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4: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戏导学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大问题。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课堂训练形式的多变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依靠自己的努力,独立发现或获取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新事物都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精神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所以要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恒于创新。
10月18日上午,一直倍加关注我们学校教学的张局长在局领导、教研室教研员等同志的陪同下,随机听了我教授的《社戏》一课,我有幸得到局领导的教学点评和指导,启发很大,受益颇深。下面就这节课的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反思。
一、依照“一三四导学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我校推行的“一三四导学式教学模式”教学内涵是:以导学案为核心,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本节课是《社戏》的第二课时,我就让学生结合手中的导学案,以组为单位自学讨论、合作探究。首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乐于探究。例如:“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你有小住外祖母家的经历吗?然后设计探究问题――让学生善于探究。例如:江南水乡“平桥村”有何特点?为何“平桥村”是我的“乐土”?(教师只点拨引领思路,指导方法:从地理位置、人物、环境和民风四方面分析。)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限时5分钟)后到黑板上展示答案,口头阐明依据,其他同学随机补充修改。最后,师生合作整理归纳,明确答案。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去交流合作和感悟归纳,这样学生不仅积极性高、兴趣浓、参与意识强,而且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二、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做到智慧共享
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课堂,体现课堂教学“全员性”的特点,我把班内52名学生以6人或7人为一组共分成8个学习小组,并给每个组员编号,每个组都由一名尖子生担任组长(即班内前8名学生任各组组长),每周定时召开小组长例会,培训组长,反复指导学习方法,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在教学《社戏》一课“分析人物形象”时,就充分调动了各小组的力量,先让组长带领学生分析文中人物代表“六一公公”和“双喜”形象特点,然后找四个组的后进生到黑板展示,老师找出答案中的共同点“热情、好客、淳朴”,让其他同学从文中找出体现此特点的依据(举手回答),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之后,让另外四组学生补充修改答案后教师总结出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性格特点的方法(识记到笔记本上)。让“规律和方法”引领学生在组内分析其他人物形象特点(阿发和桂生),并以同桌或前后桌为自然组交流完善观点。(以上教学环节归纳起来为:展示目标――小组交流――展示点拨――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探寻规律――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三、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
我们的校长说:“好成绩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确实,训练是检测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课堂上加强限时训练尤为重要。《社戏》一课的教学,我分层次设计思考题进行限时训练:基础题,重点题、能力提升题三类。例如:①学生朗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②用“本文通过 ,表现了 ”的格式概括文章主旨;③用几句话概括自己一件童年趣事,抒发喜悦之情(50字左右)。根据学生能力,教师有所侧重的进行巡视指导提问不同层次学生展示;并用激励性语言,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自信。例如: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独立思考是天才,勇敢善思则会成功。使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发动思维,以达到因材施教、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全员全程参与及人人获得进步的目的。
课后张局长等局领导对我本节课教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让我豁然开朗地认识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更让我明白了今后教学的努力方向。例如:注重朗读教学,让学生从读中悟出真理;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课堂提问不能用几组几号来代替学生姓名,应亲切自然提问学生,真正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打造高效课堂的道路任重而道远,所以一定认真钻研并不断完善教学新方法,为“探究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不懈努力,力争让学生真正成为“爱学语文的人,会学语文的人,协调发展的人,有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文本;解读;角度;
一、这里所说的文本,即是教材、或者说是课本、教科书。它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凭借。任何科目的教学都离不开文本的深度解读。教师不能解读文本,教学就是去了价值。文本的深度解读,首先是文本的正确解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我们对初中语文教材有了新的认识,对语文老师和语文教学有了新的理解。初中语文教材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它是一种静态的文本。“初中语文的文本解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感知、理解、评价、重建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学生通过感知、理解、评价、重建文本与文本作者的对话。”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担负着深入解读文本的责任。语文教师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座桥梁。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解读文本,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基础,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获得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显得至关重要,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解读。
二、首先是要从教师的教学角度解读文本。当今的语文教师,特别是我们边疆的语文教师,好多都不注意深入地解读文本。部分教师,从教参或现成的教案上抄一点,从网络上下载一点,拼拼凑凑,对文本是“半生不熟”就去给学生讲课,这样,授课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更有少部分老教师,凭经验上课,以不变应万变,不去深入解读文本。这样,教学中免不了会出现对文本解读不到位,甚至会出现文本的错误解读的现象,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败笔。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要在熟悉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自己认真的去阅读语文教材,掌握语文教学的内容,透彻地解读文本。只有这样,老师才能知道自己该教什么,学生该学什么;也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决定自己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文本解读决定教学的内容,决定教学的设计,也决定教学的方法。文本解读,决定对话的质量,教师设计的问题,都应该来自于为文本,如果教师文本解读不到位,他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不着边际的。
三、其次是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解读文本,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不能把教师自己的解读结果强加给学生。举个例子:解读七年级下册第一课《从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第一、二遍上课,是按参考资料上讲的,板书如下:
百草园 ( 对比 ) 三味书屋
(乐) (苦)
从上第三遍开始,关注到学生的感受,主要板书改为:
百草园 ( 对比 ) 三味书屋
(游戏乐园) (求知乐园)
四、 以上两种板书设计,是对文本的不同解读的结果,区别主要在于对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不同感受。为什么会把三味书屋的生活教成是“苦”的呢?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吗?不是的。你看,在那里读书,学生可以“到后园爬上花坛取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教师有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
所有这一切,都是小孩子自由、快乐生活的写照,表现了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自由快乐的心理。从小孩子的角度看,三味书屋的确是求知的乐园,而不是枯燥无味和苦。
五、再次是要从作者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要想成功解读文本,就要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作者所选取的自然的、生活的图景,经过思想的渗透、情感的倾注,就不再是原先的个别的生活图像的复现,而形成了有情有境、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一种典型生活空间,一种艺术境界。从作者的角度解读文本,更能理解作者写作的缘由。例如:读鲁迅的《社戏》《从百草园到三五书屋》以及读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他们都是从小镇走向大都市的,大都市里人心叵测,环境乌烟瘴气。这些作品表现小镇上的那一份温馨,对童年往事的回忆。《社戏》中,偷了六一公公的豆,六一公公非但不责怪,还夸他的豆好,还要送给孩子们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更是写了小孩子顽皮、无法无天的一面:为把何首乌而弄坏了泥墙;把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站在高高的石井栏上跳下来……
结语:
文本的教学解读,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但最终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文本解读决定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承明·中学语文文本教学的深度解读·2012.11.29日
[2]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1
[4] 孙志编著·教材点睛七年级语文—太原:希望出版社,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