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部教育工作要点

教育部教育工作要点

时间:2023-06-05 10:1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部教育工作要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部教育工作要点

第1篇

关键词:教育政策;注意力分配;教育部《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g64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69(2012)04013104政治决策总是在复杂背景中进行。按照政治学家布赖恩·琼斯的观点,个人和政治系统都同样倾向在不同的时间关注不同的问题。他认同西蒙的稀缺注意力概念和有限理性理论,并认为政策选择的变化来自于注意力的变化,注意力的变化又源于不同的决策语境。琼斯的决策制定模型提出了对政治行为新的理解。

文本不仅是信息承载之地,更是意义敞现之所。“文献文字的自然分布状态,携有语言的大量信息”\[1\](p244),而“在形成教育政策文本的过程中,教育政策主体往往把教育政策所表达的实质性内容隐含在不同格式的合法化的文本之中”\[2\]。本文对以教育部《工作要点》为代表的教育政策进行文本分析,从政治行为注意力的分配及其转换的视角观察我国教育政策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注意力分配状况和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政策变迁。

一、研究方法与信度效度检验

(一)研究样本

政策样本:1986年至2010年间原国家教委和教育部《工作要点》,共计25份。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工作要点》以年为单位,每年年初出台,不仅是全国教育工作主要状况的即时折射,更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在社会变迁和教育事业动态变化中及时的重要政策文件。

(二)变量选择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常常难以平衡的一对矛盾。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问题凸显,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中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选择教育政策中的“效率”、“公平”问题作为变量,考察国家教育政策对两者的关注。

(三)研究方法及考评指标

“文本分析可以涉及词汇、语法、话语衔接和文本结构四个维度”\[3\](p75),词汇是构成文本的基本要素。通常情况下,话语陈述总是侧重于人们所关注的内容,用词的丰富与否可以折射出特定要素在文本中受关注的程度。本文提取《工作要点》中“效率”、“公平”这两组变量的关键词①进行编码归类;再对每组变量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词频统计,计算出每年各组变量的用词量。由于各年《工作要点》长度不一,单个文本关于某项事务用词量的多少并不能直接反映其在文本中的重要程度。为了消除文本长度对用词量的影响,需要计算出每组变量的用词量占每年文本用词总量的百分比,用以表示该组词在文本中的累积覆盖率。累积覆盖率高,说明该年《工作要点》中对此项事务的内容分配较多,话语关注度较高;反之,说明《工作要点》中对此项事务的内容分配较少,话语关注度较低。通过累积覆盖率可以观察到该组变量在《工作要点》中受关注度和《工作要点》关注点的发展变化。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7月第12卷第4期余源晶:效率与公平:教育政策注意力的不均衡分配及其转变(四)信度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提取的关键词能否反映变量特征关涉研究的可靠性。为保障研究质量,需对关键词的提取进行信度检测。为消除不同时间段政策内容的异质性对结果的影响,在进行信度检验时,以改革开放后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纲要》颁布后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为时间节点,对研究对象进行20%的分层随机抽样。研究者邀请同行专家共同编码,根据相同标准分别独立提取各变量的关键词,检验cohens kappa一致性系数。

经计算,“效率”变量的信度系数为0801,“公平”变量的信度系数为0869。通常kappa值达到080以上的信度较为可靠。本文两组变量的kappa值均在080以上,且在001水平上具有显著性,表明两编码者间的一致性程度较高,编码具有研究所必需的信度,关键词提取较可靠。

2效度检验。效度是指测量结果对所要考察内容的反映程度。在关键词提取的可靠性得到保障之后,还需检测两变量用词在教育政策文本中是否存在结

构性相关。在内容分析中,建构效度检验颇具说服力\[4\](p18-21)。建构效度考察测量工具是否反映了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5\](p195),其基础就是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6\](p446)。同一假设的多重指标彼此间聚合或呼应时,建构效度即存在。

统计两组变量各年使用关键词的词条数,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变量在001水平正相关,pearson系数为0810,说明政策文本内两组变量用词存在显著的结构性相关,效率与公平是教育政策关注的一组内容。

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表明,关键词的提取与变量选择具备研究所需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

二、教育政策注意力的不均衡分配

教育部《工作要点》中,“效率”与“公平”两组变量用词累积覆盖率的发展几乎一直呈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但政策话语对二者的注意力分配有较大差别。“效率”用词在各年文本中的累积覆盖率只有两年低于4%,其余年份都在4%到9%之间;“公平”用词的累积覆盖率多数年份在2%以下,最高年份将近4%。这表明我国教育政策对效率与公平的关注始终有所侧重。

图1有关“效率”、“公平”用词累积覆盖率示意图

心理学的研究指出,认知的特点决定了人类不可能把注意力同时分配给行为的所有领域,这在政治决策中也同样适用。在政策科学领域,西蒙运用这一理论创建的有限理性模型撼动了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地位,后续的大量研究更是表明政治决策总体目标最优化的愿望虽然美好,却不太现实。上述两组变量在文本中累积覆盖率的较大差异再次证实了政策制定中注意力分配的不均衡性。 会背景导致教育政策制定时评价维度的增加或转移,衡量标准发生转变。从《工作要点》中可以看到,新世纪后政策话语中教育“公平”这组变量用词的累积覆盖率迅速上升,最高点接近了4%,回归分析显示了这一时期变量曲线的加速度增长,政策话语对教育公平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二十年教育政策对效率问题的高度关注表现出了与政治决策背景一致的“理性”的话,那么伴随着“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紧张状态出现,决策语境改变,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教育政策在关注效率的同时,注意力开始向教育公平问题倾斜,教育政策的注意力分配再次与决策背景相呼应,政治决策“语境理性”的力量又一次彰显。

西蒙认为,如果某项决策确实能在给定的情况下实现给定价值的最大化,就可以称之为‘客观’理性决策;如果这只是相对于决策者对主题的实际理解而言,这些决策就是‘主观’理性的。理性与非理性,有时与情境转变中的注意力方向息息相关。所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政策制定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客观的语境理性。参考文献:

[1] 李波.史记字频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刘复兴.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4).

\[3\] 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2.

\[4\] weber,r.p.basic content analysis\[m\].newbury park,calif.:sage publications,1990.

\[5\]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7\] \[美\]布赖恩·琼斯.再思民主政治中的决策制定:注意力、选择和公共政策\[m\].李丹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 周谷平,余源晶.近30年来政策话语对教育公平的关注\[j\].教育研究,2012,(4).

\[9\] march,j.g.the bounded rationality,ambiguity,and the engineering of choice\[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8,9(2).

\[10\]杨东平.中国教育政策述评\[a\].李楯.中国社会政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1\]\[以\]叶海卡·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m\].王满传,等,译.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注释:

第2篇

摘 要:“全国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是推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迄今已有112

>> 教育部开展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 农业部:开展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创建工作 农业部国家旅游局部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工作 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创建活动 大连市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2012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视频工作会议召开 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县主要做法与体会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3年工作要点 对玉田县创建出口蔬菜示范县的思考 关于成人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宿迁市全面启动省级科普示范县(区)创建工作 竹山县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效和问题探析 榕江县创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工作开展情况调查 关于打造武定省级民族团结示范县的思考 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与融合 提高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 农业部关于开展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试点工作的意见 关于当前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的断想 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异同及重要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5-09-13.

[3]韩国明,王鹤.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示范方式失效分析――基于示范村建设个案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4):38-42.

[4]叶敏,熊万胜.“示范”:中国式政策执行的一种核心机制――以XZ区的新农村建设过程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3(4):15-25.

第3篇

1.**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3

2.**中学班主任费发放考核办法 ……8

4.**中学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 ……9

5.**中学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10

6.**中学安全教育常规 ……15

7.**中学班级管理安全责任制 ……16

8.**中学学生“安全、文明、卫生”“十五个不准” ……18

9.**中学学生违纪处罚条例 ……19

10.**中学学生管理制度 ……21

11.**中学班委会工作条例 ……24

12.**中学班级公物管理制度 ……28

13.**中学学生宿舍管理纪律制度及管理措施 ……29

14.**中学优秀团员、团干部条件和评比办法 ……31

15.**中学学生会工作条例 ……32

16.**中学校园文明公约 ……35

17.**中学校园文明规范 ……36

18.**中学教 学 区 文 明 规 范 ……37

19.**中学文明教室标准 ……38

20.**中学文明宿舍标准 ……39

21.**中学关于卫生扫除的规定……40

22.**中学关于集体活动的规定……41

23.**中学关于上课、自习、课间的规定……42

24.**中学关于学生请假的管理规定……43

25.**中学关于休息的规定……44

26.**中学关于在学生中评选先进的规定……45

27.**中学学生进出校门制度……47

28.**中学升降国旗制度……48

29.**中学学生一日常规……49

30.**中学劳动班级职责及要求……51

31.**中学班级学生德育量化细则……52

32.**中学班委会、团支部成员组成……57

33.**中学“平安班集体”评选办法……58

34.**中学值周班级职责及要求……62

35.**中学关于转化“学困生”的具体措施……63

36.**中学班干部常规工作内容介绍……65

37.**中学最佳主题班会评选标准……68

38.**中学班级防火要求……68

39.**中学学生礼仪规范……69

**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试行)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班主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鼓励教师做好班主任工作,更好地体现班主任在教育和管理的核心地位,发挥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和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规程》及《中学班主任的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班主任工作条例。

第二条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中全面负责学生教育工作的教师。其工作内容庞杂,任务繁重,对学生责任最直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肩负重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政教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使班主任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岗位。

第一章 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条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本班各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联系的作用。

第四条 班主任同时担任团支部的辅导员,起着学生加入先进组织的引导作用,团队组织活动的指导作用和凝聚团队及其他社团组织施教的纽带作用。

第五条 班主任是执行学校和政教处教育规划的中坚力量,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教育渠道的重要桥梁。

第二章 班主任的条件和任免

第六条 班主任的基本条件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工作责任心强;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

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者,一般不安排班主任工作:

(一)怀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教师;

(二)年龄超过50岁的男教师和年龄超过45岁的女教师;

第八条 班主任在校长领导下,由政教主任聘任。

第九条 年级组长对班主任人选有建议权。

第十条 对于不履行班主任职责或其他原因不适合做班主任工作的,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章 班主任的任务和职责

第十一条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认真贯彻学校的政教工作规划,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结合本班的实际开展班集体建设,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第十二条 班主任的职责是: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二)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会同各科教师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各种实践活动及公益活动,协助学校贯彻体育和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四)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当的兴趣和特长。

(五)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六)负责联系和组织科任教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

(七)做好本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和有关奖惩的工作。

(八)联系本班学生家长,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有关方面配合,共同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第十三条 班主任日工作要点:

(一)升旗、出操时,早于学生到达指定地点,并进行队列组织、出操规范、考勤记录和学生仪表检查;

(二)每日晨检,进班巡视,检查卫生、财产、考勤情况,监督作业完成和收交情况;

(三)晚自习下后亲自进宿舍巡视,了解学生状况和卫生保洁情况或与学生谈话;

(四)遇自习课、音乐、美术、体育等课时,应随机性检查,了解学生上课面貌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解决;

(五)放学前,进班巡视,检查卫生和各项安全情况;

(六)遇集会等学生集体活动,必须到场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

(七)记好班主任工作手册;

(八)及时妥善处理其他职责范围内的事务。

第十四条 班主任阶段工作要点:

(一)以学年、学期和月为阶段制定工作计划,并记录于班主任手册;

(二)建立和延续学生档案;

(三)按时参加班主任例会;

(四)每月向年级组长汇报一次工作或班级情况;

(五)每月至少与二至四名学生进行一次正式谈话,并做好个案分析;

(六)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有组织的、教育性强的主题班会,每学期至少推出一次开放性主题班会;

(七)每学期至少家访5~10家

(八)每学年至少阅读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文章两篇,并写出心得体会;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校的方针,增强教师法律意识,加强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保障和促进学校教育工作走上依法规范、依法管理、依法运行的法制轨道,使学校形成教学秩序好、教育质量高、文化氛围浓、文明和谐、平安的校园。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提高师生法律素质,使依法执教和遵纪守法成为师生自觉行为;进一步提高依法治校水平,真正做到依法治理,制度管人,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三、工作要求:

1、在教育教学上,按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及教育部门有关教育教学方面计划和规定去执行,监督教师全面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

2、在学校管理方面上,要认真贯彻执行《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内容,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3、在服务保障上,按照上级文件规定依

法履行对学校育人工作的职责,提供充分、有效、适当、健康的师生必备物资。

 

4、加大校务公开工作力度,实行职代会制度。凡是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都要在职代会上讨论通过方可实施。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保证学校的有效资金周转,充分发挥其优势,为学校办实事、好事。

四、工作要点:

1、做好学习组织、宣传、发动工作。主要利用办公会、行政会、教职工政治学习、学生班会时间进行集中学习。可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宣传,营造一个文明和谐、平安的校园。

2、开展“依法治校”教育工作,做到定期完成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与本职工作机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教师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水平。

3、积极做好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学习和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及安全教育等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4、把法制教育与学校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加强和改进法制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管理水平,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保证学生无违法犯罪,不出安全事故。一

方面,要加大法制教育的力度,主要依靠班主任指导学生学法、知法、自觉规范行为,做到遵纪守法。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校规校纪,把法律规定化为学校纪律要求,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实现法制教育目的。

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59-01

教育部2001年工作要点指出:"进一步加强德育,改进智育和体育、美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将德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认真研究社会环境变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践环节",这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为此,各种不同类型的学校,必须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教育部《中等职业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对学生德育工作十分重要。中职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为德育目标。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新时期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并进行对策研究,与时俱进地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1.中职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重技能、轻德育。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为了求发展,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把专业技术的学习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校把理论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摆在了首位,把育人问题摆在了次要位置,因而使学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难以适应当前中职生思想的发展变化。还有相当一部分领导和教师还认为德育是多余工作,管不问,视而不见,漠然处之;一部分教师被动应付,冷然视之, "只问就业,不管德育" 。中职学校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学生的需求重视技能的学习无可厚非,但是德育也不可轻视。如果学校产出的都是思想不健康、道德水平不高的人,那么他们到了社会上,对社会的危害更大。

1.2 走形式主义。在学校德育的地位并不高,从来都是走过场,所谓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也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很难兑现和落实,不仅是其他学科教师难于做到,就是政治学科教师也不能完全落实。教师长年在本学科教学中,基本上都只是关注本学科的知识系统,很少关注德育系统;班主任只是维和部队,只管学生生活事务,教师忙于教学,不顾学生品德养成;由于非正常、非系统的德育,学生往往被动应付,流于形式,其效果很不理想。

1.3 德育方式、方法模式化。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及品德评价法等。客观地说,这些方法都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德育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仍然应当灵活使用。但往往到了学校德育工作做起来就成了"模式化":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方法来要求、教育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品质的多样性、层次性。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其他各种类型学校的学生一样,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成长的社会、家庭环境不同;个性特征千差万别;品德素养有高有低。如果我们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德育工作肯定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2.中职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的改进措施

2.1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培养德、智、提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把道德教育必须摆在首位。 中职学校在重视理论知识、技能训练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从学校领导到教师个人都要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充分重视起来。学校可通过建立规章制度等,把德育工作分管到人,层层把关,确保学校德育的工作落到实效。

2.2 克服形式主义,采取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我们要采取个性化教育,即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认知特征、性格气质、兴趣爱好、欲望需求、价值取向创造潜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是思想不够成熟,心理和情绪不稳定,可塑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因此教师应灵活采用: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及品德评价法,而不是照本宣科,搞形式主义。可采取学习竞赛活动、课堂讨论、榜样示范、情感交流等多种教育教学方法, 针对不少学生好出风头、打架斗殴、上网、早恋、偷抢等不良行为。 要从他们的思想根源人手,剖析利害,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思想行为的错误性, 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教育过中促使学生把外在的纪律、道德转化为自己的纪律、 道德观念。在教学内容上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及时加强时事政治、 国情教育。 让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广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的习惯,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2.3 形成共识,齐抓共管。德育工作要想在中职学校取得实效必须达成共识:德育不公不是学生个人的事情,也不是德育老师和班主任的事情,而是每一个行政人员、教师和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齐抓共管。学校在中职学生的德育中起主导作用,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形成。家长应该将融子女的道德教育与自身道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为子女树立良好的道德楷模。通过真诚民主的对话和沟通,使家庭德育教育和谐共处。增强家庭德育与学校德育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陶名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现状与对策[J].职业教育.2007(35).

[2] 谢红燕 李峻薇 李发生.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文化.2008(01)

第6篇

一、学校体育工作

坚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不断深化体育课程意识。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科研水平,确保体育师资、课时、场地、活动“四落实”。深入实施新课程标准,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运动训练成绩。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积极创建学校体育特色。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大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理念,并把这一理念贯彻到各项课外活动中去,丰富课外文体活动的内涵

2.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贯彻落实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工作。

3.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努力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强学校体育教研工作。积极参加论文评比,创造条件申报课题,争取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反映最新科研成果的论文。

5.认真开展体育竞赛。

6.加强学校体育安全保障工作。组织人员定期对现有的体育器材、设施进行安全检查,重视体育课堂教学、体育课外活动、业余训练和体育竞赛的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7.按照苏家屯区教育局《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细则》对照检查、落实好各项工作。

二、学校卫生工作

坚持以健全学校卫生防疫体系与食品卫生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为主线,以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和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为重点,以提高学生健康意识和培养良好健康行为习惯为基础,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和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学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

1.高度重视学校食堂卫生与安全工作。要对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及《沈阳市食品安全工作综合评价暂行办法》等有关法规要求,加强对学校食堂硬件设施改造和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

2.认真落实健康教育的常规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卫生防病能力;认真做好预防传染病工作,对高一新生发放传染病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大力开展12月1日世界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积极开展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继续做好学生每年一次的体检工作。

4.高度重视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一旦发生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的疾病流行,及时报告教育局和疾控中心。

5.创建绿色校园,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加大检查力度,将卫生评比工作列入班务考核评比之中,责任到人,营造美好的校园环境。

6.按照沈阳市教育局《学校卫生工作评估细则》做好各项工作。

三.学校艺术工作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校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自觉性,增强推进艺术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加强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扎实有效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

1.严格执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按教育部和辽宁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规定和要求,配齐艺术教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不侵占艺术课课时,不终止毕业班的艺术教育。

2.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设施设备。不断更新并添置与艺术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各类硬件设施,保证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场地及教学设备。

3.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教师加强教学业务和专业技能方面的进修与提高,以全面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水平。

4.加强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丰富艺术教育内涵。激发教师立足课堂,通过生动有效的课堂教学,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每年定期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不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画展、听音乐会、引进地方戏进校园、邀艺术名家讲座、请地方艺人座谈等形式,丰富和完善艺术教育活动内容。

5.加强艺术教育工作督查力度。每学期的艺术教育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制订对艺术教师的考核奖惩制度。

6.按照市教育局《学校艺术教育评估细则》落实并开展好各项工作。

四、学校国防教育

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和有关学校国防教育的政策、法规,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军训工作,积极开展“双拥”工作,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历史责任感,推进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7篇

各大、中、小学有关领导: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是迎接21世纪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的必由之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是将13亿人口转变为创造性人力资源的重要方面。[文秘站网文章-找文章,到文秘站网]而对大、中、小学生的教育就是基础的基础。

为了深入贯彻教育部20__年工作要点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倡导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了全面贯彻中央8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纪念胜利70周年等主题教育活动,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加强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和推行启发式教育,培育创新精神。在众多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又一次大力支持下,特举办科教兴国(系列)之四——“提高科学人文素质,共建和谐校园与节约型社会”全国大型科普人文知识巡回展览活动。展览由100多张制作精美的国际标准展板组成,内容丰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一、主要内容(从20__年开始,内容将采取滚动式增减,上半年大约浮动10-15,下半年浮动85-90)(详细内容请来电索取)

1、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

2、反对迷信,崇尚科学。

3、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努力学习,以感谢父母养育之恩。

4、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5、科学饮食,加强锻炼,保持良好心态,促进身心健康。

6、关爱生命,禁烟禁毒,预防艾滋病。

7、校园安全,临危不惧,自护自救。

8、遵纪守法,预防青少年犯罪。

9、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科技引领未来。

10、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高人文素质,共建和谐校园与节约型社会。

增加:神六、福娃、20__年科技奖、创新型国家、学习洪战辉、纪念胜利70周年

另外:为配合学校做其它主题活动的需要,可专为其适当增加有关展览内容。

二、服务方式

采取送展到校方式。布展、收展由我中心负责,护展及学生参观安排由学校统一管理。在学生上课前布置完毕,学生下学后收展,学生可全天参观。外省市的学校需提供我中心服务人员的住宿。

三、评比、奖品、赠品

1、对认真组织此次展览活动的学校,赠送奖品一份(价值120元)。

2、赠二、三、四期展览内容JPEG格式光盘(价值300元)。

3、赠代金券1张(价值100元,免费设计制作两张60cm×90cm的展板)。

4、赠优惠卡1张(在我中心的每期展览活动中享受优惠价格和更优质的服务)。

四、其他说明

有意预订此次展览的学校如需看展览详细内容或展板小样,我中心将派专人奉送,人员不够调配时,将用电子邮件发部分小样到学校的电子邮箱。

五、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电话/传真

E-mail:

联系人:

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优质教育资源;城乡配置;互联网教育

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是创建和谐社会与共筑中国梦的点睛之笔,对于中国“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国恰逢改革发展重要档口,现代型社会由传统型社会加速转变而来,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虽然农村教育受到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良好,农村教学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并且师资力量提高。但是,中国农村教育仍旧普遍落后,优质教育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导致教育不公。怎样破解这一系列难题,依然是当下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得益于如今互联网发展突飞猛进的良好势头,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均衡配置,能够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前所未有的契机。

1城乡间合理配置的有利条件分析

1.1互联网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系统逐渐正常运行

在2011到2015年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中国致力于创建“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分别创立教育资源以及教育管理这两个公共服务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一个方面是指尽力实现各个学校的宽带网络连接;另一个方面是指各个学校在宽带网络连接之下,网络教学环境改善。“优质资源班班通”需要在“宽带网络校校通”完成情况下,利用互联网促成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公平配置以便获得教育均衡。“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主要是便于老师、学生、家长相互沟通的互联网交流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具有大量的动态性、自主性、合作性和演化性的特点,不但可以让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而且可以使各种优质教育资源得到交流、梳理和优化。“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主要作用是给予教育管理公共服务精准资料[1]。

1.2互联网教育普及率不断提升

中国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在2012年末首次试用,自使用以来,中国将近2/3的省创设省级教育资源平台。2014年,整个中国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所有浏览次数大概为10亿次,浏览人数超过5400万,下载教育资源超过3000万次[2]。到2015年8月末,这个平台具有国家和地方教材资源版本个数分别为387和276,教师、学生、家长拥有空间个数分别为396万、194万、184万[3]。这个平台的创立,为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等媒介在城乡间合理配置提供了便捷可行的方法。除此以外,由于不少农村地区学校的宽带网络连接率以及多媒体教室覆盖率不断增长,农村教育工作者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下载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知识拓展的现象日渐普及。

1.3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技术水平逐步提升

想要让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想法行之有效,在一定程度上还得取决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信息水平。中国教育部门先后颁发《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文件,对改善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作用非凡。中国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两个文件的指导,主动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和交流研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数据显示,到2015年5月为止,经过中国教育部门培训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数量超过600万、校长数量超过5万;在中国,利用互联网进行教研活动的教育工作者约有407万,在这部分教育工作者中有将近326万人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教学活动[4]。

2城乡间合理配置的不利条件分析

2.1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意识和利用互联

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意识淡薄中国城乡之间在自然环境、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并且已出台的不少教育政策在无形之中存在倾斜,使得中国的义务教育特别以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为典型的问题更加凸出,因此,使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变得尤为迫切。尽管不少教育工作者支持以上观点,赞同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能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同时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然而,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时,要是城镇中的教学工作者迫于城乡间教育教学竞争压力共享意识薄弱,把自己独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有所保留,不愿通过互联网在城乡间共享,这就制约了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5]。

2.2能够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播的优质教育资源有限

目前能够利用互联网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优质教育资源,通常是一些教学课件和视频、习题库等部分教育、教学的普通资源,例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讲解,教学方法和课程进度的安排,教学案例的分析以及学生作业习题的答疑解惑,缺乏特色教育也很少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感受。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那些能够利用互联网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优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并不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例如除了满足学生文化课智育方面的辅导,还应满足学生德育、美育、体育等全面发展;另外一方面,因为在互联网上有些优质教育资源知识产权不明确和资源描述格式有异等情况,以至于不少优质教育资源错失了利用互联网在城乡间合理流动的机会,由此导致能够利用互联网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有限。

2.3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

乡间合理配置的教育投入不足2015年,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是29221亿4500万,与2014年的26420亿5800万比较多了10.60%,是国内生产总值的4.26%,发展中国家教育平均投入是4.1%。借鉴发达国家以往发展过程经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以及我国现今状况,需有5%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才能够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教育质量以及实现教育公平。由此可见,中国现今略高于4%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对于农村教育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或许只能够使农村偏远地区得到最普通的教育保障,比如农村地区教学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等最简单的层面。因此,落后的农村地区教育经费投入还非常不足,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流动的方法在一些农村偏远区域仍然不能较好地得以实现。

3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对策

3.1强化教育工作者对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意识

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集思广益,不断寻求合作交流的机会,将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这个传播媒介得以在城乡间合理流动,最终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6]。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关系到政府、学校、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等相异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鉴于此,政府应该对于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提出,有一个整体地把握,即可以考虑通过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及精神奖励来缓解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独有的优质教育资源有所保留的现象,以此来强化教育工作者对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意识,获取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3.2丰富适合通过互联网交流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可选择性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由于目前能够利用互联网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优质教育资源,通常为一些教学课件和视频、习题库等部分教育、教学普通资源,因此,在我国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同时,也应注重互联网教育,从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不断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用来实现国民逐步增长的学习需求。然而在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可能会对这突如其来出现在互联网上的大量优质教育资源感到无从选择。因此,中国在互联网上丰富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可选择性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查找知识、识别信息、筛选知识、梳理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选择性学习、合作探究的优良习惯,来加强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理解并且掌握,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

3.3政府为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实施提供经费和政策保证

政府能够为利用互联网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的实施提供经费保证,是这一做法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第一,政府应该统筹城乡间教育均衡发展,偏远落后农村增加教育经费设立专项教育基金,达到教育公平。各级省市以及自治区需把农村学校信息化配套设施建设至于关键位置,尤其应当把经费投入置于第一位。第二,学校应该具有一定的教育资金投入用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进行定期教育培训,借此提供教育工作者之间合作交流,不断与时俱进的机会。第三,对于有些优质教育资源在互联网上知识产权不明确和资源描述格式有异等情况以及一些关系到政府、学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等相异主体之间经济利益的问题时,国家政府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大教育投入尽可能解决这些矛盾,能够利用互联网促进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间合理配置。

4结束语

第9篇

作者:李树刚 单位:琼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大部分教师都是中专毕业或大学专科毕业,有些甚至还是民办教师或代课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发现,这些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语音语调问题相当严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甚至还没有掌握好国际音标的发音方法,语法讲解中甚至出现明显的错误。课堂上,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主要用汉语组织教学,能够使用英语组织教学的屈指可数,这使得学生即便在英语课堂上也得不到接触英语的机会,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现有的一些年轻的优秀英语教师也不安心工作,都在想方设法地调往海口或三亚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愿意留在当地的多数或是年纪较大的、或是学历较低的、或是业务水平相对低的老师。刚刚毕业的大学本科生心甘情愿留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到交通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工作。虽然近年来,省教育部门也出台了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为少数民族地区设了些“特岗”和“青年志愿者”以吸引一些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工作,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岗位有限,而且时间短,只能暂时解决个别学校的困难。而师资力量欠缺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解决。受教学任务重和经济因素影响,教师接受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很少,很难有机会更新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部分学校领导甚至担心教师外出进修后会一去不复返,不但不支持教师进修,反而采取扣发工资等办法限制教师进修捉高。受诸多因素影响,海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海南省虽然早被划为经济特区,其实其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教育的投入力度小,发展更加缓慢,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尤其令人担忧。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主要通过本族语进行交流,汉语是这些地区的一种外语,而英语对于他们来说又是汉语之外的另一种外语。平时几乎不用英里,英语课仅仅是所有课程当中的一门课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人们对英语这门课的认识极为肤浅,许多学生、家长都觉得能把汉语学好已属不易。该如何改变人们对英语这门课的认识显得非常重要。海南省刚刚被定为国际旅游岛,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借此良机,相关教育行政部门首先必须让所有教师尤其工作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充分认识到教授好英语不仅只是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而是为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做出贡献。教师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联系实际,展望未来,向学生讲明英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学生。同时必须让人们意识到今后与外界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多,三亚市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走向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只有会外语的人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会外语的人不仅能将他们的农副产品在国内销售,甚至能推向国外。只有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才有可能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基础教育。改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环境因素对语言习得的影响重大。好的语言环境不仅能够给语言学习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鉴于目前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如何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学习环境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首先,必须解决黎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解决汉语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平时只用黎语进行交流,大部分学生很难用普通话顺畅地表达他们的思想,他们在学习英语时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黎语汉语英语,而汉族学生只经历汉语英语的过程。目前,虽然有些民族地区在幼儿园阶段也开始采用“双语教学”,即民族语言和汉语这两门语言,但还不够普及。大部分地区还是用黎语进行教学,许多学生上小学后才开始学汉语,由于汉语水平不高,对老师教学中的讲解自然就很难理解。为了让他们能够尽早学会汉语,减少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必须在幼儿园阶段采取双语教学,小学阶段普及普通话教学,这样才能避免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比其他汉族学生多用一种语言———黎语。其次,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各级学校可以组织力量积极探索各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英语交流或竞赛活动。目前,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除了安排每周正常的英语课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活动。此外,政府部门还应通过财政拨款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配备电化教学设备,甚至现代远程网教育,不断完善教育资源共享体系。2003 年起,教育部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机教室,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各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2]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在这方面必须加大力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鉴于海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队伍整体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现状,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教师队伍。教育部2010年工作要点中指出[3]: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扩大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特设岗位计划,吸收优秀人才到农村贫困地区从教。首先,为了使更多优秀的民族地区教师继续留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同时又能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民族地区英语基础教育工作中,教育行政相关部门应该从工资、住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虽然最近两三年来,政府部门也在不断落实义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但是民族地区教师的流动依然很大。同时,还应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教师培训是教师们进行交流学习的平台。教育部2010 年工作要点中还指出[3]: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培训。培训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够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同时还可以交流思想,分享教育心得,探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并能够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培训的形式应该多样化。可集中在民族地区内部之间进行,也可在民族地区和汉族发达地区之间展开。民族地区内部之间的培训能够使教师直观地进行比较,通过授课观摩和座谈会,教师可以取长补短,完善本地区教学。民族地区和汉族发达地区之间的培训,能够使教师有机会接触并借鉴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结合本地区实际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使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能学到更多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并能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困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只有通过各种形式不断落实民族地区教师的生活工作问题,才能不断完善民族地区教师队伍,从而改善民族地区教育。

第10篇

中国教师报:请您介绍一下我国目前校外教育的整体概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校外教育的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

高彦明:我首先介绍一下校外教育的概念和我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我们认为,校外教育应该是由,国家教育部门或有关职能部门认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固定场所和固定教师队伍的教育形式。它是一种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以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为目的的实践活动。

我国青少年校外活动和场所是建国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从体制上说,我国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分屑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多个单位主管。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创建一个备方面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大力支持、校外教育机构乏间密切协作的局面。到“九五”末期,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拥有各种形式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1万余个。

校外教育的表现形式和实施是多元化的。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少年宫、少年之家、青少年校外活动站、青少年科技站等成建制的机构是校外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课外教育、家庭教育、少年军校、社区青少年活动站和部分具有教育功能的社会教育组织等都应该是现阶段校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一个“大校外圈”。在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少年宫、少年之家、青少年校外活动站等机构中,校外教育主要通过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和具有专业培训性质的兴趣小组活动两种形式来完成。

现在,我们正在下大力气,以“社会联动”的方式努力创造一个关注未成年人教育并为他们健康成长做实事的社会氛围。这一点没有几个国家能有这么大力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外教育的确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虽然眼下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现有的校外教育场所无论从数量、功能上还是从分布和规模上都难以满足青少年接受校外教育的需求,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加明显。为了缓解这个问题,经中央批准,2000年国家成立了由教育部牵头、30个部委参与的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每年分出一笔彩票资金加大对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维护,力争实现“十五”末期全国90%以上的县(市)至少有一所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目标。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卓有成效。

我个人认为,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学校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校课外教育的发展会越来越快。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件好事,但相对于校外教育机构来说,正在形成一定的冲击力。这就要求校外教育机构应该审时度势,及时研究和调整活动架构和内容,主动融入社会,向社区开放,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少年群众文化活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校外教育也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校外教育能否满足并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需求、家庭教育计划的需求、社会发展对多方面人才的需求,将决定着校外教育的生存与发展;第二,在全社会都重视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校外教育应该如何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在学校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情况下,校外教育怎样创造和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实施素质教育;第四,建设培育好一支既热爱青少年、有责任心,又懂得现代教育理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富有改革和创新精神的校外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围绕素质教育研究校外教育

中国教师报:作为我国青少年校外教育系统的行业服务机构,校外教育处具体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以后一段时间,它的工作要点是什么?

高彦明:我们是通过中国教育学会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分会对全国的校外教育机构进行工作指导和服务的。“研究、参谋、倡导、示范”是我们的工作方针。遵循八字工作方针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为了提高校外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理论和工作水平,我们建立了校外教育研修基地,研修基地邀请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分层次和学科,针对校外教育工作实际,做了大量的校外教育培训和研修工作;我们通过组织理论研讨、观摩互访活动,为校外教育机构和校外教育工作者提供各种交流的机会;我们开展了书画大赛、艺术汇演、少年儿童歌曲歌谣征集等主题教育活动,为校外教育提供了成果展示和工作交流的平台;我们为会员单位走出国门进行交流学习搭设了桥梁,现在几乎每个区级以上少年宮都有自己与国外的交流项目;我们编辑出版了《中国校外教育工作年鉴》和校外教育专著,开办了一系列主题论坛,进行了校外教育政策、活动课程和管理专题研究,填补了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空白,为校外教育理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是一个很特殊的年份,是“十一”规划的开始。从分会的角度来说,有几项具体工作要落实:第一,要把现已存在的几个研究项目固定下来并向品牌化发展。去年我们出版了我国第一本170万字的《中国校外教育工作年鉴》,工作虽然很艰难,但毕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现在我们在编2004年卷,年鉴这个品牌应该考虑定下来;要对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校外教育活动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校外教育的政策和法规进行深入研究。第二,要继续加强交流工作,继续为基层单位开展工作搭建桥梁,让我国校外教育更全面、更深入地和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接轨,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的目的。第三,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培训活动,要积极承担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联席会议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各种研修工作。第四,要做好各种活动示范,为基层提供各种活动信息,引导基层单位开展各种文艺、体育、科技、国防教育活动。

中国教师报:校外教育法规制度建设是推动校外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据报道教育部可能要颁布《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评估标准》。请您谈谈目前这项工作的进程。

高彦明:这真是个好消息,但我还没有听到更具体的东西。目前校外教育系统的政策建设还很不完善,存在一些欠缺,制定管理、评估方面的法规是当务之急。1995年原国家教委、文化部、国家体委、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单位联合颁发了《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工作规程》,这是一个很好的文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校外教育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校外教育的需要了。多元化的校外教育需要一个既全面又实用、从宏观到微观的管理性政策法规。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受原国家教委、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主管部门的委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一个《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评估标准(试行)草案,并组成了一个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团中央少年部、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有关专家和校外教育工作者参加的评估小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国9个不同系统、不同层次的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进行了评估试点工作,这项工作得到当地党政领导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校外教育系统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什么得到重视和引起了反响呢?一句话,这项工作打到需求这块靶子上了。

2003年底,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和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办公的委托,我们组织了以北京市为主的校外教育工作者和有关专家,启动了起草《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评估标准(试行)》和《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管理规程(试行)》工作。我们对起草小组的要求是,要把这项工作看作是校外教育政策法规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文件应该立足校外教育现实,能够大力促进校外教育发展;应该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经得起实践考验,有效使用时间长。现在校外教育久旱等甘露,我们不能下“酸雨”。我们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文件初稿,上报给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现在还在征求意见和修改阶段。我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实施这两个文件,对全国的校外教育工作进行评价和认同,从而对校外教育事业有所促进。

中国教师报:校外教育发展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正式纳入政府的督导体系,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团中央在这一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高彦明:我认为没有督导有两个原因。其一,校外教育工作一直是多头管理、多种形式共存,校外教育发展的起点也不一样,这样就给督导带来一定的难度,用一个标准照本宜科地去做是不行的。我讲个小故事。有一年我们在新疆举办了一次东西部少年宫手拉手的活动,会上当地一个少年宫主任很热情,邀请所有与会人员去他的少年宫参观。到那里看过后对我触动很大,那里的少年宫其实就是两间陋室:一间办公室,一间培训部。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他们依然坚持开展工作。而发达地区有的少年宫仅建设就几亿人民币。这就是目前我国校外教育的现状。校外教育条件的不平衡,使我们很难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其二,我们的政策准备做得不够。我们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必须积极努力工作,多做些像前面说到的协助政府部门起草两个文件这样的事,才能够为政府分忧,才有可能为校外教育做些实事,也才有可能为校外教育正式纳入政府督导体系做些铺垫。

实现校外教育的新突破

中国教师报:最近,中央文明办等单位公布了首批70个“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的名单。请您谈谈关于示范基地评估的一些具体标准?今后是否会将这项工作持续开展下去?

高彦明:近日,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科技部、、全国妇联、中国科协等单位联合命名了一批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良好社会影响的校外教育机构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推荐范围是:凡以青少年为主要服务对象,以组织青少年开展参与性、互动性、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为主要服务内容,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能够发挥示范作用,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良好社会影响的校外活动营地、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植物园等各类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推荐条件简单说就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设施功能配套完善,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队伍机制健全、完善。

我认为这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应该作为一项常项工作坚持下去。我们应该认识到,被评为示范基地仅仅是第一步,如何真正发挥示范作用,把全国带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后面的任务会更重。所以,评选的意义就在于以局部带动整体,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作用,使其优质资源、先进管理经验、成功开展实践活动的成果与更多的校外教育机构分享,从而带动校外教育整体的发展。

中国教师报:很多人认为,校外教育是实现“教育社会化”和“社会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您怎么看待?

高彦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下,教育应该与有关单位一起站在首当其冲的位置,这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校外教育应该比学校教育更贴近这项工作。原因很简单:一是校外蕴藏着巨大的社会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社会人文景观等。要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校外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优势,因为校外教育本身具有的社会性决定了它一定要广泛地吸纳社会资源才有可能生存和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一个全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格局。在这一方面我们全国各地许多校外教育活动场所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如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以北京取得抗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和迎接北京2008年奧运会为活动背景,以东城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在首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在前列”精神为指导,以采访、慰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组织开展的“东城我为你骄傲!”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以青少年的视角,通过活动再现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加强全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北京市通州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落实《关于开展“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的通知》精神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行文明路”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整合该区交通系统、各中小学及家庭与社会等多方资源,以“我和交警同上岗”、“交通安全知识及小品比赛”、“交警指挥韵律操比赛”等实践活动为载体,营造文明、有序、安全的交通环境。还有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舞蹈中心组织的兴趣小组社会实践活动——在异国他乡“小鬼当家”,通过体验教育,为国际型大都市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的“小当家人”。上海市闸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系列性、主题性群众文化教育活动——“三三零”活动,就利用学生在学校3∶30放学后到5∶00放学后这段时间,活动中心开展了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区域内所有青少年学生都能手持活动中心颁发的包含所有活动项目的“三二零”活动菜单和活动卡,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跨校、就近、自主、自愿地选择各项活动,度过“快乐一小时”。

第11篇

一、主要任务

在继续抓好学习,深化认识的同时,坚持提升教育系统内部规范管理水平,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分析查找在教育教学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认真梳理,建立问题台账,为下一阶段整改落实打好基础。

二、时间安排

4月上旬——4月底。

三、方法步骤

(一)进一步抓好学习,深化认识。各单位要坚持把加强学习贯穿活动全过程,在前阶段学习动员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广大干部教师深入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市、县教育局关于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考试管理、加强师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文件、通知精神和要求,努力在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上形成共识。要紧密联系当前形势,联系本单位实际,联系干部教师工作和思想实际,把学习上级精神、要求和本单位规章制度、管理规范结合起来,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4月15日前)。局机关各股室、各教育办、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采取召开座谈会、深入群众走访、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干部教师和学生对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掌握干部师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教育局各股室要面向局机关其它股室和基层单位征求意见和建议。各教育办要面向所管辖学校、幼儿园和教师学生代表征求意见和建议,征询人数要不少于辖区内干部教师总数的40%、学生总数的10%。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要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和不少于20%的学生征求意见和建议。

(三)深入分析查找问题(4月16日—4月25日)。局机关各股室、各单位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梳理、汇总和分析,并结合各自职责和各项工作具体情况,逐项查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分析现行各项规章制度是否与群众需求相符、是否与上级规定相符、是否有利于工作开展,工作流程是否科学规范,查找每项工作是否有人管、是否有制度、是否有落实,切实把情况查明、问题找准。局机关各股室在查找涉及职责范围内全县教育管理工作相关问题的同时,要搞好对股室内部在人员职责分工、工作运行等方面问题的查找。各教育办在查找涉及区域内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要搞好对自身内部管理工作问题的查找。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在认真查找涉及全校(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要组织发动各处室、年级组、教学班认真查找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建立问题台账(4月26日—4月30日)。各单位召开领导班子专题会议,对初步分析查摆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理清哪些是本单位能够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需上级教育部门统筹解决的问题,哪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需长期解决的问题,按照干部队伍管理、教师队伍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教研管理、安全稳定管理、教育装备管理、财务校产管理、党政群团管理及其它事项九个方面,分门别类逐一列清台账,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各乡镇学校、幼儿园问题台账,于4月28日前报所在乡镇(街道、开发区)教育办;局机关各股室、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教育办、局属各学校问题台账,于4月30日前报局活动办公室。

四、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实效。开展全县教育系统“规范管理提升年”活动,是县教育局党委在全县教育发展新形势下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促进全县教育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搞好本项活动摆上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各单位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经常调度,确保本单位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坚持边查边改,解决突出问题。各单位要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和分析检查出来的问题,明确责任,逐一抓好落实。对具备条件的,要立说立行,抓紧整改,切实解决几个影响制约规范管理的突出问题。解决问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为,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把活动和当前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年全县教育工作要点》确定的各项任务,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第12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职业学校 班级管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重点。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对职业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职业学校由于生源素质较差,缺乏自控力,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内驱力不足,在日常管理中难度较大。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状况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同时也影响到学生的成材。加强班级管理,创造良好的班级育人环境,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技能型的人材培养奠定基础。

一、精挑班主任,培养管理者

班主任作为建设、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教学工作和各种教育活动的得力助手,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主导作用,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具有纽带和桥梁作用。这要求班主任常思管班之法,常怀爱生之心。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集体。选挑班主任,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首先应选事业心、工作责任感强的老师来耽任,这是当好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前提。

2、其次应选工作主动,教育管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耽任,这是搞好管理的基础。

3、教育原则、方法的掌握运用程度,灵活的育人方法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关键。

4、看组织协调教育活动能力,这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保证。

5、看个人人格魅力,教师良好的人品是获得学生尊重信任,搞好言传身教的重要力量。

6、安排优秀班主任与新任班主任同一年级工作,经验交流,相互启迪、共同提高,促进新任班主任在实践中边干边成熟。注重后备班主任培养,安排部分教师任副班主任,跟班实习,通过实习逐步胜任工作,充实班级管理队伍。

二、热心研究职业学生特点,勇于担当班主任

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来源层次参差不齐,第一部分是因为分数较高但因经济原因不得已面选择收费较低的职业学校,这类学生人数较少,自觉性强,管理上难度不大。第二部分是纯粹来学习专业技能,便于就业来职业学校。第三部分是主化基基础很薄弱,对学习兴趣不大,家长怕其在社会游手好闲,就送职业学校来了,有利于他们成长。第四是来学校的目的不明确,思想不重视,无论是文化知识还是专业技能,都不上心,这类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总之,对于职业学生的种种特点,只要精心分析,掌握运用好各类管理体制方法,班主任工作也就得心应手。

三、加强班级管理的几点做法

1、开好每一次班会。班会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直接会影响到班级工作的开展,在这个年龄的职专生思想尚不成熟,来到不被社会看好的职专来读书,他们的思想也较为复杂,加之他们多是文化基础较薄弱,对学习文化课兴趣不太高,以为来到职校会学习较轻松,只要能学好专业技术便是最终目的。班会课的重点应是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如何遵纪守法,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对待职业学校的生活,如何尊重父母老师等等,并结合学校办学的主导思想,让同学们能从中得到启发,增强来职业学校的信心。

2、做好家访工作。家访是沟通家庭与学校的桥梁,是班主任结合学生特点,家庭情况,家长态度等诸多因素,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随之相应教育方法的前提。也是班主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家访方式可以是直接到学生家、让学生家长来校、电话联系等。家访的内容: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态度,学生自身的特点与不足,重要多了解一点学生的优点为,这有利于激发他们,人总是爱听赞美、表扬之言,更何况十六七岁的孩子。家访工作要及时、实在。既能让家长证明班主任、学校的关心与重视,也能让家长成到安慰和放心。

3、做好与学生的谈话工作。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工作顺利进行较为有效的办法,也是班主任管好班级工作的一条重要途经,一些事情与学生私下里沟通解决,更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能顾及他们在班上的情面。谈话内容可是多方面的:结合他们在校的表现,或表扬、鼓励或指正、克服,晓之有理,动之以情,切实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让他们各种优点在老师这得到认可。增强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谈话能让班主任走近学生的生活,真实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于班级管理好坏是不言而喻的。

4、做好每一次成绩总结工作。学生成绩是职业学校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优良的学生成绩能反应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的学习态度有利于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职业学校一般进行期中与期末考试,对于每一次考试,应抓好成绩总结工作,班主任结合考试成绩不失时机的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完全符合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目的,以督促、激励、鼓励为主,使之不自觉的参于在学习上竞争的行列,开成班级浓厚的学风。他们将精力放在学习上,整个班级就会向良性发展,班主任班级管理也就轻松的多。

5、选好班干部。班干部是班主任的有力小助手,是班集体的核心,班干部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的开展。应选那些德、智、体较全面的,有活泼开朗合群的心理,在同学中有一定号召力,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来担任。要求班干部凡事做好同学的表率,以身作则,要有奉献精神,热心为同学服务。班级体的有些事让班干部去做,并协助其圆满完成,使他们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也提高了他们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刘红.教育部2006年工作要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