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7: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应收账款能力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应收账款 因子分析法 分析框架
应收账款质量的好坏将影响企业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的实现以及营运资金的利用效率,企业应当加强对应收账款质量的监控,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建立企业应收账款质量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体系,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信用管理与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设计
(一)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从应收账款的规模及发展趋势、流动速度、坏账损失可能性等方面考虑,选择以下10个指标来构建应收账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坏账准备率=坏账准备金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所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占应收账款余额(未扣除坏账准备,下同)的比率,从一定程度上衡量了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可能性的大小。比率越高,说明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越大,应收账款质量越差;反之,则应收账款质量越好。
2.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反映应收账款的流动速度。周转率越大,说明流动速度越快,应收账款质量越好;反之,则质量越差。
3.其他不重大应收账款比率=其他不重大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企业的应收账款按照信用风险的大小可以分为: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账款、单项金额不重大但组合信用风险较大的应收账款以及其他不重大应收账款。该指标从应收帐款的集中程度出发,结合客户的资信状况,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存在的信用风险的大小。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越分散,信用风险越小,质量越好;反之,则质量越差。
4.呆账率=呆账期末净额÷应收账款期末净额。呆账指资产负债表日应收账款账龄在三年以上而未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部分。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回收的可能性非常小,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全额计提坏账准备,但是在我国,很多企业并未这样做。呆账在应收账款净额(扣除坏账准备,下同)中所占的比率越高,企业的应收账款质量越差;反之,则质量越好。
5.一年内应收账款比率=一年内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账龄在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通常回收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有必要了解一年内应收账款占总应收账款的比率。该比率越高,说明应收账款的质量越好;反之,则质量越差。
6.前五名应收账款比率=前五名债务人所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大小。如果前五名应收账款所占比率较高,说明企业的应收账款集中度高,相应地风险也将受少数客户影响较大。因此,该指标值越大,应收账款信用风险越大,质量越差;反之,则应收账款质量越好。
7.一年内应收账款增长与总应收账款增长比=一年内应收账款增长率÷总应收账款增长率,反映一年内应收账款在总应收账款中所占比率的发展趋势,从动态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如果指标值大于1,说明一年内应收账款增长比总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快,在总应收账款中所占比率在增大,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在减小,质量在变好;反之,则说明应收账款质量在变差。
8.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流动资产期末余额,反映应收账款的规模,从一定程度上衡量了应收账款流动快慢以及企业资金利用效率。当应收账款流动速度较快时,资金利用效率较高,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规模较小;相反,如果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占款较多,则很有可能是由于其流动速度太慢以及资金利用效率太低所导致的。因此,该指标值越大,应收账款质量越差。
9.应收账款增长与流动资产增长比=应收账款增长率÷流动资产增长率,反映应收账款规模的发展趋势。如果指标值大于1,说明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快,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在增大,企业发生资金困难的可能性在增大;反之,则企业发生资金困难的可能性在减小。因此,该指标越大,应收账款质量越差。
10.应收账款增长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比=应收账款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该指标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应收账款规模的变化。如果该指标值大于1,说明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主营业务收入中应收账款的比率在增大,同时收入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大;反之,则收入的不确定性在减小。因此,该指标值越大,应收账款质量越差。
以上一年内应收账款增长率=(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其余增长率的计算可依此类推。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按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的分类标准,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 43)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搜集了这些公司2011年应收账款的相关数据,剔除掉存在部分缺省值的样本后,一共剩余36个样本。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CSMAR)。
(三)指标的一致化处理
上述10个指标中有6个(坏账准备率、呆账率、前五名应收账款比率、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应收账款增长与流动资产增长比、应收账款增长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比)与应收账款质量呈反向相关,即为逆向指标。因子分析法要求所有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因此在进行分析之前,需要进行一致化处理,将这6个指标转变为正向指标。
本文采用的一致化处理方法如下:坏账准备率(ZA1=1-A1);呆账率(ZA4=1-A4);前五名应收账款比率(ZA6=1-A6);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ZA8=1/A8);应收账款增长与流动资产增长比(ZA9=1/A9);应收账款增长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比(ZA10=1/A10)。
二、实证结果
本文先采用EXCEL2003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分析,计算出各个指标值(限于篇幅有关实证结果的数据图表均略,编者注),并对逆向指标进行一致化处理,然后将其导入SPSS 16.0中进行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过程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方差极大法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回归分析法计算因子得分。由此获得因子得分函数,然后将各个指标标准化后的值代入函数中,计算每个样本在四个公因子上的得分,最后以公因子旋转后的总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样本的综合得分并对其进行排名。
有关因子分析比较重要的几项结果:KMO和Bartlett’s检验,用于检验数据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其中KMO检验值为0.574,处于0.5-0.6之间,表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但并不是非常适合;Bartlett’s检验的伴随概率远小于0.05,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综合两个检验的结果,本文认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有关各个因子的总方差贡献率,可以看到前四个因子累计的总方差贡献率达到83.375%,表明这四个因子可以解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第四个因子旋转前的特征值为0.906,旋转后的特征值为1.452,大于1。
通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因子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指标的信息:坏账准备率(0.968)、一年内应收账款比率(0.960)、一年内应收账款增长与总应收账款增长比(0.829)、呆账率(0.675)。上述四个指标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大小,因此第一个公因子可以称为坏账可能性因子。第二个公因子主要包含了以下两个指标的信息: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0.964)和应收账款周转率(0.933)。这两个指标是衡量应收账款的规模及流动速度,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角度衡量应收账款流动快慢,因此第二个公因子可以称为流动性因子。第三个公因子主要包含了以下两个指标的信息:应收账款增长与流动资产增长比(0.909)和应收账款增长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比(0.753)。这两个指标均用来衡量应收账款规模的发展趋势,因此第三个公因子可以称为规模趋势性因子。第四个公因子主要包含了以下两个指标的信息:其他不重大应收账款比率(0.733)和前五名应收账款比率(0.709)。这两个指标均从应收账款的集中程度来衡量其信用风险大小,因此第四个公因子可以称为信用风险性因子。
根据四个公因子在各个指标上的得分,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因子得分函数:
F1=0.313A1-0.045A2+0.138A3+0.312A4-0.034A5+0.132A6-0.084A7-0.053A8-0.258A9-0.152A10
F2=-0.071A1+0.488A2+0.165A3-0.074A4+0.105A5-0.059A6-0.008A7+0.563A8+0.027A9+0.096A10
F3=-0.087A1+0.008A2-0.037A3-0.069A4+0.196A5+0.447A6-0.148A7+0.058A8-0.006A9+0.629A10
F4=-0.08A1+0.01A2+0.389A3-0.099A4+0.557A5-0.177A6+0.51A7+0.194A8+0.074A9+0.161A10
以四个公因子旋转后的总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得出以下综合评价指标为,FAC=0.336 89×F1+0.195 92×F2+0.155 69×F3+0.145 25×F4 。
计算综合得分时,先将各变量的值进行标准化后,代入上述因子得分函数,便可求出每个样本在四个公因子上的得分,然后再将分数代入综合评价指标函数,即可得出综合得分。
本文采用上述计算方法得出36家公司中前三名的综合得分和排名为: 新安股份(综合得分0.754 9);金路集团(综合得分0.709 5);华鲁恒升(综合得分0.555 4)。
三、分析
本文建立了由10个指标构成的应收账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的综合质量情况,选取的10个指标大致反映了四个方面的信息,因此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1.坏账可能性因子:包括坏账准备率、一年内应收账款比率、一年内应收账款增长与总应收账款增长比、呆账率。这四个指标反映了现存应收账款的结构,如: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所占比率、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所占比率、呆账所占比率等,从多个角度衡量了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
2.流动性因子:包括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前者是静态指标,反映现存应收账款的规模;后者是动态指标,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的流动速度。两个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应收账款流动速度快时,意味着其转变为现金的速度较快,应收账款的规模应该相对较小。如果应收账款规模过大,有可能是因为其流动速度较慢而导致大部分资金滞留在应收账款上。因此,这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反映了应收账款的流动性。
3.规模趋势性因子:包括应收账款增长与流动资产增长比和应收账款增长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比。这两个指标在现存应收账款的基础上,考察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动态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应收账款质量状况。
4.信用风险性因子:包括其他不重大应收账款比率和前五名应收账款比率。这两个指标从应收账款的集中程度出发,结合客户的资信状况来考察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大小。
本研究的最终结果是36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的综合得分和排名。从排名情况来看,股票被ST(证券交易所对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的7家上市公司中,除了ST合臣的应收账款质量排名比较靠前(第6位)外,其余6家公司基本都排在倒数几位,尤其是股票被*ST(退市风险警示,一般针对股票被ST后财务状况持续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司,几乎排在最后几位。这个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虽然应收账款在公司总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其综合质量与公司整体经营业绩,尤其是实际盈利能力是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因此,企业要想将账面的收入变为实际实现的收入,加强自身的实际盈利能力,必须充分重视并花大力气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四、结语
本文在建立应收账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36家上市公司2011年的应收账款综合质量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其综合排名。从排名的结果来看,应收账款的综合质量与企业的整体业绩,尤其是实际盈利能力应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在本文的基础上去做更加具体和深入的分析。此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涉及到信用管理、应收账款融资、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广泛内容,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没有述及。如果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加入适当的定性分析,提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将会使得整个研究更加综合和全面。
(作者为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丁金彦,徐文学.应收账款质量评价及管理[J].北京:商场现代化,2007(3):98-99.
[2] 王竹泉,路万忠.应收账款分析评价的方法及指标体系[J].北京:经济管理,2000(4):31-32.
[3] 蔡香梅.企业应收账款质量评价的因子分析法[J].武汉:财会月刊,2011(33):49-52.
[4] 荀爱英.我国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质量现状[J].北京:会计师,2007(6):36-42.
[5] 赖泳杏,冯绍金,王虹.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质量的评价及优化[J].北京:商场现代化,2010(23):150-151.
[6] 丁金彦.我国上市公司两项资金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南京:江苏大学硕士论文,2006.
[7] 任晓敏.企业资产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J].武汉:财政监督,2007(3):20-21.
[8] 于言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06-03-01.
关键字:企业 应收账款 管理 加强 途径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时应向客户收取的期限在一个营业周期内的贷款及代垫款项。应收账款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销售能力起着积极作用,但应收账款毕竟是企业拥有的一项重要资产,过多的应收账款必然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不仅不利于企业资金的流动,增加企业的经济压力,有的甚至会变成坏账,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商业竞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扩大商品的销售,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商品在市场的占有率而采取的措施如:赊销,这种信用业务的实质是一种商业信用。商业竞争是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商品的销售和收款的时间不一致造成的企业应收账款,这种应收账款不属于商业信用。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以上两个主要原因其实质都会引起企业的资金垫支,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回笼,提高了市场占有份额的同时,给企业带来的经济负担也是非常大的。这就使得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成为企业经济管理的又一重点。
二、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应收账款是企业现金的一部分,高额的应收账款必定大大减少企业的流动资金,使企业的资金周转发生困难,长期以往,企业必定会被高额的应收账款拖跨,最终倒闭,退出市场。应收账款是企业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但往往造成现金不足的问题。例如我国许多企业,包括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经常出现利润可观,账面状况不错,但现资十分匮乏的局面。
另一方面,应收账款演变成为坏账,将对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由于企业盲目的地扩大市场份额,以应收账款的上升来赢取销售业绩,但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却处于疲软状态,使得许多应收账款逾期逐渐演变成为坏账,收回无望,有的企业不得不变卖固定资产以周转,来弥补应收账款的流失对流动资金的影响。
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途径
1.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
所谓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就是在应收账款发生之前,对即将发生的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审核、控制,以最小的应收账款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在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管理时,首先要对销售涉及到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例如销售人员的资质、对客户的资信等级等要先进行评估,在确定商务活动具有可行性后,要根据销售人员和客户的不同等级进行应收账款的限额,对于超出限额的部分要及时上报上级部门,得到上级部门的批示后,才能进行交易合同的起草与协商。在签订合同时,要对销售人员进行责任划分,在完成销售任务时要负责应收账款的回收。而且合同要素要齐全具体,特别的客户资料、收款期限、违约责任等进行明确立项,以规范统一的合同来保障企业与客户的合法权益。
2.加强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
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就是应收账款在发生后,货物进入客户手中,而账款未进入企业账下的这一阶段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是由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进行管理的。财务部门负责数据传递和信息反馈,业务部门负责客户的联系和款项催收[1]。因此,在对应收账款进行事中管理时,财务部门定期进行应收账款的财务整理,并将其结果以对账单的形式通知客户,一方面避免销售人员弄虚作假,另一方面能够与客户就应收账款进行认定,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协商解决,为应收账款的收回作好铺垫。而业务部门则有必要与客户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一旦发现客户出现异常反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并提出针对性补救措施,及时发现客户的违约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应收账款的损失。无论是财务人员还是业务人员,其工作都直接受到企业管理层的指导。这就需要管理层要以法律为依据,制定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收款政策、建立信用管理部门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将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转移、化解,增加流动资金的流动形式,尽可能地减少流动资金的沉积。因此,在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中,企业的管理层要学会应用国家有关法律来尽量减少坏账损失的风险。应收账款的事中管理还要实行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将 “应收账款回收率” 直接与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和单位的经营承包考核挂钩,实行责任管理,树立高度重视意识。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明确责任人,引入激励机制,实施奖惩措施,企业可以将欠款回笼作为考核有关部门及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并建立指标考核体系,根据指标完成情况与相关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2]。
3.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就是在应收账款收回后,对应收账款发生的整个过程进行相关分析、评价,重新审视客户的信用等级,补充客户的信用档案,制定适合的信用政策。
3.1财务部门利用财务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收账成本与坏账损失和机会成本,为企业确定新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等提供依据,建立适合企业的收账制度。对已经核销的坏账仍要进行专门的管理,要在应收账款明细账和备查账中清晰地记载坏账的核销情况。对于以后又收回的坏账,要清楚地记账,因为这反映了客户的信用。
3.2 加强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企业应该对业务人员开展必要的业务知识和能力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收账方法和技巧,面对不同的客户、场合采取不同的方式,达到较好的效果。基本宗旨是:业务人员可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手段,既要尽量减少损失,又要尽可能维护与客户的良好信用关系。
3.3 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正确决策、管理科学是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工作能力。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懂得财务知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充分运用这些知识,减少应收账款的风险和损失。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规避;
abstract:accountreceivableiscreditorsrightswhicharisefromsellinggoodsandofferingservice,essentiallyitisacommercialcreditprovidedforcustomers.ononehand,theformofaccountsreceivablearefavourabletopromotesales,reducestock,andaswellasimprovemarketcompetition.ontheotherhand,therewillbeahighreceivablesriskconfrontedbyenterprisebecauseofkindsofuncontrollablefactors.thereveibablesriskisdefinedasuncertaintyforthebadbebt,whichwillinfluencetheprofitinthelongtermwithloanhardtoberecalled.thereceivablesriskobjectivelyeists,whicheertsagreatimpactonfinacialsituation.onlyiftheenterprisereasonablelyanalysesandtakesaversionactionitcanfullytakeadvantageofaccountsreceivablebenifits.thispaperintheanalysisoftheaccountsreceivablearisingfromthemainrisk,riskanalysis-to-businessaccountsreceivable,accountsreceivablemanagementforenterprisesthateisttoeploretheissuesandputforwar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topreventandmanage.
keywords:accountreceivable;receivablerisk;accountreceivablemanage;riskaversion
前言: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主要流动资产之一,对其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激烈的白热化,企业为了稳住自己的销售管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常常需要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这样就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且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能否按期顺利收回应收账款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现金流量周转速度,如果不引起重视可能会导致企业难以持续经营。因此,加强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
(一)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市场一份子的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常常采用赊销手段来壮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尤其是在市场疲软、银根紧缩、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对企业销售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促销作用。在这种销售策略的推动下,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经营的危险性与日剧增。
(二)企业内部的原因
第一,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清。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经济合同和相关的档案数据保管不完善,是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重大缺陷之一。
第二,指标体系不科学。企业在设置考核指标时,往往过分强调产值、收入和利润指标,没有对应收账款的回笼和存货占用资金的情况进行考核,导致经营者盲目地追求产值、追求收入、追求利润,而对应收账款却无人问津。
第三,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企业在建立信用关系时,常常忽视对客户资信的调查了解,在进行业务来往时,采用先交货后收款的方法来盲目地追求市场占有率,从而为应收账款的发生和回收带来了风险。
第四,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清欠手段单一,办法不多,力度不够。首先,没有定期对账,造成时效中断;其次,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未能很好地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最后是有关责任人责任心不强,收回收不回不关自己的事,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二、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一)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随着销售的增加,应收账款不断膨胀。应收账款的增加直接影响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如有大量的应收账款不仅削弱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而且随着现金流量的减少,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使得一些单位虽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但却有利润、无资金,账面状况不错而资金匮乏,进而引发财务危机。
(二)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如果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过大,其实现的利润就会包括大量的应收账款,尤其是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致使企业存在利润风险。
三、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一)实行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与动态管理
对应收账款实行计划管理,有助于应收账款能够按着企业希望的目标逐渐回收,达到减少应收账款、增加企业现金流量的目的。因此企业在下达每年的年度预算时,对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和回收期都设定了一个相对积极的计划数,使企业的销售策略和回收策略都围绕这个计划数进行,即在产品走俏时,赊销规模从紧;产品疲软时,从宽;资金紧张时,从严;当赊销规模接近警戒线时,应断然采取措施,暂停赊账业务。
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是企业对应收账款实行随时跟踪,并根据应收账款发生时间长短,定期对欠款客户、欠款金额、逾期时间等进行列表排队、账龄分析和分级管理,及时调整收账策略与方案,达到减少坏账损失目的的一种方法。通过分级管理,有利于清晰地了解每笔应收账款的实时状态,使管理更加有针对性,应收账款的额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按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企业业务往来中,有商品赊销就存在坏账风险。为了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且坏账发生时不至于引起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的困难,就要预先按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在坏账实际发生时,再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提取坏账准备金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1.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是依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来分段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促使企业采取有效的积极措施。
2.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3‰一5‰计提坏账准备。在此方法下各年度末的坏账准备余额和应收账款余额相配比,保持一定的计提比率,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其净额计入资产总额,避免了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
3.赊销。百分比法。赊销百分比法是指坏账损失的产生与赊销业务直接相关,坏账损失的估计数应在赊销净值的基础上乘以一定比率来计算。赊销百分比法的基础是赊销净额,它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数字,以其为基础计算出的坏账损失估计数也是时期数,即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方法,为企业今后的顺利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三)实行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将“应收账款回收率”直接与单位职工工资收入和单位的经营承包考核挂钩,实行责任管理,树立高度重视意识,将应收账款的管理由财务部门、营销部门共同完成,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辅助应收账款的回收,从而形成一种清晰的权利、责任关系。
建立应收款挂账审批制度,实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办法,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明确责任人。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情况,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超过审批权限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
建立营销责任制,引入激励机制,实施奖惩措施。企业可以将欠款回笼作为考核营销部门及营销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并建立指标考核体系,根据指标完成情况与营销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
(四)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确定赊销规模
引入客户信用管理机制,对拟赊销的客户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誉等进行深入地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来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同时根据不同用户的信誉等级差别,结合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需求状况及趋势变化等,合理确定每一个客户的销售政策。对于资信差的客户采用现款交易,对资信一般或者较好的客户在现款不被接受的情况下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对于资信好的客户则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但在期限和累计金额上要有明确的规定。
(五)实施积极风险转移机制
对部分不能收回的账款可实行风险转移:首先可以采取资产流动性上的转移,即将应收账款转化为流动性和索取权更强的应收票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坏帐损失的发生;其次是对象上的转移,以其应收账款的部分或全部为担保品,在规定期限内向金融机构借款,也可以将应收账款全部出售给金融机构,这样就将应收账款回收中存在的风险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了金融机构;最后还可以实行方向上的转移,当发现应收账款很难收回时,我们可以灵活处理,从客户手中购回自己需要的资产,以抵补这部分应收账款,即企业可以将这部分应收账款看作是事先预付给客户购买资产的款项,实现了应收账款方向上的转移。这样就把不能收回或收回希望很小的应收账款进行了有效地转移,从而避免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和经营危机。
结论:综上所述企业经营者对应收账款通过正确、科学地分析,采取一切积极可行的策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规避应收账款风险,逐步减少企业的应收账款,以期加速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现金流量,减少坏账损失,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从而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轨。
参考文献:
1黄明川.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及管理.商业会计,(7):
2乔秀霞.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的途径.经济师,(6)
关键词: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贷方发生额
一、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含义
(一)应收账款的含义
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由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而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含义
资产周转是以货币形态开始,最终再回到货币形态结束为完成一次周转,即资产周转一次是以回归至货币形态为标志。应收账款周转率衡量的是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在一个会计年度中转换为现金的次数。
二、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缺陷
(一)现行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公式
学术界以及实务界认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指标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扣和折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年末余额)/2。
(二)现行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缺陷
我认为该指标存在以下缺陷:
1、应收账款与赊销收入净额不一定对应
对于需要征收增值税的单位,比如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收到的应收账款中包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而赊销收入净额中不包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这样,对于需要征收增值税的单位,可将前面计算公式改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1.17/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假设增值税税率为17%)
2、该指标无法反映应收账款周转的速度。
应收账款周转率衡量的是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在一个会计年度中转换为现金的次数。现行计算公式中的赊销收入净额仅仅反映的是本期发生的赊销收入,这与转换为现金的应收账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假设A企业年初应收账款为0元,本期实现了赊销收入50000元,本期没有收回应收账款。此时,应收账款周转率=50000/(50000×1.17÷2)=1.709,应收账款周转率大于0,计算结果表明本期收回了应收账款。而事实上A企业并没有收回应收账款。这样,用此公式的计算结果并不能反映企业是否收回了应收账款。
三、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改进
(一)改进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
对于应收账款来说,其“周转”应当是指企业的经营已经完成了从“应收账款”到“现金”这一环节的转换,也就是说,完成了应收账款的周转任务的资金数额应当是“已经收回了的应收账款”,而不是本期发生的净赊销额。
根据上述分析,我认为,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公式应改写为:应收账款周转率=收回应收账款收到的现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收回应收账款收到的现金=应收账款的贷方发生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我们看一道例题:A公司本年实现赊销收入10000元,应收账款年初余额为3000元。(假设该单位需要征收增值税)
我们分三种情况讨论不同公式计算下的应收账款周转率:
(1)本年收回应收账款金额小于赊销收入净额时。假设本年收回应收账款5000。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000-1000+10000×(1+17%)+3000]/2=8350(元)
按原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10000/8350=1.20
按改进后的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5000/8350=0.60
(2)本年收回应收账款大于赊销收入净额.假设本年收回应收账款11700元。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000+10000×(1+17%)-11700+3000]/2=3000(元)
按原计算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10000/3000=3.33
按改进后的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11700/3000=3.9
(3)企业没有收回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000+10000×(1+17%)]/2=7350(元)
按原计算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10000/7350=1.36
按改进后的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0/7350=0
可见,两种公式的计算结果存在着差异,按改进后的公式计算的结果更能很好地反映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按原有公式计算,第三种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要大于第一种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就是说企业没有收回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要大于企业收回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这明显与事实不符。现有的计算公式只能在第二种情况下,也就是当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增加额与回收的应收账款数额差异不大时,现有的计算公式才能反映出企业的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而当企业的应收账款发生异常的波动,比如,本期没有收回应收账款,现有的计算公式可能歪曲现实情况。因此,为了很好地应用改进后的公式,需要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上披露“本期收回的应收账款”这一数据,以便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这一指标。改进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使会计信息质量更加相关和可靠。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应收账款质押;现状分析;风险分析;控制
应收账款质押是应收账款融资方式的一种。是指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合同。以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品。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和信贷限额条件下,采取随用随支的方式,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短期借款的融资方式。200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物权法》第223条扩大了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明确规定在应收账款上可以设立质权,用于担保融资,从而将应收账款纳入质押范围,这被看作是破解我国中小企业贷款坚冰的开始。
一、我国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现状分析
应收账款质押担保在许多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融资体系中已占据重要地位。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颁布了《2001年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应收账款让与公约》。各国商业银行还专门成立了应收账款担保(保理)联盟,制定共同的规则。促进应收账款融资。例如,美国《统一商法典》(UCC)建立了高效的动产担保制度,成为美国动产担保的核心法律,包括应收账款在内的动产质押融资已经占到了中小企业融资的70%。加拿大于20世纪60-70年代仿效美国UCC第九章建立了本国的动产担保法律制度。国际经验表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相关法律的完善进程是一致的。《物权法》之前,由于抵押融资主要依赖和参照《担保法》和《合同法》等法律的相关规定。相应地,应收账款质押业务的开展也需要在此框架下讨论其可行性。长期以来,虽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一直在探索由不动产抵押到动产抵押融资的模式,但企业融资担保仍高度依赖于不动产。这也导致了不动产缺乏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日益困难。很明显,在原有的有关担保的法律框架下。房地产等不动产成为银行的主要间接资产,也加大了企业和银行的风险,而依据《物权法》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动产担保贷款集中产生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方式。依据《物权法》的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应收账款可以出质,以应收账款出质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质权自信贷征信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特别是《物权法》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已建立应收账款担保交易登记体系国家的经验,确立了应收账款质权公示登记制度,这是我国物权担保法上的一大突破,为商业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提供了法律保障。
但是。就截至目前对各商业银行开展应收账款融资业务的调查来看,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的开展并不乐观。根据表1国内主要银行网站公布的融资产品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各银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主要还是集中在应收账款让售或保理(达到了100%):对于应收账款质押业务。尽管《物权法》已经实行了近半年,但是各银行明确可以开展此项融资业务的只达到50%左右。而且,从目前开展此项业务的银行所规定的条件比如对融资企业信用等级的要求等来看,也还处于比较谨慎的态度。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对于应收账款质押风险的担忧,也体现了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完善。
(说明:①表中资料根据各银行网站截至2008年2月14日的相关栏目融资信息整理得到,并未与相关银行信贷部门核实。表中打对表示该项融资业务在此行已经明确推出,但并不代表其实际开展的效果:错表示该项融资业务在此行截至目前尚未明确推出,但也并不表示在实际融资业务中没有开展。②表中“应收账款让售”与“保理”业务是一致的,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两类,打对表明该银行至少开展了其中之一的业务。这里未作进一步区分。)
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分析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属于担保贷款的一种。与其他担保贷款的不同主要在于担保物的不同。应收账款质押一方面存在与其他贷款共同的风险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应收账款质押的权利质押的特殊性,使得其风险更具不确定性。
根据已往众多文献的分析,一般地。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角度可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所涉及的风险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商业风险。主要包括第三债务人履行能力的欠缺和可能行使的各种抗辩权和抵销权等。此类风险主要问题在于某种应收账款事前是否适合入质。这主要取决于银行等信贷机构自己的判断,其规避和消除也依赖于银行等信贷机构增强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对客户的信用评估和资金流动的监控能力。另外一类风险是法律风险,包括欺诈性风险、违约风险和判决执行风险等。对于法律风险,一方面可通过合同法中的代位权、撤销权、违约救济等债权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则要依赖于物权法中应收账款质押的公示等制度加以规制和解决(刘保玉、孙超,2007)。可以看出,无论是由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行为引起的商业风险还是法律风险,一方面,融资企业如果具备足够的信用。则会从根本上杜绝风险的产生;另一方面,即使在融资企业信用不完备的情况下,信用担保体系的完善也可以从制度调整的角度来弥补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因此,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制度的建设,是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基于此,2007年9月30日。为配合《物权法》的实施。央行公布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央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也于2007年10月8日正式上线运行。
毫无疑问,《办法》在明确应收账款范围、统一征信登记机构以及采用形式审查提高登记效率、降低登记成本等方面,对促进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都具有重要意义。《办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前众多人士对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如何设立、如何公示以及如何行使等涉及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问题的担忧。但是,应该看到,《办法》在降低应收账款质押风险、提高效率的同时,却并不能完全杜绝风险。而且可能还会产生一些新的风险。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一是形式审查导致的风险。《办法》规定质权人在办理质押登记时需要提交的资料仅是双方签订的协议,而登记内容由出质人自行填写,征信中心只审查形式要素是否完备。既不要求登记人提交质押合同。也不对双方主体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更不对权利范围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审查。这样,由于登记机构只进行形式审查,相关登记风险全部由当事人自行承担。对质权描述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完全由质权人自行控制。登记机构不承担任何责任。对登记的变更或撤销。由质权人行使和控制,登记机构只负责对要素是否齐备进行审查,由此产生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均由质权人自行承担。因此,金融信贷机构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
二是网络安全风险。现行的应收账款质权公示登记制度是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已建立应收账款担保交易登记体系国家的经验而建立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登记公示模
式。该系统以电子互联网络为平台,将给当事人的登记和查询带来极大便利,也符合登记电子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但是,登记系统在提供开放性、广泛性、便捷性等优点的同时,也为第三人的恶意登记、恶意注销、恶意异议等提供了方便,增加了质权人的风险。
所以,在《物权法》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实施及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上线运行之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风险防范和控制仍旧不可忽视。
三、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风险控制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的控制应视应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环节,这应该作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风险控制的总原则。为此,需要政府(征信部门)、金融机构(质权人)和中小企业(出质人)三方的共同努力。
(一)政府应进一步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应该认识到,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为此,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完善对企业信用信息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企业征信和收账服务体系,为应收账款质押贷款提供全面、真实的咨询服务和专项信用调查。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的质权人能全面、真实地了解应收账款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及企业信用等级,以便决定是否进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控制风险。同时。为了控制应收账款等动产抵质押贷款的风险,银行监管当局还有责任尽快出台有关动产抵(质)押贷款的监管指引,以加强全社会的风险意识教育与指导,为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银行应提高应收账款风险意识和评估控制能力
由于现行《办法》规定登记机构只进行形式审查,相关风险全部由质权人自行承担,因此,银行等信贷机构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必须要加以提高。这就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贷款风险控制体系。加强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相关的各类风险的控制。一方面,各银行应尽快加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质押系统,统一运作,严格银行的内控制度,降低应收账款质押登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另一方面,在加强对债务人财务状况的分析,以综合评定债务人的相关风险的前提下,要认真审查应收账款的质量。考虑应收账款的现金折扣等因素合理确定质押率,防止企业利用大幅折扣率转嫁风险给银行。
【关键词】应收账款审计,问题,措施
一、我国应收账款审计发展的现状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账款现象严重,造成许多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难以回收,已成为制约企业资金流动性及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高额的逾期应收账款,大部分已形成实际的呆账、坏账,却长期得不到处理,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大顽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不得不采用赊销的方法去争取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这就形成了应收账款。在目前经济环境下,应收账款的呆坏账普遍存在且数额较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需要特别关注的审计领域。
二、应收账款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应注意的问题
注册会计师在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问题,否则将会影响审计的质量。
1、“应收账款”有无与“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相混淆的现象。此种情况会造成核算不实、不准确。检查时,可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内容进行逐项核对。
2、企业是否虚增应收账款以调节利润,夸大经营成果。此种情况主要是企业将未实现销售的产品做虚假销售,而将这部分“收入”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挂账。审计时,应重点审查分析原始凭证及科目对应关系。
3、利用“应收账款”科目转移资金。有些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将本企业资金或产成品(商品)以“销售”或“劳务”、“外借”等名义转移到外地某关系单位,然后通过该关系单位的配合将这部分资金、物资挪作他用或者私分。
4、少提或多提坏账准备,人为调节利润。新会计准则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企业,年终按应收款余额的3‰~5‰的比例计提并计入“管理费用”科目。这样,有些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就采取虚增、虚减应收账款余额或扩大、缩小计提比例等手法来多提或少提坏账准备。
5、坏账损失的确认及其账务处理不符合制定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坏账损失的确认难度较大,情况比较复杂,这就给一些企业弄虚作假、营私舞弊带来可乘之机。审计时,应重点分析应收账款的账龄,查询债务单位是否有偿还能力,回收措施是否得力,核销坏账的证据是否充分等。
三、应收账款审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由于应收账款自身存在变易性、时间性不明确和同向性的特性,使应收账款科目中存在很多违法违规问题。为了迅速、有效、全面发现这些问题,注册会计师应该运用正确的解决措施。
(一)注册会计师应收账款审计中的要点
1、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有效。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业务部分根据订货单,经过审核后,编制销货通知单,以作为信用部分、仓库、收款开票等部分履行职责的依据。
(2)信用部分根据销货通知单进行资信调查并批准赊销。
(3)仓库根据运输部分持有的经信用部分批准的销货单核发货物。
(4)会计部分根据销货销货单开具销货发票,并根据销货发票及经批准的有关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应收账款明细账,并进行总分类核算。
(5)出纳职员在收到货款后,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6)对于长期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会计部门应催收、清理货款并及时处理坏账。
2、应收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以及坏账确认标准、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有无虚列应收账款,虚列企业利润的现象,对已作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应审查是否利用坏账损失进行舞弊活动。发现应收账款有贷方余额的应查明原因,必要时,做出分类调整。
3、外币应收账款的折算是否正确。选折算汇率是否前后各期一致;期末外币应收账款余额是否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成记账本位币金额;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应收账款项目在会计报表上披露的恰当性。会计报表中应收账款项目是否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的所属各明细账期末借方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5、坏账的确认标准是否正确,坏账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二)注册会计师应收账款审计的方式方法
1、检查法,也称核对法。首先,获取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明细表,进行复核加总。然后将明细表数额与企业总账、明细账合计数进行核对,看是否相符。再将应收账款总账余额扣除已计提的坏账准备核对,是否与会计报表上的余额相符,同时也要核对明细账余额扣除对应的坏账准备后的余额是否与会计报表的余额相符。
2、分析法。按一定标志将属于同一类型的应收账款进行归类分析的方法。通常的分类标志约有五类,第一类是正常款项,凭证齐全,手续完备,债务人有支付能力,回收不成问题的应收账款;第二类是催收款项,凭证齐全,手续完备,债务人有支付能力,但已愈期,经催收可以收回的应收账款;第三类是疑问款项,凭证齐全,手续完备,但因某些原因需要落实的应收账款;第四类是待决款项,就是应收账款发生债务争议,已经提讼或请求调解,但尚未结论的应收账款;第五类是坏账,表明因种种原因已经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3、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即账龄分析法。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将重要的客户及其余额列示表中,对不重要的或者金额较小的可以汇总列示。将账龄表中所列示的应收账款加总,并扣除相应的坏账准备,看是否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余额相符。
4、查证法。应收账款函证就是直接发函给被审计单位的债务人,根据债务人应付账款的账面记录核实被审计单位应收账款的记录是否正确。函证是确定应收账款事实存在、数字准确的最有效的审计程序之一。函证是外部证据,外部证据往往比内部证据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1]曹光四,《审计学》 立信会计出版社 . 2005.9
[2]《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第1期
关键词 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的风险 应收账款管理 风险规避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主要流动资产之一,对其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激烈的白热化,企业为了稳住自己的销售管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常常需要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这样就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且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能否按期顺利收回应收账款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现金流量周转速度,如果不引起重视可能会导致企业难以持续经营。因此,加强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
1.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市场一份子的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常常采用赊销手段来壮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尤其是在市场疲软、银根紧缩、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对企业销售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促销作用。在这种销售策略的推动下,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经营的危险性与日俱增。
2.企业内部的原因。第一,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清。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经济合同和相关的档案数据保管不完善,是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重大缺陷之一。第二,指标体系不科学。企业在设置考核指标时,往往过分强调产值、收入和利润指标,没有对应收账款的回笼和存货占用资金的情况进行考核,导致经营者盲目地追求产值、追求收入、追求利润,而对应收账款却无人问津。第三,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企业在建立信用关系时,常常忽视对客户资信的调查了解,在进行业务来往时,采用先交货后收款的方法来盲目地追求市场占有率,从而为应收账款的发生和回收带来了风险。第四,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清欠手段单一,办法不多,力度不够。首先,没有定期对账,造成时效中断;其次,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未能很好地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最后是有关责任人责任心不强,收回收不回不关自己的事,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二、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1.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随着销售的增加,应收账款不断膨胀。应收账款的增加直接影响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如有大量的应收账款不仅削弱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而且随着现金流量的减少,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使得一些单位虽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但却有利润、无资金,账面状况不错而资金匮乏,进而引发财务危机。
2.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如果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过大,其实现的利润就会包括大量的应收账款,尤其是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致使企业存在利润风险。
三、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1.实行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与动态管理。对应收账款实行计划管理,有助于应收账款能够按着企业希望的目标逐渐回收,达到减少应收账款、增加企业现金流量的目的。因此企业在下达每年的年度预算时,对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和回收期都设定了一个相对积极的计划数,使企业的销售策略和回收策略都围绕这个计划数进行,即在产品走俏时,赊销规模从紧;产品疲软时,从宽;资金紧张时,从严;当赊销规模接近警戒线时,应断然采取措施,暂停赊账业务。
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是企业对应收账款实行随时跟踪,并根据应收账款发生时间长短,定期对欠款客户、欠款金额、逾期时间等进行列表排队、账龄分析和分级管理,及时调整收账策略与方案,达到减少坏账损失目的的一种方法。通过分级管理,有利于清晰地了解每笔应收账款的实时状态,使管理更加有针对性,应收账款的额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2.按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企业业务往来中,有商品赊销就存在坏账风险。为了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且坏账发生时不至于引起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的困难,就要预先按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在坏账实际发生时,再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提取坏账准备金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1)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是依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来分段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促使企业采取有效的积极措施。(2)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 在此方法下各年度末的坏账准备余额和应收账款余额相配比,保持一定的计提比率,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其净额计入资产总额,避免了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3)赊销百分比法。赊销百分比法是指坏账损失的产生与赊销业务直接相关,坏账损失的估计数应在赊销净值的基础上乘以一定比率来计算。赊销百分比法的基础是赊销净额,它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数字,以其为基础计算出的坏账损失估计数也是时期数,即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方法,为企业今后的顺利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3.实行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将“应收账款回收率”直接与单位职工工资收入和单位的经营承包考核挂钩,实行责任管理,树立高度重视意识,将应收账款的管理由财务部门、营销部门共同完成,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辅助应收账款的回收,从而形成一种清晰的权利、责任关系。
建立应收款挂账审批制度,实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办法,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明确责任人。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情况,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超过审批权限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
4.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确定赊销规模。引入客户信用管理机制,对拟赊销的客户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誉等进行深入地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来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同时根据不同用户的信誉等级差别,结合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需求状况及趋势变化等,合理确定每一个客户的销售政策。对于资信差的客户采用现款交易,对资信一般或者较好的客户在现款不被接受的情况下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对于资信好的客户则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但在期限和累计金额上要有明确的规定。
5.实施积极风险转移机制。对部分不能收回的账款可实行风险转移:首先可以采取资产流动性上的转移,即将应收账款转化为流动性和索取权更强的应收票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坏账损失的发生;其次是对象上的转移,以其应收账款的部分或全部为担保品,在规定期限内向金融机构借款,也可以将应收账款全部出售给金融机构,这样就将应收账款回收中存在的风险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了金融机构;最后还可以实行方向上的转移,当发现应收账款很难收回时,我们可以灵活处理,从客户手中购回自己需要的资产,以抵补这部分应收账款,即企业可以将这部分应收账款看做是事先预付给客户购买资产的款项,实现了应收账款方向上的转移。这样就把不能收回或收回希望很小的应收账款进行了有效的转移,从而避免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和经营危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经营者对应收账款通过正确、科学地分析,采取一切积极可行的策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规避应收账款风险,逐步减少企业的应收账款,以期加速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现金流量,减少坏账损失,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从而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筹划 应收账款的出售与融资 制度激励 华强集团
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需要全面筹划。因为从企业经营全局看,应收账款的产生直接受到开发、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行为的;而产生的应收账款能否顺利回收直接影响第二轮经营周期流动资金的供应量,进而影响第二经营周期是否顺利进行。因此,本文认为应收账款管理不应仅仅是针对应收账款一个点的管理,而应该从经营管理全局来思考,结合企业战略需求和财务目标等,依托企业生产、销售等展开全面的应收账款管理筹划。
一、应收账款管理全面筹划因素
(一)影响应收账款产生的因素分析
1、企业战略和财务目标对应收账款的影响。企业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上都有不同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并直接指导生产、销售和管理政策等。所以,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应收账款产生不同的要求。比如,成长期的开拓市场战略、夕阳期的资金回笼战略会给应收账款的产生和管理带来不同的要求;再比如,开发新产品战略与主营业务产品发展战略也会对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例有不同的要求,等等。而不同的财务目标对应收账款产生具有直接的作用,比如务必提高利润增长水平财务目标和保持资金流量稳定财务目标往往导致销售过分追求创造利润和稳健营销创造现金流量两种不同的结果。
2、生产开发部门和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影响。应收账款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价值链中排列在企业生产管理和销售管理后面,并受两者的激励和管理政策直接影响。首先,不同的生产激励制度产生不同的销售压力,比如将激励因素与生产用料节约量挂钩、与生产效率挂钩、与市场销售业绩挂钩等不同方式导致生产开发者对产品的不同定位和认识,产生不同的市场接受程度,从而为应收账款产生与否以及金额的多少带来影响。其次,不同的销售激励制度将直接影响应收账款的产生及金额,比如激励因素与销售额挂钩、与市场占有份额挂钩、与变现金额挂钩等不同方式直接影响销售人员在选择客户、营销措施、现销与售赊、变现时间长短等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形成不同的销售结果。
因此,相对于现有应收账款管理的知识结构,本文认为“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结合企业财务目标、注重生产开发部门和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影响进行应收账款管理”亟需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认可。
3、客户选择与信用额度定位对应收账款的影响。
客户选择与信用额度定位对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具有决定作用。一般来讲,宽松的信用政策直接导致应收账款的增加,严格的信用政策直接导致应收账款的降低。客户选择标准以及信用额度的确定主要依据企业可以承担的资金周转风险能力决定,并根据企业搜集的资料对其采用“5C”等信用评价分析法筛选客户。
(二)影响应收账款收回、变现的因素分析
1、应收账款回收责任明确否对应收账款收回具有重大影响。应收账款回收责任明确否实质上是根据不同的理念进行管理制度设计的结果。在对多家企业的实践调查和财务分析过程中发现,制度设计中责任明确、激励目标突出、激励指标明确与否等等对于能否解决好应收账款回收、变现至关重要。例如,华强集团自1995年改革其资金管理制度,对应收账款主要采取三方面的措施:一是对应收账款的总额进行控制,明确规定各企业应收账款最高额度不得超过流动资产比例的35%,超过比例的异常部分必须调查处理;二是财务部门每月编制帐龄分析表,将货款回收情况通报销售部门,及时采取催收措施;三是建立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将账款回笼情况与销售人员奖金挂钩,激励他们早日收回资金。这一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明显效果,如集团中兰带啤酒的应收账款,由1997年的2.3亿元降到1998年的1.2亿元,降幅达50%[1]。
2、应收账款变现渠道的发展对应收账款变现有积极的作用。2003年5月财政部了《关于企业与银行等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处理的暂行规定》,对应收债权出售和融资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在2006年刚颁布的《会计准则体系》之《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中,将应收账款列为金融产品之列。应收帐款融资在直接有效地规避应收账款所带来的风险的同时,可以迅速地低成本筹集企业所需的资金,能够满足企业因应收帐款占用造成短期流动资金不足的融资需求,开辟了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二、应收账款管理筹划之利用“应收账款产生因素”的引导作用
如前所述,本文不赞同应收账款管理应该由财务部门全面负责的观点,认为应收账款管理是根据的战略和财务目标为指导,由企业的销售部门、开发生产部门、财务部门共同完成的一项管理工作。
首先,开发生产部门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为指导,在产品开发和生产中尤其重视市场的反映力,通过产品自身的优势竞争力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增加收入的同时尽量为降低应收账款发生率提供保证。
其次,销售部门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财务目标的指引,充分利用信用调查等,在销售过程中积极为企业创造较大的销售额,合理选择赊销客户和信用额度,产生尽量少的应收账款。
再次,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管理信息服务部门,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明确企业的财务发展目标,并且定期编制账龄表、销售收入表、产品市场占有率变动情况表等,为促进各个部门改善各自的发展状况,提高利润创造力、降低应收账款产生率提供优质信息服务。
三、应收账款管理筹划之发挥制度激励作用,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率
当然,充分发挥并利用影响应收账款产生因素的引导作用必须依靠合理的管理制度付诸实施。本文认为,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制度最大的作用就是尽量保证应收账款的质量。即发生环节在完成财务目标的同时尽量减少应收账款,信用销售、客户名单清晰,形成的应收账款能在信用期内有效的变现、回收。具体来说,怎样的制度才能保证实现这样的效果呢?根据实践调查和经验积累,本文提出如下几种制度设计方式,以供商榷。
(一)调动开发生产部门对应收账款管理的辅助作用,可以从市场角度出发。因为,产品本身如果达到供不应求或者存在制胜优势的话,应收账款而言的就会降低。所以,可以将开发生产部门的业绩奖励同产品在市场上的前期[2]销售业绩挂钩,力争创造有价值的订单。这种制度已经在海尔集团得到有效的,并创造了非常好的业绩。
(二)调动销售部门对应收账款管理的积极决定作用,可以主要从应收账款回收率角度出发,兼顾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控制。因为,销售过程中营销人员对应收账款回收责任的大小直接决定了销售人员选择赊销的可能性或选择赊销客户、信用额度等的谨慎程度。同时,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控制可以有效的增强销售部门整体销售的积极创现行为,有利于其积极的对销售中遇到的产品及时反馈信息给生产开发部门等,形成良性循环。例如,华强集团的案例已经充分说明了该制度的有效性。
(三)调动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管理的辅助服务作用,可以从财务目标的完成情况出发。事实上,财务部门不仅提供财务信息,还参与财务决策,监督企业行为。财务部门直接参与财务目标、现金预算等工作,非常明确企业总体发展目标,并致力于帮助企业有效的完成财务目标。所以,可以以“辅助各个部门完成财务任务,就是帮助自己完成任务”为激励机制,从完成企业总体发展财务目标角度,激励财务部门为各部门积极提供及时准确多样的财务信息。
四、应收账款管理筹划之借助应收账款出售与融资渠道提高变现能力
关键词: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信用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及其防范
收录日期:2014年7月4日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企业为了扩大产品销路,提高产品销售收入,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商品赊销,商品的赊销也就形成了应收账款,从而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监督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二)研究意义。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有利于盘活企业资金,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通过有效的管理,来降低企业在外资金,可以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化,减少不必要的财务费用。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发生的变化,增加企业在市场中的抗风险能力,更好地驾驭市场。
二、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内部控制不健全,部门职责混乱。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加剧主要因为内部制度,片面追求利润,没有树立持久发展战略,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没有设立专人对应收账款进行追讨,没有建立应收账款清查制度。
(二)销售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有些业务员只想自己发财而不考虑企业利益,在销售产品时只为完成业绩,未对客户采取目标管理,缺乏有效计划,赊销发生后对客户的承诺没有跟踪或跟踪不力,回款中轻易接受客户的理由而完不成回款任务。缺乏完全销售理念,不认为回收货款也是销售的一部分。这些行为不能为公司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会误导公司决策,降低公司经济效益,从而导致企业应收账款成本增加。
(三)缺乏对应收账款风险程度的超前分析。企业为了生存必须大量销售货物,同时必须收回货款,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健康发展,但企业有时为了扩大销售采用赊销的办法,也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增加直接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对此,企业必须根据客户往年还款力度对应收账款建立风险评级,看哪些企业能按时归还,哪些不能,对不能还款的采取一定措施,提前避免损失。
(四)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刚刚起步,有关信用管理的制度几乎是空白,进行信用管理的单位主要限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企业则很少进行。而我国企业大多也只是盲目制定信用政策,结果造成信用政策较宽松,易造成信用期限长、现金折扣高、信用标准低等问题。同时,社会信用意识也较薄弱,不少企业不重视自身的信用,恶意拖欠账款,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信用危机。企业很难掌握客户信息,制定政策缺乏有效真实的信息支持,在信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随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会因缺乏回收保障而产生风险,易造成企业潜在亏损。
三、加强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
(一)完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机构,对顾客信用进行管理,对客户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其目的是提前预测减少损失。了解顾客的信用情况,给客户建立信用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的收回、账龄、成本等情况进行分析,在分析中应利用比率、比较、趋势、结构等分析方法,分析逾期债权的坏账风险及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以便确定坏账处理和当前赊销策略。内部审计部门检查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是否有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检查工作人员有无重大差错、、内部舞弊、故意不收回账款等情况,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销售部门应建立完善的销售制度,不断提高销售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业绩考核,决不能为了销售,而忽略了应收账款潜在的风险。
(二)完善销售人员考核方法。一个企业要保持应收账款不高,必须加强企业员工风险意识,经营者和销售人员是企业经营的灵魂,是创造销售收入的直接途径,如果在这一环节出问题,定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宣传工作,加大奖励力度,使员工认识到企业经营状况与员工密不可分,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立货款回款考核制度。为了防止销售人员片面追求销售而销售,企业应制定货款考核奖惩制度,以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率等指标,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以便确定奖惩。
(三)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程度的超前分析。应收账款风险程度分析对于企业正确预测应收账款发展趋势非常重要,有利于应收账款按时收回,减少坏账损失,因此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后,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对还未收回的款项,应做好应收账款风险程度分析,必要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程度。在此借用存货管理中的ABC分类管理法,来谈一下如何对应收账款风险程度进行分析。
(四)加强企业信用体系管理。为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一个有效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不仅可以节约垫支资金,减少坏账损失,而且可以扩大销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立客户信用评价制度,规避风险。客户信用评价制度就是对客户信用进行评价,按照评价结果确认哪些客户可以给予商业信用,哪些不能,以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在对客户信用评价时,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定性分析――信用标准。定性分析是一种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公司对客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最低要求,制定信用标准的关键在于考虑客户拖延付款或拒付货款给公司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大小。信用标准的确定,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市场当时竞争情况和客户的资信情况来判定。企业在确定信用标准时要做到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通常的做法是企业可以事先设定一个标准,以此来作为衡量和比较客户的信用状况。此外,公司有必要以顾客信用品质进行定期检验和评估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对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品、经营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这种评价方法通常称为5C系统评价法,该系统是评价顾客信用品质的重要因素。
2、定量分析――信用条件。定量分析实际上是一种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客户支付赊销款项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就是对客户信用实行量化,根据量化指标评价客户信用预防风险。客户信用指标量化过程就是先算出能够反映客户偿债能力及财务状况的各项主要指标。这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权益负债率等,然后将反映客户信用的各项量化指标与正常的指标进行比较,将客户分成几个类别,并对不同类别的客户实行不同的信用政策,以避免赊销的盲目性。
(五)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及变现力度。应收账款催收是在客户没有在规定期限付款的情况下实施的,应收账款发生后,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把货款按期收回。对于逾期应收账款,应按其拖欠的时间、金额进行分析,根据情况采取催收措施,具体催收措施:逾期5天,发出第一封催讨函,并致电对方负责人询问情况和了解其态度,了解顾客不能付款的原因;逾期30天,发出第二封催讨函,再次通电话并立即停止供货,取消信用额度,记入企业客户信用名单;逾期60天,发出第三封催讨函,如有可能对顾客进行巡访;逾期90天,发出第四封催讨函,咨询专业机构,对债务进行资产调查;逾期180天,考虑诉讼或仲裁。
为了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应收账款,加大对应收账款的变现。企业可以用应收账款来贷款,这样做一方面减少了过多的应收账款,同时可以获得银行贷款,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企业也可以将应收账款转换为商业票据进行贴现,利用票据融资,减少了贷款的成本,企业也可以利用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因此,当应收账款过多时,企业应加大应收账款的变现力度,减少损失。
四、结束语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赊销事后事项,而是一个时间上连续的空间上全面的完整过程。应是一个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过程,是一种管理思想。全方位体现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单纯是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事务,而是集合了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会计部门和法律部门事务以及内部审计部门的力量。本文阐述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种应收账款风险时,罗列了各种措施下的具体方法,有些也许在国内并未实施,但相信随着企业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加紧,一级市场的不断完善,国内信用环境的提高,应收账款风险将会大大降低。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那么,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在其发展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1]Steven.M.Smith.GREET ASSELBEEGH,A Strategic Approach On Organizing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g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5.
[2]Xue Bing.Talking about the Management of Account Receivable.Value Engineering,2005.
关键词:应收账款 建筑 施工 工程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是指工程已经结算验收完毕或者按照工程进度结算并经过发包方确认应当向发包方收取而未收取的工程价款,其中也包括了提供劳务等应收而未收的款项。可以说在现代商业社会,企业应收账款的产生是正常的现象,也是提升企业营业收入的必然选择,但是应收账款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应收账款的数额不宜过大、账龄不宜过长,否则容易产生较大的坏账风险,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目前,大多数建筑施工单位的现金持有量较少,而现金需求量却非常大,建筑行业拖欠工程款项的现象较为普遍,需要加强对建筑应收账款的管理,实现收入量和质的保证。
一、建筑施工工程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从笔者的实践和目前行业的整体状况分析,笔者认为建筑施工工程的应收账款问题主要有社会信用不佳、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长、应收账款基础管理工作不力等现象。
第一,社会信用不佳。受限于行业和市场的特点,施工工程企业不得不采用市场信用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从而增加企业的收入,但是由于目前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企业的诚信、企业约束机制和企业的信用管理等还不够健全,很多的企业面临商业欺诈、恶意拖欠账款、欠款不还等现象。另外,很多的发包方也出现经营不善、亏损等现象,无法支付到期款项,这使得施工企业应收账款蒙受损失。
第二,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长。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决定了应收账款存在的必然性,由于建筑项目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够完工,而结算的依据主要是工期和质量,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预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等。同时随着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施工工程项目的应收账款余额增长幅度较大。目前,很多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到了一半以上,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周转和下期项目的开展。
第三,施工企业内部应收账款基础管理工作不力。由于很多施工企业领导对管理并不重视,很多领导重业务轻管理的倾向较为明显,忽视了应收账款的回收和管理工作,同时内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建设并没有和应收账款的回收等挂钩,导致了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另外,企业内部也容易出现应收账款管理职责划分不清晰,控制较为薄弱等现象,对合同等的签订并没有认真审核,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核算, 应收账款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二、建筑施工工程应收账款过多的不利影响
第一,应收账款过多容易出现虚增收入的现象,夸大了经营成果。应收账款一般都是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对具备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收账款也要确认为收入及相应的收益,但是应收账款中有部分容易成为坏账,使得企业蒙受资金上的损失,也影响了企业的真实收入和收益。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企业的账面收入,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实际上增加了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同时这种虚增也容易造成企业的财务指标失效。
第二,增加了企业发生危机的概率。建筑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过大容易使得企业大量的资金沉淀于结算环节,减缓了资金的周转速度,减少了企业的资金供应。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经营必须举债以取得资金,这容易加大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成本,从而导致企业的资金周转陷入恶性循环。另外,企业如果无法及时支付相应的职工福利和薪酬就容易流失人才,这也对企业的经营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从而增加企业经营危机的概率。
第三,增加企业资金流出和其他管理成本。应收账款如果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将增加企业的收入和相应的收益,从而增加企业需要缴纳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等,这就增加了企业当期需要支付的税金,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而应收账款过多也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的账目变得庞杂,难免出现核算出错、管理不善等问题,企业需要经常进行核算并及时进行催收,这增加了企业额外的管理费用和不必要的风险。
三、控制建筑工程项目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要控制好自身的应收账款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从事前、事中、事后等多角度进行控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和日常管理,提升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回收速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成本支出。
(一)项目投标前要做好应收账款的预警管理,加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施工企业要做好建筑项目的应收账款管理就需要加强管理人员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意识,从项目管理人员、部门高管、普通员工等入手,抓好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充分认识到应收账款的风险,养成全面风险管理意识。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承揽项目之前对项目建设单位的资信、项目的施工环境、项目风险来源等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才决定是否参与投标,做出明确科学的决策,避免陷入不良的投资环境中。一旦公司中标后也需要加强对合同的管理。总体而言,要做好事前的预警工作,施工单位需要从建设单位的企业信用、资金状况、盈利能力、施工合同等几个方面加以关注。
施工单位在评价建设单位的企业信用时可以调查建设单位最近几年是否有存在拖欠建筑企业工程款的现象、是否出现过被诉案件和财产抵押等事项、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否在允许的指标范围内等。在调查建设单位资金状况的时候,施工单位可以主要从建设资金中自有资金和债务资金等的构成比例、建设资金是否有缺口、资金缺口的比例、资金的保证程度等加以分析,从而判断建设单位的经济实力。对于建设单位的盈利能力,施工单位主要是要关注建设单位近年的经营业绩、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情况等,以考察建设单位的资金持续保证能力。针对施工合同,施工单位需要着重关注合同中工程款拨付约定、垫资额度和期限、违约责任、尾款的清还期限、质保金的留存比例等。
(二)项目实施中做好施工合同的履约管理,加强项目的增项监督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完成,减少建设单位的扣款和拖欠工程款行为,同时也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增量工作,工程单位需要加强对施工合同的履约监督及项目增项的控制。
首先,要保证合同所约定的条款得到有效的执行,这样才能够让施工单位争取到有利的收款环境。施工单位要监督建设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履行拨款承诺,同时监督本企业严格按照合同的规定施工,防止由于自身的原因导致工期、质量等出现问题,从而让建设单位找不到扣款的借口,拖延收款时间。另外,施工单位要及时协调双方的关系,为合同的履行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环境,促使建设单位积极履约。
其次,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工程项目增项的监督。工程增项会涉及到日后应收账款的回收和计算问题,容易产生分歧。施工单位要根据内外部的各项条件分析工程项目增项的处理方法。施工单位要先分析自身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满足新增的工程量要求,并分析建设单位的原有合同履约情况,如果建设单位并不积极地支付原有合同规定的工程款,施工单位就要认真评价建设单位的履约意愿和能力,并不适宜再承接新增的项目。如果建设单位有能力、有意愿支付已完成的工程款,同时也积极地进行履约,施工单位可以约定好项目的定价、结算方法、付款期限、违约责任等,为日后的结算提供依据等。
(三)项目实施后做好施工工程款的回收和管理,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
首先,施工单位要做好应收账款的对账和分类。应收账款的对账需要做好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明细账和部门往来账的核对、业务部门和客户的核对等。施工单位要根据建设单位设置明细账,建立相应的辅助台账,详细记录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和合同执行明细等,同时会计人员要在相应的期间决算前编制相应的应收账款明细表,交由经办部门进行核对,并由财务人员和对方单位进行核对。在核对的时候如果发现差异就需要及时地查明原因,落实相应的责任,依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处理。施工单位还需要同时对应收账款进行分类,根据欠款人的单位性质、欠款期限、欠款数额、信用程度等进行登记造册,对欠款单位进行分类。通过摸清企业应收账款的详细情况及时掌握必要的收款信息,并制定好相应的追收措施。
其次,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清收激励机制。回收应收账款是应收账款管理的最终目的,应收账款的回收形式可以是多种形式的,不同的欠款单位也可以采取不同的回收方法。施工单位要对建设单位有基本的了解,并对相应的应收账款进行分类,同时进行跟踪评级,根据这些应收款项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应收账款回收政策制定。施工单位需要同时完善应收账款终身负责制度,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度,对工程项目制定目标的责任,不仅仅要关注项目的进度、质量等,还需要从资金流的角度设定必要的指标对项目进行控制,提升项目对应收账款的重视。对于一些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也要及时采用新工具和法律武器等,进行债重组等方式进行应收账款保全。
再次,要完善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和坏账计提制度。施工单位需要对应收账款编制账龄分析表,在编制的时候要将所有的应收账款编入表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编制的账龄分析表,分析每一笔应收账款的挂账期限和增减动态,合理地估计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等。企业要着重关注挂账期限长的应收账款,对其进行详尽的分析,及时采取回收政策等。同时,施工单位要合理地估计相应的坏账损失,这样才能够真实地反映相应的财务信息。企业要遵循稳健性原则,对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要进行合理估计,积极建立坏账准备制度。对于发生坏账的应收账款,施工单位要进行及时处理,进行详细分析,防止长期挂账造成账实不符,从而导致会计资料失真。
总之,施工单位存在较多应收账款是行业常态,但是施工单位需要采取科学的防范措施,这样才能够让施工单位在保证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前提下提升盈利的质量。本文以施工单位的应收账款进行探讨,通过分析目前施工单位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控制措施,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永华,王雷. 施工单位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与回收对策[J] 中国外资, 2008年B03期.
[2] 许艳慧.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过高原因与对策[J] 统计与咨询,2009年2月刊.
[3] 赖晔. 建筑施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探究[J] 建筑施工,2011年6月刊.
[4] 苏建阳. 浅谈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年05月.
关键词:工勘企业;财务管理
由于在实际工作中项目发包方拖欠工程款的现象普遍存在,日积月累导致企业应收账款金额日益增加。如W工勘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额为14070万元,其中应收账款为5096万元,所有者权益为3112万元。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为36.22%,占净资产的比重为163.73%。由此可见应收账款在企业资产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应收账款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危。因此,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降低应收账款的管理风险,减少应收账款损失,对工勘企业具有现实意义。
1、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第一、企业为了获取项目,占领市场,承诺垫资部分工程款,而导致工程竣工结算时形成的应收账款。
第二、企业对业主考察不够,因业主资金不到位,不能按合同如期支付工程款而形成的应收账款。
第三、因项目质保期未满,由质保金引起的暂时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第四、由于企业自身的问题,忽视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一方面是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债权催收组,由于信息不灵通或没有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对应收账款情况不清楚,从而发生应收账款收账不及时的现象,加大了应收账款的风险。另一方面企业未建立合理的收账程序,未定期与欠款单位进行核对和收取。
2、工勘企业应收账款的主要表现形式
2.1账面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工勘企业账面应收账款是指在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下,在确认收入的同时所反映出来的应收账款。该部分应收账款在公司账面上也明确列示,在公司应收账款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是公司应收账款的主要组成部分。
2.2潜在应收账款:指工勘企业向项目发包方提供了劳务,并按合同协议办理了结算,取得了向项目发包方收取工程款的权利,但由于项目发包方资金不到位,企业暂时未确认收入入账的应收账款。其形成原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一是随着企业应收账款总额的增加,为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总额进行控制,将应收账款占有率和应收账款回收率两个指标作为企业绩效考评的调节指标。企业为了在这两个指标上少扣分,将收入的确认时间往后移,待收到款项或开发票时再确认收入。二是考虑到在未收到工程款的情况下确认了收入,一方面应收账款带来的收入未实际收到现金,但企业应交纳的流转税如营业税、城市建设税等确要以现金方式流出, 反而加大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带来的收入未实际收到现金,但因应收账款形成的利润所应负担的所得税费用支出确要以现金方式流出。 企业往往会将部分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收入暂时不确认收入,从而形成潜在的应收账款。该部分应收账款在公司账面上未作反映,仅在公司合同管理台账上进行登记,长时间不入账或在经办人频繁变动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债权损失,因此,加强对潜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3、工勘企业应收账款分类管理及催收方式
工勘企业应收账款按欠款单位的性质划分为:政府或行政事业单位欠款、企业单位欠款、个体或私人欠款三类。
对政府或行政事业单位欠款的管理,应采取定期对账,在确保债权相符不失效的基础上把握好收款时机,有征对性的进行催收,一般不宜采取法律诉讼的程序。
企业单位欠款、个体或私人欠款则要进行信誉评级,对信誉好的企业单位欠款、个体或私人欠款采取定期对账,在确保债权相符不失效的基础上把握好收款时机,适时进行催收。对信誉一般的企业单位欠款、个体或私人欠款应采取定期对账,在确保债权相符不失效的基础上通过律师发律师函的方式进行催收。对信誉差的企业单位欠款、个体或私人欠款应采取定期对账,在确保债权相符不失效的基础上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进行催收。
4、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4.1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道出了计划的重要性。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就是应收账款管理的计划阶段,对于工勘企业来说就是要慎重选择业主和项目。业主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了信用好的业主可大大减少坏账损失,因此,企业在选择项目和进行项目投标前应根据业主的现时及未来的付现能力、经营状况及其发展前景、商业信誉和未来融资能力等因素判断业主按期偿还账款的可能性,选择还款可能性大的企业作为服务对象。为了全面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企业可咨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了解其社会信用、信誉及其他相关信息,通过银行了解其银行信用情况,通过查阅和分析会计资料了解其经营状况。此外项目的选择同样也重要,在项目的选择上千万不能贪多求大,要从价款、技术、质量、安全、工期多方面考虑,选择风险可控的项目。通过事前对业主和项目的选择降低工程项目的收款风险。
4.2将每笔应收账款责任落实到人,做到专人负责催收
工勘企业的应收账款与项目经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因为项目经理参与了从项目获取、项目开工、竣工、验收、结算的整个过程。因此项目经理应作为应收账款的第一责任人,负有从业主方收回工程尾款的义务。根据企业的内部管理要求项目经理也可将收款关系移交给公司债权催收组负责收取,公司债权催收组同样应将每笔债权落实到个人。公司应制定债权催收奖惩办法,债权催收组的业绩考评应与收回的债权挂钩,做到权责一致,奖罚分明,使催收人员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使企业收益最大化,实现双赢。
4.3加强应收账款跟踪管理和定量分析
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包括:建立应收账款台账、定期对账、关注债务人的合同执行情况、逾期账款的催收以及坏账核销。一般而言,客户逾期拖欠账款时间越长,账款催收的难度越大,成为呆坏账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业必须要做好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账龄分析是对应收账款总额的质量与价值进行的重新评价,根据账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有拖欠账款迹象的客户,然后立即采取相应收款政策对其进行催收。密切注意应收账款的回收进度和出现的变化,把过期债权款项纳入工作重点,研究调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款率。定量分析就是用数字来说明问题,财务部门要加大对应收账款的定量分析力度,在总额分析中,应采取一些比率指标,如应收账款回收率、应收账款占有率,同时还应将应收账款总额同去年同期相比,同上几个月余额相比,并作变动趋势分析。企业应根据定量分析指标所反映出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收款政策,只有这样从严控制应收账款,企业应收账款的收款效果才会有所改观。
4.4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是非常重要的,绩效考核指标能引导员工努力的方向。在评价企业业绩时不能只看结算收入,还要综合考虑与结算收入相关的应收账款回收率、坏账损失率及应收账款回收速度等指标来综合评价其业绩。业绩好的应给予奖励和晋升,业绩不好的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激励与惩罚并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建立绩效奖励与应收账款回收挂钩的考核机制,督促利益相关者积极催收工程尾款。
4.5加强对潜在应收账款的管理
企业应对潜在应收账款加强管理,一方面要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督促入账,将应收账款如实反映在账面上。另一方面对一些手续不完备的应收账款应督促完善手续,在未正式入账前应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台账进行管理,并将项目相应结算资料移交到财务部门,以便在手续齐备时及时入账。
公司的应收账款无论是账面应收账款还是潜在应收账款都应列入公司应收账款统一管理,并按公司正常的催收流程进行催收,确保应收账款不流失、不失效,将公司应收账款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应收账款 风险防范 保理业务
一、应收账款风险及其形成的原因
应收账款风险是因为应收账款在发生后,被拖欠还款,时间过长而发生的资金成本、坏账损失和收账成本等费用,使企业产生风险。应收账款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商业竞争
在紧缩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大部分企业除利用商品质量、品牌、价格、广告等方式外,赊销商品就成为了增加商品销售业绩的主要方式之一,正因为如此,企业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如果企业防范风险的意识不强,盲目增加销售业绩,事先未对客户信用情况做充分的调查了解,就采用赊销的方式去占领市场。如此宽松的信用政策,只是看到表面的高收入,却忽视了到底能不能按期收回应收账款这项重要的环节,使其成为增大了应收账款风险。
2.缺乏内部控制,责任不清
企业缺少内部控制部门,未建立相关的内部控制管理办法,缺乏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使各部门责任不清,核算与销售严重脱节,在销售部门,主要还是以完成销售业绩的多来评价业务人员的好坏,使销售带有盲目性。
3.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维权不力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再加上通过维权诉讼收回应收账款比较繁琐,从直到判决执行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应收账款金额小,甚至会造成追债成本和效益成反比,再加上个别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使许多企业都有缺少维权意识。
二、应收账款风险防控的常规措施
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信用标准
严格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坏账损失风险,但却不利于销售,而宽松的信用标准和信用政策,虽然能使销售业绩增加,但也同时增加应收账款的风险。企业应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不同客户,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信用标准,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不同客户的资料整理,及时更改已过时的资料,为减少企业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创造条件。在销售时,销售人员要根据已制定的各客户的信用情况执行销售政策。
2.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
应收账款发生后,各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争取尽早收回应收账款,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客户愿意在信用期内付清货款,以享受现金折扣,对于逾期未支付的应收账款,应按其拖欠的时间长短、金额大小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催账的先后,同时,要分清债务人是没有付款的能力还是故意拖欠的不同情况。对于故意拖欠的,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催账,或及时通过有效的法律途径、保全等措施追讨;而对于无付款能力的企业,也要区分是暂时性的资金周转困难,还是已经资不抵债,对于前者,可以适当地延后付款期限,但对于资不抵债的债务人,就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催收方案和债权保障方案。
三、应收账款管理方法的创新——保理业务
1.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简介
应收账款保理是企业把尚未到期的、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款、要求的情况下,转让给开办保理业务的银行,银行根据应收账款的金额、评估结果等情况,支付企业资金,并且承担起催收、管理应收账款和坏账担保等业务。实际上,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是银行的一项抵押担保业务,企业赊销过程中产生的债权为抵押物。
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主要流程为:
①保理业务企业向银行申请,银行与其达成保理业务意向。
②银行开始对应收账款中的债务人进行保理业务资格审查,并预受理保理业务企业提出的该业务申请。
③银行对债务人的保理资格审查合格通过后,银行与保理业务企业正式达成该业务协议与;企业向银行转让该债权,银行向企业支付款项,该款项与应收账款间的差额就是银行受理该业务的收益,同时该应收账款的权责也转移到银行方。
④银行成为该应收账款的新债权人,行使该债权的权利并承担坏账风险。
⑤应收账款到期后,债务人向银行就该应收账款进行结算。
四、银行保理业务对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的防范措施分析
银行作为企业的间接融资的金融机构,与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这些活动中,银行对企业比较熟悉,对其经营情况、偿债能力、关联担保等情况了解比较多,能够对企业做好风险判断,能够要求企业对借贷提供一定必要保障,这是银行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的有利条件。
通过银行保理业务,企业也可以转嫁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企业配合银行对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进行核查,核查通过后,与银行签订无追索权的保理条款,从此该应收账款的权责及管理都由银行负责,相应地该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也全部转嫁到了银行身上。银行在受理保理业务时,也会进行风险评估,做出相应规定来保障自身的利益。
企业不仅转嫁了风险,而且把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交给银行专业的信用评价与风险管理团队来做,商业银行有着完整地客户信用评价体系,有着信用管理上的优势。企业借此可以节省不少人力、财力,间接地实现了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高效率。
企业还可以根据银行对某一客户的应收账款是否愿意接受保理业务,来据此判断该客户的偿债能力,因为银行如果不愿意受理该客户的保理业务,说明该客户的资金链存在着较大的风险,企业可以减少赊销或提供应收账款折扣,来降低坏账损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