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发展分析

幼儿发展分析

时间:2023-06-05 09:57: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幼儿发展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幼儿发展分析

第1篇

一、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

1.合理分担教育投入

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投入中,家庭占很大一部分。幼儿教育理应是社会公共事业,而不能定性为盈利的市场行为。为此,合理分担教育投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家庭投入过高,则难免会走市场发展方向,会出现各种高档、天价幼儿园,损害了幼儿发展的平等性,值得警惕。由上述分析可知,为了促进幼儿教育发展,应加大社会公共事业的经费投入,降低家庭投入比重,优化幼儿教育经费分担结构,逐步过渡到一种合理的教育方式。同时也需要明确,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不是市场化,市场化发展会损害教育的平等性,但是在资源配置中,也可采取一些市场调节资源的某些手段,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可采取竞标方式,尽量减少投入。

2.逐步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智力开发、人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幼儿教育并非我国义务教育体系的内容,出现了各种教育乱象,幼儿教育的不公平、水平不一现象开始出现。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我国应在未来某个节点,将幼儿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中,以此确保幼儿受教育权利。这是我国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要求,也是充分保障人受教育权利的必然要求。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教育事业发展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重视幼儿教育的发展,给予幼儿发展更多的政策倾斜,同时积极完善幼儿教育发展的法规政策,更好地为幼儿发展服务,为幼儿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加强对幼儿发展的引导

在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加强引导,主要是制定幼儿教育发展的指导文件。幼儿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幼儿教育水平如何,对其一生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幼儿教育发展,政府应在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等方面加强引导,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发展。与此同时,加大对幼儿师资力量的投入,培养和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幼儿教育,为幼儿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软件”,确保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二、总结

幼儿教育是每个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我国每个家庭投入比较大的一个领域。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受教育权利,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政府应发挥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担当起投资人和管理者的角色,完善幼儿教育基础设施,确保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在本文中,笔者从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角色、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两个方面对该命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作者:于洋 阎红梅 单位:鄂尔多斯市托幼工作管理办公室

第2篇

太原市幼儿园教职工人数为13083人,其中园长952人,教师7462人。许多园长在制订幼儿园发展规划,编制幼儿园课程计划,健全幼儿园课程,营造合作对话的教研氛围,培育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教师队伍,建立幼儿园与家庭、社会沟通的渠道,对课程和教学工作的领导能力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和能力积累。教师在如何理解教学活动目标、如何把握幼儿年龄特点、怎么体现有效教学、如何提高教学策略和技术能力等问题上受到制约。还有师德师风、职业倦怠、骨干教师引领作用的发挥等问题,也影响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托幼一体化有待实现太原市0岁-3岁婴幼儿保教工作尚未纳入教育行政体系,没有形成政府行为,政府职能部门乃至社会对婴幼儿保教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0岁-3岁婴幼儿保教工作已成为太原市幼儿教育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0岁-6岁幼儿的家长和看护人员的科学保教能力普遍偏低,缺乏必备的保育和教育知识,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农村幼儿教育问题有待突破(1)农村幼儿园生源流失严重目前281所农村独立幼儿园和248所小学附设的幼儿班在园幼儿占全市在园幼儿总数的32%。由于村委会对幼儿园投入很少,办园条件简陋,生源流失严重。(2)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农村幼儿园幼儿教育的保育功能被严重弱化,幼儿的一日活动与小学生如出一辙,使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均受到影响,影响了幼儿未来的发展。(3)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教师和家长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积极的互动和沟通模式,使得幼儿教育的宗旨难以在农村广阔天地中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4)教师专业素质较差较多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落后,对新时期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理解不够,加上在职培训机会又少,眼界和思路不够,同时,教师的幼儿教育知识、技能与能力也相对不足。

二、太原市幼儿教育发展对策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太原市幼儿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这意味着政府将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幼教立法、经费投入和政策出台等方面有所作为。太原市政府明确指出:到2015年,力争在公办幼儿园的幼儿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6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5%,切实解决适龄幼儿入公办园难的问题,我们应当珍惜这一发展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夯实幼儿教育基础、提升教育质量,推进太原市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1.政府主导、多方并举,切实解决适龄幼儿入园难的问题(1)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市政府主要负责全市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宏观规划、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和指导监督,并对县(市、区)幼儿教育工作予以扶持。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筹措经费,改善办园条件,提供多种形式的幼儿教育服务。建立各级政府幼儿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教育、财政、住建、规划和人社等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2)努力增加幼儿教育投入市、县两级政府每年应从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优先保证“十二五”期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建设资金,保证公办幼儿园所需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市政府对各县(市、区)按照国家建设标准新建、改扩建的幼儿园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3)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太原市计划新建、改扩建170所公办幼儿园,并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使用管理。对目前所有小区配套已建成的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全部收回,并由当地政府统筹安排。新规划的住宅区要配套建设幼儿园,并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4)探索接收企事业单位幼儿园为解决百姓入公办幼儿园难的问题,太原市提出多种形式、分批接收的思路接收企、事业举办的幼儿园。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监督,任何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幼儿园不得随意停办,不得转作他用,不得造成公办教育资源的流失。

2.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1)加强教学实践研究,关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努力提高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教学品质以设计、组织、实施以及评价集体教学活动为重点,努力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效益;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的研究,使个性化学习活动充分体现儿童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特点,让每个儿童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获得更好的发展;深入开展幼儿园游戏的研究,让幼儿玩得开心,学有所值;进一步开展不同课程模式与各教育领域关系的研究,研究解决课程的整合化问题。同时,教育广大幼儿教师树立“问题就是课题”的理念,关注教学实践,并结合教学实践和课改中遇到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让广大幼儿教师更好地理解幼儿教育课改的必要性,并转化为实践行动上来。不断提高幼儿园一日生活每一环节的教学品质,使每个在园儿童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2)在幼儿园广泛开展教研活动,提高“园本教研”活动的专业性和实效性首先,让广大幼儿教师明白教研活动与幼儿成长、教师发展以及幼儿园建设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本园的教研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教研文化。其次,建立科学合理的教研制度,确定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主题,并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努力解决幼儿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第三,探索“园本教研”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幼儿园成为教、学、研、训一体化的学习型组织,为广大幼儿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3)抓好幼教课题研究与管理的各项工作,提高太原市幼教科研工作水平首先,严格执行课题准入制度和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管理,完善课题指导机制,对立项备案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确保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可行性。其次,让广大幼儿教育专家深入到基层,了解基层幼儿教师的实际需求,发现基层幼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惑,努力解决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广大幼儿教师共同探讨提高幼儿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第三,继续作好课题鉴定和成果推广工作,在贯彻《纲要》精神的基础上,通过经验推广、观摩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推广这些研究成果,使之切实发挥对太原市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引导作用。

3.聚焦队伍建设,打造全员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1)抓好园长队伍的建设,重点解决领导力问题首先,提高园长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使其从制定幼儿园长远规划、编制幼儿园教学计划以及开展幼儿教育课程等方面更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其次,园长一定要聚焦教学,要学会在幼儿园课程和教学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实施有效领导,体现园长的专业水准和管理才能,切实增强园长对课程与教学的领导意识与能力。(2)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重点解决执行力问题首先,以提升幼儿教师教学设计、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等方面作为工作目标,并将其列入课程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其次,充分发挥市学科带头人、市保教能手和市教研骨干等优秀幼儿教师的作用,努力推动和促进太原市幼儿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再次,将新时期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渗透到各类活动中,增强广大幼儿教师的自觉服务意识,要求广大幼儿教师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鼓励广大幼儿教师积极实践、主动创造,提高课程执行力,在专业发展上走得更远。(3)抓好教研员队伍的建设,重点解决指导力问题教研员的服务意识、专业水平和指导能力,直接影响着一个区域的教学质量。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首先,要转变教研观念。教研员要坚定地确立起服务意识,主动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深入教学第一线,努力使教研工作“回归实践、回归问题、回归教师”,为幼儿园和教师提供课程教学的专业支持。其次,要实现教研工作的创新。教研员要把握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趋势,根据本地区幼儿园和教师发展的实际需要,加强研究和探索,掌握课程与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技术手段,通过机制创新,使指导更具有针对性,更富有专业的引领作用。第三,改革和完善教研员学习和培训制度,不断提升教研员的专业素质,切实提教研员对课程实施的研究力和指导力。第四,积极发挥理论工作者和实践作者的优势,建立辅导网络,扩大指导面,使教研员队伍真正为我市幼儿教育改革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4.启动0岁-3岁的婴幼儿教养活动的研究,为托幼一体化模式积累经验为了顺应学前教育托幼一体化的趋势,以社区为单位,依托公办幼儿园构建起0岁-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体系。首先,加强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学习和研究,探索0岁-6岁幼儿一体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其次,组织有关专家和学者编写太原市0岁-3岁婴幼儿教养大纲,在教养目标、内容及方法上给家长和看护人员以具体指导,为全市托幼一体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先期的实践经验。第三,聘请专业教师组成教学组,以0岁-3岁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心理发展特点、营养配餐、日常生活护理和教育等为培训内容,建立试点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第四,开展对幼儿家长和看护人员科学育儿的指导,及时把科学的教养理念和教养方法通过分层培训推广到托幼、早教机构和家庭,努力使太原市的托幼一体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

5.积极开展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指导太原市前些年课改的重心主要放在示范园和中心园上。随着课改地不断深入,逐渐开始关注农村园的发展问题。首先,要对农村幼儿园教育的情况进行调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可行有效的指导方法。其次,结合国家幼儿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农村幼儿教师的需求,创造条件对乡镇中心园教师或农村骨干教师进行培训,转变其教育观念,提高其教学水平以及管理班级的能力和组织能力,使科学的幼教知识和观念能够在广大农村园中得到普及和推广,提升农村幼教水平。第三,以乡中心幼儿园为龙头,广泛开展教学研究,并讨论和备课,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案,组织现场观摩活动,进行经验交流,以促进太原市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

第3篇

摘 要 游戏活动对孩子身心发展和事物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在3-6岁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世纪的多个心理案例分析都表明,游戏本身包含了许多复杂认知度的心理活动。某种程度上能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他能以孩子所接受的独特方式促进孩子认知度的加强。

对于孩子来说,游戏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为孩子产生较高一层的心理体系做出了极大的辅助作用,儿童对社会认知度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游戏获得的。游戏的丰富有趣性会极大的促进孩子的积极性,游戏仿佛孩子的第二生命,游戏的存在充分显示了孩子对于符合自身心理特征的学习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它是一种关乎年龄层面的独特形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技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育机构认识到了游戏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他们肯定了游戏不仅能让孩子获得其中的乐趣,还能寓教于乐,让孩子主动的在快乐中学习。笔者就以下方面,和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幼儿园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确保孩子健康的成长。而要想达到此目的,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捷径。例如:孩子在进行老鹰抓小鸡,丢手绢,跳皮筋等活动时,免不了做出适量的运动,这样不但能增强身体的健康协调能力,还能帮助增进孩子生理的各种技能,无形中从游戏中起到了锻炼身体技能,提高身体抵抗力的作用,为孩子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扎实的身体基础。此外,很多游戏都与体育活动密不可分,例如,幼儿园运动会中经常会出现诸如踩影子,跳绳比赛等。这些游戏既可以强壮孩子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增加孩子自信心和意志力,更可以借此让他们领略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孩子能对游戏的失败与否做出最自己能力里的清楚认知,从而更客观正确的了解自己。成功的孩子能极大的增加孩子的自信,能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进一步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对于孩子失败时,孩子能不气馁,努力奋斗,争取在下次比赛中获得胜利。所以此类游戏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智力和体力的发展,还能培养克服困难的恒心和在压力下的抗压能力。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儿往往是带给孩子无限欢乐的,毫无疑问游戏能带给孩子无穷的欢乐。幼儿园教学方式应按照理论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开心的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作为一种最生动的模拟,多彩的游戏种类能为孩子枯燥的课堂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亲身参与进来不仅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孩子自己动手能力,并借游戏学会生活的一些基本常识。于此同时,孩子的想象能力与创造性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欢笑声中得到有效的提高。有一种很受欢迎的游戏叫:办家家。在此游戏中,孩子被分配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角色。例如父母爷爷奶奶等。游戏道具种类与现实生活中别无两样,大家在游戏中会通力合作,真正像一个大家庭一样为家庭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妈妈送女儿去学校,奶奶在家拖地扫地,照顾生病的外婆外公等。孩子们能仿佛正式家庭一样各司其职,将分内工作做到最好。这个游戏的益处在于,孩子们能够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从而以亲身经历的方式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同时也让孩子们额能更加好的对待家庭,对待家人,孝敬父母。

孩子对于游戏的最普遍感受就是有趣。因为很多现实生活中无法完成的事情可以通过游戏来达到自己心理的满足。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孩子能有比平时学习更少的负担,从而增加的对知识的渴望,注意力更加能够集中。无形中能让孩子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中,让被学习变成主动求知。国外各种研究表明,若减少孩子的学习压力,这对孩子接受知识是更加有帮助的,因为相对宽松的环境更能够给孩子广阔的施展空间。孩子在游戏中国能获得极大的快乐,这在其他学习方式中是没有的,也是十分宝贵的,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绪,特别是游戏与自己以前经历过的快乐事情有一定关联时,这无疑会促进孩子更加主动的学习,促进孩子情感的发展。

总之,只有正视游戏带来的正能量,正确利用好游戏能带来快乐的特点,才能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环境,只有放飞幼儿的天性,才能让孩子有一个难忘的回忆。老师方面,对于爱玩的孩子一定要保持理解态度,本着孩子快乐为第一理念,努力接受新教学观念,推层出新,创造出更多有益于孩子身心发展的游戏,促进孩子德智体的各项发展。

[1]冯娜.浅析游戏理论对现代幼儿体育游戏的启示[J].当代体育科技,2012(01).

[3]聂芳芳,邹群海.《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一)游戏教学模式的引入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4]张晓明,何焕好.浅谈幼儿体育游戏和心理保健[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第4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成长;全面发展

一、我国当代幼儿教育的现状

幼儿教育在逐渐的发展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许多幼儿园开设自己的特色教学,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多式教育。幼儿的选择空间也在逐渐的增大,教师的师资力量也在逐渐的强大起来。幼儿园的教育决定着幼儿受教育的基础,只有不断地完善我们的幼儿教学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幼儿的素质教育。幼儿教育也逐渐邹兴国际化,接受了许多外国的文化。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增大投入,以实现幼儿教育的硬件设施的完善。多元化的幼儿教育,强悍的师资力量与良好的设施建设,幼儿建设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但在逐渐的进步中,幼儿教育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幼儿教育的教学系统还存在漏洞,幼儿的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特色化的教学有利于幼儿的兴趣培养,但过为单一,幼儿需要全面发展,单一的兴趣培养不利于幼儿对事物的全面理解。特色化教学培养了专业性人才,但也展现了教学的单一性,在现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更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幼儿处于无知的阶段,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与判断力都几乎为零,幼儿教师的教学决定了幼儿对事物的初级判断。教学内容的完善将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的文化教育也至关重要,在教学系统的漏洞中,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差异对幼儿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正确对待文化是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时需要注意的要点。

其次,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足以满足幼儿的需要,但对幼儿的教育还需要特殊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对事物具有较为新奇的态度,面对新鲜的事物更容易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当代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较高,但也由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死板,对幼儿的要求过高,导致幼儿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幼儿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了幼儿的学习态度。幼儿教育应当以幼儿为主,将幼儿的主观感受置于首位,不能时时处处限制幼儿的行动,限制幼儿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当代的幼儿教育对幼儿的人格培养与素质教育较为忽视。幼儿的教育需要重视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性格特征做出相应的教育。

最后,幼儿的教育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只有家庭与学校互相联合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让家长积极走进幼儿园,进行亲子互动,家长对幼儿的了解与幼儿教育的结合更能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当代的许多家长认为幼儿的教育在幼儿园都可以得到解决,因此忽视了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素质教育的培养。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教育仅仅知识一个方面的教育,家长的配合至关重要,只有幼儿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幼儿的素质教育,帮助幼儿在逐渐的生活与学习中树立正确良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二、我国当代幼儿教育的完善

幼儿的教育决定着幼儿未来的发展根基,在幼儿阶段形成的良好品质会对幼儿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近年,幼儿园教育相较于以往的教学方式产生了许多改变,幼儿的基础教育更加完善与发达,许多幼儿的成长历程都更为清晰,幼儿的思想与品质更加端正,但在上文中出现的幼儿教育体系的漏洞同样需要我们的关注,如何解决当代幼儿教育出现的问题,为幼儿教育提供更为发达的教育水平是值得我们加以思考的,本人根据自己多年的幼教经验对此进行简要阐述。

第一,我们应当积极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活动空间,满足幼儿对事物的新鲜感。幼儿的活动空间一直是幼儿教育中的一大难点问题,幼儿对事物存在新鲜的心理反应,同时也对危险不存在惧怕心理,户外活动的开展需要在保证幼儿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幼儿阶段的孩子对色彩鲜艳的玩具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将幼儿的户外活动环境装扮成色彩斑斓的童话故事极大的帮助幼儿提升参加户外活动的积极性。秉承着快乐的原则也可以在幼儿园中增添一些玩具器材,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一方面实现了幼儿的户外活动,同时保证了幼儿的安全。

第二,幼儿教师应当因人而异,重视幼儿之间的差别,对不同性格的有而实行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手段。幼儿的性格形成与家庭教育、周围环境等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根据幼儿的不同对幼儿进行合理化教育,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一些幼儿天资聪颖,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而有的学生需要教师的耐心教育与指引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个体的差异存在各个年龄阶段,只有将这种差异合理的缩减,才能促进幼儿之间的和谐相处。

第三,幼儿园应当积极组织家长与幼儿一同开展活动,促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共同交流的能力。幼儿园与家庭是对幼儿影响最大的、最为直接的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格外重要,只有多多加强幼儿与家长之间沟通与交流才能帮助幼儿形成健康良好的思想体系。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耐心的教育幼儿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应当做到的基本的职业素养,在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悉心照料下,幼儿的成长道路将更为顺利与轻松。

三、总结

作为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有必要也必须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当前幼儿教育的形势,理清思路,履行职责,引导家长走出误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共同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帮助幼儿健康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结合幼儿的特征与行为习惯对幼儿进行教育,积极开展户外活动等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教育体系,实现幼儿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谭玉梅,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05)

第5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幼儿园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25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幼儿的思想教育也应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高度发达使大量的机器取代了人的劳动,休闲的观念也跟过去不同。幼儿教育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这些思想观念的变化。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幼儿教育之于社会和国家有重大意义,其主要作用有三个:

一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可以说学前阶段是培养儿童个性品质、行为习惯、道德意识关键时期,而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前期也是培养公民素养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时期受到的教育和薰陶为其今后成长以及成年具备良好的素质修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投资。现代社会更需要创新型、开拓型人才,来增强整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都表明,学前阶段孩子的可塑性最强,大脑发展速度最快,是培养语言能力、感知能力等方面的关键时期,也是探索欲和好奇心最旺盛的时期,而在这个时期对其进行科学的、恰当的教育和引导,可以为今后开发其个体潜能、培养其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相关社会科学研究表明:进行补偿性的幼儿教育对促进社会公平、消除社会贫困等方面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对很多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情况较差儿童进行补。

而研究幼儿教育的未来发展形式对于更好地把握和发展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试图通过研究了解和预测幼儿教育的未来发展情况。

二、职能和工作形式

未来幼儿教育的工作方式上,将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形式将会在幼儿园消失,幼儿在园里的生活将更为自由欢快,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将以游戏为主,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方式,他们乐于从游戏中学习,幼儿园将给他们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他们可以选择伙伴,不同年龄的幼儿之间也可以自由交往;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具,充足的玩具任他们选;他们可以选择做任何一种游戏活动,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他们,新鲜的形式刺激着他们,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启发他们,指引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发展进步。最高的自由指向最高的自主,最高的自主指向最强的创造力,幼儿园的教育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备课不能局限于写到纸上,而应该从物质准备入手,以物质准备为主,从而实现让幼儿亲自动手,主动学习。要善于营造学习环境,比如把图片贴在墙壁靠下的地方,让幼儿自己去看、去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布置活动室,创设游戏情景等。在幼儿园里,教师的要求都将是建议性质的,不强迫,对幼儿的指导是随机进行的,就像远足一样,教师掌握方向,前进的路上大家一起走,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的角色是朋友、玩伴。

三、环境及投资体制

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优美的。从外观上看,它应该是一座美丽的花园,使幼儿在里边能够感觉到赏心悦目,轻松愉快,从而得到美的启迪和思想情操的陶冶;从内部设施上看,它还应当像一座科学的殿堂,它的设施是先进的、科学的,充满了高科技的结晶,让幼儿在这里生活充满情趣,探索无穷;它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班级界限不要太分明,让孩子们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其乐融融。

第6篇

摘要:我国现行的教师管理政策,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主要体现在职前、入职、职后的教师管理政策中。通过对这些政策的梳理

>> 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对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英国教师教育建设对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启示 论我国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功能定位与内容构架 试论我国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美国伊利诺伊州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政策述评 基于课堂观察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以质量评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培养组织智慧,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关于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园本教研助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审视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实践 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之论述 多元智力理论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科学“研课”,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教育“博客”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制度重建 创新培训形式 适应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教师资格条例[EB/OL].2007-12-15.

http:///jyfg/juti/014.htm.

[7]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EB/OL].2007-12-23.

http:///law/law_view.asp?id=14702.

[8]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EB/OL].2007-12-1.

http:///rsj1/zck/zcfg10.asp.

[9]新闻晨报[EB/OL].中等师范教育将在10年后取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7-12-18.

http:///zhong_shi_403/20060323/t20060323_11916.shtml.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海南省职后幼教师资培训研究》的成果论文”(编号:HNSK(QN)13-46)

第7篇

关键词: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

园长作为幼儿园中的领导者,他的工作能力决定了幼儿园日后的发展空间。幼儿园除了传授最简单、基础的幼儿教育外,还要提供给幼儿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在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幼儿园应该在园长与教师的共同带领下进行改革创新,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管理理念与方法,共同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教育理念与办学目标

一所好的幼儿园离不开优秀的领导班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园长作为幼儿教育工作的核心人物,想要在幼儿教育事业中取得成绩,就需要明确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与办学目标。教育理念与办学目标是幼儿园发展的基本方针,是幼儿园的灵魂所在。在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过程中,园长要结合每位学生与家长的实际情况,对幼儿园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明确规划,做到统筹全局,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幼儿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倡导“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方针,构建一个健康、快乐、安全的校园环境。园长可以针对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成立工作小组,针对目前幼儿园日常运转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围绕园长提出的最新教育理念与办学目标展开相关的日常工作,以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为幼儿提供优秀的学习环境。

二、掌握科学的管理技巧

作为幼儿园的最高管理者,园长自身要具备多种管理方面的知识并正确行使手中的管理职权。要掌握科学有效的管理技巧并将其投入实践工作中去,推动幼儿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这也对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作用。例如,要有一套完善明确的幼儿园制度规定,要在规定中明确幼儿园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每个教职员工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应该做好每天的日常工作,并定期让老师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方便园长了解目前幼儿园的进展状况与出现的问题。园长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经常到各个班级去视察教学情况。这样一来,不仅拉近了学生与领导的距离,也方便园长对教师的工作内容进行指导。另外,在幼儿园的工作中,大多数工作人员为女性,女性员工则会涉及婚假、产假等。这时园长要及时调整,保证每一位教职工利益的同时不影响幼儿园的正常工作。综上所述,@长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应该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正确行使权力,保障幼儿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园内的安全教育与安全状况

安全问题是每一个幼儿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安全问题成为家长权衡不同幼儿园的标尺。任何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因此,幼儿园教职工的安全培训就显得格外重要。要对幼儿园的所有教职工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做到日日讲,时时学,使完善的安全教育知识深入每一个教职工的心中。

1.食堂安全问题

解决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可以先从食品安全着手。食品安全可以说是所有安全问题中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每一位教职员工和所有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考虑:首先,就是食材的选择问题,幼儿园采购部门应该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日常的食材。购买过程中对购买厂商做好详细的记录。其次,要严格遵守国家对学校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制订出详细的食堂管理制度,并且配备应急预案。每一项具体步骤与操作都要下落到明确的责任人头上。这样也便于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找到问题所在。最后,对食堂卫生安全以及工作人员身体状况进行严格把关。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正规检测机构出示的健康证明。

2.教学设备安全问题

在幼儿园中,幼儿总是离不开各种玩具与公共娱乐设施。园长在选择教学设备与道具时,也要严格把关,选择正规厂商制作的道具。同时,在幼儿园装修过程中,对于油漆的使用也要谨慎选择。要购买安全无污染的装修材料,确保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

四、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财力支持。经费问题一直是幼儿园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关,作为教育机构,虽然幼儿园的办学宗旨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也要保障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利益。只有恰当的工作报酬才能更好地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他们可以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园长作为领导应该为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考虑。有了足够的资金支持,幼儿园才可以全面提升硬件设施以及改善教学环境,也便于幼儿可以在更加良好、健康的环境中学习成长。为此,首先要将大量资金用于升级园内设备与装饰装修上。只有更好的教学环境与硬件设施才能吸引更多家长的眼光。除了一些设施条件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声誉问题。良好的声誉可以为幼儿园进行有效的宣传,许多家长也会因此慕名而来去选择幼儿园。如此良性循环也促进了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办好一所优秀的幼儿园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教育工作者投入很多心血。幼儿园园长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培养国家新一代人才做好带头工作,为实现幼儿园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王春红.特色管理,让幼儿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求知导刊,2016(2).

第8篇

关键词: 幼儿教师教学风格影响因素

关于教学风格的概念,目前有多种认识,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认为,教学风格是在教学中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符合规律性和个性的教学艺术活动的凝结物和结晶品;是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艰苦的反复实践,而最终形成的既具有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特色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的教学个性或特色。从上述的各种教学风格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认为的教学风格大都是从“教”这个角度来说的,并没有涉及其他对象和方面。而在《西方教育词典》对教学风格的定义则有所不同:“教学风格通常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不同的关系和建立各种社会风气的方式方法。”将师生关系和社会风气列入了教学风格里。但是不论教学风格的定义究竟如何,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教学风格形成过程中不可能脱离物质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可能脱离历史文化的制约,不可能离开人的个体特征。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的发展就是在一个层层叠叠、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中发生、发展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的函数。他将生态环境分为宏观系统、外展系统、中间系统、微观系统这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动营销的网络。每个系统及其与其他系统的相互关系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幼儿教师形成的教学风格是在该系统环境中形成的,通过这个过程幼儿教师逐渐形成在不同程度上解释环境特性、参与环境的活动、维持或改变环境的动机与能力,从而在系统互动中实现教学的高度艺术化。下面笔者从宏观、外展、中间、微观系统对影响幼儿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宏观系统――社会现实

宏观系统是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制度和文化背景。宏观系统中的社会组织、机构是有形的,属于“硬件”;文化则是无形的,属于“软件”。教学风格的形成既离不开社会时代背景的“硬件”设施,又离不开文化“软件”,这些“硬件”、“软件”提供了幼儿教师形成自身风格的最重要的外部生态。

任何时代中教师的教学行为都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行为,因此,必然要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个体心理因素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过程。

1.社会经济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社会经济对教学风格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对教师观念的影响来实现的。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经济关系的改变,人们的行为就会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例如我国在将幼儿教育机构推向市场之后,为了生存和利益,幼儿园要讲质量、讲效益,教师相应地必须认真研究市场,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现实的需要。随着对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幼儿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逐步地由灌输转向重视通过游戏、通过活动对儿童进行教育。

2.社会文化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传统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模式等,都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教师风格的形成。我国一直强调尊师重道,强调因材施教,这对教师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无论是有价值的还是没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思想被教师广泛接受,对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他们的教学风格的形成起到深远的影响。有些优秀教师就是因为在教学中深刻领会、灵活运用了这些思想和主张,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兴趣、能力、爱好。这些观念正在逐步地渗入幼儿教师的意识之中,逐渐被广大幼儿教师接受,促使幼儿教师从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中走出来,走向儿童中心的教学风格,注重“一切从儿童出发”。

二、外展系统――师生关系

外展系统是指个体并未直接参与其中的一个或更多的环境,但这些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与个体成长的那些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间接影响个体的发展。对于幼儿教师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来说,师生关系可以视为外展系统。

师生关系是构成教学风格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是构成教学风格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教学风格的考察,涉及幼儿在幼儿园与教师之间的互相配合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情况、教师在活动中常用的管理模式、活动中的心理气氛等。而这些内容基本上都反映了师生关系的情况。

师生关系也是形成一定教学风格的条件和依据。从幼儿园到大学,师生关系由慈母型发展到教师型再到导师型。与此相应的教学风格也表现为教导型、指导型和引导型等。这就说明了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一定都是在“吃透”了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一种最佳选择。

三、中间系统――园所环境

中间系统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直接参与其中的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间系统是由直接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除了现在的联系外,一些内隐的联系也会影响个体的发展。幼儿教师在形成教学风格时的中间系统主要是身处的园所环境。

1.幼儿园的管理

有些幼儿园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设立一个模板,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做,认为和优秀教师做得一模一样那就是成功的教学,就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所有教师的教学风格趋同,或者说并没有形成特色。而目标设置合理,有着完备的考核评估奖惩制度,将会形成一种推动教师主动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这对教学风格的形成显然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

2.园所的经济状况会影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条件的重要途径。对教师来说,能否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熟练地使用各种电化教具,已成为教学行为中一个极富时代特征的崭新的组成部分,而这对教学风格的形成有不容忽视的意义。然而,在实践中,这些先进设备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直接受到园所经济状况的制约。经济效益好的幼儿园也许会添置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帮助教师组织活动,进行教学,但是条件不够好的幼儿园则有心无力。这将不利于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群体与人际关系

在幼儿园组织系统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群体,如教师群体、家长群体和领导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等。在群体条件下,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会因为群体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些不同于个体条件下的明显特点,形成群体心理效应。如果在幼儿园里,某些教师积极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技巧,不断补充新知识,则其他教师也会效仿,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风气,力争教出自己的特色,这就是群体的促进效应。

人际关系的形成是人际交往的结果,而某种人际关系一旦形成,对人际交往就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幼儿园中,对教师教学行为及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教师如果有机会与风格类型不同的优秀教师一起交流切磋,相互学习,必然会起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促使教学风格不断发展和更加完美的重要途径。而上下级关系则对教师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有影响,正常、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有助于形成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心理气氛,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一心一意钻研业务,这就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反之,就会给教师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这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四、微观系统――自身的特性

微观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直接接触的和产生体验的生态环境,是个体对自身从事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人际关系的真切感受和经历。所以,教师的心理基础、教学经验、教育观念等都属于微观系统。

教师的心理基础包括教师的认知、意向特点和个性特征。教师的认知特点,如感知觉的能力与特点,思维形式的特点,思维的灵活性,是属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观察力的敏锐程度,记忆特点,言语的表达方式,等等,都与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意向特点、情感的丰富程度、情绪的控制能力、意志力的强弱、持久性等,也是构成教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执教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有关教与学的感性或理性认识和处理教学问题的行为方式。有些教师虽然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并不一定都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教学经验确实是形成风格的一个必要因素。一般来说,有着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从教的时间都比较长,实际上,考察一个教师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参考标准就是执教的时间长短,一般认为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开始具有自己的风格。

观念是指导行动的向导,没有信念的教师无法坚持自身的行为,更无所谓形成自己的特点。刘晓东博士认为有着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一个坚信“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教师不可能形成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教学风格,而一个认为儿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教师可能更易于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对儿童进行教育。

教学风格被看成一个系统的话,这个系统的特征就是开放性、动态性。教学风格系统由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能量转换的过程组成,也就是说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才促成了风格的形成。忽视任何一个方面或者过于强调某一层面,都不利于有效的教学风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风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第9篇

一、我国大陆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要想准确地描述与分析我国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首先必须确定比较与分析的指标与选择差异分析的方法。为便于测算和统计,本文在分析省域间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时,主要采用了三个指标系列:1、反映幼儿教育发展规模的5项指标:每十万人口幼儿园数、每十万人口幼儿园班数、每十万人口幼儿入园数、每十万人口幼儿在园数、每十万人口专任幼儿教师数:2、反映幼儿教育教师水平的3项指标: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幼儿教师比例、拥有专科学历教师占专任幼儿教师比例、中学高级与小学高级教师职称比例;3、反映幼儿教育教学设备的6项指标:每百名幼儿活动室面积、每百名幼儿睡眠室面积、每百名幼儿保健室面积、每百名幼儿户外活动场地面积、每百名幼儿拥有图书、每百名幼儿拥有教学用录音录像带。为了遵循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原则我们选择的14项指标都是相对指标,也就是消除了省域间由于人口数量不同对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取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

由于省域间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因而采用通俗的比较办法:1、极差率。即幼儿教育发展水平最高地区的某项指标与最低地区的该项指标的比值,它可以反映地区间幼儿教育发展的极端情况。2、变异系数。也称相对标准差,即幼儿教育发展水平各地区某项指标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再乘以100的值,它可以在消除各项指标测量单位的影响之后,充分反映地区间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具体分析结果见表1。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反映幼儿教育发展规模的5项指标中,极差率最大的是每十万人口幼儿园数。最低的自治区每十万人只有1.56所幼儿园,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7.23所,最高的浙江省24.72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93所,极差率达到15.85倍。同样在其它4项指标中,也都是最低的。5项指标中,除了每十万人口幼儿入园数是广西最高外,其它4项指标都是浙江最高。5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中,最大的是每十万人口幼儿园数,其次是每十万人口专任幼儿教师数,说明我国幼儿教育在发展规模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幼儿园与幼儿教师数量上的差异。在反映幼儿教育教师水平的3项指标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幼儿教师比例这项指标无论极差率与变异系数都是最高的。其中,最高值的吉林(12.31%)是最低值福建(0.92%)的13.38倍。表明我国幼儿教育在教师水平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幼儿教师比例的差异。在反映幼儿教育教学设备的6项指标中,极差率与变异系数较高的两项指标分别是每百名幼儿拥有教学用录音录像带与每百名幼儿户外活动场地面积,前项指标中,最高值的北京是最低值贵州的10.50倍,后项指标中最高值的山东是最低值贵州的11.30倍。在6项指标中,除了每百名幼儿睡眠室面积一项指标是安徽最低外,其余都是贵州最低。而最高值地区的上海、北京、山东、海南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远远高于贵州与安徽,说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影响幼儿教育教学设备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大陆各地区幼儿教育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为了综合地评价我国不同地区幼儿教育发展水平,我们需要考虑多个指标。虽然指标较多会提供比较充分的信息,但会使分析变得更为复杂;而且,有些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样会在给各指标赋权重时出现一定的偏差。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用了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数据之间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内的变量间的相关性则较低。其中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并用一个不可观察的综合变量(潜在变量)来表示,这个基本结构就称为公因子。通过几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来构造综合评价函数,这样可以在保证信息损失尽可能少的前提下,将多个观察变量转换为少数几个相关的综合指标,从而使高维的指标数据得到最佳的简化。因此,因子分析法作为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对复杂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时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从14项原始指标中抽取出3个公因子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1.72%,也就是说这3个公因子已经能够包含原有的14项指标81.72%的信息,可以作为综合评价的指标。其中,第一个公因子较好地概括了6项反映幼儿教育教学设备的原始指标,可以称为幼教教学设备因子;而5项关于幼儿教育发展规模的指标在第二个公因子上的信息量最大,可以定义为幼教发展规模因子;第三公因子可以表现3项反映幼教师资水平指标的信息量。称为幼教师资水平因子。当得到三个公因子之后,我们就可以采用回归方法计算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在幼教教学设备、幼教发展规模、幼教师资水平上的得分和最终的综合因子得分。根据各公因子得分与综合因子得分可得出表2中31个省、市、自治区幼儿教育发展评价结果(排序)。

从表2可知,幼教教学设备因子排名前5位的地区是北京、浙江、陕西、上海、;幼教发展规模因子排名前5位的地区依次是浙江、广东、山西、天津、福建;幼教师资水平因子排名前5位的地区是上海、吉林、宁夏、北京、内蒙古;我们依据综合因子得分可以将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幼儿教育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地区。其中,综合因子得分为正值,表明这些地区幼儿教育发展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综合因子得分为负值。则说明这些地区幼儿教育发展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综合因子得分为正值的14个地区中,北京、上海、浙江的得分大于1,明显高于其它11个地区,因此归为第一类,是幼儿教育发展水平很高的三个地区。广东、天津等11个省、市、自治区综合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平均值,可归为第二类,属幼儿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黑龙江、内蒙古等17个省、市、自治区的综合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平均值归为第三类,是幼儿教育发展水平较低

地区。具体分类结果如表3所示。表3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幼儿教育。

三、影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地区差异的因素

第10篇

【关键词】0~3岁;早期学习指南;运动;大肌肉动作;精细动作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1)05-0052-04

从2002年起,美国部分州在出台和完善3~5岁儿童早期学习标准的基础上,开始把目光转向制定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界虽然对0~3岁婴幼儿的教养内容、方法等的研究很多,但由于缺少对0~3岁婴幼儿学习与发展能力的系统研究,导致“0~3岁儿童的教育缺少真正的教育服务实体可以依托”。〔1〕本文拟对美国部分州制定的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中的运动子领域内容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我国的0~3岁婴幼儿发展能力的研究乃至相关指南的制定有所帮助。

截至2009年4月,美国共有21个州出台了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笔者搜集了各州教育主管部门官方网站上公布的指南文本,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与逻辑分析法,对这21份指南文本进行分析。综观这21份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发现,0~3岁婴幼儿的发展被分成六大领域,分别是身体运动发展、社会情感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学习品质及艺术。笔者选择身体运动发展领域下的运动子领域进行重点分析,以了解美国各州对0~3岁婴幼儿在运动方面的具体期待。

一、年龄划分及运动分类

各州都把婴幼儿期界定为从出生到满3周岁,但具体到更细的年龄阶段划分时,各州的分法不完全相同。主要有四种年龄划分方法:一是划分为0~8个月(young infant)、8~18个月(mobile infant或older infant)、18~36个月(toddler)三个阶段,二是划分为0~18个月(infant)、18~36个月(toddler)两个阶段,三是将每四个月划为一个阶段,四是没有对年龄作出细分,统一以3岁为标准。在21个州的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中,共有14个州有8个月婴幼儿的学习指标,15个州有18个月婴幼儿的学习指标,21个州有36个月婴幼儿的学习指标。所谓学习指标,主要是指到达特定年龄段末期时婴幼儿能够达成的目标,即8个月、18个月、36个月婴幼儿应具备的发展水平。有鉴于此,本文把0~3岁婴幼儿期划分为0~8个月、8~18个月、18~36个月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一分类方法有利于细致分析婴幼儿各阶段的主要变化。

21个州的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都把婴幼儿的运动发展分为大肌肉动作(gross-motor skills)和精细动作(fine-motor skills)两类,部分州在指南中用另外的词汇来表述这两类动作,如马里兰州直接把大肌肉动作描述为“婴幼儿身体的位移”,把精细动作描述为“婴幼儿协调使用双手”。在指南文本中,大肌肉动作侧重于婴幼儿身体的大动作与位移,主要指爬、坐、走、跑、跳、弯腰等使用大肌肉的动作技能;精细动作侧重于婴幼儿对双手的使用,主要指用手指物、捡、捏、搭积木、串串珠、写、画等使用小肌肉的动作技能。

二、各年龄段大肌肉动作的发展

1. 8个月婴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

8个月婴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重点是翻滚、爬、控制与协调、坐、抬头、站。翻滚是指既能从仰面躺翻到俯卧,又能从俯卧翻到仰面躺。有11个州认为8个月的婴幼儿可以完成这一大肌肉动作。爬是指能向前或向后爬行少量距离。有11个州认为8个月的婴幼儿应达到这一指标。控制与协调是指婴幼儿能对身体各部分加以控制,特别是手臂和腿部能协调运动,如俯卧时能抬起手臂和腿来摆动。有11个州对此作了界定。坐是指逐渐从借助他物或他人支撑地坐着发展到独立地不需要支撑地坐着。有10个州提到这一指标。抬头是指在俯卧时能够抬起头及胸部。有10个州认为8个月的婴幼儿能达到这一指标。站是指在扶住固定物或被成人扶住时可以站立。有7个州对此作了规定。

2. 18个月婴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

18个月婴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重点是走、爬、站、坐、上下楼梯。所有对18个月婴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作了界定的州都把行走作为18个月婴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认为这一时期婴幼儿应该能独立行走。爬也是这一年龄段婴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的重要指标,有13个州认为这一时期的婴幼儿能自己爬上、爬下固定的椅子和楼梯。此外,有12个州规定这一时期的婴幼儿能依靠某物或某人的支撑站起来。有10个州提出18个月的婴幼儿能独立坐在椅子上。有9个州提到18个月的婴幼儿能手膝并用地爬上楼梯并在楼梯上站立。

3. 36个月婴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

36个月婴幼儿大肌肉动作的发展重点是走、爬、跑、上下楼梯、跳、玩球、骑车。有15个州对36个月的婴幼儿的走提出了要求,强调婴幼儿走路时的平衡能力,如能拿着玩具或物品走,能倒退走,能沿着直线走或在低矮的宽平衡木上走。有12个州指出36个月的婴幼儿可以爬上、爬下床和固定的成人椅,但没有具体界定床和椅子的高度。有12个州指出36个月的婴幼儿在跑时能够停止和转弯。有12个州认为这一年龄段的婴幼儿已经可以双替上下楼梯。有11个州指出婴幼儿在满36个月时应该会原地跳。有11个州认为36个月的婴幼儿已经可以踢球或扔球,但还不能控制球的方向和速度。另有7个州提到36个月的婴幼儿应该会骑带踏板的三轮车。

从以上三个年龄段的具体学习指标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婴幼儿在3年时间中的身体发育过程。以爬为例。8个月时强调能向前或向后爬行少量距离,18个月时强调能手膝并用地爬上、爬下椅子和楼梯,36个月时强调能够爬上、爬下床和固定的成人椅。从对三个年龄段婴幼儿爬的技能的描述中,可以发现美国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非常具体地描述了婴幼儿动作发展的持续性与可期待性。再以对婴幼儿从坐到站到行走的描述为例。从8个月到18个月再到36个月,婴幼儿从能够借助他物或他人支撑地坐(坐着的时候背依然躬着,需要双手撑地以分担身体的重量)发展到能独立地坐(背挺直地坐着)再发展到能独立坐在椅子上,不会因为掌握不好平衡而从椅子上摔下来;由自己扶住固定物或被成人扶住站立(但不能支撑太长时间)发展到能自己抓住某物或某人站起来;从能独立行走几步到可以拿着玩具或物品走,能倒退走,能沿着直线走或在低矮的宽平衡木上走,不仅表现为拥有独立行走的能力,而且在行走时还能分配注意力。也就是说,婴幼儿行走能力的发展,不只是单一的行走动作的发展,而且还包括行走、注意、平衡、空间知觉等在内的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各年龄段精细动作的发展

1. 8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

8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重点是抓握、转移、够物品、拍手。抓握是指能用手抓住成人的手指或小玩具。有12个州提到这一指标。转移是指能把较大的物品或玩具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有12个州提到了这一指标。够物品是指能主动伸手去够拿玩具或其他物品。有11个州提到这一指标。拍手是指能模仿成人拍手。有8个州提到这一指标。

2. 18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

18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重点是捡东西、涂画、翻书、堆东西、转移小物体。捡东西是指能用拇指和食指钳取物品,如能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食物往自己嘴巴里送。有11个州提到这一指标。有9个州认为这一时期的婴幼儿已能用蜡笔等工具在纸上涂画点、线等图案。有7个州认为这一时期的婴幼儿能自己翻大图书。堆东西是指能控制自己的手及手臂,把物体堆积到一起,如能搭两到三块积木或把玩具堆在一起,把杯子放在一起等。有6个州提出了这一指标。另有5个州指出,这一时期的婴幼儿已能在两手间转移细小物品。

3. 36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

36个月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重点是涂画、组合与拆分、翻书、用汤匙、堆东西。有14个州强调这一时期婴幼儿在绘画涂鸦方面的发展,指出36个月的婴幼儿可以用蜡笔画点、线或圈,还能使用绘画刷,并开始学习控制颜料。组合与拆分是指对物品的使用及方位的把握,如把物品放进、拿出容器,会拼三到四块拼图,能把纸撕成细小碎片,能从大水罐或杯子里把水倒出来等。共有13个州提到这一指标。有10个州提到这一时期的婴幼儿已能一页一页地翻大图书。有8个州指出这一时期的婴幼儿应该会使用汤匙或蜡笔之类的小工具。堆东西是指能垒叠两到三块积木,或模仿成人进行搭建。有7个州提到这一指标。另有5个州强调这一时期的婴幼儿可以尝试使用儿童安全剪刀。

从美国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中精细动作发展指标看,美国各州对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描述突出了婴幼儿手部(包括手臂和手掌)动作发展由整合到分化的过程。例如,8个月时婴幼儿用手掌进行抓握,到18个月时能够翻书,再到36个月时可以使用汤匙,展示了婴幼儿手部动作由整体的上肢合作发展到使用五指再到五指协调配合的发展过程。另外,美国各州的早期学习指南都强调婴幼儿使用手转移物品的能力,认为8个月婴幼儿应该能把较大的物品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到18个月时则能在自己的两手间传递转移较小的物品。这个过程同样体现了婴幼儿对手掌和手指控制能力的增强。“出生第一年,儿童手的动作从什么都不会,进而发展到用手大把抓,再进一步发展到用拇指和食指捏拿,注重手眼动作的协调,从而为将来手的动作发展做好最基本的准备。”〔2〕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各州制定的早期学习指南注重36个月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如要引导婴幼儿学会使用汤匙和一些简单的儿童工具,如儿童安全剪刀等。

深入分析美国各州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中运动子领域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各州对婴幼儿运动发展的要求比较完备,既体现了对儿童的尊重,也表明了对儿童发展的基本期待和价值取向。美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不过,美国各州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0~3岁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十分迅速。为了有效观察婴幼儿的行为发展,制定的学习指标必须详细具体,以便让观察者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婴幼儿的发展水平。反观美国各州的0~3岁婴幼儿早期学习指南,有些学习指标没有完全量化。例如,对8个月婴幼儿爬行能力的描述是“能向前或向后爬行少量距离”。这里的“少量”一词让观察者在实施具体观察时很难判断婴幼儿的爬行能力处于“迟缓发展”“正常发展”“优势发展”中的哪一个水平。

参考文献:

〔1〕郑健成.0~3岁早教社区服务现状与示范性幼儿园作用发挥探析〔J〕.教育探究,2007,(9):39.

〔2〕李红,何磊.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对认知发展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15.

Analysis of American Early Learning Guidelines for 0-3-year-olds: Motor Subdomain

Yu Shu, Li Yan, Guo Liping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第11篇

一、如何架构“幼儿发展评价体系”

幼儿发展评价体系的架构是帮助评价者从理论思想到具体行动真正理解并实施评价的方向指引和依据,它们共同架构形成相对完整、科学、系统、全面的评价体系。

(一)确定评价依据。以幼教的专业理论为依据,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须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及国内外幼教理论为依据,参考其中对幼儿发展评价的专业性指导意见,有的放矢地制订评价计划与策略,才能使评价内容不跑偏、不变质。

(二)确定评价目的。需从园所发展、特色定位、园本文化为根本出发点,以园本课程开展、教育教学有效性等因素为基础,思考对本园幼儿各方面发展进行评价的根本目的。

(三)确定评价内容。1.结合园所特色开展的评价。如以礼仪教育为特色,可围绕礼仪教育制定评估方法与细则,通过情境,观察幼儿仪容仪表、行为礼仪等发展情况,进行记录及评价。如童话剧为特色,可创设表演情境,观察幼儿角色表演的表情、语言、肢体及表演的发展情况,进行记录分析评价。2.结合五大领域开展的评价。首先解读分解《指南》与《纲要》中的领域年龄段目标,设计通过早锻炼、教学、游戏等环节,观察评价幼儿的各领域的发展情况,可以从身体与运动、认知与语言、社会性与情感三大方面入手。3.结合主题活动开展的评价。可根据主题目标及主题活动内容,从幼儿的已知经验、兴趣点,参与情况,幼儿差异及问题反馈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幼儿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的发展情况。

(四)确定评价人员。应考虑到与幼儿发生关系的人员都可以作为评价人员,多元、多方式的评价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观察和剖析到幼儿的发展现状,使评价更为立体、客观。1.评价主体――教师。作为幼儿最直接的教育者,教师承担着评价的任务,教师有责任也相对专业的需要对幼儿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评价。幼儿园同时也应该由相对专业的骨干教师成立评估小组,对幼儿进行有计划、专项或随机的客观评价。2.参与评价――家长、幼儿、社会人员。联合家长开展家园评价,可以帮助家长提高对幼儿观察评价的意识与能力,社会性活动、社会人员的参与评价也会对幼儿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确定评价方法。1.班级日常评价。主要以班级教师随班评估为主要方式,可以包括幼儿发展档案中的评价,各类观察记录,主题中的评价,幼儿学期发展评价。2.随班随机日常评价。可采用随堂、随机进班了解幼儿在班级活动过程中的发展状况。3.公开活动、展示活动中的日常评价。在幼儿参加公开教学、展示活动时,观摩活动者包括教师、家长在观摩活动开展的同时,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4.专项评价。可以一个领域发展为评价要点,设计适合不同年龄班幼儿发展的实习场,观察幼儿在参与情境活动中某个领域的发展状况。也可以结合园所特色做专项评价,从幼儿发展情况评估园所特色开展情况。

二、幼儿发展体系建立后如何有效运转?

幼儿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构成,如何全面规划,有效整合,是制定评价体系的重要原则。在制定幼儿发展评价体系后,还需考虑以下二方面因素。

(一)根据幼儿发展评价体系,制定幼儿发展评价三年评价规划。评价个体在园要经历长达三年的学习生活,以学期或学年作为评价的截点很难反映出幼儿在园期间的发展轨迹。三年中需保证每个领域全部评估,其中有一个领域全面评估到每一位幼儿,而一个领域中要考虑到目标的均衡性和全面性。其评价的结果对个体来说,可以看到至少某一领域的发展轨迹,而对教师来说,一个领域目标的三个年龄段有了梳理性的理解。

(二)根据评估体系及三年规划,有效整合各部门计划,制定学期幼儿评估方案。每学期初应结合各部门内容,有效整合,将活动合并,将记录表格合并,将幼儿评价与教师评价、观摩竞赛等内容结合起来,做到一事多效的效果。

三、幼儿发展状况评价的几点建议

1.关注日常评价,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幼儿

教师始终是一个观察者的身份,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需秉持客观的态度观察与评价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2.在自然、常态环境下开展评价

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3.全面评价,表现形式多元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领域(十二)激励与评价中提出:有效运用观察、谈话、家园联系、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客观地、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幼儿。尽可能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以表格、数据、文字分析、作品分析、照片录像纪实等多种表现形式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

4.关注整体与差异

教师应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关注到每一个教育对象,避免部分忽略现象。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

5.关注过程,评价结果需有效落实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到:要有效运用评价结果,指导下一步教育活动的开展。重视评价结果,不能以结果为终点。结果应该作为下阶段活动组织的指导性建议及目标,才能真正将评价的意义得以体现,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第12篇

【关键词】观察;指南;策略

观察幼儿是幼教老师很重要的一项专业技能,观察不仅是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基础,也是衡量幼儿教师执业能力的重要尺度,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观察是了解幼儿的最好方法,但是教师往往对为什么观察、怎样观察、观察什么不是很清晰。《指南》是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描述,相对于以往的规章制度,《指南》内容更加详细,对于指导幼儿教学工作尤其是如何观察幼儿有着很大的帮助。《指南》可以指导教师客观真实的观察幼儿,并为教师的观察内容提供理论依据,其蕴含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形成对幼儿的教育本质、学习发展及天性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站在幼儿的视角,以平等的身份和尊重的态度深入幼儿心灵。

当前,教师观察幼儿存在的问题来自于教师自身观察能力薄弱以及教师对于观察幼儿的困惑。本文通过分析、解读《指南》,理论联系实际,构建“促进教师观察幼儿”的观察策略,为教师更有效的观察幼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提升幼儿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说明书式策略

说明书式策略是指通过《指南》的不同内容解决制定观察计划中的不同问题。此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帮助教师将日常观察转化为专业观察,并且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其适用范围主要针对观察能力较弱的老师。

1、观察目的:运用《指南》中的目标内容。

2、观察目标:运用《指南》中的典型行为表现内容。

3、观察内容:运用《指南》中的典型行为及班级幼儿实际情况。

4、观察时间:结合《指南》中幼儿年龄特征及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

5、观察方法:结合《指南》中幼儿年龄特征及班级幼儿实际情况。

二、字典式策略

字典式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看”了幼儿行为之后,结合《指南》相关内容,帮助教师理解、分析、评价幼儿行为,把握幼儿发展水平和确定幼儿的发展区,包括解惑式、桥梁式、支架式和引领式。此方法的优点在于使教师在根据具体观察内容分析评价幼儿行为时有了理论依靠,帮助教师通过观察准确了解幼儿,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分析评价能力。

1.解惑式策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根据教师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运用《指南》探索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可用于理解、分析、评价幼儿行为;二是针对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运用《指南》查找教育建议并解决观察后是否介入的问题。

2.支架式策略主要是指将观察到的幼儿行为与《指南》中的典型行为相比对,评价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以及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与《指南》中的教育建议相对比,以完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重在探索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及最近发展区,为幼儿搭建发展的支架并运用《指南》中的教育建议进行教育行为的反思。

3.桥梁式策略是指在已知幼儿已有经验的情况下,观察幼儿的新行为,对照《指南》中的内容,评价幼儿获得的新经验。此方法的优点在于帮助教师把握幼儿的发展水平,客观、全面、有针对性地评价幼儿。此方法较多适用于幼儿在某一次具体活动中的观察评价。以《指南》中的幼儿的典型表现为桥梁,连接并分析幼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以及幼儿的行为表现在发展历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4.引领式策略是指教师结合《指南》与其他观察工具或量表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评价。此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将理论性文件与操作性工具相结合,由理论指导实践,实现对幼儿更为科学的观察,得出更为客观的判断。

三、贯穿式策略

贯穿式策略是指在一次事件的不同时段,教师反复运用《指南》观察幼儿。此种策略通常运用于设计开展集教活动、区角活动或个案追踪观察。如教师开展一次集教活动时,从确定主题、撰写教案、调整教学方式等整个过程中贯穿运用《指南》。对于个案追踪观察这种特殊的观察,教师需要反复翻看《指南》,根据幼儿行为的变化不断解读,并根据教育建议修正教师在每一次观察后的教育行为。

四、融合式策略

融合式策略是指在运用《指南》观察幼儿时,同时融合运用以上三种策略中的若干种,包括线性策略及分解合并型策略。

1.线性策略主要是指在一次观察事件中,按照时间顺序或行为顺序使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策略。例如,说明书式―桥梁式―解惑式的线性策略,首先说明书式策略让教师脑海中有幼儿发展的整体框架,其次,桥梁式策略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判断,最后,解惑式策略解读观察到的幼儿行为采取适当教育教学行为。

2.分解合并型策略是指先采用一种策略,再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策略或先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策略再采用一种策略。例如,教师首先采用说明书式策略,参考《指南》撰写活动目的―观察目标,在活动过程,采取支架式策略,观察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学习品质及观察力,并且通过解惑式策略在观察探索幼儿兴趣点后运用《指南》查找合适的教育建议。

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要达到“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水平、兴趣和需要”的目标的手段,对幼儿的观察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看”,而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与分析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专业观察。通过《指南》指导教师观察幼儿行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1]袁爱玲.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3-116.

[2]虞永平.观察儿童与课程构建[J].学前教育,2007:2-3.

[3]吴亚英.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