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集体备课制度

集体备课制度

时间:2023-06-05 10:15: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集体备课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集体备课制度

第1篇

三跃中心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教师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各位教师备课过程的不足,取长补短,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可以将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提高。为确保集体备课活动的正常开展,特制定集体备课制度:

1、学校建立健全年级学科备课组,负责集体备课的组织实施,每年级仅一名任课教师的学科,跨年级或学科成立学科备课组。每个年级备课组由一名责任心强、组织能力强的教师任备课组长,制定具体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建立活动记录。集体备课时间学校根据学校作息时间确定,学校统一安排好集体备课的活动场所。

2、每周三下午进行集体备课,先集中在五(3)教室点名,然后分组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活动过程中督查一次,保证备课组活动正常开展。

3、年级备课组要在学期初做好单元集体备课的计划安排,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三有”:有讲稿、有讨论、有记录。

4、严格按照“个人初备——集中辅导——集体讨论——修改完善——个人备课”的单元集体备课步骤进行。中心发言人参加集体备课之前要认真转眼教材和课标,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写出详细的教案,并发到各成员手中。

5、备课时主讲人就教案的教学思路做框架式的说明(解决重点难点的措施方法等关键部分详细说明),其他教师结合自己的备课思路提出看法与意见,进行认真研讨、确定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思路,备出符合本班实际情况的有个性的教案。其中语数学科的中50%的共享教案制定出来以后,要由一名教师提前上课供观摩研讨来验证集体备课所形成的统一思路是否可行,先导课后要组织简单的再讨论,以完善集体备课。

6、学校如有统一布置的内容,即按学校要求组织学习,学校若无统一要求,则按各备课组学期初拟订的计划组织活动。

7、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正常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长应提前通知本组成员,另行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并到教导处进行备案。活动中备课组长认真做好备课组活动记载。备课活动记录,每月检查一次,检查情况将作为备课组考核和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8、每学年进行一次优秀备课组考核,学校对优秀备课组进行适当奖励。

9、集体备课的记录、主讲人发言稿、集体备课教案等资料要及时存档。

第2篇

【关键词】创新 教研组 集体备课 操作策略

集体备课是学校实施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学校和教研组校本研修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课程改革、学校发展、教研组建设、教师成长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操作策略,一方面旨在克服集体备课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也承担、引领、推动教研组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建立全面扎实的备课体系,特别是集体研读教材和个人二次复备的流程

抓好集体研读教材要有超前意识,教研组要利用寒暑假,组织全体教师分备课组一起研读教材,研究教材的编排体例,吃透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研究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研究教材的处理,交流研究的体会,分工落实任务,形成全册教材的一个完整的共性的教案,供各备课组教师学习参考。同时,教研组还应要求教师采取共案和个案相结合的备课方式,即各个教师根据学情的不同和各自的教学个性,进行个人的二次复备。在二次复备中,一要备学生,二要备生成性问题,三要备分层作业,四要备教学反思。这种共案和个案相融合的备课策略,提升了集体备课的容量和质量。为了保证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教研组长和各备课组长还要每学期不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跟踪听课进行检验,做好反馈和指导工作,并有相应的奖惩制度进行考核。

二、对集体备课的评价要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建立,并且量化评价体系

1.集体备课的过程评价。

集体备课是学校校本研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一次集体备课中,教研组可以邀请分管领导参与督导,并对备课成效和教师表现进行及时评价。除此以外,教务处和教研组可以通过组织各备课组教学展示,评价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绩效,从而推动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扎实、优化地进行,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集体备课的结果评价。

集体备课的结果评价包括业绩评价,即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学生成绩,以及教师案例、论文、竞赛课的获奖情况等。此外,还包括专家评价,即教研组邀请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务主任每学期开展至少两次的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备课组编印的教案成果集、教师个体的二次复备和教学反思、分层作业的布置批改、达标试题的命制等。同时,教研组还要建立学期制的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分管校领导和教研组长终评的评价机制,可以从德(工作态度)、能(工作质量)、勤(工作数量)、绩(岗位贡献)四个方面量化评价体系。

三、拓宽集体备课的研修内容和时空范畴

1.研修内容丰富专业。

教研组集体备课不能只囿于备课,要转型为备课与教科研发展的双重平台,这样有利于发挥集体备课在校本教科研方面的作用,也促使教研组和全体教师向着专业化道路的发展。比如,开展“主题式”研究专题,这个主题可以是当前学科的热门话题,例如对新版课标中几个“变”的研究;可以是课例研究,例如对“语文教师语言感染力”的研究;也可以是教研组所立的学科课题,例如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课题的研究。确立的主题要有一定的前沿性和价值,且切入口宜小不宜大,最好可以结合本校和本组特色。

2.打破时空限制。

第3篇

一、高中语文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实施后,集体备课已经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但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集体备课制度不健全

目前,高中语文的集体备课缺乏制度保障,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不健全。笔者调查发现,许多学校的语文集体备课制度只有备课形式的规定和要求,如时间的规定、地点的规定、参加的规定等简单的制度。许多学校的备课制度挂上了墙,但对集体备课的内容的要求、集体备课的评价和检查、集体备课主讲人的安排与责任等内容的规定还很简单,没有细化的要求。同时,一旦遇上学校大的集体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组的活动就不能得到保证。由于时间难以协调,有时候只好将集体备课改成分散备课,采取网上汇总的办法,把个人的备课意见每次集中给一个老师去整理成集体备课的学案。这种方式缺乏教师集体备课研究智慧和集中讨论的环节。

(二)合作意识缺失,合作流于形式

合作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态度和团队精神。由于语文教学水平和经验的局限,许多老师在备课中的认识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升学的压力下,要所有的老师在集体备课中都毫无保留地发表自己的教学意见,还有很大的难度,有少数教师担心自己的经验被年轻老师学去,在发言中总是有所保留。

(三)集体备课成为少数教师的讲堂

集体备课活动中经常见到少数教师发言,其他教师则很少发言甚至沉默。究其原因,有的教师是因为怕讲不好被其他教师耻笑,不敢发表意见;有的教师是因为怕被其他教师超越,不愿发表意见;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奖惩体制,使得教师不得不权衡竞争与合作;许多学校尽管意识到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也建立了相关的备课与集体备课制度,但机械地认为集体备课就是案、统一作业,学进度,不去评价备课的实际效果,使集体备课成为检查和学进度的手段,降低了集中备课的作用。

二、高中语文集体备课的有效策略

(一)集体备课活动要有明确要求

集体备课并不是简单地把老师组织起来就可以的,要从集体备课的活动过程的组织和评价过程中抓好每一个环节。第一,教师要了解备课内容。让每一个教师在备课前就知道备课的内容,了解集体备课的要求,是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前提。一般来说,集体备课并不是孤立的备课过程,其应该是在个人分散自治备课基础上的集体备课,从备课的过程上来看,集体备课应该是个人备课的整合。是在教师个人自主独立备课和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教师之间进行的二次专业探讨、交流和合作。从备课的过程和结果上来看,集体备课应该具备两个特性:一是集体备课是个人备课的总结和整合。集体备课是以教师个体在教学前所做的教学准备为基础的,教师只有充分准备,很好地收集教学资料,集体备课时才能有话可说;二是集体备课是固定的备课内容。集体备课必须有特定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的集体研讨。通过集体讨论把个人的意见集中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案例。把专家和名教师的典型课例变成自己的教学课案。第二,充分调动教师集体备课的主动性。集体备课是一个集体行为,不能搞成骨干教师的集体备课,要调动每一个成员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集体备课的参与性不够是高中语文集体备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许多学校的集体备课中,年轻教师参与度不够是一个普遍现象。集体备课成为老教师的讲台,年轻教师基本没有话语权。在调查中发现,有少数年轻老师在集体备课的讨论中很少发言,还有的老师一年中没有一次担任过主讲老师。调动每一个老师在集体讨论中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是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发挥骨干教师和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中的骨干作用。每一个老师都能参与是集体备课有效性的中条件,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提高集体备课效果的重要条件。从集体备课的要求来看,首先要调动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在大家都能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再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这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缺一不可的相互联系的两个必要条件。

(二)高中语文集体备课要有效设计

第4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管理特色》。

一、管理特色的确立

(一)背景

XX年以前,洼子店中学只有9个教学班,学生不足400人。教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为师资结构不合理,严重缺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水平更是参差不齐;课堂沉闷,效率低下。布局调整合校后,优秀学苗仍然流失严重。如XX年暑假招生,本镇前100名只留下3人。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学苗素质严重制约着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确立

面对残酷的办学现实,如何改善教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我校领导班子反复酝酿,充分论证,明确提出了科研兴校的战略方针—— “以教育科研引领学校管理特色”。决定通过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来改善教学条件,并与集体备课相结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构建有效课堂,以此来达到吸引学生、留住学生、发展学生的目的。

二、管理特色的研究

(一)、明确目标,规范管理

学校制订了《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建立了教科研管理制度和教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明确了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策略、措施。确立了教育科研中心课题《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并加强对各级各类课题的规划和整合,形成了一个以中心课题为统率,由分部主课题和教师子课题组成的课题群,使教科研工作规范化、系统化。承担的河北省电教馆“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和承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带动了中心课题研究向纵深发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多次请教研室和电教站领导进行专业指导,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日益浓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信息技术装备建设,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自XX年开始,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先后投入127余万元,购置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现已装备语音教室1个、多媒体网络教室1个、多功能演播厅1个、学生计算机教室3个。共有台式电脑130台,笔记本电脑50台,移动多媒体2台,电子白板2块。专任教师实现了人手一机,24个教学班全部装备了多媒体,实现了“班班通”。建立了完善的校园网,网点覆盖每间教学、办公用房。并装备了分布校园各个角落多达30个音区的广播设备系统。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我校享有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和河北省远程教育资源,并先后投入20万余元,购买了足够的电子课程资源和大批教学软件,并建立了学校教学资源库。

技术装备的不断投入和更新,全面改善了教学条件,满足了日常教学需要,更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强化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校注重强化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与现代教育技术同步发展的教师队伍。XX年,作为一所农村学校的教师,懂信息技术者寥寥无几。学校就邀请电教站领导和老师,利用寒暑假多次从教育教学观念引导,从使用技术进行指导。同时,我校强化教师树立网上学习的观念,并通过专题讨论、现场观摩、案例分析、课件制作和各种竞赛活动,使教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在实践探索中成长。目前,我校教师都能自制课件,都能熟练使用、乐于使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网络教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使教师向现代化、信息化、科研型转化。今年开学,我校所有专任教师又开通了教育博客空间,以此作为专业化发展平台。

(三)、加强集体备课研究,促进有效课堂构建

几年来,我校在教研室的指导下一直致力于《集体备课管理评价策略研究》,走研究、实践实践、反思反思、再研究的科研之路,促进了有效课堂的构建。

1、建立了科学的集体备课制度。

我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日趋科学、合理,主要包括《集体备课实施方法和步骤》、《教学设计编写要求和评价标准》、《集体备课研讨制度》、《集体备课反思交流制度》、《集体备课检查督导制度》、《集体备课奖惩制度》、《集体备课管理评价制度》。

第5篇

一、要妥善处理的六种关系

1、“已知”与“未知”的关系

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是由“未知”到“知”的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将“已知”转化为“他知”的过程。可以说,教师的“已知”和学生的“未知”的矛盾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教师的“已知”。所谓教师的“已知”,就是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钻研教材成了解决教师本身的“知”与“未知”的矛盾的过程。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方法就是熟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钻研教材时要以一章为钻研“对象”,进行知识排队,抓住主线,明确重点,确定难点,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网。

二、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备课不但要钻研教材,同时还应钻研如何通过传授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知识是能力的基础,但知识决不等于能力。因此,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某种能力的因素,是钻研教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如总结解题思路,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物理定律和概念的理解,而且也是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好方法。

三、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有的教师说,研究教材好比下围棋,只有全局在胸才能下好每一个子。这个比喻十分贴切。这个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问题,在研究教材中不可忽视。若以整个物理作为全局,那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合物知识、物理计算和物理实验就是组成这个全局的个个局部。若以物理实验作为一个全局,那么仪器、药品的使用、基本操作、气体的制取、物质的检验、定量实验就是组成这个全局的各个部分。教师只有心中有全局,处理各章各节教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知道功夫应下在何处。

四、新与旧的关系

物理各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对学生来说,这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了新知识与旧知识,已知与未知的问题;对教师来说,产生了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来获得新知识的问题。钻研教材就要深入研究这种新与旧的关系,力求以“旧”引“新”,利用“新”来巩固和深化“旧”。这个新旧的辩证关系,是我们钻研教材时应注意掌握的教学方法论原则。

五、难与易的关系

物理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概念性和抽象性,而且又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形形的物质的性质,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而且又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记忆能力和推理判断能力。因此,物理学科教学确有难的一面。教师钻研教材,就是要设法化“繁”为简,化“隐”为现,化“难”为易。比如分散难点,多做实验,联系实际,由旧到新,搭桥过河,进行类比等都是化难为易的有效方法。此外,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化难为易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们能对教材钻深钻透,理论联系实际,把课组织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难”就变为“易”了。

六、知识与品德的关系

我们应当既教书又育人。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一方面,物理教师不可能只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任何教师总会以自己的身教言教去影响学生的言行和世界观。另一方面,物理教材中也确实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如唯物主义思想、辩证的思维方法、爱国主义思想及科学家们的勤奋精神与创造精神等等。

如何备课

一般来说,重难点的教学内容都必须经集体备课研究后进入教学实施过程。集体备课的时间及人员参与通过制度加以保证。集体备课的每一阶段要有明确的研究主题。每一次集体备课必须有中心发言人。提倡教案多样化。教案可以是纸介质文档、电子文档,也可以是笔记本模式、活页模式等多种形式。允许担任同课头多年的教师一次编写教案,经复备、修改后多次使用。

第6篇

本学期我们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进行备课,具体情况如下:以学科年级为单位,安排一老师执笔该章节的教案,每月本组老师一起讨论下一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等等教师领到教案后,根据本班情况对教案进行适当修改。使用后感受如下:

首先,开展及时,对教学工作十分有利。

集体备课分为个人初备、集体研讨、试行运作、完善教案、课后反思。即每月一次集中集体备课,都有执笔教案老师作为中心发言人,主讲这一周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备课。然后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大家讨论,形成授课思路。之后,老师自己再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学生的情最况,加以修改,形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备课模式。主题发言人一般由本组成员教案执笔者担任,所有教师都是参与者。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突出教学工作的核心。

其次,新老互相启发,充满集体智慧。

集体备课的对象是本镇同轨的同行,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设计好备课方案,还应针对本学科特点阐述备课体会、教学心得及自己对教材、教案、讲稿设计的理由和意图,同时,还应列出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通过采取主题发言人主讲制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备课制度,缩小教师在教学水平、能力上的差异,克服了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对教材理解深度不一等不足。从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优势得到有力的释放,可从中获得启发,交流经验,并对自己的教案、讲稿、教学设计进行有效反思并修改,从而获得提高。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启发、帮助作用尤为突出。

再次,突出创新,经验宝贵。

集体备课并不否认和拒绝教师个人风格的张扬。我们体会到,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们在标准、教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疑点、难点等问题上统一认识。同时,我们鼓励教师注意保持个人特色,体现个人风格,并应突出创新;特别鼓励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以及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共同进行细致的探讨,集中大家的智慧、经验、成果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作准备,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实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对我们每个教师都大有益处。我们既要实行集体备课,又要有自己的个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集体备课的开展,可以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也让老教师更加谦虚谨慎、严谨治学。

但是,每月大家聚在一起困难很多,建议可以改成网上集体备课,每个年级申请一个QQ群,大家都戴上耳机每周可以固定一个时间进行一次讨论。这样既节省时间,又及时讨论。

第7篇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教师对集体备课的意义认识不足,备课组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二是学校的评价机制不合理,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三是备课组集体备课运行程序不科学、不规范,具有很强的随意性,难以保证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要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必须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积极寻找有效的对策。

一、树立团队意识,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

科学家通过观察研究发现,有一只野雁会飞得很高,如果它只用自己的翅膀飞行,而整个雁群比每只雁鸟单飞时,至少增加了七十一个百分比的飞行距离。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注意发挥团队精神,精诚协作,将更容易到达成功的彼岸。

集体备课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的有效载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问题进行研讨,发挥集体的智慧,以期待能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设计合理的预案、拓展教学思路,有利于教师取长补短,在高起点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集体备课过程中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深化教师间的友好感情,构建和谐的教研氛围,有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为实施有效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改革评价机制,实现教师与备课组的双赢

1.实施整体性、捆绑式评价

众所周知,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名师造就名校,但一所学校的发展如果只靠几个名师的个人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校教师的整体实力提高了,学校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实行集体备课目的就在于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

传统对教师的评价更多是以个体的工作绩效作为奖惩依据,即每次校级以上的统一考试结束后,对同一备课组每位老师所带班级的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并将其作为评价教师工作能力和成效的主要依据,为了引起教师的重视,有的学校甚至实行“末位淘汰制”。这种评价方式虽然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但有明显的弊端:即强化了同一备课组老师之间的竞争,备课组老师变成了竞争对手而不是合作伙伴。试想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会“冒傻”贡献自己的智慧,集体备课流于形式也就成为必然。因此,为了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评价制度有必要进行改革,更多采取整体性、捆绑式评价。关于整体性、捆绑式评价制度,这几年我校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特别是毕业班奖金分配上增加教师群体组织(备课组、班级组)奖励的份额,减少教师个体的直接奖励份额。这种评价制度主要是通过与同类学校对比来评价备课组老师教学成绩的好坏,并决定奖金的多少。这种评价模式有利于增强备课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营造和谐的集体备课氛围。比起以前的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制度显然更科学合理,更有利于调动教师参与集体备课、形成合力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整体优秀”基础上,鼓励个人冒尖

当然整体性、捆绑式评价也有它的弊端:容易形成吃“大锅饭”现象,不利于个人冒尖。所以在教学评价中,学校也有必要鼓励备课组老师在追求“整体优秀”的基础上争取个人冒尖。如何评判备课组教学成绩是否属于“整体优秀”,有的学校做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显著的效果。它们评判备课组教学成绩属于“整体优秀”的标准有两个:一是备课组平均成绩要超出各同类学校;二是备课组每位老师所教班级的平均分都要超过各同类学校的最低平均分。只有符合上面两个标准才属于“整体优秀”,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既奖励备课组又奖励教学成绩冒尖的教师个人;如果只满足条件一而没有满足条件二,学校只奖励备课组而对教学成绩冒尖的教师个人不再另外嘉奖;而如果两个条件都没满足,学校对备课组和教师个人都不予奖励。

这里笔者以××中学高三省质检历史学科成绩评价为例加以说明。

从表一可以看出,××中学2011年省质检历史学科平均分明显超出兄弟学校,超出兄弟学校Ⅰ2分,超出兄弟学校Ⅱ3分;从表二可以看出,××中学2011年省质检历史学科年段平均分最低班级12班,高出兄弟学校最低平均分0.5分。所以,该校的历史学科省质检成绩属于“整体优秀”,按规定学校既奖励高三历史备课组,又对教学成绩突出的历史科任老师张XX另外嘉奖。

很明显这种评价模式兼顾了备课组和教师个人利益,有效地调动了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参加集体备课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教师个体和备课组集体的双赢。

三、规范操作程序,保证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现

给集体备课框定一个基本模式很有必要,可以避免集体备课的随意性,让集体备课更具可操作性、实效性。由于校情不同,集体备课的模式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几年我们教研组尝试并对比了多种集体备课模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在这里提出来以期得到同行的斧正。其流程主要有以下六个步骤:

1.规划分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期初对整个学期教学进行合理的规划,是集体备课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关键。与很多学校的备课组做法一样,每学期开学准备周,我们备课组便一起讨论确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并进行任务分工。正常情况下备课组每位教师一星期只需主备一讲。

2.个人“深备”

备课组老师每星期都要对自己分配到的教学内容(一讲)进行深度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并附课件使用说明,由于每周每人只需重点备好一讲内容,制作一个课件,所以任务不算太重,大家只要齐心协力,资源共享,每一节课都能上出高质量。

为了保证课件质量,我们还对课件的制作模式做了规定。以高三一轮历史复习课为例,我们要求课件必须包含以下四个内容。第一是分析每一课的课标要求和考试说明,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第二是构建每一课的知识网络体系,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第三是强化应用,加深学生对所复习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第四是随堂感悟高考,让学生明确本节高考是怎样考的,该怎样备考才有效。

3.交流课件

备课组老师要提前一周备好下周要上的课,最迟在集体备课的前三天把自己制作的课件,上传到其他备课组成员邮箱。每个备课组成员都要事先对他人制作的课件进行研读和消化,并把疑问记下来,以便集体备课时使用。

4.集体研讨

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备课组成员逐课讨论解决个人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已制作的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二是对每周自主命制的练习卷或试卷进行讨论,确保练习卷和试卷的质量。

5.修改施教

备课组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再次作个性化修改,然后施教。

6.反思提炼

对施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并及时碰头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提高下一次集体备课质量及个人的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第8篇

“电子备课”,可以切实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研究水平,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这是电子备课的最大好处之一。

那么,如何做好电子备课工作呢?

首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进行资源共享。

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做好教材分析,对教材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潜心研究教法,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博采众家之长,同时用更多时间去搜集整理相关教学素材,撰写出比较优秀的教学设计,制作出优秀的课件供年级组老师选用。

另一方面,利用业务学习机会或者业余时间,进行年级组集体备课。这种模式使教师在参与集体备课的过程中直接学习到其他老师的经验,体会其他教师对教学环节的思考与见解,并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可以研究备课组其他老师准备的教学课件,学会鉴别教学素材的方法。

其次,再度备课,彰显个性。

通过集体备课的讨论,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然后,根据本班教学实际情况,在原来教案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优化处理,以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积极撰写教学反思,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

最后,严格要求,促发展。

要使电子备课在教学实施中真正发挥其独到的优势,真正获得发展,学校必须从严管理。一方面要制订严格的制度,如定期检查制度、集体备课制定、教案评比制度等。同时,针对电子备课的独特性,还要强化过程性管理,包括教材的阅读、教学参考资料的消化、教案的形成和课前的准备工作等等。

另外,还要对全体教师进行系统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培训,这是真正发挥电子备课的优势和作用,提高备课的质量和效率的前提。

第9篇

【现状1】一人唱独角戏

某校,语文学科组10人。该组制定了集体备课的要求,取名为“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定流程。看起来,制度毫无瑕疵,但是语文备课组长却叫苦不迭,为什么?因为学校小,语文学科教师偏少。而备课组长年轻、学历高、能力强,所以,每次备课大家都是“推荐”他为主备人,都是他准备第一稿。这样一来,集体备课变成了一人唱独角戏。

【现状2】备而不研

新学期开学前,语文备课组按照学校统一要求,把任务分工下去,要求大家根据安排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上传校园网,教务处检查。语文组内各位教师领到任务,单兵作战,基本“作战方式”为通过网络复制,完成自己的任务。这种没有深度钻研教材、《课标》,而是东拼西凑的“一备”,当然不能称之为“研究”。

【现状3】研而不用

集体备课时,大家热烈讨论,基本定稿。但是,到各自课堂的时候,有些教师还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来教。教师又美其名曰:为了检查!集体备课变成了应付检查?加上缺乏有效的检查、督促,集体备课落地无声。

试问,这样的集体备课价值何在?那么,怎样集体备课才是有效的呢?这学期我们探索“主题式”集体备课形式。“主题式”集体备课,核心是把集体备课的关注点相对集中,能够使“研训”结合,使每位教师每参加一次集体备课,都能学到一点,改变一点。以主题为焦点,以具体课例为载体,实现行为与理念上的衔接,实现教师团队之间互动互助。在实践中,我们注重研讨主题做到相对明确,每位教师是否全身心投入,有没有获得成长。

一、 主题生成的依据

1. 依据《课标》。《课标》的“实施建议部分”往往是我们主题式集体备课确定的主题内容的依据。以我校五年级语文组为例,开学初,我们依据《课标》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结合我们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学生不会修改作文”这一问题,确定了本学期五年级备课组主要研究主题为 “习作自我修改”专题。

2. 依据教材。开学初,六年级备课组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商定集体备课的研讨课例,一般选择大家都认为难以把握的课例来研讨。例如:本学期,六年级语文组经过研究教材,发现《轮椅上的霍金》《小草和大树》是人物传记。“人物传记如何教?”大家感觉比较困惑,于是,就选择这一问题作为六年语文组的集体备课主题。

3. 依据学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确定集体备课主题的依据。例如:“如何在一节课中保证学生有练笔时间?”这是我们大语文组的集体备课的主题。为什么定这个主题呢?因为,我们在听课时,师生讨论比较多,练笔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何在语文课上,让学生有时间练笔,就成了我们集体备课的主题。

二、 “主题式”集体备课流程

1. 说。采用抽签,决定谁说。因为抽签的不确定性,所以,个人研读教材这个环节由泛泛而谈转向精细品读,教师精心设计了教案,准备说课稿,希望在说课环节中有一个“靓相”。说什么?我们提出说“教材解读”“课时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重点谈疑惑,突出自己的设计亮点,要简洁明了、准确具体有针对性,尽量使用相应的教育理论。

2. 评。小组轮流发言,要积极提出建议,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做到吐故纳新。我们的点评主要在“和主题研究有关吗?”“学生真的学了吗?”“学生能学会吗?”这样的聚集点上。

3. 教。经过畅所欲言的点评环节后,抽签产生的展示课的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班级学生具体学情,在录播教室上课。此时,我们的研究场所移步到录播教室,边看,边谈,边结合自己的班级进行二次修改。课上完了,视频传到校园网站,其他教师可以随时看课,取长补短,继续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

4. 思。第二次集体备课的内容主要是交流课后反思,每位教师思考自身的教学行为,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条件成熟的,要把反思下笔成文。

5. 合。即整合。在组内教师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由备课组长总结大家的经验与感悟,完善、加工、整合成一份精品教案,打包上传网络,资源共享。

三、 保障制度

1. 集体备课以积分制进行评价。积分的用途目前有两个:① 根据积分排名,安排外出进修、赛课机会;② 积分算入绩效考核。

2. “年终考核”工作中,集体备课表现优秀者,在语文组内优先推荐。

【反思】

第10篇

    “教学叙事”即教师将自己的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为了让教师有话可说,学校可以配合“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或称之为“研讨课制度”)。教师在课前以“集体备课”的方式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课后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然后教师个人将自己的这节“公开课”(或称之为“研讨课”)相对完整地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用钢笔录像”。在我们与中小学老师的合作研究中,有教师将这个过程总结为“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个人叙事”。

    但“用钢笔录像”只是教学叙事的第一个步骤,这个步骤使“教学叙事”仅仅落实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由于“课堂教学实录”很难反映教师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后所引起的“教学改进”与“教学重建”,所以,我们建议教师可以“夹叙夹议”,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某个“教学事件”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用“当时我想……”、“现在想起来……”、“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教学重建”的考虑。在我们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中,有教师将这种“夹叙夹议”的方式称为“插入”或“涂抹”,即教师将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想“插入”到课堂教学实录中,将自己对整个教育或相关教育理念的理解“涂抹”到相关的课堂教学实录中。

    之所以强调要配合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主要考虑到这两种制度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而且经过集体备课和公开课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讨论中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讨论中所发现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这种“教学叙事”的方式同样适合于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可分别称之为“德育叙事”、“管理叙事”。比如教师可以将班级管理中发生的某些学生生活事件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有教育意义的“班级管理叙事”。如果教师针对某个教育事件做一些追踪研究,那么,这种“班级管理叙事”会显得更有价值。同样,这种叙事也适应于校本的行动研究。校本的行动研究或叙事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是:第一,“叙述”其实是一种行动方式,如果教师不行动,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教师就无话可说。第二,教师“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教师参与教育研究不只是为了发表教育论文,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第三,对大学研究者而言,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研究,最好是“听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第11篇

以新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有关纪念活动及学科活动,有计划地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班纪和学风。

二、工作方法与措施

1、以安全教育为工作核心,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配合政教处做好日常常规检查工作。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他们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实践能力。

3、重视学生的常规训练,规范学生的言行,把学校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4、严格执行学生考勤制度。做好家访及家访记录。

5、抓德育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思想,良好的社会公德心,及文明习惯;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抓好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重中之重,配合教导处认真做好各种教学工作。积极查找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具体工作安排:

第1周:1、开学典礼2、制订教学工作计划3、科组集体备课

第2周:1、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会;2、安全教育活动开展;3、教育教学工作总结;4、中考备考会

第3周:1、科级组长会议;2、教室布置及板报评比;3、教案、教具、教学手段自查;4、集体备课

第4周:1、九年级学生家长会议;2、采购充实数学教具

第5周:1、学生书画展;2、八年级学生会议

第6周:1、科组教研活动;2、集体备课

第7周:1、体育比赛;2、集体备课

第8周:1、校园网建设检查;2课件库建设检查;3、集体备课

第9周:1、毕业班工作检查;2、段考复习

第10周:段考

第11周:1、段考质量分析;2、集体备课;3、新团员入团仪式

第12周:1、八年级学生家长会议;2、集体备课;3、读书活动征文收集

第13周:1、集体备课;2、数学竞赛;3、七年级学生家长会议

第14周:毕业班备考检查

第15周:1、少先队活动;2优秀课件、教案评比

第16周:1、课件库成果检查;2、集体备课

第17周:1、公物清查回收;2、集体备课;3、困难寄宿生补助申请

第12篇

一、集体备课要抓好以下六个环节

1.个人初备。每位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针对要集体备课的内容,根据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兴趣、习惯等,首先独立地从以下三个方面: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怎么学?来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相关资料。其次,写出自己的备课提纲,提出自己独到的设想,记下有疑问的、需要大家研究的问题。

2.主备人主备。在集体备课前,主备人要在深入研究教材、吃透教学内容、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从以下三个方面: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怎样学?做出深入的思考并形成设计预案。

3.集体研讨。首先由主备人介绍所形成的预案。并简析教学效果的预测,提出疑惑的问题。然后在主备人主讲的基础上,针对主备人提出的: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怎样学?为内容形成的预案进行集体的、认真地、细致的研究和讨论,进而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4.个人复备。在集体讨论的基础上,集中大家的智慧,根据本班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点,创造性地进行自己的教学设计,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案。这既是集体备课的出发点,也是集体备课的归结点。

5.授课实践。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实践集体备课的成果。

6.备课反思。同备课组的教师在各自实践的基础上,反馈教学信息,反思教学设计,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重点是要:(1)找出教学预测与教学效果的差异所在;(2)寻找教学实际效果与重新设计的生长点;(3)寻找新设计的可行性与学生发展的融合点。

二、集体备课要做到“六到位”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要想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教师探究教法、提高思想、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交流平台,还必须做到“六到位”。

1.规范管理要到位。学校要为教师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建立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和评价制度,调动全校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为集体备课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校长还要经常深入备课组,亲自参与集体备课讨论,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体备课中存在的不良倾向,提出指导意见,确保集体备课的实效。 转贴于

2.过程监控要到位。要将集体备课纳入总体教研工作计划之中,进行通盘安排。要拟定出详细的备课提纲,将课题、时间、地点、主备人、参与教师、重点讨论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准备的材料提前通知参与教师,让参与集体备课的每一个成员有备而来,做到心中有“纲”,胸中有“书”,交流有“问”,避免讨论流于形式,而不解决实际问题。

3.提前参与要到位。有了充分的思考和酝酿,才能提高发言的针对性,从而分享集体的智慧,才能最终提高集体备课的效果。主备人要先行一步,认真搜集素材,围绕备课提纲深入钻研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点,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做深入的思考和设计,提出困惑与问题,与其他教师共同探讨。其他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也要提前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解读和思考,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而是有利于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一般要求超周备课,坚决杜绝今天备,明天上的现象。

4.互动交流要到位。集体备课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问题,探究教学真谛。集中交流时,可以围绕主备人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进行讨论,随时补充、完善,也可以就大家提出的共性问题共同讨论。当然,每一位参与者都要保持一个正确的姿态,切忌把自己当权威,惟我独尊,既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又要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力争每次集体备课既能解决或探讨教学中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又能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