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检验医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混合血清校准品的制备及其在肝、肾功能检验结果互认中的意义刘辉,徐美兰,李筱,王各各,LIUHui,XUMeilan,LIXiao,WANGGege
3.高原地区老年人体内血清肌钙蛋白Ⅰ含量测定王立萍,阿祥仁,黎莉,宋玉君
4.样本存放时间对凝血指标影响的实验评估汤荔,冯忠盈,曹文俊,石毅,邵明希,陈惠雯,TANGLi,FENGZhongying,CAOWenjun,SHIYi,SHAOMingxi,CHENHuiwen
5.POCT血糖仪的性能分析唐立萍,居漪,欧元祝,王美娟,张瑞镐,TANGLiping,JUYi,OUYuanzhu,WANGMeijuan,ZHANGRuihao
6.不同浓度的EDTA-K3对胰岛素测定干扰的实验研究郭永铁
7.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肝功能间的关系阮水良,刘德许,王波,毕军,季霞,吴君,杜瑛媛,RUANShuiliang,LIUDexu,WANGBo,BIJun,JIXia,WUJun,DUYingyuan
8.沙门菌分型血清对比研究(上海市,1999至2007年)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许学斌,冉陆,朱超,XUXuebin,RANLu,ZHUChao
9.14岁少女外溃疡分离出侵蚀艾肯氏菌杨小兰,胡增军,杜素芬,王生清
10.中和确认试验对低水平HBsAg结果的确认及其应用评价王蕾,刘华,王雯静,张勤弢,高锋,WANGLei,LIUHua,WANGWenjing,ZHANGQintao,GAOFeng
11.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新金标斑点渗滤法试剂盒的临床适用性张莉,ZHANGLi
12.实验前相关因素对测定新生儿血浆PT、APTT的影响李启亮,李玉清,靳剑芸,LIQiliang,LIYuqing,JINJianyun
13.细菌β-内酰胺酶快速检测及分型试剂盒的应用评估吴琼,张祎博,倪语星,WUQiong,ZHANGYibo,NIYuxing
14.抑癌基因PTEN介导的信号转导对乳腺癌生物性状的影响方水晶,黄金文,FANGShuijing,HUANGJinwen
1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BNP、HbA1c的变化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田俊华,莫百军,王宇军
16.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卢小林
17.UF-100尿液分析仪在筛检妊娠早期妇女无症状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林萍,李泳,郭晓奎
18.2003至2007年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变迁周火根
19.虹口区民营医院临床检验发展现状探讨王伟灵,薛志忠,王青,伏春明
20.自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质控品在室内质控中的应用及质量评价周勇,陈文举,赖卫强,张春玲,李招云
21.阴沟肠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李自顺
22.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刘丹如,范倩燕,沈敏
23.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在地中海贫血检测中的应用展望沈晓红
24.对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的研究进展汤瑾,李卿,蒋燕群
25.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与肾癌侵袭转移的关系刘晓峰,荀春华,喻芳菊
26.宁波地区农村中老年人群血脂与血糖情况调查胡央男,胡洁,史澈
27.一例成年男性CD19与CD16+56双阳性淋巴细胞的报道王强,周筱琼,于小妹,王丽君
28.用赋值新鲜血清提高开放检测系统血脂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刘怀平,刘树业
29.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快速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耐药性崔幸琨,田艳生,李红光,王江勇,张卫
30.三种凝血检测系统INR检测结果的比较刘泽金,杨军,王纯,刘海燕
3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CD62p和CD63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许文芳,陈雪芳,尹琪华
32.IgM型抗N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一例分析杜丽欣,李凤莲,李书清,刘芳兰,李翠薇
1.脑卒中患者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的临床研究崔桂萍,杨萍,胡静仪,王颖,姚智,CUIGuiping,YANGPing,HUJingyi,WANGYing,YAOZhi
2.近6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动态观察分析鲁卫平,安琳,黎敏,张文俊
3.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徐卫,金嵘,石娜,方晔,韩珍,周铁丽,XUWei,JINRong,SHINa,FANGYe,HANZhen,ZHOUTieli
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RAIL基因表达水平初探梁艳,杨再兴,王皓,侯晓箐,陈洁,仲人前,LIANGYan,YANGZaixing,WANGHao,HOUXiaoqing,CHENJie,ZHONGRenqian
5.脑卒中患者sICAM-1血清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潘云,唐任光
6.影响念珠菌检验结果因素的探讨刘学杰,娄峥,陈悦,LIUXuejie,LOUZheng,CHENYue
7.Fas基因启动子670A/G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应雅韵,傅毅,倪培华,林乐生,YINGYayun,FUYi,NIPeihaa,LINLesheng
8.毛细管等速电泳法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脂质代谢王跃国,王惠民,张芹,杨曙梅,王忠慧,WANGYueguo,WANGHuimin,ZHANGQin,YANGShumei,WANGZhonghui
9.免疫分离法检测脂蛋白残粒胆固醇的临床意义易斌,符小玲,YIBin,FUXiaoling
10.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探讨赵娟,谭延国,ZHAOJuan,TANYanguo
11.不同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IL-18和hs-CRP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伍松姣,梁景云,张以昆,莫云秋
12.血脂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吴学兵,王琦,王宏,孙文化,钱雅琴,张欢,牛继华,WUXuebing,WANGQi,WANGHong,SUNWenhua,QIANYaqin,ZHANGHuan,NIUJihua
13.C反应蛋白金标定量试验的临床应用研究陈琦,杨晶,吕绳凯,CHENQi,YANGJing,L(U)Shengkai
14.16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药物的耐药性分析张微,刘丽娟
15.HSP70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对卵巢癌细胞HO-8910生长凋亡的影响张蕴莉,王莹,ZHANGYunli,WANGYing
16.促甲状腺激素液相芯片检测法的建立和方法学评价刘民,汤华,杨洋,浦永,董卓亮,李欣,LIUMin,TANGHua,YANGYang,PUYong,DONGZhuoliang,LIXin
17.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上皮钙粘蛋白的表达段勇,黄韬,袁育林,刘华,李娅,金克炜,DUANYong,HUANGTao,YUANYulin,LIUHua,LIYa,JINKewei
18.血小板参数对血小板增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李伟皓,刘永春,王彩云,史敏,曹青
19.妇女异常妊娠与弓形虫感染之间关系的探讨郭鄂平,张珍,李君娣,王绍基,宋明华
20.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肠球菌临床感染及其耐药性分析王社梁,钱小毛
21.头孢西丁诱导试验证实一株苯唑西林敏感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钱定良,李克诚,吕黄先
22.外周血胸苷酸合成酶mRNA和二氢嘧啶脱氢酶mRNA临床价值探讨陈贤冲,陶国华,仲崇俊,曹兴建,姜肖刚,谢玮
23.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健康成人血清肌酐参考值的建立武强,王龙武,申春梅
24.临床化学检验项目的σ水平的计算及质控方法的选择王治国,王薇,李少男
25."2008上海国际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纪要
26.骨关节炎检测指标的临床价值评估刘建华,尚桂莲
27.常规急诊项目的干化、湿化测定结果分析杨天平
28.2009年《检验医学》开设继续教育栏目的通知
29.《检验医学》2004至2007年载文被引分析姜敏,储怡星,范基农,龚晓霖,陈悦,JIANGMin,CHUYixing,FANJinong,GONGXiaolin,CHENYue
1.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自身抗体放射配体检测法的影响因素分析黄干,周智广,金河来,王霞,李卉,HUANGGan,ZHOUZhiguang,JINHelai,WANGXia,LIHui
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天然调节性T细胞检测及临床意义尤海燕,陈军浩,巢秀琴,YOUHaiyan,CHENJunhao,CHAOXiuqin
3.快速检测血清HCG的半定量金免疫渗滤法的建立曹丹如,陈悦,刘德琮,朱晴晖,陶义训,CAODanru,CHENYue,LIUDecong,ZHUQinghui,TAOYixun
4.CXCR4/SDF-1在肺癌中的表达研究王剑超,汪珍,夏华锋,WANGJianchao,WANGZhen,XIAHuafeng
5.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周贤会,郭开军,ZHOUXianhui,GUOKaijunHttP://
6.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脑脊液细胞检查的应用分析洪俊,陈进,苏汉桥,苏汉文,鲁慧兰,HONGJun,CHENJin,SUHanqiao,SUHanwen,LUHuilan
7.血清vWF、IL-6、CRP与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张庆五,忻鼎广,林洁,张明芳,ZHANGQingwu,XINDingguang,LINJie,ZHANGMingfang
8.APTT、PT、FIB生物参考区间适用性验证探讨陈桂山,杨有业,杨志钊,CHENGuishan,YANGYouye,YANGZhizhao
9.地中海贫血妊娠妇女网织红细胞6项参数观察赵应斌,黎华连,刘纲毅,丁燕玲,刘宇,ZHAOYingbin,LIHualian,LIUGangyi,DINGYanling,LIUYu
10.急性红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与染色体改变谢守军,王娜,彭兴荣,郝长来,XIEShoujun,WANGNa,PENGXingrong,HAOChanglai
11.鲍曼不动杆菌整合子相关耐药基因研究应春妹,翁文浩,汪雅萍,张灏晻,于嘉屏,YINGChunmei,WENGWenhao,WANGYaping,ZHANGHaomin,YUJiaping
12.同型半胱氨酸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车至香,李枫,柳欣绮,武春晓
13.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代谢关系的临床探讨黄泽智,刘艳,刘运安,肖育萍,胡阳青,陈小华,HUANGZezhi,LIUYan,LIUYun'an,XIAOYuping,HUYangqing,CHENXiaohua
14.骨性关节炎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苏伟,谢文,关明,SUWei,XIEWen,GUANMing
15.1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和D-试验孙琪,刘军,齐桂云,闫立昕,徐洪伟,郭微媛
16.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中整合子介导的多重耐药性的相关性分析孙康德,冯志磊,倪语星,周慧君,SUNKangde,FENGZhilei,NIYuxing,ZHOUHuijun
17.引起尿路感染的阴道加特纳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分析林奇龙,杨祥康,陈浙华,陈琼娜,郑海斌,LINQilong,YANGXiangkang,CHENZhehua,CHENQiongna,ZHENGHaibin
18.乳胶凝集法检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在隐球菌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肺炎中的早期诊断价值王露霞,石凌波,陈万山,肖增璜,成德,WANGLuxia,SHILingbo,CHENWanshan,XIAOZenghuang,CHENGDe
19.重症监护病房泌尿系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基因分析乔昀,张珏,QIAOYun,ZHANGJue
20.亚抑菌浓度头孢西丁对耐药质粒接合转移的影响方晔,李向阳,杨锦红,李方去,韩珍,FANGYe,LIXiangyang,YANGJinhong,LIFangqu,HANZhen
21.胆总管囊肿患儿血清肝型碱性磷酸酶同工酶的分析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汪萍,盛欢,沈立松,WANGPing,SHENGHuan,SHENLisong
22.糖尿病患者血浆氧化、丙二醛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及其自身抗体水平付丽,汪俊军,强红娟,张春妮,FULi,WANGJunjun,QIANGHongjuan,ZHANGChunni
23.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用质控物的制备及其质控方法的应用崔练,刘鹥雯,何怡青,杨思,杨翠霞,高锋,CUILian,LIUYiwen,HEYiqing,YANGSi,YANGCuixia,GAOFeng
24.介绍一种诊断明确时定性检测方法的性能评估方案张建平,王治国,ZHANGJianping,WANGZhiguo
25.PSA、复合PSA及相关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段秋林,梅炳勋,高岭,沈强
26.蛋白Z检测在重症肝病和口服华法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汤荣华,胡微
27.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现状及药敏结果分析张贤华,方萍,万雄萍,黄秀琴,肖维薇
28.常用酶类检测项目干扰试验的实验分析胡勤辛,王强,毕其华,于小妹
29.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铁蛋白比率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尹栩芳,沈霞
30.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意义俞夏美,陈金红,田根富
31.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铜余晓刚,颜崇淮,邹向宇,周昕,沈晓明
32.医院内快速血糖仪的质量管理及意义卢芝君
33.湖南省质评活动中血液分析仪的室内质控分析佘鸥,邓军卫,李志芳,甄茗
34.一种实用的微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杨继勇,罗艳萍,梁新秀,宋辉,沈定霞
35.MDS、MD/MPD、CMPD的新分类法吴荣辉,陈俊
36.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基因变异与冠心病李小洲,胡丽华,张德太
37.前列腺癌相关基因过甲基化检测在诊断中的研究进展翁文浩,李智
38.尿红细胞计数和形态与肾性血尿的相关性探讨何丽波,徐瑞龙,王军
39.胃液对免疫胶体金隐血试验影响的实验分析蔡钢强,陈化禹,李冬,垢敬
40.纹带棒状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方法学评价杨雪静,曹俊敏,孙西铃
1.血清新喋呤检测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价值王丽芳,李永军,张晋霞,郝冀洪,WANGLifang,LIYonjun,ZHANGJinxia,HAOJihong
2.不同抗凝剂对自动血氨测定仪检测结果的影响吴昊,李钰,蒙雨明
3.精神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检测的意义尹石华,孟令强,韩来新,刘玉霞,范迎春,张宝珍,YINShihua,MENGLingqiang,HANLaixin,LIUYuxia,FANYingchun,ZHANGBaozhen
4.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采用因子与校准品校准在血清酶检测中的应用比较肖辉召,乔刚,李洪臣,XIAOHuizhao,QIAOGang,LIHongchen
5.正常孕妇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活性观察陈文举,樊锦秀,李婉红,周勇,李素珍
6.麻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发病年龄的相关性分析徐爱芳,刘宏景,王志平,周蕾,李沛,XUAifang,LIUHongjing,WANGZhiping,ZHOULei,LIPei
一、我国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发展现状
1.我国检验医学的概述与现状
我国检验医学始于上世界头20年中后期,1924年由北京协和医学院吴宪教授主持的生物化学系开始讲授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内容,并展开一系列的工作,我国检验医学由此发展起来。在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医学与国际医学界交流的加强,我国检验医学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检验医学发展成熟并赶上世界领先检验医学技术。我国当前检验医学的诊断技术还将面临着许多挑战,检验诊断技术虽然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但检验设备和管理方面还有待改善。尤其是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还没有完全实现交流与合作。我国检验医学当前还存在绝大部分检验设备还依赖进口,自主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的缺陷,出现我国医疗设备基础产业相对薄弱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相关扶持政策还不够健全,管理技术和医学创新得不到很好的重视。
2.我国临床医学的概述与现状
近50多年来,随着我国医学和世界医学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临床医学发展迅速,随着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临床医学日臻成熟。在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方面有了不断改进和发展,同时我国临床医学在医疗创新和自主研发方面为我国和世界作出不少贡献。但是当前我国临床医学的医疗设备大部分还靠引进国外医疗设备,自主研发的能力相对薄弱,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尤其是我国临床医学与检验医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合作还不够加强,这方面还有待完善管理措施和加强两者的交流与合作。
二、如何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
医院里检验科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准确、可靠和及时的检验报告,从而给临床医生提供有关诊断依据,便于临床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及时的诊断。如果临床实验室提供的检验报告是不准确的或检验数据不够全面,这将给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在正常的检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把好检验质量关,相关检验科领导对检验人员必须进行严格管理。此外,检验医生还要加强临床医疗知识方面的研究,并认真听取临床医生的意见和建议,对资历高的临床医师的交流与沟通应更加予以重视[2]。在检验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实践创新的检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检验工作水平,提高检测技术,达到全方位地给临床医学提供更可靠,更准确,更全面的检验报告,从而提高现代医学的整体质量,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1.检验医学检验人员队伍和检验设备的管理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加强各检验科室人员的管理,对检验过程进行严格的全程监管和控制,医院要建立健全相关检验监管制度和责任制度,加强对检验队伍的建设管理。同时,检验设备要长期保养好,经常对检验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做到检验设备无检验失误,达到极高的准确率,从而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度。
2.加强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
1.1要确保受检标本以及附带的患者基本信息准确无误
受检标本在送到检验部门前都已经附带了病患的基本资料和受检标本要做的检测项目、标本采集的方式、标本采集时间、使用的抗凝剂或者其它防腐用药等一系列的基本信息。检验部门在拿到检验标本的同时也拿到了患者的基本信息,此时检验人员应当对检验标本附带的基本信息进行逐项的审核、确认,确保受检标本附带的基本信息准确无误,如果发现受检标本附带的基本信息有不完整或者不正确的地方,应当立即要求患者补充完整或者拒收,并将患者的所有信息都存进医院计算机网络系统中。
1.2防止人为因素使受检标本附带的基本信息的准确性遭到破坏
从标本的采集工作开始一直到标本顺利核收结束,医护人员和病患都必须小心谨慎的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医疗工作人员应当对标本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做好严格的质量监控,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如果有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都会使标本的基本信息在未到达检验室时就已经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检验结果不够准确。因此必须加强相关管理工作,努力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对此应该严格做好以下几点:
(1)对于空腹抽血检验项目,必须严格要求患者在空腹的状态下抽血,不然会严重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做血糖检测、血脂检测前,要对患者的饮食有所要求、有所限制。
(2)采集标本时患者的也会对化验结果有所影响。所以在采集标本时,医生应当在患者处于规定的情况下进行样本的采集。
(3)输液也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输液前后采集的标本也会有所差异,会使标本在分析前发生变异,因此一定要尽量避开这段时间,在其他时间段进行采集。
(4)运动也会造成样本的变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应当在患者静止时采集样本。
(5)标本的转送是否快速及时,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
一般受检的标本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如果不及时检验,就会使标本的状态发生改变或者腐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采集到样本以后必须及时送到检验部门进行检验,保证样本在新鲜的状态下进行检验。
2严格检验设施的质量控制
2.1加强检验设备控制
目前,检验部门的检验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各异。如何有效的管理这些设备、提高检测质量是检验科应当思考的问题。
(1)加强数字化管理
用计算机系统来管理检验设备,逐步实现检验设备的数字化管理。
(2)定期维护检验设备
要保正检验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性能检测工作,掌握机器每天的工作状态,并将所做过的维护工作和性能检测结果登记在案。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有关仪器定期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并保存检测合格证书。
2.2加强实验试剂的控制
(1)实验试剂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实验试剂是检验科在检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每年的消耗量很大。人为管理难免会造成一些浪费。而使用计算机精确管理下,既可以保证质量,又可以避免试剂过期,减少浪费。用计算机管理试剂,既可以准确记录各种试剂的库存量,又可以显示试剂的过期时间,同时还可以查询试剂的领取人员名单,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试剂的使用效率,有效弥补了人工管理的缺陷和漏洞。
(2)根据仪器的性能选择适当的试剂
比如一些进口仪器对试剂的要求比较高,必须使用相应品牌的试剂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如果使用其他品牌的试剂,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够准确。
3加强检验过程的管理
应当做好检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检测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改进检验技术,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
4检验报告
每天检验科都会做许多检验,检验报告不但数量多,而且种类复杂,如果管理不当很容易丢失。所以可以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对检验报告进行管理,将检验报告直接发送给主治医生,这样既避免了检验报告的丢失,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查询系统,可以将同一患者近期同一项的检测报告放到一起进行对比,这样既有利于医生分析病患的病情变化情况,又可以让检验人员在发出检验报告前,进行比对,确认报告单准确无误后再发。一般来说,患者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检验人员就可以查看患者的病历以及患者日常服用的药物,标记出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为医生的治疗提供更加可靠准确的信息。
5结语
1.1授课对象
蚌埠医学院检验系2011级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生。
1.2方法
1.2.1精选实验项目
为体现实验的综合性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我们精选了3个临床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病例,分别是:肺部感染、慢性肝炎、急性肾小球肾炎。检测指标涉及临床检验基础、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多门课程内容,体现出临床检验科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能为学生尽快进入临床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1.2.2课时安排与分组
综合实验课安排在各门专业课程结束、学生实习前进行,教学计划为24个学时,每个实验8个学时,分两次授课完成。学生8人为一小组,独立完成分析病例、开展实验、得出结论等工作。
2综合实验的实施
2.1病例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病例讨论,讨论该病例应进行哪些实验检查、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支持与排除该诊断的实验项目有哪些等。
2.2小组间交流
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将讨论结果以PPT汇报的方式在全班进行交流,其他小组提出问题,补充不足之处,最后通过讨论集思广益,得出此患者应该进行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2.3实验项目的开展
由于确诊某种疾病所需的检测项目众多,加之实验条件限制,这些实验不能一一完成,因此采用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实验由学生亲自完成,不易开展的实验则直接给出实验结果的方法。选取代表性实验时,应选取那些临床经常进行、操作易出错、能锻炼学生操作基本功的实验,如白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检测、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个检测项目,操作中大家互相协作、相互监督,这样既可帮助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实验,又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2.4实验结果的讨论
仍然采取小组汇报的方式讨论各组完成的实验结果,结果不同时,回忆实验操作,找出问题。这样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都处于主动地位,同时对实验过程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刻。
2.5综合实验的评分
综合实验成绩评定分为小组间评价、成员评价和教师评价3个部分,分别占总分的40%、20%、40%。
3综合实验的效果
通过对2011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去医院实习之前开设综合实验教学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相互协作能够制订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完成所给的实验项目,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普遍认为,综合实验课将几年来学习的专业课知识串联起来,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巩固了专业知识、增强了信心。我们对实习返校的2011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的专项调查显示,认为增加医学检验综合实验非常有必要的占86%,认为综合实验对临床实习检验工作帮助非常大的占95%。座谈会上,学生一致认为医学检验综合实验课很有必要、很有帮助。另外,从多家实习医院反馈的信息显示,带教教师普遍认为2011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日常检验工作。
4讨论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带着一份希冀和一份茫然步入了区医院检验科进行学习。尽管我仅在这里度过了短短的两个星期的时间,但也正是这短短的两个星期使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以后进一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今后的就业做了良好的铺垫。见习,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生梦想的前期准备。
首先,医院做了相关介绍和有关的规定,及其在院的个人形象,服务态度。在其中感受到了医院的辉煌成就也及严密程度。即此,暗暗的为自己鼓劲,不求做到最好,只求做到更好。
医学重之于细心与责任。刚开始只感觉自己很碍手碍脚,不知道能帮上什么,但这只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在主任和老师的帮助下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明白了许多试剂试管的用途和检验某种成分的方法。值得庆幸的是对血液的检验有了更大的明知, 在血液临检,看着自动做剖析的流式细胞仪,让我对之后的专业知识有了提前的了解。而在体液临检,老师经常会让我来看看样本。而这些来自不同人的、或阳性或阴性的体液样本才是我今后所要面对的。对于如何采集标本,采集标本的注意事项,如何收集标本,如何分离,如何进行检测都有了大体的了解。之后我学习了如何进行静脉采血。在静脉采血中的一却注意事项,如何做到快速准确的取血。以此,应做到几点:选明显的血管,扎带,部位消毒,30度角进针,回血后另一头连接试管,解带,拔出针,用棉签轻压。随之脱掉试管帽放在仪器下将会自动进行分析,最后只用打印出结果就可以了。形式虽简单,要有效力和熟练,就必须多练,取得质量触就成果。
感受这医学的严密,从而陶冶自己的严谨。将病人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用心去体会病人的茫然与不知所措,只要你及时伸出一双温暖的手,病人就能感受来自你手心的力量,也许他们就会获取一份战胜病魔的决心与信心,疾病不攻自破。病人手中一张张的报告,看似简单,其实这是经过一位位教师的质控、实验、检测、检查、复核,这一步步慎重操作得出的,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固然在外人看来检验人员每天都做着相同的工作,但是当不测或者特殊病症呈现时,才发现日复一日的积聚是有意义的,这就是为什么检验人员不只仅请求对专业学问牢记在心,也更需求大量的实践操作经历。
认识到医学学习永无止境,能够认真学习。 有同情心地体察体谅他人 ,有责任感:正义感及负责尽职的态度, 有诚实地勇于面对及承认挫折,有虚心的态度以病人为良师,人外有人,有服务心的为人群谋福利的奉献精神,坦然开阔的胸襟 。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再次走进病房,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亲切;少了一份负担,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真诚。
此次见习,固然只要短短的两个星期,可是却使我理解了很多关于检验科工作的状况,认识了很多教师。医学是一门典型的实践科学,作为一名医学生,若想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必须积极地向老师和前辈们学习,不懂就问。见习并不仅仅是跟着看看,而积极也并不是总跟在带教老师的后面,还得主动争取动手操作的机会,不要害怕做错,胆怯只会令我们止步不前。
关于这个专业和本人的将来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愈加明白了未来的目的。其实我对于专业的医学知识还只是略懂皮毛,但是在这次见习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于医院里检验科的模式流程的了解,以及对于医患关系及医患之间互动的更深一步的理解。通过这次见习让我了解了许多,学习了许多,一定会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
1.1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在2011年《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要在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增强办学特色等方面上,做出改革建设措施,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在此政策背景下,培养具有检验医学专业知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着眼点,是对检验医学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检验医学信息学课程开设是实践检验医学素质教育的新探索,在此探索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使学生从旁观者变成实践者,从传授知识转向为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1.2提高临床检验工作质量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需要临床检验质量是检验工作的核心内容,检验结果准确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安全以及检验学科的发展。近几年来,临床检验项目的数量逐年增多,已达1500余项,因此临床医师和检验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在众多检测项目中,如何选择其中最合理经济有效的项目,特别是如何组合多种最有应用价值的检测项目。由于实验室能出具量值报告,为保证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并针对临床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ISO15189: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同时我国颁布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这些已为建立完善的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了极好的支持指导作用,在我国若能实施,将会规范临床实验室的设立,完善实验室自身建设,同时确保我国的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能与国际同步。
1.3补充和完善医学检验教育的需要目前医学检验各专业课程分门别类,内容有联系,但独立行课,对应有相关医学基础课程,学生若以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的方法来学习检验专业课程,就会造成对医学检验各亚专业综合分析能力、整体提升理解力和创新能力较弱。因此,引入并系统规范全面地学习检验医学信息学课程是医学检验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对医学检验教育体系的更新和完善。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并综合延伸分析检验医学信息学的内涵,指导学生理解并接受本课程的内容,使学生树立本课程专业学习的正确理念,认识本课程实践的价值,并应用正确的评估方案获得有效的评估依据,客观地有理有据地评价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临床应用价值;检验的流程控制是全实验室检验质量保证的基础工作;加强临床实验室海量数据,提炼出高于数据资料的临床诊疗信息,不断地巩固拓展延伸专业知识。
1.4提升英语和电脑网络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英语是医学检验专业人才非常重要能力和素质。检验医学信息学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查阅、分析和总结国内外最新文献,加强学生自觉阅读专业外文文献的能力,进而强化了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水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本课程的实践还需要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和专业应用软件,HIS和LIS的实践应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最新的网络应用知识,通过局域网和互联网,掌握全面的临床资料,采用循证医学专业软件(ReviewManager,GRADEpro3.6等),应用于自己的循证检验医学和数据挖掘中,锻炼了学生应用电脑和网络的能力。
2检验医学信息学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
检验医学信息学内容广泛,涉及分析前、分析分析后检验医学信息等方面。《检验医学信息学》共有14个章节,但本课程的课时数极为有限,仅有教学学时2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4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无法讲授全部内容。鉴于该课程的教学时间设在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第八学期,即进入实习前的最后时期,各专业课程教学基本接近尾声,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能与各专业课程很好地衔接、融汇贯通,本课程学习完毕,能尽快熟悉临床检验工作,缩短实习适应期。因此,以检验医学的流程控制和实验室管理质量提高为重点,安排了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基因信息库与蛋白组学)、实验室信息系统、实验室认可、检验医学的流程控制、临床实验室能力验证、医学检验方法学评价、诊断试验的数据挖掘、循证检验医学及检验医学信息在科研中的应用等十个专题内容。其中“实验室认可”解释了除实验室结果互认的内在要求外,临床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也是实验室认可的专业要求。“循证检验医学”主要针对不断增加的检验技术,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来规范检验医学的设计研究、文献评价,用当前最佳的检测技术和质量控制体系对检测结果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LIS应用”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方式,密切结合医院临床检验特点,解释了LIS性能特点及应用,形成许多实践应用成果,也大大丰富了课堂讲授内容,确保了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数据挖掘”主要基于LIS的解释和咨询检验报告,找到检验医师工作的切入点,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数据,发现检验项目新的应用价值。检验医学信息学与临床医学的诊断、医学信息学的统计、流行病学等研究实现了融合,同时又具有独特的研究方向。据临床实习单位及用人单位反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快进入并适应实验室工作,具有强烈的检验流程控制意识,能够自觉按照实验室质量管理的规范开展工作,具有明显循证思维能力和科研意识,受到临床带教老师的好评,毕业学生在用人单位评价较高。
3探索多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检验医学信息学是一门与临床检验紧密结合的系统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相较实验操作为主的专业课程,不够生动形象,较为枯燥。若照本宣科就流于教条乏味,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讲解深入浅出层次分明,学生易于理解与掌握,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采用多媒体、案例分析及研讨式教学法,内容不在深,在乎其专业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4结束语
1、实验教学经费和条件有限,仪器设备大大落后于临床
近几年随着高等医学院校扩招使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由于实验教学经费有限,致使师资力量、实验场地、实验仪器和试剂等教学资源不足。检测仪器的更新换代速度一日千里,医院检验科的生化仪更新周期大约在5~8年,且生化仪器价格昂贵,几十万元至数百万元。学校为非盈利性单位,无法与医院检验科相比。在教学设备的投入上受一定的限制,目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使用的仪器仅仅只有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简单落后的仪器,学生大部分生化实验时间都是在重复使用分光光度计。所以,由于学校的教学设备较落后,使学生对现代化实验室的技术和装备发展缺乏感性认识,对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保养、维护等缺乏应有的基础。
2、实验成绩内容单一,占总成绩比重低
过去的实验成绩只有实验报告成绩平均分这一部分。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不高,且学生在实验课上都是“照葫芦画瓢”,只知道根据老师课堂讲解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的操作,得出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学生做完整个实验,通常没有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完全没有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效果。从而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临床教学改进措施
1、适时调整实验内容,跟上临床发展步伐
在旧版实验指导的基础上,临床生物化学教研室全体老师共同编写了《临床生物化学实验与SPSS13.0统计学软件应用指导》第3版。根据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增减实验内容。例如:在以血糖测定为基础的一系列实验中,淘汰了已经过时的邻甲苯胺法,保留了目前常用GOD-POD法,新增了目前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己糖激酶法,并在干扰实验、回收实验和方法比较实验中予以应用。通过对血糖测定方法的调整,一方面,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关于血糖测定方法的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另一方面,使得教学内容跟上临床检验发展的步伐,让学生了解到当前该检测项目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2、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医学检验本科生与专科生的区别在于不仅会操作,更要会分析。针对本科学生,教师运用CPBL教学法,先提出学习目标、内容及要求,并给出相关病案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定方案、解决问题。,在血糖测定实验内容讲解前,教师提出了本次课的目的、要求,给出一两个典型的糖尿病病例,要求学生先对病例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列出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解释理由及意义。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临床生化检验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很强,与临床联系紧密。因此,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除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外,还要经常深入临床,了解关注学科发展动态,一方面建议老师经常到附属医院检验科、临床其它科室进行进修交流,加强检验与临床的联系,避免脱离临床、授课乏味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更新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学习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搞活课堂;并不断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学,带动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激发学生科研兴趣。
4、充分利用资源,增加临床见习机会
在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创造条件,增加学生见识和操作全自动生化仪器的机会。一方面,拿来附属医院检验科淘汰但仍然能够使用的全自动生化仪,向学生介绍仪器的工作原理,重要零部件的作用,并指导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仪器参数设定。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到附属医院检验科见习的机会,弥补实验室条件和仪器的不足造成的知识欠缺。这样既达到了所需的实验教学效果,又减少购置大型全自动分析仪器设备造成的资源浪费。
5、注重学生基础技能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操作技能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立足工作岗位的最基本能力。对此,我们在第一堂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上详细讲解生物化学检验实验课中常用器材的基本操作、正确洗涤和保养等方法。除此之外,在平时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操作技能训练。教师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放手不放眼,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对于实验失败者,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操作的每一个细节,在排除仪器、试剂原因后,重点在自身操作上找出失败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医学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丝毫的操作误差会使结果失之千里。
6、优化实验课考核内容,完善考核标准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决定性推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和精神是大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为了能更早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在课程开始初期,教师要加以引导,提供一些参考课题或科研方向。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设计一个科研性课题实验,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设立、查阅文献。期末的实验考核,每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开题报告,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与学生探讨实验的可行性,并对他们的开题报告进行打分并计入实验考核成绩中。对于切实可行的实验,我们鼓励学生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开展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和经验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撰写论文。实验考核采用了实验报告成绩加设计性实验成绩的方式。且实验课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比重大大增加到60%。设计性实验考核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水平。目前部分学生已在毕业前公开发表了论文。
三、结语
1检验医学的特点
1.1新技术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提升了医学检验的科学性:医学检验比起其他的专业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更加的前沿。很多的新技术在医学检验中能够发挥出比较好的效果,让医学检验的范围和精确度得到了提升。像是分子生物学,能够让检验医学的范围得到拓展,除了对疾病的事后判断向预测进行转变,因此可以延伸至治疗领域,对于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具有评估性,让疾病的发展以及流行病学、健康学等等医学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2满足社会的需求,像是基因检测的应用前景比较好:国际社会对于医学科学的发展都是比较关注的,很多的新检验方法不断的出现,让医学检验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现代医院中很多的医生都是依靠医学检验来获得患者的病情信息,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现代检验医学在医疗领域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而在这一环境下,传统医学检验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现代检验医学在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前提下进行了发展,也获得了发展的契机,这也是近些年检验医学发展如此快速的根本原因。
2检验医学的意义
检验医学在医学中的地位越来越噶,他除了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之外,还是医生的判断依据,因此联系的是患者、医生和医院这几个严肃,对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具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反映。精确的检验能够让评价更加准确,治疗更加有效,对临床用药指导具有帮助,让医疗水平得到提升。因为以上的一些作用推动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检验医学在医学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而且正发生着改变,过去检验医学仅仅是作为临床治疗的辅助作用,而如今其逐渐的发展为核心地位,没有医学检验,很多的临床治疗都无法正常开展。
3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联系比较紧密,临床实验室的重点是在检验质量上,因此检验人员需要和临床科室进行交流和沟通,来解决问题。3.1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必要性(1)检验科负责人需要参与临床会诊和病例讨论中,这样能够加强检验科室和临床科室之间的直接交流让双方的沟通更加顺畅。检验医生需要多主动的去交流和探讨,在检验过程中存在疑问的时候,要向医生和患者进行核实,以便更加准确的进行检验。(2)检验科主动参与协作:因为检验医学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检验医学的结果是诊断的核心依据,其并非是单纯的数据提供部门。以前检验可是一直都是作为辅助可是存在,而如今,检验科室应该被重新定义,其地位得到了提升需要参与到诊断中去,通过精确的诊断来为临床提供参考检验,而且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主要依据和核心依据,这样的地位是过去所达不到的。(3)丰富临床知识储备,提升临床意识: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之间的联系不能只是单向的,应该是双方面都给予重视,培养良好的意识,掌握丰富的知识。检验科室一方面要对自身的管理进行强化,同时还要对临床意识进行强化。实验室工作的目的应该包含了为临床提供一些资料需求以及信息,但是目前的情况却是,实验室人员专注于技术研究,他们往往缺乏相关的临床知识,这就导致了临床和检验之间的断层,失去的联系的桥梁。所以检验科需要对目前的人员结构以及人才结构进行调整,通过引入医疗系的毕业生来让检验科更加的贴近临床部门,安排检验医师的岗位,让临床和实验室之间具有比较直接的沟通和联系。3.2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临床医生需要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对检验的了解来将检验项目合理的搭配,来提升检验的有效性。比如:欲诊断早期肝纤维化,只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粘连蛋白(LN)或Ⅳ型胶原即可。不需要将全部的几十种物质标本逐一的检测,不仅是时间的浪费,更加是财力和人力的浪费。所以临床医生在检验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上,需要注重关联性,这样通过知识的交互,才能够让临床医学更加有针对性,促进两者的共同提升。刚刚毕业的医学专业学生,因为目前的检验项目没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停留于表面,对于很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都一知半解,甚至不知道,这样就导致了临床和检验之间的脱节,检验使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临床无法掌握其效果,这样是对科技应用的不力,也是临床效率提升的阻碍。所以对临床也好,检验也罢,相互之间对于新技术和方法的相互学习和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相互渗透才能够相互融合,两者的紧密结合对于患者的治疗来说,具有促进意义。邀请检验医师来临床科进修讲座,对其进行新项目新技术的讲解,让临床医生对于检验项目有更深的认识和比较。
4总结
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学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任何一方单独的发展都需要另外一方的配合和渗透,因此两者的联系性比较紧密,治疗和应用的时候通过对彼此的了解来更加好的选择使用。两者之间需要更加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够让结果更加的精确,这也是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让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优秀。
作者:沈福利单位:七台河精煤公司总医院
目前,许多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在相互交流、学习和指导等方面存在一些障碍,这在某种意义上妨碍了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促进整体医学水平的提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临床科室医师缺乏对有关检验知识方面的了解,大多数医师对检验人员和报告结果存在一些误解。在遇到患者质疑时,不能很好的对检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②大多数的检验人员只是负责做好当日室内和室间质控工作,把质控值好当成衡量检验结果的唯一标准,对异常结果缺乏分析能力和个人建议,不能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③临床医护人员对检验标本的采集规范和注意事项不是很了解,标本采集的不太规范,检验人员也没有及时下到临床做指导工作。④检验科在开展新的项目时,之前没有对临床进行可行性调查,只顾自己开展,不争求临床建议,难以被临床认可。这些问题的种种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检验和临床科室没有及时地进行有效沟通,没有把相互之间的沟通作为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来重视。
2加强医学检验的质量管理,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据卫生部所提出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文件中明确指出,对检验科室的检验质量方面和对患者服务方面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检验科的评价标准要求达到所有患者和医护人员对其满意度的90%,那么想要达到这个标准,必须将检验科质量控制作为日常首要工作,使质量控制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一般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是由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主要环节构成的,据资料统计,分析前出差概率为56%~68%,分析中出差概率为15%,分析后出差概率为48%,在分析中出现的错误概率明显低于分析前和分析后的出差概率,由此可见分析前的标本质量是目前影响检验质量的最大不确定因素。想要降低分析前出差概率的可能性,就要保证临床采集标本的质量,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检验和临床科室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这样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对检验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科室之间也可以获得反馈消息,借此进一步综合评判实验室的方法学以及其临床价值,以便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并推进新项目、新方法的开展与普及。
3完善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具体措施
3.1合格的检测标本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基础和前提。
通常检验科的检测标本都是由临床医师和护士来实施采集的,采集后直接送检到实验室,这是在确保临床实验室检测质量体制中最关键的环节。一旦这个环节出现差错,如标本采集是否合格、送检时间是否正确等,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算实验室拥有再精密的仪器设备和方法也无法客观的检测出真实准确的结果,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误导医师对患者的诊疗。作为检验科室人员应主动到临床科室为医护人员发放标本采集手册,讲解采集标本的各项要求和标本采集不当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例如:做凝血四项时,要求采血时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是9∶1,如果采血比例不当,就会引起PT和ATPP的升高或降低,不能为临床提供稳定、准确的数据,影响治疗。以此让临床医护人员知晓规范采集检验标本的重要性,引起临床对此环节的重视。
3.2建立检验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沟通桥梁
3.2.1检验科室首先要重视和正确对待临床的反馈信息,定期下到临床科室与临床医师交流,虚心听取临床医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查找原因,纠正潜在的实验偏差,制定整改措施,以便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改善服务质量。其次,检验科主管人员应不定期参加临床查房及病例讨论,共同探讨病情变化与实验指标的关系,了解临床工作,加深二者之间的沟通。
3.2.2检验科室应根据医院自身的规模、专科特色等实际情况,建立生命危急值报告系统,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水平。检验人员当发现检验指标异常和接近危急值时,必须先确认仪器运行是否正常、操作是否正确、各环节无异常后重新检测,复查后及时和临床联系,并在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上填写危急值报告,使临床医师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从而提高检验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3.3检验与临床人员加强医学知识理论学习,共同提高临床意识。随着医学技术的新陈代谢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检验工作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知识,快速学习新的知识技术,还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与临床沟通与交流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当临床对检验质量提出疑问时,专业人员应立即查找问题原因,对有关职责进行审核,及时制定纠正方案,给与临床合理答复。临床科室也要提高对检验科室的重视,加强对检验工作特点的了解,不断扩充自身的医学知识,不能完全依赖化验结果,因为化验是有误差性的,要做到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发现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时,也应及时和检验科取得联系,防止贻误诊治。
4结论
1检验医学自身发展对特勤人员疗养的影响
而检验医学在健康鉴定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是基础性学科。因此检验医学技术的完善、设备的更新、从业人员能力素质的提高都会对特勤人员疗养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一是随着检验技术不断更新,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被检项目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较过去有大幅提高。以往不易被检出的罕见疾病,及处于早期或潜伏期的疾病的检出率也同时增高。为下一步医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检验数据。降低了不再适合从事特勤工作的特勤人员继续带病工作的可能性,有利于部队的安全稳定。二是检验医学的准确性、检验范围、检验项目也逐渐增加。使检验结果可以更全面、更客观地反映特勤人员的健康状况,为特勤人员健康保健、疾病预防、治疗、控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间接地减少了特勤人员因病减员的数量,增加了各类特勤人员的服役寿命,为部队节省了一部分人力、物力资源。
2检验医学在特勤疗养中的探索
2.1检验医学对特勤人员疗养的重要性检验医学是临床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发展迅速、多技术、多学科交叉具有独特应用目的的学科。正是基础医学的发展与临床医学的密切结合,使检验医学在整个医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检验工作已经渗透于临床的每一个环节,为特勤人员疾病的诊断、治疗、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更直接的科学依据。检验医学已经成为特勤人员疗养期间健康鉴定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2.2联勤体制下检验医学发展的新思路近年来,随着我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对特勤人员的生理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训练强度的不断加大,各类特勤人员容易发生特有的职业性疾病日益显现。作为检验医学的实践载体,检验科应转变思想认识,及时更新相应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增加与特勤人员易患疾病密切相关的检验项目,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由初期的一般检验项目普查向特殊项目筛查转变,针对不同特勤人员种类,职业特点,生理上的差异,相应增设不同的检验项目。紧紧抓住质量控制管理不放,不断提高检验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为下一步医生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2.3加强检验医学在特勤人员方面的研究根据各类特勤人员的职业特点、生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知识研究和专业技能学习。在日常工作做到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和善于总结工作的一般规律和特殊现象。并围绕特勤人员健康鉴定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撰写科研文章。不断借鉴中外期刊中优秀文献的宝贵经验和先进的检验技术方法,从而达到在工作中学习研究,在学习研究中提升为特勤人员服务工作能力的目的。
2.4针对特勤人员加强疗养院检验科的自身建设近年来,检验医学发展迅速,检验科实验室更新了仪器与设备,改善了工作环境,增加了检验项目,在特勤人员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健康检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单克隆抗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实验技术向小型化、简单化、床旁化发展,提高了实验室工作效率,作为部队疗养院检验科,在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发展优势,加快发展,更好的完成卫勤保障任务,为特勤人员做好健康鉴定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一是加强检验科实验室建设,提高检验项目的准确性和医技质量的稳定性,建立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全方位满足各类特勤人员健康鉴定的检验要求,重视检验项目对各类特勤人员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靠性。二是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储备。
目前检验学界已广泛接受“检验医学”的概念,检验技术是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检验人员既要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和专业水平,还应具有必备的临床医学知识。能够敏锐的发现异常指标,并及时复查,提醒临床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科室配置技术人员应注意合理的结构和层次比例,对于新毕业部队院校检验技术人员必须注意基本功培训,立足于一专多能,平时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参加一定水平的各类学习班,以达到知识更新的目的。三是要提升领导管理水平,加大管理力度,紧抓人员管理、仪器设备与技术管理、质控管理和服务管理不放松。以管理促建设,以建设带动管理,使检验工作真正做到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
作者:鲁鹏飞单位:兴城疗养院检验科
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其目的是提倡少生、优生,晚婚、晚育,从而有计划的控制我国人口,自计划生育实施以来,这项政策对我国人口问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广大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医学检验工作作为保障育龄群众生命健康和安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1]。然而我国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如某些常规的检验项目并未得到全面开展等,这就制约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我过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医学检验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医学检验工作现状
1.1检验手段落后:先进的医学检验技术是保证计划生育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起步较晚,尤其是县乡的技术服务站,在科室设置、功能配置、技术管理、服务内容等方面未完全成熟。马茹君,丁宏等人指出,我国大多数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医学检验手段相对落后,检验项目不够健全,配套的检验设备也相对较少,缺乏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2],这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不适应,也与现代化的医学检验技术不协调。1.2人员配备不当:大多数基层县乡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在人员编制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通常情况下一个服务站只有3~5位编制人员,在专业医学检验员配备上尤其欠缺,大部分的医学检验人员还兼任其他技术服务工作,部分服务站的检验人员是临时聘请的。许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检验人员需要承担许多护士、医师的工作,工作量多、责任大,所需要承受的工作压力也比较大。黄玲,毛宗福认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人员配备不当的现状,决定了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流动性大等特点,也造成例医学检验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障[3]。此外,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的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较低,对检验结果的判断也不够准确,从而无法准确、系统、完整的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这种现状在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相当普遍,不仅威胁着广大育龄群众的生育健康和身心健康,也给计划生育的临床服务造成一定困扰。1.3缺乏足够重视:计划生育作为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一项重要手段,需要为育龄群众提供有效、安全、方便、及时的节育避孕措施。然而在实际工作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客观条件有限,在计划生育工作中需要完成结扎、上环、引产、人工流产等任务,为了保证“四术”工作的完成,往往忽略了手术前后相关的临床医学检验工作[4]。而计划生育服务对象大部分是健康或者亚健康群体,使得部分医学检验人员对检验工作不够重视,常常会凭感觉、靠经验做事。对于医学检验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质量和实施效果,也引发了某些后遗症、并发症,不仅不利于节育避孕工作的落实,而且对育龄群众配合计划生育的积极性产生不利影响。
2对策与建议
2.1明确医学检验内容:在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应严格参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学检验内容,正确选择节育措施及术后康复指标。秦玉明建议,在进行宫内节育器的放取、药物流产、人工流产前,需要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检验,并在手术前做血常规检查,初步判断受检者是否存在严重贫血、炎症等病症,若检验结果呈阳性,则需要结合受试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待其病情好转以后再进行手术[5]。在放置皮下埋植剂前,需要进行肝肾功能、宫颈刮片、血常规检查,排除严重贫血、恶性肿瘤、肝肾功能异常、凝血障碍者。男性结扎前需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对于泌尿系统感染者,需要先治疗后手术。在妊娠引产、钳刮术、男性结扎术中,还需要进行乙肝、肝肾功能、凝血、血型等项目的检查。2.2提高医学检验质量:贾贤杰,邓睿等人指出,在计划生育实施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医学检验质量管理,借鉴全科医学理念和方法,切实提高县乡计划生育技术的服务质量[6]。一是将核对制度落实到底,在收集标本进行检验工作时,严格核对年龄、性别、姓名、项目、检验目的、化验单、项目等是否与标本相符。二是执行报告制度,一般在送检当天生成报告,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检验的标本需要妥善保管;对于未达到要求的标本应重新采集;若检验结果可疑或与临床不符时需主动联系临床医师,必要时重新检查;对于检验项目以外出现的阳性结果需要主动报告。三是预防感染与清洁,采血时严格无菌操作,坚持每人一针一管,防止出现交叉感染;检验室应定期消毒,保持整齐清洁,摆放好各种仪器,定期校对仪器、检查试剂,以保证灵敏度和质量。四是做好后续工作,检验结束后,妥善处理标本和污物,检验中所用的容器、器材等应及时清理,经清洗、杀菌、干燥后放回原处。2.3提高认识:提高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明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重要地位,破除传统思想,接受新观念。医学检验作为实施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手术者身心健康、预防后遗症及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节育避孕措施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相关文献提出,各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应充分认识到医学检验在国家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对医学检验工作的重视,完善检验项目的建设和质量管理体系,充分体现和谐计生、人文计生、科技计生的现代化计划生育理念[7]。
3讨论
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是将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落实到底的一项技术保证,也是新时期下将生育稳定在较低水平的一个重要阵地,更是维护群众生殖健康权益的一项基本保障。加强医学检验工作的建设,是当前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迫切内容,各级人口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医学检验工作的认识,在人力、物理、财力上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尤其是在设备配置和人员配备方面需更倾斜,为优质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供良好的条件。改善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的服务能力不仅有利于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的提高,而且是开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的关键。面对检验人员参差不齐,整体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不高的现状,应当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现场指导、集中培训、进修、自学等方式,结合针对性的培养计划,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8]。提高医学检验工作质量需要明确医学检验内容、提高医学检验质量和提高对医学检验工作的认识,此外还需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检验技术、管理理念和检验方法,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下为广大育龄群众的生育健康服务。总之,我国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医学检验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需要加强对医学检验工作的重视,才能更好的实施计划生育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作者:钱芳吕红蕾王军单位:新疆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所
作者:姚磊单位: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检验科
全实验室自动化使学员动手机会的减少由于自动化分析仪与配套试剂成本较高,同时大部分自动化设备是科室能够正常运转的核心设备,老师担心实习学员的操作可能会损坏仪器设备,进而影响检验结果及时准确的发出,而不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此外,自动化仪器的使用以及医疗诊治工作的要求明显缩短标本周转时间(turnaroundtime),带教老师在紧张忙碌的操作中,无暇顾及学员,实习学员也会因此认为没接触到核心内容,对参数设置不明白,抱怨实习没有达到目的。如果只进行自动化仪器原理的讲解而不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只安排实习学员进行简单的技术含量低的重复操作,会逐渐使学员失去学习检验医学的兴趣,进而达不到实习效果。
全实验室自动化对实习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全实验室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得到普及,实习学员由于前期有关计算机技术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知识相对薄弱,进入临床实习后对大量的实验信息系统方面感到陌生,对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更是感觉茫然,因此,需增加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与临床检验方面的课程,来加强新型检验医学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
应对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应用的临床实习教学策略
加强与前期教育的沟通与联系在基础科教学中融汇全实验室自动化实践教学,特别是临床课程教学过程中,比如临床生物化学的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在使用手工操作的过程中,联系临床进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临床观摩,使学员形成初步对全自动分析的基本概念,接触临床实际工作后才不致于茫然和生疏。
开发相应的模拟操作系统避免实际操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坏和试剂浪费,例如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的image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器,为更好地实施实习教学过程,规避教学过程中操作者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故障,影响检验任务的完成等问题,我们引进其模拟操作系统软件,在不进行联机操作的情况下,在对模拟系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对整个自动化流程进行讲解,通过充分演示仪器的操作步骤与维护保养流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操作仪器上引导学生熟悉试剂与标本的加载与存放规程。使学员熟悉原理和流程,特别是对操作界面的熟悉、检测样本信息录入与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规程及注意事项、试剂与样本装载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耗材以及废物的处理等项内容。在充分考察实习生对于仪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下,才能由带教老师带领实习同学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不能以仪器贵重为由不给实习学员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忽视对自动化分析系统的教与学。
保留一定的手工操作项目医学检验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尽管自动化分析仪器不断普及,但学员毕业后有很大部分分配到基层医疗单位,其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因此要求检验人员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自动化仪器使用的同时,要特别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如无菌操作、细菌接种、加样、点样、细菌染色、涂片、吸管的使用、标准曲线制作等。
集中培训与个性化教学对自动化仪器的使用,科室有计划地安排有经验的带教老师,定期对全体实习学生进行一次集中带教。集中带教主要针对科室大型常规仪器的使用:如生化分析仪器、免疫分析仪器、血液分析仪器等,内容包括自动化仪的工作原理、检验参数设置、仪器维护保养等内容。并对实习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疑难问题给予解释。对于常规工作中的小型仪器,可以结合带教过程和学员特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成。采用集中培训和个性化教学提高了学员的积极性和兴趣。
强化计算机与临床检验交叉学科的课程教学计算机与检验医学是计算机科学、临床检验学、实验室管理学等交叉学科,属于医学院计算机教育的第三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在国内检验医学专业中开设并不普遍,由于检验医学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和检验医学的联系日渐紧密,目前医学院校的检验医学专业开设这门课程必要性越来越大,目的是使学员实习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需求。
总之,全实验室自动化作为检验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在临床工作中的不断应用在改善检验流程、提高检验质量的同时,也对检验医学临床实习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及时调整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完成实习教学任务,培养出高素质的检验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