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效读书方法

高效读书方法

时间:2023-06-05 10:15: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效读书方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效读书方法

第1篇

一、教师读书情况。

为了继续巩固并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学校精心挑选了李丙亭老师的《高效课堂22条》作为必读书目,同时还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加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掌握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加强理论修养。要求教师写出一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正月十六下午的开学会以前老师及时交上了读书笔记,教务处及时进行了检查并写出了结果汇报:内容丰富翔实、书写工整,特别是感悟深刻,能够密切联系教学实际。正月十七日下午我们又进行了读书感悟交流汇报,老师讨论热烈,认为收获特别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们找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比如预习强调不到位,展示活动不够规范,不能及时进行当堂检测,教师讲解过多,不能真正做到课堂的高效等。

2、我们还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1)、强化了观念: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形成学习能力。

2)、明确教研重点:由研教向研学方向转化(也就是由研究教师自我的教学艺术向研究怎么指导学生学生学习的方向转化),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3)成立“研学”课题组:研究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研究怎样指导学生的预习;研究怎样有效指导学生的展示与评价;研究学生在怎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高等。

4)、教师要做好课前调查:

有人统计: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老师要做好课前调查:明白哪些知识是学生自学完全可以掌握的;哪些知识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展示、点拨、反复训练的,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自学可以掌握的,检查落实就可以了;学生讨论可以掌握的就要给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在交流互补中掌握;对需要展示、点拨才能掌握的,也就是学生的疑难点,一定要重点指导,要讲精讲透,需要反复训练的一定要训练到位。

5)、没有预习的课不上。

做好预习导航,给学生规定预习的时间,只有充分的预习,才有展示的精彩。

5)、强化当堂检测。这是检测课堂是否高效的的重要标准。

检测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俩俩检测”;可以是小纸条检测;可以多媒体出示,甚至可以是口头提问,小组长提问等。教师要对学生掌握的效果了然于心。对学生没有掌握好的内容课下一定要做好补救,并反思原因。

6)明确了时间分配:坚持161原则。(一个单位是5分钟)

5分钟预习检测:用于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重点是学生自学可以掌握住的知识。

30分钟课堂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5分钟课堂检测。

其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包括各种形式的自学)。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主要指点拨、指导、强调,贯穿课堂始终。)

3、提升了教师的理论修养。从老师的发言来看,有理有据。

二、学生读书情况。

寒假前给每个学生发出了读书倡议、推荐了读书方法、提供了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开学第一天进行了验收活动:

1、材料清单。

学生交上了1800多本读书笔记、1800多份《沐浴书香,快乐成长》的读书征文、5000多份手抄报、4000多张读书卡。同时还有践行《弟子规》活动周记。

教务处与政教处进行了联合检查,读书笔记大多同学内容丰富具体,书写认真。由笔记来看学生进行了较为丰厚的文学积累,提升了人格修养,开阔了视野,最可贵的是让学生养成了读书习惯,达到了预期目的。手抄报形式活泼,就是内容有些单调,太过于重视版面设计。教务处还对各班的读书笔记质量进行了量化打分并把结果反馈给各班。

2、结合假期的“读书征文”,每班进行了假期读书回报活动,已推选两名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演讲活动”。

3、手抄报展示活动。优秀手抄报进行了展示评比。

第2篇

习惯培养

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同时,我们也要对孩子读书的内容和读书的方法,进行指导。要指导孩子进行有效读书,才能实现读而促学的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家长们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孩子们阅读习惯的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孩子们每天晚上一定会捧着本书进入睡眠;早上一起床,也会拿着本书坐在床头;上个厕所,看本书;去外边玩,也会带本书。他们如此地手不释卷,可是语文成绩却不见提高,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进行哪些反思呢?

下面是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对读书内容进行指导

很多孩子都喜欢读故事书,因为故事书的情节非常吸引人,他们可以像吃快餐似的粗读泛读,读个故事情节,读个嘻嘻哈哈。没有精读的深入思考和分析理解,没有细读的品词析句和记忆积累。因此家长们一定在孩子选择书籍时,给予一定的指点,给予一定的建议。在帮助孩子选择书籍时,一定想一想“这本书可以为孩子带来什么?或者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给孩子带来什么?”家长们最好心里有一个大概的计划和目标。建议家长们给孩子买书除了必要的工具书,其他基本是从文学类(包括各种各类的故事和传说)、科普类、哲学类三个角度去考虑。

二、对读书方法进行指导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一定是喜欢读书的,但喜欢读书的孩子不一定是语文成绩好,为什么呢?关键是看怎么读了。是高效读书,还是低效读书?休闲性地看看书,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是博览,是低效读书;只有真正字斟句酌的研读才是高效读书,在读前猜想,读中思考,读后感悟,甚至对某句、某词、某标点反复质疑、揣摩,最后得到写作上的感悟,这样的读书,才是有效读书。

阅读只单纯去读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我们在指导孩子阅读时,应要求他们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才能增强读书的效果。同时我们要教给孩子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1.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2.提纲式摘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大意,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3.写读后感。阅读时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和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孩子的语感

第3篇

【关键词】创新教法 构建 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深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通过实践摸索,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要着眼于课程目标,特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目标,认真贯彻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利于终身发展的知识能力建构。

一、创新教法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课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为师生开辟了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大部分教师已率先运用“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大胆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观念转变了,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化,传统教学中“教”在前、“学”在后的“教师一言堂”场面被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生动局面所代替。

1.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衡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小学生每堂课仅40分钟,而教师传授知识需要时间,师生双向交流需要时间,学生自学实践也需要时间,因此40分钟对教师对学生都是极其宝贵的。怎样才能充分地利用好这40分钟呢?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在教学中,努力做到巧问、精讲,压缩问与讲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训练说、读、写。也就是要将教师传授知识的时间,师生双向交流的时间以及学生实践的时间三者恰当地分配好,并让它们相对独立而又互相渗透,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

2.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正确、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因此,对不同类型,不同体裁的课文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阅读课文就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所以,教师应采用自读笔记、模仿类比、合作讨论、练习互评等方法,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相应的讲读课文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课文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教学中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字词能力、理解句子能力、质疑问难能力、分析段意的能力、归纳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的能力、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如讨论、发言、游戏、表演等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训练学生能力,最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因为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获得提高的前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文章的内涵在不断地阅读中就能体现出来,而且在广泛的阅读中也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在学生阅读的同时,让学生随手写下读书感受、心得,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科学分组,合作探究,是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具有科学性、序列性的教学活动。开展合作学习,就必须组建学习小组,科学分组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全班学生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分为若干个小组,这样既可以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同时又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间的竞争性。组内每人都有分工,如由谁组织、谁作记录、谁承担小组发言的任务、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干什么等等。总之,小组成员必须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角色,明白各自该为小组做什么。但角色可以适当轮换,这样能让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为学生创造多种尝试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小组各成员应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群体,确保每一次探究学习的质量。

三、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保障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第一学段,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学段的阅读量达到145万字到400万字。”因此,语文教学除学习课本内容之外,还必须完成阅读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内用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首先对阅读对象进行指导。即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生的知识现状,本人的兴趣等方面帮助学生选择什么样的书。其次是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三是让学生养成边读边写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能根据所读书的内容选用不同的方式写读书笔记。如:低段学生可以摘抄好词佳句;中段学生可以写感受;高段学生可以写成篇的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最后,让学生养成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自己解决困难的习惯。

第4篇

多年来,学校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为宗旨,以“精细化管理,内涵式发展”为抓手,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质量立校、教研兴校、艺术惠校,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课改实验,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办学水平逐步提高。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目标教学先进集体、庆阳市绿色学校、庆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正宁县六星级学校、正宁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校长连续六年被评为市、县模范校长, 4名教师先后被评为“甘肃省骨干教师”、“青年教学能手”,10名教师被市、县教育局评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改能手和学科带头人,24名教师受到市、县政府的奖励, 40多篇于国家省市县刊物,150多名学生在县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

科学人文的精细管理

加强过程性管理,全力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十字”方针和教师备课“五备四精”、学生作业“四精四必”的要求,坚持班子成员包级包组制度,不断完善各种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结合工作量、工作业绩及师德规范对绩效工资合理分配,力促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人文化。

追求卓越的高效课堂

学校始终坚持以新课程改革为统揽,以教学研究与实践为途径,以高效课堂为切入点,注重在“新”字上求突破,在“研”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做文章,在“广”字上显成效。结合各年级课标体系和学生认知规律,努力探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整理编纂了《西关小学新课改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资料汇编》,经常性地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电子白板共享课、“同课异构”、学科带头人评选等活动,以教促研,以研助教,做到了备课有模板、上课定模式、课堂多方法、学习高效率。

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学校把大课间、社团活动、主题活动等纳入课程体系,以5套校园集体舞为依托,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以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为目的,组建了“七彩桥”社团,形成了舞蹈队、花样跳绳队、创意呼啦圈队等25个各具特色的活动项目,学生自愿报名,全员参与,定期活动,阶段展演,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组织好每周的班会、队会、科技小组活动、年级组活动和每期的书画展、主题演讲赛、文艺汇演、英语故事会和运动会等,给学生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以班级为单位,评选“月度小明星”,报送学校统一表彰奖励,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典型示范和激励引导作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彰显特色的校园文化

第5篇

一、高效学法

学习是学生的事,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但很多老师不信任学生,总认为自己不讲,学生就不会;作业自己不亲自批,学生就不知道哪儿错了,不买试卷,学生就不知道考什么题型。于是一堂课从头讲到尾,几摞作业从早批到晚,买几套卷子让学生轮着做。恨不得能亲眼看着知识像水一样从学生的两只耳朵流进大脑;恨不得能有块橡皮把这几个错字从学生的心里擦去,让他永不再错;恨不得考试出的题,学生全都做过。事实是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批得头昏脑胀,考得不厌其烦,学生该不会的照不会,该错的照错。原因是这个过程以教师的教为主,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在教学中始终牢记:变教法为学法,学法科学高效。

1.自主学字词

看到一课生字,我引导学生先读准字音,自主识记字形、组词,并回想学过的生字,看哪个字的读音、字形,爱和以前学过的字混淆,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集体听写,同桌互相批改、订正。最后有错的同学把自己写错的字的正确写法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观察,到底哪些字最易错,工工整整地再写一遍,牢记住它。以往教生字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找出的是自己认为易错的字音、字形,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字词,发挥了学生的自主作用,找出的是他们认为易错的字,他们在听写中真正出错的字,而且在同桌互相检查、纠错,全班一起寻找易错字的过程中,反复巩固了这些字,学生记得很牢。

2.自主学写字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有的教师反复示范,学生却仍然写不好字。我是这样做的:

(1)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的结构,分析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及笔画长短变化。

(2)指名到黑板上画出田字格,书写这个字,一人只写一个。

(3)其他同学当评委,和书上的范字比较,找优点、挑毛病,共同说出这个字每个笔画所占位置及长短变化。

(4)全班同学根据讲评情况,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这个字,写完后和范字比一比,写得不好的地方再改一改。

(5)同桌互相批改,圈出写得好的字,定出等级。

这样的方法其实是学生自己在指导自己书写生字,每个字该怎样写全是自己观察、讨论出来的,能写不好字吗?

3.自主批作业

家庭作业写完,我很少批改。而是在教室的墙上扯了很多铁丝,学生每天到校第一件事,就是分组把家庭作业悬挂在铁丝上,小组之间互相审查,发现其他组有没完成或写错的,督促其补完、改正后,告诉课代表扣其他组的分,加自己组的分。课代表整体巡视,选出全部完成、书写工整、没有错误的作业给组内加分,每月评出优秀学习小组向家长通报。

二、高效课堂

1.备学情,选择最恰当方法引导学生解读教材、利用教材

每学一课,我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积累和已有经验出发,思考什么样的导入语,能快速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进入课文情境;什么样的解词方法,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词语;这篇课文在语言和写法训练上,有没有可用之处;真正理解这篇课文还需要补充哪些课外知识。把这些都想透之后,课堂上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教学。

2.重方法,背默课文从不带回家

经常见到有的老师为学生回家不背课文而生气。我的方法是:课堂引导背诵,让学生找出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想着意思去背。两三遍后,师背前半句,生接后半句,接读两遍,鼓励会背的登台展示,展示两三批同学后,全班基本会背。第二天一上课马上巩固,练习一遍后,男女生轮流登台展示,互当评委,挑出滥竽充数者,背会再下台。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这段话中的难写字,教师在黑板上放大,学生在书上放大,记住难写字。当堂默写、互改、改错。下一节再默一遍,学生就掌握得相当牢固了。

三、高效拓展

教材中选编的很多课文,都有相应的写作背景,需要学生了解相关的资料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要求学生,在学习每一课之前,先查找本课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筛检,提炼出有用的信息,在课堂上和大家交流。在讲《提灯女神》时,同学们查找了南丁格尔的资料,了解了她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为了护理事业终身未婚等细节,罗凯文同学还从图书馆借了《南丁格尔传》让大家传看。

除此之外,我还要求学生拓展阅读一些内容或体裁与课文相近的文章。如讲《范仲淹的故事》,引导学生读《范仲淹教子》和《范仲淹与》,学生真切感受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远品格。

四、高效阅读

我教语文始终把课外阅读放在第一位,并常对学生说:“一个人只要他认字,即使没有上过一天学,只要每天在家读书,他的语文一定会学得很好。”从一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学生每天读课外书,并且制作了课外阅读记录表,请家长督促记录,每月评出读书之星。不少家长很支持孩子读书,但却不知道给孩子买什么书好。我经常上网了解其他学生都在都什么书,什么书适合我教的学生读。从薛瑞萍老师的书中,从亲近母语少儿书吧中,从当当网上,我看到了《奥菲利亚的影子剧院》、《桥下一家人》、《爷爷变成了幽灵》等大量高品位的儿童文学作品,又把它们推荐给学生,并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共同成长。

五、高效写作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学习 基本习惯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3.127

要使学生语文能力水平得以提升,我以为,就必须抓好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此,我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中,重点从高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语文学习基本习惯培养方法的原则

1.主动参与性原则。每一个习惯的培养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坚持和努力而不是教师强加的,因此学生的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是最为关键之点。这也是新课标“自主学习”理念的运用。

2.活动趣味性原则。习惯是长期才能形成的,但得通过一次次的活动的开展,使其逐步养成,因此每一个活动得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乐趣,在乐趣中养成习惯。

3.长期一贯性原则。习惯不是一两次活动就能养成的,要靠长期坚持,持之以恒才能做到,因此对学生的习惯的训练和培养需要一个很长的阶段的巩固。

二、基本习惯的培养方法

(一)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有序地学习的习惯的培养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个计划安排,只有有计划的学习,才不会手忙脚乱,忙而无绪。首先通过讲座的方式交给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讲清学习计划的种类、结构、内容、要求。其次定期督促检查学生落实计划情况。学生往往开始时热情高涨,可大多数学生五分钟热情,很快就消退。如不定期督促,学生就会养成懒惰的习惯,最后还会养成应付了事的习惯,因此开始一段时间一定要认真检查落实到位。坚持一段时间,学生自然养成习惯。

(二)使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时要养成勤查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的习惯,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首先,学生手头应具备一些最常用的工具书字典、词典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查资料,而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把一些东西说出来或是写出来。

(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1.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认真落实预习任务。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提前自主学习,独立完成预习案。这就要求教师教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其次是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中心及写法特点。第三,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以帮助把握文章主旨。

2.课后及时复习。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因此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是必要的。在复习中,反对机械的死记硬背,提倡理解记忆,学以致用。

(四)记课堂笔记(包括课后进行整理),课外阅读摘抄要点的习惯

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课堂笔记的方法,不同的教师要求不同。有些教师要求一定要做到笔记本上,而且做到有顺序有条理的记录。当然,这是非常完整而有绪的笔记。不过学会把重点要点批到课文旁边也未尝不可。我们现行的教材,在课文旁边留下很多空白,其目的就是让我们作课堂笔记用的。

(五)大胆开口且文明得体的习惯

学生大胆开口说话且文明得体的习惯的养成在高一阶段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我校高效课堂教学“三查六步”模式以及其它的一些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展示环节,学生大胆展示陈述是需要语言非常流畅、思维条理清晰。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大胆且文明得体的语言习惯。

(六)诵读背诵优美的诗文的习惯

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为此,学校和老师要给学生安排定时、定量的诵读内容,主要是一些优美的诗词曲赋或是一些优美的现代散文,并作定时定量的要求,使学生可以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有所读,日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

(七)深入研究、质疑问难的习惯

新课标要求学习的三个维度“自主、合作、探究”,其中“探究”就是这里说的“质终疑问难”。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具体做法就是一是创设条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二是重视学生的自主学法指导,在学习活动中,要注重指导学生根据学习材料和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采用相应的学习策略。

(八)作文前拟写提纲的习惯

具体做法一是加强指导,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做好精典文章结构分析;二是精心构思,在作文题目拟出后要求学生不要急于动笔,利用充足的时间进行构思;三是互相交流,教师在学生拟好提纲后,要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之间彼此进行交流、探讨。

(九)写作后的修改(包括互评和独立评改)的习惯

具体作法先是把班上好中差不同等次的作文选三篇,复印出来发给学生,然后讲解修改的方法,具体指导学生操作。然后学生按要求进行修改。教师在学生修改时作细致的点评,使学生有章可循。学生学到一定的技法后,就指导学生互相交换修改。最后学生修改作文的技法熟练后,就要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作文上交时一定要是经过修改的文章。

(十)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第7篇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要求

高效课堂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过去的课堂教学多“牵引”,少“引导”,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低效状态。语文教学的总目的之一是“能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为了体现上述教学理念,改变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使语文课堂和谐、高效,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了务实高效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费时多而收效微”的状况。

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模式

1.“学”――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

在课前预习中,学生要将文中出现的不能读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划出,通过查字典解决基本的字词问题,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章的社会时代背景及文体特点,整理成小卡片。这一阶段的学习,要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再深入到文本中,理解材料内容,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并对文章精华进行吸收、消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有目的、有层次,默读思考和动笔圈画结合,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见解。并找出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学生能感知到什么程度,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积累而定,老师不必强求一致。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将产生的疑难问题做好整理,留待解决。这一阶段的学习中,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设计出简约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文章。

2.“展”――展示交流 分享共赢

学生将自己对课文的见解或学习心得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集体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学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通过班级讨论解决,教师从中引导。针对文本内容及体裁的不同特点,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现学生的成果。学生在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过程中自然地达成预设的目标,并且在交流中又会获得新的感悟,达到共赢的目的。

3.“点”――精讲点拨 点评升华

在精读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感悟――感悟课文的人物形象,感悟文本的语言,感悟蕴含的道理。对于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认识,需要循序渐进,从词语的品味,到课文的理解,到体会作者遣词的妙处,对课文的语言魅力,让学生从读中充分地揣摩。

4.“练”――有效训练 知识落实

对当堂课学习的内容,教师进行回归性检测,将重点内容以检测题、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训练,检查学生当堂掌握知识的情况。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进行拓展训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灵活掌握技巧与方法。

这一环节目的是运用语文,把语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读”――拓展阅读 增加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教师应通过教材教会学生正确读书的方法,激励他们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以达到拓展阅读视野,积累语言知识的目的。

(1)紧密型拓展阅读。结合语文课教学,指导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让他们把课内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

①前瞻性拓展阅读。以课文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的课外阅读。

②延伸性拓展阅读。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延伸性地阅读相关的书籍。可从文章的题材、体裁、课文的作者、文章的主要人物、写作的方法等方面出发进行拓展阅读。

③鉴赏性拓展阅读。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鉴赏名家名作,重点在于学生语言、文学素养和思想素养的积累。

(2)松散型拓展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仅靠紧密型拓展阅读是不够的,更多地是要让学生结合个人爱好、兴趣、特长,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进行松散型拓展阅读。本着遵循孩子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尊重学生阅读爱好,选择符合其兴趣要求的读物,我们初步确定学生的阅读书目。

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的一些具体要求: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1.课前要充分准备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做好课前准备。首先教师上课前要下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认真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

2.导语要精妙,能抓住人心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微笑和正能量带进课堂,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管理的顺利进行。在课堂上,老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乐学氛围。

4.优化评价机制,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

课堂上要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必须有约束的机制。每个学生的课堂练习必须按时做,完成情况不好的要反思学习过程。在小组学习中,每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课堂上各项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得拖沓。写错的作业必须更正,更正时要分析错误原因。对不交作业的学生,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找学生谈话,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班级里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分不同层次来设计作业,可以让学生选做能力提升的题目,会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立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学习、善于学习,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了教学有价值、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率和教学有魅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小娣.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

第8篇

烂漫书山任我行

(曾凤莲)浸润书香,精神奠基。读书益于励志,益于启智,拓展眼界,陶冶性情,为成长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打下“精神的底子”。近年来,我校语文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打造书香校园,提升学校品位。

社团引领,活动有序。“青年读书社”由学校团委直接领导负责,社长每年制定社团计划,确定活动方案;语文老师具体组织活动,打造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形式多样,一是平时的漂读活动。每周两节课,学生提前在图书室借来书籍,每人一册,全班名著相同,规定时间阅读,记笔记。一本书阅读完后,写读书心得,班级交流展示;并观看相关视频,以增强记忆,形象感知。二是每年举行两次大型汇报展示。在11月科技节中进行知识竞赛、作文大赛,在3月读书节举行诗词背诵大赛或经典名著表演等活动。要求全校学生参与,笔试、口试结合,经过充分的准备,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进行等次评比、给于奖励。三是平时语文课前的阅读,积少成多,形成素养。漂读内容丰富灵活,包括必读书籍和选读内容。必读内容为新课程规定的阅读书目,

书香满园,硕果满枝。通过几年的读书活动和漂读工程,成绩有目共睹:一是我校学习风气大变,学生一有时间都在自觉翻阅书籍,品味经典,咀嚼文字。真是买书的多了,买零食的少了;读书的多了,玩游戏的少了。二是爱好写作,可喜可贺。学生爱好写作,成为习惯。每次的周记,不再是完成任务,而是用心写作,字字珠玑。优秀作品集成《雏凤》文集,每班一册,每年一集;风格各异,蔚为壮观。三是参加大赛,成绩斐然。每年学生参加全国作文大赛,均有几十人获奖。有的学生作品被报刊录用;有的同学创作小说,立志成未来作家。2007届张玉昭同学现在已经成为有名的网络。

与此同时,我校语文组教师悦读经典也蔚然成风,定期举办读书论坛,全面提高老师们的认识;成立青鸟读书社,组织读书活动;开展生日赠书活动等,以保障读书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课改的天空自由飞翔

(程晓蓉)我校语文组教学结合学生实际,坚守“四环节”生本课堂。“四环节”即以生为本,课堂分为自学、问题、互学、检测四个环节,持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一场深刻的语文教学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学习革命,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传道授业”、知识本位的终极目标。我们着眼于未来,旨在培养人,培养有独立思想、健全人格、情感丰富的大写的人,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的终极关怀。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舞和唤醒。高效课堂中,教师已从神圣的讲坛走下来,走进学生中间。师生之间更多的是平等对话。教师俯下身来,倾听学生独到而真切的见解,极富生命个体体验和感受。我们常常看到,教师和颜悦色,学生滔滔不绝。课堂成为争鸣、砥砺的自由论坛。有舌战群雄的辩才,有语惊四座的观点,有温度和热度,更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在质疑问难中,自觉调动已有的积累和阅读体验,释放生命的激情,每一个人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也成为了生成的课堂。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善于思考的智者。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学会学习,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掌握真理的方法,我宁可要掌握真理的的方法而不要真理。”传统课堂往往会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和漠视,教师讲,学生听,然后简单地模仿训练。而高效课堂下的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转变。学生按照学习线路图,“遵路识斯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学生为了展示,往往要研读大量的内容,查阅大量资料,只有博观才能约取,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只有深入才能浅出。这个过程和教师的备课实际上没什么两样了。甚至可以说,近乎一次学术研究了。试想,学生从确定题目,到广泛阅读,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审慎取舍,进行整合,最后以研究成果的形式展示,不就是一次研究吗?长期处于这样课堂的学生,已经为今后的人生上了重要的一课,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思考,变得自信,从容,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谦逊而不盲从,独立而有主见,最终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智者。

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高效课堂最终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个性气质和健全人格,培养学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高效课堂的展示环节,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倾听。只有会倾听,才能快速的捕捉对方谈话的要点,领会对方的意图,倾听是自己发表见解的前提。学会倾听,才能使自己的发言一语中的,切中肯綮,要言不烦。学会倾听,方能汇集百家学养,广泛吸纳智慧,丰富完善自我。伏尔泰说:“我可以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真理正是在激烈的争辩中愈辩愈明的。宽容异见、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这些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人格素养,在高效课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时常感叹,最初对某个问题,个人的理解囿于一孔之见,或失之偏颇,或失之狭隘,或挂一漏万,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其他同学展示和对抗质疑后,自己的理解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

语文组秉承以生为本宗旨,践行“四环节”生本课堂理念。与时俱进,乘势而上,在课改的天空里自由飞翔,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思考者

(闫春玲)我们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不勤苦,但由于工作繁忙、时间有限等各种条件的限制,要想破茧成蝶,开辟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必须脚踏实地,从最基本也是最细微的小事做起。于是各种草根研究应运而生,遍布于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

刚刚进入高中,很多学生对高中语文的知识结构和系统还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在语法这一块。中考基本是不涉及语法的,但高考语文却多处涉及到语法知识,如辨析并修改病句,文言文阅读等,为了让学生能早日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我们进行了初高中语文衔接的研究,并自编初高中语文衔接教材,在每届高一新生进校之后开设初高中衔接课程。

在我校全面推行四环节生本高效课堂的模式之后,课堂上学生讲得多了,老师讲得少了,预习课+展示课的固定课堂模式,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觉得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体现不出语文学科的特色,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大大缺失了,于是,我们又开展了“四环节生本高效课堂下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这一专题研究,最后大家一致得出结论,从导学案的编写上和课堂教学上两方面入手,导学案不仅要编写,还要设计,把语文教学的一些经典元素引入到导学案中。如设计导语,学生展示时创设良好情境,文言文导学案“言”“文”并重,注重诵读,熏陶感染,诗歌导学案的设计穿插朗读品味,多设计一些争鸣、见仁见智的开放性题目,既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又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还可以在展示的过程中产生感情的交流和碰撞,最后达到感情的共鸣。课堂上,老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过渡语,对学生的点评和总结点拨要简洁精当语言优美,学生的展示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情景式体验的表演,也可以是声情并茂的诵读……还是在同样的背景下,我们还开展了多媒体在四环节高效课堂中的运用、四环节高效课堂下教师点评的艺术等一系列的小课堂研究。

2013-2014年度是我校的“校本研究推进年”,我们语文组开展了“四个研究”,即研究教材文本、研究考试说明、研究课程标准、研究高考试题。每个教师人手一本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人手一套高考试题,每周二集体备课时间,首先就是学习考试说明,集中讨论两套高考试题的题型特点,以便更好摸清教材编写意图及考试内容和范围,掌握各个省市的高考动向,准确把握本省高考题的命题趋势和走向。

第9篇

据我所知,北京铁路二级教师程汉杰先生从1995年起,就对培养阅读速度与阅读效率问题进行研究与实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最初在一个班实验,每周训练一节课,辅以课下自练,一年以后,全班阅读速度提高了两倍多(由原来每分钟278字,提高到957字);阅读效率提高了四倍多(由每分钟159字提高到862字)。其后,在铁路二中其他年级、在其他学校众多老师的实验,均取得可喜的成果。因而,这一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法,迅速在中学语文界扩大开来,先是在铁路系统、北京市西城区、北京市,继之是其他省、市、区不少学校相继开设了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班。如今,实验班已扩大到25个省、市、区,受益学生已超过20万。不少教育领导机关把它纳入科研课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本地区推广与研究。从中央到地方二十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宣传报道了这一新型教学法,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门摄制的电视教材《高效阅读》两集,已向全国播放。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和高中语文实验教材中也吸收进了该项成果。原教育部在《初中语文教学大钢》中还规定了明确的阅读速度指标(每分钟500字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中学语文高效阅读研究中心、沈阳铁路局高效阅读研究会、北京市速记协会高效阅读委员会等学术团体相继成立。这都雄辩地说明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可行途径,是一个值得语文界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首先是因为快速高效阅读法是时代的需要。如前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正是时代的需要。当前一场新技术革命正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想,技术革命引起的“知识剧增”,使我们这些习惯用传统方式读书的人措手不及。面临如此形势,而我们的读书方式一般还停留在50年乃至100年前的水平上,所以传统的阅读显然面临着三个挑战:一是无限的书籍对人生有限的时间的挑战。据有关部门研究,当前书籍以每分钟一至三本的速度出版,而人生有效阅读时间也不过四五十年,面对这浩如烟海的新书籍、新知识,如何能应付得了?二是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人们接受能力的挑战。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假如把公元1750年时人类的知识量计算作“2倍”的话,1900年时增长到4倍,1950年时则增长到8倍,1960年时又增长16倍。这就是说,人类的知识量由2倍上升到4倍,用了150年;由4倍上升到8倍时,用了50年;由8倍上升到16倍时则只用了10年。信息以如此速度增长着,而人们接受能力绝对不能以几何级数迅速提高,这就形成了矛盾。三是大量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据《光明日报》1983年2月记载:英国伦敦出版的一部《世界文学著作目录》,共有754卷、57、72万页、重达两吨半。若以一位文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者而论,理解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恐怕至少也得几天、十几天的时间,面对如此大量的研究对象,要用多少时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保罗·郎格朗在他的报告《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就是说,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高速度、高效率地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将来不管传递信息的手段多么先进,阅读始终是人们获得信息、知识的主渠道。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不思变革,就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难以符合时代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快速高效阅读的出现,有其客观的社会必然性。

快速高效阅读法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正确的理论基础。快速高效阅读法是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语言学、思维学等学科的有关原理,借鉴国内传统的优秀读书方法和国外盛行的快速阅读法,并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设计而成的、以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提高阅读速度与理解水平从而最终达到提高阅读效率为目的的一套阅读训练方法。这是一套既注意对国内外先进理论的借鉴,又强调汉语言文字以及中学生自身的特点;既有继承性,又有独创性的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用计时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

中学生的阅读速度慢,不一定都是由于阅读能力低所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紧迫感,时间观念不强。因此,充分利用青年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心理,用计时训练法,增强他们的紧迫感,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快速高效阅读训练过程中,由于有老师为训练准确计时,然后按统一答案和评分标准给每人判分,这样即可根据阅读的量(字数或段数)计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这三个数据。根据这三个数据,把阅读训练搞成了竞赛的形式,从而大大激发了阅读的积极性。

由于这种训练的时间以分秒计算,一开始,学生的心情就是兴奋的、紧张的,精神是高度集中的,不容许有拖拉疲沓现象,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养成紧张的作风,增强时间观念。同时由于在阅读中要加强记忆,思维活动空前活跃,久而久之,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加强。

(二)探索阅读规律,实现阅读训练规律化。

要达到快速高效阅读的目的,必须把握阅读的规律,或者说,实现阅读训练的规律化。汉杰先生和他的同道们经过反复探索,提练出几条带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包括一般性规律和特殊规律),形成了一定规律,阅读时也就可能同用五笔字型将汉字输入电脑那样,既能迅速,又保准确,让阅读也实现规律化。

所谓规律化,实际就是条理化、系统化。我们的知识结构越是归纳为定理法则、定义公式,有条理,有系统,有规则,就越好学,越容易理解,其适用性就越普通,越有用,越能闻一知二,举一反三,越能无师自通。有了规律化,再加以系统训练或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为技巧,就可以在精读理解中既快又准了。从理论上讲,这似乎是再明白不过的问题,但是,快速高效阅读法,作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课题,能否像自然科学那样实现规律化,都曾经是长期困扰该课题研究者们的一个难题。但是,他们认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化存在于已知与未知事物之中,一切未知都为已知提供了探求其规律的广阔领域。在上古时代,一切客观规律都属于未知;在现今时代,过去不少未知的事物都逐渐成了可知的客观规律。他们从“五笔字型”的发展中得到启发:二三十年前,汉语言的方块字还被认为是输入电脑的障碍,汉语言要想适应现代化的需要非走拼音化的道路不可。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我们对汉字的规律还属于未知。现在,尤其近几年来,当汉字输入电脑问题已经解决了的时候,人们又认识到汉字不仅可以输入电脑,而且在这方面是具优越性的一种文字。这就是因为我们掌握了它的规律,所以实现了规律化。同样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研究者们坚信,在阅读领域也一定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数年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许多“已知”的阅读规律,初步实现了阅读的规律化。

有了规律,根据教育学上的定势原理,让学生把这些规律在脑海里强化记忆,形成固定的阅读程序,当然就会使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加快。快速高效阅读法的独创性在这一点上也充分显示了出来。比如,以迅速捕捉信息为目的的速度固定程序而言,据定势理论可知,当某一事物在脑子中形成定势之后,如果经过多次反复出现,就会使不断变动的状态变成一个固定不变的形象,人们所形成的这种习惯性的固定概念,在以后就可以轻易地、自动地、不加思索地加以利用。根据定势理论,快速高效阅读法把阅读的过程基本固定为七项内容或称七个步骤(1.标题;2.作者;3.出处及发表时间;4.基本内容;5.文中涉及的重要事实;6.文章特点及有争论之处;7.文中的新观点新思想及读后启示)。每次阅读时,基本上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久而久之,这七项内容在脑子里就形成了“定势”。只要看出,就会自然地、习惯地循着这七项内容去读。由于这七项内容包括了一般读书,甚至搞科研读书时所寻找的内容,又由于这七项内容中不单要有一般记忆,还需要有思考,要边读边思索,取其有用的信息、资料,略过其对已用处不大的内容,所以在阅读速度提高的同时,理解率、阅读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

(三)用量化训练实现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科学化。

科学认识的一般规律,往往是在开始阶段,只是对事物的经验型的估计,进一步是定性的形容和描述,最后研究它们量的规律性,转入科学的定量分析。只有进行精确的定量研究,才能更深入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实现量化后,一则可以通过反馈更好地控制训练过程;并且可以进行比较和选择,根据需要和可能定量地确定出最优目标,运用最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把整个系统逐级分级,分成不同等级、层次结构,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和目标服从系统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总体优化。

为了实现快速高效阅读的量化,汉杰先生和他的同道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对阅读能力作了分解,将快速精读能力分解为若干种具体能力点,这样就能对每项能力训练进行量化处理,采取先分项后综合的训练方法,实现快速精读的量化训练。实践证明,诸如速读训练、快速归纳段意训练、快速提炼中心思想训练、快速辨析架构与思路训练、快速鉴赏艺术特色等能力训练,都是可以实现量化的。实验的数据表明,快速精读单项量化训练的效果是显著的。

(四)借鉴相关学科原理,克服影响速度与效率的弊病。

1.关于朗读与默读。人们的阅读过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朗读,即看到文字,读出声音,再由声音在大脑中唤起意思,达到理解;另一种是默读,就是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脑中唤起意思,直接由文字来认识意义,所以默读速度要比朗读速度快得多。这里借鉴了语言学的有关原理。

2.阅读时是否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我们在阅读时,眼睛要顺着字行做一系列的短暂而急促的运动。每看一定间距的材料,眼睛就会短暂地停顿一下(据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发现,人们眼睛停顿的间隙是相当固定的,大约是五分之一秒)。在阅读中只有眼停时才能感知字句。阅读的大部分时间属于眼停,眼动只占全部阅读时间的百分之五六。这样一来,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就只能是增加眼停时所读的材料的数量了。也就是说,在同一眼停时间内,你所读的材料多,你的阅读速度就快;反之速度就慢。实验证明,每次眼停,视觉广度大的可见六七个字,视觉广度小的则只能看见一两个字。如果老是用手指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一次眼停最多也不过能看一两个字,当然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在这里,心理学原理帮了他们的大忙。

3.阅读时是否摆头。有的人由于情清绪紧张,或者出于苦思苦索而不得其解,往往出现不自觉的头部摆动现象。这种多余活动只能影响阅读的速度。这里借鉴了生理学有关原理。

4.阅读时是否要复视。所谓复视,是指在顺着一行字阅读时,眼睛常常往回看。这一动作表明在理解一个词或一个短语,而不是理解全句。复视的出现,往往是由于遇到一个生词或不太懂的短语,需要回过头来再看一眼,这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控制它的次数不要太多就行了。但有的人遇到较难的文章就徘徊不前,这就大大影响阅读速度。这里显然吸收了阅读学的研究成果。

快速高效阅读法的创立与研究过程,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首先,快速高效阅读训练,为迅速提高学生阅读速度与效率,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而快速高效阅读训练又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以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的原理、方法,推广到听、说、写的训练,是完全可以迅速而全面地提高语文能力的。而且,阅读能力说到底是一种自学能力,因此,随着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自然会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影响或者带动一个人整个自学能力的提高。

其次,快速高效阅读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实践中的许多事例证明,有些学生的智力不一定差,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学习上不去,越上不去,听到的批评与责难就越多,时间久了就自暴自弃,学习成绩就一步一步下滑。快速高效阅读训练由于反馈信息快,每次训练后可以表扬有进步的同学,而当他们一旦受到表扬,就会增加自信心,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此,快速阅读法的扩大实验必将有利于大面积学校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10篇

【摘 要】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运用,在农村也逐渐普及了以智能手机为基础的媒体手段。现代教育如果缺少了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那将是不全面的教育。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媒体工具的广泛使用成为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媒体工具 初中语文教学 运用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育和学习方式。将现代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加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硬件设施相对缺乏,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乡村学校,在教学资源和手段相对缺乏的语文课堂上,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高效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和网络工具,扩大师生的阅读量和认知面

冰心在《忆读书》中倡导我们要“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而学好语文首先要会读书,多读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形式已经从以前单一的纸质阅读发展到电子书阅读、网络阅读等多种形式。电子书购买方便,携带方便,阅读方便,查询方便,阅读不受限制,便于传播……这些突出的优势让我们能读到更多的书、更好的书,也能在读书的同时纵观新闻,博览天下。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能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积累大量的语文知识,对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好处,同时也能扩大师生认知面。

二、高效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扩展课堂容量

媒体工具的运用有利于扩展课堂容量,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这里要说明的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并非不需要板书,简洁清晰的板书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然而课堂上有些重难点,尤其是对长句的分析理解,教师若用板书会耗费大量时间,而若只讲解,将无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这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仅能起到强调的作用,而且节省了大量时间,能让教师和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讨论以及听说读写的训练上。

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声像、文字等媒介对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媒介进行诠释,进行绘声绘色的情景创设,创造认知冲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依据信息传递与反馈原理教学的实际需要,通过放大、缩小、定格、再现等功能,使学生开拓思路,钩沉旧事,引发想象,将媒介、感知与材料“三位”融于一体,在人机交互中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能力。

多媒体课件能使学生的知识发生迁移,突破,再现,拓展。所谓迁移,就是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指明知识迁移的方向、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有序、快速、有效地获取新知。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共同认同的素材,让学生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有一种“未曾揭开面纱”的神秘感,让他们产生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能借助形象化的手段将文章主旨、感情基调、文字风格再现出来,创设一个鲜明生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诗情画意的课文情境,使学生由“感知展现于眼前的教材文字”转化为“感知融身于其中的图像声音”,缩短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深奥变得肤浅,复杂变得简单,抽象化为具体。

三、高效利用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促使学生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

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实现信息的多渠道传递,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第11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赋予 生命力

如果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还没有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那么将使语文课堂教学费时低效。怎样赋予语文课堂新的生命力,使课堂上充满美好理想和成功的希望呢?重要的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教学。这一目标的实现要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做起。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教师要提升语文专业素养,练好语文基本功

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挚爱学生、酷爱语文的专业精神,才能始终不渝地追求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省时高效。

教师还必须博学多才,自觉进行知识和信息的积累、储备,为学生学习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当面对学生知识的获取、方法的掌握、求索的疑问、是非的判断时,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获得发展。

语文教学基本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首先要锻炼自己深钻教材的基本功,消除在钻研教材上主体意识的缺失现象:照抄教学参考;网上下载教案;搬用名师设计等。要深入解读文本,咀嚼语言文字,透过文章字里行间蕴涵的情、理、意、趣,感受文章的生命力。能将教学目标和搜集的信息资料,融入自己的教学之中,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整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

2 教师要把握语文课的方向,落实“学语习文”

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并以语言形式为载体,进行规范的语言实践。如推敲字、词、句、篇的意思,揣摩语言的意蕴,领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领略文章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及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等。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并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将听说读写作为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克服非语文化因素干扰,使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

语文课还要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沿用被长期教学实践证明了的经验。例如,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阅读识字结合,精讲多练,读写结合,勾画批注,熟读背诵等。要结合语文教育的发展,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3 课堂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实现有效学习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和学生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要善于将教育的意图变成学生自身求知的需要,要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可安排“新”、“疑”、“争”的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新”就是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使学生感到新奇,从而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疑”就是“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启发学生质疑以及教师设疑,使学生生疑,激发学生积极探索、解疑。“争”就是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鼓励争论,在争论中积极思考、分析,认识能力将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在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培养学生学会“发现”,语文教学要培养乐于发现问题的兴趣,敢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要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自己“发现”的时间和空间,倡导求实、求知、求异、求新,以获得学习的新成果。

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讨论那些重点、难点和有价值的问题,以及思维指向多元化,思维火花容易碰撞的问题。合作讨论时间要充分,不走过场。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间,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以达到学习成果共识、共享。

4 课堂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表现在满堂讲,教师讲什么学生就收什么,而是要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让学生这个主体活跃起来,嘴动起来,手动起来,思维动起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智力、能力的不同,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教学要求和具体帮助。如果一堂课没有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就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实施。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就无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减少低效无效环节。课堂上老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得以充分发挥。我们要积极作好课前准备,制作教具、制作课件、集体备课,群策群力,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全力保证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5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

多媒体开发了有活力的课程资源,活化了教学情境、意境、心境,增强了教学感染力。但运用多媒体要从实际出发,既使用现代媒体,又恰当使用传统媒体,既要注意使用课件,又要注意使用卡片、挂图等等,整合各种学习资源使其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要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创设和丰富教学情境的工具,激励情感的工具,促进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使教与学方式得到变革。

6 教师要勤于反思、勤奋读书,提升语文教学智慧

课后反思是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成语文教学智慧的重要因素。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行为和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用研究的视角去分析教学现象,从没有预设的精彩生成中总结经验;从失误的教学环节中总结教训。坚持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求索,从而开辟有效、高效教学的创新之路。

酷爱读书,提升教学智慧,实现语文教学高质量、高水平。读书是教师的起码底线,不仅是对时展的一种适应,更是教师内在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人文修炼要靠读书,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新知识的获取也需要读书。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和积累,在阅读中吸取精华、汲取营养,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酷爱读书的教师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育理念,强烈的爱生之情,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他所执教的课是师生和谐的情感课堂;融入资源的生活课堂;妙趣横生的趣味课堂;生动活泼的艺术课堂,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12篇

小学语文课外拓展实施策略一、小学语文课外拓展实施的特点

第一,课外拓展应该以趣味性作为基础。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外拓展的实施时,老师应该从小学生自身好奇心理强、对趣味性内容喜好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来提升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为小学生课外的拓展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一种自发的语文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课外更加乐于去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第二,小学语文课外拓展的实施应该以实践性为目的。语文这一学科具有非常明显的实际应用特点,是人们日常交流最重要的工具,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的学习时,老师不仅要让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还需要让小学生不断提升自己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身综合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外拓展实施时,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二、小学语文课外拓展实施的策略

1.开展课前演讲活动,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课前进行演讲活动是对课堂听说练习的有效补充,老师可以提前给学生一个特定的话题,然后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准备,在上课前面向全体同学和老师进行演讲,最后由所有的同学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演讲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开展这一活动时,首先,必须要保证全体同学都参与进行,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每一位同学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表现力;其次,学生演讲的内容应该来自于社会实践,老师可以利用话题的设计来实现对学生演讲内容的引导,保证学生的课外拓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比方说“我与好书”、“我心中的榜样”、“我爱看新闻”、“我爱爸爸妈妈”等话题;最后,小学生的课前演讲活动应该注重控制时间,努力让学生的演讲变得高效,这样可以让学生养成一种注重效率的习惯,而且高效的演讲需要学生课下进行充分准备,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反复进行修改,这样也会在无形中帮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课外知识。

2.通过高质量的预习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会让学生对接下来要学习的课文进行预习,以往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只需要读一下课文,写一写生字,然后在对课后问题进行简单的思考就可以了,但是这样预习往往效果并不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并没有从本质上重视预习任务,预习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往往只是简单的进行一下生字的抄写,而更为重要的读和思考过程中却被多数学生直接省略了。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预习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为了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使小学生更加高效的进行课前预习,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菜单式”的预习方法。这里所讲的“菜单式”预习方法就是指,老师应该从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设计出相应的预习框架,然后学生根据这一框架进行针对性的预习过程。通常这一框架可以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生字词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进行预习;第二部分为课文的预习,在这一部分一定要求学生拿着笔来读书,对课文中较好的语句进行勾画,找出自己不懂的语句;第三部分是对课文内容的思考和提问。进行完前面两部分后,学生一定要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解答课文后面的问题,对不懂的问题可以利用网络或与同学交流的方式进行解决。这种“菜单式”预习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小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自主的进行预习,而且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预习作业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同学的预习效果,从而在教学中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通过这种预习方法的应用可以避免传统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利用采蜜卡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生在开始学习语文的阶段往往比较喜欢读书,但是整个读书的过程往往速度非常快,只是简单的注重书本中一些精彩的内容和部分,整个读书过程非常简单,最后学生自身的语文水平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提升。这时老师可以设计一张采蜜卡,采蜜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内容:第一,我看了哪些文章,主要讲的内容是什么,给我的感觉是什么;第二,将文章中精彩的词句摘抄下来;第三,将自己摘抄下来的优美词句推荐给自己的同学;第四,将自己想象成为文章中的主人公或者旁观者,对文章内容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老师可以让学生每个星期填写一次采蜜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好的积累语文知识,实现课外拓展的目的。

4.鼓励小学生阅读文学著作,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

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学生只有通过反复不断的接触相关材料,通过实践的运用,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奖励成绩分数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比方说只要学生阅读完一本三百页以上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时,老师经过查证确认,可以在期末考试中为学生加一分,最高可以加五分。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生的阅读情绪一下变得非常高涨。而且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阅读的积极性,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小学生自身的阅读速度明显加快,个人的作文水平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在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做好“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的思想动员,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语文能力提高的秘诀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多积累,多运用;做好好书的推荐工作,告诉学生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中外各民族民间故事等都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同时提醒学生可从多种途径去看到这些好书;组织读书活动、交流读书感受推动学生更自觉地看书。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能够遵循课外拓展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就能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和升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美玲.小学语文学习渠道拓展策略探究[J].家教世界,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