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5 10:15: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梅花魂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梅花魂教学设计

第1篇

新课程语文改革要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语文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老师充分利用阅读引发学生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阅读是一个吸收的过程,写作则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因此,我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多角度、多方位思考,拓展学生的多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感受语文蕴藏的文字美,体味语文的探求之味,享受语文的写作之乐。

一、为阅读的个性化感悟,营造良好的氛围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萨特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教学设计,积极地走进文本,走进学生的心中,抛砖引玉,做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与对话者,营造宽松、祥和、博大、温馨、自由、和谐的阅读氛围。《去年的树》中写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紧接着作者只用了两句话“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小鸟又回到这里,找她的好朋友树来了。”作者给每一个阅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思维与想象空间,所以我采用了引领学生置身于文本中的方法,用整个心去和小鸟相对,让每一个孩子都去想:小鸟为何要回来?在路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小鸟又是怎样克服的?它克服困难的动力来自什么?这样一只“信守诺言、坚贞不渝”的鸟儿,活灵活现的鸟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老师放手让每一个学生大胆地去读、去思、去悟、去创新,去升华自己的情感;使学生的知识得以融会,情感得以丰赡,思维得以开阔,个性得以放飞,精神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自我得以实现,生命得以丰盈,写作也得以提高。

二、为阅读的“对话”交流架设桥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因此语文课上,师生的角色定位是导而不是带,是引而不是灌,把课堂看做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去呼唤、去激发学生心灵的震撼,允许课堂上学生个体间的交流。这样有益于学生思路的拓展和智慧的点燃,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只做架桥的设计者,不做架桥的施工者。在学习台湾著名的作家杏林子的《生命生命》一课时,老师不仅架起学生与文本的桥梁,而且还架起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桥梁。当课堂进行到时,把作者身残志坚的感人故事展示在屏幕上,学生的内心受到巨大震撼,激发了学生对作者的敬佩与仰慕。老师让学生此时最想对作者说点什么?这样学生把作者和文本生命的顽强与珍爱有机地联系起来,更加珍爱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放射成无限的。因为有了特定的情景教学,教师、学生、文本和作者之间的碰撞与对话,生成了许多生动的体验与新的认识,使教材的内涵得以发掘,使师生的人生观得以升华。

三、在续写中得以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真切地感受到,无论是文本,还是生活本身,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悄悄地传递成长的力量,让一种质朴而伟大的情感,渐渐地渗入灵魂和血液,让师生共同获得生命与创造能量的滋润。老师恰当让学生续写,可以继续点燃学生对文本的潜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展现学生心灵深处的火花。《梅花魂》作者借梅花,回忆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公,赞美外公不屈不挠的梅花品质和民族气节。记忆中的外公,泪眼蒙地送给自己梅花手绢,从此天各一方……教师在阅读课上,精心布置一个练笔:我与外公分别后……给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既可以表达外公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也可以表达作者借梅花手绢激励自己爱祖国的情感。这种浓浓的爱国之情,不仅展现在老一辈身上,也延续在子孙后代心里。学生既是作品的阅读者,又是新作品的创造者。在阅读中吸收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写作中升华自己的感悟。

阅读有着无穷的魅力,课堂上老师为学生荡起阅读的风帆,课后让学生遨游书海,沉浸书香,让写作的思绪飘扬万里。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超载”现象 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52-02

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虽然提高了,但是却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教师为了追逐教学的新潮流而采取了一些新形式,但是再新的形式也应和教学的实际需要相适宜。接下来笔者就着重分析一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超载”现象。

“超载”现象一:学习方式复杂

《语文课程标准》一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有的教师却没能准确的把握这一学习概念,在教学中虽然采用合作学习、探究等学习方式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有的学习方式竟然成了提高教学效益的负担。

举例分析:

在讲《梅花魂》的时候,一位上展示课的教师是这样上课的:

品词读句,感悟“梅花魂”――“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问题1:找出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

问题2:古玩和一幅画哪个更值钱?

问题3:从这对反义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当问题布置完以后,教师就让学生开始小组讨论。这样的教学设计一眼就能看出问题,问题1和问题2都没有讨论的必要,学生在课上虽然热热闹闹讨论,但是学生的自主性和品读感悟文本的能力根本没就没有被激发出来,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毫无效益的,所以只能是教学的负担。

对策分析:

要想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有效就必须整合与优化。因为课堂需要,我们在一堂课中可能会用到几种教学方式,像自主探究的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都是经常用到的,但是这些方式如果不整合就会毫无头绪,学生学习的效率也会降低。要想发挥教学方式的作用,教师要把启发式教学和有意义的讲授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效益。

“超载”现象二:教学激励频繁

自从新课改以来,我们对教学评价的关注也提高了,一直强调鼓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但是在课堂的教学中过渡的评价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扰,甚至一些过渡的评价会适得其反。

举例分析:

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中做了一次课堂观察,观察的维度就是教师的激励性语言的运用次数,在统计中笔者发现,这名教师一节课说了10次你真聪明,说了6次你真了不起,说了4次你真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好孩子,说了2次做的很棒。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没有问题,但是“糖吃多了也会腻”,学生也不例外,类似的评价听多了也会觉得麻木,如果一节课下来,没有响应的指引和纠正学生也就没有进步,所以我们不能让频繁的教学评价束缚我们的教学脚步。

对策分析:

教师的评价必须有,但是我们的评价不能是盲目的,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他们在教师的评价中分辨是非,如果一堂课都是激励性的评价,效果反而会为其所累。要想避免激励的频繁性,发挥其有效的作用,我们的教师就要将激励与批评有效结合。学生在上课中表现好,理应激励,这样的激励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课上的行为不规范时,就应该有相应的批评来约束,只有这样才能不为过渡的、频繁的激励所累。

“超载”现象三:课堂提问繁琐

课堂提问是一门极强的教学艺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课堂上多提问题才是启发式。于是课堂上到处都是问题,最后整堂课下来学生们也没有自己的思考余地,只是机械的在回答每个老师的问题。还有的教师,自己根本没有设计出合理的问题,在逻辑上都是混乱的,所以当学生听到问题后也都是一头雾水。

举例分析:

比如,在讲授《难忘的一课》时,教师在学生读完一遍课文的基础上一连串提出了三个问题:

1、孩子们我们试着回忆一下并试着说一说这个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

2、这“难忘的一课”到底是什么内容,以至于作者终身难忘?

3、这句话在课文中总共出现了几次,各在什么地方?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

教师在学生读完一遍课文的基础上就提出了三个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初读课文的学生来讲根本就是一个困难,所以说教师的问题过于繁多。

对策分析:

教师的问题要适度,尤其是要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一节课可以是被主要问题串联起来的,但是不能一堂课都是问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设计精而简的问题。比如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设计一些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毕竟挑一挑摘到桃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过多的问题只是负累。

“超载”现象四:教学内容冗长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对于一些课文内容我们只要把精华的部分让学生掌握了就行,没必要无休止的去拓展和延伸,这样只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长文短教”、“长文精教”也是一种教学策略。

举例分析:

一位教师在讲授《鸟的天堂》时在导课的时候就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展示了很多和榕树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茂密的树木,在讲这些时又把“鸟的天堂”进行了解释,然后才让学生进入文本阅读的。当教师讲到第三部分,也就是10到13自然段的时候,又用到了多媒体,那就是让学生们观看《鸟的天堂》视频,体会鸟的天堂的情景。这时候学生们一看视频出现了,就都比较兴奋了,当教师再布置阅读和思考的任务后,学生们很难再静下心去思考了。

整堂课的问题就在于教师把教学内容设置的过于冗长了,尤其是多媒体的不当使用,更加剧了内容冗长的时间,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策分析: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减少一些辅助设备的使用,没有花里胡哨的形式,只追求实实在在的内容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只有我们的教师将教材吃透,才能为学生们展现一场精彩的教学盛宴。

参考文献:

第3篇

1.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一个逐步感悟,逐步深入的过程。苍白的语言,单一的情境会将感情朗读陷入一潭死水,显得僵化、枯燥。这样的朗读怎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又怎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深入与理解?上课伊始,老师应该精心设计导语,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情境。如教学《精彩的马戏》一课时,先根据课文内容逐一展示几幅连环画,让文章的内容在画面中呈现,也让学生能进入到画面的情境中去,同时让学生朗读相应的段落。然后老师提出:“我们把这几幅连环画看作是一部动画片,谁愿意给这部动画片配音?”这么一来,孩子们的读的劲头马上就来了。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教师可以一边展示漓江两岸秀丽风景,一边动情地范读,为学生解说画中的风光,待学生的心思都被吸引到桂林山水的优美意境中时,再对学生说:“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甲天下的漓江上,乘着木筏,欣赏着桂林美景。如果能有位朗诵家来上一段就更好了。”这一招非常有效,课堂上立刻洋溢着活跃的气氛,同学们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以及浓厚的兴趣下展开朗读,就能读得有声有色了。如在执教《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可引用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贯穿全文。“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首都亿万人民群众冒着严寒在长安街上等待总理灵车到来的动人情景,总理逝世为什么会牵动着那么多人的心?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总理生前是怎样工作的。”这样一来,不但把新旧知识衔接起来,而且轻松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新课。

2.加强范读,示范启发

朗读是“口耳之学”,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教师高水平的范读不仅可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更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范读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体悟课文的思想感情并引发共鸣。如果再配上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将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寓于其中,那就是范读的更高境界了。因此,教师的示范朗读极其重要 ,有着其他范读(如录音示范等)不可替代的更大优势。教师要运用范读课文的方式来指导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2.1 以声传情,激发兴趣,增加能力。教师精彩的范读,以声传情,形神兼备,不仅能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情,还能使学生受到教师所读文章情感的感染,从而与教师、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学生就会表现出一种情绪上的冲动,产生一种一读为快的兴趣,同时还有助于化解学生在朗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点以及朗读技巧、方法的掌握,如使用好普通话、语调的抑扬顿挫、逻辑重音的突出、节奏的快慢、读书姿势、习惯等。学生在初读与教师范读后的再读中逐步提高了自身的朗读能力。相对而言,对于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和增强,教师的范读更为重要。

2.2 以声传情,辅助理解,培养语感。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把教材的语言文子化作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在形象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再次置身于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中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课文的思想意义形象化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灵,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文。中低年级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较低,对课文的理解有困难,教师的范读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为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范读的优势,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课文反复朗读、体会,做到了然于心,这样方能作好“示范启发”。

3.抓住重点,品词品句,反复咀嚼

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到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千遍,其义自见’谓读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读好”的意识:抓住重点词语读,抓住重点语句读,注意朗读能力的迁移。在读懂的基础上,再抓住时机,让学生背诵,课堂上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是一种促进和激励。例如《梅花魂》一课,讲述梅花品格的一段是重点段,我就采用默读、轻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运用“默读勾画――轻读品味――议论表达――朗读反馈”的教学方法,再加上教师的示范读、还有欣赏读、学习他人读、帮助别人读等,学生已读得比较“充分”了,但怎样读得更“深入”呢?我就抓住这段中“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有气节的人物”这一句让学生反复咀嚼:你知道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并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句:学生说出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林则徐;举家食粥著《红楼》的曹雪芹、忍受宫刑写出千古绝唱《史记》的司马迁、以身护法的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读”的结果,学生既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有气节”,也体会到了梅花的“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而且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积累,也使课内的“读”有了“外延点”。由于学生感悟得深,所以,最后学生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程度。

通过对重点词、语句和段落的品味和理解,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促进了学生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了训练语感的目的,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读悟结合、相互促进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细读作品,就会感悟到:在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中也融化了作者的感情,渗透着他自己的生活遭遇。作者把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所感受到的辛酸、痛苦和憎恶,通过小女孩的命运抒发出来,使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融为一体。教学时要结合重点词句和段落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到文本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这种强烈的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产生共鸣,使其自然地感受到亲切、爱怜、压抑、愤懑以及含蓄、深沉的基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5.注重朗读的阳光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