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司马光教学设计

司马光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5 10:14: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司马光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司马光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 文化价值 教学设计

自从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就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保障,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逐步加快,小学语文的文章内容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文化价值越来越高,所要求的能力也随之增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找到文化价值与教学设计的结合点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

对于我国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母语,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主要科目,其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逐渐加快,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含量越来越大,一些文章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怀,例如,《倔强的小》等,这些爱国主义文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优秀历史,继承中国的优良品德,而一些科技类文章又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勇于追求的品格。

二、小学语文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强调文化内涵

在新课改下,我国教育部所编制的语文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并且是经过一系列文化认定程序审查的,因此大部分文章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找到文章所讲述的文化内涵,并使之与课文内容联系在一起,以此来保证语文课文教学的效率。例如,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珍珠鸟》一课,这篇课文通过作者与鸟的亲密接触来讲述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并着重说明信赖的珍贵价值。在我国传统文化当中,诚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自古以来祖先们就把诚信作为衡量一个人好坏的重要标准。而人与动物之间的信任也是如此,教师可以通过珍珠鸟的故事,引导学生说出曾经与自己为伴的小动物,并且以此来教育学生爱护动物、诚信做人。

(二)分析课文文化价值

小学语文课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并不是单一的,它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还体现出了地理、历史、数学等多方面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将语文与其他学科相联系,并且找准课文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使之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完全展现出来。例如,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司马光》一课,这一课主要讲述的内容是小司马光如何运用聪明才智勇敢救人的故事。在我国历史上,司马光是一个十分著名的人物,他编辑整理的《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教师可以在讲述该课时简要介绍一下司马光的历史和贡献,以此来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三)实现课文文化创造价值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挖掘课文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并且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之在了解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再创造,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西部建设者不畏困难与挑战,以顽强的毅力修筑了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的光辉事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告诉学生发扬坚韧不拔的品质,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生活中时刻谨记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不断发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三、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与教学设计之间的联系

(一)文化价值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教师为了实现其教学目标,往往会对课文教学进行精心的设计,以保证学生能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下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往往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课文内容精心选择的。此外,教师在运用教学策略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并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此来保证课文文化价值的完全展现。由此可知,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它能否得以体现将关系到整堂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我们说,文化价值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二)教学设计是文化价值得以传播的保障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语文课文更加注重其自身的文化内涵。但是课文的文化价值实现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环节,为了保证课文文化价值的实现,教师必须选取适合的教学策略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并向学生展示课文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只有这样课文的文化价值才能够得以实现。

(三)文化价值与教学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教学设计一直是教学的主要环节,语文课文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因此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课文的文化价值要依靠教学设计来实现,而文化价值又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目标才能得以有效的实现。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和教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教师为了实现其教学目标,就必须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并找到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点,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桂玲.分析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其教学处理[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5,(4):46-47.

[2]李聪华.小学语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和教学处理[J].新课程・小学,2014,(9):157.

[3]王焱.小学语文课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及其教学处理[J].读写算,2012,(13):244.

第2篇

如果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看,阅读教学中对人类文化的学习,就应该包括阅读文本中所蕴含的人类的生活行为方式、价值观、习惯与信念等。然而,由于我们教师对“人类文化”的认识不是很一致,应该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也没有深入的探究,使得对文本中蕴含的人类文化的学习存在误区。现在笔者根据实践研究,将学习中的各种误区以及相应对策表述出来。

一、传授的误区

1.教师定位于已有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承接,而不是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生成。我们对人类文化的学习,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让学生在文本中学到前人积极的文化导向,如价值观、信念等,以及消极的文化规训,如纪律、惩罚等。前者如《搭石》,后者如《西门豹》等。通过教材的编排有序地学习人类文化,使学生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并让自己对现在与未来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充满理想与想象。二是让学生在人类文化的学习过程中陆续地感悟到新的文化走向。因为阅读文本中的文化知识同样体现着生成性的变迁,一切价值观念和行为总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生成。显然,我们现在的阅读教学中对人类文化的学习,教师突显的是前人规范的积极的文化导向,而弱化了学生即时生成的新的文化走向。

2.教师强调的是把价值观念纳入到社会生活的群体当中去,而不是让学生个体在文化学习过程中认识自己,获得思想,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人类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学生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人类文化凝聚着人类的思想与历史发展过程,这些思想与过程经过学生个体的“内化”,可以形成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体系。但是,教师往往强调的是让学生领悟社会生活群体所倡导的人类文化价值观念的“共性”,对于需要学生个体“内化”而形成的“个性”价值观体系却不重视。

3.人类文化的学习方法,教师还是采用讲授与理解学习为主,而远离了学生自我理解、体验与感悟的学习方法。人类文化的学习,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多采用自我理解、体验与感悟的学习方法。就是理解也应该是以主体间(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为前提的相互多元理解。现在,教师所采用的理解,主要取决于教参与自己的“权威性”解释,要求学生理解的也仅仅是确认性理解,即总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价值观念纳入到体系与“共性”之中。教师所使用的让学生自我理解、体验与感悟,也是在接受预先规定的标准文化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样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最终消融在文本规定的文化思想学习之中,而没有了自己文化思想上的触动与情感的激发,我们所期望的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成了一句空话。

二、针对误区所采取的对策

1.教师要在阅读文本人类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认同“人类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即时生成的文化感悟,使得文本的人类文化体现着生成性的变迁。如学习《蜜蜂引路》,当学生学到了文本预期的“引路向导”的文化导向以后,不可浅尝辄止,而是继续积极地探究形象,渗透对现实文化生活的思考:我的生活中也有“引路向导”;我的学习上也有“引路向导”;引路的向导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最好的是依靠自己的智慧去发现。这样的人类文化学习,真正体现了阅读文本是学生人类文化学习活动的创生处,是人类文化价值观念规范性与生成性相连接的“起兴”点。由此看来,阅读文本人类文化学习后的生成不是不可能,关键是否愿意尝试、敢于尝试。

2.教师要在阅读文本人类文化学习的过程中领悟“人类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突出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争鸣。教师既要尊重文本的人类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但更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注意人类文化的价值取向。例如,我在教学《甜的和酸的》时,发现教参无一例外地“嘱咐”该文本蕴含的价值观念是“狐狸骗人、狐狸狡猾!”果真是这样吗?我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体验狐狸说“这葡萄是酸的”这句话的情景与心态等,再与学生一起在课堂相互交流民间广为流传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句俗语的多元文化思想。最后与学生一起形成的共识是:说这句话有欺骗之意、狡猾之心,恐怕失之偏颇,有牵强附会和心存偏见之嫌。这句话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在将来,都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心态、一种处事方式。如果让这些最有可能产生新的文化思想火花的地方,学生只能接受,而不能自主思考,那么,这样的人类文化学习就会显得苍白与尴尬。

3.教师要在阅读文本人类文化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人类文化”的同时,学会人类文化学习的方法,即让学生自我理解、体验与感悟

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如何让学生在熟知“经典”故事的同时,体会一种遇到急事不慌张、动脑筋的好品质,从小养成“沉着”“急中生智”的文化素养?教师就应该让学生自我理解、体验与感悟。为此,我对《司马光》的教学设计是:首先,感受文本生活――多媒体动画演示三幅图景。图景一:司马光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图景二:有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别的孩子慌、哭、叫、喊、跑。图景三:司马光砸缸,缸破,水流出来,缸里的孩子得救。其次,“亲历”文本故事――在多种形式的课文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组合,即兴扮演角色,演绎文本故事。最后,进行文本对话,课外延伸阅读――课堂交流学生个体的理解与感受。这一设计的特色是:在现代的孩子已经没有了类似的生活经验时,可以采用扮演角色和演绎文本故事的手法,让学生感受文本生活,亲历文本故事,对角色和故事进行“移情性”的理解。在面对学生生活经历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生活世界的理解不同时,就让学生进行个人的、不能相互取代的体验。这种自主理解与体验感悟的统一,可以通过课堂对话来实现,课外延伸来深化。也只有这样的自我理解、体验与感悟,才真正是阅读教学中人类文化学习时应该采用的学习方法。

【责编 张景贤】

第3篇

一、运用现代媒体,构建故事情境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自控能力较弱。他们往往很容易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但时间一久,如果缺乏变化,他们的兴趣就会消失,注意就会转移。所以,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是促使孩子们始终保持浓厚学习兴趣的关键。在教学中,我尝试用更多的方法将故事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表现出来,如将声影像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得到启发,吸引学生专注课堂,让学生进入教师布置的故事情境,这样的方式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例如,《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用“声影像结合,构建故事情境”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朗读一遍,知道故事的概况,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以“你知道当时的场景是怎么样的吗?”为引导,让学生进行故事场景的想象。其次,教师在学生进行适当的想象之后,开始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影片,让学生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不断地结合课文,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进行“预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故事的语境。同时,教师可以提问:“如果你是司马光,看到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以问题让学生产生“移情”,让学生产生深入其境的故事感。

二、运用学生表演,提炼故事梗概

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善于“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积极合理地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表演欲望都很强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这一心理特点结合故事性教材,有机地把课文内容提炼出一个故事梗概,或是把课文的重要情节编排成一个适合小学生表演的小剧目,让部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余学生作为小评委来评判及分析表演者是否把故事人物表演好,哪里有待改进。

例如,《狐狸和乌鸦》一课的角色扮演中,有些同学指出狐狸表演者没有把狐狸的狡猾性格表演好,还有同学觉得“狐狸”在对“乌鸦”说奉承话的时候,语气不够生动,“乌鸦”找到一片肉后炫耀自己时的表情、动作不够骄傲自大等等。这些学生们通过表演以及讨论后得出的意见,都极大程度上体现了故事表演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表演把学生真实地融合在故事里,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故事人物的性格,继而讨论、分析人物,开发小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分析思维,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发掘故事梗概,也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故事所要表达的主旨大意,达到了教育目的。

三、运用文本空白,开发故事资源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小学生接触语文、认识世界的主要工具。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开放性和弹性的特点,为语文教师的创造性与个性化教学和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故事性教学设计时,应该紧紧地围绕教材进行,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科学的拓展延伸,将文本的“空白”进行放大,提取最精华的内容。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借课文的图景,充分利用教材,挖掘教学中的乐学因素,将看图与看故事结合起来,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低年级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难点。例如,《乌鸦喝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入阶段播放《放小鸟》故事情节后,结合文章主题出示以“鸟”为主题的教学,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将文本知识串联起来,增强记忆。这时,教师可以先“出其不意”通过图片展示,辅以故事阐述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乌鸦怎么才能喝到水呢?请大家帮小乌鸦出个好主意。”通过这样的故事讲述和问题提出,让故事性课堂教学更具神秘性和启发性,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4篇

关键词:问题导学;激发思维;问题质疑;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26-1

一、在预习问题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思维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开发智力的襁褓。应让思维的绚丽花朵灿烂地开放在每位学生心中。教会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善于带着预习中的问题思考,善于从同学的发言中启发自己思考,善于多角度思考,善于纵深思考。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老师出示预习问题:“总理为什么不先批阅作者的文件?”这个问题一出示,立即引起了大家的话题。有的同学说:“因为作者来得晚,所以排在最后。”有的同学说:“因为总理想让作者先睡一觉。”笔者引导说:“可以结合文中的内容来谈。”最后有一个同学说:“从第一自然段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总理自己的一个报告,所以放在最后,可以体会出总理的先人后己,大公无私。”就这样在生生互动中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时,在通读并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老师只提出一个问题:居里夫人的美丽都表现在哪些方面?问题一提出,学生在预习时,知道从何处入手,比如说勾出令你感动的语句进行批注的指令性要求。合学时小组长也明确合学的内容。课堂上大家也有话可说,学生此时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也很自然地变为学习的指导者。而且在学生汇报时,有了补充说明的声音,而且能主动的搜集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居里夫人的美丽都表现在哪些方面?”此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这样避开了问题多、散乱的弊端,也避免了教师的讲解对学生思维的束缚,从而引发了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和探索,课堂便成为一种多元的、充满生气的交流对话。

二、在质疑问题中,引导学生大胆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以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自主能力。

在学《司马光砸缸》一课时,刚读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一段后,就有一学生马上欣喜地问老师,为什么不打电话给110呢?其余同学哄堂大笑,该老师却立即给了他最高的评价,表扬他问得有创意。这时,其他学生的思维也被激活了,胆子也大了,“那也可以爬进去拉呀,找把梯子爬上去救。”“用大象鼻子吸干水,不就行了吗?”一个个新问题产生了。最后,这一堂课变成了一场论证古今救人方法的头脑风暴。老师的充分鼓励引导,学生才会有这样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生成问题中,引导学生勇于探究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质疑至关重要,传统教学中教师要在一节课中提出很多问题,大问题中又包含很多的小问题,在提问学生时也是一问一答式,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疲惫不堪,教师也口干舌燥,教学内容也问得支离破碎,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自从我校实施“问题导学的策略”研究以后,打破了这种局面,在讲课之前,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重难点,教师设计主导性的大问题。问题中包含广阔的思维空间,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激趣、探究和操练中推动教学过程。

如学《三味书屋》一文时,我们认为鲁迅书桌上刻的那个“早”字的含义是指,以后要早到,再也不能迟到。可是,在教学中,组织同学们讨论“早”字的含义时,有一个同学却说,鲁迅的父亲生病了,他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因为给父亲买药而迟到。所以,他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是希望他父亲早日康复,他就能有更多时间学习,坚持早到校再也不会迟到了。说得多么有道理,而且还能联系书中的语句来解释,把鲁迅理解成一个孝顺父母、懂事的孩子。这样的答案离标准答案太远了,但这种独到的见解来之不易,也颇有道理,笔者和全班学生马上表扬了他,提倡同学们都要向他学习,不唯书,大胆创新、勇于探究。

又如在讲《唯一的听众》时,学生分组汇报,汇报得较积极,较主动,他们对老教授独特的做法,自己装聋来听文中“我”演奏的做法很赞成。当有一个小组抓住“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汇报完时,我没有急于往下进行,而是环顾了学生一周,看看他们还有没有想说些什么的。就因为这几秒钟的时间,我等来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一同学站起来说:我有一个疑问,假如文中的老教授不这样做,而是一开始就告诉文中的‘我’自己是音乐教授,结果又会怎样?”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话题,大家纷纷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达成了共识,那样做一定会失败,因为文中的我没有自信,他不可能敢面对音乐教授来拉小提琴。这样不仅引起了生生互动,还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文的深度理解,达到了探究的目的。

第5篇

关键词:记叙文 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

在我们小学的语文教科书中, 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记叙文, 其中有不少是直接写人的记叙文。这些写人的记叙文, 不仅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及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这些写人的记叙文, 让学生们知道了我们应该怎样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去与人相处……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 让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 也受到了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那么, 我们的老师该如何用好这些文本, 让那些沉睡在文本之中的一个个人物都鲜活起来, 并逐步感染、影响我们的学生, 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 想结合人教版教材, 谈谈如何教学写人的记叙文。

一、关于对教材的一些理解

人教版教材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选文的精美。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中, 呈现给学生的有许多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 有的出现在记事的文章中, 也有的就直接出现在写人的记叙文中。无论是一年级, 还是六年级, 每学期教材中都有一些专门写人的文章。这些文章中, 有写历史人物的《司马光》中的司马光、《李时珍》中的李时珍、《王冕学画》中的王冕、《西门豹》中的西门豹; 有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诚实的孩子》中的列宁、《飞机遇险的时候》中的、《军神》中的; 有写英雄人物的《王二小》中的王二小、《》中的、《丰碑》中的军需处长、《我的战友》中的、《倔强的小》中的小; 有写中外名人的《爱迪生》中的爱迪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鲁迅、《小摄影师》中的高尔基、《向命运挑战》中的霍金、《詹天佑》中的詹天佑; 还有写生活中的普普通通人物的《小珊迪》中的小珊迪、《挑山工》中的挑山工、《少年闰土》中的闰土、《小抄写员》中的小抄写员、《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

二、课标对这类文本的教学

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人的记叙文虽然没有一个直接、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 但在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中, 对叙事性一类的文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在低年级段, 能阅读浅近的故事, 对感兴趣的人物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中年级段,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在高年级段, 阅读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无论是低年级段的故事, 还是中、高年级段的叙事性作品,都包含着写人的记叙文这类文本。因此, 写人的记叙文这类文本的教学同样应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要求。

三、作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人物,试图找出身边人物的“招牌”动作或者话语:

生活是一切写作的现实源泉。尤其是记叙文,尤其是写人记叙文,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如果学生只会闭门造车,就不能刻画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引导学生花一周的时间去观察父母、身边的同学,仔细看看他们的样子,他们独特的动作和语言,并选择性记录下来。

2. 写人常用描法指导

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内容。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意义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肖像描写。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特征、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注意描写顺序及所发生的变化,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对主人公的描写,都十分生动。

(2)动作描写。判断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描述行动是人物描述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如果没有“大闹天官”,没有“景阳岗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写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描述行动,尊特别注意动词的选择。作者不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特别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通过描述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必须通过行动来表现。”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有没有典型性。作者支使人物行动的时候,就要尽量剔除那些虽然生动,有趣,但并不能表现典型性格的情节。”(《关于艺术的技巧》)行动描写应掌握两个原则:一、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里流露出来;二、人物的行动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三、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所谓生动性,指的是作者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做。所谓典型性,则指的是作者要写出人物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

四、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使小学生写好人的记叙文,除了要做到以上所提到的几点教学建议外,还要注意日常的积累。

参考文献:

[1]蒋成云.立足整体 关注细节 有机整合——例谈写人记叙文教学人物形象把握的误区及对策[J].小学教学设计,2007,(Z1) .

第6篇

[摘要]针对个别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抱怨,立足教学实践,阐述语文教师要苦练内功,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从注重积累、锤炼语言、启发学生思维等方面着手,从而提升学生语文素质,深化课改,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言思考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13

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每每听到一些教师抱怨课堂上学生不专心听讲、考试成绩不好等,笔者也有同感。这不由得让人深思: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文作为国语,学生的种种表现不正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吗?其实,语文课用心去教还是有所收获的。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感想和体会。

一、丰富词库,锤炼语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是一名语言教师,教学时合理组织语言极其重要。因为纵使自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可授课时语言嗦累赘,索然无味,这样的课堂怎能激起学生的听课兴趣,难免会使课堂低效,甚至沉寂无味。如若一位语文教师授课时语言华美,引经据典,出口成章,这不仅给学生带来听觉盛宴,激起其听课兴趣,而且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水平便在无形中得到提高。讲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教学重点之一便是品味精彩的语言。如描写荷花的句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可见文本语言本身就很美,故品读时就更需要分析其语言美。上面这段话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很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可见,优美的语言是语文课较其他课独有的优势,如不能把它们充分发掘出来,又怎能体现出语文课的魅力呢?当然,教师想要通过优美的语言吸引学生并非易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扎实备课,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使自己在语言表达上游刃有余。

二、独立思考,质疑答疑

新课改实施后,很多语文教师改变了授课模式,采用合作探究的授课方法,即学生四人或多人一组互相讨论解决问题。这样授课虽改观了课堂沉寂的现象,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亲身体验后笔者感觉这样授课其收效并不良好。因为学生互相讨论虽然引出了自己的观点,但不乏人云亦云者,而且课堂主要集中在“听、说”上。而从多次考试阅卷来看,学生组织的答案先不论答对与否,就所写句子而言,要么错别字极多,要么不够精练,这些问题必须在平时的练习中解决。因此,笔者在讲课时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动笔练习,让学生做到真正地动脑、动笔、动嘴,让课堂收到实效。如讲到诗词,教学的重点不仅是赏析诗词内容及诗人情感,而且结合高考专题设置成题目讲练结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诗,笔者的教学设计是解决两个问题:这首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试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描绘的田园生活有什么特点,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虽然课堂上鸦雀无声,可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思考,积极作答,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质疑答疑。将“听、写、说”融合于一体的授课模式既避免课堂流于形式,又让课堂收到实效,也为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后,则要通过点拨、启发、引导,帮其释疑、解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远比教学生知识更重要,新课改就是要赋予教学更多思考的种子,让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注重细节,滴水穿石

荀子《劝学》篇:“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这一名言中便知积累的力量,这也正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虽然语文要靠积累尽人皆知,可做好这一点,教师却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在高一时笔者便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以备三年之用。在讲解每篇课文时,笔者除了讲解文本必要的知识外,还会结合高考要求拓展延伸课外知识。而延伸的内容要求学生记在笔记本上以便随时温故知新。如讲到《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涉及许多成语: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如累卵、纵横捭阖。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概括刘兰芝的形象时,从秀外慧中、外柔内刚引申出外圆内方。《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不仅引出“久假不归”这个成语,而且强调这是常被误用的成语。成语题是高考考查的题型,所以积累成语是笔者从高一开始就抓的重点之一。在讲《苏武牧羊》一文时,以苏武在北海牧羊十九年的故事拓展出两个十九年的故事,即重耳在外逃亡十九年,司马光完成《资治通鉴》用时十九年,三个十九年的故事整合在一起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在《陈情表》一文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其中“拜、除”为古代官职任免之词,而高考文言文考查的一般是人物传记,常考到这些实词。在本课笔者拓展延伸的内容便是古代官职任免之词:拜、除、擢、迁、举、调、累迁等,并且强调了这些词的重要性。结合高考,注重积累,长此以往,自然会起到积土成山,滴水穿石之效。

总之,语文教学要践行大语文观,注重积累,锤炼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7篇

1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1.1把生活实例应用到物理教学情境之中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处处都可见物理学的痕迹.实际上,很多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已经在生活中掌握了很多的经验,只是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也就是所谓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根据这种情况,物理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之初,先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八年级物理的引言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先通过多媒体播放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奋勇拼搏的视频,然后再用物理知识来分析其中的一些赛事,如射击比赛、射箭比赛的三点一线和物理学中的光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举重、游泳等赛事与力学关系密切等.然后还可以播放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乌鸦喝水等flas,为学生讲解其中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情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能极大地被激发起来,从而也提高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

1.2利用实验来设计活动情境

物理这一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实验,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灵活地引入一些新颖有趣的实验,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1)利用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

大多数中学生都比较喜欢物理实验,因为很多实验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动心、好奇心、好玩心以及好胜心.例如,在讲《大气压强》这一节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几个小实验,如瓶吞鸡蛋、瓶盖吸水、纸片挡水等等,学生们观察了这些实验后就特别不可思议,“为什么小小的瓶口能够吸进鸡蛋去呢?纸片又怎么可以挡住水的流出呢?”学生们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从而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2)利用实验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实验问题来设计教学情境,不但需要关注问题的本身,更需要很好地把握问题的背景以及提出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设计的实验问题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或者知识结构密切相关,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在教学《浮力》一课时,我们就需要考虑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很多学生在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关于浮力的经验,可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浮力的原理,所以就会认为浮力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密度或者质量等有关系,这样的认知就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很大的障碍.为了扫清学生的认知障碍,我在讲浮力之前,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重达万吨的轮船可以在水面上自由航行,而一块小小的铁块扔在水面上却会沉入水底呢?浮力这一神奇的力量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系呢?接下来我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把体积相同的一个铁块和一个铝块挂在弹簧秤上,然后慢慢地浸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弹簧秤的刻度,让学生思考两者读数为什么不同,并且让学生通过思考,自己来设计一个能够说明物体的体积和浮力没有关系的实验.之后,再让学生自行设计其他一些实验来回答和验证上面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在实验问题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3善于把握偶发事件来设计教学情境

物理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偶然事件,来设计一些教学情境,这样往往可以出奇制胜.大多数初中生都比较好动贪玩,所以课堂开小差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善于组织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用恰当的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例如,有一次笔者正在给学生们讲解动能与势能之间是如何转化的,这时突然从教室窗户外面飞进一只小麻雀,学生们一下子沸腾起来,很多学生的眼睛都随着小麻雀的飞动而来回摇摆,根本不听我在讲什么了.面对这种情况,我立刻改变我的原来教学设计,我说:“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小麻雀在运动过程里,都发生了那些能量转化?这里还涉及到了哪些物理知识?”学生们立刻用惊奇的目光看着我,然后就认真地思考起来.很快,学生们就得出了结论:小麻雀在向上飞动时,动能减少,势能增加;而向下飞动时,势能减少,动能增加;小麻雀煽动翅膀与平衡有关系,还和频率有关系……学生们从看麻雀飞已经完全转移到了课堂学习上来,并且他们的思维还得到了拓展,其探究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设计探究性习题,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习题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所以,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设计一些有探究意义的习题,不断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让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同时,通过探究性习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搜集和处理有效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

第8篇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要站在数学思想的肩上进行渗透与孕育。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是从某些具体数学认识过程中提炼出的一些观点,它揭示了数学发展中普遍的规律,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则是对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提升,即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它的地位应介于数学思想与方法之间,对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渗透数学思想,策略形成的基石

如何让数学思想引领数学课堂,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度?

纵观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课堂教学或教学设计,缺失的是学生用策略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自觉运用策略。如列表策略,为什么要列表?学生不清楚,只是老师说“要列表”,所以学生就按老师的要求列表。学生并没有形成这样的策略,没有把列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深究其中原因,就是缺少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引领。

小学阶段策略学习内容目标的确定,其中培养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而要达成这个目标,教者就要对某方面的策略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元,是让学生形成“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这里就渗透了一种可逆的数学思想。可逆思想是逻辑思维中的基本思想,当顺向思维难于解答时,思维就应自觉地换一种方向:倒过来想。让学生借线段图、列表、画图、摘录条件等方法进行逆推,从而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倒推”策略的形成,需要学生具有一种可逆的数学思想。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进行了培养。

1.渗透

教材88页例1先通过现在两杯果汁的数量引导学生运用画图、列表的方法倒过来想原来两杯果汁的数量,是对可逆思想的渗透。

2.理解

接着89页例2通过小明邮票张数从原来到现在的一系列变化,引导学生由现在邮票张数倒过来推想小明原有邮票的张数,是对可逆思想的理解。

3.运用

接着“练一练”安排了小军画片数量从原来到现在经历的变化:小军拿出画片张数的一半还多一张送给小明,自己还剩下25张。进而引导学生倒过来推算小军原有画片的数量,则是对可逆思想的运用。

4.有序

从例1的渗透、例2的理解到练一练的运用,都逐步深入地体现了逆向思维有一个“有序”的过程。解决这类问题时,有序倒推是正确的保证。“有序”将可逆思想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生对“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理解也更加深刻,策略的达成度也更高。

逆向思维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可用的,培养学生的可逆思维对于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司马光砸缸把“人离开水”变为“水离开人”,运用的就是一种逆向思维策略。

二、孕育策略,数学思想生成的土壤

教学中将结果看得太重,急于想给学生规律性和结论性的方法, 会忽视学生对方法获取过程的理解,没有知识的建构过程,就没有策略的形成。

数学思想是宏观的,它更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数学方法是微观的,它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直接具体的手段。一般来说,前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后者给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由于小学数学内容比较简单,知识最为基础,所以隐藏的思想和方法很难区分开,更多地反映在联系方面,其本质往往是一致的。如常用的分类思想和分类方法,集合思想和交集方法,在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所以小学数学通常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看成一个整体概念,即小学数学思想方法。

第9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逆向思维 重要性 培养方法 运用

一、培养逆向思维的重要性及意义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目的,美国学者贝克尔说:“现在不仅是培养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去想。”前苏联学者斯托利亚尔说:“数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不是数学理论的教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可见数学教学应作为思维活动过程本身去教,而非把数学知识作为思维活动的结果去教。教师应当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根据认知规律:在小学阶段,受思维水平、思维指向、生活经验等因素影响,学生思维指向多以正向为主,对逆向结构知识较难接受和理解。因此,有意识地训练逆向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克鲁捷茨基说过:在一种逆向思路中,思想并不总是必须沿着完全相同的思路进行,而是向着相反的反向运动。①这里的“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即逆向思维。在孔企平主编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书中指出“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性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②它的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解决问题,这种思维形式反映了思维过程的间断性、突变型和反联结性,“可以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深刻性,克服由单向定势思维造成的思维刻板和僵化及不善于在新条件下独立发展新思路的不足,”③促进数学创造的产生。宋代司马光砸缸救人,就是运用了逆向思维,把一般思维的“人离开水”变换成“水离开人”。顾名思义,逆向思维的实质就是打破传统,摆脱思想束缚反思维方向地解决问题。

二、注重在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

培养和加强学生的逆向思维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但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是建立在熟练掌握及深刻理解顺向思维的基础上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抓住时机训练由顺而倒的思维方法,将逆向思维意识渗透到课堂中。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形成由顺及倒的还原意识。课堂上应遵循教学内容的客观规律,把内容分成若干层次,针对每个层次设计一些教学步骤,引导学生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符合逻辑的结论,继而根据顺向逻辑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如教一年级数数,顺着数至熟练后及时引导学生倒数,在上述由顺及倒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中,学生对数学知识不仅从“顺向分析”和“逆向思考”两个方面获得了全面深刻的理解,而且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还原意识,避免了思维的呆板性和片面性。

2.强化概念中“互逆”关系的理解训练。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等一般都具有双向性的逆用,如“互为约数倍数”、“互为倒数”、“乘法和除法”、“正反比例”……表现为处于同一整体结构中的两种互逆关系。教学时除让学生理解概念及常规应用外,需有意识地挖掘数学教材中隐含的互逆因素,精心设计互逆式问题,逐步培养逆向思维意识,使学生思维处于顺向与逆向的积极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公式法则等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的能力,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双向考虑问题的习惯。

3.从心理角度出发,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及掌握的知识量决定了个体的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所掌握的知识量是有限的,只能从思维方式入手。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畏“题”止步的现象,这种心理阻碍了小学生思维方式的正常拓展。教师在心理上应给予学生最大的支持,启发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如果正面求解感到困难,就从反面考虑问题、找到解题思路。其次,在学生理解掌握某一概念之后,心理状态呈现出满足感。教师应抓住时机向学生提出一些反问,引导他们从反面认识概念。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除勉励学生开拓思维外,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导学习,通过共同讨论探寻答案,既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让学生学得深刻。

逆向思维是数学学习中一种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不断加强逆向思维训练,启发学生从不同方面和角度思考,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水平,逐步形成创新思维。

三、逆向思维在解题中的运用

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解题方法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数学问题利用正向思维有难度时,就要利用逆向思维的分析方法,即由目标至条件的定向思考方法,从求解目标入手进行分析推理,推究由什么条件可获得这样的结果,再把这些条件看做结果,再推究由什么条件可以获得这样的结果,直至推究的条件与已知条件相符合为止。笔者总结了小学数学中有三类题型可以用逆向思维予以解决。

1.互逆关系。小学数学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计算,而混合运算是掌握计算方法上的扩展和延伸。计算题中存在着互逆关系,教学中要适时让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逆向思维计算。如讲解乘法分配律,不仅要让学生正向进行练习,例(102+2)×15=100×15+2×15,而且要让学生逆向进行练习,例19×14+19×16=19×(14+16)。通过逆向练习,既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算定律,提高运算能力,又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对应关系。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应用题,学生很难找到,利用逆向思维找出相应的数量关系,在保持题型的基础上,改变某些条件的提法,能使问题简单化。如:甲堆煤比乙堆煤多9吨,乙堆煤比甲堆煤少1/4。甲、乙两堆煤各重多少吨?顺向思考难于解答,如果反过来想,即从逆向进行思考,问题就易解决。“甲堆煤比乙堆煤多9吨”,从反面思考就是乙堆煤比甲堆煤少9吨”,因为“乙堆煤比甲堆煤少1/4,所以乙堆煤比甲堆煤少的“9吨”,正好与乙堆煤比甲堆煤少的“1/4”对应,由此可求得两堆煤的重量。

3.等量关系。小学数学题目里往往含有等量关系,弄清它们的等量关系,有助于顺利解题。如:四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00,这四个数分别是(?摇?摇 ),(?摇 ?摇),(?摇 ?摇)和(?摇 ?摇)。解题关键是要抓住数学概念、术语,再根据等量关系假设求解。设这四个连续偶数中最小的一个偶数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为X+(X+2)+(X+4)+(X+6)=100,这种顺向思维学生容易掌握。若对该题进行逆向分析,则其解题思路为:把100看成四个相同加数的和,根据乘法:100÷4=25。这个相同加数为25;但25是奇数;根据题意这四个连续偶数分别22,24,26和28。做逆向思维训练,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术语,克服学生“只要四个偶数相加的和等于100,即10+20+30+40=100”这种不切题意的思维局限,使学生感悟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在数学应用题教学实践中,逆向思维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排除顺向思维中的困难,找到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开拓新的知识领域,轻松解决数学问题,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成绩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逆向思维是发散思维的一种,为解决问题开辟了与顺向思维截然相反的一条新思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促使学生发现新知识,打破常规思维定势,更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考虑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理顺教材中知识点的逻辑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逆向思维,并通过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求解习题,生成逆向思维意识,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释:

①[苏]克鲁捷茨基著.李伯黍等译.中小学数学能力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352.

②孔企平主编.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与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1.

③陈岳.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J].教学研究,2007(4):21.

参考文献:

[1]商继宗著.中小学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67.

[2]薛剑刚主编.小学数学心育艺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223.

[3]尹晓琴等编著.教育管理及教学新思维[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66.

[4]赵晓东.小学数学教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策略[J].教育艺术,2011(1):29.

[5]李琴.小学数学中逆向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1(2):37-38.

第10篇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47一04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的确,人类的思想是精彩的,但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却是一个难点。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宋明理学》为例。教师不单要让学生记住理学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更要引导他们理解这些主张的内涵。而该课内容抽象枯燥,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其中四位理学家的思想主张,艰涩难懂,对于学生来说,更是难以理解。这些都大大加剧了教学的难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拉近古老深邃的思想与五彩缤纷的生活之间的距离,让抽象的哲理变的生动活泼――即将思想生活化――或许是突破这一难点的一条途径。围绕着这一思路,我对该课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本文是我对这一教学的分析与感悟,以此浅要论证上述思路,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教学过程

一、贴近生活。趣味导入

师:这道菜大家都吃过吧。你们知道它和下边这个人的关系是什么吗?

(学生大多数沉默表示不知道)什锦菜的发明人就是图中的朱熹。

(学生都很惊讶)

师:姑且不论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朱熹的思想却或多或少在什锦菜中得到了体现。朱熹说:“万理归一理,一理摄万理。”这不正好对应什锦菜吗?一道菜中有多样菜,而多样菜又组合成为一道菜。(学生纷纷笑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所以,其实看似深奥的哲学思想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它们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藏在我们的生活里。今天我们就要在你们以前高一的基础上重新领略宋明理学的风采。

分析:使用什锦菜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食品导入朱熹的观点,拉近了学生和这位千年前伟大思想家的距离,扫清了学生对这一课的畏难晴绪,有利于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学生也能初步感受到原来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基础梳理,整体感知

阅读课本,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三、引入生活。提升归纳

师:天上的月亮在水中有着倒影,就好像天理反映在人心当中形成的善念一样。在图l中,水面很平静,象征着人心也很平静,所以倒影很清晰,人就是善良的。那图2呢?

生:水面起了波纹,倒影模糊了,人开始作恶了。

师:在朱熹的理论中,是什么让水面起了波纹呢?

生:后天的欲望。

师:所以朱熹着重要人们怎么做呢?

生:存天理,灭人欲。

分析:对于四位理学家思想的具体分析,是我最苦恼的一点。以前,我主要辅以思想家的原话进行讲述教学。教学效果不是太好。主要是因为学生本就对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不理解,再加上古文功底弱,所以根本无法理解这些思想家的原话。当我确立思想生活化这一思路后,就去找这些哲学思想在生活中的表现以及思想家本人对于他们思想的生活化解释。在一番查阅后,我采用了朱熹本人的“月映万川”这个例子。然而,起初当我把两张图片摆在学生的面前时,他们也无法理解“月映万川”跟理学有什么关系。后来我改变了方法,先简单口述第一张图片,告诉学生“月亮”代表什么,“水”的寓意又是什么。在此之后,我再通过问题去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学生马上就理解了,并很快地联想到程朱理学思想在其中的应用。让我惊喜的是,班上甚至有个别思维敏捷的学生已经可以将这两张图对应到陆王心学的思想当中。于是,接下来的教学,事半功倍。

2.出示文字材料

有个王阳明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师:大家想不到吧,王阳明的学生居然是这样抓贼的,而且教育贼时将王阳明的理论信手拈来。那他是怎么教育的呢?文中的“良知”具体是指什么?按照王阳明的学说,该如何让这个贼恢复真正的“良知”?

生:文中的“良知”是羞耻之心。王阳明希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再用良知去指导实践,知行合一。

师:朱熹和王阳明都希望人们去掉过多的贪欲,那在这点上两者有没有不同呢?

生:文中王阳明所谓的羞耻之心是在人们的心中,所以这证明王阳明是让人们反省内心,而朱熹更多认为应该向外探求。

师: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为什么两人在方法论上有此不同?

生:朱熹认为万物皆有理,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在人心之外;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分析:陆王心学的思想根本上和程朱理学一脉相传,对于“理”这一概念解释的不同引发了具体方法论的不同。这一段不但要让学生认识到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同,更要引导他们认识异。对于这一段的处理,我本来想用神秀和慧能的佛偈来侧面说明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不同。但后来感觉这两段佛偈本身就比较难懂,比较抽象。所以我予以放弃。后来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里找到一个小故事。既生动形象,又能够说明问题。从学生现场的反映来看,大部分学生读完这故事之后会心地一笑。这不但缓和了课堂气氛,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学生对于思想探讨的抵制情绪,使他们能够投入到下面问题的思考中去。

3.学生列表归纳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四、拓展训练,能力提升

1.理学产生的原因

材料1: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欧阳修《新五代史》

材料2:(冯)道之为相,历五朝、八姓,若逆旅之视过客,朝为仇敌,暮为君臣,易面变辞,曾无愧怍,……当是之时,失臣节者非道一人。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3:

问题:(1)材料1反映了五代时期对君权的认识产生了什么变化?结合两则材料说明当时士人政治道德如何?

(2)材料3画中的现象反映了什么?这对汉唐儒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和教育方面,北宋为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哪些条件?

2.对理学的评价

材料1:宋明理学浸润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具有权威性的支配力量,是压在劳动人民头上的华盖。

――侯外庐《宋明理学史》

材料2: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文化学者周建华访谈录》

材料4:如果说理学确实应该为中国在近现代的落后承担责任,原因也不在于理学本身,而在于理学到了中晚明之后的僵化。对于作为整

体的理学,恰恰是保证宋代以后中国的稳定与繁荣的思想基础。

――《理学家们的历史与传统》

材料5:我相信儒学不仅仅是一个历史课题,它仍旧是让我们思考现今世界状况的思想资源。儒家关于社会制度、政治、经济与文化如何改善人类社会与福祉的看法,对今天的中国仍具意义。同样,理学家对个人的自主性与责任的关注,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鉴。

――(美)包弼德《历史上的理学》

材料6: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

材料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应该是我们的理想,我们也应该脚踏实地去实践。如果是这样的政治家、这样的官,老百姓是欢迎的。

――

师:对理学的评价,古今中外有很多论述,褒贬不一。你们怎么看理学?先简单地说说。

生1:理学还是有很大进步作用的。

生2:不过理学在古代基本起消极作用。

生3:今天我们特别需要理学。因为人们都很缺乏道德。

师:你们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对理学的看法。其实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相互讨论一下,利用我给你们的文字资料,完善自己的论述。当然,如果你有新材料,也可以用来充实自己的论述。但要记住一点,我们对理学的理解应该放在历史的环境中,学习历史要古为今用。

分析:经过上述环节,学生对四位思想家的思想有了一定的理解。

学生的观点可以分为三类:

1.理学对中国社会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尤其在今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他们在论证时使用了材料4、5、6、7。

2.理学对中国社会主要产生消极作用。在论证时,他们着重使用了材料1、2、3。

3.理学对中国古代社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但本质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其精华在当今社会也有现实价值。他们不单使用了上述所有材料,使用了不少课本上甚至于本学科之外的知识。

不过也正因为此,他们会产生新的疑问。比如:为什么北宋会产生理学?汉朝董仲舒的新儒学为什么不能继续使用呢?理学究竟如何发展了儒学?理学对中国社会到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问题不解决,不单课程标准的要求无法完成,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头脑中知识的完整性,乃至于将来的专题教学都无法开展。不过,要在一节课上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是不现实的。因此,选用课外史料,给学生提供若干思考的角度是一个现阶段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也注意到要选取贴近生活的材料来给学生比较直观和生动的印象,以刺激他们的思维。少林寺里的三教混元图让学生觉得很新奇,形象地展示了儒释道三教的融合;贞节牌坊、因缠足和发育畸形的脚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也很直观地反映了程朱理学对妇女的摧残;最后总理所说的两段话很现实,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评价我们的传统文化。学生们普遍感觉:当视角转变了,往往会有新的现象,当看到“三寸金莲”时真切地感到这种文化真是鲁迅口中“吃人”的封建礼教,但从当下来看,理学中的很多道理却又闪烁着智慧之光。看来,历史还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枯燥。我听着他们这样说,觉得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