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美好乡村产业规划

美好乡村产业规划

时间:2023-06-05 09:58: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好乡村产业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好乡村产业规划

第1篇

1 美好乡村建设的意义

1.1 建设美好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寿县从2006年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以“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为抓手,示范引领,抓点带面,整体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由于发展水平、经济实力和资源禀赋等原因,寿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薄弱环节。如:产业支撑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规划滞后,多数村庄建设无序;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还不够,内生动力不强;农民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农村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的矛盾等。

1.2 建设美好乡村,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打造和谐寿县的有力抓手 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各级政府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和谐寿县建设的应有之义。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广大群众要求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期盼也日益强烈。但从实际来看,城乡差距仍然较大,特别是农村面貌和村庄环境亟待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就是主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回应农民群众的新期盼,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切实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

1.3 建设美好乡村,是提升寿县形象、加速爬坡追赶的现实需要 近年来,寿县抢抓发展机遇,明晰完善发展思路,着力破解瓶颈制约,不断夯实发展基础,追赶的势头越来越强,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对外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发展前景被各方看好。特别是在宏观环境总体趋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制约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主要经济指标仍在上扬,各项工作在破难中前进,发展态势在平稳中增长,实属不易。但与安徽省、六安市及周边兄弟县区相比,寿县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和发展后劲还存在很大差距,加快发展、奋力追赶仍是当前乃至今后几年工作的主旋律、主基调。为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

动摇。

2 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2.1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 农民是建设美好乡村的主体,也是最终的受益者。建设美好乡村,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农民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美好家园。政府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主要是组织宣传发动,帮助策划规划,协调解决问题,加强督促检查,开展评比表彰等工作。建设美好乡村的关键在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的主导作用,让农民说话,让农民做主,让农民去干。政策怎样制定,规划怎样编制,在哪里选点,怎样建设,所有的事项都要认真、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大的主意让农民自己拿。要注重维护农民利益,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实行“阳光操作”,让农民全程参与。特别强调的是,当前农村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的利益诉求更加广泛,农民的民主意识更加强烈,做决策、办事情一定要深入调研,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感受,防止“好心办坏事”。不能把群众自愿与政府主导对立起来,而要做到相得益彰、有机统一。强调群众自愿,并不是代表政府撒手不管、当甩手老板,反而需要政府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在宣传引导上下足功夫,在发动群众上讲究方法,在真抓实干中当好

表率。

2.2 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 建设美好乡村,科学规划是龙头,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要把中心村规划建设作为龙头工程,坚持高水平、严标准规划,坚持以规定的标准来修编规划;规划要充分彰显寿县乡村特色,让寿县的人文、历史、民俗走进规划,使寿县地域特色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得到全面展示;要严格执行规划,决不允许随意而为,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要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开动脑筋,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全力

推进。

2.3 坚持统筹兼顾,内外结合 建设美好乡村,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又要注重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文明乡风。从一定程度上说,美好乡村建设是集合各种要素的重要平台,也是寿县广大农村建设幸福社会的有效载体。要把握结合点、找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打造闪光点,努力使美好乡村建设成为贯彻落实十精神的最大实践,成为寿县新农村建设的响亮品牌,成为和谐寿县建设的重要名片,成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德政工程。

3 美好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

3.1 突出产业支撑,在发展农村经济上狠下功夫 建设美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没有产业的支撑, 安居富民就没有保障,美好乡村建设也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加快培育主导产业,立足比较优势,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最适合本地发展、最能为群众接受的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和培植优质粮油棉、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畜禽、水产、席草等特色产业,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着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逐步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响品牌。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特别要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做足做活农产品精深加工文章,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尽快把沿淮大粮仓变成大厨房。要加快发展集体经济,要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支持引导各地开发集体资源、盘活集体资产、经营集体资金,探索以入股、租赁等形式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产业。要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寿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生态自然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旅游特色乡镇、精品示范村和农家乐,重点推进寿六路沿线和新桥国际产业园周边区域发展休闲型“旅游农庄”。

3.2 突出集镇改貌,在提升集镇形象上狠下功夫 美好乡村建设的同时,集镇改貌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小集镇作为一个乡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美好乡村建设的影响举足轻重。从总体上看,寿县集镇建设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有的是随意建设无规划,有的是建设单调无品位。为此,要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加大集镇建设力度,把每一个集镇都做成盆景,连成一起成为靓丽的风景,展现出一幅幅美好乡村建设的美景。

3.3 突出环境整治,在村容村貌改观上狠下功夫 乡村之美,美在村容整洁、环境清新、秩序井然。当前,寿县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突出,广大农民群众对此反应十分强烈。要把整治村容村貌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治脏、治乱、治差入手,由外及内、逐层推进。围绕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健全村庄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实现农村垃圾处理是美好乡村建设的主攻点,也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突出生产环境的改善,重点结合农田水利兴修、农村土地整治等项目的实施,推进田、水、路、渠综合配套建设;通过促进土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建立更多的规模化农业生产,全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突出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的实施,整体推进绿化建设,强力推进乡村环境整治,建设生态乡村。

第2篇

关键词:美好乡村建设;土地流转与整理;农民转移就业;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1-10-02

建设美好乡村是我国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心,既是改善民生,发展农业的需要,也是“城乡统筹、四化同步”的要求。当前,全国美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成效则千差万别。笔者就典型的丘陵地区如何开展美好乡村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统筹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措施。

1 准确把握美好乡村建设的内涵

美好乡村建设就是要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目标。作为具体实施的乡镇一级政府,尤其是主要领导,必须准确把握美好乡村建设的内涵。既不能把美好乡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扒农舍、盖楼房,拆小庄并大村”,也不能理解为单纯的建设居民区、商住楼,更不能理解为利用美好乡村建设的时机,抢抓“土地财政”的机遇,而“伤农富镇”、“伤农争功”。美好乡村建设,首先是乡村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明确实施的地点是村、乡,实施的对象是农民,实施的手段是城乡统筹,实施的目的是兴业富民。其次是美,这其中涉及宜居环境的舒适度,生活质量的提升度,农民素质的提高度,管理水平的高低度,社会和谐的层次度等。好,是指生产发展,人人满意;环境秀美,山清水秀,特色鲜明;生活宽裕,丰衣足食,祥和安定;风清气正,全民文明。总之,美好乡村建设是一切为了农民、一切围绕农村、一切服务发展,一切推动进步。

2 科学谋划美好乡村建设

美好乡村建设既是农村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一项重大举措。我们必须因地制宜,立足农村,围绕产业,科学地谋划美好乡村建设的每一个实施步骤。首先是树立“农民为主”的主体意识。把讨论、谋划、实施的权利交给农民,不能以“农民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全局意识低下”等原因,把实施主体的农民屏蔽在建设之外,使之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主动参与者。政府要加大信息量,提高实施的透明度,努力实现政府和实施主体的信息对称。使实施主体农民知道“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进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发掘他们的潜能。其次是科学规划。要立足镇情、村情、民情,彰显地域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产业特色,用足用活资源禀赋,实现“乡乡(镇镇)有好村,村村各不同”。同时摒弃短视的规划,既有现成样板,又有中期构想,也有长期愿景。变“资料室式的规划”为“开放式的农户热议”,变“纸张上的文字”为“可视性的图景”,变“公示牌上的鸟瞰”为“农户眼前的实物”。既要防止“一哄而上,盲目硬推”,也要避免农户“抗拒软顶,一哄而下”。三是示范引领:美好乡村建设必须先抓好示范。选择基础条件好,农民意愿强烈,基层组织建设强健的村组,率先开展示范。一方面编制规划,按部就班建设,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受启发,有触动。另一方面留足充分的规划空白,为条件成熟的村组不断填充。示范区建设的规模不宜贪大,细节不宜忘微,配套不宜过粗,空白不宜过小,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小精品”,尽力发挥示范效应。

3 统筹协调解决好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美好乡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对象是农村。因此,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统筹协调解决好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 搞好土地流转与整治 为改变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的状况,转移农民,致富农民,土地流转以不可逆转的态势在发展着。但土地流转尤其是丘陵岗区的土地流转,一方面要面对丘陵起伏、地块零碎化的难题,另一方面要正视流转对象及规模。丘岗起伏,地块零碎,就必须开展土地整理,使土地更宜种、更好种,出高效。因此,美好乡村建设必须与土地流转和土地整理密切结合,实现“沟、渠、田、林、路”综合配套,努力提升土地质量,实行机械化作业,既解放农民又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引导农民主动自觉流转土地。其次是流转对象,非农资本及企业进入农业,为流转土地增加了强力的资金支撑,无疑为弱质的农业增加了强有力的发展后劲。但也因非农资本本身及商业企业运营的盈亏,为农业增加了不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建议转入土地的主体还是以种田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为宜。同时辅以必要的财政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驾,减小规模经营土地的风险。三是流转规模。从现阶段的种植、管理水平来看,种田大户、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或家庭农场,经营土地的规模还是以(下转31页)(上接10页)10~20hm2为宜。一味追求面积规模的扩大,由于受科技应用水平、生产配套设施、人力资源、劳动力价格因素、农业的空间发散性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局限和影响,“广种薄收”或“广种不收”等风险将不时产生,不仅降低流转土地的产出效益,而且直接危及粮食生产的安全。

3.2 解决好农民转移就业问题 美好乡村建设就是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农民职数,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农民转移就业则是美好乡村建设中的必要环节。目前,农民的转移主要呈“地缘化”、“亲缘化”、“远程化”的态势。而不是“一技在身”自由择业,洗脚上楼,门口就业。因此,首先是有计划的培养“非农就业”技能,“自下而上”,按照市场的需求、农民的意愿,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培训农民,实现农民“非农就业”技能化。其次是有序引导。依托工业集中区、产业承接转移、返乡农民创业园等平台,建设有效的用工信息服务网络,完善乡镇“农民工就业服务中心”建设,“用专门人,干专职事”。内联村组转移农民,外接企业用工指标,实现农民转移就业的规范、有序、高效。

3.3 落实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措施 美好乡村建设实现了农户“洗脚上楼”的愿望,但涉及农户本身的生产、生活等保障问题。要顺应农民“食有粮,种有田”的习惯思维,打破过去“有田种粮自吃,有地种菜自尝”以及“养殖收获肉禽蛋”的小农思想束缚。首先必须改变农户的思维方式,解开恋土情节,促进土地流转。一方面正确引导,另一方面留有土地空间加以过渡。这也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观念的更新,而这种更新的基础条件除了土地等财产收入、打工等工资收入外,还必须留有部分机动的“自留”土地,让青壮年务工农民安心务工,让年老留家的农民“伺菜弄园,含饴弄孙,安享晚年”的传统习俗得以传承。同时政府要加大对美好乡村建设的农户生产、生活的扶持力度,医疗、保险及救助等社会保障也应及时跟进。

3.4 增加财政支持农户环节 美好乡村建设,首先凸显的是土地的增加。根据国家的土地“增、减、挂”政策,土地增加的收益仅是增加了基层政府的财力,对所设及的农户而言,除拆迁补偿外再无收获。说到底最终的赢家是实施美好乡村的基层政府,而不是主体的农民。土地是国家赋予农民的权益,而这种获益主体的错位,无疑剥夺了农民的权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尽管财政扶持美好乡村建设,但支持的力度有限,而且仅对基础建设支持,直补农民甚微。应改变或增加财政支持环节,不仅是支持基础性、示范性的建设,而且要直补对应的农户,即不仅仅给予拆迁补偿,还要给予安置就业补助。建议从美好乡村建设的财政资金中切块,专门用于所涉农户的安置补助。财政所增加的支持农户环节,可以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比如响应程度、拆迁速度、配合力度、生活补助、产业扶植等。

第3篇

为进一步加快美好乡村建设,认真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不断改善居住环境,根据《XX市美好乡村建设“十二五”行动计划》(XX发[2013]13号)、《____加快美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意见》(*发[2013]2号)以及《____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发[2013]5号)等文件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全面推进、梯度培育、重点打造、争创亮点”的要求,深入开展美好乡村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一体化建设。各村(社区)应重点培育省道、*道、镇道、到村(社区)主干道沿线点,美好乡村示范点以及风景区等点。

具体目标是:力争到2013年底,全镇农村环境清洁工程垃圾处理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环境脏、乱、差现状得到全面改观;到2015年底,全镇70%以上的行政村基本达到美好乡村建设标准,累计培育13个左右。

二、工作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梯度推进。因地制宜确定集镇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按照重点村庄整治村、美好乡村创建村、美好乡村示范村的标准,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建设。

2、坚持分类指导、注重特色。广宜路沿线村以及老集镇所在村要按照社区建设标准,着力整村推进,全面改造提升,突出集镇文明特点;中心村要着力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形成基础完善、群众生产生活便捷特点;山区村要突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特色。

3、坚持点面结合、重点突破。重点选择基础较好的村或社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实施,努力打造一批独具魅力示范点。通过“点”上的重点突破,带动全镇“面”上的整体提升。

4、坚持以人为本、群众主体。始终把和谐幸福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主动投身到美好乡村建设当中。

三、工作重点

1、垃圾集中清理分类。按照至少“1名保洁员、1套保洁工具、1个保洁池”的标准组建村庄保洁队伍。同时由村(社区)委会牵头,理事会负责,组织全体村民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彻底清除各类陈年垃圾,对废塑料制品、废橡胶制品、废布料和废纺织品等非有机垃圾,能再生利用的实行回收,不可回收利用的,采取集中处理。做到户有两桶一袋,每个村(社区)有垃圾池或处理设施,镇配备有垃圾运输车、中转站及填埋场。

2、切实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今年我镇将加大力度扶持农户兴建一家一户水冲式厕所,计划两年内将全镇所有村(社区)公共厕所建齐;采取集中供给方式进行改水,农户安全用水率达90%以上。

3、着力优化农村环境。以绿化美化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有庭院的农户应该适当给予管理,不应乱堆乱放;电线不能乱搭乱接,应大力推广健康养殖,禽畜圈养,圈舍要定期清洁,垃圾应丢入垃圾箱内,确保无卫生死角。

四、具体模式

1、“户集、村收、镇中转、*集中处理”的模式。具体是指农户负责收集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存放到统一设置的垃圾桶或指定的堆放点;村保洁员将垃圾桶或堆放点垃圾收集后,运送至村或社区垃圾中转站;然后再由镇里负责统一运送至*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2、“户集、村收、村处理”的模式。具体是指对于特别偏远或交通十分不便的村可以自行采取无害化处理。

五、奖惩机制

严格检查,落实奖惩。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将不定期的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日常督促和指导,明确一名党政领导带队,按照随机抽取形式,每月一次例行检查,并实行打分排名,计入半年一次的汇总考核成绩。届时对工作开展有成效地将给予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利地(连续两个月倒数一、二名的)将给予通报,并严格追究责任。

1、设立基数奖。对考核成绩(半年度)为90分及以上的村(社区)进行奖励,奖励标准为2.5万元/半年。对考核成绩(半年度)在90分以下的村(社区)不得获此基数奖,更无资格参与排名奖。

2、设立排名奖。对考核成绩(半年度)为90分及以上的村(社区)进行排名,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奖励标准为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5万元、三等奖1万元。并对各村(社区)重点培育点中工作比较得力、整治效果比较突出的村民组颁发荣誉证书,原则上一村(社区)一个。

六、组织保障

1、明确责任,强化领导。成立了__*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分管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领导组下设 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在镇美好乡村建设办公室。各村(社区)成立办公室,安排村两委专人分管。

第4篇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51-02

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推进会提出:以点带面,强化整体推进,全面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从“美好”到“美丽”打造乡村建设升级版,到2018年底,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这就为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皖北平原地区,要建成人居环境良好的美丽乡村,林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基础性产业,更是重要的公益事业。林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生态经济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1 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发展林业

一段时间以来,在新农村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中,有些地方只注重房屋、道路、路灯及地下管网等硬件设施建设,而忽视林业在建设中的作用,造成林业资源匮乏,森林生态功能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现状,没有充分发挥林业建设、绿化环境在人居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还出现了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导致人与自然不和谐。人们对林业在新农村建设或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林业能够起到含蓄水源、调节气候、减少粉尘的作用,同时林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发展林业,是形成适宜居住环境的重要措施[1]。

1.2 美丽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展林业

人类真正意义上的接近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让自然为人类造福的主要途径就是发展林业。因此,森林生态是以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文化内涵为基础。不同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物景象以及由此发展而来的社会经济,更进一步影响了人民生活习俗及生活习惯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林业及生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视林业发展,其根本目的是促进生态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多样性,促进良好习惯和风俗的形成。没有林业发展,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影响文化建设的多样性。

1.3 美丽乡村居民收入需要发展林业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发展林业还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一是发展景观林。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打好基础。二是发展经济林。提供木材等林业副产品[2],让种植户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三是发展果树林。提供水果,开展林业养殖等项目。通过林业发展增添体验新时期农民生活的良好场所,充分发挥前来观光、旅游的作用,满足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农村田园生活的需求。不仅让居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而且还促进城乡交融和和谐发展。

2 建设美丽乡村的措施

2.1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因地制宜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林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发展林业要求规划先行,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绝对不能生搬硬套,把其他地区的规划拿来不假思索应用,这是错误的行为。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分为改善生活环境、调整农业结构、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和满足市场需求等几类。规划要反映社会需求,关系到当地林业的兴衰[3-4]、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当地民意而进行规划决策。

2.2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统筹兼顾

美丽乡村建设的林业规划要重视当地的自然等情况和具备的发展前景,同时整合当地资源,理顺林业在不同的依存关系所处的地位而进行的科学统筹规划。

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发展林业,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做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做到利用和保护的统一。

2.3 美丽乡村建设林业的发展要有政策引领和财政保证

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林包括改观村容村貌的景观林、保护生态环境林和用材林等,这几种生态林是为公益事业而建成的。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林业规划及林种苗木应有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承担。目前,发展林业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很好,要动员社会资金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林业规划建设中去。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财政保证的多元化机制是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和保障。

2.4 美丽乡村建设林业的发展要有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作支撑

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林业生产离不开居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科学的规划要变成美丽的乡村离不开居民。要引导和帮助居民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不适宜的生活方式,确立尊重生态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让他们懂得林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地位,林业与自我发展、自我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居民的整体自身素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传授有关农林专业知识,培养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其发展林业、管理林业、保护林业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林业的发展完全符合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4 参考文献

[1] 宋晓英.林业在青海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247.

[2] 孙晶.现代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浅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96.

第5篇

近日公布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要迈上新台阶。新形势下建设美丽乡村意义重大、正当其时:有利于在农林牧渔产品生产基础上发展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非物质产品生产,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繁荣农村经济,吸引人口、资金流向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发展新兴业态,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有利于科学处理农业农村废弃物,节约农业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借助当前我国发展美丽乡村的整体形势,因地制宜建设富有北方特色美丽乡村,可谓大有作为。

总体看来,建设美丽乡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首先要以农业产业为支撑。注重发挥农业产业的基础性作用,结合“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培育主导产业,依托农业发展休闲、教育、健康、医疗、养老产业,充分释放农业自身活力,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持久支撑,形成可持续机制。涉县当前发展的农村观光旅游业的路子是对的,但是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规模经营、产业融合在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中的引领作用。

要以农村文化为根基。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是美丽乡村的灵魂,对于城镇居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要注重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体现农村风貌、彰显农村特色,使农村更“像农村”,让城里人来了之后有得看、有得吃、有得玩、有得带、有得住、有得体验,与城镇文明良性互补、协调发展。涉县作为女娲故里和129师司令部旧址所在地,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红色文化资源。如何将我们的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当中,就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

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更注重自下而上、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真正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由农民群众立足当地资源条件,与有关部门、外部专家共同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实现一村一专门规划。通过制定实施体现农民意愿的规划,挖掘地独特优势和价值,实现农民认同、农民参与,让农民真正受益、需求得到满足、发自内心爱护建设成果,不能单纯由外部力量包办代替。

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关键。树立大基础设施观念,不仅要加强传统的水电路气房建设,也要注重改造厕所、升级生产生活废弃物收集处理设施,还要推进农机停放点、停车场、宽带、无线网络、移动网络、导航信息、金融医疗文化服务网点建设。通过改善基础设施,让本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更便捷更舒适,让外来游客找得到、来得了、留得下,不仅自己体验,还能与家人朋友随时分享互动。

要以集聚各方资源为保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集成现有农业废弃物处理、可持续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项目资金,强化政策统筹聚焦,发挥协同作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贴息、担保、设立美丽乡村建设基金、PPP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形成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商业模式。积极发展众筹、会员制美丽乡村建设,让美丽乡村成为人人共建、人人共享、蕴含乡情乡愁的美好家园。

(作者为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

第6篇

关键词 美丽乡村;规划;构想;甘肃秦安;郭嘉镇;槐庙村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348-02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Conception of Huaimiao Village in Guojia Town of Qin'an County

ZHANG Xiao-hong

(Gansu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Tianshui Gansu 741020)

Abstract Based on the natural conditions,economic base,customs,culture and other rural areas culture of of Huaimiao Village,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2014A-136) of Tianshui regional culture in landscape design projects on the Huaimiao Village building ′beautiful countryside′ plan which established by Gansu Province Education Department,aimed to improve the supporting facilities,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promote village style and features.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plan;conception;Qin′an Gansu;Guojia Town;Huaimiao Village

1 天水市秦安县郭嘉镇槐庙村现状

1.1 气候适宜,自然条件良好,有利于发展经济林产业

郭嘉镇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村与村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川道区以果品业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发展较快,浅山区推广地膜粮食种植,山区村突出花椒产业和冬暖棚建设等农业特色项目。槐庙村位于郭嘉镇的东南部,地势起伏不大,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半湿润气候,现有耕地面积156.3 hm2,其中苹果种植63.3 hm2,桃种植40.0 hm2,花椒种植33.3 hm2,其他农作物种植19.7 hm2。经济林产业已发展为槐庙村发展的支柱产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林果产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2 村民居住较为集中,有利于村容整治

槐庙村全村共有410户,总人口1 892人,其中350户分布在207省道两侧,其余在河北面集中地段,部分宅基地布局很不合理。为了便于开展村容整治工程,实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创业增收,开展建设美丽家园。

1.3 宝贵的文化遗迹建筑、便利的交通、淳朴的民风,有利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村庄内有3处宗教圣地,即伍圣宫、祖神庙、娘娘庙,其中娘娘庙建于村庄的堡子内,与周围堡子城墙相互映衬,充分体现槐庙村历史文化与人文变迁,是开展槐庙村乡村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207省道从南向北贯穿全村,交通便利;槐庙村村民待人热情大方、好客、村民之间真诚友爱,保持着西北地区淳朴乡风,为发展乡村农旅游提供了条件。

1.4 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规模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拓展村民增收渠道

槐庙村现有有气调库8处,占地面积5.03 hm2,可用于存储苹果、梨、桃等水果;现有有果品厂1处,对村内生产水果进行果品深加工,占地面积0.12 hm2。可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扩大规模,将槐庙村建设成为区域林果产品仓储、交流、加工的中心,不仅一定程度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槐庙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对秦安县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1.5 槐庙村美丽乡村建设,有利于实现秦安县“一心两翼”产业发展战略

秦安县2011―2030年产业规划中(图1),确定了“一心两翼”产业发展战略,槐庙村处于秦安县城市产业规划西翼林果业发展的中心位置,将槐庙村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的美丽乡村,必将带动西翼林果产业的发展,实现“一心两翼”产业发展战略。

2 天水市秦安县郭嘉镇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构想

2.1 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围绕槐庙村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创建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经济林种植、乡村旅游、小商品服务服务等产业的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同时依托科学规划、整治村容村貌、发扬民俗民风为目标要求,着力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环境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四大体系建设。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大拆大建,占用农田地,一户两宅等不良现象[1]。

2.2 槐庙村美丽乡村规划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点出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重,以合理、节约有效用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导向,注重当前农民增收与保证长远发展相结合,国家投资与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突出地方特色的建设原则。

2.3 规划定位

以美丽乡村为契机,依有利的区位优势、便捷的交通、地域特色和农业产业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将槐庙村打造为“都市人的后花园、农事体验游乐园”型的美丽乡村。

2.4 功能分区规划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在尊重原有村落布局形态、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槐庙村进行重新整治,形成5个功能分区。公共活动区:主要指2处村民文化广场,作为村民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教育区:扩建的小学和新建的一所幼儿园;产业区:沿着207省道两侧规划的果产业区,包括气调中心、果产品生产区;桃花观光园区:指村庄河坝两旁新建以桃花观光为主的休闲农家娱乐场所。结合槐庙村的特点与原则,综合考虑规划区与周边环境关系,对规划区进行空间整合与合理布局,将本次的规划结构定位为“两心、三轴、三区、多节点”。两心:2个公共活动中心;三轴:2条景观轴和1条商业服务轴;三区:居住区、景观区、生产仓储区;多节点:分布在居住区内的活动节点(图2)。

3 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3.1 居住用地

规划保留了规划区内的全部一类居住用地(部分因道路拓宽需置换的除外),拆除部分建筑质量太差的建筑物或是影响布局的辅助用房。以建设村容整洁、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产业配套的新村庄为目标,大力改善村容村貌[2]。

3.2 公共服务用地

槐庙村规划区公共服务用地主要包括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村庄公共场地2个部分(图3)。为形成层次分明、内容齐全、功能完善的新农村配套服务体系,构建类别齐全、规模适当的村庄中心,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整改与规划。

教育用地规划在原小学基地上扩建,使小学面积达0.87 hm2,建设中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缩小与城镇小学之间的教学差距,全面提升槐庙村的文化层次,为培养槐庙村后继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创造条件。规划建设一所幼儿园,占地面积0.31 hm2,改变原村庄学前教育为零的现状,从启蒙教育抓起实现全村人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槐庙村同样面临农村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同时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需要,农村劳动力飞速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巢老人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农村老人养老及晚年生活问题较为突出,在村庄规划中新建一处占地面积为0.15 hm2的敬老院,为村内老人提供一个养老和安度晚年的生活环境,同时形成村民尊敬老人,全方位为老人服务的良好农村道德风尚。

为增加槐庙村经济收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解决留守儿童数量增大以及劳动力就地解决问题,新建2处以桃花观赏、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观光园,并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向外界展示槐庙村民风民俗、人文素质,建设美丽家园。

村庄公共场地:为给广大村民创造农闲或饭后走出家门健身、交流、开展农村文化,自娱自乐的空间环境,在村庄内规划建设生活广场2处,并配置健身器材,以满足村民健身需求,搭建村民沟通交流平台,为实现和谐的人居文化创造条件。

村庄商业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将建造商业中心,为村庄农副产品、手工业品交易提供了场所,同时以农贸市场为中心带动村庄农产品商业化的发展。同时新建扩建超市、饭店、通讯服务设施、金融服务设施。

3.3 村庄仓储生产用地

槐庙村苹果、桃、花椒种植已具规模,成为支柱产业,村内原有多出小型气调库,随着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已不能满足村内苹果的冷藏以及苹果产业的更有效发展,在确保村民在增产的同时增收,将村内气调库整合并且扩建,面积达到8.19 hm2,拓展农民增收渠道,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

3.4 村庄内基础设施用地

规划村路面全部进行硬化,同时为改变村内交通条件,对村庄内道路分主干道、次干道、巷道进行规划,并配置照明、排水渠等辅助设施。在村内建立停车场3处,占地面积为0.52 hm2,解决村内停车问题。在村内新建污水处理站2处,占地面积0.32 hm2,垃圾中转站2处,占地面积0.27 hm2,解决村内垃圾乱堆乱放的问题,改善环境质量[3-4]。

通过产业的整合、文化的挖掘、村庄整治、合理规划,生态保护等综合实施,使槐庙村建设特色的风情韵味,使之成为农村居民创业就业的基地和展示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窗口。“美丽乡村”建设是以安居乐业、村民增收为特征,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为目标的新型农村。槐庙村可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通过规划使槐庙村经济发展从以农业为主逐步向以农果业为主,乡村旅游为辅的经济模式转变,建设成天水特色的美丽乡村。

4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秦安县2011―2030城市总体规划[A].甘肃秦安,2011.

[2] 曹春华.乡村规划发展与机制建设探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西部部分地区乡村规划建设考察报告[J].规划师,2010,26(1):10-15.

第7篇

本文通过对绩溪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调研,深刻感受到绩溪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是理念上的升华和思路上的创新。通过园区集约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绩溪这个山区小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强工富县"的必要选择;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乡村建设同步推进,是实现农业转型必须坚持的着力点;发挥自身作为古徽州发源地的历史文化生态优势,积极融入省政府规划的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是绩溪县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手笔。绩溪县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始终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引领转变,以城镇化推动转变,以开放招商加速转变,以特色农业助力转变,以文化旅游深化转变。从而卓有成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战略性转型,实现了全县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皖南山区 绩溪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029-02

党的十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实际上,从新世纪之初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绩溪县,这个只有18万人口的皖南山区小县,在抢抓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中,就始终致力于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引领县域经济走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走上了实现跨跃式发展的新征程。全县财政连续七年呈几何式快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和社会事业同步快速增长(见表一)。从2009年开始,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评定的20个科学发展先进县中,绩溪作为皖南山区的一个小县,榜上有名。绩溪县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与探索中,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园区集约发展——绩溪县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方式

无工不富。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工业化是县域经济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绩溪县经济发展不够,说到底是工业化发展不够。新世纪以来,县委县政府在对如何“强工富县”的实践探索中,逐步提高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园区集约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必要性的认识。

1.坚持新型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

坚持新型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格局,就是要主攻新型工业。强工才能富县。只有主攻新型工业,才能彻底改变山区农业县的落后现状。这就要求在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位上,要始终不渝地把新型工业置于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不动摇。

绩溪县正是坚持这个理念,紧紧围绕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资本转移示范区,举全县之力扎实推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跨越。逐步实现了工业经济实力稳步壮大,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产生了“工业经济三年倍增”的奇迹。该县“生态工业园区”的黄山恒久链年产3万吨异型链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已于去年正式投产。小小科技、泰昂电力、大鹏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合一电气、明雁齿轮、浙南管业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以来稳定运营。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5亿元左右,增长约40%;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7亿元以上,增长22%以上。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县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完成技改投入2.54亿元。黄山恒久链公司被认定为中国非标异型链生产基地。7个项目获科技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基金支持,13个产品被认定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达12家,民营科技企业达16家。黄山实业、家德钢构等老企业“退二进三”扎实推进。省级不锈钢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体工程完工,新增省名牌产品1个、著名商标2个。绩溪县坚持工业主导型经济增长格局,实现了县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

2.突出抓好新型工业园区建设

工业园区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最佳载体。工业园区使工业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资源共享、管理成本最小、效益最大。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发展新型工业的集中区、吸引外资的集聚区、体制改革的先导区和循环经济的示范区。依托工业园区上项目,是发展现代工业的有效途径。为此绩溪县重点把握好两个环节:

一是着眼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布局。绩溪县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状况,集中力量办成有地方特色、能发挥“带动、示范、辐射”作用、能产生“规模、集聚、洼地”效应的工业园区。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现象的发生,特别注意选择好入园企业,引进那些对本地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技术含量较高、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充分发挥本地比较优势的企业,形成自身的主导产业。

根据产业发展现状,绩溪县政府着重选择培养不锈钢制造、异型链生产、机械电子、汽摩配及低速汽车四大主导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这四大主导产业大多已初具雏形,其销售收入实现利税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一鼓作气,趁势而上,就一定能把这四大支柱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是规范招商引资,坚持科学选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既要强力招商,更要科学选商。绩溪县立足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在园区建设之初就定位为“生态工业园区”。“宁要蓝天绿地,不要急功近利”。该县坚持以制度和机制作保障,把好入园企业环保准入关,大力建设环境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转型升级。一路走来,该县否决了一批“两高一资”项目,关停了一批重污染企业,坚持突出“青山绿水、徽风古韵”特色不放松。不仅把住了入园关,而且招商成绩效著。比如,2010年引进省外项目16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86.14亿元,增长117.2%;利用外资425万美元,增长26.6%,荣获“浙商投资全国最佳城市”、“浙商投资最佳工业园区”和市招商引资工作进步奖。入选“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

二、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乡村建设同步推进——绩溪县农业经济转型发展着力点

结合新农村和美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绩溪县推动山区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利用、有效实现山区农业经济转型的正确选择。

1.重视龙头企业发展,突出品牌效益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绩溪县在培育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提出了“科学布局、科技支撑、壮大龙头、做强品牌、标准化生产、优化环境”的正确思路。科学规划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绩溪县重点扶持劳模实业、五蜂园、丰润生态、山里佬等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发展优势特色基地,新建优质茶园6000亩、优质烟叶500亩、油茶1万亩,巩固发展出口型徽菜原材料基地1.5万亩,扶持发展标准化大棚蔬菜基地,培育绩溪黑猪、、中药材等特色农业。高标准规划、高科技支撑、高效益经营、高水平创建了3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其中板桥绿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已列入国家级有机水稻标准化示范区予以重点扶持和发展。发挥科龙、登峰、五蜂园三家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全县长毛兔饲养30万只、商品猪20万头、蜂群8万群的新目标,建设一批具有循环经济示范效应的重点村、重点户。加快绩溪县山核桃、竹笋、籽用瓜萎、金山时雨茶叶等第二批安徽名牌农产品申报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山里佬牌山核桃、徽岭山居牌吊瓜子获首届安徽十佳特产,上庄“金山时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并在“2010年第十七届上海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比中获金奖,在“世界绿茶协会(日本)”2010年名茶评比中获最高金奖;绩溪县黑猪列入国家地方品种保护目录……目前,绩溪县农产品注册商标达60个,拥有省级著名商标4个,市级知名商标4个;拥有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14个,省级名牌农产品8个。随着精品不断涌现,绩溪县农业产业化已稳步进入全省领跑方阵。《安徽日报》曾报道:绩溪县特色农业正以迅猛发展的态势领跑安徽。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高效转化农、畜、禽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它包涵了清洁生产、环保产业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它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是等污染排放后再去治理,而是从源头开始到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治理。从而有效解决人们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尖锐矛盾。绩溪县的农业循环经济已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已向节约资源、能源型的生态经济迈出坚定的步伐。

比如,为实现农村资源的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他们积极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连续3年争取到国家的户用沼气建设项目,现已投资1000多万元,到去年底全县的户用沼气池总数可达5000多口,占全县总农户的15%。在大力发展户用沼气的同时,还积极筹建大中型沼气项目。登峰农业有限公司万头养猪厂的国家沼气发电工程已于2012年9月21日开工建设。项目计划建400立方米的厌氧发酵罐两座,300立方米的贮气柜一座,日产18吨的有机复混肥生产线一条。建成后,可日处理猪粪70吨,日产沼气500立方米,年发电14.4万千瓦,年产有机复混肥6300吨。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创利税140万元左右。

3.将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与新农村、美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

绩溪县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安徽最美乡村、“三江”最美源头、全国文明县城三大目标,着力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以点成线、以线带面,全面建设美好乡村。几年来,该县结合生态、文化、旅游的独特优势,通过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村庄改徽、河道整治、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等项目,着力打造登源河历史文化生态旅游和215省道生态特色产业2条示范带,建成了仁里、龙川、孔灵、高迁、郎家溪、湖村等一批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美好乡村精品村。他们充分发挥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带沿线村庄特色产业优势,逐步形成了示范带特色农业迅速提质增效的良好势头。其中,徽菜原料、大棚蔬菜、经果林、山珍、蜂产品等产业优势,在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带尤显突出。全县特色产业基地超过30万亩,其中示范带沿线村庄占60%,有徽菜原料基地 11万亩,大棚蔬菜450 亩,经果林300亩,竹笋两用林6万余亩,蚕桑2000亩,培育了一批特色专业示范村。同时大力发展美丽乡村旅游业,成功争创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龙川成为全市首家国家5A级景区,湖村、水村、仁里、孔灵分别创建了国家4A、3A级景区,规范化农家乐发展到130家,仁里村成为全市“农家乐”旅游示范村,2012年示范带沿线“农家乐”接待游客71.2万人次,仅此一项增加示范带沿线农民收入1300元,成为农民新的增长点。

三、彰显历史文化生态大优势,打造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绩溪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大格局

绩溪县位于黄山与天目山的过渡带,也是长江与钱塘江的分水岭,自然禀赋独特。绩溪县徽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众多。颇具徽派建筑特色的古村落、古民居比比皆是,砖、木、石三雕精妙绝伦,是正在开发崛起的文化旅游胜地。古往今来,绩溪县以“邑小士多,代有闻人”著称于世,涌现了许多名人,近代就有“五四”先驱、“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墨大师胡天注等。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绩溪县积极抢抓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历史性机遇,以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为重点,着力推进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复合型转变,旅游产业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旅游品牌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转变,旅游服务向人性化、标准化、信息化转变。积极创建旅游产业转型示范区。

1.坚持政府主导旅游,推进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

绩溪县发挥政府应有的职能,为推进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做了好大量的基础性普查和抢救工作。一是全面调查、清理现有具有开发价值和潜力的文化遗址、遗存,尤其是保护好明清两代品相基本完好的古民居、古祠堂、古水口、古牌坊、古廊桥。二是制定抢救性文物保护规划,列出县保、省保、国保申报名单,分批分片采取不同的措施。三是筹资征集、收购、接受散落民间的三雕物件、族谱、契约、图书、民俗物品等。为展示灿烂的徽文化,增加城市文化内涵,绩溪县面积为7000平方米,总投资为4555万元的“绩溪博物馆”即将建成。旨在通过博物馆的建设,着力整合绩溪丰富的徽州文化资源,促进以博物馆为核心的古城区文化旅游的跨越发展。

2.推进旅游品牌创建,完善品牌发展机制

第8篇

海峡旅游×罗振青

海峡旅游:三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契机是什么?相较于福建其他地区,三明在乡村旅游资源方面,存在哪些优势和劣势?

罗振青:三明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契机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利好,国家政策鼓励乡村旅游,包括鼓励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再就是三明区位提升的机遇。中央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规划浙闽赣皖、粤闽台港澳等重点旅游经济圈,作为闽中区域中心城市,三明旅游大有可为。 大金湖 摄影/雷雨亭

三明自然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有泰宁丹霞地貌、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建宁金饶山、宁化天鹅洞、联合梯田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更是多元,一学大师朱熹、闽学鼻祖杨时、罗从彦、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等古代先贤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三元的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泰宁古城、宁化的客家祖地、尤溪桂峰历史文化名村等人文景观,大量的古民居,土堡建筑更是特色鲜明。只是目前三明乡村旅游部分有资源禀赋和人文特色的村规划缺位,创新不足,加之产品单一,层次不高,一切还刚起步。现阶段主打“绿野乡居”民宿游,各地创出许多品牌,如:泰宁耕读李家、鹭嬉南会,尤溪蔬活汤川、联合梯田、桂峰古民居,建宁的清新花乡、诗意修竹,大田灵动济阳、巫婆婆的家、雾海茶人家等品牌。

海峡旅游:目前三明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方向是什么?

罗振青:目前主打“一龙头、一核心、双环、四带”的乡村旅游格局:围绕做强泰宁旅游龙头,建设三明旅游集散中心,做好北部的旅游观光环和南部的旅游养生环,串联人文建筑旅游带、客家文创旅游带、生态发掘旅游带和都会人文产业旅游带。编制了一个五年计划――《三明市乡村旅游业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出台了《关于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政策上扶持乡村旅游发展。再就是抓资金。近年来,我们各级各有关部门投入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资金达3亿多元,仅各级旅游部门的专项资金就达到2千多万元,市旅游局积极对接政策,利用三明2015至2017年作为全国创新创业试点城市的契机,从“双创”资金上再次予以重点扶持补助。目前全市有22个乡镇, 100 个村参加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重点结合打造泰宁国家级全域化旅游示范区,建宁、永安、尤溪全域化旅游试点县。同时,我们还积极对接国家和省上旅游扶贫政策,大力扶持有资源人文禀赋的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走脱贫致富的路子。第一批全省52个乡村旅游重点扶贫村,三明有13个村列入。目前全市建档办卡的380个贫困村,已有120个村申报国家级乡村旅游扶贫村。

海峡旅游:您认为交通是制约三明乡村旅游的主要因素吗?

罗振青:近年来,三明交通基础设施较大改善,特别是向莆铁路开通后,将尤溪、沙县、梅列、三元、将乐、泰宁、建宁共7个县市区串连起来,极大方便了旅游出行,坐动车到三明旅游成了首选。下一步,将开通动车三明北站到大田、永安、明溪、清流、宁化的旅游专线,解决旅游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3个小时内,三明区内各景区点可直接通达。而沙县机场通航,南三龙铁路、浦梅铁路、长泉铁路、漳永高速、莆炎高速、厦沙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对自助自驾游客和远程游客的吸引力大幅提升。交通已经不是制约三明乡村旅游的主要因素了。

海峡旅游:有观点认为三明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分散,没有形成集聚效应,您怎么看? 桃源洞 摄影/林琦墅

罗振青:三明市域面积达22929平方公里,人口270多万,地广人稀,物产丰富,旅游资源丰富,但相对分散。我们除了加紧建设“双环四带”的乡村旅游网外,也由市旅游局牵头成立“品牌营销中心”,整合三明旅游资源,串联线路并整体营销,接下来会有很多动作。如:今年我们携手新浪开展的清新福建・悠然三明四季行活动,春季“万紫千红看花海”、夏季“碧蓝苍穹深呼吸”、秋季“绿野乡居亲子游”、冬季“小吃大餐醉风情”。刚刚举办的“万紫千红看花海”活动,中央电视台二套和新闻直播间作了报道。

海峡旅游:您觉得三明的乡村旅游除了上述问题,还存在哪些急需解决的难题?

罗振青:一是缺资金。我们有非常丰富的景区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藏在深闺人未识”,缺乏大的投资商来开发;二是缺人才。尤其是景区开发、经营、管理人才,期待有识之士、知识青年来三明创新创业,发展乡村旅游事业。

海峡旅游:乡村旅游发展涉及多个部门的资源,如何协调相关部门?

罗振青:为了有效协调相关部门,依托市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市里成立了乡村旅游工作协调小组,组长由市里分管旅游领导担任,成员由涉及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办公室挂靠市旅游局,由市旅游局具体协调推进,统筹研究乡村旅游有效推进问题。我们积极整合住建、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采取资源共享、政策互惠、品牌共创,协调推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海峡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基层干部的理念和执行力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对此三明市旅游局有什么促进制度和工作方法?

罗振青:重点在人。我们每年组织六七十名乡村干部和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参加省局安排的赴台培训;联合市农业局等部门组织多批乡村干部和乡村旅游经营业主到浙江、四川等地学习培训。联合三明学院旅游学院成立乡村旅游培训基地,不定期举办乡村旅游专题免费培训班。同时聘请国内乡村旅游方面的知名专家,建立乡村旅游业“决策咨询”“技术辅导”协作机制。

海峡旅游:乡村旅游产业见效成果相对缓慢,有什么机制可以保障它继续推进的活力?有没有固定持续的资金、团队扶持?

罗振青:市政府每年旅游专项资金划出百分二十的比例作为乡村旅游产业专项资金;市里旅游产业这部分的“双创”资金主要用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积极争取国家省级专项资金扶持。同时成立三明市乡村旅游民宿协会,村级组建相应的协会、合作社抱团发展,指导协调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海峡旅游:乡村的空心化是普遍问题,在活化乡村过程中,需要的是返乡创业的青年以及乡村创客,在鼓励返乡、吸引创客上有没有什么有利政策?

罗振青:三明目前全面实施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大学生返乡创业计划,支持返乡人员创业。鼓励设立各类返乡创业园,以土地租赁方式进行返乡创业园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归建设方所有。再是支持乡村旅游投资,鼓励大众参与旅游要素产业创业,对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产业,特别是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古民居及闲置厂房进行乡村旅游及民宿开发经营的项目,符合条件的,市旅游产业“双创”资金按不高于当年投资总额的3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联合梯田 摄影/叶香玉

海峡旅游:目前活跃在三明的乡村旅游规划团队,很多是台湾团队,在选择乡村旅游的规划团队上,有什么原则和条件吗?

罗振青:台湾团队在乡村旅游规划上擅长独特的创意和卖点,而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如台湾“上趣智业”团队在泰宁设计实施建设的“耕读李家”,在尤溪规划建设的“蔬活汤川”等。所以我们在选择规划团队时,重点是看团队规划的创意和卖点,创意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活力之源,卖点是旅游业发展生存的根本。

海峡旅游:三明的古民居存量很大,土堡建筑更是特色鲜明,在保护、活化古民居和土堡方面,日常的维护机制如何?怎么活化?

罗振青:已列入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我们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没有列入文物保护的各类土堡建筑和古民居,可操作性比较大。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文保部门,对全市古民居、土堡建筑进行资源的详细调查、摸索,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模式。目前我们最关键的是做好保护工作,并鼓励一些有实力有创意的团队和企业来三明,利用古民居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并将按照市双创办旅游开发的相关政策标准给予补助。

海峡旅游:三明的民俗资源丰富,如何传承并盘活这些资源?

第9篇

7、8月份开始,随着对业务的熟悉,工作内容主要转变以配合为主,参与了北碚静观、酉阳小坝、易华录数据湖及江北区五宝镇等项目。其中,在静观和小坝项目中主要完成了对项目地区位的分析;在五宝镇项目中负责乡村振兴过程中可以申报的各项政策补贴的梳理;在数据湖项目中收集了项目地的对标案例及项目建议书的部分编写工作。

期间,还参与了乡村振兴全过程顾问咨询服务模式的设计工作,完成服务清单的整理分类及编制工作。

课题方面,逐步加入中冶农特产品型特色小镇和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研究两个课题组,协助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和部分文字工作。

同时,自7月初加入文创IP小组后,完成了小龙虾项目的市场分析部分并提供策划思路和理念;另外,负责美丽乡村院IP的策划、设计与打造工作。

在院宣传方面,负责撰写了中冶扶贫征文和美好中冶公众号推文。

以9月底的金刀峡镇乡村振兴规划项目为转折点,开始正式作为设计及执笔人员参与到项目中,负责该项目的产业部分和生态农业发展区策划。提出在金刀峡镇生态农业发展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社区农业的思路,打造金刀峡镇区域有机品牌,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品牌打造路径和模式。

除此之外,长寿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项目工作也在10月底展开,主要负责项目的文化振兴部分。根据长寿区文化的禀赋特点,基于现存的“自然长寿”区域农产品品牌,提出打造“健康长寿”和“百年长寿”的长寿形象,推动旅游产业和康养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在长寿区宣扬儒家文化以完善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宣扬工匠精神以促进民族民俗手工艺品向产业化发展方向的积极转化。

另外,课题方面除完成重庆市农委乡村振兴课题的申报工作之外,还配合完成了2019年度研究课题《文旅驱动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研究》的申报工作;文创IP小组方面完成农特产品IP打造路径研究和酉阳小坝项目的命名工作。

2018年度全部工作内容详见附表。

回头入职近一年的时光,首先看到的是自己的进步和转变:

一、 业务能力的提升。在过去几个月的时光里,从刚入职时的懵懂迷茫,被分配到任务时的毫无头绪,到现在基本可以独立完成一个板块的内容,从心里还是为自己感到高兴的。这段时间里,在工作时间和闲暇时间都努力提升了自己,积极阅读相关材料,补充背景知识,虚心请教弄清楚院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向。目前不仅可以保证被分配任务的质量,还有精力一点点尝试着把自己之前的专业知识提炼出来融入到项目中来,做出创新和提升,以期为项目打造更好的效果。

二、身份意识的转变。刚刚入职时,还是典型的学生思维,学院气比较重。工作上缺乏积极性,时而还会有惰性。项目上不太善于和别人配合交流,经常出现完成的作品达不到要求和预期的情况,无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成本。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练和自己有意识的调整,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任务量不繁重的情况下,可以有意识地进行学习充电,偶尔还会主动询问同事,是否有需要配合的工作,并逐步增加了同团队和项目负责人的交流,返工的问题渐渐转化为零,有效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对院的归属感逐步增强。在刚进单位的时候,恰恰赶上受到私人原因的影响,情绪波动比较大,心态也不是很稳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同事们逐渐熟络起来,深刻地体会到美丽乡村院作为一个大家庭的存在。对单位越来越有感情,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也一点一点增强。现在已经时刻做到意识自己是美丽乡村人,自己的优秀就是为美丽乡村院争光。

但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身上现有的不足:

一、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对于院项目提供的帮助太少。因为之前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多以理论为主,缺乏实际操作;再加上性格方面原因,在各类项目讨论会上发言较少,羞于陈述自己的观点,导致没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方面给予项目足够的支持;

二、距离多专业复合人才的要求尚有差距。除了必备的产业基础知识能力之外,对于规划设计、文旅策划方面知识的不足,景观建筑方面意识的欠缺都可能成为自己今后发展的短板所在,不利于日后项目的开展和团队之间的配合。

三、 还没有完全脱离学生思维进入工作思维。虽然前文中提到这一年中的转变,但是照比优秀的同事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还不能根据项目具体内容和时间节点完美地找到“有”和“优”之间的平衡,有时难免给项目负责人和团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四、对院级层面的宏观发展方向缺乏长远视野。对于项目和院发展方向缺乏深刻的认识,对于政策和市场前景缺乏前瞻性的见解,或是目光短浅,过于关注眼下,或是忘记了作为央企的性质和责任,过多追求拥抱市场。

第10篇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围绕“建设大花园、构建宜城大景区”目标,紧紧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取得明显成效。2019年全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2000人,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达10亿元。在市文旅部门的指导下,区文旅局牢牢把握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扶贫与乡村旅游、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锁定目标任务、突出关键重点,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

一、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一)规划引领乡村旅游。坚持“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综合配套、开放创新”发展原则,先后编制了《区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专项规划》和《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同时,为指导乡村旅游扶贫,还编制完成了乡村,镇村、村和镇社区、街道村等5个贫困村(社区)的乡村旅游扶贫规划。

(二)创建乡村旅游品牌。截至2019年底,成功创建了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3个省优秀旅游乡镇和1个最佳旅游乡镇、6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1个2A级旅游村,全区省三星级以上农家乐35家,2个市级休闲旅游示范点。全区较为成熟的接待农家乐经营户有120余家。

(三)加大农旅产业融合。围绕旅游+农林,持续推进润家生态园、龙泉生态园、阳光雨露采摘园、戈雨生态园、龙云生态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园项目。镇余湾美食街已成为市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依托巨石山景区的小龙山社区也已逐渐形成了乡村旅游集聚区。2019年全区共举办旅游节庆节会活动25个,其中以农林资源为主体的节会节庆活动就占到了14个,如梨花节、郁金香花展、杨梅采摘节、葡萄节等,大大提升了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优化乡村旅游环境。完善全区旅游交通,新改建旅游道路15公里以上,美化亮化绿化乡村道路数十公里。对重要旅游点的停车场进行了改扩建。所有节点路口全部安装了旅游标识牌,重要乡村旅游点均制作安装了旅游标识牌、导览图和旅游景点分布图。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和“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坚持因势利导,不搞大拆大建,最大程度保持田园特色和山水自然风貌;采取市场化机制和村民自治相结合,清除生活垃圾,消除卫生死角,绿化、亮化、美化村庄环境。

(五)积极推介乡村旅游。支持通过网络、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提高乡村旅游点在线营销能力,将乡村旅游点纳入全区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媒体和旅行商赴贫困村开展踩线采风活动。支持和培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以周边城市游客为重点,推广乡村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设计制作了手绘地图、旅游宣传画册、旅游折页、全域旅游宣传片和旅游推介PPT,并多次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以及全市全域推介、全域旅游新闻会以及区内招商引资活动中进行推介。2019年11月成功承办常州()全域旅游大型推介会,会上全面展示了乡村旅游产品。

二、巩固旅游扶贫成果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一)完善设施抓提升。继续完善乡村和镇村两个省级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八个一工程”建设工作。两村基础设施正在继续改造升级。对全区已建成的56个旅游厕所运行和百度定位情况进行检查。对2018年10个旅游厕所进行了公示和验收。2019年旅游厕所项目计划20个,按照选址不规范、功能不配套,特殊人群服务设施未设计、建设规模不达标等情况进行筛选,最后调整为8个旅游厕所。

(二)旅游载体抓成效。一是根据我区2019年全区建档立卡拟脱贫的人口数量,市旅游局年初下达了4人的乡村旅游带动脱贫任务。镇余湾村通过农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户中参与劳务用工和土地流转方式帮助贫困户6人脱贫(任务数是4人)该任务已经超额完成。通过涉旅企业流转、租赁贫困户土地、入股分红、涉旅企业吸纳贫困户长期或季节性务工等方式巩固旅游带动脱贫人数600人已完成。二是根据市局的要求,我们对全区各乡镇办进行了摸排就旅游业带动残疾人就业的是10人。三是抓网络扶贫加强省平台“一地一品一景”活动,我局力推了5家旅游产品,挖掘拓展旅游产品,扩大影响,打造成为展示我区脱贫攻坚成效,落实网络扶贫行动的特色品牌推荐活动。

(三)扶贫项目抓申报。根据扶贫办文件精神,2019年我局年初上报的7个旅游扶贫项目被列入负面清单,已调出扶贫项目库。已完成进入2019-2021年扶贫项目库动态调整,纳入扶贫项目库管理的有一个项目,同步开展2020年扶贫项目实施计划申报工作。

第11篇

本刊讯(记者 毛绪强)4月11-12日,首届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在浙江安吉召开。大会以“践行‘两山’理论、发展休闲农业”为主题,重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大科学论断,邀请城乡居民游“绿水青山”,寻“快乐老家”,忆“游子乡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出席“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启动仪式并讲话,浙江省省长车俊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

韩长赋指出,重温的“两山”理论,进一步领会其精神内涵,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各级农业部门要抓住历史机遇,勇于责任担当,转变发展思想、明确发展定位、创新发展方式、打造发展特色,全力开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

韩长赋强调,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业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农村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农民做好规划布局和策划设计,扶持发展一批休闲农业特色村、专业园和合作社,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定位。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大示范创建力度,整合一批精品景点和精品线路,培育一批知名品牌。要坚持以“绿色”为导向的发展方式。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和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发展,防止农村变成城市的缩小版、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坚持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特色。必须立足地方和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文化、民俗情感,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农耕文明,加强创意设计,讲好那山那水那人那事,勾勒最神往的故乡,书写最动人的乡愁。

车俊指出,这次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大会在浙江召开,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创新实践,也是对全国“三农”工作的深化和推动。浙江省将按照提出的“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在农业绿化、农村美化、农民转化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富裕、农民增收。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景淼、农业部党组成员叶贞琴等出会并参加有关活动。各省(区市)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代表,以及工商企业代表、从业者等参加大会。会议期间,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露天广场启动了“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发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安吉倡议》。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论坛,举行项目、景点和产品对接推介活动。

会议期间,韩长赋还深入德清县阜溪街道五四村、莫干山镇劳岭村,安吉县网易味央现代农业产业园养猪场、天荒坪镇余村、灵峰街道蔓塘里、递铺街道鲁家村家庭农场集聚区、溪龙乡安吉白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地,进村入户到田头,调查了解美丽乡村建设、休闲农I和乡村旅游发展、生猪产业发展等情况。

第12篇

曾经在灾后重建安置点普遍存在的农民吃菜难、生活成本高的问题通过“微田园”得到了解决。

田在院中 院在田中

所谓“微田园”,诞生于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时期的德阳绵竹市清平乡。清平乡耕地面积因地震灾害、水毁锐减。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清平乡政府有意识地将房前屋后留给农民作小菜园:聚居点可以种蔬菜瓜果,既有了小菜园,又美化了环境。村民们把这种“农田式绿化”形象地称为“微田园”。

萌芽于乡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微田园”展现出无限活力,并迅速在全省各地农村绵延开来。

成都市首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的鹤鸣村曾经率先完成了农村土地实测、确权工作。2009年以来,柳街镇依托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全域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在鹤鸣村安置点筹建之初,公共绿地作为“微田园”概念的雏形就被融入规划建设中,镇党委、政府按照群众自主原则,因地制宜,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以院落为中心采取庭院组团式规划建设。以种植蔬菜的方式来代替绿化,形成了“田在院中、院在田中”独具田园特色的安置大院的总体规划。全镇共规划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20个,建设“微田园”19亩,人均占有量8.97平方米。

“草坪没效益。”45岁的卫生保洁员赵志华说,“我种的菜地一年换两三季,利用一早一晚的空余时间种菜。农用地种粮食,我们一家人基本不用买菜,减轻了生活压力,现在的生活比城里好。”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导郭晓鸣认为,新农村建设是要建设农民的美好家园,不能把城市的钢筋水泥崇拜搬到农村去,必须要保留农村的乡村特色、田园风光、农家情趣等差异性形态,以乡村异质性特征保持对城市的吸引力,建设“微田园”正是对现代新村建设理念的鲜活体现。

“自己管自己的家务”

经历了确权、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三个阶段,再次见到余跃,他的职务也由八组组长、村主任变成现在的鹤鸣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眼前的他,已经没有了确权时处理各种复杂问题时的疲惫,而是神情自若地摆谈村民自治。

在鹤鸣社区,与农村基层治理机制改革相呼应,村级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改革水到渠成。余跃等基层干部认识到提高村级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效率,必须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农民变成社区居民,社区一度存在环境卫生差、乱搭乱建现象严重的情况,更谈不上绿化美化环境。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和新村聚居点。“村‘两委’和议事会认为,建设容易管理难,应该让老百姓成立一个业主委员会,管理好社区各项事务,让大家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余跃说。

2012年4月,经过投票选举,52岁的肖光旭走马上任,成为鹤鸣社区第一任管理委员会主任,与副主任程小华和其他3名成员共同管理社区事务。为此,肖光旭还专门参加了都江堰市物业管理专业培训。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肖光旭只能慢慢摸索。“这种新型社区刚开始开展工作很困难,群众不理解,沟通也难,我就从治理脏乱差做起。”肖光旭回忆说。社区有1748人,除了4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剩下的1300多人每人一年缴纳35元清洁费,聘用本社区5个村民作为保洁员,负责全社区的清洁卫生工作。“我专门打扫村办公室卫生,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月有600元收入。”赵志华说。

居住环境越来越干净,渐渐地,村民们开始信任这个组织。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蒋远胜认为,“微田园”有效利用了房前屋后的土地资源,但是需要规范管理、合理规划,避免发生占用开敞空间和公共绿地行为,使“微田园”与新村园林景观和谐相融。

“通过召开住户大会,我们按照群众自愿原则对房前屋后的绿化区域进行人均分配,并制订了《菜地管理细则》和《五优菜地评比标准》等,形成了长效管理和激励机制,要求住户对照细则对自家‘微田园’进行种植、维护和管理,既保持了小区的环境优美整洁,又倡导农民树立文明新风。”肖光旭在全社区开展每季度“五优菜地”(品种优、种植优、管理优、长势优、环境优)评选,并对“文明示范户”和种菜能手进行表彰奖励,对换季不种或荒废的菜地连续两次通知不整改的予以收回,交由种菜能手种植。

“肖光旭是我们的‘钻家’,随时钻了这家钻那家,给我们讲各种管理规定。”社区妇女主任黄志如笑着说,“正是他们艰辛的付出,管理好了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家务,才有我们今天的田园生活。”现在,每天来鹤鸣社区参观学习、旅游的人络绎不绝。鹤鸣社区“微田园”的实践表明,“微田园”的意义不仅仅局限在种植蔬菜层面,而是赋予田园生活更新的时代内涵。

“今后还要更好地发展产业”

“要说问题,目前我们经济上还是有点困难。”黄志如说,“社区只有蔬菜和花卉两个基地。”

“应该多搞产业,增加收入还是要靠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生活。”经营了10多年花卉产业的肖光旭也有同样的看法。

鹤鸣社区群众迫切要求发展的渴望在都江堰市农业发展局局长兰天雪那里找到了答案。“都江堰这个国际旅游城市相当于一个大盆景,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移步换景,能够实现景城一体、景村一体。为此,我们请四川农业大学按照国际农旅产业之都的定位,帮助我们做规划,构建农旅融合、一三互动的产业体系,尽可能把最鲜明的资源特色、生态特色、产业特色转化为最突出的产业优势。”

资料表明,2009年―2012年,都江堰市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6.8%和23.6%,一三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吕火明认为,“微田园”建设,要注重规划,与新村的集中居住有效结合起来,达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