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5 10:15: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第1篇

1. 出示“作家卡片”,通过茅盾的话来简介萧红和《呼兰河传》。

2. 指导读课题,体会那份浓郁的回忆味。

二、 读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课前板书:

蜂子 倭瓜 栽花

蝴蝶 黄瓜 拔草

蜻蜓 玉米 下种

蚂蚱 韭菜 铲地

谷穗 浇菜

1. 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正确,相机正音。

映示百度搜谷穗图,并回忆《悯农》里的一句诗“春种一粒粟”,认识谷子在北方就是指诗里所说的“粟”,黄色,去壳后称小米。学法指导:遇到不懂的知识,要学会自己查资料去解决。

2. 写一写,观察“穗”的结构,说说怎样才能写得漂亮,看老师范写之后,自己临写两个。

3. 说一说,三组词语分别写什么?

4. 理一理,把这些词语串在一起,介绍我和祖父园子。学法指导:通过找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

【设计意图】出示三组词串,既可以检查生词的预习情况,又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对于学生来说,“谷穗”这个词可能绝大部分都是不了解的。“谷穗”的教学既有助于学生增长科学知识,更准确地理解文本,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一个进行学法指导的契机,告诉学生遇到似懂非懂的问题一定要善于查资料。学会学习,比学会“谷穗是什么”更重要。

三、 读文,感受园子的美好

1. 园子里有那么多小昆虫、那么多的农作物,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用心地读一读第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园子里的情景。

2. 静静思考:在作者童年的眼里,这是个怎样的园子?你可以用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呢?(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然后指着板书,用“这是一个( )的园子。”

3.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拥有这样一个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园子,你会感到――(自豪、快乐……)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两段再自由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学生可能在初读时就有所体悟,要让这体悟更深刻,就必须在反复诵读中加深感受,在同伴交流中获得新的感悟。“这是一个( )的园子”一问的设计,目的是从整体入手,让学生思考作者“写了什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体验、感悟能力,进而为品悟作者是“怎么写的”埋下伏笔。

四、 品文,发现语言的密码

1. 这个园子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作者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又是通过哪些词语、句子流露出来的?轻声读一读,用心去发现。

2.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重点对以下三句的写法进行重点引导、点拨。

① “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a.发现的写法:用“小毛球”比喻蜂子,把蜂子写得很可爱。

b.引导学生读句子,感受短句长句交替的韵律美。

②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a.学生能发现的写法:一连用了三个联想,一切都写活了,一切都充满生机。

b.引导学生想象花含羞绽放的姿态,鸟扑棱翅膀的神气,虫子轻轻吟唱的歌声,也用拟人的手法说一说。

c.比较作者语言与我们常用语言的不同,朗读体会文章中短句的活泼、天真。

③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没有人管。”

a.学生能发现的写法:一连用了几个“愿意……就……”,写出了园子里的无拘无束。

b.引导:谁可以有自己的意愿?追问:倭瓜、黄瓜、玉米竟然也有自己的意愿,为什么要这样写?

c.小结:在作者童年的眼里,它们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有思想的,几个“愿意……就……”不仅写出了园子的自由,更让我们感觉到文中的“我”是那样的天真可爱。

d.练习朗读,体会“愿意……就……”带给我们的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不是零,他们有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领会,先学再导。然而,学生的阅读经验毕竟有限,他们的阅读需要老师的点拨引导,这就需要我们有充分的预设,才能在课堂上顺学而导。

萧红的语言很特别,甚至有人称之为“萧红体”,这种语言的与众不同就是大量的短句、排比、拟人、反沓。所以,教者宜通过比较法、朗读法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密码。

五、 想象,学着作者去表达

1. 萧红用她独特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自由、快乐的园子。其实,园子里的花草、昆虫与别家园子里的并没有区别,为什么在萧红看来它们却如此自由、如此快乐呢?

2. 小结:萧红要表达的不仅仅是花草、昆虫的自由,透过这些独特的文字,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作者自己在园子里的自由、快乐,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

3. 你也和作者一样喜欢这样的园子吗?园子里还会有些什么动物、植物?园子里生活着的“我”是怎么玩耍嬉闹的?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你想象中的园子,抒发自由与快乐之情。

4. 学生练笔。评改交流。

第2篇

在教学中,我们以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材选文、练习内容与“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尝试“主题引领,模块推进”单元教学模式,并与经典诗文有效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思路】

五年级学生正深切地感受着、经历着童年生活,并已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具备了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在读中体味、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以上学情的分析,我将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为单元预习达标2课时,《古诗词三首》与《儿童诗两首》两篇整合为1课时,将《冬阳・童年・骆驼队》与《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整合为1课时,“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等材料的阅读2课时,拓展・回顾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与习作、综合性学习整合为2课时,共8课时。授课时,我们本着“理解与运用并重”的原则,着重引导学生“体悟思想情感、领悟学习方法、积累运用语言”,上好预习达标课、精读引领课、略读提高课、拓展阅读课、积累练习课,五种课型有机组合,课堂教学高效而快乐。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本单元的22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

3.对比阅读,领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4.丰富语言积累,交流、描绘童年生活。

【单元教学流程】

第一模块:走进童年――预习达标(2课时)

【预习内容】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

【教学过程】

一、 以“童年”为话题,导入本单元学习

二、 自主预习环节

根据本单元内容要求设计预习卡,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如果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可把预习前置,放在课前,课堂上直接进入达标环节。

三、 预习达标环节

1. 小组预习达标检查。

2. 小组长汇报小组过关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解决。

四、 抽查预习情况

五、 指导书写

第二模块: 诗意童年――单元主题与经典诗文整合(1课时)

【教学内容】

《古诗词三首》《儿童诗两首》

【教学过程】

一、 走进童诗想童年

(一)激趣导入

(二)理清脉络

《我想》这首诗中小作者都想做什么?在小组内分享交流。

(三)品读感悟

1.读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个愿望,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汇报交流感悟。

(四)学法汇总,总结提升

阅读步骤与方法:概括内容――品读感悟――积累语言

二、 走进古诗品童年

(一)诗词导航

让我们读着诗人的文字,穿越时空的隧道,去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回顾《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的预习收获。

(二)合作探究

学习诗词,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画面,入诗境――悟诗情。

1. 依据提示自主学习《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2. 分享交流学习。

3. 拓展品读古诗《稚子弄冰》《观游鱼》。

三、 走进童诗享童年

(一)依据方法,自主学习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

1. 默读,概括内容。

2. 批注,理解感悟。

3. 积累,丰富语言。

(二)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1.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

2.朗读诗歌,想象诗歌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 对比阅读《我想》《童年的水墨画》。

四、 走出童诗悟童年(教师总结寄语)

第三模块:多彩童年――1+X课内阅读(1课时)

【教学内容】

《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 预习汇报,把握内容

二、 以《冬阳・童年・骆驼队》为例,品读感悟

(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在作者回忆的几个片段场景中,哪几个场景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走进文本,品读感悟

1. 品读“看骆驼咀嚼”部分。

总结学法:朗读――批注――积累。

2. 依据学法自主学习其他几个场景。

3. 学法汇总。

(1)默读,概括内容。

(2)批注,理解感悟。

(3)积累,学习表达。

三、 对比阅读,加深感悟

1. 依据提示,自学《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

2. 集体交流,分享感悟。

四、 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1. 对比感受三篇课文表达方式的异同。

2. 领悟表达,拓展运用。

第四模块: 金色童年――拓展阅读与汇报(2课时)

一、 主题阅读

第一阶段:自主阅读

1. 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金色童年》,选择感兴趣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准备材料,以备交流。

2. 师生根据丛书内容,确定展示内容。

第二阶段:整理材料

第三阶段:汇报展示

二、 主题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研究主题,进行实践活动,如童年影集展、手抄报展、童年诗朗诵会等。

第五模块:童语童趣――积累练习(2课时)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课与习作

【教学过程】

一、 处处留心皆学问(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口语交际)

(一)自主学习“日积月累”,懂得珍惜童年生活

(二)引导回顾,体验童年情趣

1. 回顾课文,说说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 这些场景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结合“交流平台”,学习其写法。

(三)分享交流自己的童年故事

1. 小组交流童年趣事。

2. 小组推荐趣事,全班交流评价。

二、 写写练练促提高(习作)

1. 明确习作要求。

2. 讨论思路,故事串联。

3. 自主写文,叙述条理。

4. 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教后反思】

第3篇

一、健脑操的主要特征

1.科学性。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运动能够促进脑部的血液和氧气流通,改善认知能力;运动可降低压力,改善情绪;运动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加强突触功能,对学习和记忆有帮助。因此,以教育肌动学和脑神经认知科学为基础的“友善用脑”健脑操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在使用策略上,健脑操遵循规律。大脑有自己的运作节律,体现在一生之中、一天之中、一节课之中的不同时间段内。例如,一天之中大脑呈现周期循环的节律性变化,有适宜学习的高峰期和不适宜学习的低谷期。一节课中大脑也有其运行的节律,并对学习效果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以认知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健脑操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内在节律,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为目标。在动作设计上,健脑操尊重“原型”。以“教育肌动学”健脑操活动为动作原型进行开发与创编,因此在动作的设计上并不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它强调与大脑学习相关的“中线运动”和“伸展运动”,与其他类型的肢体活动相比,更符合人体机能、身心、大脑的发展规律。

2.全面性。健脑操不是所谓的“健身操”“瑜伽操”“伸展操”,也不同于普遍流行的“手指操”。从使用目的的角度来看,它重视肢体的活动,以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更重视大脑在肢体活动中的受益情况。从活动方式的角度来说,它不是简单的肢体放松,或是身体锻炼,而是全身心的活动与放松。除了上下肢体的伸展、交叉活动以外还包括手指的点触与手指对脑部、耳部乃至腿部的按摩等。

3.独特性。健脑操生来就是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的,因此它的问世带有天然的“独特性”。“中线交叉活动”“肢体伸展活动”与“手指活动操”是我校健脑操的三种基本动作,各科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带有学科特点的创造性改编,如语文学科和英语学科分别把课文中的动物角色和英文字母编入健脑操的指部动作,还对课文内容进行改编,融入背景音乐当中等。带有学科特点的“友善用脑”健脑操被学科、教材赋予了新的生命,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活力。

二、“健脑操”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原则

课堂上如何使用健脑操呢?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具体到课堂上不同的学习内容,健脑操的使用次数,类型都有所不同。

1.依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使用健脑操。教师在课堂上注意到学生开始注意力分散,神情略显疲倦时,就要意识到该让学生做一做健脑操了。这时候让大家站起身来,离开座位,开始活动、放松,即时唤醒将要沉睡的大脑。这就要求教师心中不仅仅装着教学设计,更要装着学生;不仅仅是关心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更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多高。脑科学认为课堂学习“少即多”“慢即快”,课堂上做一做健脑操,看似占用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的时间,实则是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的效率。

2.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健脑操。低年级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只有十分钟左右,因此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一般要做两至三次健脑操。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增强,中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约在十五至二十分钟,教师可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是否使用健脑操。一般来说,我们建议在低年级课堂上,使用健脑操的次数为二至三次,而中高年级使用一至两次为宜。值得一提的是,在中低年段学生做健脑操需要教师引导、教授,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逐步熟练掌握,教师也可放手让学生在动作设计上自由发挥。

3.依据学科的学习情境选择健脑操。不同的学科,对健脑操的使用也不尽相同。语文课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文本情境和学习情境;数学课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逻辑思维、数理思维的培养等。我们设想,如果能赋予健脑操以学科特色,那么就能使之更好地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在我校多年的健脑操研究当中,语文学科的健脑操使用更注重与学习情境相融。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文《翻越远方的大山》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健脑操时,一边通过示范带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做着肢体的伸展、交叉运动,一边创设与文本相契合的情境,如“快要比赛了,让我们像刘翔一样做一做准备活动吧!”“抬起我们的右腿,再跨两栏就到终点啦!”等,这就把学生做健脑操放松身心的过程转化为与文本对话――感受刘翔学习跨栏,翻越“大山”的过程,帮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三、健脑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因其内容的丰富性,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在课堂的多个环节引入健脑操。

1.在“整体感知”处引入健脑操

“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教师通过诸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整体,然后进入精读感悟环节。“友善用脑”的课堂会在整体感知之后,引入一小段“健脑操”,让学生伴随音乐动一动,起到放松、休息的作用,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健脑操的形式是由教师经过反复的探索实践事先设计好的,与文本内容贴合。以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好学的爸爸》教学为例,我校一位教师在整体感知环节,先设置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爸爸”,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教师出示了一首自编的关于爸爸的小诗:

学电脑,真有趣。

先开机,后选择。

等一等,看仔细。

键盘屏幕显示器,

我们必须要牢记。

学爱上进,

拥有一身好本领。

该教师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朗读,然后让他们站起来,伸出手臂,做自己想做的动作,边做动作边朗读小诗。从形式上看,这种形式的“健脑操”,动手与用脑相整合,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从内容上看它与文本内容相贴合,将学习与生活,过程与方法相整合,在朗读中作无意识学习和学习的态度与方法的渗透,不可谓不妙。

2.在“自主体验”时引入健脑操

健脑操是通过简单而有趣的一系列动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对健脑操进行巧妙的设计,将它用在恰当的地方,还能起到引导学生体验情感、陶冶情操的作用。我校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纪昌学射》一课时,在精读环节,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所下滑,显现出疲乏状态,便请全体学生起立,让学生们学一学纪昌射箭。学生们摆出“左手拉弓,右手射箭”的姿势,先向左拉弓射箭,再向右拉弓射箭,反复多次,学生兴致高昂。动作做完之后,老师问学生:“这样做累吗?”学生回答:“不累。”“如果这样的动作做上一百次,一千次累不累?”学生们异口同声说:“累!”就这样,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健脑操,让大脑放松休息的同时,也巧妙地创设出一个“学习射箭”的情境,帮助学生体验纪昌学射的不易,从而在实践中懂得“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3.在多元表达处引入健脑操

语文课堂上,学生大多通过朗读、说话、写话来表达自身的情感,肢体活动同样也是学生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例,作者萧红回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嬉戏的美好时光,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黄花,就开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

这是课文的重点段落,通过描写园子里动植物的自由自在来表现作者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笔者在教学本段时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字里行间的自由快乐,适时地播放轻快的音乐,让学生站起身,选择自己喜欢的姿势进行感情朗读,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事物,并给自己的朗读配上动作。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有的做出“倭瓜”爬上架的动作,有的做出“蝴蝶”飞舞的动作,有的做出“黄瓜”开花的动作,脸上洋溢着甜美、幸福的微笑。

使用健脑操改变学习行为和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会,课文所表达的“自由”之精神便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当然,学生经过这样的活动之后,解放了手脚,解放了大脑,学习的状态也会更加饱满。设计灵活多样的健脑操要求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敏锐地捕捉文本可开发、可利用的“点”,在巧妙预设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做到让“健脑操”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第4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笔者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就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备课的这一问题谈谈几点初步的看法。

一、要准确把握教材,用好教材

教材给教师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给教师一个极大的余地,它是编者与教师的对话,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如何运用好教材,教师的备课是关键.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改变课堂结构,优化教师讲授为学生学习活动。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里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这种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所以,备课的第一要务是安排学习活动。充分使学生自主,独立,交流学习,挖掘教材或练习内涵,灵活设计活动,尽可能地寻找学生活动的载体,咬文嚼字,多向思维,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充分安排学生质疑的活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大胆思考问题,促进新知识的生成,文字是载体。学生通过读,自己生活的经验,已完全能体会,教师要想多说也不行,只能做导演。

二、要开阔心胸,远见卓识

自己的胸襟有多宽?爱因斯坦说过:“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备课前教师思考的过程就是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人的胸怀比天大,每一位教师应不断学习新课程理论,把握中国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国际接轨,这样,我们就能高瞻远瞩、胸襟广阔、视野开阔;我们的头脑就不会固执,思想就不会僵化。因此,教师在备课前要善于浮想联翩,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深入钻研教材教法,精心设计每一步教学环节。不能复制名师的备课,要把别人的东西加以变化,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按照康德说的那样:“自己思索,自己探索,用自己的脚站着”,使备课教案富有自己的新见、远见和创见。

三、要创新设计,不死板硬套

自己的创新在哪里?备课设计,只有创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说“所谓创新,往往只是将早已存在的东西加以变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备课前应当有“三见”:新见、远见、创见。人云亦云的、不知变化、原封不动地照搬别人的,永远没有出息。许多教师十分崇拜名师教案,不是自己在独立钻研备课,而是在“复制”名师的课。但令他们苦恼的是往往事与愿违,“复制”的名师教案,用在课堂上效果却很差。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学习与培训需在反复活动中作行为自省与调整的跟进才能见效。事实证明,教案不能复制出效果。教师备课不仅要考虑课前的预设,还要预见到课堂的生成变化。

四、要预设情境,合理引导

语文课堂教学注重生成性已成为教师的共识。为了追求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有些老师认为课前的斟酌推敲的做法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有的甚至认为翻翻教参就可以上课,教案留在课后再写,无须把课堂思路圈起来,但却往往由于缺乏充分的预设,弄巧成拙,甚至迷失方向,这就是教者课前没有充分地预设无法做出合理的引导,只注重生成的形式,不知其设计目的。新课程强调动态生成并不否认预设。教学活动是有明确目标,有具体要求的活动,事先应该而且必须有周密的预设,这种预设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明确努力实现三维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大体过程,并虚拟地进入头脑中的“课堂”。即构划出情境。

五、要实践检验,有长远眼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要说,“课堂是检验备课的唯一标准”。课前无论如何精心设计教案,都不能说明备课已经成功了。备课的成功与否要用课堂来检验。其实,我们很多老师都注重课后反思,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并及时地记录下来。可问题是很少会有老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再次增添删减,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备课”。往往是上完课后就会将教案抛掷一边,不为将来作打算,不为自己的进步做努力,缺乏长远眼光。如果能进行授课后的“二次备课”,根据上课的情况作一些适当调整,会使你的教案趋于完美,会更加符合孩子的需要,如果你有条件再一次走进课堂,运用新的教学设计,你的课堂或许会精彩纷呈。把眼光放远、再放远些,还可以进行“三次”或更多次备课(上课的过程,也是不断备课的过程。有人称通过反复上课,不断修改自己教案的过程为“洗课”),你的备课水平就会在反复备课中不断地提高。例如: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每次上完课后,都要结合课堂实际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力求完美,当再次走进课堂执教这一课时,他会运用新的教学设计,课堂也越来越精彩。因此,我们应把备课看成一个动态的系统,不仅关注课前的精心策划,也要关注课后的反思,尤其是根据课后的反思作进一步修改,这种修改可能是细枝末节,可能大刀阔斧,但所有的修改或调整都依据课堂的反馈,都靠实践来检验。

第5篇

关键词:求异思维 读写结合 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8-0047-02

作者简介:潘大敏(1983―),女,江海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江海县张湾小学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研究。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材则是生活和课堂的桥梁。提高习作水平必然离不开阅读,阅读中的读写训练才是促进作文指导有效性的主要策略。

一、从词句入手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在教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同时关注课文里面的关键词句,让学生由此受到表情达意训练。这种品读不仅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更能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写法,领会其意图,进而学会迁移运用。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是为写作积累丰富的词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带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积极推敲词句,才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创造性进展。例如在《黄山奇松》的教学片段中,老师可在一般教学的基础上做这样的改进:

师(深情地):800年来,迎客松一直屹立于高高的悬崖上。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曾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我们的眼前仿佛看到这样一组组感人的画面――

(出示)烈日下(风雨中……),迎客松――

(学生想象说话)

师:从你们激情的话语中,我用心感受到了迎客松的“饱经风霜”,但它却依然姿态优美,枝干遒劲,从中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1:感受到迎客松蓬勃的生命力。

生2:感受到迎客松微笑着、坚强地面对炎炎烈日、狂风暴雨。

……

(指导学生朗读)

师:大家感受到了吧:“饱经风霜”这个词,能够形容黄山松这样的植物,也能够形容和黄山松有一样特点的人!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

(学生交流。)

师:一幅幅饱经风霜的画面镌刻在我脑海中。你们想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吗?

(学生动笔写话。)

评析:“读进去,想开来”,这就是潜心会文的过程,这位教师巧妙地发掘文本中的读写元素,并融会贯通,巧而无痕,得意得言。教师的切入非常到位,在创设情境中找准落脚点,让学生想象练说、迁移运用,学生兴致盎然,畅所欲言。读写两者相辅相成,学生随文练笔亦水到渠成。

二、从标点入手

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情节往往在阅读教学中扣人心弦,不仅调动起学生浓厚兴趣,而且也似鱼钩,勾起学生的记忆链,从而使其展开想象。如四年级《桂花雨》一课,琦君在回忆童年摇桂花时有这样一段话:“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在教学这一重点语句时,笔者就关注了三个感叹号。

师:大家方才从“纷纷”“喊”“满头满身”等词语里面感受到了摇桂花时作者心中的快乐。再找一找,你还能从哪儿感受到作者的快乐?

生(很激动):三个感叹号!

师: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正是这样,字词能够让我们更加方便地理解课文,标点也可以帮助我们说清心里的想法。作者连用三个感叹号,可以想象作者的心情是多么快乐!

(指导朗读。)

师:我们生活中也有过这样快乐、激动的时刻,谁来说一说?

生:过年放烟花、收到生日礼物、考一百分、拔河比赛得冠军等。

师:那我们就拿出笔,选择一个你最激动的精彩瞬间写一写,注意用上感叹号。

(学生动笔写话,全班交流。)

自评:《课标》在第一学段“阅读”板块中就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而在接下来的习作板块中则再一次强调:“以表达需要为出发点,合理运用引号、冒号等标点。”由此,对于标点符号,不能仅仅放在作文课上教学。阅读课上,学生结合语句、语境,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态度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的标点符号教学显得更高效。

三、从典型段落入手

(一)具体生动表达的写

结合文章特点的迁移性仿写,教材中有一些,但更需要教师自己去发掘和设计。笔者前不久听过一节五年级《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选取的读写结合点,可谓耳目一新。

在简要回顾课文内容后,这位老师问道:“这篇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看起来很嗦,也很有趣,是哪一节?”学生马上来了兴致,找到了第十三节。第一个学生找出了“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快发现作者的语言像诗一样美,还发现了“反复”的写作手法。就这样,学生接着在十三节中找,在全文中找,以多种形式品读、感悟,不仅体会到了作者内心的自由与快乐,更学会了作者的表达方式。

(二)仿照例文结构的写

结构的仿写可以是段落结构仿写,也可以是文章结构仿写。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经常接触的结构也就是总分式、总分总式等。我们可以相机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如三年级《庐山的云雾》一课,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材料,二、三两小节又是按“总―分”的结构具体写出了云雾的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写傍晚天空的云。

(三)指向深化文本内容理解的写

像《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便能够在深化文本内容上下功夫,实现理解创造性练习。授完本课后,可以让学生转换视角,试着以儿子的口吻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这样学生就会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合情合理地进行练写,在这样的情境练写下学生的表达内容不仅是文本语言的升华,更是情感的推进,同时,更利于突破重难点,更深层次地理解高尔基的思想精华“给,永远比拿愉快”。学生与文中高尔基的儿子同龄,语言“最近发展区”的作用也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意言兼得”,何乐而不为!

四、从结尾入手

大师的文章,往往在结尾留有余味,这样就给老师“创造性地理解运用教材”留有空间。那么,创造性的续写此时就有较大的价值。文虽止,意犹在,这样的文章给学生驰骋想象、创造练写提供了一个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