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透镜教案

透镜教案

时间:2023-06-05 09:57: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透镜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透镜教案

第1篇

(二)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透镜、薄透镜,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2.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三)教具

凸透镜、凹透镜、光具盘、光源.

(四)教学过程

一、列举实例,引入课题

教师讲述: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照相机和实验室中使用的显微镜中都有一些玻璃元件.它们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叫做透镜.这些玻璃元件起什么作用呢?我们今天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凸透镜、凹透镜实物,学生观察.但告诉学生不能用手摸.有条件的学校每一实验组(2人)发一盒透镜组,让学生自己观察.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透镜的剖面图,对照实物讲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什么是薄透镜.简要说明它们在生活和科技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师在黑板画课本上的图6—8,讲解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和透镜的光心.

2.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1)教师用平行光源、光具盘、凸透镜演示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如课本图6—10)学生观察到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一点.

(2)教师画出会聚光线的光路图.讲述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对照光路图讲解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相等.

向学生说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是由于光通过凸透镜的两个侧面发生两次折射造成的.凸透镜焦距大小反映了凸透镜对光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强,折射光偏折得就越厉害.每个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3)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把一个点光源(如:发光的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点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后是什么样的?

引导学生分析这时的入射光线是逆着原来折射光线的方向,根据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推想出结果.

教师用光具盘演示课本图6—11实验来验证.

教师小结:放在凸透镜焦点处的小灯炮发出的光(即通过焦点的入射光),经过凸透镜变成平行光.因而利用凸透镜能产生平行光.

3.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教师用光具盘、平行光源、凹透镜做课本图6—12的演示.

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小结: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画图并讲解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光线,不会相交于一点.但它们的反方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也叫凹透镜的焦点.由于它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因而叫虚焦点.

三、小结本课内容,讨论“想想议议”

1.本课主要内容是研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及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教师介绍我国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时就已经有人用冰磨成凸透镜来取火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议有兴趣的学生在严寒的冬天里动手制作和实验.

3.指导学生讨论“想想议议”.讨论第一个问题时,让学生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得出结论:光通过三棱镜后向底部(厚的一边)偏折.讨论第二个问题时,先让学生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可以看做几个三棱镜和一个玻璃块组成的.在黑板上画出图(课前用小黑板画好),让学生运用第1题的结论分析.弄清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的道理.

4.学生完成本节课文后练习l~3,并回答订正.

四、作业

课本章后习题第4、5题.第6题能找到老花镜的做.

课外安排统一时间发给学生凸透镜、凹透镜各一个做课本图6—9实验.

(五)说明

1.本课内容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活动.介绍透镜及其种类时,最好让学生直接观察.

第2篇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一些有关光的折射的知识。

2.知道凸透镜会折射光,了解凸透镜的凸度和物体成像的大小有关。

二、科学探究目标

1. 通过观察的方法研究凸透镜的折射现象。

2. 通过观察、实验、对比探究凸透镜的凸度和物体成像的大小的关系。

3. 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的结果。

三、科学态度目标

1.有意识的体验科学小实验的推测、观察、记录、验证的过程。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品质,懂得寻找科学证据证明推测的重要性。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会制作一个“倒影相机”来认识凸透镜的折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凸透镜的折射作用。

教学难点:凸透镜的凸度和物体成像大小的关系。

【教学材料准备】

每个小组:一个倒影相机成品和一个半成品、一个凸透镜、一个塑料杯、一根一次性筷子、一张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上课后,教师投影出示倒影相机,开始课堂教学)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的玩具,你们谁认识?

(师板书课题:倒影相机)

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倒影相机?请大家先来玩玩倒影相机,用它来看周围的物体是什么样的。

师:哪个同学愿意说说你的发现、你感兴趣的现象? 学生交流看到的现象。

二、提出假设

师:倒影相机里面到底有什么?为什么它看到的景象是倒着的?想不想拆开看看它里面有什么?

师:教师现场拆开一个倒影相机,(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看清楚拆下来有哪些东西),请同学们思考你刚才的观察正确吗?

师:那你们认为谁让周围的景象变为倒立的呢?学生讨论提出假设。

三、探究

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哪正不正确呢,我们需要通过什么来验证?

师:在验证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凸透镜”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和作用。

活动一:《神奇的凸透镜》

师:小朋友们,你们观察过凸透镜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想不想观察?观察时要注意什么?(提醒:保护镜片不要用手直接触摸)

学生观察凸透镜的结构特征,并交流。

师:小朋友们,老师这里有张图片,用凸透镜看它你会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凸透镜的作用,并交流。

师: 小朋友们,如果把凸透镜放在图片上方的距离慢慢变远会怎麽样?

学生边做实验边回答。

师:同学们刚才能用凸透镜放大物体,其实是因为凸透镜能折射光的原因。下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感受一下光的折射。用透明玻璃杯装一杯水,一根筷子。

师:实验活动,讲解实验过程。学生实验活动。

四、实验总结

师:小朋友们,通过过刚才的活动和实验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回答(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的像、光的折射、、、、、、)

五、应用与拓展

1、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找视频

矿泉水瓶引起的森林火灾(放大镜点火)、水中看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2、倒影相机

师:教师讲解制作步骤和要求,安全要求。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制作

六、班级汇报和展示,说出自己的学习感想。

1、每个学生讲解自己今天的收获。

2、展示自己的倒影相机。

板书

倒影相机

倒影相机里有:凸透镜、

第3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侧重点;难点;切入点;亮点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2(S)-0026-3

1 宏观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曾提出“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口号。一个教师倘若真能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教案,则意味着他不能仅仅只考虑让自己教得方便,同时他还把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者本身作为焦点去全程关注,通过促学、导学让学生获得更多。

然而,现实的教学在处理设计和操作的关系上,似乎与此相反。教师的备课,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样好教,几乎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思考。同样,他们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设计的教学情景中。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忽略学生个体的活动探索、主动体验和领悟的过程。

想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这一节的教学内容,首先必须明白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是在学生学习完光的色散之后,学生也仅对光的折射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而已。他们对什么是凸透镜,以及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作用和成像一无所知。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为主线,安排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等环节,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化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2 微观的物理教学过程

2.1 课堂教学中的侧重点

作为一节课,教师和学生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去讲、什么都去探究,尤其是在一节课堂容量比较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更应该关注侧重点。对于《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教师应该抓住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和成像的规律这两个探究过程为本节课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主线。其余的小知识点就可以在对此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逐一领会,这样会让学生在头脑中既有一个知识结构模式,又会使得课堂教学中有主线可循。我们不能为了要完成教学任务,求得所谓的圆满,将所有的知识点掰开、揉碎,并以问题的形式采用边讲边问,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来进行,这样是不能激发学生深层次思维的。一问一答,表面上看很热闹,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没有给学生去思考和提出自己见解的机会。这样是用提问的方式“灌”,把知识点一个一个简单的堆积,师生没有真正的从思维上互动起来,也无法真正体现学生的探究过程。

2.2 课堂教学中的难点突破――实验探究

一节课中的难点往往也是一节课的核心内容,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首先突破了难点,带着学生直接跳了过去。在探究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时,教师苦于节约时间,简化操作,直接教给学生结果,或者是通过动画来进行演示,这样教学不仅不能体现物理的学科特点,更不用说去引导学生去感悟过程与方法了。对于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可以选一块比较平整的泡沫板,将三只激光笔平行的固定在上面,再在上面用小刀削一个小槽可以刚好放下一个凸透镜,这样就可以完成实验了。只是老师准备的时间会长一点,但给学生的感性认识要丰富得多,同时也能很轻松的让学生认识焦点、焦距等概念。

教师心里明白教学需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和绝对化了。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刻板的操作,始终不敢解放学生的脑、手、眼、嘴,以及时间。有的实验探究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的,基本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的空间,教师只培养了学生机械的动手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看似热闹,实际上只是形式而没有实效。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缺少深刻的思考。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探究课题是在一定情境中提出的,教材中的情景只是其中的一个方案,老师可以在教室里让学生通过凸透镜观察明亮的窗户在纸上所成的像,学生即席就可以做此实验,还可以自制简易照相机,这是学生事先不容易想到的,这样会激起学生很大兴趣。适时引导学生讨论,提出问题,这样就很自然的将教材内容生活化,将生活内容问题化了。有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便可以激起他们猜想和假设的火花来了。

设计实验,制定探究计划是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学生初次接触可能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刚做过的实验,明确探究的目的以及需要观察的现象,学生便能很自然的想到需要“凸透镜”,需要找一个代替窗户的“蜡烛”,代替白纸的“光屏”,把生活中的现象抽象成实验装置,并做好探究计划。在探究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可以以旁批里的提示为路标进行。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首先找到倒立缩小的、倒立等大的、倒立放大的,以及正立放大的像,分别记录对应的物距和像距。对虚像和实像的认识,可能有一定难度,老师可以结合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和小孔所成的实像来理解。完成实验数据的采集活动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分析,初步找出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规律。然后,教师通过巡视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最后的结论。

在探究活动的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整体认识可以指导学生将蜡烛从很远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在这个过程中像的变化。这个过程,不是对前面实验的简单重复,而是突出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动态的认识过程,给学生一个动态的、全景式的图景。在此,老师要引导学生注意移动过程中“像”变化的两个分界点:蜡烛放在2倍焦距处和1倍焦距处所成像的情况。

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可以提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处,像为什么是等大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找出几种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以作为课外的思考培养学生通过推理来分析,突出理性思维的能力。

这样的教学可以逐步摆脱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从长远看,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依靠教师,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终身学习是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提出的要求。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真正的促进者才是时代最终的要求。

2.3 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学生提问

美国教育史学家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因此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学中不是让教师首先设计好问题,而是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和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结论和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新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更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提炼和概括,可以使得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更系统。

有的教师在处理“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担心学生无法一步完成实验装置的正确摆放,于是便将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摆放顺序以及注意事项都讲清楚了,然后让学生比着去做,这样看起来教学过程中没有“问题”存在,其实这就是教学中的最大“问题”。在这节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在摆放中出现问题,在观察时发现问题,在不断的试探中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得出问题结论的实质。这样才能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魅力和知识建构的过程。

2.4 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教学引入

亮点是相对的,你比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就是亮点,作为一节公开课或者是赛课,打造亮点也非常有必要,尤其是课堂引入不但会给评委以深刻的印象,它还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追求亮点,不去考虑实际,可能就适得其反。比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教学引入,教师为了创设一个情景,用了两个凸透镜在前面晃了两下,连评委还没有来得及看懂是怎么一回事就完了,更何况是学生。当然教师的本意是好的,想装一位带着老花镜的老人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兴趣。但这节课并不能解决老花镜的问题呀,其实学生对老花镜并不感兴趣,精彩表演又没有达到效果,这样就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并不是亮点。还有的老师,为了说明凸透镜对光线的汇聚作用,就在教室里吊了一颗电灯,让学生通过凸透镜观察电灯在纸上成的像,问学生“汇聚没有”,学生答:“汇聚了”。在讲汇聚之前,学生是不知道什么叫汇聚的,这显然是教师首先做了学生不该做的准备,不是真实课堂的反应。

有的老师在课堂引入时,使用了玻璃片让学生观察书上字的变化,然后又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再观察。这样既富有激趣的功能,又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教学中来了。

综上所述,在物理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要力争实现问题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结论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习兴趣

在如今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作为实施者——教师,则更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改革,社会的需要。激发兴趣教育是指: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满足其心理需求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是势在必行的。根据我在教学中实践,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指正。

一、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比如通过演示“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使塞子冲出去,从而发明热机”“从凸透镜成像到照相机的应用”“纸盒烧开水说明水沸腾时的特点”“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物理有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层次性、渐进性提问与追问:

提问的同时应掌握一个度。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首先问一个好学生,透镜分为几种?“凸透镜、凹透镜。再问一个学困 生,“凸透镜具有什么特点?”此时,笔者拿一个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使阳光经透镜聚焦于火柴或一张白纸。“聚光。”“好!你真棒!那么你再告诉老师,凹透镜呢?它的特点正和凸透镜相反,对吗?”“发散。”“这节课内容只要你好好听,你一定会。最后我要提问你几个问题。你先记好了。”讲完之后,再问他,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照近景、照远景,你该怎么办?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自然留给了那些听明白的同学。这样先提问讲后再回答的措施,调动了他的信心与积极性,以及对物理的兴趣与爱好。

三、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好动性: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是能否积极思维和具有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在刚接触物理时,都有一种新奇感。这种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时培养,可能很快就会消失。所以,应该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学生的这种新奇感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实验魅力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利用新奇、有趣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学习兴趣。

1.演示实验要认真做好

它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配合讲授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和规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奇的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直觉兴趣。如能充分发挥实验的趣味性、奇异性、多变性,就能创造出生动的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演示实验是用来配合教学的,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用合适的实验,合理地进行实验,以便让学生清楚地认清物理概念和规律。

例如,在讲授“电阻”这一节的内容时,我们可以选择的演示实验比较多。如用铁丝,铜丝、铝丝等作导体。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认识“不同的金属材料电阻不一样”这一规律。我们利用哪种演示实验都应清楚地显示出演示内容的本质特征。当然实验时要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

学生都有好动的特点,有条件的时候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样即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又能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探例如在究声是怎样传播的实验中,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自己敲桌子亲身感受一下固体的传声学生一定回有深刻的印象。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利用软细绳测量地图上铁路线上的长度、刻度尺和三角板配合测量硬币的直径、圆锥的高等,都可以让学生设计并动手做,这样促使学生思维得以发散,转换的思维方法得到训练,设计实验的能力也随着提高了。

四、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设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应用普及化,各类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自制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工具。这种可延滞再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涵,也扩展了教学外延。那么,好的教学软件是运用这一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必备条件。例如,教学《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播放各种各样学生熟悉的声音,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声音,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们满怀兴趣地通过仔细的观察、身体的触摸,去感知发声体的振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领会物体发声的原理。

第5篇

【关键词】苏科版;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苏科版物理教材是江苏地区近几年才开始使用的教材。它与传统教材有很大不同:传统物理教材一般运用的是逻辑结构的框架,并不符合探究性的科学研究思想。苏科版物理教材规避了这些缺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创新思维。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教材本身的设计思路,扬长避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及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真正有益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应该是科学的、符合规律的开放式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非起的灌输知识的作用,而是作为引导者,使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有效总结问题。以下笔者实现将会结合具体案例探讨科学教育法的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实现途径。

一、习题篇――举一反三

习题教学是中学教学中最常用却也最重要的方式。在中学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非常必要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熟能生巧自古以来就是真理,通过做题重复所学知识,能使学生有效巩固所学概念,深入理解和应用规律,熟练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学而不思则罔”,光做题而不知变通及举一反三,却也是极为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课本习题或相关例题,灵活运用变换题型、增减条件等方法改造原题,拓宽学生的思维。

例: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6cm,位于主光轴上的一个点光源S距透镜21cm,求像点位置。教师在看到这道简单的光学题时,可故意“为难”一下学生,提问:

如果我们用黑纸将透镜遮去一半,点光源所成的像将有什么变化?

通过这样的变换,有利于学生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加深其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提高其思维的灵活度。

二、史实篇――追本溯源

著名科学家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实际上,课本上出现的理论往往来自于著名物理学家对先辈们得出结论的再完善或重构。为了准确理解概念,教师可以借助了解相关史料,让学生利用想象、灵感等“非逻辑”的方法,“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的历程,从而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笔者认为,理性的“逻辑方法”与感性的“非逻辑方法”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兴趣。

例:牛顿第一定律便是在伽利略与笛卡尔等前辈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得出的。

三、实验篇――事实求证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也是对理论的实践。而真理,往往都是经得住实践考验的理论。因此,学会应用实验这种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解决问题,理解知识。物理学家们在研究问题时,常常运用“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这种研究方法。此种模式对学生物理学习极具借鉴意义,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此研究方法渗透到具体实战中。

例:在研究光的反射现象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生活中光反射现象的实例,引入课堂。然后,教师可在此提问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想要了解哪些光反射的知识。接着,让学生提出假设,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如:

教师在上课前,准备好平面镜、纸板、激光手电筒等相关实验器材。

做实验时,可运用以下步骤:

(1)将平面镜固定于桌上,将纸板竖放在平面镜上,将两块纸板的重叠处作为法线;

(2)将激光手电筒发出的光线沿纸板左面或右面照射到平面镜上;入射点要在法线处;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

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让学生分组,然后进行分工合作探究。最后教师提问,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入相关课本概念,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最后进行总结。

四、概念规律篇――深入推理

物理虽然是理科,但依旧有许多概念和规律需要记忆。合格的物理教师会用科学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教师在讲述某个概念时,可以适当让学生了解引进此概念的原因,定义此概念的缘由;在讲述规律时,要让学生知道此规律针对的是哪些方面的问题,历史上的科学家是如何发现这个规律而这个规律又应当怎样去表述等等内容。当然,不管研究哪条规律,剖析典型教案都是必要的过程。

五、复习篇――思维整合

新课结束后,教师应为学生安排复习计划。复习,并非单调重复讲解原来所学的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梳理个部分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重新整合,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师在上复习课时,可以运用归纳法、类比法或者等效替代法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所学内容,加深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

例:电阻定义式R=U/I,决定式R=pL/S。定义式以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来定义电阻,决定式则反映出材料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在物理课本上这样的公式有很多,教师应帮助学生用归纳法等方法整理出相关线索,熟练掌握同类知识。

六、结语

马克思说,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所以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此理论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则预示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真正优秀的教育,传播的并非是某个领域的知识,而是研究此领域的科学方法,所以,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务必注意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思维及研究方法,并培养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滕宏俊.谈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教育[J].技术物理教学.2013年03月.

第6篇

物理教学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被动学习的现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的认知活动,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的能力,它一方面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组织,同时更需要学生的自主性。新课程强调通过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因为物理是一门动手性和探究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写教案时一定要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首先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树立“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这一教育观念。把学习的时间真正的还给学生。

我在教学《浮力》时,把学生分成10个小组带到事先准备充分的实验室(每个小组都备有一块供记录;做图用的小黑板),并用投影仪把教学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都投影到屏幕上,然后就让学生自主学习。我用比一比,赛一赛的方式由他们用20分钟的时间自行设计、组裟实验;自主观察、讨论,总结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并把浮力的定义和物理的浮沉条件以浮力产生的原因都记录在小黑板上,并作出力的图示。然后再用15分钟的时间让各组派代表陈述本组的实验依据,最后我用10分钟的时间来指出各组的优点与不足,评出最佳的实验方案。由于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能力。真正完成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任务。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心理学认为,观察力是感知事物的特征、变化,是察觉相似事物之异,相异事物之同的能力。它是知觉形成的特殊形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主动持久的知觉过程。观察能力是智力的三要素(观察、思维、创造)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直观教学,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观察,以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自己得出相关的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透镜》一课,在研究透镜的性质和成像规律时。我是让学生通过看、画和对比实验现象等操作来认识透镜的形状、认知其成像规律的。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认为,思维是人类在事物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如在教学《浮力》时,我把自已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引导者。摒弃将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的做法,给学生以充分的思维空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弹性化的,有一定空间和思维密度的课堂问题。让学生自主地以实验为主线,把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和智能开发与操练、观察、质疑、探究等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散他们的思维,将物理教学融入多维的空间,让学生去思维、去想象、去“找米下锅”,结果,他们除了很好地完成书本上的实验外,还采用乒乓球、盐水等多种多样的器材和方法来补充实验:得出多种假设与结论。从通过相互对比实验结果中多角度地理解课文内容。即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也培养了创新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们对所感知的事物表象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头脑中所形成的各种信息的联系,及需要时能随时提取信息的能力。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果。

4.1 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记忆可简单地分为两种形式:一是机械记忆。我在教学透镜的形状时,是让学生通过触摸、对比的方法进行机械记忆的。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直观的记忆。如讲解《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把定律换成这样一句话一切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都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纠正错误。从而加强对定律的认识和记忆的。再有就是通过对众多定义、定理和物理现象进行综合归纳,列表对比,了解和掌握它们相互间的联系,进行关联记忆的如在讲解《物态变化》一章时,我要求学生把本章中的各个知识点归类列表,找到它们相互间的异同进行记忆的。

4.2 提高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物理是源于生活,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所以在教学物理时必须要符合物理本身的特点。符合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它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并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来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情感,产生兴趣,如在教学《磁场》时,我把学生集中到学校的池塘边一亡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水波的形成,传播等有趣的现象来理解,掌握磁场的知识。

第7篇

我当时在想: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了!他们在探索,在研究,在自主学习。这样的课堂不正是学生喜欢的吗?他们还能厌学吗?

可惜,这样的状况并没有持续下去。当学生正沉浸在欢乐和探索之中时,任课教师有点气愤地快步走过去,一声不吭就把他们桌面上的器材全收了过来,放在讲台上。那神情似乎在说:不想本本分分地做实验就老实给我呆着!

这一组的学生们似乎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受到了惩罚,只能呆呆地坐在位子里不吭声。而这一招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其它小组跃跃欲试的学生都收敛起来。教室又恢复了令人满意的安静与“专心致志”的状态。

后来的课堂,虽然有序,也基本能按教材的要求得出了实验结论,但我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有点沉闷与压抑。

我在纳闷: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是最强大的学习动力。要是能让学生在45分钟有那么一小段自由探究、自主讨论的时间,该有多好啊,教师主讲与学生表达(不是简单回答教师的提问)相结合的课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交相辉映的课堂,一定是容易出彩的课堂!一定是受学生欢迎的课堂!一定是学生的个性与探索欲望得到鼓励与释放而不是压制与扼杀的课堂。

课后与此教师的单独交流中,我说出了自己的这一想法。他也是一脸的无奈:任由学生,课堂上学生就乱成乌烟瘴气而不能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教学进度就会受到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很差,学生的考试就会一塌糊涂。

是啊,许多教师不是有着同样的担心与顾虑吗?课堂上,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如何传授教材的内容,怎样按教案里设计好的程序进行教学,因为这些都是与考试有关的,他们担心课堂出差错而浪费时间,担心学生“不务正业”造成成绩不好。殊不知,他们就这样把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给熄灭了,课堂也就这样渐渐远离了学生的“学”,无趣味与生机可言了。短期看,考试成绩上去了;长期看,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主性与兴趣了。

在这里笔者不是反对教师对课堂的组织与调控,而且对学生的指导与引领也是必须的。但这样“按模度样”的课堂,究竟谁是真正的主人?我们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表面的“学习结果”,而不管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内心感受与精神状态,不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说到底,这是一种急功近利抓应试的表现,是一种功利的教育思想,因为教学的出发点并不是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是教师自己的利益!苏姆林斯基说:“学生对学习的冷淡态度,比学习成绩不良更可怕。”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态度与其能否进行有效学习密不可分。当一个人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能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的。课堂上,学生学习活动与教师的“预设”(包括目标任务、进度等)不一致时,我们的一些教师就是这样“舍本求末”地控制学生、不惜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以适应教师自己。可以说,课堂里只有教师本人,而没有真正的“学生”,他们充其量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傀儡。

记得年前,在师生普遍抱怨英语难教难学,英语课堂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大环境下,到我校支教的香港热心人士陈老师的英文课却是兴趣盎然,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都沉浸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活动之中。一些以前讨厌英文的学生也渐渐喜爱上陈老师的英文课了。原来,学生们在陈老师的课堂里感觉很轻松,每人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体会收获、成长的感觉。如训练学生说英语时,基础好的可以说一段;稍差点的,也可以只说一句。一次,轮到一个“后进生”,他站了许久却是一声不吭,陈老师就不停地启发鼓励,最终这学生断断续续吐了一两个单词,老师的一声“有进步,值得大家鼓掌祝贺!”使这个学生得到了快乐的体验,树立了上进的信心。陈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完全没有“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目标任务”等的担心,学生的成长与成功体验就是其唯一的出发点,这就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在这里,学生喜欢上了学习,有了学习的热情,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是的,学习者如能在学习中感到趣味,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时,必然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得跳出功利的“牢笼”,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热情,关心他们“学得如何”,让他们在学习之中得到幸福的情感体验。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以本,以教材为主的思路,心里装着学生,考虑学生的实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带着自己的兴趣,自由地去探索、去尝试、去体验,在参与中迸发出求知的热情,真正体验到自主学习带来的成长快乐。

第8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积极探究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能鞭策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发挥物理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的功能

1.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如本人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我改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2.发挥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作用。

笔者在上传统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损坏了仪器。然而,须知这些“破坏性”强的学生实际上也是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o仪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如本人曾在网络环境下采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在线版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进行多媒体实验操作,通过网上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学生在网络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自主观察模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

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进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网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质。通过下载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来。

本人在进行初二第十二章第一节浮力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我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6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和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同时超级链接浮力大小的推导公式录相。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很轻易就攻破这一难点,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做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很难做得到的。

三、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教学水平

1.了解物理学科发展时事形势。

我们通过Internet在官方权威网站上查看有关物理发展动态,可以做到在时事政策上紧跟形势,在物理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调整。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大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这对于学生习题更新、掌握中考的习题形势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上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物理相关试题,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第9篇

【摘要】目前基础教育领域正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要培养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需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需要将现代的教育技术整合与学科教学,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课程、整合

一、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思考

1、整合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整合使学生在科学教学中有效地学习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是通过整合使学生在科学教学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2、整合的意义

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信息技术仅局限于辅助作用的地位,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便捷的特点和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极大地提高教学过程的科技含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手段现代化。信息技术与科学的整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

3、 整合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因素

(1)外部条件

实现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需要两个必备的外部条件:其一是硬件,即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其二则是教育素材库。素材库可以向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帮助教师越过制作课件的技术障碍,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教学设计上。为满足学科教学的要求,素材库建设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系统性和完备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趣味性。

(2)内在因素

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现代信息素养的教师是促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和的内在因素。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工具或教学手段,如果教师观念先进,它就可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师的观念很传统,素材、课件就有可能会变为教师“电灌”的工具。除先进的教学理念外,更需加强的是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能力要求,其应对措施是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运用自制课件实施教学,通过纸张教材与多媒体教材的并现,实现教材形式是多样化。

二、 整合在科学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一)、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

中学科学课程包括中学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均是实验科学,因此,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历来强调教学的直观性。当今科学发展迅猛,科学教学也随之融入了许多研究科学本质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如挂图、幻灯等,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若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整合使用视频、动画、课件等,就可以产生非常好的直观效果,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此外,将微观的、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供多种媒体的刺激,可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例如,做科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若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现实验仪器和环境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误差较大,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如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利于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的形成。

由此可见,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科学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见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二)、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查找所需资料,设计制作教案。可使教案的编写从手写到键盘输入、从纯文本到多媒体、从线性结构构思到超文本结构构思。这样不仅提高了教案的质量和实用性.还可大大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和效率。从学习方式的变革看,信息技术可以在教学中创设逼真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实现因材施教。

(三)、促进师生间、生生间关系的转变

信息化教学环境下的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传统的地位因为信息的网络化而动摇,对知识的权威拥有不再是教师的专利,教师拥有的信息,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络搜索获得。互联网极大地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性,打破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并且实现了真正平等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三、信息技术怎样与科学新课程整合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自然科学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利用模型或挂图口授教材,把学生难以理解的知

识讲述出来,学生的任务是听和看,模型和教具是学生推理的形象依据,缺少生动性、微观性。而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向、影视等多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使知识从静态直观变为生动有趣、变化无穷的动态直观。这样创设出的情境有很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容易使学生动情入境,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强烈兴趣和渴望探究的欲望。

例如,在血液循环的教学中,先通过动画演示血液流动的情景,使学生了解血液在动

物体内流动与经过的各个器官的名称,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然后将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图设计成一个类似于迷宫的路线游戏图,要求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例如扮演红细胞,学生就会思考如何完成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任务。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学生思维、想象、探索创造了充分的条件,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求的愿望。

(二)、提供学习材料,为学生自主探索创造条件

优化课堂教学不只在于上好一节课,而是使教学成为一种创造、一种探索,使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学到知识,而是获得能力,受到教育。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教师对学生这个“知识的容器”注入了多少知识,学生完全成了课堂上的客体,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索的主动性愈来愈少,以至殆尽。教育信息化则使教学内容由单一、固定、陈旧的文字材料转向多样化、个体化、更新更快的多媒体支持下的学习材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对不易观察、难以再现的现象、规律等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实现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历史重现等,从而给学生探索研究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也为其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三)、扩展教学环境,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以往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知识来源于教材、教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够突破教学环境的时空限制,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为学生的知识来源创设一个广阔的、开放的空间,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咨询者和学习伙伴,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

【案例】

“环境保护”一节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1、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环境保护”一节在教学中主要讲述了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简述了环境污染,重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环境保护”是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是随时间不断发展、变化的,而教材内容在这一方面是相对陈旧、滞后的。如果在网络环境下将这节课进行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开放的网络资源不仅会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还可轻松实现跨学科的知识交融,便于学生建立立体的知识框架,同时保证了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的同步。

(2)教学对象分析

在学习“生态平衡”一课时,学生对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其危害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我校初二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些为本节课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确立

知识目标: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危害及原因。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4)教学方法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采用资源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开放的互联网上自主学习。

2、教学程序设计(见下表)

步骤

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第一步

创设情境

1、在校园网上建立内容丰富的“环保知识库”;

2、引导学生访问互联网上相应的环保网站或进入校园网,浏览“环保知识库”

上网浏览相应网站,进入学习情景;

中国环境保护网http:∥ep.com.cn

绿色世界http:∥greenworld.533.com

绿色未来http:∥go8.163.com

碧水蓝天http:∥tuohoo.yeah.com

网上科学馆http:∥inetsm.com.cn

第二步

确定问题

教师帮助学生确立自主探究的子课题:

1、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危害及原因;

2、身边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办法;

3、应用网络信息,设计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

4、据网络信息,预测未来环境的发展趋势

1、分成4个学习小组;

2、围绕课题,学生自己选择,确定当前最想探讨的若干问题作为每个学习小组的子课题。

自主探究

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咨询者和学习伙伴,在学生上网者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

1、在信息技术上,指导学生如何上网、搜索、下载及保存文件。

2、在学生筛选、归纳、整理过程中给予指导帮助

以小组为单位

1、收集信息:搜集与子课题相关的信息,下载到自己的文件夹中或打印出来。

2、处理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要,将知识内化

第二步

交流协作

1、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做点评、指导,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在交流中,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

①怎样看待治理与发展?

②你能为环保做些什么?

(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构建)

3、将有代表性的学生的网页,在

学生发言时,进行切换,供全体学生交流

各小组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景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分享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并学会应用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将知识外显化。在讨论交流中,每个学生的观点在和其他学生以及教师一起建立的协商环境中受到考察、评论。同量,每个学生也对别人的观点、看法进行思考并做出反应。

1、组:就目前全球存在的10大环境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2、组:就身边的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如哈

尔滨冬天撒盐化雪的问题;秋天焚烧树叶的问题;光污染、交通污染、废旧电池污染等问题。通过网上学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组:就居住环境附近的排水沟污染问题,向大家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说明了排水沟的污染现状、污染源,并设计了一个治理方案,还提出倡议,倡导农民子弟动员家长在种植农作物时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4、组:根据在网上看到的大量环保信息,形式两种不同的观点:(1)未来环境越来越好;(2)未来环境越来越糟。引发争论,形成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

自我评价

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自我评价,归纳总结成板书(屏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体系。

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提高进行自我评价。

3、教学体会

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和资源,进行信息化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

(1)、拓展教材内容,增加教学容量,实现跨学科的知识交融

互联网上丰富教学资源,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理的信息,不仅有效地拓展了教材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与学科发展保持同步,且能轻松实现跨学科的知识交融。本节课就融入了化学、地理、社会、人文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2)、提高学习兴趣,突出自主学习,强化个性学性

网络的魅力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学习,并在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归纳、总结,分析、表述,应用等多种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思考,学习的动机、效率及学习的愉悦感均得到增强。从班级教学向小组教学转变,改变了以前那种全体学生都学习相同内容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的教学。

这节课中,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地融合与主动适应。其一是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其二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是应该倡导的一种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仍然是科学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因此教学中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应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信息技术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解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理科教学,对传统教育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的冲击是非常之大的,但它并不排斥传统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实际运用中应把它们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理科课程教学的科学整合。通过整合激发学生对理科学科学习的兴趣,课堂内外参与意识会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会加深,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均会取得长足的进步。同时,信息技术与理科课堂教学的整合也能鞭策教师进一步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不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发展更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秦 力 《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教育现代化

2、管 长 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州探》

3、郑 春 和 《中学生物学探究教学模式的研讨》

第10篇

一、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研究的意义

1、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成长期,大脑容易疲劳,而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习情绪容易波动,学习持久性差,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加强初中物理的教学研究,改善教学方式,能够缓解学生们的压力,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插入风趣的语言或故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来激活课堂气氛,缓和紧张的学习压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

2、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绝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通过实验归纳得出的,其中一些物理模型、物理概念是运用抽象的思维方法建立的,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艰涩难懂、枯燥乏味的。枯燥的讲解会使学生乏味,缺少学习物理的兴趣。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有利于化解教学难度,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对于磁场、大气压等抽象的概念,教师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实验现象来引入,使要研究的问题具体形象化,既化解了教学难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大量的物理实验和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品质。

二、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建议

1、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加以概括而形成的。

同时,初中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渴望新知识、喜欢实际操作,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科学家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从而增加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想,把原来由教师设计实验变成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总之,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主动状态和好奇心,彻底走出灌输与被灌输的填鸭式教育。

2、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

13-15岁的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的认知水平正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物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通过语言信息进行分类或图解分析,在教学内容上与教学方法上多从具体形象实例入手,尽量做到语言形象、实验直观,通过比较、类比、分析、综合等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抽象概念。如在进行光学教学中,学生应该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等。这些言语在知识结构中环环相扣,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合理地引导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研究教材和提供高质量的练习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把握关键。精心设计的教案要做到“五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高质量的练习。同时,课堂练习是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对教学结果的反馈,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时效性。教学必须注重课堂练习,精心选择、设计练习题,将知识渗透到习题之中。做高质量的习题,才能够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类难题。

4、合理利用多媒体

第11篇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结合自己物理教学的实践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课件”向“积件”思路发展,探讨物理学科整合新方法

在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这个领域里面,市场上已有相当数量的物理教学软件可供购买,但能够真正适用于教学的软件却不多,教师自制课件的水平又不高,容易造成“低水平重复”的现象。在此阶段上,寻求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新路子──积件思路应运而生。其指导思想是:“课件”向“积件”发展,工具型、资料型、开放型的教学平台已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方向,它包括带有学科特色的平台和多媒体资料库。教师稍加培训就能够自如的运用它们来按自己的意愿制作课件,紧密配合自己的教学过程、为课堂教学所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辅助教学。。

例如在物理学科平台方面:《CSC电子备课系统》初中物理版、天翼全景多媒体教学软件高中物理版都是面向教师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成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集众多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科研成果及教学经验于一体,为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必要的教学手段;又如《青鸟师友多媒体课件开发平台》,是一个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集声音、图形、图像、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开发工具;再如几何教学平台的“几何画板”不仅适用于几何教学,而且也适用于物理教学中的力学课程,它界面简单、容易学习、直观好用,因此这样的软件很受老师的欢迎。以上四个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开发平台,就很好的体现了“积件”思想。

在多媒体资源处理方面,物理作为一门信息技术邻近学科,物理教师应该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先行者。如今许多物理教师都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专门的网站,并把以网页浏览的形式制作的CAI课件、教案、论文等放在该网站中,同时还可以把其它网站已有的课件通过Internet的超级链接功能揉合到自己的CAI课件里,以“搭积木”的形式,把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链接起来,通过长时间教学的积累,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教学课件体系。反之,其它教师也可通过网络共享自己的CAI课件,克服了传统的“软件包”形式的课件不能共享的缺点,提高了课件资源的利用率,充实了网上物理学科资料库,形成网上物理学科联盟,实行资源共享。此外,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有网络终端的地点,通过Internet网络来访问这些网站,进行物理教学的探讨和巩固性学习。

因此,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制作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是软件开发和应用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学科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运用“积件”思想,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下的网络信息资源素材库和教学软件,以及相关的CD、VCD资源,从中选取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来制作自己的课件,从而适应不同教学情境的需要,彻底改变教学软件在设计、开发和使用上的相互割裂的局面,使CAI在课堂上的运用走出低谷,朝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这一更为广阔的方向发展。

二、电脑模拟,发挥物理演示实验、虚拟实验室的功能

1、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发挥演示实验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和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利用实验课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实验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实验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演示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

如本人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先用常规仪器按传统实验方法进行演示,由于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蜡烛在光屏上所形成的像随着物距的变化而变化的这一现象不是很明显,致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不甚理解,并产生迷惑。此时我改为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模拟实验,演示物距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的情况,整个模拟实验过程流畅、直观、明了,从而使学生对该实验有了一个清晰完整的认识。由此可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仪器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水平。

2、在网络技术环境支持下,发挥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作用

在传统物理实验室,一方面由于怕发生意外和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失,有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对学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往往和物理理论不一致,甚至出现相反的数据,这一切无不暴露出了传统实验室的弊端。

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以自主模拟实验为基础进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如笔者在上传统电学实验课时,通常会告诉学生,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错、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很多实验不允许学生自己操作,这些规定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损坏了仪器。然而,须知这些“破坏性”强的学生实际上也是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强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倡导学生自主探讨性实验,既可保护仪器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把很多传统实验做不到的效果一一再现。如本人曾在网络环境下采用“仿真物理实验室”虚拟电学实验室软件(在线版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与物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学生在网络技术环境进行多媒体实验操作,通过网上人机对话,学生可以一边操作一边在网上畅游,获取新知识,或与其他同学交流。如果学生在网络虚拟实验室遇到问题,就可以通过网络从其他同学那里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自主观察模拟实验,从而掌握学习成果和学习方法。

这种虚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在虚拟世界的真实体验。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模拟实验、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抽象成所需知识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并促使他们建立科学的世界观。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进教学效果

进入网络时代后,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网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质。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教育资源库物理学科、广东教育资源网()资源中心物理学科、中国物理教育网()等可谓是一间完整的中小学数字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下载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来。

本人在进行初二第十二章第一节浮力教学时,须向学生解释浮力产生的原因。我先设想一个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它的6个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它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只有上下两面由于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同,压力也因而不相等。浮力的产生是由下表面受到水的向上的压力和上表面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差,但如果使用语言和文字向学生讲授向上和向下压力差时,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难懂,对整个过程反映比较茫然。所以我通过在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物理学科课件库网站下载相关课件解决这一难题。该课件以动画的形式慢镜头表示前、后、左、右的压强、压力相等,小木块保持不动,但加载上、下表面压强、压力时,小木块慢慢向上移动,同时超级链接浮力大小的推导公式录相。活泼的动画效果、直观的图形,快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很轻易就攻破这一难点,同时为讲授下一节阿基米德原理做好理论基础,而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很难做得到的。总之,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由此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与物理学科整合,不但深化了物理学科教学、加大了学科信息容量,而且提高了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率。

四、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教学水平

1、了解物理学科发展时事形势、把握教学动态:

我们通过Internet在官方权威网站上查看有关物理发展动态,可以做到在时事政策上紧跟形势,在物理学科教学时作出及时调整。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学科,大量的习题是必要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着题型偏旧、信息过时的缺点,这对于学生习题更新、掌握中考的习题形势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络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上的物理试题中心、中国园丁网()试题集锦栏目和其他一些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上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物理相关试题,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练习。实际情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准确,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帮助。

2、增进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网络的交互性给物理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一方面利用电子邮件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教师的经典教案;另一方面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参与一系列教育门户网站的教育论坛,如在中国名师教育网()我们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物理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中国物理教育网()的教育论坛我们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物理教学改革的看法,通过网上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我们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参与意识很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较理想,尤其是实验教学,学生的实验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的整合能鞭策我们教师去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利用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和物理学科教学整合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引进教育领域将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契机,但同时也应看到,信息技术和物理教学整合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索。但我们确信信息技术在和学科教学中整合中将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先学后教;高效预习;自主学习

先学后教,从抓学生的预习效果做起,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遇到许多难题,诸如如何减少教师的话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活动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预习效果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难题

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从知识本位走向知识过程和文化的统一;从学科本位走向将科学本质和教育本质的统一,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过程的方法并重。强调课程应基于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方式、语言发展和文化背景,重视学生的经验及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将科学本质和教育本质统一于科学探究之中。虽然这些特点很大程度上符合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却削弱了课本的可读性。学生看课本就像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找不准规律,没有详细明确的辅导书,学生的成绩就很难进步。

在这教材与学生实际水平有差距的情况下,笔者借鉴了永威的教学模式,既课内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预习,但时间很短。但在运用这种预习模式时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

1.学生会做的不讲,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难。有时候教师耐不住性子总想把知识讲给学生听,占用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2.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是一用“先学后教”就能显灵。刚开始,学生并不领情,如何让他们参与到预习之中,积极思考、勤于动脑成了一大难题。

3.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每次一让学生预习,学生总是借机说话或者休息。

4.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预习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如果学生每节课都高度紧张,课后又有大量作业,时间长了学生就难以承受。

5.每个学校都有大量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对这些学生都束手无策。

二、先学后教的实质

先教后学就是把把孩子内在的向上发展的欲望激发出来,把学习的主动权(如独立思考,动手拭错,自我纠正等)完全交给孩子,把孩子扔到知识的海洋中让他自己去吸纳、去搏斗,一句话,就是给学生主动求知、自我发展的自由。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实质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学、去探索、去实践,而教师在其中只是“向导”、“路标”,起着“引路”、“架桥”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从过去“满堂灌的第一线”退到第二线为学生的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参谋”和“顾问”。

有些学校之所以能实践成功,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理论,而且用实践去证实自己的理论。他们不是从现成的理论出发,而是从教育的实际出发,去创造解决教育问题的办法,注重对问题的反思,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预习的好处

1.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然后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的知识,使它不成为听课时的拌脚石,有利于学生顺利理解新知识。

2.有利于听课时跟着教师讲课的思路走,对听课内容选择性强。明确哪些知识应该放上主要精力,加强理解和消化;哪里应该重点记笔记,做到心中有数。

3.预习有利于弄清重点难点所在,便于带着问题听课与质疑,能把注意力集中到难点上。这样,疑惑易解,听起来轻松,有味,思考起来顺利主动,学习效果高。

4.预习可以提高记笔记水平。由于学生课前预习过,教师讲的内容和板书在学生心中已经大致掌握,所以学生在上课时可以不记或少记书上有的,着重记书上没有的或自己不太清楚的部分,以及教师反复提醒的关键问题。 转贴于

四、如何预习

1.编好导学稿,引导学生自学

编写导学稿,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作用,教师们轮流编教案、学案。

另外作业本上的作业也可以布置学生晚上自修时做,让学生学会思考、钻研、创新。

2.布置小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问题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解决,通过实验,观察实验时产生的现象,理解并解释这些现象,知识点的掌握才能巩固。所以周六、日经常布置一些小实验,既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丰富学生的双休日生活。如《光的折射和反射》布置学生买个放大镜,做一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每次预习,除了敦促学生加快速度积极动脑外,还要适时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1)概览:预习开始的时刻,原原本本把所要学的内容默读一遍,边读边思考。新课的概念内涵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读过之后懂不懂?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2)明了目的:学生要学哪些知识点,哪些是重点。(3)细阅:划出各知识点,找出重点,做好疑难记号。经历阅读预习以后仍不明白的内容,不用强求明白,把它记下来作为听课的重点。(4)拓展:阅读课外知识,如书上的阅读材料,课外有关的轶闻趣事。(5)目的竣工:试着完成作业本上和导学稿上的作业,如能完成,预习的目的就基本达到。

4.进行第二次备课,完成“实践到再认识”的提升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本,导学稿初步批改,掌握学生的疑难之处。批改分全批全改,部分批改,现批现改,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快掌握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动向,把问题及时地展示出来。教师的备课在被付诸于教学实践时,由于有些内容和问题在设计教案时难以准确预料,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这就有必要进行第二次备课,对原来的教案进行修改、补充。

第二次备课主要是根据现代教学认识论提出的,它遵循和反映现代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学生学习的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因此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活动既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的认识过程应遵循由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基本规律。第一次备课便是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安排和管理课堂教学。但是第一次备课仅仅体现了“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并没有完成教学的理性认识过程。因此,只重视第一次备课的过程是不够的。第二次备课是由“实践到再认识”的再认识。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对教学中所用到的有关知识和原理进行再认识,从中得到的一些新的认识,总结出某些教学的规则和特点。教师通过第二次备课,可以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并能根据信息,尽快地对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作出质的判断和量的分析。如估计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的处理和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取是否适当,教学的组织安排和教学的进度是否合理等等。教师通过第二次备课获得信息反馈,既是对第一次备课的认识效果进行评价,又能根据教学实践,及时总结自己教学的优缺点,发现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教学见解,甚至提出有一定创造性的见解,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效果有所提高

实施先学后教,有效预习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所提高,教学成绩也在不断提升。但学生的学习习惯还需要进一步的适应,预习节奏还有待进一步加快,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先学后教,预习是关键。如何预习,加快预习节奏,提高预习效率,是我们初中教师必须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初中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我们有必要对这一课题通过实践加以研究,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晓华.导向型自主学习的基本原理与教学策略[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