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能源建设

新能源建设

时间:2023-06-05 10:16: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能源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能源建设

第1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为中心,以农村沼气区域站建设为核心,巩固户用沼气建设成果,提高使用率,为沼气发展提供保障;以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为纽带,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大中型沼气工程的作用;以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为主攻方向,建设一批生态环境好、质量效益高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提高秸秆利用科技含量,提升我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工作整体水平。

二、建设内容及任务

(一)大中型沼气、秸秆气化示范工程建设。选择畜禽养殖场或农产品加工企业、养殖小区、生态园等建设300立方米以上大中型沼气工程,扶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推行集中统一供气。全市建设大中型沼气或秸秆气化工程2处。

(二)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建设。一是围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种植养殖业、有机肥生产、农业新兴产业等,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生态循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二是在农业优势产业聚集区,依托已建成的户用沼气和大型沼气工程,建设田间沼液储存、稀释池,输送管道和喷施设备,选择性推广“四位一体”、“畜-沼-菜”、“畜-沼-果”等循环生产模式。在大棚蔬菜种植区建设以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重点的绿色蔬菜示范基地,提升蔬菜产品的品质、产量和效益。全市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10处。

(三)农村沼气县区中心站和区域化服务站建设。一是加强县级沼气服务中心站建设。扶持县区级沼气服务中心站建设,重点扶持购置沼气进出料设备和培训器材,建设秸秆沼气原料发酵池。加强对乡村服务网点和沼气技工的培训,搞好乡村服务网点技术轮训、配件供应、维修服务、试点示范、沼气循环利用等,确保每一项技术、每一个环节都能服务到位。二是在户用沼气池比较集中、大中型沼气工程所在地、“三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所在区域,选择企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生产基地等建设农村沼气区域化服务站,服务沼气农户600户以上。全市建设农村沼气县区中心站2处、区域化服务站6处。

(四)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一是秸秆收贮、固化、碳化或气化等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建设年收贮加工或固化、碳化、气化2000吨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和转化我市丰富的秸秆资源。二是秸秆生产食用菌示范基地(非工厂化)建设。建设以“秸秆+食用菌+有机肥”为主要模式、年消耗秸秆2000吨以上的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提升秸秆利用科技含量。全市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8处。

三、申报审批程序

项目的选择,采取“指标控制、县区申报、专家评审”的方式确定。

(一)申报主体。县区农业局、财政局。

(二)申报程序。县区农业、财政部门在广泛征求项目实施主体意见,充分进行市场调查、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企业(合作社),按要求编写项目实施方案(大型沼气工程要编制科研报告),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实施区域、建设内容、进度安排、投资概算、效益分析和保障措施等,联合行文上报市农业局、财政局。县区农业、财政部门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

(三)审批程序。市农业局、财政局组成专家组对各县区上报的候选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并组织项目主体修改实施方案,然后下达实施。

(四)项目实施。县区农业、财政部门按照批复的实施方案要求,组织项目单位开展项目建设。项目完成后,市农业局、财政局组织考核验收。

(五)资金下达。经市农业局、财政局联合考核验收合格,市财政局下达项目资金。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项目申报和实施。各县区农业、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项目考察、论证、申报等工作,指导申报单位精心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要因地制宜,合理确定项目实施主体。

(二)认真考察,做好前期调查论证。项目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实施主体的意愿。要认真开展前期考察论证,深入调查了解实施主体的经营资质、投资意愿、建设内容、资金需求、资金自筹能力等,充分调动其投资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三)严格规范,按时上报申报文件。各县区要严格按照要求,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认真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于2013年7月31日前,联合行文报送市农业局、财政局(农业局6份、财政局3份),同时发送电子文档至,逾期不予受理。

(四)严格制度,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各县区农业、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指导,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项目单位要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项目实施后,市里将组织人员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对在督导检查或各项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并取消下一年度项目申报资格。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农业局、财政局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具体负责全市生态循环农业与农村新能源建设工程的组织协调和业务指导。各县区成立以分管县区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和建设。各级政府要将工程项目列入年度政务督查考核,严格督导,严格考核。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度,明确分工与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逐级落实责任。各级农村能源管理部门要加强项目的经常性监督管理,重点监管项目的资金使用、施工建设情况,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项目建设质量好进度快。承担工程项目任务的各县区要落实项目财政配套资金。

(二)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和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项目建设的好处和优惠政策,提高群众对项目的认识和建设积极性。市、县区分级分层次组织开展建设、管理、服务技术培训。

第2篇

关键词:工部发达地区;农村;新能源;

中图分类号:S210.7;[S210.3]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能源消费将是中国未来碳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在巨大的能源与环境压力下。农村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成为制约我国能源问题的瓶颈。无论是应对能源供应安全还是解决环境、气候变化影响,加速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大力推进节能工作都是重要的战略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能源消费主要依赖于秸秆、柴薪等生物质能,能源利用率低且污染严重。随着经济、农民生活水平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农村能源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80年。我国农村地区商品能源使用量较少,石油、煤炭和电力等常规商品能源在农村的能源消费比例中不足20%,而同期非商品化能源(如:薪柴秸秆)消费量巨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商品能源逐渐在农村地区普及。截至2005年止,商品能源在家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达到了46.05%。因此,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将有利于缓解商品能源的消耗,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及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浙江省宁波市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之一。据宁波市发改委统计,2008年基本实现农业增加值167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左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1250元,增长12%;而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年收入仅为4140元。宁波市新农村建设是较为成功的。能源结构是东部沿海发达农村的典型代表,对其农村新能源利用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可为其他地区农村能源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2 调研对象及方法

2.1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在宁波市周边农村选取了4个考察对象:位于鄞州区下应镇的尚未进行新农村改造的姜村村,与其毗邻但新农村建设较为完善的湾底村,宁波市规模较大的生猪养殖企业一春光牧场,以及位于宁海县的青珠农场。各调研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其中人均年收入的数据为实际调研所得。

2.2 方法

整个调研过程主要采用了三种方法:访谈、现场踏勘、问卷调查。其中,走访了宁波市发改委、宁波市鄞州区农林局、姜村村及湾底村村委;现场踏勘了鄞州区春光牧场及宁海县青珠农场的沼气设施;并对湾底村、姜村村及青珠农场的村民进行了经济水平、年龄、学历、能源使用种类及费用、新能源使用情况及意愿、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

对于数据的统计及分析,主要采用的是MicrosoftAccess和Microsoft Excel等软件。

3 农村沼气利用现状与问题

3.1 沼气使用调研结果与分析

3.1.1 沼气使用现状

沼气池在农村建设中是政府力推的,但是调研发现宁波地区普通农村未建设沼气池,部分新农村已建的秸杆沼气池也多因来料不稳定、季节供应不平衡,技术不成熟、维护管理难度大,沼气池异味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等问

题而废弃。虽然秸杆沼气在宁波地区无人问津,但是畜牧业的沼气建设却带给了当地人很好的经济效益。

浙江省对已建畜牧场实行生态化改造时,主要通过推广“猪-沼-果(菜、粮)”等循环模式。所调研的春光牧场及青珠农场也是通过该模式,促进了农业废弃物的多层次利用和多次增值,实现了畜禽粪便资源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但是对于所产出的沼气处理方式却有不同,仅青珠农场在示范建设中将沼气供给了周边部分居民使用。其资源化循环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

目前,青珠农场的居民并非全部使用沼气。农场仅将沼气提供给与沼气罐位于河同岸的居民试用,后期将由试用效果再定是否扩建。在通有沼气的区域,沼气的使用率达到100%。

3.1.2 沼气使用满意度分析

对沼气用户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可知,沼气用户对目前沼气使用的满意度是100%。主要原因是沼气管道建设、沼气灶及沼气的使用都是免费的。在使用沼气过程中若出现故障,农场会有专人上门免费维修。该沼气项目建成后,附近90%居民普遍反映生活的环境质量改善了。

在用户对管道沼气认可的主要原因分析中。其中81.8%的沼气户觉得使用管道沼气最大的好处是省去了之前更换液化气瓶的麻烦;9.1%的沼气户认为管道沼气最大的好处是省钱,免费的沼气使他们节省了一笔家用能源费用;剩下9.1%的用户认为使用沼气较液化气干净是对沼气满意的最主要原因。

3.1.3 沼气使用意愿分析

由于青珠农场对附近村民的沼气供应是免费的,但在后期深入推广上,经济性不十分合理。为此展开了用户使用沼气的意愿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结果表明,18.2%的用户认为即使沼气费用略高于液化气费用,他们依然会选择沼气,因为使用沼气方便而且干净,但这部分用户基本属于家庭人均收入较高的用户。81.8%的用户表示会经过价格的比较选择使用的能源类型,而且他们普遍认为如果液化气和沼气价格相同,还是会选择沼气。以上说明目前农村的沼气收费还存在可操作的空间的。适当的收费可以反哺到沼气的运行维护中。

3.2 沼气推广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可以得出目前制约沼气在农村推广的主要原因有:

3.2.1 重环境治理,轻能源利用

目前,宁波农村地区大部分牧场对于沼气池的利用还仅停留于其污染治理的功能,改善了以往猪圈“脏、乱、差”的现象。但产生的沼气利用率普遍较低。大多仅将沼气用于牧场内部使用,其余沼气直接点燃排放。

3.2.2 沼气配给系统建设不利

由于牧场选址一般往往与村庄有一定的距离,大大增加了管网配送建设成本;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沼气配输系统的扶植力度不够;同时,爆炸、泄漏等安全隐患责任方不明确造成了沼气输配建设的瓶颈。

3.2.3 气味、气量上的缺憾

户用沼气有一定的异味,这主要是由于沼气中掺有 少量的如硫化氢气体等。沼气管道破裂也偶有发生,大量沼气外溢,短时间内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冬季由于温度等气候原因导致沼气的产量较其他时期有所减少。

上述诸多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改善,以加大普及农村沼气使用的可行性。

4 太阳能利用现状与问题

4.1 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现状

太阳是一个巨大无比的能源,其利用主要是通过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光化学转换。而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光热转换的应用之一。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在宁波地区的农村使用面较为广泛。

4.1.1 太阳能使用现状

调研发现太阳能热水器的平均普及率为38%,各村的普及率如表3所示。

从农户选择的太阳能品牌来看,皇明、四季沐歌、华扬等国内有名的牌子占到近50%,其余多为宁波地区生产的太阳能品牌。太阳能平均价格为2500元左右,国内名牌的价格为4000~5000元不等,各村购买的太阳能平均价格见表3。而在购买太阳能设备时,当地政府并无相应的补助措施,因此对于农民而言,相对的富裕程度与购买的品牌及价格间有较为直接的关系。

从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上来说,近50%的用户遇到过故障,但厂家都能很好地提供售后服务。由于地区的特点,出现的故障主要是冬天水管冻裂、和雷雨天气容易遭电击。但所有的受访农户均表示,即使是冬天,太阳能也可以满足家庭的热水使用。

可见。从商业化角度来说,农村的太阳能热水器已经相对较为成熟了,但其热水器的质量方面还有待全面提高。

4.1.2 太阳能使用意愿分析

对未使用太阳能的原因进行探讨,见表4可知,对于姜村村及青珠农场,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所居住的人群相对年纪较大,大多数人并不选择太阳能。而在湾底村,新农村改造后,农村经济相对比较好,农民环保意识也比较强,因此多数人表示住房条件的限制导致无法使用太阳能。

由上分析发现,家庭经济问题是不购买太阳能的一大原因。实质上,在发达地区农村并非家庭负担不起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只是对于在经济条件相对稍差的村庄,以中老年人居多,由于收入有限,对于他们而言使用太阳能的经济性不高。传统农村有锅炉热水供应点,仅需0.1元每瓶,夏天热水的需求量低;在其他季节以平均每人每天使用2瓶热水计,一年8个月则需48元左右,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费用为144元。相较太阳能热水器的价格,锅炉热水在传统农村更为合理。但由于烧锅炉存在一定的污染,而新农村居民对生活质量及环境的要求比较高,环保意识也比较强,因此太阳能是更受欢迎的。

综上所述,对于宁波近郊农村,农民选择太阳能的主要因素是由生活环境,环保意识以及对生活品质要求所决定的。

4.2 太阳能利用推广存在问题分析

调研后发现,相对于宁波周边地区的农户来说,影响太阳能推广的主要原因有:

传统农村里流行的锅炉热水较为廉价,相较之下太阳能价格高,一次性投资大;

中老年农民平时生活节俭,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高,环保意识较弱,因此缺乏购买太阳能的意愿;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会建造别墅和公寓楼提供给农户居住,而目前仅居住在顶层的居民可安装热水器,且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寓楼一般为6层,不具备电梯,因此农户一般不选择顶层,造成顶层闲置。致使太阳能又少了一部分使用者。

5 结论与建议

经过上述农村应用较多的两种新能源-沼气、太阳能的现状分析,可提出以下几方面改进建议。

有大量秸杆产生的村庄可以转建造沼气池为气化室,以达到环保节能的目标;对于未使用的畜牧沼气,牧场及各级单位可以扶植沼气商品化产业,包括对其除臭、提纯等等。已建成和将建的管道沼气应确保管道及链接处的质量。以防泄漏。

当地政府应鼓励扶持太阳能产业的发展。促进技术的改进,确保产品的质量。新农村建设时也应注重商品房建设的结构,预留各层太阳能的搁置空间。

新农村建设和节能环保是相辅相成的。农村应加强环保、节能减排等的宣传,促进农村新能源的进一步普及和使用。

第3篇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s one of the basic state policy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new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closely linked. Energy to the survival of humans is one of the five elements, i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energy structure,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vigorously develop renewable energy and new sources of energy in China is to clean energy of energy development strategy choic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n inalienable important component. Because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distribu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energy use, the renewable energy application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of relations,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renewable energy of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valuation contribution which has special meaning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Times.

Keywords: renewable energy, the new countrysid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S21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在我国农村,薪柴和秸秆还是作为农民生活燃料,由此造成薪柴过采,草地大面积破坏,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可再生能源与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源引起的环境问题,不仅会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而且在国际上我国政府也承担愈来愈大的环境压力。面对这样严峻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我国未来的能源发展必定会调整能源结构,政府会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而逐步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

我国有8亿多农村人口,迄今还有1.1亿人口没有用上电,超过一半的人口未解决清洁饮水,约有6500万人口在贫困线以下。“十六大”以后,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农村能源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大大超过国家能源生产发展速度,有关部门预测,到2010年我国农村能源年需求量将达到12.6亿吨标煤,比目前的6.48亿吨翻一番,农村能源供需缺口加大。而在以前,我国能源工业方面的投资中,农村受益极少。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常规能源的供应设施及网络受到当地经济的制约而严重滞后,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农民生活用能水平还很低,这些又反过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能源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恶性循环。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经济、环境和能源三重压力。因而,大力发展和综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对改善农村地区农民生活用能结构和能源消费水平,解决我国农村能源匾乏问题,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贫困和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和实现“小康”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能源是指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和农村居民所有能源的供应和消费,包括煤、油、气、电等商品能源,包括传统可再生能源与现代高效可再生能源、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就近开发利用的能源。在中国有薪柴、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制沼气或直接燃烧)、小水电、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多属于可再生能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能源还包括国家供应给农村地区的煤炭、燃料油、电力等商品能源。我国农村能源资源包括生物质能和畜力等生物能源资源以及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自然资源,根据这些能源的形成和特征,均属可再生能源,可以不断再生和循环使用。

可再生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它的各种形式大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潮汐能例外)。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等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所探讨的农村能源建设也要以新能源的利用为最终目标和结果。

农村能源是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特殊领域,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活、创造社会财富不可缺少的要素和源泉,是关系到中国农民生产、生活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大事,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农村能源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不仅能有效缓解农村能源短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村环境,统筹城乡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首先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能源建设的互动关系进行了阐述。在界定了农村能源与新能源概念的基础上,就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能源利用方式、利用效率、利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农村能源建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进行了总结,提出发展农村能源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实需要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描绘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指明了建设的方向,既体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统一,也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和谐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工作,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的“新”,表现之一就是农村新能源建设。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农民生活、创造社会财富不可缺少的要素和源泉,是关系到中国农民生产、生活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大事,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农村能源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是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不仅能有效缓解农村能源短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利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优化农村环境,统筹城乡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以新能源建设为切入点,农村新能源建设进一步促进为新农村的加快发展,两者之间互为推动,互相促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新农村。加强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依靠技术进步、体制创新,走以“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带动种养业的良性互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使农业农村经济的增长同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绿色环保的统一。

结束语:

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内容,也是集环境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十分明显的公益事业,为了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能源建设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鼓励调动社会资本和农民群众投资开发农村能源建设的积极性,坚持“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引导企业、社会和农民投入,逐步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的投资机制。一是要加强小型项目建设,通过农村能源成功模式的推广应用,用效益吸引农民群众和业主主动参与项目建设;二是要积极争取国家的投入;二是有关部门制定农村能源项目建设的扶持政策,激发农户和业主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王革华 艾德生著.新能源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苏亚欣 毛玉如 赵敬德著.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邓可蕴著.中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环境出版社,2001

[4] 韩飞著.宁夏农村能源建设实践与探讨[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第4篇

1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1.1生物质能

20世纪50—70年代,温岭市曾兴起过多次“大办沼气”的热潮,推广沼气池3 200余口,至20世纪90年代,这些沼气池已基本废弃。从2006年开始,温岭市实施浙江省“811”污染整治计划,开始对年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场进行畜禽排泄物治理,至2011年的存栏生猪50头整治工程,现全市共建成沼气工程109处,总池容达到18 950 m3。通过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措施,全市年可生产清洁沼气207.51万m3,折合标准煤1 630.35 t。

1.2太阳能

从自然条件看,温岭市属日照量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总时数约1 850 h,年太阳辐射能达1 280 kW·h/m2,属于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天然条件,农村太阳能供热、发电已成为温岭市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温岭市农村新能源推广部门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研制出双筒型太阳能热水器受到消费者喜爱。1990年,温岭市开始引进玻璃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经逐步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前景广阔。至2011年底,全市共拥有家用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12.5万台,太阳能集中供热工程9处,年可节约标准煤2.17万t。预计随着全市农村新能源发展力度的进一步扩大,太阳能热水供应系统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直至遍布全市。与此同时全市太阳能路灯的安装建设也从最开始的单一太阳能路灯发展到现阶段的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据权威统计,2006—2011年底,全市共安装太阳能路灯(包括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总计达2 978盏,预计未来发展势头将更为强劲。

1.3风能

温岭市地处东南沿海,常年风能丰富。目前在离江厦潮汐电站30 km处的东海塘,已由浙江风力发电发展有限公司、温岭市非普电器有限公司、温岭市东海塘围垦开发公司3方合作的东海塘风电场项目,总装机容量40 MW,单机容量2 MW,年发电7513万kW·h,目前已建成使用,已成为全省最大的风电场。温岭市坞根镇三面环山,一面濒海,生态环境得天独厚。据专家测算,平均风速6~7 m/s,到了台风季节,风速达60 m/s,使物体表面压强超过2 000 Pa。目前,该镇范围内建有一线标准海塘逾7 000 m,其中多半可以用来安装大中型风力发电机,估计可供装机容量1万~2万kW。

2农村新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农村新能源市场较混乱

目前,温岭市乃至整个台州市都没有出台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燃气灶具等产品标准。一些生产企业受利益驱使,部分商品经检测质量不过关就投放市场,导致农村新能源产品市场鱼龙混杂,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2.2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个全新领域,温岭市现有农村能源技术推广人员仅掌握沼气技术,对太阳能、风能技术较为生疏,因而还需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确保农村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

2.3政府主导和扶持力度不够,对农村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投入甚微

农村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行各业,开发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和配件的科技含量都很高,前期开发及产品制造投入大、成本高,但用户往往都是广大农民,经济条件有限,政府扶持力度微薄,仅靠农民自身难以享受到高科技、高技术带来的实惠和便捷。尽管温岭市早在2009年就被确定为全省首个创建新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基地的县级市,2010年10月被国家能源局等多个部委授予“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中央和上级政府提出了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温岭市也于2009年6月出台《温岭市创建新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实施方案》的指导文件,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而且各级政府在加大工业新能源建设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缺乏对农村新能源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导致相关部门“无米下锅”,有关产业的发展也十分渺茫。

2.4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首先,农村新能源已成为全市新能源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主管部门与负责风电场的东海塘指挥部以及负责新能源产业的市工业经济局不隶属于同一部门,各部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资金分散,对农村新能源的统筹发展极为不利。另外,还没有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尤其是镇(街道)一级几乎没有专门的管理推广人员,仅依靠人数不多的市(县)级农村新能源主管单位推广效果不佳。

3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对策建议

3.1加强领导管理,保长效促发展

目前,温岭市的农村新能源工作存在多个部门管理的局面,不利于行业管理及规范农村新能源生产企业市场行为,影响了农村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建议温岭市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设立县(市、区)农村新能源开发管理机构,统一规范行业市场,统筹管理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1]。

3.2健全管理培训长效机制,多宣传谋发展

健全农村新能源建设队伍的培训及考核机制,对各级不同层次的农村能源沼气工程建设和管理人员进行再教育,尤其是要加大对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的培训[2],不断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意识。要强化农村新能源技术开发推广的科普宣传[3],借助舆论工具和媒体,通过各种形式在农村对新能源技术进行全面系统的推介,尤其是利用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进行现身说法,为发展新能源营造良好氛围,从而加快适应农村新能源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3.3加大对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扶持,早规划谋思路

根据目前温岭市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出台《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发展规划》,确定农村新能源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农村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建设。要建立推广农村新能源技术的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4],对沼气等新能源研究开发的科研单位和企业从信贷、税收、资金、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充分调动各方面投入新能源技术研发推广的积极性。各级政府要增加资金投入,在支持工业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不忘农村新能源这片更为广阔的天地,运用好“中央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和地方“配套资金”,着重解决农村新能源建设资金缺口大问题。

3.4健全农村新能源后续服务体系,优服务广覆盖

强化队伍建设,成立农村新能源协会,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县(市、区)、镇(街道)、村3级服务站,并鼓励扶持农民组建合作社、公司等专业组织,积极探索农村新能源物业化管理新办法,实现政府行为与社会化服务并重。强化政府行政推进,各级政府在管理好后续服务体系的同时,发扬“小政府、大服务”的意识,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村新能源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3.5健全大能源管理体系,大整合成一统

联合发改、建设、国土、环保、农林等部门,按照浙江省体制改革要求,组建市新能源办公室,或者成立市能源局,除贯彻实施国家、省市有关新能源的法律、法规外,还要承担编制新能源开发利用规划,负责新能源的行业管理、业务指导等工作,通过建立市能源局,进一步统筹全市的能源产业规划,使温岭市的大能源格局不断发展壮大。

4参考文献

[1] 李明芹.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探讨[J].理论探讨,2007(3):9-12.

[2] 王斌,刘欢,郑钢.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J].天津科技,2007(2):11.

第5篇

一、全县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现状

全县农村除了有几处小煤矿能源外,没有其它大中型自有能源资源,农村可供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质能源,此外还有太阳能;全县生物质能源资源可分成四类:即人畜粪便、草类、农作物秸秆和薪柴。目前农村能源除包括薪柴、秸秆、太阳能等,还有小水电、以及煤炭等商品能源。2008年农业统计资料显示:全县煤炭生产量达到133万吨。农村居民生活用炊能源有较大改变,使用煤炭的农户逐年减少,但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乡镇农村,许多农户仍以柴草、煤炭为主要炊事能源。农村居民家庭主要炊事用能源以柴草、农作物桔杆为主,辅助炊事用能源以煤为主;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炊事能源的使用差异较大。

(一)以柴草为主要炊事能源的农村居民家庭近五成。去年末,使用柴草作为主要炊事能源的农村居民家庭有5.1万户,占25.5%;使用煤的11.1万户,占55.5%;使用沼气的3.4万户数,占17%;使用电的户数占0.9%;使用液化气或天然气、其他能源的户数占1.1%。

(二)以电、太阳能为炊事能源的农村居民家庭逐年增长。使用电、液化气或天然气、太阳能、其他能源的有4437户,占2%。

(三)农村沼气能源不断发展。2005年以来,全县已新建沼气池3万余口,其中:2005年建沼气1500口,2006年建沼气池3717口,2007年建沼气池3050121,2008年建沼气3000口,另中央新增拉动内需1773口,2009年1500口,合计14540口。近年来,尽管各级政府对农村沼气能源进行了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开发,但是直接焚烧薪柴、秸秆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无论从整个农村能源消费总量还是从农村生活用能的角度,薪柴、秸秆所占比重都相当高,浪费极大,而且生物质直接焚烧,将产生的大量烟尘和余灰,严重污染生活环境,并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另外,农药、化肥的不正确使用和生活垃圾等随意堆放,使得大气、地下水、土壤等受到了严重污染,加之过量砍伐,植被破坏和农民环保意识不强等,致使农村污染问题未能得到较好地解决。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做好农村沼气能源生产与节约,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民传统生活能源消费模式。减少农民对商品能源的依赖,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抓能源生态示范村建设。近年全县建成农村能源生态示范村4个、示范户615户;特别是在平滩镇四方村农村沼气使用和覆盖率达65%以上。采取发展沼气、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处理农村垃圾、柴改煤改气改电和秸秆气化等措施,全面开展农村能源生态示范建设。因地制宜,推广“一池三改”、“四位一体”或“牧一沼一果(莱)”综合发展模式,综合利用沼渣、沼液和沼气。能源生态示范规划到村,确定到户,在全县示范村中重点建成示范大户,带动周边农户抓好农村新能源建设技术推广。农村新能源建设技术是近年县政府确定的科技推广工程之一,也是为民办实事目标之一,切实加大示范推广力度,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建立重点示范村社,由点及面,逐步推广普及。

(五)“阳光”办事程序和纪律监督。农村沼气项目坚持从立项、审批、招标、实施、验收等方面,从严格办事程序、办事纪律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一是公开服务承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结合行业特点制订了行业道德规范,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逐村逐户走访查看、核实项目建设户,防止弄虚作假、,公开接受监督;二是做到制度规定公开,建立了“三公开一公布”制度。我局在农村沼气项目实施前,将国家补助标准政策、计划任务、物资采购价格等情况在电台、报刊、会议、公开栏等进行了公示,项目结束后,将国家补助的灶具、水泥款、技术员工资、受益户名单等内容及时进行公布和检查,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公布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县财政和会计核算中心开设农村沼气建设农村沼气项目资金专户,专账核算。接受群众监督,保证了项目户的权益,同时邀请县纪委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对农村沼气项目户资金使用进行了抽查,如:2008年和2009年5月,我局多次邀请了县纪委监察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对2007年和2008年度的农村沼气国债项目的资金使用进行了抽查和审计。大大提高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四是切实加强行风建设。今年我们把农业项目行风建设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工作责任的又一件大事来抓,通过创新机制、转变作风促使行风建设迈上新台阶。我们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及沼气公司的技术人员,对项目区无法使用的沼气炉具及管路进行维修,做到只要农户有需要。24小时服务,随叫随到,随需随应,为农户排忧解难,深受群众的欢迎。

二、沼气建设中强化制度和监管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尽管我们在农村沼气能源建设工作中,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薄弱环节。

1、畜禽粪便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利用沼气处理形成制度化有难度。有关资料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一个百头牛场年排粪尿量达1100吨,一个千头猪场年排粪尿量达2000余吨,一个万只鸡场年排粪便达360吨,可以说一只畜禽就是一个污染源,一个规模养殖场就是一个大的污染场,规模以上猪场、鸡场、肉牛场、奶牛场也是农村环境卫生的污染源。一个千头猪场年排泄污水约7000多吨,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此外畜禽养殖还对周围空气产生严重污染,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气体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直接对畜禽和人群产生污染,影响人畜健康。农村畜禽散养户只有很少部分建设了户用沼气池,从目前畜禽养殖粪便治理的情况看,主要通过建沼气池进行处理,沼气建设工程量还很大,目前根据群众接受程度,确定建设沼气能源,还尚未形成制度,个别地方推广进度慢。

2、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任务非常艰巨,建立相关政策措施还不够到位。据测算,全县乡村人口71万人,以每人每年100公斤的污水量计算,农村生活污水年产生量达7万吨,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才刚起步,农村生活污水还处于无序排放的状态,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技术的面很广,县、乡镇对此项工作还未能采取强制措 施,达到治理优化的目的。

3、农户劳动力外出打工规模大,对沼气建设使用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农村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就地满足不了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农民通过外出打工获得收入就成为许多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选择,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近年来,全县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日益成为农民收入不可缺少的重要来源。本地就业吸纳能力逐步增强,直接增加了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农村劳务输出继续增加,2008年全县外出从业人员24万人。农民的外出,导致留守在家的老和小无力搞养殖,直接影响沼气原料的补充,无疑使农村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4、农户经济状况影响建池接受程度。当前,我国农民更像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农民已经被分化为具有相当差异的社会阶层。不同农村社会群体的收入不同、就业方式不同,就造成他们对发展农村新能源具有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支付能力。新建一口8立方米的沼气池,农户除国家补助1500元(含物资、技工工资)外,另有2000元左右由自己承担。

5、资金投入对全面推广带来一定困难。沼气工程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民心工程和富民工程,之所以目前尚未全面推广,建设资金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建设资金短缺,培训专项经费和基层单位工作经费捉襟见肘,如果不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投入必将对沼气事业产生严重制约,影响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6、媒体宣传和群众认识不充分。在开发利用农村能源上,突出存在的是比较忽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对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功效缺乏了解,仅仅停留在“省柴节煤、点灯烧饭”的层次上,没有足够认识到农村沼气能源利用在新的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增收致富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没有把农村能源开发利用作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没有真正把农村能源建设列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议事日程。目前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社会宣传不够,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充分,能源利用新产品、新成果信息没有完全深入到村、组、农户。

三、建立制度和监管是强化农村沼气能源建设的重要途径

为抓好“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责任内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机关效能建设和机关作风整顿提高行政效能活动重点,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我局精心研究部署农业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和实际,从党性、党风教育,严格财经纪律,给每位干部职工都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的行风和党风廉政工作的监督,做到了党政齐抓共管,上下紧密配合,社会有效监督,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了腐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建立制度和纪检监管是强化搞好农村沼气能源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明确加快农村沼气能源开发利用制度建设和纪检监督的指导思想。农村能源开发和沼气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优化农民居住、降低农业污染的有效措施。县、镇乡级政府都把沼气建设作为一件为民办好好、实事向社会进行了承诺,政府要进行年度目标考核。农业部门作为沼气建设的责任单位,任务重、责任大。为此,要集中主要力量,组织强有力的沼气建设工作队伍,认真开展项目实施,建成一批造福一方。其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积极开发利用农村沼气生物清洁能源,按照“统一规划、示范带动,规范操作、安全使用,配套建设、综合利用,完善体系、强化服务。加强督查、严格考评”的要求,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全面开展农村沼气建设和监管工作,确保全县沼气建设工作快速发展,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而努力。

(二)抓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的规划发展。要以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和县财政沼气补贴为依托,全面完成每年3000~5000户的农村沼气建设任务,争取达到村村社社有30~50%的农户用上沼气作燃料,发展一批联户和种植、养殖大户沼气。沼气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生态村和文明村建设结合起来,高标准搞好“改厨、改圈、改厕”等配套建设,按照国家沼气建设标准,规范操作,保证质量,努力提高沼气的建成率、点火率和配套率。

(三)抓好沼气服务体系制度建设。要逐步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服务机构,重点要建成乡、村沼气服务网点,继续做好乡镇已有的综合服务门市部,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要在每个乡镇建立社会化服务示范村,全县所有建池50个以上的村都要建立村级沼气服务站点,要在319国道沿线乡镇,每个乡镇建立1~2个以上村级综合服务点。搞好建立、使用和管护制度体系,由村民组成沼气专业技术服务队,形成为民服务网络,服务于民。

(四)不断完善和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在沼气建设过程中,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提高在农村能源建设领域的公共服务水平、管理创新水平、系统廉政水平,为农村能源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要始终坚持用制度约束和规范;广大党员干部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干部、专业公司技术人员中,组织开展党的理想信念、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组织纪律观念和责任意识教育,使干部职工始终有一种艰苦创业的志气、勇于创新的勇气、争先创优的锐气,把思想集中到“真干事、多干事、干成事”上,用制度和纪律规范行为。

第二、要始终保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良好作风;要进一步强化“六种意识”,既:效能意识、表率意识、节俭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廉政意识。就是要做到既要干事、更要干净,既要勤政、更要廉政,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糊涂而做出遗恨终生的蠢事。

第三、以“三公”的原则抓好项目监管;农村沼气能源项目在项目的立项、招标、实施、验收等工作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制度建设,与县纪委、财政、审计等等部门严格按照市农委、县政府的要求,搞好经常性的教育和监管工作。

第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问效追责;

要完成全县拟定的农村沼气工作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做到转变作风抓落实;要不断改进和加强目标管理工作,对单位工作重点考核“看点”和“亮点”,做到严格考核促落实;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监管程序,靠制度激励人,靠制度约束人,做到依靠制度定方圆。领导要沉下去抓落实,到一线搞督导。对重点工作,局党组实行“一项工作、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同时,在抓落实上实行六项制度:

(1)书面汇报制度。按照明确工作任务和与实施单位签订的年度目标责任书,每一个责任单位,根据需要,要及时向局进行请示汇报,该请示不请示、该汇报不汇报的,将扣减单位管理目标分,影响到局工作大局的,要追究单位责任。

(2)工作督查制度。由县能源站会同分管领导,每季度对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3)现场办公制度。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局将及时协调相关单位召开现场办公会议,现场解决问题。

(4)工作通报制度。局根据需要,定期不定期对有关工作以文件形式在系统内部进行通报,凡被通报批评的单位,要责成单位写出书面检查,并扣减单位目标管理分。

(5)工作问责制度。凡违反组织纪律和财经制度,或出现工作落实不力,效能低下,责任意识淡薄等现象,致使政令不畅,影响全局整体工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局党组将根据情节进行责任追究。

第6篇

论文摘要:农村作为社会的结构,总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以能源为动力作为物质基础的。因此,开展以农村为主的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特别是把农村节能工作列入到规划中,加强节能管理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万元产值能耗达到同行业的先进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农村能源的综合建设,一定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能源建设方针:“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开发与节约并重”。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把农村能源产业发展和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抓紧抓实,因为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农村能源建设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具有光辉的发展前景。

搞好农村能源综合建设:一是建立建全组织机构;二是加强对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领导;三是加大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资金投入;四是充分依靠科技进步;五是加强农村能源产业和服务体系建设,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六是加大对科技、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培训;七是不断地深化改革,端正指导思想,加强法制建设方向;八是抓点带面不断开拓新领域,使新能源和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1 农村能源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建设

农村环境问题,是当今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环境质量的恶化,对农业生物、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环境问题可分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农村地区能源的开发利用与这两类环境问题都有密切的关系。能源不但给农村提供了动力,而且带来了生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但也影响了农村的环境。如新柴的消耗量方面,19世纪以前,由于需求量不大,砍伐情况并不严重,保持了生态的平衡,没有产生污染现象。而在最近的百多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生物质能源供不应求,使生态和污染方面都出现了问题。由于矿物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也为农村带来了严重的能源环境问题。由于能源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对农村和能源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健康等都造成严重的危害和重大的损失。

2 矿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对农村环境的重要影响

矿物能源的开发,包含了开采、贮运、加工、转换到消费。在这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如煤在开采过程中,首先是开采占地,它破坏了地表的生态系统,影响了农业生产。另外井工开采易造成地表的沉降或裂缝并改变水体形态及渗漏而影响农田灌溉,同时也破坏了地下水资源。另一方面开采时的排污以液体、气体、固体同时存在,如酸性矿井水、泥浆、瓦斯、煤矸石等。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特别经数次堆放,会造成自燃、流失等大气污染,在煤炭的燃烧利用过程中,又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尘和灰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等。又如水陆石油的开发会造成海水域的严重污染,影响水产业的发展和造成农田的污染。石油在燃烧时也会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转贴于

3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是:采伐对环境的影响,如导致资源的枯竭,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破坏生态平衡;秸杆等大量燃烧,导致土壤肥力减退、农业减产等。如木柴在燃烧时会排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充分时会排放大量尘烟和颗粒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2)自然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是:自然能源如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海洋能等。由于不同的能源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开发利用的方式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如水能在开发利用发电时造成的河川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库区大面积淹没及周围生态、自然环境、地表、土质、农业生物等影响。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用地热发电时,由于开发利用过程中废热污染和排放的硫化氢、二氧化碳、甲烷、汞等。特别是其中的硫化氢在高浓度时会致人死亡。利用潮汐能发电时会造成海域的污染等。在太阳能大规模集中开发利用的地区,可能会造成太阳能的回流,影响局部环境的变化,如气候变化和生态失衡。太阳能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大量的有毒和可燃性气体,如三氢四磷、四硫化硅等。会对居民带来危害。开发利用风能发电时,会造成噪声的危害等。

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能源时,必须充分考虑对局部环境的危害,并制订出预防措施。

4 几个重要的能源环境问题

(1)气候变化。近百年来,地球气候已发生明显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其原因就是温室效应。而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温室效应带来的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极地冰雪的部分融化、海水变暖和膨胀,海平面上升使沿海居民的安全受到危协。另外带来的是干旱和沙漠化的扩大、旱涝频率上升和虫害增加等。

(2)酸雨的出现。

(3)主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造成的。酸雨的出现,造成土壤酸化,肥力减退,农作物减产,森林衰亡,植被枯死,水体酸化和水产的影响等。

(4)臭氧层破坏。主要原因是氟里昂的大量使用,矿物能源的消费和生产化肥产生的氧化氮造成的可导致过量辐射的影响。

(5)烟雾。烟雾是燃烧含碳量高的燃料造成的烟雾污染,主要是煤的矿物能源消费排放的影响污染物占百分之八十,烟雾能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严重时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减产,也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第7篇

在鹤山市鹤城镇五星村,村民只要拧开开关,沼气灶便冒出淡蓝色的火苗,做饭、烧水、炒菜以及点沼气灯都非常方便,既实用又环保,“炊烟袅袅”的日子正逐步成为历史。

走进五星村,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整洁的新居和宽敞的村道,构成一幅美丽新农村画卷。这个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也是朱小丹省长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如今又绽放出农村新能源建设之花。该村目前已建成大型沼气池2个、小户型沼气池30多个,80%以上村民用上沼气,新能源建设的惠民工程已经成功在这个有380户的老区村播下了种子,而且正在迅速发芽、生根……

近年来,人勤春早的五星村乘党的富民政策之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种养业,建成种养基地。目前全村共种植荔枝、龙眼等优质水果1500多亩,人平1亩多,被广东省农科院定为“广东省星火计划项目优质水果示范基地”;开挖鱼塘近千亩,发展养猪户50多户,大小猪场50多个,生猪存栏量1万多头,年上市量3万多头。种养业的兴起,为农民致富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随着养猪业规模的壮大,对农村环境污染也随之增大,猪粪便发酵后孳生的腐败物质,使村前屋后出现难闻的恶臭和污水。如何使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取得平衡,正当五星人运用科学发展观探索出路之际,鹤山市农业局和鹤城镇政府及时为五星村开出治污良方——建设沼气工程,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沼气作为一种新的、绿色能源,主要是利用猪的粪便等各类农业废弃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替代现时农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而沼气池排出的剩余废水、废物既无污染,又是上好作物肥料,沼气是化废为宝、循环使用、我国目前推广应用的综合型新能源。对症下药,事半功倍。通过市镇村三级的共同努力,五星村沼气首期工程于2007年动工兴建,共投资80多万元,建成两个500立方米的沼气发酵池、1个150立方米的贮气柜以及1个108立方米的调节池,沼气管道已铺到白坎、紫莲、虾营、南方、岗咀等5个自然村。实用、环保的沼气,让村民掀起自建小型沼气池。几个月内,村民自己出资兴建30多个小型沼气池,使五星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新能源村。

第8篇

2012年1月5日,湖北省召开了全省农村能源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結2011年农村能源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强化推进措施,切实做好今年工作。表彰了2011年度农村能源工作10个先进单位和10个先进个人。宜昌市、恩施州、荆门市、团风县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省农村能源办公室吴祝平主任在大会上就贯彻中央和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作了讲话。

吴祝平表示: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全省农村能源工作赢得了“十二五”开门红。2011年,各地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农村能源发展方式,按照“巩固提高、调整发展”的要求,转变思路,创新举措、务实工作,新建农村清洁能源用户30.4万户,超额完成建设任务,实现了农村能源优化、协调发展。农民建池需求强烈的恩施、宜昌、十堰、黄冈、咸宁等山区丘陵地区重点建设户用沼气16.85万户,新建了如鹤峰五里镇、当阳市双龙村等一批农村沼气高标准生态家园示范区。加快了工程类项目建设。重点在武汉城市圈内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43处,为小型规模化养殖场配套建设小型沼气工程512处。新建了洪湖市良种畜牧公司、东宝区齐笙养殖场大型沼气工程,团风县山冲村、港口村小型沼气工程等一批亮点工程。全省涌现出如恩施市芭蕉乡万亩“猪-沼-茶”生产基地,松滋市胜利村3000亩“猪-沼-麦-瓜-棉-菜”四季套种高效循环农业基地,掇刀区金旭农牧沼气工程800亩“猪-沼-菜”基地,黄石市鑫东养殖公司1200亩有机蔬菜基地等一批高标准、规模化示范亮点。新建服务网点190个,总数达4758个,覆盖全省60%的乡村。在实践中总結了全托式、一站式等4种服务模式,农村能源后续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和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吴祝平指出:当前,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大环境是好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各地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调整思路、明确目标,突破难点,巩固成果,力争2012年工作再上新台阶。我省各级党委、政府正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努力实现湖北农业由大省向强省的跨越。农村能源建设天然契合了农业强省建设的理念和需求,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业产业等方面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通过对农业秸秆和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大规模生产生物天然气,压块成型燃料替代煤炭,可以真正实现变废为宝,形成一个新兴的农村能源产业,增加农业附加值,农民也将额外从出售农作物秸秆上增收。将发酵后的残留物制成生物有机肥,可以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增产增收。我们要善于抢抓机遇,加强宣传,进一步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营造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更要把握机遇,真抓实干,将农村能源建设向新的深度和广度推进,促进我省农业强省建设的新跨越。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农村能源发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还充满坎坷,发展中的问题还不少,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够强大。鼓励农户利用清洁能源的机制还没有建立,部分地区户用沼气正常使用率不高;工程类项目还有很多需要攻克的技术难点,运营机制还有待优化;后续服务体系建设仍需加强,机制还需创新。这些困难已经成为阻碍我省农村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的“拦路虎”,我们只有加倍努力工作,探索创新,才能避免重蹈“几起几落”的覆辙,才能巩固和发展农村能源的好形势;只有迈过这道坎,才能实现我省农村能源建设质的飞跃。

吴祝平说:2012年,全省农村能源建设要以“提高沼气使用率”为核心,多措并举,盘活、用好现有户用沼气存量,管好、发挥好各类工程效益,同时抓好新增项目建设,实现农村能源持续健康发展。继续调整优化农村能源投资結构,实现我省农村能源建设以户用沼气建设为主,向户用沼气与沼气工程建设并重的转变,全面推进小型沼气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扩大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推广,加快太阳能等新能源和节能产品推广应用。实施好23万户清洁能源人户工程,做好项目验收迎检工作,总結典型经验,推广运营管理新机制。加大信息报送和宣传造势力度。对突出的建设成效、好经验和好做法、工作亮点要及时总結宣传,营造农村能源建设的良好氛围,对项目建管运营机制、提高使用率等热点难点要加强调研,提出建议意见,对建设进度及工作中的困难问题要及时反映,对安全生产事故要第一时间上报。对各地信息宣传工作,今年省办将每个季度通报一次,年终组织评比表彰。

第9篇

一、我区农村清洁能源项目概况二、农村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情况

2007年,我区共实施“一池三改”农村户用沼气工程2200户,项目实施地点颁布在6个镇11个行政村,新建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站3座,建设地点分别设在大吴镇权台村、解台村和贾汪镇大李庄村。到户工程采取“一池三改”的形式,将户用沼气池与改圈、改厕、改厨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到村工程以秸秆气化站为依托,每村配置安装气化机组、燃气净化器等设施一套,新建600立方米储气柜一座,铺设输气管网,安装入户灶具及气表,平均每座气站为400户农户供气。项目完工后,彻底改变了项目村农民长久以来的落后炊事模式,人畜粪便及废弃秸秆得到有效利用,既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农民增收节支,同时又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有效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为加快农村小康社会进程做出了贡献。

三、农村清洁能源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从财政投入和管理的角度看,农村清洁能源项目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目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是项目的实施确实改善和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农户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发展农村沼气和秸秆气化,带动农户改造厨房、厕所和畜禽圈舍,实现人畜粪便自动入池以及对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产生可燃气体,既可解决烧水做饭等日常生活用燃料问题,又可控制人畜粪便外流、农作物长期堆积腐烂造成的环境影响,显著改善农户的居住环境,同时降低了对其他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减少了秸秆焚烧,减轻了烟尘和有害气体排放对大气的污染,推广使用沼渣、沼液等沼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地力,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效增加农业生产能力。三是促进农村卫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新农村。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畜禽粪便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已严重污染了农村居住环境和生产环境,成为农村的一大公害。通过加快农村能源发展,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沼气项目建设等,短期内低成本地改变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解决养殖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人居环境,阻断疫病传染源,使农村村容村貌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根本变化,促进了农村社会文明进步。

四是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通过本次问卷调查,98%以上的农户认为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确实对“三农”问题给予极大的关心,从根本上改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该项目成为受益农户最多、群众得到实惠最广、最受农民欢迎的项目这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创和谐的重要举措。

四、农村清洁能源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资金中地方配套比例偏高,地方财政负担较重。农村能源项目地方配套比例达财政总投资的30%以上,为省财政投资额的50%,在目前苏北地区县区级财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存在困难,地方财政压力较大,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2、项目批复相对滞后,错过施工黄金季节。农村能源项目从2月份就可以开工建设,施工的黄金季节为每年的2-5月份,项目完工后气温渐高,可马上投入使用,效果明显。而我们的项目一般到7、8月份才能批复下达,错过了施工的黄金季节,影响了当年的使用效益,而且由于施工后天气转凉,效果相对较差,影响农民积极性。

3、秸秆气化站项目财政补助比例偏低,项目推广受限。秸秆气化站实行集中供气,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为农民提供了方便、卫生、省钱的优质新能源,为农村秸秆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减少了秸秆焚烧产生的大气污染。但财政补助资金仅占总投入的50%,苏北地区大部分农村资金紧张,无法落实配套资金,项目申报受限制,从而使秸秆气化站项目不能全面推广,秸秆焚烧现象得不到根治。

4、后期服务优惠政策不到位。秸秆气化项目的受益主体为农民,秸秆气化站的运行是非盈利的,具有公益性,但供电部门按商业用电收费,导致运行成本升高,百姓负担加重。户用沼气后期维护不到位,虽然服务体系已经建立,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农民意识不到位等因素,前期工作开展并不顺利,部分沼气池使用出现问题后得不到及时维护。

五、改进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农民脱贫致富密切相关,是在农村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措施。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真正把农村清洁能源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建设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2、提高队伍

素质,保证建设质量。进一步加强技术推广,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农村能源建设队伍的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同时,建立完善农村能源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逐步做到产业化发展、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

3、完善管理机制,强化项目管理。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项目管理落实到村到户,确保政府投入直接落实到农户身上,逐步完善系统、高效的管理机制。所有农村清洁能源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管理程序和办法,实行按规划立项,按项目管理,按规程操作、考核和验收,建立资金使用审计和跟踪监督机制,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

4、强化资源整合,提高农村清洁能源项目效益。依靠科技进步,把沼气技术与种养殖技术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种养殖模式;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综合利用的试点示范,把沼气建设与改厨、改厕、改圈、改路、改水、改庭院等相结合,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第10篇

一、**期间本市能源发展基本情况

**期间,本市大力推进能源建设,不断提高能源供应能力,积极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努力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约束瓶颈,能源工作取得较大成绩,能源供应基本保障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一)能源消费较快增长

**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达到8069万吨标煤,与**年相比,年均增幅达到8%。其中,全市用电量达到922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0.5%;最高用电负荷在采取错避峰措施的情况下年均增长9.9%,按本市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用电负荷接近1千瓦;成品油消费1500万吨,年均增长11.9%;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8.7亿立方米,比**年增长了6倍。

(二)能源建设不断推进

**期间,本市顺利接收了三峡水电,建成了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2台9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化工区2台30万千瓦联合循环机组,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250万千瓦,形成了以500千伏双回路环网为基础的城市电网主网架。东海平湖油气田扩建工程投产,年供应能力从4亿立方米增加到6亿立方米。**年1月西气东输天然气供应**后,形成了双气源供应格局。基本建成了城市天然气高压主干管网框架。

(三)能源结构逐步优化

**期间,本市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成效显著,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煤炭在全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从**年的65%左右,下降到**年的52.8%;天然气和市外来电等清洁能源的供应量快速增加;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建设实质性起步,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44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达到195千瓦,太阳能光热利用集热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绿色电力机制。

(四)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本市积极推进产业政策与能源政策相结合,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年,本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以下简称“万元GDP能耗”)为0.88吨标准煤,比**年下降了16.5%。其中,通过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淘汰了一批高能耗、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劣势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了29.9%。强化建筑节能管理,颁布实施了《**市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推进节能机制创新,开展了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探索。

万元GDP综合能耗变化情况

(五)能源技术取得突破

结合能源工程建设,能源技术水平进步显著。外高桥电厂二期工程的百万千瓦级超临界机组是目前国内已建成投产的单机容量最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煤电机组。**化工区热电联产机组在国内率先采用国际先进的200MW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热效率超过80%。在燃料电池、光伏发电等先进能源技术的科研、制造和应用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

本市在能源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能源供应能力依然不足,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备,能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能源价格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环保治理措施相对滞后等。

二、**期间本市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期间国内外能源形势

**期间,国际能源形势总体上比较复杂,能源高价位运行的局面仍将持续。我国能源供应面临着资源、环境、运输和安全生产等多重制约。国家在《**规划纲要》中,确定了我国能源方针: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时,确定了把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明确了**期末全国万元GDP能耗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目标,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

(二)**期间本市能源发展形势基本判断

1、节能降耗任务十分艰巨。由于一批钢铁、石化等耗能较大的项目将集中投产,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本市能源需求总量仍将较快增长。按照本市《**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年万元GDP能耗比**年下降20%左右的目标,**期间全市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速要从**的8%降到5%左右,难度很大,但必须如期完成。

2、能源供需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在LNG项目建成之前,本市天然气供应存在一定的缺口,这将是**期间本市能源供应和安全保障中的主要问题。电力供应矛盾将随着华东电网及全国供应形势好转和市内电源建设而进一步缓和,关键是要解决市外来电通道和市内电网建设落地难的问题。

3、能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加重。国家要求到**年,本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应从**年的51.3万吨下降到38万吨,其中电厂的排放量从30.6万吨下降到13.4万吨以下。**要成功举办世博会,必须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在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4、能源价格存在上升压力。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国家实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煤电价格联动政策,进口国外资源比重增加等因素,都将推动本市能源价格水平上升,这对用能多的产业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也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新能源发展既有挑战更面临重大机遇。由于成本和技术等因素,新能源在**期间还不能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随着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技术的突破,新能源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在燃料电池及汽车的核心技术研发上在国内已具有相当的优势,应进一步加大研发和产业化力度。

从长远看,本市缺乏一次能源,利用国内外能源资源都存在许多制约因素,能源问题将是长期制约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期间本市能源发展目标

(一)发展目标和总体方针

发展目标:着眼于**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立足于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实现本市能源可持续发展。到**年初步形成多样、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为全面实施本市**规划提供良好保障,并与“**”发展做好充分衔接。

总体方针:保障能源安全,强化能源节约,重视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

——保障能源安全。能源建设要适度超前。坚持能源来源多渠道,能源供应多主体。一次能源品种多样化,以煤炭为主。电力建设市内外并举,以市内为主。天然气建设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多源并进。加快构建能源储备体系,完善应急预案。

——强化能源节约。落实节能工作责任制。节能降耗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环境保护、技术进步、培育科学的生活方式相结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宣传教育手段,确保实现本市节能降耗目标。

——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瞄准未来世界能源技术革命的方向,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本市科教兴市重点领域,坚持开发与应用并举,使本市成为国内重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之一。

——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推进能源的清洁利用,扩大清洁能源的利用。煤炭消费既要控制总量,又要优化结构,主要用于大型发电机组。全面完成电厂烟气脱硫工程,用天然气替代分散烧煤,确保实现国家下达的二氧化硫控制目标。

(二)能源总量和结构

**期间,按照GDP年均增长9%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20%左右测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到0.5左右,**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1亿吨标准煤左右。煤炭消费总量将从**期末5300万吨增加到近6000万吨,但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下降到46%左右;天然气比重将从3%增加到7%,市外来电比重将从7%增加到10%左右;石油消费比重基本保持在37%左右;可再生能源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能源规划布局

1、电力布局。规划市内、市外电源分别占全市电力供应能力的2/3和1/3左右。市内电源规划形成5+X格局:即五大发电基地(外高桥、石洞口、吴泾-闵行、漕泾和临港)和若干个调峰与热电联产电厂,发展分布式供能系统。市外电源规划形成2+X格局:即一是华东电网内的安徽煤电基地,二是华东电网外的三峡和金沙江等西南水电,并在华东电网内参与建设核电、抽水蓄能等。**期间市内电源建设的重点是外高桥电厂三期和推进黄浦江沿岸燃煤电厂向漕泾转移;市外来电重点是落实输电通道、增加皖电东送。基本建成网架结构坚强、安全可靠的城市电网。

2、天然气布局。长远规划形成西气、川气、进口LNG和东海气等多气源供应格局。在五号沟、漕泾等地区规划天然气应急备用站。

**期间建成进口LNG一期工程、接收川气东送,扩建五号沟应急备用站,并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天然气高压主干管网系统。

3、煤炭和石油布局。煤炭存储设施主要与燃煤电厂布局相结合,黄浦江沿岸的煤炭码头和堆场转移到长江口和杭州湾沿岸。炼油设施发展重点在漕泾地区,石油存储设施主要分布在外高桥、漕泾地区和洋山港区。

4、可再生能源布局。风力发电主要布局在三岛两区(崇明、长兴、横沙岛和南汇、奉贤区),重点在海上。太阳能利用主要是结合建筑物一体化建设。结合城市垃圾处理,建设沼气回收发电示范工程。将崇明岛和世博园区建成新能源利用综合示范区。

四、**期间本市能源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快能源建设,保障能源供应和安全

1、增加天然气资源

全力以赴增加气源供应,西气要争取增量,东海气要确保稳产,LNG项目要加快建设,积极做好接收川气的工作。确保进口LNG项目一期工程在2009年建成投产,形成西气、川气、进口LNG和东海气多气源供应格局。确保如期建成五号沟LNG应急备用站扩建工程,并在应急情况下发挥过渡气源作用。**年,全市天然气的供应量将达到55-60亿立方米。为满足“**”期间本市能源需求,**期间本市要启动LNG二期扩建工程,还需着手开展第二个LNG接收站选址工作。

做好天然气供需平衡和新气源衔接,确保安全、平稳供气。一是加强天然气需求侧管理,优化用气结构,确保居民和城市正常运行的用气需要。二是合理安排燃气电厂的建设进度,现有燃气机组主要用于调峰。三是在进口LNG项目建成前保持现有人工煤气的生产能力。四是合理提高天然气价格,促进合理、节约用气。

2、推进煤炭清洁利用

按照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布局优化的要求,加快黄浦江沿岸的南市、吴泾、闵行、杨树浦电厂以及崇明堡镇电厂老旧煤电机组改造,“上大压小、以新代老”,实施煤电厂布局的重大调整。南市电厂结合世博动迁予以拆除;吴泾热电厂改建2台30万千瓦高效供热机组;闵行电厂和杨树浦电厂进行“拆二建一”易地改造,在漕泾地区建设2台百万千瓦级的超超临界煤电机组;崇明堡镇电厂易地建设适当规模的清洁、高效发电机组。积极研究建设煤整体气化联合循环(IGCC)示范机组的可行性。

全面实施煤电厂烟气脱硫工程,确保**年全市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国家要求的减排目标。对其他用煤也要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在有天然气资源的情况下,鼓励使用天然气替代分散燃煤。

3、加快市外电力通道和城市电网建设

抓住市外来电资源较为充裕的时机,着力打通市外来电通道。

全力配合国家建设皖电东送通道和金沙江送**80万伏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年,接收市外来电能力超过1000万千瓦,并为“**”期间接收西南水电创造条件。

城市电网的建设重点是建成500千伏外半环网架,以及世博、虹杨、南汇、三林、练塘、漕泾等6座500千伏变电站和一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加快推进架空线入地。输变电设施建设采用节能、省地技术。

4、保障石油供应

继续发挥国家石油公司的主渠道作用,顺应国内成品油零售和批发市场逐步开放的趋势,建立石油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多种渠道油品资源的流入,保障市场供应充足、稳定。同时,增加石油储备的规模,在五号沟地区建设航空油料码头和油库。

(二)加大节能工作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降低高能耗产业的比重,加快提高工业附加值率。加快淘汰高能耗工艺、技术、设备和产品,对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企业,有步骤地实行关、停、改。控制高能耗低附加值项目的准入,严格实施建设项目能耗审核制度,将项目万元增加值能耗作为重要审核条件,严格把关。

2、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应用

加强节能技术的研发,把节能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消化再创新,作为政府科技投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加大投入,争取在新型照明、节能型空调、混合动力汽车、高效电机、蓄冷蓄热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提升节能技术水平。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节能设备、节能工艺、节能材料,组织制订和实施分行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计划,实施工业设备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余热余压利用、窑炉节能改造、空调和家用电器节电、绿色照明、能量系统优化、热电联产和分布式供能、政府机构节能十项重点节能工程。

3、强化节能管理

抓好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节能,做好钢铁、电力、石化、化工、建材等耗能多的行业的节能工作,把年用能量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单位作为节能管理的重点。对汽车、空调、冰箱、风机、水泵等节能潜力大、使用面广的用能产品,严格实施能效标识制度。

加强能源供应侧的节能管理,努力降低厂用电率、线损和燃气产销差;优化电厂调度,降低全市发电煤耗。做好能源需求侧管理。经济和行政手段并用,进一步依靠技术进步,优化用电负荷特性,继续做好电力错避峰工作,缓解峰谷矛盾。强化燃气需求侧管理,促进燃气和电力互补利用。

4、创新节能机制

发挥大型能源企业在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能源企业要承担为用户节能降耗服务的社会责任。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扶持节能服务公司(ESCO)发展,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设计、融资、改造、管理等专业服务。推进“能效电厂”建设,研究设计合理可行的电价和投融资机制,使投资节能与投资新建电厂取得同样的投资收益。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的节能经验。

5、加强节能宣传教育

积极组织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活动。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对浪费能源的行为进行批评曝光,形成节能光荣、浪费可耻的文明风尚。以区县和重点用能企业为重点,开展节能培训;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能源资源国情和节能教育;利用社区等平台,普及节能知识和措施,引导居民在改善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培养科学的用能方式,推广使用节能产品,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节能的良好氛围。

(三)加快能源技术创新,保障能源可持续发展

1、大力发展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

将氢能作为能源长远发展战略的重点,以氢能汽车为抓手,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已有的领先优势。利用吴泾、漕泾、宝钢地区的副产氢气,围绕形成万辆级氢能汽车生产能力的目标,加大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强氢基础设施建设,制订氢储存、运输和加注技术规范,形成安全可靠的氢气供应链,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氢能产品和技术应用及产业化。

2、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

重点发展风能和太阳能。建设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和临港、崇明、长兴等风电项目。**年,风电规模达到20-30万千瓦。太阳能利用主要是结合建筑物一体化建设,积极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年光伏发电规模达到7-10兆瓦。发挥科技、产业、资金等综合优势,加大生物质能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积极研究二甲醚等煤基燃料替代石油制品的可行性,抓好关键技术攻关,做好与城市基础设施布局的衔接。

3、发展能源装备产业

进一步加大能源装备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力争使**成为国内最大的能源装备产业基地。重点推进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IGCC技术、LNG船和燃气轮机的国产化关键技术研发,提升超超临界火电、核电和脱硫脱硝制造技术水平,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装备产业。

4、培育能源技术创新基地

发挥**紫竹科学园区研发力量聚集优势,以洁净煤、可再生能源、核电、氢能等新能源技术领域为重点,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加快推进能源技术研发机构和人才的集聚,争取成为国家级新能源技术创新基地。

五、政策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能源工作组织领导

建立本市能源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确定能源开发与节约、能源安全、能源对外合作等重大政策和重大事项。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工作力度。建立能源研究机构,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二)落实节能降耗责任制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和能耗下降责任相结合、行业主管和企业主管部门形成合力、市政府各部门和区县政府工作相衔接的原则,建立节能降耗责任体制。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对节能工作总负责、总协调,各主管部门、各区县分别对本行业、本地区的节能工作负责。分解节能降耗目标,将节能降耗责任和成效纳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体系中。进一步加强能源统计力量,完善统计体系,建立能耗指标公报制度和工作通报制度。

(三)完善能源价格机制

发挥价格杠杆对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建立反映能源供求状况、体现能源稀缺程度、有利于吸引优质资源流入、有利于形成能源安全体系、有利于节能降耗的价格机制。

建立与上游资源价格涨跌同向联动的机制。成品油、天然气价格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继续完善峰谷、季节差价,促进削峰填谷。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施价格激励政策。逐步理顺能源比价关系。

实施差别化价格政策。制订分行业万元增加值(产值)能耗或产品单耗限额标准,超过限额标准的耗能,实施累进加价;对列入计划应予淘汰的高能耗劣势产业的用能,实施加价。完善阶梯式价格管理政策,对满足基本需求的生活用能,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对超出基本需求的能源消费,实行分级递增的价格政策。

建立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对垄断行业实行严格的监管机制,对调价收入使用建立合理的调节机制,对公交等公益性行业实行补贴机制,对困难群体采取社会保障措施,确保价格改革平稳实施。

(四)加强财税政策支持

加大节能资金投入,落实国家对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并加大公共财政对节约资源管理和政府机构节能改造的支持力度。进一步研究集中部分能源调价收入,用于能源安全与平衡和支持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在政府采购和财政性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中,优先选用节能产品、节能技术、节能材料,并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

(五)推进规划落地实施

将能源规划与城市布局规划相结合,由市规划部门统一规划预留能源通道及能源项目用地,各区县要将电源、变电站、天然气门站、能源通道走廊和能源储备站场等重大能源设施的规划纳入区县规划并严格控制,积极支持、配合能源项目建设。

第11篇

1. 沼气发展存在的困难

1.1畜禽养殖排泄物治理任务十分繁重,沼气建设工程量很大 有关资料表明,在正常条件下一个百头牛场年排粪尿量达1100吨。一个千头猪场年排粪尿量达2000余吨,一个万只鸡场年排粪便达360吨,可以说一只畜禽就是一个污染源,一个规模养殖场就是一个大的污染场。一个千头猪场年排泄污水约7000多吨,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此外畜禽养殖还对周围空气产生严重污染,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气体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直接对畜禽和人群产生污染,影响人畜健康。

1.2农户劳动力外出打工规模大 目前,农民占有耕地比较少,难以容纳农村劳动力全部就业。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的兼业行为就比较突出,特别是通过外出打工获得收入就成为许多农村劳动力的重要选择,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

1.3农村内部出现社会分化 当前,我国农民更像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农民已经被分化为具有差异性的社会阶层。不同农村社会群体的收入不同、就业方式不同,造成他们对发展农村新能源具有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支付能力。

1.4资金短缺,全面推广有一定困难 沼气工程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民心工程和富民工程,之所以目前尚未全面推广,建设资金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建设一个沼气池所需费用约为3000元左右,对农村居民而言是笔不小的开支,需要政府将沼气建设工程作为农村基础建设工程来加以扶持。

1.5 媒体宣传不够,群众认识不充分 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社会宣传不够,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能源建设重要性认识不充分,能源利用新产品、新成果信息没有完全深入到村、组、农户。

2.推进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2.1农村新能源利用要尽量采用劳动力节约型技术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特别是比较富裕的农村,劳动力成本比较高,如果农村新能源利用所耗费的劳动力数量比较大、劳动强度也较高,就会抑制那些最具有利用新能源能力和意愿的农民进入农村新能源领域。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妇女在农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农村新能源利用技术也应根据农村的这一发展趋势来进行技术推广。

2.2加强教育、宣传和培训 农村新能源不仅技术含量较高,还需具备一定的安全知识,这对许多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来说,无形中就存在一个门槛,使得许多农民对新能源望而却步。因此,通过对广大农民对农村新能源的宣传和培训,可以提高农民利用新能源的自觉性。

2.3加强农村新能源服务体系的建设 当前,我国农村能源在科学研究、技术推广、产业开发、社会化服务等方面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发展体系。乡级服务站已基本上没有了,县级农村能源办公室的级别也很低,而且一般以提供沼气技术的咨询和服务为主,服务范围窄,工作力度小。要发展农村新能源,必须加强农村新能源的科研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第12篇

论文摘要: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农村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在发展中的国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农村在全世界来讲仍是最大的农村,到本世纪末要实现两大目标,一是使八十年代初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翻,二是使全国人民在生活上达到小康水平。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对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发展。为此要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农业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必须与农村能源的建设、开发利用、节约并重的重大事项紧密的结合起来。因此,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用能的需求为目的,并促使农村社会经济实现划时代的转变,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 

1 农村能源的概念 

在我国农村能源的概念有以下两方面的含意:一是从能源角度讲,是指适应当前农村需求,并可就地开展利用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核能等常规能源之外的非常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自然能源;生物质能和畜力等生物能源;小水电、小火电和小煤矿等。目前这些非常规能源还起不到主要作用。因此,称之为辅助和补充能源。另一方面从经济角度讲,农村地区能源的供需和管理,包括当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国家分配和供应的商品常规能源和各种农村用能问题等。 

2 农村能源的特征与分类 

农村能源的种类具有多样化和分布广、能量密度低、可再生性、互换性、不可替代性等众多特征。在多样性方面有生物能源,如生物质能和非生物性能源,有地下能源,如矿物能源和地热能源、地上能源,如生物质能、水能和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广方面,到处都有可供利用的能源资源,但各种能源的分布因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成了能量的密度低、分散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农村能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中应采取多能互补的原则。自然能源和生物质能源等,同属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清洁,如太阳能等。在能源的互换方面,如太阳能被置换为生物质能,水能转换为机械能。所谓能源不可替代性,是指能源作为主体是可被其他任何资源替代的。农村能源分类情况如下:(1)常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能、电能)和非再生能源(矿物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二次能源:火电、核电)。(2)非常规能源包括传统能源(新柴、秸杆、畜粪等;太阳能:日晒等;风能:风车、风帆等;水能、水车等;地热能:热水;畜力)和新能源(生物质:沼气、酒精等;太阳能:热收集器、光电池等;水能:小水电;风能: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 

3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能源建设的关系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能源的建设起着积极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也为农村能源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农村能源和设施装备的有效提供和提高,又能及时的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用能的需求。农村经济的规模和速度,又会促进或制约农村能源建设的程度和规模。一般来说,农村能源的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增长成正比。能源消费愈大,现代化程度愈高,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量基本上是同步。随着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量会减缓或降低。农村能源与农村经济的一般关系,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出来。目前,大都采用的是宏观计量经济分析法,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用经济增长率和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之比表示弹性系数,由以下公式表示: 

由此可以看出,当能源消费量增长与经济产量增长趋向同步时,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有趋近于1的自然倾向。所以,其变化是围绕1进行的。在经济发达的农村,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致等于或小于1,在欠发达的农村,该系数通常是大于1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在各个年份是不同的,不同的农村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或处不同发展阶段农村其能源弹性系数值范围都大体相近。而且,在每个阶段系数值也相对稳定。这说明农村经济和能源消费速度,成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农村能源弹性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负相关。前者为经济增长越快,能源消费量越多。后者为经济持续增长,促使技术进步加快,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与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密切相关,当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等于1时,单位产值能耗不变,大于1时单位产值能耗处于上升状态。影响能源弹性系数因素很多,主要是产业结构、能源价格、环保和科技进步等。 

4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要求 

一般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能源数量的增长成正比的关系,并且,存在一定的比例。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慢于农村能源数量需求的增长;二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能源数量的增长相同;三是农村经济发展快于农村能源数量需求的增长。第一种情况,一般是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所导致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单位产品能耗较高;第二种情况是大都处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中期,农村经济和生活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对农村能源的数量需求要有一定比例的增加;第三种情况,一般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期,生产力水平已经较高,技术和管理相当先进,单位产品的能耗已有明显下降,因此,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对能源的数量需求也无须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但要求农村能源产品数量的满足,而且要求在质量上的需求。不同的能源产品,存在着明显的质量差异。在同一类能源产品上,也会存在质量差异。当能源产品质量愈高时,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也就愈高;当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愈高时,对农村能源质量的要求也愈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能源在品种和结构上满足需要。农村能源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兴起和发展。因此,日益扩大了对农村能源品种的需求。如乡镇企业工业锅炉和民用炉灶的用煤要求也不尽相同。此外,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内容、方式等不同,也要求对能源的结构有所不同,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改变。 

5 农村能源建设对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农村能源建设的内容包括开发利用和节能、产业化建设和服务工作等。它在农村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能源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使社会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改变了农村面貌。二是能源是农产品的结构构成要素,从本质上讲,农业生产即是能量转换的过程。三是提供动力,保证了农村系统的正常运转。四是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五是使农村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提高。六是促进了农村的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