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楹联书法

楹联书法

时间:2023-06-05 10:15: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楹联书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楹联书法

第1篇

传统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真实性格的体现,是这个民族骨子里汩汩流淌的血液。同样,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进程中稳定的驱动力,它能培养一种理念,传承一种精神;它时时刻刻在感染人,熏陶人。所以说,学校特色文化是一种特有的品质,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

临沂双月湖小学历经几十年的沉淀、总结和提升,已逐渐形成了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的颇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并以此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其中,楹联书法教育的影响最大。

楹联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之精华。联语,又称对子、对联、楹贴,以上下两联相对而得出。字数相等,对仗严谨,音韵协调,意境完美,读之畅达,而观赏楹联书法作品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法是书写中国文字的方法,它具有审美性和观赏性。楹联与书法共同根植于华夏沃土,成为举世无双的传统艺术。楹联依书法而传承,书法借楹联而远播,二者肝胆相照,相依而生,又各得其所,自立门庭。若二者融为一体,联墨合璧,便成为一种独特的综合性艺术―楹联书法艺术。楹联书法艺术又称联墨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楹联书法教育是着眼未来,功在当代的文化教育工程,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根基的中国人”,我校积极开拓传统文化教育渠道,响应楹联家学会关于“开展对联教育,普及对联知识,确保新世纪楹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楹联进校园”的号召,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楹联书法教育活动。

首先,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于2012年创建了楹联文化广场,广场精心遴选了古今名联近百副,内容则励志劝学,寄意抒怀,赠答劝勉,写景状物,诙谐益智……搜罗甚广。设立了楹联文化展室,展室设有对联的起源与发展史、古今名联、对联故事等版面,还收集了部分师生的优秀对联书法作品,供师生参观学习。

其次,学校利用楹联书法广场资源,开设了“联墨双修”校本课程,并强力实施。学校根据校本课程设置计划,每周在1―6年级开设一节《楹联文化》校本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对联诵读、唐诗宋词诵、硬笔、软笔书法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楹联文化的喜爱之情。

第三,“每周一联”重积累。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黑板的右边开设“每周一联”栏目,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楹联学习规律,低、中、高年级的对联推荐各有侧重。

第四,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书法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教育学生“工工整整写字,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我们要求教师不断加强书法技能,教师坚持每天早上练习书法20分钟。学校还聘请了市楹联协会会员、国学知识丰富的老教师为指导教师。

第五,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营养。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观节日里的喜庆对联,商业广告、匾额、书法展览、风景区的书法碑刻,以及家居中的书法作品等。同时,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如春节送对联到农家。把学生学习书法和书写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了学与用的有机结合。

为了给楹联书法教育不断注入活水,我们一直在探索课程推广的途径与方法,并且确立了课题研究体系,同时通过教科研促进教师这支队伍的成长,在研究中不断提升教师的群体水准,为学校的发展增强后劲。

一年来,通过《楹联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弘扬了地方传统文化,丰富了全体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2012年11月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授牌为“书法教育实验学校”,2013年春被中国楹联学会确立为“全国楹联教育基地”。

第2篇

2009年6月由江苏省书协主办,在江苏美术馆成功举办“诗酒风流・邱世鸿书法篆刻艺术展”,获得好评,“文化江苏”栏目进行了专题报道。2013年3月由现代快报、艺+美术馆举办“诗韵酒魂・壮此生邱世鸿书法精品展”。《美术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神州书画报》、《中国书画》、《中国书法》、《中国美术研究》、《珍藏》、《艺术百家》、《艺术名家》、《华夏大家》等刊物多次刊登“名家访谈”专题。

出版专著有《邱世鸿书法篆刻集》、《抚云斋书法文集》、《魏晋书法的艺术精神》、《创作与理念》、《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大学行书教程》、《诗酒风流》、《抚云斋诗稿》、《邱世鸿草书千字文》、《抚云斋艺术论评集》(正版)。

论文多次参加全国书学研讨会二十余次,多次应邀请在全国高校进行学术讲座。在各类刊物、文章100余篇。2004年论文《论新文书法与文化精神》获得“中国文联理论奖”三等奖,2008年艺术论文获得江苏教育厅颁发的“艺术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2009年专著《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二等奖”。2011年论文获得大学生艺术节艺术论文“特等奖”。

参展,荣获奖项:

“全国高校师生作品展”(优秀奖1989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三届新人新作展”(1995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1995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二届正书展”(1996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2001山东。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南方长城杯书法大赛”(二等奖2002湖南。湖南书协主办)

“当代青年书画大赛”(一等奖2002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2005国际书法篆刻年展”(一等奖2005河南。书法导报社主办)

“全国第二届兰亭书法展”(艺术奖2007安徽。中国书协主办)

“荷之韵一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2008山东。济南市政府主办)

“国大阅兵题联”(二等奖2009北京。中国楹联学会主办)

“全国首届篆书展”(2010贵州。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三届扇面展”(2010湖北。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楹联书法绘画邀请展”(二等奖2010北京。中国楹联学会主办)

“当代楷书创新展”(入展2011年。中国书协、河北省文联)

“首届中韩优秀书画家”(韩国国会邀请展。2011韩国首尔)

“百名博士写百米长卷”(2011年天津某文化公司主办)

“国际简牍帛书邀请展”(2011年湖南。湖南文联主办)

“西南大学书法论坛暨全国名家邀请展”(2011年重庆文联、西南大学主办)

“中意韩三国名家书法邀请展”(2012年中、韩、意三国。《中国书画》杂志社)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书法名家邀请展”(2012年北京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

“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艺术家作品展”(2012年北京国家画院)

“全国梅花书画名家邀请展”(2013年南京梅花艺术馆并任艺委会委员)

“全国兰花书画名家邀请展”(2013年贵阳阳明祠并任艺委会委员)

第3篇

关键字:汉字园林文化

一、 汉字结构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世界上的文字就大的方面来看,包括两大类型:一类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一类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中国汉字是真正意义上的表意体系的文字,也称衍形文字。汉字音、形、意三位一体,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因形见义”。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就是“利用”了汉字的这一点,绽放出一道道美丽的彩虹。

山西省祁县的乔家大院,它是由313间房屋组成,内含有 20个小院和6个大院。从空中俯视整个大院,是一个吉祥如意的双“喜”字。这种建筑造型的含义不言而喻,它寄予着大院主人希望生活中充满着欢庆幸福、喜庆盈门的理想主义色彩,从而透露出一种中国最传统的文化思想。被有关专家学者誉之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此而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江西省婺源县思溪村有个“百寿院”,曾几何时多少人都只能找出莲花门腰板上阳刻的篆书“寿”与窗上镂空的篆书“寿”字,一共记有99个。有一次,香港凤凰卫视用直升机在此拍外景时,偶然间从空中发现了该院的“寿”字布局,这才是真正的“百寿院”。于是最后一个“寿”发现了。这些“寿”字,因形见义寄托了主人祈盼住屋里的人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再如山西太谷县的曹家大院,过去是四个篆书的福、禄、寿、喜院子组成,现仅存“寿字院”(三多堂)。曹家在极盛的时候院内的建筑,相继建起了一批布局相当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宅院,如:五桂堂、怀义堂、福善堂、三多堂等,特别以“福”、“禄”、“寿”、“禧”字形建造的四座大院最具代表性。这展现中国人对福禄寿喜的向往的人文主义精神。

二、汉字书法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源远流长,书法不但是形式美,更能体现意境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汉字的象形性与形体丰富性,构成了它特殊的个性与形式美感,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加上以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其更加具有艺术美。这样一来,书法在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应用就更加合适。中国古代的文帝王将相也好,文人墨客也罢,在为自己建造房屋花园时,自觉不自觉的就会把书法这个中国所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到其中,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用书法内容和形式把园林建筑的基调发挥到极致。

《闲情偶寄》中指出,园林之“亭阁之中,墙垣之隙,皆可留题作字者也”。确实,在园林中,书法诸如匾额、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形制,在不同场所都可充分展现。这些书法在园林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意境。有了诗文、笔墨统驭其空间精神,才能进一步显现其意境。我们看吧,从中国的北方到南方,每个古典园林建筑都会运用书法使其增添光彩。

匾额应该说所有的园林的题名装置都会用到匾额,一般挂于建筑物正间门口上方或屋内中央上方处,以横长方形为主,具有标明园中构筑、景点的功能。题名的内容多取自古代诗文词句,它可以充分体现园林主人的思想观念、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苏州园林拙政园中,悬挂的“拙政园”匾额,就是园主人从西晋潘岳《闲居赋》中“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此亦拙者为政也”之辞意以明其心志。慢慢进入园中,“入胜”、“通幽”等砖木题额,标示着其空间的深入、转换,引领人们兴致勃勃地漫步在其中。

楹联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楹联和匾额是一幅完整的图画,有匾额就应该会有楹联相称。所以说楹联是园林建筑中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的一部分。记得我去龙门石窟时,在香山寺里面几乎每个门旁都会有名联题字,印象很深刻,所题之书法是首都师范大学的书法研究生导师们所写,有欧阳中石、甘中流、谢小青等老师。又如“沧浪亭”的对联“千朵红莲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勾画出了一个真境逼而神境生的意境,见景见趣,如诗如画。

条幅、横批及扇面 横批、扇面的形式在园林中也常用于砖雕题额,如万卷堂前砖雕门楼中有长方形横联“藻耀高翔”,其撷秀楼上有砖额“竹松承茂”等。如网师园中的集虚斋,是园主修心养性读书写字的场所,室内陈设何等雅致,里面多置以竹为题的书画,内外相映,别具意境。

嵌壁刻石 且不说苏州园林,说说我们的大学校园中就典型的运用了这一书法增添光彩的手法。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男生宿舍梅园,其中就用这么一个简单的刻石以一种文雅的方式告诉大家“梅园就在这里”。

第4篇

楹联的发展与作用

通常认为,楹联始于五代,盛行于宋而鼎盛于明清。它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形式,集哲学、诗词、书法之大成,熔思想、文化于一炉,包含着厚重的传统文化精髓,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并举,对警醒人生、净化心灵、鼓舞斗志、开阔胸襟具有重要意义。楹联作为国粹,在培养人们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方面,更是起着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一副对联就像一首浓缩的诗歌,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作对联是一种颇有价值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的启蒙方法,是引领学生步入文学殿堂的一把钥匙。

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自古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有人说楹联脱胎于唐诗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在众多唐诗中,都有楹联的影子,唐诗为楹联的发展提供了甘泉厚壤。如格律诗中的对仗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等。当然,诗中的对句不一定都能成为完全意义的楹联,但这的确是楹联发展的滥觞。楹联不同于对仗严格要求的诗歌,它更灵活而且能独立表达完整的意思。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大都以优美的韵律、工整的对句形式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此外,我国也有专门的属对教材,如《声律启蒙》《习对歌》等。其中的很多名联对句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如“虚心对骄傲,热情对冷淡”(二年级)等。

让楹联走进语文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表明生活有多大,语文的舞台就有多大。楹联具有极强的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凝练、短小、富有哲理与个性见长,讲究平仄对仗,易诵易记,深受人们喜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与鉴赏能力,对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作用。

为让学生认识并喜欢楹联,笔者鼓励学生每人自选一幅励志联,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优秀的楹联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学生的人格修养教育有着独特的教化功能。为此笔者建议学生将其作为座右铭,铭记于心,并谈体会、写认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时刻警醒教育自己。

有了对楹联的初步认知,指导学生学写简单的对联便提上日程。在学习《惊弓之鸟》这篇课文时,为帮助学生对整篇文章做整体把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笔者结合文章主题,出对“惊弓之鸟,虚发雁落神技高”,请同学们对下联,大家兴趣高涨,对出了如“雪中送炭,助人为乐人心暖”“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见识浅”等不错的下联。一副对联就深化了学生对文本人物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概括能力。在日常学习中,笔者经常结合课文内容出一联请同学们集思广益对下联,并选出较好的进行展示赏析。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同学们学习对联的激情倍增,并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语文素养。

在学写楹联的过程中还可以掌握语法知识。初学者难免有时对句不够规范。为此,笔者选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加以指导修改。同时也经常进行词语辨析训练。如“轻风( )细柳(选词:吹、拂、摇、扶),淡月( )梅花(选词:照、泻、映、失) ”等。推敲对联的过程,就是对音律、词性、词类以及比喻、象征、反复等修辞方法了解和应用的过程,同学们听得认真仔细,比单纯地讲授枯燥的语法效果好很多。就这样,在炼意、炼词、炼字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语文课程资源。

要提高作联水平,离不开日常训练。笔者鼓励学生自写励志联、嵌名联等,并结合重大节假日和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楹联征集活动,同时在班级设置了“今日对联”展示台,由学生轮流展示创作作品,极大提高了学生学联兴趣。一副好的对联,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学内涵。日久天长的训练,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很多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对联,为作文增色,使文章出彩。学生在学联中感受经典,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楹联进课堂的重要意义

楹联包涵着语言文学、汉语拼音、遣词造句、诗词歌赋、地理历史、观察分析、书法绘画等多种知识和能力,每一副对联都是哲理和文化的集成,都有历史与生活的写照,远远地超出了课本知识的范畴。让楹联走进课堂,不仅能使学生汲取楹联文化的精华,感受其魅力,而且能扩展知识外延和丰富知识内涵,激发创新思维,提升文化素养,提高学业成绩,还能从楹联文化的哲理中感受到教育、获得激励,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念。

第5篇

春雨对秋霜。对对子也叫对联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过春节时贴对子,也叫贴对联是中国的风俗。

对对子就是对对联,一个人出上联或下联,由另一个人对下联或上联,这种文字智力游戏对于习作古体诗很有帮助。对对子特点概括起来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对对子:

对对子,俗称【对课】,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也叫对联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又称联语、楹贴等等。所谓对联,是指结构形式上由上下两句构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讲究对偶的一种联语。楹联是与中国传统建筑格式有关,古代时称一间为一楹。楹:指的是厅堂前的柱子,将联语悬挂或贴在柱子上就叫楹联。对子是民间对对联的习惯称谓。联语又与律诗有关,律诗讲求对偶,其中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类似两副对联。因此,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是汉语言文学中的奇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珍宝。关于对联的产生年代,历来众说纷纭,传统的说法是最早的对联始于五代,认为后蜀主孟昶所作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对子又叫对联、联语,贴在楹柱上的称楹联。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引文 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坐落在黄山市黟县境内,2000年11月30日进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北京世纪坛的铜道上,我曾看到最后一行镌刻着中华民族在20世纪办成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最后一件大事,那便是:黟县西递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朋友向我推荐说,想要了解徽州文化不能不去西递看看,而要去看西递,起码得在村里住上一晚。顺从朋友的建议,我选了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来到西递,那晚皓月当空,古村回归平静,因为西递村落布局设计是一船形,村四周低矮的山峦仿佛是静静涌动的波涛,月光如同一幅乳白色的轻纱,罩住那像是船舱般的一家一户透出的柔和的灯光,也款款地罩住那山、那溪,还有山间的鸟鸣虫吟,清风絮语。

等到清晨,我信步走入村中一家一户,发现在进入厅堂之前,不少人家都有一个精致的小院子,院子里,常常饰有拱型门洞,门洞上方大多嵌有石雕的“题额”。“题额”一般用来点明所在环境,展示主人的文化情趣。西递西园中,有幅题额叫“井花香处”,走近一看,原来那院中有口水井,主人告诉我们当初写这题额时,他们的祖先曾说,我们院中这口井打水时溅出的水花都是香的。所以提了个“井花香处”,多么富有诗意。我还看到一个很是雅致小院,那上面的题额叫“听月”,主人介绍说他这院子非常宁静,明月之夜,能听到月亮里所发出的任何声音,真让人感到浪漫极致。

进了厅堂后,迎面的太师壁上悬挂着画着山水、花鸟的中堂,中堂两边垂挂着出自名家书法的木质楹联。

中堂之下,设有条案,其长度与太师壁宽度相同,条案前摆着八仙桌、八仙椅。

条案正中位置摆着自鸣钟,钟的两侧为瓷器帽筒,帽筒左边摆有古瓷瓶,右边摆着木雕底座的镜子,这种东瓶西镜的设置,取的是“瓶镜”的谐音“平静”,古徽州人家清晨起床,洒扫庭除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把自鸣钟的发条拧紧,要让它时时敲响报点,因为那“钟声”和“瓶镜”结合在一起,其谐音便成了“终生平静”。徽商长期在外奔波,家里的人希望他们永远都平平安安、风平浪静。就这一点,便让人感到挺有文化。

站立厅堂之中,举目环顾,但见厅堂的柱子上,几乎都垂挂着木制的楹联,仔细观察那些联文,发现每家每户内容都不尽相同,寻问房主,说是这些楹联都是各家祖先根据自己的不同职业,不同历练和体会撰写而成,经房主提醒,我们对一些楹联仔细揣摩,很快判断出他们祖先所从事的职业,民居“瑞玉庭”中有幅楹联,联文为“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我们很快判断出老主人应是一位徽商。有趣的是这幅联文中上联的“快”字少了一点,“辛”字又多了一点;而下联中的“多”字少了一点,“亏”字又多了一点。房主告诉我们,这幅错字联,是他们祖先创业时的人生体味,则“享受快乐少一点,付出辛苦多一点,想占便宜少一点,甘愿吃亏多一点”。能做到这些,人生便能获得成功。而在民居“履福堂”中当我们看到那幅“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联文时,也很快断出他们的祖先是一位读书人。

纵观徽州古民居中楹联的内容,大多为处世哲学类,因为无论是读书做官者,还是弃儒经商者,都想把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拼搏的经验传给后人,盼望后人能按照他们指引的“捷径”或者说是正确道路走下去,继承并发展他们的事业,而将他们创业时的各种体会,浓缩成极其简洁的文字,制成楹联悬挂在厅堂之中,让子孙后辈能朝暮与其亲近,无疑胜于终日喋喋不休的教诲,这楹联实质上起着一种“家庭教科书”的作用。而同时,这些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楹联,又能为居室环境增添几分雅气。

走在西递村的古街道上,看着两边那些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徽派建筑,渐渐明白为什么到过这儿的人们都会感到这里的文化底蕴确实太深厚了,因为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阅历,甚至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在这些古题额、古楹联中,发现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由此,我便想到,西递为什么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摘自《深圳晚报》 作者:济海)

第7篇

张伯驹和齐白石是老朋友了。1952年5月的一天,张伯驹去拜访齐白石老先生。两人品茗闲话,齐白石高兴地提起最近他把一幅作于1941年的精品《苍鹰图》和1937年书写的《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立轴,并补“主席,庚寅十月齐璜(齐白石,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号白石)”和“齐白石藏”两款又连同青石雕花砚等一并送给了。诸品都是齐老多年不肯示人的得意之作。张伯驹虽然也是个画家,多年来爱作国画,且用功甚勤,擅画梅兰竹菊“四君子”,尤其擅画兰。但和齐白石相比,毕竟不在一个水平上;齐白石是国画大师,但在诗词韵律及楹联方面要稍逊张伯驹,两人平时在这些方面相互切磋。一个是一代国画大师,一个是收藏鉴赏及诗词书法大家,两人又都同居北京,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忘年之谊。

张伯驹听了齐白石送给主席的礼物后说:你送的这幅五字联是清代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所拟,原联为“海为龙世界,天是鹤家乡”。原联的下句为“天”是鹤家乡,而不是“云”是鹤家乡。邓石如用草书写成此联,而在草书中“天”与“云”二字形似。齐白石经张伯驹这一提醒,马上紧张起来。是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竟然送他一幅错字对联,传出去岂不贻笑大方。再说,邓石如是一百多年前的书法大家,他的名联岂能改动。张伯驹说:“齐先生,‘云’比‘天’字好啊。上联若是‘地’,那么下联‘天’字不可动;可上联却是‘海’字,恰与‘云’字相对,我们不必拘于成格,改动古人成句自古有之,也许会称赞你改得好呢!”经张伯驹这么一说,齐白石心情这才平静下来油然转喜。

张伯驹说:其实把“鹤”与“云”并举的词句也有不少,如“闲云野鹤”,特别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更为世人所熟知。我看把“天是鹤家乡”改为“云是鹤家乡”,可以说是匠心独运。

齐白石听了这番为自己的错写开脱的话,不由大笑。他想想也是,“云天”一词可以并举,从修辞上来说,“云”也是可以替代“天”的,以祥云映仙鹤则显得更为和谐一些。之后,不少书法家及楹联爱好者或吟或写此联时,皆以“云是鹤家乡”为准,反倒把原来的“天”字给忘了。如今,两位大师都先后驾鹤西去、云深不知处了,可是齐白石先生无意之中写错旧联,张伯驹独具慧心点出新意的掌故,一直在文坛传为佳话。

(南极冰摘自《人民政协报》)

第8篇

1914年春天,康有为到杭州和劫后余生的徐致靖见面,两人抱头痛哭,此时离失败已接近16个年头。当年正是徐的保荐,康才受到光绪帝接见的礼遇。因为浙江督军朱瑞与接近,他担心隔墙有耳,两人叙旧竟然笔谈。一刀“尺白纸”,两人手谈了80多张。临睡前,康把纸全烧了,还怕烧不透,用铜尺检查全是黑灰才罢。

1916年夏天,死后,浙江督军吕公望、警务处长夏超邀请康有为到西湖避暑,住在刘庄,他带了女儿康同壁和女婿同来。就是这次刘庄的夏天让他生出了在杭州建一个安乐窝的念头,在当地权贵、军阀的帮助下,他在1917年买下西湖丁家山一带三十多亩地,历时四年,耗银四五万两,到1921年建成“一天园”(或叫“人天庐”),杭州人习惯叫“康庄”,就在西湖边上。他十分喜欢,每年春秋两季几乎都住在这里,他还自己准备了一只船,闲时常常泛舟西湖,谈诗论文,享受湖光山色,人间绝景。

1919年暮春的一天,他在栖霞岭附近看到一个浣纱的船家少女,有着健康、青春的美色,他就想纳为己有。他打听到少女姓张,小名阿翠,只有19岁,还没有婆家。而且父亲早故。就托人去说,一次说不成,再托人去说,锲而不舍,又是送厚礼,又是许诺言,终于让张阿翠的母亲动了心,提出一个条件:如果要娶阿翠,就要安排她的两个哥哥到康家当差。康有为晚年的老少配就这样办成了。据说。还是康有为给阿翠起了个大名,叫张光,字明漪。这样文绉绉的字恐怕也不是船家起得了的。

年过花甲的康有为娶花季少女张阿翠为六姨太(也有人说是七姨太)。成为杭州城里茶楼酒肆的谈资。当年5月,婚礼在上海愚园路的康公馆举行,达官贵人、名流大亨纷纷前往道贺,上海轰动一时,不少报纸都有报道。

据说,取名张光的阿翠和其他妻妾称呼康有为都是“大臣”,他念念不忘的是清廷对他的恩惠、他的顶戴花翎,所以他才会积极参与,而新生的民国,社会各界念及他推动维新变法,对这个民族的贡献,给了他足够的宽容。

康有为晚年最宠爱的是不识字的阿翠,不仅请家庭教师教她读书识字,这位一流的书法家还亲自教她写字。每次他酒酣耳热要写字的时候,都是阿翠在身边。康有为有一副有名的自题“康庄”联:

割据湖山少许,操鸟兽草木之权,是亦为政:游戏世界无量,极泉石烟云之胜,聊乐我魂。

其中透出几分霸气,也可以看出他晚年和阿翠在西湖的这段快乐生活。现在我们还能在附近的山崖上看到的他的手笔。如“蕉石鸣琴”等。

1927年,70岁的康有为在青岛去世,杭州的“康庄”逐渐衰败。年轻的张阿翠开始守寡,经济渐渐变得拮据起来。此后,西湖各处景点的小摊上,出现了康有为的大量手迹,有楹联,也有中堂、横披,还有条幅,楹联喊价50元。据摊主说,康有为临终前不久,考虑到阿翠身后生活,关起门来为她写了2000件书法,说:“老夫无金为卿养老。此二千件即变相之足赤,够你受用一辈子了。”时间长了,西湖边的康有为真迹却源源不断,有人怀疑有专门制造康有为“真迹”的厂商暗中供应,到30年代中期一副楹联已跌价到5元。原来,这些所谓的“真迹”出自康万木草堂弟子徐勤的侄子之手,康有为晚年此人常在身边研墨铺纸盖印,并且苦练书法,模仿康有为几可乱真,西湖摊上出售的所谓康真迹大多数是他的手笔,只有印章是真的。这位徐某和太师母达成君子协定,他写字,阿翠盖印,卖字所得两人对分。对于康有为的真迹,阿翠是舍不得卖的,每当想起死去的丈夫,她就会打开箱子看一眼留下的真迹。听说1945年阿翠去世的原因,就是这个秘密被人发现,那一箱康有为真迹被人偷走了。

第9篇

【关键词】何绍基书法 艺术性 书法思想

一、引言

何绍基,清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出生于1799年,逝于1873年,湖南道州人。何绍基经历四朝,宦游经历丰富,其书法造诣无论在晚清学术史上还是在诗歌抑或是碑刻学上,均占有一席之位。书法是一个人性格的主要体现,从书法家的字中能深深感受到创作者的艺术心理与人品。因此,在研究何绍基书法的艺术性时离不开对其生长环境的研究,其书法深受当时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何绍基作品的年代主要在道、咸年间,当时还处于科举考试年代,帖学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天下读书之人学书均受到帖学思想的影响。欧阳询的书法在道光年间具有重要的影响,“欧底赵面”的书风是当时文人竞相模仿的对象,随后又有颜书,颜体几乎成为当时帝王家学习的主要字体。这样的历史背景对何绍基书法的取法具有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何绍基的书法是从传统的帖学入手,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本文以何绍基书法中所包含的艺术系以及书法家本人所赋予其中的思想表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何绍基的书法成就主要体现在从其书法的字里行间能看出其思想内涵,其书法是继承书法大家的艺术精髓而独成一派。何绍基在前期的书法学习中,对各种书法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在不断地练习与临摹中进行思考,将其融入自身的创作中。不仅如此,何绍基书法所用长锋羊毫、生宣纸与其追求的古法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晋、唐书法家使用的书写工具为兔毫、狼毫等硬笔,配合硬毫笔的使用,能产生风神凛烈、点画遒劲而不失精密的效果。但硬毫笔蓄墨少、出水快,晋唐书家多作小字,并无大碍。在中国书法批评史上,以人论书、因书及人的风气之兴,始于张怀,前者见于《书议》评嵇康,后者见于《评书药石论》,由棱角、脂肉之弊论及君子、小人。何绍基的书学思想、审美标准皆受“人品即书品”的影响,甚至将其泛化。他极为尊崇君子之书,爱之宝之,更是慕其人而学其书。所以我们在研究何绍基的书法和书学思想时,必须考虑到其泛化的“因人论书”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理解何氏的书学思想。 何绍基一生临习颜真卿书法,最重要的原因正如其自言:“鲁公为人刚劲不阿,观其书如睹其人,吾爱其书格之高,实仪其立身之峻。”此外,何氏家族对钱沣书法的推崇及对钱氏书迹的热衷收藏皆有此因素。

在何绍基众多的书法作品中,其行书的成就最高,获得后人的广泛好评,其中《争座位帖》是体现其艺术思想的重要临摹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反复欣赏与对比分析,发现何氏作书善用长锋羊毫,这样与古人不同的书写工具却成就了绍基行书书法。整幅作品中又有正欹变化、大小参差的美感,字与字之间很少牵丝连带,但笔意不断,相互呼应。可以说,楹联成就了何绍基书法,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能,同时扩大了何氏书法的传播范围。绍基用行书大量进行楹联创作,这种特殊的书写形式对其行书书法面貌的改变产生了影响。

二、何绍基《争座位贴》的艺术性特点

何绍基的《争座位贴》虽极力模仿颜真卿的原著,体现出作品原有的气质,但是由于两者写作时的心境与个人成长环境存在一定差距,即使模仿再好,还是具有一定的差异,从中也能感受到何绍基自身的艺术修养。

通观整部作品,其主要特点是具有“篆隶遗意”的行书,将此作品与其行书比较还是存在微妙的差别,这体现出了何绍基对作品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笔画处理上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

从作品字体的整体处理看来,何绍基在《争座位贴》中的字体处理上,从表面上是属于行书的范围之内,但是细观其特点,与传统行书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别。在《争座位贴》的字体中,何绍基在处理字的结构与其用笔的力道方面均体现出了何绍基书法的精髓,如“长”“也”“宇”“而”等字。何绍基在书写字体时使用行书的字体构成方式,每个字皆属于一气呵成,如“而”的书写,从开笔到字成均一气呵成。其次在《争座位贴》中最后一笔的处理上还是有与传统行书的不同之处。如从“长”“宇”等字的书写上可以看出,“长”字的开笔雄厚、有力,结尾处力道十足,但是在最后收笔时,何绍基还是选择了轻提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宇”字的书写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进行书写,但是在处理上更能体现出何绍基的书法造诣。该字据本人观察由四笔构成,体现出了书法的起承转合,每一笔的力道刚好,给人一种荡气回肠之感,在起笔处轻点,在点的中心位置的书写中用笔加重,随后一点与之前的起笔点比较力道有所减轻,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笔更是给人婉转之感,在最后一笔上将整个字合为一体,整体看来“宇”字的书写体现出了何绍基书法修养之高。

通过对何绍基《争座位贴》的观赏以及其用笔的方式看来,何绍基的行书之所以能具有很高的成就,不仅仅因为颜真卿真笔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何绍基在极力模仿其作品,而且在临摹作品中由于自身的文化修养与对书法的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对书法的独特见解,这才是何绍基的《争座位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的主要原因。通过上面的分析与对何绍基用笔方式的研究,能将其行书作品总结为具有“篆隶遗意”的行书,在书写中不仅仅具有行书的飘逸之感,同时还具有了传统隶书与篆体字的书写方式,这也是何绍基书法的艺术价值与其思想对后人造成重要影响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第10篇

一、教什么――以生字为根本

虽说习字求方法,一理通百理明。不少孩子在软笔方面以书法四大名家“颜、柳、赵、欧”作为临摹的范本,但是,硬笔字帖的选择纷繁多样,对于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内容,本人建议还是以生字为根本。一来,写好生字本来就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来,统一的教学内容,便于教师的指导,也更利于后进生的学习。另外,在三到六年级每学年分别安排“8种基本笔画、19种笔画变化、19种笔画轻重、40种偏旁部首”作为相应的教学内容。其中,三年有安排8种基本笔画,34个范字作为教学内容,与生字教学一起,构成了以生字为载体,重点指导相应笔画变化的教学内容。

二、如何教――多管齐下

追溯字源。习字是一项重复练习的体力活,没有捷径,唯勤学苦练。古有王羲之每天苦练书法,把池水染黑又被人们称作“墨池”。但是,结合中年级学生好动的年龄特点,一般较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把习字视之为重复、枯燥的学习。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习字中显得尤为重要,而追溯字源,就是激发兴趣的方法之一。如四年级《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的生字“奉”,在篆书中,表示两只手捧着一块玉石,可见,“奉”蕴藏着崇尚、尊重的意思。把方块字,变成会意的图形、符号,使得习字不再是机械的练习,而是一种乐趣。

示范指导。范写,是写字教学的核心。在范写中,笔画的轻重、停顿、占格位置、结构疏密,均可通过边范写边讲述的方式,把写字的要领传授给学生。如《七颗钻石》中“唾”是生字词,教师可通过以下的教学语言,边讲边范写:“唾”左右Y构,左窄右宽,与口相关,因此是口字旁。口字要写得扁,横折要停顿,最后一横压着横中线。右边“垂”字横画特别多,空间要均等。先写“千”,一竖压着竖中线,最后两横,一横长,一横短。在以上的教学中,教师抓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使学生把准字形结构。此外,根据“唾”字横画特别多的特点,明确“空间要均等”的方法要领,解决了该字结构松散的问题。

对比教学。这是解决学生写错别字的常用方法。把“揽”的“见”字与“贝“字对比,能让学生更明确竖弯钩的书写。对比的另一种用法,在于把优秀作品与稍差的作品进行对比,在学生的点评中,找出不足之处。也可以把同一位学生前期作品与后期作品进行对比,发现习字的成效,成为燃起继续习字的动力。

软件辅助。示范指导的环节,常常因为个别教师本身的字体不佳,示范指导能力较弱,成为写字教学的软肋。本校引进了“快乐习字”的软件,该软件以每课生字为教学内容,以粉笔、硬笔、软笔范写,配以边写边讲授的形式进行教学,克服了个别教师书写水平不高,示范性不强的问题。

构建课型。写字教学如果只是局限于练与评,那么学生长期枯燥的练习中,会失去练习的动力。因此,构建不同的课型,各有侧重点,使硬笔教学更有系统性。我们初步构建了指导课(以激发兴趣,教师讲授为主)――练习课(以学生练写为主,师生点评为辅)――欣赏课(提高鉴赏能力,传递习字文化)这三种课型,达到写好字,做好人的教学目的。

大班教学。以一个级为单位,每周固定时间、统一上课地点、一致的学习内容,由一位专业老师执教,其他老师协助的教学,称为大班教学。这样的教学适用于“指导课”,能很好地解决大部分教师教学书写水平不高,难以范写指导的问题,在师资力量不强的初始阶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三、提高素质――壮大师资力量

第11篇

还是四年级下学期时吧,将近期末。偶然一次,我跟张老师——我们语文老师,提起过年,便笑着对他说,现在过年越过越没味,对联什么的全是打印出来的,瞧着好看却失了真,没趣!

张老师听了我的话,一反既往地没有立即兴致勃勃地发表“高见”,而是沉吟良久,到我实在不耐烦时,才慢悠悠地询问我:“你喜欢别人写的毛笔字吗?”

我一愣,疑惑地撇了他一眼,捉摸着他的用意,乖乖回答道,“喜欢啊,怎么不喜欢,我可是个标准的文艺小青年呢!”

他没理会我的挪揄,只是若有所思的说了句“这样啊……”然后就赶我出去,口中直念“上课啦上课啦,还不走啊!”

回教室的路上,我心里直嘟哝,怎么老师貌似今天给人的感觉怪怪的?几次想倒回去问他有什么心事,却还是咽了回去。

不想就在下午放学时,张老师神神秘秘地把我叫到一边,偷偷塞了个小木盒给我,说是送我的小礼物。我刚想打开来看,却被他制止了,仅是挤了挤眼,露出一抹狡黠的笑,要求我回家再看。我虽好奇到不行,但只得将那份“礼物”收到书包里。

到家后,我甩下鞋就冲进房间开始拆木盒,待看清物品后,不禁手颤了颤——是两张卷起来的红纸。小心翼翼地展开,竟是一幅老师亲自书写的楹联!我凝视着这轻飘飘的纸,微微失神。刚劲的笔锋直透纸背,绕指墨香兀自缠绕心头。忽而感到手中的纸竟有千斤重量,心中早已五味俱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对楹联在我的心中掀起了波涛狂澜。我怎么都没想到,张老师急着赶我走,竟是为了去书法室取他的毛笔与墨水,更没料想到,他甚至没睡午觉就跑去给我买红纸。但令我吃惊的却是,负责教三个班语文与两个班音乐的张老师,如此繁重的工作之余,是怎样惦记着我一句随口的玩笑话的?

老师总这么无私,默默地将一点一滴的“小”关怀掺揉到我们的生活中。您将知识携带着爱灌溉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中,呕心沥血地培养着国家一届又一届的人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们引以为傲的黑发在一根根地变得苍白,皱纹悄悄爬上那曾经活力的脸庞,细嫩的手指也不知何时长满了厚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

第12篇

从古镇锦溪走出的陆家衡身上始终带着朴实、纯厚的气息,文质彬彬,平易近人,尽管他已是全国知名的书法家。

陆家衡幼承家学,其父陆曙轮精金石书画,善弈,有隐士风。八十年代始,陆家衡从其父友、海上著名碑帖考据学家翁门岂运先生游,悟得书法笔法。后又问道于吴门宋季丁先生,致力于汉魏碑版的研习,于隶书用功尤勤,其隶书从汉《礼器碑》、《石门颂》、《武梁祠刻石》、《封龙山颂》等中化出,又从秦汉简牍中吸取营养,更借鉴清代碑学兴起后隶书大家的成功经验,故他的隶书自然典雅、不事雕琢,高古中透出清逸之气,在当代中青年书家中独树一帜。他的行书则胎息于二王,清真静穆中时露书卷气。陆家衡又深悟一艺之成需多方积累,于是书法之余复涉丹青,所写梅、竹,得金冬心、郑板桥遗意,笔墨高古简淡,气息古雅。声律则受业于评弹名家黄异庵先生,雅好陆放翁、袁子才两家,时有清新之作。陆家衡的隶书在全国大展中屡屡获奖,其行书、草书、楷书、篆书也获好评,1987年被评为“当代中青年书苑撷英”三十七名优秀作者之一,1999年被中国书协评为“德艺双馨”会员。

成名之后的陆家衡一方面在艺术上继续探索,另一方面在培养后进、扶持新人方面不遗余力。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昆山市的书家队伍不断壮大,一批青年书家在全国及省内的展览中脱颖而出,如今昆山市的中国书协会员就达12人之多。近两三年来,陆家衡又全身心地扑在了文博事业上,从筹建到正式出任昆仑堂美术馆馆长到主编《昆仑堂》学术期刊到出版《玉峰翰墨志》及《中国画款题类编》,其间所花的心血非常人所能想象,而这些都大大提升了昆山的文化品位。当人们谈起这些时,朴实的陆家衡只是淡淡一笑。

陆家衡

字持平,一九四七年生,江苏昆山人。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昆仑堂美术馆馆长。书法作品曾十余次参加国家级重大展览,获《当代中青年书苑撷英》三十七名优秀作者之一,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第四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首届和第二届全国楹联书法展银奖等,一九九八年被授予中国书法家协会“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一九九二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等收藏。出版有《陆家衡书法作品集》、《中国画款题类编》、《玉峰翰墨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