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0:16: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员工管理精细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精细化管理高校辅导员细化精细化管理旨在将管理工作责任化、明确化,目的是将“小事做细,细事做精”,是将20世纪50年代日本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本管理方式是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建立,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是在现代企业应用较多的一种管理概念,是一种普遍使用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程,它的本质就是建立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上,进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的过程,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工作方式标准化、组织结构专业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
一、精细化理念
“精”字的意思是完美、周密、高品质,“细”字的意思是细节、细致,“精细”二字完美地诠释了精细化管理一词。精细化管理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细节”和“精细”,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深入常规管理,在所有管理环节都运用做“精”做“细”的思想和作风的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意义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细节”或者“精细”,它的基本特征是重基础、重细节、重具体、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二、辅导员工作的现实状况
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系统的重要组分,是大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长期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责任重大。辅导员的工作不仅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包括学习指导、心理辅导等日常管理。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几乎涵盖了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成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除了具有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更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尊重每个生命的特性、人格和价值。几年来,高等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得到了领导的重视和系统建设,辅导员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这支队伍逐渐向科学化、专业化发展。但目前辅导员的工作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不少同学反映,辅导员管得很多,“像个管家婆,什么事都管”;在辅导员队伍的管理问题上,体制不清,职责不明,制度不健全,也导致辅导员工作繁杂而欠可操作性,最终出现了辅导员的现状:多部门领导,工作内容繁杂,“事事干,事事没干好”等等,这些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影响了学生的培养成才。
三、辅导员工作使用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辅导员在学生的成才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很多辅导员每天繁多的事务性工作耗费了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而作为辅导员的中心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被晾到一旁。这样的工作状态对于学生的成才无疑是不利的,为了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校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让学生有计划地健康成才。当代大学生具有个性特征强、承受能力弱等特点,因此辅导员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承担者、主力军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的双重重任。辅导员队伍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辅导员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等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影响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目前形势下,辅导员工作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因此,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急需转变、管理工作急需细化,需要制定实施细则并检查监控细则,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的工作细化。
四、推进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主要方法
精细化管理是实际工作中运用的一种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持久使用是难点,重点是在细化,重要的是使之常规化。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就必须培育辅导员精细化管理的意识,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要充分挖掘辅导员的潜力,调动辅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辅导员要详细精细化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及重要意义,将它专注到学生的需求上,以取得学生的健康成长的目的。
对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过程,目前采用较多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横向细化、纵向细化、衔接细化、责任细化。
(一)横向细化
横向管理的过程是把一份工作、任务或一个单位的工作按合理的逻辑分解为许多个组分,每个组分又可按照一定的方法分解为更多个小的部分,最终分到不能再分或不必再分。
辅导员工作细化至少有一下几点:(1)使辅导员对各个班级工作既能通盘考虑,又能掌握每个班级的具体工作,做到管理没有漏洞;(2)有利于科学地安排每个班委的工作,建设良好的班委集体,并能关注到他们的工作细节,有利于细化指导;(3)有利于展开各个班级的评比,详细了解班级情况。
(二)纵向细化
纵向细化可以理解为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把工作内容分解为不同部分,然后明确每个时间段需要工作的内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
大学生如果要在学期间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需要有一份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每个时间段都需要达到一定的目标。而作为他们的人生导师——辅导员就要根据学生的生涯规划制定自己的工作计划,实行纵向的精细化管理。
(三)衔接细化
企业效率低的原因很多,很多情况下就是各个单元之间合作不好,从而造成了结构性的效率降低。辅导员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想要达到较好的效果,也需要衔接细化,第一,要使各个班级之间、每个班的班委之间都要加强交流,配合好彼此的工作;第二,各个阶段的工作要做好衔接,不要将任务无限制地拖到下个阶段,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四)责任细化
每个学生的分工不同,相对的责任也有差别。作为辅导员,要将班委的工作分工明确,责任细致到个人,否则责任不细导致个人不负责任,难以追究,由此必然导致执行不到位的现象频频发生。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服务质量也越来越精细化,因此,精细化管理是在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也要将工作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深入,在每个环节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辅导员也需要与时俱进,在日常工作中引进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育峰.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8):88-89.
关键词:高职院校;后勤;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强调将工作做精、做细。将精细化理念融入后勤工作,能够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水平,促进高职院校的长久发展。
一、精细化管理概述
学校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注重工作中的细节,所有事务都要明确化、具体化、实效化,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了解具体工作程序,以实现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1.管理工作制度的精细化
(1)细化岗位职责。在后勤管理过程中,应明确工作目标及服务内容,做到环环相扣、节节相连。后勤工作琐碎、繁杂,所以管理应从细微环节入手,细节工作的细致到位是高职院校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
(2)细化员工培训。后勤员工是实现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关键。随着我国现代服务业观念的不断变化,高校必须重视对后勤员工的技能培训。在制订员工培训计划时,必须考虑全面,顾及长远,将员工培训作为常规工作,针对不同的员工,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
(3)细化服务标准。服务标准对后勤管理水平有直接影响,因此应不断细化服务标准,使服务标准更加详尽、合理,从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制订服务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将其放在首要位置,保证服务标准能够满足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为了方便员工了解服务标准,可以将服务标准制作成工作手册,人手一份。有了统一的服务标准,才能使管理思想有效统一,进而不断提升后勤管理水平。
2.细化检查监督制度
(1)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在后勤管理过程中,传统的工作方式较为被动,难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后勤管理服务人员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自觉意识,转变工作方式、服务模式,使后勤员工与师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做好高职院校后勤管理工作。后勤精细化管理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针对性、循序渐进、求真务实,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后勤管理水平。
(2)细化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为了实现后勤管理水平的提升,应细化监督检查机制,保证监督检查机制的有效性。首先,应规范制度,制订一系列的检查制度。比如建立服务对象的走访制度,设立服务质量监督投诉电话,健全考核制度。在考核过程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对员工的考核,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后勤管理服务工作。
(3)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行各业的繁荣发展,高职院校后勤工作也不例外。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必须加快信息化建设,使师生和员工能够掌握相关的原始数据,增强后勤工作的时效性。因此,高职院校的后勤工作应建设自己的网站,将后勤服务的内容、工作流程在网站上进行公布;同时,广大师生也可以在网站上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这种双向、及时的信息沟通方式有利于后勤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好过程与目的的关系
管理者在做某项工作时,通常认为只要完成了整个流程,就完成了这项工作。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完成某项工作不仅要认真完成整个过程,同时管理者还应了解任务的目的、方法及要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精细化管理。
2.处理好精细化与人性化的关系
由于精细化管理需要员工具备精细的态度,抓好每一个环节,所以在开始实施时,员工会感到不适应,甚至产生反感心理。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处理好精细化与人性化的关系,加强对各项管理的协调,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与员工保持良好关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精细化管理实施的阻力,促进后勤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
3.处理好简单化与简约化的关系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过程中,应正确认识精细化管理,认清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本质。后勤服务人员应当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后勤管理人员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调查研究,做好基础管理工作;结合具体情况,分阶段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解决精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关键词】酒店;精细化管理;对策;意义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将规则系统化和具体化,使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的手段,提高管理的效率、品质和服务的水平,将目标、标准、任务、流程细化,使决策、计划、控制、考核更加的精确,这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
从酒店方面来说,整个酒店的运作都有精细化管理,在酒店中就能感受到精细化管理,例如,北京的JW万豪酒店为了使遮光效果达到最好,在客房和墙的侧面安装了雌雄布胶带,这样客人就会感到更加的舒适;北京长富饭店前厅部的办公室非常的整洁干净,为了提高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在大堂的门口放置了冷风机给员工降温;北京的丽都维景员工的宿舍一直都很干净,给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宿舍环境。精细化管理在酒店的各项管理和服务中都有体现,无论是从环境,还是从服务,还是从餐饮方面都能感受到。
一、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1.清晰和明确发展战略,准确定位市场
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清晰和明确发展战略,酒店的命运和酒店的发展方向都和酒店的战略有关,只有酒店的发展战略符合酒店的现状,和酒店发展的规律相适应就能促进酒店的发展。一个酒店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可能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因为酒店行业发展很快,导致同档次、同类型的酒店供大于求。为了对酒店进行清晰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就要具体的划分市场,发现机遇和挑战,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产品进行调整满足不同顾客的要求,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点,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制定最优的营销方案,扩大经济效益。
2.将制度和操作体系精细化
对于酒店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制定一套标准。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标准化,使酒店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执行标准,然后严格依照标准执行。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无论是从酒店的角度,还是从顾客的角度都会出现理解有误的现象,会使顾客觉得酒店不够规范,心理对酒店产生怀疑,酒店自身的管理时也没有明确成本控制标准。为了使酒店管理更加的规范和精细化,首先就要制定规范化和精细化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管理制度,然后根据这些规范和制度对员工的行为和业绩进行考评,使他们达到考评的要求。
3.对员工的精细化管理
酒店需要人为顾客服务,生产和销售产品都是瞬间完成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在进行精细化管理时,要激发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在管理员工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进行精细化管理,不断的对员工进行培养,激发员工工作的潜力和创新力。第一,使员工对精细化管理充满期望,使他们认识到在精细化的管理之下,可以有效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这样酒店的经济效益就会提高,同时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会获得发展;第二,协调好员工和酒店之间的关系,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4.创设精细化的酒店文化
精细化管理的顺利执行和企业文化有一定的关系。现在很多的酒店管理者的管理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经验为基础的粗放型管理方法,而员工不能仔细做事,以较低的标准要求自己,甚至无法达到工作的标准,同时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在理解精细化管理时会有所不同,酒店没有认识到质量、目标、共赢的重要地位。创设精细化的企业文化,就是在每一个工作的环节中都要融入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使工作态度更加的认真,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的一种文化。同时使全体的员工都认识精细化管理,进而改变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改进自身的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如何正确高效的完成工作,这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创设了精细化管理的文化以后,酒店每一个层次的员工都要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逐渐转变员工的工作方式,进而改变酒店给人的整体印象。
5.对精细化管理的错误认识
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通过精细化管理解决,而且精细化管理不是口号,精细化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酒店整体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拓展酒店文化,这样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才能持续下去。同时精细化管理并不是将所有的程度都复杂化,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还会降低工作效率,精细化管理的一个目的就是将问题用最简单的方式就绝,并获得最好的效果。
二、酒店进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精细化管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很好的效果,将其应用于酒店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酒店管理水平,有效的利用资源。第一,酒店需要很多的人员,存在的很大的风险,假如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也会引起很大的影响,现在信息传播迅速,后果是酒店无法承受的;第二,现在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国外的酒店进入我国市场,因为国外的酒店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其经营效益很好,国内酒店大都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效益就不是很理想了。精细化管理都能有效的解决以上两个问题,酒店在进行精细化管理以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都会提高,出现事故的概率会大大降低,同时管理模式突破传统,有和国际酒店竞争的实力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是酒店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进而提高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使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
在我国高等学校普遍扩招的大背景下,高校办学的新特点、新模式对后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后勤必须努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本文对高校后勤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校;后勤管理;精细化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扩招,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增加,许多学校扩建了新校区,这就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的要求。在新形势下,部分高校后勤集团引进了精细化管理方法。
1.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1911年美国的“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这被认为是关于“精细化管理”的奠基之作。20世纪50年代“精细化管理”的理论被应用于日本以丰田公司为首的企业中,理论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具体来讲,精细化管理是将常规管理延伸细化的一种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它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来降低成本。在具体实施方法上,就是要落实岗位责任制,全面提升人员素质,将岗位职责明细化、具体化。所有岗位工作日清日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规范工作流程,各项工作都有据可循,有章可依。要把握住精细化管理的实质,需要从“精、细、准、严”四方面着手。“精”是指精益求精,不断改进。“细”是指工作内容、操作流程以及检查标准等要细化;“准”是指数字化的计量与考核;“严”是指发展的规划要严格。
2.高校后勤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2.1高校后勤实行精细化管理,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高校的后勤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教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和条件,优质的高校后勤管理能为学校赢得更好的社会声誉,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使高校在强大的后勤保障的支持下,着力于人才培养、教学革新、科研创新,高校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引入精细化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在新形势下做出的必然选择。精细化管理是注重过程和细节的管理,首先制度上对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做出规定,将目标具体化,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按章操作,管理者依据制度和规定对员工进行考核。逐步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用心管、件件有落实”的管理体系。
2.2高校后勤实行精细化管理,是高校后勤发展的必然需求
高校后勤要想发展,需要建立自己的服务品牌。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将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做得更完善、提高广大师生员工满意度的需要,是打造后勤服务品牌、切实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的需要。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不断满足师生要求、树立后勤良好形象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
2.3高校后勤实行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工作质量的需要
精细化管理是“三服务三育人”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把每件具体、平凡、枯燥的工作用心做好。通过实行精细化管理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操作流程、考核标准,每位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认真执行。进一步完善人员考核、选拔机制、奖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3.高校后勤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3.1传播先进的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首先要让各级管理者认识到这种管理方法离我们并不遥远,不仅仅世界知名企业在实行,它已经走入高校,走进高校后勤,省内外不乏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的案例。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过程制度化、格式化、程式化,强调执行力。注重生产和操作过程的细节、落实和效果。在高校后勤企业中就是要落实岗位责任制,每一位员工都要明了本岗位的工作要求,并对其负责。
3.2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
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各级管理者的自主引导和所有员工的自觉响应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能够取得成效,归根到底要靠员工的认可和自觉执行。所以要将引导员工“实行精细管理、主动积极响应”作为起点,从管理上层做起,坚持持之以恒的宣传。通过培训讲座、交流座谈、集团简报、门户网站、微信平台等途径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成效传播给集团员工直至广大师生。以让员工深刻领悟精细的方法和内涵,促进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
3.3制定科学的标准
通过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可依。通过对员工的各类培训包括集团制度、专业技能、文明礼仪等,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使高校后勤管理从粗放型,转入精细化的轨道上来。贯彻标准化管理,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力争让每一名员工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来。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责、权、利,精力投放于“理”,而非“管”,并且注重落实力和执行力,以达到岗位能力最大化的目标。
3.4强化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管理者必须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在制度、技能、礼仪培训的基础上,要培养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观念。要制定长期的人才培训计划,结合本校实际分批次、分阶段地开展培训活动,培养出一批工作作风严谨扎实的后勤员工,提高员工的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知人善用,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员工的特长和优点,为员工创造一个展现自己理想和价值的平台,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高校后勤集团是学校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机构,精细化管理的引入标志着高校后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实行精细化管理要求我后勤全体员工对现有管理模式和流程进行革新。后勤集团从上到下要积极转变观念,善于接受先进的管理方法,在学习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细化管理方法,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强化保障。
参考文献:
[1]罗树琼.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09)
关键词:企业管理 精细化 ERP
1、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理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认识、一种文化。能不能真正树立起一种新的理念,形成一种新的共识,是推动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首先是管理层的思想理念。管理人员在研究、规划和部署工作过程中,要确立精益求精的思想,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能力,真正把上级要求和自身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形成本公司具体而简明的贯彻落实措施。
其次是管理服务对象的思想理念。工作人员能不能准确地领会、精确地贯彻落实上级的要求,能不能在工作中不打折扣,真正负起责任,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都是对其理念和态度的极大挑战。
因此,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必须把精细化管理的意识传达、强化到每一个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思想深处,管理部门必须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引导人们去认识精细化管理的真正优势和内在的潜力。
2、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精细化管理
信息化来源于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应该把高科技运用到企业的管理中,融入到企业运营的血脉中,始终与科技发展保持同步,不断变革,才能使企业超越时代,保持自身优势。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企业精细化管理之中,能够解决企业管理之中精细化与高效率之间的矛盾,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信息化管理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程,ERP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对管理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所衍生的许多产品和工具已经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主要包含: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项目投资与计划管理模块、财务模块、物资模块等主要管理模块。ERP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3、提高执行力
执行是精细化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工作方案,因为执行不力而造成任务失败的例子屡见不鲜。工作布置完成以后,执行者能否弄清执行的意图、要点、方法、步骤等,对于工作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较为复杂的执行更需要示范、演练、指导。
提高执行力需要将工作落到细处,必须把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岗位、到人头、到科室,使每个部门都有任务,每项工作都有人干。必须建立起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什么时候完成什么事儿、完成到什么程度都要明确,每项任务、每个指标都要责任到人。
4、全面加大员工培训力度
员工素质是影响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提高员工素质,使之能够自觉运用科学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原理原则去认识管理问题,并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自我提升。员工素质提高了,执行规则的意识就会增强,精细化管理才能更好实施。因此,为了搞好精细化管理工作,员工培训尤为重要。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精细化管理的成败。企业要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增强员工的管理知识,提高员工在各个岗位上的实际运用技能,使精细化管理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5、严格考核,提高精细化管理实效
下级应付上级检查,上级检查走马观花。这种社会现象在工作中随处可见,有人甚至对考核、检查的字眼持淡漠的态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员工到底是在认真执行,还是在应付了事,都要通过考核来明确,保证执行的效率和质量。只有通过过程控制,严格考核,才能将执行落到实处,为管理带来应有的效果。考核过程中,可以将执行者进行分组,并由一名工作效率高,能起到带头作用、德才兼备、有威望的员工担任小组长,负责监督、指导各组员的执行工作,并直接对主管领导负责。同时,要加强执行过程的跟踪,小组之外可设立检察人员,负责对各小组执行过程进行抽查和指导。再者,要加强执行的反馈,各小组对执行过程必须如实地进行总结和汇报,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及时反馈给上级管理者。只有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才能把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过程落在实处。
6、营造精细化管理文化氛围
优秀的企业文化,始终是引领企业创新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持续高效精细化管理的保证。要通过营造精细化管理的文化氛围,培养职工主人翁精神、独立自主的意识,这样职工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从根本上讲对促进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责任心、标准化、创新性和执行力,是精细管理文化的核心。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互为支撑。要不断赋予精细管理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使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时俱进,不断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为精细化管理工作服务,为企业管理工作服务。
在当代企业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意识到细节的重要,都认识到把管理或工作做精做细的重要性。精细化管理是决定未来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是企业实现基业常青的重要管理理论。精细化管理是当代企业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振荣.浅谈班组的精细化管理[J].企业战略.2012.4.
关键词:煤矿企业;工农和谐;精细化管理;有效策略
一、引言
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之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工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主要燃料,所以,煤矿企业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与其他企业相比,煤矿企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相对比较长,而且经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粗放型管理模式是当前我国煤矿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完全不符合政府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基于此,煤矿企业应该要转念管理理念,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为了全面确保煤矿企业经营发展的稳定性,还需特别重视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本文首先介绍了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其次提出了煤矿企业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再次阐述了目前我国煤矿企业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强煤矿企业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二、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经营管理中的责任进行细分,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具体责任。这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要改变以往懒散的毛病,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上报解决,不断完善煤矿企业的管理细节。有的学者认为,煤矿企业精细化管理可视为一种文化理念,能起到明确社会分工的作用。精细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一部分,科学化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另外两个分别是规范化管理和个性化管理。煤矿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企业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从开采环节到运输环节全方位进行把控,制定比较精细的管理标准,加强对每个环节、每个细节的管理和监督,从而全面提高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煤矿企业工农和谐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第一,明确责任。以往粗放型管理模式下,工农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责没有明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到底负责哪方面的工作。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能促进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的责任感,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第二,和谐企业与居民的关系。加强煤矿企业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能促进企业与周围的居民加强联系,让人们对煤矿企业和职工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双方可以心平气和地通过协商进行解决,从而确保煤矿企业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第三,和谐企业内部工农关系。煤矿企业内部工农关系的稳定是确保整个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能促进企业建立工农关系协调机制,明确工农纠纷的处理程序和权责归属,正确处理工农纠纷。
四、煤矿企业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煤矿企业内部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目前煤矿企业在工农和谐精细化的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煤矿企业缺乏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意识。虽然现在政府大力提倡各个行业进行精细化管理,煤矿行业也基本在响应国家的号召,但是仍有部分企业缺乏精细化管理意识,对工农和谐这一问题没有加以重视。这些煤矿企业将心思全放在煤炭开采和销售上,希望能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殊不知,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稳定生产的重要制度基础。第二,煤矿企业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执行力较差。长期以来,煤矿企业都是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煤矿行业中可以说是已经根深蒂固,上至企业管理者,下至员工,都已经对传统管理方式完全熟悉。他们对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不了解,部分思想观念保守的管理者和员工甚至会对其产生抵触心理,影响精细化管理在全企业的推广执行。煤矿企业要想实现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提高全体员工的责任感。但是事实上却是,煤矿企业内部很多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都比较低下,他们的想法就是能少做就少做,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势必会严重降低煤矿企业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力。
五、加强煤矿企业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1.提高工农关系和谐意识。工农关系和谐与否与煤矿企业的高效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如果企业管理者从根本上就没有意识到工农关系的重要性,那么工农关系就难以保证,确保矿区的稳定性也就无从下手,极大影响了煤矿企业的经营生产。长期以来,煤矿企业缺乏和谐工农关系的意识,在处理工农问题时没有积极性,导致相关问题的积累越来越多,处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因此,在当前煤矿企业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应该要让全体员工认识到工农关系对矿区稳定和企业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树立和谐工农关系的意识,自觉维护工农和谐关系。煤矿企业完全可以将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意识全面落实到煤矿经营的细则当中,让全体员工严格遵守企业制度。2.建立规范化的工农制度。完善的工农制度是确保煤矿企业工农关系和谐的重要制度保障。第一,煤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的实际状况出台关于协调工农关系的相关文件,明确企业各个单位和部门的职责,对管理人员的权责和工作流程提出更细致的要求。第二,煤矿企业要加强与周边村庄居民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本地区煤炭开采的想法,认真听取他们对煤矿企业经营提出的意见。因为煤炭行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管理人员还要时常去矿区各处进行检查,深入了解矿区开采的实际状况,对矿区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建立完善的具有针对性的预警机制。第三,完善定期排查制度,及时处理各种工农关系纠纷,防止演变成更大的问题,并将这些纠纷进行分类归档。要提前介入一些苗头纠纷,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化解问题,妥善处理。煤矿企业还要做好预防工作,从根源上避免纠纷出现。3.严格把控涉农用地。煤矿企业在开发煤炭、建立矿区时要尽量避免占用农用地,不可避免要建立在农用地的时候,煤矿企业需要提前对工程建设用地的具置和面积做好详细规划,然后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可以与政府和当地居民代表进行协商,签订用地协议,提前检查地面原有建筑物和农作物的种类与数量,做好补偿工作。对协商好的工程用地要及时修筑围墙圈起来,防止有人临时加盖。煤矿企业在建设矿区和开采煤炭时,应该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树立环保意识,不要随意排放废气、废水和废弃物,告诫全体员工不要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防止因为污染环境而引起严重的工农纠纷。4.培养精细化管理人才。专业性人才是煤矿企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因素,也是实现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树立全体员工的和谐意识、减少工农纠纷等问题都离不开专业精细化管理人才的指导。因此,煤矿企业可以从外界引进专门的精细化管理人才,也可以从企业骨干员工中进行培养。首先要向这些人才灌输工农关系和谐的精细化管理理念,然后才能普及到全企业中。5.正确处理工农纠纷案件。煤矿企业在经营发展中一旦遇到工农纠纷,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纠纷的实际状况和性质,根据案件的严重程度确定是否有报案的必要性。情况严重的交由警方进行处理,煤矿企业全面协助警方进行案件调查。如果在纠纷严重程度较小、企业完全可以自行处理的前提下,煤矿企业应该要了解纠纷的来龙去脉,以协调好工农关系为根本原则进行处理,防止出现纠纷扩大化态势。然后将纠纷的处理结果向上级汇报,向员工公开,找出相关责任人,根据问题的大小来定责,根据企业的规定进行奖励或者惩罚。此外,煤矿企业要将和谐工农关系落实到制度层面上,可以在员工的绩效考核中加入工农关系一项,如果员工处理不好工农关系、经常引起纠纷就会影响日后的升迁和工资评级。6.分层次落实精细化管理。传统管理模式在煤矿企业中已存在多年,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为了贯彻煤矿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管理者可以采用分层次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方式,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精细化管理的执行力。建立分层管理模式可以从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开始,建立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对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解决,从而不断完善煤矿企业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方案。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推行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能让企业全体员工意识到良好的工农关系同样也是企业生产力的一部分,改善他们对工农关系的认识,确立和谐工农关系在煤矿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煤矿企业应该要加大工农关系精细化管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培养专业的管理团队,让管理人员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需要注意的是,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的推行不能操之过急,企业应该从制度层面逐步推进,合理地处理各项工农关系纠纷,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煤矿企业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作者:冯锐 单位:郑煤集团超化煤矿工农办
参考文献:
[1]陈东元.煤矿企业工农和谐的精细化管理模式[J].管理观察,2013(9):12-13.
[2]赵云峰.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鸭口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为例探索精细化管理模式[J].商,2015(2):17-19.
[3]康冬梅.论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管理水平[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10):68-69.
[4]温蕾,王汉斌,张怀强.基于煤矿企业管理的脆弱性评价体系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4):111-114.
【关键词】精细化 企业 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既符合国情,也符合企业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是我国企业管理实践的必经之路。作为现代工业化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成熟管理的体现,是企业管理达到一定高度后持续不断改进的结果。
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化工业时代的一种管理理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主要出现在大规模工业制造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产业中。企业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零缺陷”、“标准化生产”、“零库存”、“ERP”等都已经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代名词,已被许多知名企业广泛应用,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日本的索尼、丰田及美国的戴尔等。在2004年,丰田公司获得的利润比通用和福特这两家美国公司的利润之和高出两倍多,拥有的交易总价也高于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汽车“三巨头”的总值。其实丰田公司也没有什么惊人之举,和其他公司一样在世界各地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只是稳步推行了精细化管理,却取得了神奇的效果。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它是通过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数字化的手段,使企业各个单元精确、高效、协同、持续地运行。精细化管理的运作,使一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现有资源的效用,是在现有基础上的改进、提升和优化,是管理者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思想的贯彻。少数企业的“零缺陷”、“零库存”就是精细化管理的卓越成果。精细化管理排斥人治,崇尚规则意识。规则包括程序和制度,规则要体现在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并且要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具备可操作性。精细化管理需坚持三个原则:注重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只有从这三点出发才能使其真正落实到位。精细化管理不是一场运动,而是永续渐进的过程,是自上而下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自觉响应的常态管理模式。
二、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精细化现场管理
决战在市场,决胜在现场。为了搞好企业现场管理,5S管理方法是一个有效的方法。5S管理以“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为主要内容,以“物有其位,物在其位,目视管理,提高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促进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实施5S管理在当前的状况下,对企业提高基础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简单地硬性推行实施未必就能达到所要达到的效果,而必须将5S管理的要求融入到企业生产管理的方方面面,围绕着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设备管理、文明生产的各个层次,推行质量安全标准化达标,综合各方面的关键环节,精细生产标准化管理,建立考核机制,规范定置管理,改善生产条件,确保现场物流畅通,提高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同时,为了使生产、工作现场有一个清新、亮丽的环境,规范员工工作行为,从员工的服装、仪表、行为、时间观念等日常小事抓起,一点一滴,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整体素质。
在引入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从管理的全局角度出发,在确立了精细化管理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是须结合企业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合理的经营目标,然后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寻求获取最大收益的方案,实现精细化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使之成为企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有效管理战略。
海尔是精细化管理的典范。海尔集团创业至今,发展史虽然只有20多年,但管理经验却十分丰富,其中最具特色、最有成效的就是1991年创造并开始实施,后来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逐步提炼、充实与发展的“日清工作法”。为了便于在国际上交流,海尔把“日清工作法”叫做“OEC管理”。就是全面地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日事日清,日清日高”。今天的工作必须今天完成,今天完成的事情必须比昨天有质的提高,明天的目标必须比今天更高才行。日清工作法的全面推广,为海尔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效经理人,为海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使海尔实现了经营规模、市场地位的大飞跃,可以说日清工作法是海尔取胜的一大法宝。
德国人具有一种建立在规则框架之下的自觉的、一丝不苟的细节意识,因此造出了“宝马”、“奔驰”等性能卓越的名牌汽车。而中国汽车组装线上的工人往往将“转数差不多就行了”作为标准来固定汽车上的螺丝,这样做的结果是:同样型号的汽车,原装进口车的寿命要远远高于国内组装车。关于德国人的一丝不苟,网络上流传着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故事。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中国设计师设计的二号线投入运营,才发现其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被二号线忽略了。结果二号线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至今尚未实现收支平衡。而日本人似乎天生就是细节专家,日本人能够生产出世界上最精密的电子设备和成系列的微型家电,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他们的细节意识。
2、精细化员工管理
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员工的心态、技能和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是对员工的职业化要求,把对员工的工作要求更多地通过提高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固化到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之中。因此,要真正实现管理的精细化,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职业人,通过人才的职业化实现管理流程的职业化、精细化和标准化。对于员工的精细化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注重培养员工的精细意识;用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学力比学历更重要;要管也要训;信任尊重员工,帮助他们成功;使员工从满意变成忠诚;激发员工潜能;要评估更要管理。
本土企业仪征双环就是其中的一家,早在2001年,他们就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并于2002年开始导入TPM(精细化管理模式),聘请了上海博正咨询公司的有关专家到现场指导,希望尽力达到减少设备故障,提高员工工作效率,最终改善产品质量的目的。而引进TPM的同时,企业内部必须要实现三个目标,即改变设备、改变员工、提升企业文化。企业的内部环境通过制度不难改变,但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员工的观念。公司通过统一采购,将《细节决定成败》和《没有任何借口》下发到各个科室、车间,并组织员工广泛学习。谈到为什么要通过阅读此书来解决员工观念的问题时,总经理程德兴指出:“无论知名企业还是小型企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松懈,不注意细节,观念上需要转变的员工。这本书很合我的胃口,我想和员工们一起分享。希望员工通过学习,提高认识,不断完善自我。”
3、精细化营销管理
精细化营销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精细操作为特征,追求营销资源合理配置,达成商品和服务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营销模式。它是一种战略精准、管理细化的营销,代表着一个企业专业化、职业化营销管理的基本素质。
精细化营销说到底就是企业在市场上采取精耕细作的营销操作方式,将市场做深做透。主要体现在:精耕细作某一特定市场、细分市场;让广告宣传更有针对性;从客户出发,预见客户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理念让企业的精细化管理营销转型变得更加顺畅。
安利是营销精细化管理的成功案例之一。安利所采取的是以店铺雇佣推销员为主的营销模式,安利的营销理念特别注重做人,尽量把愉快带给消费者,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推销过程是一个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随着买卖双方相互接纳和认同,人际关系向纵深发展,这便是人际吸引。人际吸引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熟悉程度、个性特征、性格相似与互补等。安利要求营销人员在与客户的交往中注意扬长避短,既体现自己的个性,又把握分寸,达到愉悦自己、吸引他人的效果,从而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4、精细化服务管理
“为客户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是市场经济中每一个成功企业的信条。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他的公司今后80%的利润都将来自产品销售后的各种升级、换代、维修、咨询等服务,而只有20%的利润来自产品销售本身。细节上的服务是关键,永远追求超出客户满意度的服务,力求满意,更重忠诚,学会制定优质的服务标准。春兰的“大服务”概念、海尔的“星级服务”、“个性化零距离服务”、荣事达的“红地毯服务”等等都是服务精细化管理的典型例子。
沃尔玛注意顾客的每一个细节,沃尔玛全球4000多个店铺都装有卫星接收器,每一个消费者在其任何一个连锁店进行交易时,客户的年龄、住址、邮编、购物品牌、数量、规格、消费总额等一系列数据都被纪录下来,送进企业信息动态分析系统。而在降低经营成本方面,沃尔玛坚持注重每一个细节。一杯咖啡10美分,沃尔玛员工要喝咖啡,自己要在旁边的储钱罐放上10美分。这种管理可笑吗?但是,这就是沃尔玛!沃尔玛从来没有专业的复印纸,用的都是废报告纸背面;除非重要文件,沃而玛从来没有专用打印纸,可以说是“视纸如命”。
肯德基也是精细化管理的杰出典范,它在进货、制作、服务等所有环节中都建立了一套严格、详尽的操作规范和科学量化的标准,这些内容涉及到:原料鸡的饲养天数、宰杀过程,每种作料搭配的精确分量,切菜切肉的先后顺序和刀刃粗细以及烹烤时间的分秒限定等,在这些标准里找不到“大概”、“差不多”等模糊字眼。可见精细化要求在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上都不能含糊,更不能凭经验和感觉来判断。
三、结语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化的管理,企业要不断发现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科学而有效的对策,既要重点突破,又要持之以恒,真正使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不断成长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1] 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 温德诚:精细化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 范爱民:精细化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4] 任锡源:海尔日清工作法[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7.
[5] 邓纯雅:从细节决定成败到精细化管理[J].中国机电工业,2007(3).
[6] 汤鑫:浅谈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J].河北煤炭网,2007(3).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企业
一家企业,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及环境,深入现场管理,摸索找出一套适合企业特色的有效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创造出更多的企业利润,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种有效途径就是实施精细化管理。
化工产品1,4-丁二醇(BDO)从2011年以来,价格一路下跌,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如何应对危机,如何站稳市场,答案只有一个在同质量同品质下拼的就是成本价格。成本是立于市场的利剑,靠的是先进技术、高效的管理来支撑,技术落后、革新意识差、管理松散的企业将迅速被淘汰。危机孕育着机会,要在BDO行业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加强技术研发、工艺优化,我们更重要的是加强员工培训学习、苦练内功,在管理方面精、准、细、严。
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超越竞争者、超越自我的需要,是适应激烈竞争市场环境的必然选择,只有不断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程度,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成本战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也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员工都要到位、尽职。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必须建立科学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性、易执行的作业程序,以及基于作业程序的管理工具;精细化管理也是一种管理理念,它体现了组织对管理的完美追求,是组织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思想的贯彻;精细化管理排斥人治,崇尚规则意识;精细化管理研究的范围是组织的各单元和各运行环节,更多的是基于原有管理基础上的改进、提升和优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基于组织战略清晰化、内部管理规范化、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提出的。全球500强企业,无不注重精细化管理,注重向精细化要管理,向精细化要效益,从这点上,我们应从意识上和行动上达成统一,那么如何更好的开展运用这种管理模式?
1、更好的开展精细化管理应树立新起点意识。
从心态上接受这种管理模式,从零开始,每个任务都应以一种崭新的心态去学习新东西并完成,从现在学习体会摸索,进行全面的超越!
(1)管理者自己在企业内部,首先应比较系统迅速地整理好用于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材料。比如岗位职责明晰、流程优化、工作标准明确等,这是管理者要做的事情,只有把这个事情做好了,才有可能使员工按要求干标准活做标准事。
(2)所有的管理者要自身参与并以身作则、带头示范。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只要是有标准的,一律按标准检查和考核。管理者的行为,对公司提倡精细化管理将直接产生重要的影响。
(3)通过一些日常的行为训练,来提升全员的细节意识。例如:行为规范、文明办公习惯、结点思考与总结,定置管理和定时管理等。
(4)在员工训练的过程当中,尽可能让员工学会应用更多的管理操作标准知识,逐渐养成一个习惯,甚至给出参考格式和模块,这样员工就会慢慢学会并掌握操作知识要领,按标准并做透一件事。员工训练应该以一般流程的训练、岗位的训练、操作规范的训练,以及安全生产要求的训练为基础,培养团队形成按标准自我约束,遵循规范的习惯。
(5)让员工换位体验,学会换位思考,管理者更应从员工角度去考虑问题,领导的关键在于帮助、指导、协助下属去完成工作。
当然,精细化管理并不是抛弃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忘记过去等于否定自己,对于精细化管理,我们应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同时,以积极的学习心态接纳新鲜事物。我们讲精细,主要是针对工作,而不针对生活。在工作中,按照管理规范的要求,按程序的要求,按岗位的要求,按团队合作的要求,该做的细节必须全面做到,这个不存在太苛刻的问题,否则就不能谈管理。
2、更好的开展精细化管理是步步提升,稳步推进的过程。
企业稳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必须科学定位,不能急功近利,要拟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循序渐进,充分挖掘人力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统一思想,取得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培训,精确贯彻精细化管理方案,奖勤罚懒,建立长效机制。
精细化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的自觉响应的常态式管理模式,涉及企业各个部室车间、各个岗位,只有保证全员、全过程同步行动,才能确保推行顺畅。我们说的精细化管理,应该是先建立规则,然后强力执行,这种规则应该是经大家讨论,在民主集中的前提下统一的,不是管理者临时增加的。建立全面的规则标准,是各级管理者的首要职责,是开展精细化的基础,因此所有的规则应来源于全体员工的实际工作和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对其进行总结、提练、升华,形成我们的规则,也就成为了我们的工作标准。管理是无止尽的,若在某一环节或某一步骤出现短板,均会影响到整个管理体系,只有根据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适时调整,持续改善,才能更好的推动的精细化管理工作。
3、更好的开展精细化管理在于强力按标准执行。
关键词:施工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注意问题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传统的成本管理思想已经不能满足成本管理需要,很难为施工企业成本决算提供有利的依据。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主动,施工企业必须寻求一种新的成本管理办法,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对施工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内涵
所谓的精细化成本管理,主要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将精细化管理理念作为基础,坚实定量化、细微化的成本管理方式,落实成本计划、分析、核算、考核等各项内容,不断的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升整体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精细化成本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精细化管理强调全过程。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针对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并非针对某一环节。强调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第二,精细化管理需要树立成本效益观念,不断的优化成本结构,挖掘潜在的价值,尽可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全员参与性。精细化管理提倡全员参与,让每一个员工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
二、施工企业实行精细化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施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耗费施工企业资源,也就造成了施工项目成本,实行成本管理需要抓住施工成本的源头。精细化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仍然还处于粗放式管理的状态,企业法人对项目缺乏有效的管控,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推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对这种“粗放式”管理模式进行颠覆性的变革,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全面提。施工企业实行精细化成本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举措。精细化成本管理突出“效益最大化”这个原则,抓住“成本管理”这个核心,强化“过程控制”这条主线,从而创造更高的管理效率和更大的经济效益。成本管理可以使企业看到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无形中为企业内部的改革提供了动力。例如竞争机制的引入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企业中,根据个人能力的高低,业绩的好坏进行评选职称、调节薪酬已经是一种常态。任何情况下,只要有竞争的存在,总会有高低胜负的差别。在竞争机制下管理企业员工,决定干部的任免已经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一种方式。竞争机制对企业发展产生一种压力,利用好竞争机制,可以使这种压力转变为企业人员的驱动力。从企业长期发展的利益来看,各企业各部门缩减成本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它主要表现出来的是积极的一面,通过吸纳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见,有助于企业员工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增加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在竞争中认识到团体意识的重要,通过对先进人物和事迹的表彰,使他们获得来自企业内部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同时,也有助于使他们摆脱工作的单调乏味,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三、施工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建立全员管理
施工企业需要树立全员参与的成本管理理念,从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核算、执行、考核等几个方面入手,引导企业员工主动的参与到成本管理中,转变传统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建立更加宽阔的成本管理渠道,降低成本对企业的影响,提高企业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另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以及奖罚措施,对企业精细化管理实行监督,将成本管理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单位和员工,同时实行成本管理的量化处理,将员工成本管理考核与员工工资、绩效等挂钩,提高员工参与施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施工成本管控中要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制度的奖惩约束、激励作用促使各个环节做好成本管控,减少成本管控风险,激发施工人员参与成本管控积极性,融入以往项目管理经验与相关规定,构建高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要发挥极致对基础管理的刺激作用,减少被动局面的出现,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与技术手段,以优秀的人才为支撑,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帮助。
(二)细化成本总目标,建立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实行精细化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确定成本管理目标,企业各个部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施工实际情况,核算历史资料等,确定各项成本动因之间的关系。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会对工程施工成本造成影响,还必须建立数据化、具体化的成本目标。成本责任控制主要包括责任主体、成本控制链,施工企业需要将成本管理细化,细化到各个具体的成本管理项目中,并将各个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分配到具体的管理人员头上,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目标,提高施工企业精细化成本的效果。
(三)细化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流程
施工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需要贯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从施工招投标开始,一直到工程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事前精细化成本管理包括对企业成本的预测、计划以及重大决策;事中精细化成本管理主要是对成本核算,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成本的核算与控制;事后精细化成本管理主要是考核各个阶段成本管理的效果。当然,这种精细化管理的过程是不断循环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四、总结
精细化成本管理是新型的成本管理理念,通过精细化成本管理,能够提升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具体来说,施工企业精细化成本管理,还需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细化成本管理目标,尽可能的控制施工企业成本,同时优化施工成本管理工作流程,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效益。
作者:刘宏生 单位: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然选择。,对精细化管理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转变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观念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应有不同认知事物的观念,但是,由于传统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是一个写在纸上容易,说在嘴上容易但做起来非常难的事,改变已经长期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是困难和痛苦的抉择,所以转变观念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所在。
首先领导干部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精细化管理就是要从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去做好我们的每一项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集团高管及中层领导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上完全转变对企业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科学发展新形势需要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在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中,领导干部是带头人,他们既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策划者,又是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执行者和实施者。从策划的角度而言,超前的管理意识和科学的管理理念需要有先进思想和科学水平的支撑,先进思想和科学创新可以引导人们与时俱进;从执行和实施的角度而言,要改变以往传统的随意化、经验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和观念,就必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以提升执行力来保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关键在于落实和效果。因此,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进程中,我们各级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思想观念转变得快与慢、深与浅、是与否,不仅影响广大员工观念意识的转变和行为职责的运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精细化管理的成败结果和顺利推进。
其次全体员工观念的转变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在解决了领导干部观念转变的前提和基础上,全体员工观念转变则必然是我们落实精细化管理的真正动力。我们集团的各项管理是通过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去实施和运作体现的,因此,每一位员工既是精细化管理的对象,载体和参与者,同时也是精细化管理的主体和实施者。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全过程和全面的精细,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之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怎样让我们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自觉地参与到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中来,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我们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关键是要用精细的理念引导员工实现观念的自觉转变。第一我们企业长期立足于湖南省内发展,还未能走出去,学不能参予国际化的竞争,信息相对闭塞,接受开放的,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的机会相对较少,陈旧的、经验型、粗放式的传统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领导及员工观念的创新,“差不多”,“还凑合”的工作心态及工作作风无法适应精细化管理高标准,高精度、高质量的管理要求,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要彻底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就必须要求和引导广大员工创新观念,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老框框,旧观念,把精细化的先进管理方式方法引入我们日常管理的工作程序中,用精细化的工作理念规范我们的行为,以精细化推动我们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以精细化提升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要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为载体,为平台,使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在创新与守旧,自满与自强的碰撞中得到一次质的升华,引导员工从我们企业长足发展之事,规划我们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之愿景,带领员工树拼搏进取之心,努力提升全体员工综合整体素质,强化全体员工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使广大员工成为我们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内在动力。
二、创新观念是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途径
精者,去粗也,不断提炼,不断总结,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准方案;细者,入微也,穷其根由,由粗及细,由表及里,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由此可见,“细”是精细化的必要过程,“精”是精细化的自然结果,然而要把精细化纳入我们企业管理过程的实践中并加以推进,观念的创新则是其必然之途径。因为精细化管理是以持续的自我改进为特征的,要自我改进就必须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创新是管理的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不断地创新工作思路并在创新中不断地否定自我,不断地取得了进步。观念的转变只能应对当前,观念的创新才能把握未来。
我们提出了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质量效益型林纸企业集团,打造行业领先,管理一流,品牌影响力明显,具有持续成长型的集团标杆企业的发展规划。要实现以上规划发展目标,我们决不能满足于目前现状和成绩,而要从我们企业长足发展的战略眼光去审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随着集团规划发展的远景目标制订,内部体制改革的深入,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竞争也不断在凸显,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安全绿色生产、盈利能力、质量管理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各我们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上。要适应这种竞争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就必须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创新观念,要明确先进的思想观念也是生产力要素,先进的思想观念也可以推动生产力发展,也可以促进我们企业管理上台阶的辩证关系;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树立居安思危,不进则退的竞争意识,使我们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一个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体,让每一个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再仅仅是对自己的领导负责,而是对我们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负责。第一我们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造纸行业国有骨干企业,曾经有过历史的辉煌,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也具备了不断进取,积极向上的和谐氛围,目前公司在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与支持下,有着的最佳发展机遇,但我们企业作为一个长期一直在地处湖南省发展的企业,管理思想的落后和不适应是毋容置疑的,生存性经营理念长期围绕着我们,粗放式管理造成的经济效益低下是我们我们企业管理的瓶颈,我们面临着大而不强的窘迫局面,要改变现状,应尽快适应市场的竞争,必须做到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观念上的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上的进一步改革,管理上的进一步提升,要不断引发和增强员工观念意识的创新,不断提升员工对市场及局内竞争的应变,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既是我们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应对竞争和挑战的必然选择。
三、关注细节,精准要求是提高效益的必然措施和选择
精细化管理首先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一种务实态度,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更是一种企业文化[1]。对于生产企业来讲,精细化管理的“精”就是指企业文化精神、技术精华、质量精髓、营销精品等;精细化管理的“细”就是指把市场和客户需要求进行细分,把企业内部职能岗位进行定位、并明确责任,把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分层落实,把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成本费用进行细算等。旨在营造具有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质量精品的产品体系,市场细分的营销渠道的一个精细化管理型的生产企业。
2以企业执行力规范部门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生产企业精细化管理涉及每一个指令、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不到位都会影响到企业产品的质量与市场销售业绩。因此,必须与企业实际相结合,进行管理上的统筹兼顾,分层实施,才会在精细化管理的模式下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1强化部门精细意识,转变职员思想理念
从当前生产企业现状来看,最缺乏的便是执行。强化部门精细化意识的过程就是与粗放懒散的作风和人的意志力较量的过程,也就是增强和管理执行力的过程。以符合实际,激发员工自主性的管理理念、机制来改变人的惰性,使人深入到生产一线去指导服务,对制度严格执行,对过程严格控制,使每一环节层层落实,管理与技术方法不断改进,产品精益求精。同时,还需要转变职员思想理念。多数职员对精细化管理不屑一顾,目光狭隘,认识不到精细化管理带来的优势好处,缺乏对细节的关注与完美的追求。精细化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求员工树立一种执着地追去细节,并对完美永不满足。因此,生产企业应建立一种系统的精细化管理的学习模式,使部门与部门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全局性的良性互动,形成一个利益的共同体,防止员工思想僵化,进行生产管理创新,生产流程创新,并抓好每一个环节,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管理技术上不断向精细化管理推进。
2.2完善精细化管理制度,建立管理运作机制
精细化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是企业下达精细化管理理念并使下属部门执行的一个重要的基准[2]。多数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工作方法和思想观念都是长期产业发展而形成的,只能暂时满足企业运行与经营。完善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可使部门更具有执行力,使原有的办事程序、工作方法得到改善,并随着时展而不断深入细化、创新和完善,从而达到从粗到细,从细到精。同时,科学的精细化管理运作机制是有效执行各项管理制度的平台。生产企业具有生产技术复杂、工艺流程多、安全管理难度大等特点,精细化的管理运作机制能夯实在生产一线制度管理的步伐,形成坚实的管理系统基础,从决策层到操作层,一点到线、以线到面,系统地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精细的工作目标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有阶段地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进而进行客观评价,并进行反馈整改方案,以使流程进一步改善提高。
2.3注重部门细则落实,实现精细管理层次化
部门细则落实就是指企业部门一系列的精细化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工作质量标准与考核评价真正落实到每个人、每个流程、每道工序、每次操作的工作过程中去。为此,要真正让每个职员掌握其精细管理的内涵,懂得如何管理到位,并懂得一套责任标准去衡量,去进行评价,从而达到在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的情况下,按照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准则去分层落实,真正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受益者、支持者、推动者和落实者。
2.4招贤任贤,实现精细化管理创新
创新是精细化管理的本质,这需要人才来支撑。因此企业要广招贤任贤,培养一大批技术能力强、业务能力精、人才素质高的职工去贯彻、去执行就习惯管理的重难点,并通过培训使他们把学到的东西带到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作为生产企业,除了要围绕安全生产与经营管理精细化外,还要以先进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形成人人创新、事事创新的精细管理模式,才能不断保持活力,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竞争力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性支撑环节,企业财务管理是否科学、有效对企业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从精细化财务管理角度入手,阐述企业如何通过完善财务管理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1.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概述
企业财务管理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西方国家的财务管理理论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了,随着计算机和财务软件在财务管理中的普及,国外的财务管理在实际操作中也已实现了精确化和网络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一般来说,企业财务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及其资金运动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而企业财务管理就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收入与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企业财务管理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精细化财务管理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新趋势。精细化财务管理就是追求精确、细致,对企业每一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财务管理流程和规范,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项业务中,通过财务的监督控制,全方位掌握企业运营信息,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价值。
2.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一种与传统粗放型财务管理完全不同的管理方式,相对传统财务管理的种种弊端,精细化财务管理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这是精细化财务管理有别于其他管理方式的地方,也是其优越性的主要体现。一般而言,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2.1强调财务数据的精确性
财务管理本就是根据财务数据,依靠财务手段管理企业活动的一种方式,而精细化财务管理比传统的财务管理更重视财务数据的精确性。精细化财务管理更强调企业收集的内外部数据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分析有效、可信的数据来确定如何精确操作。粗放式的财务管理模式是无法保证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的质量的,只有在精确性数据的支持下,实行精细化管理,将企业财务管理上的每一个执行细节都做到位,使严谨成为企业每位成员的习惯,无论身处哪个岗位,负责哪一道业务流程,都精益求精,彻底杜绝马虎应付的工作态度,才能确保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2.2强调财务管理内容的细化
相对传统财务管理框架式和大纲式的管理方式而言,精细化财务管理强调的是通过对财务管理内容的细化、分解和整合,不断改进和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精细化实质上强调的是在把握企业全局流程的基础上,进而关注到每一个财务管理的细节。在系统分析理论的指导下,层层细化,各个分析,使财务管理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融合在一起,一改过去财务管理空洞、不切实际的状况,在考虑可操作性的前提下,细化管理内容,协调各种资源,使企业整体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
2.3强调财务管理方式的持续改进
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追求持续改进,不断创新。精细化财务管理需要在企业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得到体现,企业环境瞬息万变,持续改进就是提醒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更新资讯,避免固步自封,也避免陷入“教条主义”的条条框框之中。精细化财务管理并不是一种死板,可以生搬硬套的管理方式,而是企业要分析自身情况,以精细化财务管理思想为指导,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具体财务管理模式。针对企业原有的情况,及在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及时进行总结、改进,这是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企业财务管理就是在这样的不断改进中促进企业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前进。
2.4强调以人为本
与传统财务管理以数据约束员工不同,精细化财务管理强调以人为本,认为每一位员工都是管理者,财务管理只是为了让员工更好自我管理的一种工具而已。所有管理问题的核心都是人的问题,精细化财务管理更是强调全员的参与,将财务管理方案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使人的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如此一来,每一位员工通过参与到精细化财务管理中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最合适的岗位发挥着恰到好处的作用。
3.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策略
上文详细的阐述了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特征,充分体现了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优越性,而在国内外也有不少企业管理案例表明,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竞争力,对企业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所以,综合国内外企业的实践经验,总结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策略,对企业管理方式的改进很有借鉴意义。
3.1创建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企业环境
每一种管理方式要想真正发挥其作用,体现其价值都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环境,而企业环境一般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想改变企业外部环境那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这里的企业环境指的是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除了制定各种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配套制度外,同时也不能忽视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要营造一种氛围,塑造有利于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企业文化,宣扬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精、准、细、严。在要求精细、高效的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员工较容易养成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以精细化的标准自我要求,在日常的工作中自觉落实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方案。
3.2建立企业成本控制制度
“成本―效益”是了解一个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财务管理有两大主要任务,就是控制成本和促进收入,精细化财务管理相比传统财务管理,更加注重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为了实现将成本控制到最优,企业建立成本控制制度,有利于精细化财务管理过程中优化流程、提高质量、降低不必要的损耗。而企业一旦能将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就有了竞争的优势,企业的经营风险也会随之降低,还能根据成本控制情况分析企业的生产运营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和加强,如此一来,企业效益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精细化财务管理的价值就得到体现,企业也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3.3构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低风险,低收益;高风险,高收益,而企业为了求发展,在投资过程中自然也就面临着相应的财务风险。精细化财务管理应是一种灵活的、遇到状况能迅速给予反应的管理方式。构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有利于准确、及时地发现企业财务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评价,及时进行处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并进行总结、反馈,为防止类似风险提供经验。这样的一种财务预防控制机制,有利于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施。
3.4完善企业员工培训制度
精细化财务管理是需要依靠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参与的,而员工参与除了要有参与的意愿,主动参与,还得具备参与的能力,才能达到参与的效果,因此,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的成败。为此,企业要完善员工培训制度,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丰富员工的财务管理知识,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切实提高员工素质,为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贵中.精细财务管理 强化资本运营[J].中国总会计师,2010(10):64-66.
[2]刘晖.精细化管理的涵义及其操作[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0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