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夹竹桃教学设计

夹竹桃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5 09:58: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夹竹桃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夹竹桃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 有效阅读 追求品质 智慧生成

审视阅读教学,老师们追求高效,期待立竿见影。有效阅读要提高实效,我以为要追求阅读品质,提高语用能力。追求有品质的阅读,追求有丰富内涵的、有创造的、有境界的教学。

一、有效阅读追求“品质”

语文本是“慢”工夫,这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要提高语文素养,急不得,不是上好一两节课,一朝一夕形成的。欲速则不达,训练能快速见效,基础仍不实在。内在的品质需要自然的琢磨,需要熏陶、积淀。

1.过程要重视品质

一段时间以来,语文教学重视结果、轻视过程的现象很普遍,知识灌输,强调记忆,只要把标准答案交给学生就行,结果学生还是不会阅读理解。部分教师无视主体,把着“话语权”,把自己的解读直接塞给学生,合作探究走过场……核心价值没有体现,教学含金量不足。新课改后,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不少教师对学科具有独到的感悟,教学设计体现了匠心,语言灵动充满着智慧……但教学过程应重视品质,运用先进的理念、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策略打造灵动的课堂。过程中的品质因素是多样的,如是否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是否进行创造性教学,是否改变教学方式,是否积极对话展开教学等。

2.有效阅读重视学习策略

积极学习十分重要。一言堂、填鸭式等教学法已过时,大多教师苦于无处借力,劳心劳力,收效甚微。孔子论教育时说过,我听过的东西,我会忘记;对于我看过的东西,我会记得;对于我做过的东西,我会理解。如果教学中既有听觉又有视觉维度,信息便被两个传递系统强化。可见,在学习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语文味浓郁,学生全身心参与、体验,智力、情感、社交、身体等全方位投入,教学效果必然明显。现在,多元智能悄悄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语文课要培养个人的各种智能,只重视语言智能培养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是不够的,实施多元智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那些阅读有障碍的可以尝试音乐智能,如引入情境激发兴趣,可以绘图表现自己的理解,还可以发挥交际能力促进语言实践。

二、有效阅读提升品质

1.有效阅读引领智慧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和谐的课堂要抓住矛盾的切入点,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段中寻找矛盾的突破点,在动态平衡中抓住文本的“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应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共同发展。现在的课堂,思维能力训练重视不够,问题浅表化、直线式,学生思考缺乏深度,有价值的问题太少,问题密度大,提问质量不高。应提问一些需要一番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避免阶梯太小,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另外,如思维空间小,问题答案从文中就能找到,则启发价值不大。真正有效阅读应让学生在文字中虚心涵咏,让学生经历发现与收获,促进学生更高层次思考,可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的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课堂教学从看似流畅走向历经困惑再到畅通无阻。这样的实践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从矛盾中突围,让思维螺旋上升,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才能协同发展。

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师: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曾说过:“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钥匙。找到这把钥匙,就能走进扫路人。”这时,孩子从喧闹走进静默,走近人物。

师:这位扫路人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入整体感知,寻找人物表层印象的过程,走近人物,拉近与文本的语言距离,实现由远而近的认识目标。

生:精瘦、朴素……

师:从哪里看出来?

一句“从哪里看出来”,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继续寻找,摸索文字,人物有了形象,有了性格,看得更加仔细,和文本距离也缩短了,体现了高超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有效阅读张扬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叶圣陶说:“只有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品味、欣赏、咀嚼、体会、思考,才有所得。”我讲《三打白骨精》一课时,学生读“悟空见到白骨精笑道”一句话,我问:“你读这句话知道了什么?‘笑’字后面的意思是什么?”“笑里藏刀!”我又接着问:“‘刀’是怎么理解的?”“这次一定打死白骨精!”“笑得自信,有把握。”一段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字中,读进人物心里。交流中,我认真倾听,让学生学会倾听,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品味语言,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促进思维能力,个性化阅读,培养语感非常有效,长期实践自然内化为自己的智慧。

三、有效阅读促进智慧生成

有品质的阅读教学是生成智慧的教学,让阅读和表达同构共生,加强读写训练,促进文本感悟,同时在语言能力上得到锻炼。

教学《夹竹桃》时,师:让我们走进夏天的夜晚,站在夹竹桃下,对月吟诗遐想,你想到了什么?

生:花香浓烈,沁人心脾,花气袭人。

生: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师:让我们跟着幻想,体验妙处,这景色呀,亦真亦幻,妙不可言!可以静的,还动呢!你看:这美丽的景象就是一幅活动的图画,多么有想象力啊。动静相生,有了趣味。请大家静静思索三分钟,还能幻想到什么?

生:我幻想它是宇宙中的星系,眼前就真现出一个星系,碰巧几只飞虫飞过,那就是宇宙飞船在宇宙中自由翱翔。

生:我幻想它是一个村庄,眼前就真出现一个村子,几只飞虫爬过,就是村里田头忙碌的景象。

孩子乐于在你的课堂自由表达,乐于和你合作,释放自己的能量,在思维碰撞中生成智慧。回到语言的地面,感悟语言的同时加强表达,在实践中习得语言。

有品质的教学有境界。“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是心灵的故乡,是人的精神的构成。人们不仅要习得语言,在实践中积累运用,还要催生思想。激发思想是激发学习潜能,提高语文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其效果影响深远。苏教版每篇课文都体现出优秀的思想:民族魂、报国志、师生情……一个个人物形象激励孩子成长。如坚强不屈的于谦、充满智慧的孔子、不媚世俗的王冕、豁达开朗的天游峰的扫路人……联系生活,体验文中情感、思想,挖掘价值,生成新的资源,在自己的田野萌生鲜活的思想。

教学《夹竹桃》时,

师: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

生:从春天一直到秋天……花朵无不奉陪。说明开花时间长。

生:生命力顽强。花开得旺盛。

生:“奉陪”还有比一比的意思。

师:春风里花开,暴雨里花开,清秋里花开。花儿有种韧性,让我们想起一种什么精神?

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师:暴雨里花开,让你想起?

生: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坚强不屈、不屈不挠。

师:这精神同院子里的花比一比,显得可贵。比一比,夹竹桃很普通,可贵之处是什么?

生:它的韧性。

师:仅仅因为韧性?仅仅歌颂的是花?同学们还想起了谁?

从《夹竹桃》一课教学,我觉得学生不光学到知识,而且能触及语言后的意象。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发现夹竹桃的韧性,体验到内在的价值,发现内在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乐意探讨,从中受到启发,精神上有了收获。

教无止境,艺无止境。我期待着一种更具品质的教学,一种师生走向自由,达到生命层面精神气质提升的境界,师生有尊严地、有理想地、幸福地走向创造,走向生成,对话民主,走向圆融之境。

参考文献:

第2篇

【摘 要】所谓的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学生活动时间短暂的应答式提问而言的,它是指对课文阅读教学过程能起引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它在阅读教学能做到“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效果,实现语文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 阅读教学;核心问题;设计方法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设计“核心问题”,对带动整篇课文阅读的教学,对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就是说核心问题主宰着整个教学进程,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往往能以问题引发思考,将学生思维引向更广阔的天地。因此核心问题设计是否有效决定着课堂的成败。为了让核心问题最大程度地发挥成效,核心问题的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有“整体阅读,深化理解”的带动性

所谓“整体阅读”,不是指让学生读课文并大致知道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围绕着一个或者几个“话题”对课文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即引导学生从课文整体的角度去理解课文的情节、课文的脉络、课文中的人物、课文中的事件、课文的表现手法等等。这就要求给学生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在这个切入点的引导下得到真正深刻的阅读体会。在这方面,“核心问题”可以说是有着绝对的优势。教学课文《詹天佑》时,可抓住概括全文思想内容的句子:“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设计一个核心问题:你从课文哪些语句能感受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结合有关的词句,说说理由。)学生看到这一问题,自然会联想当时当地的情况: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阻挠、工程技术人才缺乏、劳动工具落后、在勘测路线时地势又险峻、气候又恶劣、在开凿隧道时又要过很多高山(居庸关山势那么高岩层那么厚、八达岭隧道又是那么长);在设计线路时,青龙桥附近的坡度又特别大等。尽管当时当地的困难很大,可是,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一丝不苟地工作(周密地勘测线路;采用了不同的凿进方法;设计了巧妙的“人”字形线路。)并提前两年竣工,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样设计的问题,教师教的目的明确,学生学的也明白。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认真思考,讲出学生对“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有较深刻的理解。詹天佑强烈的爱国之心及杰出的才干会深深地铭刻在每位学生的心里。再加上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拨、引导,学生就会懂得:不管是写文章还是读文章一定要“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读文章,注意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可以对文章了解得更加透彻;写文章注意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可以使文章表达得效果更好,真切感人。

二、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备“凝聚话题,优化活动”的支撑性

“凝聚话题”就是减少提问,“优化活动”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长时间的阅读、思考、研讨、交流的机会。也就是说“核心问题”有利于大量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不是像我们平时的教学一样,教学内容的推进主要依靠师生之间的问与答来进行。如在教学《夹竹桃》一课中关于侧面烘托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设计:(1)课题是夹竹桃,可季羡林老爷爷为什么要用一个小节来写夜来香、玉簪花、等其他花呢?(2)课题是夹竹桃,可季羡林老爷爷花了整整一个小节写夜来香、玉簪花、等其他花,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理由是什么?这两种提问看似大同小异,效果却是大不相同的,我在教学中将它处理成第二种。这种提问将两种观点放在学生面前,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至于到底是不是值得写,则是完全可以各抒己见的。

这个问题在教学中主导着、牵动着教学进程,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而且这一问题的形成明显的长时间地延伸了学生的活动板块。这样的教学,可以基本上消除课堂上那种琐碎的“连锁式问答”。

三、核心问题设计必须具备“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凝聚性

“核心问题”应有利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让学生的眼光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达到让学生精细思考、深刻探究的目的,而这种精细思考与深刻探究,又始终是围绕着某条主线进行的。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最后的姿势》,课文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汶川地震发生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仔细研读文本,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细节描写,二是环境描写,三是侧面描写。这些内容集中表现了谭老师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本课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于是,我们可以将教学分为三大板块,每一个板块设计一个核心问题。第一板块的核心问题是:“紧扣题目,抓住细节,体会人物形象。即找出文中描写谭老师最后姿势的句子,从细节描写中感受谭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第二板块的核心问题是:“感受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体会表达效果。即找出文中描写大地震来临时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第三板块的核心问题是:“学习侧面烘托,丰富人物形象。即阅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人物对谭老师的评价,为什么要写这些评价?”

这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个能解决对课文内部层次的理解,第二个能解决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第三个能解决对课文的语言欣赏。就实施情况来看这第三问,学生的讨论就异常地精彩:

问题的提出便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眼光易于进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学生思考精细了、探究也更趋深刻,研讨的气氛浓厚了,这就是“核心问题”的牵引在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精心设置合理有效的核心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能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然,“核心问题“并不能完全替代课堂上所有的提问。它是教学设计的主干,其它的“枝叶”还需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在课堂上生成,这样才能使让我们的教学有一天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2008—10. 出版:山西教育出版社编辑:《小学语文教学编辑部》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7-0068-01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如何让学生走进课文,以读促知,领悟文中情感,又让学生超越文本,读出个性呢?下面是我指导学生朗读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1.初读,读前激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张庆老师认为:“课文不读熟不开讲。”因此,初读课文阶段,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如何吸引学生在一接触课文就产生要读好的强烈愿望?这要靠兴趣。如:苏教版二下《快乐的节日》一文,课文本身就是一首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唱起来更是“回味”无穷,因此,我选择了先唱再读,以便更有节奏地读。和着音乐节奏,课文读起来也流利得多,更让人感受到了那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放读,读中有问。

放读,是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理解课文的要求,而这个要求是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达到的。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学生读到“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与“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游人和儿童的选择不同?继而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儿童多处就一定能找到春天?春天和儿童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个有价值的问题,围绕这个话题,我让学生再读课文,比较两句话的区别,并讨论游人和儿童谁能找到春天,使学生逐步感悟儿童就是春天,感叹“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

3.精读,读中有悟。

“精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和运用的过程。精读,重在指导,教师可以拿起课文像学生一样琅琅读书,可以在教学设计中多留一些艺术空白……如:教学苏教版四下《我不是最弱小的》时,主人公萨沙的妈妈对儿子说:“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这是课文的主旨所在,在读妈妈的这句话时,为了强调肯定的语气,很多学生都把句子读得很重。这时我问学生:“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读?再读一读前面的文字,看看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一位学生思考后,轻声地将这一句读了出来,他说:“我觉得这句话不仅要读出肯定的语气,还要读出一位妈妈对儿子的疼爱,所以要略微读轻一点,和蔼一点。”同样一句话,都是要强调,却因为不同的领悟产生了不同效果。

4.品读,读后会仿。

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除了要读出自己的理解,还要学习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用法、表现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积累。品读积累的最常见形式就是背诵。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看板书读,借助图画读,通过表演读……这样,即使教师不明确要求背诵,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背诵课文,并力争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练习仿说、仿写,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如:教学苏教版六下《夹竹桃》这一课时,我把学生分成三小组,自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让学生把读懂的内容画到黑板上。然后又让学生读课文,仔细品味,认真对照,查找图画中是否有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地方。学生再次读书,逐字逐句比对,互相点评。这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学生感到既新鲜又有趣,背诵自然不成问题,学生还从中学到了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