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时间:2023-06-05 09:58: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第1篇

海洋灾害

1海洋灾害基本特征

青岛沿海是海洋灾害多发区域之一,灾害种类包括风暴潮、巨浪、赤潮、绿潮(主要为浒苔等大型藻类)、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以及海冰等,但通常可以造成严重影响的海洋灾害则主要是风暴潮及巨浪灾害。青岛沿海的风暴潮和巨浪通常伴随发生。风暴潮期间,岸边及近岸海域一般都伴随狂风巨浪,二者结合后产生综合作用。为方便起见,本研究将风暴潮灾害及巨浪灾害通称为“风暴潮灾害”。

1)风暴潮

风暴潮是由于热带气旋、温带天气系统、海上飑线等风暴过境所伴随的强风和气压骤变而引起的局部海面震荡或非周期性异常升高(降低)现象。导致青岛沿海地区风暴潮及其灾害的天气系统主要是热带气旋(含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其次为温带气旋,并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热带气旋(习惯上称为“台风”)风暴潮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而温带气旋风暴潮通常发生在夏半年,并且恰遇天文大潮期。据统计[2-3],青岛市所辖海域台风风暴潮灾害频率为平均约1年发生一次。其中,轻灾平均约1.2年发生一次,较重或以上灾害平均约5a发生一次,特别严重灾害平均约10年发生一次。1949—2005年间,青岛市曾发生过特重风暴潮灾害3次,严重灾害3次,较重灾害4次。据1990—2005年调访或文献记载资料统计,青岛沿海地区轻度风暴潮灾害的台风超过13次。影响青岛沿海的温带气旋风暴潮比较频繁,其中影响较重的温带风暴潮年均出现2次。温带气旋增水为40cm左右,强者为60cm左右,特别强者增水可达90cm左右;温带气旋风暴潮发生期间的岸边浪高为3m左右,最大海浪曾达5m;温带气旋导致的青岛港最位多数低于500cm,少数强者可达500~510cm,最强者曾达526cm(2002年9月8日强江淮气旋)。

2)赤潮

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致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青岛所辖海域是赤潮灾害的多发区域之一,赤潮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

3)绿潮

海洋大型藻类大规模暴发或者聚集,称为绿潮。绿潮是世界性海洋灾害。近些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多个沿海国家近岸海域均发生过不同规模的绿潮灾害。绿潮在发生时间、地域、规模及持续时间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根据监测与分析,青岛所辖海域的绿潮大规模暴发主要集中在5-8月,其他时间目前尚未发现。

4)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是指在自然力(包括风、浪、流、潮)的作用下,海洋泥沙支出大于输入,沉积物净损失的过程,即海水动力的冲击造成海岸线的后退和海滩的下蚀。引起海岸侵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由于自然原因,如河流改道或大海泥沙减少、海面上升或地面沉降、海洋动力作用增强等都导致海岸侵蚀;二是人为原因,如拦河坝的建造、滩涂围垦、大量开采海沙以及不适当的海岸工程设置等,均会引起海岸侵蚀。尽管青岛沿岸多数海岸为基岩海岸,海岸侵蚀相对较轻,但是由于沿岸海域开阔,海岸长年累月遭受海水动力冲击,致使个别防护措施较差或没有防护设施的沙质岸段仍部分存在海岸侵蚀现象。

5)其他灾害

除上述灾害外,青岛所辖海域个别岸段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以及海冰等灾害。青岛沿海海域海岸线绵长曲折,海水相对较浅,一般不会产生地震海啸。但是,由于地震海啸是由震源在海底以下50km以内、里氏6.5级及其以上地震引起的,能量巨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因此,尽管历史上青岛没有发生过海啸的记载,但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所构成的威胁依然存在。

2历史海洋灾害概况

1)风暴潮灾害

(1)台风风暴潮灾害。9711台风:1997年8月18—20日,全市沿海普遍发生严重灾情,损失严重。据统计,共冲垮小塘坝9座、桥梁57座、涵闸25座,小型河道堤防决口6处,长12.6km,毁坏船只436条,刮倒树木5.7万株,农作物倒伏2.8万hm2,倒塌房屋1120间,冲毁海堤18处4.1km,冲毁虾池1000hm2,共伤亡25人,其中死亡5人,死亡人员主要是由于海上作业未及时返港而造成船翻人亡。风暴潮加暴雨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9亿元。0012台风:2000年8月29日至9月1日,市区沿海一带遭受风暴潮袭击,有1km堤坝遭毁坏,部分路面遭破坏,部分绿地受海水浸淹,100余盏路灯被海浪损坏,澳门路、东海路、南海路等路段因受海水冲击导致交通中断。沿海各区(市)共有2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受灾,受灾人口44万人,成灾人口27万人,据不完全统计,直接经济损失2.36亿元。(2)温带气旋风暴潮灾害。温带气旋过境迅速,因此风暴潮影响时间较短,破坏力较小,只要最大增水和最大海浪不与天文大潮重合,一般不会造成较重风暴潮灾害。尽管迄今只有一些较轻温带气旋风暴潮灾害报道,但由于温带气旋出现频率较高,仍应对其保持高度警惕。温带气旋风暴潮一般只有发生在夏半年天文大潮期的强或较强者对胶州湾及邻近海域具有一定影响,灾情主要表现在冲毁海带和扇贝等浅海水产养殖品、冲垮或损坏局部岸堤、摧毁少量养殖和捕捞船只、浪卷大意观潮或弄潮者等方面,致灾范围很小,经济损失为数十至数百万元,强者可达千万元左右,灾害程度相对台风风暴潮轻微。

2)赤潮灾害

赤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它的发生不仅可以造成海洋渔业、水产养殖业、海上娱乐活动与体育运动、旅游业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生态环境,有毒赤潮还会通过海产品的食物链传递影响人体健康,甚至造成人员死亡。根据监测和历史资料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岛沿海几乎每年都发生赤潮,并对沿海海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发生的规模、持续时间呈逐年增大的趋势。

3)绿潮灾害

近年来,我国近海尤其是黄海海域频频发生绿潮灾害,青岛沿海是受影响比较严重的区域之一。2007—2011年连续发生5a。其中,从2008年6月中旬开始,大量绿潮(浒苔)从黄海中部海域漂移至青岛附近海域。这是青岛历史上罕见的一次聚集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治理任务最重的海洋灾害,使青岛沿海社会经济活动受到影响,并对即将举行的青岛奥运帆船比赛的顺利举行构成严重威胁。灾害发生时间离奥帆赛仅有50多天时间,浒苔分布面积超过13000km2,奥帆赛场50km2的海面浒苔覆盖率达36.5%。

4)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轻则可以导致沿岸沙滩不复存在、耕地沦于大海、民房被毁、沿岸工程设施遭到破坏,重者可以影响交通、国防等的安全。青岛即墨沿海的冯家河和南选村岸段是严重的海岸侵蚀岸段。目前,海岸线已经退到该村临海部分民房和企业厂房墙边,海水线距离民房和工厂围墙之间的最小距离只有2~3m,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而且过去已经发生过房屋倒塌等事故,并造成了损失。5其他海洋灾害(1)海水入侵及土壤盐渍化。青岛所辖海域沿岸的海水入侵及土壤盐渍化等灾害相对较轻,但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并存在着进一步加重的潜在危险。根据调查,青岛沿海地区造成海水入侵的主要原因是超量开采地下水所致。据统计,青岛市地下水超采区约900km2,严重超采区约300km2,并已造成个别沿岸地区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2)海冰。海水结冰亦是青岛市海洋灾害之一。每年冬季胶州湾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但相对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的冰情要轻得多,但它所造成的海洋灾害是不容忽视的。青岛沿海很少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结冰现象,但历史上也曾出现比较严重的冰情,并对港口及其他海上经济活动造成一定影响,其中有历史记载的冰情严重年份为1917年、1919年、1934年、1936年、1942年、1947年、1980年。例如,1936年1月1日起,四方区沿岸结冰区域逐渐增大,至5日,青岛大港入口处及湾内发现浮冰;1月18日大港的东部和南部结冰,至19日,整个大港湾内再度结冰;1月25日,大港入口处冰封,船舶不能正常进出。近年来,青岛沿海也曾出现过比较严重的冰情,如2010年和2011年等,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现状

青岛市历来高度重视海洋防灾减灾,并为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具体工作。各级政府投入了巨大财力和物力,相继建设了大量基础性工程防御设施。这些工程设施的建设为防御和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起到了巨大保护作用,为青岛市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组织指挥、法规等海洋防灾减灾非工程性建设方面,青岛市也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海洋防灾减灾组织指挥系统和法规保障体系。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青岛市各级政府在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法规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水平尚需提高、人为造成的灾害隐患依然存在、海洋观测预报及灾害预警能力比较薄弱、工程性防御设施质量和标准有待提高、资金投入及救援装备有待加强,等等。

海洋灾害防御对策

1工程性防御体系建设

工程性防御体系是海洋防灾减灾的主要组成部分。工程性防御其实就是依据各类海洋灾害的长期预测而专门修建的工程设施,如海堤(护坝)、分潮工程以及沿海防护林等。

1)风暴潮防御工程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要优先安排与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重大建设项目,重点实施即墨市王村、崂山区登瀛湾、高新区防潮坝、胶州市洋河入海口、黄岛区唐岛湾和胶南市黄家塘湾等重点海堤建设和加固工程。

2)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根据青岛沿海的气候及地理条件,实行针阔混交,适当增加彩叶树种,形成适合沿海地区种植的混交防护林体系。同时在沿海主干道建设特色防护林,使其不仅具备防御海洋灾害的能力,而且成为景观林。

3)其他防御设施建设

(1)绿潮(浒苔等大型海洋藻类)防御及处置设施。在海水浴场、海上运动及游览等海域建设各种拦截、打捞及清理处置设施,开展重点岸段的大型设备通道的工程建设和绿潮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2)海岸侵蚀及海水入侵等防御体系建设。海岸侵蚀的工程性防御设施主要是加固海堤、护岸,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适当采取人工浅礁等方式进行。海水入侵的工程性防御以建设海挡为主,并配以分潮工程,以阻挡海水入侵。在有利地质条件下,也可修建地下防水堤,并将抽取地下水灌溉的方式改用地表水灌溉。

2非工程性防御体系建设

1加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法制建设

健全法规体系,各级政府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5],结合实际制定或修订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并逐步建立以国家专业法为主,地方性法规规章为补充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内容全面、科学配套的法规体系,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建设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国家防灾减灾工作实行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负责制、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职责、明确分工;在发生海洋灾害期间,成立现场指挥部及临时指挥部等机构。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须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情况,对各类海洋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或制定)和完善。

3加强海洋防灾减灾队伍建设

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的原则,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海洋防灾减灾工作需要的人才队伍;在做好专业救援队伍组建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武警、公安消防部队、民兵预备役在防灾减灾中的骨干作用,培育和发展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在灾害多发地区和重点防范区域建立起以机动救援队为主、社会各专业力量和志愿者参加的海洋灾害紧急抢险救援队伍。

4加强海洋观测预报及预警工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海洋观测预报及预警等海洋防灾减灾基础性工作之间的关系,切实加强海洋观测、预报及海洋灾害预警等工作。在经济发展规划和各类经济项目尤其是港口码头等重点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批时,要预留海洋观测设施建设空间,并在土地使用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和考虑。

第2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防灾;抗灾

引言: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仅仅只有人类文明、科学技术进步、还有各种各样的灾难,它们为人类历史留下的是一页页触目惊心的篇章。灾害,特别是工程灾害,每年都会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如何防灾已是土木工程界研究和关注的课题。

一、灾害的分类

土木工程中的灾害及其分类土木工程中的灾害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运动造成的损害。例如,强烈的地震,可使上百万人口的一座城市在顷刻之间化为废墟;滂沱暴雨泛滥成灾,可摧毁农田、村庄,使成千上万居民流离失所;严重干旱可使田地龟裂、禾苗枯萎、饿殍遍野;火山喷发出灼热的岩浆,可使城镇化为灰烬;强劲的飓风、海啸可使沿海村镇荡然无存,诸如此类,都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天灾”。人为灾害是由于人的过错或某些丧失理性的失控行为给人类自身造成的损害。具体灾害有如下几种:

1、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对矿山的危害。

2、滑坡。

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 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条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部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坡速度、滑坡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动能有关。

滑坡灾害的治理:如在坡顶筑截水排水沟,裂缝回填,建造排水隧洞及坡面排水孔、削坡、压脚等措施;还有就是开展抗滑工程。

3、崩塌。

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按崩塌体物质的组成,崩塌可分为土甭和岩崩两大类。

崩塌的活动时间:崩塌一般发生在暴雨及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强烈地过程中;开挖坡脚过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大爆破之后。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区为我国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区。

4、地面下沉。

地面下沉是由于长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导致的地壳变形现象。

5、地震。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气蔓延、瘟疫等次生灾害。

二、土木工程抗灾内容

1、灾害材料

在工程结构的抗灾研究中,首要关注的是材料受灾后的性能变化,即灾害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也即材料在灾害下的损伤等。关于灾害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国内外都已做出了许多研究,定性和定量的得到了一些结论,但是系统性还显然不够,故在土木工程研究中,灾害材料领域还未形成一个专门完善的领域。而在工程结构的加固设计、工程鉴定和工程咨询等实践中又必不可少地需要这方面的知识。灾害材料学一般涉及到土木工程材料的一般力学性能。

2、灾害检测

检测在受灾的土木工程结构鉴定和加固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检测的程序为:检测任务委托,收集原设计图纸及竣工图,外观检测,材料检测,构件变形及现有强度评估,有无可修性,寿命估计等。灾害检测报告一般包括:现状调查,图纸核对,材料强度鉴定,承载能力验算等。

3、灾害加固

就加固材料来说,目前仅仅是用钢材作为加固介质。钢筋砼结构加固方法有很多种,90年代以来主要是置换法、绕丝法、粘刚等方法。国内外近几十年来已较多的开始研究粘贴复合材料来加固梁柱等结构。与钢相比,用复合材料对结构进行加固有如下优点:自重轻、厚度小;任意长度、免搭接;材料不用预加工;板材允许交叉;极高的强度;可采用不同模量的产品;突出的抗疲劳能力;结构物不用预处理就能覆盖;抗腐蚀;施工时对环境无特殊要求等。而粘土剂同样具有以下优点:高强度、高模量;基材可以是混凝土、砌体结构、木结构等多种结构建材;永久荷载下抗蠕变,抗腐蚀;符合环保要求。

三、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护性无论从筑巢穴居,还是到近代的地下指挥所、核电安全壳都需要土木工程的防护。

2、超前性防护设施必须建在遭受袭击之前,如交通需要先修路架桥、发电先建电厂等。

3、基础性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具有投入大、效益大、服役周期长等特点。

4、普遍性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土木工程,而其对土木工程也有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

第3篇

关键词: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42-02

重庆市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的自然过渡地带,为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市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震、干旱、风雹、洪涝、低温、雷电、生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

近年来重庆市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各种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重庆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为重庆市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1-2]。

1 重庆市防灾减灾工作现状

1.1 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 重庆市逐步建立起市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实行了属地管理、各职能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合作、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3]。目前,重庆市已编制《“十二五”期间重庆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38个区县都已成立救灾综合协调机构,乡镇应急管理机构基本落实,各村社至少配备了一名防灾减灾信息员。

1.2 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重庆市直辖以来在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民生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对重要交通干线、主城区重点滑坡、危岩以及三峡库区新城的高陡边坡等一些地质灾害的隐患点进行加固设防。大力实施“长治工程”和“长防工程”,兴建了各种防护林体系。

1.3 非工程减灾措施 近年来,重庆市委市政府设立各级防灾减灾机构,加强水文、地质、气象、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等系统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完成了灾害信息收集、传输和交换的电信系统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形成了市、区县两级灾害信息实时传输与共享机制,增强了防灾减灾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精确度。

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防灾减灾技术与人员质量有待提高 随着防灾减灾工作量的日益加大,尤其是对各区县地质灾害防治的汛前排查、汛期检查、汛后核查以及旱情预报等防灾减灾工作的大量开展,各区县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数量与质量都难以适应新时期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时常由于技术落后、人员数量少、素质不高导致防灾减灾“力不从心”,技术与人员的质量亟待提高。

2.2 防灾减灾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重庆市防灾减灾成效显著,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防灾减灾体系表现出其滞后的一面,尤其是对于乡村地区来说,防灾减灾工程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2.3 灾害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高 重庆市的灾害监测系统基本形成体系,但由于资金、技术以及管理方面的不到位,致使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提升空间,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制度有待加强和完善。

2.4 综合防灾减灾法制建设不健全 重庆市目前已实施一些防灾减灾的地方法规,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当灾难发生、灾害救助以及在灾后重建时,政府、公民的义务和受灾群众的权利、灾害救助的程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3 重庆市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灾害损失都在增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对防灾减灾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众多的专家学者也对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独特的见解[4-7],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新的防灾减灾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3.1 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法制建设 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并根据重庆市灾害的实际情况和防灾减灾工作要求制定综合防灾减灾的地方性法规体系。目前要加快制定和实施《重庆市自然灾害救助条例》、《重庆市防灾减灾资金和物资管理条例》、《重庆市志愿者管理办法》和《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条例》等法规。

3.2 完善综合防灾减灾协调联动机制 重庆市已形成市政府统一决策,各级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各部门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要通过组织整合、资源整合、行动整合,加强综合防灾减灾组织领导,完善高效联动的协调机制,使各种防灾减灾力量服从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相互协作、快速联动(如图1)。

3.3 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 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是综合防灾减灾的关键所在。首先,按照固定监测与流动监测相结合、传统监测与现代监测相结合、专业监测与业余监测相结合的“三结合”方针,对重庆市的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洪涝灾害等主要灾害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监测;其次,采用现代新技术新理论对灾害进行精确预报,提前灾害发生的预警时间;再次,广泛采用各种媒介将预警信息以最快的速度给广大人民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3.4 加强应急救援救助体系建设 根据存在的灾害隐患制定符合实际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进行及时的动态更新与演练,灾害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指导抗灾救灾。设立完善的人员、物资储备和调配系统,在灾害发生时对人员、物资和设备进行及时调配。设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平台由专业救援指挥人员组成,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和先进理论统一指挥救援工作。

3.5 加强灾情评估和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各级政府由专门的行政机构统一管理本级灾情评估工作,负责各阶段灾情评估工作,并将结果报有关部门,为制定符合实际的应急预案、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等提供依据;各级政府应常设主管灾后重建的机构,负责各种灾害的灾后重建工作,它与规划、环保、财政等部门同属一个级别,与规划部门协作将灾后重建切实纳入发展规划,与环保部门协作确保灾后环境质量,与财政部门协作,保证灾后重建所需要的资金。

3.6 加强防灾减灾教育体系建设 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教育体系建设,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对人民群众进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与灾害逃生演习,提高人民群众灾害应急能力。宣传保护环境与防治灾害的相互关系,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防灾意识。将重庆市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纳入重庆市中、小学生的课堂教育,由专业老师进行知识讲授,并定期进行防灾演练,从整体上提高重庆市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与应急能力。

3.7 加强防灾减灾保障体系建设 首先,加大防灾减灾资金投入。政府应充分负起防灾减灾投入主体的责任,将防灾减灾工作所需资金纳入财政计划。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大力宣传防灾减灾对当地群众及企业自身的重要性。其次,加强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防灾减灾队伍建设。按照“足额足数、相对稳定、精干高效”的要求,组建市、县(区)两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全面提升志愿者的防灾减灾技能和水平。此外,加大防灾减灾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政府定期投入资金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针对重庆市主要灾害进行科学研究,研发适合重庆市灾害特点的防灾减灾新技术新方法。

4 结语

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重庆市的长远发展,加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研究和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全面提高对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烈荣.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195.

[2]马力.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重庆卷[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5-7.

[3]方佳军.重庆市自然灾害特征及防灾减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3.

[4]郭军赞.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初探[J].城市,2009,10:71-76.

[5]许新峰.发达国家如何建立防灾救灾管理体系[J].林业劳动安全,2011(2):45-48.

[6]尚春明.城市综合防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4篇

一、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构建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高水平教学队伍防灾减灾工程学涉及灾害种类繁多,包括地震、火灾、风灾、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工程事故灾害等,此外还涉及到受灾结构的检测与加固、灾害风险和损失的分析和评估、灾害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等,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各门类,组织一个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教学队伍十分重要。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防灾减灾工程学教学团队形成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学历、阵容强大的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涉及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安全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消防工程等。

(二)确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教学目标研究生的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索的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灾害种类繁多,涉及内容广泛,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仅涉及到常见的土木工程灾害,不可能面面俱到。鼓励学生在学习常见土木工程灾害的同时,通过自主学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本人的研究方向、指导老师的科研课题或参加的工程实践,有选择性地探索某一灾害的基本原理,成因、特点及其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三)确立常见灾害为主、其他灾害为辅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体系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专业和课程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括:①灾害学的基本原理和防灾减灾发展趋势;②地震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③火灾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④风灾及防灾减灾对策;⑤地质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⑥受灾结构的检测与加固;⑦灾害风险和损失的分析和评估;⑧灾害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等。由于学时有限,对于每部分内容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同时结合当前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讲授。课程内容体系围绕“灾”,从“灾源”到“灾害”,把多种灾害相互联系,比较不同灾害的成因及对策和措施的相似点和不同。课程内容体系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了解防灾减灾学科最先进的研究思想,掌握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实际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原理和工程、基础性和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采用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根据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激励创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1.结合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讨论,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M8.0级地震,2010年9月4日新西兰发生M7.2级地震,结合地震灾害详细讲解地震成因,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结合当时社会热点讨论的地震的预测与预报展开讨论,介绍目前地震预测预报的方法和取得的成就。2.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进行讲解。教学是科研的基础而科研则对教学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对与本专业及有关学科的科研活动,才能加深对本科学的理解,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结合本人参加的湖南衡阳2003年11•3特大火灾事故以及湖南桥南市场2004年12•21特大火灾事故调查,讲解火灾灾害的成因,灾害损失扩大的原因以及对策和措施,特别是对于土木工程的学生讲解工程结构为什么在火灾作用下会发生坍塌,如何进行坍塌前的预测和预报。3.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信息时代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课程全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巨大,教学效果良好。通过平时大量的素材积累,形成了一个防灾减灾的素材库,包括美国华盛顿州的塔科马悬索桥风灾灾害、美国西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美国9•11世贸大厦恐怖袭击、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大量的火灾事故案例、地质灾害事故案例、工程事故灾害案例等。通过网络、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等进行讲授,形象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讲授事故处理方法、程序、手段和经验,使得学生具有处理灾害事故的基本能力。4.按照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建立防灾减灾工程学的网站。网站对课程的教学队伍、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成果、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库、习题、答疑、参考文献等进行了全面的规划。目前,网站建设尚在进一步完善中。5.开展由教师主导的专题讲座形式。部分不在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安排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要学生自己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开展深入讨论,提出各自的见解。例如在讲解地质灾害一部分中,结合本人的一个横向科研课题,将当地特殊的地质条件、房屋结构状况、建筑材料强度等级等用视频材料和数据进行介绍,要求学生解释房屋开裂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结果学生很有兴趣,课堂讨论十分热烈,提出了很多见解,本人根据学生的见解作出解释。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形式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传统的课程考试的办法,很难全面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情况。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考核采用平时成绩、课堂讨论和小论文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具体包括:日常考勤占10%,课堂讨论占30%,小论文占60%的做法,这一做法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锻炼学生在研一学习期间就知道如何进行论文写作的技巧。

(六)教材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针对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教材缺乏,各高校往往根据自身教学需要选用多本相关教材的现象,2005年我校与清华大学合作编写了《防灾减灾工程学》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一经出版就销售一空,多次重印。到目前为止,已有多所高校出版了相关教材,我们引导学生参阅这些教材,作为我们主讲教材的有益补充。

(七)教学、科研实践相结合,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生教学从知识传授为主转移到加强学生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主的培养上。防灾减灾工程学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研讨式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大部分灾害事故案例结合工程实际进行讲授和讨论,启发学生深入理解问题的实质,并提出解决的措施。防灾减灾工程学教学团队的老师大部分有科研课题和横向项目,均能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进行讲解。

二、结语

防灾减灾工程学是土木工程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本文从教学队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教材建设、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目前的建设工作仅仅是一个开端,离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努力,将防灾减灾工程学课程网站建设好,同时在如何结合工程实践,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作者:李耀庄熊伟赵望达单位: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第5篇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架构,不断夯实社区民防工作的基础

长期以来,街道党工委始终把社区民防工作放在街道整体工作一盘棋中通盘考虑,集聚力量,整体推进。将社区民防工作列入社区建设考核内容,每年定期听取民防工作汇报,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实行季度例会、半年考核和年底总结。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为总指挥,城管主任、人武部领导和党工委副书记为副总指挥,相关科所长和专干为成员的街道民事防护指挥部,下设指挥协调、疏散掩蔽与防护、消除空袭和灾害后果、物质保障、车辆运输、维护治安和动员支前7个指挥组,每个指挥组设正、副组长各1人。战时平时指挥程序、战时人口疏散、战时人员掩蔽、消除空袭后果、平时防灾等都得到具体落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对民防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街道、社区由专人负责,各支队伍人员大多由机关干部组成,并在组训时间上予以保证,每年用于民防工作的经费都达到万元以上。去年年初,街道又投入1.3万元,为应急抢险队和消防队装备了服装、各种工具等。街道还为指挥室配置了有线、无线通信设备器材,为通信情报室配置了计算机、传真机、电话交换机和报警器材等。6个社区居委会分别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居委会综治干部任队长、物业职工和社区居民任成员的社区民防志愿者队伍,分抢险、巡防、医疗、消防四个工作组,具体承担应急预警、抢险、医疗救护、消防等应急任务,包括以城管和行政后勤人员为主组成近13人的抢险抢修队伍,以司法、片警和物业保安为主组成的26人的治安消防队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为主组成的14人的医疗救护队伍,从而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社区民防组织及应急队伍体系。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广泛稳定的人员队伍为社区民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建章立制,拟制应急预案,规范完善社区民防工作的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民防预案,是民防工作规范运作的基础。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街道民事防护预案》、《**街道民事防护保障方案》等,并制定了社区民防志愿者活动制度、值班预警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民防演练制度等,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防建设工作机制。在制定预案过程中,我们坚持既体现上级要求,又结合社区实际,抓好预案细化,实现可行性、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比如,我们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就建立了包括抗震救灾、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火灾消防等13项具体应急预案。我们还建立起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通报制度。加强与主管部门联系,保障灾害信息的畅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要求;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及时为居民提供灾情信息,督促居民做好防灾工作。各社区能够根据上级预警预报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地点做出灾情预警,并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上报灾害信息、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民的需求。各项制度和工作预案的建立,保证了整个灾情处理流程的有条不紊,提高了社区民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三、发动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大力营造社区民防工作的氛围

社区民防工作应以不断满足居民安全需求、鼓励市民追求安全文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因此,我们注意寻找社区民防与生活和工作的结合点,注重发动群众,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社区民防工作的普及性。一是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社区艺术团、秧歌队、锣鼓队等文体活动队伍,组织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向市民宣传民防知识。充分利用板报、标语、书画展、分发宣传资料以及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出简报等形式,对社区民防工作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加以宣传和推广,增强社区和居民群众对民防宣传工作的认同感、向心力。每年在《防空法》颁布实施纪念日的一周内,街道民防办都要对市民开展民防知识宣传活动,每年夏季街道民防办都举办一次以民防内容为主题的大型乘凉晚会,通过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提高市民对民防工作的认识和对减灾救灾的重视。多年以来,**电视台、电台、大报和晚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对我街道民防工作的报道达到近20件次。二是拓宽渠道深化教育。坚持民防教育社会化,将防灾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去,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系统,坚持政、校、企、社四结合,实施全方位的减灾教育宣传。在望海社区建立民防教育基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教育计划和教育制度,坚持做到每周组织一次社区干部学习民防知识、每月组织一次社区居民学习活动,并对辖区内的望海小学的学生经常性地开展民防知识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有的放矢开展培训。对社区干部、民防志愿者队伍开展防灾减灾组织指挥知识培训,确保社区指挥员懂组织能指挥;通过民防教育基地对社区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培训,构建家庭防灾减灾单元;区防办也不定期地委派各类专业人员深入到学校、社区、企业、宾馆,根据不同对象举办了培训班,大力宣传民防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和提高了社区群众的民防意识和安全自救保护意识,受到了辖区单位和居民的欢迎。

四、设计载体,强化应急演练,切实增强社区民防工作的实效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社区是民防工作的前沿,具有掌握信息快、了解灾情快、队伍调动快、现场处置快的特点,为确保战时各只民防队伍拉得出、打得响,我们在民防建设中,特别注重应急演练和有效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一是努力通过宣传教育将防护工作渗透到每户家庭,让每个居民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自救技能,真正做到进家落户到人。二是街道建立了集图像监控、通信调度于一体的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在辖区内设置了20余处监控摄像点,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并处置险情。为街道民防工作主要领导、社区居委会书记、应急工作人员和部分社区楼长配备小灵通应急电话28部,24小时开机,保证通信畅通,实现各类动态信息监控到位。三是切实加强应急演练,自2004年开始,在区防办的组织和指导下,我们每年都进行民防队伍组训工作,提高了民防各支队伍执行任务的能力。同时,每年的“8.15”前夕,街道民防办都利用辖区人防工程,组织辖区居民300-500人参加防空袭人口疏散掩蔽演习。。

在上级民防部门的指导下,**街道社区民防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离形势需要和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民防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为辖区民防事业的发展和和谐社区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以普及灾害预防、救护知识和救助技能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

按照试点先行、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方式,创建一批“减灾示范社区”,实现灾害预防知识全民化、灾害救助工作程序化、灾害救助技能普及化。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使我县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社区灾害预警预报和信息上报能力大幅提升,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

——社区综合减灾预案编制率达100%,社区居民防灾避灾、自救互救知识普及率达80%以上;

——社区居民综合减灾设施、装备基本具备,社区避难场所布局合理,基本满足应急避险需要;

——社区自治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其他社区组织共同参与减灾工作的机制比较完善,能够第一时间组织应急避险救援、临时安置等行动;

——全县范围内建成3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其中农村社区2个。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组织协调机构。成立由分管民政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县“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督促落实工作。各镇(区)、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也要成立相应减灾协调机构,明确减灾目标,制定减灾计划和实施方案,使减灾工作做到组织到位,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二)制定社区综合减灾应急预案。制定社区综合减灾应急预案,明确社区综合减灾的组织指挥体系、职责任务、应急准备、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内容,并组织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每年开展1-2次预案演练,使社区居民掌握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医疗救护等逃生技能,以及消防灭火、电力抢修、煤气抢修、毒物泄漏等救灾技术。

(三)完善社区综合减灾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建设,购置急救器材、照明器材等必要的防灾减灾设备;按照消防要求,设置逃生设备、逃生导向标志等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尽早治理具有灾害隐患的社区。

(四)加强避难场所建设,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基础和建设。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空地划定避难场所;指定大型公共设施(具有抗震、抗大风、耐燃烧的良好性能)作为紧急情况时的避难所;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场所和地段划定紧急疏散通道;保持避难场所及紧急疏散通道的完好,并按照规范设置明显标志。

(五)开展减灾宣传教育。采取专家讲座、文艺表演、播放音像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减灾宣传,对社区居民进行减灾安全教育,使社区居民了解减灾知识,增强减灾意识。社区要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图书馆、文化站、宣传栏、橱窗等设施,设置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专栏、张贴有关宣传教育材料。在每年5•12“国家防灾减灾日”期间,开展丰富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六)加强社区居民应急能力。教育引导社区居民自觉遵守减灾法律法规,爱护社区内的减灾公共设施,积极参与社区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了解社区主要的灾害风险,知晓一般的减灾知识,掌握一定的逃生自救互救技巧,能够为社区减灾工作谏言献策。

(七)做好社区物资准备。结合社区自然地理条件和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针对家庭成员、住宅、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多种紧急避险方案,编列紧急情况下携带物品清单,储备必要的灭火设备、逃生工具、基本生活品、对外联络工具等应急设备。

(八)加强社区综合减灾应急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社区内的公务员、医生、退伍军人、保安、民兵等有关人员成立形式多样的社区减灾志愿者队伍,参加减灾宣传教育,遇灾害事件及时报告,协助社区做好灾害应急准备、紧急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减灾活动。

(九)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社区灾害日常监测预警制度,社区工作人员和灾害信息员要及时报告灾害隐患和灾害信息。建立完善社区灾害预警信息通报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等手段,及时准确向社区居民灾情隐患和灾害相关信息。

(十)切实保护弱势群体。在遇有灾害紧急情况时,社区要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者等弱势群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切实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和妥善安置。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创建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各镇(区)和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队伍,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措施,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安排。社区综合减灾涉及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各镇(区)和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试点先行、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方式,细化方案,分步实施;领导小组要按照县有关部门的安排,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第7篇

【关键词】泥石流;发生机理;危险性;检测预报;防灾减灾;应急救援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1 发生机理

泥石流是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突然爆发的一种流体,历时短,破坏力大,成因复杂,泥石流坍塌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集水范围、山坡坡度和坡向、植被、岩石种类和风化程度、山坡土层厚度等诸多因子密切相关,而且各因子之间也相互影响和制约。本文对泥石流坍塌量与降雨量、集水区面积、山坡坡度、岩石种类和土层厚度等主要因子作初步分析。

1.1 泥石流与降雨量

泥石流坍塌与降雨量的大小有关,经计算分析,泥石流崩塌量与降雨量成对数关系,其公式为:

y=24769Ln(x)-99408(1)

1.2 泥石流与集水面积

泥石流坍塌量与集水面积的关系,泥石流坍塌量与集水面积成对数关系,其公式为:

y=5016.3Ln(x)+16253(2)

1.3 泥石流与山坡坡度

泥石流坍塌量与山坡坡度成指数关系,其公式为:y=0.0005x4.8018

1.4 泥石流与山坡土层厚度

土石山区泥石流坍塌量与发生泥石流坡面的土层厚度有关。

山体为片麻岩、砂砾岩,覆盖厚度0.3~0.7m时,泥石流坍塌体主要是白云岩和石灰岩;当覆盖厚度1~2m时,坍塌体主要是白云岩、砂砾岩和片麻岩;当覆盖厚度大于2m时,主要是页岩容易发生泥石流。在降雨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坡面土层厚度的变化,泥石流坍塌量在不断的加大。

1.5 泥石流与岩石种类

岩性不同,在同样的暴雨激发下形成的泥石流坍塌量差异甚大。

2 危险性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2.1 对居民点的危害

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如1969年8月云南省大盈江流城弄璋区南拱泥石流,使新章金、老章金两村被毁,97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万元。还有2010年8月7日至8日,甘肃省舟曲爆发特大泥石流,造成1270人遇难474人失踪,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

2.2 对公路和铁路的危害

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甘川公路394公里处对岸的石门沟,1978年7月暴发泥石流,堵塞白龙江,公路因此被淹1公里,白龙江改道使长约两公里的路基变成了主河道,公路、护岸及渡槽全部被毁。该段线路自1962年以来,由于受对岸泥石流的影响己3次被迫改线。建国以来,泥石流给我国铁路和公路造成了无法估计的巨大损失。

2.3 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2.4 对矿山的危害

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4]

3 检测预报

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很重要,这是防灾和减灾的重要步骤和措施。目前我国对泥石流的预测预报研究常采取以下方法:

(1)在典型的泥石流沟进行定点观测研究,力求解决泥石流的形成与运动参数问题。如对云南省东川市小江流域蒋家沟、大桥沟等泥石流的观测试验研究;对四川省汉源县沙河泥石流的观测研究等。

(2)调查潜在泥石流沟的有关参数和特征。

(3)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因为暴雨是形成泥石流的激发因素。比如、当月降雨量超过350毫米时,日降雨量超过150毫米时,就应发出泥石流警报。

(4)建立泥石流技术档案,特别是大型泥石流沟的流域要素、形成条件、灾害情况及整治措施等资料应逐个详细记录。并解决信息接收和传递等问题。

(5)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

(6)开展泥石流防灾警报器的研究及室内泥石流模型试验研究。

4 防灾减灾

4.1 跨越工程

修建桥梁、涵洞,从泥石流沟的上方跨越通过,让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用以避防泥石流。这是铁道和公路交通部门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常用的措施。

4.2 穿过工程

修隧道、明硐或渡槽,从泥石流的下方通过,而让泥石流从其上方排泄。这也是铁路和公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主要工程形式。

4.3 防护工程

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及泥石流集中的山区变迁型河流的沿河线路或其它主要工程措施,作一定的防护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

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的危害。防护工程主要有:护坡、挡墙、顺坝和丁坝等。

4.4 排导工程

其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泄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排导工程,包括导流堤、急流槽、束流堤等。

4.5 栏挡工程

用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暴雨、洪水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建筑工程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的工程措施。拦挡措施有:栏渣坝、储淤场、支挡工程、截洪工程等。

参考文献

[1]李金海.北京山洪泥石流.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7

[2]陈洪凯,唐红梅,陈野鹰.公路泥石流力学.科学出版社:2007,7

[3]王礼先,王志民.山洪及泥石流灾害预报.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

[4]陈洪凯.公路泥石流研究及治理.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

[5]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滑坡与泥石流.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9

[6]《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

[7]匡乐红.区域暴雨泥石流预报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7,11

第8篇

关键词:农村防雷雷击原因防雷安全建议

中图分类号:S76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近几年灵川县农村较严重的几次雷击事故:

灵川县是雷暴多发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78天,4-8月份为雷暴多发季节,灵川县大多数的农村伤亡事故都发生在这几个月份。

2004年8月,青狮潭镇江头村一村民在田间劳动时在有雷雨的情况下打手机,被雷击中死亡。

2005年4月,九屋镇江头村一村民在田间耙田被雷击中死亡。

2006年6月3日,灵川县八里街一居民房屋因雷击起火造成家用电器、家俱烧坏,约损失10000元。

2007年7月17日,灵川县潭下镇大义村委上埠头村一女学生在自家楼顶被雷击中当场死亡。

2008年5月26日,雷电击中潭下镇独石山采石场上的刚装好的电雷管和5个炮眼里的炸药,一位60岁的老汉被乱石砸中,不幸身亡。

2009年6月15日18时灵川县公平五美村委一带遭受了强雷暴袭击,下江村一涂姓养猪场屋面石棉瓦被雷击出一个一米多宽的大洞,一头母猪当场被雷打死;低压供电线路被雷打断一处,损坏电视80多台和电表1个,直接经济损失1.3万元。

2、 农村雷击原因分析:

2.1雷暴活动频繁。

灵川县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东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是灾害性天气多发区,一年四季都存在有不同的气象灾害。入春后,特别是进入4月份以后,受北方冷空气和南方暖湿气流及副热带高压影响,该县春、夏、秋季雷电活动频繁,为雷暴多发区,历年雷暴平均日数为78天。上述9起农村雷击事故均发生在4到8月。

2.2防雷安全意识不强。

灵川虽为雷暴多发区,但很多农民群众的防雷观念淡薄,对雷电这一天气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认识也不够,缺乏必要的防御雷电灾害常识和自救互救知识。很多农民仍有“谁遭雷击,是坏事做得太多,是遭老天报应”的封建理念。所以虽经常听闻雷电的危害,但也听之任之,而不是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手段。从上述的六起雷击死亡事故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雷雨时他们在野外不打手机,不躲到没防雷设施的草棚和房内躲雨,不到没防雷设施的自家天面上去拿东西,在雷雨时自己身处旷野知道下蹲或者是扔掉手中的农具,或许他们就不会牺牲掉自己宝贵的生命。

2.3农村特定的环境造成的。

许多农村的房子都是建在田间地头,或者半山腰上,大都地形比较复杂或田间比较空旷,是雷击灾害最容易发生的地点,这是农村环境的一个很大的特征。因为雷击选择性主要表现在土壤电阻率较大的山区和平原,一般来说有金属矿床的地区、河岸、地下水出口处、山坡与水田接壤处、不同电阻率土壤的交界处、湖泊、低洼地区、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易遭雷击。

2.4防雷设施不完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灵川县的许多农村农民都盖起了二到三层,甚至六到七层的楼房,但这些房子的避雷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防雷装置和措施均不到位。按照规范要求来安装的屈指可数,符合规范要求的也就更找不到了,更不用说鱼塘边的草房要安装避雷针了。有个别楼房甚至用一些铁丝在房子周围围成一圈再用铁丝下地1米多,就算搞好了避雷设施,他不知道避雷针实质上也是引雷针,如果不按规范要求来安装,装了比不装后果可能更严重。还有很多农民喜欢把自家的电视天线在屋顶上架得老高老高,电话线,电源线随意在屋面上敷设,一旦雷击发生,雷电流或雷电感应引起的感应电流可能会沿着电视天线或电话、电源进入到房间内,损坏家用电器,烧毁家中线路,甚至伤及到人。

2.5防雷知识匮乏。

在农村广大地区,有相当部分群众对防雷知识,尤其在野外躲避雷电的知识知之甚少,有的村民在野外干活时,遇到下雨打雷就扛着铁锹跑,这样会容易引来雷击;还有的雷雨天时在田间地头用手机打电话,他不知道,手机电波会产生磁场,从而将雷电引向他这边来,使自己增加雷击的危险。还有的在雷暴天气时,什么地方有大树、什么地方有草房就往什么地方躲,诸不知这已经将自己处于危险中。

3、 农村防雷安全的一些建议

3.1 加大防雷知识宣传力度

为避免或减少农村雷电灾害损失,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防雷知识,气象部门作为当地防雷的主管机构,应利用多种场合,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在不同场合和时机有计划地进乡村进行防雷宣传,把防雷的基本知识告诉给农民群众,增强他们防灾避险常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告诉他们在田间劳作的时候,遇上了雷雨天气,不要找大树避雨,也不要到附近没有防雷设施的草房或木屋躲雨,不要打手机,而是应该想办法尽量减少自己的高度,如下蹲或者是扔掉手中的农具,最好是找到安全的场所,减少自己暴露在雷电袭击范围里的时间。家里的房子要安装有合格的避雷装置,打雷时不要去接触金属门窗。家里屋面上的电视天线要有避雷针保护,电源、信号线等进入到房间以前,要有一些雷电的防护器件等等。同时把农村学校作为平台,从常识教育入手,将雷电及其防护知识纳入地方教育乡土课程,从娃娃抓起,强化防雷减灾知识,使雷电科普知识宣传和防雷安全教育规范化、制度化。

3.2农村防雷设施建设

气象部门作为防雷的技术权威,应在农村中多设立几栋示范性地防雷工程,指导农民完善自己的防雷设施,并有计划地给农民的防雷设施进行检测,使农民真正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同时在农村中逐步推行雷击风险评估,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现场数据测定,来选择雷电相对少的区域建造房子,从而减少雷击的发生。

3.3政府支持

农村作为雷电灾害的多发地,政府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把农村小学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场所的防雷设施完善起来,使农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与关爱。二是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村施工队员进行防雷施工的培训。政府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宗旨,有目的地请当地的防雷主管部门给这些在农村有一定规模的施工人员传授一些经济实用的农村防雷技术,给他们发放一些适合农村特点的通俗易懂的防雷技术教材,使他们真正成为当地的防雷技术骨干。

3.4制定完善村庄与集镇防灾规划

通过开展气象灾害普查,进行编制和实施村庄与集镇防灾减灾规划,把雷电灾害防护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提高村镇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从建房初期就着手规划,按照一定的雷电防护标准来设计,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远离雷电的伤害。在遭遇较小的自然灾害时,不发生人员伤亡,能够基本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在遭遇一般自然灾害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很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在遭遇较大的自然灾害时,能有效地控制规模,确保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参考文献:

[1]郑建卫.农村防雷减灾的思考[J].大众科技,2010(4):94-95.

[2]罗经权,李春玲,罗伟华.浅析农村防雷现状与对策[J].内江科技,2011(10)

第9篇

 ××区××街道办事处地处××区中部,南山脚下,明泽湖畔,面积 3.18 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5073户,48102人。下设6个社区居委会,驻有企事业单位1285个。近几年来,在市区两级民防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高度重视社区民防工作,始终坚持以社区居民最广泛的参与为根基,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不断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架构,不断夯实社区民防工作的基础

    长期以来,街道党工委始终把社区民防工作放在街道整体工作一盘棋中通盘考虑,集聚力量,整体推进。将社区民防工作列入社区建设考核内容,每年定期听取民防工作汇报,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实行季度例会、半年考核和年底总结。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和办事处主任为总指挥,城管主任、人武部领导和党工委副书记为副总指挥,相关科所长和专干为成员的街道民事防护指挥部,下设指挥协调、疏散掩蔽与防护、消除空袭和灾害后果、物质保障、车辆运输、维护治安和动员支前7个指挥组,每个指挥组设正、副组长各1人。战时平时指挥程序、战时人口疏散、战时人员掩蔽、消除空袭后果、平时防灾等都得到具体落实。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对民防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街道、社区由专人负责,各支队伍人员大多由机关干部组成,并在组训时间上予以保证,每年用于民防工作的经费都达到万元以上。去年年初,街道又投入1.3万元,为应急抢险队和消防队装备了服装、各种工具等。街道还为指挥室配置了有线、无线通信设备器材,为通信情报室配置了计算机、传真机、电话交换机和报警器材等。6个社区居委会分别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居委会综治干部任队长、物业职工和社区居民任成员的社区民防志愿者队伍,分抢险、巡防、医疗、消防四个工作组,具体承担应急预警、抢险、医疗救护、消防等应急任务,包括以城管和行政后勤人员为主组成近13人的抢险抢修队伍,以司法、片警和物业保安为主组成的26人的治安消防队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为主组成的14人的医疗救护队伍,从而构建了相对完善的社区民防组织及应急队伍体系。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广泛稳定的人员队伍为社区民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建章立制,拟制应急预案,规范完善社区民防工作的机制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民防预案,是民防工作规范运作的基础。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街道民事防护预案》、《××街道民事防护保障方案》等,并制定了社区民防志愿者活动制度、值班预警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民防演练制度等,初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防建设工作机制。在制定预案过程中,我们坚持既体现上级要求,又结合社区实际,抓好预案细化,实现可行性、操作性和规范性的统一。比如,我们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就建立了包括抗震救灾、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火灾消防等13项具体应急预案。我们还建立起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通报制度。加强与主管部门联系,保障灾害信息的畅通;及时传达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要求;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及时为居民提供灾情信息,督促居民做好防灾工作。各社区能够根据上级预警预报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地点做出灾情预警,并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及时上报灾害信息、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灾民的需求。各项制度和工作预案的建立,保证了整个灾情处理流程的有条不紊,提高了社区民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三、发动群众,加强宣传教育,大力营造社区民防工作的氛围

    社区民防工作应以不断满足居民安全需求、鼓励市民追求安全文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因此,我们注意寻找社区民防与生活和工作的结合点,注重发动群众,不断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社区民防工作的普及性。一是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社区艺术团、秧歌队、锣鼓队等文体活动队伍,组织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向市民宣传民防知识。充分利用板报、标语、书画展、分发宣传资料以及通过召开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出简报等形式,对社区民防工作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加以宣传和推广,增强社区和居民群众对民防宣传工作的认同感、向心力。每年在 《防空法》颁布实施纪念日的一周内,街道民防办都要对市民开展民防知识宣传活动,每年夏季街道民防办都举办一次以民防内容为主题的大型乘凉晚会,通过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提高市民对民防工作的认识和对减灾救灾的重视。多年以来,××电视台、电台、大报和晚报等多家媒体先后对我街道民防工作的报道达到近20件次。二是拓宽渠道深化教育。坚持民防教育社会化,将防灾教育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去,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系统,坚持政、校、企、社四结合,实施全方位的减灾教育宣传。在望海社区建立民防教育基地,制定和完善相关教育计划和教育制度,坚持做到每周组织一次社区干部学习民防知识、每月组织一次社区居民学习活动,并对辖区内的望海小学的学生经常性地开展民防知识教育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三是有的放矢开展培训。对社区干部、民防志愿者队伍开展防灾减灾组织指挥知识培训,确保社区指挥员懂组织能指挥;通过民防教育基地对社区居民进行防灾减灾知识的培训,构建家庭防灾减灾单元;区防办也不定期地委派各类专业人员深入到学校、社区、企业、宾馆,根据不同对象举办了培训班,大力宣传民防法规和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和提高了社区群众的民防意识和安全自救保护意识,受到了辖区单位和居民的欢迎。共2页,当前第1页1

    四、设计载体,强化应急演练,切实增强社区民防工作的实效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社区是民防工作的前沿,具有掌握信息快、了解灾情快、队伍调动快、现场处置快的特点,为确保战时各只民防队伍拉得出、打得响,我们在民防建设中,特别注重应急演练和有效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一是努力通过宣传教育将防护工作渗透到每户家庭,让每个居民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掌握自救技能,真正做到进家落户到人。二是街道建立了集图像监控、通信调度于一体的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在辖区内设置了20余处监控摄像点,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了解并处置险情。为街道民防工作主要领导、社区居委会书记、应急工作人员和部分社区楼长配备小灵通应急电话28部,24小时开机,保证通信畅通,实现各类动态信息监控到位。三是切实加强应急演练,自XX年开始,在区防办的组织和指导下,我们每年都进行民防队伍组训工作,提高了民防各支队伍执行任务的能力。同时,每年的“8.15”前夕,街道民防办都利用辖区人防工程,组织辖区居民300-500人参加防空袭人口疏散掩蔽演习。去年以来,街道民防办先后在居民楼院中开展了发生燃气事故的逃生、救灾演练,在家乐福地下超市组织了突发事故紧急疏散演习。通过落实这些民防措施,防灾救灾工作真正深入了社区,惠及了群众,增强了实效,实现了灾害管理从被动应对型向主动预防型的转变。

    在上级民防部门的指导下,××街道社区民防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离形势需要和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区民防工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为辖区民防事业的发展和和谐社区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共2页,当前第2页2

第10篇

关键词:雷电灾害防护;重点单位;认证管理;法制化

0 引言

据统计,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各类气象灾害中占据较大比重。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雷电灾害对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公共建筑物等涉及重大公共安全场所和建(构)筑物的威胁性日益凸显,依法加强这些行业(单位)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紧迫性日益加大。

2014年3月1日《广东省气象防灾减灾条例》颁布实施,要求进一步提升雷电灾害防御能力,强化防雷公共安全和雷电灾害治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何落实?重庆、浙江等省市进行了比较好的尝试,可以借鉴先进的灾害防御管理理念[1][2],因此,本文旨在探索建立雷电灾害防护重点单位认证管理机制,对于责任单位(部门)分类管理,提高灾害防御管理的有效性。

1 深圳雷电及其危害

1.1 深圳雷电气候特点

深圳地处亚热带,夏季长冬季暖,雨量充沛,靠山面海,地势东高西低,北方冷空气翻越南岭侵入,在当地充沛的热力条件配合下,会产生强烈的雷暴天气;热带天气系统的登陆影响,也会带来较强的雷暴天气;另外,本地水汽充沛,局地的热力或动力扰动同样会产生强烈的雷暴天气。雷暴是一种中小尺度天气过程,伴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气象观测站在一天内听到雷声则记录当地一个雷暴日。

从深圳市60多年(1953―2014年)的雷暴日资料看,年平均雷暴日为69天,最多年雷暴日达104天(2014年),最少年雷暴日47天(1991年)(如图1所示)。深圳市雷电季节持续时间长,每个月都有雷暴天气发生的记录,每年4-9月是多雷季节,其中8月的雷暴日最多达24天。平均初雷日为3月2日,最早初(春)雷时间是1月16日(1964年),平均终雷日为10月12日,最迟终雷时间是12月20日(2002年),由此可见,深圳是中国雷暴高发地区之一。

据香港雷电监测网观测结果统计,深圳市年平均发生对地雷击约15.8次/平方公里・年。最大值为44次/平方公里・年,年平均雷电密度地理分布特点是:高值区分布在南山、福田、龙华、坂田一线和大鹏半岛地区。(见图2)。

1.2 深圳雷电灾害分析

雷电是伴随着强对流天气过程发生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因其强大的电流、炙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而能够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常常导致人员伤亡,建筑物、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损坏,引起森林火灾,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断、仓储、炼油厂、油田等燃烧甚至爆炸,危害人民财产和人身安全,也会严重威胁机场和航班飞行的安全。

根据1997~2014年近二十年深圳市雷电灾害汇编数据的统计,每年5-8月是雷电灾害事故高发时期,每天15时-17时是雷电灾害事故高发时段。每年都有因雷电灾害直接造成人员事故发生,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百万或近千万元以上。深圳市雷电灾害具有发生频次多、范围广、雷暴活动期长、雷击造成郊区和沿海等空旷地区死亡人员多、城市经济损失大,造成电力、信息系统瘫痪等特征。

随着深圳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物遭雷击的几率随着高大建筑物的增多和城市热岛效应增强而增加,同时,各种先进的电子电气设施大量投入使用,雷电感应造成电子电气设施损失位居榜首:从深圳市发生的雷电灾害中受损物体的不同分类统计来看,损失最严重的是微电子设备,比例高达63%,其次是供配电设备占11%,第三是家用和办公电器占10%,这些电力、电子设备占总数的84%(见图 3),这说明随着我市社会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雷电感应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

1.3 灾害原因分析

一是,郊野公园或空旷地区,由于下垫面的空旷、潮湿,多山地丘陵空旷场所和海岸线附近防雷措施难以完善,雷电造成人员伤亡事故主要发生在这些地方。

二是,居民科学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匮乏,忽视雷电防护装置的建设,自建的建筑物由于防雷措施不完善,遭受雷击损坏的现象十分普遍。自住房、私营建房未经标准化设计和施工,未接受防雷安全监督,导致防雷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三是,由于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强弱电线路架空敷设不断增多,郊区新的住房大量安装水箱、太阳能热水器、电视接受天线等,大多未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造成严重的雷击隐患,雷电造成火灾、损坏电子电气设备的现象日趋严重。

四是,随着深圳市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城市现代化、网络化建设进程加快,办公自动化、家庭电气化日益普及,各种设备本身抗雷击电磁脉冲干扰能力差,雷电感应产生的二次雷击使大量微电子设备损失十分严重。同时,由于强弱电系统在综合布线设计阶段未全面考虑防雷措施,施工时未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造成防雷的先天不足,因雷电波沿线路侵入而损坏电子电气设备现象较为普遍。

2 雷电灾害防御现状

近年来,根据深圳市雷电防御工作情况分析,安全检测与技术服务逐步规范化,专业防雷队伍不断扩大,防雷依法行政管理取得显著成效,防雷标准化工作积极推进,但是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2.1 社会管理力量弱

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归口气象主管部门,深圳市气象局负责深圳范围内的防雷减灾的规划与管理,具体是:雷电监测预警预报服务、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与竣工验收、各类防雷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防雷行政执法等,所有管理与执法人员共计不到10人。技术保障和检测服务单位是防雷中心,承担防雷装置检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雷电预警戒备服务、防雷工程设计技术评价、防雷产品测试、雷电防护科学研究及标准编制等职责,服务队伍只有40余人。社会上8家设计院被授权开展新建建筑物防雷工程设计图的审核工作,专业防雷工程和设计公司40家左右。整体上看全市防雷专业队伍相对于社会需求显得力量薄弱。

2.2 防雷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2005年以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投入运行之前要进行防雷工程竣工验收,每年对于2000多万平方米的工程进行了防雷装置的跟踪检测和竣工检测,从源头上清除了防雷装置带病运行的状况。对于已经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要进行年检,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服务技术力量的薄弱,每年只能开展包括重点保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爆炸火灾危险环境、公共场所等3000家的单位年检,大部分的投入使用的住宅小区、商用大厦和村民自建住宅没有开展年检。存在着设计不规范,维护不当,年久失修或者偏远地区干脆没有防雷装置的现象,安全隐患触目惊心。从以上产生灾害的原因分析,空旷地区、偏远的郊区、防灾意识不强的单位和个人,二次施工造成的防雷设施的损坏,物业维护不及时到位造成的系统性防护变差等等。深圳常驻人口1500万人,经济总量达到1万亿以上,可以说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都是全国最高的地区之一,防御雷电灾害的困难大,防雷安全状况堪忧。

2.3 管理法制化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社会法制化程度和法治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是仍然存在部门和单位防灾安全意识弱,不主动申报管理的情况,如防雷装置未进行规范的防雷设计与施工即投入使用、在认证要求或者客户验厂要求时才申报防雷检测等现象非常普遍;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对防雷相关规范认知度不高,对法律法规不了解,无防雷安全制度。行业管理部门对于涉及防雷安全的管理指标没有纳入下属单位的地方配套防雷管理法规体系不健全,部门协调管理存在阻力。

3 管理机制探讨

从第1节分析看出,深圳在气候特点上来看地处全国高雷电发生区,每年因为雷电灾害给各行各业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较大影响,雷电灾害防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因此,需要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加强管理,逐渐走法制化的道路,依法进行防灾减灾管理,提高市民和单位的遵守法规的意识和防灾安全意识。

3.1 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界定

科学界定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及其义务,为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服务,加强雷电灾害的主动预防和应急处理,预防和减少雷击造成的危害。

3.1.1 定义

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是指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对象的责任主体单位,即遭受雷击后易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的建(构)筑物、场所和设施的责任主体单位(产权单位或租赁经营、委托管理的责任单位)。

3.1.2 防御重点单位义务

明确雷电灾害的责任主体单位是重点防御单位,涉及的责任主体单位有主动申报义务。重点单位在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方面还有如下义务:包括制定本单位雷电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各项防雷安全制度和保障防雷安全的操作规程,建立防雷安全责任制和防雷安全岗位责任制,开展雷电灾害风险安全培训,落实本单位防雷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指定防雷安全管理员,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雷电灾害隐患排查,建立健全防雷安全档案。

3.2 管理机制探讨

探索建立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类别认证管理的机制:即类别认证、应急服务、应急响应、考核督查、效益评估等,确保认证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加强重点单位防御能力建设,强化雷电灾害风险管理职能,尽早实现灾害风险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把防御重点单位安全管理纳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落实好各项雷电灾害安全防范措施,尽快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获认证单位具体负责的防灾减灾新格局。

3.2.1 重点单位遴选范围

根据雷电影响程度、单位安全要求重要性,重点防御单位遴选范围包括:(1)使用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主要包括油库、气库、加油加气站、液化天然气、油(气)管道站场、阀室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及设施的责任主体单位;用于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构)筑物的责任主体单位以及遭受雷击后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危险化学品制造、存储单位等。(2)重要的能源、供水、医疗、通讯、广播电视、气象、金融保险等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等且密集使用电子设备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其服务场所及其枢纽性设施);(3)各类学校及幼儿园、交通站场、宗教场所、较大规模的商场超市(市场)、旅游景点、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娱乐场馆、露天公园、室外游乐场所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4)特别重要的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博物馆、档案馆;(5)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其他发生雷击可能性较大且一旦发生雷击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单位。

3.2.2 分类定级管理

根据雷电灾害敏感单位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以及雷电灾害敏感单位的重要性、工作特性和遭受灾害性天气时,发生雷电灾害的可能性和后果,把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可能造成灾害损失等级分为四级:A、B、C、D级。

A级灾害:雷击造成人员死亡、爆炸起火、重要信息系统瘫痪、为公众服务系统瘫痪、企业全面停产,造成经济损失百万元以上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

B级灾害:雷击造成建筑物局部受损,部分设备损坏造成部分通信、网络中断,企业局部停产经济损失在20-100万元之间。

C级灾害:雷击造成少部分设备损坏,经济损失在20万元以下。

D级灾害:雷击造成轻度损害,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下。

3.2.3 工作组织

防御重点单位认证工作由市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协调,成立领导小组,各部门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监管责任,推进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类别认证工作。气象主管单位具体负责类别认证申请受理、现场比对、初审和上报工作,并负责培训和技术指导,其它职能部门负责协调。

3.2.4 认证管理

申请认证的各单位根据自身情况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自评申报,气象主管单位受理初审分类定级,专家评估、认证确认。最后以公告、文件、授牌等形式公布雷电灾害重点防御单位。政府将把认证工作纳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评估评级的内容进行考核。对开展工作好的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不能按期完成认证工作的,政府将予以通报批评,责成整改。

气象主管机构组织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名录,报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并公布,同时报上一级气象主管机构备案。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防雷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的防雷安全工作负总责。雷电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监管主体除了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外,还包括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相关部门。多管齐下,督促做好重点防御单位的管理。

4 结语

政府社会管理只有走向法治化,才能为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重点单位认证管理,体现了强化雷电灾害防御的针对性。彻底解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力量薄弱,随着检测服务的社会化放开,检测服务力量的加强,监管覆盖率会明显提升,清除雷电灾害防护的死角,提高整体的防御雷电灾害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良福.学校气象灾害敏感单位认证管理与实践[S].重庆市气象局.

第11篇

关键词:大连; 安全保障体系

Abstract: in the reference other international city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city of dalian, and raised the urban security construction goal, and from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water supply, energy,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and so on various construction measures put forward.

Keywords: dalian;safety guarantee system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际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为贯彻落实国家振兴东北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正在修编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定性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我国东北地区核心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和滨海国际名城。大连的区域综合地位得到提升,成为在东北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起到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的国际城市,相应在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方面,也应参考其他国际城市的做法。

1.1国际城市安全保障措施经验

1.1.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所有防灾避险活动在地域上的综合体现,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后,建设“多心组团”布局结构在综合防灾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以轨道站点为核心、快速路为边界的组团。组团间由城市道路、公交系统、绿化网络、市政设施等联系,形成有机整体。②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形成组团中心,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围绕中心配置居住、工业等用地,使组团内功能多元化。③组团周边沿快速路形成开敞走廊。开敞空间内平时可安排绿化、步行便道、停车等设施;当灾害发生时,可作为救灾通道、搭建、停放救灾物质等。

1.1.2强化城市防灾

国际城市建设中的主要防灾措施是加强城市防灾工程建设。具体措施如:①建设防灾工程,提高防灾能力;②建筑工程建设,强化防灾性能;③工程管线综合,保持合理间距;④减少环境破坏,降低灾害发生。⑤危险仓储等隐患设施,远离中心。

1.1.3强化城市减灾

国际安全城市建设中主要减灾措施是迅速疏散受灾人口和财产,控制灾害传播范围和减弱灾害传播速度,提高救灾速度,保证城市在遭遇灾害时能维持基本运转。具体措施是:①控制建筑密度;②选择安全的城市形态,如组团式布局;③设置隔离地带,防止灾害扩散;④确保交通畅通,提高救灾速度。

2.大连城市安全建设目标

大连城市总体安全目标应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目标相适应,即综合防灾减灾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市抗御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满足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公众生命安全的要求。应形成完善的城市防灾减灾法规体系,具有完善的城市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高效的防灾与应急管理机构,完备的救灾专业队伍,并具备较强的救灾能力;公众具有良好的避灾安全意识。

3.大连城市安全隐患

3.1地理位置的影响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西临渤海,东濒黄海与朝鲜半岛近邻,南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对峙,是封锁渤海海峡,保卫首都的门户,其地理位置在我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自古即是兵家必争之地。

3.2半岛地形的影响

大连的半岛城市特点致使与内陆相连的有限空间中(通称“蜂腰部”)集中了输水、输电、输油、输气、通信等管道,未来城区的水资源、能源、陆路交通运输仍需通过此区域,但该集中城市生命线的地区最窄处仅4公里。

3.3现存的安全隐患

3.3.1 机场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位于市区,飞机起降需穿越城市建设密集区,对城市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大连的“5.7”空难是由于驾驶员具有高度责任心,才避免了飞机坠毁于市区内,没有造成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3.3.2大孤山半岛石化产业区

目前大孤山半岛已形成占地25平方公里的石化工企业密集区。区内有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主要风险为:火灾、爆炸和泄露。由于该区域地理位置上位于城市核心区、新市区的中间部位,如发生灾难性的化学爆炸、泄露,将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对城市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破坏。

2010年发生的“7.16”新港油库爆炸及原油泄露事故,就对区域环境构成严重破坏,对全市安全构成威胁。

4.大连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4.1优化城市形态

大连未来要向腹地发展,城市结构将形成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形态。

同时,在各城区空间形态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建设多个城市入口。有计划地新建、拓宽一批城市主次干路作为城市应急通道,道路宽度应能满足战时建筑物倒塌后,机动车辆仍能通行的要求,保证灾时外部救援和内部疏散的顺畅。

城区主要交通干道两侧高层建筑应错开布置;平时要搞好离城疏散道路维护,随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加强危险物品的防护:禁止在城区内新建危险品工厂、仓库,有计划地将原有危险品生产企业和仓库向市区边缘搬迁。

4.2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结合城市绿地、学校、大型活动场馆建设,规划城市避难场所。包括小区避难场所、街区避难场所和中心避难场所三种类型。

小区避难场所供居民临时避灾,是居民住宅附近的小公园、小广场或抗震能力较高的公共设施等。街区避难场所供灾民较长时间避难,需满足居住等基本生活条件。中心避难场所内应设救灾指挥机构、交通运输设施、伤员抢救中心、救灾物资储备库以及直升飞机坪等。

4.3建设应急救灾物资供应体系

大连的应急救灾物资供应体系可由应急救灾设备管理系统、救灾物资调配站和应急物流系统3部分组成。

其中需要在城市规划中给予用地预留的是救灾援助物资调配站,宜设置在城区北部交通干道附近,可结合港口、物流园区设置。

4.4对“蜂腰部”进行拓宽改造,强化生命线保护工程

具体做法是开展金州湾填海工程的研究,通过对金州湾实施填海工程,改变蜂腰部用地局促的状况。

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保护,健全生命线工程的应急处理机制,除城市道路外,还挺提高城市供水、供气、供电、通信等设施的应急保障能力。

4.4.1供水安全

制定城市应急供水保障措施,如应急供水管网、应急供水点、应急供水车等,以便在地震等突发灾害发生后,供应维持公众生存的最低生活水准及应急救灾所需的水。救灾用水水源可以利用城市现有水系,甚至可以考虑海水。

4.4.2能源安全

开展多气源供应保障的建设研究,实现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发展利用电能、天然气,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建立燃气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提高本市燃气行业防灾、减灾、安全稳定供气综合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健全相应的燃气抢险系统。

4.4.3通信安全

提高通信设施的抗灾能力。电信局在城市的分布宜分散,以防止灾时几个局集中性的同时破坏。通信线路尽可能埋地敷设,埋地干线宜采用综合管廊。大力发展光纤通信网建设。强化通信手段的多层次、多系统化建设。

4.5建设新机场

目前大连新机场已落实选址,机场搬迁改造后,大连核心区空间结构将趋于合理,大大提高城市安全性。

新机场为填海建设,周围为海域,安全性较好,但东端净空为陆地,规划建设时应符合端净空有关要求,禁止建设易燃易爆等危险企业及设施。

参考文献:

[1]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2] 戴慎志. 论城市安全战略与体系[J]. 规划师. 2002(01)

[3] 林家彬.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J]. 城市发展研究. 2002(03)

第12篇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功能;城市防灾减灾体系

中图分类号:S7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体系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受到各个城市的高度重视,特别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后,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城市绿地系统防灾体系的快速发展、提高城市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基于此背景,为促进娄底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防灾避险体系的建设,特编制娄底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

一、总则

1、编制意义

近几年来,娄底城市发展很快,特别是随着国家对“长株潭”两型示范区的批复,湖南省“3+5”城市群的实施,娄底作为“3+5”城市群的一部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娄底正以又好又快、加速赶超的步伐昂首前进。城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城市行政区域的不断调整扩大,城市化比例的不断上升,意味着城市规模、人口不断聚集。为了减少自然灾害爆发时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威胁,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和建设也应当适应城市建设的发展。

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地震应急避险场所 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5)《娄底市人民防空专业规划》(2002-2020)

6)《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

7)《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8)《娄底市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9)《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建城[2008]171号)

3、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科学配备的原则。防灾避险规划要考虑人的各种要求,按照相关标准、规范,配备应急供水、供电、排污、厕所等必要的应急避险设施。

2)就近疏散原则。防灾避险场所的选择与布局应尽可能地与居住区相结合,以便发生地震、火灾等大的自然灾害时居民能及时快速有效疏散。

3)平灾结合原则。平灾结合原则是指各种场所的建设主要考虑平时的使用功能,只有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才转变为避险场所。

4)与其他防灾工程结合原则。由于防灾避险规划与人防工程等防灾工程在预警、应急反应、救灾物资储备及抢险救灾等方面有相似性,防灾避险场所建设应与这些工程的建设做到资源共享、灾害共防。

二、城市概况与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场所现状

1、娄底市城市概况

娄底市位于湖南省中部,辖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和市经济开发区。娄底市中心城区位于市域东部的娄星区,处湘江支流涟水河上游,铁路交通有湘黔线、洛湛线与娄邵线交汇于此,另外,沪昆高铁东西向经过娄底,即将动工建设。全市公路交通通车总里程10977.82公里,其中有省道S312和S209在城区相交,潭邵高速在市区东南部通过,娄涟专用公路已全线建成通车,娄新高速已开工建设,娄长高速即将开工 图一 娄底市区位图

建设,规划中的益娄衡高速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明年将开工建设。交通极为方便。娄底资源丰富,产量突出。全市已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48种,且储量大,品位高。其中锑矿储量居全国之冠,图2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图

煤炭、白云石、石灰石等储量居湖南省第一,石膏、石墨、重晶石、大理石等非金属矿藏在湖南乃至全国名列前茅。此为依托,境内布局有涟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水江钢 铁总厂等现代冶金企业,涟邵矿业集团等百余家大中型煤炭开采企业,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公司等世界知名锑矿开采企业,雪峰海螺、双峰海螺等数十家大中型水泥加工企业,大唐金竹山电厂等电力能源企业和资江氮肥厂(金兴化工)等化工企业。享有“世界锑都”、“当代钢城”、“百里煤海”、“热电明珠”、“有色金属之乡”、“建材之乡”的美誉。

2、中心城区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场所现状及评价

①娄底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广场的建设情况:

娄底市中心城区自建市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公园等绿地的建设,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先后建成一批大、中、小型公园绿地,如石马公园、青山公园、春园公园、月琴山公园、娄星广场、文化广场、火车站广场、孙水公园、珠山公园、涟水河风光带、孙水河风光带等。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公园绿地的建成,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环境,丰富了城市景观,也给防灾应急避险场所的选择打下了图3 娄底市城市绿地系统应急避险场所现状图

非常坚实的场地基础。

②至2009年底,娄底市中心城区己建成或在建公园11个,其中己建成应急避险场所的公园共8个,应急避险实施率为72.7%。

具体见下表:

③中心城区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场所现状建设存在的问题

防灾场所建设重视度不够;防灾配套工程不完善,总体防护能力低

三、规划目标

在规划期内建成初步完整的指挥、物资储备、设施建设的防灾避险体系,达到能应付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基本要求。

1、根据娄底市中心城区自然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建设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指挥体系。

2、完成防灾应急避险场所建设任务,同时逐步完善应急设施系统。

3、加强防灾专业骨干队伍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培训,制定防护和抢救方案,做好技术储备和物资器材准备。

4、达到国家园林城市验收标准。

四、中心城区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场所规划

1、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场所分类

Ⅰ类防灾避险场所:具备综合设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员30天以上;Ⅱ类防灾避险场所:具备一般设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员10-30天;Ⅲ类防灾避险场所:具备基本设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以内。

2、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场所设施配置

基本设施配置:应急篷宿区设施;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系统;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

一般设施配置:在基本设施配置的基础上增加如下设施: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急指挥管理设施。

综合设施配置:在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增加以下设施: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功能介绍设施。

3、中心城区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场所规划布局

根据《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确定的公园、绿地、公共设施布局,至规划期末,共规划防灾避险场所共35处,有效面积共226.6公顷,按规划期末50万人口计算,人均4.5 平方米,具体见下表:图4 娄底市城市绿地系统应急避险场所规划图

娄底中心城区主要防灾避险场所规划表

五、防灾片区划分

娄底市中心城区辖娄星区、经济开发区。共九个办事处(乡镇),分别为涟滨街道办事处、大埠桥街道办事处、黄泥塘街道办事处、花山街道办事处、长青街道办事处、乐坪街道办事处、大科街道办事处、百亩乡、万宝镇。根据行政划分将娄底市中心城区规划划分为“一区九片”的防护空间格局。

“一区”。按娄底市城市区划,将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范围规划一个防护区。“九片”指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每个办事处(乡镇)为一个防灾片区,共九个防灾片区。图5 防灾分区划分图

六、分期建设规划

规划拟按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分近期、远期二个阶段实施,其中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年)项目及投资规模如下:

七、规划实施措施

根据娄底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场所建设管理现状与发展目标,提出如下实施措施:

1、本规划经市政府批准后,则与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配套实施,作为娄底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防灾避险场所规划建设的法律依据。

2、本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市政府每年应投入一定比例的城建资金用于防灾避险场所建设,并力求按照规划的近期、远期目标给予保证。同时,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增加对绿地系统防灾应急避险场所投资力度。保证达到预期的规划建设目标。其他防灾应急避险场所单位则有义务保障本单位防灾应急避险场所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与管理保证达到预期规划建设目标。

3、引进市场机制,建立防灾避险场所建设竞争机制。

4、加强对市民进行城市绿化方面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避险意识,引导市民参与应急避险场所建设,自觉爱护防灾避险场所及其设施。

八、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