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5: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发展理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贵州位于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能力落后于中东部,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和政府政策的扶持,缺乏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为了实现贵州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应立足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从人力资本、技术创兴等方面逐步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关键词:贵州经济;内生增长;人力资本;创新
引言:贵州经济的发展模式还属于粗放型,经济结构还不够完善,经济增长缺乏内生动力,继续这样的发展模式贵州经济将会陷入死循环,无法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为了突破贵州经济增长的瓶颈,首先需要以正确的理论为基础,对过去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然后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关键点
(1)报酬不变和报酬递增。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诸如知识这样的内生要素是具有外部溢出效应的,随着知识的积累会使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现实报酬递增,所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具有要素报酬不变或递增性质的生产函数,以解释内生经济增长的原因。(2)边干边学与知识的溢出效应。一是随着资本品的增加积累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使得资本品所包含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二是由于知识的外部效应,所有劳动力与资本的效率在转化为产品时都会有所提高。(3)人力资本。由于人力资本的可传递性,其最终结果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生产率,而且也提高了劳动与物质资本的生产率,从而形成了生产的收益递增。(4)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开发指的是运用现有知识进行科学技术的创新性活动。
二、贵州经济增长动力的问题分析
(1)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对资源的依赖。长久以来,贵州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仍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10大行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80%以上,可见贵州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目前仍然依赖于资源投入,一旦资源枯竭,经济发展将陷入极大困境。(2)人力资本的欠缺。贵州人口比例不均衡,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村人口较多,受教育的机会较少而且教育程度较低,其次,贵州高文化高素质人才分部不均匀,这造成了贵州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脱节,各地区经济水平差距较大。最后,贵州人力资本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程度较低,教育发展水平不够。(3)经济发展中的创新能力不足。大部分企业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农业的科技应用处于较低水平,各个行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低,缺乏支撑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更是稀缺。
三、实现经济内生动力的意义
(1)较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上拥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地区只是单纯的引进发达地区的技术和模仿发达地区的技术,并没有真正发挥后发优势,这需要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拥有较完善的经济结构和建立适宜的经济制度,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才能将后发优势真正的转变为发展动力,从而使后发优势得以有效发挥。(2)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贵州生态的破坏,如果还是依靠原来以要素投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必然会进一步消耗贵州的自然资源破坏其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会影响经济环境。(3)只有实现经济的内生增长,贵州才能脱离现有的区域发展困境,和其他地区共同发展,以较快速度追赶发达地区前进的脚步。否则,贵州将陷入贫困地区发展的死循环中,拉低国家经济的增长水平。
四、实现贵州经济内生增长的政策建议
(1)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培育。1)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一个地区的教育要得到发展必须要依靠资金的支持,教育的投入可在以后转化为人力资本的积累。2)优化区域人力资本配置。基于贵州省各个地区的人力资本的基本情况,加快人力资本的流动性,各县乡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力度,使各地区的人力资本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2)实现资源的产业链延长。在贵州以后的发展中资源仍将是贵州与其他地区分工合作的重要基础。贵州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依托于自身的优势资源,加快资源型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与区域内其他省份的产业实现资源互换,尽最大努力实现资源在产业链上的重复利用和价值增值。(3)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内生动力来自经济系统内部,但在强调内生动力的时候也应积极利用好区域外部资源,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便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一方面要依托于贵州自身优势资源,承接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要依靠区位优势,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一路一带”等国家经济发展战略。(4)提高科技创新支撑力。1)保证科技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门用于科技投入的科技基金,使科技投入能落到实处。争取能够保证各企业在进行技术研究时能得到财政支持,同时对于科技的投入也应该设定一系列制度,使资金的投入透明化并且注重提高科技经费的成果转化率。建立以科研院为中心,以各企业为基础的产学研联盟,推进核心科技和关键技术的研发进程。2)开拓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结合贵州省情,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开辟真正适合贵州的自主创新道路,在引进和吸收外来先进技术的同时,始终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创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产权的自主品牌。
[关键词] 后发优势 经济发展 海南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海南岛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国内旅游消费开始进入大众化、多样化快速发展时期,这都是海南经济发展的绝佳背景。
但是当前,海南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根据后发优势理论,海南的相对落后状态反而使海南具有后发优势,如何利用好海南的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赶超相对先发的经济区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先进国家或地区与后进国家或地区并存的情况下,后进国家或地区所具有的内在的、客观的有利条件,能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比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更快的发展速度,表现为一种势能优势。
最早提出经济学意义上“后起性”概念的是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他对“后起性”的解释仅是经济不发达状况,没有进一步解释“后起性”有什么样的优势。约翰•穆勒之后,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Gerchenkron ,1962)。格申克龙对19世纪德国、意大利、俄国等欧洲较为落后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进行了经验分析,并由此指出:“一个工业化时期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其工业化进程和特征在许多主要方面表现出与先进国家(如美国)显著不同。”
在格申克龙后发优势假设提出以后,美国经济学家列维(Levy)于1966年从现代化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具体化,从而发展了后发优势理论(Levy,1996)。之后的阿伯拉莫维茨的后发优势理论始于其“追赶假说”(Abramovitz,1989),即不论劳动生产率还是以单位资本收入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水平与其经济增长速度都是呈反向关系的。也就是说一国的经济越是落后。其经济增长的速度越高,反之亦然。但是这一假说是潜在的而不是现实的,只有在一定的限制下才能成立。
日本学者南亮进以日本为背景,探讨了日本的后发优势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他认为日本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高速增长主要是从后发优势中受益。特别是日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之前,或与现代经济增长并行,已经具有了阿伯拉莫维茨所说的很强的消化和掌握现代技术的“社会能力”,具体体现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现代化的经营组织、发达的信息产业和装备产业,这是日本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追赶的必要条件,从而印证了阿伯拉莫维茨的有关观点。
近年来,国内学者逐步认识和理解了后发优势理论,并在结合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探索。北京大学罗荣渠(1993)归纳了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表现形式,并论证了它们在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影响。复旦大学陆德明(1999)初步形成了基于后发优势的“发展动力理论”框架,提出了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转换假说,认为通过学习型追赶,后发国家与先发国家的发展差距能逐步缩小,但总还有一定差距无法消除,要超越这一“最后最小差距”,后发国家的发展动力必须更新转换,即从原来的主要由后发利益驱动的引进学习转向主要由先发利益驱动的自主创新。清华大学傅家骥、施培公(1999)探讨了作为后发优势重要表现的技术模仿创新问题,从资源积累的角度对模仿创新造就后发优势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武汉大学郭熙宝(2000)从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深入研究了西方经济追赶理论,对涉及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各种流派和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对全球化与信息化条件下的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新变化作了有益的探索。
但是如何利用后发优势促进海南经济的发展,国内研究文献还较少,因此本文试图借鉴别国或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的经验,为海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二、后发优势的来源
落后国家或后发展经济可以借鉴先进国的经验,采取赶超工业化发展战略,可以借用先进国家的技术和巨额资本,从而实现经济跳跃式的快速发展。后发优势的来源为:
1.技术引进和技术模仿。后发展国家通过从先发展的国家那里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并经过模仿、消化吸收和改进提高而带来多种利益。这样,后发展国家就能在更高技术层次上开始工业化进程。发达国家比起后发展国家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正是后进国家赶上先进国家的一大优势,因为很多现成的科技知识可以利用。作为后发展中国家,可以不需要花费巨资来从事研究和开发,引进并消化这些先进技术的成本则要少得多。
2.组织制度和管理技术上的模仿创新。组织制度和管理技术上的模仿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制度、企业组织制度、管理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后发展国家大多数缺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和管理技术,这一方面不利于甚至严重妨碍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对低效的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形成完整、统一、竞争、开放的市场体系,健全保证经济有序运行的法律制度,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微观企业制度,实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
3.结构转换。在国内方面,后发展国家无论是产业结构,还是地区经济结构,都存在着典型的二元经济特征,即先进部门或地区与传统落后部门或地区并存。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结构转变(资源从低效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配置)推动的,这是落后国家的一个特有优势。在国际方面,发达国家随着工业化的纵深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将从一个产业转向另一个产业。随着国际资本向外扩张,产业链的国际延伸,发展中国家也将具有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连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后发优势。
4.社会意识。后发展国家因受自身相对落后的经济限制,以及受先进国家经验的刺激和启迪的影响,激发了他们实现赶超工业化国家的强烈的社会意识,而且一国落后程度越大,这种意识及其功效也就越显著。
5.先发国家的消费示范。先发展国家由于经济的先行发展,消费也比后发展国家成熟、高级。先发展国家人民的消费方式很容易成为后发展国家的时尚,成为后发展国家人民追逐、竞相模仿的对象。先发展国家人民的高消费给后发展国家以示范,引领后发展国家去追求更高水平的消费,给经济以强大的发展刺激。另一方面可以迅速推动后发展国家消费的升级换代,以需求带动供给,给经济以强有力的推动。
三、海南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利用后发优势发展经济
海南经济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城镇化发展不足,经济结构层次偏低,产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利用外资和入境游客规模偏小;重大交通设施发展滞后,快速通达周边地区的出岛通道亟待完善;旅游产品创新不足,配套服务不完善,国际知名度不高;城乡管理水平较低,社会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相对脆弱,风暴潮等灾害时有发生,可持续发展的任务比较艰巨;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人才培养、引进和储备不足,人文社会环境有待改善。
海南要改变以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经济就需要很好地发挥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它不可能自发地发挥出来,这正如阿伯拉莫维茨所论述的那样,要变这种潜在优势为现实的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能力和历史机遇。这就需要海南地区创造使后发优势得以发挥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条件,以及一套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1.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首先需要利用好绝佳的政策环境。这个政策环境,最根本的是政府对海南地区发展的支持。国务院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批复是对海南经济发展极大的政策支持。使海南地区在产品市场的推广、先进设备、技术和资本的引进占有很大优势。明确政府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利用好政府给予的政策优惠,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
2.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有一个高效的政府。后发展地区迫于外部环境的压力,开始工业化、现代化的征程时,内部缺少必要的条件,需要领导层有目的地培育工业化、现代化的因素,不断加快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这就需要一个能够有远见卓识、恢宏魄力、驾驭能力、领导权威的政府。紧跟国家的政策,海南省政府和各市区政府严格落实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规划,改进行政系统的办事效率就成了海南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3.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技术和制度的引进模仿以及创新。海南地区的技术层次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但这正可以使海南以低成本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海南还应利用好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惠政策,做好先进制度的引进和创新,营造高效的制度环境,加快海南经济的发展。
4.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改变落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西方文明之外的国家中,后发优势发挥得比较好的典型代表是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他们之所以能够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成功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在引进西方国家技术和资金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管理和法治,许多现代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观念为国民所接受,因而在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5.海南发挥后发优势,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后发优势是潜在的,而非现实的。如利用后发优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就需要国内具备引进技术所必须的技术设备基础、人才条件和市场需求。不顾条件许可,乱用后发优势,反而可能事与愿违。就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现实能力角度来看,它需要两个支撑条件:一个是科学技术的支撑条件,另一个是经济实力的支撑条件。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技术基础就必然要大力发展教育。目前海南在发展教育方面已稍有起色,如三亚技工学校对海南生源实行三免一补(免学费、书费和住宿费,每月补150元生活费),有力的保障了家境贫困的学生学到一技之长。但海南地区的教育毕竟与国内其他地区教育的差距还很大,今后在政府投入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事业方面还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 亚历山大•格申克龙: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C].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2] 陆德明:中国经济发展动因分析[M].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9年
[3] 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 施培公:后发优势―模仿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7] (日)南亮进:日本的经济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
关键词: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01
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与发展经济的迫切性,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以目前现状来看,生态建设却往往让步于一些短期既得利益,殊不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此,应积极谋求能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的策略。
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伴随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推进而日益突出,并衍生出全球化、综合化与社会化等新的特征。其中,全球化带来跨越国界的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侵袭等,逐步影响着人类生存。综合化意味环境污染只是影响人类生态的问题之一,全人类的综合变化才是生态问题的全貌。社会化说明了环境与社会紧密联系,自上而下的形成了一个复杂体系。然而,生态是全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基石,牺牲环境来赢取经济,最终必将影响人类自身生存。如何在经济与生态之间获得平衡,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目标,已经成为各国学术界热议与重点关注的战略问题之一。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即维持自然生态圈与人类开发的和谐与平衡,生态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核心部分,是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口号提出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主要任务即强化生态调节机制,平衡自然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处理好资源、环境、人口三者间的生态关系。与生态环境建设内涵一致,都是以保护、改善、恢复人类生态环境,充分利用自我修复功能实现改善与消除干扰生态环境等行为为目的,唯一区别在于生态建设能够创造出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组成,生态环境的建设与治理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而只有经济得到发展才能够带领人类走出贫困,擢升生活质量。而且社会的发展、科研活动等也需要足够经费支助,以实现社会资源的高利用率。联合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了《人类环境宣言》,称要将政治、文化、经济与人类的平衡和谐视作发展追求的对象,要注重人类与大自然的和平共处。由此可见,不论是实践探索还是理论研究都证明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双赢局面”是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二、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对立与共性
1.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衍生矛盾与机遇
生态建设的经济价值难以量化,由此将其导入经济发展体系使之有机结合共生互促,会产生诸多对立问题。首先,以外化形态来说,需要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及土地资源来投入生态建设,且无法估算产出值,由此给经济发展带来无形压力。但是,不论是建设或是发展,开展经济活动都是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由此两者“貌合神离”。其次,经济生产活动中必然对生态系统造成负面效益,为了保持平衡,人们又将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期恢复之前所受损益。而市场经济作为发展主体所追求的就是利益最大化,与生态建设的投入产出追求的生态效益明显对立。
2.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契合
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是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关键,从不同方面分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与内涵,不难发现两者实质上是高度统一的。首先,是目标的一致。生态建设是为了给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可以依托的自然环境,而经济发展是以经济角度出发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保障,从根本上来看二者目标是一致且相互依存的。其次生态建设同样能产生经济高效益。比如,针对某地的生态建设,可以包装成产业建设,将产业发展融入生态建设,不仅让当地居民收入得到提升,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另外,人们在得到物质满足时,也会渴望心灵满足。比如某城市相同区域内,依山傍水的生态区住宅就比其他区域住宅售价高出两成以上,从而许多房地产开发商针对此推出各种“绿色生态”宣传标语,由此说明生态建设足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价值收益。
三、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战略概述
1.选择发展经济目标的战略模式――PRED战略
PRED战略的目标与发展方向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妥善解决“人口问题(population problems)”、“资源问题(resource problems)”、“环境生态问题(environment and ecology problems)”以及“发展问题(development problems)”,实现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得到永久续用、生态得到良性循环、社会得到持续发展。在实践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必然得到增长,人口增长带来的资源耗费量也随之加大,从而使生态平衡很容易受到破坏,要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首要解决的就是发展区域的人口、环境、资源和生态之间的平衡关系,作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与经济增长方式等措施。
2.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生态建设,采取不同类型的经济策略
首先,对于沿海地区生态建设的经济发展策略是外向型经济,主要措施有:
(1)发展集约化农业在人均耕地较少的东南沿海区域实现粮食自给自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发展。
(2)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依靠环海地势的贸易优势,发展以制造、通讯、生物工程等高技术产品,将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内陆,将经济发展重点投射在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产业。
(3)利用沿海区域对外贸易的优势,加强区域间的协作,带动内陆省市的发展,辐射区域联动。比如,泛珠江三角经济区,以珠三角为核心区域辐射港、澳及内陆湖南、四川、福建、云南等省。
其次,对于内陆省市经济发展战略主要采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比如,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构建的关中平原产业大开发模式,成都、德阳、绵阳形成的成渝经济带都是对内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其中,具体实施举措有:
(1)承接沿海地区向内陆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加工制造业、机械加工业、航空航天、核工程等产业集群。
(2)充分发挥内陆地势优势,利用耕地资源丰富,保持农业产业领先地位,比如,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法 劳动能力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是发挥自身优势,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开拓国际市场,发展经济。我国吸引外资的主要优势是廉价劳动力和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资源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外技术和经验可被学习和借鉴的空间不断缩小。这些变化使得我国以简单制造方式生产低成本产品的竞争优势慢慢削弱。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向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人才创新型的道路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方面取得很大成就,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十分明显。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科技对经济的贡献还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即使是上海这样一座代表中国科技创新最强和经济层次最高水平的城市,仍然主要是依靠资金投入来拉动经济增长。科技对上海经济的贡献率只有35%,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68%的水平。同时,我国企业社会化生产水平低,组织程度差,技术和创新能力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较还明显具有较大的差距。
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以从美国经济发展的经验中借鉴一些有益的做法。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经历了长期的增长。而同期的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比如日本、欧盟国家则处在经济增长乏力的阶段。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在于,一是美国重视发展人力资本。20世纪90年代,美国每年在教育上的投资达到了GDP的20%。并且,美国的教育极具自己的特色。美国不仅重视精英教育,而且重视普及教育。不仅重视抓好学龄教育,而且重视开展终身教育。美国每年的在职教育投入高达GDP的5%。由于美国对教育极为重视,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到美国学习,为美国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二是创新管理机制,促进经济发展。美国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和激励经济的发展。在财政方面,政府优化开支,减少赤字;在货币方面,控制通货膨胀率,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在经济上,鼓励和奖励企业科技创新,强调科技的产业化,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贸易中,坚持“公平”政策,开拓科技产品的国际市场,增加出口,推动经济增长。总之,由于美国科技发展和管理创新的共同作用,促进了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且使美国引领世界经济前进的步伐。由此可见,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重视科技发展,管理创新,而这些目标都只能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有效实现。因此,大力保护和发展全体社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经济法是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基础性法律
经济法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发展,重要原因在于它可以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这种功能自经济法诞生开始就深深地镶嵌于其中,并不断发展和完善。1802年英国制定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以此来保护学徒的健康。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意味着雇佣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得以保护,劳动能力权作为一种新型法权观念自此产生。随后,劳动能力权在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和保护。法律对这些权利设立都是在确认和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益,发展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产品质量法则是在商品流通领域保护劳动者的消费权,本质上是在规定任何劳动者都有正当消费、获取合格商品的权利,以保存和发展劳动能力。另外,有关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的法律也同样是以确认和保护国家管理劳动力权的方式来调整经济发展。总之,不论是在生产、交换、消费等微观经济运行领域,还是在市场调控和监管等宏观经济管理领域,经济法都处处包含着对劳动能力权益的保护。可以说经济法是保护劳动者劳动能力权益,提高劳动者劳动力权的基础性法律。
经济法对劳动能力权益的保护和对劳动能力的提高,是通过调整剩余价值的分配来实现的。任何经济形态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劳动,越是高级的经济发展形态越需要劳动者的密切合作。那么,如何调整劳动者在共同创造的社会新增财富中的比例影响到人才的发展和企业的生存,并关乎国家的经济发展。通常情况下,如果劳动者在创造财富时付出的劳动多,而所分的社会财富少,或者劳动力水平高,却得不到更高的劳动报酬,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这便直接影响了经济生产。另外,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偏低还会直接影响劳动者的营养、医疗、培训和对其后代的教育。因此,当劳动者的经济能力不足时,必然会阻碍其劳动能力的提升,甚至引起劳动能力的下降。所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保护和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而保护和提高劳动能力的重点又在于合理分配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经济法调整社会财富分配,保障劳动力权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上,这一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普遍接受。其主要做法就是通过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企业之间的竞争行为,使企业,即集体劳动者,能够通过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实现劳动剩余价值。这种借助“国家之手”克服“市场之手”的弊端的经济管理工作我国一直在做,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体现在,国家通过企业法调整投资者、管理者和生产者共同劳动所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分配。目前我国的公司法和劳动法基本上还是在遵循国外传统民商法的理论,承认了投资者资本获利的正当性,将劳动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视作商品关系来确定权利义务,而对于劳动者通过体力劳动来分享剩余价值的权利未作规定。这种理论回避了为什么劳动者通过劳动利用资本生产产品,资本可以获得多数利润,而劳动者却只能获得少数利润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之所以要坚持建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就是要规定不论是投资者、管理者,还是生产者都只能通过劳动贡献分享财富,这种分配方式更有利于保障劳动力权,促进劳动能力的提高。
劳动经济法理论及法律体系构建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充分肯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多种手段的综合作用。构建劳动经济法理论及法律体系,需要从理论和制度两方面进行创新。
(一)构建劳动经济法理论
从理论上来说,需要构建劳动经济法理论,以此来指导经济法律制度的改革。所谓劳动经济法是指,以劳动能力权为经济法的基础性法权,以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基本制度的经济法律理论。具体来说,我们有必要突破两种传统法学理论的束缚。一是突破传统的国家干预论对经济法的禁锢,加强其他有关就业、创业、生产、分配、管理、持股等劳动能力权保护的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的研究。传统经济法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作用,这种理论的缺陷在于它容易割裂法律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使法律有时难以正确反映经济发展规律。因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从理论上来说这些法律应当反映广大人民的公共利益。实际中国家制定的法律并不必然全部符合公益。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发展的活力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因此,运用公司法、劳动法,甚至从更广泛意义上来说通过教育法、知识产权法和社会保障法等法律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力权及劳动成果分享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二是要突破传统的财产个人所有制理论的限制,建立以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法体系。由于传统私法以财产个人所有制为基础,构建了以所有权、债权和人身权等为基础权利的法律体系,体现了个人利益发展的需要,因此它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进步。然而,人们过于追逐私利会最终导致贫富悬殊、资源枯竭、经济危机的出现。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建立以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法律体系,再一次确认和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益。所谓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度是指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力天然归于本人所有,为本人自身生存和发展所用。我国所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彻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目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实现了马克思提出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设想。这种创举彻底粉碎了以往任何一种依靠资本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制度,实现了人人平等地、完整地拥有个人劳动力的目标。当前,为了进一步保护劳动能力权,以立法形式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对于调整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激励劳动者提高劳动能力,激发创造财富的热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创新经济法律制度
从具体制度上来说,需要创新经济法律制度,进一步保护劳动者劳动权益,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成功转变。一是要在经济法中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虽然目前我国的经济法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但是我国其他法律中的某些规定却早已隐含着对二者的肯定。比如宪法中有关按劳分配的规定,劳动法中关于专业技术培训和同工同酬的规定等等,这些法律规定都是在以不同的形式对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的承认。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全体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可以,并且有必要在经济法中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设立劳动能力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雇佣工人只能通过出卖劳动获得基本生活资料,而资本家却凭借资本占有剩余价值,以此来积累财富,这种生产方式包含对劳动能力个人所有的某种程度的否认。然而,当前资本主义国家却在一定程度上构建了保护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和劳动能力权的法律制度。如美国的人力资本入股制度就是对劳动能力确认和保护的直接案例。美国学者西奥多・ W・舒尔茨认为人们对劳动能力的投入使人的劳动能力形成并得到提高,并成为人力资本。这些投入包括卫生保健、教育培训等等。这种资本同样可以在公司中享有一定比例的股份,与其他资本形式共同分享剩余价值。有数据显示人力资本对美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可是,正式确立劳动能力权的问题在我国却还没有广泛受到重视。我国本身既具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当前又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之下,我们更宜尽早在经济法中确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度,设立劳动能力权。二是要扩大经济诉讼的种类,完善经济诉讼法。目前,为了解决经济诉讼法可诉性差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公益诉讼的解决方法,并且对操作性问题也作了研究,这无疑值得肯定。但是经济法需要保障的权益并不只限于公益,还有以个人劳动力和集体劳动力为主的私益。例如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关于劳动报酬的争议,对劳动者健康保护的忽视,职业和技能培训不足的问题等等,这部分利益纠纷的解决被传统的经济法所忽视。这些涉及劳动能力保护和剩余价值分配的问题都需要有相应的经济诉讼机制加以保护。目前,在这些利益冲突中,尤其要注重对企业内部劳资双方利益纠纷的诉讼解决。这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劳动报酬偏低、劳资矛盾尖锐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从长远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以经济数量增长为统一标尺的发展观念和对劳动能力保护和发展不足的现状,构建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科技发展为引领,以协调发展为目标,以环境优化为依托的和谐经济社会。这种转变成功与否将会决定中国能否在经济发展上实现质的飞跃,成为世界真正的经济强国。为此,我们要在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通过经济法和经济诉讼法对全体社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权益进行更加明确、更加充分的确认和保护,以此促进人们提高劳动能力,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让社会各个层次的劳动者都能共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带来的经济成果,为自己谋得更多的幸福与福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陈乃新.论劳动力权是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兼论研究经济法权利应当突破三大理论障碍[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
3.陈乃新.劳动能力权导论―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的经济法保障[M].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方式 结构
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不同内涵
在很早以前的的经济理论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一样的含义。“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就是通过增加人均产值来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使每一个人都能消费得更多”[1]。当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一般指的是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各项经济指标在数量上的完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种片面地在数量上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经济结构失调、区域失衡、收入分配不均、工业污染及生态恶化等。于是,人们开始审视过去经济的发展态势,重新定义经济发展的内涵,把增长与发展明确的区分开来。认为增长指的是人均产品在量上面的的增加,一般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即人均GNP的增长率来衡量。而发展则包含两层含义,它既包含人均产值的增加,也包含另外一个指标:即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的必要性
(一)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发展
各个地区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找出并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才能缩小与其他区域的差距,实现我国经济在总体上的同步发展。目前,我们西部和东部在经济发展上还有一定的差距。东部沿海地区在经济总量和人均值上都要比西部高。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则相对落后,西部地区在资源、环境上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差异,致使很多西部地区的人们跑到沿海地区去打工挣钱。这导致本来就没有人口优势的西部地区陷入更加不利的处境,反过来使东西部经济的差异更加加剧。因此,统筹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才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才能推动整个国家向前进步。
(二)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2013年1月14日起,连续三天的时间里,中国一些城市的空气都陷入了重度污染中,北京甚至变成了“雾都”,浓雾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威胁公众的身体健康,对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硕果累累。但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伴随而来了很多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和酸雨。使社会、环境、资源等许多方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三)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的现代化步伐虽然有所加快,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毋庸置疑,传统行业、低效能产业依然占主导的地位,高新技术和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则发展比较缓慢。“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布全球,但技术含量较少,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在我国的手机制造业中,国产手机所用的屏幕、芯片几乎全部来自国外进口。中国的电子巨头富士康,也只是雇佣国人廉价的劳动力,组装电子产品,而真正的核心技术,依然被国外掌握着。这反映出我国自己主导的产业技术相对较少,所以才导致国产手机大部分沦为大同小异的“山寨”产品。如何把“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成为产品链上游的供应端,才能使我们创造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才能使我们的企业真正走向现代化。
三、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创新
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到经济发展方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需要统筹规划,按部就班地开展和实施。
(一)对经济结构重新审视和调整
“民以食为天”,农业方面,努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产工具的科技化,优化农产品种子的质量,更新农民的劳作观念。工业方面,更新效率低下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发展高新产业,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使我国从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到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去,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服务业方面,在完善传统服务行业的基础上,拓展新型的现代服务业,使服务业跟上时代的步伐。例如现在网上购物的兴起,为物流企业带来蓬勃发展的同时,也给传统物流企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使服务业更加人性化,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二)把科教兴国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而劳动者的素质和质量,则制约着该国的科技发展水平,进而影响着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现怎样的发展,发展的水平怎么样,最终还是需要依靠劳动者来实现。为此,国家应该继续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首先,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提高大学的录取率,给更多人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其次,加强职业教育的培训力度。目前我国政府在职业教育这方面还不够重视,投资力度也需要加强。再次,加大对农村偏远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的教育重视,使不同地区的人都能享受到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公平,人才才能公平,各地区经济发展才能平衡。
最后,经济发展在数量上的增长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片面追求增长,就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使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2]。”因此,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必须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乎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态势,对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澳]海因茨·阿恩特. 经济发展思想史[M]. 唐宇华, 吴良健,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7: 52.
1.1资本运动是再生产连续进行的决定性条件
生产和再生产过程要连续不断地进行,资本就必须不断地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由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资本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发生停留,如果停留在货币形式上,就无法购买到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就不能转化为生产资本;如果停留在生产资本形式上,就无法实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就不能转化为商品资本;如果停留在商品资本的形式上,就无法继续购买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生产要素,就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所以,无论资本在哪个阶段发生停留或阻碍,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就不能进行,只有保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然后才会有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1.2资本运动是保存资本价值的决定性条件
对于资本来说,保证其价值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不断地运作,资本存在的物质基础就是使用价值,并且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是若商品卖不出去,那么商品的资本无法转换,也就导致商品的资本无法转换为货币资本,资本的运动也会停止,这样也就导致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被破坏,并且资本价值也会部分或全部地丧失。另一方面,如果资本不运动,还会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蒙受价值损失。劳动生产率提高之后,新的同类性质的廉价商品出现了,这时,虽然库存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变化,但它的价值却减少了。同时该状况也就意味着价值是资本所获得,利用自身的运动来保持其独立性。
1.3资本运动是增大自己的决定性条件
资本价值之所以增大,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劳动者的剩余劳动。资本的生命活力就是劳动。从资本价值的增大来看,资本吸收剩余劳动越多,资本的生命力就越强。可见,资本运动的速度越快,资本的生命力就越旺盛。相反,资本运动就会停止,资本的生命力就会结束。
2加快资本运动的作用
2.1加快资本运动,可以减少流通资本的占用量
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必须不间断地进行,这样产业的资本也会有一部分加入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部分处在生产期间,另外一部分则是在生产领域。企业的资本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在生产领域进行停留,同时也要在相关的流通领域停留。并且为了保证生产不会流通中断,那么要将这两部分的资本在生产领域以及流通领域进行全面地分割,分割的比例必须相同。同一资本不同时处于流通领域以及生产领域。企业的生产时间固定,那么资本的周转时间将会随着流通时间而变化。若是企业的流通时间一定,那么资本周转会随着生活时间而变化。可见,通过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流通资本的占用量就会减少,从而企业资本的占用量也会减少。
2.2加快资本运动,可以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
资本运动的快慢,能够影响到资本潜能的发挥,影响到其作用能力的大小。资本的职能是自身价值的增大,但这种职能的完成,却离不开各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如果没有货币资本的职能,就不能购买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如果没有生产资本的职能,就不能生产出具有更大价值的商品;如果没有商品资本的职能,就不能实现包含在商品资本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资本运动时间的长短,能够影响处在各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潜能的发挥,影响资本的作用程度,影响资本的扩张和收缩。资本运动越快,发挥潜能的机会就会越多,它的使用效率就会越高,同一生产规模所需要的资本就会越少。
2.3加快资本运动,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
企业的利润率是企业劳动者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同预付总资本的比率。在企业资本占用量一定时,企业生产的剩余价值增大了,企业的利润率就能提高;反之,企业生产的剩余价值减少了,企业的利润率就会降低。同理,如果企业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不变,而占用的资本量增大了,它的利润率同样会下降;反之,企业的资本占用量减少了,其利润率就会提高。加快资本运动,就能从两个方面促使企业利润率的提高。一是可以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量;二是相对定量的资本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利润就是由于劳动者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将一些价值进行转换,资本的运动速度越快,那么也就意味着生产资料能够更加吸引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4加快资本运动,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在企业的资本中,其中可变资本是用来支付劳动者工资的部分,对于该部分的资本价值主要是由劳动者在生产的过程中将其重新生产出来,以此来成为工资补偿基金。但是在生产之后,该部分创造出的工资补偿资金主要是存在于产品的形式上。只有在该部分商品的价值充分得到实现之后,才可以进行工资的支付。因此,企业资本运动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同一劳动报酬资金发挥作用的程度。企业资本运动速度越快,等量的劳动报酬基金重新支付的次数就越多;反之,则相反。劳动报酬基金在生产出来之后,如果不能及时地实现在货币形式上,企业必然要追加可变资本,保证再生产的继续进行。如果企业没有追加的可变资本,工人就不能顺利地实现再就业。因此,在那些资本运动快的企业,同量的劳动报酬基金吸纳的就业人口就多;反之,吸纳的就业人口就少。
3加快资本运动的途径
3.1实现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对于不同企业来说,产品的生产时间主要决定于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产品的性质等条件。这些条件会随着生产力而不断发展。如果企业能积极地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不断地改善操作方法,改进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期间以及劳动对象受自然力作用的时间就会缩短。同样,对旧设备和旧机器进行技术改造,也能有效地缩短企业的生产时间。当然,伴随着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会引起固定资本支出的增加,但从长远看,却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商品占有率,为企业争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3.2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
目前,在自然条件以及物质条件相近的状况下,其管理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这样企业在进行资本的运动时对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存在很大的不同。经营管理水平高的企业,资本运动速度快,经济效益就高;经营管理水平低的企业,资本运动速度慢,经济效益就低。因此,应当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劳动组织,加强专业化协作,合理使用资本,克服原材料和工时的浪费,从而缩短生产时间,加快资本的运动。同时,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仅不需要追加资本,而且还可以调动企业在人力和物力方面的各种潜力。
3.3合理储备生产资料
马克思指出“:必须有一定量的要用在生产上的生产资料处于或大或小的储备状态,以便逐渐进入生产过程。”产品的生产时间还应包括生产资料的储备时间。生产资料储备量会影响生产时间的长短,从而影响资本运动的速度。生产资料储备如果过多,就会形成积压,延长生产时间,延缓资本运动速度;生产资料储备如果过少,那么将对生产过程的连续没有保证,企业必须要根据一些资料的更新时间以及与市场的距离来决定生产资料的准备情况,交通也是一个影响很大的因素,要能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进行,同时也要适当地缩短生产时间。
3.4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市场经济初级阶段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与发展的理论渊源
马克思、恩格斯对小生产以及以小生产为特征的私有制经济问题有过基本的设想和论述。他们认为,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应“一步一步地夺取”,而不是历史上的一次性行动,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度,更需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可知,个体小生产或私有经济的存在与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即在生产力水平还没达到消灭私有制的条件下,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为什么要利用外资,社会主义国家关于怎样利用外资,列宁根据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具体情况,提出要通过借款、租让制、与外资(外商)合办企业等形式,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者。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思想。其中,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想,对后人的探索乃至今天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从这些思想中可以看到从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实际出发,思考生产关系改革的经济建设的思想轮迹。由于历史的局限,的这些经济建设的思想虽然没有付诸实施,但对今天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党的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对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非公有制经济存在与发展的原因
非公有制经济是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在内的经济类型。它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并且与公有制经济一起,共同形成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不具有剥削性质;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建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自经营的经济。
(一)个体劳动方式的存在是基本原因
诚然,个体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应该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变化是个量的概念,生产关系的变化是个质的概念。能够使生产关系发生质变的生产力,不是生产力发展的一般变化,而是生产力量变到一定程度后,使生产关系所依存的实体形式即劳动方式发生变化,才能使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所以,个体经济存在的必然性,不直接是生产力,但又离不开生产力,直接的决定作用是个体劳动方式。个体劳动方式存在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社会化生产还没有发展到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和方面,也就是说,不但是某些领域或行业基本上还是非社会化的生产,而且在基本上社会化生产领域或行业中,也还有落后的生产力与其并存;另一方面,是社会化的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使个体劳动方式不能存在的程度,个体经营的不少领域已经不完全是以手工工具和手工劳动为基础,而是采用了不同程度的机械化与自动化,并越来越以现代化的技术为基础。由此可见,只要还存在个体劳动方式,尤其是独立型的个体劳动方式,个体经济就不可避免地要存在下去。
(二)劳动方式的部分私有是根本原因
劳动方式的部分私有,是指在现阶段劳动力既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或集体经济组织,也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个人,而是具有部分公有,部分个人所有的性质,在这两种所有中,部分个人所有是主要方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因此,在经济、道德和精神等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劳动力的部分私有正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重要痕迹之一。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费用主要是由个人或家庭支出的。劳动力的归属问题,主要应根据劳动力的生产费用和训练费用由谁支出来决定:如果这个费用是由个人或家庭支付的,劳动力就应归个人所有;如果这个费用是由社会和个人共同支付的,那么劳动力就具有社会和个人双重所有的属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劳动力的自产费用和训练费用兼有国家支付和家庭支付两种形式,而且家庭支付占绝大部分。因此,劳动力的归属关系就不能不带有部分公有和部分私有的双重属性。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私营经济的产生是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我国私营经济的产生与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核心,是承认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而且还呈现为落后性和不均衡性,在客观上,需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同时发展,这就为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现阶段,个体经济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发展是私营经济产生的客观条件。个体经营者还不愿意走合作经济的道路。个体工商户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可以通过个体工商户之间的联合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应该说,这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农村,可以说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四)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外在经济条件的动因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场的自由购买。而能否自由地购买到所需要的劳动力是私营经济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资本只有和雇佣劳动相结合,私营经济的生产过程才能正常进行。党的以后,经过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我国对农村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与改革,逐步给予了农民自由选择职业和进行要素流动的自利。从而推动了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五)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有效补充
在现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的条件下,私营经济的财产组织形式更符合投资者追求个人经济利益和施展个人经营才能的要求,而这正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的内在动因。获取个人经济利益,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基础性动因。只要客观条件还没有达到使其不能存在的时候,这一动因制约个人经济行为的作用就不会消失。特别是在现阶段,劳动还具有很强的谋生手段的性质,这就决定了个人经济利益在个人经济行为目标中仍然处于基本动因的地位。尤其是在农村,人们对消费利益的追求必然转化为对财产利益的追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符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也是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实践证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而,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要放宽市场准入、创造良好环境、加以积极扶持,并且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关键词】 增长理论;区域;发展
一、增长极理论研究综述
(一)关于增长极的理论研究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F.Perroux(1955)提出。Perroux在研究经济非均衡增长时,提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类似于“磁极”的中心,这个中心会吸收周围的资源维持自身增长,而后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Perroux将这种中心抽象为“增长极”。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揭示了区域经济增长发展存在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极化效应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增长极具有创新优势,又存在规模经济,会不断吸收周围的资源来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此时区域差距不断加大;第二个阶段是扩散效应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增长极的优势会不断扩散到区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此时区域差距不断缩小。
Boudeville(1966)将主导产业和地理空间引入增长级理论,提出主导产业所在城市即为增长极,增长极的等级由城市规模决定。Myrdal(1957)利用循环积累因果论解释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他认为,市场一般会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即经济增长速度快的地区会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发展较慢的地区则会不断处于劣势。Hirschman(1958)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经济发达的核心地区对不发达的边缘地区同时存在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Hirschman利用“联系效应”来解释产业间互动关系,并提出,政府可以利用“联系效应”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从而在短期内发挥较大的极化效应。J.Friedmann(1966)的中心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会通过与地区的不平等交换来维持中心区域的经济增长。在中心与之间,存在过渡区域,过渡区域兼有两者特征,又会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演变。
总结关于增长极的理论研究,可以看出,增长极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1)区域内主导产业;(2)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3)地理空间;(4)政府政策。
(二)国内关于增长极理论的实证研究
国内关于增长极理论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其他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有所设计。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地区。京津冀地区发展以北京市为中心,建设当中政府政策起了很大的主导作用,而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发展过程中市场作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何奕(2005)以上海地区为例,收集了上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数据,从历史沿革、产业链、产业结构、地理位置等角度,分析了上海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徐溯,郁俊莉(2013)以深圳特区为例,利用最小二乘法,结合参数检验,分析了深圳的增长极效应。龙茂乾,孟晓晨(2014)从交通成本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京津冀城镇群中北京地区的极化―扩散效应。龙茂乾和孟晓晨结合Friedmann的中心理论,选取就业规模、交通成本、行政因素等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得出结论认为,北京与周边地区的中心―结构正在接近拐点。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我国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展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带动了一大批城市群的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由于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存在部分问题。
(一)尚未建立成熟的区域互动机制
在我国区域发展实践过程中,增长极与周边地区如何互动、地区之间如何互动、增长极与增长极之间如何互动,尚未形成成熟的机制,这就导致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成果不能有效地扩散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如果要大范围地进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往往需要各级政府之间进行协调,而各地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较强,主导产业同质化比较严重,这又给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带来了挑战。以钢铁行业为例,众多钢铁企业所在地区以钢铁产业为主导产业,这在短期内固然可以维持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但长期内却有可能形成囚徒困境,造成生产过剩、债务危机、经济发展转型困难等问题。
(二)发展阶段难以衡量
根据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但是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增长极理论并没有给出明确解释。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增长极确定之后,会面临诸多问题:(1)极化效应要持续多久;(2)U散效应何时出现;(3)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靠自发进行还是靠外部干预(4)政府如何干预才能有效发挥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的功能,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也给政府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决策带来了挑战。
(三)极化效应会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
在现实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通常会有更多好的投资和就业环境,这会吸引周边地区资金、劳动力、技术向中心城市大量转移。中心城市吸收了周边的大量资源,会进一步增强极化效应。周边地区由于缺少发展所必须的要素,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中心地区,这又会导致周边地区的资源进一步流向中心城市。如此循环往复,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会进一步加剧。
(四)扩散效应尚未占据主导作用
根据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占据主导地位的效应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在现实中,很多地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并且极化效应没有减弱的迹象。以我国的城乡发展差距为例,城市向农村地区的扩散效应发挥作用的渠道十分单一。虽然我国在道路设施、政策环境等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城乡差距越来越小,但是总体来看,城市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资源十分有限。农村地区长期处于产业链底端,农民增收大多靠进城务工,而城镇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的数量极其有限。
三、增长极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根据增长极理论,结合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未来关于区域经济增长,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增长极发挥扩散效应,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行为,而企业决策则依赖于收益和成本。增长极之所以会出现极化效应,是因为中心地区收益较高、交易成本较低,而地区由于制度不完善、设施不健全,导致交易成本较高,企业收益较低。
制度方面,要营造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降低企业交易费用,引导企业向周边地区的扩散。基础设施方面,要不断完善区域内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缩小区域内的中心地区和区域之间的硬件设施差距。金融方面,要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鼓励金融行业开发新产品,使企业能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人才方面,地区要制定优惠措施,吸引中心区域的人才流出。
(二)因地制宜地制定产业政策
各个地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社会环境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能快速带动本地区发展的主导产业。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充分进行行业分析,实行差异化的策略,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在确认主导产业之后,充分利用主导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产业集聚,带动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增长。
(三)充分利用过渡地带的作用
中心地区与地区不会出现跳跃式的剧变,而是通过一定的中间过渡地带来传导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过渡地带既有中心地区扩散的资源,也有地区流向中心地区的资源,对区域均衡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过渡地带的作用,发挥过渡地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
(四)及时调整^域发展政策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统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项指标数据,保持对经济数据的敏感性。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确定经济发展中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程度,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如果区域内极化效应非常严重,极少部分地区和行业吸收了区域内较多的资源,就会出现部分行业发展过热的现象。而区域经济增长如果过于依赖于某个中心或单一行业,一旦遇到外部冲击,就会给区域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风险。此时就应该通过稳健的政策,适当调整区域内的产业政策,培养新兴产业,降低区域经济风险,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Perroux F.Anote on the Notion of Growth Pole[J].Applied Economy,1&2:307-320
[2]Boudeville.Problems of Regional Economis[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66
[3]Myrdal,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M].London:Duckworth,1957
[4]Hirschman,A.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5]Friedman,J.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y:A Case Study of Venezuela[M].Massachusetts:MIT Press,1966
[6]何奕.上海经济发展的区域效应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7]徐溯,郁俊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区域增长极效应研究――以深圳特区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09-114
[8]龙茂乾,孟晓晨.基于京津冀城镇通成本的北京极化―扩散效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4):76-81
关键词: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国内理论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01
一、国内理论文献综述
当前我国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收入差距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是否存在“库兹涅茨曲线”所描述的倒U形关系? 导致收入差距变动的因素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哪些因素导致收入差距缩小?其背后的机制是什么? 这些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能否通过政策手段加以改变?经济转型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1.市场化因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从理论框架中看来,生产要素是收入分配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其中李实、赵人伟和张平(1999)分析了中国由于人力资本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而形成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一般工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边燕杰和张展新(2002)认为伴随着市场化,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都在增值,并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张世伟、赵亮、樊立庄(2007)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会抑制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发挥积极的作用。
2.体制变革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从经济转型中的制度变革这一角度来研究国内的收入差距问题成为热点,大多数文章认为我国当前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与制度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不规范制度和行为有很大关系。李实、赵人伟和张平(1999)在研究中发现企业内部分配体制的改变引起职工之间收入差距的上升。李建立(2001)认为,导致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因素包括税收制度不合理、公共产品分配不公和行政性垄断。卢嘉瑞(2002)认为要消除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需要加大反腐力度。莽景石(2006)借鉴日本的经验,认为日本在完成了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变的同时,最终也完成了收入分配由不平等向平等转变,其中转轨起了的决定性作用。
3.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
李实、赵人伟等人(1999)对省内收入差距与实际收入水平关系的几种函数进行了经验估计,结果没有从经验分析上支撑库兹涅茨假说。周文兴(2002)运用非经典时间序列方法,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存在同积关系;在短期关系中,体制变迁与政策对收入不平等影响非常大,但不同时期影响的方向不一致;在长期关系中,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王亚芬(2007)采用Granger方法对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为: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两者相互促进。
4.经济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陈宗胜在最初(1991)的模型中主要讨论的是经济发展因素对收入差别的影响,以后又补充了体制改革对收入差别的影响,并提出了颇具影响的“公有制阶梯形倒U曲线变异”理论。在公有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分配差别较小。当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进入较快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也相应地转为中下收入水平。两部门间的差别扩大,人口转移的速度加快,劳动差别随着社会文化教育水平分布差别扩大和白领阶层的出现而扩大,从而导致收入差别相应扩大。郑玉华(2005)认为中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滞后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作用既有扩大效应,又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总的影响是加大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李楠(2007)从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对收入差距进行了分析。
5.政府政策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
赵人伟、李实(1999)认为中国农村内部的税收再分配政策基本是无效的,而且成为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因素。朱国才(2007)的研究证明我国政府转移性支付政策存在问题,背离了减少收入差距的政策初衷,进一步拉大了整体收入差距。薛敏、陈书伟(2007)认为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化是收入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
6.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的影响
经济发展方面,章宏友(2001)提到收入分配的不公严重地挫伤了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并会产生攀比效应,滥发奖金和实物,危及社会的有效供给。姚先国(2007)指出我国经济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的转变中,收入分配结构应随之发生变动。武小欣(2007)提出一是破坏了我国 GDP 支出结构的比例关系,导致我国最终消费需求在 GDP 支出中的比例持续下降;二是影响国内需求的有效增长,阻碍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对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关系理论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从研究方法上看,国内研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大部分文章都是采用理论分析论证的方法,难免带有一些主观的价值判断,难以让人完全信服。虽然也有一些文章通过数据分析对理论进行验证,但受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所限,严重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客观性。
第二,国内对于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一般遵循“市场——政府”范式,但是市场制度和行政制度之外的结构性因素和文化因素的作用正在加大,因此理论模式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王亚芬.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实证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7(06).
[2]郑玉华.地区市场化水平对居民收人分配差距的影响效应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07).
[3]李楠.中国所有制结构演变对收入的影响.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09).
[4]朱国才.转移支付缩小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03).
[5]薛敏,陈书伟.转型时期收入分配的政策选择探悉.法治与经济,2007(10).
[关键词] 城镇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9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are highly correlated. Sustained and rapid urbanization process will form a strong push for economic growth: population transition provides sufficient labo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scale effect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s economic development;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the urbanization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quality.
Key words: urbanizatio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study
从全球来看,城镇化率越高的国家更富裕,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并且综合各国发展看,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所以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存在着高度相关的关系。城镇化的表象和本质是乡村人口向城市聚集或乡村形成城市。笔者认为研究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好的入手点是研究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山东为例,对城镇化进程概念和经济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再阐述山东城镇化进程概况,最后通过对《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解读,得出山东推动城镇化建设能够达成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结论。
一、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概念阐述
在分析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时,有必要对城镇化进程的表现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做一个简要的解读,以更好的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是指大量的农村人口向乡镇聚集形成城市,其间伴随着产业的优化与升级,即农业(第一产业)向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第四产业)转变。城镇化概念的核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
1.人口转化。城镇化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人口转化。从“量”上讲,即大量的农村人口从农村聚集到城市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从“质”上讲,即转移人口由农业转而成为拥有新的适合城市发展需求的经济观念、价值观、职业技能等。
2.产业调整。正如概念所述,城市化过程是一个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调整的过程。现代化城市拥有更加完整的产业体系,包括工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城镇化进程,正是劳动力由农业解放出来,聚集到城镇,大量的投入第二、三、四产业中去,进而形成完整的产业结构,形成新的城市体系
3.资本聚集。城镇化是一个多元化概念,还表现在随着大量人口聚集到城市,土地、劳动力、金融资本等生产要素也被聚集在一起。
4.科技进步。大城市拥有更广阔的信息资源和更充足的人才储备,因此城镇化相对于原有的乡土社会来说还表现为生产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形成科技创新和信息交流的中心。
5.区域性。城镇化还是一个空间概念,往往在一个地区内进行。其成因有两种,一种是外力推动,如政策等,将一个地区的人力、物力聚集到一起形成城市;另一种是,区域内某一地区拥有更好的资源优势、就业优势等,自发的拉动周边的劳动力向此地聚拢,形成城市。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既是一个量的概念,也是一个质的概念,其包括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经济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读: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物质财富或者物质产出的增加。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通过对经济增长的分析,认为其决定因素可以分为两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劳动、土地和资本)和生产要素生产率(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决定要素生产率)。
2.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另一个表现。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克拉克,在其产业结构理论中表述道:“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3.经济质量改善。经济发展还表现在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区域经济体经济效益的提高、稳定程度的增加、制度的进步等。
二、山东城镇化进程概况
据统计,2005年以来,山东省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09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45%提升到2013年的53.75%,户籍城镇化率达到42.97%。“山东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主体,7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89个小城市、1086个小城镇组成的城镇格局。”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宋军继在接受中国日报网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根据2014年10月9日山东省省政府颁布《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山东将继续扩大其城市化规模。规划提出:“到2020年,山东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努力实现70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1000万城中村居民市民化。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协同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三、山东城镇化对于山东经济发展的推动分析
(一)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按照规划内容,推进改革户籍制度,从2015年起山东每年实现转移农业人口100万,到2020年实现700万农业人口与1000万城中村居民市民化。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姜清海表示:“为促进农民进城就业创业,我们依托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和定点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以及创业培训,以解决农民工城镇化后的基本诉求。2015-2017年,全省每年培训180.7万名农民工。”可见,山东省城镇化能为城市建设,社会生产提供大量的、适合各岗位需求的新增劳动力。
丹尼森在1985年出版的《1929-1982年美国经济增长趋势》一书中,对经济增长的各生产要素进行考察分析得出下表结果。
总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表(1929-1982年)
资料来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554页。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劳动力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1.34%,是其各决定因素占比最大的。由此可见,山东在城市化进程中,将大量的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会由于劳动力增长的因素,推动山东城市的经济增长。
(二)规模效应推动经济增长
按照规划:“到2020年,济南、青岛两市城区人口达到500万左右;淄博、烟台、济宁、临沂4市达到200万以上;枣庄、潍坊等10个设区市达到100万以上;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15个;20-50万人的小城市50个;10-20万人的城镇35个;5-10万人的小城镇50个。”
在上述表中,规模经济占经济增长权重的0.26%,表明增加规模能够产生规模效应,推动经济增长。Henderson将美国城市按人口分为5-50万,和50万以上两个规模,研究人口规模与城市化经济、专门经济之间的关系,发现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职能有着很高的正相关性。而资源配置,吸纳资本与劳动力正是城市职能的一部分。根据表1的数据显示,山东城镇化规划中提出的扩大城市规模的目标,能够带动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增长。
(三)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赵锋,在发言中提到:“加快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等园区的转型升级,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加快由单一产业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型。”山东城镇化市化规划中,提出依托园区建设,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正是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和要求。
(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
规划中提出:“建设城乡统一的人才、资金、技术、土地等要素市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生产要素的统一规划有利于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占总经济增长率的权重为0.23%,说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体系能够对总体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五)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
再次分析山东省城镇化建设规划,可以发现城镇化建设对与经济质量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首先,由上述分析城镇化建设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状况、形成规模经济和知识、技术进步,从而提高要素生产率,即要素产出率,从而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再次,随着城镇化的进行城镇的土地流转制度、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城市的基本功能等能够得到不断的完善,促进制度、文化的不断进步,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最后,城镇化建设是伴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逐渐进行的,多元化的经济体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从而增加经济的稳定性。
四、结语
总观世界各国发展历史,城镇化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经济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通过对城镇化化具体表现出来的特点,以及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借助分析《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规划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城镇化进程所形成的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进步等经济要素变动,得出城镇化过程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的结论。
[参 考 文 献]
[1]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R].鲁发[2014]16号文件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1
[3]杨金凤.关于加速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06(5)
[4]罗建玲.我国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5]徐雪梅,王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4(2)
[6]谢守红.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探析[C].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2007
关键词:平等 公平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增加有效需求
一、包容性增长的涵义
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 素。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 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 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 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 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 重视社会稳定等。
二、包容性增长的实现形式
实现“实现包容性增长”政府要一手抓制度建设,增强政府与政策的透明度; 一手加大基本社会服务的投资, 构建有效的社保体系,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以建立一个规范、透明、公平和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共享式增长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三、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的统一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离不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站在“十二五”的门槛,人们回望“十一五”时深切地感受到,要更好地完成好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任务”,还需要寻求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中国的发展不能再继续付出环境、资源和人力成本被压低的代价,原来的发展方式已经快走到尽头了。国家在考虑,一部分人富起来后,如何让更多的人分享发展的成果,最终达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因此,中国提出要追求可持续的增长,这与改善民生是一致的。
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旨在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而同时,改善民生也会推动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加大民生投入,不仅可以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 还会促进消费, 使发展由投资拉动转变为内需拉动。“通过改善民 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也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增加有效需求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至关重要.我国需要在稳定和开拓外部市场的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在增加政府公共支出的同时,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刺激居民消费这个最终需求.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才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重点民生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就业,教育, 医疗,住房,环保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安全网,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这有利于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增加市场即期消费, 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给我们的重要启迪是,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途径,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1]
四、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近年来民生问题全面升级是国家必须认真应对的挑战。在肯定民生得到持续大幅度改善的同时,不必讳言,近年来人民群众的不满意度在明显上升,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社会治安等各种民生问题的诉求全面升级。例如,尽管教育事业在发展,公共教育投入在持续增长,教育福利性在不断增强,但城乡居民对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教育 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教育事业发展的均衡性以及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的满足程度均存在着不满;尽管30 年来国民财富在持续增加,城乡居民 普遍得到了国家发展的实惠,但对收入分配现状的不满却明显具有普遍性;尽管 30 年来社会保障体系在改革中加快建设,但公众的不安全感并 未消除,后顾之忧甚多,更普遍缺乏稳定的安全预期;尽管农民工的境 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就业歧视在许多领域不再存在,但新生代农民工与 流入地居民的利益冲突却在不断强化,同工同酬同制同权的诉求急剧高 涨;由此可见,民生问题确实在全面升级,这既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客观 表现,更是国家发展进程中必须认真应对的挑战。 如果不能从历史的、辩证的视角看待民生问题的发展变化,国家发展就可能迷失方向;如果不能从发展的视角解决好新时期的民生问题并顺应不断升级的民生要求,国家发展就可能迷失目标。因此,民生问题客观上构成了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永恒主题。
因此,全面改善民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使命。首先民生改善应当与国家发展升级保持同步,其次利益失衡与社会冲突必须通过全面改善民生才能化解,同时人民的呼声与民生诉求需要顺应。从国家的本质而言,权为民所赋,利为民所谋,在当代世界应属天经地义,政府的合法性应当来源于 顺应人民的呼声并不断满足民生诉求。在民生问题全面升级的现实背景 下,理性的发展对策便应当是民生为重,将富民摆到优先位置。只有这 样,国家才能持续、健康发展进步,民生才能持续、不断地得到改善。[2]
五、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改善民生
基于民生问题升级的现状,基于国家发展已经奠定的物质基础, “十 二五” 期间无疑应当追求民生为重、 富民优先, 确保民生全面得到改善:(1)持续改善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 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 3.57 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 率提高 3 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3600 万套,贫困人口显著 减少。(2)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队伍。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 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 就业服务。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规范有序、公正 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3)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深化工资制度改革: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 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制度,积极稳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努力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服务,开展劳务输出对接,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促进城乡劳 动者平等就业,努力实现农民工与城镇就业人员同工同酬,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4)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省级统筹,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切实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及保障水平并缩小差距。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全面推进门诊统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事业和产业,加强公益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护理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0张。拓展养老服务领域,实现养老服务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医疗健康、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援助等方面延伸。增加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5)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加快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促进公共资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3]坚持因地制宜、分 步推进,把有稳定劳动关系并在城镇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 步转为城镇居民。对暂时不具备在城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要改善公共 服务,加强权益保护。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 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建立农民工基本培训补贴制度,推进农民工培 训资金省级统筹。多渠道多形式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4]
参考文献:
[1]闫淑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摘选)[J].河北化工,2011(4):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J].环境经济,2011, (4)
2008年在美国基金业平均收益率为-19%的状况下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收益率为8 % , 2012年11月份后,索罗斯在做空日元中获利10亿美元。作为宝刀未老的金融巨鳄,同时作为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学生,索罗斯一直坦陈在金融领域的获益是他践行其哲学思想的必然结果。索罗斯深化了波普尔的可错论、开放社会等思想,并致力于践行开放社会思想,推动人类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后他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进行开放社会基金会建设,在一些石油、天然气、钻石、木材等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认识到了资源诅咒现象,并提出对资源诅咒的独特理解和破解之道。
一、索罗斯资源诅咒理论的提出:基于开放社会的理想
开放社会的思想首先由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中提出,认为道德与宗教有两个来源:自于单一部族地区的道德与宗教最终导致一个封闭社会,来自多部族地区的道德与宗教将最终导致一个开放社会。20世纪的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基于其证伪主义科学哲学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捍卫了开放社会思想,波普尔指出自己虽然沿用了柏格森的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的概念,但对开放社会的理解与柏格森相异甚远。波普尔进行了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的二分,在其语境中开放社会基本指向当时西方的民主社会,伴随着可错、批判式自由创造和民主,而封闭社会在历史上一律表现为集权社会,伴随着不加批判的自从,生活其中的人们缺乏理性判断能力,波普尔将二战期间的法西斯国家、苏联及二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基本都归入封闭社会之列。索罗斯深受波普尔的影响,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蕴含着无穷的启示力量,使我深受震撼。索罗斯认为自己比波普尔更加重视开放社会理念,并指出波普尔的开放社会概念缺乏政治理论基础,开放社会与民主社会密切相关,但索罗斯同时指出开放社会不属于政治范畴而属于认识论范畴,民主的概念先于开放社会概念,开放社会是易错的社会。建立开放社会成为索罗斯后半生的执着追求,20世纪so年代后索罗斯致力于开放社会基金会的建设并为其开放社会基金会确立了三项基本使命:打开封闭的社会、使开放社会更加稳固、宣扬批判性思维方式。
在波普尔那里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是互为替代的,但索罗斯基于苏联解体的过程认识到封闭社会的崩溃并不能自动带来开放社会,他将开放社会作为中间状态而采取一种区别于柏格森和波普尔的三分法:开放社会(近似均衡)、封闭社会(静态社会)、混乱或革命(动态失衡),并用水的三种状态,即液态、固态和气态与上述三种社会状态进行类比,开放社会如水变化不断,封闭社会如固体难以发生变化,社会的混乱或革命如气态一般无序,开放社会是一种如水的中间状态。对于开放社会的界定,索罗斯在波普尔的基础上指出它是一个理想范式,其思想基础是我们的理解力是不完善的,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不存在的;我们需要一个次优选择:一个不完美的社会,但它有改善的愿望和无限的改善空间。索罗斯认为开放社会不是完美的社会,而是存在有待改进的空间,孕育着希望和创造力,使得我们的现实世界更美好。一个开放的社会不但承认,并且还接受现实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开放社会的特征在于,当中存在一些有助于人们应对不确定性的制度。在他看来开放社会中民主制度是最适合的政治制度,能在确保各种需求得以满足的同时使得公众拥有最大程度的自由,因为自由可释放出无穷的创造力,使人们产生幸福感,商品、人口和人的理念都能自由流动。
基于开放社会的理想,索罗斯20世纪80年代后致力于在全球许多国家进行开放社会基金会建设,在反贫困、支持教育发展、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科学、提高司法决策质量、推动民主决策和良性运作的市场等方面功绩卓著。1999年后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会开始支持安哥拉、刚果等国家破除资源诅咒,倡导建立了公开支付款项联盟和采掘业透明计划,收效良好。在索罗斯看来,资源诅咒与开放社会的基本原则对立,破除资源诅咒,帮助资源丰富国家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就朝向开放社会前进了一步。
应该说索罗斯在过去的十几年对资源诅咒问题的关注是基于他对开放社会理想的执着追求,超越了波普尔对开放社会的理解并在实践层面致力于推动开放社会建设的必然结果。在索罗斯看来,波普尔的零星社会工程是人类追求美好世界的可行途径,而通过开放社会基金会破除资源诅咒就是一种典型的零星社会工程,从资源诅咒现象严重国家的实际问题出发,逐步、温和地提出具体制度和解决问题的尝试性方案,随时纠正偏差,逐个、逐步地解决问题。
二、索罗斯资源诅咒理论的核心:三个不对称性
索罗斯对资源丰裕国家的资源诅咒现象分析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这些国家政府的专制与腐败是根本原因,采掘公司向政府支付以及政府向这些公司征税的过程中缺少透明度与问责制,政府与开采石油和矿藏资源的公司之间存在三个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机构问题不对称、议价能力不对称,其中机构问题不对称是最为严重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后两个不对称则是索罗斯的原创。
信息不对称性首先存在于政府和资源公司之间。开采石油及矿产资源的公司在探矿和采矿权方面占有信息优势,对该国的资源管理发挥着核心作用,与政府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二者在各自追寻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政府的利益极可能受到损害。一则经典格言这样表述:顾客留心货物出门概不退初,对于资源诅咒问题,斯蒂格利茨又加上一条:资源所有者留心。我国从国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矿产资源企业的矿产资源产权链条更长,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性。
索罗斯认为在三个不对称性中,机构不对称是最为根本的,其他两个不对称性只是机构不对称的配角。采矿公司需要从政府那里获取开采特许权,包括矿产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在产权上属于公众,在经济学的委托理论中,政府是公众的人,公众是最终的委托人。矿产资源公司管理层往往愿意采取贿赂或其他违法行为获取政府的支持,也可以弃贫采富、弃难采易等方式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化利润。同时事实上资源充裕的很多国家不够民主,一些政府机构希望利用公权力从资源公司谋求个人利益,最终使得公众利益受损。斯蒂格利茨也表达了与索罗斯相同的观点政客太容易默许企业从公众手中拿走本属于公众的东西。同时很多国家矿产所有权和经营权集于政府一身,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干预资源企业的寻租行为严重影响矿产资源企业的资源收益。在此过程中,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相关的政府机构也获取到本该属于公众的利益,但作为委托人的公众利益受损害,即当人不能真正服务于委托人时,机构不对称问题必然发生。索罗斯认为政府与矿产资源公司双方自愿的给与和接受是资源诅咒的根源,同时这种不对称性在社会中比比皆是,比如此种不对称性导致美国的代议制民主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通过公众选举出的代表为回馈当选时接受的高昂的赞助费,不惜牺牲公众利益而运用权力。在金融领域也存在类似的不对称,将抵押债务变为证券的抵押债券由于分离了人和证券所有者利益,使得人更关注利润的同时使委托人利益受损。
索罗斯认为历史上石油开采公司受益于信息和议价能力不对称,这也是他们致力于掠夺欠发达国家自然资源的根本原因。二战后穆莎德国有化了昂格鲁伊朗石油公司,石油生产国都受到国有化的影响。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大幅度提高原油价格,导致了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重创了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同时使石油生产国政府具有了很强的议价能力,当前石油供应短缺更强化了这一趋势。资源公司国有化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本国政府和资源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资源富有国家的公民对政府在相关的资源活动中所获取的利益却知之甚少,如果公众无法获知相关资金的流动情况,这一不对称性将一直存在,这一不对称性必然加剧资源诅咒。
三、索罗斯对资源诅咒的破解:公开支付款项联盟和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
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会1999年就开始支持破除资源诅咒活动,最初对全球见证组织在安哥拉的调查提供资金支持,使得全球见证组织做了一份《石油觉醒》的调查报告,指出安哥拉政府缺乏透明度,每年本应造福于民的30亿~50亿美元石油收入中的10亿美元去向不明,同时呼吁在安哥拉开展业务的石油公司披露支付给安哥拉政府的款项,短时间内获得了部分石油公司的支持,并引发了整个社会对安哥拉石油收入透明度的关注。2001年开放社会基金会对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等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进行调查,分析这些国家政府在管理相关收入中存在的问题。在此期间开放社会基金联合其他国际组织对发展中国家资源诅咒问题进行讨论,诞生了建立一个要求各资源公司公布其对政府的税款、开采特许费、红利等费用,以及政府解释自然资源开采收入的管理状况的想法。
基于讨论结果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会自2002年发起公开支付款项运动,目的是敦促相关国家的石油公司和采矿公司公布它们向政府支付的款项,以此判断政府的相关收入,进而可使政府向公众说明各项收入的使用情况,即此运动的终极目标是让政府解释该国家(地区)资源收益的使用状况。因为在索罗斯看来,较之于帮助资源贫乏型国家改善自身状况,治愈一个资源富裕型国家的资源诅咒更有前景,因为资源是现成的。虽然此运动有其自身的问题,比如基本原理禁不住推敲,强制各公司公布账目没有法律依据,而且通过这样一项立法的概率几乎为零,同时还有众多的小公司无法进行精确统计。尽管如此,其倡议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到2010年公开支付款项联盟就有了覆盖70多个国家的350个非政府组织。索罗斯发现此路不顺畅后便将视野转向了政府,希望通过政府、企业及非政府组织达成共识而共同为相关资源企业制定透明度标准和建立健全责任制。在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英国的布莱尔政府于2002年底制定了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EITI)目标是健全采矿业公司向政府付款和政府运用资源收益的透明度与问责制,使这些开采收入推动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有效利用自然资源,造福国民。此行动计划将政府、企业和非政府组织聚合在一起,共同为石油、天然气和采掘业依赖国的企业和政府制定透明度标准。这就意味着这些国家的政府每年必须公布从石油、天然气和矿产采掘公司获得的税收、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款项,石油、天然气及矿产采掘公司同时公布对管理部门的费用缴纳情况,同时需要公众与社会团体的监督。该计划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获得越来越多国家政府和企业的支持。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宣布只要获得所在国家的允许,它们将毫无保留地公布公司对该国的支付款项。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政府建立石油基金会的同时采取和支持行动计划的透明度原则。刚果、加纳、吉尔吉斯、尼日利亚、圣多美普林西比、东帝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家相继参与到此运动中,2012年11月,赞比亚宣布将实施符合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EITI)的相关法律,要求在该国运营的矿产企业披露其生产的数字和向政府缴纳的所有支出,该事件被列为2012年国际社会责任十大事件之一。不仅北方国家大量加入,挪威、英国、法国等南方国家也加入其中,截至目前该计划已有39个成员国。
同样基于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2013年4月欧盟出台全球资源企业反腐败法,石油、天然气、矿产和林业资源开采企业需要详细披露自然资源开发中向资源国政府支付的诸如税收、特许权使用费、许可费等各项费用,以使公众了解本国自然资源收益。
应该说采掘业透明度行动计划从理念上对各方均有所助益。采掘业投资作为资本密集型投资,管理透明度的提高有助于资源开采企业和投资商降低政治风险和向社会证明自己对社会经济的贡献。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有益于政府改善投资环境,维护国家政治、经济稳定。同时公众可监督政府财政资源利用状况,提高公众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意识与能力。虽说索罗斯的措施有理想主义的成分,同时在操作中依然有困难之处,但政府与相关的资源企业之间如果能有透明的制度保证,事实上一定能够推动资源丰富国家合理、可持续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贫困,促进充裕的资源成为经济增长源动力。这也是虽然实践中有待继续探索,但南北方国家相继加入行动的根本原因。
四、对索罗斯资源诅咒理论的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
资源诅咒现象引发了经济学家及政治学家的关注,同时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索罗斯虽未关注到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资源诅咒现象,但深入分析了资源诅咒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建立公开支付款项联盟和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初见成效。
索罗斯的资源诅咒理论是基于开放社会提出的,我们也不难发现索罗斯对资源诅咒的理解主要是从政治角度而非经济角度,他提出的破解资源诅咒的途径也是基于一种极为宏观的政治视角,强调通过开放社会建设,通过提高政府和资源企业的管理透明度及问责制和公众的参与来解决问题。也因此有学者认为索罗斯对资源诅咒问题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作为资深的货币问题专家丝毫未提及造成资源诅咒的经济学原因。索罗斯的确未从经济学角度解释资源诅咒,但如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所说,资源诅咒更根本上是由政治因素导致的,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在《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战略)》中也指出资源诅咒主要是政府管理漏洞所导致。在对资源诅咒的解释中,斯蒂格利茨与索罗斯核心观点是一致的。事实上索罗斯并非丢掉了经济学解释,而是更为深刻地找到了根本原因,认为有效的政治制度设计是破除资源诅咒的根本。资源诅咒原本是个经济学词汇,但真正的资源诅咒却是在政治范畴,因为在一个贫穷的国家,控制这些珍贵资源的诱惑力会导致腐败行为,导致政府压迫人民,而且常常会导致内战。如果在有效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各国实际,加上经济层面的良好政策,资源诅咒必然可得到破解。
作为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西部地区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具有极强的要素禀赋优势,但改革开放后一方面未能实现其资源禀赋优势,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使得资源诅咒现象在区域层面凸显,一些资源密集型地区已经滑入资源优势陷阱,经济增长与资源丰裕程度呈现出强烈的反向特征。吴文一对我国民族地区多年的GDP、能源生产和消耗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后计算了资源诅咒系数,认为资源诅咒在民族地区存在且表现严重。刘学谦等指出了我国资源诅咒现象是存在的,并基于我国40个地级资源型城市 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
资源诅咒不仅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扩大东西部发展差距,更会引发诸如收入分配不公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阻碍和谐社会建设。索罗斯的资源诅咒理论也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在摆脱资源诅咒的过程中,政府制定有效的制度至关重要。自然资源作为基本的生产要素,理论上不必然导致资源诅咒,政府可通过制度设计避免资源诅咒的形成。政府的制度设计是最为关键的,如果制度有缺陷、政府缺乏责任感,那么对自然资源的争夺最终必然是一个零和游戏。事实上部分国家并未出现资源诅咒,如美国、加拿大有丰富的渔业、森林、矿产资源,瑞典和芬兰也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而挪威石油和天然气储量都极丰富,马来西亚丰富的森林、石油和天然气,博茨瓦纳储量丰富的钻石,上述国家都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将资源禀赋转化为资源优势,将丰富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驱动力。政府必须强化自然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并逐渐完善透明、易行和易于监督的自然资源开采权分配制度。在此基础上支持石油、天然气和矿产采掘业透明行动计划,如能有相关的立法,则更容易形成全球性透明标准,改善资源企业的商业和投资环境,提高我国资源企业的世界声誉。2013年全球见证组织联合商道纵横咨询公司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资源采掘企业进行调查后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欧盟2010年通过、2013年生效的《欧盟木材法规》规定在欧盟市场出售非法采伐的木材或非法木材的制成品,均属违法行为。欧盟是我国目前第二大木材及木制品出口市场,欧盟的这一法规也对我国的相关企业有重要影响。
第二,挪威的经验也值得借鉴,政府通过立法建立石油基金并全部投资海外,来自石油收入的挪威石油基金把石油资源持续转换为金融财富,目前资产规模将近8 000亿美元,成为政府为公众准备的养老基金。挪威的做法既解决了资源收入透明度的问题,又很好解决了养老基金问题,对我国缺口极大的养老金问题不失为一种可借鉴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