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时间:2023-06-05 10:15: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第1篇

项目(课题)合同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管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课题)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止年限:_______年_____月至_______年_____月

##省科学技术厅制

合 同 说 明

1、根据《##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省重大科技项目计划任务下达后,必须签订《##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课题)合同书》。

2、“项目(课题)合同书”是项目(课题)经费拨付和检查、评估、总结、验收的依据。

3、“项目(课题)合同书”的内容必须与《##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建议书》衔接一致。

4、“项目(课题)合同书”填写要求字迹清晰,内容简明扼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量化。

攻关目标和主要内容(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难点和问题):

预期主要

成果形式

1.论文论着 2.研究(咨询)报告 3.新产品(或农业新品种) 4.新装置

5.新材料 6.新工艺(或新方法、新模式) 7.计算机软件 9.其它

试验基地 (个)

中试线 (条)

生产线 (种)

示范点 (个)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的预期效益):

项目实施的分阶段目标和年度进展计划:

项目经费预算表

经费投入

经费支出

科 目

计划申报数

(万元)

科 目

金额

(万元)

其中:

省拨款

国家拨款

基建费(含维修改造)

省拨款

仪器设备购置费

部门匹配

材料、燃动费

地方匹配

加工费

银行贷款

试验费

单位自筹

管理费

社会资助

劳务费

其它

引进软、硬件费

调研费

税费

其它

合 计

合 计

省批准经费数(万元):

合 计

项目(课题)主要完成人员名单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学历

从事专业

主要分工

合 同 条 款

签约各方均应按照《##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和《##省科技计划项目实施过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均负有相应的法律责任。

1、乙方必须按计划任务的各项目标执行,并分年度提交上年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及经费决算的正式报告,提出当年年度计划。

2、合同执行过程中,乙方如需修改合同某项条款,应根据《##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向甲方提出变更内容及理由的申请报告,经甲方审定后实施。未经批准前双方须按原合同条款履行,否则后果由自行修改条款的一方负责。

3、乙方因主观原因(如:与可行性研究内容有出入、挪用经费、技术措施或某些条件不落实)致使计划无法执行而要求解除合同,应视不同情况,部分、全部或加倍退还所拨经费;如乙方没有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甲方可根据调查情况有权提出合同中止。

4、乙方的合同经费按省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执行。

5、丙方负责协助甲方进行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并负责检查项目进展,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保证匹配资金的落实等。凡不符合规定的开支,丙方负责提出调整意见并报甲方审批后执行。同时根据项目进展情况,丙方可向甲方提出项目延续或中止建议。

6、甲方负责按年度拨款,及项目的组织、协调、检查、总结、评价等。

7、本合同正式文本一式五份,甲方三份、乙方一份、丙方一份。

8、科技成果及其知识产权的归属和管理按照科技部《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执行。

9、对于涉密项目的科技保密,鉴约各方均应按照《科学技术保密规定》执行。

10、本合同其它协议条款如下:

(1)

(2)

签 约 各 方

乙方:(项目承担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章

项目负责人: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丙方:(行业主管部门或市科技管理部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签章

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__ 年 月 日

甲方:##省科学技术厅

归口管理专业处 发展计划处

第2篇

【关键词】科研;经费;创新;调整

一、问题提出

在社会舆论越来越关注科研经费的今天,如何规范使用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发挥财政经费的作用,推动科技事业发展,不断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也是科技工作人员和广大纳税人关注的焦点。如何用好钱,把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更要出成果,推动我国的科技事业发展,是一个需要我们去认真探索的问题。

2003年科委推出了课题制管理办法,在一定程度在规范了科研经费的在课题上的使用,利用课题预算、中期检查、财务验收等环节,设置了劳务费、设备费、材料费、会议费、差旅费、管理费六大科目,使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课题申请及执行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是经过近10年的实践,课题制管理办法中的种种矛盾日益凸显。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劳务费比例限制。原办法中的劳务费比例为课题财政经费的的20%,虽然相比国家的科研项目“零劳务费”的做法已经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是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成本极高,特别是科技人才几乎是科研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仍然有许多科研单位反映20%的劳务费远不够课题组的开支。

2.预算调整报批繁琐。原办法中规定的除了有比例限制的劳务费、管理费不得调增以外,其他所有科目的调整超过10%的,都要经过科委的批准后才能认可。由于科研项目的不确定性,预算往往很难估计准确,特别涉及到实验室项目,实验几次才能成功更是无法估算,由此所耗费的材料也很难在预算中做到准确的计算。科研设备的更新换代也非常快,在课题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更换设备型号也是合理的需求,但是较为繁琐和频繁的报批手续往往成为了课题组预算执行中的难题。

二、理论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是由林德布洛姆提出的,该模型把公共政策看作是一个政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利的决策者的讨价还价和妥协起着主导的作用,最终达到的决策在实践中便具有十分的可行性。

渐进决策模式强调了连续性,把一系列的决策看成一个整体,通过一点一滴的变化,最终达到改革的真正目的。在保持改革步伐的同时,起到了稳定社会的作用,避免大手笔改革造成的动荡。从观点来看,渐进决策实际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过程的佐证,逐步实现质的飞跃。此外,更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与时俱进的良好运用。

渐进决策模型可以分为简单渐进分析、断续渐进分析、策略分析。简单渐进分析指对与现状有差距的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方案,择其一而予以简化和重点性的策略研究。这种分析只能构成复杂的策略分析的组成部分,其结果必然造成“渐进政治”,即那种在实际的政治行为中只做局部的或点滴调整的政治。断续渐进分析指每一项政策制定之前,在社会上已达成基本的共识,政策制定只能根据情况变化所产生的边际差距,在有限的可行性方案中,分析其后果,并重新检查资料,片断性地、连续地和修补性地调适目标。策略分析指针对复杂问题,直接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策略,它实际上是简化了的科学分析方法,是由简单的渐进发展而来的,它将断续渐进方法纳入自身之中,将它作为一种主要方法。此外,在林德布洛姆看来,试错法、计算决策法、突破瓶颈法等也是策略分析常用的方法。

三、展开分析与论证

在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这十年中,科研人员反应的突出矛盾在这次新的经费管理办法中有亮眼的突破,这正是渐进决策模型的体现。在保持大方向和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部分解决原来的不合理处,结合积累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管理方式,既避免了大范围变动可能会引起的不确定性,又能不断完善管理体系,达到经费监管的真正目的。

1.针对科研单位认为劳务费不足的诉求,新办法修订中除保持上海特色的劳务费外,还跟国家政策接轨,在间接费中增加了5%的绩效支出,科研承担单位可以据此落实科研人员激励政策,制定绩效发放管理办法,规范使用好绩效支出,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充分体现科技工作者的劳动价值。

2.新的管理办法修订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进一步提高承担单位经费使用的自。在十二条第二款中指出:“项目(课题)总预算不变,调整直接费用中除设备费外的其他科目预算,项目(课题)责任人根据实施过程中科研活动的实际需要提出申请,由承担单位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相关负责人负责审批,市科委在项目验收时予以确认。直接费用中的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间接费用预算不予调增,如需调减可按上述程序调剂用于项目(课题)其他方面支出。”这一变化直接赋予了科研单位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预算的权力,强调法人责任制的前提下,让课题组能更加灵活地按照课题进展的实际情况来调整预算开支,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新办法中以上两点的显著变化,赋予了科研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为科研工作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这对于广大科研工作者来说是利好的消息。相关主管部门逐步创新突破的做法也完全符合渐进决策模型的渐变调试、稳中求变的原则。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是在结合现状的基础上,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修正我们的制度体系,循序渐进地达成最终的改革目标。

科研经费改革的后续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

1.完善一个体系:完善科研专项经费管理体系

(1)形成专项经费管理制度框架。围绕“事前评估、事中检查、事后监督”的总体思路,按照继承、发展、创新、完善的原则和要求,基本形成符合科研计划经费使用特点和规律的、多层次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体系基本框架,为后续经费管理和监管工作提供制度支撑。

(2)探索专项经费的分类管理模式。科技创新任务来源既有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有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求,还有社会民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科技创新覆盖创新全链条,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创新活动各个环节,创新主体不仅是高校、科研院所,还有企业、园区和中介服务机构,不仅仅是科学家,还有各类企业家和各类科技服务人才;科技创新任务要具体落实到项目、基地、人才和政策、环境等方面。创新任务不同,专项经费的使用需求也不尽相同。

(3)加强宣传培训工作。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统一培训材料,统一解释口径,在全市范围内分片开展宣传培训工作,力争实现在研项目全覆盖,让科研单位和广大科研人员熟悉政策,理解政策,更好地执行政策。同时,要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经费管理专家、社会审计机构的宣传培训。对于新立项的,尤其是首次承担科委科研计划项目(课题)的负责人,各单位都应当组织对其进行专门的经费管理培训。

(4)完善科研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覆盖项目申请、评审、立项、执行、验收全过程的科研信用记录制度,探索对各类参与主体进行信用评级,按信用评级对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分类管理,对信用高的单位让其更多发挥自我管理的作用,对信用低的单位加强外部监督。探索建立“黑名单”制度,将严重不良信用记录者记入黑名单,阶段性或永久性取消其科研专项经费资助项目的申请资格或参与项目管理的资格。

2.探索一种方式:探索项目专项资金后补助管理方式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和经济结合,充分发挥财政科技经费的引导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财政部于11月接连了《国家科技计划及专项资金后补助管理规定》(财教[2013]433号)、《民口科技重大专项后补助项目(课题)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13]443号),在科技部归口管理的国家科技计划及专项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实施后补助的资助方式。上海也可以根据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加快研究制定符合上海科技创新实际的后补助项目管理模式。

四、结论

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要珍惜眼下这良好的发展环境,对科技心存敬畏,对人民的爱护和尊重心存敬畏,对纳税人的劳动奉献心存敬畏,为早日建成创新型城市努力奋斗,让科技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次的经费管理改革也是日趋完善的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研发经费;核算;财务管理

R & D expenditures of enterprise project accounting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Liu Xiao-qiang

(Shaanxi Han and Tang Dynasties Computer Co., Ltd Xi'an Shaanxi 710000)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many small, medium and large business units is also undertaken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enhance the strength of the industry R & D, State-fund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dustrialization;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ccounting and management of research fund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words】R & D expenditures;Accounting;Financial management

1. 国家拨入经费的核算

国家拨给企业的科研经费,属于政府补助,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资本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

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国家拨的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其相关规定如下: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 企业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

2.1 企业研发经费主要是指项目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技术引进费、差旅费、会议费、知识产权保护费、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实际中,企业研发经费在归集与核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及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及经验,对科研经费核算及管理提出方法及建议进行探讨。

2.2 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对于科技型企业,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从事科研活动,在费用划分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有如下问题:

(1)研发经费的范围难以界定。

由于缺少一定的沟通,企业科技研发部门的人员与财务人员对研发经费范围的认识未能统一,财务人员对经费开支范围的认识会有一定限度,未能按照研项目预算书中研发经费的明细进行明细科目的设置;此外,企业科研经费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科技研发部门与财务部门勾通脱节,都会影响研发经费的范围的划分。

(2)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难以划分。

对于企业的一些部门既从事研发活动,又进行产品的中试制生产活动,这就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的划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根据国家及各省市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企业承担的大量科研课题,需要配比一定的自筹经费,特别是如果承担的是国家产业化项目或重大支撑项目,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数额较大,而自筹经费的比例也较大,为满足课题审查的要求,科研成本会挤占生产成本,造成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划分不实,或带来高额利润及较高的所得税收,且企业也会有人为调整利润之嫌。

(3)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费用难以划分。

根据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国家拨入的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科研项目应单独建账,各项目的科研经费及研发支出单独核算。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发生的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用在各课题之间难以划分。

3. 企业项目经费核算及财务管理的探讨

对于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从事科研活动的科技型企业,在项目经费核算及财务管理中的一些建议及方法。

3.1 制定企业自身的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参照国家及省有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以制度对承担项目的部门和进行经费核算的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加以规范和约束。在管理办法中不仅可以界定经费的范围,还可对经费的预、决算、使用等进行相关规定。

3.2 不断完善科研经费核算的财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预算、决算的财务核算体系,财务部进行科研经费核算,应按项目预算书中科研经费的预算明细进行研发支出科目及明细科目设置,运用金蝶或用友等财务软件的项目辅助核算功能,对企业承担的各项目进行单独核算;也可通过账表建立项目的辅助明细账,对各科研项目单独核算。科研成本项目结题后,进行项目经费决算。在项目执行期对项目经费应进行审查监督,加强经费开支的监督与经费成本的控制。

3.3 加强财务部与科技部间的勾通与协作。

企业的财务部与科技部应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科技部对企业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进行管理,财务部对国家拨款及企业的研发经费进行核算;由于科技部专业技术性强,应及时提供财务部项目的相关信息,如项目的类别、性质、项目执行期、项目的承担人及项目预算书中经费开支明细等,还对各个项目的经费开支是否合理进行监督和审批;财务部可依据科技部提供的相关信息,按项目建立各明细辅助账进行经费核算,对研发部门报销的原始单据进行财务方面地审核、记账。

3.4 企业项目经费核算的一些方法。

企业研发经费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应按照科研经费范围进行归集核算,具体方法如下:

(1)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企业按“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对成本费用按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如耗用原材料,根据领料单上领用的部门,生产部门领用的记人“生产成本”,研发部门领用的记人“科研成本”,同时科研领用已进项抵扣原材料应作进项税额转出。企业承担的科研项目单独建账核算,财务应按受益对象将费用归集到各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的明细科目中。

(2)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

企业的一些生产及研发费用在实际中难以划分的,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如企业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以及研发部门承担的各项目共同耗用水电费,难以划分,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但分摊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设备使用费,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承担多个课题人员费可按工时即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来进行分摊。

(3)间接费用可按相关性原则进行分摊。

企业科研活动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管理费、房屋占用费等,可按经费收入或研发支出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摊。

参考文献

[1]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第4篇

[关键词] 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13

[中图分类号] F232;G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3- 0023- 03

随着国力的提升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在高校,落后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与科研经费收入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成为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的制约因素。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是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的有力保障。

1 高校科研经费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科研经费现状

国家财政不断加大对高校科技活动的投入力度,高校科研经费逐年增长。据统计,2012年教育部直属院校中,16所大学的师均科研经费在10万元以上,33所大学的师均科研经费在6万元以上。当前科研人员往往是一个人同时承担着几个项目。

1.2 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但目前在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某些教师在科研项目建设过程中,重项目开发,轻财务规划。日常经费支出中,经费使用比较随意,导致科研经费滥用、乱用情况严重。支出与预算发生偏离的原因分主观故意和客观因素两方面。主观方面,主要是部分科研人员法律意识淡薄,把申请到的科研经费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不按预算列支,有的甚至编造虚假事务套取科研经费,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如某审计报告披露: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安排的一个项目,到审计时开支的经费中,实验材料仅占5.6%,而招待费、管理费、劳务费、办公用品费、电话费等开支竟占到94.4%。客观方面,目前部分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不够完善,经费支出统计等还停留在半手工状态,再加上学校经费持续增加而财务人员编制不增,科研人员往往不能及时得到需要的经费信息,科研经费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正确的信息指导,在科学研究领域是专家的老师碰到财务方面问题时往往比较茫然。

2 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科研实力的不断加强,如何对高校科研经费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科研经费安全、合理、高效使用,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指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涉及校内多部门,学校要严格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供项目全过程指导服务,要统筹安排,提高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教育部把2013年确定为“教育经费管理年”,就是要和各地一起,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经费监管,全面提升经费管理水平,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3 科研经费管理的难点

目前,全国各级各类的科研管理办法很多,如纵向科研课题,几乎都有各自专属的管理办法,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等,与之相对应的则有不同的财务分析报表,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人员有限,精力也有限,面对日益增加的经费来源及其对应的管理办法,财务人员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为解决这个矛盾,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以信息技术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创建科研信息系统管理平台,让项目负责人足不出户就能查到相关课题执行进度情况,把财务管理人员从繁琐重复的数据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使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财务分析上,为项目负责人提供更多的政策性指导,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水平。

4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科研经费管理的水平

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网络平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搭建一个连接科技部门、财务部门、资产部门、审计部门、项目负责人及学院等部门的信息化平台。

4.1 纵向管理方面

每个项目从立项到结题验收结束,信息共享,系统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也就是说,从科技部门立项起,每个经费项目的信息库开始建立,诸如项目编号、名称、项目负责人、经费来源、项目性质、研究期限、经费收入、预算分类等录入系统;财务部门根据科技部门传递的信息对每个项目单独立项,专款专用,每一笔经费收支情况全部在系统里面反映,并设置专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经费预决算,配合相关部门的审计、专项检查等;通过授权使项目负责人随时可上网查看自己的科研经费收支结存,合理使用科研经费。通过系统,对每个项目都能做到动态管理,从预算到支出到结题环环相扣,自觉接受学校有关部门对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4.2 横向管理方向

一个项目从申报到完成,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完成,例如项目负责人要购置达到招标额度的设备,这时涉及的部门至少包括财务部门、招投标中心、资产部门。通过系统控制,从招标竞价开始到报增设备固定资产,首先,查询项目余额,确定是否有经费保证,然后才进入招投标环节管理环节,最后购入固定资产报增资产,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渗透,共同完成项目的专项建设。

5 信息化建设框架及作用

本文提出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

5.1 系统管理员:拥有系统维护的最高权限

第一,从人员设置方面,设置项目负责人、相关部门领导及具体科研管理人员等的相关数据查询和录入等权限;第二,科研经费数据的初始化及日常维护管理;第三,功能模块的拓展升级管理等。

5.2 科研管理部门

(1)科研立项。科研经费到账后,科研管理部门对每个项目分类别按一定的设置标准单独编号立项,保证专款专用。立项的同时相对应录入相关的预算,为项目的合理支出提供依据,同时录入项目时间进度安排等信息。

(2)常规性检查通知。科研经费从立项到结题,各拨款部门为了加强对经费的管理,一般都会有年度检查、中期检查、结题审计这些要求,科研工作人员一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方面,对财务方面的工作关注得比较少,而项目经费审计一般都有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项目负责人经常会因为准备材料而弄得手忙脚乱。鉴于此,我们可借助科研管理系统这个平台给老师提供帮助,结合立项时录入的项目进度安排时间,项目负责人可以自定义预置每个项目的常规性检查的时间,并添加提醒功能,这样方便项目负责人提前做好规划工作。

(3)已结题项目库。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的问题是全国高校的普遍问题,由于高校对科研项目结题后的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科研项目完成后,财务账上还保留有余额,导致结余资金得不到充分利用,也给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带来难度。解决的方法是使科研系统和财务系统有效对接,资源共享,系统添加自动提示功能,科研系统里已经结题的项目自动筛选到财务系统并做结题标识。

5.3 招投标中心

对需要走招投标程序的项目,招投标中心可以随时查询项目余额,也可以通过共享系统通知财务部门冻结已签订合同的应付款项,这样就可以避免货到而经费不够支付的被动局面,降低了违约风险。

5.4 资产部门

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科研设备等资产均属国有资产,应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同时固定资产检查也是审计关注点之一。所以,在资产部门管理模块具有查询清单功能,方便项目负责人的查询管理。

5.5 项目负责人

科研经费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要管理好科研经费,光靠科研人员本人力量是很难的。隔行如隔山,我们很难要求科研人员精通财务管理,但经费管理是科研项目审计的重要部分,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信息化建设,通过项目查询系统管理平台,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了解自己项目收支余等情况。

(1)项目到款立项情况。项目负责人登录经费到账查询系统,认领属于自己的科研经费,然后到科研、财务部门办理立项进账手续。

(2)项目查询模块。通过该模块,项目负责人可以查询自己所有项目的收入、预算、支出、借款、余额等信息,还可以自定义查询条件,自动生成各类型的明细账及财务决算报表等。

(3)其他。查询项目进度安排表及相关审计、结题时间及事项,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5.6 审计部门

近年来,科研经费滥用情况比较严重,为保证科研经费合法合理使用,在科研经费管理平台中,必须有审计部门这个模块,审计部门可以查询任何项目,也可以重点进行抽查,在日常中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督,强化管理,把事后监督变成事前和事中监督,从而保证科研经费的合法使用。

5.7 财务部门

(1)立项。通过信息平台,在科技部门立项的信息可以提取到财务系统,在避免重复劳动的同时也提高了准确率。

(2)额度设置。对应科研部门立项时输入的预算设置额度。可以按不同的项目要求自定义多方式设置, 包括定额设置和按一定的比例浮动设置等,从而避免项目负责人超预算使用经费。

(3)经费管理。学校财务管理部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设置专人专岗,利用经费管理信息平台及时快速获取准确、完整的信息,使科研经费管理更加科学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5.8 单位领导

单位是承担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责任的主体,在单位领导这个模块,有查询和分析等功能。单位领导可以查询该单位的经费情况,也可以按管理的需要,自定义查询分析条件,从而生成所需的分析报表,为经费管理监督提供依据。

6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高校管理需求的提升,管理信息化必然会取代传统的管理办法。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用或研发信息化系统软件,运用现代先进网络技术,建立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快速有效的信息反馈网络。当然,再先进的软件也离不开人员的管理。在促进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技术和业务培训,提高其对信息化认识的程度,增强综合素质,从而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黄秀娥.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9(6).

第5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大幅增长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高校科研经费支出已占全部支出的30%,科研经费来源也日趋多元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否有效,事关科研项目能否按期高质量的完成和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能否进一步提升。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一)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高校科研活动的管理包括两方面: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但很多高校的科研部门不向财务部门提供完整的项目资料与信息,不跟踪、评价经费的使用情况,把经费管理的责任全部推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也没有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经费开支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各成一体,缺乏部门之间信息的沟通与配合。

(二)经费开支不合理

很多高校没有制定专门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或者管理办法不具体,缺乏操作性,在实际的报销工作中,经常引发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矛盾。一些高校在科研经费支出中控制审核不严,导致科研经费开支中招待费、劳务费等支出比重偏大;结题项目不进行财务结算现象普遍,导致资金的闲置与浪费;所购电脑、仪器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缺乏监管,遗失、报废也不办理相应的手续。

(三)存在管理过宽和过严并存的现象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主要分为纵向科研经费和横向科研经费两种类型。对纵向课题,因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等项目管理单位审查较严,高校都加强了监管,但也有些过头,如不少高校规定,调研差旅费必须有来回程票才可以报销,只有单程票不允许报销。而对于横向课题,由于没有人审查经费的使用情况,所以,使用比较随意,管理较松,高校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用途没有太多的限定,只要是发票都可以报销。这样做存在一些风险,一旦项目不能按期完成,或委托方不满意,学校就会承担责任甚至面临法律诉讼。

(四)奖励措施不够

既然经费的使用事关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那么,奖励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就有助于创新性成果的出现,有助于科研水平的提高。目前,各高校对拿到科研项目有奖励,但是对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无奖励,显得不配套,导致只注重拿项目,不注重项目的过程管理,这不利于高校履行其科技创新方面的职责。

(五)审计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高校对科研经费的审计重视不够,内部审计的重点大多放在财务收支、基建、经济责任等方面,国家审计机关对高校的审计也主要关注这些方面。有些高校虽然也开展了科研经费的审计,但实施审计的随意性较大,没有纳入常规的审计工作计划。

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科研项目管理联动机制

高校须从宏观和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建立起联动机制。科研管理部门在科研项目承接后,应及时向财务部门传递相关的信息,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在进行日常的科研经费报销过程中也应及时向科研管理部门反馈信息。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应密切配合、相互促进,最好能建立起一个双方能共享的信息系统,便于适时跟踪管理。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共同研究制定专门、具体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办法,严格核定科研经费的开支项目、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特别是对纵向科研项目中的劳务费、招待费等制订严格的开支比例,严格控制与课题不相关的费用支出。资产管理部门也应对科研经费购买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清查,防止资产的流失。另外,要加强科研经费结题管理。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已结题课题的相关信息,财务部门应及时敦促项目负责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结账手续,避免长期挂账,及时处理科研结余经费,防止科研资金的浪费与流失。

(三)实行科研项目的分类管理

纵向科研经费、横向科研经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使用范围也有所不同,在财务管理上应有所区别。纵向科研经费必须严格用于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要按照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等项目管理单位的相关要求,严格控制经费的开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过于僵化、刻板,只要是用于本项目的开支,可以在不违反财经纪律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而对于横向科研经费,在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等方面,可以相对宽松。

(四)逐步完善科研项目奖励机制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人事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建立有效的科研项目奖惩机制。高校应鼓励用科研经费购置电脑、实验室仪器设备等,鼓励节约,对经费结余实行奖励,鼓励用科研结余经费来解决自主课题经费短缺问题。学校应对符合条件的科研人员给予工作量等方面的奖励,或作为年度考核加分的考虑因素,与其奖金收入挂钩,从而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五)加大对科研经费的审计力度

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审计部门的作用。审计部门要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的角度对科研经费从立项到结题的全过程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国家审计机关和项目管理部门要不定期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及经费收支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尤其是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也应加强学校内部审计监督,学校内部审计部门要将科研经费审计项目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实行定期检查和抽查来监督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主要参考文献】

[1] 姜清奎,王贯中.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与管理,2007(1).

[2] 孙幼飞,石天明.高校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事业财会,2007(2).

第6篇

1.1立项

该院的科技项目大多属于自主立项。科技项目立项主要根据院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结合院业务发展需要及解决勘测设计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一与国家的产业鼓励政策和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开展引领型科技研究;二立足专业前沿,了解相关技术在国际、国内和行业中的发展水平,体现目前市场特色和先进性,根据市场需求开展领先型科技研究;三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中的难点和问题开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改善工艺,提高效率;四在提高工效、设计质量等方面做标准化、模块化,结合工程实际和三维设计开展,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每年末申报下一年度的科技项目。项目实行项目经理(即负责人)负责制,立项经过严格的程序审批,由项目负责人提出立项申请(包括项目内容、所用关键技术、预期目标、成果、进度计划、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经其所在部门领导批准、院科技专责审核、分管部门的院领导批准。在所有项目中,经院科学技术委员会集体讨论选拔出一些有技术含量、有影响、有深度的项目作为院重点科技项目,形成一般项目和院级重点项目分级管理。项目立项时,要分析评估科研项目在技术、资金、人员配置、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使企业在较低的风险水平上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创新收益;与外单位合作开发的项目,要对合作单位进行尽职调查,签订合同,明确双方投资、分工、权利义务和研究成果产权归属,同时分析评估项目在技术、资金、人员配置、成本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委托外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要进行招标,签订外包合同,明确研究成果的产权归属、研究进度和质量标准。

1.2实施过程

科技项目的管理分院、室两级管理。项目在进展过程中,一般项目主要由部门领导负责协调、督促、检查项目计划实施情况。安全技术部(科技主管部门)每季度对一般项目、每月对院级项目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必要时请专家对阶段性研究成果进行评审。

1.3结题评审

项目完成后,项目负责人将所有项目材料(如技术报告、图纸、软件编制说明书、软件测试报告、用户操作手册等)准备齐全、规范,报安全技术部科技主管,申请结题评审。(若因某些原因中途要取消所立项目,项目负责人应提出“科标业项目撤消申请”,说明其理由,经安全技术部科技专责审核、主管院领导批准后方可取消所立项目。)一般每年四季度集中进行结题评审。结题评审由安全技术部组织、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审。评审先进行形式审查,然后再由相关专家仔细审阅,提出初步意见。最后开会讨论,由评审委员会给出最终评审意见。

1.4经费

科技项目的经费来源于上级补助的专项经费和院自筹科技经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暂时按项目计列。项目经费在评审委员会对项目进行评审时一并讨论确定。项目金为项目批准经费减去实耗成本,实耗成本指项目的直接耗用成本(不含人员的工资、“七金”)。项目金待项目完成、结题评审、项目所有材料完成归档后(评审结束一个月内)结算,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分配到项目组每个成员。对于项目组中途取消的项目,其所发生的直接耗用成本即为该项目经费。

1.5奖励

评审时,评审委员会对所有项目根据创新性、应用性、效益性、推广性几个方面进行打分,评出优秀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并颁发奖金。科技进步奖每年评审一次,凡获院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的成果可以推荐向院外申报更高级别的奖项。

1.6考核

科技项目纳入综合业绩考核,安全技术部每年对各部门科技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因主观因素未按期完成的,严格按照《全面考核管理办法》,扣部门考核分。

1.7保密

对于有创新、有突破的技术,及时确认是否申请专利或作为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进行管理。对于确认需要保护的技术及时申报专利、作为技术秘密保护的申请行业专利技术。为鼓励员工开展个人创新和知识产权创作活动,专利、专有技术的成果完成人均获得相应荣誉和奖励。

2科技项目管理经验

近几年,该院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专利、软件著作权、专有技术多方面零的突破。思考近年来科技管理工作,取得的经验有:

(1)院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技管理机构、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配置有经验的科技专责管理人员。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科技组织和管理机构、机制健全,配置有经验的科技专责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出台了《全面考核管理办法》、《目标管理办法》、《经营业绩考核管理办法》、《专利及专有技术管理办法》、《科标业及科技论文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2)科技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考核、有落实、有措施,科技管理规范、扎实有效;滚动制定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每年年初制定科技工作目标、指标和科技计划、完成措施,指标分解到部门,研发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责任落实到人。对科研项目与生产任务同等重视,同步安排。在众多立项的项目中,选拔一些有深度、有影响的项目作为院管重点项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每月按项目进展计划检查实施情况,并在月度例会上公布,纳入综合业绩考核,确保按计划完成。

(3)科技交流和技术合作为科技创新铺路搭桥。近两年,随着我院科技管理力度加大,我们不定期邀请西安通大专利有限责任公司专利专家来我院指导专利申请、著作权等有关知识产权申报方面的工作。使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加强,申报技巧和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4)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的工作热情近几年,我院修编了《专利及专有技术管理办法》、《科标业及科技论文管理规定》,加大了科技创新奖励力度,进一步调动了科技人员创新的工作热情。

3存在问题

虽然我院在勘测设计、科技创新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国其他电力设计院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与综合能力不强,项目起点和研究平台低,缺少核心技术,在业务中起关键作用的专利很少;二是虽有大量工程技术人员,但研究型创新人才少,尤其缺乏专家型、大师级的复合型领军人才;三是科技创新动力不足,设计人员重生产、轻科技,没有形成生产、科研两条腿走路的有效机制。

4设想及建议

第7篇

关键词:企业;专项经费;会计核算

随着国家对产业化发展的推动,支持企业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研发关键共性技术、提升我国高新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国家对国家支撑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承担项目企业由于日常工作中对相关准则、制度的解读及项目财务核算经验的不足,造成对项目“单独核算”的要求把握不好,结合近几年项目从核算、审计到验收过程中与主管部门、中介机构的交流学习、不足整改,根据相关制度,对专项经费的会计核算、会计科目设置、经费支出原始凭证要求总结一下个人认为较为规范、清晰并得到相关中介机构、主管部门审计认可的国家专项经费的具体会计核算及具体要求。

一、收到企业项目课题预算书确定的专项经费时,在“递延收益”科目下将具体项目设置为核算项目,确认递延收益。

二、专项经费支出根据项目性质应该在哪个科目下核算就计入相应科目进行核算,如研究开发类项目,在“管理费用-研发费”科目下核算;将具体项目名称设置为核算项目,并根据预算将核算项目的内容分设为专项经费或自筹经费;根据预算内容参照相应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核算内容设置下一级科目。如:技术研发类项目用专项经费开支的设备费,科目设置为“管理费用-研发费-设备费”,核算项目为“××项目专项经费”;研发类项目用企业自筹经费列支的劳务费,科目设置为“管理费用-研发费-劳务费”,核算项目为“××项目自筹经费”。这样从核算项目来分别核算项目的专项经费和需企业配套的自筹经费,完整的体现项目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的开支情况,全面反映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三、项目具体会计科目的使用和经费支出原始凭证的要求。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企业核算和管理的随意性、具体会计科目的使用不规范和经费支出原始凭证不完整,导致项目验收审计时,审计人员和财务专家认为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已经发生的经费支出没有充分依据支持而对支出不予认可,这样就会造已发生的实际支出不能被确认而成为项目经费结余,使企业蒙受不该发生的损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是现在企业主要承担项目的具体经费管理办法,其专项经费开支范围基本相同。课题项目经费支出包括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具体核算内容及原始凭证要求为:

(1)设备费:指在项目研发过程中购置或试制的专用仪器设备,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以及租赁外单位仪器设备而发生的费用。专项经费要严格控制设备购置费支出,设备费一般是不予调增的。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一般可由项目承担单位管理和使用,纳入企业固定资产统一管理使用,但国家有权调配用于相关科研开发。专项经费中对设备仪器有详细规定的按课题预算书执行。设备费的支出应提供相关采购合同、合法票据、设备清单、验收单、入库单、领用单等原始凭证。

(2)材料费:指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原材料、低值易耗品的采购、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材料费的支出应提供相关采购合同、合法票据、消耗分摊计算表等原始凭证。

(3)测试化验加工费:指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支付给外单位的检验、测试、化验及加工等费用。测试化验加工费的支出应提供相关合同、合法票据、检验化验结果报告等相关原始凭证。

(4)燃料动力费:指项目研发过程中相关仪器、设备、专用装置、项目车辆等运行发生的水、电、气、燃料消耗的费用。支出时应提供相关合法票据、消耗分摊计算表等原始凭证。

(5)差旅费:指项目研发过程中开展科学实验、考察、调研、学术交流、项目基地往返等所发生的外埠差旅费、市内交通费等相关费用。差旅费标准执行课题预算书规定的标准,课题预算书未规定的,可按公司标准执行。以专项经费开支的差旅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支出时应提供相关合法票据。

(6)会议费:指项目研发过程中为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咨询、协调项目等活动而发生的会议费用。以专项经费开支的会议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支出时应提供会议通知、会议纪要、组织会议的合同、相关合法票据。会议数量、标准按课题预算书规定执行,课题预算书未规定的,可按公司标准执行。

(7)国际合作与交流费:指项目研发过程中项目研究人员出国及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费用。发生时应事先报项目组织单位或行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按项目预算书规定的标准执行。以专项经费开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支出时应提供相关邀请函、审批意见及相关合法票据。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指项目研发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出版费、资料费、专用软件购买费、文献检索费、专业通信费、专利申请费及其他知识产权事务等费用。支出时应提供相关合同、合法票据。专利维护费不能在专项经费中列支。

(9)专家咨询费:指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支付给临时聘请的咨询专家的费用。专家咨询费不得支付给参与专项经费及项目课题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以专项经费开支的专家咨询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支付方式必须是通过会议形式或通讯形式组织的咨询。支出时应提供相关合法票据或具体支付明细,并附专家名单、身份证复印件或身份证号、专家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电话号码、会议通知、会议纪要。专家咨询费的支出标准必须严格按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10)劳务费:指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支付给项目、课题组成员中没有工资性收入的相关人员(如在校研究生)和项目组临时聘用人员等的劳务性费用。支付时应提供相关合法票据或具体支付明细并附人员身份证复印件或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工作量、支付标准等,支付标准必须严格按课题预算书的规定执行。以专项经费开支的劳务费预算一般不予调增。

(11)管理费:指课题研发过程中对使用本单位现有仪器、设备、房屋,日常水电气等消耗,以及其他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管理费按照课题专项经费预算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核定。管理费实行总额控制,由项目承担单位管理和使用,已在专项经费支出项目中列支的上述管理性质支出不得在管理费中再列支。

第8篇

(一)项目预算项目预算一般由项目(课题)负责人与单位财务人员共同编制,预算应根据单位的现有基础设施条件、资源的配置以及课题研究的需要,坚持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按照经费支出科目,在科学的预测、估算基础上编制。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难题,其主要原因:

一是科研工作的不确定性强,难以象工程和产品一样比较准确地预测其进度、制定预算;二是国家财政在核拨的科研单位基本支出预算中没有核定足够的人员经费,留有较大的缺口;三是国家核拨的人员经费预算没有体现出不同学科、不同单位、不同地区等之间的差别,也很难准确量化其差别,并判断这个差额的合理性;四是现行的工资制度及标准严重脱离人才市场行情,难以调动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五是科研单位的管理费核算的内容多,不确定因素大,很难准确控制;六是各单位具体情况不一样,管理水平和能力也存在差异,加上不确定突发事情等都会增加管理费用支出。

(二)成本核算成本核算单位的选择,调整的是科研活动的组织单位及科研人员的经济分配关系,对科研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大影响。探索适合科研单位需要的合适的成本核算单位,是建立研究机构成本核算模式的首要任务。以中科院所属的半导体所、空间中心、计算机所、理论物理所等不同类型研究单位成本核算单位需求情况看,不同类型的单位在成本核算对象的资金、人员规模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根据《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办法的科学事业单位的成本费用开支分为三个部分: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费用构成了科学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本,而期间费用,不再参与成本计算,直接转入当期结余。实际执行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即使是直接成本,如原材料的领用,有的就难以在不同科研项目之间划分,直接工资一个看似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就难以确定。

(三)项目经费这一难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规定政出多门,没有统一规定。我国科研项目经费由多个部门安排,各部门分别对自己安排的科研项目制定相应的经费管理办法;即使同一部门也会因科研项目的类型不同,制定出不同的经费管理办法。经费来源渠道多元,核算要求不一,相互之间调账,人为选择制度就难以避免。

二是部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规定内容不完善。如设备购置费,虽然各项规定均明确允许列支设备费,但是科研设备价值高、使用周期长,设备购置费应如何在不同项目中分摊等现行制度中没有明确。中科院某研究所有一个1400万元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中仪器设备费预算100万元,该课题尚未完成,设备购置支出已达752.30万元。再比如招待费、礼品费等能否在课题经费中列支?比例多大?有些法规虽然对支出做出了规定,但规定之间不一致,容易引起混乱。

三是一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规定脱离实际。如人员支出方面,一般制度规定只能列支5%~10%,最高的也只有15%,而中科院各单位基本事业费严重不足,控制人员经费支出比例的规定形同虚设。中科院某研究所2006年底在职人员273人,离退休人员280人,近3年财政安排的基本事业费分别只相当于当年离退休费用和基本人员支出的53.46%、51.26%、61.05%,在优先保证离退休人员经费支出的情况下,科研人员70%的工资和部分津补贴只能由课题组承担。据对2006年50个课题的支出情况统计,人员支出占项目支出比例普遍大大超过规定的5%~15%的比例,其中10个课题超过50%,最高的达到88.16%。

二、科研项目成本管理与核算完善对策

(一)编制和执行科研项目预算第一,在继续按照现行方式及标准核定项目预算的前提下,允许科研单位在人员经费和管理费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执行,如实核算项目收支;第二,在控制科研单位人员费用总额的前提下,明确在科研项目成本项目中分摊的人员经费和管理费必须是扣除基本支出预算后的余额;第三,预算项目管理和合同制管理并行并逐步向合同制管理转变。依法签订合同,项目立项单位按预算标准项目预算,按合同拨付预算资金,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按照合同完成科研任务,立项单位的检查控制以是否达到科研目标和关键指标检查为主,项目经费由预算单位按照基本会计制度和财务规定安排使用,改变目前过分强调收支检查、忽视科研目标完成情况的状况。提高预算编制水平,规范预算编制行为;第四,科学、合理的编制预算是成本核算的前提。科研项目申请论证前,财务人员应协助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或思路,及完成课题费用支出科目,编制科学、合理的课题预算。

(二)探索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的具体实施办法一是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制度,需要明确划分必须由基本事业费开支,不得分摊进入成本项目的成本费用范围界限。二是按照相关性原则合理分摊间接费用。间接费用的分摊一般按照相关性原则,首先确定间接费用的受益单位,再根据受益科研项目的经费收入、直接支出、房屋

面积等进行分摊。例如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间接费用具体分摊方法有三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为全所服务的间接费用,按照科研收入分摊法和二次分摊法进行分摊。如集成技术中心为全所科研提供测试、加工服务的大型科研平台,由于集成技术中心需要在超净环境下运行,其运行费用较高,每年在350万元以上。对中心的费用独立核算,并按照科研经费的收入分摊集成技术中心的费用。除了收入分摊法外,还有二次分摊法。如管理费用采用先按课题经费收入或支出的比例进行一次分摊,对超过计提标准的管理费进行第二次补贴,即将分摊的管理费用超出国家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部分,使用研究所事业经费进行补贴的做法。第二类是只有部分项目受益的费用按照受益对象核算。如水分析、环保处理费用等服务的对象是研究所的一部分课题,而不是全部课题,按照“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对这部分间接费用进行管理与核算。第三类是既有整体受益也有部分项目受益的费用分摊。如房屋维修费用,采取两种核算方法,一种方法是研究所计提了房屋修购基金的,由修购基金支付,不再进行分摊。另一种方法,为简化核算程序,对费用按照预计的工作量进行划分,对属于房屋设施的维修费用并入房屋维修费用统一核算;对科研条件保障的维修保养费用并入空调运行按照超净用房的面积确定分摊的比例统一核算。

(三)建立与固定资产耗费相适应的折旧制度在固定资产标准方面,可采用一般设备500元,专用设备800元现行标准,或直接采用企业固定资产2000元/台件的标准;在折旧方法上,可采用直线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方法计提折旧;在折旧年限方面,可按统一规定的企业折旧年限执行,或根据科研单位使用特点掌握的仪器设备使用寿命计提折旧。此外,对已经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可以比照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一样不计提折旧。折旧费用应谁使用谁负担的原则计人有关项目成本,无人使用的,由资产部门及时处置变现。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由原使用人和项目承担。超级秘书网

第9篇

科研课题管理是科研机构的核心管理工作,课题的全程管理涉及诸多环节与内容。近年,随着国家对中医药行业科技投入不断加大,中药科研任务越来越繁重,课题管理的工作量也逐年增加且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如何科学地管理以适应中药科研发展的需要,是科研机构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从科研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对课题全程管理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 课题全程管理内容与管理层次

课题的全程管理包括项目建议、课题申报与立项、过程管理、结题管理、结题后的跟踪管理、科技档案管理等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一系列管理活动。课题数量多时,可分项目进行管理,也可分阶段管理,无论采用哪一种管理方式,只有将这些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良性循环。

课题管理分为2个层次:基础性管理和创造性管理。基础性管理是科研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好的工作,为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而开展一系列管理活动,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和事务性。创造性管理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活动,强调充分发挥科研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并将管理创新融入科研创新之中。前者是如何完成工作,后者是如何做好工作,侧重点不同,管理效果也不同,如果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必然使科研管理工作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在扎实的基础性管理工作之上,将创造性管理活动融入每个工作环节之中,才能真正做好课题全程管理工作。

2 项目建议

近年来,中药科研领域的专家针对国家颁布的各类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和计划提出了许多具体的项目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体现了中药研究的发展动态、趋势和前沿。由于项目建议与科研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密切相关,因此,科研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①提高自身中医药专业素质和组织管理能力,把握国家需求,了解学科前沿,掌握科研动态;②密切关注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的计划信息,敏锐把握资助方向,有针对性地组织专家撰写项目建议,若该建议被列入招标计划,将为课题立项奠定良好基础;③如果项目建议被采用而申报的课题却未被立项,需分析原因并与项目组织部门沟通,确保以后建议成功;④积极推荐专家参与中医药科技发展规划和招标指南的制定工作,既能扩大专家的学术影响力,也利于本单位人员深入理解科研政策导向,从而把握好选题方向。

3 课题申报与立项

承担更多的国家级重点课题、高水平课题是研究机构科研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课题申报的数量和质量是其实现的前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申报、评审与管理已非常普遍,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必须主动、密切地关注网络招标信息。在获取招标信息后,科研管理部门就要进行申报动员、形式审查、专家评审、课题立项、立项奖励等一系列工作,工作本身有较强的规律性和时效性。

3.1 项目与指南的理解

①全面了解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的特点,指导科研人员选择适合自身研究方向的计划项目进行申报,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强调在完成国家目标基础上的科技创新。②掌握招标计划的立项背景,正确、深刻地理解招标指南的资助范围与重点,结合中药课题管理经验,在选题方面给申报者以必要的提示与指导。

3.2 申请书质量控制

①确保申请书的基本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特别对单位与人员信息严格把关。②组织专家对课题研究目标、方案、技术路线等核心内容进行评议,帮助申请者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关注申请者对专家建议的采纳情况,分析课题立项与之的关联,以判断专家的科研指导能力。③保证经费预算符合财务管理规定,并从文字角度审核申请书内容,如重点是否突出,层次是否分明,语言表达是否准确、清晰、流畅等。

3.3 申报课题的遴选

①对于限项申报项目,在整体考虑研究机构学科分布、学科发展及科研资源分配等问题的基础上,选择部分优秀课题申报,择优程序的设计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②对于不限项申报项目,如果不考虑中标率等因素,可以全部上报,有些选题即使被内部评审专家否定也不能轻易放弃,因为某些科研创新点在更宽泛的专家群体中也许是被肯定的,且申请者在完善申请书过程中也会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3.4 任务书质量控制

①及时掌握各部门最新的科技管理办法,如科技部为落实“十一五”规划制订和修订了一系列管理办法,这些文件是课题任务书管理和其后各环节管理的重要依据。②对任务书内容进行把关,如经费与任务对等,若结余经费过多将对财务结算产生影响;考核指标与研究内容相关,避免出现二者不一致的情况;预算编制合理,以保证在执行每个栏目的预算时不出现过大偏差等。③与外单位进行合作研究应签订正式协议,以明确双方的责权利。

4 课题过程管理

课题获准立项是课题管理的良好开端,而课题研究最终能否实现预期目标,过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目前科研机构“重申报,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家更关注如何争取到课题,而忽视如何完成好课题,甚至出现降低研究目标的情况。课题研究质量高,才有可能获得延续资助,科研工作才会有发展后劲。

4.1 课题研究质量控制

课题研究质量的控制需要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决策层及专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科研管理人员是多向沟通的中心环节。①随时关注,主动与研究者沟通和互动,随时掌握课题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关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鼓励课题组深入研究,并采取措施加以扶持和培育。②定期检查,每年组织专家组对在研课题进行评议,与专家共同分析阻碍课题进展的瓶颈所在,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对确实无法继续的课题及时终止研究。③随机抽查,如原始记录是否规范、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实验操作与实验室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④及时反馈,将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决策部门反映,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并将解决方案反馈课题组。⑤奖惩分明,对研究质量高的课题予以奖励,对伪造数据、弄虚作假者予以惩罚。

4.2 课题经费管理

经费管理是过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涉及财务、科研、课题负责人三方职责与权限的协调,也易成为薄弱工作环节,有些科研机构为加强管理会设专职岗位。①全面了解各计划项目财务管理办法,掌握各办法的不同之处;②及时采集财务信息为科研管理服务,如课题经费计划数与实际到位数是否一致、经费使用合理性等;③为财务管理提供科研管理信息,确保经费核算的正确性;④对某些科目超过预算的课题,提醒课题组及时调整经费支出,必要时向项目组织部门提交预算调整方案。

4.3 合作协议管理

课题合作研究有两种类型:一是本单位参与外单位课题,经费拨入;一是外单位参与本单位课题,经费拨出。两种情况均需签订合作研究协议并进行规范管理。①依据《合同法》规定,结合中药科研工作特点,设计统一格式的合作协议文本;②制定合理的协议审批程序,实行逐级审核制度;③严格审核协议内容并提出修改建议,如经费约定是否合理、协议经费占课题经费比例、责权利是否统一、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

5 结题管理

5.1 研究工作总结

①在规定的结题时间之前,督促课题组进行全面的研究工作总结,要求研究报告真实、客观地反映课题整体研究情况。②将研究报告与任务书考核指标进行对照,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研究目标。③对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课题,需分析原因并在结题报告中如实说明,必要时可申请延期结题。

5.2 课题经费结算

结题工作包括研究工作总结和经费结算二部分内容,经费不结算就不能认定结题工作完成,但目前结题不结帐的情况十分普遍,有些课题甚至挂账十几年,这是课题组与科研机构利益搏弈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以严格执行计划项目的财务管理规定为前提。①要求课题组在提交结题报告前必须进行财务结算,否则不予办理结题手续;②要求财务部门出具真实的结算报告,必要时双方共同核实账目;③结算后取消账户,经批准留归课题组的结余经费另立账户管理;④实行内部审计制度。

5.3 结余经费管理

根据《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2006]56号)文件精神,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和财政部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不得归项目组成员所有、长期挂帐,严禁用于发放奖金和福利支出。这项规定对今后课题经费的预算和执行预算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科研机构以往累积的大量长期挂帐课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①结余经费按一定比例划归课题组使用,另立财务帐号管理,用于、申报成果等方面的支出;②按剩余比例划入研究机构公用经费,用于科研再投入,如设立科研探索基金、科研奖励基金等,以培养科研后续发展能力。

6 结题后的跟踪管理

6.1 继续申请资助

有些课题可以进行深入探索或扩大领域研究,应鼓励其继续申请各类项目以获得后续经费支持,这类课题往往因积累了深厚的工作基础而较易获得资助。

6.2 成果鉴定与申报科技奖励

①在结题课题中甄别比较成熟的课题,帮助课题组在结题报告的基础上整理提炼以形成成果报告,并督促其进行成果鉴定。②根据各级科技奖励的特点,帮助课题组选择适合的奖项进行申报。③有些课题获得过多次资助,研究工作很深入,可整合为一个比较大的成果进行申报。

6.3 成果推广

具有应用性的中药科研成果应及时转化推广,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对科研课题的肯定。①明确成果推广的时机,如中药新药研发课题在研究初期就应寻找合作企业,以保障研发资金充足并利于后期推广;新方法、新模型等基础性研究成果应及时。②在中药科研成果的形成与推广过程中,重视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涉及专利权、著作权、技术秘密等方面,特别关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自身权益的保护,如机构名称在产品宣传中的正当使用等。③对可公开宣传的成果进行整理汇编,制成项目简介以促进成果推广。

7 科技档案管理

7.1 归档管理

课题归档工作需要课题管理、档案管理、课题组三方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①课题管理人员要确保每个课题的全程管理资料具有原始性和完整性,全面收集申请书、任务书、年度报告、结题报告及其它管理文件,如合作研究协议、任务调整报告等。②档案管理人员指导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积累、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后者将技术资料与管理资料合并整理归档,并应重视结题后相关资料归档。③完善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强化归档工作制约机制,只有将档案管理与结题、经费管理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归档工作顺利进行。

7.2 档案利用

①明确利用目的,为课题研究、管理决策或成果推广等提供不同层面的服务,如课题研究多利用原始技术资料,而管理决策需要提纲挈领的摘要内容。②对束之高阁的成果加以发掘,探讨其深化研究、推广的价值。③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规范管理,以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

第10篇

关键词:经费管理 科研项目 问题 原因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175-02

科研经费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管理层和各大媒体关注的热门议题。近年来,随着科研项目数量的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也呈现大幅增长,对科研经费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是整个科研工作可持续进行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如何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规范管理成为各个高校和科研单位科研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账面不能反映科研支出真实情况。科研项目按照资金的来源途径不同分为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报销经费时,纵向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战略性先导科技目等按照该类课题相关管理办法执行,经费使用需要严格执行管理办法中支出的范围、比例,比如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专家咨询费、间接费在经费中的支出数额或比例。而横向课题和院级课题则按照高校和研究院的管理办法执行,没有国家专门的经费管理办法,所以在支出口径、支出范围方面有过宽、过粗情况。就横向课题来讲,经费支出管理条目不仅过于宽松,且各条目不够细化,甚至有些单位在支出范围上没有限制性,在设备费、差旅费、会议费、项目管理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敏感条目都没有设限。什么经费可以报销,什么经费不能报销,因为没有定性和定量指标的控制,很难把握支出范围和比例,结果导致支出结构不合理。横向经费因为审查不严格,各项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所以很多课题组都争相把纵向课题不能列支或者已经超过规定的费用如人员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差旅费、间接费用等与科研研究关联性较小的支出计入横向课题,反之,把横向课题中购买的材料费、试验费、出版印刷以及燃料动力费列入纵向课题,形成了“以横养纵”的局面。当然,这种情况可能也跟人员费不足等也有直接的关系。

2.预算流于形式,经费支出缺乏依据。财务人员在审核经费报销单据时,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简单的会计处理层面上。比如原始凭证是否真实合法,报销流程是否符合规定,签字审批是否齐全等。没有对报销的费用进行预算控制,也没有对科研项目进行进程中控制。也就是说报销时只要发票合理合法,财务部门便给予报销,而不管是否已经超出预算或者有没有预算。同时项目组对科研经费支出也比较随意,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科研经费使用混乱。有些科研单位在分摊管理费用、办公用的设备费、水电费、试验大厅维修费等难以准确划分的公共性费用时,很难找到准确依据,有些科研院所在没有充分依据的情况下随意分摊以上各项费用,挤占科研经费。由于科研经费支出随意,使得预算的编制流于形式,为项目结题和中期检查埋下隐患。很多项目平时使用经费开支从来不统计、不计算,不能做到心中有数,也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待到项目结题验收时,项目组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支出明细大规模进行调账,比如材料费超支,就将要结题的材料费先行调账到尚未结题的课题中,或者调账到经费比较宽裕的课题中。有些课题组为完成执行率到年底集中花钱或者调账,经费开支是按照结题需要,而不是按照科研项目需要,导致经费使用混乱。

3.经费使用缺少民主监督,灰色支出频现。由于科研部门、财务部门以及项目负责人三者信息的不对称,以及各方对经费管理办法的掌握不够熟练,所以在经费的具体使用上就存在“灰色地带”,也就是存在模棱两可的经费支出。这种支出问题比较严峻,比如办公用品和材料费可以是实验用品也可以是个人或家庭用品,差旅费可以外出调研也可以出去旅游等。这种既可用于课题研究,同时也可以用于个人的消费支出,我们暂且称之为“灰色支出”。随着课题规模的增加,灰色支出费用越来越多。特别严重的是,个别科研人员得到课题经费后,并没有真正进行研究,而是一点点地报销灰色支出费用,最终把经费耗尽。更有甚者,有些科研人员弄虚作假,用虚假票据套取项目资金。

4.报账流程不合理,经费报账难度较大,会计人员配备不足。目前不少科研院所还是采用现场报销为主的“集中”报账方法。大部分业务比如购买材料转账付款、出差暂借差旅费、经费的转拨、购买少量的办公用品等业务都需要报账人员到财务部门现场办理,完成“排队―审核―复核―取现或转账”这一系列流程。有些报账人员只有简单的一张票据需要办理,有些报账人员则是积攒好多票据一起来办理,办理时间的长短都无法确定,但都要一样排队等候。在业务淡季报销可能不会花费很多时间,但若是到了季度末、年末或者假期前的忙季,有些报销人员可能连续排几天队都无法报销。再加上财务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报账一度成为科研人员除科研工作外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近年来经费的总量每年都在增加,各种凭证总数也是显著增长,而财务人员数量却没有增加,审核人员的工作总量和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下的财务人员要做好第一个审核关就没有办法完全保障,这对经费的后续管理也埋下了隐患。

二、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1.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使用管理相分离。科研处负责合同的制定及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结题工作,科研经费的具体开支由项目组负责,研究所领导签字审批,财务部门只负责对科研经费支出进行会计核算。这就导致各部门之间管理脱节,互相独立且出现信息不对称。课题组报销人对各项经费管理办法了解不够深入。加之科研院所对科研项目都是重预算立项,轻监管审核,导致科研经费只注重前段的获取途径和获取方法,不重视取得经费后的跟踪管理。

2.科研经费来源复杂,种类较多,管理规定缺乏统一性。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广、数量大、涉及部门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不健全。由于管理办法的不统一,政出多门,且不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进一步加大了管理的复杂程度。面对数量较多且复杂的各类管理办法,众多的科研人员根本不知道科研经费怎么“花”,财务人员很多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报账,所以经常导致先行报账,等发现问题再进行调账的现象。

3.项目结余经费管理较松,科研项目结题流于形式。科研项目长期结题不结账现象,或是虽然结题结账,但对项目的结余资金长期挂账,不处理不收回。这种长期挂账不结题的科研项目也给财务核算造成巨大的压力。每年年末财务决算时,财务部门都要对这些没有结题或者虽然结题但不结账的课题重新梳理。同时,科研项目验收部门对已经结题的科研项目,只注重其是否完成了技术指标和成果指标,而忽视经费结算的重要性,对课题的剩余资金也是视而不见。这种结余资金不及时回收也给课题组调账、支出一些不合理费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建立和实施经费管理考评机制。以前,科研管理部门重项目管理,轻经费监管。对课题承担单位和负责人来说,课题申报和验收是件大事,只要申报成功就有经费,至于经费怎么用是自己的事情。科研部门要改变过去对科研经费监管的不重视态度,应将课题经费的管理纳入到课题的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中。一旦发现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将加大处罚力度,比如在一定的时间内不允许申报课题,通过这种方法强制科研单位和负责人重视经费的使用和监管。同时理顺科研管理部门、经费管理部门和经费使用部门(课题组)三者关系。

2.完善课题经费的会计核算,统一经费项目和会计科目。目前,科研经费支出的会计核算科目和经费核算项目不一致,比如经费项目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中又分为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基本建设费等。而会计科目则是按照经济内容进行核算的。比如发生的电费,按经费项目应归入燃料与动力中,但是会计科目则是在电费中核算;又比如邮寄费、复印费,按经费项目应归属于燃料与动力中,但是会计科目则是归入相应的经济业务内容中。核算口径上的不一致导致中期检查或者结题时财务人员需要对会计资料重新进行归类。建议应对这两者进行统一,或者增加核算大类,比如会计核算可以先按照经费项目分类,在经费项目下再设置明细科目进行会计核算。这样将有助于减少结题检查时的工作量。

3.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目前,很多科研院所的经费核算还是处于半手工化半信息化状态。经费预算与实际支出没办法及时、准确配比,所以预算执行率到什么程度等信息都存在滞后现象。所以科研院所应该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适合科研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使财务人员和项目负责人能随时查看到经费的使用情况。还可以设置提醒功能,比如经费执行率达到一定的指标时提醒相关人员,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项目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关注经费的使用情况,财务人员可以对已经达到执行率的课题或经费项目不给予报销,这样将会在很大程度减少调账的数量,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⒖嘉南祝

[1] 陈默.从“报账难”看高校财务报销审核岗位存在的问题.财会研究,2015(2)

[2] 毕翠芬.高校课题经费财务管理的趋势与对策.财会月刊,2015(5)

[3] 聂艳阁.浅析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代经济,2015(23)

第11篇

【关键词】经费管理 科研项目 高校 财务管理

科研项目是对高校综合科技水平以及综合实力进行判定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同时也是高校培养高科技人才、建立重点学科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和对外宣传的必要保障。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大高校所承担的科研项目以及项目所需的科研经费都处于不断增长的过程,因此科研经费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而对于高校财务管理而言,如何实现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科学、有效、合理和规范管理,在保证科研经费可以充分发挥最大效益的基础上实现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当前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共同问题。

高校科研经费概述

各大高校的科研经费,由于来源渠道上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纵向的科研经费和横向的科研经费。纵向的科研经费主要指的是财政性的拨款,包括国家科技专项经费,例如973计划、863计划以及支撑计划等等,同时还包括国家和地方上的各种基金,比如国家和省部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社科重大项目、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等方面的基金,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归国留学生基金等等。由于这些财政性的科研经费没有包含创收的成分,在管理和使用上需要严格按照国家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同时依照合同预算来对开支进行规定。横向科研经费主要就是指高校和各种事业单位以及企业进行的横向联合,利用高校对这些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协作、科技成果转让以及技术支持等手段而获得的收入,这是高校在科技创收上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

我国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缺乏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首先表现为高校在经费管理制度的不统一。由于目前高校科研资金管理制度正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同时科研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不同渠道来源的科研经费在其管理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同时对资金所进行的核算也是不同的。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财务主管部门还没有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和资金核算问题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宏观指导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因此在实际的高校科研资金管理过程中,都是参照教育事业的财务制度来进行的。由于财务制度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上的不统一,这不仅无法起到良好的经费管理效果,同时也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矛盾。

其次是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我国科技部联合相关部委在2001年共同了科研计划实施课题的相关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的支出以及所有和科研课题相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管理作出明确的规定。其中,直接费用就是在对科研项目进行研究过程中可以直接纳入到成本中的费用,包括设备费用、人员费用以及其他科研费用,而间接费用就是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无法对成本进行直接计入的费用,包括各种行政管理费用、服务人员费用、各类设备的使用费和折旧费,而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研究一般和教学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很多科研支出包括使用费、折旧费、人员费用以及水电费等等都被纳入到了教学事业费用支出,因此对科研支出进行了虚减。

科研经费的运用不合理,使用效率低。首先表现为科研预算编制上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高校科研项目进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预算,很多在研究中被消耗掉的费用并不是可以事先进行预见的,这就给科研预算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很难进行合理准确的估算;另一方面是由于有些高校研究课题组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对预算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认识不足,导致预算出的编制不够准确和科学,最终导致预算和决算上的巨大差异。

其次表现为科研支出结构不合理。由于很多高校科研人员对于国家的财经政策以及国家政策缺乏足够的了解,对预算的执行意识不强,同时学校的财务部门也对学校的科研项目不够熟悉,对票据报销中的相关性、真实性以及合理性把关不严,导致了科研费用在支出结构上的不合理现象严重。根据2009年山东省对省内的十所高校的265个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相关审计,发现在费用开支上直接费用仅占到费用总开支的49.8%,而附带的间接费用占到了一半多。

最后表现为科研经费的结余资金过大。根据国家审计署2008年公布的针对16所高校进行的财务收支审计发现,截至2009年初,在13所高校中将近1.73万个科研课题没有按照规定结账,其资金累积达到3.23亿元,导致了大量的账面资金被闲置,同时在使用上的随意性较大,这都给科研项目管理以及财务核算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在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责任上采用的都是课题组负责制,给予了课题负责人在预算范围内较大的经费使用权和自主支配权,很多高校为了对科研项目进行鼓励,往往在经费管理监督方面都采取了宽松的管理方式,绝大部分的经费都集中在课题组负责人手中,对科研项目只收取少量的管理费用。而由于课题组负责人往往都对经费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办法了解甚少,从而导致了在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随意性和违规性,这样不仅不利于对高校科研经费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上的不完善。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

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一个科学有效、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我国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在财务管理以及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科研经费管理方法进行细化,制定一个详细、可以操作的资金核算和管理制度,同时对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重要环节进行具体规定,包括经费预算、费用支出、经费划拨、结题时费用结算、费用结余、课题验收以及各类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环节,保证高校的科研人员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调动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积极性,推动在重大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上的积极探索。

对经费管理责任制进行强化。随着我国目前高校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研体制的改革,高校应该就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增强其经费使用和管理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上实现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并将具体的责任明确到人。在分级管理上,高校财务部门、科研部门、其他相关部门以及科研项目和课题负责人需要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实现各尽其责,同时要确定高校校长的统一领导,对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并实行跟踪考核,在建立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对所有管理不善以及计划项目目标完成不力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对经费预算进行细化,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一方面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和保证费用可以得到合理使用的前提,同时也是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高校一旦对课题的经费预算进行审批通过一般不要进行随意的调整,必须要实现严格的执行,同时高校的财务人员需要帮助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研究的合理需要以及相关经费管理办法,坚持经济合理性、政策相符性以及目标相关性等原则,经过科学测算以及充分论证制度之后对项目的预算进行编制。保证所编制出来的预算不但可以满足项目研究工作的需要,同时还能符合财务管理中各类制度的客观规定。

完善科研经费约束监督机制。高校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财政部制定的关于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规定和制度,建立有效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机制,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这个监督机制应当是由财务、审计、科研三方共同参与的,从全局角度出发的机制。同时,要加大科研经费的事前预算评估力度,做好经费的使用计划,做到专款专用,严格经费的使用程序,明确经费使用的目的、金额、时间、范围等等项目。落实监督和管理机制,严格审查所有款项的支出和使用结果,并真实记录,做到账目清楚、内容真实、核算准确,监督和控制不合理的开支。做好经费决算工作,加强财务审计,尤其是要加强绩效审计工作。对重大科研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资金安全。

第12篇

[关键词]军队医院;科研经费;军队财务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64-01

与医疗事业经费管理相比,在财务制度上科研经费核算没有统一规范。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院科研课题的完成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效发挥,关系到医疗人员申报医疗课题的积极性以及医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因此,医院财务管理要将科研经费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坚持科研经费管理原则,统一核算,专款专用

医院在加强科研人才梯队和学科带头人的建设中,要主动坚持科研经费管理的原则性,即:1.政策性原则。无论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级人员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令,维护财经纪律。2.计划性原则。科研工作中的任何资金活动,都必须先计划后开支。3.节约性原则。在科研活动中,要坚持勤俭办事原则,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科教部门要规范科研经费的制度管理,制度符合医院发展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的制度和执行,财务部门可给予正确导向,对经费使用进行适当调控,加强事前、事中的财务管理、集中核算。经费严格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专款专用,通过“专用基金一科研基金”核算收入,分析来源情况。并细化科研基金支出科目,监督支出的去向。结题时所有与财务收支相关的数字,均须经财务部门审核确认后才能出具报告。

二、按效益原则管理医院科研经费

1.医院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编制年度科研经费预算,做好项目预算上报及经费需求申请,并按业务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院内科研经费。2.医院科研管理部门每年初确定科研项目,并对各科室的学术活动计划进行统筹,下达项目预算经费及学术活动经费。3.依据科研项目执行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对经费分级分类使用。按项目实施阶段合理配置资金。4.按课题责任人设立个人账户,在所申请被批准的额度内核拨经费。审查科研项目执行后实际效益,如与预算有过大偏差要及时纠正,并对项目责任人追究责任。5.医院财务部门应定期提供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及使用去向分析,使医院科研管理部门全面掌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利用各项财务或非财务指标综合评价分析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通过以上程序,增强科研经费使用人及管理人的责任心和效益观念,提高医院科研成果产出率,促进医院科研创新技术在临床运用的发展。

三、理顺科研管理、财务管理和课题组三者的关系,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医院科教、财务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财经法规执行力度,使医院管理者及项目负责人充分认识到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医院科研经费是医院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医院科教、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不断完善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作为财务人员应打破以往认为“科研经费的申请、筹集和使用是医疗科研人员的事,经费的所有权归课题组所有,财务部门则更无权干涉”的观念。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经费筹集和使用的监督工作,了解与医药卫生有关的科研经费主要来源的含义及途径,了解医学科研实践活动过程中经费使用的具体情况,如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科研中专用医学仪器设备的数量、价格等,以及协作费及管理费支出。既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又为以后课题经费的测算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四、完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建立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制度

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中,科教、财务部门应切实加强对各课题组经费支出的审批与管理,尤其对每笔经济业务在财务层面中要监督中的经费支出是否超标,是否合理,制度明确禁止的消费项目严禁在科研经费总开支。建议对科研经费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全面成本核算,通过预算提出科研项目的技术指标、技术途径、经费概算,权衡费用开支的轻重缓急,并监控科研目标的实施进度。通过建立和完善全面成本核算制度,确定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合理水平,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用于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支出,区分清项目经费支出与医院的正常业务支出,所有支出科研费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在科研项目间进行归集分配,以真实反映科研经费状况,反映出科研活动的真正经济效益,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加强科研用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

利用科研经费或结题经费购置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医院应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对其进行核实、管理和处置,科研项目负责人应配合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保管、维修、报损等工作,防止账外资产的流失,提高资产利用率。医院可成立中心实验室,避免重复购置科研设备,做到资源共享,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同时,医院必须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医院要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科研成果应用在临床带来无形资产数量增加,对医院各方面效益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医院要重视无形资产核算管理办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