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5 10:15: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第1篇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88-89页《组合图形面积》。

各位老师晚上好,土顶学区同课异构和大家交流的是北师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88-89页《组合图形面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学习组合图形,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基本图形,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组合图形面积”中,重点探索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对学生“转化”思维方法的巩固。

1、在自主探索的活动中,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组合图形的实际问题。

4、在有效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主动性,培养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探索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设计思路: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

一、首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开门大吉”闯关得教学情景,以6扇门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扇门,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实践、在拼一拼活动中认识组合图形,复习简单图形面积,揭示课题。

二、数学来源于生活,第二扇门,通过我班班牌的图片、及学校校车车库侧面墙壁的图片,充分把数学融入生活当中,认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介绍辅助线用虚线。

三、第三扇门, 出示客厅地面平面图,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地板?

通过自学提示,完成任务一:

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方法。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和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放飞着思维,张扬着个性,在互补反思中得到共同的提高,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从而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在小组汇报时,转化图形的几种方法通过几名同学的台前演示,交流学生的算法,使学生一目了然,直观形象,更好的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五、第四扇门,出示任务二、1、将组合图形分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2、量出图形有用的数据,求出它的面积。(取整理米数)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优化算法。及找出组合图形的有用数据。

五、第五扇门把对中队旗的认识渗透、融入德育教育。练习计算组合图形面积。

六、第六扇门:是一道思维拓展

第2篇

关键词:新课改;生本教育;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06-01

有教育家说:“让我看,我记不住;让我听,我会忘记;让我参与,我会明白。”――虽然简单,但很深刻,参与是一种民主,参与是一种人文的教育。

课程改革进行到现在,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其核心环节在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听懂了!”不过是最浅层次的了解罢了,并非“学会”了。而变换角度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则是从学习方式上进行的学习的革命,也就是生本课堂,它倡导“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能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会”的目的。

怎样创建以生为本“让我参与”的课堂,从教学设计而言,关键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地使学生生动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成为探索和发现知识的主人。我校的生本导学案体现了学生全方位的参与过程。

一、预习导学,专家说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

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在课堂上不在是一张白纸,他们对新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有全面的参与课堂的能力。实施生本导学一年来,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学生预习得好,就学得主动,课堂效率就高;反之,预习得不好,就会学得被动,课堂的效率就低。所以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精心的设计预习。在《组合图形的面积》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并用字母表示。如三角形的面积=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h、梯形的面积=(a+b)×h÷2、长方形的面积=ab、正方形的面积=a×a、通过这些复习是学生巩固了旧知,也为今天的新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还让学生动手做了各种基本图形,然后用这些基本图形动手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通过这些操作学生能够基本了解组合图形的构成,为理解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也为自己的课堂参与打下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精彩展示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它也是生本课堂中最主要的内容,最精华的所在。我们的生本导学案也体现了这一点。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才能使生命绽放,才能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一堂课,短短的40分钟,老师不应该占有,只有充分的交给学生,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锻炼,得到发展。在《组合图形的面积》中我是这样做的。

1.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基本图形拼成各种图案,展示在黑板上,再让其他学生说一说他是由什么基本图形组成的。教师也出示几个图案也让学生说一说,并指一指。从而很顺利的引出基本图形的概念。

2.创设情境,小华家新买了住房,计划在客厅铺地砖。教师引导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估一估这个图形的面积。教师的这些设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体现了数学的价值,数学为生活服务,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通过估算可以起到验算的作用。

3.小组合作,让学生把这个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并计算。学生讨论出了多种方法,一是两个长方形;二是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三是两个梯形;四是两个长方形加一个正方形;五是一个大长方形减去一个正方形。然后教师把四种方法整理到一块,让学生观察发现什么?很自然学生看到前四种是分割成两种基本图形,后一种是添补成了一种图形。这也就是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两种方法,既分割法和添补法。再让学生观察这些线有什么特征,都是虚线。回过头观察算式会发现什么?学生讨论出分割法是求和的方法,而添补法是求差的方法。教师通过有效的追问和小组的合作讨论使学生理解了新知,真正说明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4.总结方法,再次让学生观察五种方法和五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有些分割后的图形难于找到相关的条件,那么这样的分割方法就是失败的。这样就说明第四种方法比较繁琐,不易去。让学生提升和总结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而且可以起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作用。

三、测评反馈

没有训练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能力。当堂检测教师还能清楚的掌握学生是否理解本课的教学内容。还能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那些内容自己没有指导清楚。所以它的设计应做到:吃透教材,目的性强;分析学情,针对性强;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在《组合图形的面积》中我是这样做的。

1.出示课本练一练的第一题分一分,下面各个图形可以分成那些已学过的图形?

2.出示课本练一练的第二题,粉刷这面墙,每平方米用0.15千克涂料,一共用多少千克涂料。

3.出示课本练一练的第三题让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

第3篇

让课堂洋溢着幸福,构建幸福课堂是我们教师一生的追求。幸福课堂应该是民主自由的,它有个性的张扬和心灵的放飞,它没有居高临下的驯服和奴役;幸福课堂是直面生活的,它有广阔的天地和融入生活的美好境界;幸福课堂是充满智慧的,它有探究发现的启迪和伴随知识共生的智慧生成,它没有纯粹只是知识的填鸭和灌输;幸福课堂是运思创造的,它有奇妙的想像和大胆的生发创造,它没有被压抑的思想枯竭和循规蹈矩。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呢?这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从学生的“已知”入手构建小学数学的幸福课堂

这里的“已知”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明确这点很重要,它决定着学习起点的定位。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基础。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符合教学原理。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数学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我在平日的教学设计中,从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出发,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清晰地知道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与面积单位,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些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掌握,是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因为学生对于图形直观感知和认识上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些解决图形问题的方法。因此在上课时,我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操作,如:增加辅助线、采用割、补、移等多种方法,使得学生对组合图形计算方法的掌握不会很难。

又例如在讲解《分数》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础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听说过一些分数,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但却无系统的理念体系。于是我利用学生生活里有这样的经验,能够理解“物体和图形的一半”这样的说法,跟学生一起通过实践操作明确了“平均分”的含义,并且初步了解了平均分的多种方法。

二、从学生的“未知”入手构建小学数学的幸福课堂

学生的“未知”是相对“已知”而言的,它包括学习应该达到的终极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识,而且还包括实现终极目标之前,还要涉及学生所没有掌握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让学生停留在可以直接感知的思维训练上,要让学生达到不可直接感知的一步,就只有向深层次发展,拓展思路,挖掘教材隐含的未知领域,通过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看树木,还要看见森林”,从教材提供的有限信息多方位、深层次引发,进行思维发散,从此事物到彼事物,从不同的方面、角度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走上创造性思维的良性循环。例如,我在讲解《几何图形》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

三、从学生的“怎么知”入手构建小学数学的幸福课堂

学生的“怎么知”是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习惯等。不同的认知风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它是影响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考虑学生的认知风格,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不断改进教学法方法和教学策略,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维能力,我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经验出发,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从这些学生朴素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材料。

第4篇

通过本次论坛,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评课、议课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本次对三、六年级的数形能力的调查与分析,主要对以下问题提出了质疑:

数形结合中“数”与“形”谁先谁后?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

通过直观的图形 揭示数,是否影响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何在教学中很好地通过数抽象出图形,看图提问题 、解决问题?

数学课堂中能否建立一种数一形一数或形一数一形的数学教学模式?

在高段教学中,数 形怎样结 合才 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在这次论坛中,通过专家对课例的点评和对数形结合 的理解 ,结合课例对一线 教师提出的质疑作出了解答,使一线教师对数形结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使我 由最初 的迷茫 发展至现在的茅塞顿开,达到了参与这次论坛的目的。

一、 数形结合是一种数学思考方法

数形结合是数学思考、数学研究、数学应用 、数学教学的基本方式,数形结合是双向过程,要处理好数与形的结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水平而定。

1.就教材内容而言,对于较新、较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先形后数,用形来表示数,学生通过形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对于后继教材 和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可先数后形,通过数来揭示形 。

2.就学生的 年龄特 征而言 。中低段学 生是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实施先形后数,让学生从形中读懂重要的数学信息,并整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中高段学生,应该逐步过渡到先数后形,如在教学分数的乘、除法意义,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拼、截引起的面积变化时,让学生通过画出直观图形,能让学生很快找出面的变化,揭示出面积变化 的规律,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让学生通过准确的线段图,很快找出单位“l”,量和量所对应的分率,确定解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如:《点阵中的规律》从数一形一数的应用;平时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既用图形演示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又用量角器量出三个角的度数计算出三个内角的和为 180。注重学生用数来表示形,用数来具体量化形,从而解决形 的问题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多注重转化的思想,如:《组合图形面积》充分利用分割、添补、割补等方法 ,将组合 图形转化为已学的图形来计算面积 ;又如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 ,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等 ,让学生在转化中培养用数来表示形,用形来揭示数的能力。

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现行教材和《课标》,注重了知识、能力、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思想的培养,而数学思想的核心是数学本质,要揭示数学本质,主要应 阐述知识 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的发现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理性知识的应用等有理有据地发现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材,钻研教材要有深度,教材中有 内涵 的内容就应充分发掘出来,没有的就要进行创设,要在教学中时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更重要 的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中要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意识。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让学生通过“形”找出解决问题的“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主动而有效利用课本中的主题图或其他图形,从图中读懂重要信息,并整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对数形结合思维模式的认知,体会图形教学对数学知识形成的意义,注意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关注学生数形结合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 图形 与空间观 念的认知能力。

三、注重对学生数形结合学习方式的应用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数与形的结合是教师和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思想方法,两者不能截然分开,两种都是符号,要做到数中有形,形中有数,让学生寓知识于活动之中,以形思数,帮助记忆;数形对照,加深理解;数形联系,以利解题;以形载数,以数量形;数形互释,图文并茂。把数形结合作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终结目标。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突 出形象的感觉、形象的储存、形象的判断、形象的创造和形象的描述,重视有效的动手操作和情境 的创设,让学生动手、动跟 、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使操作、观察等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多向思维。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大量地用“形”解释、演示、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如在应用题教学别重视发挥线段图的作用。数学教学中的实物、示意图、线段图、平面图、立体图等是用形来表示数量关系,用形 来表示数,它既能舍去应用题的具体情节,又能形象地揭示出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把数转化为形 ,明确显示出已知与未知 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 的再造性想象,激活学生的解题思路。在教学中,可经常进行一些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根据算式画线段图,根据线段图编应用题,根据应用题画线段图等训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悟出画图的方法,感受到数与形结合的优点,养成根据 题意画 图帮助理解题意,激发学生数形结合的学习兴趣,为学生长远学习奠定好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形转化能力,实现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互助互补,相辅相成。

四、让学生养成数形结合的良好习惯

第5篇

联系方式:曲岸,;QQ:472275060

单元教学概述

1.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1)已学过的内容:认识厘米与米,简单的估测与测量(一年级下册);认识分米、毫米与千米(二年级下册);认识周长,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三年级下册)。

(2)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认识面积与面积单位;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的认识(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五年级上册)。

2.单元教材分析

“面积”是《数学课程标准》三年级课程中“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课程内容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共11课时。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把面积概念独立出来进行教学,目的是改变以往偏重面积计算和单位换算、不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现象。“面积”概念是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的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这一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材中所提供的大量“比一比”、“猜一猜”、“摆一摆”等练习都将成为课堂中学生亲历的活动过程。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创设了既涵盖知识内容又具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情境,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目标落到实处。

3.教学准备

(1)教学环节方面:阐述教学目标、基本步骤;简要调查学生对长度单位、测量和周长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主动性合理划分学习小组;课前小调查;设计学生专题小研究。

(2)教学文件方面:《面积》课前小测.doc;《面积》课前小测反馈.doc;《面积》课前小调查.doc;《面积》专题小研究表格.doc;教学课件《比一比》、《摆一摆》;建筑短片。

(3)辅助物品方面:相同大小的明信片;不同面值的硬币;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1平方分米的方格纸等。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面积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正确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平方千米和公顷这些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正确指出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面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4)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5)借助信息技术开展学习研究,在掌握丰富资料的基础上,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增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优选,初步培养空间观念、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实际操作、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6)通过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成功运用,提高学习自信心,激发更高学习热情。

对应课标:“在教学中,要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要注重帮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6.信息化教学环境及资源

(1)具备上网和投影功能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

(2)数码投影仪:便于教师讲解示范,便于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3)其他教师为辅助学生学习提供电子材料和各类“教学资源”。

专题1:《面积》教学过程设计(2课时)

1.交流课前调查资料

(1)学生展示课前从网上和其他渠道收集的有关面积的资料(如中国的领土面积、广州市及其十个区的地域面积、我校的占地面积、我校运动场的面积和各功能室的室内面积等)。

(2)顺势揭示主题:从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导出要研究学习的内容――面积。

2.任务活动

(1)面积概念的建立。

①学生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思考,谈谈对什么是面积的理解。

②讨论后实际感知:摸一摸黑板、门、课桌、书面等物体的表面,看一看学校球场的表面等,感知物体的面的大小。

③通过多媒体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大小。

④结合课本和小组讨论,得出面积概念: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⑤欣赏建筑短片《回归生活》,领略“面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播放蔚蓝海岸、第一实验小学、广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图片及相关面积介绍)。

(2)面积的大小比较。

①在每人一台电脑的网络教室里,阅读资源包内的文档资料,以四人小组研究的方式解决如何比较以下几组物体的大小的问题:两张长方形纸的大小;两个不同形状的图形的大小;两面墙壁的大小。

②通过以上探究得出面积大小的比较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如两纸重叠比较、数格子比较、借助中介媒体比较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种方法进行优选。

3.分层练习,拓展提高

(1)基础练习:指出各种类型物体表面的面积。

(2)发展练习。

①下面方格(如图1)中哪个图形面积大?比一比,说一说。

②说一说下列每种颜色图形(如图2)的面积是多少。

(3)拓展练习:比一比天河体育中心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面积的大小,我校各功能室室内面积的大小,广州市十个区占地面积的大小。

4.学习成果

四人小组合作,在电脑上画一张简单的本校校园首层建筑平面图,并能作简要说明(比例不作严格要求)。

专题2:《面积单位》教学过程设计(2课时)

1.创设情境

(1)情境:给学生每人发一张明信片(大小相同),让学生估计明信片的面积有多大。然后分组在明信片的背面摆硬币(每人摆的硬币面值不同),再数一数这张明信片的面积大约是几个硬币的大小。

(2)引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明信片的硬币数多,有的明信片的硬币数少?

(3)思考: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4)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解决办法――统一用同一种大小的硬币来测量,从而导出统一面积单位的重要性。

(5)小结:因为每个人的测量工具标准不同,因此不能根据硬币数的多少来判断面积的大小,只有统一了测量标准,也就是统一了面积单位,才能更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

2.任务活动: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启发学习:数学家们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才发现以一定标准的正方形的大小作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你听说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呢?(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计算机上操作:查阅老师提供的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本课内容。

(3)思考:这几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呢?(课件:生活中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

(4)学生汇报:展示自己了解到的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作单位的物体,说说自己对这三个面积单位的理解与疑惑。

(5)小组再次合作学习,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6)学习建议(以平方厘米为例):感知1平方厘米的卡片。摸一摸:感知1平方厘米的大小。比一比:用手指比划1平方厘米的大小。想一想: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

(7)学习评价:学习成效汇报,教师点评。

3.分层练习,拓展提高(略)

4.学习成果

(1)在电脑上绘制面积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2)用图示表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这三种面积单位的大小关系。

(3)在网上收集一些物体表面的国际标准面积。如:游泳池、篮球场等。

专题3:《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过程设计(2课时)

1.创设情境

(1)多媒体出示教师家里的客厅平面图,提问:“老师想装修家里的客厅,如果请你们当设计师,你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动画演示各种装饰材料的形状及装饰过程。使学生感到铺地砖需要知道地面的面积,做窗帘用多少布也与面积有关系等。同时给出有关方面的尺寸,方便选择计算)

(2)引出课题:看来要想装饰得既美观又经济,还需要掌握好多关于面积的知识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新知学习

(1)任务活动。

摆一摆:学生每人一台电脑,上机操作拼长方形(如图3),即用2~20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摆出一个长方形,并推导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给出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随机摆出3个长方形,填表1,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2)探索与讨论。

①小组讨论并汇报:每排摆的面积单位数和长有什么关系?摆的排数和宽有什么关系?长方形面积和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②根据学生的发现,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③结合实际操作和计算验证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合理性。

④演示长方形变成正方形的过程,利用知识迁移,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⑤设计:以组为单位分别从客厅布置的各方面自选内容进行计算(选择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有关的装修物品),然后整理汇报反馈材料。

3.分层练习,拓展提高(略)

4.小结与质疑

指导阅读课本,质疑、解疑。

5.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将针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问题,制作成演示文稿。

专题4:《面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过程设计(2课时)

1.问题引入,导出课题

(1)动画演示:小明家有一块长5分米、宽5分米的地面损坏了,身在外地的哥哥听后,买了一块面积是25平方厘米的方砖回家修补,回家后发现弄错了。问题出在哪里呢?

(2)引导小组讨论:小明哥哥为什么会弄错了?买砖前应先考虑什么问题?(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学习新知

(1)交流课前小研究:学生在电脑上利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方块操作汇报“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的研究方法(如表2)。

小结:我们知道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就可以看成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即10×10=100平方厘米,因此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2)解决课前问题: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知道了,小明家的问题能解决了吗?如果用哥哥买的这种砖来修补,需要多少块方砖才能修补好?

(3)1平方米=( )平方分米:学生借助电脑操作及组内研究,实现知识迁移,形成结论,然后汇报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进率。

小结: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4)引导学生观察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寻找规律(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3.分层练习、巩固提高(略)

4.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将针对面积单位换算和实践作业问题,制作成演示文稿。

学习成果/综合作业(1课时)

1.单元知识归纳(略)

2.生活中的数学

2010年的亚运会将在广州举行,广州将新建多个体育场馆。下面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设计一个体育馆,在电脑上画出馆内场地的平面简图(不考虑布局比例),计算出各部分场地的面积,并简要说说你的设计意图。

单元评价要点、测试统计及分析(2课时)

1.单元评价要点

(1)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并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

(3)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具有一定的探索愿望、初步的科学探究精神、合作意识和能力。

2.测试成绩统计及分析(如表3)

第6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措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心理处于压抑、不满,失去信心时将直接阻碍、削弱甚至中断智力活动,破坏学习的向心力,当然也谈不上学习效率。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内在兴趣,学习数学的动力才够强大。”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兴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我觉得应从下几方面入手。

一、巧妙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始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一首优美乐章的序曲。这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特点,精心设计,巧妙导入,才能够深深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孙悟空、猪八戒分月饼”的西游记故事,并出示图片月饼。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路上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望着那香喷喷的月饼,孙悟空和猪八戒馋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可以,我得先考考你们”。他拿出四个月饼,说:“四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两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人。最后他拿出一个月饼问:“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你们俩,每人得几个?”悟空和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用一个数表示怎么写呢?这下便难住了悟空和八戒。这时引入新课,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兴趣盎然,教学效果很好。

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教师若在授课伊始适时适度地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创设疑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疑境之中去求疑解疑。

例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我首先用生活中的小故事导入新课,激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当同学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18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面积也是18平方厘米时,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也与底和高有关系呢?如果有的话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猜一猜。这样,教师成功的造成了学生大胆猜想、并急于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课堂上多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我让学生利用一些边长为一厘米的正方形去拼摆,探究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同时利用长方形的一边,作为三角形的底边,和已知高度,腰长,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对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的结论,记忆深刻,运用灵活。再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我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拿出八根小棒,先摆正方形,再摆三角形,看看分别能摆出几个正方形和几个三角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所摆图形由没有剩余到有剩余,初步建立了余数的概念。

四、创设游戏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既然处在一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例如:在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练习中我采用了小组竞赛的办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始学生们跃跃欲试,不甘示弱,当一组组题目下来后各个小组一会儿是平分秋色、不相上下,一会儿又是旗鼓相当、不分彼此。直到课快要结束了他们谁也不服气谁,非要拼出个胜负,学生的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课堂练习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再如:在学习“探索图形”时,在做练习的时候我设计了让学生制作圆锥、圆柱模型比赛的练习,在制作的是否标准、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等方面进行比较;学生对此类练习非常感兴趣。

五、让“成功”走近每一位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我总是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上,我设计的练习中总是有不同难度的题,让不同的学生做完不同的练习题。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我坚持采用“宜浅不宜深,宜精不宜泛,宜慢不宜快”的原则,精讲多练重点和难点,尽可能做到每节课的疑难点当堂解决。又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分层要求。课堂上让优秀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以满足他们希望深入挖掘知识的心理需求,但必须确保绝大多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重点对潜能生进行辅导。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要求。潜能生只要求做基本题,绝大多数学生能在完成基本题的前提下完成一定的综合题,一小部分智力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去思考较难的题。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相信“没有更好,适应你的就是最好的”。每一节课都能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的,求知的欲望更加迫切,真正启迪每个孩子的心灵,才能真正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设计》,山西教育报刊社,2008年

第7篇

一、 课前准备具目标意识: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例如:教学“组合图形”时,可让学生自制七巧板等学具,课上用来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抓住求“面积和”、“面积差”展开教学。

二、 新授知识具突破意识:

一般说来,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授时,教师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设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以有:

1、基础性练习: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例如教学小数除法时,可先复习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先复习长方形面积及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

2、针对性练习:新授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作文章。例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可先通过确定谁是单位“1”的量,找对分应率,填写关系式和作线段图等练习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

3、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学生用自制正方形纸对折成二个三角形或把小三角形三个内角对折,拼成一个平角、或者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桌上拼成一个平角等操作手段来达到目的。

4、口述性训练: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例如在教学一般应用题时,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讲解过后,可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达的意思,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问题推算到条件,对数量间关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 巩固知识具强化意识:

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化,一般的有:

1、 巩固性练习: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例如在分数小数

四则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对运算定律的运用。

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例如求三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变式练习:摆脱学生装一味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例如在学生会解基本形式工程问题后,可加强变式练习,可出现全程为“1”的相遇问题,可变换工作方法,出现“合做……完成一半……”、“独做……余下合做……”、“合做……余下独做……”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题”时,除了掌握所教比例解外,启发学生寻找多种解法,可用整数方法解,分数方法解等等,把新知、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四、 课堂小结具反馈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时会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应采取措施,及时调节,或评讲,或回授,或纠错,教师更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组织下一课的教学。

第8篇

关键词: 专业发展 学习吸纳 专业成熟 风格形成

教学是一个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职业,一个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经历通常要经历业务熟悉、专业成熟、个性特色三个阶段,相应的教学行为分别是教书、教课与教人。因此,对同一教学内容,不同阶段的教师有不同教法,教学思想与艺术体现为不同层次或境界。我就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背景、方法、途径这三个要素阐述个人观点,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剖析教学行为特征。

一、学习吸纳阶段:教学行为特征是教书

刚入职教师虽然大学阶段学习了相关课程知识及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学专业知识,但并未掌握相应教学实用技能。以备课为例,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何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如何进行课堂提问、如何进行课堂小结等,新教师知之甚少。在这一阶段,新教师主要通过老教师指导和随堂听课获取相关教学实用技能,专业发展途径是学习吸纳,模仿是主要特征。至于为什么这样教?他难以说出所以然。对于新课题,如果由其独立地进行教学设计,则教学行为多表现为教书层次。所谓教书,指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依据教材而解读教材。下面就“多项式乘法”教学片段加以剖析。

小明和小颖利用图1中的四个小长方形分别拼成如图2所示的两个长方形:

小颖拼的图形可以看成长为(m+b)、宽为(n+a)的长方形,面积是(m+b)(n+a),也可以看成小明拼的图形与另一个长方形的组合,面积是m(n+a)+b(n+a),还可以看成四个小长方形的组合,面积是mn+ma+bn+ba,于是我们得到:(m+b)(n+a)=m(n+a)+b(n+a)=mn+ma+bn+ba。

依据乘法分配率,同样为上面运算过程。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法则: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积相加。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分别从整体观察思维和局部观察思维角度写出图2中两个组合图形面积的数学计算式,为归纳多项式相乘运算法则提供思维素材。

教学活动2:引导学生对上面两种思维方式得到的面积计算式建立恒等关系式,在此基础上认识运算原理:(m+b)(n+a)=m(n+a)+b(n+a)=mn+ma+bn+ba。

教学活动3:启发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演算(m+b)(n+a),并从中归纳多项式相乘运算法则。

教师的这种教学方法或行为完全是按照教材编排思路设计教学活动的。虽然有体现教材中的数形思想与方法,但对数形研究方法还不能做到一定深刻程度的领悟,尤其不能察觉教材借助数形研究方法促进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教学意图,对教材的解读仅停留于显性层次。

处于这一专业过程的教师,短则三五年,长则十余年,甚至终生。然而其教学成绩不一定差,如果课堂做到知识与技能落实,那么学生的考试成绩就能达到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能力有所欠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的原因所在。

二、专业成熟阶段:教学行为特征是教课

专业成熟,指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课程知识,对课程或教材内容有着一定深刻程度的理解与贯通性的整体把握,同时掌握相应教学技能与方法,基本能按照课标要求实施课程教学。简单地说,专业成熟指教师对课程教学明确了“怎么教与为什么这样教”这两个问题。

教学循环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专业成熟性。一般说来,对于努力进取的教师,经历了一个教学循环(如初中三年,即七年级到九年级),专业开始走向成熟。专业成熟不仅依赖于一定的教学实践经历,还依赖于善于开展教学反思,而且依赖于专家引领及同行互助,更依赖于教师个体对课程专业与理论的研修。氖导角度而言,最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是多上公开课和积极参与评课或议课。公开课既是教师专业水平展示的平台,又是教师专业迅速提升的途径。上好公开课不仅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并吃透教材,更要求教师“怎样教”的创造性智慧。评课或议课是促进教师运用理论诠释实践的途径,促进教师理解“为什么这样教”的过程。

教师明确课程教学中的“怎么教与为什么这样教”这两个问题,那么教学行为再也不是“就教材而教教材”的“教书”,而是“教课”。所谓“教课”,指教师在课程教学方面能按照课标要求实施有效的教学行为,特征是吃透教材而诠释教材。在上面“多项式乘法”教学片段中,除了注重如上面教学活动案例中引导学生探究并认知“多项式乘法原理”外,还将注重如下两方面教学:

1.乘法原理拓展

教材内容仅涉及m(n+a)、(m+b)(n+a)两类多项式相乘,实际还有(m+b)(n+a+x)、(m+b+y)(n+a+x)乃至更复杂的多项式相乘类型,教材的潜在意图就是要求学生在掌握教材中最简单的两种多项式相乘类型的基础上自觉迁移领悟较为复杂的多项式相乘算法。因此,教师就会设计一些相应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领悟相乘原理。

2.突出数形方法

依据乘法分配率,多数学生都能对多项式(m+b)(n+a)进行演算并归纳出运算法则,然而教材却借助求算拼接图形面积引导学生理解多项式的相乘原理,意图是引导学生领悟其中数形方法。数形方法是数学中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渗透于各学段课程内容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会突出引导学生领悟数形方法。

在突出数形方法方面,教学活动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思维训练:一是列举不同组合图形写出相应数学式,二是依据数学式画出相应的图形。

这种教学行为体现了教师对课程内容有着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不仅注重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渗透,而且注重课题内容的拓展与技能方法的迁移,依据教材拓展教材却未超越教材。所教学生知识技能扎实,思维深刻。

专业成熟阶段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短则八年或十年,长则数十年。纵观广大教师专业水平,大多数教师仅滞留在这一阶段,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原现象”。

三、风格形成阶段:教学行为特征是教人

风格,即教学风格,指教师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和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具个性的教学思想、教学技能、教学风度的稳定性表现。在著名特级教师团队中,如吴正宪的激情课堂,源自“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的教学思想;又如黄美华的情境课堂,基点是她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技能,而于永正的幽默课堂,则是他童心未泯与和蔼可亲的教学风度的综合体现[1]。应该说,每个教师都具有一定的个性化教学行为,如“注入式”、“一言堂”、“照本宣科”等忽视课程教学育人功能的个性化行为只能称为教学习惯,而注重“教人”的个性化教学行为才能称为教学风格。所谓“教人”,指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创造。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方面,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挖掘教材而用活教材。因此,在上面“多项式乘法”教学片段中,教师除了注意夯实有关知识与技能及引导学生领悟课程思想与方法外,还注重如下三方面教学:

1.注重联系生活

课程知识源于生活并反映生活,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生活,主要在于教学内容应注重联系生活,让学生在分析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掌握相应生活知识与技能。应该肯定教材通过探究拼接图形面积计算方法构建“多项式乘法”知识,体现知识联系生活,然而缺乏实际生活气息,如果改设为如下问题,则更能体现教学生活化风格:

王伯伯种植了一片黄栀子(药材)树苗,共计a行,每行b株。前三年树苗中可以套种花生,每行可以套种x行,而每两株间又可以套种y株,试问这片药材基地可以套种花生多少株?

2.注重知识贯通

对课程知识的贯通性认识,取决于贯通分析与贯通性思考乃至贯通性研究,因此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形成贯通性认识,既是促进学生认识深化的重要方面,又是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并学会研究的良好途径。小学阶段学习了多位数相乘,运算原理是多项式乘法原理,列竖式运算方法则吸纳了竖式加减法运算简明的特点,虽然学生掌握了娴熟的运算技能,但对运算原理与方法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学中可以设计引导学生运用多项式相乘原理分析小学多位数相乘原理与计算方法,使学生对多位数相乘与多项式相乘形成贯通性认识。

3.注重引导创造

教会学生学会创造是课程育人的最高境界,如何选择切入点与设计怎样的问题则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在“多项式相乘”教学内容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速算方法。如84×43=3612,可以这样速算:①两因数首数相乘,第一个因数的首数加1,即(8+1)×4=36:②两因数尾数相乘,即4×3=12;③两积连写,即3612。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以下三个问题:(1)为什么可以省去列竖式中交叉相乘两个步骤?(2)是否任意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这样速算?(2)符合这种速算的两个因数具有怎样的数字特征?[答案:两首数之比=两尾数之比(注意第一个因数的尾数取补数),如26×48,有2:4=(10-6):8]

运用多项式相乘原理进行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其代数式为:

(10a+b)×(10c+d)=(a+1)×c×100-100c+a×d×10+b×c×10+b×d

要省去列竖式中的交叉两项运算,必须有10×(a×d+b×c)=100c,即变形为a×d=(10-b)×c,即a:c=(10-b):d,即两因数应满足“两首数之比=两尾数之比,注意第一个因数的尾数取补数”的特征[2]。

上面代数式演算中虽然包含提取公因式的因式分解方法,但W生已经具备乘法分配率的知识基础,因此能领悟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即使有的学生存在障碍,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其中存在一定难度无可非议。

显然,上面“三个注重”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师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挖掘教材而活化教材的教育智慧,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

在上面“三个注重”教学中,不一定要全部做到,只要部分做到,就是某种教学风格的体现。当然,教师要形成某种教学风格,既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又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智慧,更要求教师对教学实践经验具有高度提炼与概括能力。一般说来,教师要进入这个阶段,往往要经历约二十年的教学实践。实际中,往往只有少数教师才能达到这样的专业水平层次,是广大教师应不断进取的目标。

教学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艺术,专业发展源于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与不断进取。在教师专业发展不同阶段中,学习吸纳阶段主要在于教师多听课,专业成熟阶段关键在于教师常反思,而风格形成阶段则在于教师勤研修并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思想或教育观念。积极参与说课与评课、多上公开课、致力于课题研究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第9篇

孙鹏主任曾经说过:“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如果教师的素质得不到提高,必然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所以大兴学习之风,提高教师的素质,既是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又是课程改革的落脚点。

(一)关注学习信息,尽可能为教师提供“走出去”的机会。

(二)重视读书活动,使教师在“读”中“思”,“思”后“做”,提升思想业务水平

2006年下旬,学校按照市区要求,开展了干部教师读《北京教育丛书》,写读后感的活动。共有20位同志选择了与自己工作内容相关的书籍来阅读。大家边读教育名家的著作,边追寻他们的成长足迹,感受他们在课堂教学改革道路上艰难、执着的探索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体会他们超出常人的顽强毅力、锐意进取、超前理念、不懈尝试,在赞叹、钦佩他们教育睿智的同时,与教育名家一起迷惘、苦思、欣喜。可以说读《北京教育丛书》,我们经历的是教育灵魂的洗礼,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是先进的教育科研理论、科学有效的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再次输入。在激动之余,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撰写了读后感,有真情实感,体现了真学习、真感受、真理解、真思考,为下一步学《丛书》用《丛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为使老师们更加广泛的阅读教育专业书籍,学校充实了教师阅览室藏书,自2012年1月起,学校拿出资金订了《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江苏教育》等十几种教学专刊,几乎涉及所有学科。另外,区教科所等单位下发的科研课改书籍,也分散下发到各办公室特别是骨干教师手中,为大家学习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强化质量意识

(一)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

1、有的学生审题不清,不能准确领会题目要求:有的学生抓不住文章主旨,答案要点不全;有的学生概括能力较弱,表达要点不清。建议在日常教学中还学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2、有些学生还不能对短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语文学习能力较弱。建议进一步落实教材“兴趣先导学、会学习”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有些学生书信格式不正确,习作字数较少,对书面表达缺乏兴趣,对习作缺少自信。建议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校本教研,从兴趣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会上宋校长强调指出:本次抽测,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它给我们留下以下启示:重视、思考、行动(分析本班具体情况才能行动)、提升。具体指出:在语文阅读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大量适合的阅读文章;在数学方面,教师应在课尾设计能力题。卷面中,什么水平的学生要必会什么难度的题,老师要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本次会议,对全校老师的震动很大,引起了全体任课教师的广泛重视。大家统一思想:教学质量的高低不看是哪一位老师在教,而是要看教的过程是怎样的,引领着学生学的过程是怎样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过程关注到位,结果自然是会喜人的。

老师们关注课上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预习、听讲、作业、单元测试的完成情况,把教学质量的监控分解到学生每一个学习环节里,并且通过各种方式把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要求传达给每位家长。并通过个人思考、集体教研、同办公室老师随时交流等方式,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寻求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各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落实了教师个人监控重在平时考查,小型、分散、随堂,重在常态。

(二)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学习质量的提高

按照上级要求,我校自2006年7月至9月期间,先后接收了“海青学校”和“希望小学”两所打工子弟学校共一百二十名外地在京务工人员子女转入(二至六年级)。这些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前教育、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及其他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一切状况和我校原有学生相比,均表现出存在较大的问题和差距。面对上级的要求和转入学生的现状,我校领导和教师具有正确清醒的认识,进行了一系列确有实效的工作。

[NextPage] 1、思想动员,专业培训

在2006年8月28日的全体教师会上,教学主任提出五点建议:

(1)各科教师要摆平心态。“态度决定一切”。要勇敢地面对数量较大的学困生进入本班级这一现实,勇敢地面对这一新课题、新挑战,把它看成一个锻炼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同时既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又要有科学的思想、工作的方法。

(2)冷静、科学地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外来学生中,有多种因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教材不一、教学要求评价标准不同、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欠缺、学前及上学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错误、学生本人存在智力障碍等等,填写教导处下发的学困生情况分析表。

(3)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辅导计划。在认真分析学困生情况的基础上,各科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并思考在班级学风建设方面如何开展活动树学习风气上升,助学习习惯养成。思考如何落实补课计划。

(4)认真落实补课计划,记好辅导记录。各科教师要在进行正常教育教学的同时,利用与学生面谈、家访、电话访问家长、讲解、学生之间结成互助对子等各种形式落实补课计划。

(5)在做此项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经验,总结得失,及时记录整理,进行交流。

在学校的号召下,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老师们认真撰写学困生情况分析(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共80余人次)和补课计划,并立刻进入计划实施阶段。在补课内容方面,为学困生提供五补:补基础知识,补学习方法,补学习习惯,补学习态度,补学习心理;为学困生的家长提供五帮:帮其建立家长要在家庭中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的意识,帮其了解正确的家教方法,帮其掌握与老师正确沟通的方法与内容,帮其面对经过师生双方艰苦的努力而收效甚微的困境,建立起审视鉴别子女学习能力的意识,帮其了解相关的途径和方法。

各科教师在为学困生补课这项工作中,他们少埋怨、多关心,投入了极大的热心、爱心、耐心、恒心,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体现了我校教师崇高的师德。仅有记录的补课就有300余人次。由于各科教师常抓不懈,既带动了学困生家长,使其初步建立起家校合作教育子女的意识,掌握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又带动了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在作业、学科知识竞赛、单元验收、期末检测中,都凸显出学习习惯、态度、能力等方面全方位的不同程度的进步。在本次语文、数学、英语期末验收中,除13位智力障碍、行为障碍学生外,全校学生()合格,合格率为()%。为学生、家长、社会做出了贡献,向上级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以教学活动为载体、促尖子生和其他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高

这次竞赛虽然是单项的,但它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一个检验、挑战,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验了成功感,自信心又一次得到了提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了平台,对学生长远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重视考务工作管理

细致地做好考务工作,是树立全过程质量管理意识的体现。2012年1月16日下班后,全校各科教师认真参加了本学期期末考试考务工作会。会上,教学干部对考试作息时间、监考老师做了详细地安排,对考场、监考老师、监考老师对学生宣读的内容、考试期间全校师生、阅卷、质量分析、待达标学生补课补考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将修改后的质量分析表发给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新表项目齐全,涵盖内容设计较为全面、科学,有利于各科教师通过填写质量分析,找到教与学的经验、问题与成因,寻求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学校重视、准备充分,实施得力,使本次期末考试有关工作顺利完成。

三、加强过程管理

(一)聚焦课堂,引领课堂,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为了引导全校教师研究课堂,我校于2006年10月19日——11月15日进行了研究课活动。活动分为动员、准备、正式授课、集体评课、反思总结五个阶段。在动员中,我们预计达到落实校本教研、锻炼两个队伍、提高三个能力的目的;提出了要集体作战,选好内容,定好方案,认真研讨,认真反思做好总结,做好每个细节的要求。希望老师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回顾活动全程,感到的确象我们预计的那样,是一次扎扎实实的校本教研活动。它的扎实通过以下两个特点得以体现。

[NextPage] 第一,吃透

教学设计——“吃透”两边

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只有很好地“吃透”两边,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制定出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案。

备课前期,老师们能够认真学习教材、教参,使教学目标得以正确定位。如何使教学目标得到很好地落实?老师们在个人备课和教研组集体备课这一环节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已有学习经验、能力水平等,初步确定了所要向学生提供的教学环境、选择的学习资源、这些环境及资源的利用手段,等等。总之,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初,在对教材、学生有了一定了解的前提下,进行了充分的预设。

接着进入试讲研讨阶段。试讲,是进一步了解学生、发现学情、检验教案设计是否得当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而研讨,则是同伴互助中集体智慧的体现,是修正不当、全员提升的大好机会。因此,六位做课教师中有五位进行了试讲(当中还有老师试讲了两次),参与听课、评课的教师达20人次。大家各抒己见,既提出试讲中发现的问题,又同时提出修改建议。做课教师通过梳理这些宝贵的意见,最终形成新的、比较适合学生、有利于教学目标高效达成的教学策略。

第二,评透

接下来是正式上课、再研讨,反思、总结阶段。

根据统计,这轮课听课教师65人次,全校一线教师每人都按照学校要求参与听评课。其中,还有张小燕、吕文燕、纪雪静、刘颖、梁研、吕悦、刘艳等老师听了外组的课。三位领导全程参与听、评课。透过评课环节大家的表现,看出:第一,老师们十分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的确,正如时下畅销的一本书的书名——《细节决定成败》。第二,每人都有不同的评课视角,善于捕捉闪光之处,也会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在大家评议基础上,我们已经看到六位教师呈现出的认真、比较全面的反思。听到组长和教导处针对活动进行的总结。因此,本次活动锻炼教师队伍、提高三个能力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

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体现了以下主要优势:

1、活动伴有思考性——做“有效”的活动

《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标准》强调的“活动”,突出的是“数学活动的外化”和“数学思维的内化”相互统一的教育观点。数学思考才是数学活动的本质。两节数学课分别力求以分苹果、分图形活动为载体,展示学生在10的加法和组合图形面积解题策略中的数学思考。语文课中,教师通过学生对“面对果皮,小动物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和“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反击的?”这样的主要问题,引领学生展开对文本研读、理解的语文学习活动。

2、交流体现多向性——在交流中升华

交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六节课都努力提供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互动机会,学生在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中形成全面、准确的知识结构,培养其有效表达自己想法、认真倾听、概括、吸收他人意见的能力,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地相互了解彼此见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使个人认知更丰富、深刻、全面。同时也在升华自我中师生共享那份自由、宽松交流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交流比较充分、多向、深入的如:解老师的音乐课;刘老师、夏老师的语文课;刘老师、闵老师的数学课。

3、设计具有开放性——在开放中展现

开放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动笔等丰富的活动过程中探求新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刘颖老师《分苹果》一课,教师说:“今天我们就来分苹果。两人合作,商量好都干什么,再开始。”学生利用一堆苹果图片和一张记录表研究10的加法;闵学晶老师《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教师在抛出“如果想知道组合图形的面积,你有什么办法?”之后,学生们开始了各种方法的猜想和验证。

4、学习内容、方式的呈现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在丰富中满足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活动所需的相关材料充足,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解朝辉老师的音乐课:在内容上提供上——关于舒伯特的相关内容,不论是教师提供的还是学生准备的,虽然内容、角度不近相同,但是都为理解这位大音乐家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在呈现方式上——学生演奏、文字介绍、放录音、学唱歌曲、幻灯片图文介绍……在角色方面——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讲、师生听;学生演奏、师生听;老师教、学生唱……刘云鹏老师的美术课《神气的小厨师》:通过幻灯片用食品色、香、味、形来展示美术作品的形、色、意,再将其融入美术元素。学生利用丰富的材料合作动手制作小小美食。

[NextPage] 5、课件利用具有必要性——在播放中激发、突破

所有课都在应该用时用课件,其利用具有必要性;同时课件的利用又起到了激发兴趣、解决重难点、拓宽眼界等作用。可以想象,老师们制作、修改这些课件所花费的心血和辛苦。

同样,此次活动中也有需要研究的问题。如:

1、如何更好地进行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

如:背景一,学生合作效果欠佳;

背景二,师生、生生交流不顺畅(冷场),效果不理想;

背景三,教师提出的问题几个学生都说不出准确答案;

背景四,学生已经呈现出的内容教师怎样修改预设、自然生成;

背景五,课堂气氛沉闷;

背景六,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目标偏离;

背景七,关于评价(关于教师评价语言、时机;评价方式、时机;生生评价方式、时机;家庭参与评价……)。

根据问题,我们引发的思考是——

教师能够高效能地调控课堂,固然需要深厚的教学积淀。积淀既来源于不断的理论学习,也来自于对小问题细处理的日积月累的教学实践。善于处理这些小问题,是教师将先进教学理念转化为优质教学行为的良好外显。建议在下一阶段,甚至下一学期或今后更长的时间里,各教研组注意收集课堂教学中您自己或他人出现的“尴尬”,从解决困扰我们的“小”问题入手,通过学习理论、研讨实例、尝试来试图解决,使课堂教学变得“畅通”、“有效”——尝试“行动研究”。

在活动总结会上,三位组长做了教研组活动总结,六位授课教师做了课堂教学反思,教学主任做了活动全面总结、研究课评价,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宋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活动目的达到,效果明显。老师群体得到提高,学生受益。校长特别引用叶澜教授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来提倡大家反思问题:分析、加工、改进设计,提倡大家进行行动研究。

按照中心要求,2006年10月19日,我校教学主任执教五年级数学《鸡兔同笼》,参加了“教学干部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之前,校长、两位主任和闵学晶、吕悦老师一起听课评课,充分发挥了集体教研作用。

(二)认真做好作业常规检查工作

四、提升科研水平

我校一贯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为指导思想。本学期,在科研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2、在宋校长的亲自关心与指导下,在两位教导主任的精心策划下,在吕文燕老师积极收集资料、认真布置版面、多次调整修改后,酝酿了近一个月的科研校刊《创新》杂志出版了。新出版的《创新》校刊,改版之后面貌一新。含“学校管理”、“课改园地”、“交流平台”、“校园简讯”等栏目。图文并茂,信息量大。2006年12月出版的这一期为总第六十六期。《创新》是我校教师科研课改工作的交流平台,也是对外展示的窗口。

本学期,我们除了做好以上四方面工作之外,还在网管张国松老师、六年级吕文燕、张艳老师的努力配合下,完成了六年级毕业班的信息采集、核对等有关工作。这项工作来得急,要求高。每次接到任务,我们都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召开会议,吃透精神与操作办法,抓紧实施。参与此项工作的领导和老师都是第一次接触毕业班工作,我们深知:毕业班工作牵扯着千家万户,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一定作用,所以我们能够不怕困难,不怕麻烦,仔细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环节。体现了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全校干部教师思想重视,行动积极。下学期,我们面临的任务是:

第一、修订完善学校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布置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具体要

求,改进教学检查方式,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第10篇

关键词:生活 数学 课堂 孩子们 教师

教会孩子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和认识生活常识,是教师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不断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利用自己生活实践以及社会经验,按照小孩子们心理、生理特点,将课堂内容与生活紧密,让孩子们体会在数学课堂中感受生活,在生活中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培养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生活知识数学化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大都可以找到它的生活原型 , 提供可以提炼为课本学习的数学知识的材料, 唤起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 消除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 活跃孩子们的形象思维, 从而激发孩子们的主体意识。例如: 在教学一个数加一个接近于整百、整千的数的简便算法时, 我是这样做的:举例小明通过辛勤劳动 , 这个月获得奖金199 元后,让孩子们到 讲台上来表演发奖, 先给小明 2 张 100 元 的 钞 票( 200 元) , 小明需找还 1 元; 小红买一双运动鞋要付198 元, 她给营业员 2 张 100 元 的钞票, 营业员找还给她 2 元等等。这个过程很简单,孩子们看起来很直观。这个活动是原始的、最低的加减速算法, 也是这节课所需学习知识的数学原型。由于这个原型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亲身经历,所以孩子们很快便掌握了新知识。

二、深入生活捕捉孩子们兴趣点

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能力形成的前提,是推动孩子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孩子们对数学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教师要注意激发和保持孩子们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创设有趣的数学学习情境,消孩子们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自我表现欲,让孩子们全身动起来。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我给孩子们讲“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故事,一个小数点的计算错误导致 1967年8月23 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发生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错误。

趣味故事现实生活原型等的引入,让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容易感受,也使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投入、学得高 效。从而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

三、用教学知识引导孩子们培养自己热爱生活勤于思 考的习惯

小学数学本身就很贴近生活在,在课堂中教师若能把教学内容与小孩子们的生活有机结合,就能赋予教学内容以鲜活的生命,就能让孩子们对教学内容有亲切感,对自己身边的事和物感兴趣。让他们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 于生活。

例如在“长方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我先介绍怎样把一个长方形分割成若干个边长为1个单位的小正方形,通过小正方形的面积和来求长方形的面积,并得出其面积计算公式,让孩子们了解化曲为直、化不规则为规则的数学思想。这样既能使孩子们活跃思维也能活学活用,彰显出其天真无邪、聪明好动 的天性,又能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保护环境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印迹。

四、设置“生活背景”,培养孩子们数学意识

当孩子们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后,可让孩子们充当某些角色,如营业员、装潢工人、车间工人、调度员等,让他们用学到的知识去安排生活。如学习了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后,让孩子们当空调零件装配车间主任,合理安排各组人员的编排,使生产效率最优化。当学习了组合图形面积计算后,让孩子们作为土地管理人员去安排各农家宅院的用地面积。这样孩子们以参与者身份进行活动的过程中,既提高了孩子们运用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实际计算、测量能力,孩子们在体验活用知识的快乐中,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得到了巩固。教师只有把孩子们真正带到生活中去,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孩子们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结合起来,才能使孩子们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五、参与生活实践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知识只有在解释和应用于生活时,才能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孩子们生活,来考虑努力将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使生活与数学得以和谐统一。让孩子们亲身动手实践,获取数学知识。比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可进行操作与制作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用折纸办法来认识分数。比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进行游戏竞赛实践活动开展模拟购物活动的课内游戏,让孩子们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方法,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现实生活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 所以要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六、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们多留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数学;微课设计;流程;案例分析

信息化教育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催生了“互联网+”的概念,中职教学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方向。“微课”这一信息化教学的“新秀”逐渐从“非主流”走向了主流。但从目前来看,国内对于微课制作软件使用方法的介绍较多,但相关的案例分析较少,以中职微课教学为核心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缺乏针对性,对中职数学教师来说,众多的微课设计研究近乎于纸上谈兵,一旦要实际制作微课作品仍是茫然失措。因此,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案例和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实际,来谈一谈微课设计的流程及方法。

一、微课设计的一般流程

微课是以碎片化的考点、例题、作业题等为内容,时间为5~10分钟的教学微视频。将这一微视频上传到网上,就可以供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地在线浏览。受教学时间所限,微课更多地是起到解惑或释疑的作用,难以实现系统的、完整的教学,不能替代课堂教学,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因此,微课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四个环节:

1.确定和处理教学内容

微课教学应该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或者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切入点越小越好,否则将难以在十分钟之内讲清、讲透。选好教学内容之后,要依据一定的逻辑顺序,将其分割为一系列小的知识点,配以科学严谨的文字和图片。如在中职数学解析几何部分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作为一个知识点设计一节微课,通过短短10分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含义,并且能够就具体的命题做出科学地判断,快速地突破课本中的教学难点。

2.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

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微课分为讲授式、问答式、启发式、讨论式、演示式、练习式、自学式、探究式等8大类,不同的微课类型具有不同的教学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设计微课之前,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最佳的微课类型,以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在中职数学数列部分等差数列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练习式的微课类型,让学生通过对趣味多样的生活案例的判断当中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3.确保教学过程完整精炼

与一般教学一样,微课也有导入、新授、拓展、小结等完整的教学环节。但是由于时间短少,其教学过程具有切题快而准、线索简单而论据充分、结尾短小而精到的特点。如在中职数学微课“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设计中,可以通过任意三解函数的边角关系迅速地引出知识点,以“知边求角、知角求边”作为主要线索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以直角三角形为基础,逐渐拓展到任意三角形,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在微课结束时重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内容,进行小结点题。经过这样的设计,整个过程显得形式新颖、内容集中,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容易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教学课件实用有效

微课的教学课制作应该具有画面精彩,动静结合,信息量合理,使人赏心悦目又有充足的思考空间。如在设计中职数学算法与程序框图中“程序框图”一节的微课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利用教学课件呈现利用计算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质疑和讨论,使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地跟进教师的教学,并创造性地进行自主学习。

二、幂函数中职数学微课设计案例分析

中职数学幂函数部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幂函数的基本定义、大致图像和一般性质,了解相关函数的研究思路,并将其定义域拓展到实数范畴。这些知识都属于函数当中的关键内容。传统教学通常会利用两个课时来讲解,第一个课时主要介绍幂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等基础知识,第二课时介绍幂函数的应用。但是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只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动态地呈现函数图像的变化,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因此可以应用几何画板制作演示类微课来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1.总体思路

传统教学对于幂函数图像的讲解主要分为三步:一是将特殊的(x,y)值填写到表格当中,二是用描点法绘制图像,三是分析具体性质。借助几何画板可分四步完成幂函数图像的实验演示:一是利用几何画板绘制y=x,y=x2,y=x3等三个不同函数的图像;二是引导学生观察y=x-1,图像的变化,并总结函数性质;三是分类总结幂函数的性质。

2.微课教学设计

(1)教学导入。微课导入环节虽然简短,但不能只讲过程和方法,否则会变得枯燥和乏味。可以选择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趣味性内容,将其整合到教学视频当中,形成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情境。如可以如下导入“①如果正方形的边长a,那么它的面积为S=a2 ,S是a的函数;②如果立方体的边长a,那么它的体积为V=a3 ,V是a的函数;③如果正方形的面积为S,那么它的边长a=S1/2,a是S的函数。这些函数都是自变量的若干次幂的形式,这样的函数就称为幂函数。”

(2)实际作图。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首先使学生熟悉几何画板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出不同幂函数的图像。在微课视频当中,可以用y=x2,y=x3两个函数为例,给学生介绍主要的绘图步骤,分步展示关键绘图点,教学效果会明显好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当然,最好借助字幕提示重点内容。这就方便学生观看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暂停视频,自己动手操作练习,如不理解可退后重新观看,直到理解为止。

(3)亲自实验。制作完微课视频后,学生可以利用已经掌握的基本绘图方法,自行绘制y=x-1,的函数图像,并要求学生回答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分析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和单调性。

(4)教学反馈与评价。可以利用计算机制作出教学反馈与评价系统,综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更为有效地进行一对一辅导,实现补缺补漏的目的。在“幂函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制作一个反馈与评价系统,为基础练习提供方便,将各种变式训练题收纳到系统当中,让学生通过网上练习快速地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的正确率未达到要求,计算机自动弹出提示,要求学生重新学习相关内容。教师则可以利用这一方式了解检测结果,以便安排后续的集中讲解的内容。

总而言之,微课的设计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地在线浏览学习内容提供了方便。在实际教学当中,想要更好地发挥微课的作用,必须要科学地确定和处理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制作出实用有效的教学课件,确保教学过程完整精炼。

参考文I:

[1]吴文娟,俞昭英.与学生一起领略数学的魅力――“魅力数学微课”的实践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4(35):71-73.

[2]张辉.高中数学微课制作及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5(5):44-45.

[3]罗静彦.高中数学微课制作及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旬刊,2015(35):18-18.

[4]沈威,曹广福.数学微课理解的表象分析及其内容展现的“自我表露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5(20):36-38.

[5]李宗朝.数学微课对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J].神州,2014(12):166-166.

[6]石雪飞,王思琪.基于归纳讲解逻辑的小学数学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组合图形的面积》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6(4):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