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建设问题

社会建设问题

时间:2023-06-05 09:5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建设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建设问题

第1篇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村中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不稳定的因素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

(一)刑事案件呈高发态势

1.侵财性犯罪层出不穷。

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逐渐加剧,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一部分农村青壮年由于无技术特长,在日常生活中又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往往为了个人享乐铤而走险。以2014年度为例,郯城县检察院共办理“两抢一盗”、诈骗、敲诈勒索等侵财性犯罪案件93件165人,其中有约三分之二发生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特别是抢劫案件,绝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偏远地带或城乡结合部。如犯罪嫌疑人田某伙同他人就曾在该县李庄镇边缘的乡村公路上抢劫作案7起,抢劫过往行人多名,因此处远离村庄,屡屡得手,累计抢得财物价值7200余元。又如犯罪嫌疑人胡某、方某伙同他人以介绍对象为名,诈骗该县泉源乡某村大龄青年李某现金1万元,也是利用了偏远农村村民纯朴老实的特点和寻妻心切的心理,自己不用出力,只是略施小计就创造出较多的“财富”。

2.破坏生产型犯罪屡屡发生。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下,部分人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择手段,不惜与破坏生产、生活资源来赚钱。以2014年度为例,郯城县检察院共办理毁坏公私财物、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占用农用地、破坏生产经营等犯罪案件19件32人,其中有三分之二发生在农村或犯罪主体是农民。如犯罪嫌疑人陈某未办理手续即非法占用耕地7729.6平方米和不可耕用地15917平方米,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产。其他诸如盗窃耕牛、盗窃农村变压器及变电设施等犯罪更是不胜枚举。

3.安全生产方面犯罪经常出现。

安全生产我们一直常抓不懈,特别近几年来安全事故频发,更应引起重视。可仍然有人为了牟利,不惜以破坏安全生产为代价。以2014年度为例,郯城县检察院共办理非法制造爆炸物、私藏枪支、放火、破坏公共通信设施、破坏电力设备等犯罪案件18件20人,除私藏枪支1件1人、破坏公共通信设施犯罪中的1件2人外,其他案件全部发生在农村。特别是一些农民利用原始技术,私产烟花鞭竹以牟利,更是给安全生产造成了隐患。如犯罪嫌疑人刘某,为了谋取高额利润,伙同他人生产鞭炮8300余盘,用去烟火药达70公斤,给安全生产留下了极大隐患。

4.痞霸犯罪居高不下。

受农村封建思想影响,再加上农村普法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到位,一直以来,部分人老爱用所谓的“拳头”解决问题,以至于痞霸犯罪数量不减反增。以2014年度为例,郯城县检察院共办理寻衅滋事案件45件64人,聚众斗殴案件2件7人,故意伤害案件36件37人,其中绝大部分案件发生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如犯罪嫌疑人王某、林某雷在该县马头镇逢集时,公开索要“地皮费”,将在此帮别人卖东西的朱俊亮刺伤。除此之外,所谓的村霸、建筑霸以及因琐事即双双互殴的案件极多,数量之大,令人不能不怵目惊心。

5.未成年人犯罪及针对留守青少年的犯罪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解放,越来越多父母外出打工,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监管成为现实难题,从而导致农村青少年犯罪问题和侵害留守青少年的犯罪突出。2014年郯城县检察院共办理未成年人犯罪22件34人,发案率较2013年有所上升,如丁某、杨再某8人抢劫案,截至被移送法院时年龄最大的只有19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5岁。另外针对留守青少年特别是针对女性留守青少年的犯罪也有8件9人,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案件居高不下

1.邻里纠纷申诉仍然较多。

中国的国情、文化、环境决定了邻里纠纷一直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其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为土地、房屋、通风、采光等相邻权的利益冲突。以2014年为例,郯城县检察院共办理民事行政案件7件,其中有2件是相邻权纠纷案件,1件是邻里房屋纠纷案件,1件是要求确权排除妨碍案件。

2.经济纠纷申诉有所增长。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经济纠纷出现较多,相应的经济纠纷申诉也较多。以2014年为例,郯城县检察院共办理民事行政案件7件,其中经济纠纷申诉4件,占到所有申诉案件的约60%。

3.利益调整过程中纠纷不断出现。

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不断地进行调整与磨合,纠纷也随之而来,如农村集体的土地、林木等承包事宜以及村办企业的改制,有的当时未签合同,有的虽然签了合同,但约定不够明确具体,以致部分农村出现了村委换届即转包,根本不考虑承包户的长远效益的现象。该县花园乡某村村民王某等3人就是因林木承包未到期,而村委却要解除合同转包他人一事,村委要求其履行承包合同。

(三)职务犯罪案件时有发生

1.贪污贿赂案件仍有发生。

尽管近几年随着法制宣传的深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贪污贿赂案件发案率有所降低,但仍占有一定比例。如2014年郯城县检察院查办的该县新村银杏产业开发区某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马某就涉嫌受贿、贪污、等多项罪名。

2.不作为、滥作为案件频仍。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在协助上级乡镇党委政府执行工作任务时,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采取一些粗暴的方式来完成工作任务。如在协助计生部门执行计划生育任务时,往往采取打骂、关禁闭、“办学习班”等方式,侵犯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严重的还构成非法拘禁等犯罪。2014年郯城县检察院法渎职侵权部门查办的非法拘禁案件中,有2人系村支书、村主任等基层组织人员。

二、问题成因

形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农村地区普法教育不成功。

如在调阅有关讯问笔录时,多名犯罪嫌疑人特别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都有类似的表述:我又没杀人,抢的钱又不多,有些还没抢成,应该没什么大罪。一些寻衅滋事犯罪嫌疑人也辩解:不就是打了几次架么,有什么大不了的,怎么还用得着逮我,农村还不是都这样。一些家属也表示:我们能不能以退赔等方式换取少判几年刑。可见,在农村,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普法教育不算成功。

2.农村的平安建设仍不到位。

尽管近几年该县大搞“平安郯城”建设,一些农村也购置了相应的设施,普遍建立了巡逻制度,形成了治安防护体系。但在偏远农村,特别是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农村,由于财力所限,外出打工人员多,难以真正做到建立治安防护体系,特别是远离村庄的田边地头、路口,属于所谓的“三不管”地带,更是无法顾及。

3.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未能完全发挥作用。

部分农村,尽管建立了调解机构,但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如邻里纠纷,完全可以通过农村基层组织的劝说、调解,平息矛盾纠纷。但现实中,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怕得罪人,不愿去做这项工作,以民事纠纷愈演愈烈,甚至发展为刑事案件。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仅提以下建议及对策:

1.借力新农村建设。

不仅要注重农村经济建设,同时要强化农村文化、法制建设,加大对农村留守青少年和辍学未成年人的监管力度,正确引导他们。作为检察机关,要强化法律宣传,积极参与综合治理,继续在农村对各年龄阶段人员进行法制宣传,法制宣传进村入社,提高群众法制意识,促进农村懂法、守法观念的形成,减少农村犯罪,维护农村社会治安。

2.立足检察职能,严厉打击影响农村和谐的犯罪,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围绕新农村建设,严厉打击破坏农村稳定的各类刑事犯罪,特别要严肃查处侵犯农民民利和经济利益的职务犯罪案件,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的职务犯罪打击和预防体系,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3.全力化解矛盾,注重纠纷调解,创造农村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第2篇

关键词: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08-70-1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随着林权制度的改革,林农所需要的社会化服务也需要提升,否则就会制约林权制度的改革。本文旨在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探讨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以期对当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

1 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传统林业生产,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但这种林业生产方式严重制约了林业经营效率和林农收益。实施和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所需要的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及时跟进,成为制约我国林业发展的瓶颈。即是说林权制度的改革要求社会建立和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也是林权制度改革的一种内在需求。作为现时提供林业服务的政府来说,往往是政府在唱独角戏,其服务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弊端。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服务需要发展完善为一种区域化的合作体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林农。

2 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要素

2.1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中的气候因素对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较强的影响,降雨量的大小、土壤肥沃程度和气温都直接影响林木类型和林木生产能力。气候条件较好的地带,容易形成比较稳定的林业生态系统,林木自我恢复能力较强。气候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带,林业发展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就比较低,更易吸引外部力量参与林业发展。

2.2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对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视的。不同的地理位置,林木利用的价值也是有区别的。处于江河流域,林木主要作用就是水土防护,与商用林木相比,此处的林木生态优势就比较重要。显而易见,在此处就不易发展商品林木。如果在靠近城市以及交通便利的区域,就比较适宜经营商业林木,发展林业生产等。

2.3 经济条件

在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经挤条件关系到体系建设所需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一般情况下,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的区域,林木资源储备充足,而且结构也比较合理。反之,那些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的区域,林木总量的规模小,林业结构也比较单一,而且林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比较弱。

2.4 社会因素

社会环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影响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区域人口,文化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方面。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对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每一因素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服务体系的建设,所以要统筹兼顾,协调处理好每一个因素,从而建立健全完善的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林业可持续发展。

3 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

笔者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后,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服务林业可持续发展。

3.1 聚类比较

在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支持水平、服务水平、经费投入是体系建设中的关键因素。在相似度较小或较大的同一类或不同类对象中,进行聚类比较。通过比较会发现,在支持水平凸显类型中,支持水平因素在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得分最高,服务水平因素在其中的得分居中,而经费投入因素却得分最低。在经费投入凸显类型中,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整体水平都比较高,也就是说支持水平、服务水平和经费投入等各方面都比较完善。在服务水平凸显类型中,服务水平因素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支持水平和经费投入等因素却比较低。还有较弱类和弱势类,这两种类型中的各种因素都不显著,甚至低于平均水平。

3.2 评价比较分析

通过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出的结果是比较客观的,减少了主观性的介入,可以消除评价指标间的相互影响。

3.2.1在支持水平凸显类型中,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比较高、也较完善。其原因就在于技术和人员的大力支持,但经费投入却比较少,使得林业技术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从而导致区域社会化服务内容和水平都很一般。由此可见,在区域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经费投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3.2.2在经费投入凸显类型中,虽然经费投入较多,但区域社会化服务水平却相当一般,其原因就在于缺少技术和人员支持。所以,在此种类型中,政府应当加大对技术和人员的投入。

3.2.3在服务水平凸显类型中,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比较高,但支持水平和经费投入却是该类型中的薄弱之处。

3.2.4在较弱类和弱势类中,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基本上都处于中下等,有的甚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此可见,在此类型中,其服务水平、支持水平和经费投入等方面都应该健全完善,因为不完善的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严重制约了林权制度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综上所述,支持水平、服务水平和经费投入是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也是导致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尽管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各有差异,也存在着不足。所以,各区域要根据自身建设的特点,继续完善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钟艳,谷梅.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绿色中国,2005(8).

第3篇

一、政治主观题的特点

1.材料紧跟时代步伐

政治主观题的材料紧跟时代步伐,涉及的都是近期发生的时政热点。有时候,命题者还围绕一个主题将几个相关的热点综合起来考查,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2.设问是有联系的

设问一般由两个及以上组成,问题之间是有联系、分层次的。一般前一个问题较简单,后一个问题以前一个问题为基础,只有将前一个问题解答准确了,才能准确解答后一个问题。

3.鼓励创新

有的主观题具有开放性,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作答,只要言之成理就可得分。

二、在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好多同学都认为政治主观题不好做,不容易得分,不像客观题那样容易把握。其实,主观题是客观题的有益补充,客观题形式单一,考查的知识也比较单一。主观题则不然,对知识考查得比较全面、深入,能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深入钻研的能力。下面笔者总结了同学们在解答政治主观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审题不仔细

有的同学在解答过程中一味求快,审题不仔细,最后导致少答或答非所问。如试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知识来回答,如果将“文化”这两个字看错,将其看成“政治”两个字,那么肯定是不会得分的。

2.盲目堆砌知识点,与材料不对应

有的同学作答时,不看材料内容,只看设问,看完后就匆匆进行作答。答案多是堆砌的知识点,与材料不对应。这样是不会得高分的。因为命题者设计这些材料不是为了增加试卷容量的,而是有深意的。如果同学们仔细阅读了材料,就会发现材料不是简单的堆砌,是有联系的,设问是根据材料设置的。因此,只有阅读并彻底弄懂了材料内容,才能准确解答试题。

3.答案不够全面,要点缺失

如试题考查政府的职能知识,同学们只有将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个职能全部都答出来才能得满分。

三、解答技巧

针对以上问题,同学们应该在平常的学习中及时总结方法、技巧,这样才能高效、准确答题。以下是笔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结的,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先快速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主旨――中心意思

有的试题在材料之前会有一两句总领的话。一般这两句话就是材料的主旨,下面的材料就是围绕这一主旨进行的。如“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其中“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材料的主旨。

2.看设问

(1)看设问的范围有没有知识限制,即考查4个必修模块中的哪一个模块。如“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该题就设置了知识范围限制,同学们就要从《生活与哲学》中提取有关知识了。如果回答的不是《生活与哲学》中的知识,就会得0分。还有的试题考查得更具体、微观,如“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回答……”,所以,同学们在解答前应该明白设问的知识范围。

(2)明确问题指向。主观题的类型不一样,回答的技巧也不一样。主观题主要分为体现类主观题、反映类主观题、原因类主观题、怎么办类主观题、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认识或评价类主观题、启示类主观题和依据类主观题等。

(3)明确设问主体。《经济生活》中的主体主要有政府、企业和个人,《政治生活》中的主体主要有国家、政党和公民等。只有弄清楚设问的主体,才能准确作答。

3.联系教材

根据材料涉及的知识联系教材,运用教材中的术语进行回答。

4.确定答题思路

(1)确定大的结构:如果要想全面、准确地完成一个问题,就要先确定从几个大的方面来回答。

(2)确定小的结构:每个大的方面可能还包括几个小的方面,要组织好这几个小的方面。

5.答案要“六化”

(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反对不分段落、层次的“一块板”,提倡用一个要点一个序号的方式进行答题。

(2)表述无误,语言专业化――反对使用文学化、生活化的语言,提倡用学科术语进行答题。

(3)表述简洁化――反对废话一大堆,提倡答出关键点。

(4)答案结构体系化――各要点之间要形成一个结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体现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等三个方面的统一。提高分是指要联系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或最新时政精辟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得到的附加分数。

(6)字迹工整,卷面美观化――反对字迹潦草、错别字连篇。

第4篇

【关键词】试题 答题思路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4-0119-02

高考试题是高考备考最有效的复习资料,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跟踪研究,发现并总结高考试题的一些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 特征描述类设问试题

1.常见设问形式

高考地理试题中,特征描述类型的题目通常为描述某地理事物的形态或状态。设问形式一般有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的特点、说明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简述图中某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等。

2.答题的一般思路

第一,利用纬度、区域特征、图例和注记等进行空间定位。第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图文信息进行特征分析:包括区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自然带、自然资源等自然要素和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交通、商业、旅游业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第三,根据题目设问要求,组织和梳理语言,注意把握关键词和地理专业术语的应用。第四,组织答案,要求简洁、准确地进行描述。

3.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把握好描述的方向和角度:即从哪些方面去描述问题。例如: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等方面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光、热、水等方面描述,主要包括气温及其季节变化、积温等――热量条件和降水及其季节变化、干湿状况等――水分条件及水热组合状况。河流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及其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包括凌汛)、水能等方面描述。第二,语言组织需注意的问题:(1)明确描述的方向,将地理问题与地理原理相联系,实现知识的应用与迁移;(2)描述的全面性,即描述的内容要素和层次是否完整;(3)描述的专业性,关键词要准确,尽量使用地理专业术语,避免答案口语化。

二 原因类设问试题

1.常见设问形式

原因类设问试题在命题形式上,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对区域内典型地理事物或现象的成因进行设问。设问形式一般为“试分析某某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形成原因或成因等”。

2.答题的一般思路

地理成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原因。自然原因一般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轮廓、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资源、洋流、板块运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工业、农业、人口、城市、交通、市场、政策、科技、历史条件、宗教等方面分析。

3.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正确解答原因类试题,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组成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例如: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子。受太阳辐射(纬度)影响,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呈东西走向;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与山地走向一致;受海陆分布或洋流影响,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若等温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则为盆地或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反之则为山地或高原。第二,组织答案前先要确定影响因素,再按影响因素逐一组织答案,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和层次性。

三 比较类设问试题

1.常见设问形式

高考地理比较类试题的设问形式主要有:比较图中某地和某某地的差异;与某地相比,某某地某一自然或人文地理要素有何特点;分析某地和某某地的异同点等。

2.答题的一般思路

第一,审题:分四步走。第一步审比较对象,审准对象,可以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目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是异同点;第三步审比较考点,例如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既有气候类型名称的异同,又有气候特征的异同点;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避免遗漏答题要点。第二,联系:联系是答题的依据,分三步走。第一步,联系试题中的图文资料,它们是解决比较类问题最直接的依据;第二步,联系所学知识,即能迅速理解它们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点;第三步,联系实际生活和常识。

3.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注重区域综合分析,主要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进行。第二,在组织答案要点前先参考分值,依据分值定答题要点,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看分给点,只有给出正确的要点,才有可能得高分。

四 措施类设问试题

1.常见设问形式

措施类试题常见设问词有“措施”“建议”“方法”“发展方向”等。多为环境问题、人口和城市问题的解决措施、自然灾害的治理、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等。

2.答题的一般思路

在复习过程中把握一般思路对解答措施类设问试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类试题大部分都是针对原因找方法的,在试题中即使没有考查原因,在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再根据原因和不足,提出合理的措施、方法、建议等。

3.应注意的问题

自然条件相对稳定,应侧重于人类活动方面寻找方法。治理措施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一般包括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答题要点应尽量全面,且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五 评价类设问试题

1.常见设问形式

评价类试题设问词一般有“评价”“影响”“利弊”等,常见问题有评价(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条件;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评价大型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等。

2.答题的一般思路

评价类试题设问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评价某地理事物或现象,包括区位条件、影响、发展条件等,此类设问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论证;(2)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对区位条件和发展条件评价时,可以从自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类问题从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加以分析。二是给出限定条件进行评价,对这类设问分析时要仔细审题,抓住限定词,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是评价利还是弊、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等。

六 意义类设问试题

1.常见设问形式

近年来,以开放性为特征的地理意义类试题有增加的趋势,试题的基本形式是针对某一地理事物或现象来设问,设问形式一般有“运用某某原理(知识),分析某某对某某的意义”,“说明某某在某某方面的意义”等。

2.答题的一般思路

第5篇

一、设问关键词 明方向

例1 从“神一”到“神十”,每一次发射都进一步优化,每一次飞行都有完善改进,每一次空间试验都有新的收获。越是伟大的工程,前进路上的艰难险阻就越多。神十在轨飞行15天,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神十与天宫一号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为探月工程第二阶段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位航天人说:“我在中学读书时就立志投身航天事业,至今无怨无悔!”还有航天人说:“我们团队中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科学求实、勇于登攀、团结协作、淡泊名利、默默奉献。”

“神一”到“神十”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解析 在本题解答过程中,部分同学答成了唯物论的内容,部分同学除了回答发展观外,还答了辩证法的其他内容:矛盾观、联系观等,这些都充分说明:有些同学对哲学主观题的答题方向(知识范围)存在把握不准的状况。

答案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神一”到“神十”的过程,每一次优化、完善、改进和新的收获,体现了这一点。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神一”到“神十”的过程,遇到艰难险阻,终于获得了成功。

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神十”为探月工程第二阶段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点拨 抓设问关键词,能够让我们清楚答题方向。出题人的意图和要求通过问题体现,在书写答案之前,我们应该注重对问题的分析。所谓“慢审设问快答题”,对问题删繁就简进行认真分析,通过关键词确定答题所需知识点、题目类型、材料要求、题目分值等信息。本题设问关键词:辩证发展观(知识范围),过程(材料要求),如何体现(问题类型)。

二、材料关键词 定答案

例2 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山人,面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最近10年以及未来20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速,中山进入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的矛盾凸显期。怎样减少现代化转型的阵痛,中山人不断进行着探索,他们现正以更高的热情进行着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构建和谐中山的具体实践。很多工作都没有先例可循,可贵的是,中山历届党委政府都本着对中山父老乡亲和中山长远发展负责的精神,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尽最大可能避免走弯路,闯出了一条适合中山自己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为中山人生活质量、生存价值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注:“两个适宜”是指适宜创业和适宜居住)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山人在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过程中体现了哪些哲学思想?

解析 此题不少同学犯了理论与材料“两张皮”的典型错误。集中表现在:第一,在回答哲学主观题时,常常脱离材料,只是把书本的原理和方法论简单列举,而把材料提供的信息扔在一边,不能对材料进行有效分析。其二,大篇幅引用材料,解释材料,却不见哲学原理和方法论,不能指出材料所说明的哲学道理。

答案 ①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的观点。中山人面对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把握发展大局,适时提出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的目标。

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中山人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和处理事物,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中山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闯出一条适合中山自己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子。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中山人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发展形势。指出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速,中山进入战略机遇期,同时也进入了矛盾凸显期。

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为了构建和谐中山,中山人在很多工作都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以更高的热情进行着建设“两个适宜”的美好家园的具体实践。

点拨 本题首先通过抓设问关键词:哲学思想(知识范围,需要同学们按照“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顺序检查和排列原理)、两个适宜(根据材料要求,按顺序逐句分析题目材料,进一步明确知识点),本题的解题重心在于把握材料,把握材料时通过抓关键词(有效信息),然后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把有效信息与教材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最后通过“原理内容+方法论要求+材料分析”去答题即可。材料主要强调建设“两个适宜”美好家园的全过程,分析了提出背景、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在材料中,关键词分别为:面对(客观实际)、矛盾凸显期(矛盾普遍性)、价值取向(价值观导向)、闯出(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推进(整体与局部联系)

1. 有人把市场经济形象地称为“候鸟经济”,资本总是“飞向”成本低、收益高的地区。毗邻广东的江西某地,在调查中发现,本地的工业电价低于珠三角地区30%、水价至少低0.5元/m3,具有综合成本优势。当地政府通过对企业迁移现象的分析,预见到广东企业会向周边地区辐射。于是,该地有计划地出台一系列措施,比如以“一站式”服务提高行政效率,并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多广东企业到本地安家落户。

分析上述材料,说明该地是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的。

2.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3年10月,某省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该省省委认真听取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该省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第6篇

关键词: 新高考 主观题 典型问题 解题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政治主观题越来越生活化,越来越灵活。在政治高考试卷中,主观题占的分值很高,现实情况是很多考生主观题得分率偏低。下面我针对学生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解题技巧与策略,以期提高学生应答主观题的准确率,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错误和不足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一、学生做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解题时知识范围错误

如:(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10分)

有相当部分学生仅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回答,最多只有2分,很可惜,也有部分学生运用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的知识,范围扩大了。

2.学生解题时缺少辩证思维

如:40(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10分)

可以看到这两个设问中都包含要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但有部分学生组织的答案往往侧重某一个方面,而忽视以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失分比较严重。

3.学生解题时重知识忽视材料

如:40(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10分)

以40(1)为例知识原理部分阐述占6分,材料的分析占4分,而学生在练习中更注重原理的分析,忽视或者轻视对材料的分析,扣分比较多。

4.学生解题时图表题呈现的问题

(1)图表所要描述的对象表述不准;(2)曲线变化的趋势描述不准确;(3)标注中的数字未转化为语言描述;(4)缺少最后的提升,即由现象到本质。

二、解题技巧的指导

1.浙江省高中思想政治设问要求多元化,一般有三个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某知识+分析某现象。如:40(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10分)

有三个层次要求:①结合材料;②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③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启示。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画出设问的关键词,分清要求的层次,整合各要求层次回答。学生在具体解题中可以用笔把关键词画出来,为解答问题做好最基本的审题工作。

2.浙江省的高考题中设问指向更具体,基本上有比较明确的知识范围,而且知识范围指向越来越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以教材的单元或课题为知识范围要求,例如2015年浙江省高考中政治试题40。(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2)以教材的框题或目题为2011年41(2)运用劳动与就业(《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一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二框)的有关知识分别评价三位学生的观点;(3)教材的某个或几个相关知识点40。(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转化为礼堂文化(10分)。41.(3)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知识阐述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这一政治行为的理论依据(12分)。这启示我们要引导学生:(1)学生要熟练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例如《经济》“环节”线:具体指消费、生产、分配、交换四个环节;《政治》“主体”线:公民、国家、政党、民族、国际社会;《文化》“普特”线:一般文化、中华文化、文化;《哲学》“马哲”线:绪论、唯物与认识、辩证四观、历史与价值。(2)学生要明确单元、课、框、目题之后,把知识一一呈现。(3)指导学生对相关知识重建比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实质、普遍性、状态、趋势、规律、原因、要求。

3.浙江省的高考考题中我们发现图表题必出现,启示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描述图标信息的能力,重视图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三比”与“一特”:(1)“纵比”看变化:起讫时间+变化情况+说明什么;(2)“横比”看差异:多项比较+指明差异+说明什么;(3)“内外比”找原因:图表之间、图表与注文之间等;(4)“一特”:特别描述(图表的特殊性、拐点的特殊性、年份的特殊性)。又如:描述的语言,经济增长速度(慢、快、较快、很快)。

4.浙江省的高考题基本要求结合材料。学生重知识轻材料,可能与教师的平时引导有关系。我们强调材料占分值,分析主观题时会重视对材料的分析,但在评价学生的答案中可能重视不够,所以平时要重视对学生答案中材料分析的评价。

5.浙江省的高考题重学科能力的培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注重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及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四种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明确告诉学生政治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这四种能力,政治学考和高考中要考查这四种能力,对学生尤其是优秀考生具有指导作用。

思想政治的主观题的解答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反思,相信就会指导学生做得越来越好,也会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四个学科能力。

第7篇

【摘要】学风是学校整体风貌、办学水平、办学品位的综合体现,良好学风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有力抓手,是学校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对高职校学风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风;问题

近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在政策倾斜、硬件配置、资金配套等方面支持职业院校建设,各高职校也纷纷抢抓历史机遇,扩大办学规模,力争实现跨越发展。然而,较之规模扩张,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真正目标是内涵式发展,这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它对学生个体的学习状态有更全面的评价,其中之一便是学生不仅仅达到上课不缺勤、不睡觉、不玩手机和考试不作弊这些基本要求,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形成乐于学习、勤恳踏实、夯实理论、精于实践的学习风气,从而实现社会欢迎,顺利就业,实现个人持续发展。而高职校中由来已久的学风问题,已严重制约学校发展,必须引起重视并着手解决。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调查及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现状调查。为了更加深入全面了解高职学校学风建设的现状,我们采取了三种方式对学风建设进行了调查:一是在一个学年两个学期内对H省内不同层级和办学规模的高职学校进行了调研;二是在W职业学院校内针对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及部分教师做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师生基本信息、学习状态调查、影响学风因素及意见建议等几个方面,该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1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982分份,其中学生部分927份,教师部分55份。三是通过随机听课、教学检查、师生座谈、宿舍走访等方式了解学风建设情况。(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主要问题。1、出勤纪律不佳。学生迟到、旷课现象较为普遍,在笔者随机查堂过程中发现:全勤班级不足20%;班级平均到课率不足85%;上午1、2节课有迟到情况的班级率达45%;部分单招、技能高考生源班级到课率不足50%;部分班级学生有早退现象;男生数量多的班级出勤情况更差;部分学生长期缺勤不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三种情形,不仅严重影响课堂秩序,还会对教师的上课情绪及同学的学习效果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上课无用论”在学生群体中渗透蔓延。2、学习态度不好。我从教师的调查问卷、学生访谈及随机查堂过程中发现,学生态度不端正学习尤其是上课的随意性很强,主要表现在:上课不带书,随意讲小话,低头玩手机,嘻哈打闹笑,发呆神游走,昏睡难叫醒,偷偷吃零食,下课抽烟多。这些现象极大的破坏了课堂的严肃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3、作业质量不高。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能独立完成的仅为43%,在他人帮助下完成的为29%,抄袭完成的占26%,不完成的占2%。教师反映部分班级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正确率和文字工整程度也不高,部分学生对作业敷衍了事甚至长期置之不理。4、考试心理不正。通过笔者近年从事考试工作的经历和学生调查证实,各种考试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作弊现场。诱发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对考试未作准备,但又十分渴望通过考试”占51%,“监考不严,作弊省事”占29%,“大家都抄,我不抄就亏”占13%,其他原因占7%。还有部分教师反映:“许多学生不喜欢参加期末考试,而喜欢参加补考,因为补考的题目大都是期末考试原题,而且监考不严,容易通过,况且补考不过,还有清考,反正不担心考试通过不了。”5、专业兴趣不强。调查显示,只有53%的学生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感到满意,近38%的学生对所学专业迷茫甚至不满意,9%的学生表示没兴趣甚至后悔选择本专业。6、学习主动不足。在随堂听课和教师访谈中反映,部分学生未能主动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老师讲授漠不关心,常见为玩手机、睡觉、聊天和发呆。7、课余利用不实。调查显示,在回答“课余时间如何安排时?”中,“上网”被列为首位,高达80%的学生表明会用网络打发课余时间,但利用网络学习的只占13%,大部分使用网络的时间用来看电影或者打游戏;其次是闲聊或者参加社团活动。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职业院校学风问题由来已久,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困难,本文从学校、学生、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学风建设问题的学校原因。1、重视不足。很多高职院校是由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升格或合并升格而成的,学校的主要精力重点放在扩规模、搞基建与增设备等“硬实力”上,对学风建设这些“软实力”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则认识不足。2、措施不力。学风建设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即便一些高职院校已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在学风建设怎样抓、如何抓等方面,还缺乏必要的、系统的、有效的、长期的措施,既有的一些规章制度,很多也流于形式,没有严格执行。3、教风不正。不良的教风影响了优良学风的形成,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存在上课照本宣科、精神状态低迷、教学方法陈旧、怠于学生互动、放松课堂考勤、违反教学纪律、随意调停换课、课下教室抽烟等问题,没有起到教书育人的积极作用,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状态愈发下降,也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4、考风不严。不良的考风助长了消极学风的蔓延,由于高职学生思想不够成熟,对学习的功利性较强。考试风气不严肃,让更多学生放松平时学习,反而寄希望于考试时作弊通过考试,而考试制度的不健全,客观上导致学生作弊违规的成本太低,学生即便是补考不通过,还可以寄希望于通过学业清考获取毕业证。这都让学生在考试中抱有侥幸和无所谓心理,自然就放松了平时的学习。5、环境不佳。高职院校自身的育人环境(外部条件)建设不足,包括物质环境的育人功能和校园的文化氛围缺乏,无法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不断进取。高职院校建立的时间较短,硬件设置尚不完备,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和校园文化建设也需要长期坚持和积累,这些都会导致学生降低对学校的认同感、荣誉感、使命感,从而无法有效激发其学习热情。(二)学风建设问题的学生原因。1、基础薄弱,自学能力较差。目前,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有三个渠道:普通高考、3+2中职对口生源、单独招生考试,而随着招生竞争逐年激烈,许多学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实行低分录取,导致生源质量整体偏低。大部分学生在高中(中职)阶段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尤其是英语和数学,在高职阶段自主学习模式下更是难以改观,加之较差的学习习惯和采取的学习方法不当,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就逐步下降,这都导致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散漫、消极、懈怠甚至否定的厌学情绪,这些情绪在学生群体中长久堆积,逐步扩大并习以为常后,学风建设问题凸显也就不足为奇了。2、缺乏意志力,组织纪律性差。部分高职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历程中并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监督下仍然缺乏坚定的学习自制力,而到了大学自主学习阶段,脱离了家长的督促,宽松的环境,更难以培养其自我管理能力,这就导致迟到、旷课、作弊等违纪违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不良风气的滋生。3、缺乏理想追求,学习目标模糊不定。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少远大的理想抱负,对自身的未来发展认识不足,错将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进而缺乏学习的动力和主观学习的意愿。在失去方向和动力的同时,不少学生将主要精力消耗在恋爱和网游上,日积月累便也接受现实,随波逐流。4、学习压力小,就业期望值低。许多学生认为读高职就是混文凭,毕业后是否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则并不重要。而国家对高职院校就业率和毕业率的硬性考核要求,以及学校对退学成本的计算,导致学校为了考核达标,课程合格率相应提高,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就锐减,学生普遍认为拿毕业证不会太难,于是也就消除了学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三)学风建设问题的社会原因。1、不良的外部环境影响良好学风的建设。社会舆论、社会评价趋向、社区文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厌学的催化剂。当前,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存在,社会上流行的“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同样冲击着校园。金钱的诱惑使部分学生失去了平静的心境,眼高手低,学习兴趣下降,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部分学生甚至占用正常上课时间到校园外打工,完全荒废学业,本末倒置。可以说,学院周边环境和社会亡的享乐主义思潮助长了学生的厌学之风。2、高职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偏低,是制约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客观原因。目前,社会对名牌大学、高分状元、白领金领的追捧热度不减,而对职业教育、技能水平、蓝领灰领存在认知偏差,一方面认为高职学生毕业后工资较低,工作苦累,地位不高;另外一方面在继续学习,公平竞争方面没有给予高职生和本科生同等的机会,例如报考公务员和部分资格证书。解决高职学校积沉已久的学风建设问题,不能仅靠学生自觉或是教师单方努力,而是要从学校管理、教师实施、学生执行和社会认可开展多元共建,在制度建设、柔性管理、刚性要求、氛围营造等各方面着手持续渐进,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形成风清气正的学习风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长远发展。

作者:王超 王刚 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

第8篇

一、试题概况

2012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共包括四道大题,13个小题,卷面满分70分,主客观试题分值比例为5:2,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二、试题特点

1.关注社会热点,与时俱进,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一,2012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通过大量鲜活的背景材料,全面展示了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探究人们普遍关注的国计民生方面的重大问题,同时也不回避一些社会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试卷涉及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对接、保障个人信息、农家书屋、郑州“爱心顺风车”、强拆报刊亭、PM2.5监测指标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特点。

第二,2012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还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中招考试这个平台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重视家乡变化,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亲社会的责任感,引领学生向真、向善、向上、向美,最终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第三,2012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体现了教学中结果与过程的一致性。试题研制者不回避重大时政、热点,可谓“试卷上所呈现的就是师生平时所关注的”,这为师生日常的教与学提供了明确的导向。

2.强调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

2012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继续沿用自2005年以来的卷首“温馨提示”,短短48个字将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全面展现出来,“关注国计民生,倡导道德践行,引领人生航程”,明确了学生学习、掌握思想品德课使自身得以健康发展的课程意义;“唱响自信之歌,你我相伴前行,发挥最佳水平,祝你走向成功”极富亲和力,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整张试卷站在落实课程目标、重视思想引领、重视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度,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安全意识、生态意识等,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自身问题、关注社会问题,树立、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彰显思品课程功能。

3.引领学生掌握知识,注重能力立意,全面贯彻新课改要求。

2012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在语言、内容、设问和呈现方式上,突出体现了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思路,如选择题的“认真细致,慎重定夺”,辨析题的“辨别分析,感悟明理”,观察与思考题的“置身情境,表达心声”,活动与探索题的“奋力耕耘,实践创新”。一方面,这些话语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另一方面,这些话语所对应的试题内容又为学生提供、搭建了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平台,使得学生积极关注、探索自身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及社会问题。学生在答题时要运用所学知识认真思索、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这有利于全面贯彻新课改要求,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的宗旨。

试卷通过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再现、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选择题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学生认真审题,巧妙地将题干材料与每一个选项细致对接,找出既能说明题干材料又符合题意要求、表述正确的选项。要做到这一点,学生需要沉着冷静、认真思考,具备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试卷设问具有开放性,如,观察与思考题第10题设问:“(1)请分析上述现象带来的危害。(2)怎样才能真正杜绝上述现象,请你出谋划策。”观察与思考题第11题设问:“(1)治病的药反而成了致病的药,原因何在?(2)怎样才能让治病的药不再致病?”活动与探索题第13题设问:“(1)请简述把学雷锋活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目的。(2)根据同志提出的上述五点希望,结合自身实际,你打算如何成长为一个新时代需要的‘雷锋式’青年?”对于这些设问,学生均可以据题从多个角度思考,寻求答案。试卷答案多元化、评分标准宽泛化,便于学生得分,不至于禁锢学生的思维,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倡导创新、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这样要求,既引导学生活化知识内容,又考查了学生认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思辨能力、应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储备能力以及学科交叉整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试卷也体现出追求创新、别具匠心、不落俗套的命题精神和理念,呈现出多维、立体、发散的特点,与“评分标准”所倡导的“尊重考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鼓励创新。主观性试题采意给分”相一致,体现出开卷考试的特征。

4.贴近学生生活,唯美趣味,彰显人文关怀。

第一,生活气息浓厚,关注学生成长。2012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生活气息浓厚。这套试卷生活化的命题风格体现了“考试即生活”的命题理念,从反映学生思想状况的日常事例以及社会实际入手,关注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答题的积极性。

第二,语言简约而严谨。如:多项选择题第5题中的“群英荟萃树时代新风,众星闪烁展道德力量”,第7题中的“1992年的那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中国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这是春华秋实的20年,这是梦想成真的20年;20年前,东方风来满眼春,20年后,神州大地春更浓”。不难想像,学生置身于这样优美的语言氛围中,紧张的情绪自然会得以缓解,思维的积极性会在瞬间被激发出来,在升学考试中这种“心理效应”很值得推崇。

第三,图文并茂。2012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A卷通篇共有5幅照片、5幅漫画,其中漫画均能充分有效地展现、辅助说明试题内容,试题形式新颖,富有美感和趣味性。

第9篇

摘 要:系统思维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运用灵动的系统思维方法解答政治主观题可以简驭繁,有效提高解题能力。为此,我们可活用整体法,化繁就简明主旨;善用要素法,条分缕析信息全;巧用结构法,优化设计显逻辑。

关键词:系统 主观题 整体 要素 结构

刘丙胜,男,江西省赣州市全南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解答政治主观题,“就是把一道题及其材料、设问分别看作一个系统,将它们分别分解为有内在联系的部分,然后立足解决问题的整体高度,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信息,精准地把脉命题指向,寻找信息、指向与知识的最佳联系,最后朝着优化的趋向形成答案”。现以2014年全国新课标政治I卷38题为例,说明系统思维方法在解答主观题中的运用。

一、活用整体法,化繁就简明主旨

一道题及其材料、设问分别是一个系统。作为系统的事物只有一个,它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因此,运用整体法,就是要透过“多个”的部分来理解、把握“一个”的系统,化繁就简,以简驭繁,明确中心、核心。

1.运用“一句话”方法读透材料,明确中心思想。在学生的解题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对试题材料的理解断章取义,只顾细节,忽视对材料整体意思的把握,结果在答题时不能有效调用与题目主旨有关的知识。面对纷繁复杂的材料,解读材料的具体方法很多,运用整体法来把握材料主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在实际运用整体法时,笔者引导学生在解题时坚持“一句话”的原则:即把包含多个层次的文字材料信息的意思浓缩为一句话,把包含多个角度的图表信息综合为一句话,提高解题的方向性、调用知识的有效性、分析论述的针对性。“一句话”的原则既是对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目标和要求,也是极具操作性的一种手段。如38题有两则材料,运用的“一句话”的原则,材料一的中心思想是“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措施和重大意义”;材料二的中心思想是“政府放宽市场主体、资本准入”,相对而言,这两则材料的中心意思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2.运用“缩句”方法审读设问,明确核心要求。有些试题的设问比较复杂,内隐较多的限制条件,且条件之间的关系也相互牵连。如果不能从整体的高度审读设问,审题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明确设问的核心要求,解题时要么偏离方向,要么就是针对性不强。运用整体法来审读复杂的设问,笔者在引导学生解题时坚持“缩句”的原则:把复句缩为单句,把长句缩为短句。因此,运用此方法,可知38题第二问的核心要求是“分析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使消费者受益”,从而明确设问的核心要求,增强论证分析的方向性、针对性。

运用整体法化繁就简,通过明确中心思想来明确调用知识的方向,通过明确设问的核心要求来明确分析论证的方向。

二、善用要素法,条分缕析信息全

系统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系统的功能,对蕴含于材料和设问信息的处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因此,我们在运用整体法明确方向和主旨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要素法,对作为整体的材料和设问先分解为部分,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使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全面、准确、清晰而有序,促进有效调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1.综合分析材料,全面提取信息。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运用要素法就是指从整体出发,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分析和综合相互渗透,同步进行。材料中的信息对于不同问题的解答,其价值和作用是不同的,有时命题者还有意设置信息“陷阱”。因此,提取信息的第一步,就是学生在明确材料和设问主旨的基础上仔细分析信息的价值,合理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基于命题的不同立意,不管是文字材料还是图表式材料,根据材料内部的关系,其呈现方式主要有总分式、并列式、杂合式三种。运用综合分析法就是在综合的指导下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基本程序是先分、后连、再合。“先分”,就是根据对材料呈现方式的判断,把材料分解成意义有内在联系的组成部分;“后连”,就是要把意义相近的部分进行合并;“再合”,就是寻找各部分的联系,从整体的角度抽象概括材料的意思。

由于材料呈现方式的不同,信息解读的着力点有所侧重。并列式的材料条理比较清晰,因此着力点应放在寻找各部分的联系,从整体的角度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在做题中学生容易忽视材料整体意义的把握,以致不能根据材料的中心思想调用知识形成答案要点。杂合式材料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学生因为不能合并相同意思的部分,以致在答题中容易犯“重复建设”的错误,内容相同的重复、该写的没有写到;又因为不能从整体的角度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既不能根据中心意思调用知识形成答案要点,又容易造成答案东拉西扯、条理不清。38题材料一的信息呈现方式是杂合式的,信息的提取与整合的要求较高。从材料一中依次可提取“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措施”的有价值的信息: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职能转变、减少和下放投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取消不合法不合理收费和项目、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和社会的力量结合起来、增加服务供给、满足社会需求。通过分析,上述措施可以从政府依法行政、职能转变、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的角度来加以整合,并藉此抽象概括其对政府、对企业、对社会的意义。

2.深入剖析设问,洞察命题意图。设问中包含的信息对于解题更关健,更具有规定性。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对常规设问中的要素顾此失彼、丢三落四,以致要点不全;二是碰见比较复杂的设问无从下手。为此:其一,要运用常规要素法,厘清问题要求。问题通常可分为如下几个要素:问题指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主体指向(如公民、政府、企业、党…),知识指向(哪个模块、哪个模块中的哪个板块、模块中具体的知识点),材料指向(材料一、材料二、上述材料)、分值。通过厘清呈现在问题中的上述要素,就可以对问题的要求有全面的认识,可以有效防止答题过程中的丢三落四、要点不全的问题。38题第一问是比较符合常规的设问方式,指向清晰。其二,要运用句子分析法,剖析问题层次。对于比较复杂的设问,一方面要运用“缩句”方法划分设问的“主语、谓语、宾语”主干部分,明确设问核心要求,增强论证的方向性、针对性。与此同时,还要深入剖析,明确句子“定语、状语、补语”部分。通过如此分析,设问就分解成有机联系的部分,对问题的理解更为深刻。相对第一问,仅凭常规要素法是难以剖析第二问的层次。借助句子分析法剖析出问题的第一层次是“放宽市场准人规则是如何使消费者受益”,第二层次是“放宽市场准入规则是如何影响市场机制的”,最后是理顺“放宽市场准人规则一影响市场机制一使消费者受益”的关系。

三、巧用结构法,优化设计显逻辑

全面准确地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体现在答案的组织上。语言通畅、层次清晰、逻辑关系正确的答案是一个结构优化的系统。因此我们要利用系统思维的结构法去优化答案的组织,在书写具体内容前作好整体构建答案的顶层设计。系统思维的结构法,就是以系统科学的结构理论作为思维方式的指导,优化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最优结构,获得系统最佳的整体功能。系统优化的答案体现在答案要点内部、答案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上。

1.要优化每个答案要点的内部结构。第一要提高材料与观点的粘连度。要寻找材料信息与课本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到准确对接。细看该题答案的语言,没有纯教材的,也没有纯材料的,应该说材料与观点是有效胶合的。第二要提高答案的生成度。每个要点的说理自成严密的逻辑。解题中要依靠逻辑化的知识点构成的知识线,展现思维的过程与结果。答案要点坚持原理和方法论、观点和材料、基础分和提高分(加分)三个方面有机统一,不生搬硬套,有机生成答案。

2.要优化答案要点之间的整体结构。第一要合理呈现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点之间主要有整体与部分关系、先行后续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第二要根据要点之间不同的逻辑关系,有针对性地分别体现思维的全面性、条理性、深刻性。

38题第一问的要点之间显然是并列关系,比较适宜用要点序号化的模式呈现。答案要分别呈现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政府、企业、社会的意义。对政府的意义又要从对政府依法行政、转变职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的角度来讲。这类问题的回答对思维的全面性要求较高,答案要尽力做到角度多元不单一,要“广开沟,不要深挖洞”,但又要避免“重复建设”。

38题第二问的要点之间显然是递进关系,不太适宜用要点序号化的模式呈现。答案按照“放宽市场准入规则一影响市场的供求、竞争机制一供求、竞争机制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商品价格降低、质量提高,从而使消费者受益”的逻辑顺序推进,环环相扣,展现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考查的是思维的深刻性。

第10篇

审题要慢,答题要快。

二、通过审题,首先要断定考的“知识点”是什么?答上知识点,就可以得一半的分

一般来说,命题人的问题设计,都有一定的目的,都考一定的知识点。

1.要分清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用《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知识来答题,大方向不能错

一般,高考38题第一问是两小问,要用经济生活知识来答;高考38题第二问是用《政治生活》知识来答题。39题(1)是用《文化生活》知识来答;39题(2)(3)是用《生活与哲学》知识来答题。

例如:2012新课标卷38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通过审题可知,此题考的是“分配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的“政策性建议”,考的就是“怎样实现社会公平?”的知识。

再如:2012新课标卷38题(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政府为什么要加大民生支出的比例?通过审设问可知,要用《政治生活》知识答题,准确地说,要用“政府”的知识来答题。还如,2012高考39题第一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科技对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作用。通过审题可知,必须用《文化生活》知识答题,准确地说,必须用“科技作用”的知识来答题,而不能答“文化的作用”的知识。

2.对“知识点”判断正确,要背课本的“单元题目”“课题”“目题”“黑体字”

例如:09海南高考,请运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的知识,说明你对“给志愿者物质和精神奖励”的观点赞成或反对的理由。“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就是一个目题。

三、要看问什么?

一般有三问,是什么?为什么?(原因、依据、必要性都是原因类主观性试题)怎么办?(建议、措施、如何、要求都是措施类主观性试题)

例如: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上,我国人民的伟大创举是什么?通过审题,问的是“是什么?”“新时期”是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理论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再如: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和公民在治理雾霾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此题问的是“怎样”,政府怎样治理雾霾?公民怎样治理雾霾?

四、要看“主体”和客体

“主体”是设问中的“主语”“关键词”“名词”,这样才不可能偏离“主题”,从而很好地贯彻命题人的意图。

例如:2012高考39题第一问,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科技对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作用。通过审题可知,主体是“科技”,关键是“作用”,要答“科技的作用”,而不能答“文化的作用”。再如:把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国家的重要举措是什么?“主体”是国家,国家包括“政府、企业、公民”。关键词是“对外开放”。要答怎样对外开放?

例如:结合材料,说明政府是如何履行其职能的?如果审不清题,只答政府履行的职能,只能得一半的分;应看关键词“如何履行”?政府打击“不法商贩囤积居奇”,说明政府履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职能。政府实施的“扩大生产,增加供应”举措,说明政府通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履行经济职能。如: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诚信道德典范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此问是让答“为什么要发挥道德典范的作用”,而“道德典范”这个词在文化生活第九课“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个问题。

五、还审不清题,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小组合作;设问;教学效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1)06-0100-02

设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小组合作是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实践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两者结合起来,必将改变 “老师讲,学生听” 的传统模式,必将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改变。初中历史小组合作学习有五个基本环节:第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第二,自主学习,交流检测;第三,问题探究,交流展示;第四,拓展延伸,点拨释疑;第五,总结反馈评价。设问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各个环节中如何运用?具体方法总结如下。

一、设问在小组合作学习第一环节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第一环节的任务是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设问在这一环节起着重要作用,设问是导入新课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设问可以有效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新课的开一个好头。

例如《》一课的导入可以这样设计:首先出示罂粟花的图片,然后设问:鲜花是美丽的,但有一种花却是与罪恶联系在一起,图片上这种花在金三角地区满山遍野,同学们知道它的名字吗?一百多年前,中英两国之间爆发的与它有着怎样的关系?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响呢?

》一课的导入,首先出示总理五张从2003年到2008年在不同大学的图片,然后层层推进进行设问:从时间、地点、人物分析这五张图片的共同点?你知道五月四日是什么节日吗?你知道为什么中国青年节定在5月4日?通过设问,设置了悬念,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进行了顺利的铺垫,为整堂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设问在小组合作学习第二环节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第二环节的任务是:自主学习,交流检测。 这一环节的任务决定了设问在这一环节的重要地位,设问是这一环节不可或缺的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不同的问题设计。

例如《》一课,在该环节可以做如下设计: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建立纪念馆,馆内设置五个展厅:①简介、②爆发的原因、③的经过、④《》、⑤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要求:各小组组内合作,合理分工,完成五个展厅的建设。这样就是给各个小组设置了五个问题,他们通过阅读课文,查阅资料,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各个同学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再进行组内的交流,改进完善自己的成果。通过惊心的设计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完成了本课基础知识的学习。

设问在这一环节的运用,方法很多,可以提出问题,指导学生自学。例如在《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一课的导入设计中,可以设置了以下问题:

1、佛教产生的背景?

2、佛教产生的时间、地点?

3、佛教的创始人?

4、佛教的教义?

5、佛教的经典?

6、佛教被阿育王定为国教的原因?

7、佛教是怎样向外传播而成为世界性宗教的?

学生阅读课文,在书上找出答案,作出记号。通过这七个问题的完成,学生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为下一环节的探究打下基础。

在这一环节可以使用学案教学,学生阅读课文,独立完成学案上的问题。这样的设计既梳理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设问在小组合作学习第三环节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第三环节,任务是:问题探究、交流展示。这一环节首先要解决学生在上一环节自学中产生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在自学环节中产生的问题,讨论解决。其次,如果学生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要提出被学生忽略了但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例如:《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一课,下列问题学生可能不会提出,但是老师应该提出。

问题一:请观察“史前遗址分布图”,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二:手、下肢及脑的发展是同步的吗?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

问题三:从外部特征来看,北京人似乎更像猿,但为什么称他为人呢?

问题四:既然火对北京人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他们是如何保持这珍贵的火种的呢?

问题五:山顶洞人佩戴装饰品,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六: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相比,谁的生活年代离现在近?谁更加像现代人类?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一课,设计了如下问题:

问题一、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你对这种看法怎么评价?

问题二:有人说,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问题三:破产的标志和原因?

问题四:的破产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在这一环节中,设计的问题是基于课文的,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全面、完整的理解,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标志着对本课内容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四、设问在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第四环节的任务是:拓展延伸,点拨释疑。这一环节是对学习内容的拓展延伸、深化升华。

例如:《》一课,我在这一环节做了如下设计:①历史想象活动:洋务时代的我。②辩论会:辩题为“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还是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例如在《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一课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探究一:宗教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内容?

探究二:作为中学生应该相信宗教,还是相信科学?对宗教、迷信和分别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探究三:季羡林说“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那么,佛教对中国文化有什么影响呢?

这一环节的设问是对学习内容的深化和升华,既是知识的深化,也是情感的升华,是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手段。

五、设问在小组合作学习第五环节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第五环节的任务是:总结反馈评价,设问也是这一环节经常采用的方法。

设问是总结的方法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总结,例如:《》一课:设计出小结提纲,列出问题,由学生完善提纲,落实知识要点。

设问也是反馈重要手段,每一课都可以设计一系列练习题进行知识巩固和反馈,例如《商鞅变法》一课,可设计如下问题:

(一)各抒己见: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二)学以致用: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总之,设问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设问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历史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提高了初中历史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探究 设问 启发 实际 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074-02

新课标下的政治课教学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由过去重结果现在则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究,因此探究方式、探究过程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新教材的编写过程中也特别注重问题的设计,专门设立了探究活动框,然而不同的地区人文、地理、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如果都按照教材设计的问题来探究有时候会不切实际,因为很多现象离我们的学生有些远,不能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致,为此我特意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和案例,教学效果较好,现在与大家分享。

一、课堂设计问题要与学生生活有“交集”

1.1学生对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事物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经济生活第八课涉及到国家财政的内容,如何让学生理解财政存在的意义,教材设计了关于上海徐家汇地铁站的例子,在第一个班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找了几位同学回答为什么地铁站是政府出钱修的,而不是企业或个人投资,有的同学没见过地铁站,也不清楚城市修地铁站到底需要多大投资,因此很多人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这一问题,探究的效果不好,最后只能由我来解释,既耽误了时间又没达到预期的目的。第二个班上课前,我布置让大家搜集有关鸟巢和水立方的材料,特别是投资数量和建设周期。这次,课堂设计我没有采用地铁站的例子,而是让两位同学简单介绍鸟巢和水立方的投资建设情况,然后请大家思考,为什么鸟巢和水立方是由国家投资,而不是企业或个人,这次很多同学都明白了,像鸟巢、水立方这样的大工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笼慢,企业无力或不愿意投资,而这些公共工程又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因此财政就发挥了他的作用,这样一来,学生对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性就有了较深的理解,为后面学习财政的具体作用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2教学中采用的案例一定要具有时效性,不能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

长期的教学中养成了一种习惯,有好的案例就会把它收集起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能用上,但事实证明,有些案例需要从教师的资料库中剔除了,因为它离学生的生活太久远了,这样的案例远不如当下发生的事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比如讲到财政在救灾中的作用,5.12大地震就是最好的例证,好多学生多能说出一串串的数字来,体现财政在社会保障、提高人们生活方面的具体作用。

二、课堂设计问题的方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1课堂设计问题要难易适中,分层次设计问题

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怎样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合理设计探究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探究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难,太简单让学生很轻易就能找到答案,没有思考的过程,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标,问题太难学生多次思考都弄不明白,或大多数学生都弄不明白,那学生就会失去耐心和兴趣。应该先从简单问题入手,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思考的氛围中,而不是突兀的直接提出较难的问题试图“一步到位”,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讲到资源配置的问题时,我第一次提问学生为什要优化资源配置?很多同学没有预习,只有极少的几个同学回答,答案也不太让人满意,第二次我先让同学们阅读和观看教材中“钢材供不应求,许多厂家争相购买”的材料和漫画,让大家感受到“资源”的重要性,这时再提出为什么要优化资源配置的问题,大家很快明白:资源有限,人的需求无限,为解决供需矛盾必须优化资源配置。

2.2探究问题的设计要有明显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每个问题的设计要实现什么样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该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必须做到心里有数,对于高一的学生要设计相对简单,容易理解的问题,主要考虑他们的生活阅历和对这些知识的熟悉程度、理解能力,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而对于高三的学生要设计较为复杂的问题,他们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应重点考查其对知识迁移、归纳、综合处理能力。

2.3课堂设问的方式和语气、语调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