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4: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从专业人才走向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信息管理 市场调研 培养方案
一、研究背景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大法,学校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如何更好地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工作。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社会对人才的中长期需求,要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就业。当前,信息管理专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实践不足、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才走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发生偏离等问题。
为使信息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适应社会企业实际需求、跟紧学科自身的发展、力创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特色,本研究对信息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
二、调研方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互联网络问卷和回收数据,获得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省内企业对本系学生需求和满意度的第一手资料。邀请企业校友回校面对面座谈。通过网上信息搜索,了解国内典型高校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比和国内高校的培养计划,发现趋势、特点、差距和不足。通过教师、在校生座谈以及问卷调查,收集本系教师和在校生的主要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数据分析结论
本次调研通过调查毕业生、典型企业、同类院校、在校师生等多个调查对象,从不同侧面了解了比较丰富的信息,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模式。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职业图谱的总体思路仍然有效。信管专业仍将发挥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全面发展的优势,面向地方经济建设,致力于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信息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从事信息化规划和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评价以及信息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但是,需要进一步明确和解构信息管理方向人才的培养方案,要引进订单式等培养模式,参考走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的道路,落实以强化学生高级就业能力为导向,加强“核心技术一体化”专业建设。把握市场当前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实现人才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潜力之间的最佳平衡。
关于人才能力组成和结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贵在“复合”,难在“复合”。应突出以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强实践技能培养,增强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个性心理素质。通过在校接受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的锻炼,使学生掌握现代经营管理原理、方法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具备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从事经营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信息组织、分析、传播与开发利用等信息管理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与运行管理及维护的方法和技术,具备开发与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情报检索、信息搜索、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具有信息分析与开发能力,能了解并跟踪本专业及相关领域及其市场的发展动态,从而形成较强的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
关于课程体系建设。应强化融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于一体的厚基础、宽口径、适应能力强的专业特色,对于定量数学决策优化模型技术、计算机领域技术模块,以及代表信管专业问题解决特色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核心课程知识模块等三大知识团,需要进一步精心设计、组织知识点,做到逻辑连贯、没有过多的重复,理论学时精简、合理,淘汰一些技术内容已经陈旧的课程或章节,引入先进技术内容的章节或课程,健全、完善我们的课程体系。实现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和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三大类知识的融会贯通,形成融经济、管理与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
关于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信管专业,怎么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都不过分,这是因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落实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上。应在整合理论课程体系的同时,重新审视课程实验、实训,认识实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业综合设计、毕业设计等这一系列环节,相辅相成,形成体系,精心安排实验项目,尽量将多个知识点组合成较大的实践项目,并严格指导,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精神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经济、商务、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教学手段和模式。为很好地完成对经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的支持,实现人才培养在质量和数量上的和谐发展,必须综合运用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利用教师的纵、横向科研项目成果,以及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大力建设好案例库、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库,突出技术规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教学、工学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突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基于行业与职业岗位群技能要求的学习法等学习方法,加强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减少必修课学时数,增加选修课学时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对信息管理专业建设配套政策的建议
关于素质教育。针对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对社会了解太少,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在所有人文社科类的通识课程中设置实践环节,均匀地分布在1-6学期,其实践环节均在假期中完成。这样总学分不变,但省出了课内学时,又可使学生到社会上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具有更加明确的主题,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更加深入广泛地了解社会,锻炼其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36-01
一、引言
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有了第一批MIS博士。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清华大学试办MIS专业,1990年复旦大学首次设立MIS专业硕士点。由于各个院校的具体情况不同,MIS专业被命名为“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图书情报管理”、“林业信息管理”等等,分别从属于管理学院、商学院、计算机学院或信息学院,有的偏理工,有的偏管理。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专业目录》),将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等5个MIS相关专业合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
从学科特点来看,该学科是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学科;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看,各高校的侧重点均不同。理工科大学侧重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如清华大学;综合类大学侧重于情报学和信息学,如北京大学;财经类大学侧重于经济管理,如东北财经大学。尽管各高校的侧重点均不相同,但都属于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学科课程的整合。目前,信管专业尚未形成统一的专业人才价值认同,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也没有统一化,这些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对信管专业毕业生认识的偏差。
二、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信管专业所培养的既非计算机软件人员,也不是管理人才,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别于工商管理等管理专业。《专业目录》中将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既懂经济管理知识,具有管理思维,又掌握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能在国家各级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进行信息管理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三、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多数学校的信管专业普遍存在着实践不足、专业特色不突出、人才走向与专业培养目标发生偏离的现状。经调查,信管专业的课程由不同学科中的课程组成,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习内容方面,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表现为什么课程都学,而结果是什么课程都没有学会;二是就业竞争力方面,学生无一技之长,专业特色不明显,表现为经济理论与管理能力上不如经济管理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计算机实力上不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信管专业学生普遍认为就业方向介于“计算机应用”和“经济管理”之间,就业前景不明朗,就业满意率不高。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具体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各高校课程体系多是专业知识“拼盘式”的简单累加.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很困惑,不清楚信管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在哪里。在四年的学习中学生大多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学生普遍觉得自己的竞争力不够强,未能在某一领域做到精通,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凸显自己的特点,其结果为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困难,就业率低。
2.课程设置不合理。以信息技术应用为导向的高校是在原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经济学、管理学课程,以管理为导向的高校是在原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上增加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系统分析设计等计算机课程,管理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课程没有很好的融合,所以导致从管理专业的角度看,学生的管理知识基础不扎实:从计算机专业的角度看,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欠缺。
3.教师队伍不合理。信管专业的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专业不对口。担任信息技术模块课程的老师大多来自计算机专业,担任管理知识模块课程的老师大多来自于经济管理专业,多数教师缺乏的是讲授多学科知识融合的能力。
4.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善。各高校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仅针对本课程,没有做到课程体系之间的相互衔接。各高校所开设的实验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没有开设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结果学生往往是什么都会一点,但又不能在综合实践中灵活应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各高校没有明确的实践训练培养目标,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实践训练缺乏系统性,达不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另外,许多高校信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都是根据相近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作一定修改和扩展而成,很少根据信管专业的特点制定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计划。
四、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信管专业的学生,使之能学有所长,是学术界应该引以重视的问题。为此,本人特提出以下思考。
1.创建信管专业区别于其它专业的特色。普通高校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参照教育部信管专业目录的要求,根据自身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确立信息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体系、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得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目标明确。信管专业所培养的复合型人才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既具有计算机专业人才所缺少的管理素质,又具有管理人才所缺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人才。
2.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信管专业的建设不能由管理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简单拼凑,应以经济管理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体系为支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构建,把管理类的课程与信息技术类的课程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另外,各高校可以考虑把四年制的信管专业改为五年制,这样在课程设置上就更加全面,学生的实践课程就会更多些,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建设和优化师资队伍。由于信管专业是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等多学科融合的专业,因此,专业教师既要具备较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又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4.完善信管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首先,要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强化模拟实验,确保实验课程与教学配套,并且加大实验课的比例;其次是专业综合实践技能训练,它以课程设计的形式体现,将相关课程实践串联起来.实现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的集成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实践技能,如管理信息系统案例开发实践;最后,在教学中需要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从当前工业设计专业的招生情况来看,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原因一是该专业具有强烈的市场需求,二是该专业符合当前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特点。从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情况来看,国内的工业设计专业是进入21世纪之后从国外引进,随之形成的一种理性国际主义风格的工业社会产物的教学体系,忽视具象造型的特征愈加明显,设计产品不够灵活、过于机械,创新意识较差。长期采用这种教学体系,必然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逐渐让学生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工业设计就是画黑白格子。尽管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开放,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也不断涌入,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的沟通与交流也在增多,但是工业设计专业由于在我国的历史较短,整个学科体系不健全、不完善的状况依然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如若长期保持这种课程体系模式,将会造成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下降等不良后果。因此,工业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要做到适应社会发展及人才就业市场的需要。究竟采用怎样的课程体系设置才能切实可行地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是工业设计专业面临的难题。
2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课程设置不完善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以及对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理解的不够透彻,各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普遍存在问题:一是在教学实践中过分重视理论课程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单纯将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在实际落实中或者走形式,或者是不落实;二是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内容不符合当前市场对该方面人才的要求,课本内容过于落后,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设计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三是工业设计专业各课程安排不合理,比如集中进行理论课程教学与实习,不能让学生将其所学知识与其动手操作能力相结合。师资结构不合理随着工业设计专业教育的兴起与成长,各院校已经将本专业的发展重点转向提高教学质量上,师资建设是本专业未来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水平教师不足,青年教师居多,不合理的教师结构及缺乏“双师”素质教师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再加上很多教师是从学校走向学校,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不足,在实训教学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劣势。而如果从相关企业聘请有设计经验的一线人员,虽然具备了较高的实践能力,但是又缺少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样不利于学生的教育与成才。教育模式落后目前,各院校工业设计教育方式依然运用的是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能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其教育思路相对狭隘,甚至存在偏见,认为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缺少艺术细胞,无从教起。实际上,任何学生,只要教师能够以一种正确的教育方式去教育,以符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为引导,完全可以挖掘学生的形象思维潜质。比如在工业设计课程中的素描多数是以“结构素描”为主的,强调对结构的分析与表现,而摒弃了原来的纯艺术绘画素描。实际上,绘画专业的素描也要求表现和理解结构,它与绘画专业素描训练的要求是一致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工业设计专业的结构素描除人物外,还包含一些器物、工具等。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由于美术基础较差,如果教师不能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进行引导,就很可能让学生在面对较难的动手绘制课程时失去信心。
3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以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工业设计专业应注重各课程建设在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在课程设置上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划分为职业基础课、理论课、产品设计课三大课程群,构成从基础知识、思维方法、造型能力到操作技能的几方面学科基础训练体系。职业基础课是专业课教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以专业方向的差异对教学思路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让学生更快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情况;理论课专业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工业设计的各种理论知识,为其真正进行产品设计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产品设计课主要是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考查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以设计为中心,创新教学模式近年来,对于工业设计专业来讲,不少设计院系在教学思想、教学管理、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做出调整,提出全新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在各种教学改革与尝试中,都体现了一种共识,就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应以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来展开,建立综合性的设计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注重“设计”的核心地位,有机地编排相应的支撑知识,将各种设计课题穿插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造能力,将传统教学理念下被割裂开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组合,创新教学模式。校企联合优化教材依据工业设计专业技术要求与职位能力要求,结合本专业职业资格标准,工业设计专业与企业专家可以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本专业课程教材与实训教材,实现深入的校企合作。专业专家参与教学设计可以提升教材的理论专业性,而企业专家的参与则可以为教材增加更多切实可行的实践案例,把学校的学历教育与企业的市场培训相结合,有利于优化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校企合作的理念深入教学的每个环节当中,为本专业人才走向社会、满足市场需求奠定扎实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关键。要培养具备较好的文化艺术素养,能够系统掌握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熟悉并了解市场及相关门类设计的知识,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级应用型设计人才,工业设计专业必须将课程体系的建设放到首位。
作者:郝婷 单位: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我国的研究生招生制度自1978年恢复以来,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总结,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并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模式也日趋灵活。 MFA(Master of fine art)即艺术硕士,便是应时代要求而引进的一种新的艺术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MFA最早在欧美国家设立,是高等教育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美国发展最为完善,多数综合性大学的艺术院系和专业学院均开设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约有30所高校授予影视制作专业、50多所高校授予戏剧专业、100多所高校授予美术和设计专业的艺术硕士学位。美国专家丹尼尔·品克(Daniel H.Pink)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了“艺术硕士是新MBA”的观点。然而,在中国与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相比,MFA在许多国人心目中恐怕还是听着陌生,还感觉新鲜的。
MFA是目前全球通用的一种培养艺术创作与表演高级人才的高等教育形式,得到世界多国普遍认可,它涵盖了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戏剧、戏曲、广播、电视艺术领域的所有实践类专业。与欧美国家相比,MFA在我国起步较晚,直到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才正式建立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并于2005年、2009年和2011年先后分三批批准了100余所高校作为我国MFA教育的试点院校。
从MFA在中国生根,到现在已经走过了8年的发展历程,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众至今对于艺术硕士的认知态度依然还是谨小慎微,甚至半信半疑。笔者以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MFA招生培养制度的不了解和就业前景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因此,对其培养方式、培养目标以及评价标准做一个细致而全面的梳理尤显重要。
在国际上,艺术学科存在着两种学位类型,专业硕士和传统的学术型硕士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两种培养方式。传统的学术型硕士属于研究型的,培养多侧重于理论修养,其终极学位是PHD(Doctor of Philosophy,哲学博士学位),而艺术硕士则属于创作型的,其最高学位便是MFA,虽都是终极学位,但两者不能对等折换,而是各有侧重,在招生录取、培养方式、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也各有不同。
首先,传统学术型硕士在招生方式上以公共课和专业理论课为主,而放低对专业技能的考核,这致使很多极富艺术才华,同时又有强烈深造愿望的艺术青年因为制度上的原因而被挡在研究生大门之外,对于这一点,很多专家教授也表达了担忧和不满,甚至有学者站出来对现存的艺术教育体制进行厉声讨伐。一个人艺术才能的发现和培养不是靠简单的英语和政治的高分体现出来的,我们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就必须重新审视现存的培养制度,并在入学考试上首先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使艺术硕士在招生录取上更看重实际专业技能的考察,在文化课方面则侧重于文、史、哲以及美学知识的修养,而适当降低政治、外语等课程的考核门槛。
其次,与传统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同,MFA(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定位于高等艺术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范畴。在尊重艺术教育特殊性规律的基础上,应体现出实践性的特征,在强调出作品、重应用的同时兼顾理论修养的提升。具体在培养环节上,加大实践类课程的课时比重,适当压缩纯理论课程的学时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创作能力,以符合社会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
最后,在培养质量标准上,艺术硕士获取学位不以的数量和字数为标准,而是以其作品质量作为评判的主要依据,毕业论文也无须进行表面意义上的字数设定,而需紧扣毕业创作的主题展开论述。艺术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实践和应用的重要性,就如同演员要拿自己的影视作品来说话,导演也要通过影视或戏剧作品等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不同的质量标准决定了不同的培养目标,传统学术型硕士的毕业论文因有数万字的字数要求,并须在核心期刊发表才可获得学位,这使得学生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资料的搜集和论文的写作上,这样的人才走向社会之后可能会成为一个评论家、理论家或者艺术史学家,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仅有理论研究专业人才往往不够,还需要大批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需要说明的是,从表面上看,专业硕士和传统学术型硕士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但从现在获批准的100余所院校的执行情况来看,实际上两者的区别在于传统学术型硕士所获得的是文学硕士文凭,而专业硕士获得的是艺术专业硕士文凭。
诚然,我们应该看到,专业硕士学位自2005年在我国设置以来,在许多方面尚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培养制度上还不成熟,虽然培养目标是以实践为主,但在实际授课中却与传统学术型硕士并无多大区别,培养的人才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实践方面的优势,这样不仅达不到培养的目标,也会降低社会声誉。其次,人们对专业硕士依然存在着诸多的疑惑和误解,有人认为考分不够的考生被迫去读专业硕士。另外,与学术型硕士相比,专业硕士在奖学金和评奖制度上还不能被同等对待等,这都会导致专业硕士不如学术型硕士的公众看法。笔者以为,要更好地体现MFA的价值,整个社会自上而下应树立起正确的艺术硕士的学术标准,建立起其应有的教育品牌,我们相信,有政府在政策及资金上给予更多支持,有社会能够给予更多理解与宽容,再加上一代代专家和学子的艰苦努力,MFA 必定能在中国的土地上根深叶茂。
作者李汉平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艺术系主任
王迪系北京林业大学艺术系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807;C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2-0061-04
目前,指导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已经走过10年的历程。10年来,体育教育专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面临着诸多变化,如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师专业标准》的实施、体育教师资格“国考”的试行等等。不仅如此,《课程方案》从正式实施的2004年就受到学界的质疑。新近有批评者指出:“《课程方案》的实施导致了从理论到实践、从上层到下层、从教师到学生的全面而系统的运动技能弱化链条形成”,致使“体育教育专业‘沉没’现象趋势明显。”[1]这些情况表明,《课程方案》不仅面临着需要根据外在环境变化进行调整的问题,而且自身可能在一开始便存在某种“先天”不足。显然,不论是从维护《课程方案》作为国家指导文件的权威性出发,还是从促进体育教育专业的健康成长来看,都有必要对《课程方案》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1 《课程方案》存在的问题
1.1 偏离“专业”内涵
在高等教育的语境内,“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根据社会行业分工的需要设立的学业门类[2]。从“专业”的这一内涵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的存在是因为社会分工中有体育教师这一相对独立的行业存在,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价值也在于它能为体育教师行业培养出专门的人才。因此,作为指导体育教育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在整体构思时,应当始终把体育教师行业的发展需求作为方案构建工作的出发点。这既是《课程方案》“专业性”的内在要求,也是《课程方案》生命力所在。遗憾的是,当我们细究《课程方案》的文本时,发现《课程方案》的关注点明显从“体育教师行业”转移至整个“体育行业领域”,其专业意蕴被弱化。
首先,《课程方案》在秉持“宽口径、广适应”的人才“出口”理念下,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尽管“体育教育人才”是这一目标定位的最终落脚点,但其“复合型”的意义却明显超越了“体育教师行业”的范畴。在目标的具体表述中,有关人才的能力构成明显涵盖了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社会体育工作指导能力[3]。换句话讲,在培养目标层面,《课程方案》已经不是专属体育教育专业的方案,而是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两个专业的方案。如果说在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社会体育专业还未取得独立地位,这样的目标定位还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的社会责任而得到理解和赞赏,那么,在《课程方案》颁布的2003年,社会体育专业已成“遍地开花”之势[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明显有越俎代庖之嫌。
其二,由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超越了体育教师行业,受此影响,《课程方案》进一步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中提高了重心。即“主干”课程在类型结构上更注重从“学科”对接作为一级学科的“体育学”,而较少从知识与能力方面关注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程方案》采用“领域化”的思想设置了“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运动人体科学类、田径类、球类、体操类、武术类”6大类主干课程群。事实上,如果6大类课程群在表述风格上统一采用《课程方案》对前两类课程群的表述形式,其实就是体育学一级学科下的4个二级学科的名称。
这种“高重心”的设计思路,虽然在学科逻辑上理顺了主干课程与一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但忽视了主干课程的“专业身份”,淡化了在功能上应当服务于“专业发展”的根本属性。其结果是,主干课程虽然在学科逻辑上顺畅了,但实践功用的效果却很差。例如,方案制定者一方面在相关文献中明确提出,“主干课程授予学生从事体育教育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和技能”[5],另一方面却在《课程方案》中提出“各校可根据6类课程领域自主开设和组合各学科领域的课程”。按理,任何标称“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与技能都应当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这样的知识与技能又怎能让各学校进行“自由裁量”呢?显然,主干课程“高重心”的设计思路模糊了支撑体育教育专业独立地位的核心知识,使体育教育的专业内涵进一步弱化。
其三,为了增强体育教师“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5]的能力,《课程方案》采用“模块化”的思路设计“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体育教学训练、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和民族传统体育”5个方向的限制选修课程。不论是从方向本身的命名,还是各方向所设置的具体课程来看,5个方向中的“社会体育”、“体育保健康复”、“民族传统体育”所应对的行业分工均在体育教育领域之外。这里,我们不去评说其他专业是否有必要独立存在,仅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来看,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做的事情应当是强化自身能够独立存在的核心价值——培养更加专业化的体育教师,而不是分散精力去盘算其他行业的人才市场。事实上,按照《课程方案》只在各方向选择2~3门课程的要求,也不可能使学生真正具备适应其他行业的能力。显然,在限选课程的设置中,《课程方案》在“弱化”专业内涵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1.2 学时分配失之偏颇
学时分配是构建专业课程方案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决定了专业人才对不同类型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也决定了专业人才走向社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在具体的课程方案中,不同门类课程的学时到底应该怎样分配,这首先取决课程所对应的知识对于专业人才未来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一般来讲,课程所对应的知识与专业人才未来从事工作的能力关系越紧密,其课程学时比例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当然,在学时分配的具体操作中,除了要考虑课程的重要性之外,还需要关注专业人才在该门类课程上的知识基础与培养目标对该类知识要求之间的距离。就一门具体的课程来说,即便它对人才成长很重要,但如果人才在进入专业培养前已经具备较好的知识基础,那么,该门课程所占的学时比例则可降低,反之,则需增加。
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之所以在学时分配上失之偏颇,就在于它忽视了当时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运动实践技能基础下滑的实情,盲目地将术科课程学时比例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调低。
1999年中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至2003年招生人数已从1999年的160万飙升至382万,增幅超过100%。扩招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降低,同时也意味着生源知识基础的整体水平降低。具体到体育教育专业而言,主要表现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整体的运动技能水平降低[6]。事实上,在2003年《课程方案》颁布之前,除扩招之外,还有另外两重因素也在加剧体育教育专业新生整体运动技能水平的降低。一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全国有近半数的省份陆续在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中取消“专项”加试,只测身体素质[7],这导致许多缺乏体育经历的学生在短期“集训”后,通过考试进入到体育教育专业学习。一项对2005—2007届的326名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追踪调查显示,其中有64.24%的本科生在进入专业学习前无体育专项训练经历[8]。二是与招生考试改革差不多同时进行的“运动训练”专业办学单位的扩增。至2003年,我国开办运动训练专业的高等院校已多达60余所。办学单位的扩增必然导致生源数量的扩增,再加上运动训练专业招生中对文化成绩相对要求较低的原因,使得大部分运动技能水平较高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普通高中生选择了运动训练专业。从近几年运动训练专业的录取比例来看,普通高中学生已超过半数以上[9]。
以上事实表明,在2003年《课程方案》颁布之前,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术科知识基础与培养目标要求之间的距离已经拉大。这意味着,2003年前后入学的体育教育专业新生需要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在术科能力方面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然而,《课程方案》对此“实情”显然缺乏关注。在术科课程学时的分配上,不仅没有在1997年方案基础上增加术科课程学时,反而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其结果已为大家熟知,自然是导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术科能力的不足[10]。对于体育教师来说,术科能力的不足就像语文老师语言文字能力差、数学老师解答习题能力差一样,不仅影响其职业声誉,也制约其职业发展。
1.3 应对挑战能力不足
任何课程方案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制定出来,最终也都会成为历史的产物。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方案必然会在某些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课程方案前进的动力。不过,有关《课程方案》学时分配失之偏颇的事例表明,《课程方案》并不总是在所有方面都能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前进。只有当方案制定者对时代挑战有准确认识并采取正确应对措施的前提下,《课程方案》才可能在更新中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而表现出新的生命力。
关于《课程方案》目前面临的挑战,可归纳为“低质量”与“高要求”两个主要方面。“低质量”是指体育教育专业生源质量持续走低。《2012年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显示,自2008年以来,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在持续下降,2012年的报名数已在2008年的基础上减少了140万。与此同时,高校招生计划却保持一定的增长。在“增”与“减”的剪刀差效应下,高考计划录取比例连年出现快速增长,2008年为57%,2009年为61%,2010年达到69%,2011年为72.3%,2012年为75%以上,其中,部分省市已突破90%[11]。录取比例快速增长的背后是生源质量的整体水平进一步降低。换句话讲,《课程方案》在2003年颁布之时就存在的生源质量问题如今依然存在,而且有加重之势。从1.2节关于《课程方案》学时分配失之现偏颇的分析来看,《课程方案》在现有的框架下还不足以对此挑战进行有效应对。
“高要求”是指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其目标均指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从已经实施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教师专业标准》(2012年),以及目前在河北省等地试行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方案来看,所谓专业化水平的教师,不仅要“有”知识,还要会“教”知识,更要会在教知识的过程中“育人”。换句话讲,未来的教师教育将十分强调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从2003年《课程方案》的课程配置来看,在必修课程中,体现体育教师专业特性和专门化培养的课程只有“学校体育学”,限选课中虽然设置了含有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养成的“体育教学训练方向”课程,但方案规定学生只能在其中选2~3门。而1分的任意选修课程设置中,几乎没有专门针对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课程。显然,这样的课程设置与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趋向不相适应[12],难以有效应对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的挑战。
2 对改进《课程方案》的建议
综合以上有关《课程方案》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外在环境变化的情况,本研究对《课程方案》的未来发展提出总体建议。
1)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从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多样性、体育教师类型上重新定义原有目标中“复合型”概念。从整个学校教育范畴上讲,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学科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如班主任工作、学生社团工作等);从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取向上看,体育教师不仅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实施者,也是课程资源的研发者;从《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上看,幼儿、小学、中学教师各自有不同的标准。这表明,体育教师的实际工作的确是“复合型”工作。培养目标中的“复合型”概念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能与其所修饰的“体育教育人才”相对应。
2)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从体育课程教学工作的独特性出发进行课程设置。体育课程教学工作是体育教师的核心工作,其独特性在于该项工作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13]。这一性质决定了体育教师必须熟悉身体练习的生理与心理机制、精通身体练习的具体方法、掌握教授身体练习知识的教育方法。如果体育教师缺乏其中任何一方面的知识,都难以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从这个意义上讲,主干课程在设置上不必从学科角度强求与体育学一级学科的对应,而应当反映出以上3方面知识范畴中那些处于基础地位的知识。当然,具体选择哪些课程为主干课程,还需更广泛而深入论证。受知识领域的限制,本研究只能提出主干课程设置的出发点。
3)在限选课程的设置上,本研究赞同《课程方案》按“方向”进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但建议将“方向”从整个体育专业收缩至体育教育专业。理由包括:一是教育部于2011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分别从幼儿、小学、中学3个层次规定各自的“教育类课程”目标和内容要求;二是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明确将教师分为幼儿、小学、中学3个层级并分别制定了入职标准;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中师(含幼师)-专科-本科”的多元师资培养体系逐步收缩到现在单一的“本科”培养体系,原来以培养“中等”学校教师的本科教育理应承担培养幼儿及小学师资的责任。基于此,可将“方向”设置为“幼儿体育教育、小学体育教育和中学体育教育”。考虑到特殊人群的体育学习需要,还可在3个方向外设置“特殊体育教育”方向。
4)在术科课程的学时分配上,考虑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引起的生源整体术科基础能力下滑的现实,建议术科课程的学时比例应在1997年33.6%基础上有所提高,可考虑应回到1991年37.9%的水平。同时建议适当收缩术科课程的门数。与其让学生在近10门术科课程上“蜻蜓点水”式的学习,不如让学生在5~6门术科课程上有更多的学时进行“相对精深”的学习。这样,通过“一增一减”的方式,使学生在术科课程的学习中真正学有所成,而不是浅尝辄止。事实上,如果一名体育教师真能在5~6个项目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完全能够满足常规的体育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强,毛振明. 对03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四维视角的反思[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0),92-96.
[2] 夏征农. 辞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75.
[3]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 2003.
[4] 舒为平. 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13-15.
[5] 黄汉升,季克异.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 体育科学,2004,24(3):51-57.
[6] 胡伟.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趋向与优化探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3):112-118.
[7] 王树宏.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术科测试模式的影响评价[J]. 体育学刊,2012,19(6):90-95.
[8] 吉学武. 体育高考无专项加试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影响[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43-145.
[9] 郑振国.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20.
[10] 向家俊,张启迪.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33(2):126-128.
[11] 2012中国教育在线高招调查报告[OL/EB]. http:///html/g/report/2012/index.shtml,2012-10-20.
(一)金融业“脱媒”趋势对传统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一直以来,我国的银行业占据着货币信用活动的中心,形成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结构。伴随着全球金融业的“脱媒”趋势,我国金融“脱媒”这几年发展较快,银行作为金融活动核心的地位已大大动摇,以直接融资为特征的证券市场融资行为比例迅速上升,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并不断向传统银行业务渗透。未来我国会通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来提高直接融资的比例。同时,在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银行将更多的开展表外业务,传统银行色彩逐渐淡化。这不仅给银行业带来了深远影响,也对金融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以直接融资模式为主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要求对资产评估、风险管理、公司融资有较好的掌握。未来如何加强对银行学、信托学、基金学、投资银行学等内容的介绍,从金融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来传授资本市场、投资、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等方面相关知识,是金融教学面临的大的难题。
(二)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对金融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金融业不再局限于单纯为社会提供货币和信用,而是为社会提供全方面的金融产品,业务涵盖了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多个领域,金融业务逐渐多样化,金融机构逐渐多元化。金融实践的丰富对金融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更加扩大,涉及的社会经济关系更为复杂。在实践中,众多的金融关系和业务活动都存在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方面有许多交叉和重叠。此外,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使对“微观金融”的全面介绍势在必行:如涉及公司投融资决策和资本结构优化的公司金融;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财务分配到各种金融资产上以最大化自己收益的投资学;研究跨期资源配置效率的金融经济学等。目前,关于宏观金融类课程安排已基本规范,但微观金融课程教学中的主干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系统等面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金融人才培养提出的挑战
虽然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全球金融创新的步伐不会停止,而中国的金融创新还刚刚开始。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手段、交易策略层出不穷,金融创新工具不断涌现。创新工具交易与定价、资产组合和营销活动等已突破了传统以信贷、融资、货币为主要特征的金融活动范畴。资产证券化、互换期权期货等衍生产品的发展、债券的发行,这些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对金融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比如怎样加强金融学与数学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数理化、模型化的金融工具;怎样提高人员业务操作能力,能利用创新金融工具降低个体所面临的经济风险等,都是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四)金融活动的全球化对金融学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金融活动也日趋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国外的金融机构与经营业务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金融机构业务也在不断的融入到世界市场中。随着我国金融业国际化进程的深化,我国的金融机构在不断走出去,汇率的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金融业的高度开放性和国际化特征要求教育也要注重国际间的交流。我们培养的金融人才,不能仅停留在与国际接轨的层面,更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力。适应未来全球金融业竞争需要的人才必须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围绕着这样的培养目标,传统的金融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
二、我国金融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等方面都与学科前沿和实践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使得培养的金融专业人才无法适应金融业的快速发展的需要,制约了我国金融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一)学科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单一
专业定位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国外金融学科的发展有两种模式:一是特别关注金融理论和宏观问题的“经济学院模式”,另一种是关注金融领域的实践问题的“商学院模式”。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有所侧重,但总体说来,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在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单一。从专业定位来说,不同类型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应是有差异的,但目前各类型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学科定位都趋于雷同,专业定位不清晰,影响了后续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改实践等各个环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各学校都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广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金融人才”,没有体现出层次区别。事实上,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既需要从事金融管理和研究的高级人才,也需要大量的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各类型学校需根据自身的专业定位来修订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市场需要。
(二)课程体系设计偏向宏观,内容重叠
目前,我国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主要以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宏观金融为主,这固然有利于学生全面把握宏观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但微观金融理论的不足使得学生对一些金融现象的理解不够深刻和具体。此外,在课程设计上也主要是与银行业相关的一些课程,如货币银行学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且很多的传统专业课程的内容尽管有更新,但与现实仍有一定的差距,教学内容重叠较多,一些课程如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期货理论与期权等内容交叉和重复过多,部分前沿领域如金融工程、行为金融等内容介绍过少。因此,真正从理论体系上全面更新金融学教学内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一直比较注重教师的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效果严重依赖于教师的知识结构、社会经验和语言表达能力,课堂信息量通常很有限。目前国外金融学教学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法、项目课题研究教学法等在我国高校运用并不广泛,即使一些学校采用了,也流于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削弱了学生的独立创造性,很多案例讨论课遭遇冷场,最后不了了之;二是扩招背景下教育经费的不足,使得很多高校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落后,导致教育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队伍是培养合格金融人才的关键,高质量的教学方案以及多样化的专业课程设置背后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保障。金融学是一门和实践紧密联系的学科,对教师素质要求尤其高: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具备一定的实务操作能力。但目前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或金融部门从业经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普遍不足。这主要原于:一方面,高校现有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较为机械,很难吸引到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到学校来;另一方面,对教师的考核机制重科研而不重教学,教师在繁重的科研压力下,很难有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
三、金融学教学改革设想
金融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教学要能适应实践创新发展的需要。因此需从根本上转变我国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科建设、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以适应我国金融现代化的需要。
(一)明确学科专业定位,调整培养目标
在我国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背景下,各类型学校应根据金融领域发展动态,结合自身的学校定位,明确学科专业定位。重点大学以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为目标,地方院校则应根据地方经济特色和自身优势,在专业建设定位要有自己的特色。同时要明确各层次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金融学本科教育是传授和学习金融及其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从事金融理论和金融实务工作的金融人才的全过程。对于本科生,在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研究生,应扩展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应强化科研能力,要求深入系统的掌握专业知识,把握前沿动态,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金融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的设计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在课程设计上,为适应金融发展的微观化趋势,在兼顾宏观金融和微观基础上,特别需要补充微观金融中的实用性课程,增加包括公司金融、资产定价、金融组织学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需对微观金融类课程进行整合,可将其整合为投资、银行、保险三类,明确各门课程的定位与目标,通过修编教学大纲、课程简介等途径,明确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实现课程之间的衔接,强化微观类课程的整合。此外,还应在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上增加有关“国际化”方面的课程,内容涵盖包括基本的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国际规则方面的知识以及国际交流方面的知识”。在具体课程上,需区别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对于集中性的专业必修课,应涵盖必要的知识点,保证每一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各校根据客观实践的需要和本校在金融学科研以及教学上的特长,开设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应充分体现出灵活、丰富的特点,既可紧密联系实际,也可紧扣前沿理论,还可体现国际化色彩,为学生发展自己兴趣爱好提供空间。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紧跟学科前沿和实践动态,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可以将热点问题以“实际问题分析”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并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写论文的形式予以督促检查。在课堂教学上,应采用讲授、讨论、专题讲座等各种方式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应根据金融学科专业的特点和条件,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保证教学时间。加强对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可通过软件模拟真实的金融交易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
关键词:小城镇,社区体育
前言:城镇社区体育是城镇体育的重要摘要的意义。论文大全,小城镇。
1:小城镇社区体育的概念
在城镇社区范围内,依托社区力量,以社区内外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论文大全,小城镇。
2:小城镇社区体育现状
2.1社区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我国城镇社区体育居民活动所采用的运动项目有着很明显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在比较富裕的城镇有着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又有着传统的健身养生方法和地方特色项目,内容丰富多样。但是,大多数地区由于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体育发展政策、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以及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念等因素影响,社区体育运动项目比较单一,大多数居民选择在不花钱或花钱少的体育场、学校、公园、生活小区的空地、田间小道等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因此,选择运动项目主要是对那些场地器材要求不高、技术简单易学、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具有一定娱乐性的现代运动项目以及被认为有健身、防治疾病的地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的选择与居民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等有关系的。论文大全,小城镇。论文大全,小城镇。比如:散步与慢跑时老年人选择的首要项目,青少年喜欢比较激烈的项目,比如篮球、羽毛球、排球等在学校从事过或者教师教过的竞技运动项目。
2.2 社区体育群众参与状况
首先,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率低于城市。城镇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是在校学生,其次是科教文卫人员以及政府机构工作人员。乡镇企业工人和小城镇农民参与体育活动较少,这也许与他们的体育价值观念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与城市社区体育的老龄化和女性化现象不同的是,城镇社区体育的参与者以中青年为主;这也许由于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老年人和妇女的运动能力和体育价值观念有待提高。
其次,大部分城镇居民的锻炼频率和锻炼持续时间与国际国内体育人口的规定还有一定的差距。按照国际惯例,体育人口的界定是“每周参加3次或以上的中等强度和量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很多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还不属于真正的体育人口;在许多富裕的城市如此,可想而知在城镇的情况便可想而知。
3: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趋势
3.1小城镇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小城镇社区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同时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规模逐渐扩大,由于以城市为主体的现代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吸引,城镇居民模仿、学习和消费城市文明、现代文化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城市先进的体育价值观念提前被城镇居民所接受,形成超前消费,从而使城镇体育社会化进程超前发展的情况成为可能。
社会化是小城镇社区体育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要动员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最大限度的实现社区力量的整合;同时,社区体育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社区需求本为原则,以服务社区内所有成员,一切从群众出发,解决社区居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作为社区体育资源开发的重点,从而调动居民广泛参与的积极性。
3.2小城镇居民体育观念意识增强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对小城镇建设的重视,小城镇工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机械化和电气化程度提高,使得城镇居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加上双休日的实行,业余时间增多;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和物质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极大的提高,享受观念逐渐普遍;文化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大中城市社区体育的辐射和影响,城镇居民的体育价值观将发生重大改变,逐渐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健身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自我实现等方面的价值,逐渐将体育作为生活的重要内容,而不仅仅是一种健身手段。
3.3小城镇社区体育组织多元化、多层次方向发展
随着城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居民闲暇时间增多,体育健身意识的增强,社区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城镇社区体育组织将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鉴于目前商业经营型的体育组织收费较高,一段时间内只有部分较高收入阶层的群体才能承担,因此,为适应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促进社区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当前,应大力发展公益型的民间社区体育组织。论文大全,小城镇。建议政府积极主动帮助并扶持其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为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4小城镇社区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样
为了吸引更多的居民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社区体育服务人员必须改变目前社区体育活动项目单一的状况,开发更多的运动项目,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
为了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提高参与率,社区体育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可采用以下方法加强运动项目的开发;首先: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简化规则,简化技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使各种运动内容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对不同参加者提出不同要求,这就是社区体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次: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根据社区的情况,可将几种新兴的运动项目引入社区。再次:民族、民间传统项目的开发。最后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发;可利用各种自然形成的条件进行,最好的例子就是现在的拓展训练,他以后会逐渐走向社区的。让人们更快的接触的。
目前,由于城镇社区体育组织不够健全,城镇社区居民都是自由组合与自发的形式为主,参加的各个单位的人数都没城市的多;随着城镇社区体育化程度逐渐提高,社区体育组织的逐渐健全,城镇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性将逐渐增强,有组织的体育活动逐渐增多,社区体育将向稳定有序的方向发展。
3.5小城镇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逐渐得到重视
社区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时一个普遍性的事实,城镇社区更是如此。体育场地设施时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空间条件,是现代文明和一个地区体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在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的体育设施,如何开发和改造现有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是解决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短缺的根本途径;21世纪是大众体育世纪,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和枢纽,它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对周围的农村有强烈的影响,因此小城镇社区体育不仅关系到城镇居民的体质问题,还与广大的中国农村人口体质强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体育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的事实已暴露,并且正随着社区人口的而进一步加剧;
因此,体育界要通过各种媒体,有关会议等各种途径是地方部门认识到,社区体育中有一部分属于公共福利事业,政府部门有义务着手进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和建设,否则日后将会造成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与社区发展严重失调的局面,从而提高小城镇政府对小城镇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重视。
3.6小城镇社区体育骨干队伍壮大
专业人才决定着某一领域的成熟度和发展质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需要一批高水平的体育骨干队伍。由于城镇社区居民较多,需求多样化,仅靠城镇极少数的体育专职人员或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社区体育指导活动,显然不够现实;同时,城镇居民文化程度低,“不会锻炼”的人口较多,需要有人指导;因而,指导力量的缺乏成为制约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体育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城市对体育专业人员的减少,将有更多的人才走向城镇和农村。同时社会体育迅速发展也将促使小城镇的体育教师、有体育特长的人员积极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小城镇社区体育骨干队伍将逐渐壮大。论文大全,小城镇。
4结论
随着我国对小城镇发展战略地位的重视,小城镇的经济将突飞猛进,基础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也将使小城镇居民的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再加上体育高等教育的扩招和体育专业人才逐渐向农村转移,这些都预示着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将迎来它发展的黄金阶段。目前,小城镇社区场地设施、社区体育指导员等体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事实已暴露无遗,并且这种状况正随着社区锻炼人口的增加而进一步加剧。这要求小城镇政府在制定小城镇发展规划时,要摆脱传统的只为物质建设服务的规划思想,确立以全面体现经济、社会、环境三维发展模式要求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规划思想,无论是体育场地设施等硬件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还是社区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运动项目等软件项目的规划与发展,既要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更要考虑到未来社区人口结构、素质、规模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引起的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新的需求、新的期望,为未来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要动员社区内居民、机关团体、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小城镇社区体育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力量的整合,实现社区体育资源的共建、共有、共享,形成社会集资为主,政府资助为辅,民办官助、民办民助、法人投资相结合的社区体育发展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黄爱峰.中国小城镇体育发展之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
[2]周建军,仇军,罗时铭.我国乡镇体育的发展背景与模式选择[J].体育科学,2003,23(5)
[3]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0
[4]郑旗.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9)
[5]刘志民.小城镇政府与小城镇体育发展公共政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17
[6]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7
解放思想,以新闻改革增强党报发展的张力
办报是报社的中心工作。不断解放思想,增强《通辽日报》的引领性、服务性、可读性和影响力,进而向自治区盟市级一流党报目标迈进是通辽日报社近四年来不懈的追求。
(一)改扩版面,推动党报格局走向多元化
一张全新的党报,应该是宽众化的报纸,竭尽全力为社会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让读者有所收获。为实现这一目标,《通辽日报》先后进行了三次改扩版。
从2008年2月2日开始,《通辽日报》开始第一次改扩版。改扩版后,报纸以崭新的面孔出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由原来的黑白变成了彩色印刷,报型变成了国际流行的更加时尚的黄金瘦报型,由每周一、三、五的报纸由原来的4版扩成了8版,信息量增加,内容和版式更加新颖活泼。在内容上,《通辽日报》增设了 “民营经济”、“教育时空”、 “老年天地”、“生活资讯”、“科普之窗”、“健康之友”等版面,有效提高了报纸的服务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通辽日报》改扩版后,由原来的每周28个版增加到40个版,提升了《通辽日报》的服务功能和品位,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2008年12月12日,《通辽日报》进行了第二次改扩版,在通辽日报这一品牌的统一格局下,推出了《晨刊》,定位为服务广大百姓。第二次改扩版后,《通辽日报》每周一到周五变成了天天8版,每周版数是48版,比第一次改扩版又增加了8块版。第二次改版后,新增了“新农村”、“文体娱乐”、“深度报道”、“环球博览”、“百姓纪事”“文荟”等全新的版面。这次改扩版为《通辽日报》实现独具特色的新型党报踏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2010年5月1日,《通辽日报》进行第三次改扩版。此次改扩版,《通辽日报》明确提出了全新的办报理念,那就是“塑造最具有公信力的媒体,影响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群”。在整合原《通辽日报・周日》的基础上,它变成了一张更厚的报纸,日常版面规模增至12块版,版面数量居自治区盟市党报之冠。不仅新开辟了《创业》、《商界》、《传奇》等众多的版面,还对原有的版面进行了全新的包装。同时,它变成了一份更有价值的报纸,一张宽众化的报纸,初步实现了宽众信息的“全覆盖”。
《通辽日报》进行改扩版面,绝不只是简单的版面增加和报型改变,它是在采用编采网络计算机平台和新的印刷设备这样现代的报业技术的条件下进行的。报纸正以全新的内容和面孔向一流党报的目标迈进。同时,《通辽日报》的改扩版取得了“五个一”的成果:确立了一个符合报业发展潮流、时尚新颖的版式;培育出一批有价值的栏目;涌现出一大批新闻报道精品;形成了一股清新的文风;培养了一批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人才。
(二)更新思路,新闻宣传水平不断提升
在打造党报媒体影响力的过程中,《通辽日报》不断转变观念,更新思路,按宣传和报业发展两个规律办报,在吃透上情和摸清下情两个方面下工夫,将报纸的内容和读者的要求相统一,把党和政府希望人民群众知道的信息和人民群众希望从党报中了解的信息结合起来,从而使党报的内容让读者得到了满足,做到“权威”、“大报”、“有用”、“民生”,有力地提升了党报的公信力、引领力和服务功能。
近几年来,《通辽日报》的宣传紧紧扭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这一党报发展的时代命题,坚持“三贴近”,落实“三服务”办报理念,逐步构建起地市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在工作中,《通辽日报》重点抓好新闻策划,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政治意识,为百姓着想,为发展尽责,近三年来,《通辽日报》每年的大型策划都达到10余次,平均每月一次,极大地提升了舆论引领能力。同时,报纸一手抓正面宣传,一手抓舆论监督,一头抓市委中心工作宣传,一手抓民生新闻报道,用正面宣传主导舆论,增强公信力;用舆论监督弘扬正气,增强震撼力;用服务中心突出重点,增强吸引力,用民生报道释疑解惑,增强亲和力。为做好这方面工作,《通辽日报》进一步改变文风,要求记者深入采访、认真分析、言之有物,同时创新报道手法,“软化”硬新闻,从贴近读者的角度出发,或“以小见大”或“以实带虚”,用灵活生动的笔调写新闻。按照这个思路,编辑部也在不断提高信息质量,利用有限的版面尽可能多地为读者提供“有效信息”、“含金量”高的信息。
通过不懈的创新,通辽日报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已摆脱以前呆板、空洞、说教的旧有格局,走上了一条符合现代报业前进趋势,符合读者阅读取向的健康的发展之路。
自加压力,以机制改革增强党报发展的内力
作为一家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事业单位,由于种种原因,通辽日报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影响发展的障碍,这些问题是多年沉积下来的,也是报社进一步发展亟待破除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报社党委认为,报社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以改革统揽全局,对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效运行机制。根据中央、自治区和通辽市关于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通辽日报社结合本单位实际,以适应新形势对报业发展的新要求为出发点,以初步建立一套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便于管理的机构和岗位设置体系,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高效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报社全面快速发展为目的,坚持“积极稳妥、先易后难、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紧紧抓住被列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有利契机,全面深入地展开了各项改革工作。事实证明,改革出活力,改革出创造力,改革出凝聚力,改革是党报媒体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转换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任。打破身份、职务、职称界限,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对各部室实行定编、定岗、定责。通过竞聘上岗,优化组合,合理流动,建立起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责权利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一是环节干部竞聘上岗,部室工作人员实行双向选择(聘任期两年)。2007年4月和2009年4月,报社按计划进行了两轮环节干部竞聘工作。一般人员经过双向流动,得到了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这次改革体现了两个亮点,一是一批年轻人才脱颖而出,走上了环节干部岗位,使环节干部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明确用人机制。根据报社人员结构极不合理,编采人员普遍年龄偏大等问题。社党委决定,新进编采人员一律从一本毕业生中录用,通过逐步换血,有效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去年6月,通辽日报社面向社会公开考录了23名工作人员,岗位涵盖了蒙汉文编采、网站开发及美工等,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走上了报社工作岗位。
(二)注重绩效,激活分配制度改革
为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鼓励编采人员多出精品,不断提高报纸质量和办报水平,通辽日报社研究制定了《通辽日报社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和《编采质量奖制度》等一整套绩效考评体系。一是在质量上,按周评定“六好”,即好稿件(含好言论)、好编稿、好照片、好版面、好专栏和好标题。每个奖项设置不同额度的奖金,每月进行兑现。二是在数量上,实行百分考核,对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的编采人员给予奖励,有效地拉开了收入层次。通过岗位工资、业绩考核等办法,通辽日报社建立起了符合报社特点的绩效考评体系,形成收入能高能低的管理机制和平等竞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竞争激励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发展活力。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与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增加投入,助推设备更新
近两年,在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报社克服重重困难,广泛筹措资金,在设备建设上打了一个翻身仗。一是投资120多万元,购置了“采编系统计算机网络平台”,使报纸编采工作告别了“纸和笔”,全面进入了网络平台新时代,大大优化了编采工作手段。二是投资420多万元,购置了一套国内先进的上海高斯印刷设备,安装调试投入运营后,报纸的印刷能力和印刷质量大大提高。2009年在全区报纸印刷质量检评中,获“上海高斯杯”综合奖和“北大方正杯”图片质量最佳奖,实现了《通辽日报》报纸印刷质量的新跨越。
(四)面向市场,推进办报经营“两分开”改革
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通辽日报社适时对新闻采编和广告经营业务进行了重新整合,逐步实现办报经营“两分开”。在机构设置上,通辽日报社初步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管理的办法,在社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报纸编务工作委员会(简称编委会)和报社经营管理委员会(简称经委会)。编委会负责报纸新闻采访、编辑出版、绩效考核、质量监控等工作。经委会负责报纸发行、广告经营、社会服务等经营业务。由此,报社广告业务从新闻采编中剥离出来,编采业务与经营业务初步实现了两分开。在此基础上,报社组建了“通辽日报传媒广告公司”,专门从事报社广告经营和管理,成为完全按照市场化运作的经营实体,独立自主开展面向社会的经营活动。广告公司将广告业务划分为房地产、汽车、家电、通讯、百业信息、餐饮等十几个板块,实现制经营,面向社会公开聘录部门经理人,每个部门根据业务情况按驱动薪酬方式落实待遇。此项工作目前正在顺利实施,并已开始显现成果。
立足长远,以队伍建设增强党报发展的持久力
报社要发展,队伍是关键。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职工队伍,是实现报社确立的各项目标和打造报业持久发展动力的根本保障。
(一)积极开展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
结合三项教育活动,通辽日报社引导全体人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为中心工作服务、为读者服务的水平;进一步增强“三贴近”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在党的方针政策和群众利益的结合点上挖掘新闻,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增强“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新闻专业素质的同时,学习现代科技、管理、法律、市场经济等体现时代性要求的新知识,使知识结构得到完善、优化;进一步增强职业精神,坚守职业道德,杜绝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和谐的舆论氛围。
(二)不断深化继续教育工作
针对编采一线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复杂,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新录用人员较多,新闻专业训练和实践不足的实际,通辽日报社将继续教育工作常态化,本着精学、实用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营造人人争做学习型记者和学习型编辑的良好环境,将业务学习与交流工作常态化。除定期组织业务交流与学习外,通辽日报社积极开展“传帮带”活动,由编委会成员及副高以上职称的记者、编辑,以“传帮带”的形式,培养一线采编人员,主要途径是:讲授业务知识、为采编人员出题目、带采编人员深入基层采访、帮采编人员修改稿件等。
编辑部工作是报纸出版工作的重要一环。在队伍建设中,通辽日报社从编辑部实际出发,组织从事编辑工作的业务人员针对自身编辑工作内容和特点,每年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全市各地、各部门、各行业进行工作调研,深入研究全局性的和局部性的各方面工作,深入研究涉及自己业务的某一领域的具体工作,力争做某一领域的专家型编辑,实现开阔视野、开门办报的目的。具体操作上,各编辑部每月安排一名编辑,时间为一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走出报社,深入市直机关、旗县市区、农村牧区、厂矿企业、学校社区、社会团体进行轮流走访调研。调研结束后形成“调研报告”,上交编委会,进行集中讨论,用以指导下一步的新闻宣传工作。
通过努力,通辽日报社不仅造就了更多更优秀的名编辑、名记者,同时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吸引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新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充实和壮大新闻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通辽日报社的采编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得到了整体提升,为今后各项事业的持久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抢抓机遇,以新媒体建设增强党报发展的新动力
当前,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传媒,如网站、手机报、手机电视等,其成长之势咄咄逼人。在这个前提下,通辽日报社正视现实,积极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之道,以新的观念和姿态迎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努力拓展报业多元化发展的新空间。
――北京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探索精品课程共建新模式
2.创新继教形式培训企业高管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新兴铸管集团合作培养企业高管
3.精诚合作 互惠双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实践
4.巨人肩头站 手可摘星辰
――高校与IBM合作培养面向实践的高素质IT人才
5.名校名企傲视同群
――华东理工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开展多领域、高效率合作
6.多种模式实践合作促进双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海天集团全方位校企合作育人实践
7.强强联手 各尽所长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人才合作培养战略
8.产学互动校企双赢
――电子科技大学与德州仪器公司开展DSP技术研究与教学
9.因“需”施教培养创新人才
――重庆大学与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工程硕士
10.省略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一
合作铸精品 联手塑英才
――北京大学与微软亚洲研究院探索精品课程共建新模式
北京大学与微软公司的合作始于2000年,当时,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我国提出了把北京大学等若干国内优秀大学办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教育部为达到这一目标,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为了响应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精神,支持高等学校计算机课程建设,教育部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实施“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促进企业的核心技术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探索校企共建精品课程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拥有雄厚的教学师资力量,特别是在操作系统等传统基础学科的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公司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基础研究机构,在致力于世界一流计算机研究的同时,还通过和微软总部核心产品部门的密切联系,帮助中国高校在课程、特别是与微软技术相关的计算机核心基础课程方面的建设。双方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核心技术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也有利于高等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通过双方的合作,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合作编写精品教材
为解决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有关的大量技术问题,教材与实际发生了严重的脱节问题,2000年,微软公司参加主办的首届高等院校计算机系系主任座谈会上,提出希望能有一本更多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的教材。同年10月在第六届全国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许多教师也提出希望更多地了解Windows内核原理,以供教学需要。基于此,校企双方决定共同组织一个“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教材的写作班子。目前一套围绕Windows操作系统的操作系统教学平台已经基本建立,包括了三本教材(《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Windows内核实验教程》、《系统分析及实验教程》), 一套教学课件(《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课件),上述教材已经多次印刷,累计出版了55900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数十所高等学校采用这些教材作为教学参考用书。
培训高校授课教师
在成功推出围绕Windows操作系统的精品课程基础上,研究院通过各种渠道,包括“2005年全国操作系统授课教师庐山培训班”,“全国第八届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研讨会”,以及“2006年微软亚洲峰会”等活动组织培训全国各高等学校的授课教师。该建设项目总的特点是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尽快接近和达到国际一流大学同类课程;在保持内容相对稳定基础上,加大反映当代操作系统发展和动向内容;既注重经典操作系统理论讲授,也重视分析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中的具体技术实现;结合实习课程,使学生打下良好理论基础并具备从事操作系统设计的能力。
校企共建精品课程
“校企共建精品课程”是一个促进大型企业与高校之间了解与交流的好模式,可以促进企业的核心技术与高校相应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有利于高等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优秀人才。
目前,该合作项目已经被教育部批准为“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之一。研究院将继续努力,使合作项目成为优秀的“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之一,并且在此基础上,争取尽早使该课程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并通过教育部精品课程网站把该精品课程资源推广到更多的高校中去。同时,微软公司已经决定向国内的高等学校开放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源代码,这一举措将有力地推动微软公司和国内各高等学校的合作,加快微软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研究院将在总结以往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和全国各高等学校一起,建设微软源代码共享、实验平台,为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培养大批的优秀软件人才共同努力。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二
创新继教形式 培训企业高管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新兴铸管集团合作培养企业高管
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189家中央企业之一,是集资本经营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集团一直以“科技兴企、科技强国”为使命,全面致力于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能力的锻造。为求得更快发展,集团公司决定培养储备一大批视野开阔和思路开拓,具有创新理念和创新精神,具备先进经营能力、管理水平和良好执行力的中高级企业精英,以大力提高集团公司的创新能力,适应集团公司“十一五”及长远改革发展的战略需要。清华大学是历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高等学府,云集了国内外各领域、学科的著名专家学者。在一个多世纪的历程中,清华大学已为社会输送了数十万名各类高级人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正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共同愿望使名企与名校强强联手:2006年元月20日,双方在清华举行了隆重的签字仪式,并将项目定名为“新兴铸管集团公司现代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通过合作,双方找到了适合发展的契合点。
互利合作各取所需
清华大学为了落实科技强国、服务社会的使命,在全球化新形势下帮助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新兴铸管集团希望在整个企业创建全员终身学习的环境,建成可以不断推动企业持续创新的自主学习型企业。他们在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急需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这样的支持,整合国内外一流的教育资源及时为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培养提供高水平的个性化专业服务,协助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打造优良的基因,进而从根本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培养计划量身定制
企业对于培训的需求多种多样,学院打破传统课程框架和教学模式,依据企业的特性、围绕企业实践和培训需求量身定制,兼顾组织收益和个人成长而“量身定制”专门计划。为达到预期合作效果,经双方多次研究和探讨最后商定,双方的人才培养合作计划经过逐步细化和优化,最终确定以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战性的 “厂长书记高级研修班,经营副厂长高级研修班,生产副厂长高级研修班,副厂级领导高级研修班,中青年后备干部高级研修班”等培训项目为依托来展开。学习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学习的目的。清华继续教育学院为新兴铸管集团定制课程以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为主要培训对象,注重管理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的结合,课程方案充分考虑企业的培训需求,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竞争环境、文化特质、人员特性和发展状况等因素,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问题研讨、经验分享和分组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鼓励学员贡献和分享管理经验,促成企业内部的沟通、合作与信息共享。授课教师不仅洞悉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教学经验,而且对企业管理有较深入的研究,是资深的企业管理咨询顾问。这样依据企业的特性需求灵活设置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均得到了参与培训学员的高度肯定和一致赞誉。
课程设置注重实战
通过到清华学习,不但使企业广大参训领导干部亲身感受到了清华悠久的历史传统、浓厚的人文氛围和博大深厚的文化魅力,比较系统地了解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营企业的基本规律和管理企业的基本方法,学到了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文化,大大地丰富了理论和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培养了创新的理念和思维,启发了思考、启迪了创新,在学习的总结、讨论以及同专家的交流探讨中能够学以致用,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清华继续教育学院与新兴铸管集团的远程教育合作不但使学院找到了自己的服务市场,找到了其教育服务社会价值的支点,而且使企业找到了培训、储备人才和提升品质值得信赖的资源,也为新兴铸管培育了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中还可以带动整个行业和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三
精诚合作 互惠双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实践
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多元投资的商业化运营航空公司,2002年10月在上海证交所正式上市。几年来,上航在国内地方航空公司的经营业绩排名中名列前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管理、艺术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办学的尝试,合作构建起上海航空运输学院,其建构模式与成功实践获得了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上海航空运输学院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依托“朝阳产业”――民航运输业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构建起的二级学院,企业向学校直接注入资金300多万。运作十余年来,学院在办学机制、专业特色、实践创新、学生就业等方面不断探索与创新。截至2005年已有10届1000余名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4%,学生总体质量符合民航运输业发展的要求,已有很多成长为民航运输企业的骨干。在双方的合作上有以下特色值得借鉴。
首先,体现在办学机制上:领导挂帅,院务委员会制度卓有成效。航空运输学院院长由学校委派,副院长则由校企双方各委派一人担任,学院的日常工作由这套班子主持。学院还设立了院务委员会,院务委员会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和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主任委员,校企主要职能部门领导任委员,每年召开一次院务委员会会议,就学院办学方向、发展规划、管理制度、专业设置、招生工作、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等重大事项做出决策。由于紧贴市场,学院发展方向明确;由于领导支持,各项决策可保落到实处。
其二,在办学理念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双赢。企业每年向学院注入一定资金,支持学院学科发展。公司建立“上航奖教金”和“上航奖学金”制度,激励教学、管理、科研和学习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师生员工,企业领导对学院的教学非常关心,亲自推荐上航的英语翻译来学院担任英语口语教学,多次担任“航空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并参加学生论文答辩,使学生的毕业论文更具“实战”特点。
其三,在专业特色上:知己知彼、扬长避短、错位竞争、审时度势。航空运输学院在专业设置、培养计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市场调研,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以市场为导向,审时度势,你无我有,错位竞争,使目前6个专业保持了鲜明的特点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了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零距离接触。专业设置与上海其他高校相近专业形成了错位发展、多层次为民航运输发展做贡献的态势。
其四,在学生就业上:实行订单式培养。市场是瞬息万变的,适时、准确的专业调整会给大学生就业带来新的机遇。由于专业特色明显,并且依托产业办学,学生有很好的就业保障,空乘专业毕业生至今几乎全部被上航录用。历年来,学院学生的就业率在校内一直名列前茅,在上海市高校内亦处于领先水平,至2004年9月,已毕业804名学生中,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共录用345人,占总人数的43%,其他国内外涉航企业367人,占46%,一般企业68人,占8.5%,扣除出国和专升本人员,总体就业水平为97.4%。
其五,在学科发展上: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十余年来,航空学院的学科发展稳步向前,师资、实验条件逐渐完善,自身造血功能日渐健全;教学、科研开始同步发展;教学手段建设全面提升和展开;学生参加市数学建模比赛等二课堂活动增多,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能力。为求发展,校企双方进行了不懈努力:双方领导支持并促成了学院教师去上海航空公司相关部门的见习,并参加公司课题的研究,使教师在实践中有更多的锻炼机会。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定期为学院青年教师讲解飞机结构、系统和机务知识,指导青年教师熟悉飞机维护手册;学院派遣青年教师赴上航挂职锻炼;学院聘请航空院校退休的资深教授带教青年教师、编制教材和教学大纲、建设实验室。
经过多年努力,航空运输学院已初步建成了与上航所提供实训条件互补的实验设施。如航空发动机实验室、飞机部件拆装实验室等,教师队伍逐渐扩大,知识与学历结构趋于合理,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也基本编制完成。实践证明,这种紧密的、优势互补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富有很强的生命力,使企业与高校互惠互利,达到双赢。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四
巨人肩头站 手可摘星辰
――高校与IBM合作培养面向实践的高素质IT人才
近年来,随着中国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软件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中国软件企业在软件总体设计、项目管理和研发等方面的人才极度缺乏,建立复合型人才架构已经迫在眉睫。面对市场在软件人才数量和结构方面的双重需求,也源自IBM全球性的“天才孵化计划”――高校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是由IBM软件部、IBM中国研究院和大学合作部联合推出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IBM“青出于蓝”计划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于2002年4月被引入中国的。
IBM“青出于蓝”计划(Extreme Blue)是一项汇集顶尖技术和商业人才、将极具挑战性的创新技术研究与市场相结合的学生实践项目。该项目为高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更好的实践环境。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IBM以其雄厚的实力为学生们提供技术和商业方面的指导,并辅以一定的资金支持,在IBM中国研究院为学生们营造了一流的实践环境。IBM通过“青出于蓝计划”与中国各大高校的紧密合作,已培养出众多符合IT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科技、商业综合型,适合现代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参加IBM“青出于蓝”计划,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IBM丰富的全球资源,深入了解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的商业模式,获得技术与商业相结合的完整的项目体验和技术研究开发管理的经验,极大地提高其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这一计划为各高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身实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对与企业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同时,高校通过了解和接触世界领先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领域,也促进了自身科研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独具特色的“青出于蓝”计划
IBM“青出于蓝”计划是通过学生报名、高校推荐、IBM面试的方式,由IBM和高校共同选拔出最优秀的信息技术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由IBM精心设计的项目。IBM“青出于蓝”计划要求学生具备广泛全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优秀的中英文沟通和表达能力、敏捷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勇于面对挑战和参与竞争,同时要有旺盛的工作精力和充沛的体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IBM为该计划组建了一支由资深专家、科研人员、高级经理组成的辅导团队,为学生们提供专业指导,分享经验,帮助他们在专业环境中继续学习,掌握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全方位能力。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IBM还会为学生们组织内容丰富的技术讲座等活动,学生们也可以自行组织各种交流活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和合作精神。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
IBM通过“青出于蓝计划”与中国各大高校的紧密合作,已培养出众多符合IT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科技、商业综合型,适合现代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目前大多在中国的各大现代化企业里为发展、推动IT产业奉献智慧、创造价值。也有部分学员最终加入了IBM的大家庭,站在IBM这位蓝色巨人的肩膀上。
此外,这一计划还为各高校在国际舞台上展现自身实力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在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同时,高校通过了解和接触世界领先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领域,也能为自身科研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未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对高素质青年一代的培养,IBM深信“青出于蓝”计划将为中国开发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成功模式,为中国本土高素质研发人才的培养提供一片沃土。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五
名校名企傲视同群
――华东理工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开展多领域、高效率合作
西门子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大型跨国集团,且全部业务集团都已进入中国,目前在中国的业务正迅速发展成为其全球业务的基石。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是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可在生产自动化、过程自动化、楼宇电气安装和电子装配系统领域提供多种创新、可靠、高效优质、系统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华东理工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多学科研究型大学,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从2002年开始,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和华东理工大学进行了全方位、高起点、综合性的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合作发展模式。
共建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实验中心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先进自动化技术联合示范试验中心,该试验中心拥有高级过程控制系统6套装置,高级自动化实验系统6套装置和先进控制系统4套(总价值70万RMB,由西门子捐赠)。实验中心采用西门子最先进的控制技术,融合了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TIA)理念,是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系统的缩影。在教育教学方面,科研开发、技术交流与培训方面和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等方面进行合作。
设立多项奖学金
为了加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与华东理工大学的战略合作, 双方特设立“西门子A&D奖学金” 和“A&D SIMATIC 奖学金”作为战略合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两项奖学金均由西门子独家提供资助,旨在奖励学校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异且毕业后有志加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自动化与驱动集团工作的本科生、研究生。
建设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
自2002年起,双方将上海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SIAS)确定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习基地,主要用于学生实习实践活动、毕业课题(设计)和参与生产、研发项目。基地每年提供学校至少两次程度不同的集体实习机会,实习涉及参观SIAS相关部门、听取行业技术讲座等多个方面,以了解自动化与驱动行业领域的概况,特别是关于技术应用和产品应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SIAS通过系列程序选拔一定量学生,为其提供毕业课题(设计)的实践机会。在此环节中,和学校联合指导学生的毕业课题(设计),结合SIAS实际和专业现状,确定“真实”的设计课题或是将SIAS的相关项目的一部分作为课题,课题一般与实习学生的岗位工作相一致或是岗位工作的一部分;在课题进行过程,指导方式采取双导师制。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分工负责,共同指导。在此基础上,西门子(A&D)会选择在实习实践中的突出分子,加入集团工作。另外,西门子(A&D)还为学生提供了形式各样、内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暑期实践活动、大型展览等,为学子开拓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加强技术信息交流与员工培训
双方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不定期关于自动化与驱动领域的生产、市场、产品等方面的技术信息的双向交流与沟通。西门子(A&D)每年邀请学校的学者、知名教授和学生参加自动化与驱动领域的学术研讨会并介绍产品的应用案例;同时学校也会邀请西门子(A&D)的工程师、高级管理人员来校讲座,并不定期深入企业,与西门子(A&D)的工程师联系共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通过合作,双方共举办技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十几次,内容涉及自动化与驱动技术、自动化(包括PLC,DCS,ESD等)产品、自动化全集成系统(PCS7过程控制系统、WinCC人机界面、基于PC的控制系统等)及其应用、自动化培训服务等方面内容,为中国高校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人才走向社会直接进入企业角色提供了有利保障。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六
多种模式实践 合作促进双赢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海天集团全方位校企合作育人实践
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基地,为国家大型企业、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单位、是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TIPS)认定的中国优秀民营企业。目前集团公司拥有总资产40多亿元,2005年实现产值近50亿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于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已发展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地方示范性综合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国家数控实习实训基地,教育部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冲破传统的教育与生产的固有观念,各自从不同的领域理解产学合作对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和企业利益的相互驱动作用,从经济与社会等全方位视角理解双方合作的价值,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学校深刻体会产学合作,以为企业服务;企业深刻体会产学合作,以为教育服务。在理解和不断的自我改造中,寻找成功的合作点,多点的不断突破形成了今天的全方位合作与双赢机制。
理念的创新是双方合作的前提,共同的追求是合作的基础,时刻为合作者着想是合作的动力,模式的创新催生合作的活力。双方经过实践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合作。
“学工交替”校企互动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和其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实施了“学工交替”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计划以企业为主制定,充分体现了企业(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增加了学习内容的同时,相应减少了一些课程的理论学时,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接近实际,更有实效。
“半工半读” 校企渗透
该培养模式是基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的不足而提出的。 “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出,使学生能利用他们的业余时间,到企业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企业推出的“半工半读”项目可由学生进行选择,经企业考核合格即可以参与“半工半读”教学活动。“半工半读”项目的实施主要以企业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企业付给学生一定的报酬,学校也承认学生相应的实践学分。
“订单式(2+1)培养” 校企互利
该培养模式是学生在学校完成前2年的基本文化素质、专业理论等方面的学习后,第3年由海天和学校共同实施其专业教育和上岗适应性教育。与此同时,学生已经是企业的员工,享受企业员工同等待遇,企业实施的教育与企业对新员工的教育做到了有机的结合。由于该人才培养模式能按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要求实施,学生在毕业时即能达到上岗的要求,实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学校人才培养目的。
“项目化教学” 校企双赢
该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将设备和人力资源引入学校,学校为其提供场地和工作条件,以此推进更大范围的校企合作,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突出企业对专业人才要求的核心能力的培养,并由企业负责全程实施。以核心能力的培养为主线,以产品开发的流程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达到企业对各个工作岗位的各项要求。
经过几年的合作实践,使宁波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学院不断突破传统的专业、学制体系的束缚,推出了各种企业乐于接受的教学模式改革,大大影响了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在与学校的合作中,企业体会到了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难,也看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希望。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七
强强联手 各尽所长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人才合作培养战略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是中国汽车工业具有代表性的特大型企业集团之一,跻身《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行列。汽车产业是上海的支柱产业,发展迅速,但相对国外百余年的汽车发展史,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上汽意识到人才是发展的根本,而大学是人才的培养者和输送者。上海交通大学是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把培养具有宽厚基础知识、强烈探索精神、具有良好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创造性人才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恰恰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人才需求不谋而合。为此,上海交大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开展人才战略合作,实行跨学科的工程教育,实现工程教育的一体化和系统化。
双方的人才培养合作始于1997年,他们以增强工程意识,拓展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指导思想,以迅速发展的上海汽车工业为依托,将工程研究、工程教育、工程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以下形式对人才进行全方位、高质量的培养。
联合进行车辆工程本科教学改革试点
上海交大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资源和优势,开设车辆工程专业本科试点班,已为期十年。考虑到支柱产业大型企业集团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型人才的需要,该试点班以工程综合意识培养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和环境,开展研究性的工程实践。
构建培养综合工程意识的教学体系和环境
针对信息化技术在汽车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汽车电子的迅速发展,加强信息和控制方面的课程和实验,培养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核心技术的能力。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使学生得到全面训练。
建设研究性的工程实践环节,加强工程素质培养
学生利用暑假进行集中实践活动。校企双方认真安排每一次实习计划,确定实习导师和工作岗位,为学生提供集中的工程素质训练场地,使学生得到具有职业性的、规范的、专业的实习机会。
毕业设计中实现知识、能力的集成和提高
车辆工程专业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依托上海汽车工业,结合科研任务,提供毕业设计课题。学生不仅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而且可以了解本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理论学习和工程实践的结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实施学校与企业的双导师制
学生参加导师的课题组,与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研究团队,共同学习和工作,在浓厚的学术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企业导师着重向学生介绍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形势和需求,中国汽车工业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企业对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综合要求。
培养研究生汽车自主开发与创新能力
上海汽车集团在交大投入固定的经费,打造一流的科研平台,支持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参与科技攻关。通过团队合作,进一步培养自我设计、自我创造、自我优化、自我组织的能力。
结合企业需求开展继续教育
上海交大与上汽集团合作培养在职人员工程硕士研究生已有八年。规模日益扩大,发展迅速,培养了一大批被企业认为“留得住、用得上”复合型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现在,上海交大数百名车辆工程的研究生,已成为上汽集团人才资源库生生不息的源泉。学校和企业深深知道,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由上汽教育基金会提供教材建设费数十万元支持了交大教师编写“工业工程系列教材”,解决了工业工程教材短缺的困难,保证了培养工作的高质量。企业博士后在企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企业引入高层次人才打开了一条新的渠道。
通过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加深了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了解。大学的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由于面对工业企业的实际需求而获得了更大的动力,企业由于大学的参与,使自身的发展变革有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科研发展。既提高了学生的科研水平,又能为企业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属一举两得。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八
产学互动校企双赢
――电子科技大学与德州仪器公司开展DSP技术研究与教学
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成立于1930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提供创新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模拟技术,是国际最大的DSP生产商,2005年占世界DSP市场份额的58%。电子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为“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突出特色的大学,以彭启琮教授为组长的课题组,长期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中的信号处理、高速信号处理和实时信号处理、DSP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同时还参与了国家项目的模拟技术和装备的研制及重要实验任务。在双方的合作中,德州仪器公司向电子科技大学捐赠DSP器件、开发平台、相关软件和教学资料,电子科技大学则面向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开设有关DSP的课程和实验,培养了大批掌握DSP技术的人才,满足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同时也加快了DSP的广泛应用和人才本土化过程。
1997年,电子科技大学和德州仪器公司通过协商,合作建设了“UESTC-TI DSP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由电子科技大学提供教学科研场地,由德州仪器公司提供全部实验设备,包括计算机、DSP开发设备、先进的DSP开发软件,用于电子科技大学的科研和教学,使国内大学和科研机构掌握了最先进的数字DSP技术,以满足工业界对DSP工程师和专家的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2000年,随着DSP在中国信息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量产业界工程师希望有机会进修DSP的原理和系统设计的知识,为此,德州仪器公司和电子科技大学进一步协商,将“UESTC-TI DSP实验室” 升级为“UESTC-TI DSP技术中心与培训中心”,这使中心能够为产业界提供工程师培训课程,使该技术中心具有了培训中心的功能。电子科技大学和德州仪器的密切合作,使校企双方、学生、用人单位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不但培养了企业急需人才,为DSP技术的应用及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而且,通过双方的合作,中心自行开发了较为先进的DSP实验设备,不仅装备了学校的DSP实验室,还输出装备了国内数十个大学的DSP实验室,并吸引了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的大学来接洽购买。同时,急需DSP技术及解决方案的科研单位和企业,也纷纷来中心寻求技术支持,每年都产生了大量的合作项目。此外,也为为产业工程师提供培训课程。通过双方的合作,中心每年都举办DSP工程师培训班和大学的DSP教师培训班。数十个单位的上百位工程师和数十个大学的教师,都在这里接受过培训。中心编著和出版的教材、实验教材、以及技术参考书,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的教材和很多公司的培训教材。
德州仪器与电子科技大学的合作,一方面对改善中国大学DSP的科研和教学的条件做出了贡献,也为德州仪器在中国大学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不但符合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方向,而且也符合中国大学,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方向,真正做到利用本土人才,打造国际一流技术。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九
因“需”施教 培养创新人才
――重庆大学与长安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培养工程硕士
长安汽车公司是具有140多年历史底蕴的军民结合大型骨干企业,在全国拥有15个汽车和发动机生产厂,拥有总资产近200亿、员工近3万名、占地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的国有特大型军民结合型企业。长安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素质的不断提高,把企业的人才培训视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把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列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要求公司上下从战略高度形成共识。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并且也十分重视与企业开展合作,早在1997年重庆大学就与长安汽车公司签订了培养工程硕士的协议书。
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精髓,也是人才最有价值和最宝贵的素质,它能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带动高科技新兴产业,带动经济的增长。在培养模式上,学校充分考虑企业需求与工程实际的需要制订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计划,校企双方共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模式。
根据工程实际确立研究方向
根据工程实际,组织学院内相关学科力量和公司的技术人员,论证和确定了企业需要的若干重要研究方向,供工程硕士生挑选,并及时增补、修订研究方向。
按照实际需要设置工程硕士课程体系
本着宽口径、实用性的原则设置工程硕士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必须具有宽广性、综合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都要本着多样性、灵活性的原则,充分考虑研究生自身能力、素质、基础、兴趣以及工程的客观需要,在工程领域较广的口径内,尽可能多地设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此外,选修课程中必须包括管理、经济、经营、法律等方面的课程。
“分散”和“集中”结合制定教学方案
学生以“进校不离岗”的形式在职攻读工程硕士学位。通过实践和摸索,利用“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灵活地制定和实施教学方案以缓解矛盾。对于分布过于分散的地区集中在重庆大学校内进行教学。无论何种方式均要求学生到校本部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以接受学校学习和学术氛围的熏陶。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 解决教学的矛盾
考虑工程实际需要后,带来工程硕士生选课分散,安排任课教师困难,需考虑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办学效益。
集中教学 缓解“教学”、“工学”的矛盾
适当增加同一门课程的周学时数,相对集中教学、分散消化可以缓解教师和工程硕士生上课时间难以保障之忧。学校可以遵照企业及工程硕士生的实际情况,课程学完后,适当延后一段时间以便消化吸收然后再进行考试。
制定独具特色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标准
目前在我国,工程硕士主要从事“工程科学”的应用研究,倾向于改造世界。工程硕士生的论文选题必须来源于自己从事的工程领域的工程实际。论文可以是一个完善的工程设计,也可以是技术改造,技术攻关,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
实施工程硕士的论文指导“双导师”制
学生进校后,由学校为其在工作单位或就近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从事工程研究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指导教师,与校内导师共同负责工程硕士生的实践环节、论文选题、课题指导,论文写作等。工程硕士生进行论文答辩时的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必须聘请企业中长期从事工程实践和研究的高级工程师参加。
采取行之有效的课题组方式
学校在长安汽车集团挂职锻炼的教师注意把工程硕士生与工学硕士生编入同一课题组,让工程硕士生发挥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工学硕士生发挥基础理论及计算优势,相互取长补短,出色完成企业工程技术课题。
经过几年的合作中,双方充分考虑企业需求与工程实际的需要制订培养方案和实施教学计划,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企业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工程硕士应用型人才,在长安厂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长安汽车公司近八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6中国高校与大型企业合作
人才培养十大案例之十
奥运号角吹响 校企共奏华章
――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培养电视体育转播专业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从50年代起就开始为我国传媒界培养各方面人才,并且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学校一直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一所文、工、艺、管、理、经、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中国广播影视传播人才的摇篮。中央电视台是我国的国家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喉舌。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乎中国在整个世界面前的形象,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一次集中体现,电视是承载这一任务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这次2008年奥运会体育赛事的转播,中央电视台也迫切需要学校为其输送大量的体育赛事转播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在电视摄影摄像人才培养上的独特优势,更为了配合国家对奥运会的整体战略,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所以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传媒大学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正是这样的缘由让中国传媒大学和中央电视台再次走到了一起,共同承担起为2008年奥运会进行体育赛事转播的任务。
作为一所以培养复合型实用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院校,如何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两年后的奥运转播工作输送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业务过硬又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国际型人才,是学校目前最切实、最紧迫的任务。由于此次合作的时间长、任务重、要求严、频度高,对学校的常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2008年的3月份一直到2008年的年底,参加合作的学生要全程服务于奥运会的赛事转播,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学生要耽误近两个学期的课程。为了保证奥运会赛事转播的顺利进行,中央电视台在对这些学生进行培训和考核后,还将再淘汰一部分学生。这就必然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学校力争作到:
1.此次合作不能对本科教学的知识体系造成冲击;
2.应用型人才必须要面对它所对应的社会实践;
3.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