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课堂的方法

高效课堂的方法

时间:2023-06-05 10:1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课堂的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效课堂的方法

第1篇

1 只注重传统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死记硬背作为获取成绩的主要途径,“满堂灌”或“满堂问”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师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的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将学生作为知识的载体或解题机器,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 只注重自然科学重要规律的把握,而忽视从整体上和本质上认识自然科学和物理学的主要现象和规律的内在联系。许多探究性教学的课,教师常常通过解释或让学生记住这种最简捷的方法得出答案,“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达不到学生亲自投入的思维水平。

3 只注重课本上纯学科知识的纵向挖掘和强化训练,而忽视学科的横向拓展、边缘渗透,尤其与其他学科、现代科技、人文科学及现实生活的交叉联系。

4 实验教学只要求学生听懂、看懂,教条地死记住,教师只管纸上谈兵、指手划脚地讲,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5  教师的讲课能力低下导致教学低效, 基本要求、问题要能够讲清楚,发展追求、讲解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

二、课堂教学严重滞后的原因分析

1 社会原因。我们地处偏远半山区,受地域环境和财力的限制,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难以吸引优质师资,与此同时每年还有成熟的教师外流,所以师资总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还有就是优质生源受到限制,一批经济条件好、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外流。

2  学校内部原因。半山区学生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条件的制约,见识浅,知识面窄,大多数学生内向、胆怯,不善言谈,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主战场为课堂,现今,课堂上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以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更少;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为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阅读课外书籍、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量研究表明,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现阶段的教学现状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三、高效课堂有效方法的措施探讨

1 “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教师只有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度转换意识。从有效课堂教学的表象看,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师生、生生思维碰撞中有无新火花的迸现,课堂上是否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从反馈中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等方面都要求教师随时调整课堂的教学行为。

2 根据山区自身实际挖掘学生好奇心理。例如,在“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教学设计中,如果按照山区特点这节课无法上好,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两套方案:①将硬币发给学生,让学生用力吹硬币,看看硬币能否跃过直尺”;课堂上,学生两个人一组,用力吹硬币,显得秩序混乱,学生并不好奇,效果与教师的初衷不一致,没有达到让学生好奇的目的。②我经过认真反思,将“让学生用力吹硬币”改成了“我这里有一枚硬币,谁能让它跳起来”,将分组变成了演示。课堂上,学生争先恐后跑上讲台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实践,其他同学商量用什么方法使硬币跳起来,气氛热烈,将学生注意力从好奇开始集中到本节课的主题上来。

第2篇

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方法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高效课堂,主要体现出来的就是“高效”,即在音乐课堂上,能够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到音乐教学重点与目标,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上应该充满一种欢乐的学习气氛,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应该在高效课堂中学习到知识点,通过高效课堂提高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与多学习的热情。同时,对于高效课堂的判断衡量,不能只是通过一节课或者多节课来判断,高效课堂的体现,也应该是长期的教学效果。

一、高效课堂中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是灵活的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用心准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安排,只有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才可以有效地、积极地开展音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运用各种灵活实用的教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小学生音乐创新能力培养离不开音乐高效课堂教学,音乐课可以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小学生天生就对音乐有较强的天分,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掌握能力。在教学上,要结合学生这一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采用更加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入到学习音乐的课堂中,提高音乐高效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有效的、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充分活跃起来,不断提高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课堂中可以让他们多互动。灵活的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有要求的,教师应具备音乐教学能力,所以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这样才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音乐知识,通过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构建起音乐高效课堂。

二、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只有充分地了解到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作用,才可以认识到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首先,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动性格,而且处于对知识探索萌芽阶段。音乐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可以启发他们对学习的向往,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离不开音乐教学,在他们智力开发过程中需要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和自我创新能力。这样对他们日后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包含很多层面的知识,不论是演唱还是弹奏。这一系列的教学,都对学生的大脑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弹琴,活动了手指,同时也需要眼睛看琴谱,通过弹奏技巧的学习,不但需要动脑还要用心。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反应能力。其次,小学音乐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丰富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使学生们正确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同时小学音乐教育对智力开发的作用也非常明显。再次,小学音乐教育提高了学生的感知能力。音乐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音乐教育对个体智力发展与提高个体的感知能力和知觉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后,音乐教学也开发了学生音乐思维与创造精神。所以,就小学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对小学生智力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措施

1.通过学习环境建立,提高学生兴趣,构建高效课堂。由于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局限于表面,学习气氛不是那么紧张,这种学习气氛使得有些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产生不愿意学的心理,他们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多数是处于被动的。通过学习环境的建立,再加上建立一个和谐的学习气氛,做到音乐课堂高效率,通过这样的方法吸引学生,让它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放松紧张的学习情绪。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通过教师在音乐课上布置的音乐作业,能够轻松地提高学习自控力,提高他们对小学音乐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加入适当的学习型游戏,通过做游戏的方式来完成音乐课的学习进度,使学生陶冶情操的同时学习到了新的知识。

2.新时期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多媒体技术。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音乐教学的时候,不能单靠课本上的理论进行单方面教学,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多媒体作为小学音乐课辅助教学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音乐情景演示教学,这样可以改善音乐课教学气氛,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够更加踊跃地参加到音乐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小学音乐这样的学科,有效地把音乐中的知识展现出来是必要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课堂中就会更加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提高学习乐趣,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学习思路,在多媒体和教师共同引导下,学生们的音乐学习灵感得到激发,并且使他们非常愿意学习音乐知识,有效地提高高效课堂时间利用效率,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开发,有利于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断成长。

3.运用多元评价,构建高效课堂。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学习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首先,教师在学生学习音乐过程中多做肯定性的评价,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受思维发展影响,有些时候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不强,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所以一些学生不愿意主动参加到音乐学习中来,这时需要老师进行鼓励,不论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表现如何,都要给予肯定表扬,帮助学生不断克服音乐学习困难,加强学生的学习思维和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学习音乐的时候,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加强合作能力,在高效课堂上,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音乐学习能力,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布置音乐任务,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演练,之后让学生直接参加评价,发挥学生自身主导作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教师通过学生的评价给予积极的指导。充分提高学生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当一回小老师,通过这种课堂学习方式,在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再次,通过自我评价,培养学生学习反思能力。教学课堂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通过高效课堂,教会学生反思学习能力,自我评价其实就是学习反思的过程,学生在自我评价的时候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自然可以评价出自己的有点和缺点,那么一定可以通过发现自身的缺点,找到改进的办法,建立了学习的信心。长期坚持自我评价,小学生音乐能力提高的同时,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教学应该加强教学比重,新时期的客观发展要求也充分地体现出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性,所以作为学校应不断提高重视,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找出学生音乐学习特点,结合教学要求,建立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江西教育.2011.

第3篇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任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有它吸引学生教学的环节,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是音乐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重要因素。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定,不能盲目,目标过高学生完成不了,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信心受到打击;目标太低,起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课堂的作用会降低。所以,必须把握本学期的音乐教学方向,了解本册的音乐教学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制定一份详细而清晰的学期总体教学目标。抓住课堂目标的总体走向后,细化每个教学目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途径。

二、积极创设课堂情境,合理诱导,激活课堂氛围

营造良好的课堂情境是实现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理解作品的能力欠缺,如果老师在教学前没有将上课的氛围营造好,他们很难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审美特征,在新授课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诱导”即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是表现在对学生体验和探索音乐现象的引导,而不是控制发现的途径和范围。我们要舍得花费时间启发学生勇于发现和探索,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环境中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们在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律动舞蹈、弹唱表演、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感受音乐、感受生活的多彩;通过幻灯、多媒体等辅助手段,或自制MTV来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活泼生动、充满魅力的教学中乐学善思,尝试成功,进而形成从兴趣出发――实践活动――审美体验――获取知识和能力――进行创造――增强信心――再提高兴趣的良性循环。

三、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体现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整合了个体在听觉、视觉、认知、和感性等各方面的运作。要让学生获得情感深入体验,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墨塞尔讲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的体验音乐的桥梁,事实上它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教师可以运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法来演奏自制的一些“土乐器”,让这些自制器乐进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比如一个空易拉罐,几只碗碟或者几块竹片等都能用来演奏“打击乐”,一根塑料吸管、一片树叶等都可以利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音乐游戏如:打花巴掌、旋律接龙、节奏接龙等,舞蹈如独舞、双人舞、集体舞、表演唱等引入课堂教学,只要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只要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表演形式都可以引进课堂。完成新课后,可以布置一些课堂练习。如: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旋律、节奏设计,或者进行简易曲创作,或者听音乐说感受,或者抄写乐谱,复述乐理知识等,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懂得音乐构成的基本原理,进而能更准确的理解和体会音乐的美,掌握音乐的愉悦方式。许多学生对音乐课的厌倦情绪,最初都来源于学生处在被动、生硬的基础知识学习和枯燥的音乐技能训练中。实验法同样适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课可以进行实验教学。比如用玻璃杯盛不同刻度的水进行音阶教学实验,将乐音与噪音进行比较,将不同乐器的音色进行比较,让学生在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体验不同的感受。

四、挖掘教材中的可表现因素

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可表现因素,营造出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获得美的体验。翻开音乐书,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充满了童趣。其中富有创意的图形谱画面精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抓住了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淡化了枯燥的乐理读谱知识,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旋律外,更方便了学生对音乐元素的了解,以及识谱能力的提高,是音乐教学的一大得力“助手”。

五、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4篇

[关键词]初中科学;高效课堂;方法探究

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下,凡事都讲究效率。在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社会背景下,高效课堂的推进与实施就成了教育改革的重心,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高效不仅体现在高效率上,还应体现在高质量的日常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漫长的教书生涯中不断累积,不断地反思。只有一点一滴地积累,教师才能慢慢自如地掌控课堂,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简单。笔者现以初中浙教版的科学课堂为例,浅谈对高效课堂构建的思考。

一、高效课堂始于有效的导入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在一节新课的教学中,好的导入是奠定一节好课的关键。它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快速地引入课堂,及时调整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导入不应冗长烦琐,而应简明扼要,引人入境。引入可以是开门见山的简单提问,或是一幅图片,但既要节省时间,又要发人深省。例如,在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一课教学中,笔者由简单电路引入课堂。笔者在黑板上展示由电源、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接而成的简单电路。闭合开关时,小灯泡发光;断开开关后,用鳄鱼夹夹在导线的绝缘层上,再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向学生提问:“此时的小灯泡为何不发光?”从而引发学生思考。这种开门见山式的引入既自然又省时,容易将学生带入一个思考的大环境中。

二、高效的课堂需要有效的提问

课堂提问是师生在课堂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提问,教师不仅可以掌握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一)课堂提问中常见的问题

有效的提问可以使一节好课锦上添花,但也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教师为了课堂的连贯性,在一节课中往往会问很多“对不对”“懂不懂”等无实质性的提问,久而久之,形成口头禅,使得教师虽然提了很多问题,但真正引发学生思考的却很少,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二,教师所提问题的目的不明确或过于笼统,导致学生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回答。第三,教师提问时,未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使得后进生难以回答高难度的问题。第四,教师对学生所答问题不作点评,不给出明确结论。

(二)解决提问中常见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对策解决:第一,备课时,教师应把准备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提前做好问题的设计,抓住教学目标,把握问题难易,设计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问题,避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第二,教师所提问题不可模棱两可,应力求做到清晰、简洁。为了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提问题时不可突兀,可用一些语言加以提醒,确保学生能一次听明白。第三,教师对所提问题应事先做好预设,提问前要心中有数,知道哪些问题哪些学生能回答,切不可让学生回答超出其能力范围的问题,否则只会造成冷场。

三、高效课堂探究的问题和策略

(一)课堂探究中出现的问题

科学课堂绝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产生学习兴趣,在探究中学习知识本质。有些教师为了追寻新课改的脚步,将一些简单的知识拿来实验,这样做一方面会占据大量的课堂时间,降低课堂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有时为了增强课堂探究的实效性,会在实验前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但实验一旦开始,课堂往往会陷入难以控制的场面之中。

(二)促进高校课堂探究的策略

教师若想实现高效课堂,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探究实验前,要充分判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并在实验前向学生强调。此外,还必须让学生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按照探究要求有目的地实验。第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在这种环境下的思考往往是不全面的,他们或许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但对数据的处理并没有做过多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合适做出结论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安静,再展示实验结论。这样做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四、高效的课堂基于有效的评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课堂中的有效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肯定和赏识。在教学过程中,当笔者常遇到回答问题时声音越来越小的学生或问题回答到一半而停下来盯着教师看的学生,笔者会鼓励,“如果你能大声地回答,你的答案会变得更有说服力”,或“很好,你说得对,你能继续下去吗?”这些并不是由华丽语言包装起来的鼓励有着惊人的力量。这些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更是对他们学习行为的鼓励,促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评价重在内容的有效,评价只是载体,评价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评价的语言是否真切,评价的内容是否中肯,评价的方式是否多样,评价是否具有针对性。有效评价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有丰富的语言功底,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并且要求教师及时察言观色。听名师的课,往往会让人有一种如饮甘露、如坐春风的感觉,这些名师课堂往往会让平时班级里默默无闻的学生在课堂上展现他们最耀眼的光芒。这是名师能吸引学生的关键,不仅是其具备别人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设计,迷人的人格魅力,他们更具备妙语连珠、恰如其分的评价能力。在课改的浪潮中,我们提倡高效教学。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高校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有找到进步的方向。不能让教师花了心思却让课堂变成戏台,更不要让新课改成为一种追风逐浪的形式。

参考文献:

[1]龙宝新,折延东.论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育研究,2014(6).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A-

0040-01

有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合理调控,包括调控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学生的学习状态等,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一些调控课堂的方法。

一、在学生学有困难之时调控预设的教学方法

一般而言,在备课时教师都会针对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设计出教案。但教案只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改变预设的教学方法。例如,某教师在执教“年、月、日”的内容时,课前选择的方法是让学生观察日历,希望学生能发现一年的12个月可以分成大月、小月和2月。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大月和小月,面对特殊的2月不知道该怎么分类。这是因为课前该教师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由于农村习惯使用的是阴历,学生只知道闰月,却不知道闰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这一问题后,应立即调整教学方法,变放为扶,重点让学生观察2月份的天数,当学生说出28和29后,再给学生讲解为什么,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对月份的认识和分类。只有这样处理,学生对于2月份的记忆才会深刻。

二、在课堂教学“脱臼”之时调控设计的教学流程

现在的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有些知识学生已经有所耳闻,假如教师预设的教学环节中包含有这方面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因为“意外”而导致教学“脱臼”。记得有一次,笔者听某教师上课。上课刚进行到长方形面积知识的讲解时,就有学生快速地说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没想到,执教教师为了顺利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进行讲课,就对该生说:“你的发现等会儿再说!”当时,笔者忍不住想:学生听到这样的话还有上课的积极性吗?难道课堂就一定要根据教案环环相扣地执行吗?笔者认为,教师的教学应该对课堂上的意外生成而做出调整,或者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生成课堂教学资源。如果教师能改变教学流程,把事先的猜想环节省掉,用“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呢”这句简单的反问直接带领学生验证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不仅没有抹杀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带领学生开展了深层次的研究,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

三、在学生学得沉闷之时调控学习状态

学生往往比较感性,对于感兴趣的内容会情绪高涨,而对于乏味的内容则不理不睬。教师要及时感知学生的情绪动态,想方设法让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记得有一次,笔者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的内容时,发现学生面对一组一组的计算题很不耐烦,计算质量很差。笔者本想严厉批评学生,可脑中突然想到华应龙老师执教《数字黑洞》一课时利用计算来吸引学生的一幕,于是改变了策略,对学生说:“同学们,给你个机会考考老师,只要你说出一个两位数,我能很快说出它乘以11的结果。”学生将信将疑,很快就有一个大胆的同学站起来说:“78。”笔者不假思索就报出数字:“858。”这时,学生纷纷拿出笔来对我的答案进行验证,有部分学生流露出怀疑、不服气的表情,并且好些学生按捺不住,又抢着出了几组数字来考老师。毫无疑问,笔者每次都算对了。在学生羡慕、崇拜的目光下,笔者借机带领学生探寻其中的规律。学生非常感兴趣,也学得特别快。

四、在课堂“意外”之时调控动态生成

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思维模式不同,对知识的理解、看待问题的角度可能会出现片面的现象,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交流的机会,巧妙点拨,调控好课堂的动态生成。笔者曾经听过一位教师执教“圆锥的体积”的内容,当学生通过倒水发现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时,有一位学生提出质疑:“我觉得刚才的实验只能说明容积的关系,并不是体积。”好新鲜的认识啊!授课教师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坐下,而是巧妙地反问:“如果把等底等高的容器换成实心的,怎么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课堂再一次沸腾,学生纷纷开始讨论,并从讨论和实践中发现了很多测算体积的方法。

五、在巩固知识之时调控课堂的练习形式

练习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可以巩固新知。但是,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往往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来探究新知,对练习环节草草收场。其实当发现探究新知时间过多导致练习的时间不足时,教师可以调控巩固练习的形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达到最大化。例如,把解决实际问题调整为只列式不计算,只要不是计算课,就可以在练习环节省略计算的时间;也可以把类似练习题组调整为竞赛题,分组进行,给学生制造紧张的氛围,从而提高他们的解题速度,也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当课堂教学时间充足时,需要教师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把判断题变为纠错题,不仅要做出判断,而且要求把错误的地方改正确,以有效地提高练习的质量。

第6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主动性;三维目标;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涵义及其要求

高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高效率的课堂是指课堂效益达到了最大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高效优质的物理课堂教学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课堂”还给学生,变成“学堂”;(2)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互动者;(3)学生能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融为一体;(4)学生能真正做到行动、心动(思维在动)、神动(思想在动);(5)学生能厚积知识、破疑解难、优化方法、提高能力、高效学习;(6)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有安全的学习心理环境;(7)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8)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适中;(9)学生实现了“三跳”,即跳出课本,不再只关注课本知识;跳出课堂,关注自然、社会、生活;跳出教师,不迷信权威、不轻信已有结论。所以,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是朴实、简易的课堂;是做到了“放手学生认真自学;给予学生充分独立的思考,相互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的障碍,引导解决”的课堂。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质疑问难、讨论合作、自我展示、问题解决、实践活动中探究学习,突出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依“课标”扣“课本”,设计高质量的教学方案是打造高效物理课堂前提

课程标准和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力求“条理、清晰、科学”。 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极高的清晰度,物理课堂教学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高的收效,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更能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接受所学物理知识。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同时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不能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吃透教材,才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要从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方面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节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还要明确每节物理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不能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教师要考虑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在哪,重点在哪里?该如何突破?如何去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讲与练,让更多的学生能主动走上讲台,进行学习展示,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以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三、加强学法指导是打造高效物理课堂的捷径

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过多的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会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敢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四、科学建立激励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是打造高效物理课堂的关键

课堂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差生的关爱。因此为增强差生的自信心我们教学是要体现分层教学,课堂上要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有一个展示的机会,并且教师要抓机会及时表扬,借此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和兴奋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物理课,是一节成功的好课。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这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以往那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努力做好角色的转换。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五、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打造高效物理课堂的必要条件

第7篇

关键词:多样方法;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一直都是教师追求的最终教学目标,也是确保语文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保障。所以,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改变这种方式,要立足于语文教材,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重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语文课堂。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入手对如何构建多样方法下的高效语文课堂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一、情境创设法的应用

情境创设法是指教师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场景中,引导学生去感悟文本的中心思想,去体会作者在文本中所寄予的思想情感,进而在打破课堂沉闷气氛的同时,也确保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大意,进而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春》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情境创设法”。首先,我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同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一些“春天”的画面,比如春草、春花、春雨等等,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心去感受春天的美;接着,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笔调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春景图,进而推动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并确保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

二、问题讨论法的应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探究欲望从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而问题讨论法的应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体。所以,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思考,为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

例如,在教学《我的第一本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心思想,也为了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授课时我选择了“问题讨论法”。首先,我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里面还包含了什么意思?(2)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写追忆第一本书的?(3)如何理解这是我的第一本书?……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锻炼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能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自主学习法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会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但是,以往的一言堂模式导致学生严重缺少自主应用已有知识的机会,也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在课改下“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有效运用自主学习法,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在主动求知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确保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杨修之死》时,由于该篇文章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大部分学生对其主要讲述的内容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我选择了“自主学习法”,目的是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最大空间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我引导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等等。之后,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提出来,比如:杨修既然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为什么看不到曹操对它的“不喜欢”?杨修的死到底应不应该归因于曹操?等等。接着,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进而确保课堂目标的最大化实现,同时,也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小组学习法的应用

小组学习法是课改下积极倡导的一种新教学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而且与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有效地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以确保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习题讲评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学习法的价值,要鼓励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对相关的试题进行分析和解答。比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闻

材料三: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1)从材料一、二的数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2)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

该题是2012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一道材料分析题。在讲评过程中,我们要组织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去思考分析,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而且与全体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以促使学生在掌握基本语文知识的同时,语文素养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第8篇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和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影响力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课堂。简单地理解,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是基于高效的教学,这个“效”很重要:一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高效率,二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高效益,三是指高效课堂改革带动教育改革所生发的高效能。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高效率的学生学习取得了高效益的回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一定在于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炼各方面更强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丰富的情感,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一)思想求“变”

每一位教师必须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新课程理念,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及新课标要求,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必须性和紧迫性,早改主动,迟改被动。

(二)备课求“实”

作为一名教师,在备课前要吃透教材,力求备课准确到位,做好课堂教学预设。教师必须明确编者意图,准确把握每节课的知识点、知识块在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所处的地位、作用,对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当然,教材是专家编写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内容相对单一、片面,所以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而照本宣科。教师可以将相关的课外材料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使我们的课堂有血有肉,更加充实,更加形象生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教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我们需要大胆地改造教材,科学重组教学内容,让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

(三)课堂求“活”

只有确保课堂教学高效,才能带来教学质量的高效。如何做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我们首先要在“活”字上做文章。

1.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来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必须改变以往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单一的教学方法,而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征、学科的特点、教师的特点、时间的不同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

2.活跃的教学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并积极地参与探索知识并努力将不断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会成为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3.科学的学法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质疑、随时质疑,并在质疑中进行有益的思维训练,促进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三、构建高效课堂要避免几种倾向

(一)防止“穿新鞋走老路”

必须要改变以前“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等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是贫困地区学校构建高效课堂要迈出的关键一步。我们必须要防止表面上以高效课堂为口号,而实质进行传统教学的“穿新鞋走老路”现象。

(二)避免高效课堂走形式

我们绝不能将分组讨论的课堂就简单理解为是高效课堂,那只是一种片面认识。高效课堂的核心是“高效”二字,如何做到高效,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有效的分组讨论探究只是其中的一个手段,而且分组必须是有效的。

(三)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

高效课堂要达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借助一些现代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手段来增大课堂容量是相当必要的,但是绝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如果一节课像放电影一样,教师只是演示课件耍花样子,就有可能使学生和教师完全脱节,阻碍了师生的互动交流,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就达不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四)避免教师完全退出的学生自学

新课堂要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但绝不是教师的完全退出、学生的完全自学,而是让教师把以前45分钟“满堂灌”的内容进行精心分析、梳理、浓缩,学生都会的不讲,学生都不会的也不讲,讲了学生还不会的更不讲,用尽可能短的时间给学生交代知识点,留给学生尽量充裕的时间让其去思考、去探究,去发现,去总结,去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积极引导,主段参与,合作探究。

第9篇

一、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单调地讲解知识内容,学生麻木地记录笔记,背诵知识点,教学进度缓慢,效果较差,同时禁锢了学生们的思想。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好引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让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大胆提出问题,展开自身想象的翅膀。教师不仅要转变教学观念,同时还应广泛阅读书籍,拓宽自身知识面,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帮助,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二、优化教学过程

在当前教学背景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具有清晰的文本意识。语文课本是由多位专家依据课程标准、课程知识点进行编着而成,并不是按照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编写的,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索时,原有的知识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应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帮助学生更为快速地掌握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为教学任务,对高效课堂中的教学环节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应在语文教材的内容挖掘及内容设计中下工夫,不仅要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熟练掌握,同时还要有规划地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教授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符合学生们的教学过程,进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班级学生喜爱玩耍,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一些同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小游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如果班级学生都喜欢音乐,教师就可以找寻一些轻音乐在课前播放,为学生创建一个舒适、轻松的教学氛围,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等等。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创建高效课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进入课堂中。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展现一个更形象、灵活、丰富的世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探索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黄河颂》一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一些关于黄河的图片,让学生体会黄河的宽广,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与黄河相关的歌曲《黄河大合唱》《黄河颂》等,进一步让学生对课文中描写的黄河进行体会。当然,多媒体技术也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辅助方法,教师在利用时应注意尺度,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学引导。

四、注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

为了创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初中语文教师应在讲课前让学生进行自主、充分的课前预习,在初步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带有疑问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种探究式的预习方法,如果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为自主地进行知识探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引导,让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会。然后教师再进一步对知识点进行详尽讲解,学生就会更为主动地参与进来,进而为课堂营造出一份活跃的气氛,使学生学习更有动力。

五、布置作业采用分层方法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高效课堂 方法

引言: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化学课堂教学下的有限时间(一般是一节课)和空间内,教师通过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一、传统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传统的化学教学以被动接受为主,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只强调知识的传授,重视结论性知识点,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对前人是如何获取知识和发现原理,以及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很少提及,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另外一个侧面削弱了学习效果。实验教学的目的只停留在验证知识点并强化记住这些结论上,师生都只重视实验结果和结论,而忽视化学实验所蕴含的思想性、发展性和探究。为数不少的教师仍然以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主,而忽略学生科学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在教学中是极其普遍的,这些方式抑制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从而导致课堂效果不佳。

从我国课程的现状来看,我们的化学课程内容比较系统,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的衡量标准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多数化学教师由于受这种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潮的长期冲击,教师满堂灌、压作业、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低效课堂依然存在,其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学校还不能提供足够的条件用于学生探究、实验。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制约传统教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还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一些教师有些教师虽然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大多将其当作了板书投影或者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模拟实验代替传统的化学实验,忽视真实实验的教学影响,没有正确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贯穿与教学中。这样没有达到提高课堂效益和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

3.现代教育制度的局限。分数至上不得不使化学教学陷入背、默、念的境地。

4.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目标不甚明确,部分化学教师受专业知识的影响,自身对所教的化学概念、规律理解不透,导致对知识的讲解方法呆板和缺乏深度,对学生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造成较大的障碍和负面影响。

针对当前化学课堂上出现的主要问题,这就要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一个全新的策略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初中化学高效教学应采取的方式方法

实现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想实现的目标,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呢?通过反思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2.1因材施教,改进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实验技能、参与体验,养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备课、上课采用同一种模式方法,考试是唯一标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符合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实际,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关注、研究学生的差异,找到适合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空气》时,可联系实际生活与学生进行探讨空气的用途和污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2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动力、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高效的学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实现的,脱离具体情景的学习往往导致机械记忆和被动接受。因此,教师要努力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问题情景中产生认知冲突,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探索问题的欲望。

(2)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3)运用背景材料创设问题情景。在教学中可以将与新知识相关的背景材料,如化学史实、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及应用的重大成就、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以信息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这些材料的影响下,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索。

2.3深入教学实质,以“科学探究过程为主”取代“考试结果为标准”

以往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结论,往往忽略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意无意压缩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导致学生一知半解,造成思维的不连续性,影响后续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探究过程,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发现知识的内涵,掌握规律,引导学生善于探究,勇于发现问题,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课时,教师可布置这样的探究问题:两种物质的分子均为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为何二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差异如此之大?两者性质上的差异与现实生活有什么联系?然后引导学生针对不同问题选择具有个性特点的解决方案,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考虑,拓展自己的思维。

总结:

目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仍属于传统教学模式,并被当代的应试教育所强化。所以需要全体化学教育工作者锐意进取,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发挥化学中心学科和实验的作用,只有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48-01

实践中可以看到,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要求的提出,不仅是对当前新课标要求的有效落实与执行,而且也是对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科教学要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营造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虽然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相对比较落后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指导下,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教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据调查显示,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内容特殊性等,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安排过程中,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是否对该种教学方式感兴趣、接受情况如何等,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也很难充分地激发和调动。同时,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量的繁难偏旧问题依然出现在教学课堂上,以致于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了畏惧、厌倦感。比如在讲授公式、定理以及练习题时,单纯的任务式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以及乏味。

(二)教学活动严重脱离了生活实践

研究表明,学生之所以对数学产生抵抗心理或者不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体制下的数学教学活动与现实生活几乎完全脱离,一味地背公式、讲理论,使得教学与学习非常乏味,因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热情,所以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学方式甚至增加了他们的学习难度,部分学生为此失去了信心。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基于以上对当前出现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初中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构建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模式

首先,应当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于学生而言,兴趣不仅是最好的老师,而且还是学习的主要推动力。实践中可以看到,初中数学教学阶段,通常会涉及到诸多的定义、定理和公式,这些枯燥乏味的抽象事物,容易导致学生感到厌倦,产生抵抗的心理。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建议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原本比较抽象的数学公式、定理生动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的五感能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其次,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只有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学生才不会感到陌生,同时也清晰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比如统计知识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零花钱进行有效分配,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会统计知识,同时也可以对日常生活中的零用钱进行合理分配。知识引入过程中,以生活实例为引子,这样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多样化的变形,即采用变式教学法,可凝聚学生注意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x2-5x+4=0二元一次方程,可分解成以下几种变式,第一种:x2-5x+4的值大于或等于-9/4;第二种,(x2-5x+4)÷(x-1);第三种,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边长为2、4,则第三边的求值方程为x2-5x+4=0。采用该种教学方法,可引导学生有效挖掘更多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高效的知识网络,对于掌握数学问题的实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应当摒弃传统的重书本知识传授而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方式,应当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实践表现,数学教学与学习更多的是要在发现与探索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才能实现真正的教学效率提升,才能实现真正的高效课堂构建目标。因此,实践中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充分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应当以新课标为思想指导,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和改进,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是高效课堂构建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徐利国,徐占祥.学习行动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动力[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1(20).

[2]张彩红.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改革与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2).

第1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课堂

一、改变教学方式,利用评价激励法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不实际操作根本就无法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何谈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灵活地备课,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扮演着引导的角色,让学生发挥其创造性更好地理解知识,不是硬性地去背、去记,要脱离应试教育的思想。比如说,在讲到“认识键盘,键盘操作”时,不要先讲理论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实际接触键盘,操作键盘。可以理论课和实际操作课结合,一边给学生讲解键盘的组成部分,一边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键盘,每个按键都有什么功能,边讲解边让学生跟着练习,这样更容易让学生记住。如果是这堂课讲理论知识,下堂课实际操作,那么就等于白白浪费了一节课的时间,等实际操作的时候老师还是要重新讲一遍,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学习的效果。另外,老师要掌握好知识点难易程度,通过将难以理解的知识分解为若干个便于学生接受的知识点,采用分段教学、化难为易、循序渐进的方式,更加便于学生轻松的学习。同时,采用评价激励法通过对学生的肯定、表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尊重与自信,在学生得到老师肯定的同时,对自我进行肯定,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及学习效果。

二、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融入“游戏”教学方法

研究发现,融洽的课堂氛围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课堂效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新颖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终有一探究竟的执著”营造一个充满新奇的课堂氛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使其自主的想要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课堂上,老师可以对知识的延展性适当地得以保留,让学生通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完成知识的深入学习,这样既可以发掘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能让课堂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鲜活性,进而达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效果。比如,在学习电脑绘画这节课时,父亲节就要来临,我们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一幅表达对父亲的爱的作品,在父亲节的时候作为礼物送给父亲。孩子对父亲的爱是无以言表的,通过这种情境的设定,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并且达到学习的目的。

索然无味的课堂氛围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要保持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融入“游戏”式教学的方法,在教学生打字的过程中,适量地加入一些游戏软件。由于小学生的天性就是比较爱玩,正是这一点,打字游戏软件可以满足他们玩的欲望,在游戏中学会如何掌握键盘,如何快速地拼写。比如,这节课老师想教学生掌握键盘的手法,如何标准而快速的打字,按照标准将双手放在键盘上,老师控制主机,从字母开始练习,从而使学生在玩打字游戏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键盘的布局及按键的功能。这些游戏软件的融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同时还可以保持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三、打造互助型课堂,组内互助,组间竞争机制

信息技术的学习因人而异,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好,能快速地接受新的知识,有的学生对新鲜事物不敏感,接受起来就比较吃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取分组教学的办法,让3~5个人组成一组,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学习接受能力搭配分组,每个小组设一个组长,负责全组的学习安排,并且组长采取轮流制,每组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评选出一名组长,可以连任,但是由小组民主产生,既保证小组组员之间友好合作,又可以在组内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另外,组与组之间采取竞争机制,定期设置一些比赛项目,比如每周举行一次打字速度比赛,小组里每个成员都参加,按照接力赛的方式:设置相同的字数,相同的人数,一个人打一段,打完一段换另一个人,以小组最后一个人最先打完胜出。不仅可以培养组内组员团结协作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在组间竞争中加强学习的动力。最后比赛结束时根据各个小组的表现打分,评出“最具团队协作奖”“最佳表现奖”等。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表现不足的组,加以鼓励并指出他们要改正的地方。通过这种比赛的举办,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不管是教学的方法还是内容,都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实施,只有找到适合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