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7: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新工科;贯穿式培养;交互式指导
1传统计算机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课堂授课,即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首先体现在课时分配上,理论教学授课时间一般要多于实践授课[3]。其次体现在实践资源上,公共计算机实践平台有限,计算机课程同时也是很多计算相关专业的基本必修课或选修课,导致实践资源紧张。实践学习相对于理论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慢慢体会和提升[4]。虽然大部分学生可以自行配置计算机设备,但是没有公共实践课程的强制约束,能自觉在课下进行实践练习的学生很少。这一点也在传统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得到体现。虽然经过了大学本科前三年半共计七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大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依旧非常差。很多学生只是记得简单的编程语言知识,缺乏实际的编程经验,没有真正经历过全面的、系统的实践训练。此外,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不断快速发展的学科,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而课堂教学内容往往比较固定、更新较慢,教师们也常常需要依照课程教纲授课,能介绍的新知识有限,致使很多学生只关注于书本知识,不了解学科领域最新的发展。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指导老师选定的课题一般都是自己科研领域的较新或者较前沿的方向[5],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需要临时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有好的成果产出。总的来说,传统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过程暴露出本科培养的两个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没有扎实的实践,就不会有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课程设置跟不上学科新进展,所学知识无法满足实际新需求。
2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发展需求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大形势下提出的新时代工科专业发展战略。新工科主演涵盖了与计算机紧密相关的若干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工科建设的目的是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新理念,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培养“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新型高素质工科人才。传统的计算机本科教学模式及本科毕业设计实践模式显然无法满足新工科建设的需求。一方面,计算机本科教学对新工科涉及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向难以做出及时调整;另一方面,毕业设计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对新方向开展深入研究。此外,正如第2章节所述,教师们也难以在有限课堂时间内将额外新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术[6]。鉴于此,很有必要探索适应于新工科建设需求的全新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培养方法。
3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本科毕设提升思路
我们旨在改变传统计算机本科毕业设计培养方式的两方面不足:短周期培养和单方向指导。相应地,我们需要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将本科毕业设计培养贯穿于整个大学培养周期,进行全流程、可跟踪式培养;另一方面用交互式指导模式代替单方向填鸭式指导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
3.1贯穿式培养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贯穿式培养模式主要有两个特点:全周期和可跟踪。全周期是指从大学第一个学期开始就为本科生选配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将毕业设计融入到大学全周期的教学与实践环节中去。需要指出的是,全周期培养并不是一开始就给学生指定毕业设计题目,而是根据学生兴趣及指导老师研究方向,在前期给学生一个相对自由的探索与实践空间,后期再让学生选定毕业设计题目。可跟踪是指整个培养周期内,指导老师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动态,根据具体情况实时调整培养方案。全周期模式有三方面优点:第一,充足的实践。理论需要联系实际,公共实践资源极为有限,更多的私有实践资源分散在指导老师那里。指导老师可以为本科生提供实践的物理空间和设备资源,使学生有充足的实践锻炼,深刻领会课堂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第二,更多的收获。指导老师还可以让研究生协助培养本科生,把研究生丰富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传授于本科生;第三,更大的创新空间。本科生思维活跃,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有利于产生创新性研究成果。可跟踪模式的优点在于指导老师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可以根据学生前期的学习及科研情况选定最终的毕业设计题目,做到因人选题、有的放矢,实现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3.2交互式培养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交互式培养是指导老师与学生进行双向的互动,而不是单向的灌输式培养。交互式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活力,使学生有更大的获得感,从而不断激励学生自发地搜集资料、学习知识、加强实践,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最终到达毕业设计质量的提升。交互式培养贯彻于整个培养周期,包括前期的学习、实践以及最终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交互式培养在老师指导、学生反馈、老师与学生讨论以及再指导、再反馈、再讨论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实现学生潜能的不断发掘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前期充足的积累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不是简单地完成、调试成功了程序,而是针对所选定的题目,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及调研资料,设计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并与指导老师不断讨论与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掌握的程序语言和工具,实现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目标。在毕业设计的实现阶段,交互式培养会更加频繁,这个阶段是对整个培养方式的考核,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实现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并要求有创新性思路。
4结语
1.计算机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实验与教学的改革
2.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探讨
3.研究生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研究
4.机械类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5.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改革初探
6.非计算机专业工科研究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分析
7.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人工智能教育
8.对跨专业报考计算机研究生现象的分析
9.高等农业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研究生管理模式的研究
10.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11.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与教材体系建设的实践
12.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统考与自主命题“双轨制”政策的实效分析——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13.计算机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14.计算机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
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16.国内外计算机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17.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
18.浅谈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
19.计算机应用专业软件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与培养
20.计算机专业毕业研究生在京就业情况及启示——以辽宁科技大学毕业研究生为例
21.MIT计算机科学领域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
22.研究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教学与实践
23.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
24.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教学的研究
25.美国大学计算机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26.计算机研究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7.我国研究生教育计算机管理的探讨
28.面向创新型研究生教育的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研究
29.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
30.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课程设置探讨
31.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
32.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33.浅谈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4.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35.研究生阶段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教改初探
36.计算机技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37.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国内外高校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38.计算机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探讨
39.学术型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研究
40.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41.美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分析——基于22所美国著名大学统计数据的分析
42.教师领导力在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43.美国知名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探索
44.韩国KAIST大学计算机学科研究生课程结构分析
45.对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的探讨
46.研究生体育与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机支持系统的研究
47.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48.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9.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
50.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信息计算机管理的探讨
51.研究生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教材分析
52.医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现状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53.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发展与网络课程改革——对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系统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54.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
55.地方高校计算机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6.探索研究型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
57.临床医学研究生计算机信息应用能力培训效果评价
58.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改革
59.研究生能力培养——《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教学的启示
60.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
61.关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62.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
63.依托学科建设咨询专家组 科学制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培养方案
64.天津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初探——以计算机专业为例
65.从硕士研究生入学统考看高校计算机本科专业基础课教学
66.工程化实训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e-Boyer-CIPP”创新应用体系研究
67.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
68.浅谈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措施及实践
69.中医药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医药信息学相关课程教学探索
70.高校二级学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开展与实践——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
7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
72.计算机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3.全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计算机管理研究协作组举行成立会
74.计算机学科工程研究型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
75.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探讨
76.计算机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77.研究生计算机文献检索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模式创新——以石家庄铁道大学图书馆为例
78.面向研究生的计算机动画教学
79.研究生计算机教学问题探讨——面向研究型大学非计算机专业
80.计算机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81.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
82.计算机类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项目驱动为核心
83.研究生课表的计算机自动编排
84.基于胜任力模型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
85.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保障、计算机、审计
86.国内外计算机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87.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与实践
88.提高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
89.对研究生开设计算机信息检索课的构想与实践
90.计算机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构建
91.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下研究生专业英语写作教学的多样化模式探索
92.创新型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93.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研究
94.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95.财经院校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96.用于研究生教育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概况
97.一个基于计算机辅助实施的研究生中期筛选系统方案
98.硕士研究生招生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99.研究生教育计算机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改革尝试
100.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质量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101.医学院校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102.基于计算思维的高校研究生计算机公共课程设置
103.我校硕士研究生计算机口语测试及其反拨作用
104.数学专业报考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之个案调查
105.计算机辅助仿真模拟器对心血管专业研究生在冠状动脉造影技能培训中的作用
106.计算机管理是保证研究生招生质量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107.学科建设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根本途径——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培养侧记
108.实践创新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
109.以应用为导向的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10.按一级学科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的探索
111.医学研究生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112.基于项目驱动的计算机类研究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113.对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应用计算机处理就业信息的探讨
114.全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工作计算机管理发展迅速
115.硕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的计算机管理
116.非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
117.协同创新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118.采用计算机参与管理 提高研究生管理工作水平
119.面向新时期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20.计算机互联网与中医研究生计算机课教学内容的更新
121.医学研究生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
12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之我见
123.面向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开设计算神经科学课程的思考
124.医学专业研究生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
125.面向财经类高校研究生计算机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的探讨
126.研究生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女性教育;本科教育;计算机专业
女子院校性别单一,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具有鲜明的性别特色[1]。教学过程中,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受到这一特殊性别限定的约束。搞好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女性特点,确定好女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研究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或教学中存在的共性、特性问题,也要关注女生特点在学习该专业中所表现出的优势与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女子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好具有特色的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做好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一、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研究
1.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共性问题(1)学生基础问题女子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生源可能来自两大类:职业高中毕业学生与普通高中毕业学生。相对来说,普高毕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比职高毕业学生要薄弱。此外,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学生所在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重视程度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2)培养模式问题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设计的时候,存在着注重理论研究还是注重工程实践的争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师资、教学条件制约以及分配机制等原因,可能仍然沿袭大班授课,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满堂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师生互动。教师的身份更多的还是扮演一个灌输者,而非一个引导者[2]。这种模式不利于开展个性化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实践教学问题计算机专业教学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又分为课程实践教学与集中实践教学两部分。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作用与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完善,普遍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例如:重要程度认识上存在偏差、实践方案不完善、课时分配不够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过程不合理、实践教学师资,特别是“双师型”师资欠缺、实验内容缺少创造性、综合性和层次性等。2.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共性问题(1)理论掌握与实践训练权衡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实践能力强,就业可在企业从事生产和应用性工作的技术人才。没有学校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程度,但是很多本科院校还是采用了类似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过分强调基础理论教学,忽视应用案例设计和工程训练。许多课程讲授内容研究性太强,理论难度突出。比如《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数学建模》等课程;有些学校鼓励和奖励学生考研,甚至以研究生升学率作为评估专业办学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环节强度不够,同时缺乏可量化考核与评价体系,导致实践训练效果不明显。这些因素导致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认识产生偏差,不利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专业设计系统性问题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计算机体系结构、电子、硬件、网络、数据库、软件、安全、人机优化等。这就要求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必须有所侧重和舍弃。在学生知识体系架构和实践能力培养中,也必须考虑具有一贯性和系统性。但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理论知识培养体系设计没有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因为师资、教学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采用模拟项目进行,从而达不到实际生活、企业生产中的效果[3]。此外,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存在没有主线,前后知识缺乏关联,整个知识体系缺乏综合性的情况。3.女子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特性问题(1)适应教学受众转换的问题我国女子院校都是文科为主的学校,计算机专业办学时间不长,面临师资、人才、科研条件、教学条件、实践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尤其在师资方面,一方面“双师型”优秀人才缺乏;另一方面,原有教师教学模式是基于文科生教学,基于专科生教学。面对专业升格,教学上需要做出较大的模式转换,需要转变观念,适应工科教学在人才培养理念等方面的要求。(2)单一性别问题女子院校的单一性别对学习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男性的缺乏,同一性别,学生差距缩小,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没有男生的同时,让女生没有了依靠机会,给了女性一个自主自强的环境,有利于个人发展;但另一方面,缺乏男生带来的“鲶鱼效应”,让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可能减弱。同时周围缺乏冒险精神,探索意识不强。从女性群体生理特点分析,女大学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弱势表现都异常明显。具体描述如表1所示[4]。
二、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对策分析
针对女子院校中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体现的共性、特性、优势、弱势等,结合自身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切身体会,提出几点关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建议。1.设计符合女性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给专业教学和学生就业指明了方向,关系到学生专业成才率的高低,所以设计独具女性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在女子院校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应该考虑学校自身的基础教学设施建设情况,建议专业方向可以考虑偏软件,而不考虑硬件和网络方向;基于女性特点和学生文化素质条件,建议多向软件开发、软件测试、UI设计等方向发展,而适当降低硬件知识、信息安全、算法研究等目标要求。2.制定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措施和保障。针对女性对新技术兴趣不强烈、理性思维能力相对较弱、进入角色慢等特点[4],专业课程开设可以采取逐步加强,前慢后快的模式进行。比如第一、二学期可以开设一些培养专业兴趣的课程,比如:平面设计、网页制作等课程。程序逻辑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基础,可以采用不同于普通本科学校的方式进行。比如分为两个学期,甚至三个学期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基本程序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课程设计与课时安排一定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有一条主线串起全部课程,专业课程重要程度也应该有所区分,比如:可分重要、必要、了解等。这一点在课时设计上也应有所体现。3.调整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在女子院校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担心女生接受能力,细化内容,采用细致的“喂养式”教学模式,讲课过程形成“老师为中心,学生为附体”的模式。个人认为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这种授课方式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快速培养计算机思维习惯;而在高年级教学中则需要考虑采用“放养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营造课堂学习气氛,根据学生学习情绪,及时调整授课方式与方法。注重教学方法改进,做到多管齐下,如使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因为女大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脸皮较薄,教师应保持耐心一一解答,同时给她们多点安慰与鼓励,少点批评与指责,千万不要打击她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注意培养榜样,让有学习较好、就业较好的学姐或同学介绍经验,帮助提升。同学中间也应提倡相互鼓励,共同进步。4.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尤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考核。(1)设计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计算机专业能力最终都应该体现在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因此需要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理论知识的讲授均应能最终体现在实践的验证和应用上。要提高实践课时比例,可以考虑提高到30%-40%;要建立完善的实践课程标准;完善实践课程考核方式,对实践项目的设计、参与、完成、答辩等全过程进行考核。(2)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搞成两张皮,应该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两点:一是课表安排上,理论课安排与实践课安排隔时不应太长,顺序不应倒置;其次是在学期教学上,应安排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每学期要安排集中性实践,梳理本学期的所有专业课程知识,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5]。根据作者教学经验,集中性实践对学生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可以把每门课程理解为单颗珍珠,只有通过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把单门课程的知识串起来,变成一串美丽的项链,从而让学生找到自我的成就感。(3)分层次开展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安排大多是验证上节理论课所授理论知识的,限制了学生个体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6]。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大课程前后知识的连贯运用,加大课程之间知识的交叉应用。允许学生在规定的方向和格局的前提下自由发挥,多布置大作业和综合作业。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竞赛活动,增强学校之间的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工程性实践项目,培养工程意识;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研究性项目,培养创新思维与科研意识。
三、结论
女子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是对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探索,可以帮助改变当前信息技术产业中“男多女少”局面。女子院校单一性别对女性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是两方面的,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湖南女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近8年的人才培养经验证明:女子院校完全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女性计算机软件人才,女生也可以做好计算机相关工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发挥单一性别特色与优势,克服其不足与弱势,大家还可以不断的调研、探讨与改革,在实际人才培养工作中逐步摸索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永遥.女子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分析与探讨[J].福建电脑,2007.
[2]周建松.高职教育规范与创新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万励.计算机专业女大学生"因性施教"浅议[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0).
[4]郑新蓉.性别与教育/社会性别与女性学系列[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5]蒋宗礼,赵一夫.试论我国计算机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及发展[J].计算机教育,2005,(8).
关键词:操作系统;双语教学;教学实践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2-2826-03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Bilingual Teaching of Operation System(OS) Course
TIAN Jun, LI Dan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Xuzhou,Jiangsu 221008,China)
Abstract:Bilingual teaching of Operation System(OS)course i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original teaching requirements.Then 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operating system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rough the bilingual study about technical terms and algorithms. In the basis of the training goal of OS bilingual teaching,this article is focused on the three major aspects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teaching material,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Key words:operation system; bilingual teaching; discovery of teaching practice
随着科技发展与国际交流的关系日益密切,我国对双语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加强大学本科教学的12项措施,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1]。在专业课授课中引入国外原版教材以及技术资料,开展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近年来已成为徐州工程学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作者承担了我校“操作系统”双语课程建设的工作,该文就将从操作系统双语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改革措施进行初步的探讨。
1 OS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从计算机科技研发的发展过程看,重要的技术革新都源于欧美,这也局限了我们所接触的核心学术论文以及软硬件产品的技术资料等都是以英文来编写,计算机专业外语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2,3],因此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开设双语教学是实现我校计算机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势在必行。
《操作系统》是为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方向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作为一门原理课程,各类算法以及学科前沿的相关资料都是英文版的,通过双语的学习,有益于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计算机专业外语,具备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此外,该课程开设在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大三学年,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也是比较适当的。
2本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
5考核方式
以往的教学中考试成绩只是考虑了期末成绩以及平时作业、实验报告,难以体现出学生对OS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在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中引入了专题讨论成绩,实现了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每章节作业以及实验报告占10%,期末考试成绩50%,主要考察学生对OS原理的掌握;专题讨论占40%,而专题讨论又细化四部分(发现问题10%,算法改进15%,算法实现5%,比较分析10%),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后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如图3所示。
6结论
对比我校近两届学生操作系统课程综合成绩,尤其是毕业设计选题及完成情况,学生平均课程成绩以及毕业设计选题的前沿性都有显著提高。说明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操作系统原理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可见,我校操作系统双语教学立足专业注重实践的基本方案是可行有效的,本方案的实施也为我校其他课程双语课程的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苏晓云.地方高校双语教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
[2]蒋隆敏,凌智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高教, 2006(3):87-88.
关键词:高师院校;最小,最大策略;工程嵌入;项目驱动;团队精神
文章编号:1672-5913(2010)08-0004-0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现有的一百多所师范院校普遍设立了非师范教育计算机专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一做法推动了高等师范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实现了师范院校办学的多元化。但是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相比于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培养的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在规格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具体表现在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偏弱、行业应用背景知识匮乏、项目经验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高师院校计算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高师院校长期受办学传统的制约。由于高师院校的定位决定了高师院校在师资培养方面的优势,这导致非师范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都深受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2)高师院校的非师范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行业视野受限。随着计算学科自身的发展与在其他领域的渗透,今后计算机专业人才更多需要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但是师范院校开展的活动大多与教育关联度较大,学校的工科氛围缺乏,行业背景知识受限。(3)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计算机学科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特征,但是高师院校的背景偏重于人文与理学学科,缺乏计算机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的有效管理手段与经验。此外,在师资力量方面,高师院校的教师大多是出身师范教育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尽管教学对象转换为非师范计算机专业学生,但是师资本身还不具备与工程接轨的思维模式。(4)工程应用背景知识严重匮乏。由于高师院校的定位主要是教育领域,非师范专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耳濡目染的主要是教育行业知识;而综观当今的计算机学科的应用领域,可以发现军事、航空、电信、交通、金融、保险、影视、农业、娱乐等领域是计算机人才需求量极大的主要行业。但是置身师范院校的计算机学生对上述行业知识普遍匮乏,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相对于其他工科学校,需要更长的社会适应期。(5)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较弱。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除了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而计算机实践教学需要具备二个条件:一是熟悉实践操作的教师:二是实验实训的设备、基地。目前真正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师范院校较少,尤其是前者。这导致高质量的工程实践课程难以开展,以致教学质量偏低。上述5点主要原因导致高师院校非师范教育的计算机毕业生培养质量与工科院校相比,在人才规格上具有一定的差距,并进一步导致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
为了解决目前高师院校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在深入分析计算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于高师院校的现实环境,采用行之有效的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
2 国内外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根据著名的IEEE-CS/ACM Computing Curricula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计算学科已经步入到一个具有融合多学科领域知识的宽广领域,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旺盛生命力和鲜明特色。学科围绕着一个基本问题“什么能(有效地)自动进行?”将数学、物理、认知、生物、化学等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融入一体。总的来说,当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迅速扩大,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对多种规格人才的需求。
2,1国外高等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
美国是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绝大多数的理论、算法、协议均起源于美国;国际知名的IT企业也以美国居多,如Microsoft、IBM、Intel、HP、Dell、Oracle等。因此,以美国为代表的计算机教育起到引导潮流的作用。由于美国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发展历史悠久,不同学校的专业设置通常是特色鲜明,在教育理念上更注重与社会接轨,努力使学生具备最快融入社会的能力。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设的计算机科学主修课程非常注重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其他学科的学生可以追踪到很多不同的领域,如程序设计语言、图形学、数据库、计算理论、人机交互等;加利佛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方面,主要采用项目团队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工程实践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工程实用性;卡内基梅隆大学十分关注计算机专业人才面向社会的应用程度。软件工程课程的学习主要通过实验室工作来检验课程中所学的概念,该课程培养学生如何领导一支团队、理解软件开发中的各种关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香港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人才培养则坚持开放性与多元化的教育策略;研究领域少而精:在队伍建设方面坚持一流师资、一流学生的策略;在面向社会方面,与外企合作,注重实用型专业软件人才培养。在学生高年级时,将企业已完成的一个真实项目分解成需求分析工程、设计工程和制造工程三个部分进行实战训练,企业工程师、学校教师共同参与指导。这种深入而全面的校企合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人才培养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荷兰蒂尔堡大学是一所非综合性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主要以信息管理专业为重点,围绕这一中心开设相关课程。美国哈佛大学Leitner等人提倡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分为计算机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强调计算机应用程序的使用而不是单调的程序设计练习。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软件系统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加强对相应计算机概念的理解与认识。课程设计应围绕计算机科学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应用领域(如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信息检索、人机交互等)来组织。在授课的过程中,每一种应用,他们认为可从两方面讲授:一是从全局角度给出计算机学科中的概念;二是从特定细节入手,使每一个实例都和一个特定的软件系统相联。
2,2国内外高等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比较
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国内外有很大的不同,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1)国内计算机专业设置的课程深受国际IEEE/ACM提出的CC2001及CC2004的影响,具有很大 的相似性。国内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多而深,比较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国外的教学内容则比较注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而且学科分工明确,教学内容要么侧重于广度,要么侧重于深度,比较重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2)辅助教学方法和工具差别很大,美国教学教辅工具完善并且功能全面,中国教学缺乏教辅工具;美国高校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的辅助教学工具大部分非教师制作,而是采用比较专业、成熟的软件产品。美国的教材出版商一般除提供书本教材外,通常还有几张辅助教学光盘,其中有完整的课后练习和辅导资料,内容由浅入深,非常丰富,其中部分内容需要提交给教师,另一部分有参考答案,供学生自己检查。书本与辅助教学光盘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加深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模拟实验,体会实际操作的技术方法: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
(3)学生成绩考核的方式不同。从当前的社会需求来看,计算机学科更多地偏重于工程应用,因此,实践考核方面应该占据很大的比重,国外的教学模式中也充分体现这一点,而国内师范类计算机专业的考试大多以理论考试为主,尤其是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离散数学等核心课程的考核。
2,3国内高师院校非师范计算机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高师院校的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主体布局如图1所示。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高师院校的基本定位主要是师范教育。学校的行业背景奠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从毕业生的规格来看,师范性特色鲜明,而工程实践环境明显较弱。在学校的总体管理体系方面,从管理人员学习背景、管理规则以及管理内容等方面来看,管理者大多数的思维局限在师范院校的管理模式上,对学生的基本管理目标是“服从管理、中规中矩”,缺乏一定的宽容度。这种管理模式通常与计算机专业本身要求的高度创新、与时俱进是不相符的。
事实上,高师院校的“师范”性质充分反映了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这一传统定位使高师院校的特色专业通常以人文学科为主,理工学科为辅,校园氛围更多地充满了人文气息。如何寻找突破口,使得师范院校的非师范计算机专业适应社会需求一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管理者首先需要具有创新性的思想。“师范”的概念从一定意义来说,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行业严格划分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传统的高师院校主要面向教育行业培养人才的局面已经被打破。如自2003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取消了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区别,实施通才教育的培养模式。其次,应给予工程应用学科以足够的扶持。对现有的学科进行动态重组,为高师院校中的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服务平台。第三,应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社会需求表明,计算机领域的人才需求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下面以安徽师范大学的非师范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为例。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设有文学、教育科学、经济管理、政法、社会、外国语、音乐、美术、数学计算机、物理与电子信息、化学与材料、国土资源与旅游、体育、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国际教育等16个学院,学科种类齐全,师范与非师范并举,在安徽及至全国均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学校拥有一大批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基础研究相对较强,但诸如计算机等发展迅速的工程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在于:(1)应用型师资力量薄弱。受学校的办学性质和教师重基础轻应用的价值取向影响,非师范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沿袭着师范专业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路径,在师资力量方面也大多来源于师范院校自己培养的教师。(2)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环境缺失。师范院校大多以人文社会科学和传统的理学为主,工科及应用学科较少,难以形成优势局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放不开职业习惯进入经济社会主战场。此外,工程开发的风险较大,需要具有敢于承担风险的意识。因此,与其他具有优势的工科院校相比,高师院校的非师范计算机专业在课程体系、教材选择、实验室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基本上处于与师范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似,缺乏针对性。
3 高师院校中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目前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出路主要有3条,一是进一步深造,如考研、出国留学等;二是进入IT专业公司;三是进入其他行业成为信息化应用人才。如图2所示。
图2表明,在高师院校的育人环境中,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经过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学习之后,分流为三个方向,具体包括科学研究、工程应用、专业复合型。由于师范院校大多属于综合类院校,因此在科学研究类和专业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方面,师范院校具有一定的优势。由于计算机处理的问题主要是数值和符号类,在数值处理方面更多依赖于数学理论;而在符号处理方面主要涉及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这些内容在师范院校均有很好的学科支撑。最为薄弱的环节是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充分利用师范院校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引入新的教学元素。笔者将以安徽师范大学的非师范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实践为例,阐述我们在课程设置体系、教学理念、教学实践、综合素质培养四个方面的经验。
3,1动态分层的Min―Max课程设置体系
依据ACM/IEEE/CS的CC2005/SE2004,我们提出了一种面向高师院校非师范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强调系统认识的、动态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从纵向来看,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最低层是软件基础模块,采用最小课程设置策略,涵盖工程管理、程序设计、专业理论三个方面;中间层是面向不同需求的多模块课程设置情况;最高层是面向实践的课程设置内容,试图最大化地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学生从系统观点重新审视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工程化软件开发方法,采用的Min-Max策略,即最小核心课程最大发展空间,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动态分层的核心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软件工程层次;二是计算机基础及模块课程层次;三是程序与算法设计课程。每一层次均具有采用Min-Max策略,从总体上来说,我们提出的课程设置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国际化的计算机工程人才培养思路。从软件工程导论入手,重新构建完整的计算概念以及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系统结构是一门新开发的新课程,从系统级分别认识计算机的软件与硬件系统,它以计算机的硬件为主,操作系统为辅,关注系统软件的构造技术。
(2)具有继承与发展的基本课程改革思路。从计算机科学专业继承过来的重要核心课程主要有3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与设计。 改建三门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原有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通信、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课程以小型的嵌入式的操作系统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的开发能力。计算机通信课程强调网络软硬件系统的系统级认识,培养学生组网能力与网络环境下的软件开发能力。数据库系统课程则强调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关系数据库设计和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以培养学生数据库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发能力。
(3)实施最大化适应社会需求的选修课程设置方案。在最小化的课程设置基础上,我们还有效地实施了最大化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模块选修课程设置方案。根据目前的计算机应用日益体现出全方位的行业应用特点以及高师院校的学生特点,该课程体系对原有计算机学科基础进行了改革,舍弃了原有的电子电路、数字电路、普通物理等课程,同时采用了学科交叉的思想,最大化地扩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双语课程,在核心课程中将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程、统一建模语言和网络应用开发设置为双语授课。在综合实践性选修课程中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引入SE2004推荐的工程经济学、团队动力与沟通、软件工程职业实践等教学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系统工程思想和系统软件开发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参照国际惯例,我们以软件工程导论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学科的专业领域。针对国内学生在编程能力方面的不足以及城乡学生的差别,在完成软件基础模块的学习之后,根据学生编程能力的不同,进行适当分流,区别对待。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此外,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入其他专业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进一步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依据本校学科状况形成不同的知识研究领域,具体包括人文知识、工程知识、编程知识、项目管理、知识创新、学科整合等。我们提出的课程设置体系一方面考虑了师范院校的学科背景;另一方面着眼于培养多元化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以增强我校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在上述课程设置体系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引入工程嵌入的教学理念。
3,2工程嵌入的教学理念
从目前的高师院校的计算机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主要采用知识传授的方式,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的容器。学生在毕业时仅仅学习了理论知识、掌握了基本的方法,但是工程实践的知识创新能力普遍不足。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工程嵌入式的教学理念。这一教学理念主要是从培养高师院校的非师范计算机学生学以致用的工程应用思想,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来看,培养高质量的计算机软件人才是其主要目标。根据现有国内外软件人才需求来看,传统的“单兵作战”人才培养模式根本无法适应将来大型软件开发。参照印度NIIT公司的做法,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工程嵌入式的教学模式,即将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知识有机融入到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早日接受工程化的软件开发思想。我们首先是构建一支具有工科背景的计算机教师队伍。每一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基础,努力追求教学创新和效率,不断引入认知科学、管理学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保证教学及管理活动的时代先进性。其次,我们参照IEEE-CS/ACM CC2004课程体系和国内外一流大学的课程体系,结合自身特色,采用动态Min-Max的课程设置策略。课程体系的设置坚持基础理论与计算机专业理论相结合、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原则。此外,我们与工程背景较好的一些院校合作(如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等),努力设计先进的、标准化的自主教材,同时密切关注国际IT知名企业的研发态势,如Microsoft、IBM、SUN、Oracle、华为等。经常对这些变化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市场分析提供课程建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提出了工程嵌入式的本科四年学制培养模式(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课程实验、课外科技活动、实验课程、工程训练、企业实践以及毕业设计等部分。
3,3项目驱动的教学设计方式
传统的计算机教育通常是理论传授与行业需求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理论基础很好,架构能力强,但是几乎没有什么实际工作能力,为了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学院派风格,我们一方面采用了项目驱动的教学设计方式:另一方面建立计算机软件研究与工程开发中心,实施校企合作策略。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流程上,我们主要采用图5的形式。
高校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企业以人才储备为发展动力。只有高校和企业有效结合才能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1)校企共建技术共享平台:学校成立软件研究与开发中心,企业提供实习基地;(2)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实训教师,承担部分实践教学任务,并将企业的实际案例作为实训的教学内容,定期与学校和教师交流;(3)学校与企业共同选定实训项目,并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周期长短可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4)高校在创新型教师的带领下,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以达到双赢目的:(5)校企双方共同对青年教师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建立真正以人才培养为目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调整原有的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我们逐步引入零距离就业的实训环节,更新教学内容,重组并优化高等教育的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结构,提出适合大学计算机人才培养发展的、能与企业就业岗位直接接轨的实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新模式。上述做法将有力地促进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紧密合作,有助于培养出大批的复合型与工程实践型人才。因此,项目驱动的教学设计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产学脱节、学用脱节”这一问题。
3,4本硕博一体化的团队素质培养风范
根据彼得・圣吉的观点,一个卓有成效的学习型组织成员可以通过组建团队方式来实现团队目标。从历史上看,早期的大学助教制度(教授上课,助教讲习题课、带实验、改作业)的本质是一种团队协作教学模式。我们的做法是组织博士、硕士、本科生一体化的教学科研团队。具体实施过程是包括以下几点:(1)组建课程学习小组。课程学习偏重于理论方面,借助博士生、硕士生的科研经历使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具有正确的科学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解决理论学习存在的问题。(2)组建软件项目开发小组。模拟软件企业的管理与开发过程,组建项目开发小组去完成一个教学实践课题。在角色划分方面主要是教师扮演客户,小组长扮演项目经理色,小组的其他成员则模拟系统分析员、程序员、测试员等角色。(3)结合课程内容,师生共建课题。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科研实践课题,由学生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完成教学实践任务,并与课程考核相结合。(4)团队教学效果评价。课程结束时,不同的项目小组按照一定原则重组成一个临时评估小组,对于不同小组的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针对自己所做的工作和任务进行答辩。
4 结论与展望
关键词数据库原理案例教学 教案
1 问题的提出
数据库技术是研究如何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检索和管理数据的一门学科。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自动控制和信息类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数据库原理”一直是四年制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在IT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能否很好地应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许多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知识结构的新要求。因此,该课程也日益成为其他理工科专业本科生、专科生一门愈来愈受到关注的选修课,甚至是必修课。
而目前许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主要问题是:教材组织上理论概念多,应用实例少;教学安排上课堂讲授多,实践动手少;课程考核上死记硬背多,灵活应用少。这样“三多三少”的直接后果是:尽管一些学生可以在理论考试中取得高分,但却不能自如地应用某种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更谈不上开发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据库系统,如此“眼高手低”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数据库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因此,在“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上必须改变这种纸上谈兵、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
2 构建“数据库原理”案例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数据库原理”的教学大纲通常包括:基本概念、关系模型、SQL、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设计和数据保护等内容,一般授课学时在50学时左右。由于理论内容较多,很难保证有效的实践环节。为此,构建“数据库原理”案例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可归纳为12个字:精理论、强实践、重启发、勤激励。具体就是:精选课堂讲授内容,围绕着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对相关理论的探讨。一些大纲有要求、但受学时限制、无法在课内讲授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增强实践环节的力度,加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启发式教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起他们主动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的积极性。每堂课结束时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两个问题,一则督促学生做好复习预习,二则为下堂课的教学留下伏笔和切入点。对于认真思考问题、能提出切实可行方案及在实验中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当堂表扬或给平时成绩加分的鼓励。
3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数据库原理”教案一则
如表1所示,本教案以学生较熟悉的教务管理子系统“学生档案管理”为贯穿始终的例子,以关系数据库理论为指导,通过循序渐进的讲解、演示和实验,让学生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技术,掌握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从分析、设计到实现的完整开发过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全部内容共计5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演示26学时,课内实验28学时。适用对象为已掌握了一种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工具(如VB、C#、C++或Java等)的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或专科生。
4 实施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案例教学从不否认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像关系代数、查询优化、数据存储、事务处理、并发控制等一些数据库技术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可另外开设一门课程供高年级学生选修,以弥补学生在数据库理论上的不足。
(2)注意教学内容特别是实验环节开发平台、工具和方法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与其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样,DBMS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和工具每隔几年就会更新换代,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教学。如以上案例采用GUI风格的C/S结构,若学生有一定网页制作基础的话,可改进为目前较为流行的Web风格的B/S结构。
(3)建立公平有效的课程考核机制,保证自学内容、实验环节的教学质量。自学内容可通过读书报告、论文、提问等方式加以考查;布置课程验收大作业时,应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既能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树立起完成任务的信心,更要积极鼓励程度较好的学生高标准要求自己。
5 结论
实践证明,“数据库原理”案例教学模式是一种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方法,由于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进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改变了以往混学分的思想,对这门课的认同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具体表现为:上课睡觉、缺勤的人少了,积极思考问题的人多了,学生作业的质量提高了,成绩上升了。另外,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大大加强了,教学相长得以充分体现,部分学生还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爱好,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其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本文获得“2005年全国青年教师计算机教育优秀论文评比”教学与研究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考试 改革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12.040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non computer professional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aching quality courses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this kind of curriculum reform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and the ability to adjust the classroom computer room, teaching methods and real-time interaction with the screen broadcast, will lecture and experimental fusion, the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fusion, using a variety of means of examination coverage of the whole teaching course, not onl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otivating students to learn, but also make the classroom lively and lively, good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 computer teaching; examination; reform; ability training
为了鼓励和督促学生通过课程真正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及应用的技能,许多任课教师倾注了大量心血,提出了很多方法和措施,值得我们参考。①②③④笔者认为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考试改革和教学改革必须同时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学院教务部门的支持下,笔者在讲授“Matlab语言及应用”课程中,对课程教学和考试方式进行了改革创新,现就有关教学实践的经历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问题分析
1.1 传统思想造成考试方式的固化
“笔试”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严格性的优势使其成为长期且普遍采用的考试方式。以至于造成很多师生固执的认为“只有笔试才是考试”。另一个原因,由于教师们普遍重视理论教学和熟悉笔试操作流程,使得即使在程序设计和应用类的课程考核中,也往往倾向于采用笔试来考核。⑤实际上,笔试的考核方式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政治类、原理类等课程中适应性更强。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又是教学的指挥棒,采用笔试考试直接导致了日常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会偏重理论讲授,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中客观上会造成实践教学的减弱。计算机程序设计应用类课程就是这样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的核心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或者使用专业软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电脑上独立操作实现专业所需的程序设计或者软件操作,而非演算纸上写出步骤或代码。显然,笔试的考核方式制约了这类课程教学过程,影响了教学效果。考察国外大学的课程考核形式,主要包括了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小论文、专题讨论、教师口试、答辩、小组研究项目、资料分析、课堂表现和社会实践笔记等等,他往往根据课程内容确定较为适合的考核方式。⑥这些考核方式都是值得我们参考的。开展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将有利于我们客观、合理和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知识掌握程度,进而调整教学思路和实践教学步骤。
1.2 社会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目的
当前“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下,获得学分、取得高分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一目的,真正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被大家严重忽视。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我校本专业免试推荐研究生时,入围的资格是考试成绩,复试内容是专业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在这一环节中,高分学生表现出较差的技能或专业素质的现象非常常见。在日常教学中,学校也往往过分重视分数的价值功能,特别是奖学金、评优等几乎完全看考试分数,使学生产生了“分数高于一切”,“考试分数高的才是好学生”等问题。客观上引导学生以考试成绩为第一,而并不关心是否真正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讲,上述做法严重削弱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在类似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很多科目中,笔试分数并不能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试成绩高也不能代表高的实践能力。理论上,切实开展专业教育、职业规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让学生知道每门课程在未来职业中的用途,这需要由每一位任课教师渗透到所负责的专业课程中,需要结合课程知识点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技能在未来的工作或研究中有什么用途。实际教学中,还可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来督促鼓励学生,如本文的方法。
2教考综合改革实践
2.1 考核方式
为避免学生平时疏于学习、期末恶补考试,使学习效果得到客观、公正评价,更为了鼓励学生真正学好技能,在“Matlab语言及应用”教学中取消原来的期末统一笔试,改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全程考核,将考核点设计为作业、小实验、讨论和课程设计等,表现为“考教融合”。在本门课程中,将成绩构成分配为期末程序设计考试成绩占40% ,平时实验成绩占30%,课后作业占20%,课堂讨论占10%的模式。
课堂实验和课后作业部分要求所有学生教学过程中同步完成,属于完成性考核。所有W生都被要求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点和技能。讨论部分和程序设计考试阶段是提高的部分,属于提高性考核,学生如果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在完成基本实验和作业的基础上,认真思考问题,上课积极参与讨论,针对问题提出更优方案,努力掌握软件应用技能,并在期末程序设计考试中顺利完成考题。讨论课的内容包括了如专业数据处理需求、特殊功能实现方法等广泛的扩展性内容,大家讨论给出程序设计方案和步骤,这能考察出学生的基本素质、思维能力和知识熟悉程度。在期末程序设计考试阶段,通常会设计包含了多个教学知识点的专业有关应用型程序设计题目,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在教学机房独立完成程序开发。这部分的考核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考核目标,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压力。但由于这部分比重只占总成绩的40%,也没有给学生过多的精神压力。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得学习过程丰满而充实。
2.2 教学方式
为了配合上述考核形式,需要深刻改革授课方式。在讲课风格上,尽量避免空洞的理论讲授,通过给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演示,使他们了解直至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在实践中掌握。在上课地点上,抛弃了原有的讲台和黑板,将授课地点从教室改到计算机室,学生每人一台电脑,既能观看教师演示,又能动手实践,还能随时与老师交流。在授课方式上,不再划分讲课学时和实验学时,将授课与实验融合起来,边讲边练边讨论。
具体操作,将每2学时的教学内容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屏幕广播方式,利用案例教学,为学生讲授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约30分钟),将空洞的理论性的知识点穿插到实践中,让学生看得见;第二阶段,学生独立练习前述教学内容(约30分钟),完成老师的演示内容,通过操作理解知识点;第三阶段,集体讨论,启发式教学,并采用屏幕广播方式,为全体同学重复解释教学难点,讨论知识扩展;第四阶段,布置需在课堂完成的与实验内容和课后思考作业,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实验需要当堂提交,不能按时完成的或完成不认真的,直接影响成绩评定;课后作业完成时间由学生掌握,按完成水平给出成绩。⑦
上述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轻松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觉得“每节课都在学习,每节课都是考试”。
2.3 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都设计到各个实验中,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基础的命令和方法,学生会在反复训练中掌握,结合专业需求理解,经过大家多次讨论后自然就可以熟练掌握。对于生僻复杂的知识点或模块,更没有死记的必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求学生在遇到或用到时,能知道其解决方案并能查找相应资料就行。关于教学内容,重点引入学科专业有关的应用内容和常用热门模块,不但使学生学有所用,还跟踪了知识前沿。
3教学效果分析
多轮的“Matlab语言及应用”教学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有选课学生都获得了学分,且都取得了良好以上的成绩,70%以上的学生在期末的程序设计考试中都能独立完成程序设计。与授课前相比,学生的编程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课程的学习主动性等方面均有所提高,两年的授课前与考试后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学生对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有好感的比例都是从约30%上升到约70%。编程基础较好的约20%的同学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后已经能够熟练掌握Matlab语言,在毕业论文和研究生阶段可以自由设计所需专业程序。考察2015、2016两年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中数据处理环节,50%以上学生采用了Matlab软件设计程序,包括自主设计和改造他人程序两种情况。上述教学效果完全达到了本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设置本门课程的目的。
4结语
从计算机语言应用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Matlab语言及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了教学和考试改革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得学生的素质得到较好发展,编程实践水平普遍提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一直采用的是小于20人的小班教学方法。在这种师生比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工作强度是可以承受的,学生发生抄袭现象也是容易被发现并制止的。非常明显,当学生人数增多时,这种教学方案会给任课教师带来很大负担。因此,不断完善教学和考试改革,使教学和考试体制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以满足优秀人才培养的需求任重道远,我们仍需不断努力。
注释
① 张贞贞,宋连公.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5):111-113.
② 金蓉,庄红,黄德生.面向能力培养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145-148.
③ 张居晓.提高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策略[J].计算机教育,2011(2):54-57.
④ 吴春明,邹显春,杜云.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240-243.
⑤ 刘智运.大学教学机制必须改革[J].教学研究,2011.34(3):9-11.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教学实践改革
在IEEE 计算机协会2004 年6 月的Comput ing Curricula Computer Engineering Repor t, Ironman Dr af t 报告中把嵌入式系统课程列为计算机工程学科的领域之一, 把软硬件协同设计列为高层次的选修课程。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嵌入式系统认证”课程目录包括实时嵌入式系统导论、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嵌入式系统工程训练课程。美国华盛顿大学嵌入式系统课程名称是嵌入式系统设计导论, 它基本包括了前面三门课程的内容。2006 年6 月,我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规范( 试行) ”中也将嵌入式系统列为计算机工程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
嵌入式系统产品需要设计者具有较强的综合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大的课程,既涉及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应用等硬件知识,又涉及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软件知识,其过程极其复杂、繁琐,对于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而言,开始学的时候往往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无从下手。因此,迫切需要在高校建立一个新的、基于先进嵌入式工程培养的、基于ARM技术和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教学课程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嵌入式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
由于高等教育提出朝着“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方向发展,培养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复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为了提高学生对外部变化的适应和反应能力,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设计和创新能力,以增强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后劲,各个高校都在加大课程重组和整合的力度,修改教学计划,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优化课程建设方案,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强化优势学科和打造学科品牌的目的。
实践教学是实现“做中学”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教学的实施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从简单、实用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与爱好。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和需求,生动地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加深学生对学习本课程必要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喜欢学习这门功课。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比如采用对比教学法:有些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强度。
(2)入门程序要直观、易懂、容易操作;使学生很快掌握软件的编辑、编译、链接、调试、移植等过程;掌握软件工程项目的概念。
(3)安排实用性强的实验项目,比如LCD显示、触摸屏、键盘等内容,并让内容与手机关联起来,使学生明白手机是如何工作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同时实施实例化教学方法,就是以实际产品(或者半成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从实际出发,采用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方式对方案进行设计测试,并在过程中对传统模式下的理论知识进行与时俱进的淬炼,努力使学生学习了一个例子,就掌握一方面实例的设计方法,学会嵌入式系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以实例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活动,涉及信息量大、知识点价值高、贴近实际应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在学期课程结束进行评价测试时,实例化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成绩和其他评测结果也好于传统模式下的结果。
(4)编写基于“做中学”理念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增加创新性实验项目,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要紧密结合科研、产品与社会应用实践,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新成果,积极开发综合性、设计型、研究型等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的比重,要围绕让学生自己以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分析、解决和实施等几个过程来展开。同时要紧跟时代的热点需求,以智能家电、iPad、PDA、GPS 导航等社会热点产品为CDIO的工程项目,使得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组成、开发过程及应用领域。
(5)网络教学模式的积极引入。制作课程的相关网站,通过编写教学课件、制作题库,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环境。网站已包括教学资源、网上教学、习题解答、疑难解答、最新留言、子程序库、教学体会、教学交流、学生心得等几个板块。通过和学生在课下互动,加深学生对课上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动性。并且通过网站建设也与其他高校及相关行业人士进行专业交流。
(6)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大赛及创新性试验计划。组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的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种相关的科技性设计大赛,根据学生完成实际项目的情况和大赛获奖情况,判断教学改革的成效,对根据结果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
(7)重新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建立以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相结合的模式,以实验考核为主;在实验考核中又以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成绩为主,通过观察学生所完成的实验内容、质量、正确性等,着重考核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作风,考核学生的设计方法和创新能力以及是否满足实验指标要求,期终考试则着重考核学生对原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王硕旺,洪成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116-119.
[2]陈春林,朱张青. 基于CDIO 教育理念的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94(1):30-33.
[3]黄智伟,邓月明,等. ARM9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1-4.
[4]张雯,高守平,等.应用型本科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04(18):39-40.
关键词:Linux;操作系统;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239-02
一、引言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核心专业课程,然而其理论性较强,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尤其是对多进程、多线程和内存管理等部分内容。由于Linux操作系统开源,以及良好的可移植性,可靠的安全性,已从最初的服务器领域。迅速扩展到互联网、嵌人式系统、桌面系统以及信息安全领域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人才市场对Linux系统管理和开发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对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生而言,学习好Linux操作系统,不仅有助于理解操作系统原理,还能提升学生编程能力,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或研究生阶段科研能力。广义的Linux操作系统学习涵盖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不仅包括常规意义上的Linux操作系统,还涉及Linux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基于Linux平台的软件开发、以Linux和开源软件技术为核心的各类IT解决方案等。本文主要探讨Linux操作系统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
二、Linux操作系统课程体系
文献5将Linux技术细分为9门课程,全面覆盖了从Linux技术基础应用到各类Linux技术高级管理和开发的各个层面。其中,教学目标方面,分为应用、管理和开发3类,教学层次上,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类。该课程划分非常详尽,然而过于复杂。为保证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笔者结合在二本和三本计算机相关专业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将Linux操作系统教学内容分为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Linux基础应用,第二部分是Linux应用编程,第三部分是Linux内核分析,第四部分是Linux内核编程。
1.基础应用。本部分主要讲解Linux系统简介和系统安装、Linux常用命令、Linux系统目录、Linux用户和工作组管理、Linux进程和日志管理、Samba服务器配置、Web服务器配置、RPM软件包管理等内容。
2.应用编程。本部分内容主要讲解Linux编程工具和Linux下系统调用编程。Linux编程工具:标准脚本语言Shell编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命令的组合、选择、循环语句、函数等。Linux下文本编辑工具vi和emacs、C和C++语言编译工具gcc、调试工具gdb、自动化编译工具make、版本控制管理工具CVS等;图形化界面集成开发环境QT简介。Linux下系统调用编程:如文件的基本访问函数如打开、读、写、查找、关闭文件、权限控制、获取文件信息等;进程系统调用如获取进程ID、不同的方式system、exec、fork建立新进程、信号机制、进程终止等;线程的建立、取消、退出、同步和互斥等;进程间通信操作如共享内存、信号量、消息队列、映射内存、管道、命名管道、网络通信Sockets等。
3.内核分析。本部分内容主要讲解Linux内核体系结构和Linux内核简介、Linux内核启动过程;Linux进程管理如Linux进程控制块PCB、Linux进程状态、Linux进程创建和进程调度策略等;Linux内存管理如MMU、Cache、内存加锁和保护、物理空间管理、内存的申请和释放、虚拟内存管理、Linux分页管理等;内核文件管理如Linux虚拟文件系统VFS、ext2和ext3文件系统、文件操作、proc文件系统等;Linux设备管理如字符设备管理与注册、块设备管理与注册、块设备的请求队列、设备驱动程序、网络设备等;Linux系统管理调用。
4.内核编程。本部分内容主要讲解Linux内核编译过程如内核目录结构、配置内核、编译内核、启动内核、查看内核状态等;Linux内核模块编程如内核模块实现机制、内核模块与应用程序的区别、内核模块编程简单实例、内核模块插入、查询、卸载等操作;内核驱动编程包括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驱动设备的注册与管理、驱动设备模块设计、编程、调试、编译、插入、建立设备、用户程序调用等。
三、Linux操作系统课程设置
由于Linux操作系统课程学习内容较多,且实践性比较强,学生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吸收和消化。可将Linux操作系统课程拆分成两门课程:Linux操作系统(上)主要讲解Linux系统应用及编程、Linux操作系统(下)主要讲解Linux系统内核分析及高级编程。此外,还可开设1~2个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
1.Linux系统应用及编程。可在大二下或大三上开设Linux操作系统(上),主要讲解Linux基础应用和应用编程。建议在学了C语言、操作系统、C++之后开设32~40学时(包括实验课8~16学时)。
2.Linux系统内核分析及高级编程。可在大三上或大三下开设Linux操作系统(下),主要讲解Linux内核分析和内核编程。建议在学了C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之后开设40~48学时(包括实验课8~16学时)。
3.1~2个课程设计。Linux操作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是学好这门课程的主要途径。可在大二和大三期间做1~2个与Linux应用编程和Linux内核编程相关的课程设计,如网络流量监测、嵌入式驱动程序开发等。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结语
本课程设置方案适合二本和三本计算机相关专业的Linux操作系统的教学,通过Linux操作系统的学习、不仅有助于理解操作系统原理,还能提升学生编程能力,提高未来就业竞争力或研究生阶段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文东戈,王旭.Linux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5):63-65.
[2]杨海鹏,魏巍.Linux操作系统的教学与实验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3):60-62.
[3]梁正平,纪震.高校Linux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5):87-90.
[4]应毅.针对实际应用的Linux实验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0):139-142.
[5]梁正平,申向军,洪皓.Linux创新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127-131.
关键词:职业教育;能力培养;项目教学;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计算机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自1998年开始试点,计算机专业是职业院校最先发展起来的专业,在2004年前后计算机专业的招生人数达到顶峰,在校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万人,是我省高职院校公认的大专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到社会上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从总体来看,社会上计算机类人才缺口很大,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8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50万人(其中高级人才10万人,中级人才25万人,初级人才15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
两者形成了矛盾,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毕业生在校期间学到的知识不能适应计算机行业的需求,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方面与计算机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2003、2004年我们通过对我院1998、1999、2000、2001级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了解到,毕业生反馈信息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学校学了很多的知识,但到了社会上什么也做不了,到用人单位应聘,学生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材料,没有工作经验,现场测试什么也不会做”。问题出在哪里?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和学生的信息反馈,我们发现计算机行业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项目开发能力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围绕这一问题我们举办了多次专题讨论会,分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要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知识结构上的不合理。
(2)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理论基础方面比较扎实,按理说也应当是用人单位的首选。但是不少用人单位反映,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虽然了解的知识很多,但是许多毕业生存在着动手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等问题。
(3) 通过企业调查发现,目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点: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另外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特征不明显,因而缺乏竞争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认真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 现行的教学计划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开设的课程多而且杂,大部分课程是一些“老”课程,知识过于陈旧。
(2) 教学方法也存在着问题,多数课程采用的是在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课后学生上机练习,虽然也反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但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现象还是非常严重。特别是在实践的内容和实践的方法上,过多强调的是书本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而忽视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3) 用人单位需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项目开发能力的技术应用型的人才,而我们的教学过程缺少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项目开发的实践环节,导致我们的学生既没有实践经验也没有项目开发的能力。
(4) 理论课和实践课分配不合理。虽然我们在教学中都在强调要注重实践、实训课的开设,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实践、实训课程的设置方面缺少科学性,只是把理论课程与实践、实训的课程简单的划定一个比例,
有些课程甚至统一规定理论授课和实践课各占一半。这样的分配原则是不合理的,因此所取得的实践、实训效果不会明显。
2职业教育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在这里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包括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等,教学改革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建立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是确保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对衡量一个教师的评价标准也由单一的教学能力水平转变成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要评价教师的应用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每一个教师都会受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的应变能力:计算机应用技术变化很快,开设的课程的内容也要不断更新,教师应不断吸收新东西,最好能把专业理论与当前的最新的应用技术结合起来。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能结合所教授的课程,系统学习,并亲自体验和参与项目开发和应用的全过程。
(2) 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必须要了解所教课程目前的应用和进展情况,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在讲课过程中尽量多联系实际,让学生明白所学内容具有的实际应用价值,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最终达到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自身学术水平要较高,而且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项目实践和开发经验。
(3) 教师的综合应用能力:在课程设计方面,根据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逐步减少以单一知识学习为目标的传统课程,逐步加强以岗位目标为特征的综合课程。以单纯理论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转化为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的新的授课方式。在教材的组织形式上也要逐步完成以内容体系相对独立的理论教材向综合性的面向工作岗位的过程化的教材转变。
3以项目教学为突破口,推进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
我们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过程中,以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深化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在改革的初期,根据我系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我们的教师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因为大部分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也没有项目开发的工作经验。2005年6月我系选拔了8名系里的青年骨干教师到北京、深圳、济南等有影响的大公司和培训机构学习和实践锻炼,参训的老师不仅学习知识,而且直接参与公司的项目开发,在项目开发中得到实践锻炼,如王德才、张成霞两位教师到深圳一家大型影视制作公司实践一个半月,他们参与了公司很多项目的制作,并且帮助公司策划完成了一些项目,得到了公司的高度平价。通过培训我们为实施“项目化教学”做好了师资方面的准备。
2005年9月开始,我们面向2003级学生实施分方向培养和“项目化教学”的试点。将2003级学生根据自愿的原则分为三个方向:动态网站设计方向、影视多媒体方向、多媒体技术应用方向。
3.1动态网站设计方向
该方向涉及的内容有C# 程序设计语言与基于C# 的.net framework程序设计、网站设计,在内容的讲授上紧紧围绕项目的开发需要,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用到哪些知识就讲哪些知识,本着够用为度的原则。该方向的学生先后开发的项目有购物网站的开发,网络搜索引擎网站的开发,网上电子交易系统与数据库系统开发等。我们要求每个同学都能独立完成项目开发的全过程,并且拿出自己成功的作品,项目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项目完成的情况确定学生的成绩。
3.2影视多媒体方向
多媒体技术方向的学期教学计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前10周划分学科进行能力培养,这些课程大部分是已经在前面开设过的课程,主要是强化各门课的应用能力。课程包括Photoshop、Flash、Premiere、AE和3D等;后7周实行项目化开发培养,主要分为3个大项目:二维动画项目开发、三维动画项目开发和影视动画项目整合开发。
影视多媒体方向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搜集影视动画、多媒体制作行业的典型项目案例,给同学们分析讲解,不求多但求精。要求学生必须高标准的完成,不要求以会做为目的,而是必须熟练地完成最终效果。通过反复训练,学生适应行业要求的信心大增,已经基本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3.3多媒体技术应用方向
多媒体技术方向开设Photoshop、CorelDraw、Flash、3DS Max四门课程。教学目的和宗旨是为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网络公司等计算机设计单位培养美工设计人员。教学对象为直接面临毕业的2003级学生。鉴于毕业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储备工作经验和技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共设计了三套方案,经过尝试与修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高职本科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
第一套方案,根据课程用途,设计多个项目。以项目为依托,主要讲解项目的制作流程、注意事项,把理论知识融入到项目的制作中让学生掌握。如平面设计课程分解为招贴广告、海报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封面设计、包装设计等六个项目。
第二套方案,在项目制作前,先通过案例讲解知识点,在案例进行到相当的程度后,再采用第一套方案。
第三套方案,在前两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项目化教学较为完善的方案。流程为,先呈现本门课程的总体框架,后采用案例展示,最后呈现项目。这种方式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良好,但需特别强调的是:(1)案例需要精心挑选,必须要在案例中融入所有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2)项目必须精心设计,囊括本课程所有的应用领域;(3)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丰富,能随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4)学习小组划分要充分考虑个性的差异;(5)鉴于课时问题,知识总体框架尽量简单明了。
经过尝试,发现第一套方案比较适合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只为了解项目制作流程的综合课程的大型项目的教学。第三套方案比较适合学生刚接触某门课程、单课的教学。无论何种方式,项目都必须精心组织。
经过项目化教学改革实验,我们对整个过程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参与改革实验的老师写出了情况分析报告,组织全系教师召开了教师经验交流和研讨会、学生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项目化教学分析报告,总结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开展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4教学改革成果
采用“项目化教学”的组织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反馈,“项目化教学”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学习的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2) 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主动学习的;
(3)“项目化教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2003级分方向培养、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改革试验的基础上,我们从2004级开始全面启动分方向培养、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改革计划。通过几年来实施项目化教学的过程,我们整个教学工作发生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着重谈两点体会:
(1) 用项目驱动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项目化教学中,要采用少讲精讲,用项目来拉动教学的教学策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都是挑选有代表性的例子(不一定在教材上)精讲,并且帮助学生分析它会用在什么地方,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而类似的例子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引导学生去学习相关的知识点,扭转学生被动参与学习的局面,使学生逐步完成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 项目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通过一年多的项目化教学实践,参训学生获得了扎实的职业能力,在就业招聘过程中,在和同类专业本科生的平等竞争中以过硬的职业技能而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器重。目前,参训学生有一部分能够顺利的闯进北京、深圳、广州、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就业。
4形成有特色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改革,我院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四个方案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1) 课程设置紧紧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对每个专业我们通过认真的分析和广泛的社会调查,确定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明确职业核心课程,围绕职业核心课程设置我们的课程体系,使每个专业的课程有比较明确的岗位目标,形成了每个专业鲜明的专业特色和目标定位。
(2) 在能力培养方面形成了项目化教学的培养模式。我们把课程教学计划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职业基础课程,没有明显的专业特征,计算机各专业统一开设,在第一学年完成,职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主要由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语言基础,计算机的组装维护课程,英语课程和计算机操作的技能课程组成。第二部分是计算机方向(专业)课程,这一部分有明显的专业特色,各个专业开设的课程紧紧围绕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第三阶段的岗位课程和项目课程打基础。第三部分是岗位课程,我们也称为项目开发课程,是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运用,在项目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项目的制作,这一部分是我们整个培养计划的关键,要求指导教师要认真选择合适的项目,对项目的完成所用到的知识要有一个概括介绍,引导学生初步进入到项目开发的过程中。
(3) 课堂教学模式和项目导师制教学改革初见成效。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通常我们的课堂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这已经不能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特点和发展要求,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在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我们的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完成了由传统的授课模式向项目、任务驱动的过程化教学模式的转变。并且每一位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社会的需求设计和开发1~2个综合项目。在最后学生的项目开发阶段,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师选择项目,全面实现导师制教学。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信息产业是当今世界第一大产业,计算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6个基本专业和3个特设专业归入计算机类专业,使全国高校相关的专业点数达到2481个。因此,研制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于提高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1. 面向专业类
本科生培养正逐渐实现在拓宽夯实基础的前提下,突出专业人才特色的策略。“十五”和“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研制的“专业规范”基本上都是面向专业的。现在要面向专业类,最关键的是解放思想,摆脱专业约束,站在专业类的高度去审视问题,包括师资专业背景、工程背景、专业知识领域、专业特殊实验及实验平台等方面的要求。其中,最重要、最困难的是搭建恰当的专业类平台,使得各个专业可在“类”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的特殊要求,并实现类和专业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简单地将几个专业标准“集合”起来。
专业类平台的建设以教指委制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基础,同时参考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采用的通用标准加专业类补充标准的做法,包括《计算机类专业补充标准》。
2. 体现基本要求
如何体现计算机类专业教学基本要求,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作为国家标准,需要体现专业类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关键词是“本科”和“基本”。通俗地说,高,不能“985、211化”;低:不能“职业化”。一是因为参与制定的主要人员多是工作在“985工程”、“211工程”大学和一些大型企业,有着很强的“985、211”情结,再加上“国家标准”的帽子,就容易倾向于“985、211化”。二是一批新建本科专业点仍处于从职业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的过程中,部分专业点虽然建起来了,办学条件、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很难说已经达到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标准应该能够有效地引导和促进新建本科专业点快速提高教学水平。
第二,不能将标准的内容限定得太死,要有利于专业特色的形成。我们的基本原则是,以“能力为要求,知识领域为建议,课程为示例”,不过多限制知识,特别是课程,给学科和专业留下充分的空间。首先给出能力培养的要求,再按照国际先进的描述体系,也就是知识领域(Knowledge Area)、知识单元(Knowledge Unit)、知识点(Topic)的架构描述计算学科核心知识体系,充分体现国际等效和我国的实际,引导人们考虑学科的本质和核心,改变人们习惯的、具有明显经验特征的、面向课程的教学计划设计与描述习惯。在这里,课程体系只作为示范性的例子。这样既规定了教学基本内容,又没把课程限制死,不仅可以使各个专业点按自己的特色设置课程,还能够较好地体现以知识为载体,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育。
第三,做到国际接轨。我国从2006年开始试点进行国际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前已有计算机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等15个专业类参与。2013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签约成员。因此,对计算机这样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础的工科类专业来说,保持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等效,就保证了国际等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最早参与这项工作的专业,我们充分地利用了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
3. 保障标准相容
首先,必须考虑与教指委先前研制的专业规范的相容。我们曾研制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等规范和指导文件,共约180万字。它们都是标准研制的重要基础,而标准则是这些规范和指导方案的浓缩形式,是其延续,是促进其推广和实施的“力量”。依据这样的原则,保持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相容和等效也就顺理成章了。
关于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等效性问题,可能有人担心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比较高,一些学校可能达不到要求。实际上,过去教指委在制定这些规范和指导性文件时,就考虑到计算机类专业的基本要求,同时考虑国际接轨。可能由于历史短、条件限制等因素,目前部分高校专业点教学可能还达不到要求,但要相信这些高校能完善自己的工作,使之达标。根据调查,近年来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能够较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4. 引导专业改革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我们力图从以下五个方面把握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给各个办学单位适当的引导。
(1)目标制导。目标制导(OBD,OBject Directed),又称为目标导向,强调培养目标对培养计划和教学活动的有效制导作用。所谓制导,就是要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要求”,再根据毕业要求的实现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活动,落实“最终能体现在全体合格毕业生身上”这一培养目标的基本属性。因此,各专业点的培养目标及其制定要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必须符合所在学校的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二是表达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竞争优势、毕业后5年左右事业发展预期;三是面向全体毕业生而不是面向优秀毕业生;四是要具体、能够分解落实,要作为教学活动的具体追求;五是要定期评价,且在评价中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六是要向教师、学生、社会公开。
(2)持续改进。标准引导高校建立持续改进(CQI,Continue Quality Improve)的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一是建立健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对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含实验大纲)编制、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实验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 等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和有效的监控,定期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二是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社会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等进行评价。三是建立健全持续改进机制,保证其有效运行,使质量监控与毕业生跟踪反馈结果及时有效利用,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保证人才培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3)产出导向。标准推崇产出导向(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学观念,引导教师追求教育教学活动在学生身上产生的效果,把课程评价的标准从原来的“教了什么”,提升到“学生学会了什么,会做什么”。强化毕业要求支持培养目标实现的意识,要求课程教学到考核都能够保障培养要求相关条款的有效达成,保证培养方案制定科学、实施有效。建立与毕业要求相适应的各项教学活动效果评价体系,而且这些评价体系要实用,最终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
(4)从面向学科走向面向社会需求。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入学率的提高只是表象,教育教学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变革。在精英教育阶段,高校浓厚的学科情结体现在本科生培养方案面向学科制定。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培养需要更多地考虑社会需求。目前,一些高校仍然面向学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导致了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的尴尬局面。为此,标准强调了面向社会需求的基本要求。
(5)能力导向。标准倡导能力导向(CCD,Capability Cultivation Directed)的教育,强调知识为载体、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观念。知识的快速增长和变化、未来实际问题的求解,都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地、灵活地、探索性地运用知识有效地解决问题,这就是能力,包括学习新知识、创新性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标准在毕业要求、知识领域选择上,把能力培养作为基本要求,引导高校把知识性教育变成能力导向的教育。根据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了解基础理论课程的作用,善于动脑、动手。标准强调重视思想和方法的学习,避免基于特定平台开设核心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对能力的具体解读,标准参考了教指委前期研制出版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构成与培养》。
二、标准的主要内容
1. 专业类描述
标准对专业类的描述,旨在引导各个专业点的举办者从认识专业开始,踏上面向社会需求办专业、理性办专业之路,探索如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而不是将学生限制在一个相对狭窄的专业内。
为此,标准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计算机类专业的主干学科统称为计算学科,涵盖了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标准在明确计算学科根本问题的同时,分别指出了各部分的核心问题,学科呈现的抽象、理论、设计3个形态,以及丰富的学科方法学内容(支持专业能力培养)等,为人才分类培养和能力导向教育提供引导。
关于计算机类专业的地位,标准指出:计算学科已经成为基础技术学科,计算已成为第三大科学研究范型,计算思维已成为现代人类重要思维方式之一等;关于计算机类专业的作用,标准指出:计算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其应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关于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标准指出:本专业类人才培养呈现出大规模、多层次、多需求趋势,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是一个供需两旺的专业类。不同类型人才培养应面向不同问题空间,需要强调不同的教育策略,同时体现计算学科“抽象第一”的基本教育原理,消除专业类人才培养目标趋同、课程体系同质化的现象。
2. 培养目标
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我们对专业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这样考虑的:面向专业类;面向研究、工程、技术、应用需求的各类人才;强调最基本的要求;描述要简洁明了。
标准关于专业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表达,除了明确要求遵守法律法规、强化社会和环境意识、强调团队合作能力、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等外,还要求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具有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运用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在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
3. 业务方面的毕业要求
标准关于大学生的毕业要求是全面的,其中关于业务方面的要求有4条:
(1)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2)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经历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3)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工程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
(4)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4. 教师背景和水平要求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标准要求教师具有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习经历,具备与所讲授课程相匹配的能力(包括操作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承担的授课任务限定在合理范围内,保证在教学以外有精力参加学术活动、工程和研究实践,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讲授工程与应用类课程的教师具有课程相应的工程背景;承担过工程性项目的教师需占有相当比例,并具有与企业共同工作的经历。
全职教师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具有与承担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能力,掌握所授课程的内容并能按照毕业要求、培养目标实施教学;参与学生指导,结合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参与培养方案的制定。
5. 知识体系与课程
标准定义计算机类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的基本策略是:能力是要求,知识领域是建议,课程是示例。
一是构建专业类平台。除了社会、经济、法
律、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外,标准把学科基础知识作为专业类知识体系的必修内容,覆盖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等知识领域,包括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基本技术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在软硬件设计能力、计算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给出专业特殊要求的必修内容。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包含数字电路、计算机系统结构、算法、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智能系统、系统基础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将基本原理与技术用于计算学科研究以及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能力;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包含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软件过程与管理等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将基本原理与技术用于对复杂软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验证、确认、实现、应用和维护,以及软件系统开发管理等能力。
6. 人才培养多样化建议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培训师;就业指导
一、困境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现阶段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已经由专业设立之初的供不应求、高质量就业转为就业困难、就业质量难以保证。以笔者为例,笔者1999年稀里糊涂考进某省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学习时,尽管成绩一般、缺少特长,但仍然能够进入某老牌省属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系担任教师,因为那时扩招、各高校纷纷建立教育技术学专业伊始,正是用人之际,自然好就业。到如今,非但大学教不了,连进中学教书都困难。如此困境,相差悬殊,究是为何?首先我们要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通过查阅我国多数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方案我们不难发现,现阶段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大致有如下5个:
(1)教育技术理论方面:主要侧重于教育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工作。
(2)信息技术教育:担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和企业培训人员。
(3)影视媒体创作:在各中小型电视台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创作工作,或在一些私营影视公司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工作。
(4)教育软件工程:在社会各个领域从事设计、开发和管理教育软件、教育资源、教育平台和教育游戏软件。
(5)现代远程教育:在网络学院、电视大学、函授学院、企业等单位承担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开发、学习支持帮助及维护等服务性工作。
上述5个方向设立之初,较好的反应了社会需求,也能够体现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优势。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专业的不断细化和时间流逝,这些传统的教育技术学本科生专业的优势就业渠道已经人满为患、日趋饱和,留给后来的毕业生就业门路几近窘迫、无路可走。但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近3年我校该专业毕业学生186名,38名能力较强的毕业生能够考入中小学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为企业员工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各级电教馆工作的学生几乎没有,还有极个别的学生从事了影视媒体创作或者教育软件开发的工作,部分考试发挥较好的就读本专业或其他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几近半数的毕业生不能再本专业或行业内就业。这既反映了我们专业培养计划的失效,也不能够真实体现专业发展的前景和魅力,更对学校的招生和学生的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二、析因
造成困境的原因一方面是前面已经讲到的外部环境问题。但单单就教育技术学这个专业而言,又可以分为专业原因和人的原因两方面。一方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属二级学科、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应用性专业,学科的历史、广度、深度不够,对于专业长远的发展、应用和学生的成长、就业缺少足够的规划设计和宣传推广。其他诸如机械制造、土木工程等等专业行业建设发展的深度、广度都比较成熟。这是专业的原因。另一方面还存在学生学艺不精和教师教授不细。有人将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的学生称为“万金油”,说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学而不精,无一专长。话虽尖锐了一些,但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目前多数院校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基本上都具有这一特点。在计算机能力方面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电子技术上不如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在教学的基本技能方面不如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影视节目制作方面不如影视专业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结果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失去了竞争能力,造成就业困难。这个当中除了个别学生学习不努力、积累较少以外,也有专业设置的问题。太多东西要学,所花时间和精力有限,自然只能泛泛而已,比不过人家术业专攻的。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教师身上,学科中的新技术、新理论的更新,甚至部分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师资本就是稀缺资源。
三、解困
尽管由于之前讲的种种原因造成了一段时期内,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困局。但笔者发现相对于当前学校教师相对饱和、入职条件高、难度大的困境,广大培训机构、民营学校和各大企业内训中培训教师的需求大、准入门槛低、市场前景广阔,只要积极引导、切实投入、加以时日,广大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就能从培训师这样一个岗位找着既对口、又轻松,并且发展前景可观的工作平台。
(一)什么是培训师?
培训师是指根据市场发展状况和企业自身需要,运用现理念和手段,策划和实施培训项目,并从事培训咨询和教学活动的人员。培训师在市场上主要分为两类:企业培训师(TTT)和职业培训师(PTT),他们的主要职责和特征有:
(1)产品培训课件的制作、宣讲,对客户进行产品知识培训、答疑;
(2)擅长领域广泛,比如: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建立和企业内部流程改造、沟通学、LT思维管理、头脑风暴、企业教练、执行力提升、团队激励和个人激励、个人职业生涯开发和规划、成功学、巅峰潜能销售等;
(3)专业、高效、形象气质佳,能对客户产生一定或者强烈的思维冲击和洗礼,帮助客户有效提升进步;
(4)能适应经常出差讲课。
(二)培训师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1)在特定、专长领域内不断学习研究,根据市场需要设定系列培训课程;
(2)根据不同行业、公司的培训需求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课程的开发和调整;
(3)运用各种培训方法和培训工具,讲授培训课程,实现培训目标。
(三)如何将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成为优秀的培训师?
(1)增加企业培训课程设计等相关学习课程;
(2)注重学生教师普通话、备课、教学等教师基本素质培养;
(3) 加大学生培训设计、教学实践能力的实训;
(4)打破学生一定要考编、稳定等固有“铁饭碗”就业思路的局限;
(5)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帮助学生结合专业、兴趣、特长合理设计学涯和生涯;
参考文献:
[1] 胡乡峰,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探析,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8)
[2] 胡凡刚,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困境及应对策略,当代教育论坛,2004(9)
[3] 刘志翔, 祝娟, 戚国银,浅析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教育技术专业发展,科技信息,2008(11)
[4] 孟亚玲, 魏继宗, 解文元,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电力教育,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