核五片”的组团式布局结构。各个片区都各有特色,它们依托农村地区的资源,积极发展服务城乡的现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特色传统手工业,带动小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合理的实现了城乡的统筹发展,充分发挥了城镇在发展经济和解决就业方面的能力,促进了城镇发展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转变。
3、城乡统筹规划和经济产业规划相一致
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有效的进行城乡统筹规划,就应该讲将规划的重点从规模转向结构,规模成为一个参考性的指标,空间结构的弹性成为规划追求的核心目标。在产业布局结构平衡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规划各级城乡发展。把空间结构调整和空间开发秩序问题统一起来。
江西省经济发展规划是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发展,把南昌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产业带紧密联系起来,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经济发展为“龙头”,向南延伸连接吉泰走廊,并与赣南中央苏区振兴相衔接,两翼沿沪昆线展开。与之对应的,南昌的城乡规划是改造提升老城区,根据实际需要把城乡用地空间划分为都市区、城镇密集区、建设控制区、生态保护区。同时加快推进向莆铁路、新港码头、向塘物流等交通枢纽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路网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小时经济圈”。以配合经济发展规划中南昌核心增长极的部分。而吉安市则要加快城市集群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努力把吉泰走廊打造成优势产业的聚集区,当然这个区域将是城乡统筹的主要示范区。
只有在这种经济产业规划下和前提下,然后进行相应的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才可以提高规划的有效性。最终形成多层次的区域综合体。
4、城乡用地的统筹规划
传统城市规划对用地空间的布局主要是针对城镇建设用地,而对于一些集镇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未进行较全面的布局和规划,也就是说规划中存正着许多真空地带。于是导致一些村镇建设的成果,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地遭到拆除,拆除的原因当然是不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这样就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浪费。另外在城乡一体化规划中,还应考虑高压走廊、水源地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等由不同行政部门管理的内容统一起来,综合规划。然后,在合理预测城乡人口发展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分用地类别,最终使城乡土地得到节约合理的利用。
5、城乡交通体系规划
城乡交通体系的规划,是指对一个城市的公路、铁路及水运交通等进行整体的规划。是进行城乡一体化规划时,不得不考虑的。交通体系的规划可以强化城乡间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并对城乡空间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使城乡一体化结构更趋完善。在城乡交通体系中,最常见的当属公路网络,
它包括联系中心城市与各城镇的干线公路、连接城镇之间的支线公路以及村级路网。这些公路构成了一个高效的多层次的有机公路网,可以使城乡居民的工作与生活出行变得更加便利。所以,以城乡交通体系规划为前提的空间规划是保证城市空间发展积极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
6、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随着城镇化得继续推进,伴随这大量农民的城镇化以及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其次是住房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和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为了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城乡公共设施同步建设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在城市公交、饮水供给、邮电等公共服务设施方面都应该向农村延伸。江西省一直在推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向基层、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从2008年起,全省193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进行了改造。2010年,全省继续投入资金4000万元对县级两馆进行维修改造。截止目前,改造工程已涉及11个设区市的52个县、市、区。
(2)城乡社会保障同步推进。
在推进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构建全覆盖,多层次的保障形式,并落实包括保障资金补偿在内的多渠道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
总结
要促进城镇化积极稳妥的发展,还要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要把节能、节水、节地放在首要地位;要把生态保护、自然人文资源保护落到实处;要把城镇增长边界划定工作坐到位。努力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促进城镇朝着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迈进。
参考文献:
双丰镇地处铁力市西部,距铁力市区二十五公里。镇域北靠呼兰河,南与伊春双丰林业局接壤,西与庆安县隔安帮河相望,东邻铁力市王扬乡。镇域总面积为691.60平方公里,中心镇地域面积3.5平方公里。南部属低丘陵地形,北部地处平原地带。绥佳铁路、国道222公路从境内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双丰镇辖区22个行政村,55个自然屯,三个社区,总人口61,820人(其中:城镇人口34,713人,农业人口27,107人)。20__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4,324元,农村人均收入实现3,596.40元。
几年来,双丰镇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确立生态优先、环保先行的发展理念,以建设生态型文明小康示范镇为目标,对双丰镇进行了全面改造,使得小城镇建设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一、抓规划编制,小城镇建设有章可循
20__年,双丰镇被国务院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后,为了使小城镇建设有章可循,经报请铁力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__年聘请黑龙江省寒地设计院为双丰镇编制了《双丰镇小城镇总体规划》,并与当年经过省建设厅专家论证通过。《双丰镇小城镇总体规划》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有五章,第二部分有九章。
20__年,铁力市委提出了“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双丰镇将小城镇建设目标确定为建设生态型文明小康示范镇。为了使《双丰镇小城镇总体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先后编制了《双丰镇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和《双丰镇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双丰镇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双丰镇生态工业发展规划》、《双丰镇生态示范镇建设规划》、《双丰镇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双丰镇生态旅游业发展规划》、《双丰镇小城镇环保规划》等七个子规划。这些子规划的制定,有利地保证了《双丰镇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实施。使得城镇建房由过去的无序建设向有序方向发展,有效地杜绝了私建、乱建现象的发生,城镇建设更加趋于合理,小城镇总体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善。
《双丰镇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为双丰镇小城镇建设提供了依据和目标,在最近两年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地规范了镇容镇貌,小城镇面貌涣然一新。
二、抓招商引资,全面提高城镇人民居住水平
双丰镇1996年被列为全国500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黑龙江省14家综合改革试点镇,1998年被列为全国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试点镇,铁力市政府以建设“经济特区”的模式出台了优惠政策,双丰镇自身又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开发和工业小区建设的优惠政策,从此双丰镇小城镇建设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按照铁力市委提出的“对上争取搞建设、招商引资谋发展”的工作要求,双丰镇把对上争取优惠政策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动力,把招商引资作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主要手段。通过对上争取优惠政策,有效地保证了招商引资工作的顺利开展;而通过招商引资,切实提高了广大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20__年1—9月份,招商引资项目7户、企业转制出售1户,招商引资额3,50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125万元。
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招商引资工作的拉动下,双丰镇建设二个工业园区、做大做强三项加工业整体工业布局已经形成。二个工业园区:一个是与双丰局联合壮大家俱工业园区,另一个是继续引导木材工业小区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的木材精深加工园区。做大三项加工业:一是指以木材工业小区为龙头的木材精深加工业,二是指以九河泉米业为龙头的大米加工业,三是指以益盛肉制品公司为龙头的畜禽产品加工业。木材工业加工小区,呈现了从来没有过的活力,加工业户达到了236户,进材量和木材加工量在20__年都创下了历史新高。进材量达到4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量达到35万立方米。20__年1—9月份,双丰木材加工业总产值达到41,000万元。
双丰镇整体工业布局的形成,不但解决了双丰林业局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而且拉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进程,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使得小城镇人口不断壮大,据20__年人口抽样调查统计,双丰镇城镇人口已发展到34713人,占双丰镇总人口的56以上。仅双丰木材工业加工小区就转移 了3,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
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经济发展环境和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开发业同样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自九六年至今,用于楼房建设资金投入累计达到11,714万元,建成居民住宅楼和综合性商品楼38幢,建筑面积152,523.1平方米。在资金投入中,对上争取资金600万元,招商引资9,414万元,自投资金1,700万元,招商引资占总投资的83.4。1996年前,双丰镇住房总面积为62.5万平方米,人均占有住房面积约18平方米;而现在,双丰镇住房总面积为777,523.1平方米,人均占有住房面积约22.4平方米。双丰镇中心镇总户数为9,645户,居住在楼房的居民3,048户,占总户数的31.6。
在所建成的48幢楼房中,建筑公司在施工前,主要聘请哈尔滨设计院、伊春市设计室、铁力市设计室等设计单位进行图纸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本着因地制宜、美观实用的原则进行设计,所有楼房建筑(除正在施工的3幢外)均已验收合格,并投入使用。
三、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双丰镇把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小城镇建设的切入点,全面实施了城镇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几年来,双丰镇共投入资金12,828万元,对城镇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使得居民行走的路面整洁了,排水通畅了,饮水质量改善了,信息渠道灵活了,业余文化生活改善了,城镇人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
一是全面整修城乡公路。投资1,046万元,修建高等级路面22.7公里,通乡路、通村路和村内路全部实现了砂石化,全伊春市第一条通村黑色路面在双河村建成通车。
二是完善居民给水网络。投资240万元改建了双丰供水管网和供水设备,增加水处理设备2套;废除原有水塔式高差供水,改为地下净水池压力泵供水;将原有的支状主供水管线改造成网状供水,有效地保证了双丰镇内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的正常供水。从而,双丰镇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99.7。
三是全面改造城镇排水设施。投资640万元,改、扩建地下排水5,200多延长米,新铺设地下排水管线2,560延长米,形成的地下排水管网遍布双丰镇的3个社区的主要干道,城镇居民使用地下排水的普及率达到了70以上。
四是提升居民供气能力。投资130万元,对石油液化气站进行了扩建改造,提升了供气能力,城镇居民使用液化气的住户占总住户的89,农村有75的住户使用了石油液化气和沼气。
五是构建城镇夜色景观。投资63万元,在双丰中心镇的主干道架设路灯42盏,每隔40米在路两侧各设一盏路灯,由城管部门负责维修,完好率达到100,给城乡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六是提高居民收视效果。投资46万元,对城镇有线电视线路进行了改造,城镇居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8。农村使用全向微波或多向微波收看有线电视节目,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1。目前,农村有线电视光缆改造工程正在施工,已有10个村18个自然屯收看到了光缆传输信号。
七是加快信息工程建设。双丰林业局电话所改制后,由网通公司投资48万元,对原双丰林业局电话所所管辖的电话线路进行了改造,对电话号码进行了升级。目前,双丰镇城镇居民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90以上,农村居民程控电话入户率达到76左右。
八是加强市场建设与管理。为了促进城镇市场的繁荣,双丰镇投资万元兴建了双丰商城;在友谊路设立了农贸早市,不但方便了城乡居民,而且规范了市场秩序。
四、抓绿化、美化、香化,提高城乡居民的文明程度
在铁力市委“三年文明村会战”和“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的号召下,双丰镇党委把生态文明村镇建设纳入了重要的工作日程,先后编制了《双丰镇生态文明示范镇建设规划》和《双丰镇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并以此为准绳,加大投资力度,开展了绿化、美化、香化、亮化建设。镇党委和镇政府在文明村镇建设中,采取了一般干部包村屯、社区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包片的办法,实行了责任制分工,对指标进行量化,力求做到层层有责任、人人有指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镇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村屯的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纷纷投入到生态文明村镇建设之中,城镇面貌涣然一新,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局面,城乡居民的文明意识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一是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力度。投资158.6万元,实现道路绿化15.3万延长米,建设环城及其他各种绿地28公顷,占镇内建设用地的8。对镇内的一街一路进行了绿化,植树2370株,其中垂榆670株、银中杨240株、柳树710株、灌木花苗750簇。美化、香化延长米,栽植各种花苗39,400棵。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空地、院落等进行美化、香化、亮化,每个单位都建有绿地,城镇绿化、美化工作成为双丰镇的全民参与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是为居民创造业余活动场所。投资89万元,对双丰富民广场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对站前广场进行了扩建。建成后的两个广场集休闲、娱乐、体育锻炼为一体,成为社区秧歌队每晚活动场所和居民晨练的人员集中场所,极大地丰富了城镇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双丰镇在城镇路面全面升级,环境设施日渐完善的前提下,增加环卫工人56人,使得城镇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并投资5万元建垃圾场一处,对垃圾进行定期焚烧,防止造成垃圾污染。
四是严格控制企业污染物排放。对新办企业实行环保准入制,不符和环保要求的企业坚决不批准在双丰办厂。对现有的企业加强环保检查力度,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予以停产整顿,直到符合环保要求为止。通过几年的整治,目前镇域内所有企业排放物均达到了环保要求。
五是健全公厕管理机制。由于双丰镇城镇居民中,双丰林业局职工和家属占绝大多数,因此所居住的公房较多,且每户都没有自家的厕所。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双丰镇在每个居住小区均设有公厕,共有公厕37座。并且设有专人负责卫生管理,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同时又规范了城镇卫生秩序。
六是严格规范个体工商户牌匾悬挂秩序。双丰镇在每年都协调双丰林业局的有关部门,对沿街商业服务网点的牌匾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清理,对不符合城镇管理规定的坚决予以取缔。特别是对 移动式牌匾和有碍美观的各种宣传牌更是严管严查,有效保持了街容街貌的整洁靓丽。
五、抓城镇管理,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总体规划,双丰镇成立了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指定一名副镇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双丰镇各村屯、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制定了《双丰镇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关键词:“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新格局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087-02
绵阳市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国家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市,成渝经济区西北部中心城市,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经过长期发展特别是灾后重建的巨大投入,2013年绵阳市工业化率达到43.8%,城镇化率达到45.1%,打下“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基础坚实。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实现新“四化”同步发展宏伟目标,绵阳将坚持以工业强市为主导,积极构建“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一、科学定位,以打造成渝经济区第三级为努力方向,发挥优势,开放合作,全面融入,奋发有为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第四极”,绵阳市要抢抓机遇,找准位子,借力发展。绵阳市是国家科技城和西部硅谷,具备了发展成为成渝经济区“第三极”的综合实力和先发优势。要以积极融入成德绵一体化、同城化发展进程为切入点和可行路径,保持和提升自身优势,走领先发展之路、创新发展之路、跨越发展之路、转型发展之路、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将绵阳打造成为成渝经济区的发展之极、创新之极、融合之极、辐射之极、活力之极和幸福之极。绵阳市将通过高标准地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为打造第三极奠定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精神文化基础、体制机制基础。
二、打牢基础,理顺关系,构建向内聚合向外辐射的大开发大融合大跨越的“太极图”发展模式
在太极图中,阴阳二极紧密地契合在一起;《易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两化”互动、城乡统筹的主战场在县(市、区),难点也在县(市、区)。为了变县域经济这个“短板”为“长板”,绵阳市提出了外融内聚的区域发展战略,就是要以发展枢纽经济、流域经济、通道经济为支撑,推进产业布局优化调整,拓展产业,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空间。“外融”,就是向外对接成渝陕甘、辐射周边,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和川陕甘经济带,推动互补合作、融合发展。“内聚”,就是通过延伸产业链、服务链和基础设施链,打造以科技城为核心、连接各县市区的四条产业发展带,构成市域内市县经济密切融合、各展所长的“一核四带”发展格局。
三、拓展新空间,塑造新优势,科学规划绵阳(国家)科技城“一城三区” 空间布局
目前,绵阳科技城已形成国家级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教创业园区等13个园区,建成一批以重点工业园区为支撑的重要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产业园区发展格局,园区对科技城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现。建设“一城三区”,有利于推进科学的功能分区,实现产城一体、园城一体,把绵阳市建设成为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现代化智慧城市。“一城”即中心城区,“三区”即城南新区、城西新区、科教创新区。城南新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化工环保、食品工业、生物医药、休闲、文化等产业,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城西新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休闲产业等,实现从产业区向城市新区转型。科教创新区推进组团式开发,发展智慧产业,推动科教集聚发展。“一城三区”功能定位明确合理,有利于绵阳市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城,打造成渝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第三极的“极点”。为了科学推进规划实施,绵阳将对产业再聚焦,进一步梳理产业规划,避免同一区域内产业重复,杜绝恶性竞争。土地利用规划要与“一城三区”的发展规划有机衔接,确保规划能执行、项目能启动。要对城市交通道路体系作全面梳理,加强规划、项目衔接,并做好要素保障配套规划。
四、立足市情,强力推进,打造县域经济崛起的“一核四带”
“一核”指的是绵阳科技城,主要通过高新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军民融合,成为引领全市发展的“火车头”和“辐射源”。“四带”分别是绵安北产业带、绵江平产业带、绵三绵盐产业带、绵梓产业带。绵阳将按照市县一体化发展方向,坚持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和土地等要素规划“三规合一”,迅速扩张四个产业带,形成从核心呈放射状延伸的格局。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绵阳率先通过了《绵安北区域统筹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城镇体系调整、区域旅游规划、城镇发展走廊总体构思、绵安北走廊生态隔离带、城镇建筑风貌规划、城镇综合交通规划等,是绵阳第一个把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要素规划“四规合一”一体化统筹考虑、整体研究的范例。下一步,绵阳将按照同样的思路和措施,抓紧制定绵江平、绵三绵盐、绵梓产业带规划,真正实现“规划项目产业投资”的全面突破。
五、以融合、互动、协调为抓手,形成绵阳“五个一体化”发展格局
一是科技经济一体化。创新驱动是绵阳市发展的根本,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是推动“两化”互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题中之义。要坚持科技城建设根基在军工、出路在发展、突破在军民融合,全面落实《绵阳科技城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经验、提供示范。加快建设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打造世界一流的新能源研发生产基地、新型国家空气动力中心和航空发动机试验基地。进一步健全激励政策,推进大院大所大企优势互补、合作创新,推动“一院所、一企业、一产业、一特色”,开发一批民拳头产品,培育一批军民融合优势企业。
二是成德绵一体化。绵阳必须在融入成德绵一体化的进程中,有效地推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融入成都经济区,规划必须先行。要加强与区内兄弟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等方面的衔接,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完善工作。特别是基础设施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更应结合最新发展动向和战略要求,做深入研究和细化,将其与合作互动规划转化为行动计划。要以构建成都经济区新型工业化先行发展区为目标,实施产业对接。要坚持走“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开放合作”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优势企业、产业、园区“三倍增计划”,抓一批重大项目、龙头企业、拳头产品,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市县一体化。实施“市县一体化发展”战略,实质是要借助科技城所聚集的产业优势、科技优势、城市综合优势和显著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其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发展机会、发展资源共享,促进市县对接,双向互动,合作分工,错位发展,加速完成绵阳市的工业化进程,走出城乡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新路。要坚持市县一体化发展,依托市到县快速通道,积极培育绵安北、绵江平、绵三绵盐、绵梓特色产业带。
四是绵安北一体化。绵安北区域位于成德绵乐一体化发展轴的北端,是绵阳“一核四带”产业布局最重要的一带,在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按照“大集团引进、大项目带动、集群化推进、园区化建设”的方针,着重发展绵安北优先发展区,打造国防科技潜能向经济发展领域充分释放转化的国家军民融合体系、人才资源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国西部重要的创新示范基地、中国西部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中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研发与生产基地、国内重要的新材料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基地、汽车及零配件研发和生产基地,把绵安北区域建成产业发展集聚区、军民融合示范区、城乡统筹实验区、对口援建合作区。
五是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和必由之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制度改革创新,逐步推进城乡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和社会管理一体化,基本形成功能区域合理分明、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农村改革重点突破的良好局面。要修订、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做好交通、能源、环保、信息化以及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实现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的协调和全覆盖。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城乡发展各区域主体功能,控制开发强度,进一步引导工业集中,加强生态功能区保护,形成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开发格局。加强行政村村域布局的优化调整,合理确定人口规模,以现代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整治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和古村保护型等形态,优化农村集中居住点布局,编制完善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1] 绵阳市规划局.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EB/OL]..
【关键词】英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最新动态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英国是城市规划立法与建立现代城市规划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城市规划为许多国家所效仿,而且英国中央集权制和判例式的特征与我国极为相似,国内规划学者向英国学习的热度和兴趣一直都较高。回顾英国自1909年现代城市规划建立以来经历的多次改革,对于国内城市规划的发展将有较大益处。
以英国城市规划法规的进程及其法定规划改革为线索,自19世纪早期开始回顾英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六个阶段:(1)萌芽与城镇规划大纲阶段(19世纪初―1947年);(2)开发规划阶段(1947―1968年);(3)“两级”体系阶段(1968―1985年);(4)“双轨制”阶段(1985―2004年);(5)“新两级”体系阶段(2004-2010年);(6)国家地方体系阶段(2010年至今),具体如下:
1.第一阶段-萌芽与城镇规划大纲阶段(19世纪初―1947年)
19世纪初,工业化使得英国经济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市急剧膨胀,以及公共卫生、住房等诸多城市问题。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Public Health Act),并于1875 年对该法进行重新修改; 1875年和1890 年又先后颁布《住房改善法》(Dwellings Improvement Act),它们分别对城市卫生和住房环境作出规定,以解决随着城市膨胀带来的环境卫生和住房问题。
190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规划法――《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The Housing and Town Planning,etc Act 1909),标志着英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建立,同时也标志着城市规划成为政府管理职能的开端。该法授权地方政府编制城镇规划大纲(Town Planning Scheme),以控制新开发地区建设和城市无序蔓延。
开发控制方面,1919年《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第一次提出了“过渡开发控制”(Interim Development Control)的政策,允许在规划没有完成编制之前提前进行开发活动,此类“提前开发项目”无需申请规划许可证(Planning Permission)。1922年《城镇规划过渡性开发控制规则》(The Town Planning General Interim Development Order)提出了开发控制的正式内容,即开发必须提交规划申请(Planning Application)并获得规划许可证方可进行。1932年《城乡规划法》将开发控制的范围扩展到城区所有土地。
该阶段城市规划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城市规划机制的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成熟,构成英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萌芽发展阶段;(2)以1909年《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为起点,1932年《城乡规划法》为终点,英国城市规划的开发控制完成了它的初始进程。
2.第二阶段-开发规划阶段(1947―1968年)
1947年《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为战后英国建立了新的城市规划体系。它提出了一种更为灵活的规划方式――开发规划(Development Plan)。该开发规划为土地利用提供基本框架和开发政策,不涉及具体开发项目。
开发控制方面,1947年城乡规划法颁布后,城市开发控制的工作过程和具体开发控制手段也基本定型。即所有土地开发和建筑项目必须根据开发规划申请规划,并获得开发规划许可。
开发规划阶段较城镇规划大纲阶段具有两大进步之处:(1)开发规划具有更大的约束作用,规划的法律地位得以提高;(2)开发规划不设定具体项目,具有更多的弹性和更大的灵活性。
3.第三阶段-“两级”体系阶段(1968―1985年)
1968年,英国保守党政府颁布了新的《城乡规划法》。该法将1947年开发规划分成两部分,即战略性的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和实施性的地方规划(Local Plan),它们构成了英国城市规划的“两级”体系。
1968年后,英国城市规划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国家规划政策指引(PPG)、区域规划导则(RPG)、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构成国家、区域、地方三层面的完整规划体系,虽然国家规划政策指引和区域空间导则不是法定规划,但两者对地方层面的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起了较好的政策指引作用。英国城市规划“两级”体系构成具体见下图。
图1:英国城市规划“两级”体系构成
4.第四阶段-“双轨制”阶段(1985―2004年)
为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控制,1985年英国中英政府颁布了新《地方政府法》,该法废除了6个大都市郡议会和大伦敦地区郡议会,分别被32个伦敦自治区议会和36个大都市区议会取代。自此,6个大都市郡和大伦敦地区的郡一级地方政府便被撤销,其下原属区级政府变成自治政府,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
根据1985年《地方政府法》和《城乡规划(修正)法》,这些地区原本由郡政府负责编制的结构规划便不再编制,而是由其区级政府负责编制一种新的规划形式――整体发展规划(Unitary Development Plan);非大都市郡则仍采用原来的由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构成的“两级”体系。如此,英国城市规划体系便保持着结构规划、地方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并存的局面,文章将这段时期称之为英国城市规划的“双轨制”阶段。
图2:“双轨制”阶段体系构成
5.第五阶段-“新两级”体系阶段(2004-2010年)
2004年,英国政府颁布《规划和强制性购买法》(Planning and Compulsory Purchase Act),该法取消了结构规划、地方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由地方层面的地方发展框架取代,并且将区域层面的区域空间战略法定化。自此,英国城市规划开始进入由区域空间战略(Regional Space Strategy,简成“RSS”)和地方发展框架(Local Development Framework,简成“LDF”)构成的“新两级”体系阶段。
自2004年《规划与强制性购买法》确立的区域空间战略与地方发展框架的英国城市规划“新两级”体系,也包括三个国家、区域与地方三个层面:国家规划政策(PPS)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区域空间战略是由区域政府编制的区域层面的法定规划,用以指导地方发展框架与地区交通规划;地方发展框架是区级政府编制的地方层面的法定规划,地方发展框架不仅必须在垂直方向与国家与区域的规划政策相一致,还必须在水平方向上与专项规划、战略相协调。
图3::“新两级体系”构成示意图
6.第六阶段-国家地方体系阶段(2010年至今)
截至2006年底,共有5个修订的“区域空间战略”草案提交至中央政府,然而这些草案更像是“区域规划指导”更新,并非真正的“区域空间战略”蓝本。其中,英格兰东部地区提交了第一份区域空间战略,随后又被住房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所“摧毁”;2008年10月,西南地区的“区域空间战略”在公众咨询阶段招致了4000多人的反对,从而使得计划严重推迟。
2010年7月6日,区域空间战略被新执政的保守党和自由政府宣布废除。在2011年下议院报告中提出:“区域空间规划战略的废除给英国规划系统的核心造成了真空,这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至少为期数年的深刻影响”,以及“区域空间战略为两种不同的规划层次架起来桥梁,我们所担忧的正是他们这种‘废除’所带来的‘桥梁’中断;这会产生一个惯性,即阻碍经济发展,使得那些尽管存在争论却十分必要的跨区域基础设施更难提供,例如废物处理点、矿物运作区和为吉普赛人和流浪者准备的空间;同时也使得国家住房增加决策难以确定。”
2011年3月《National Planning Policy Framework》,作为地方规划部门和决策者的重要指导文件,它使得规划系统变得更简单。即英国的规划体系构成变成了“国家与地方”垂直衔接体系。
图4:国家地方体系构成示意图
7.结语
纵观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经历了从关注微观开发控制走向宏观政策引导的过程演变,以及从“技术”型向“政策”型规划的转变。(1)第一阶段城镇规划大纲需具体到开发项目,内容较细;(2)第二阶段开发规划在城镇规划大纲基础上,补充了宏观层面的战略内容;(3)第三阶段,将开发规划的政策内容统一整合至结构规划,将其详细开发规划的内容直接下放至地方规划;(4)第四阶段,英国中央政府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和管理,工党政府进行了一场行政区划大调整,整体发展规划作为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的“综合体”,目的是指导经区划调整的大都市区和伦敦自治区;(5)第五阶段,将地方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的一系列规划政策整合至地方发展框架,地方发展框架内容要更偏于政策引导;同时为了不加强中央政府的负担,区域层面规划政策的法定化便成为必然;(6)第六阶段,区域层面的空间战略被取消,国家开始行使垂直管理,以及地方政府获得更多自。
试着剖析英国城市规划改革的背后,可能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是引起城市规划体系改革的重要的背景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城市规划能适应且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政治因素,是引起英国城市规划改革的决定力量,英国城市规划的数次改革都与英国政治变革密不开分,不论是政府执政党的更替,亦或是期间中央政府权力的下放,还是行政区划的调整;(3)公众认知的觉醒,如果说政治要素是自上至下作用于规划改革,那么公众认知的逐渐觉醒便是自下而上地影响着英国城市规划变革。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城市规划的法定地位不断提升,城乡规划建设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同时,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与城乡规划建设和城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模式成为我们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简化规划等级体系,减少规划层次,使得规划体系更灵活;(2)加强各层次规划内容的衔接,理清规划关系,减少规划“打架”;(3)增加规划弹性,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减少对成熟发展地区的微观控制;(4)加快规划决策速度,规划目标是促进发展而不是阻挠发展;(5)增加公众参与程度,规划编制内容要让公众更易懂。
参考文献
[1] 唐子来. 英国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历史演进过程[J]. 国外城市规划,2000(1): 10-13.
[2] 吴晓松等. 20 世纪以来英格兰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J]. 国外城市规划,2009(5): 45-50.
[3] 缪春胜. 英国城市规划体系改革研究及其借鉴. 硕士论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009.
[4] 张莹.英国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与借鉴. 硕士论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008.
[5] Clara Greed. Introducing Planning.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0.
[6] Mark Tewdwr-Jones. The Planning Polity Planning, Government and the Policy Process. Routledge, UK,2002.
[7] M J Bruton, D J Nicholson. Local Plans and Planning in England[J]. Journal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1984, 27(1): 1-11.
[8] Martin Shingler. Development Control Practice[M]. Development ControlServices Ltd. 1988.
[9] Nigel Taylor. Urban Planning Theory Since 1945[M]. London: Sage, 1998.
[10] HM Government. Planning and Compulsory Purchase Act 2004[S]. London:HMSO, Norwich, 2004.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 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开始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规划是建设的 “龙头”,科学规划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然而建设又是小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解决好小城镇规划建设中一些误区,对推进小城镇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1、加强小城镇规划
1.1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1.1规划缺乏长远性、严肃性和稳定性有些地方由于缺乏长远战略眼光和科学精神,规划意识不强,只着力于眼前经济利益,考虑短期的效益。把规划目标制定的短浅,致使出现规划“几年一变”的现象,极大的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有些地方虽然修订了长期的规划方案,但在领导任期期间未能有效的实施建设到位,在领导换任后规划建设变的盲目性,规划设计也随意更改,促使规划渐渐走样,出现规划项目停滞不动,项目选址随意变更,基础设施拆拆建建等现象,这都说明了地方对规划意识不够,对规划没有严肃性和连续性。1.1.2规划水平有待提高现在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基本是按“性质—规模—布局”的三部曲进行。城镇性质难以概括现在城镇日益复杂的职能;一些规划工作者对实地的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多要素调研不够深入,盲目套用典型规划或利用以往经验,忽视各个城镇的个性特征.泯灭了城镇规划中的个性。导致小城镇规划趋向“样式单一、风格雷同”的模式,这在当前多元化的经济体制下,小城镇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限制,失去了自身应有的活力。1.2解决小城镇规划问题的对策1.2.1结合自身实际,客观分析,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在小城镇的城镇规划设计中要把握好科学合理的度,把区域规划和小城镇规划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其城镇的总体取向,根据各自的发展性质、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建设规模、推进速度等客观要素找准城镇的“位置”来经营城镇,确定是为旅游服务,还是为大城市服务,还是以自己发展的龙头产业来带动,这样会找到良好的市场取向,有利于布局的合理与迅速形成小城镇的格局,有利于发展自我。认真制定发展规划,通过严谨的规划可行性论证。才能更好的避免好高骛远和短视规划带来的负面后果。1.2.2规划设计要有严肃性和不可替代性规划是前提,规划的优劣,决定了它是丰碑,还是败笔。搞好小城镇建设,必须正确认识规划的重要性,坚持规划的严肃性和不可替代性。建设规划经过批准后就成为法定文件,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因为个别领导的意见或投资者的要求而随意改变规划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随着经济形势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一旦发生规划与城镇建设不相符而要改变时,也要经过专家组反复论证和相关部门批准方能更改。调整不是对现存规划的全盘否定,而是对原规划的修改、充实、完善和提高,要避免一任领导一任做法,坚持规划建设管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1.2.3小城镇规划要突出地方特色特色是优势,是形象,是知名度。小城镇规划中不能盲目的照搬照套,应深入研究当地小城镇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等各自独有的内涵,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扬长避短,突出地方特色,发掘和利用各自的优势,形成具有自已特色的支柱产业,这样的小城镇才会有生命力。1.2.4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在小城镇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区域生态系统建设的总体要求,密切结合地域特点、自然环境状况,统筹规划,着力解决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要注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适当保留部分老区旧有的风格风貌,保存好少数民族风格的建筑,保护好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等,体现出古色古香的文化韵味。
2、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
2.1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2.1.1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2.1.2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2.1.3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理论研究及客观实践已经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 2.1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措施2.1.1解放思想,树立发展是富民建镇的重任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必须提高以下几种认识:一是始终坚持发展是富民兴镇的第一要务。积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生产力,掌握资本;挖掘生产力,积攒资本;发展生产力,增加资本;扩大开放,引进资本。要积极引导农民进镇做工、经商、办企业。一切以发展辨是非,以发展评得失,以发展论英雄。二是不搞争论,大胆改革,大胆实践,锐意进取。真正做到创新不跟风,争先不争论,依靠不依赖,引导不误导,使大家立足镇情心系群众,开拓创新,大胆实践,把思想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资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三是给农民以国民待遇。对一些小城镇的户口一律放开,只要有固定住所、稳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城镇人户、就业、入学、劳动保障等,对进城农民一视同仁。
2.1.2用科学规划作为发展小城镇的奠基工程在编制和完善城镇发展规划中,首先,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根本上说城镇化水平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没有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流通的活跃,就不可能有农村城镇化。同时,城镇发展还受人口、资源、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制约。因此,发展小城镇,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点发展有潜力的县城和县域中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要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立足优势,突出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科学确定小城镇的经济布局和市场定位,走集约式城镇化道路。2.1.3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为发展小城镇的根本错施一是根据区位优势来布局。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要按照产业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适当发展一批卫星城镇。在发达地区,要适应经济发展较快的要求,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更多地吸纳农村人口。二是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来布局。在一个城镇里,功能区要严格区分。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行政区等要避免混杂,有条件的城镇在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 每个小城镇在分布上应弱化行业划分的分散格局,强化经济区域优势,一镇一品,形成区域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