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09:58: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药理学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是对课程思政的科学概括和集中阐述。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新工科”专业课教学中,能增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热爱度,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新工科”专业课教师所需要思考的问题[2-3]。
课题组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在常熟理工学院工科生物制药专业必修课药理学课程中,进行了初步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和实践,期望为“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药理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药理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药理学主要内容具有多学科基础理论相互交叉、相互支撑的特点,核心任务是保障药物的安全、有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形成对医药文化、职业价值的认同感,树立“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责任感,以及“是药三分毒”的药物使用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4]。
2药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和有机融入
课题组在查阅文献、深入一线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挖掘、整理思想政治教育点,确定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的基本路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旨在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2.1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中,结合药物的发展历程将科学家的故事导入课程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科学自信。如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药物文献之一;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为人类抗击疟疾做出突出贡献等。用这些案例激励学生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着力提升科研原创能力,未来在科技创新上不断突破。
2.2社会责任
以“辛伐他汀与伊曲酮康唑合用导致横纹肌溶解致人死亡”“抗生素滥用滋生超级细菌”等案例,激励学生增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社会责任感,只有不断学习相关领域研究进展和学科前沿,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才能在实践中尽可能地减少药物对患者的伤害。
2.3法制观念
结合“”史料和关于的宣传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明白吗啡等特殊药品具有双重性,正确合理使用能解除患者的疼痛,但如果管理或使用不当,药品将变为。结合现代药品、的发展态势,呼吁广大学生提高对的警惕性,洁身自爱,远离。
2.4科学素养
以弗莱明发现革命性药物青霉素的例子,教育学生任何重大发现都是必然的偶然,这种偶然只留给有心人,唯有努力付出,才会有回报。用英国药学家亨奇和肯德尔发现糖皮质激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而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启发学生大胆创新,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追求探索的精神。
2.5团队合作
以抗幽门螺杆菌药三联法或四联法使用杀灭幽门螺杆菌、头孢羟氨苄与藿香正气水合用导致双硫仑样反应、瑞格列奈与克拉霉素联用导致低血糖等例子,引导学生提升大局意识,培育协同作用、团队合作精神,尽量做到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统一。
2.6关爱生命
在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实验动物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应当对其有着敬畏的态度和感恩之心,善待动物,不虐待动物。将平等、尊重、关爱的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到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使学生敬畏生命、学会感恩。
3药理学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的具体措施
3.1提升课程组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课题组教师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教学经验,但思政教学理念的积累不够,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内容引入的过渡显得生硬晦涩。课题组教师要积极参加课程思政培训与交流,开阔视野,转变思想,强化“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理念和意识;积极争取教改项目来支撑课程思政教育,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水平,使药理学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通过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3.2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的顶层设计
课题组在进行教学大纲设计时,对照专业培养计划的相关毕业要求,修订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挖掘梳理教学内容中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有重点地精选一些教学内容,通过典型案例素材分析,合理整合课程理论和相关教育主题,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成效最大化。
3.3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改变原来的填鸭式教学,创新授课形式,利用云班课、云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课前,教师融合思政元素的热点案例视频、外延知识链接等教学资源,内容更丰富、更生动形象,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寻找素材,加深对课程中思政元素的理解。课中,教师通过头脑风暴、轻直播/讨论、课堂表现等活动环节,在专业内容的背景交流中,结合相关典型案例进行思政教育的导入,教学互动更便捷、更灵活。课后,通过习题、考核和调查问卷,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掌握更直观,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4药理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成效
课题组对生物制药专业2018级本科生进行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网络问卷调查,92的学生认为药理学课程思政线上资源比较好,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90的学生认为药理学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使他们收获甚多。将课程思政引入药理学课程,达到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的,丰富了药理学的教学内容,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了良好的学习风貌,提升了教学效果,并且推动了一部分同学的课外延伸学习。
5结语
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思政教育,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必须同频共振,这是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素质的良好教学形式,是新形势下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育人过程的重要途径。课题组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还未完全成熟,在今后的实践探索中,将进一步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框架,并完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切实提高课程思政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张杰,邹洪涛.新工科核心素养培养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J].教育教学论坛,2019(8):60-62.
[3]李凤.给课程树魂: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43-46.
关键词 分子药理学;课程建设;研究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141-02
Teaching Reform and Experience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 Courses//XU Lipeng, ZHOU Sigui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 it can make students better grasp the basic theory of molecular pharmacology and cultivate the spirit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capacity, stimulate their interest, curiosity and sense of innovation. It provides a good future, solid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for them to carry out research work.
Key words molecular pharmacology; course construction; graduate education
1 前言
分子药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从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角度去阐明药物作用及其机制,它属于“药理学”范畴,是现代药理学的根本或基石[1]。分子药理学是医学、药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重要学位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由于药理学的药物作用机制是研究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分子药理学可以渗透到药理学的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除了具备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需具备扎实的分子药理学知识。
分子药理学课程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分子药理学课程是切实关系到每个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对分子药理学课程教学进行探索和改进,以期有所侧重并突出专业特色。然而,分子药理学教学在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机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缺乏经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提高和完善,以便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素质。
2 分子药理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在分子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紧密结合国外的优秀原版教材内容,遵循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强调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研究生自主型、创造性学习的模式,培养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具有获取前沿信息和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精神,使其思维活跃、创新开拓、知识面广,并具有自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具有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他们将成为为我国或人类医药学发展做出贡献的研究者和创新者。
3 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
研究生的特点是专业理论基础较好、自学能力强以及思维活跃[2]。因此,充分考虑研究生的这些特点,对“分子药理学”课程的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分子药理学教材的组织 在分子药理学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中,分子药理学教材的组织也是必不可少的。分子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与传统药理学有所区别,它主要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分子水平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分子药理学》其学科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达到了“分子水平”,且又属于“药理学”范畴,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也贯穿其中;编排上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章,教学内容覆盖到分子药理学的各个主要分支;同时还适合于作为教材,即概念清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具有教学的实用性。
课堂讲授与PBL讨论式教学相辅 本着以培养研究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研究能力为目的,在教学中采用PBL讨论式授课方式、发现研究热点的文献报告式的授课方法,介绍课程内容中相关理论的形成过程,引导并启发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3]。在课程讲授时,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板书,合理应用CAI课件,将重要内容制作成形象的Flas或引入相应的视频资料,将药物作用分子机制的抽象理论内容展示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授课质量。
授课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的同时,指定一些讨论主题让学生去选取。鼓励学生针对自己选定的问题,进行广泛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认真思考后并制作多媒体课件,结合文献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相互讨论,减少学生的距离感,使学生能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遇到分析问题有偏差时,不能马上否定,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对此问题的不同看法,然后从多角度分析问题,使课堂的讨论向纵深发展。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理解、归纳和总结,理清并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让他们从内心认真对待专业学位课程的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主题讲座拓宽视野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分子药理学课程安排了专题讲座:
1)药物受体讲座,从受体概念到受体的发展,展示人类通过各种实验揭示药物从受体向分子水平的作用历程,并介绍其相关技术,如放射受体结合实验和环化酶活性测定实验,使学生掌握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技术;
2)膜片钳技术和蛋白质组学在分子药理学中的应用讲座;
3)通过分子药理学进展讲座,让学生充分了解分子药理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及学科前沿,让学生展望最新的分子药理学发展。
加强实践性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重点促进学生对具体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4]。分子药理学课程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面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分子药理学的实验课程,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的认真和严谨,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
为了让更多学生参加分子药理学的实验技术训练,准备成立分子药理学课程兴趣小组。课程小组成员可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进行实验药品准备、实验操作等环节,并参加教师的科研活动。通过实践课程,不仅能使研究生熟练掌握本学科领域先进的实验技术方法,提高所学技术的应用能力,也将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实验准备、实验技术操作到实验结果分析,都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培养他们独立的科研思维和研究能力,为今后进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和扎实的专业基础。
建立合理考核,报告和论文相结合 考核方式是涉及到课程质量的重要内容,应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根据不同考核指标来确定不同形式的考核。分子药理学课程成绩可以从课堂表现、文献讨论及课程论文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其中,研究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和质量都计入成绩(占总成绩的25%),以此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科研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专题讨论和课程论文分别占总成绩的25%和50%。专题讨论的考核是通过学生对文献的理解程度及核心内容的掌握来进行;同时,把学生进行的专题汇报纳入成绩考核部分;要求学生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撰写本专业相关综述。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多方面的潜能,认识自我,促进学生能力的持续发展。
4 结语
分子药理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单纯在于讲授其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灵活运用自己学科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教育水平和培养质量,培养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荫昌.现代分子药理学及其实际意义[J].中国药理学通报,1987,3(4):193-196.
[2]张红胜,吴同超,桑伟伟,等.研究生分子药理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0):
40-41.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分析;改革设想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034-01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逐渐发展,社会对于医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药理学》作为高职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也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注重理论的理解和巩固,忽视了与临床相关知识的联系,使得学生创新能力,实际运用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欠缺。为了适应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护理学人才,我们对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进行探讨和研究。
1 药理学在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定位和重要性
在高职护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教育中,药理学对学生未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因为职业教育需要培养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三个方面的能力。而药理学作为高职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不仅仅只是一门基础课,还是一门专业课程。因为它既要要求学生掌握药物的适用范围,给药方法,给药途径,药物配伍禁忌等药理学的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药物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检测、观察、处理等护理宣教方面的技能。
2 目前高职专业药理学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药理学》教材方面的问题。 现在使用的教材的结构体系和内容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现用教材设置主要是针对医疗方面。总体上来说是从药效学,药动学开始,各章节相对独立,缺乏联系性。每个章节重点知识也是讲临床治疗方面的比如药物的代谢动力学,药物作用机制,适用范围等理论化的知识。而作为护理专业需要的药物监测,不良反应的报告、处理,用药护理注意事项等相对不够突出。
2.2 《药理学》教学方面的问题。 药理学在教学中主要存在“定位模糊”这个问题。因为药理学属于基础学科,所以在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单纯的理论化学习,从而导致和岗位脱轨,和临床脱轨。具体表现在讲解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作用及机理偏多,偏深,而对于药物不良反应及监测,临床用药咨询,健康教育等方面偏少。
3 高职护理专业药理学改革设想
3.1 明确课程定位,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首先要认识到药理学对于护理专业不仅仅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专业课程。它为后续课程和临床工作提供大量的和药物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药理学的目标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知识目标:对于护理专业来说,需要了解药理学的基本的理论,熟悉常用的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注意事项。第二,能力目标:能够观察药物的疗效和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对临床上一些常见药物进行知识咨询、健康教育;能了解临床上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能够准确快速的换算药物的剂量。第三,素质目标:具有爱岗敬业、救死扶伤、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3.2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理论课教学: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革。可以将临床专业中经常采取的病例式教学引入药理学教学当中,使理论知识和临床联系更加紧密,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多采取引导式自学和启发式教学,既能够观察学生学习的情况,又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一方面减少一些单纯性的验证实验,增加一些和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关系密切实验,比如药物的剂量对药物的影响,静脉给药的速度对药物带来的影响等。另一方面,为了和实践教学更加贴近临床工作,可以增加学生的见习,让学生观察护理人员在药物的调配,发放以及记录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工作过程或者将教室搬入模拟病房,模拟药房,来模拟临床工作中对于药物的适用和观察。
【关键词】农业院校;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
为了顺应社会需求,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于2009年成立了药物制剂专业,《药理学》作为药物制剂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药理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改善药物质量、提高药物疗效、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并为探索细胞生理及病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是一门典型的多学科交叉学科,涉及化学、生物学、数学和其他学科。是一门联系各基础学科又服务于临床学科的综合性较强的桥梁学科,是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基础性环节,课程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高度关注[1],因此,药理学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2-4]。
本论文结合农业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同时,借鉴医药院校《药理学》课程的教授经验,从多个方面对药理学进行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以此适应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多样性的需求。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师资力量
纵观当前世界各国的高校,哈佛大学在顶尖领军人才方面应该是首屈一指,40位教师和38位学生获得过诺贝尔奖,以及包括7位美国总统在内的众多有着全球影响力的校友,让这所学校可以傲视全世界的大学。哈佛大学之所以能取得这样显赫的成就,离不开他们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成功机制,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学识渊博、不断创新的教师队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比如,教育部、科技部设立“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计划,目前正在筹划设立“国家特聘教授”、“长江学者首席教授”等顶级人才计划。
鉴于创新型人才队伍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在下大力气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出台各种人才计划来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结合我校药物制剂专业情况,为进一步增强药理学科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首先应该优化师资结构,同时,加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并且重视人才引进。
2、梳理教学内容,充实新的学科知识
药理学的课程知识构架复杂,涉及内容较多,对初学的学生而言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作为执教者应该将一些重点、难点内容进行梳理,让知识与知识之间能很好的衔接。同时,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药物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更新很快,要使学生掌握的药理学知识跟上临床治疗的需求,在药理学教学内容上应与时俱进地去掉古老、过时的临床不用或很少用的药物,而用进展快、有前途的并在临床上使用的多的药物。在教学中要推陈出新,不断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及时融入药理学领域的新思想、新思路和新的技术增长点。教学中适当增加一些新结构、新作用机理的药物,有些内容如果无法及时地反映到教材中,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而对于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药物也应及时补充。同时,药理学教学应在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到分子生物学领域去研究,对重要的代表性药物的作用,应从表观到微观。
3、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改进药理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药理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样化,如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比较归纳法教学,病例讨论法教学等,把各种各样方法引入教学,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多样化,如将传统的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必要的板书可以展示授课提纲和重点,使学生整堂课都可以看见;而多媒体教学把相关临床疾病治疗过程采用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就使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起来,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把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既增加课堂信息量和生动性,又保持课堂的整体性,从而有一个总体印象。
4、结合农业院校特点,组织编写新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紧密结合临床,并结合农业院校特点,缩小教材与临床用药的差距[5],由于新的药物不断出现,新理论的不断形成,停留在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上是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因此,药理学教师每年应收集典型用药病例,充实课堂讲授的内容。同时,应不定期的请临床医生以讲座形式参与药理学教学。
5、改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药理学实验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亦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首先,仪器设备应集中并充实到教学一线,其次,实验教学中,需要将实验课重新调整与设计,删减不必要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型实验,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训练,加大实验的高新技术含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6]。
6、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确保药理学教学质量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建立一套与之相配套的规范而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如听课制度、评分与效益结合制度、公开课讲授制度、开展师生座谈、、教师基本功大赛和教师讲课大赛等,完善教学授课计划的内容,进一步加强药理学课程建设,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意识。
7、改革考试方法,更好地评价学生学习能力
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我们在实践中应逐渐形成新的考试方法。针对理论课,考试形式主要包括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回答表现、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口试成绩、实验成绩等,最终评定成绩由平时成绩(含作业、课堂表现、出勤率,实验报告,占4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60%)两部分组成。
总之,农业院校药理学教学改革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等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促学生,以学生促教师,使学生更能适应社会需求,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朱礼龙.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9(10):72-74.
[2]徐刚.发展是药理学教学内容改革的立足点[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0,23(1):37.
[3]韦翠萍.深化药理学改革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中等医学教育,2000,18(11):52-53.
[4]李梅.新形势下的药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26 (1):51-52.
【关键词】高职 药理学课程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递质 受体 药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62-02
药理学是药学、护理学、医学生物技术、医药市场营销等高职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一门连接基础与临床、药学与医学、药学与生物学的桥梁学科。根据药物的作用部位,药理学一般分总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理、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循环系统药理、内脏系统药理、内分泌系统药理、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这7个板块进行讲授。该课程涉及的药名复杂拗口,药物作用机制抽象难懂,且需要以扎实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同时,高职学生对该门课程涉及的内外妇儿等临床专业知识了解甚少,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觉内容抽象、枯燥、烦琐,学习兴趣不高。
按照当前主流高职药理学教材的章节排序,“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是总论后第一个各论板块。该板块是总论《药物效应动力学》所讲述的受体理论的实际应用,涉及多种受体、递质、药物,历届学生常反映此内容很难掌握。而作为第一个板块的传出神经系统药理若未能较好掌握,将会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整体学习兴趣,降低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后续课程的教学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清晰地讲授作为对传出神经系统板块提纲挈领的“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可使高职学生提高对传出神经系统药理的学习兴趣,并准确地掌握这个板块以至整门课的内容。笔者对“传出神经系统药理”章节的授课经验及体会进行总结,以期为高职学生学好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提供参考。
一、高职药理学课程“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论”教学现状分析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论”章节的讲授内容包括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递质与受体,以及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方式与分类。要求掌握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机制)及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熟悉传出神经的受体:胆碱能受体(M、N)、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α、β)的分布与效应;了解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的合成、释放和代谢。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高职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相对欠缺。若授课过程中仅按照课本编排顺序逐条逐页机械地进行讲授,他们将无法找到知识之间横向纵向的联系,且无法与已学过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建立联系,不利于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从因材施教的角度而言,对高职学生的授课更应该注重知识的重组与梳理,便于其进行系统的学习。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论”教学改进措施
桂林医学院高职类专业药理学课程采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第2版、“十二五”规划教材《药理学》(罗跃娥主编)。笔者结合对“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论”章节的授课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进措施。
(一)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解剖学、生理学知识讲授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在学习药理学课程之前,学生学过解剖学、生理学课程,并分别在这两门课程学过神经系统的解剖及其功能。在此基础上,先引导学生回顾神经系统的解剖: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与外周神经,本章节涉及的传出神经由自主神经与运动神经构成,属外周神经的一部分。自主神经又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因在神经节要交换神经元才到达效应器,因此有节前纤维与节后纤维之分;且自主神经支配的效应器如心脏、腺体的活动不受意识所控制。体内大多数器官由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但两者通常产生相反作用,即生理性拮抗:机体在紧张、应激的状态下主要由交感神经支配,在安静、休息的状态下主要由交感神经支配。如机体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心跳加快,血管收缩,瞳孔扩大,支气管平滑肌扩张以利于更多的氧气进入到体内;机体在安静和放松时,对外界的反应下降,进行休整和积蓄能量,表现为血管舒张、瞳孔缩小等。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内脏的支配表现为协调一致。对上述知识的回顾,有助于学生对本章节学习的内容进行知识的铺垫。
(二)建立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与上述知识的联系,讲授传出神经系统主要递质与受体。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论”章节中,教材引入了传出神经系统递质及其受体的内容。传出神经系统主要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兴奋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称为胆碱能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神经的称为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然而,历届学生大多都难以准确记住胆碱能神经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兴奋都分别会产生哪些生理学效应。虽然课本有明确的解释,但学生因难以找到规律从而依赖于死记硬背,且经常产生混淆。针对此种现象,可结合课本“全部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属于胆碱能神经”,即“副交感神经的节前、节后纤维属于胆碱能神经”,启发学生把胆碱能神经的兴奋效应转换为刚回顾过的副交感神经的效应,且上述效应均为乙酰胆碱的生理作用;并结合课本“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属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启发学生把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效应转换为刚回顾过的交感神经的效应,且上述效应均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然后,向学生解释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都属于第一信使,即内源性配体。它们在体内分别以乙酰辅酶A和酪氨酸作为原料合成,在机体暂不需要这些递质的情况下,乙酰胆碱可被胆碱酯酶水解而灭活;去甲肾上腺素等可被单胺氧化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水解而灭活。因此,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机体内脏活动的支配的协调统一,其实是通过对上述递质的合成与灭活的控制来实现的。
通过上述讲授,学生明白胆碱能神经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生理效应后,结合学生在药理学总论板块“药物效应动力学”一章学过的受体理论,重述配体在机体都有其受体的存在,自然地引入胆碱能受体与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这两类受体又有多种亚型,总的来讲,胆碱能受体分为M、N两大类,M受体激动的效应主要是副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如负性心脏作用(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传导减慢)、支气管收缩、消化功能亢进(胃肠蠕动加快)、利于大小便排出(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括约肌舒张)、瞳孔收缩等;位于神经节的N1受体激动的效应主要是使神经节兴奋,因神经节分为交感神经神经节与副交感神经神经节,所以N1受体兴奋的效应较复杂,取决于哪类神经节占优势;位于骨骼肌的N2受体激动的效应主要是使骨骼肌收缩。去甲肾上腺素分为α、β两大类,这两大类受体激动的效应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如α1亚型主要存在于皮肤、黏膜、内脏血管平滑肌,兴奋该受体引起上述平滑肌收缩,外周血管张力增大,血压升高;β1亚型主要存在于心脏及肾脏,引起正性心脏作用(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传导加快)以及肾素分泌,从而升高血压;β2受体主要存在于冠状动脉、骨骼肌血管,兴奋该受体引起上述血管舒张,并引起支气管舒张。
(三)从递质与受体的功能,引出调控传出神经系统功能的药物。药理学的重c是药物对疾病的调控。通过上述授课,学生掌握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受体及其生理效应后,教师首先向学生强调,在病理状态下,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在某些方面是失常的,如高血压时,可能伴随着外周血管阻力过高或心输出量过高的症状。因此,应用刚学过的上述知识,我们可以应用药物,通过控制对递质的合成或灭活,或者通过对相应受体的激活或拮抗,实现对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的调控。在讲授此知识点的过程中,再次引入受体学说中学过的受体激动剂、受体拮抗剂的概念,在需要兴奋或抑制机体的某些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时,就可以选用相应受体的激动剂或拮抗剂,因此本章节对后续的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的学习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在掌握好本章节讲授的胆碱能神经及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的生理效应的前提下,只要将药物的分类记清楚,代入本章节讲授的相应的受体激动或拮抗的效应,就可以推导出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有效避免“满堂灌”的课堂气氛以及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跃娥.药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颜光美.药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施天慧.基于思维导图的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设计[J].新课程研究,2016(10)
[4]孙竞.浅谈药理学教学改革――以《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为例[J].科技视界,2014(24)
[5]康传亮,沈莉.提高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APP的互联网+药理学高职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GXGZJG2016A024)
关键词:卓越医生;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20-02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促进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1]。2012年,宁夏医科大学被教育部和卫生部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之一。自2013年起,学校选拔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36名学生组成第一批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班”,本学期将进入大三,开始药理学课程的学习。
药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讲授的药物类型多,内容枯燥、抽象,并且教师授课学时数又非常有限,学生不易理解掌握。传统教学模式也曝露出诸多弊端,因此对于临床专业医学生药理学课程必须进行改革,以适用于国家对医学生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政策。本教学团队围绕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卓越人才培养模式[2],结合宁夏医科大学人才培养现状和药理学课程的特点,积极开展宁夏医科大学“卓越医生”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本科临床专业医学教育培养思路。
一、我校药理学教学基本情况
我校药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历史悠久,在全区同类课程中处于领先地位,并于1994年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批重点学科;2005年,药理学成为院级重点学科;2008年,《药理学》被评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和完善,药理学课程已经有了一套很成熟的体系,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和丰硕的成果。但是,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上仍然存在弊端:①教学大纲没有针对每个专业、不同学时药理学课程教学分别进行设置;②课堂上讲授的药物与临床上使用的药物有些脱节,临床上已广泛使用的新药和一线药在教学中未能反映出;③大部分教师上课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存在“赶时间、赶内容”、“满堂灌”的现象,不能充分引导学生变被动吸取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④教师临床经验不够,授课中与临床结合不紧密。
这些问题都造成了学生对药理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并缺乏主动探索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药理学的学科特点,建立既有趣味性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性教学方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这不仅从根本上优化了药理学的教学,而且有助于培养出有创新思维的卓越医学人才。
二、药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1.转变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课堂教学要由重教师传授向重学生参与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1)主体观念的改变――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3]。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方式沿用“满堂灌”的模式,课堂上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教师每堂课马不停蹄的讲授,学生缺乏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导致学生的实际用药能力很差,无法满足日后的工作需求。如果我们能转变这种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主动地学习,那么收到的效果将是学生对药理知识会有更加浓厚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2)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师资培训。教育的发展,教学水平的提高,既依赖于教学理念的更新,又依赖于教师队伍的运作[4]。教学的关键是师资,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医学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教师通过继续教育或者职后教育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跟上时代的步伐[5]。首先,可以定期安排教师进行临床实践,增加临床经验;其次,定期开展各种高层次的药理学讲座。例如,开展分子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和心血管药理学等知识讲座,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和医学视野,以此提升其教学水平,也可以多安排教师到国内外学习和进修。
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 241002
[摘要] 本文对不同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将各个专业药理学教学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同时提出完善药理学教学的方法,这样才能使专业培养特色更加突出,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创新,优化教学质量,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 不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药理学;构建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3(a)-0044-02
Construction of Pharmacology Teaching System of Different Medical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Based on the
LI Xianwei YANG Jieren *
Wangnan Medic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Wuhu 241002,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necessity of pharmacology of different medical professional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pecific content of various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 pharmacology teaching system in detail, at the same time method is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of pharmacology, so as to make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features more prominent,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theory and teaching practice,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quality.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basic skills, improve their thinking ability, analysis ability and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 Different medical professional;Personnel training;Pharmacology;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2012年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2012jyxm318);2013年皖南医学院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2013jyxm35)。
[通讯作者] 杨解人(1955-),女,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血管药理。
药理学主要研究的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规律,作为一个中间学科它将将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在医学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中药理学占有重要地位[1]。在进行药理学讲课过程中,应根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不同的药理学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及质量。
1构建不同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药理学是医学专业核心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临床防治疾病、合理用药中,药理学不仅提供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进行紧密关联;药理学不仅是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药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是高等医药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近些年来,我校办学规模不同扩大同时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使得药理学授课范围也在随之扩大,药理学在目前该校院系中涉及到药学院、临床医学院、麻醉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所涉及的学生包括普通本科、专科及成人教育。由于药理学课程涉及的学院较多并且专业广泛,而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维方式、专业特点和职业需求也大不相同,因此,若全部专业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运用相同的教材,教学内容调整仅按学时多少,这样必然无法达到各专业的课程设置目的,最终影响到学生以后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甚至脱离今后的学习、工作,无法实现药理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2不同医学专业药理学教学体系构建的具体内容
2.1教材编写
教材建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此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要求以教材建设为抓手,推动医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临床医学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选择了杨宝峰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出版的第八版药理学《药理学》[1]。一些非临床医学专业的药理学课程在许多医学院校中开设时采用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是临床医学专业模式,即使有一部分采用了专供的药学或护理专业的药理学教材,但是在内容结构上依然沿用的是传统药理学模式,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使非临床医学专业的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因此,我们对其他非临床医学理论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写了适合护理专业使用的《护理药理学》[2]、适合药学药学、麻醉、预防、口腔等专业使用的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药理学》(第二版)[3]。药理学实验教学目前使用的教材为《机能实验学教程》,其内容较为宽泛,药理学特色并不明显,其中较少提及药理学实验设计及操作的基本原则,比如动物模型建立等基本知识,并且书中均为以前的药理学实验内容,主要是验证性的实验内容,没有专业特色,同时也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研究者将带动教师进行《药理学实验教程》的编写,把药理学的实验特点重点突出出来,然后总结不同专业的特点规划出具有专业特色的药理学实验,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选用。
2.2药理学教学体系的构建
2.2.1临床医学专业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理论教学方面重点强调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如病例讨论),使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紧密结合,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真正实现学以致用[4]。实验教学方面将会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等进行重点研究,如药物如何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造成影响和相关作用机制,然后设计出一部分综合性实验(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药物对血压的影响),以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2.2护理学专业 药理学在护理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与药物打交道,因此对药物有关知识尤其是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更应该有清晰的认识[5]。因此,调整相关护理学专业的教学大纲,重新调整对教学学时并科学分配,对药物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重要概念和基本知识点进行着重强调,有利于学生对其掌握和了解,帮助学生通过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记忆,慢慢地将以往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摆脱,真正体现学以致用。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将那些与护理工作联系不甚紧密的实验内容适当删减,适当添加一些药物间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有关内容,使学生对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等相关知识的引起重视,为临床合理用药以及安全用药提供有力保障。
2.2.3药学专业 在药学专业课程中作用最大的是药理学,虽然该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发展方向包括药理、药剂、药化、药分等不同方向,但是在这不同发展方向中药理学知识均居于重要地位。因此,理论教学方法除了强调药物的作用于应用之外,重点还应掌握各种药物的的理化性质以及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过程。甚至一些该专业的学生在以后会从事与新药研发有关的工作,所以,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应对新药研发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当增加,以利于对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2.4麻醉学专业 药理学在麻醉专业的地位相当重要,为此在理论教学方面我们首先进行普通药理学的讲授,重点强调传出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然后再进行麻醉药理学方面的讲授,重点强调局部麻醉药、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及肌松药的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针对麻醉学专业将来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可以将一些可能会和日后工作有更加密切关系的实验内容添加进来,比如吸入麻醉与静脉麻醉药的不同特点、不良反应及麻醉用药过量如何解救等实验,努力提高学生对麻醉药药物原理的认知,增强学生安全用药意识。
2.2.5口腔医学专业 口腔医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可能是口腔医疗、保健岗位等。因此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无法过多系统并完整的将药理学学科进行阐述,只能通过淡化其学科意识,强调其实用性,经过教学内容的调整,帮助学生了解口腔常见病的防治以及多发病的药物基本知识[6]。在理论教学方面重点强调抗菌药,局部麻醉药、解热镇痛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及维生素类药物的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同时还应强调引起口腔疾病的药物如苯妥英钠、四环素、甲硝唑的特点等。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应结合其将来工作特点,重点强调其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将来从事口腔专业工作提供保障。
2.2.6法医学专业 法医学专业在我校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名列前列,所以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工作方向为法医,因而在药理学理论教学中重点强调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特别是一些毒性比较高的药物的特点要重点掌握。在实验教学时分许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的特征,适当增加药物毒理学相关实验内容,进而增强学生对药物中毒的机制、表现及毒物检测等基础知识的了解和领悟,为学生的药物毒理学奠定基础,为将来从事法医工作做好准备。
2.3药理学教学方法的完善
传授基本知识应以课堂学习的教学方法为主导,重点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再逐步讲解。通过一些日常用药、图片或实验现象、病例分析等不同难度的系列问题,进行比较、总结。最后要对课堂内容进行梳理,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留给学生课后思考,从而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7]。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观认识[8]。为此,该研究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以图片、动画等直观的形式给学生展现出复杂的药理作用和机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被激发出来,还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通过将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及心律失常类型以动画辅助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使复杂的机制简单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此外,在教学中还以英语教学方法为补充满足专业需要。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适当采用双语教学,可以为学生将来对外籍患者服务提供帮助。
3构建药理学教学体系的意义
药理学教学体系的构建使专业培养特色更加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得到创新,理论与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优化,同时通过开展更多的主动探索性实验,在教学中引入药理学实验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对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内容体系和专业体系等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研究,有助于推进药理学理论和实验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从而实现增加学生对药理学实验学习兴趣的目的。通过药理学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者期望推动药理学教学的标准化和现代化,提高实验师资力量,健全实验相关内容,使学生自主的学习激情和勤于思考的作风得到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对药理学实验课的浓厚兴趣,全方位在实验中得到锻炼。
[
参考文献]
[1] 杨宝峰.药理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3.
[2] 杨解人,宋建国,黄正明.药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
[3] 杨解人,宋建国.药理学[M].2版.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
[4] 付晖,肖建民,鲁澄宇,等.临床医学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药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7):9-10.
[5] 任丽平,于夏,李先佳.培养创新能力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9):133-134.
[6] 杨丽珠.药理学“六模块”递进式时间教学体系的构建[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687-3689.
[7] 杨军英.分流培养模式下改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效果的思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5):70-71.
摘要: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人类对健康追求指数呈现几何级的递增,药理学的发展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加之药理学处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衔接地位,承接实验室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的桥梁作用。药理学对于药学或者临床医学学生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新媒体时代中媒介素养融入药理学教育的途径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将媒介素养融入药理学教育的重要性与笔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性较高的对策建议,其中包括利用新媒体资源整合药理学教学,传授搜索技巧,鼓励学生参与教案更新以及构建网络课堂,丰富高职药理学的教学内容等,以期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I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55-02
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新型媒体技术得到了普及,新媒介教学因为含有文、声、图像等而成为神形具备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育方法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辅助教学手段,具有融合各种媒体信息助力教学的功能,可满足身心高速发展阶段青年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吸引其注意力,从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新媒体作为新的教学工具,对教学方式思维的影响不言而喻,同时专业教学也受到了不小的挑战,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需要进一步调整。基于此,为了更加适应现代化情况下新型媒体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高职药理学教育体系如何包含、接纳媒介素养,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去思考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职药理学教育体系包含、接纳媒介素养的重要性
1.全方位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药理学目前最快速的发展是药物剂型、配方、组合等的改变,这样学生有可能从我们的教材中并不能见到这些改变之后的药物名称和其新的临床作用,尤其是在我国中医中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之现在医药公司、药店、药品超市的增加更加促进了药物组合剂型的变化,而我们现在的教材都是传统而经典的药物名称,所以,学生进入实习阶段时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重新学习,这既不能立即满足实习单位的需求,也给学生进入实习产生困惑。我们在教材之外告诉学生实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并通过新媒体搜索药店中最常见的药品名称,了解这些药品的组成和作用,让学生在实习之前就习惯和了解信息爆炸时代药理学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改善高职学生药理学专业搜索能力,激起他们对新知识的获取欲望,并总结药物组合的规律;另一方面还可以完善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为他们的日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时代药理学及其特点的学习应用能力。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信息的数量开始出现了几何级的增加,在面对这些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时,正处于意识形态形成期的高职学生需要有机会让自己的头脑保持在一个清晰的状态,专业知识的介入,能让学生有脱离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的机会,并且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将媒介素养融入到高职药理学教育中的主要目的即为帮助学生适应信息爆炸时代药理学自身的特点和变化规律,解读药理学自身的属性,通过总结药理学知识点及其跟媒介的关系、与生活相关的兴趣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打通学生学习的瓶颈,通过药物对疾病的作用特点和特异性、药物与学生自身的关联性,并联系药品的销售实践吸引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媒介信息时代药理学及其特点的学习应用能力。
二、将媒介素养融入高职药理学教学的途径
1.整合新媒体资源,推进药理学的教学。事物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新媒介的发展也伴随着教育事业的推进,新媒体技术也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IT开发的各种大学网络学习系统,采用系统内设课程教学、兴趣教材、动态题库,以及师生互动等增强药理学教学的效果。尤其是把药物的代谢和作用机制制作成动画,直观而形象,深受学生的喜爱,而药物临床应用制作的动画能让学生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入心入脑;另外,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从以前的电话、邮件交流转换为微信群、QQ群、微博、朋友圈、动漫等多样化交流方式,使药理学从填鸭式的教师教学转变为适应现代需求的混合型教学模式。老师还可以通过这些社交媒体中的介质――评论、点赞以及组建谈论组等形式来关注学生的兴趣专注动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帮助他们树立对药理学学习的兴趣。
2.讨论搜索技巧,鼓励学生参与教案更新。药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事实上跟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把这种关系落到实处,老师适当地在课堂当中引入一些案例,因为有的案例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所以能够提高药理学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应用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同时鼓励他们对案例中的事件与人物展开深入的分析、讨论,从而加深高职学生对药理学概念的理解。但是,在让学生自行开展案例搜集活动之前,教育者应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给学生指引方向,缩小学生的搜索范围,提高他们的搜索效率和参与教案更新的兴趣。媒介素养的指导完全可以依靠校内电子图书馆的文献搜索引擎来开展,这样方便管理,药理学老师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来为学生介绍参考书目,同时向学生提供可以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的网站,通过此种方式来增强学生获取药理学专业信息的能力。
3.创建网络课堂,丰富高职药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如今,我校已经开启了校企合作与项目化的教学模式,避免了单纯满堂灌与填鸭式教学方法所导致的枯燥效应。基于此,高职院校的药理学课程也同样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去搜索一些新的教学途径,努力挣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大胆尝试QQ群、微信以及相关APP,甚至动画、漫画等媒体手段,为学生打造出一个健康的、相对完善的药理学网络教学课堂。
药理学网络课堂的教学内容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药理学中的很多知识点,网络上都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从而形成了短小精悍的短句或短文而且内容易记、有趣,这样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意识。其次,案例介绍。教学案例是教学中吸引学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其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尤其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引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教学案例包括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基础研究成果介绍以及临床案例分析等内容,老师将案例、日常生活与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关联到一起,以此来吸引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最后,职业素养。老师要根据专业与学生的喜好来调整药理学课程的教育重点。例如,药学专业的课程应当主要联系现在药品研发过程与销售基本能力;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则需要重点教授药理学与临床医学的密切关系;口腔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重点强调药理学的局部应用及其对全身的影响等。
参考文献:
[1]龚梦鹃,王晖,胡旭光,等.多模式教学方法的整合在中药药理学学中的探讨[J].中药与临床,2016,7(1):58-6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中职;药剂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
药理学属于一门应用性较强且使用范围较广的学科之一,中职学生多因为曾经的考场失意而对学习缺乏信心,对于理论课的学习多采取消极应对态度。故而,通过何种方式增强中职药剂专业学生参与药理学实验教学课堂的积极性,已经成为中职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
1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职药剂专业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必要性
药理学实验是中职药剂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修的一门课程,是巩固自身药理学知识和提升实验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但是,如我们所知,大多数中职学生对于学习缺乏兴趣和信心。如若运用传统的实验教学这一方式[1~3],学生难免会因此产生厌烦情趣。不仅如此,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诸多弊病,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其主要体现在:①缺乏直观性。药理学实验教学课堂中,对于概念和原理的讲解教师多采用语言描述这一方式,学生理解困难;②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技能实验操作的成功率较低;③教师工作效率低。课堂板书及课前备课消耗教师大多数时间,难以将精力投入课程设计中。
当前的中国,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观念不断衍生且不断为周边环境带来变化,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同样受其影响。多媒体教学模式于上个世纪末开始广泛应用于我国实体教学课堂中,其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职药剂专业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中,不仅仅是必然性的驱使,更是顺应时展整体趋势的外在表现。
2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职药剂专业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性
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于课堂上,通过灵活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为学生讲解课本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相比较,其存在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图文、音频及视频的直接展现,相较于传统语言阐述教学而言,这种方式更便于学生对概念性和抽象性内容的了解。例:镇痛药实验课堂讲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教师直接口述实验方法,对热板法、鼠尾压痛法、光照甩尾法及化学刺激法进行字面描述。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则可将鼠尾压痛法中将要使用到的电子压痛仪的使用方式通过视频呈现出来,以图文方式提醒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对于实验整体操作过程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概念,知晓实验如何操作,理解基本原理,由此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2.2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丰富实验课堂内容 多媒体的最大特点便是它可短时间之内传播大量的信息,加之呈现形式各异,故而可极大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例: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及解救实验。教师可以通过影像完整呈现其他学者进行的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实验过程,配以讲解,让学生记录实验体的临床反映和各种常规检验数据。而后运用图片来讲解实验体中毒后每个时段的不同临床表征及特点,适时提醒学生对照记录的数据信息,分析中毒原理。最后以图文的方式讲解药物中含有的主要成分,细述药物成分与机体之间的相关性。
2.3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是一种新技术,趣味性更强。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职药剂专业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多媒体学习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术,还可以通过课程内容了解与实验操作相关的诸多知识。多媒体呈现的内容更为具象化,呈现方式和教师讲解方式更为灵活,由此更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会自然而然的融入课堂之中。
2.4多媒体辅助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中职药剂专业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相对于其它课程来讲,更具实践和探索意味。药理学实验和其它科目的实验方式、形式均存在显著的区别。药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会接触到一些动物、药物,还会因为实验操作的硬性要求而需要接触功能不一的仪器。如:离心机及计算机。这些仪器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药物试验的过程也过于繁杂。对此,应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便可掌握各种学习要点,针对性解决课程难题,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5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如上所言,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应用于中职药剂专业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确可以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于药理学实验课程的兴趣,可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由此逐步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将其应用于中职药剂专业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均是一次提升自身相应能力的途径。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验操作和理论知识的理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是较为高效的方式。但是,教师切不可因此而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适时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也是适应当前教育环境的主要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黄念芳,杨敏.浅析多媒体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6).
[关键词】循证医学;药理学;教学模式;医学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cine,EBM)越来越成为21世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已经是21世纪医学教学发展方向。EBM理念是以解决临床医学问题为出发点,在医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并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理论和方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是在医学教学中贯彻循证医学理念,并以此为核心,指导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模式。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做好药理学教学非常重要。我们在临床神经病学教学方面,已经初步探索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更好的进行药理学教学,我们拟在前期临床教学经验基础上,探索药理学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可行性和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9月~2015年12月期间药学专业本科生80名,药理学专业研究生40名,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经泰山医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将本科生、研究生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本科生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40名,研究生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为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带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授课为主,结合带教教师所掌握的药理学知识及临床经验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主要根据带教教师的个人技能水平及临床经验做出合理的用药决策。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首先进行EBM基本知识学习,然后提出实际问题、文献检索及寻找相关证据,组织小组对证据、结果进行讨论,并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总结,结合实际问题,协助小组做出最佳的判断及合理用药决策。两组授课教师无变动;使用的教材、教学总时数及大、小课比例均相等。
1.2可行性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药理学课程兴趣方面。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在课程开始时和课程结束时均进行调查,集中发放问卷,被调查者当场填写,调查者和被调查者均是双盲,调查问卷当场收回,均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
1.3教学效果评价
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分别在药理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和药理案例分析考核,综合评价传统医学和循证医学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问卷结果用Excel XP录入计算机,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2.0软件处理,计量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
2结果
2.1本科生的两组对药理学学习兴趣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本科生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课程开始时有兴趣人数比例(感兴趣+稍感兴趣)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213,P=0.644)。对照组在课程结束时有兴趣人数比较与课程开始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0.879,P=0.348);实验组与课程开始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7.168,P=0.007)。课程结束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000,P=0.025)。
2.2研究生的两组对药理学学习兴趣的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研究生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课程开始时有兴趣人数比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0.404,P=0.525)。对照组在课程结束时有兴趣的人数比例与课程开始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0.404,P=0.525);实验组与课程开始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4.800,P=0.028)。课程结束时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4.800,P=0.028)。
2.3本科生实验组与研究生实验组对药理学学习兴趣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本科生实验组在课程结束时有兴趣36人(90%),研究生实验组有兴趣18人(90%),本科生实验组和研究生实验组对药理学学习兴趣相比,无显著性差异(x2=0.208,P=0.648)。
2.4本科生组理论考试和案例分析成绩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本科生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568,P
2.5研究生组理论考试和案例分析成绩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研究生理论考试对照组成绩和实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5.342,P
2.6本科生实验组和研究生实验组药理理论考试和药理案例分析成绩比较
本科生实验组和研究生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3.245,P
3讨论
循证医学是21世纪的临床医学,是21世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已经引起临床医学研究和临床医学实践的巨大变革,是临床医学发展的重要趋势。循证医学的发展,已经引起医学教学模式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严重挑战,越来越多的医学课程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如儿科学、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和神经病学等课程。药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探索一条新型教学模式非常重要。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突出基础和临床相结合。本研究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
本研究发现,在对药理学兴趣性方面,本科生、研究生实验组在课程结束时均明显高于课程开始时;同样本科生、研究生实验组在课程结束时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兴趣性也明显增加;但在课程结束时,本科生实验组和研究生实验组相比,兴趣性无明显变化。说明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药理学学习兴趣,在本科生和研究生范围内开展循证医学模式药理学教学具有可行性。进一步比较发现,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在学习兴趣上无差别,提示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接受程度上相同,都适合开展循证医学教学模式。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药理理论考试和药理案例分析两个方面,观察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效果。我们研究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实验组在理论考试、药理案例分析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生实验组在理论考试、药理案例分析方面明显优于本科生组。说明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均能提高学习成绩,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同样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下,研究生教学效果明显优于本科生。这可能与本科生在应用循证医学模式去分析、解决问题少,主观能动性差有关,相反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中,急需循证医学模式去分析、解决其学习、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主观能动性强。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药理学教学模式
生命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息和文明以及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和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生物工程技术现已成为21世纪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技术之一,生物工程产业已逐步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新兴学科和支柱产业。国家教育部把生物工程专业列入高等教育专业目录,成为与理科的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并列的与生物学有关的工科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和全球化生物产业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及其产业化科学原理、工艺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掌握生物工程产业各环节涉及到的基本技能和技术,具有创业意识,能从事生物工程和食品生物技术产业的技术管理、应用研究、生产管理、技术研究创新和产品开发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近年来,药理学教学改革方兴未艾,广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对药理学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如耿磊[1]等加强药理学教学中能力培养研究,张茹等等[2]药理学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探讨的研究,唐丽娟[3]等探讨药理学课程教学实践中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在提高药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作用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面对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作为21世纪推动社会进步的生物工程技术和产业对于发明、发现、开拓、创新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这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生物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是探讨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人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面临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应用型人才市场,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专业培养目标,作为药理学课程的教师应如何教学呢?
1.转换教育理念,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观念
科技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靠各种发明、发现、开拓、创新所支撑。所以,各行各业对具有发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科研人才也越来越重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这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等院校培养人才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把生物工程专业办成21世纪最具影响和竞争力的专业,怎样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创造性、开拓性,怎样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有效的教育是生物工程专业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显然,传统的应试教育,单一的知识传授方式,已无法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着眼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21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对整个生物工程专业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观念等均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传统的药理学教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利于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药理学课程新教学的新模式,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需求的教学方法。是使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以致用,学习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新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转变观念,树立培养面向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新观念,深入研究和探讨适应于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培养符合国家、社会要求的新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科学态度、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科学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适应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注重知识的整合,体现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改思路与方法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是以药为中心,学生常常是知道药物作用及原理,却出现理论不能结合到实际中的问题。例如遇到某种疾病时,用什么药物治疗最佳,最佳治疗思路及其作用机制等等,学生往往很难掌握,不能很好的应用药理学知识分析其药理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在这种传统教育方式下,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应用,更不能上升到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层次。这样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学生的学习不努力,也不是教师教学不认真负责,而是传统教学方模式对于药理学这样集综合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而言,已经远远不能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也不符合生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生物工程专业药理学课程教学的新模式,使学生在了解药理学知识、发病机制和用药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生物工程相关的一系列知识通过整合和把整体学习的理念贯穿于药理学教学之中的教学过程,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药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使学生将已经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以致用,学习解决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包括优化理论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诸如设计综合性及案例教学法、改革考核方法,优化提高药理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例如针对药理学专业化比较强的特点,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指导性教学时,对于所授相关知识的整合和链接显得尤为重要。如解剖生理学知识、免疫及生化知识、疾病的临床表现等,尤其是在讲授重难点章节时,相关的背景知识介绍等等,为探求未知的领域埋下重要的伏笔。这一方面激励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探求的精神去学习新知识。既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主动性。同时通过列举临床实例留给学生去独立思考和探求的空间,指导学生去通过查阅整理资料的过程解决疑惑,丰富知识;由此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进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
3.合理运用多各种教学手段,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药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重要学科,其中涉及到医学名词、药物作用机理以及疾病的临床表现多复杂性,且有些机制难以直观教学和理解。因此,正确灵活的运用多种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药理学教学就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达到直观易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师一方面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较为详尽丰富合理的的感性学习材料;同时结合使用包括幻灯、录像、自编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等多种现代化教育手段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大量彩色图片和动画演示,把抽象深奥的药理学概念、概念、机制等理论通过制作成赏心悦目的视频、音频材料而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的记识忆和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设备的同时,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也不容忽视。先进的教学设备一方面使的教师摆脱了黑板便于走下讲台,走近学生适时讲授,既避免了常见的坐在多媒体前单纯机械的放映和宣讲的弊端,又可以通过深入的讲解与学生近距离交流和探讨。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多媒体教学方法与师生近距离的互动、双边交流相结合的形式,既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的作用效果显著。
4.重视实践,激励创新精神,注重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药理学实验教学是生物工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过程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过程,学生通过实验使抽象的书本理论和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具体的再现,更是培养具有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第一实训基地。因此建立新型的实验课程教学管理体系,积极进行实习实训的的改革,提高实验效果,巩固理论知识,提高综合分析能力[4],也是生物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进行实验室制度的改革,对现有实验条件进行必要革新。如打破了传统实验室运行模式,实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制度,合理高效的利用实验教学资源。随时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验证实验及探究型研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积极鼓励学生主动的观察、分析、探究,培养科学研究的意识和创新思维。另一方面,进行实验内容的不断改进,如变单一的基础性实验为集综合性、探究性为一体的多层次实验体系。如建立模拟药品实验室,让学生进入实验室犹如进入药店,拿到一种药物的外包装既能说出药物的名称、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体内过程、不良反应禁忌症等。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团队开展探求型、设计型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以撰写论文形式在全班开展论文的探究式答辩,团队间进行交互式的信息交流[5]。充分发挥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学习了设计实验的过程、了解论文的撰写。这种使实验教学具有创新性、系统性和高效性的实验教学,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加了学生的识记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我检测意识和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步形成了学生的能力体系和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生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药理学教学模式,能加深理解、巩固、验证药理学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探究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调动主动学生学习药理学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科学现象、感知科学情境、历经科研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曲折和坚持,从而形成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的综合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而达到培养适应新世纪人才需求的应用型综合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耿磊.加强药理学教学中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医学科技论坛,2005,3:53.
[2]张茹,康传亮,刘振华.药理学课程整合与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教育教研,2009,3.
[3]唐丽娟,刘玮炜,赵跃强.药理学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9).
[4]叶晓林.比较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9,31(2):89-90.
[5]庄军,邓宏兵,蔡靖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2004,5(10):11-16.
【关键词】药理学;翻转课堂;微课;高职高专
0 引言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两位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他们将带有教师实时讲解的PPT传到网上,供学生自行下载学习;而课堂时间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在观看视频后产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完成相应的测试。就这样,将“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课前在家观看视频,课上教师解答问题”的“翻转课堂”。后来随着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创立的“可汗学院”,其提供的优质教学视频与资源大大推动了“翻转课堂”的普及,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1]。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创新中“翻转课堂”也成为一项重要的教改模式[2]。
《药理学》是一门联系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药学的桥梁性学科,是每一位医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且在今后的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药理学》中章节多,药品种类多,内容庞杂,抽象枯燥,且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课时数少,学生入学基础差,加上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导致《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3]。因此,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显得十分必要。
翻转课堂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师录制的视频、各大教育网站上的优秀教育素材与案例、形象的动画模拟能增加《药理学》课程学习趣味,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生的接受性。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课前学习,课中探究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4]。学生在自主研究知识的同时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分析,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实际应用。
本研究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D14药品经营专业1-4班为研究对象,制定“翻转课堂”教学内容,通过课程考核成绩、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评价“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院校《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 研究对象
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D14级药品经营专业1-4班为研究对象,其中药品经营1-2班供71人,采用传统的面授法教学;药品经营3-4班共69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即一周线上学习(学生观看教学微视频,回答课程问题等),一周课堂答疑(学生提出线上学习的难点,进行答疑,并要求学生对线上学习提出的案例进行分析;完成课堂测验)。两组班级学生入学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2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按照“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理学》教学计划表”及《药理学》课程标准,采用PPT结合面授的方式教授《药理学》课程。每次课结束后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计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翻转课堂”教学具体方法为:将每一章节的内容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根据知识的连贯性及承接性将若干知识点为单位录制微课视频(10-15min,用录屏的方式,结合教师的实时讲解),上传至学校慕课平台,供学生学习。对于不明白的知识点学生可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和其他学习资料进行学习。微课视频中给学生设置知识点测验,学生需完成测验才能进行下一个内容的学习。本次使用的是学校建设的慕课平台,老师登录平台后可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观看次数、测试成绩等信息,实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进度。学生的线上观看进度、作业完成情况计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课堂学了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外,每个视频之后结合视频内容给学生布置适量的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利用本章学的知识分析案例。学生以宿舍为单位组成案例分析小组,在课堂上展示该小组讨论后的案例分析结果。设置案例分析小组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创新性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保证上课的到课率(每个小组4个人,很容易发现没有到课的学生)。
药品经营专业学生在课程设置时没有安排药理的动物实验,因此在安排教学资源时笔者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实验视频同时放在该章节的学习资料中。学生可以在学习文字知识的同时,观看动物实验视频,更加具体的了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例如,在学习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与有机磷酸酯中度解救药物时,学生先通过观看家兔有机磷酸酯中毒与解救视频,了解敌百虫(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度后家兔发生瞳孔缩小、唾液分泌、肌肉震颤、大小便失禁等生理现象,在视频中插入老师的提问: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生理现象?帮助学生复习M胆碱受体的一系列作用。之后观看碘解磷定解救后家兔各项生理现象的改善,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使之容易理解,加深学习印象。结合视频与PPT讲解,即帮助学生回顾了胆碱受体的作用,又深刻的学习了有机磷酸酯类中度及解救相关药物知识。
3 考核指标及评价
课程结束后4个班级的学生均参加《药理学》课程期末考试,两组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期末成绩占总成绩80%。此外,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满意度,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结果统计,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成绩,以P
5 结果
5.1 两组班级课程结束后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班级学生共140位学生均参加《药理学》课程期末考试,统计考试成绩结果显示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药品经营1-2班平均成绩为68.36,不及格人数为5人;采用“翻转课堂”教学的药品经营3-4班平均成绩为73.67,不及格人数为2人。将平均成绩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P值为0.036
5.2 两组班级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调查比较
课程教学结束后给药品经营1-4班分发对本学期《药理学》教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共发问卷140份,回收140份,问卷有效。统计结果显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翻转课堂”组对《药理学》课程的理解程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教学组(图1和图2)。其中“翻转课堂”组63.77%学生表示对《药理学》课程教授内容大部分理解;传统教学组42.25%学生表示对该课程内容大部分理解。此外,接受“翻转课堂”教学班级学生对《药理学》课程的感兴趣程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班级(图3和图4)。
6 讨论
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高中课程基础差,学习的主动性弱。《药理学》作为医药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且本课程在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药店、药厂以及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证考试)具有重要大应用价值,但该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抽象、枯燥、内容多等特点,学生普遍反映学不好,没有兴趣。
“翻转课堂”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课视频随时随地的学习知识。多媒体材料中动画演示药物作用机制,动物实验视频观看药物药理作用,结合网络名师的经典授课能够降低该课程的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课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案例分析方式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巩固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笔者将4个平行班级分为2个教学试验小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药理学》授课。从期末考核成绩和调查问卷结果可以看出“翻转课堂”形式的教学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成绩。
“翻转课堂”虽在本次研究中获得了优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一系列问题。例如,学生的自制能力差,主动性不强,不能够按照计划完成视频观看任务,导致课堂学习效果差,参与性不高。遇到这样的问题需要教师主动关心这一类学生,了解他们不愿意学习的原因,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其次,教学视频的录制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PPT制作能力,以及视频制作技术[5]。对熟练掌握以上技术的教师而言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知识点划分,教学资源的搜集与整合。“翻转课堂”在《药理学》的应用还在初步试验阶段,整个体系不够完善,课程的连贯性与系统性不够,因此,如何利用“翻转课堂”的优势,改进《药理学》教学质量,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 46-51.
[2]孔德兰,刘丽.翻转课堂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5(24):65-69.
[3]王春玲.案例式P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1):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