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发展研究

农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3-06-05 09:58: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发展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发展研究

第1篇

[关键词]紫金县乡镇农业;可持续发展;面板模型

1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农业机械化与专业化水平也取得了相应的突破。然而自然资源和科技教育资源等分配不均,导致地区发展不均衡。许多贫困山区的农业现代化程度依然不深,局限于单一滞后的耕作技术和“自给自足,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模式,生产力和人均劳动收入水平低下。越来越多的乡镇为了追逐短期利益而选择弃耕从商、弃林采矿等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道路,盲目地追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缺乏科学性,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乡镇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协调各方发展。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角度和从“可持续发展”科学理念出发,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路径是贫困山区摆脱目前困境的优化选择。河源市紫金县作为广东省贫困县之一,得到国家省级多方面的资助,近年来其总体经济渐渐得到发展,但是农业发展问题依然存在且严峻。本文以紫金县的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通过建立面板模型,并用stata12.0软件分析数据,通过实地采证和研究以往有关农村农业发展的著作,深入剖析各项相关因素与农业总产值相互关系,根据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做出相应对策使其协调各方面发展、绿色发展和持续发展。

2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源市紫金县一共有20个镇,位于广东省的东中部。其地形以山地、盆地和丘陵为主,造林面积覆盖率高,地势东高西低。东南部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相对复杂。西部为丘陵区,地势较为平缓,适宜耕作多种农作物。相比西部丘陵区,东南部地区开发难度大。紫金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适宜发展多个品种农作物。近5年以来紫金县的农业生产总值呈增长趋势,每年的农业总产值均比连平县、和平县和东源县高出一倍,比龙川县高出2%~4%。随着高速公路的修建,紫金县的交通条件逐渐便利,农产品商品率逐步得到提高。紫金县的第一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乡镇农业的发展过程存在不少问题。

2.1各乡镇农业发展不均衡

在农业发展中,乡镇的地形地貌制约着当地的农作物种植及农业生产总值,在2009年至2015年期间,西部丘陵区(柏埔、临江、古竹、义容、凤安、蓝塘、好义、上义)比中北部山地丘陵区(九和、瓦溪、黄塘、紫城镇、中坝、敬梓)和东南部山区(龙窝、水墩、苏区、南岭)的农业生产总值高,均达到2亿元以上的水平且增长速度快,而其余乡镇的增长速度较为平缓。因为西部丘陵区地势相对平缓,农业发展方向多样化,有宽阔的河流冲积平原,水资源充足,适宜种植水稻和花生等多种农作物,平缓宽阔的地形适宜搭建猪场;而其他区域受地形限制,农作物缺乏多样性,中北部山地丘陵区相对适宜果林的大面积种植,东南部山区土地开发难度大,适宜发展林业。故西部农业总产值高于其他区域,各乡镇农业发展不均衡。

2.2农村劳动力流失

人口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农业发展的基础。目前乡镇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越来越低,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存在有地无人耕的局面。相比农村的低收入和基础设施不完善,城市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留在城市工作的重要原因。如何吸引年轻劳动力进入农业关系到农业发展的未来。

2.3林地、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紫金县矿资源丰富,为改变落后的经济局面,近年来矿业工业的开采索求无度,不合理的矿业开采方式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林地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质变得疏松,地表易塌陷,灌溉用水污染严重。乡镇经济以追逐短期的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结果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反噬,待到金山银山开采完毕,以矿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也将油尽灯枯,农业发展的道路亦越走越艰辛。

2.4产量增长速度慢

经调查研究,在2009年至2015年期间,紫金县的农作物年产量增长速度缓慢,猪肉年产量总体呈下滑趋势。先进和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是紫金县走向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提高农产品产量的保证。目前紫金县乡镇的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低下,单位耕地面积生产率低;乡镇农村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普及率低,耕作和管理技术滞后,经营模式单一,制约着产量的增长速度。

3模型构建与选取

紫金县各乡镇农村主要是个体经济,其中种植业主要有水稻、花生、水果和蔬菜,养殖业以养猪为主,养鸡、鸭、鹅等禽类为辅。影响紫金县农业发展的主要为水稻、花生和水果等农产品产量。因此,本文选取稻谷播种、果林种植面积、猪肉产量、花生产量和农民人口五个要素进行分析,农业发展用农业总产值代表,构建面板计量模型如式(1),其中农业总产值是被解释变量,其余变量为解释变量。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河源统计年鉴2009-2015》。由于无法事先确定该面板模型是随机效应还是固定效应,故用面板随机效应模型估计如表1,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如表2。用Hausman检验,得出H值为87.34,故此模型中以固定效应为主,检验得出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因此,可选择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前的关系。

4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固定效应模型的分析结果中,R2为0.6858,表明样本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为68.58%。在农业总产值的总变差中,可以由解释变量稻谷播种面积RS、水果播种面积F、花生总产量PY、农民人口P和猪肉总产量M解释的部分占68.58%,即农业总产值变动的68.58%可由面板模型做出解释,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由表2可以看出,水果播种面积F、花生总产量PY、农民人口P变量都通过了T检验,而稻谷播种面积RS和猪肉总产量M变量的T检验不显著。为了得到稳健回归结果,可进行改进的Wald方法检验异方差性,结果显示模型存在严重异方差。修正异方差的模型估计结果如表3。模型经过修正后,除了稻谷播种面积与被解释变量农业总产值的联系不显著之外,其余变量与农业总产值都具有显著的联系和解释能力。由表3可以看出,猪肉年产量和花生年产量与农业总产值成正相关。当增加1个单位的花生产量,则可以增加11.6个单位农业总产值,花生的经济利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高,紫金县本地种植的花生品质优良,附加价值和商品率高,故花生的产量对农业总产值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当增加每单位的猪肉产量,则可以增加3个单位的农业总产值,紫金县猪肉产业链较长,拥有蓝塘镇土猪、龙窝镇的猪肉丸、炆碗扣肉等多种紫金客家特色猪肉产品,因此对当地的农业总产值贡献率高。农民人口和水果播种面积与农业总产值亦成正相关,农民劳动人口增加,则农业总产值也会增加,面对农村劳动力缺失的局面,拉动劳动力回乡则需要政府落实惠民政策和完善社会体系;紫金县盛产春甜桔、三月李和三华李等特色水果,保护水果耕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率能够提高果业对当地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力。稻谷播种面积对农业生产总值影响不显著,在紫金县各乡镇中稻谷的收成基本用于农民自家食用而不进行商品买卖,糙米、米粉和米糠等水稻附加产品的商品率低,故此对农业生产总值的贡献不显著。

5对策及结论

5.1促进县域农业发展的对策

5.1.1落实惠农政策,拉回农民劳动力。面对农村劳动力流失的问题,政府需确切落实惠农政策,解决“三农”问题,以充分发挥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好收入再分配和适当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给予低收入家庭补贴,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完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使得农民生活健康有保障。通过落实各方面的惠农政策,从而拉动劳动力回流,缓解农村老龄化问题和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1.2保护耕地、果林面积。紫金县大部分乡镇实行稻谷、花生轮耕的耕作方式,虽然以上模型结果表明稻谷播种面积与农业总产值的相关不显著,但是农村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模式是减轻我国粮食供应负担的方式之一。在以上的解释变量中,水果播种面积与农业总产值密切相关,水果播种面积的增加带动农业总产值的增加,花生的产量对农业生产总值增减的系数值为11.6057,是所有变量中最大的系数值,即每增加一单位的花生产量则会增加将近12个单位的农业生产总值。因此,保护耕地、果林面积是提高县域农业总产值的必要措施。5.1.3提高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设备水平进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给予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设备补贴,提供农机新技术,普及科学农业知识,培养相关人才。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完善排灌系统,节约水资源和劳动力;采用规模种植,能有效节约和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利用科学技术分析土壤、农作物和果树的生长、病虫害等因素,有利于发展高产、高质、高经济效益的农产品。在生猪养殖方面,许多农村养殖场污染严重,存在直排现象,造成河流和耕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需要完善排污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养殖业进一步规模化,利于集中管理和有效治理粪污问题;综合利用动物的废弃物,可以将其作为果林化肥,也可以建立沼气池将其发酵成沼气。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生猪肉的质量、产量和食用安全性,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5.1.4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发展绿色高效益的生态农业。目前紫金县有多个广东省名牌产品,例如紫金辣椒酱、黄花牌茶叶、紫金春甜桔和紫金黄老酒等特色农产品。向产品注入当地特色文化,有助于加深消费者对紫金特色农产品的印象,塑造和推广紫金踏实勤俭的良好形象,从而推进紫金特色农业向第二、三产业发展。例如紫金花朝戏是紫金县特色的戏剧文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吸引力,故可将花朝戏出一系列漫画作为紫金特色农产品包装以推广产品的知名度;黄花牌茶叶的生产地黄花村环境优美静谧,山清水秀,故可发展观光茶园以塑造良好的产品形象等等。

5.2结论

紫金县总体的经济实力薄弱,落后于广东其他县域。农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紫金县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农业才能坚实当地的经济基础。只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农业,坚持农业项目的研发以及进行制度的改革,紫金县会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有很多贫困地区因急切渴望改变当前贫困状态,盲目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牺牲第一产业,忘却了农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停滞。“快餐”经济是不可取的,我国的乡镇农村经济应该走因地制宜路线,选择适宜自身地区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延长农业产品的产业链,进而推进向第二、三产业方向转变;打造自身特色农业的品牌;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利用,以此提高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鱼晓惠,吕楠.循环农业模式下关中平原乡村景观要素研究——以龙池镇为例[J].生态经济,2017(04):191-195.

[2]罗锡文,廖娟,胡炼,等.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6(01):1-11.

[3]张慧,臧亮,赵红安,李葛,等.景观格局视角下平山县耕地规模化整理潜力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7(03):308-313.

第2篇

关键词:台湾农业发展模式政策调整经验教训

现代以来,台湾农业经历了恢复——发展——停滞——转型四个阶段,反映了台湾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兴衰史。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加强了对台湾海峡的军事控制,岛内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抗战胜利后,台湾农业开始缓慢复苏,但因内战期间岛内政局动乱,经济发展再度受挫。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当局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经济,实施了休养生息的农业政策,使台湾农业得到了逐步恢复。从1953年起,台湾农业进入了持续发展的黄金时期,闯出了一条人多地少、资源有限、市场狭窄且生产力落后地区发展外向型农业的道路。然而,随着台湾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型,台湾农业的比较优势又迅速丧失,并从1969年起进入了停滞阶段。于是,台湾当局进行了多次的农业政策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本文拟就现代台湾农业发展模式和农产品生产与贸易政策转变等问题进行探讨,以帮助读者了解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一、通过变革土地管理制度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二战结束后,台湾地区的土地管理制度仍然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即少数地主(11.7%)占领了大部分(56.0%)土地。据1948年统计,“当时台湾总人口约740万,农业人口约380多万,农民75%是佃农,约有280万,超过当时总人口的1/3。”①无地和少地的农民靠租佃地主土地维持生活,佃农通常要将所收获粮食的50%作为租金,其土地较好和肥沃地区,租率甚至高达70%。且不管年景好坏,地租照交不误,农民辛苦劳作一年,只能得到少部分粮食,故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结束后,台湾岛内人口剧增,经济秩序混乱,物资短缺,通货膨胀,经济面临崩溃边缘。于是,从1950年初开始,台湾当局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鼓励农耕的政策措施,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至1951年底,台湾岛内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水稻产量达到148.5万吨,甘蔗产量达到202.2万吨,农业生产年均增长率为13%。②虽然台湾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但仍然无法解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于是,在祖国大陆的影响下,台湾当局也着手进行,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①李松林著:《晚年》,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页。

②中国农垦经贸流通协会赴台湾现代农业考察团著:《现代台湾农业考察报告》,《中国热带农业信息网》2006年3月。

台湾第一次建立了自耕农土地管理制度。整个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实行“减少地租”政策。1951年5月25日,台湾“立法院”颁布了《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规定地租最高限额为37.5%。即:佃户在农地年收入总量中扣除25%作为生产成本后,余下的粮食租佃双方按比例分红,佃农占62.5%,地主得37.5%,地主和佃农双方必须订立书面租约,租期不得少于6年,灾歉之年地租减免,因灾歉收获量不到三成者,应予免租。①《减租条例》明确了农地的租率、租期,取消了附带租金,巩固了佃权,改善了佃农生活。据1953年统计,岛内约有26万公顷出租耕地重新订立了租约,受益佃农达29万户。减租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对台湾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实施“耕者有其田”政策。1953年1月26日,台湾当局颁布了《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规定一户地主最多允许保留水耕田2公顷或旱地4公顷,超过部分由“政府”征收,并付给地主补偿金。

补偿金可以领取现金,也可以用土地债券或公营企业的股票结算。一般情况下发给地主70%的实物债券和现金,30%的(农林、工矿、台泥、台纸等四大公营公司)股票。而台湾当局又将征收的土地有偿转让给佃农,原承租者优先购买。征收的地价和佃户承领的地价相同,都按耕地全年收获量的2.5倍计算,分10年付清。台湾的第一年,共征购地主土地13.9万公顷,约占地主原有耕地的30%,19.5万农户购买了土地。②这次历经10年时间,据1963年统计,80%的耕地变更了所有权。“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实施,既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促进了台湾农业的快速发展。三是推行“公地放领”政策。近代以来,台湾长期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出现了封建地主、殖民统治者和农民共同占有土地的局面。二战结束后,台湾省政府接管了日本殖民者占有的土地,成为公有土地。从1948年开始,台湾省政府开始将部分公地承租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l952年5月30日,台湾“行政院”颁布了《公用土地出卖条例》,全面推行“公地放领”政策,允许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按照现耕农、雇农、耕地不足的佃农、半自耕农的顺序)承领公地,其地价也按单位产量的2.5倍计算,分10年付清。“公地放领”政策一直延续到1976年,共放领公地14万公顷,28.6万农户承领了公地。“公地放领”政策使台湾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农民与“政府”都增加了收入。据l963年统计,台湾地区每公顷稻米产量提高到2600千克,比1948年增产了200多千克,山芋每公顷产量提高到14000千克,比1948年增产了2800多千克。农民平均年收入达到20988元新台币(以1953年价格计算),比1948年13158元增长了7830元。③台湾第一次,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新的土地管理制度,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台湾农业的快速发展。

①《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民国40年4月7日颁发。

②喻尘著:《铺平腾飞之路》,《南方都市报》2005年10月28日。

③李国鼎著:《台湾的现代农业》,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66—67页。

第3篇

【关键词】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当今社会,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压力日趋增大,节假日想释放压力,体验不同的生活促使他们渴望去体验下农家生活,得到身心的放松,回归自然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普遍趋势。这也为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休闲农业也就应运而生。

大别山地区所辖的黄冈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山区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自然资源。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富民政策,有效地开发利用好大别山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使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一)休闲农业的含义及其研究现状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体验,以此提高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随着休闲农业的兴起,学者们从产业化、产业布局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对休闲农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孙伟东,金华锋(2009),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属性特征、发展背景、发展模式、发展历程、意义和规划理论、原则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当前休闲农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彭江虹(2008)深入、系统地分析了长沙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以及现状,提出切合长沙市实际的休闲农业发展策略。戴美琪,游碧竹(2006)对休闲农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按旅游功能、发展进程、开发的主题、旅游者体验特征、区域与内涵等将其分为不同的休闲类型。赵国如(2009)指出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的选择应当坚持“时间第一”、“农业主题”原则。钟平(2009)认为我国一些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如今陷入了低水平、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应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我国的休闲农业。吴天强(2008)通过认真调查、总结、分析双桥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背景,对双桥休闲农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综上,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休闲农业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发展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见,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黄冈市休闲农业的现状,提出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以促进黄冈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黄冈市国土面积1744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4%,农业人口556万人。黄冈市休闲农业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呈现如下特征:

1.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业发展渐成气候

发展休闲农业既要市场基础,又需要资源依托,黄冈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休闲农业所依托的特色农业基地基本形成。目前,黄冈市各县和以及依托著名景点的休闲农业,除为游客以及黄冈市民提供食宿服务外,还依托当地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开发了诸如农园观光、农事体验、康体健身、农事教育等休闲农业活动项目,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2.涌现出一批发展休闲农业的特色地区

黄冈市休闲农业最初以垂钓休闲、品农家菜、赏农家景、住农家房为主。因其地形复杂,气候独特,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其休闲农业正是通过优美的农业自然环境与其相应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过程和农业劳作,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事体验、农家休闲、田野自然风光为主体的休闲农业产业。涌现了一批如麻城龟山风景旅游区,横岗山避暑山庄,英山桃花源,英山温泉山庄,罗田农家乐等休闲农业休闲观光基地。

二、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一)现阶段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

目前,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5.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6.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二)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确保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实现,应发展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高效农业园区,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服务业。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企业,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城郊特色农业资源以及旅游景点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合理结合,建立适合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

1.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黄冈罗田农家乐的观光采摘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罗田野生板栗,草莓采摘远近驰名,每年果实成熟季节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罗田地区的野生菌类、山野菜也适合采摘。30%的游客到罗田农家乐的目的是观光采摘。游客在这类活动中会带走大量的旅游产品,可促进当地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开发当地独有、具地方特色、便于携带、有品牌效应的休闲农业产品。

2.疗养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大别山区英山温泉山庄有许多年的历史。温泉水水温高达72℃,内含20余种微量元素和化学物质,包括矿物质碳酸盐,重碳酸盐及少量放射性元素,对关节炎、风湿症及皮肤病等有明显疗效。英山温泉山庄内交通状况良好,建有宾馆和别墅区,适合发展疗养型休闲农业。温泉资源和山岳资源可以有机整合起来,可以为游客提供不同种类的休闲疗养方式,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疗养需求。通过英山温泉山庄调查问卷的游客动机分析,34%的游客来英山温泉山庄的原因是休闲疗养,足以证明英山温泉山庄的疗养型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合理规划整合了英山温泉山庄良好的资源优势更能促进疗养型休闲农业的发展。

3.会展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依托英山桃花源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适宜发展会展型休闲农业。目前,英山县全县已有不同档次、不同规模的宾馆十余家,可同时接待2500余人入住。其中,规模较大的桃花源宾馆和铁疗宾馆均有接待大型会议的能力。根据调查,在旅游旺季的周末期间,桃花源宾馆的入住率达到95%以上,平时和淡季也达到了50%以上。除周末外的其他时间,主要为会议接待。英山桃花源主要的宣传途径是熟客带动,口口相传。从5~7月在温泉山庄的跟踪调查得出的数据可知,日平均接待217人,以来自蕲春县,罗田县,麻城市的客源为主。目前英山桃花源客源以黄冈市内为主,有部分临近省市游客,发展潜力还很大,可以通过合理的营销宣传手段继续扩大影响力。

4.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3个发展阶段之后,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即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罗田农家乐有着适宜发展体验型休闲农业的良好条件,应抓住时机,用体验经济的理念拓宽休闲农业的内涵,延伸休闲农业范围,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在游客获得值得回忆的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只有30%的游客认同在当地的活动参与性强,但87%的游客希望能多参与到休闲农业活动中。因此应多开发一些参与度高的休闲农业活动,如开农地、林地认养、蔬果采摘、垂钓、山中小木屋住宿、狩猎、蔬果采摘、田间劳作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

5.度假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该种模式可以利用各风景名胜地区的景点,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山地、森林、湖泊、水库等,以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吸引游客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观光、住宿、疗养健身、商业聚会等各种休闲活动。黄冈市境内有森林公园多处,其中不乏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多处于大别山地区,例如:大龙山森林公园、天柱山森林公园、妙道山森林公园、浮山森林公园、石莲洞森林公园,这些都是黄冈市发展度假型休闲农业的旅游资源基础。其中,英山,罗田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可以通过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森林科考、观山、赏景、登山、避暑、疗养等活动,对游客产生别样的吸引力,体验回归自然的乐趣。英山县还可以依托当地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当地农村自然优美的风景、特有的生态环境,兴建休闲、娱乐度假村,提供休闲、游乐、餐饮、住宿等服务,发展度假型休闲农业。

三、结束语

随着城市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对农业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的环境改善功能和休闲观光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的休闲功能正是社会需求发生改变的结果。发展休闲农业,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发展黄冈市休闲农业对促进黄冈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发展黄冈市休闲农业的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慧.农业旅游对建设新农村的意义及发展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2006(6):20-21.

[2]彭江虹.长沙市修心农业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3]钟平.休闲农业发展之欧美借鉴[J].农村工作通讯,2009(7):45-46.

[4]孙伟东,金华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47-48.

[5]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7):93-94.

[6]吕红杰,于太君.浅析我国休闲农业在经济环境下的发展[J].民营科技技,2009(10):74-75.

[7]原梅生.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2):88-90.

[8]陈艳,龙岳林,张佳娴,李苗.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9):149-151.

[9]吴天强.双桥区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10]孙明泉.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66-67.

[11]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2]邓蓉.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休闲农业发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22):99-100.

[13]胡海洋.体验营销在休闲农业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6(12):94-95.

[14]孙伟东,金华锋.发展休闲观光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2009(16):230-231.

[15]赵国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模式选择[J].中国发展,2009,9(2):63-70.

[16]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5):854-856.

[17]刁广宗.中国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发展和建设刍议[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

第4篇

【关键词】西安;银川;兰州;都市农业

1.西北发展都市农业的意义

2010年3月,总书记首次提出“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理念之后,都市农业整体趋势正在走高。据统计,近年来国内85%的城市都在兴建都市农业。其中,作为西北区域经济的核心地区,农业科技机构齐全,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基本健全,吸引国际投资、发展创汇农业得天独厚,西安、银川、兰州等西北省会城市的都市农业发展势头也很强劲。

由于都市农业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具有多效能特征。所以,西安、银川、兰州等西北省会城市发展都市农业,不仅为其提供了鲜活农产品,拉动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制造业和以农业生产资料及能源为主的制造业等第二产业的发展,并带动贸易、运输、金融、科技、教育、中介服务、旅游度假和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促进农业和涉农二、三产业的广泛就业。特别是创造的农业景观,自然景观无法替代,既是省会城市经济圈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公园、绿地、森林、湿地的生态作用;又是省会城市经济圈内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展示与辐射基地、农业高等教育基地和市场、科技信息的集散中心,对于保障省会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维护非常时期(如突发事件期间)基本生活资料的供应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西北都市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尽管西北省会城市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优美的自然环境、强大的科技力量、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各地都市农业蓬勃发展,但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2.1 忽视都市农业的生态和社会功能

依据郭淑敏对农业生态功能测算结果,农业生产的生态价值约为产品价值的3倍,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同等重要。但是,由于都市农业的生态功在实践中能较难计算,其效益也不易为人所认识,加之传统农业思想简单强调产业、规模、产出、税供的评价模式,导致西北省会城市只重视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对其生态、就业、都市环境及生活方式支撑等功能认识不到位。

2.2 缺乏充足的资本

由于现行信贷制度的垄断性、僵化性和歧视性,限制着对都市农业发展的资本供应;而且原有的农村金融(信用社)经营水平不高,服务落后,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农业保险极度欠缺,农村金融服务严重不足,这些导致了都市农业投资面临诸多政治、法律、地缘等风险,许多潜在的都市农业投资人顾虑重重,使都市农业发展所需的资本难以满足。

2.3 缺乏发展都市农业的支持政策

西北省会城市政府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不健全,一方面,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连续的财政补贴政策,导致都市农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设施老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新技术推广滞后。另一方面,缺乏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市场销售体系、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生态保护体系及其安全体系等法律法规。

2.4 缺少都市农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目前,都市农业经营管理和服务人员基本上是农家乐模式的农民就地变身,大多只能从事小规模的种、养产业经营和低档次的农业观光旅游服务,而且小农经营意识明显。都市农业所需要的具有现代管理、服务意识的旅游、服务、产业化农业的企业管理人才相对欠缺,而具有现代农业、资本运营、项目运作观念和能力的都市农业投资、经营人才更是稀少,具有适应都市消费需求的都市农业营销人才也极为不足,具有农业观光、休闲、体验类项目的优质服务员工(人才)缺口更大。

3.西北发展都市农业的对策建议

3.1 重视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首先,突破传统认识的局限,给予都市农业新的地位和作用,使都市农业的建设发展有利于产生多方面的功能与效益。其次,转变都市农业经营模式,通过改善种植业的结构,突出资源禀赋优势,各西北省会城市可鼓励发展以生产功能为主、兼生态科教、服务就业等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农业模式。第三,加快政府农业职能部门的发展步伐。多功能农业能否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关联部门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实行“大农业”式的行政管理体制,推动行政改革和提高政府流程效率,鼓励官员成为服务农户和农业企业的“帮手”,必须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研究及推广、农业教育、农业信息与管理咨询、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与贮藏、农村金融和农村旅游等农业关联部门的加速发展,为多功能农业的顺利成长创造条件。

3.2 加大都市农业的资金投入

由于都市农业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加之具有公共产品特性,世界各国普遍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如,日本政府每年对农林水产业的总预算额一直保持在3万亿日元以上。近年来,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更是达到了农业GDP的50%以上。因此,可通过制度和法规明确西北省会城市政府的农业投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规范都市农业投资行为,减少随意性。此外,建议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企业家开发都市农业,并且以政府投资为龙头,带动社会资金、信贷资金、外资、农民自有资金投入,建立政府、企业、个人的资金投入机制,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

3.3 改善和优化都市农业投资环境

都市农业投资环境从硬件上来讲,主要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从软件来讲,主要是在制定农业投资政策上省会政府要给农业以优惠和倾斜,为都市农业投资者营造一个统一、稳定、透明和可预见的政策环境,重点优化和创新投资软环境。即一是改革现行信贷制度,简化贷款手续;二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健全信用担保机制;三是从解决具体问题入手,建立权威的有效能的外商服务和投诉处理机制。

3.4 建立健全发展都市农业的支持政策

国内外都市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规范管理,建议西北省会城市政府可考虑:一是科学的规划支持。科学的规划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前提,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合理规划都市农业的布局。二是规范的法规支持。规范的法规是其健康发展的保障,德国有《市民农园法》,法国有《家庭农园法》,日本有《生产绿地法》,可借鉴上述法规,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体系、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的市场销售体系、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生态保护体系及其安全体系。三是完善的科、教、推广支持。发达国家都市农业的科研、教育、推广体系是发展都市农业的有效手段,三环节与市场体系紧密联系,科研成果市场化速度快。为此,可通过实施科普示范工程,推广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等模式,加快都市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转化。

3.5 培养都市农业各类人才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基础,西北省会城市可采取如下措施:

3.5.1 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针对目前务农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低下的状况,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发挥农广校、职业学校等各类培训资源的作用,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市场机制,建立常规技术、专项技能、创业培植等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可以学习杭州市采取的方式,由政府发放培训券、教育券,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扩大都市农业发展所需劳动力的有效供给。

3.5.2 建立都市农业人才培养机制。以西部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依托,发展对高科技农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可依托有关农业院校培养各层次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农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农业企业也可与农业院校联合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农业企业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还可通过脱产、半脱产、请专家现场授课等形式,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术水平。

3.5.3 留住和吸引人才。加强高校的农学专业学科建设,自主培养都市农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对从事农业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可有政策补助倾向以留住人才。与此同时,加强对外地高质量人才的引进,从全国各地引进发展都市农业的专家学者。

参考文献:

[1]彭亮.都市农业破题走高[J].农经杂志,2011.3.

[2]谷中原,姚琦.现代都市农业的经营形式与多效能特征[J].消费导刊,2008(9).

[3]宋明.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消费导刊,2007(3).

[4]王景红.西安市政府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唐都学刊,2009(6).

第5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投入产出;综合评价

一、仁和区农业现状

仁和区位于川滇交界,是生物类型较为丰富的地区,具有很大的农业发展潜力。近年来,仁和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资源比较优势,为农民打开致富门。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农产品增产不增收、农业增速后劲不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仁和区所辖乡镇横跨攀枝花市南北部,全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享赋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科学客观地了解仁和区农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需要采用经济学中计量分析方法对仁和区近年来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全面评估测算。为了准确衡量仁和区现代农业的整体水平,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对全区农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二、评价方法

-多指标综合测定法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定法综合评价仁和区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水平。

三、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以及攀枝花市农牧局网站、政府公众信息网的统计资料,得到仁和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基本原始数据。本文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3个方面选取10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

四、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它把各种因素划分为一个有序层次,将同一层次元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比较,形成一定的权重数值。在两两元素比较时,采用“1-9”级及其倒数标度法判断各要素相对重要性,采用方根法计算判断矩阵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五、一致性检验

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用随机一致性比率CR表示,当CR小于0.10时,认为判断矩阵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六、数据标准化

本研究采用标准值法对二级指标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确定了不同指标的标准值。

七、结论分析

根据指标体系的测定结果,2011-2015年仁和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均大于1,达到了发达阶段的水平,但与之不相符的是在农业投入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农业产出水平的水平在2011-2013年之间呈下降趋势,虽在2013-2015年间有所上升,但上升程度并不显著。在农业投入方面,在2011-2015年间仁和区农业投入水平逐年上升,从2011年的1.71上升到2015年的2.19。从结构上来看,农业投入要素结构不合理,劳均耕地面积这个权重较大的指标得分值很低,2015年劳均耕地面积为0.175hm2/人,达标率仅为0.58%,与农业发达地区水平不相符。农业机械化水平虽较高,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25.39kw•h/hm2下降到了2015年的22.82kw•h/hm2。单位耕地面积有效化肥施用量这个指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从2011年开始达标率就达到233.24%,可以看出,仁和区化肥过度施用情况比较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条件,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在农业产出方面,仁和区在2011年的产出水平较高,为1.22,但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3年后略微上升。从二级指标来看,在2011-2014年间,粮食单产从5445万吨下降到了5175万吨。

第6篇

关键词:中牟;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259-03

当前,随着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郑州新区“三区”建设的叠加推进,中牟进入了 “三化”协调发展的黄金期。“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中牟旅游观光农业发展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出路又在哪里,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中牟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2010年3月25日,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迅速,目前全球共有50万以上人口城市961个,其中中国就占到了236个,城市化率达47%。”城市高速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诸多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导致了人口膨胀、空间狭小、交通拥挤、空气污浊、竞争激烈等随之而来的问题。深受“城市病”之苦的人们迫切想要回到大自然怀抱,返璞归真的愿望十分强烈。另一方面,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也在逐渐增多。目前,中国居民除了享有每周的双休日,还有“五一”、“十一”等法定假日,每年都有较多但时间较短的休息日,这就意味着近郊旅游将成为人们外出游玩的首选。

中牟是一座历史悠久、民风纯朴、生态秀丽的中原新城,西距省会郑州市25公里,东距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市24公里,属于郑州市和开封市的“半小时经济圈”。县城北距连霍高速11公里,南距郑州国际机场28公里,京珠高速、郑州绕城高速、机场高速在县域西南部交汇,交通十分顺畅便捷,中牟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有充足的客源。

中牟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拥有西瓜、大蒜、蔬菜、畜牧、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县南林果牧、县中瓜蒜菜、县北水面种植和水产养殖”的产业布局已经形成,设施农业、精品农业、标准化农业、无公害农业、生态农业相继形成规模效应。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园艺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县、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先进县、北京市“场地挂钩”蔬菜生产基地县和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农业“十强县”之一。

中牟主动把握假日经济全面升温的大好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以雁鸣湖森林公园生态风景区、东湖庄园开发建设为龙头,发展壮大特色旅游产业。雁鸣湖生态风景区、东湖庄园、森林公园、四牟园、官渡古战场、潘安故里等景区串点成线,初步奠定了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基础。

中牟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按照成为市民的“菜篮子”;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成为优良生态环境的所在地三大功能需求,围绕产业聚集区建设,抓好农业专业园区建设,把农业做专、做大、做强。着力建设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旅游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其总体思路主要是:打造“两区一城一滩五大产业”,力争实现“一年打基础,二年保开园,三年成示范”。“两区”是:在连霍高速以北,规划建设180平方公里的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渔业、花卉、蔬菜等产业,打造以赏花品花、垂钓休闲、采摘体验为主的各类园区;在郑民高速以南,规划建设450平方公里的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高档花卉、优质林果等产业。为加快进度,在每个核心区内率先启动1个5平方公里的先导区,辐射带动示范区产业快速发展。“一城”是: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总规划占地5300亩,计划总投资90亿元,建成中原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现代农产品物流城。“一滩”是:黄河滩区生态再造、产业转型工程。 “五大产业”是:蔬菜、花卉、渔业、林果、畜牧。

二、中牟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现实意义

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培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等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1.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旅游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结合,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开始。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按照统一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目标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林木、果树、花卉以及加工等产业,有机融合第一、二、三产业,形成三产联动[1],促进农业结构优化,与传统单一的粮食种植相比较,其经济效益能够提高数十倍。

2.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旅游观光农业属于服务性很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相配套的度假村、饭店、商店、游乐场等部门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比如厨师、售货员、安保人员、维修人员等,可优先在周边区域农民中招聘,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2],从而大大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

3.为市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及农业知识教育的基地。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可向城市居民提供体验农业生产及农耕文化、参与农家文化娱乐、学习农业知识、了解农民生活等服务,使人们在休闲的同时,能享受到农村的田园风光,感受丰富的农业资源,享受农业生产的乐趣,体察农家特有娱乐活动的风情。因此,可以将旅游观光农业园区建设成为市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及接受农业知识教育的基地。

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乡村文明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能带动周边农村交通、通信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农村人文生态环境。通过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广大农民可以学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并能受到大量外地游客和现代文明的熏陶。城市游客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等现代观念和生活习惯辐射到农村,可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互动,推动乡村文明发展。

三、中牟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明确产业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合理规划。高品位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需要有高标准规划。中牟旅游观光农业发展规划要和郑州新区规划相结合,和城市“菜篮子”工程相结合,和新型城镇化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地方政府要出台政策,搭建平台,统筹安排,打造产业。可以用打造第二、三产业的理念去打造农业,把中牟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建设成生产基地、示范基地、教育基地、旅游基地、加工基地和科技基地。

中牟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的景观生态规划必须根据示范园的资源、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立足中牟,立足沿黄生态湿地和灌区资源,中牟旅游观光农业要发展多样功能的示范园区,强化优质果品、精品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种植生产,彰显地方特色,建立生态功能完善且稳定、生态效益理想的示范园生态系统,建设集农业生产、生态会议、观光休闲、旅游度假于一体的、高效农业与农业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3]。

2.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新机制。为服务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要多方筹资,保障投入。在中牟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建设中,要以政府投资引领撬动企业投资,县财政每年预算投入不低于1亿元,连续投入5年,支持示范区建设;搭建投融资平台,吸引金融资本投资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各类支农惠农项目资金,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向核心区和先导区建设;还要做好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支持旅游观光农业发展。

3.建立开发多种旅游观光农业形式。旅游观光农业集观赏、品尝、娱乐、采果、劳作、农技学习、乡村文化欣赏、农民生活体验、特色农产品选购等为一体。在众多旅游观光农业形式中,要特别强调:其一,在众多的功能中,具有地域独特品质的农产品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发展特色物产是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重要元素。一种名闻遐迩的农产品,就是一张地方的金质名片。其二,涉及农业旅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农业旅游开发的关键内容。农业人文景观类型涉及的范围很广,比如特殊农田、茶园、牧场、自然保护区、特色村寨等,都将成为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4]。

4.培育龙头企业,创立旅游品牌。要深入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招引食品加工业、外向型加工企业、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企业,着重招引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要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密切联系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着力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农户+基地”等较为完整的产业化经营形式[5]。同时,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要有品牌意识,要引导企业创立旅游品牌。品牌是高质量、美形象的代名词,当旅游地、企业或产品成为知名品牌,拥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旅游者就会乐意反复消费及不断宣传,使名牌实力进一步巩固,形成良性循环,促进旅游风光农业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5.大力引进培养旅游观光农业专门人才。旅游人才培养有不同的主体,主要包括旅游院校、企业、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行业组织等,相关主体之间要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6]。要以旅游院校及科研机构为基础、企业及行业为主导、政府宏观规划指导、社会力量配合支持,形成工作合力,提振教育信心,进一步完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其一,充分发挥政府在整合资源、推动合作与对话方面的优势,为国内外旅游院校及旅游企业间进行人才培养与教育合作牵线搭桥,指导和推动旅游高校和旅游企业之间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并为其提供相关便利和保障。

其二,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创新校企合作内容和方式。校企双方共同建立研发中心,共同进行课题攻关,以项目和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旅游学科为依托,既积极鼓励和支持旅游院校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又鼓励企业接收师生顶岗轮岗实践和实训,实现优势联合。学校与研究单位也要在研究资源上实现优势共享,如教师或研究人员互聘或兼职,书籍和网络数据互借,从而达到人力、教育、信息多种资源共享。

其三,农业旅游企业应根据员工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特点,通过开展工作分析、职位分类、绩效考评、职位调动和提升等方式,将每个人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用其所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同时,要加强对旅游企业员工的培训,为其创造更多进修机会,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竞争力。另外,应鼓励旅游企业进行相应岗位证书开发,积极探索岗位培训与持证上岗制度、薪酬制度相衔接的有效机制。

其四,扩大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合作,进行开放式人才培养。根据中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应在坚持以自主培养开发为主,培养和使用好本土人才的同时,重视引进海外人才。既要加大旅游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请进来”,也要努力搭建桥梁,大步“走出去”。

6.从游客需求出发设计乡村旅游产品,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带动农业、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加工、旅游用品和纪念品、商贸、运输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深度加工的方向调整和发展,延伸和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7]。

其一,选择旅游商品开发作为突破口。乡村旅游者以城市居民为主,他们对乡村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往往情有独钟,很乐意购买一些价格比市内便宜又新鲜的农副产品和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带回家。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以当地农产品加工为龙头的企业,对当地土特产和手工艺品、纪念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力求上规模,上档次,为旅游者提供多样化的旅游商品,来刺激旅游消费,拉动市场需求。

其二,采用旅游与果园、菜园、经济作物、家禽家畜养殖相结合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向游客提供绿色无污染的粮食、蔬菜、家禽,带动相关农副产品的销售,吸引游客进行餐饮消费。

其三,深入挖掘乡村元素的旅游价值。生态环境、乡间小道、节气农事、喜庆民俗、果木花卉、种植养殖、四季时鲜、采摘收获、农民画、传统手工艺、土特产制作等皆可为资源素材,形成四季型全年候的产品,产业链链接的要素越多,时间越长,收益也就越多,对农村相关产业的拉动效应也就越大。

参考文献:

[1] 张德纯.休闲农业与农产品地理标识[C].2012第二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暨北京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会论文集,2012:82.

[2] 张天柱.现代观光旅游农业园区规划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53.

[3] 杨庆燕.观光农业的景观生态规划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 尹泽生.农业旅游规划中的人文景观类型[C].2012第二届中国县域现代农业发展高层会议暨北京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会论文集,2012:89.

[5] 廖强辉.兴宁市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9):317.

第7篇

关键词:水利 节水农业研究 探索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ater saving agriculture in China, often only pay attention to individu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uch as the canal seepage control, low pressure pipeline, sprinkler irrigation and microspray irrigation of promotion. Engineering water saving technology and combining non-engineering water saving technology, forming highly integrated comprehensive water saving technology system is the water saving agriculture in the direction of technical development.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of water-saving agricultural research is needed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节水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农业用水几乎零增长的条件下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的骄人业绩。我国节水技术大纲已经,其中农业节水技术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农业用水量零增长成为重要的目标。尽管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1节水农业技术不普及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粗放低效利用的状况并存,而水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很低,渠道灌溉区只有30%~40%,机井灌溉区也只有60%,和一些发达国家(达80%)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国目前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也很低,每单位净耗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不足1kg/m3,和一些发达国家单位净耗水2-3kg/m3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我国西部地区普遍缺水,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但现状是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1.2理论认识上存在偏差

目前,在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问题上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水农业看技术含量,认为高新节水技术才识节水,研究、推广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那些技术实用性强,效率比较高的“土”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二,注重工程节水,忽视农艺节水,主要表现在将节水农业等同于农业工程节水,把节约水在输送和灌溉过程中的浪费作为主要技术内容,节水农业技术应该包括农艺、工程和管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第三,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分离,目前由于管理的原因,在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方面存在分工,水利部门基本注重灌区,农业关注旱区,两者有不相往来的趋势,旱作节水与灌区节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1.3节水农业创新水平不高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引进的多,自主开发的少,产业化程度低,整体配套性差,如喷微灌设备、节水作业农机具、难以满足显示需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高新技术还很少,推广国外产品,成为一些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营的主项目,提高农业节水创新水平,满足我国农业节水的需求,是摆在我国节水面前的重大课题。

1.4农业节水系列标准的不完善

农业节水系列标准是衡量节水农业的尺子,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尽管目前采取了多种节水农业技术措施,但如何进行衡量和度量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很多。如投资与效益的比例,多大才是节水效益优的,效益的衡量的时空范围多大,都没有明确界定,这样,对于衡量节水农业是导致众说纷纭。对于一个节水工程而言,局部是节水效益高的,但从整体上来考察则是不节水无效益的。

1.5注重单项技术,缺乏深入的节水技术综合集成

目前在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单项的工程技术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和微灌的推广,缺乏将这些技术和农业措施紧密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导致单一技术的推广出现困难,甚至夭折现象的出现。工程节水技术与非工程节水技术相结合,形成高度集成的综合节水技术体系是当前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

二、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几点方向

2.1进一步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

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是我国节水农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具体体现,是确立投资重点的方向性问题。目前,我国节水农业的重点是在灌区的节水工程上,应该进行战略性地调整,确立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灌区和旱区节水农业并重的节水方针,节水的重点是田间。

从粮食产量而言,灌区的产量高于旱区,从水资源利用量而言,灌区的水资源利用量很大,他直接取自江河或者地下,对地下水和下游产生一定的影响,注重灌区节水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旱区节水。从总体而言,旱区生活比较贫困,其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但旱区的粮食潜力很大,只要充分挖掘其降水潜力,对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旱区节水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是十分有意义的。

无论是旱区还是灌区,节水重点应该放在田间,通过农艺等多种措施,减少无效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2.2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

计量体系,是节约用水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许多灌区缺乏完善的计量体系,致使灌区不能按量收费,制约了水资源高效利用。产生计量设施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在灌区建设过程中我国的投资配套政策决定的。在灌区建设时,我国基本上采取了国家头骨干工程,地方建配套工程的配套政策,导致国家投资到位,地方配套工程没有落实的“半拉子”工程,工程无法实现其设计效益。因此,将灌区计量设施体系进行完善,是目前的重要性工作,必须进行完善,才能为水资源计量收费奠定基础。国家对“配套的”投资政策进行反思和评估,科学地评定起合理性,促进国家有限资金的高效利用。

三、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机制

3.1通过机制的建立,促进节水农业的长效的发展,是目前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我国的节水农业靠政府推动,一些地方出现了非常尴尬的局面,一些节水工程成了“参观工程”,成了摆设,国家政府推广的时候,用一用,之后有的就废弃了,即浪费了资金,也在农民中造成恶劣的影响。应该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其在节水农业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市场条件下变成自觉的行动。为此,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体制,让百姓在充分享受WTO规则的“绿箱政策”的同时,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指定有利于节水的水价政策;其次,充分认识节水农业的公益性,对节水农业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补贴,鼓励其发展节水农业;第三,建立科学的奖励惩罚制度,规范其行为。

3.2将节水农业作为战略性工程实施

节水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本身的过程,而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工程,国家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实施。作为战略性工程,国家应该加大起投资力度,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优惠,吸引各种资金投入节水农业工作中。完善其法律法规。加强起领导,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节水农业的发展,将其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并严格的加以实施。

参考文献:1张岳,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第8篇

关键词:滇池流域;生态农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04-2

滇池流域是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该区域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粮、烟、畜、菜、花、果是其支柱产业,滇池流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种植、养殖业相对发达,然而,滇池水体富营养化污染长期以来却一直成为困扰昆明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因此,在滇池流域大力发展高效少废的生态农业对于缓解滇池污染压力、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 滇池流域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1 依托滇池治理,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近年来,滇池流域农业生产实施“四退三还一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大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和步伐,自2008年以来,根据昆明市关于滇池流域核心区2920平方公里范围,全面实现禁种禁养,滇池流域退出耕地面积24609亩,其中蔬菜退出面积16287亩,花卉退出面积6039.3亩,退出的土地面积主要用于建设湿地公园,发展园林绿化和经济林木,有条件的实施了植物养分循环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模式,以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代表的清洁农业已成为滇池流域农业发展的趋势。

1.2 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农业面源污染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为有效减少滇池流域农业面源压力,自2008年以来,滇池流域广泛推广了平衡配方施肥、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等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开展化肥、农药污染防治监测工作,有效降低了滇池流域农药、化肥施用量,使得滇池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1.3 发展无公害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目前,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示范区,在蔬菜生产区加强生物农药、生物多样性种植和集成技术推广,使蔬菜产品农残速测合格率平均达到97%以上,同时加强规范化栽培管理和生物物理防治生产技术推广,提倡无害化生产,对蔬菜产品质量的控制起到了较大作用。

1.4 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趋合理,主要品种优势突出

按照“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的原则,滇池流域农业生产区域进行了新的规划和布局,在区域布局上形成以官渡、呈贡、晋宁为主的鲜切花、节日盆花、种苗生产片区;以嵩明、寻甸为主的球根花卉、干花、种球生产片区;以宜良为主的绿化苗木、地方特色花卉、切枝、切叶生产片区。在品种结构上形成以鲜切花为主,盆景、盆花、干花、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地方特色花卉和种苗种球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区域布局品种结构日益优化,新发展的花卉基地逐步远离滇池沿湖,对减少滇池流域面源污染起到积极的作用;在“一湖两江”区域全面推进畜禽禁养,科学规划养殖区域。

1.5 逐步形成了农业生产良性经营的局面

在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科技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经营逐步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方向发展,采取“农户+公司、农户+基地+企业”等多种形式,实现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形成农业生产的良性经营局面。

2 制约滇池流域发展生态农业因素

2.1 农业用地数量、质量锐减

由于滇池流域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迅速扩张,使得原处于城郊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的农业用地数量迅速削减,农业发展区域向山区、半山区转移,而山区、半山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相对落后,发展生态农业受到了制约。

2.2 农村面源污染趋势虽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形势依然严峻。主要原因:一是在部分地区特别是经济条件、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山区地区,不科学使用肥料、农药、农膜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低,禽畜粪便处理率相对较低;二是除部分村庄,滇池流域大部分农村居民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普遍存在。

2.3 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龙头企业势力弱

一是滇池流域由于人多地少,农业生产中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带动,土地难以集中使用,形成规模效应,导致主导产业优势不突出,规模经营的程度低,产业优势不明显。

二是多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处于建设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融资能力弱,多数企业依靠传统的自我积累发展模式,难以开展大项目建设和实施产品深度开发,导致产品品种单一、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涉农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4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生态农业的发展

目前生态农业已受到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但由于没有专门的生态农业建设经费,尽管各级政府制定了很多惠农政策,强调有关涉农部门在资金、项目方面向农业倾斜,但总体上投入的资金少,项目散,使循序渐进的生态农业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2.5 农产品精深加工落后,产业链短

滇池流域农业生产总体上看仍以生产、加工初级农产品为主,加工设备、工艺技术落后,大量农产品以原料和初级产品销售为主,产业链短,自主品牌少,附加值不高,带动力不强,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潜力未能得到充分挖掘。

2.6 生态农业模式正逐步形成,但特色不明显

就目前滇池流域多数村庄生态农业建设情况看,大多以沼气为纽带进行,其他的生态农业模式如:循环农业、观光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模式等在政府的引导下,正逐步推进,但都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和当地资源特点和市场条件相适宜的特色生态农业模式。

2.7 村民科技、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的需要

在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中生产观念的转变,农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对村民的文化、科技综合素质的要求将会更高。在滇池流域不同区域村庄的村民素质参差不齐,如滇池流域核心区,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其他地区,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理念的推广、普及相对较为容易山区、半山区的农民则较低,难以满足生态农业发展建设的需要。

3 滇池流域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3.1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化经营

在滇池流域实施的“四退三还一护”不仅影响这一区域的农业活动还将影响到周边半山区、山区的农业。因此滇池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昆明绿色经济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以加快滇池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农业经济发展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布局。结合滇池流域畜禽禁养,退耕还湖、还湿和还林等要求,综合考虑区域生态、经济、社会影响、农民利益及财政等因素,根据滇池流域的实际情况,对区域进行科学布局,分类指导,分级种植,分而治之。

二是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方,组建核心企业,以“农户+企业”的形式,实行企业化运作,统一负责采购、统一市场开发销售,提高村庄特色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等方式,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是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生产的后续产业,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把单纯的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升级为集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体系,使体系内部各产业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产业链”,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

四是大力培育新兴的产业、拓展三产业空间。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层次,如通过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把一产与三产有机融合,实现在田间地头销售现采现摘的农产品,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空间。

3.2 因地制宜,逐步建设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根据滇池治理的新方案与要求,《滇池保护条例》、《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草案)》,将滇池流域按地理条件和不同的功能要求,划分为滇池湖滨生态区;滇池流域的山区、半山区;水源涵养区三个区,依据区域生态功能与资源特点,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要内容,发挥其农业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实施差异化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确定建设重点,推广适宜的生态农业技术措施。

3.3 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监管,提高生态农业的规范化程度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农产品检测网络,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控制在源头。一是加强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监控;二是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测制度,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抓好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积极推广生物、物理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和清洁农业生产技术;四是推广“一池三改”、太阳能利用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水源保护区,实现农户新能源替代目标;五是积极引进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开展滇池流域生态村、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县创建工作。

3.4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生态农业的发展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出台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从事生态农业、生态林建设,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短期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举措,在资金上给予补助。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科研单位等进入生态农业建设领域。与生态农业基地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还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一批农业生态型龙头企业(含基地),推进和扩大生态农产品生产,提高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3.5 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是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创新农业经济体制,扩大农业内涵,让农业资源有更多的增值渠道,让农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其充分参与、分享现代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成果;二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整合培训资源,健全培训网络,大力推广培训下乡、前校后厂、校企联合、培输结合等开放式培训模式,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走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输出,定向培训、定向输出的路子。三是壮大农民实力,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加快农产品深加工和创品牌发展,推进市场建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保证农业收入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

[2] 《昆明生态市建设规划规划文本》(2008年―2015年).

[3] 云南省数字乡村网ynszxc.省略.

[4] 官渡区农业信息网kmgdagri.省略.

[5] 云南省农业厅政府信息公开网站.

[6] 李文祥,赵燕,毛昆明.论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经济问题探索,2001,(8):51-54.

[7] 熊肖雷,孙鹤,昆明市城郊农业产业转移初探[J].农村经济.

[8] 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促进现代新昆明建设.长春市发改委.2006-8-31.

第9篇

关键词:山东;中药农业;中药材;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7-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6)12-0162-03

中药农业是集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中药产业[1],是中药产业链的基础环节, 其核心内容是中药材生产, 即持续、稳定地以种植、养殖或生物工程方式生产中药材或其有效成分的过程[2]。其内容涵盖了中药材生产的全过程,从种植基地的生态环境到繁殖材料的来源,直至采收、加工和运输贮藏的整个生产环节、生产人员及其档案管理和相应的基地建设等[3,4]。以中药材生产为主体的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知识产业[5]已形成了完整的中药产业链。只有抓好中药农业这一源头,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药材,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目的[6]。

1 山东发展中药农业的优势

1.1 自然环境优势

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海岸线长达3 000多千米,土地总面积达15万平方千米,位于北纬34°25′~28°23′,东经114°36′~122°43′。西部及北部沿黄河流域为黄河冲积平原,南部为泰沂山脉丘陵地带,在鲁西平原和鲁中南丘陵区的交界处有长达数百里的间断湖泊地带,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湖泊群。除黄河以外,山东还有数十条较大的河流。

以花岗岩、石灰岩、钙质砂页岩为母质形成的微酸性、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主要分布于鲁东和鲁中南丘陵区。潮土由黄河冲积形成,富含钙、磷、钾。

山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无霜期 180~22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550~950 mm,一般雨热同季。由于近海和远海、地势高低及纬度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环境,使得山东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且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7]。

1.2 资源优势

山东拥有中药材资源近1 500 种, 其中植物类药材达1 299种, 约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大量需求的中药材有390 多种, 地产药材200多种。中药材资源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其中金银花主要分布于沂蒙山区,平邑县为主产区;丹参主要集中在临沂、日照、淄博、泰安、枣庄、潍坊、烟台和济南的长清、章丘等地;桔梗主要集中在淄博的博山、沂源及潍坊的临朐;西洋参、黄芪主要集中在威海的文登、荣成等地;瓜蒌主产于泰山西部,济南长清的马山最为道地;烟台地区的莱阳是北沙参的道地产区;郯城的银杏面积最大且历史悠久;菏泽、济宁主产白芍和丹皮;此外还有平阴的玫瑰、蒙阴的全蝎、东营的板蓝根、无棣县的木香、济宁的嘉菊和猪牙皂。葛根、酸枣仁、柏子仁、黄芩、黄精、何首乌、四叶参、泰山紫草、灵芝、柴胡、远志、地黄、徐长卿、蟾酥等道地药材[8]的产量与需求量均名列全国前茅。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的舜王城中药材市场,是国家级重要的中药材购销集散地。

1.3 产业基础优势

随着国家中药现代化项目的实施以及山东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示范县建设的推动,山东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0世纪末的 2×104 hm2迅速扩大至现今的12×104 hm 约占全国药材总面积的10%,已成为全国丹参、金银花、山楂、桔梗、西洋参、徐长卿、瓜蒌、白芍、丹皮、黄芩、地黄、猪牙皂、玫瑰、木香、板蓝根、全蝎[9,10]等的主要栽培产区,中药材产业效益已达到80亿元以上。

1.4 政策优势

2001年山东省被批准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省,2003年省政府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意见》,随后出台了《山东省中药产业振兴指导意见(2009-2011年)》、《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山东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对大宗道地药材品种选育、规范化基地建设等工作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山东)基地省验收,山东省中药农业步入了国内先进行列。2014年出台了《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2015年组建了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草药创新团队,为中药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2 山东发展中药农业存在的问题

2.1 研发力量相对不足

山东省中药农业的研发中坚力量主要分散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研究院等科研或教学单位,近年来这些单位在完成自身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还发挥着全省中药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的职能,任务重、人才缺(全省不足50人),技术力量薄弱,导致中药农业研究小、浅、散,难以形成合力,缺乏在国家层面承担大项目的能力[11],难以适应中药农业对科学技术支撑的旺盛需求,以及山东中药现代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

2.2 规范化基地建设进展缓慢

山东药材种植品种约100个,绝大部分品种的生产仍沿用分散农户传统种植模式,仓储不规范,药材质量[12]难以保障。全省66.7 hm2以上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将近20个,但标准化、规范化[13]的中药材生产基地相对较少,通过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生产GAP认证的基地仅有10处,在建基地由于缺乏科学指导进展普遍缓慢。

2.3 龙头企业缺乏

全省有中药工业企业159家,其中中成药生产企业110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49家。这些企业无论在生产规模、产值还是国内影响力方面都远远不够,如黑龙江的哈药集团、广东的三九集团和白云山制药、天津的天士力集团发展迅速,相比之下,山东则缺乏拉动产业发展的大型中药龙头企业,特别是很少在省内建有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

2.4 关键技术研究滞后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GAP 基地建设的目的在于加强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生产质量管理与可追溯性,稳定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与GAP 基地建设过程中, 诸如产地生态适宜性、良种选育、病虫草害防治[14,15]、连作障碍、合理采收和加工贮藏等很多带有共性的关键技术亟需研究解决。

3 山东省发展中药农业的对策

3.1 大力促进中药农业现代化

历史上,山东中药材生产主要以山区丘陵为主,耕地零散、面积小,用工成本基本忽略不计,大型农业机械无法作业,品种化所带来的效益不能很好地显现,现代化的生产手段难以实施,导致中药材生产一直停留在原始的靠天吃饭的水平。随着中药的需求量增大,中药农业蓬勃发展,药材生产逐步显现出规模化和平原化的趋势,由规模化带来了用工成本急剧增加必须通过农业机械化加以解决。因此,大力发展以农业机械化、品种化、肥料专用化、综合防治无害化[16]等为代表的现代化技术是中药农业的根本出路。

3.2 建立中药农业科研体系

建议省级科研单位组建专门的中药农业科研机构,打造一支中药农业的科技创新团队,提升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作为山东中药农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应主要开展中药材品种选育、栽培耕作技术、专用机械、初加工技术、规范化生产等研究、试验示范与推广,为全省中药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在大专院校设立中药农业专业,为中药农业科研创新和技术推广培养人才[17]。打造中药农业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示范基地,提升中药农业科研装备水平。借助中草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引导、整合省内中药农业创新团队,实现科技资源互联互通,打造提升全省中药农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

3.3 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为了进一步建设好中药材生产基地省,山东各级政府应把中药农业当成一大主导产业来抓。建议成立中药农业专门管理机构,指导和监督山东中药农业发展,从宏观上对中药材种植进行资源调查和区域规划,确定各市、县的中药材基地布局。

3.4 大力扶持中药材深加工企业

山东规模化以上的制药企业20多家,如:东阿阿胶、鲁南制药、国风药业、烟台绿叶、圣旺药业、山东凤凰、烟台荣昌、菏泽步长等,在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和中成药产品生产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多创名牌产品,特别是在中药材种植基地扶持新建一批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生产加工厂。在深加工基地建设和设备配备上,要力求技术一流、设备一流,使山东中药加工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带动山东中药农业向更快、更好、更高的目标发展。

3.5 加强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和认证

中药材GAP基地建设是中药农业的基础,必须切实建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体系,积极推行GAP 种植技术,全面提高中药材质量,牢固树立山东药材的品牌形象。重点发展平邑的金银花、徐长卿,郯城的银杏,蒙阴的全蝎,沂水的蟾蜍,莒县的黄芩,临朐的丹参,青州的山楂,沂源的桔梗,文登的西洋参、黄芪,平阴的玫瑰,长清的瓜蒌,菏泽的丹皮,鄄城的地黄,莱芜的白花丹参,莱阳的北沙参等著名道地药材,科学规划区域布局,积极采用“公司+科研+示范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新型组织形式,鼓励省内外中药企业和其他非中药企业参与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和认证工作。

3.6 建立中药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整合全省中药材生产企业、药材加工企业、科研教学单位以及大型药材生产经营合作社,建立中药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产业链条的有效衔接,发挥其在规范市场行为、信息交流与技术经济合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保护知识产权及相关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魏建和,屠鹏飞,李刚,等.我国中药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思考[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2):94-98.

[2] 陈士林,魏建和,韩建萍,等.中药农业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4):1-7.

[3] 王志芬,刘喜民.中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探讨[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1):135-138.

[4] 冯前进.建设中药农业在山西省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9):70-73.

[5] 杨成民,魏建和,隋春,等.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进展与建议[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9):727-737.

[6] 钟国跃.重庆市发展现代中药农业产业的问题分析及建议[J].科学咨询,2003(4):16-17.

[7] 王志芬,刘喜民.山东中药材种植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1):114-116.

[8] 黄璐琦,郭兰萍.环境胁迫下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及道地药材的形成[J].中国中药杂志, 2007,32(4):277-280.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10]单成钢,张教洪,朱京斌,等.我国药用植物种子生产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1,25(4):14-15.

[11]韩国彪,张金焕,段怀明.山西省大力发展中药农业的建议[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12):116-117 .

[12]杨利民,张永刚,林红梅,等.中药材质量形成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2,34(2):119-124.

[13]单成钢,张教洪,朱连先,等.栝楼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J].种子,2011,30(5):115-118.

[14]杨银慧,豆小文,孔维军,等.我国中药材中农药登记现状及污染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238-4245.

[15]苗青,孔维军,魏建和,等.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措施评析[J].农药学学报,2012,14(4 ):363-370.

第10篇

 

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推进,城郊区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人数逐渐增多。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把环境高风险的城郊区建成农业高值转化的产业区,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我国城郊农业有其特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农产品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如何保障城市居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安全,如何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2-4].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通过对近十年来城郊农业的文献查询,我国城郊农业主要研究包括土壤污染、土壤养分状况、土地利用格局和城郊农业环保高效利用研究与评价等方面,侧重点主要集中在城郊土壤污染和城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上。

 

1研究进展

 

1.1城郊农业土壤污染研究进展

 

城郊农业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城郊土壤受城市废气降尘、污泥施用及污水灌溉等的污染,污染元素的化学行为和生态效应的复杂性,及对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危害性,成为近年来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Lee等[5]认为,城郊菜地施用的农家肥,可能由于一些饲料添加剂而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从而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农产品质量,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Fa等[6]对英格兰及威尔士农业土壤进行研究时就发现大气沉降是农业土壤中重金属输入的重要原因,环境变化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有显著影响,从而造成城郊土壤重金属污染及一系列后果。田秀红[7]从我国城郊蔬菜地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蔬菜地重金属污染成因及防控措施等方面概述了城郊蔬菜地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展蔬菜地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经验借鉴。

 

Zhang等[8]对杭州城郊地区的82个测点研究表明,在公共及私人绿化区内,Cd、Cr、Cu、Pb和Zn的重金属含量均在规定的合理范围之内。在金融和工业区,这几种元素的含量则明显超过规定浓度,可以认为城郊环境布局对城郊土壤中的重金属分布起到很大的作用。

 

Li等[9]对贵阳城郊土壤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与不同地区的土壤条件有关系,并随之变化。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贵阳城郊农业区的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量相对高一些。谢小进等[10]对上海城郊各区城市化进程与城郊农用土壤重金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重金属在各区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累积,累积程度排序为Zn>Cu>Cr>Pb;Cu、Zn单因子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等3项指标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均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胡文等[11]报道北京城郊凉水河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均高于北京地区的土壤背景值,特别是Cu和Pb分别达到北京市土壤环境背景值的3.47倍和4.53倍,凉水河污灌区土壤已经发生明显的重金属累积。姚春霞等[12]对上海浦东新区非污灌区和污灌区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分析表明,非污灌蔬菜园土壤的重金属评价结果均为优良,污灌区9个土壤样品中33%为中污染,67%为重污染。Zhang等[13]研究表明,城郊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能力可以通过4种矿质元素的化学含量来评价,重金属在土壤和渗滤液中重金属的浓度可以确定其含量,矿物材料的应用减少了城郊土壤中可交换的Pb和Cu. 一部分矿物材料在城郊土壤中的应用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抑制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张福金等[14]对内蒙古城郊菜地重金属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Hg、Cd、 Cr、Cu、Ni超过背景值,且以Hg、Cr、Ni尤为明显,污染水平从轻到重度污染。

 

As、Pb、Zn的含量有所下降,并以Zn最为强烈表现亏缺。李瑞平等[15]研究表明,泰安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现象比较明显,Hg、Ni、Cu的最大值均超过了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潜在生态风险评估为Cr、Zn、Ni、Pb 4种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低危害水平,Cd、Cu、Hg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师荣光等[16]研究显示,研究区农田降雨径流中Cr、Ni、 Cd、Zn等4项重金属含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混合加权评价结果显示,武清、东丽、静海和津南4个区县农田土壤重金属浓度偏高。何震[17]分析了南充市郊蔬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并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多数蔬菜地未受到污染,属于清洁安全,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受到污染,从综合污染指数看,部分超过了3级水平,处于轻污染。

 

卢碧林等[18]对荆州城郊蔬菜基地土壤农药残留污染分析,表明所有取样点土壤都检测出了农药的残留,存在地区差异。其中有机氯类农药在土壤中仍有残留,HCH的残留检测结果低于国家标准。而DDT的残留量则高于国家二级检出限,并且有机磷存在超标现象。

 

谷德敏[19]研究表明,通过引入有益生物或土壤动物吸收重金属污染物,从而消除污染,如种植非转基因植物中国蜈蚣草,可以去除土壤中的As;种植转基因芥菜,可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Se;引入土壤动物蚯蚓,可以很好地提高土壤自净能力和土壤肥力。

 

1.2城郊农业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随着农村的城镇化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城郊土地越来越多的被开发为住宅用地和工厂厂房,城郊土地变得寸土寸金。人们都在最大程度上攫取城郊土地的价值,因此,除被建筑开发外城郊土地利用方式主要集中在大棚蔬菜和果园苗圃等经济作物。通过对城郊土壤养分分析,城郊土壤中氮磷钾含量均显著高于非城郊土壤,主要由于菜地果园等施肥量要远高于大田土壤作物。因此,城郊土壤养分流失风险极大,对地下水构成潜在的巨大威胁。

 

城郊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一直是土壤有机质研究的热点。如皋市城郊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982-1997年增长较快,在1997-2002年增速变缓。而海伦市城郊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981-2000年下降较多,而在2000-2008年下降幅度减小。北京大兴区农田 土 壤 有 机 质 含 量 在1981-2000年 增 长,而 在2000-2006年下降[20-22].

 

Wei等[23]在对城郊农业区各元素的研究中,各监测点全年硝态氮输出较稳定,均小于2mg/L,春季的硝态氮输出浓度略高于其它3季。杨峰等 [24]对金脱河流域进行研究表明,流域径流氮素污染严重,其全氮、铵态氮输出浓度呈明显季节变化,为冬季>春季>夏、秋季,而硝态氮的输出浓度的季节差异较小。流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对硝态氮的输出浓度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林地、水面表现为源作用,水田、旱地、居民地为汇作用。叶花等[25] 对京郊典型农田土壤易流失氮素组分及含量特征与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菜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矿质氮等指标远高于大田土壤,且有明显的酸化现象。各种氮素组分及其含量,菜地土壤远高于大田土壤,且随着蔬菜种植时间的延长差异扩大。

 

刘子国等[26]研究了武汉市郊区典型利用方式下土壤磷素形态剂含量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磷为56.0mg/kg可作为郊区土壤磷素流失的临界值,超过该临界值的土样有34.9%,其中93.3%采自蔬菜地,表明各利用方式下蔬菜地土壤磷素流失风险最高。

 

Zhu等[27]研究发现小流域往往是一些河流、湖泊、水库的源头,流域内农村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径流中携带的富营养物质会造成下游水体水质恶化,从而造成城郊农业的土壤污染。

 

1.3城郊农业土地利用研究进展城郊土壤的研究以及城郊农业的发展,都依托于城郊区域的土地。土地承载着一切发展的因素,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郊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对城郊农业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研究,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的效益,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王伟[28]对山东省城郊耕地进行研究,在1997-2010年的规划期内,山东省下达给济南市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7 793hm2,耕地减少量为9 393hm2,耕地补充量为10 060hm2,虽然耕地总量增大于减,但耕地比例仍在不断下降。罗培等[29]研究表明,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斑块面积均有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和破碎度增加,优势度降低,典型城郊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方法对具有相同区位条件的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刘兴元等 [3]

 

对兰州市城郊农业进行研究,得出城郊农业、远郊农业、灌溉农业和旱地农业、林业和草地畜牧业并存。

 

总体上土地的利用率低,旱地比例高,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

 

1.4城郊农业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郊日益已成为蔬菜、水果、花卉等的集中供应产地,城郊农业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和转型,二、三产业成为城郊农业的支柱产业,原始生产功能在逐渐淡化,生态服务和休闲旅游等新型功能的需求日趋突出。

 

城郊农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个农业的发展全局具有重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于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目标、道路和战略性发展部署规划都成为近几年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刘兴元等[30]指出城郊农业将以“菜篮子”工程为主,向生态农业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二元种植结构,使生态系统由结构性破坏到功能性紊乱演变的方向发展,影响了兰州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

 

Zhao[31]研究表明北京城郊农业区的农民非农化过程整体处于平稳乃至减少的阶段。区域总体的非农化快于产业化,产业化略快于城市化,后二者都跟不上农民非农化进程,从而造成农村发展的相对缓慢。张朝琼等[32]对贵阳市花溪区10年城郊农业生态系统的能值投入与产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溪区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阶段,系统能值投入水平和转化效率不高,随着工业辅助能值投入增加,农业生态系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王显安等 [33]对安康月河川道城郊农业进行调查,提出了该地区城郊农业持续发展思路和对策,培育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以及经营机制和科技的突破创新。樊光军[34]对湟中城郊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立足特色优势,发展规模农业;依托区域优势,发展城郊农业;结合品牌创建,发展品牌农业等发展思路和措施。胡锡凤[35]总结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农业的发展形式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国情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宋志军等[36]对北京城郊农业区多功能演变的空间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由近郊平原区到远郊山区可分成2种演化模式:一是由现代都市型农业向传统农业推移的模式;二是呈扇形推移的农业演化模式。宋志军等[37]以北京市为例,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基础上的现代城郊农业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李洪庆等[38]采取类比法评价了北京市城郊农业的功能特征,估算其总经济价值量约为1 100亿元,并提出了北京市城郊农业发展模式应以生产服务为基础,生态保育为重点,景观文化为特色,探讨了京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2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扩张,传统的城郊农业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城市的城乡一体化布局和功能互补需求。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城乡一体化、城郊用地逐渐被城市建设用地挤占等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城郊农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包括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风险控制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竞争的良性发展问题。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且高新技术不断应用到城郊农业的发展中,我国城郊农业将实现高科技术的产业化,具有环境保育功能的农业模式多样化和农业生产特色区域的先进化。

 

综合国内城郊农业研究进展和相关分析,课题组走访了河北省石家庄市、保定市等地城郊地区,总结了该地区城郊农业的特点:首先,由传统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的生态和社会功能转化。石家庄城郊越来越多的出现了集观光采摘、休闲娱乐一体的综合性采摘园,如薰衣草庄园、农耕时代、紫藤庄园等,有的大型园区还具有科普教育功能。其次,由高耗高污染农业向低碳环保型转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一些蔬菜种植基地在农业生产中采用先进的生物和信息技术大大降低了化肥和农药的用量。一些畜禽养殖基地采用新技术将粪便无害化处理,使生态环境得到了保障。最后,城郊地区存在经济建设和农业用地、环境保护和过度消耗等的矛盾。调查时发现近郊区土地很多被开发成建筑用地,农用地面积越来越少,农民工的数量越来越多。

第11篇

关键词:低碳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24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0203

1 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希望以最少的碳排放量,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低碳经济概念及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低碳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效益的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其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有限资源,改善农村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1]。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温室效应的严重影响。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控制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探寻减排办法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

2 农业生产与温室气体排放

2.1 农业生产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之一

人类活动尤其是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已引起各类生态系统显著变化,如毁林开荒、放牧、种植经济收益高的作物、弃牧毁草开垦、草场退化、农田侵蚀性退化、土地沙化等森林和草场破坏所引起的大气CO2浓度变化是双向性的:一方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固定CO2的数量减少;另一方面,被毁坏林木、草原通过燃烧或腐解而释放到大气中的CO2数量增加。

土地利用变化是目前大气中碳含量增加的第2大来源,其作用仅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土地利用变化每年向大气中排放1.6pgC/年,约占人类活动总排放量的20%。长期以来大量自然生态系统向人工生态系统转换,增加了大气中CO2的含量。施肥不当会加剧温室效应。向土壤中施用石灰能够降低土壤的酸性,促进作物生长,但是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的溶解和释放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CO2。尿素施用过程中碳素的易挥发性也导致大量CO2的损失。因此施用石灰和尿素也成为CO2的排放源。 由此可见,在全球变暖过程中农业生产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减少农业的温室效应是应该充分重视的问题。

2.2 气温升高威胁农业生产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气候变化使得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幅度增大。气温升高导致很多极端气候灾害的出现,致使海水变暖和膨胀,不利于沿海滩涂的农业开发,同时也将增加盐渍土地范围。台风、风暴潮、暴雨等造成的危害也使农业结构、农业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产生了变化,加剧了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气候变暖,降水减少,使农业需水量加大,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为适应生产条件的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

3 南通低碳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侵蚀严重

目前,由于工业化扩张等原因,南通市优质耕地的损失尤为严重,同时耕地质量面临环境恶化问题的严峻挑战。南通市农业土壤中HCH、DDT的残留水平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这2年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检出率仍相当高[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滞后,污染治理力度小,难度大。农业生产中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

3.2 农业的水环境问题

目前,农业的水环境状况十分严峻,灌溉水污染严重,且呈逐渐加剧趋势。近年来监测结果显示,南通市通扬运河、如海河、焦港河、新通扬运河符合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通昌运河、九好港河、通启运河、如泰运河符合地表水W类水质标准;拼茶运河符合地表水V类水质标准。由于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为、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相对于土壤和空气的污染要严重[3]。

3.3 农业废弃物的污染

南通市近年来养殖业不断发展壮大,由于畜禽粪便运输困难,施用麻烦,又没有化肥的速效作用,在农业生产中受到冷落,因此大量畜禽粪便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些畜禽粪便携带大量的大肠杆菌、寄生虫卵以及病原微生物进入江河湖泊或地下水,不仅污染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而且导致水体和大气的污染。农膜的推广和大面积使用,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膜在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残膜严重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抑制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致使作物减产。

3.4 生活污水、垃圾和工业废弃物的污染

生活污水中主要是洗衣粉和洗涤剂的磷负荷贡献率。农村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垃圾,由于没有集中处理更谈不上利用,露天堆放,其渗滤液污染了地下水和地表水,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随着南通市各类企业的快速发展,三废排放量日益增加。除了传统的航运、造船等工业发展迅速外,造纸、印染、化工等高耗水工业也沿水系密布,尤其在长江和较大河流沿岸,高污染企业组成的工业区沿江排列,水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严重影响农村生产。工业废气除了直接影响作物生长之外,其引发的酸雨对土壤的影响更大,使得土壤的宜种性变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经处理未达标便排入水系,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工业废渣受雨水冲刷进入土壤耕作层,也影响作物的生长,加剧对农业环境的破坏。

3.5 秸秆资源利用率低,焚烧现象普遍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资源。对其合理利用,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反,对其不利用或不合理利用,则会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如污染农业环境、降低生产效益等。据环保部门监测,在夏、秋两季秸秆焚烧比较集中和严重的地区,大气中的CO2, CO和氮氧化物的浓度为平时的3~5倍,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3.6 农村沼气等新能源建设发展不平衡

南通市沼气建设发展很不平衡,部分县、市、区尚没有开展沼气建设;对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沼气工程建设、生物质固化成型、生物液体燃料、太阳能利用等投入有限;沼气建后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严重滞后;沼气技术的科研和教育落后。

4 发展低碳农业的具体措施

4.1 垄作免耕技术

过度耕作使土壤中的C素释放,是农业排放C的主要途径。垄作免耕可以从很多方面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摒弃传统的犁铧翻耕的耕作方式而采用免耕,可以保存土壤中的碳含量,有利于土壤对碳的固定,相应减少CO2的排放。免耕对环境的有益之处还包括,免耕可以保持水土,改善地表水水质,减少沙尘的发生,提高生物多样性。

4.2 灌溉节水技术

(1)进行土地平整和条田建设,平整度较好的土地比较差的土地平均节水10%~20%,这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基本条件。

(2)高度重视农艺节水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周期,需求饱和度进行适时、适量供水,实现节水、增产和增效,打破部分农民只要有水就浇,浇的越多越好的片面认识。此外,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农业技术,较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大大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4.3 施肥技术

农业施肥不但会通过影响地上植被的生物量来影响土壤碳源的供应量,而且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决定土壤呼吸强度。通过对土壤增施有机肥,减缓土壤有机质腐烂,缩短有机粪肥的田间暴露时间,减少土地耕作活动,改善土壤水分管理。可以减少CO2向大气的排放量。

4.4 病虫害防治技术

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害作用,全面普及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积极推广农药增效剂和农药替代品,加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以恢复和保持农田生态平衡,达到控害、保产、保益、保环境、保安全、增效益的目的。

4.5 畜禽健康养殖技术

畜禽养殖不仅排放大量废水,还是导致全球变暖的6种温室气体中的CO2、N2O和CH4的主要来源。要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标准,畜禽养殖业通过改变养殖方式,对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与肥料化利用等措施,为本地区适应气候变化及降低气候变化影响作出贡献。在进行畜禽养殖场改造时,提倡推广干法清粪工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降低粪便流失率。建设固体粪便有机肥厂,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采用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固体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制成有机肥,反哺生态农业,生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4.6 沼气工程节能减排技术

农村沼气工程的实施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农村沼气工程不但能解决农村燃料能源问题,节约大量薪柴、煤炭资源,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沼渣还可作为有机肥在农田中施用,作为一种高效有机肥,沼渣不但能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能有效杀灭害虫和病菌,效果比专用叶面肥还要好。同时,农村利用沼气除了省柴、省煤、省电、省时之外,还能减少烟雾和粪便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另外,使用沼气还可以节省农民对能源和肥料等的支出,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4.7 秸秆资源化利用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平均含硫量只有0.38%,约为煤的33%,而热值则达标准煤的50%。在南通市农村,多数秸秆仍是被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就作物残留物的管理方式而言,焚烧秸秆不仅直接释放碳,还加快土壤有机碳的分解损失;而秸秆还田则可以缓解土壤有机碳的下降。减少农田CO2排放的最直接有效措施是提高地面秸秆还田的比例。此外,在治理污染、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秸秆饲用、秸秆发电、秸秆碳化等是继秸秆还田处理后,适合高效资源化利用方式。

5 发展低碳农业的政策建议

5.1 大力宣传,总体规划

低碳农业,对于许多人来讲,特别是农民,可能是闻所未闻。因此,必须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培训、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提高全面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制定总体规划,一是将低碳农业纳入南通农业生产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农业技术研发纳入科技计划之中。三是制定农业能源发展规划,实现农业生产由高碳向低碳转型。

5.2 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开展减排技术示范模式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积极推广应用垄作免耕技术、施肥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土地利用技术、绿肥种植技术、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等各种节能减排技术,从而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5.3 调整能源结构,转变农村能源服务思维

目前南通市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的问题与潜力重视程度不够,进展相对缓慢。主要表现在种植业能源浪费严重,养殖业污染治理空间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刚刚起步等。因此,必须调整能源结构,积极转变农村能源服务的思维,形成开源、替代、减排、增收,低碳化的农业能源服务体系。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太阳能、风能、水电、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质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例。

5.4 制定相关政策,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当前,低碳农业发展急需制定有机肥补贴、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与奖励办法,出台化肥农药税的财政政策等,同时完善农业固碳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农业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鼓励发展循环农业和生物质经济等,提高农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

6 结语

低碳农业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是一种绿色模式[4]。而这种全新的模式所带动的则是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全新的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农业经济,这将是农业发展模式的重大创新。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低碳农业建设,降低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缓解能源结构矛盾,有助于优化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推动我市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 昀.低碳农业经济略论[J].中国农业信息,2008(8):75~76.

[2] 吴晓丽,许 泉,王 进,等.江苏南通常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5):7~9.

第12篇

一、生态庄园经济形成中的政府引导 

左权县是典型的革命老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县人均耕地仅1.3亩,且土地贫瘠,农作物产量很低,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再加上山沟交错,人口分散,城镇化建设困难重重。2001年,左权县以移民搬迁的方式推进城镇化,由于政府过分追求建设效率,注重搬迁数量而忽视质量,造成了村庄的空壳化现象,导致县域经济效率低下。2005年,为挽救城镇化建设的危机,左权县政府依托当地闲置资源,采取企业进驻、政策扶持和资金引入等方式对各类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综合开发,科学引导生态庄园经济的形成。 

(一)引导“空壳村”的资源整合。2001年到2005年,通过县乡两级政府的协同推进,全县共移民6300余户,累计搬迁移民3.5万人,全县由此形成的“空壳村”(行政村和自然村)多达316个,村庄内部的公共资源大都闲置甚至毁坏。200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为了最大限度地纠正市场缺陷、弥补农村损失,提出了发展生态庄园经济的想法,并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空壳村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整合起来发挥作用。 

1.引导“空壳村”的土地资源流转。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空壳村”的土地撂荒现象非常严重,据估算,全县适宜开发的面积达46万亩,其中耕地8万亩,宜林荒山荒坡荒滩荒沟加上闲置的农村宅基地38万亩,土地流转与集中成了形成生态庄园经济的关键因素。为了引导土地资源的流转,左权县政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干部入户走访等形式让群众深入了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并指导乡镇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灵活制定土地流转的程序和要求,确定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范围、形式等具体内容。同时监督土地流转的全过程,并对其间暴露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机制,以确保土地流转的顺利开展。 

2.引导“空壳村”的农业劳动力实现身份转换。政府在生态庄园经济开发中创新入股方式,为农民的林权、土地、畜禽等入股创造条件。例如,在林权改革中,政府制定了均山均股、确权到户的倾斜政策,鼓励农民入股分红。与此同时,生态庄园的开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二次就业的机会,农民变成了生态庄园的“工人”,就地实现了身份转换。 

(二)引导企业发展庄园经济。按照政企关系理论,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应当按照市场规律从事经营活动,政府不应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但企业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适度引导和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在生态庄园经济开发的过程中,企业负责主要的经营活动,政府对企业运行提供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1.引导企业家参与庄园经济。左权县政府通过经济上给补助、政治上给待遇等方式,引导企业家“上山下乡”,最大限度地聚合人力资源发展生态庄园经济。政府为从事生态庄园开发的企业家提供启动资金贷款,对引入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精设备的企业给予经济奖励,让企业家通过列席县级经济工作会议等方式参与县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并通过引导企业家介入的方式实现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2.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庄园经济。对于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企业转型压力大的左权县来说,投资开发生态庄园是利用煤炭资源利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左权县政府制定煤企转型发展的扶持政策,在土地整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种子和农药以及农业机械等方面提供适当补贴,鼓励从事煤炭行业的民营企业家投资生态庄园经济,实现资本转移。截至2014年底,左权县的23位煤炭企业主投资近6亿元,建成了31个生态庄园。 

3.引导现代生产要素向庄园经济集聚。企业家的积极参与,不仅为生态庄园带来了资本,还带来了理念、科技、管理、营销等现代生产要素。左权县政府通过现代生产要素与农村土地、人力的联姻,既实现了现代生产要素的充分整合,又发挥了最大的集聚效应。并通过现代生产要素与市场形势、团队创意、营销理念的有机结合,使生态庄园开发新生出休闲度假、市场开拓、综合开发等多种经济类型,形成了集种、养、加、游、购、娱为一体的产业链,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