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

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

时间:2023-06-05 10:15: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

第1篇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分析 优化途径 陕西紫阳县农机服务站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8-0021-01

一、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研究的意义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指的是在既定区域的宏观环境的约束之下,由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在农业技术推广动机的指引下用的相关的推广措施,推广方法和推广方式的综合。有效的,科学合理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保证农业技术推广高效率的光剑所在。在我国经济条件下,要建立一个把技术顺利输送到农业生产,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能有效实现运作以及把技术应用与实际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就必须要构建一个适宜的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二、陕西紫阳县农机服务站能够借鉴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1.农业技术经营推广模式

农业技术经济推广模式指得是把农业专家的技术看成一种商品,把所要推广的农业技术的主体作为农业技术供需双方的中介和桥梁,通过一种经济市场化的农业技术买卖实现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这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推广工作主要交付给技术中介机构,这种中介机构的盈利模式是在市场竞争当中,通过服务三农,确定影响和自身地位,并且通过有偿服务获得经济利益,以获得自身的发展竞争优势。

这种农业技术经营推广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1、它的运作是市场化的,技术的价值决定因素最主要是由其市场占有率以及盈利状况决定的,所有技术研究成果,无论是专家的咨询价格、技术咨询的收费标准还是专家的研究成果,其价格都由市场来决定。2、农业技术经营推广模式和其他市场推广模式一样,有客户就是上帝等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一般公司会以待遇来竞争优秀的专家和技术专利权,以质优价廉的服务主动向农户推销经营。3、农业技术经营推广模式也有配套化,多样化技术推广的特点。公司经营为了盈利着想,也会想方设法创新营销模式,以达到最大盈利的效果。

农业技术经济推广模式虽然推广主体有多元化的特点,但是这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推广主体的新生力量尚且比较弱。再者农业技术经济推广模式受到传统体质的限制,其运作模式和外部宏观环境也没有一个有力的支持氛围,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效率难以提高。

2.农业技术产业化推广模式

农业技术推广开发单位可以通过有偿转让或者是技术入股的方法把产业化的生产技术转让给可按单位或者是产业的龙头企业创办以农业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然后再以龙头带动基地,以基地带动农户的模式把农业技术科研成果以及农业科技生产技术推广到广大农村中去,这就是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中的农业技术产业化推广模式。

农业技术产业化推广模式特点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农业技术专业可以以技术入股参与到公司的利益共同体当中。第二就是公司可以用签订合同的方式有偿为农户提供种植养殖技术保障和销售保障,有效降低农户的农业经营风险,调动农户积极性。第三是实现了农户、专家和公司之间的共赢,实现了农民致富、科技推广以及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农业技术推广的农业展会推广模式

农业展会推广模式是以政府作为主体,通过政府给予的相应的经济和法律支持,利用政府的权力和威信,把区域内优秀的农业技术成果进行整合和集中展示,形成完整的综合技术资源,从而吸引技术使用者进行交流咨询、学习参观、合作购买、最终达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传播的目的。这种展会推广模式的主要形式是一些农业技术博览会、养殖技术博览会等。

农业展会推广模式的特点是集中优秀农业科技成果形成资源优势,制造出一个农业技术综合要素大市场,集中进行农产品技术、产权、项目和产品的全方位交易,有力地推动了农业技术研究实验成果的产业化发展。

4.农业技术专家大院推广模式

这种模式的推广主体主要是农业大学,农业大学以供给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服务的方式,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以赢得社会各界以及政府的支持和认同,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专家大院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特点是让农户直接和大学杰出,充分发挥大学的信息服务、科技培训、技术师范以及科技创新优势,让农业技术的最新成果能够直接运用到农业生产中,让农户和农民能最快地掌握到前沿的农业科技,很好地缩短了农业成果的转化流程,与此同时,农业技术在正式投入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也能及时反映给农业科研技术人员,很好地促进了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

三、陕西紫阳县农机服务站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优化途径分析

在我国农业经济新形势的发展趋势下,农业技术的推广模式要向多元性发展,要鼓励农户、企业以及农民都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当中,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形成多种社会生力军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当中来。从宏观环境的建设上说,政府要鼓励农业经营体制和农业技术科研体质的创新,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以规范和完善农业技术市场。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优化应该和推广主体的利益目标以及各类农业技术的特点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构建良性循环利益驱动机制的方式,让参与技术推广的各方有共同目标,积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入到农业技术推广的事业当中。作为政府,可以利用经费支持,项目立项以及审批的方式鼓励农业科研机构积极开发农业生产技术,再经由各级农业推广部门以及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到广大农村和农户中去。

参考文献

[1]丁振京,杨亚梅.我国现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及存在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0(5):31-34.

第2篇

作者:孙祎凡 贾保文

行政垂直管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第二个重要特征是: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管理主要采取以政府为主体和行政手段为主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方式。一方面,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作为一种典型科层组织的性质,要求对各种经济活动的管理方式与其相适应,并从而使政府对农业技术创新管理采取垂直型管理方式成为其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经济改革与体制转型的不均衡,我国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体制的转变也严重滞后于其它经济领域。进入21世纪之后,当其它领域的经济主体性质及其活动方式已经基本实现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我国的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机构及其活动仍然具有典型的国家政府行政机构属性和计划经济运行的特征。在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作为技术创新基本环节的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至今或者仍然是政府机构,或者是依附于政府机构的社会事业单位。农业技术创新机构的这种政府行政组织或准政府行政组织属性,实际上构成了政府直接管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制度和组织基础,使采取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管理方式,成为政府对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最为方便的选择。以农户组织为基础在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分散的农户经济组织构成了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性组织形式。在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的广大分散经营的农户和少数的农业企业,在农业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终端位置。他们既是我国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者和实际使用者,也是整个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最基础的经济组织形式。而从农业技术创新的实践看,这种建立在家庭联产责任制基础上的农户生产组织,受其生产规模和自身组织特点的制约,实际上既不能形成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需求,也不能成为农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组织者。

现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应该承认,我国现行的缘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不仅与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体制和现阶段农业生产方式有着必然联系,而且也确实曾经对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起到过重要的制度支撑作用。但是,同样应该承认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转变,其已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现代化对农业技术发展的要求。归纳起来,其在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与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方式不适应农业技术创新体系,既是对农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性安排,也是在组织关系构架上对农业技术创新规律的反应。审视我国现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与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的方式不适应。技术创新方式或模式,是指技术创新的具体实现形式。随着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方式的演变,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已经演变成为一种以生物技术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技术研发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技术经济综合性活动。因此,现代农业的技术创新,不仅以对现代生物及相关知识的积累和综合运用为条件,借助于更多人才、信息、资金、实验条件和社会组织的支持,而且也必须以现代农业企业组织运行为基础,通过农业企业的行为实现各种资源要素的配置和市场化运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现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最重要问题是其不能反应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方式的特点和要求,从而难于形成有效的农业技术创新运动过程。2.技术供需难于实现有效衔接有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应该能够为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需求动力与技术供给,而且必须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使二者能够有效衔接起来,形成围绕市场运动而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实践链条。由此来考察我国现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其弊端之一在于难以使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与供给实现有效衔接。一方面,政府目标函数与农业发展技术要求不完全一致,使政府的农业技术创新决策不可能真实反映农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典型的层级型管理组织的特点,不仅必然导致农业技术创新供给与需求信息反馈渠道不畅、效率低下,而且可能造成信息在反馈和流通过程中的严重失真,使政府决策难于建立在真实信息的基础上。寻求有效的农业组织形式,疏通农业技术创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重构的客观要求。3.技术创新激励不足、效率低下在政府主导型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作为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动者和组织者,虽然确实具有集中有限资源办大事以及利用公共权力以较低的价格向农户提供公益性强的农业技术产品等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市场激励与调节,这种技术创新模式所存在的缺点也同样明显,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农业技术创新激励不足。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不仅低于国外农业大国,而且也低于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农业科研投入密集度只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20世纪80年代平均水平的60%左右,并且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农业技术创新效率较低。造成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效率不高的原因,一是现行农业推广体系不合理而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低下;二是在现行技术创新体系架构下,政府主导和主要利用行政手段管理的技术研发过程导致整个技术创新运行系统效率低下。

重构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笔者认为,从我国农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要求看,所谓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重构,就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现行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进行系统性改造,逐步构建起一个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方式相适应的,能够有效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效率,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足够技术创新支持的市场主导型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其要义主要包括:1.推进农业组织形式变革在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基础上形成的农户经济,既是我国现行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制约我国有效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的基础性制约因素。一方面,在我国农地资源匮乏和土地经营权难于有效流转的约束条件下,不仅必然导致对有限农地的分散占有和农户生产、经营规模的过分狭小,而且受生产规模过小的限制,大多数农户既不可能完全依靠农业生产满足自身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不可能成为能够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有效积累和发展的、独立的、能动性的市场主体。农户作为自主、能动性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不完全性,不仅造成其经济活动与市场运动的联系不紧密,而且也必然导致其对农业新技术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受现行我国农业经济体制的影响,农户生产的规模狭小,经济基础薄弱,使单个农户不仅不可能直接面对市场和具有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而且由于其在客观上也不具备进行自主技术创新的成本支付条件。加快农业组织的变革进程,以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农业企业组织形式替代现有的农户组织,并使其成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行为主体,是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重构的基础性工程。2.重组农业技术创新运行系统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不仅是体系结构的改变,而且也是整个农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模式的重组。因此,对农业技术创新运行系统进行重组,在客观上构成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重构的重要内容。根据世界发达国家农业技术创新的实践经验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国情条件,笔者认为在新的体系架构下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运行系统重组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现行农业技术创新运行系统的调整和完善,逐步建立起包括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创新宏观指导系统;以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推广机构为主体的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系统;以政府财政支持、资助,农业和科技企业进行具体组织,多方协调配合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系统;政府、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共同参与,以提高农民素质和加强农业技术交流为目标的农业技术教育和服务系统等;最终形成政府指导下,以农业企业为主要运行主体、结构健全、功能有效的新型农业技术创新运行系统。3.形成以市场联系为主的技术创新组织方式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重构的核心心内容是改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技术创新组织和管理方式,形成国家计划指导下的农业技术创新市场运行模式。在我国由于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性,关键是要依据农业新技术所具有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不同属性,分步构架以政府为技术创新基本管理主体和主要由政府财政进行技术创新成本支付的农业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运行模式;由政府和科研机构、农业企业进行分工、合作,联合创新,共同配置资源和利益分担的准公共产品农业技术创新运行模式;完全以农业企业为主体和通完全过市场运行来进行的私人产品农业技术创新运行模式。从而,在形成新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参与主体的职能进行创新定位和配置,逐步形成三维一体、优势互补的我国新型农业技术创新运行模式。

第3篇

与此同时,辽宁省也迅速开展了不断创新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工作,在实施农村科技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工程中,注意引入市场机制,建立以政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服务主体并存,推广转化、评估、咨询、技术交易、培训、信息、标准研究与应用等服务内容并存,农村、农业、农民和企业等服务对象并存,适应发展现代农业和走农村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以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休系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基础,这支队伍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当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辽宁省旅顺口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已形成了区、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以旅顺口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建立了旅顺农业科技网站,为农业结构调整、生产技术、市场销售与开发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农业飞20”服务站,为全区农民提供快速、准确的技术服务;建立农产品安全监测和检测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有机食品生产;建立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建立跨世纪农民科技培训中心,提高全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科技服务网络的建立,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服务组织

支持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创办和领办以专家为主体的各类科技服务组织泛开展技术指导、技术示范、技术推广、人才培训、技术户达1500户建成苗木繁育基地生物有机肥厂和气调库,常年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定期授课,全年培训会员5万人次,为订单农户免费提供讲课人员课时费用和技术资料费用在3万元以上,免费提供生物有机肥和果袋!00多万元,实行“十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种、统一管理标准、统一药肥、统一技术操作、统一质量、统一收购、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储藏、统一销售,实现了一条龙的服务,带动!万户农户,使农民增收上千万元,带动了果业和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推进龙头企业科技服务中心建设

通过国家、省、市三级重点龙头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的咨询等服务。大连福龙果品有限公司建成2万亩标准生产示范园,公司实行订单生产,成立专业技术协会,订单农建设,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农民的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新型工业化进程,带动全市农副产品深加工,形成多条集科研、种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带动一方农民致富。

大连瑞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利用盐碱地栽桑养蚕,采取“公司+农户+科技”的形式实施订单农业,带动农民致富。公司为了更好地发展新兴的高效种养殖产业,成立了盐碱地科技开发产业中心,现有工程技术人员近50人,设有科研、开发、培训、营销等部门,使栽桑养蚕有了技术保证。公司引进了“丰弛抗碱!号”新品种,新建年产3000万株抗盐碱育苗基地、年烘干能力300万公斤的蚕茧烘干厂、桑树木片药材加工厂,解决近2000人就业,带动1.3万户农民脱贫致富,提高养蚕农户收入1600万元,人均收入提高800元。

大连璋子岛渔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建设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与省、市多技术大专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加大科研力度,不断提高水产品的育苗、养殖和底播技术,引进新品种进行研究,公司曾多次荣获各级星火和科技进步奖。公司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指导农户科学

生产,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苗种和新的养殖技术,农户年均收入达20000元以上,公司创造的税收占全县的40%。

规范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

加强对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的支持和规范,使其更加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农村经济市场化和专业化的需要,提高农业和农村产业服务水平,在确立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法律地位、规范其服务功能等的基础上,严格按照党和国家政策的要求予以引导发展。

大连领富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技术协会的形式,运用科技组织和科技手段,有效地将畜牧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产业链。通过科技培训、科技服务、良种推广,建立无公害饲料生产基地、科技生产资料超市、化验检测中心和科技经济信息服务中心。建立30个科技超市,以窗口式与农民对接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畜牧业生产战线长、群体大、范围广、生产水平落后及经济效益低的现实问题。为大连地区的养殖大户提供了优质的一条龙服务,每年可降低成本!50万元,生产“绿色”商品猪30万头,为农民增收1200万元。

建设农业科技孵化器

为提高农村区域科技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水产、水果、蔬菜、畜牧、花卉等主要农产品集聚产业的整体发展,我们筹建了大连市农业科技孵化中心,支持开展成果转化、标准研究与应用、技术评估和咨询、农民培训等服务,为形成市场化、社会化的农村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体系提供示范。

目前,已建成1万平方米的“连体智能温室”和占地百亩的“新品种风险科技园”,引入了7大系列60个品种,进行风险种植示范,6000平方米的孵化中心主楼即将建成投入使用。通过建立“高标准、高产出、高智力、高收益”和“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新”的基地,做到农、科、教一趟车,产、供、销一条龙,逐步由品种链向产业链延伸,向效益链转轨。把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基地、农民群众学习观摩的样板基地、农业院所学生和乡村技术员培训实习基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举的精准农业发展基地。集研发、转化、培训、展示、交易为一体,形成新品种的“聚宝盆”,新技术的“超市”。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为农民增效、增收探索出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

第4篇

关键词:循环农业;技术水平;综合评价;湖南省

evaluation and analyses of the technology level of recyclable

agriculture in hunan province

deng xu-xia, liu chun-yang

(college of econom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is an essential prerequisi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cyclable agri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3r” principle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measurement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hunan’s recyclable agriculture were establish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hunan’s recylabl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was at the end of the preliminary stage, and would step into the prime development time. the hindrances to the development were mainly belonging to low level of 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research should be further enhanced. reduction technology, recycling technology, technology for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systematic technology should be popularized in future. moreover, social development as a huge backup and driving force for recyl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emphasized.

key words: recylable agriculture; technological leve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hunan province

循环农业实质上是循环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实践应用。而循环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循环农业的发展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因而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循环农业技术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无疑是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循环农业技术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和方法进行认真地研究,有利于对国家或地区的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和有效地评判,从而对促进循环农业技术的进步,加速循环农业的发展进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循环农业技术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架

循环农业是追求低投入、低能耗、高效能、高产出的经济。它是一个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因此,循环农业的技术目标是“一高两低”,即资源利用高效率、物能投低消耗、污染物输出低排放[1]。因此,循环农业技术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动态性与稳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完备性与简明性、评价指标与系统目标一致性等原则。依据循环农业发展“3r”原则,即减量化原则(reduce)、再利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结合湖南省的实际情况,从循环农业技术体系目标出发来设计循环农业技术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循环农业技术水平评价涉及到经济、技术和社会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经济方面包括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技术方面包括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社会方面包括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三者自成体系,又相互作用。以此为基础,设计了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水平评价指标。其中,具体指标的选取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指标选取要能充分体现上一级指标的含义和要求;二是要考虑指标数据必须具备可获得性。

2 循环农业技术水平评价指标的界定

发展循环农业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能降低资源和环境成本,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发展循环农业需要技术支撑,而循环农业的发展程度直接反映出循环农业技术支撑能力的强弱。因此,从经济、技术、社会

3个方面设置了相应的指标(表1)。

2.1 经济指标

2.1.1 经济水平指标 ①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指农村居民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是衡量农民从事各项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标志,也是直接影响农业持续生产投入的重要因素,反映的是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②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即农业总产值与gdp之比。③粮食单产,即粮食总产量与耕地面积之比,指在粮食作物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上,平均每公顷耕地全年生产的粮食数量。④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率=(市人口+镇人口)/全部人口。 2.1.2 经济结构指标 ①农业科技贡献率,是反映农业科技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水平,也是能反映农业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农业科技贡献率=应用农业科技的产值/农业总产值。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就是指农村非农产业的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该指标反映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水平,也是循环农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非农产业的产值等于国内总产值减去农、林、牧、渔总产值。

2.2 技术指标

2.2.1 减量化技术指标 ①农业用水强度,指农业生产用水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值。②农业土地产出率,即农业产值与耕地面积之比。③农村用电量强度,即农村用电量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④农用柴油使用强度,即农用柴油使用量与农林牧渔总产值之比。⑤农膜使用强度,即农用地膜覆盖栽培面积与总播种面积之比。⑥化肥施用强度,就是指农用化肥施用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之比。⑦农药施用水平,即农药使用量与农作物播种面积之比。⑧单位耕种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即农业机械总动力数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之比。

2.2.2 再利用技术指标 ①农副产品加工率,即已加工的农副产品总值/农副产品总产值。②耕地复种指数,是指一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用百分数来表示,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

2.2.3 资源化技术指标 ①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即畜禽粪便利用量与畜禽粪便总生产量之比。②农用薄膜回收率,指回收的农用薄膜占农用薄膜总量的比例。③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即秸秆利用量与秸秆总生产量之比。④沼气覆盖率,即沼气使用户数/总户数。

2.2.4 系统化技术指标 ①信息化综合指数,体现农民对信息化产品的消费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由信息化、电话和计算机普及率3个指标加权而成。②农业规模化经营比重,指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③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这是一个定性的指标,其资料通过现行统计渠道无法取得,需要采取专家打分的方式取得。

2.3 社会指标

2.3.1 社会发展指标 ①农业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反映农业劳动力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农业劳动力接受“两型农业”生产技术的能力,以及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该指标值越大越有利于“两型农业”的推进。②农村饮用安全水人数比重,是指农村饮用安全水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③森林覆盖率,即森林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森林覆盖率是反映森林资源与生态平衡状况的关键指标。对于森林在保持水土、净化大气、调节气候、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3.2 社会稳定指标 ①农业就业比例,反映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比重。该指标表现了农民就业与收入来源渠道的多样化状况,也间接反映农业发展的经营规模。这是一个负向指标,农业劳动力就业越多,对农业资源的压力越大[2]。②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表示食物支出占个人收入的比例,用以衡量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3.3 社会公平指标 ①农村社会公平度,即农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②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越大,说明政府对循环农业技术的投入越大、越重视。

3 权数的确定

本研究从易操作性角度考虑,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的是同级指标比较法,就是将同级指标进行比较,根据每个指标对于上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大小来进行权数分配。循环农业技术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100%,其中,经济指标占20%,社会指标占30%,技术指标占50%。对二级指标、三级指

也是根据同样的原则进行权数分配(表1)。

4 期望值的确定

建立指标体系的关键与难点在于期望值的确定。期望值直接反映循环农业技术水平所要达到的目标,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合适,目标太高会导致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目标太低又无法达到激励的效果。在期望值的确定过程中,本研究主要参考了两型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等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的期望值和中国农业发达地区以及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相关指标的当前水平,结合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确定其期望值(表2),从而构出起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 计算模型

5.1 测算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综合评价指标法进行测算。

5.1.1 指标实现度的计算 在实现度(s)的计算时,分正向指标和反向指标两种情况[3]。

正向指标实现度:pij=xij/xij′

反向指标实现度:pij=1-xij′/xij

其中,xij为现值,xij′为目标值。此外,实现度超过100%时,都按100%计算。为了防止某项指标完成出色,遮蔽其他指标完成的不足,从而更加强调整体水平。

5.1.2 综合指数(总实现度)的计算 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指数(z)为各指标得分之和,各单项指标得分(fi,j,m) 等于各项指标实现度(si,j,m)与指标绝对权重(ni,j,m)之积。即,

z=σfi,j,m,fi,j,m=si,j,m×ni,j,m×100%

5.2 制约度的计算

循环农业技术发展评价是对循环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现状之考察,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找出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障碍因素,有的放矢地对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进程中的行为与政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有效地提升循环农业效率与效益。

本研究采用因子贡献度、指标偏离度和制约度3个指标来诊断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制约度分别表示单项指标与分类指标对循环农业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值,该指标是循环农业技术发展障碍诊断的目标和结果。计算公式为: 三级指标制约度:nj=vj×tj/σ(vj×tj)×100%

二级指标制约度:mj=vj×qj/σ(vj×qj)×100%

一级指标制约度:bi=σmij

其中,qj为因子贡献度(即二级指标的绝对权重),tj也为因子贡献度(即三级指标的绝对权重),均代表单项因素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即单因素对总目标的权重;vj为指标偏离度,指标偏离度表示单项指标与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定义为单项指标实现度与100%之差,计算公式:

tj=xj×rj×wj

qj=rj×wj

vj=1-pij

其中,rj为第i项一级指标的权重,wj为二级指标中第i项分类指标所属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相对权重;xj为三级指标中第i项分类指标所属的第j个单项指标的相对权重;pij为单项指标的实现度。

5.3 阶段划分

将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阶段划分为起步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与实现阶段。循环农业技术的起步阶段40≤z<60;循环农业技术的初级阶段60≤z<80;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阶段80≤z<100;循环农业技术实现阶段z=100。

6 结果与分析

6.1 测算结果

用以上循环农业技术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来量化评价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进程,2011年的测算结果为57分。测算结果表明,2011年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末期,很快就能进入循环农业技术的初级阶段。

6.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意在测度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综合水平,做出评价并找出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短板与障碍因素,因此,将着重三级指标实现的比较分析。对三级指标实现度、偏离度等进行测算、比较,结果如图1所示。

参考上述阶段划分标准以及数据的三级指标实现的总体分布情况,本研究以指标实现度小于25%作为低于整体发展进度,以大于80%作为高于整体发展进度,因此,三级指标中实现度超过整体进程的有5个,从高到低分别是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粮食单产、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城镇化率;实现度低于整体进程的指标也有5个,从低到高分别是化肥施用强度、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用电量强度、农膜施用强度与农副产品加工率。

6.3 诊断

对一级指标的制约度进行了比较(图2),可以看出,制约度由高到低依

次是技术指标、社会指标和经济指标。说明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在技术支持这一块还有待加强,但在经济、财政支持上表现良好。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湖南省对于循环农业技术进步的重视程度与投入力度较大。

比较二级指标的制约度(图3)可以看出,制约度最大的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表明目前湖南减量化技术与再利用技术水平还不高,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循环农业技术的进步;另外社会稳定与社会公平对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制约度最小的是每公顷农业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这与近些年来湖南省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以及对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

比较三级指标的制约度(图4)可以看出,制约度最大的是农副产品加工率、农村社会公平度、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农业就业比例,表明目前湖南在农副产品加工利用这方面还比较弱,农产品再利用技术水平还不高。另外在社会公平、农民生活水平与农业就业状况等方面都不够理想,制约了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制约度最小的是粮食单产、农药使用水平、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农用薄膜回收率和森林覆盖率,这与湖南省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技术是分不开的。

7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围绕经济、技术与社会3个层次目标,建立了循环农业技术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得出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指标制约度的计算,当前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是技术水平低,其次是社会发展水平较低。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针对湖南省循环农业技术的主要制约因素,今后应进一步加大力度研发与推广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并且要加强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强社会大环境对循环农业技术进步的支撑与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潘晓峰,张永峰,那 伟,等.松辽平原农牧结合循环农业技术发展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10,35(6):54-57.

第5篇

心理学家Ajzen于1991年提出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经典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其主要研究个人主观心理因素与行为之间关系的理论。计划行为理论指出,如果个人对某项行为表现出的态度越积极,或所感受到外部规范的压力越大,对该行为所感觉到的控制越多,那么个人采取该行为的倾向就越强。作为农户,其在技术采用过程中的心理反应是指农户对实施某项行为达成概率的主观判断,反映了农户实施该行为的意愿强度。计划行为理论得到了较广泛的实证研究支持,为解释农户技术采用行为过程中的心理特征,为研究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意愿和影响因素与该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框架模型。计划行为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学者Feshbein和Ajzen于1975年共同提出的理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演化过来的。作为农户农业技术采用而言,理理论可用于分析农户的态度是如何影响到行为的,关注的是基于信息认知的心理形成过程。同时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可以通过农户的心理过程、行为倾向以及心理效应等进行合理推断,其中农户的行为倾向主要由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觉到的行为控制和行为目标共同决定(图示)。

2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心理学分析

2.1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心理过程

考察农户采用特定农业技术的心理影响作用,需要充分认识到农户这种心理活动的整个过程,从而对不同的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与影响。一般来说,农户的心理过程要经过以下3个阶段。

2.1.1农户的认知过程即在市场出现新的农业技术时,农户首先需要认知这种农业技术的特性及可能存在的优势,要大量获取该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这个过程是农户作出相应选择行为的前提,也是其他心理过程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政府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全面准确宣传新农业技术的优点及未来的收益性情况,及时解释农户对该农业技术存在的不解之处,消除农户对该农业技术的认识误区。

2.1.2农户的情感过程情感是人们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反复刺激而形成的内心体验,其包含道德感、理智感及美感3个方面的内容。作为农户是否要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取决因素之一在于其对该农业技术的内心体验程度,如果农户自身对该技术有着特定的偏好,则容易形成倾向采纳的意向。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需要及时接近与农户的情感联系,加强平时的沟通,强调该农业技术与农户生产的一致性及互补性。

2.1.3农户的意志过程该过程是农户在经历了前面的认知过程及情感过程之后作出的最终取舍决定。农户的采用决定受到所需的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需要政府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政策支持与技术支持来解除农户采用该农业技术的后顾之忧。

2.2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倾向

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倾向是指农户在社会农业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等制约与影响下,通过自己的农业生产活动表现出的稳定心理现象,这种行为倾向包含农户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农户的个性倾向性。农户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农户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等方面因素,而农户的个性倾向性主要是指农户的个人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仰等决定农户生产行为的诸多因素。结合农户农业生产的特性及现实状况,将影响农户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倾向分为以下4个类别。

2.2.1行为态度农户的行为态度是指农户对某种技术、某种技术采用行为或选择新的农业技术时所持有的一种持续性稳定的倾向。农户这种行为态度受到自身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影响,主要由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内在感受、对农业技术的情感体验和对采用该农业技术意向3个要素构成。同时,态度的3个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协调一致性的功能,当农户在选择是否采用某种农业技术时,只要态度中的某一个组成要素被激活或调动起来,就会刺激到态度中的另外2个因素。且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态度具有4个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会影响到农户的农业技术选择与评判,4个功能主要为:1)引导。即当农户在考虑自身是否要采用某种农业技术,该功能会促使农户去寻求自己的这种采用决策会获得其他农户或家人的支持与赞同,甚至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奖励,而避免出现由于自己的这种技术选择而遭到他人的反对或批评。2)主动获取相关农业技术知识的功能。一旦农户倾向于采纳某种农业技术时,该功能会调动农户主动向政府部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他农户或农业技术专家学者探求该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经营技术及管理知识,力求充分了解该技术内容,利于自己采纳该技术从事实际农业生产活动。3)自我保护。当农户真正采用某种农业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经营中后,若因为自己的农业技术操作层面、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及劳动力投入等原因造成农产品产量不足或无产量的情况,这时候农户的行为态度就容易出现自我保护功能。此时农户可能表现出抱怨农业技术的不适应性、政府部门的投入过少、农业技术服务不到位、气候条件不合适、土壤条件不支持农业技术等行为,其负性态度目的更多在于掩盖自我的过失及不足之处。4)自我表现功能。农户采用某种技术,有时候并不单纯是为了经济利益的考虑,之所以要支持与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可能是为了体现出农户的敢于尝试、敢于争先、敢于表率、敢于冒险的精神,并希望这种精神能够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其他农户或组织的认可,从而获得某种心里上的满足。

2.2.2行为目标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行为目标是指农户采用某种农业技术之前所预期达到的行为结果情况,若预期的结果不理想,则农户可能会放弃特定的技术选择行为,相反,则会相对积极采纳该农业技术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该目标的达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农户个人判断的准确性程度、预期结果的大小、农户个人的禀赋要素情况、政府的宣传导向预期等。如何正确引导农户树立相对客观的技术采用目标,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和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人员需要主动帮助农户树立正确的农业经营目标,避免由于目标的过高导致最终结果的不满意。从农户经营农业生产现状来看,农户的农业技术采用目标可以分为3种:1)增产增收目标。该目标是农户之所以采纳某种农业技术的首要考虑,离开了该目标,其他目标的达成意义并不重要。在新的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该农业技术能帮助农户带来什么样的生产量、产量的经济效益如何、能不能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因此,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应重点向农户宣传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调动农户的经营积极性。2)适应性目标。该目标主要涉及到农户具备的条件能否与新的农业技术相匹配,如土壤肥沃程度是否可以栽种该农业技术品种、农户能否理解并懂得运用该农业技术等。这些问题会从客观上制约着农户采用农业技术的可能性与积极性。3)必要性目标。该目标要回答的问题是农户为什么要采用该农业技术,采用该农业技术能给农户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一项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运用,都需要得到农业生产最基本单位农户的主观意愿与接受,若农户没有找到更能说明新农业技术所具有的巨大优势,采用新农业技术的必要性就要大打折扣,对新农业技术的关注度减少甚至丧失。

2.2.3主观规范农户在决定是否采用某项农业技术时,或多或少会受到其他农户、政府部门、农业经济组织或其他个人的影响,使得农户对由于采纳某项农业技术行为感受到一定的社会压力,这种社会压力就是农户主观规范的体现。主观规范的影响机理在于外部因素的刺激于农户的思维中,并由这种思维导致农户出现相应的决策行为。根据农户的农业技术经营特点,农户对于某项农业技术的采用与否,会受到以下一些社会压力的影响:1)来自政府农业相关部门的压力。农业部门为了更好地完成国家的农业技术推广任务,很多时候会采取行政性手段要求对应地方的农户必须采纳该农业技术。虽然在农户非自愿采用的情况下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与货币补贴,甚至会帮助农户联系市场,做好农产品产出的销售工作,但这种推广模式仍然具有一定的隐患性。农户的积极性与投入可能会相应减少,甚至不去管理这种农业技术的生产过程,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不佳。2)来自农业经济组织的压力。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民、农村的不断重视与加强投入,许多地方都建立起相应的农业经济组织,如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等形式的组织,这些组织除了负责协调农户的生产、销售、管理和培训等工作外,整个组织本身对成员农户会形成特定的行为规范,如农业生产规范、农产品销售规定、农户生产培训要求等,构成了农户从事农业技术生产的压力来源。同时,有些农业经济组织为了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会对农户的技术选择采取一定的施压行为,促使农户按照农业经济组织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要求组织农业生产活动。3)来自其他农户的压力。当前,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逐步呈现出群体效应和规模效应,一项农业技术的应用往往会在同一地方得到大力的推广。作为农业技术推广地区的农户,个人的农业技术决策不再是孤立的行为,周边的其他农户对某种农业技术的采用情况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其行为。如果同村或同镇里面的绝大部分农户都采纳了某种农业技术,那么该农户采纳的意愿明显会偏高。4)来自农业技术人员或专家的压力。鉴于对农村农业生产的重视加强,农业管理部门会经常组织相应的农业技术专家和学者为广大农户提供新农业技术培训,在宣传农业技术的同时引导农户积极采用新的农业技术。虽然这种培训在一定程度消除了农户对新农业技术认知的障碍,为农户的技术选择提供了充分的信息来源,但某种程度上却反映了农户的选择行为受到了这些专家的一定影响作用。

2.2.4控制认知当农户面对新的农业技术需要决策时,农户能否充分把握自己的行为意向,并在面对干扰和冲突时,及时通过促进相关信息的加工,并调整与采用决策相关的行为来灵活适应当前的需求,这就涉及到农户对技术采用的控制认知。控制认知在解释农户对冲突应对措施方面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是农户行为自主性的充分体现。结合农户农业技术采纳的实际情况而言,农户需要对以下3个方面的情景进行信息加工与主观调整,增强自身的控制认知,适应技术采用的需求:1)农户对所拥有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控制认知。农业技术的采用与农业生产需要具备大量的农业生产条件支持,如农业投入资金、农业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土壤条件、农业生产气候适应性情况等,对这些条件的深入信息分析与加工,会增强农户采用某农业技术的信心。2)农户对农业技术产出市场前景的控制认知。评判农业技术的标准,并不是对农业技术本身进行测量,而要根据该农业技术带来的市场产出情况,以及这种产出能否为当前的市场所接受和认可。如果农业产出得不到广大消费者及农产品经销商的支持,那么农业技术的采用结果就会大打折扣。3)农户对农业技术获得政策支持与补贴可能性的控制认知。一项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外部的刺激与诱因是农户选择行为的重要助推力。当农户感知到自己的技术采用行为会得到政策的优惠与货币的相应补贴时,其采纳该农业技术的动力就会明显增强。

2.3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心理效应

在新的农业技术推广运用过程中,尽管政府部门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通过各种策略来告知农户,该农业技术具有多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农户却不一定会接受。农户是否愿意采用某种农业技术,建立在其对该农业技术经济价值评估的基础上,还受到其他多种心理效应的影响。因此,作为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更好地向广大农户推广新的农业技术,就需要对这些影响农户采用行为的心理效应有所了解。笔者认为,影响到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的心理效应有以下4种。

2.3.1对比困难效应对于农户而言,在采用农业技术之前要确定该农业技术的真正经济价值是相当困难的,而且这种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农户很难在原有的农业技术与新的农业技术之间做比较,这就是对比困难效应。因此,当农户难以比较新旧农业技术的优劣时,他们就可能更倾向于继续维持原有的农业技术生产,而不愿意冒着风险去尝试新的农业技术。

2.3.2转换成本效应该效应指当农户放弃原有的农业技术而采用一项新的农业技术时,需要的投资越大,农户对该新农业技术的采用可能性就越低。当然,这种转换成本具有短期效应,如果农户在投资新农业技术后的一段时间内能获得较好的农业产出,那么这种基于转移成本的农户维持原有农业技术生产的动力就不是永恒的。

2.3.3成本分担效应对于很多农户来说,若采用一项新的农业技术需要农户一次性大量的投资,或这种投资全部由农户个人承担,那么农户采用该农业技术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冲击。因此,如果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帮农户承担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如货币补贴、减免税费等,或为农户的投资提供信用担保,让农户能够从金融机构筹措到部分农业生产资金,则会大大调动农户的技术采用热情。

2.3.4损失-收益效应农户在进行技术采用决策时,会在心里将这种行为构建为权衡收益与损失的构架。当农户感觉到某一技术的采用带来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时,农户的采用意愿就会受到负面的影响,这就是损失-收益效应。例如,当农业部门对农户技术采用进行补贴时,是在采用之前给予农户相应的货币补贴,还是在采用农业技术后并形成农业产出时才给予一定的货币补贴,虽然这两种方法的补贴额度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做法会由于农户的损失-收益效应存在而产生不同的感觉。显然,第一种做法更容易让农户感受到农业技术采用的补助吸引力。

3农户对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心理分析的启示

从上述分析看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对新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时不仅要认识到农户心理影响作用的存在及识别农户心理作用的差异性,还要借助一些手段来引导农户的心理,进而提高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效果,以此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作好坚实的基础工作。

3.1正确认识农户心理影响作用的存在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一线人员,是许多农业技术的终端采用者。在面临新农业技术决策时,虽然新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前景会影响到农户对农业技术的判断与选择,但是农户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其特定的行为方式必然会受到其自身心理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在农业技术推广与运用过程中,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正确认识到农户心理对其行为的影响作用,从而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推广措施提供依据。

3.2正确识别农户心理作用的差异性

虽然农户的行为总是会受到其自身心理特征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农户文化程度的不同、年龄的差异、农户自身经济条件的不同、以及农户从事主要职业的区别,这些因素会共同作用于农户的心理感知与判断,从而导致同一地区的农户在面临同样的新农业技术抉择时,其行为表现可能相差甚远。因此,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在宣传新型农业技术或先进农业技术时,要综合考虑到农户心理影响的差异特征,做到有的放矢。

3.3正确引导农户心理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6篇

关键词:新疆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发展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农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从理论上来讲, 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要素投入增长和生产率提高两个方面。在衡量生产率水平方面,全要素生产率历来受到经济学者的广泛重视,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简称TFP )的变化既代表技术进步, 这里的技术进步包括了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知识和人力资本的进展、 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制度供给和政策的有利调整、规模经济性、 微观管理水平的提升等多个方面。随着新疆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农业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增大,继续靠增加农业要素投入来增加农业产出的空间将逐渐趋小。因此, 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于提升新疆农业发展质量,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文献回顾

从研究区域来看,之前的学者对全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较多,研究方法一般采用生产函数法、增长核算指数法、曼奎斯特(Malmquist)产率指数法、随机前沿法等几种方法。研究主要包括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特点分析、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分析、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源泉分析以及各省区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差距分析等内容。也有学者以省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各省区以及省区内部各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特点。对于新疆而言,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二、模型选择和数据的处理

(一)模型的选择

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索洛残差法,在此,使用索洛残差法测算新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假定规模报酬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条件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就等于技术进步率。假定新疆农业的生产函数为:

其中,It为t年的名义投资,δt为t年的固定资产折旧率,Pt为固定资产投资指数。

首先估算农业初始资本存量。直接采用王金田等估算的结果,1978年新疆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存量为24.99亿元。其次,确定当年农业投资额。1978― 1999年新疆只有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数据,因此,本文按照全社会资本投入中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估算了1978―1999年新疆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000―2011年则直接采用统计年鉴中一产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三,确定投资指数。由于新疆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从1991年开始公布,因此,1978―1990年新疆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用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指数代替,而1991―2011年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代替。第四,确定固定资产折旧率。农业固定资产折旧率δ采用了吴方卫估算的5%。

3、劳动投入

农业劳动投入以农业劳动力从业人员为代表指标,劳动投入应包括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但是质量指标不易获取,所以采用一产就业人数来衡量劳动投入。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新疆50年1955―2005》以及《新疆统计年鉴2000―2012》。

三、实证结果和分析

(一)实证结果

由上述结果可看到回归结果显著,得到α=0.456,β=0.544。α值确定后,进而得到TFP、TFP增长率、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计算结果见表1。

(二)分析

表1中,1978―2011年新疆农业TFP先上升后下降,TFP的年均增长率为0.87%,农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为7.9%,农业TFP对农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1%。从新疆农业TFP增长率变化趋势(图1)可以看出,1978―2011年农业TFP增长率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具体可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7年),TFP基本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年均增长率为6.88%,TFP对一产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2.2%。1979年我国实施,大大激发了农村的生产活力,这种体制的创新成为推动农业TFP增长的主要力量。

第二阶段(1987―1996 年),TFP增长速度呈现震荡下行,这一时期TFP年均增长率为0.67%,TFP对一产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为10.4%。一方面经过十年发展,的驱动作用逐步弱化,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是新疆农业从原来的“以粮为纲”向“粮经”并重转换的重要时期,农业生产的关注点更多停留在简单的商品生产和产品经济层面,对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重视不够;同时工业化的推进使得农村资金等生产要素更多的流向非农领域,农业发展进一步弱化。

第三阶段(1996―2011年),新疆农业TFP增长速度呈现震荡上行, TFP下降速度放慢并趋于平稳。这一时期, TFP年均增长率为-2.56%,其中1996―2000年TFP年均增长率为-4.51%,2000―2011年TFP年均增长率为-2.1%;TFP对一产增长的贡献率为-43.7%。这一时期, 国家和自治区加大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 并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以及各省市对口援疆政策, 极大地增加了农业的要素投入, 特别是1996年之后新疆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农业增加值增速提高明显。相比较而言,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却为负值, 说明农业发展更多的还是依靠农业要素的投入, 而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发挥甚微。

四、结论

通过索罗残差法, 测算分析了新疆1978―2011年农业TFP变化的规律, 1978―2011年新疆农业TFP以1996年为分界点先上升后下降,TFP增长率呈现了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过程, 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缩小,甚至为负。这些变化一方面源于农业内部生产制度改革以及经济结构调整,一方面与国家和自治区对农业的重视和投入的大量增加息息相关。同时也表明, 目前新疆农业经济的增长过多地依赖于投资的增长, 而全要素生产率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五、建议

(一)积极探索实践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引导有条件, 农民有流转意愿的农区开展土地流转, 特别是加快近郊一些以外出务工为主, 以农为辅的农区的土地流转工作 ,进一步扩大农业规模经营比重。加快草原畜牧业发展改革进程, 积极推行家庭牧场试点建设,引导发展基础较好, 牧民积极性较高的草原牧区组建家庭牧场。

(二)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应用效率

大力开展薄弱环节技术公关和应用技术研究,推动常规农业技术的改造升级。进一步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后期服务和管理,切实提高农业技术覆盖面和受益期,发挥农业技术最大效益。

(三)更加重视农业产销结合

进一步扩大有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农产品销售环节质量监察,加大农产品公共品牌和特色品牌的培育和创建,建立高质高价传导机制。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扩大订单农业规模。积极创新农民合作组织形式,加快农民合作组织产销一体运行模式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外销平台建设,创新农产品销售电子商务渠道。

参考文献:

①余康,章立,郭萍.1989―2009年中国总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综述[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29(1):111―118

②王斌,陈璋,马英才.技术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互动关系――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J].生产力研究,2012(6):88―90

③王金田,王学真,高峰.全国及分省份农业资本存量K的估算[J].农业技术经济,2007(4):64―70

④吴方卫.我国农业资本存量的估算[J].农业技术经济,1999(6):34―38

⑤曾国平,黄利,曹跃群.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变、地区差距及收敛性[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5 (151):31―38

第7篇

 

 

一、国际现代农业合作特点

 

我国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尤其在现代农业方面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各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与国际上的现代农业合作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通过在共同关注和需求的现代农业领域,开展以创新为主的企业、技术、项目、人才对接,促进成果转化,逐步扩展到提供开拓国际市场、转移国内先进适用技术等国际化专业性的服务。

 

二是建设信息网络平台和研发平台,实现服务和各类信息交互的智能检索和匹配、实现在线对接等功能。建立面向国际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实验、检测、中试平台,同时开展服务能力建设。

 

三是通过举办峰会论坛、科普教育、技能培训与技术转移等各类创新活动,围绕现代农业领域的集成技术成果进行应用推广示范、促进在科技研发方面的广泛交流,发挥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中―老现代农业合作与交流现状

 

(一)农副产品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2006年11月,中国云南—老挝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云南省政府代表团与老挝签署12项经贸合作协议,总金额达16亿美元,在老挝北部4省规模化开发种植250万亩橡胶;2008年12月重庆华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在万象市的重庆(老挝)综合农业园区,已经启动水稻花卉种植、设施农业、稻米加工厂及园区配套等项目;2012年11月中国四川开元集团与老挝农林部在农业方面开展合作;2013年,云南在老挝开展境外替代种植的各类农经作物面积15.3万多亩,具体项目包括在老挝南塔、丰沙里、乌多姆赛、琅勃拉邦等省种植的橡胶、咖啡、香蕉和玉米。由此可见我国与老挝在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方面的规模不断扩大,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为双边技术转移和科技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二)农业科研人员与学术交流发展迅速

 

我国积极与老挝开展科技机构合作、技术考察、人员交流和培训,取得不少进展,主要开展农业与替代种植合作等等。2012年,中国家科技援助项目中举办了多期国际培训班,培训人数达250余人;组织国内相关科研机构10批60余人次,东南亚等国20余批150余人进行对接洽谈,促成20余份国际技术转移合作协议签署。由普洱上海科技服务中心在老挝琅勃拉邦成立的“老挝琅勃拉邦技术转移服务中心”,于2013年对老挝琅勃拉邦、川圹等省的650多名当地农民进行了橡胶育苗、定植、芽接等技术培训,效果显著,进一步促进了科研人员与学术的交流。

 

(三)国际技术转移与新产品展览活动日趋增多

 

当前我国着力推进与老挝的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设,已在老挝建有1个海外科技合作示范园,重点开展农业新品种和产品初加工示范与推广、举办现代化观光设施农业展览展示活动等,并构建了国际农业技术培训体,进一步扩大我国农特产品的进出口。同时,大力促进农业、水产养殖、饲料加工、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和新产品向东南亚、南亚的输出和转移,促进云南高原特色农副产品的对外贸易。

 

三、促进中―老农业产业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建议

 

(一)建立农业技术经济合作研究中心

 

建成集技术展示、企业孵化、交流对接、信息分享、咨询服务、综合配套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与东盟科技合作的创新中心总部,建立面向东盟国家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实验、检测、中试平台,设置多个专业化实验室和分析检测中心,为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提供公共服务。以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建设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农业技术经济合作研究中心,加强研发与产业开发的创新合作,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人才的交流

 

进一步整合国内大中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面向老挝开展农业、教育、科技、经济等领域行业培训,形成网络化的教育培训基地,在信息沟通机制,学员联系跟踪,师资力量配备,课程设置等方面不断完善,促进与老挝的文化交流与科技人才教育培训,增进中国与老挝的睦邻友好。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领域开展人才的交流,面向老挝有需求的企业、大学院所等单位的青年科技人员,举办先进适用技术培训班,以培训带动建立合作关系,推动我国相关技术转移和企业以及新产品“走出去”。

 

(三)构建国际科技经济合作网络基地

 

多渠道多层次加强科技经济合作网络基地建设,通过开展网络宣传我国农业现代生产方式和机械使用效率,通过在老挝建厂开展各类型农业及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服务;通过农业产业园、农业示范区或示范基地,有效整合现有机械形成现代农业全程解决方案,带动农业综合开发及经营;促进科研机构、各种企业之间联合,促进新技术一起走出去,提高农业及农副产品整体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第8篇

关键词:肉鸡;产业经济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现代肉鸡产业经过30多年来的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畜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肉鸡产业是中国农业部门产业化经营最早、进步速度最快、发展程度最高的产业,凭借着产业化经营的带动,肉鸡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统计数据,当前中国肉鸡饲养农户和企业涉及人口接近3000万,整个产业链涉及人口接近7000万,肉鸡产业在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带动农民增收,以及推动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突出作用。此外,在资源环境约束日渐趋紧,中国肉类产品供给压力持续增大的形势下,肉鸡产业的发展凭借肉鸡生产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相对较低等显著优势,为满足城乡居民膳食需求,保障国家重要农产品供给等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肉鸡生产国和消费国,肉鸡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肉类生产和消费品。随着中国肉鸡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关注肉鸡产业的发展,肉鸡供需问题逐渐并已经成为中国畜牧业经济研究的重要议题。已有关于中国肉鸡产业经济的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肉鸡生产、肉鸡消费、肉鸡贸易,以及肉鸡供需关系的讨论分析4大类。

1肉鸡生产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肉鸡产业的发展步伐极为缓慢,仅仅属于自给自足的家庭副业,在中国畜牧业发展中处于补充地位[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整体经济步入快速增长轨道,中国肉鸡产业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可以认为,1979—1996年是中国肉鸡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中国肉鸡产业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自身农业支柱产业的地位。1997年以来,肉鸡产业进入了以提质增效为主要发展目标的现代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肉鸡产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迅速,产业化经营模式日趋完善[2]。中国现代肉鸡产业从起步到实现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产业化的经营。在中国农业部门中,最早启动产业化经营的是畜牧业;在中国畜牧业中,肉鸡产业是产业化起步最早、发展程度最高的部门[3]。在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起步时期,周立群和曹利群[4]、刘凤芹[5]等分别从理论或案例的角度对产业化组织模型进行了探讨,郭东红[6]利用农户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订单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这些文献在研究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起因、优劣势、制约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相对于产业特点差异显著的各个农业部门来讲,这些研究相对宽泛,没有专门定位于某一产业或者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研究。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学者们逐渐倾向于对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具体到肉鸡产业,一方面,王寒笑[7]、应瑞瑶和孙艳华[8]、刘丹鹤(2008)[9],以及万俊毅和欧晓明[10]等在理论和案例分析层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可以归纳得出,经过30年多的发展,肉鸡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最具代表性的产业,并形成了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经纪人+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纵向一体化等。另一方面,孙艳华、刘湘辉和周发明等[11]和辛翔飞和王济民[12]等则通过养殖户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对肉鸡养殖户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其他经营模式比较,产业化经营给肉鸡养殖户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增收效益,但是由于研究的历史时期不同、样本地域不同,这类研究在回答究竟是何种产业化经营模式能够为养殖户带来更大的收益这一问题上存在争议。此外,孙艳华、应瑞瑶和刘湘辉[13]等通过农户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江苏省肉鸡养殖户垂直协作的选择意愿,认为养殖规模、风险认知水平、社会资本等对养殖户意愿选择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产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肉鸡养殖的规模化水平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规模养殖场数量和养殖场平均饲养规模持续上升,为中国肉鸡产量的“爆发式”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部统计监测数据显示,当前肉鸡规模化养殖(年出栏1万只以上)出栏数量占全国肉鸡总出栏数量的份额已经达到70%左右。郑麦青、赵桂苹和等[14]通过对全国15个省份肉鸡养殖户的大规模调研认为,目前年出栏5万只以上的养殖场(户)已经成为中国肉鸡生产的主体。经营规模对效率的影响一直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颇具争议的一个话题。具体到肉鸡产业,Yusuf和Malomo[15]和Begum等[16]等对尼日利亚、孟加拉国等发展中国家肉鸡养殖规模与生产效率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认为规模化养殖不利于肉鸡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国内的研究中,辛翔飞、张怡和王济民[17]基于随机前沿方法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规模肉鸡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认为规模化养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肉鸡生产效率。动物疫病是给畜牧业养殖造成风险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动物疫病给畜牧业造成的风险也日趋突出。针对2004年前后暴发的禽流感,黄德林、董蕾和王济民[18]通过建立农户畜产品生产收入模型,就禽流感对中国2004年畜产品生产增长幅度、农民畜牧业收入以及畜产品相关产业的影响程度进行了预测;于乐荣、李小云和汪力斌等[19]利用两期微观层面的面板数据就禽流感对养殖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论认为禽流感的发生对养殖户收入的负向影响显著,在控制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禽流感会使养殖户人均养殖收入降低65%。同时,于乐荣、李小云和汪力斌[20]利用农户调研数据比较了禽流感发生前后养殖户生产情况的变化,发现禽流感暴发确实对养殖户造成了冲击,禽流感发生后农户的养殖技术,尤其是动物疫病防疫技术行为明显改善;疫区内的养殖农户有较大的直接损失,而且与损失相比,政府的现金补偿略显不足。对于2013—2014年暴发的H7N9流感疫情,目前还主要是侧重于定性分析和讨论,相关研究和判断普遍认为,2013—2014年H7N9疫情虽然不是动物本身的疫情,更没有出现在家禽养殖范围,但由于相关媒体在报道时着重突出了禽流感问题,致使消费者对家禽产品,尤其是对肉鸡产品生产了较大的恐慌和抵触情绪,整个肉鸡消费市场长期处于低迷状况,造成2013年肉鸡行业损失严重。让整个行业始料不及的是,2014年年初又出现了关于H7N9疫情的报道,再次给整个肉鸡产业带来立竿见影的沉重打击,致使整个行业步履维艰,经历了历史上最惨淡和最艰难的阶段,相当一批企业在此时期濒临破产,甚至已经破产,整个产业形势异常严峻[21-22]。

2肉鸡消费

改革开放以前,受城乡居民购买力和整个供给约束限制,中国肉类产品消费整体处于低水平阶段,肉鸡产品消费也不例外,人均消费水平不足1kg。1978年以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畜产品供给的增加,城乡居民购买力得到释放,对肉类产品的消费明显增加,其中,肉鸡消费增长最为明显,肉鸡已经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22]。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中国人均肉鸡消费水平有了明显增长,但是同其他肉类消费类似,肉鸡消费在城乡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居民消费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户外消费已经成为肉类消费的重要方式,李志强和王济民[23]利用对6省市城乡居民消费的调查数据分析认为,20世纪90年代末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户外禽肉消费量占其禽肉消费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0.4%和13.4%;马恒运[24]利用对4省市城镇居民的消费调查数据分析认为,城镇居民禽肉消费占其禽肉消费总量的比例为12%;王济民和陈琼[25]利用11省市城乡居民消费的调查研究分析认为,目前城乡居民户外禽肉消费占禽肉总消费的比例为35.28%。可以看到,户外消费已经成为禽肉消费的重要方式。关于消费影响因素和未来消费趋势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定性分析,如辛翔飞和王济民[3]从经济增长、城镇化水平、人口结构等方面定性分析了相关因素对肉鸡消费的影响和未来肉鸡消费的大致趋势,研究认为中国鸡肉消费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但是关于增长的潜力具体有多大这一问题却没有定量的分析做支撑予以回答。另一类是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如马恒运[24]、陈琼、吕新业和王济民[26]等在考虑了居民收入水平、产品价格和替代品价格等因素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相关因素对肉鸡(或禽肉)等肉类消费的影响,这些研究都支持了收入水平的增长对肉鸡等肉类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以及肉鸡(或禽肉)等人均肉类消费具有负向的自价格弹性等研究结论。但是,由于不同学者选取样本不同和估计方法不同,这些研究关于消费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的数值的测度存在差异,对替代品价格弹性的方向的判断和数值的测度也存在争议。

3肉鸡贸易

已有关于中国肉鸡贸易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最近10年。相关研究分析认为,中国受经济增长的拉动,国内对肉鸡消费呈现刚性增长,中国肉鸡产品进口的增加是必然的[27]。中国肉鸡产品贸易量相对较小,出口受国内肉鸡生产总量、汇率变动、加入WTO后出口政策变化以及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显著;肉鸡产品进口主要受人口总数、汇率变动以及加入WTO后进口政策变化的影响显著[28]。虽然,中国肉鸡进口持续增长,但由于中国肉鸡进出口品种的互补性,肉鸡进口的增加对出口的影响不大。总体来讲,中国肉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综合来看,关于中国肉鸡贸易问题的研究相对全面,包括了从肉鸡贸易的数量、结构、产品竞争力,以及影响因素等各方面对中国肉鸡贸易问题较为系统的分析。但是,已有的这些研究大都是针对2010年以前中国肉鸡产品的贸易问题,而根据FAO和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近几年中国肉鸡进口数量和进出口产品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续相关的研究还较为缺乏。

4肉鸡价格和供需均衡状况

供需关系分析是研究产业经济问题的出发点和核心,对肉鸡产业经济研究来讲也不例外。供需关系决定了价格,价格是供需关系和市场行情最直接的表现信号。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就价格论价格,分析投入产出品价格变动的趋势,识别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二是通过分析供需之间的关系,确立供给、需求、价格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整个供需问题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考虑。针对肉鸡产品价格的研究,同其他农产品价格分析的研究类似,主要是通过收集相关价格数据,分析相关投入品价格对肉鸡价格的影响,如董晓霞、许世卫和李哲敏等[29]、张瑞荣、王济民和申向荣[30]等分别通过ARDL、FDL等模型实证分析肉鸡价格变动的规律,以及饲料价格、雏鸡价格等成本价格对肉鸡价格的影响。已有关于中国肉鸡供需均衡状况的研究主要是关于中国肉鸡供需市场均衡模型的构建及政策模拟。供需局部均衡模型是在已有关于农产品供需预测的文献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美国农业部(USD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FAO、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食品和农业政策研究所(FAPRI)等国外政府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采用多国家、多部门的局部均衡模型对各国家和地区和国际农产品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其中涉及对中国农产品供需状况的预测。对肉鸡或者家禽部门局部均衡模型构建主要有,USDA、OECD-FAO、IFPRI、FAPRI等国外政府及相关研究部门采用多国家、多部门的局部均衡模型对各国家和地区国际农产品供需情况进行预测,这其中涉及了对中国肉鸡或禽肉的预测。由于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不同,这些模型在方程设置、指标选择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已有文献的综述也可以看到,在多数涉及关于多国多部门局部均衡模型中,由于涉及的国家和产品部门较多,而数据的可获取性又存在差异,为了平衡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各个产品部门模型构建的一致性,模型中相关方程的设置较为简单。目前专门针对中国肉鸡部门的需局部均衡模型较为缺乏。

5总结和评述

从以往研究文献来看,虽然关于中国肉鸡产业经济研究的起点相对较晚,但随着肉鸡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关于肉鸡产业经济研究的文献逐步丰富起来,并取得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成果,为了解肉鸡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是,现有相关文献多侧重于定性分析,对于中国肉鸡生产供需问题系统、深入的研究还较为欠缺,对于供需方面的重点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则更为欠缺。并且,已有的相关实证研究还有很大改进、完善,以及深入探讨的空间,例如,在对中国肉鸡生产效率测度这一问题上,现有文献普遍忽视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在肉鸡生产上存在的差异,对全国包括南方和北方所有地区在内的省份均采用同一个生产前沿函数,从理论层面和实际生产角度来讲显然都存在明显缺陷的,如对于肉鸡消费方程的构建,已有文献普遍忽略了城镇化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等重要因素对人均消费水平的影响;又如国际肉鸡消费趋势呈现何种趋势和特点,世界人均肉鸡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进行等重要因素之间的关联是否有一定规律可循,这些规律对研究和把握未来中国肉鸡消费趋势有何借鉴意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尚存在欠缺;再如在构建中国肉鸡局部均衡模型构建这一问题上,通过综述相关文献可以明显看到,当前关于中国肉鸡供需均衡表和均衡模型的构建还是在逐步探讨的过程中,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数据时间跨度有长有短,这主要是由于数据获取上存在一定难度,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开的关于禽肉消费的数据仅仅包括户内消费部分,户外消费还是个黑箱。二是相关数据还存在一定差异,数据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数据统计口径存在差异,包括地域统计上的差异,也包括产品统计口径上的差异。三是模型设置中相关方程变量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当前,中国畜产品正面临着供需紧平衡的状态,保障畜产品供给具有相当大的压力。未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受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城乡居民对畜产品的需求仍将进一步增长。与此同时,面对饲料粮、土地等资源约束压力的不断增加,中国畜产品供给压力将持续增大。在此背景下,肉鸡产品将因其较高的饲料转化率、较低的成本、较短的饲养周期等在缓解中国畜产品供给压力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肉鸡产业,既符合国际畜牧业发展的大趋势,也符合中国的国情需求。对中国肉鸡产业经济问题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将有益于肉鸡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保障中国肉类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辛翔飞 张怡 王济民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KeB,HanJ.PoultrysectorinChina:structuralchangesduringthepastdecadeandfuturetrends.PaperpresentedatInternationalPoultryConference,Bangkok,December2007.

[2]刘春芳,王济民.中国肉鸡产业发展历程及趋势[J].农业展望,2011(8):36-40.

[3]辛翔飞,王济民.我国鸡肉消费的历史趋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4]周立群,曹利群.农村经济组织形态的演变与创新———山东省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调查报告[J].经济研究,2001(1):69-75.

[5]刘凤芹.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J].经济研究,2003(4):22-30.

[6]郭红东.我国农户参与订单农业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3):24-32.

[7]王寒笑.中国肉鸡行业产业化组织形式之比较[J].农业经济问题,2004(4):71-72.

[8]应瑞瑶,孙艳华.江苏省肉鸡行业垂直协作形式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7(7):17-21.

[9]刘丹鹤.世界肉鸡产业发展模式及比较研究[J].世界农业,2008(4):9-13.

[10]万俊毅,欧晓明.产业链整合、专用性投资与合作剩余分配———来自温氏模式的例证[J].中国农村经济,2010(5):28-42.

[11]孙艳华,刘湘辉,周发明,等.生产合同模式对农户增收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肉鸡行业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08(4):55-64.

[12]辛翔飞,王济民.产业化对肉鸡养殖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2):4-10.

[13]孙艳华,应瑞瑶,刘湘辉.农户垂直协作的意愿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省肉鸡行业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0(4):114-119.

[14]郑麦青,赵桂苹,.中国肉鸡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调研分析[J].中国家禽,2014(16):2-7.

[15]YusufSA,MalomoO.TechnicalEfficiencyofPoultryEggProductioninOgunStat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Approach[J].InternationalJournalofPoultryScience,2007,6(9):622-629.

[16]BegumIA,BuysseJ,AlamMJ,etal.AllocativeandEconomicEfficiencyofCommercialPoultryFarmsinBangladesh[J].World’sPoultryScienceJournal,2010,66(3):465-476.

[17]辛翔飞,张怡,王济民.规模化养殖对中国肉鸡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3(7):69-75.

[18]黄德林,董蕾,王济民.禽流感对养禽业和农民收入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04(6):21-25.

[19]于乐荣,李小云,汪力斌,等.禽流感发生对家禽养殖农户的经济影响评估———基于两期面板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7):12-19,30.

[20]于乐荣,李小云,汪力斌.禽流感发生后家禽养殖农户的生产行为变化分析[J].2009(7):13-21.

[21]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H7N9事件协会报道[EB/OL].2014.http://www.caaa.cn/association/poultry.[22]王济民,辛翔飞.中国肉鸡产业经济2013[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23]李志强,王济民.我国畜产品消费及消费市场前景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0(7):46-51.

[24]马恒运.在外饮食、畜产品需求和食品消费方式变化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

[25]王济民,陈琼.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报告:中国肉鸡产业经济2011[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6]陈琼,吕新业,王济民.我国禽肉消费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5):20-28.

[27]周振亚.中日禽肉贸易与对策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

[28]张瑞荣,王济民.中国肉鸡产品国际贸易研究[J].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第9篇

[摘要] 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暴露出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才能够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业推广体系;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25-22-2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农业推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需要及时发现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针对性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以实现农业推广体制的创新、农业产量及科技含量的提高,进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1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和农业推广,其中农业推广是指将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设农业推广体系是推进农业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推广工作开展的前提保证,同时也是保护和支持农业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对于推进农业生产的进步、提升粮食产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属于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体系。农业推广体系是我国政府大力扶持农业的重要表现。尤其是我国进入21 世纪后,政府对农业生产提高了重视,也将重心放在了农业推广体系建设上,并形成了林业、种植、畜牧、水利、水产和经营管理化为主的推广网络,构建了从上到下的垂直推广体系。调查研究表明,截至2014 年,已经有40 多万个村子构建了完善的服务组织,其中有10 万余村子建立了科技示范户和专业的技术协会。

2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推广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有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长时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而来的,形成了一套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运行机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农业技术的提升和产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有所下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开始推广应用新技术,而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新技术虽然有突出优势,但农民不能有效应用,再加上原本的机制未发挥出应有的效用,所以农业推广效率较低。而且在推广过程中因为诸多因素的限制,如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工作人员的总体素质等,都会影响到技术推广效果。

目前,我国的农业推广管理机制是以行政管理的形式设定的,推广部门的工作内容和经费支出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制约,上级推广部门对下级推广部门起到的是技术指导作用。正是因为推行的是该机制,所以级与级之间的员工缺乏及时沟通,人员和人员之间很难实现紧密的配合,工作效率较低。

另外,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首先,农业推广的基础设施较差,手段相对落后;其次,农户不能自主选择各种类型的技术,只能被动地接受,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然后,从推广范围来看,看似涵盖了所有,政府和企业更多地将重心放在了经济收益高的技术上,忽视了公益性的技术;最后,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广人员的工作结果没有与利益所得相挂钩,导致推广工作人员更加无视推广的结果。

2.2 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

因为政策和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是一个普遍现象。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中有60%以上是小学文化水平,绝大多数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这就造成了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整体素质更加低下。因为文化素质低,所以他们很难接受新知识,也不会使用新的机器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科技的推广。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之后,农民才能有效接受新技术,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才能够积极推进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2.3 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农业推广队伍缺少活力,主要表现为推广队伍的结构缺乏合理性,推广人员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过于单一,基本上都是粮食作物的栽培和管理,园艺和蔬菜等种植。所掌握的加工技术和知识比较少,很难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需要。而且农业推广队伍的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缺少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作为保障。

2.4 经费严重不足

推广经费较少,服务形式过于单一,是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另一问题。费用少是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农业推广的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较低的比例。另外,国外主要追求推广方式的多样化,我国推行的仍然是单一的类型,虽然很多农机部门开始重视农业的发展,一小部分农业技术人员给予无偿的帮助和支持。但是,政府的投入不足,经费缺口较大,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限制,服务于农民的能力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3 完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对策

3.1 重视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的提高

首先,在进行农业科研选题时应从实际出发,真实了解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以及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不是听从专家或者管理人员的意见。此外,在科研项目审批过程中,需要确定该科研项目已经通过了技术经济的验证。在验收环节,不能够仅依靠专家的评判,需要从市场的验收制度出发,也就是实际观察农产品的增值情况是否获得了农民的认可等。其次,需要重视最后的成果,不能存在浮躁的情绪,不论在生产准备工作中、生产过程中还是在生产结束后,都应保持严谨的心态,才能够确保生产质量。

3.2 重视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民自身的技能直接影响着生产质量和产量。但是,不同农民的文化层次是不同的,而且个人的经济状况、思想观念等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积极做好对农民农业技术的培训工作,使得农民熟悉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技术,并通过示范等方法实现现场技术指导[1]。其次,通过手机为农民传递农业技术信息,解决农民收集信息弱的缺点。

3.3 健全农业推广结构

首先,需要合理设置推广岗位,保证各个岗位的设置均科学合理,不存在多余虚设的岗位。其次,对于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选择要严格把关,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对于不合适或者不满足要求的人员需要立即剔除。此外,需要加强对基层农业推广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使其了解最先进的农业科技,实现个人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最后,要优化农业推广队伍中的成员,对于一些没有实际作用的人员或者是没有达到要求的成员应剔除队伍,保证农业推广各岗位人员素质都能够达到要求。同时,需要出台激励政策,使更多技术型农业推广人员能够投身基层。

3.4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成本,因此,需要制订合理化的费用分担方法,以保证农业推广工作的长期稳定开展。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政府需要继续承担农业推广中的财政支出,并添加一些可能性的有偿服务。政府除了需要加大农业推广中的财政支持外,还需要提供相应的网络服务,通过有偿和无偿结合的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农业服务。在网络的支持下,农民能够非常方便地查阅到所需要的农业技术内容。此外,还需要加大农业新品种的种植力度,有偿地为农民提供新的作物品种,以此获得的资金再投入到农业新品种的研制工作中。这是因为农业新品种的研制项目比较大,所需要的成本费用比较高,不从外界收取一定的费用,很难保证农业推广工作的持续进行[2]。

第10篇

一、环境工程专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性质

技术经济学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徐寿波,1987),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在理论内容和应用领域上都涵盖了诸多专业,并形成了工业技术经济学、交通运输技术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等诸多分支。技术经济学教学在全国高校经济、管理和工程专业普及,并逐步形成了技术经济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较为完善的技术经济研究和教学体系。清华大学傅家骥教授(2003)认为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环境工程专业《技术经济学》课程是一门面向工科学生开设的应用经济学课程。环境工程专业以培养未来的工程师为主要目标。作为未来的工程师,在掌握工程领域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必须能够解决实际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工程方案的选择和比较中,很重要的要求是把握好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的平衡,从而实现工程技术方案的经济技术最大化。在环境工程专业开设技术经济学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如何从经济角度出发选择最佳技术方案。从宏观角度讲,能够促进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环境工程专业属于典型的工科专业。从思维方式上来看,工科学生往往重技术手段,轻经济效果,不能进行技术与经济的统筹思考;从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工科专业以科学技术等课程位置,缺少管理、经济学课程配套,从而更加强化了学生思维上技术方案与经济成本的分离,强化了工科学生固有的轻经济管理,重技术的思维方式。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这种思维方式给学生在知识学习和应用中带来的危害。从工科学生未来从事的工程师职业内容上看,其工作对象往往集高度的实践性(对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高度的综合性(融合多学科知识)为一体(谢志江等,2003)。综合上述两点,工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必须能够将技术思维和经济思维相结合。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互动式、启发式的,根源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成为技术经济教学乃至工科学生专业教学的必然选择。

二、应用案例教学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1.更新教学理念,扮演好案例教学背景下的教师角色。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是“独奏者”,而案例教学法完全颠覆了这种角色定位。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仅仅是“伴奏者”。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仅是单向的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式的信息交流。在独奏者模式下,教师习惯于“大包大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被完全固化,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简单的回答是与否的位置。这样一种传统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师角色完全不可以被带入案例教学中。在实际运用案例教学中,还应该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如果教师过分放大学生学习讨论案例的自由度。整个案例讨论和学习就如同大海中的无帆之船,会偏离主题乃至主题分散,最终危急教学目标的实现。总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既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放任自流,过犹不及,两种角色都不是正确的角色定位。案例教学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称职的伴奏者,既要把学习的主体交给学生,又要做好领路人的角色,时刻把握案例讨论和分析的内容与方向,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正确的解答和公正的评价。

2.精心挑选教学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客体,也是教师组织实施案例分析与讨论的剧本。一个合适的案例不仅仅能够真实反应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案例教学的教师,必须能够精心挑选和“剪辑”案例。比如,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复杂关系,笔者经常会选用美国铱星公司和“协和式”飞机的案例;而韩国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和三星公司技术创新战略的案例常常被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创新之于一国经济和一个公司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创新的不同战略;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技术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工科学生学习技术经济学的难点之一,在学习资金的时间价值和等值计算的时候,美国人从印第安人手中购买曼哈顿的案例,以及我国保险企业向孩子家长推荐的成长型保险等可以作为相应的案例引入教学中。很多相关学科的教学案例,特别是经济、管理专业的相关教学案例,也可以引入到技术经济学的教学中。比如在讨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选址问题的时候,工商管理中的有关肯德基选址策略的案例,可以被借鉴到案例教学中,讲肯德基选址中根据商圈、聚客点等的选址要求与建设项目场址选择进行比较,以此说明不同建设项目对选址的不同要求。

3.严格把握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并丰富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掌握好严格遵循案例教学步骤和灵活运用多手段教学的平衡。在实施案例教学时,应该严格遵循以下步骤:案例导入阶段-学生讨论阶段-代表发言阶段-最终结论得出阶段。遵循标准的案例教学步骤,能够保证案例讨论与分析的全部内容不偏离教学的需要,保证教学目标的最终实施。另一个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讨论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精心选择案例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选择多种方式完成案例教学的不同阶段。比如在案例导入阶段,可以选择文字手段、图像手段、甚至音频和视频手段对案例背景知识和基本内容做介绍。在案例讨论和小组代表发言阶段,可以采取小品扮演、辩论的方式,激发深入的交流沟通,帮助学生实现信息的充分沟通和观点的碰撞。

作者:宋鹏 申世玉 单位: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

第11篇

关键词:科技信息 信息渠道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142-01

农村科技信息渠道是以科研机构及高等院校等为起点,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中介,以农户及农业企业为终端的传递路线,为农户和农业企业传递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链条。完善的农村科技信息渠道直接影响着农村科技信息的高效利用,决定着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工作的质量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败,也决定着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吉林省农村科技信息渠道建设存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时代步伐,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等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加强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建设提供参考,对解放农村生产力、引导和支持农民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研究比较早,成果丰富。加拿大学者Ricardo Ramirez进行了乡村与边远地区信息传播研究,指出教育和收入水平与信息传播状况密切相关。印度学者S.C.Mittal指出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作为传播中介,制约着他们为农民服务的质量,他建议设立电子超市为农户提供及时高质量的科技信息。土耳其农业部官员Kamil Okyay Sindir指出造成土耳其农业经济不景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推广信息贫困,而在土耳其的农业生产中数字鸿沟导致信息贫困主要原因。金奎文在《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看农业科技信息开发与利用》中从农业科技信息的价值及使用价值角度探讨农业科技信息利用问题,总结出开发与利用农业科技信息的对策。曾晓娟在《浅谈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在成果转化中的作用与途径》一文中提出利用刊物、网络等途径向用户传递信息是使农业科技快速应用于生产的有效渠道,还强调利用农业科技文献资料收集筛选实用性强的农业科技信息的优势。孙世勋和李冰在《技术转移视角下的吉林省农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一文中结合吉林省农业信息资源配置现状,强调农业信息资源配置过程需要政府介入,并给出技术转移视角下的吉林省未来的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模式优化策略。

2 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现状

2.1 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吉林省绝大多数农民通过基地、农技站、专家大院获取农技知识与信息,少部分农民从农业科普期刊获得科技信息,还存在部分农民通过手机或固定电话利用政府建设开通的“农技110”获取专家指导或请求现场指导及接收天气预报、大田季节常规管理技术。近几年国家示范推广的农业基地、农技站、专家大院及农技特派员等渠道对农业高新技术的运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吉林省科技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是:电视台、邻居和朋友、报纸、手机短信、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广播、网络、村干部、科技示范户。另一方面,吉林省利用当前农业部门现有的渠道在农业信息设备方面,建成了“农村经济信息中心”和“吉林农网”,在农业技术供求信息方面,吉林省以农委农村经济信息中心为主体,建设了“一网、一刊、一展、一站、一中心”五大类农业信息窗口,针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信息资源。

2.2 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现状

通过对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现状分析总结以下特点:首先农村电脑普及率低,农村偏僻、农民居住分散致使网线难以铺设,加之病毒侵害、维修力量不足。其次电视和录音机虽然为大众传播工具,但其有关农业频道介绍农业知识的节目很少,同时农村有线电视网的铺设、运行、维护等费用相当高,加之农民看电视多是用来消遣和娱乐。第三多数农民引进了新品种、新技术出于风险的考虑不会立刻采用,甚至因科技信息推广体系人员失职,给农民传递是过时的、错误的信息,对农民产生误导并带来损失,造成农户对科技信息渠道的不信任。

3 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不畅的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描述分析出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不畅的原因如下:首先,多数农民缺少现代化生活意识,农民受传统观念和居住条件等因素制约对新技术、新信息极为保守,害怕承担风险等原因不能主动利用各种大众媒体获取科技信息。其次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村硬件设施如电视、电脑、网络等远远不及城市普及,获得科技信息的渠道十分狭窄。再次,农村进行现场指导的信息推广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引起广大农户质疑其传递科技信息的权威性,甚至存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介机构未领会科技信息供体的思想,以及对广大用户需求不甚了解,产生科技信息供给与需求矛盾。

4 完善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的对策

结合吉林省农村信息建设现状,针对吉林省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不畅的原因,给出以下解决对策:第一,注重用户自身想法,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自愿原则;第二,建立科技培训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先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掌握高新科技并建立示范区,实现科技成果传播与应用效果的最大化;第三,加强政府重视农村的通讯、广播、电视等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承担对农民试用新技术的免费教学工作,尽量减免网络年使用费,促进资源集成及共享工作;第四,减少科技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简化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形成科技信息供体与科技信息受体信息直接交流方式;第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制定节目播出、重播的时间表,弥补电视、报纸等信息传播不到位的不足,完善多种农村获取科技信息渠道。

参考文献

[1] 李小丽,王绯.农户获取科技信息渠道及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17):54-58.

[2] 孙世勋,李冰.技术转移视角下的吉林省农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策略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9(5):46-48.

[3] 郭绪全,刘玉花,胡春蕾,等.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主要影响因子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6):93-97.

第12篇

1.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第一,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拥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将经济管理科学中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比如,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社会调查、技术经济学等学科中的方法,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在农业经营和管理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了解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相关政策法规及其发展趋势;熟悉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前沿和农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第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还应该具有广博的综合知识,在注重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拓宽自己的专业内涵,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有效融合,能够更加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是通过自我学习和系统的专业学习,提高自主创新的意识,而且具备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的素质。

2.具有积极主动创新的精神

勇于创新、敢于冒险,是创新型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也应该富有积极主动进行创新的精神,并且善于创新和开拓。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冒险和创新精神。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应该积极有效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分析市场的基础上,主动进行涉农产品创新、农业技术创新、农业企业生产组织创新、农业生产要素创新和农业经营理念创新等,做农业市场发展的引领者,在农业技术改造升级、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开发、农业产业链整合、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方面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朝生态农业、集约型农业、精准农业方向发展。

3.能够不断地实践创新行动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不论是在学习或者实习的环节中,还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都要摒除按部就班的做法,能够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用创新的行动去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能够不断地发扬创新的精神,将创新行动进行到底。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局限:

1.培养目标过于单一

大多数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通过系统地学习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成为符合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单一的培养目标不能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需要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培养具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真正经济管理人才。

2.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一是专业课程大都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农业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等,对涉及农业发展的前沿与热点问题涉及得较少,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课程设置综合化程度较低,课程内容相互脱节,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较少,不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课程内容重复现象突出,使学生感觉学习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实践教学环节欠缺

一是实验实践课教学时间容易被理论教学占用,学生实践能力较差;二是实习基地数量较少,实习基地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实习往往是走马观花,不能真正实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三是毕业实习时间虽然较长,但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难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能够将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专业实用技能应用于实践过程。

4.教学方法不科学

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交流较少。教师讲课的重点不是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而大多是纯粹的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学生参与度低,缺乏主动的思考,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培养。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人才需求发生了变化

相对于传统农业,农业现代化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融入农业生产的过程,其本质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是通过集约型农业、生态型农业、精准型农业和有机农业等农业生产模式来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新品种、高新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创造、推广和应用,不仅需要“懂技术”的人才,更需要大量“懂管理、善经营”的经营管理创新型人才。因此,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农业技术型人才向适应农业综合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产品运输等多方面农业服务的创新型人才需求的方向转变。这些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在新品种的引入、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新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应该拥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和主动创新的意识。培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就在于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在促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产增收的过程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高等农业学校真正承担起“科教兴农”的重任,在培养高素质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业经济管理创新人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引导农业创新型人才为“三农”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2.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实现需要创新型人才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资源、文化、人口、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多方面的优秀人才去贯彻落实。一是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创造、应用和推广,需要创新型农业技术人才去发明和创造;二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经营管理类人才去带头创造;三是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表现之一,文明乡风的建设也需要一批优秀人才去引领,发挥示范作用。因此,培养和输送大量文化素质较高、经营能力较强的创新型人才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带动广大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技术,是保障新农村建设真正实现的重要途径。高等农业学校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的责任,应该为农村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具有“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但目前,高等学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创新的能力也比较欠缺。所以,高等农业学校应抛弃那些传统的、保守的、僵化的人才培养理念,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培养大批创新型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这既是我国建设新农村的迫切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在应对科学技术革命的现实性选择。

3.社会需求改变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现代社会最紧缺的是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的能力和素质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积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大学生的创新潜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大学生的就业面,是高等农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需要进行思考的重要问题。

4.高等农业学校立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等农业学校一般都隶属地方政府,是所在区域内进行农业知识传播、农业人才培养和输送的主要机构。当前,我国面临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大好历史机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在基本生存需要满足以后,逐渐开始转向对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环保、品牌、观光农业等机会不断增加。高等农业学校应该把握这个大好的契机,构建新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培养现代农业创新人才,全面推进学校发展的新格局。

四、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1.重新定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范围从大到小,可以将人才培养目标分为学校、专业、课程等三个层次:一是从学校角度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是学校整体上主动适应国家的经济、科技和教育体制变革的表现,学校应该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准则,明确定位其整体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从专业层面上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传统专业,还是新兴专业,不管是基础理论专业,还是应用专业,都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态势,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三是从专业内部各类课程制定的培养目标,这是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设计和具体的培养方案适应社会发展的表现。这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相辅相成、密切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哪个层面的培养目标,都应该树立“以农为本”的基本思想,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重点培养为真正能够为“三农”服务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为: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和宽广的农业科学、农业和农村经济、经营和管理知识,还能够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能够运用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独到的思维方式发现和解决农业问题,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如何优化课程体系,使其体现的知识结构更合理、更完整,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农业经济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一是要注重将农业科技知识、生物技术知识、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等综合起来,以系统的观点将不同的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二是适当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选修课学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是调整和加强核心的专业课程建设,增设能够体现专业发展前沿的课程和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四是精简教学内容,解决课程之间内容重复与脱节的问题。

3.完善教学方法

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创新型人才的特点和培养规律,改变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善于探索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二是经常邀请校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本专业的前沿问题与发展动态;三是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积极开拓实习基地,提高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增加学生参与实践调查的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