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6: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是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在未来的时代,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在全球的产业发展中起着引导和推动作用,研究、开发和运用高新技术的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和能力。这要求一大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抢占高新技术的制高点,高教创设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正成为高教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各方面的功能,其中主要的功能是文化功能,塑造人的功能。教育对人的培养除了传递人类已有文化,还有为人类创造新文化的作用。传递文化,使文化得以传递创新,使文化不断进步。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必须担负继承和创新的双重责任,培养创新人才也就成为教育的重要议题,也是高教的重头戏。
大学生创业活动,来源于高教系统创新人才的培养。在一次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中,有专家明确指出:方便毕业生就业,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创新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必须要通过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来培养。这种能力对个人在各个工作领域发挥创造力和革新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满足学生将来适应高新技术不断更新的需要,高校毕业生应具备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素质。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加强对学生的多种思维方法的培养训练,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超前意识和实干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创业技能的前提下,在将来的工作中随机应变地进行创业创新活动。
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思想基础
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深入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使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才能。
(1)树立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育观念。国家教育部曾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综合调查,发现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中,认为最欠缺的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其次是人际交流能力。调查表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行高等教育的普遍薄弱环节。为此,高等教育应该在立足于传授有效知识的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立足于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应尽快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启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基础性作用,对创新过程起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与补偿的效用。学校必须在各种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上,营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宽松环境,特别是在舆论上给予支持和引导。
(2)树立整体化知识教育观念。人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前人们关心的是以分析为主进行确定性研究,现在人们进入了以整体化为主进行具体的不确定性的研究,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社会问题需要不同的学科相关技术的综合运用才能得到解决。到了今天,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有整体化知识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应该在学科结构上实行综合化,尽可能文、理、工、管相结合。学校之间合作办学,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同时拓宽专业口径、建立“宽专业、厚基础、重实践”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课程建设,设置文理融合课程和综合课程。
(3)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创新能力属于智力活动,但更需要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索问题的心理取向,善于把握问题实质的敏锐性和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包含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前者是非智力因素即强烈的求知欲、敏锐的创新意识、勇敢的开拓精神和坚定的科学态度等;后者主要是智力因素,包括逻辑方法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及各种创新技能。一个成功的创新者不仅在学术研究、职业技能上有较高的造诣,而且还应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对事业的开拓精神以及对未来不懈追求的意志。高等教育阶段没有升学压力但面临就业压力,需要对他们的心理作相应的调适和校正,特别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还他们发挥情商的空间,注意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磨炼他们意志。通过各种校内外活动的开展,培养创新意志和追求科学的顽强意志。
三、建立全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要
现行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单向灌输为主要特征,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根本改变现行的大学教学模式,创造一个良好的育才环境。
(1)教学目标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为重点。创新人才的成长既要有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又要有创新能力的运用。在我们的课程计划中,应该增加一定的文、理、工、管渗透的必修学科,同时加大选修的分量,让学生的爱好兴趣有发挥的可能,其中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是各专业都必修的课程。
(2)教学内容以开放的知识体系为主要特征。现行教材内容(包括教师讲授的内容)往往确定性的内容占绝对大的比重,而不确定性的内容(已经更新的内容)基本上未能及时进入课堂,学科前沿、理论动态、热点问题更不能结合确定性内容加以渗透。从知识应不断更新的实际出发,需要我们将不确定性的内容及时交给学生,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言,更需要教者适时地引导。有时,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结合起来,共同探索。因此,我们向学生介绍知识,既要有确定性内容,也要有不确定性的内容,让学生从确定性内容出发,探索不确定性内容,使学生全面理解科学的本质,了解学科的前言,激发科研创新的精神。尽可能让学生在不同方面都有所涉及,以适应学生的个性才能发挥的需要。
(3)教学方法上从自学引向治学。这里所说的自学区别于高等自学考试的自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从以讲授为主,转变为给学生自学指导,解答学生的质疑,讲授的内容都应建立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教者要“居高临下”给学生指导、点拨,而不是放任自流。如课前给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早做准备,课堂上讨论这些问题,教师加以点评。然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教师当场作答。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思维主动性。教师也可以适时地将正在讲授的学科的有关科研课题交给学生探讨,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逐渐养成习惯达到自觉地进行创新的境地,从而达到严谨治学的效果。
(4)在教学管理上刚性、弹性相结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总是与社会的发展分不开的,在教学管理中,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如学制、课程等)可采取一定的弹性规定。而对教学质量、毕业的学分标准可实行刚性管理。学校要增加选修课程总量,允许重修、重考,逐渐将大学办成没有围墙的大学。
(5)建立系统的、动态的教育评价体系。①评价内容全面系统体现技能培养的特色。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除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评价,还应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作相应的评估。因此,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的考试分值安排相应的比重。如:5比5或4比6。理论测试、实践技能的考核都要减少概念、简答题的分量,提高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重,起码应控制在60%以上。这样可形成一个导向,就是要求学生平时在学习中就注重这方面才能的锻炼和提高。②评价方式多样化。改变单一的应试考试制,采取以考试方法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采取以实验或操作方式、模拟测试方式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两者结合作综合评价。③评价标准的科学化。评价教学效果好差,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有些结果不准确,但过程有创新性,应给予中肯的评价。评价的标准也不应该是唯一的,只要其内容相对正确,且具有合理性,特别是具有创新性的内容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6)教学过程的创新引导。现行教材上的练习题,封闭型的答案居多,这类问题的解答往往使学生的思维出现常规性重复性思考,而不是探索性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往往跟着教材走,跟着老师走,不敢越界,更谈不上创新。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①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教材、社会现实提出一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给学生以思考。指导他们通过查资料、社会调查、模拟实验去探究答案,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去观察、去验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大胆探索。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直至问题的解决,不仅能使学生知识量得到积累,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②重视求异思维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想象较为丰富,智力和情感活动独特,提出的问题往往有新颖性,需要老师给予正确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造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情景,允许学生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发表新奇的观点,力争多元的解决方法;追求结果的丰富性、新颖性,注意培养学生的迅捷判断力、敏锐洞察力,重视用非常规性的思维提出非常规性问题,鼓励创造性探索、解答问题。③重视创新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创新思维活动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发展,一般首先从创新经验思维开始,然后进入创新理论思维,最后是灵感直觉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既要注重系统性,循序渐进性,同时又要培养他们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式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借助各种思维形式,如发散思维、辐合思维等,引起学生广泛联想,开阔学生的思路,从而获得新颖的独特的见解,在众多的见解中进行优选组合,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参考文献:
[1]多萝西·伦纳德·巴顿.知识与创新[M].北京:新华出版社,
关键词:竞赛机制;创新人才;培养
1产品设计专业竞赛概况
随着国家对工业创新发展力度的重视和加强,每年面向产品设计专业的竞赛也越来越多,目前按照比赛主办方层次的区别,可将产品设计专业竞赛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由政府和下属部门(中央及地方下属省、市政府机构)、协会(全国或地方工业设计等协会)主办或联合承办的产品设计竞赛。例如,慈溪市人民政府每年举办的“慈溪杯”工业设计大赛、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每年举办的中国小家电创新设计大赛等。这类比赛规模较大,竞争较激烈,参赛作品的水平也较高,主要目的是促进工业产品设计的公众普及度,培养后续产品创新人才。
第二种是各类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国内外企业组织举办的产品设计竞赛。例如,各类旅游公司组织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美的集团组织的“2020年未来厨房创意大赛征集”、台湾光宝创意工业设计大赛,以及国际知名的红点每年举办的红点设计大赛等产品类竞赛。这类比赛应用性较强,要求参赛者联系企业文化设计产品,主要目的除了宣传企业品牌,寻找产品创意资源外,也是发掘潜在设计类人才的一种途径。
第三种是由各地区教育部或院校自行举办,或联系企业共同举办的小型设计比赛,如教育部每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等竞赛。这类竞赛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再思考过程。
2竞赛机制对产品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2.1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竞赛机制在教学计划应用中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有以下几方面好处:
一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动性,拓宽专业知识面。目前,大部分产品类专业课都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然而课堂上的学习和指导时间是有限的,课程中通过引入竞赛项目,不仅可以让学生以竞赛内容为目标,感受实践操作真实的环境,同时课后也能根据课堂指导继续深入和完善设计方案。
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两部分,学生在专业课程中除了学习新的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参加竞赛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如收集分析资料、总结设计经验、发掘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整套思维过程,并将方案具体化的设计能力。
三是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能力。学生参加竞赛除了锻炼创新思维和技能外,竞赛成果也可以激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成为今后学习的动力。同时,一个竞赛项目有时需要2~3人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分配任务,进行调研,激发整合创意,最终协作完成设计项目,需要每个成员同心协力。
2.2更好地了解产品行业
目前,产品设计行业在招收人才上要求具备的相关能力有:产品设计领域的美感和修养,产品策划制作掌控技能,专业软件操作能力,绘画、设计、创意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等。各大高校在产品设计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上,通过在课程中引入竞赛机制,可以让学生在专业竞赛环境下,以企业或竞赛项目为背景,从调研、分析、总结、策划、设计、制作等环节,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切身体验产品行业中一个项目的整体参与过程,重新审视自身专业能力,查漏补缺,完善专业知识和技能。
2.3提升专业学科发展
将竞赛机制加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除了培养学生的各项专业能力外,也可以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教师通过研究竞赛,提炼出适合课程的比赛方向,通过指导学生竞赛,在获得奖项的同时,也可提高该校本专业的知名度,从而促进整个专业团队的发展。
3竞赛机制在产品创新人才培养教学中的方法
3.1教学与竞赛相辅相成
专业教学计划与竞赛相结合,应从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注意时间把控。专业课程的开展时间与竞赛的持续时间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教师应严格筛选专业竞赛项目,选择与课程内容和开展时间最为合适的为佳。另外很多每年固定时间都会举办的竞赛,可以纳入教学常规计划中,以前做好教学与竞赛结合的安排。
其次注重课程与竞赛内容的匹配度。产品设计专业包含的设计方向非常广,有家居产品设计、小家电设计、生活用品设计、交通产品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专业,每个设计方向所运用的专业知识和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专业课程的规划中要提前选择有针对性的比赛作为实践结合项目,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既满足课程内容学以致用,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竞赛难度与学生水平相适应。本科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专业能力水平不相同,因此参与的竞赛难度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应该结合该年级学生的综合能力,确定适合的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如果一味选择大型或知名度很高的竞赛,学生很可能因综合能力水平不够而无法达到竞赛标准。
3.2教学实施与成果的评估体系
教学与竞赛机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严格制定教学过程计划,将专业理论与竞赛规程紧密结合,把竞赛内容融汇于每章节的理论知识中,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练,每一次专业课都是一个项目的完整呈现。最后每项作业除了参与竞赛外,还应该站在专业和企业、市场的不同角度对学生的竞赛方案给予相应的点评和建议,让学生了解相关行业的最新标准,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3.3教学成果的有效转化
专业课程中参与竞赛的各项方案成果,应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推广,让企业和社会相关行业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有机联系,无论产品方案是否获奖,最大的目的是实现产品产业化,实现最大实用价值。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教育;课程综合化;课程体系
一、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早期的教育和引导,加强发散思维和实践两方面训练
近一段时间以来,创新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即是要通过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所谓“创新性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基本特征是:对问题具有高度敏感性,能很快注意到某一情境中存在的问题,能在貌似平淡无奇的事物中觉察到一些奇特的不同寻常的事情;观念的高度流畅性和多样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由思维科学的研究可知,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复合思维与发散思维两种思维品质。
复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试图形成对外界事物理解的各种模式,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它是有条理、有范围的收敛性思维,并具有方向性、判断性、稳定性、服从性和绝对性。
发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不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试图通过对同一问题沿着不同角度的思考,提出不同答案。它具有灵活性、流畅性、多变性、新颖性和相对性。它包括:直觉思维、逆向思维、夸张思维和脑风暴。由此可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对事物触类旁通、随机应变,而不受心理定势的影响;对事物的反应迅速;对事物有不同寻常的见解。正如美国创新思维学家迪泊诺所言:“思维的目的不在于求正确,而是求有效”。即发散思维很大程度上是直觉思维,它不依据确切的逻辑推理,而与人对事物的洞察力和理解力并与掌握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此可知,创新思维不等于复合思维,也不等于发散思维,而是复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两者辨证统一的结合体。前者强调对已有信息的理解和运用,后者则强调对未知信息的想象和假设,两者相辅相成,交互发展,有机结合而构成了个体的创新思维的基础。没有前者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条件和基础,没有后者就没有创新和变革的想象基础和动机。
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的应有之义和当然之责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绝大多数学生升入大学后一方面对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幻想;另一方面面对突如而来的大量课余时间又不知道如何支配,以至于对大学生活感到无所侍从,更有甚者开始沉迷于小说、网络等不能自拔。因此对新入学大学生进行早期的指导教育显的致关重要。此阶段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学院应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形式竞赛等,一方面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对知识再次发现;一方面培养学生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就是对现有知识和相互渗透的学科知识以及新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再者是培养学生准备创造事物的创造能力,而创造能力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其实践性,通过实践可以将想象转化为“产品”,从而检验创造性想象的正确性。同时,从培养实践能力的视角,又可以发现它对创新思维、创新想象以及创造力的激发训练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现阶段的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系统性的可迁移的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在思维方式和创造能力,特别是发散思维和实践等方面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二、制定完善的独立学院科技创新体系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的办学机制,各种相关制度尚未完善,特别是在学生科技创新方面相关制度尚未建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因而导致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议独立学院应根据学院的规模、专业设置情况等,每学年定期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竞赛;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建立健全各种竞赛的奖励制度。有实验室的学院还应该平时将学院实验室对学生开放,严格管理制度,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学院应该成立专门的题目审批小组,严格审批各种创新基金的申请,组织专业教师对申请题目进行审核,答辩,并定期对申请的题目进行检查,监督课题进行的进度,对不符和要求的题目进行淘汰,严格杜绝有名无实,浪费基金的现象发生。课题结束后对本学年的工作加以总结,找出不足之处,反过来再对科技创新制度加以修改和完善,逐年建立健全完善的独立学院科技创新体系。
我院根据自己学院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科技创新管理条理:首先学院设立科技创新项目评审小组,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审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书,组织项目筛选、培训和答辩,同时还要负责对科技项目基金的管理。其次,确定申请立项与审批程序。所申请项目必须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创新价值的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在技术上具有独创性先进性的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研究;新发明或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等。评审小组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对学生申请项目公开组织答辩和筛选。最后就是对审批项目进行严格的管理,制定了严格的器件和资金管理制度。本条理至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知识面,健全知识结构,进行通才教育
课程是学校根据教育目的而设计的教育教学的内容,课程体系的优化,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国外高校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结合和渗透;加强基础理论课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课程改革的理念理应与国际接轨,即要以人为本,进行通才教育,避免纯科学主义和专门职业化的教育。在课程体系的组织时,既要克服我国高校过去专业知识的职业化的倾向,又要避免高深学问的专门化带来的唯理性和无懈可击等单纯强调逻辑思维的作用的影响。适当加强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在形象和直觉思维方面得到训练,弥补我国高校理工科教育中始终存在的偏重于原理学习、演绎的收敛性思维训练的缺陷。
现代科技发展对人才模式的需求,基本可以归纳为:基础理论研究型、科技开发型和工程技术应用型。根据我校的“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注重培养全面素质,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 我院课程优化的基本思路是: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后效性,强化工科知识学习的必要性和实践性,同时注意结合社会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加速更新课程,构建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完善选修课学分制度,激励学生涉猎课外知识,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复合性人才。
在实施过程中,借学制改革调整之机,根据我院课程体系原本较注重理科基础知识教育的特点,将重点放在内容更新和课程综合化以及加强实践能力等几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课程综合化,它是实施通才教育的必要条件,是实施创新教育改变教育观念的基础,即高等教育的课程应是一个内容广泛并融成一体的基础知识体系,是以“导向性”观点为核心的基础学科教学,是以理、智能力训练为取向的普通教育。
四、建立完善的独立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作为独立学院,我院首先是建立了自己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科技创新实验室。实验室占地面积14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80余万元,可同时容纳50人进行科技创新方面的设计;实验室设备先进,配备了高性能的测试仪器及开发仪器,极大的满足学生创新设计的需要;实验室全年对选定学生免费开放。
其次,我院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是保证大面积成才,强化优秀生的培养,促进拔尖生脱影而出的分层次培养方式。二是努力营造优秀人才脱影而出的良好环境,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对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协作精神和综合设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三是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参赛选手。
再次,设立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电子电工技术的发展,以实践教学为主,分层次设置,分阶段进行,通过一系列知识模块的综合运用达到培养电子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设计。具体阶段分为:电子技术实践技能的训练;电子测量原理及应用的训练;电子设计应用软件的训练;集成电路应用技术;单片机技术应用训练;在系统可编程技术的训练;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训练。
最后,建立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人才选拔及培养机制。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人才选拔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提前对学生做一定的宣传与介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竞赛的意识,端正对获奖的认识,鼓励学生参赛。受条件限制时还可以利用学生自己的条件,如微机、场地等。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上的资源,尽可能的使用新器件,新软件将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积极扩大知识面。我院有专门负责竞赛教师对报名参赛学生进行测试选拔,利用暑假时间对选中的学生集中培训,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器件选择,焊接电路,到测量调试,由简单电路到复杂电路,循序渐进。实验室每天对学生自由开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自从我院创新制度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生申请项目参加2006年5月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计划大赛获校级二等奖;我院与05、06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分别获山东赛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成功参与奖一项,这在其他独立院校来说都是很少有的。
总之,现阶段的独立学院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就是应在具有创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各种制度的建立和改革,通过对课程体系的综合和优化,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为创建一流学院、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学习[J]. 中国教育学刊,2000,(1).
[2]郑金洲. 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 中国教育学刊,2000,(1).
[3]王伟廉. 高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 上海高教研究,1997,(4).
[4]岳晓东. 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教育研究,1999,(10).
[5]张志勇. 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 教育研究,2000,(3).
关键词: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人才培养质量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2015)02-0010-02
如何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资源短缺的现实条件下,高校的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完全依靠学校教育是不现实的。为了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矛盾,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可雇佣性,学校必须充分发挥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各界在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形式日趋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科研和生产服务等方面。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观念的影响。当前,对于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社会上还是过多地强调高校的责任,忽视了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是缺乏可操作的关于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政策和法规。三是学校和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运作良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企业与高职院校通过订单培养等模式合作进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在更高层次的本科和硕士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和规模。而且,合作也主要停留在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企业提供实习岗位、校企双方人员相互兼职等短期、松散型的合作形式。
二、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为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受益者,企业应当承担起相应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责任。虽然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价值目标,但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和公平理论,作为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企业应当承担其“共同但有差别”的培养责任。同时,企业是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主要就业单位。作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直接使用者,企业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培养责任。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且要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企业创新能力和潜在核心竞争力的源泉。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要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
1. 介入人才培养过程
企业应介入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高校也要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尤其是相关产业行业和企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进而调整高校的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避免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结构性失衡。根据介入程度和合作模式,可以将企业介入高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校企联合培养。企业根据自身的战略发展需求,选择合适高校的个别专业或某些(类)专业实行全过程、全方位介入。这种类型一般适合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最大程度地综合利用高校与企业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第二种类型是企业嵌入培养。嵌入培养的方式灵活,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能及时地反映到高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这种类型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企业提出需求,在企业人员的适当参与下,主要由高校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培养;二是在培养过程中将部分环节直接嵌入企业的需求中,在高校的适当参与下,主要由企业负责实施;三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研究嵌入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和实施培养过程。第三种类型是松散型参与。一种是企业通过委托项目的形式与高校合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研究、技术开发等;另一种是企业通过资深专家参与高校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参与高校的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新专业设置论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参与高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开发课程、编写教材、讲授课程、辅导实验等。
2. 共建人才培养平台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需要企业合作共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即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打造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使企业成为学生和教师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学生就业创业训练的基地。高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实验室等创新能力提升平台,为学生科研创新训练、创新能力培养创造条件。校企合作共建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将培养平台建在高校,由高校提供场地、企业出全部资金或部分资金进行共建,高校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二是将培养平台建在企业,由企业提供场地和资金,高校主要以人才或技术支持的方式参与平台共建,由企业负责日常管理和维护。
3. 提供实践锻炼机会
从整体上来说,目前国内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不够强,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不能适应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要。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在企业实践能够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强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消除学生对社会的陌生感、恐惧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迫切感,强化其成才感等。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不能脱离实际训练条件的支持,只有通过具有实在价值的训练过程并经过经验总结才能提炼出具有真实意义的策略、手段和方法,才能真正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创新。企业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发挥企业自身真实工作环境和先进实践条件的优势,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4. 参与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面向生产实践的实用性人才,其培养过程必须重视应用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需要有与专业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和应用能力。企业参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为高校教师提供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企业要通过提供考察交流、技术开发、课题研究和短期工作岗位等方式为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二是企业要为高校提供兼职教师。为了解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目前高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整体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企业提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作为高校兼职教师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同时,学生在企业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这些兼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积极参与学生的考核与评价。
5. 增加人才培养投入
根据成本分担理论,企业作为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直接受益人之一理应承担相应的人才培养成本。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分担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成本,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已成为普遍的模式。在美国,一些大公司通常将其利润的10%左右捐助给高校,或是每年定额划拨给合作高校。在加拿大,社会捐赠已成为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近年来,国内企业在投入高等教育方面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很多企业通过设立奖学金、资金和教学设备捐赠以及合作共建等方式投入高等教育。但从总体上看,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直接投入高等教育的经费还很有限。经费等资源短缺是制约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要把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作为一种生产性投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
三、高校要加强企业参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建设
1.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表明,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由教育情境、教育资源与条件、教育过程与方式等构成的系统活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规律性,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强化实践训练,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可雇佣性。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最佳结合是由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缺少或弱化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培养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和高校人才培养的客观现实决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而不只是教育界的任务。全社会应树立“责任共担”的人才培养观念,全面、客观地思考所有主体的责任,把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当作企业应该担当的社会责任。同时,要营造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责任共担”的社会氛围,为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是促进和保障企业共担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责任的首要条件,即使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国家也不例外。美国、德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的教育立法完整、系统且指导性强,为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如为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德国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企业、学校和个人在协同完成实践教学中的任务和义务,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为了提高企业参与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政府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明确企业等社会主体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还要保障企业等主体的合法权益。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3.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政府要积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制度,构建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使高校能够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各级政府要建立类似于校企合作办公室的管理组织,协调产学合作教育中产生的问题;建立和规范全国性的、地方性的和行业性的产学合作教育中介机构,形成组织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产学研结合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纽带作用,提高产学合作教育的效率。高校与企业之间要建立有利于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利益驱动机制、介入培养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和评价约束机制,提高企业参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运行的高效性。高校要面向社会实行开放办学,加强校企合作;构建适合企业介入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 如校企联合培养制度、企业嵌入培养制度、外聘兼职教师制度、校内教师企业实践培养制度、完善学分制和实行学分互认制度等。企业也要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为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同时,要完善内部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相关人员参与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时明,石正兰.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当然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0(02).
摘要: 人们往往将我国缺乏拔尖创新人才的原因归咎于大学治理过于行政化而限制学术自由,但这很难解释与政治和价值判断无涉的
>> 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论高校人才激励机制的完善 论科研行政合同的履行及其完善 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论争及其启示 通过科研训练培养拔尖人才创新能力 关于完善科研院所激励机制的思考 股权激励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参与科研对林产化工专业本科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构建地方综合性大学拔尖人才创新实验区的思考 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在拔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启示 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与大学教育创新 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选择 美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及启示 论数学实验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遴选机制 论儒家人文精神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 论高校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就引导机制 拔尖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培养 拔尖科技人才创造性素质及其培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11-11.
[10] 刘宇文,张鑫鑫.从外部激励走向内部激励:高校教师科研创新的动力转型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1):16-20.
[11] 巴连良.高校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 曹爱华.大学教师科研激励制度的前提假设探析[J].高教探索,2007(4):24.
[13] 彭建国.高等学校教师需要的特点及其激励[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78-80.
[14] 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43.
[15]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郑继伟,张维平,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42.
>>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板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土木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体系探索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与培养研究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材料类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示范性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国内高校本科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启示 航天特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基于创新能力试点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 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与大学教育创新 关于音乐艺术高素质、多样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全面提升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十年改革探索与实践 地方工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传热传质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与实践 拔尖创新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的机制创新 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7-29]..
[4]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EB/OL]..
[5] 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2-87.
[6][8] 张军.浅谈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EB/OL].(2007-6-25)[2007-06-25].http:///news.php?id=281.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EB/OL][2002-11-18].http:///ziliao/2002-11/17/content_693542.htm.
[9] 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6):73-77.
[10] 教育部介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关情况[EB/OL][2011-2-26].http:///edu/2011-02/26/c_121125773.htm.
[11]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0.
[12] 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4-56.
[关键词]工程创新人才 实践教学 高等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飞(1982-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宗士增(1972- ),男,山东济南人,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009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159-03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本科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办学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其核心就是“育人为本”。然而,各种复杂的因素使得我国高校的办学根本受到了冲击,办学基础也不够稳固。现代大学应回归根本,夯实基础。回归的关键在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是因为高等教育质量首先反映为人才培养水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实践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整个高等教育水平,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是否畅通也已经成为必须正视的现实议题。
一、当前高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欠畅通
(一)思想观念陈旧,教学行为落后
长期以来,传统观念认为包括各类实验、实习、实训、竞赛、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在内的实践教学,历来从属于课堂理论教学,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补充。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实践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
客观上来说,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实践教学,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革新,其实践教学手段也在逐步优化。但是,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即便高校已经开始逐步接受新的思想观念,但是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实践教学体系、机制、模式、运行、管理等方面仍然缺乏系统的研究和理解,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仍然缺乏有效的手段,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不够通畅,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不够“实”。简单地说就是以“思中学”为主要模式的传统教学行为仍具有较强的顽固性,以“做中学”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仍具有较大的滞后性。
(二)教学体系缺漏,教学效果欠佳
实践教学是成体系的。但限于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部分高校对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考核都没有能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实践教学体系缺乏宏观和微观的把握,没能建立起各种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处于离散状态,因此无法建立起完整与有机的实践教学体系。许多高校偏置了实践教学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逻辑地位和几何坐标,将其游离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直接导致工程创新教育处于被动尴尬的窘境。创新的根源来自于实践过程,这是哲学范畴的基本规律,也是教育学范畴的基本规律。然而,浮于表面的强调创新,导致许多高校把创新仅仅当作一个“概念”,例如他们更多地专注于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的成绩与名次,却忽视了广大学生在这个平台上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
(三)条件保障缺位,硬实力与软实力失衡
实践教学条件保障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然而由于观念的落后,部分高校在重视制度规定、经费落实、师资队伍、仪器设备等方面做的仍不够。实践教学相关制度不能及时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过于传统。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久治不愈”却又“习以为常”的通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特别是实验教学队伍,青黄不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渐失,存在不小隐忧。仪器设备落后,使用效率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有些高校相对重视硬件条件建设,但缺乏对软实力的协同建设。工程文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总体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与社会、行业、企业等各层面的标准都有很大偏差,加之校外实习基地匮乏、管理模式单一,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和实训的积极性不大,导致实践教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无法形成有效的衔接。
二、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对实践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一)教学观念上要深刻认识“实践是根本”的内涵
培养具有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建设创新型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而人才培养的根本性在于实践。这是因为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形成于实践、素质养成于实践、创新归同于实践。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由于其学科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尤其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传统工科还是新兴工科,都与社会经济行业联系密切,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现实背景。工程理论知识是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目标,实践训练过程是关键。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以“思中学”为特征的理论教学和以“做中学”为特征的实践教学应当是紧密结合的两个并列的宏观概念,正所谓“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
(二)教学体系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国际化的新要求
要合理统筹实践教学各环节,形成课堂内外结合、现场参与和仿真训练结合的“开放型实验、科研创新训练、学科竞赛”推动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其成为提高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在国际工程教育“大工程观”的影响下,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动下,理顺实践教学环节的关系,合理编排实践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得到科学、严谨、系统、规范、真实的实践与锻炼,显得尤为重要。建立新时期的实践教学体系还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国际合作教学平台,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等都是针对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三)教学方式具有仿真性、实战性和信息化的新要求
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而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是核心。新时期,培养工程创新人才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知识的应用、传播、改造和创新,因此,实践教学方式必须适应仿真性、实战性和信息化的新要求。
仿真性是通过搭建虚拟仿真平台实现实践教学过程,是对“现场参与”的传统实习实训模式的有益补充。实战性是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行业、企业密切联系的具体诉求,使高等工程教育与社会需求、行业需求实现有效接轨。信息化拓展了实践教学的具体实现手段,是实践教学目标符合时代要求的直接表现。
三、努力打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多次提到实践教学,提出“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如何打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途径,笔者认为首先要改变以往实践教学从属于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并做到“三建三坚持”。
(一)建立课堂内外紧密结合、层次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包括课程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集中综合性实验等在内的课内实验教学,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树立大学生实践学习意识的重要起点;包括开放型实验、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在内的课外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加以实施,学生可以按照兴趣和特长选择参与其中,并取得专利发明、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制作实物等显性成果。
理顺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将课内、外的实践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打造“以实验教学为推力、以科研训练为拉力、以学术科技竞赛为助力”的层次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出各类实验项目,启发并推动学生主动进实验室、主动进行各类实验,培养学生基础的实验技能和基本的实验素养,努力增强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科研训练项目,使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接受系统、规范的工程创新训练,进一步有效拉动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学术科技竞赛,使学生强化协同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深化前期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训练成效并集中进行高质量的展示,争取好的成绩,助推学生成才。
(二)建立现代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传统的实践教学平台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现代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应是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集成环境,至少应具备“四高一持续”的特点。
1.平台资源共享与开放程度高。资源开放共享,实验教学中心开放运行,运行状态良好。
2.信息化水平高。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信息化和教学管理手段信息化两个方面。
3.与行业企业合作程度高。建立机制,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现企业深度参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校企共同实施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共同评价工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4.国际化水平高。“走出去,请进来”,善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打造能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工程创新人才的国际化实践教学平台。
5.合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持续投入和建设,注重内涵,苦练内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高水平、现代化的实践教学平台。
(三)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的人、财、物、制等各方条件支持的保障体系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行为进步要协同于思想更新。回归教学本位,强化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必须要革新思想观念,建立强有力的、各方联动的保障体系。重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消除他们在评职、进修、待遇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提供给他们发展、提升的空间和资源,提供青年教师到企业锻炼的机会,改变这支队伍既缺乏工程背景又不愿意从事实践教学的尴尬现状。
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足额到位,合理分配,让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不再是校内的纸上谈兵,而是在工业生产一线的真题实战。加大实践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科学管理,提高使用效率,使之符合世界科技发展方向和要求。建立并完善围绕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机制,如实践教学的学生评价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校企合作培养机制、企业向学生科研项目机制、双师互换培训机制等。
(四)坚持教学创新,推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鼓励教师积极改革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参与教学各个环节,提高学生跨课程、跨学科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改变知识单向流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将“仿真训练”与“现场参与”相结合,建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校内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将其作为传统实习模式的有益补充。通过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学生从创意、概念、研发、测试、模型、加工、生产、销售到市场与服务等全过程来体验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而在更深的层面上理解工程文化、组织结构、制造模式、设计流程、生产管理等各种因素对现代制造企业运营的影响。将“真题实战”与“模拟训练”相结合,采取措施保证学生实践环节有“真题”,能“实战”,将其作为传统实践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建立企业定期向学校产品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开发、工艺流程改进等课题的机制,使学生的课程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等环节逐步实现“真题真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坚持产学研合作教育,推动科研反哺教学
开展好产学研合作教育,促进产学研合作成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对于推动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构建校企互惠互利的合作新机制和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增强企业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企业紧密结合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聘请企业导师,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包括各种科研训练和研讨课),学生可以在多个学院和跨学科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科研活动对校外学生开放,种类繁多的研讨课可供学生任意选择等。打破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壁垒,实现大学的研究功能与教学功能的有机结合,统筹教学实验与科研实验资源,支持教师将科研方法和科研成果融入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科技最新发展和学术前沿动态,使学生充实到科学研究队伍中,激发科研兴趣,启迪科研思维,实现科研反哺教学、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六)坚持软实力和硬实力协同并进
软实力是衡量一个人才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考察因素。作为一个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工程创新人才,其自身的软实力往往比硬实力更为重要,将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高校迫切需要营造工程教育的文化氛围,从大的教学体系出发,理顺新的思路,营造实践教学文化氛围,寻求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境的有力支撑。在这一生态环境的视野中,工程不再是狭窄的科学与技术的含义,而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因素的大工程含义。让工程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而更好地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些高校已经加深了对工程的理解,工程文化(包括全球危机与工程师责任、国际工程师认证、大工程、著名企业、技术演进史)业已进教材、进课堂,迈出了加快建设高校工程教育生态环境的有力步伐。
[参考文献]
[1]孙康宁,傅水根,梁延德,等.浅论工程实践教育中的问题、对策及通识教育属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1(9).
[2]徐明,宗周红.中美土木工程本科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对比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
[3]杨叔子,张润福.创新之根在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2).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计算机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就业需要多样性与教学模式单一性的冲突,提出建立创新人才教学生态环境的理念,并阐述了创新教学生态环境的构建及其演化机制,最后就实施当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新人才,生态环境,演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全民共识,高校的计算机或软件专业作为软件产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之一更是责无旁贷。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向社会,而同时企业却在呼吁人才难求,这就迫使我们去思考我们的教育和就业之间出现了怎样的断层?怎样的教学生态环境才适合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适合创新人才涌现?
1就业需要多样性与教学模式单一性的冲突
长期以来,我们的高校采用单一的模式进行人才培养,而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学生对未来的设计、对就业的选择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就业需要多样性与教学模式单一性的冲突。
1.1软件人才需求结构多样性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我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软件从业人员近80万人,其中专业人才约有50万人(其中高级人才10万人,中级人才25万人,初级人才15万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的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人员。根据国际经验,软件人才高、中、初之比为1:4:7。企业对高校软件人才的培养呈现多样性特征:既需要有不同层次的人,也需要有不同能力的人。
1.2学生就业单位性质多样性
以我院2007年的本科和研究生就业情况为例,见表1和表2。
从企业性质分类来看,既有去微软、IBM、爱立信等知名外企的,也有去国企、民营、私营等小型企业的;从工作性质来看,既有从事专业程序设计的,也有从事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维护的;从就业方式来看,不仅有传统的择业,还有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
这都要求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瞄准IT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打破单一模式,突出创新。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体现宽口径、分层次的模式,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否则就会导致由于供需结构性失衡而产生的“供大于求”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我们在程序设计领域的的实践表明,程序设计即问题求解人才的培养只是注重传统的理论教学,满足于知识的传授,纸上谈兵是行不通的,与学科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是脱轨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程序设计人才的培养一定要造成一种氛围,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这样一个智力工具,自己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既动脑又动手,养成脚踏实地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培养创造意识要在学习中倡导发现法,使学习活动尽可能带有探索性,充分利用兴趣这一探索性学习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索、追求、刻意求新、力求完美的精神状态之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倾向于采用统一标准的方式来衡量和约束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用同一种规范标准来约束所有教师的授课方式,用统一考试的形式来考核所有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倾向试图将具有不同创造性个性的学生塑造成由同一副模具浇铸的产物,导致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模具化”特征。在这副模具的挤压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这种模具化的教学理念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即便是近年来提出的某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无法摆脱模具化的倾向。如“T型”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陷入到了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怪圈中。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无论这个专业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还是“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是选择了某一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他的个性化创造思维不可避免地受到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这副模具的限制。
为了突破这种基于统一观念的模具化倾向,我们提出营造创新人才教学生态环境的概念。在一个生物生态系统中,存在着许多物种,这些物种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当生态环境未被破坏时,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物种均可稳定地生存下去。生物生态系统中物种的这种多样性和稳定性引发了我们提出创新人才教学生态环境的概念。
2创新教学生态环境的构建
在创新人才教学生态环境下孕育的人才是多样,而不再是单一的。只要稍作调查就可以发现,即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也是各式各样,其中一些学生选择攻读硕士学位,一些学生进入世界顶尖公司,另一些学生则进入普通公司,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进入与自己专业没有直接联系的行业。在现有的学模式下是无法实现这样一种人尽其才的根本理念的,只有引入新的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一需求。创新人才教学生态环境恰好能够满足这种培养多种人才的需求。
新的教学理念:打破基于统一的模具化传统观念,在现存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创新教学元素,形成多种人才共存的有利于创新人才涌现的教学生态环境。在这里使用“涌现”一词来替代传统的“培养”一词,是强调“创新人才教学生态环境”与“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理念上的本质区别。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是培养的对象,暗示着每一个学生是被动地被培养成为事先设定好的一个培养目标;在“创新人才教学生态环境”中,并没有为每一个学生事先设定了一个培养目标,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动态地选择和调整各自期望达到的目标,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学生不再是被动地被培养,而是在“创新人才教学生态环境”中成长成才。
新的教学方式: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同学90%的内容已经自己搞懂,但对于不懂的10%却由于疏忽或教师未讲到而不能在课堂上得以解决。不同同学的10%也各不一样。因而教师的工作更多的应当是发现10%,并将其疏通,使学生的思维个性得以发展。这在传统的学方法下是无法实现的。而在创新教学生态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选择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基于案例式的启发教学模式通过自己的讲解、与教师和助教的沟通、答辩获得针对性地辅导,使问题得到解决,能力得以提高。
新的运行机制:生态环境的需要就好比外语教学的语境,创新教学的实施只能在适合的生态环境下进行,创新人才只有在创新教学生态环境下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其创新潜能,因而统一的模具化的教学模式必须代之以有利于多样化的创新人才涌现的相应生态环境。合理的教学生态环境既不能是维持原有的教学模式,也不是完全已有的方式代之以统一的所谓创新教学模式,而是因当使二者共存共生,学生在其中自由选择从而达到动态的平衡。因而创新人才教学生态环境就是建立由两条腿走路的动态平衡的教学生态环境,以孕育多样化创新人才。在现存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引入创新教学元素,并没有对现存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全否定,而是在保留现存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参入了新的元素,是一种由“现存教学方式”和“创新教学方式”并存的两条腿走路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动态自主地在这两种教学方式之间进行选择。在这种新的运行机制中,蕴含了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演化、教与学的演化、管理机制的演化。
3创新教学生态环境的演化机制
正如自然生态环境的动态演化一样,在创新教学生态环境的运行机制中,也包含了多种演化,蕴含了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演化、教与学的演化、管理机制的演化。
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的演化:在运行上,注重结合创新程序设计人才培养需求以及学校发展现状,提出创新教学计划课程以及“一课两教,一课两考,学分互认”的实施方法,通过学分制下学生和系统的动态选择完成培养,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自主性。将创新教学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在正常教学框架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在本科教学评估体系的指导下,规范教学和考核,使得创新教学和传统教学两个体系可以进行演化。
教与学的演化:在创新教学中,教师通过开设讲座、组织讨论班等方式组织教学,而成绩评定则采用相对相对成果评价:学生的成绩取决于本人在班级中的相对表现,包括讨论班的参加、解出题目的数量、最终上机考试等多项成绩等的非线性组合。采用讲座和讨论式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以及基于相对成果的评价体系的引入,将教师的的作用更多地定位在引导学习和组织教学,调动并保证了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得以提高,实现了教与学的演化。
管理机制的演化:在创新教学体系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学习的管理更多的将是基于内在激发动力的自我约束,学生的教学管理中的很多功能可以变“被管”为“自律”。创新教学的管理机制由于变学生的“被管”为自我管理,从管理效益上将对传统教学的管理机制起到示范作用,最终实现管理机制的演化。
关键词:协同创新中心;创新人才;青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一员,肩负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协同创新中心把政府、高校、企业等部门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为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如何充分运用好协调创新中心平台,培养出具有创新意志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
协同创新中心以企业为依托、以创新项目为载体,以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把创新人才放在科技、教育、经济相结合的大循环中培养,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一个有效载体,推动创新人才走出象牙塔,进入企业创新的主战场,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努力融合社会资源。
1新时期青年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而创新人才则是一个国家是否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人才力量保障,正所谓“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青年创新人才具有良好的创新素质,具体有如下特征。
1.1创新人才的内涵
“创新”一词最早由经济学家熊皮特提出,主要针对生产和经济领域,而随着从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创新的概念由生产领域扩展至整个社会。而对于什么是创新人才,不同时期的经济环境和人类文化有着不同的诠释。在科学主义背景下,创新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方面,凡是影响历史进程的人才都可以称之为创新型人才。在人本主义文化背景下,创新人才首先强调人格,与之对应的人才成就放在第二位。而在当前大部分学者把创新人才的人本价值和外在价值相结合,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取得创新性成果而应用于社会实践的人。如包瑜(2009 )认为所谓创新人才,就是指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相应的创新成果并能够付诸于实践的复合型新型人才。
创新人才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一是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不少人对创新人才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只有尖端领域的高科技人才才是创新人才。其实根据创新的理解,只要促进了客体发展就是属于创新:取得前无古人的创造发明是创新,将新的元素融入现有体系是创新,对现有结构重新组合也依然是创新。二是创新人才分布在不同领域,可分为技术、科研、企业管理、公共管理创新人才。创新内容丰富,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以及不同领域,有科技开发、也有经济建设和管理,既有自然科学,也有社会科学,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创新人才存在于每一个创造价值链条中。三是从发挥最用看,有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创新人才。进行理论研究,提出新观点、新思想进而推动理论的发展,属于理论创新人才,而获取专利、设计等发明创造进而推动实践生产的变革,为应用创新人才。
1.2新时期创新人才的特征
随着技术和创新的进步,原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都逐渐发生了变化,后危机时代更凸显了创新型经济的时代价值。但是,创新人才的特征却没有发生变化,概括起来,主要具有这几种特征:1)敢于质疑,敢为人先。创新本身是做前人未做之事,是一项探索性的艰巨复杂的实践活动,需要敢为人先的品质,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怕被别人打压,需要有坚韧的勇气和坚强的创新决心,不怀疑自己的能力,不迷信别人,同时还要有善于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需要为之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有可能需要无数的物质消耗,因此需要能够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和经济风险。2)具有竞合与时效意识。充满竞争是新时期的特征,但光有竞争没有合作很难成功,任何事情特别是创新成果的发明更加需要多人的共同努力。随着社会效率和速度的加快,重视时间和效率也是新时期创新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唯有如此才能在市场经济中更有竞争优势。因此,创新人才要有较强的竞合意识,有清晰的实效意识,善于整合不同的资源和信息,在团队中进行创新获得成果。3)富有超常思维。超常思维可以理解为打破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让思维具备超前性的一种能力,不同于感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个体性思维。富有超常思维的创新人才,善于在实践过程中保持科学和理性,对已有知识、经验、信息进行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蹄选、加工和制作,进而得到独特的认知模式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形成新的认识、新的判断、新的思路、新的结论。
2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推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障碍
传统教育侧重于校内知识的教学,内容方法相对陈旧,容易出现培养的学生与社会脱节、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弱的现象,而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可以把高校各学科教师之间、高校与教师之间、科研院所科学与研究之间、和企业生产与管理之间各方面的优势资源相整合,有助于高校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学术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提高。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推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内外两个生态环境的优化。校内的实践教学、创新教学能力弱,既有资源浪费又有资源不足的情况,校外科技资源非常分散、整合性差。因此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推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主要突显三大发展障碍。
2.1观念
目前全国也已经有相当多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协同创新中心,然而绝大部分效果并不明显,很大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主体各方在认识上都存在一定误区。对于协同创新中心,高校和科研院所(特别是文科院校)不少人认为“协同创新”某种意义上等同为“找钱活动”,也有不少人认为“协同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帮学生就业找出路,还有人认为“协同创新”违背了“学术自由”。而协同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认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要么研发能力弱,达不到国际上科学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要么所研发的科技实用性差,市场前景不理想,或者认为成本费用过高,不如直接从国外购买成熟技术。
2.2动力源障碍
协同创新中心得以成立或构建的重要前提就是合作主体之间存在共同的利益追求,一旦在利益分配上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协同创新中心也将随之面临瓦解的风险。企业积极参与是协同创新中心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但是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除了高校自身的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是动力源的问题,即协同创新中心必须解决的利益分配合理性问题,该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协同创新中心各主体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产学研合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因利益分配不合理而导致的合作失败约占到50%。由此可见,协同创新中心缺乏动力源,就难以发挥各方创新力量和主观能动性,最终也难以持续和稳定。
2.3机制
首先表现在联动合作的运行机制上。协同创新中心作为产、学、研、政、用多主体协同创新的载体,创新网络形成的关键在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以及其他单位的沟通合作,要求各主体部门共同为协同创新项目的发展运行提供技术、研究、设备、资金、政策、人员等方方面面的支持,涉及沟通交流手段、评价考核标准、产权分配模式、风险分担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但是目前创新主体比较分散,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合攻关、协作还远远不足,具体表现为创新规模小、缺乏示范效应、分布零散等特点。不利于高校学科优势、高水平项目的聚集,难以形成专攻项目的精英团队,阻碍高校服务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提高。
再次是资源整合机制。本身同一主体内部资源的整合就有很大的难度,涉及人财物以及无形的方方面面资源,而协同创新中心的资源整合过程更加复杂和艰巨,根据效率优先和互惠互利的原则,对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科技资源整合的道路还很漫长。在人力资源整合方面,协同创新中心人力资源涉及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高校责任教师和师生、政府对口人员、企业管理人以及科技项目经理,创新项目的有效运行,需要充分这些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而如此又需要一套严格的激励、评估、岗位管理系统,但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在协同创新中心上的建设,还只停留在拥有平台这个层次,中心平台没有实体内容、更缺乏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人力资源整合严重欠科学和规范。在物力资源整合上,主要表现为对创新中心投入的实训设备、基础设施以及仪器方面的共享。实训设备和仪器价格昂贵,如果能够实现共享,可极高地提高利用率和降低成本,可是目前企业和高校缺乏信任,在物力的整合上远未达到这个程度。在财力资源整合方面,企业和政府往往是资金的划出人,而高校是自己的接纳人,高校在吸收了科研资金之后,没有恰当的根据业绩、贡献和子项目规模进行的再分配,存在相当大的不合理性。
3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推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3.1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高校若想通过协同创新计划和项目的实施,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中取得重大进展,培养出兼具技能与知识的创新型人才,需要积极 建立和进一步推行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首先,充分运用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项目,细化科研课题任务,吸引学生参与项目课题中来,为学生提供一个全程真实环境的科研训练;同时根据创新协同中心企业和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需求,尽可能地运用现有资源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承担创业、科研项目,对于有核心技术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要特别紧密企业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品市场的开拓。其次,依托协同创新中心中企业、科研院所与当地政府的优势资源,特别可以在企业聚集的产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地,建立创新实践基地,一方面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为高校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践基地。再次,开拓视野,引入国际教学资源,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灵活运用国外高校特别是名校、名企的优势教学资源,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不仅有助于知识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更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高校的竞争力。国际教学资源的引入,可以通过导师培养、进修交流、项目带动、学科交叉等多途径的方式培养创新人才。
3.2 协同创新中心参与者应纠正观念偏差
大学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和经济服务,随着社会经济新形势的出现,大学的理念也应随之做出调整,及时树立起创新理念,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应当树立起促进经济发展、重视成果转化、服务社会需求的意识,作为主要参与者积极参与到协同创新中心中来。而企业也应该重新有效地评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客观地看待和评价协同创新为其所带来的增值效应。
3.3积极探索机制改革
为面向社会需求、面向行业与区域发展,探索多层次协同创新模式,更好地进行创新人才培养,各协同创新中心主体应在沟通交流、人才培养、产权分配、资源整合、风险分担、评价考核、组织人事、模式等方面积极主动地开展机制改革,更加密切地合作。
3.4建立长效的利益分配机制
为保证协同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长效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并最终投入市场的过程中,各协同创新主体在不同阶段所作的贡献是不一样的,应该在维护共同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秉持“多投入,多回报”的原则,投入大的一方获得更大的利益,同时兼顾不同的利益诉求。其次,由于利益分配的内容涉及科技产品、利润、专利、商标、技术等诸多方面,利益分配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因此有必要正确区分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建立相应的利益评价和利益分配标准。
3.5实行矩阵式的管理制度
目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科研合作项目不少存在着“重申报轻管理”、“重组建缺治理”等问题:要么出现松散管理,团队申报、集体研究的项目,由于团队疏于管理,呈现若有若无的无组织状态,无法发挥团队的作用;要么强调威权管理,管理过程缺乏弹性,出现管理僵硬化、创新主体主动性缺失。目前协同项目中心唯一职能部门的设置应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矩阵式的管理制度,在研究基地和项目中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而原有的行政管理部服务于研究基地和研究项目。如此,便可以保证每个研究基地和研究项目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空间,可以自主处理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地免受上级领导的干扰。
参考文献
[1]朱鹏,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管理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高教探索,2013 年第3期第15页。
[2]张金福、代利利、王维明,理事会制度: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的创新,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21期第46页。
(一)激励机制并没有完全形成
针对企业对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存在片面的认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企业认为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只是将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的目的认为是为了提高企业创新型人才创新的积极性而设定的机制,企业无法通过这一机制得到经济效益的提升;其二,企业认为现有管理水平或生产方式能够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现状,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属于额外的投入,其发挥的作用与意义并不明显;其三,企业认为激励创新人才的开发机制是一种无形的投入,无形之中增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创新标准不够明确
针对企业所培养的创新人才的标准不够突出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其一,企业没有制定明确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准,使得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够明确具体,导致所培养的创新型人才难以达到企业创新的要求;其二,企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以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主要参照标准,而忽略了创新人才的主动性、自主性以及多样化培养的需求,使得企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实质上是企业普通工作人员的培养以及企业文化的灌输,导致企业创新主体不够突出。
二、问题产生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形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从以往的生产力竞争发展到现在的技术竞争、成本竞争等形式,这些不同的竞争形式所要体现出来的本质就是创新。以苹果公司为例,苹果公司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在市场上具有非常强大的竞争力,最为重要的是企业的不断创新,不断研发出新的技术与产品,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一直处于强势地位。由此,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与工作质量。无法得到创新,企业的生产只是固定于以往或传统的生产方式,难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改进。(2)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区域内的竞争、一国范围内的竞争,而且还体现在国际竞争,这些不同的竞争形式,对于人才的创新有着更高的要求,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导致企业创新型人才缺乏,企业内部的创新缺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国家税收的稳定,国家税收多用于社会建设与民生建设,这些建设项目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2)不利于国家政策在企业的贯彻与执行。国家在发展中,会结合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每一阶段的发展重心,分别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由于缺乏创新型人才,导致企业对这些政策难以全面理解与领会,从而无法运用到具体的企业实践中,致使国家的相关政策无法在企业得到贯彻与执行;(3)不利于国家整体生产力的提升。国家经济建设大部分体现在企业之中,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导致整个行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从而影响到国家整体生产力水平,使得社会的发展处于落后的发展状态中。
三、建立高效的企业创新型人才培训机制
(一)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企业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创新型人才,何种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这是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明确的问题,只有通过制定创新型人才标准,才能够明确培养的目标;
(二)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监管的需求。如何确定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果,如何衡量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就是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是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监管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创新型人才标准,才能够对培养结果进行衡量。这些是企业创新型人才标准制定的依据也是制定人才培养标准的重要原因。此外,创新型人标准的制定需要处理的问题有:其一,具有何种条件的人才可以称得上创新型人才;其二,创新型人才创新的具体体现;其三,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的品质。只有在正确处理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创新型人才标准的制定才更具有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科技创新人才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此举显示了党和政府对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在此次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有潜力的前沿科技产业,以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金融危机后各国的科技政策及创新人才开发经验
为了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除了扩大内需等一些经济措施之外,各国政府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促使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1. 确保科技研发投入稳步提升
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老牌科技强国,认识到金融危机将会导致许多中小企业甚至是政府自身降低科技研发投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美国和日本政府都增大了政府的科技投入,并且放开银行信贷,解决中小企业科研经费问题。如日本政府2009年度的科技预算比上一财年增加了6.7%,英国政府力保2007年提出的2009-2010财年科学预算比2008-2009财年增加5.3%的目标得以继续实现。
2. 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验证明,“科技创新能够使资本大量投入到新产业和新基础设施”。奥巴马政府将科技创新看作是振兴经济的重要动力,特别把新能源作为带动美国经济复苏的“发动机”。根据奥巴马公布的能源政策,美国将逐步实现能源供给的战略转型,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研究;法国官方于2008年年底宣布,将在2010年前追加150亿欧元用于发展科研,其中40亿欧元由国家承担。一直都很重视“科技立国”的日本,将重点推进能源和环境技术的研发。
3. 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凯恩斯主义使各国政策制定者都认识到,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时期能对经济产生刺激效果。因此,各国除了为银行注资之外,大都把资金投入了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法国为应对当前金融危机而于2008年10月出台的“2020数字法国”计划也提出要加大宽带普及,目标是到2010年让每个法国人都能够通过宽带上网,同时,改善学校的上网条件。
4. 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开发力度
历史表明,危机时期也是人才抄底的最好时期。金融危机后,一些企业和地区受经济不景气影响,纷纷裁员,这对一些重视科技人才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大机遇,因此,各国在科技创新人才开发方面除了加强自身的培养之外,都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世界各地优秀科技创新人才。纵观各国的科技创新人才开发政策,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①注重整合利用优质的高校资源,加大科研投入;②吸引各种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③完善各种知识产权保障制度,对创新成果进行保护;④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自由流动的机制。
(2)利用自身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政策
①吸引归国人才;②制定灵活的移民政策,吸引他国高科技人才;③扩大招收留学生规模,实行低成本、高质量人才培养政策;④以良好的工作环境及高薪吸引科技人才;⑤合作研究,做好智力引进;⑥国外建所,异国用人。
(3)制定有效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
①提高薪金,使科技人才安心工作;②提高福利待遇,稳定科技人才队伍;③增加科技投入,改善工作条件;④延长退休年龄,充分发挥老专家理论基础深厚、经验丰富的优势;⑤其他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现状
1.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
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短缺不是指科技人才短缺,而是在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仅处于中等水平;创新能力不足,成为影响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科技人才资源中,能够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做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战略科学家、尖子人才和领军人才更加匮乏。著名超导专家,中科院院士赵忠贤说,“20世纪50年代,我国拥有一批在科研上独当一面,在世界上都响当当的将帅之才和专家,尽管不能说目前我国没有这样的人,但至少可以说太少”。
2. 科技创新人才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学术型人才多,应用型及产业化人才少,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很欠缺,由于技师队伍不够壮大,实用型人才缺乏,我国科研成果的80%不能变成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技术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5%的水平。
3. 企业尚未成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
科技创新的主体在企业,人才开发的主体也在企业。但是,我国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较低,2006年止,仅占35%左右。而发达国家企业拥有的人才量一般已达到人才总量的 70%左右。据 2006 年国家科技部的数据显示:(1)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 0.71%,规模以上企业占0.56%;(2)60%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3)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4)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企业占万分之三。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研发能力,差距十分明显。我国的企业并没有成为科技创新人才从事研发并成长的基地。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战略建议
1. 完善科研后勤服务体制
科研服务本是我国的一个强项,当年我国之所以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两弹一星这样的辉煌成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科研信息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和后勤服务系统的高水平和高效率。一个国家的科研服务水平与这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是息息相关的,我国要想在科技创新上有所突破,必须完善科研后勤服务体制,提高科技服务工作水平。
2. 改革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评价机制不完善,不科学,存在重学历资历而轻能力业绩的倾向,选人用人评价机制僵化,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适应。改革人才评价机制,要客观地反映创新成果的潜在和实际经济效益,杜绝简单地以成果数量进行评估的粗放方式。在对科研论文和专利的评价上,对于原创性强的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成果,应当注重评价其发展前景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对共性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评价中应当潜在经济价值和实际经济价值并重;对专有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评价中应当着重强调实际产出的经济价值。
3.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完善“官产学研金”五主体合作的培养模式
“官产学研”模式已经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孵化科技创新企业的模式,主要是指政府,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资金链条断裂,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投资上的投入也受到限制,这就迫切需要金融机构的参与、支持与合作,在科技项目与创新项目上,给予资金政策倾斜。依赖“官产学研金”模式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优化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政策环境,使人才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成长。
(2)转变高校人才培养导向
我国现阶段的很多高校,在扩招之后并没有在科技创新领域加大投入,而是注重学生的总体数量和经济效益,忽视培养质量和社会效益。理论式、填鸭式的教学充斥很多高校的课堂,实验性,应用性的教学却少见。国家应该在一些高水平的大学加大科研投入,由纯粹的理论导向向应用导向转变,高度重视技术科学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工程应用的能力。
(3)建立开放式的培养路径
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离科技强国的标准尚有一定差距,因此,要鼓励我国的产学研机构同国际科技界展开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国际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以直接引进国外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要支持实施国际合作项目,支持我国企业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并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究开发机构。要积极加入国际重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支持我国科学家和科研机构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工程。通过这种开放式的走出去战略,培养站在世界前沿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人才。
4. 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1)完善科技风险投资市场。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人才创业领域都有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成功先例。完善风险投资市场可以有效降低科技创新人员开展研发的风险,对科技研发人员形成有效激励。
(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方法应当多样化,要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可以采取长期薪酬激励、股票期权激励、事业情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
(3)完善创新成果交易制度。对科技创新人员的最终科研成果进行保护,是创新激励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完善知识产权相关法规,弥补产权保护法制漏洞,形成促使创新成果交易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机制,可以为技术创新的资本与智力投入营造健康、顺畅的交易渠道,保护知识产权,降低交易成本。在科技成果的交易方面,世博会就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形式。
参考文献:
[1] 王 元:当前金融危机和技术变革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9
[2] 新华网:综述:新能源和科技创新助法国迎接金融危机挑战,2009-02-04
[3] 中国新闻网.紫荆杂志:金融危机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2009-04-23
[4] 程如烟:金融危机下的科技政策[J].民主与科学,2009(02):54
[5] 彭惠青 涂晓雨 黄海茵:国外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研究的启示与借鉴[J].科技创业月刊,2008(1)
[7] 汤兆云:人才是自主创新之本.光明日报,2008-10-15
[8] 张兆本 胡月星:现代人才资源开发[M].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10)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 人才培养
21世纪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才,培养具有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是建立在知识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又扎根于教育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科技创新,均离不开高等教育对他的支持。因此,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一、何为创新型人才培养
所谓人才培养,就是对人才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从一般意义上来讲,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充分发展的人才,更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较大贡献的人才。因此,必须从高校的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现实情况看,高校体制改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经过几十年建设,我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在体制和机制方面还需不断完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必须建立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遇到的困扰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还处于萌芽阶段,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都比较淡薄,因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扰。
1.国际国内的差距较大
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了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较大,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而国内高校仅是从思想上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而没有真正付之行动,这样拉大了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差距。
2.缺乏创新毅力
兴趣是创新的老师,毅力是完成创新的根本。目前,虽然有很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了毅力在创新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虎头蛇尾的现象,最终放弃了追求。
3.缺乏创新思维和观念
许多大学生对现在的教育产生了很多的不满情绪,出现了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的现象,对将来的信念、目标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动摇,因此,大学生安于现状,不再愿意去考虑未来的事情。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前教育部长周济说:“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吧高质量摆到更较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为大学的主要任务。”在21世纪,大学是国家的脊梁,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转变观念,树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观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日趋完善,竞争愈演愈烈,因此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势必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必然要发挥其重要性,不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高校要建立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机制,必须要转变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思想观念的更新,将为素质教育全面的推进和重点的落实提供科学的指导。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人是主导因素,要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采用民主的管理方法,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位。
2.更新方法,调整课程设置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应时代要求
在培养目标的选择定位上,应充分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才能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因此,加大基础教育的内涵延伸和外延拓展,调整课程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必须精简陈旧落后的课程内容,增加现代科技基本原理,介绍学科的新发展、新成果,拓宽专业面。在教学方法上变“满堂灌”为“启发式”,激励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命力。通过强化本科专业知识结构的设计与建设,加大重组力度,压缩总学时以及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比重,增强课外素质拓展和创新实践,真正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和天赋,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必须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提高教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感。师资队伍和创新团队是创新体系的两个重要指标,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的支持方面应该定位明确、层次清晰,才能使创新人才培养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聘请老专家、激励青年骨干,造就高水平科研队伍,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要根据实际,采取各种激励手段,调动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4.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培养体系应能对社会、对人才变化的要求有相对的调节空间,以免造成对培养体系、结构和方式的破坏,影响其操作性。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通过各种激励手段,为学生的创新型培养奠定基础。
5.注重学术氛围
高校要实行开放办学,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才能减少人才培养方式上的滞后性,把握社会的变化,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允许各种学术思想的充分讨论,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交流,共同提高。物理学院就通过教师学术讲座和学生学术论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崇尚科学的良好品行的形成。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力争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推进学生研究型学习,加强应用实践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更是一个全面创新的时代。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造就一代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必须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