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

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05 10:16:31

大学生道德现状分析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道德;原因分析;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就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可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了解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并找出对策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伦理道德价值观的主要表现

1.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大学生寄予厚望,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却令人担忧。转型时期,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化特别是成人社会中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剧烈变化使得置身于社会中的青少年学生遭遇了信仰上的困惑与冲突,如怎样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奉献与索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等。

2.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它唤醒了人们心中沉睡已久的自我意识。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是由于他们的辨析力尚弱,自我控制力较差,因此,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不能正确掌握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高尚与卑劣、荣誉与耻辱的界限,进而出现了道德观念淡薄、生活行为失范等现象。

3.生活追求新潮,贪图安逸享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高档化,在现代生活消费意识熏陶下,青年学生也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较低的原因

1.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正处在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时期,社会大环境的各种因素都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是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趋于务实,既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其消极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

2.学校道德教育和管理的不足。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说理,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而过高要求,缺乏可操作性的道德教育体系,也因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为引导和约束。

3.在当前形势下,许多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有时不能加以正确选择,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的大学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因此提高大学生文明水准,重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已势在必行。

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

1.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引导他们做品德高尚的人。部分青年学生中存在有道德伦理的困惑,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格培养,是消除青少年伦理困惑的最根本的途径。

2.加强公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讲公德就是要尊重社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要使社会、公众在自己的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提高高校教师素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教育者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建设者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力军,提高师资水平,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一个好的教育者身上应该具有两种力量:知识和人格。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靠的正是这两种力量。而教育者要言教和身教相想结合,其中言教就是展示知识的力量,身教就是展示人格的力量。这就要求教育者对自己宣传的道理,要坚信不移;对自己提倡的品德,要力求具备;要求别人做的,自己应切实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应坚决不做。教师不仅要通晓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精通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艺术。

此外,还要加强教育者师德建设,高尚的师德,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终生受益的。加强师德建设,需要强化教育者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为教育奉献的思想。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信念意志薄弱,自律性差

大学生活类似于集体主义生活,寝室又构成了学校里的小团体,以寝室为单位,学生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宿舍里一个好学生会带动其他室友努力学习,营造良好寝室文化氛围,也有一些学生,他们对学习毫无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把大好时光浪费在打扮、网络游戏、追求时尚等上面而荒废学业。

(二)缺乏职业规划,价值观趋于功利化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倾向于好就业、热门的专业。没有考虑自身兴趣和特长,只是盲目的追求以后的经济效益。择业时更是热衷于工资高、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的职业。导致很多光鲜的岗位门庭若市,那些小职位却无人问津。当代大学生择业,总体概括就是“高不成,低不就”。薪水低,职位低看不上,认为这与多年在读书上面花费的精力和金钱不成正比。但薪水高的工作,普通的大学生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所以很多大学生呈现出就业难的现象。

(三)缺乏责任感、集体意识弱

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虚度光阴,没有考虑到自己身上的担子,我们要赡养父母,要养活一家人,更要为祖国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不学无术的大学生是不会有好的未来的。其次,许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在集体里也缺乏团队协作精神。

(四)心理问题突出,恋爱观偏离

很多大学生在中学里是佼佼者,受众人追捧,得老师喜爱。但是那种优越感到了大学里瞬间消失,巨大的落差让很多大学生无法接受,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由原来的优秀生沦落到中下游,甚至自暴自弃。抗压力弱,一点小挫折都可能引起巨大的消极心理。高校里,大学生谈恋爱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学生忙于谈恋爱而忽视学习,就业面临很大困难。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成因分析

(一)社会对金钱的评判误导了大学生的思想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人们对金钱的追崇和热爱是盲目的,很多人对事情的衡量标准是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在很长时间里我们注重经济建设而忽略道德教育。经济是上去了,我们的道德却落下了。现实中昧着良心干坏事,唯利是图而损人利己的“缺德事”随处可见。拜金主义在社会上盛行,这些都无形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

(二)学校教育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

大学就是一个复杂社会的小缩影,人员复杂,家庭背景也不同,更有一些富二代的消费观念、金钱观念影响了一些贫困大学生对金钱的看法,也滋生了一些仇富现象。在大学里也有一些大学老师教学过于死板,毫无创新,致使学生对所学课程乏味,出现上课睡觉、逃课、应付学业的现象。

(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进入大学的大学生大部分已经具备了辨别是非、处理问题、人际交往的的能力,网络的发达使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更少,有些人长期孤立、自闭,始终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遇到困难挫折不与老师同学沟通,不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与同学关系紧张,经常发生矛盾与纠纷,长此以往就会积聚心理问题,导致无处发泄而产生过激行为。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家庭、社会和学校应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

首先,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作为家长,应及时纠正孩子在每个阶段产生的错误观念,言传身教,为孩子创造温馨、和睦的环境。其次,政府应加强对社会不良之风的打击力度,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学校做好校风建设,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第二课堂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至关重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大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完善自己。

(二)利用新媒体,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坚持以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主旋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牢固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目标,使大学生真正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杰出代表。

(三)大学生应做好自律和自省

自律自省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一面明镜,可以帮助我们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也是一面透视镜,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提高自我意识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大学生要谨言慎行,规范自身行为,对自己负责。

总之,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起主导作用。我们不仅要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更重要的是加强自我教育,这样才能使得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作者:孙静 单位:重庆三峡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景林.浅议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0,16(1):117-118.

第3篇

【摘要】目前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整体不高,对于艺术行业职业道德的认知水平普遍不足,而且职业追求有时过于急功近利,此外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思想道德问题。为了促进艺术类高校学生综合发展,必须加强道德素质教育,整体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道德素质教育;对策

【立项课题】浙江音乐学院2016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6SZ008。

目前,艺术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说属于高收入行业。很多青年为追求表面的“亮丽光鲜”,加入到艺术学军中。相比之下,抱着“一夜成名”心态的学生众多,而真正热爱艺术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受到社会、家庭、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以及职业道德素质普遍下滑。因此,做好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对于纠正以及调整他们的心态、思想乃至价值取向,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当代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应是积极向上的,应该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且拥有很强的责任心与崇高的理想抱负,具有明白是非的思想观念,具有持久的学习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观念。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不高的问题较为严重。以艺术类大学生为例,他们所接触的环境以及文化熏陶形式多样,部分家长与学生将艺考作为回避文化课高考的“通幽曲径”。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一些学生的道德素质出现问题,其中包括理想信念问题、道德观念问题、道德行为问题等。这对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二、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特点

(一)金钱观念不够成熟

中山大学针对大学生网络信贷进行了课题研究。调研报告显示,在各专业当中,艺术专业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对于网络信贷的意愿最为强烈。调查显示,超过20%的受访大学生是通过网络平台或者亲友推荐了解网络信贷的,10%的受访大学生则是通过平台宣传和媒体广告等途径得知,7%的受访大学生是通过微信与微博等平台了解网络信贷的,超过50%的受访者之所以有网络信贷意向,主要是因为短期缺钱。其中部分学生最后发生还不起钱的情况,将债务转化给父母,可以说是变相啃老。武汉女大学生裸贷5000元最后利滚利欠26万元的新闻炒得火热,而且媒体相继爆出多起女大学生裸贷新闻。新闻当事人多用贷来的钱购买化妆品,旅游等。裸贷现象并非单独指向艺术类大学生,而是基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一种网贷现象。由于艺术类专业特点与接触人群,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更加重要。在实际生活中不乏学生为了接触不同的圈子进行网络信贷,这是现实存在的现象,是当下高校开展道德素质教育,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1]。

(二)业道德认知水平浅显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艺术类大学生认为职业道德素质对于自身未来的就业与发展有着重要或比较重要的影响,而近39%的艺术类大学生对自身所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不甚了解,有的甚至完全不了解。虽然大多数艺术类大学生在心理上认识到这一问题,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努力加以改变。多数学生认为专业水平才是工作能力的最重要考察标准,而非职业道德素养,因而在日常学习中出现了只注重学习专业技能而不注重培养职业道德素质的情况。艺术类大学生在高校都接受过道德素质教育,理应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是当代高校道德素质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

(三)理想信念时而动摇

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种价值观充斥,网络文化冲击,加之家长与学校的管理存在“盲点”,使得艺术类大学生容易感到迷茫困惑,难以树立并保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此外,受到市场功利性影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缺乏人生目标与正确的价值判断,过分贪图物质享受,关注自身利益,导致道德水平低下。

三、影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因素分析

影响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因素,总的来说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社会因素。当下,很多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某种程度的认识误区,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形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观念。艺术类学生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难以抵挡外界诱惑,奉行错误的思想观念,导致道德观念出现偏颇。

二是学校因素。部分艺术类高校将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方面,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未能做好学生道德思想的及时纠正。

三是家庭因素。学生进入高校后,摆脱了父母的监督和约束,与父母的沟通变少;而父母对学生的教育力度减小,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知之甚少,没有做好教育引导。

四是学生自身因素。学生思想不坚定,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缺乏社会经验,难以正确取舍,使得理想信念与道德观念等方面产生问题,甚至犯罪[2]。

四、加强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

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明确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大学时期是“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时期,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与行为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人生的轨迹。对此,教师首先要了解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心理等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与思想发展水平,做好道德素质教育,引导学生重视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正视自身的不足。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时下热点话题,如“多位老艺术家的片酬抵不过一位当红明星‘小鲜肉’的片酬”,让学生分析这一社会现象,引导学生多多关注和发掘老艺术家们的艺术造诣与职业道德精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业内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为学生举办讲座,面对面交流,这样更具有教育意义。此外,艺术类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艺术家的世界,利用教学设备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进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很多知名艺术家早年的奋斗史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为学生形象立体地实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

(二)注重价值观念教育

无论是基于思想价值观,还是职业价值观,艺术类高等院校在开展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时,需要特别注重价值观念的引导。现阶段艺术类大学生,甚至整个大学生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或多或少都暴露出一定的价值观念问题。在校园内,艺术类学生追求多元化的发展与个性化的审美,有的学生无视纪律,甚至质疑道德的意义。虽然一小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拥有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拥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因此,在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时,教师一定不要去搜索宽泛且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或者身边的人和事进行举例教育。例如,可以利用优秀学生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群体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其实艺术类学生普遍很努力,不仅参与专业训练,而且要学习文化知识。因此,加强对他们的道德素质教育,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

学生的道德观念淡漠,除了社会因素外,家长与学校也有一定的责任。家庭教育不只是中小学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更是高等教育所提倡的。尤其是在独生子女居多的大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必不可少。对此,学校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中来。学校与家庭要协调统一做好引导工作。教师和家长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要通过言语与行为来影响学生,感动学生,使其能够自觉端正言行。大学生已经迈向成年,逐渐形成独立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但是其思想受到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地变化,因此道德素质教育正如登珠穆朗玛山,在于不断地坚持,不断地渗透,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必然会有相应的收获[3]。

(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作用

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可以说都是外力,只有学生内在真正意识到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之后,才能由榷外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遵守纪律与规范行为等方面入手,做好基础培养。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理念理论教学,使其明确艺术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将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同步提升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目标,以全面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4]。

五、结束语

艺术类大学生道德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加强道德素质教育,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入手,做好道德素质教育常态化,营造教育氛围,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灿平,王思思.浅谈大学生道德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5(21):74-75.

[2]林畅,刘佳.基于层次分析法的“90后”大学生道德现状与教育对策探析――以三峡大学为例[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6(01):94-99.

第4篇

关键词:道德价值观;研究方法;德育

一、研究方法

本文拟尝试性地利用现有研究模型,对日照大学城六所高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结构的四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当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借鉴。本研究以日照大学城六所高校学生1000名学生为对象,采用形容词选择法,由被试者在提供的道德形容词列表中选择符合要求的五个形容词,并按符合程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回收有效问卷960份,有效率为96%。问卷回收后进行统一编码,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PSS15.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道德价值目标的选择。问题是“什么样的道德目标在我心目中最有价值或最无价值”等,是个体道德价值观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决定着个体道德价值观的基本取向,也表明着高校学生的道德价值追求。为了准确了解大学生道德目标价值取向,列出了20项正向道德目标和20项反向道德目标,让学生按自己的价值判断来选择。从有关道德目标的调查结果,可得如下启示:

第一,高校学生认为最有价值的道德目标前五位依次是孝顺、自信、责任心、守信、诚实。孝顺作为我国的传统美德是现代高校学生最为认可的道德目标,这说明高校学生都体会到父母养育子女的辛苦,这与当前社会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但是研究也发现社会所提倡的另外一些道德价值目标在今天的高校学生中已不受重视,例如,“简朴”(第18位)、“忠贞”(第19位)等道德价值目标在当代高校学生心目中均放在无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勤俭”这一中国传统美德已被排在最末位。第二,从高校学生对最无价值的道德目标的排序上可以看出,排在前面的恶德词中有阴险(第1位)、虚伪(第2位),说明高校学生可能最讨厌对待别人说一套做一套,甚至背后陷害别人的人。而另外一些行为,如顺从(第16位)、懒惰(第18位),虽然也不值得提倡,但是由于更加偏重于自身,而没有较明显的干扰到别人,所以高校学生将它们排在不太令人讨厌的位置。

(二)道德价值动机的选择。问题是“我为什么要追求某种道德生活目标”等。即便追求相同的道德生活目标的人,其道德动机可能也是不一致的。为了准确了解高校学生道德动机取向,我们列出了20项正向道德动机和20项反向道德目标,让学生按自己的价值判断来选择。可得如下启示:

第一,从这些道德动机上可以看出,对高校学生影响最大的道德动机是人格高尚(第1位)、带来幸福(第2位),这说明高校学生选择某些道德目标的动机主要是指向自身的,即选择了符合自身原则的道德目标从而可以使自己的内心获得安宁,并完善自我。第二,从高校学生讨厌恶德或恶行的原因上可以看出,他们最讨厌的前三位的原因都集中在损害他人的利益上,如损人利己等。而自我陶醉(第18位)、贪图享乐(第6位)等单纯的为了满足自身的愿望而出现的恶德或恶行则被排在了较不重要的位置上,这说明高校学生认为满足自身欲望但并不伤害他人的动机虽然讨厌但并不如蓄意伤害他人那样令人反感。

(三)道德价值手段的选择。问题是“我应以什么样的手段或方法去实现我追求的道德生活目标才最有价值”等。为了准确了解高校学生道德手段取向,我们列出了10项正向道德手段和10项反向道德手段供学生选择,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高校学生选择的这些最可取的行为手段上可以看出,他们最为欣赏的手段是勇于负责。责任意识在现代社会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敢做敢当的人较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并取得更高的社会评价。本次研究还发现,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行为方式已经不太受人重视,如见义勇为(第9位)、大公无私(第10位)等。第二,从排名前三位的手段(阴谋诡计、不择手段、阳奉阴违)中可以看出,某些居心叵测,表里不一的行为方式最为高校学生所厌恶。而另外一些行为手段,如默默无闻(第10位)、谦恭顺从(第8位),被高校学生排在了较不令人讨厌的位次上,说明高校学生对这些行为手段的容忍程度较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可以理解的。

(四)道德价值效果的选择。问题是“我(或者他人)的道德行为是否产生了有价值的效果”。为了调查高校学生对行为效果的认同程度,我们列出了10项正向道德效果,同时,列出10项反向道德手段让学生选择,并分别按其效果的强度排列,并得出如下结论:

(1)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团结和谐、彼此理解)是他们最希望达到的效果,这可能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高校学生的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一些只为了他人的效果如榜样示范(第9位)、他人快乐(第10位)被高校学生排在了最不重要的位置上,这说明高校学生还是希望自己实践道德最终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2)与高校学生最希望看到的道德效果相对的,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效果是人际关系的不融洽,这同样能够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高校学生的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一些仅仅局限于自己的道德行为效果,如自我表现(第10位)、自我损伤(第8位),则被排在了较不重要的位置上。这都说明了人际关系在高校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实践道德行为最终是为了避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德育建议

(一)建立合理的道德目标系统。从当前高校学生对道德目标的选择上看,社会所提倡的一些道德价值目标在今天的高校学生中已不受重视,尤其是“勤俭”这一中国传统美德已被排在最末位,这是高校德育系统应该警惕和注意的地方。高校应该提供机会,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动机。调查结果显示,“追逐金钱”、“升官晋级”等动机较不让人讨厌,这体现出高校学生对人们和自身追逐金钱和权利的欲望上的容忍,也反应出社会上的官本位潮流与拜金主义的盛行也影响到了高校学生对道德的选择。现在许多学生甚至认为通过做投机取巧的事情而获得钱和权是有本事的。学校德育系统要警惕学生在金钱和权利欲望上的过度膨胀,给与正面的引导。

(三)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手段。从调查结果上可以看出,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行为方式如“见义勇为”、“大公无私”等已经不太受人重视,而“明哲保身”等手段则最让高校学生所理解。高等院校德育系统要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开展宣传和实践活动,并设计情境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在分享和助人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和成就感,从而养成他们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好习惯。

(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道德效果。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是他们最希望达到的效果,高校学生更加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够对双方造成影响,促进人际和谐,而非单纯地为了自己或为了他人。高校学生应根据这些特点,合理引导学生,要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和学习中切身体会到道德的正面效果,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实践道德可以最终利人利己,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德同一性;道德行为

现代国家的合法正当性不仅需要健全的法律或法制,也需要健全而高尚的道德伦理和文化精神。道德在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道德建设的新途径,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相关支持是一项重要课题,而大学生作为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他们的道德水平是社会道德的重要风向标,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研究也显得由为重要,然而当代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现状总体复杂,在日常的道德生活中经常出现知行脱节的现象。该文从道德同一性的角度出发,对于理解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不一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道德同一性对道德动机的整合

道德同一性或称“道德自我认同感”、“道德自我同一性”,从心理层面上看, 道德同一性被界定为:“个人如何思考自身和愿意成为什么人的自我概念, 是道德理想与个人同一性的会合, 在某种程度上是将道德价值流入个人的自我感”[4]。“道德同一性是道德判断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自我调节机制,是激发道德行为的重要动机”[6]。传统的道德动机模式,并不能很好的说明道德行为问题,道德行为的动机并不是简单的认知“好人”的结果,“纵观道德认知的经验研究,我们发现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仅显示出较小程度的相关”[2];布莱西在1980年的研究中证实了“单独的道德认知在解释道德行为时发挥了很小的作用(解释了大约10%的变量)”[3];这种微弱的关系被称为“判断行为缺口”,这说明在道德领域仅有道德认知是不够的,还要以更综合的概念框架来理解道德范围和道德功能的复杂性,因此该文以布莱希的道德同一性理论为基础,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探索影响道德行为的深层原因。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对成都市某高校350名大至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342份有效回收率97%;大一92人, 大二 83人, 大三82人,大四85人;男174人, 女168人;人文社科类 156,理工类186 人 。

2.2研究工具

2.2.1道德同一性问卷

万增奎在Aquino & Reed(2002)的道德同一性问卷基础上进行修订,最终得到的道德同一性问卷包括16个项目,问卷采用5级评级,其中内隐维度项目9个,外显维度项目7个,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达到了0.85,其中内隐维度0.83,外显维度0.74,具备满意的心理学测量指标。

2.2.2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

徐丽莎编制的大学生道德行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包含七个维度: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爱心,该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都在0.657一0.783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分半信度为0.847,其结果符合测量学的要求

2.3研究程序

使用 SPSS17.0进行描述统计、 方差分析、T检验、 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大学生道德同一性及道德行为现状及二者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3.数据分析

3.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基本状况

3.1.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基本状况

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均分为 3.93±0.65,其中道德同一性的内隐维度均分为 4.14±0.74,外显维度均分为3.66±0.67。配对样本 t 检验的结果显示(表1), t=7.65, p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被试的道德同一性总体水平以及同一性的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在基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如性别、年纪、生源地上均无显著水平的差异,但在专业这一变量上,人文社科类(M=39.39)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类(M=36.2)专业的学生(p =0.015

3.1.2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基本状况

被试的道德行为分为七个维度,分别为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爱心行为,其中爱心(2.1)与学习(1.9)行为均值较低,处于6点量表的中偏下水平,道德行为总体均分(3.3)及其他各维度的平均分皆处于6点量表的中偏上水平;

此外,基本的人口统计变量与道德行为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在总体道德行为及其他七个个维度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生源地这一变量上,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利他行为(P=0.036

3.2大学生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的相关性

道德同一性和道德行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总分与道德行为中的五个维度(利他、公德、孝顺、尊重、爱国)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36-0.44之间);道德同一性内隐维度得分同样与道德行为这五个维度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40-0.52之间);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与与道德行为中的六个维度(利他、学习、公德、孝顺、尊重、爱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23一0.40之间)

3.3.大学生道德同一性对道德行为的预测

以道德同一性总分、内隐维度得分、外显维度得分为自变量,以总体道德行为为因变量做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总分已达到容差0.000的限制,表明此变量与其它两个自变量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因此这一变量剔除,内隐及外显道德同一性这两个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但道德同一性外显维度对道德行为的预测能力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表2显示内隐道德同一性对总体道德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P

4.结果讨论

4.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特点分析

4.1.1大学生道德同一性整体状况分析

结果显示,被试的道德同一性整体水平较高,其平均分为 3.93,处于 5 点量表的中间偏上的水平,其中内隐道德同一性得分(均分=4.14)显著高于外显道德同一性(均分=3.66)。道德同一性的内隐维度对应的是自我价值感的内在自我,是自我对道德特质的内在认同,表现为道德特质在自我感中的重要性;道德同一性的外显维度对应的是外在公共自我,是在日常的人际互动中所想要表现出自身所具有的某些道德特质的程度。内隐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外显维度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内在自我的道德认同,道德特质在这一群体的心目中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了道德教育的成果,然而,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即使有着较高水平的道德意识,但在实际活动中却难以实践,许多学生并没有作出与他期望成为道德人相一致的道德行为,这可能是因为,一个人的自我同一性是多元的,除了道德同一性,还有职业、政治、民族、权利等多种的同一性,因此有可能其他的同一性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道德同一性的力量,从而抑制了道德行为的出现,这一结果也指出了“知与行之间的差距”,揭示了大学生日常道德行为中的知行脱节的社会现象。

4.1.2大学生道德同一性的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 t 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被试的道德同一性总体水平以及同一性的外显和内隐两个维度,在基本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均无显著水平的差异,但在专业这一变量上,人文社科类(M=39.39)专业的学生与理工类(M=36.2)专业的学生(p =0.015

4.2大学生道德行为特点分析

4.2.1大学生道德同行为整体状况分析

当前大学生道德行为总体水平良好,其平均分为 3.27,处于6点量表的中间偏上的水平,尤其是在爱国和利他等方面得分最高,但在学习及爱心行为上得分较低,道德行为的具体方面的发展并不平衡。

4.2.2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及专业差异,但年级差异结果表明,在爱心行为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由事后检验发现,大学生道德行为表现基本呈V字型,从大一到大三爱心行为得分呈递减趋势,大四得分又有显著回升,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大一学生作为刚进入大学生活的群体,他们身上还保留着高中时期的教育痕迹,比如高中时期较为严肃的治学环境对学生们的道德行为有着较强的约束作用,然而在熟悉大学生活以后,由于外界约束的减弱,大学生的道德行为也会相应的滑坡,最后在面临就业以及社会生活的压力之时,他们的道德意识会再度激起相应的道德行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道德行为会在大一到大三呈递减趋势,而在大四出现回升。这也提醒德育工作者,要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保持长期的关注,既要重视新生的德育观教育也要对老生的德育思想给于充分的重视;除了年级这一变量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外,大学生在不同生源地、是否具有学生干部任职经历以及是否参加过志愿活动等因素上,也在道德行为某些维度上存在着不同水平的差异,这提示我们道教育的内容与手段要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背景的大学生施教重点也应有所区别,同时要注重学生在道德实践方面的加强,通过让学生承担更多的角色,获得更高的道德责任感,从而培养较高的道德同一性水平以激发较多的道德行为。

4.3.道德同一性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总分及其内隐、外显两个维度都与道德行为及其各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道德同一性内隐维度与道德行为的相关程度(0.40-0.52之间)总体上要高于外显维度(0.23-0.40之间),这表明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一致性,这与布莱斯的道德动机理论以及Aquino 和 Reed 的研究结果:“道德同一性越高预示着做出志愿者行为的比率越高”的结论相吻合。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道德同一性的内隐维度对总体道德行为有着显著预测作用(P

5.结论

总体而言,大学生的道德同一性及道德行为水平普遍较高,这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德育的成效;但在道德同一性上,大学生的外显维度显著低于内隐维度,也说明了大学生道德实践上的欠缺;此外,道德同一性与道德行为二者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并且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前者能够解释后者31.9%的变异量同这一研究结论启示德育工作者可以从学生自我道德同一性的角度进行道德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学生道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万增奎.西方心理学道德动机观的研究进程及展望[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92

[2] S. A. Hardy,G. Carlo. Identity as a source of moral motivation [J]. Human Development, 2005,48:232- 256.

[3] Blasi A. Bridging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ac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Psychology Bulletin,1980,88: 1-45.

[4]Nasir,N.S,&Kirshner,B.(2003).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Moral and Civic Identities[J].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7(3):138~147.

[5]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

[6]曾晓强. 道德认同研究进展与德育启示[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8):151

第6篇

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们通过考察北京市理工科大学生①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方式等5个方面的看法,以了解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普遍认为自身应当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有58.4%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有关科技道德、科技伦理、网络伦理、环境伦理、技术伦理等方面的课程,但还有24.7%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同时,结果表明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对于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呈负相关,即随着年级的增高对于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却逐渐减低,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年级越高越需要强化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另外,从为数不多的研究生调查问卷来看,他们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要高于本科生,这一方面与研究生要接触更多的科技道德问题等学业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针对研究生所开展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比较有效。从整体上来说,大学生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教育者即教师比较认可,尤其认可教师在课堂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被问到哪些老师曾经提到或讲授过科技道德的时候,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专业课老师、辅导员或班主任降序排列。思政课教师在其中占有绝对优势并不出我们所料,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对文理科专业课教师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状况作比较,出乎意料的是,理工科专业课教师提到或讲授过科技道德问题的比例要比文科专业教师低19.7%。而事实上,理工科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科技道德问题的机率肯定要大于文科教师,因而他们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比文科教师更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值得探究。大学生们还认为老师在课堂之外所开展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并不够。仅有43.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课堂之外)中提醒过自己要坚守科技道德;分别有近26.6%和27%的学生认为老师没有提到过或者记不清是否讲过。

我们把网络空间、自然环境、科学研究、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生活等诸领域中的科技道德问题作为教育内容考察大学生的看法,并作对比分析。在上述几个领域学生们对于网络道德的关注度最高,而对于生命伦理的关注度最低,其余几项差别不大。分析原因,其一,网络技术和医疗技术与大学生实际生活的贴近程度分别是最近的和最远的,因而大学生对于它们的关注度也分别是最高和最低的;其二,当前的大学生群体对于生命意识的感知程度确实比较低,这从当前开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就可见,当然,正值生命巅峰期的大学生群体生命健康意识的单薄也符合常理。统计数据还表明,文科学生较理工科学生,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更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科技道德,前一种情形很有可能是文理科学生不同专业的差异使然,后一种情形很可能与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或将要面临社会生活,也就面临着更多的科技道德问题有关系。调查结果表明,网络、书报、电视和课堂等4个方面依次是大学生了解和关注科技道德事件的主要途径,彼此之间的区分度大致在10%左右。网络在大学生关注和了解科技道德事件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而课堂则是各种途径之中影响最弱的,说明网络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途径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之途径则受到较大冲击,这也为我们制定的应对策略提出挑战。问卷数据还显示,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在课堂中听到科技道德或科技伦理等相关词汇的频度逐步降低。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其一,近四年北京市理工科高校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逐步被加强,据我们的文献考察以及访谈调研得到的结论也证明,近年来北京市一些高校已经和正在加强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方面的课程建设,成效正在显现;其二,在高年级大学生中以课程形式开设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确实有待加强。

我们把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方式分为课堂上的纯理论分析、举实例、设置情境;课堂外的活动式教育,以及渗透于课堂内外的榜样教育加以考察。在各种课堂教育方式中学生们最易接受的是举实例让大家分析以及设置情境让大家体验等两种,而对于纯理论分析的讲授形式仅有18.4%的学生可以接受。最易被学生认同的课外教育方式是在科研活动中开展相关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形式,而为此专门开设的主题性活动,如有关科技道德的讲座和观摩等方式次之。这里我们对文理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年级学生对于“课堂上纯理论分析”这一途径的看法进行比较,发现文科学生能够接受的比例要高于理工科学生;相反,理工科学生愿意接受举实例和情境设置等两种教育方式的比例则要高于文科学生,这说明学生的专业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几种课堂上的教育方式的选择。在大一到大四的各学生群体中,愿意接受纯理论分析的比例与年级高低呈负相关,即年级越高的大学生越不愿意接受课堂上纯理论分析式的讲授方式;相反,愿意接受设置体验情境和举实例等教育方式的比例则与年级高低呈正相关,即年级越高的大学生越愿意接受设置情境和举实例等讲授方式,上述情形都说明年级差异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于课堂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方式的选择。我们对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作单独考察。例如,在被问到是否愿意以身作则成为科技道德修养方面的表率时,学生们都显出较高的积极性,72.3%的学生作出肯定回答,但在问到是否愿意通过自己的表率行动或做法在一定程度或一定范围内改变整个社会的科技道德素养状况时,学生们则显得信心不足,只有62.5%的同学做出肯定回答,而认为不能或无足轻重的却占到了27.3%。与之相联系,学生们对以他人榜样示范的形式对于自己进行教育的方式认同度也不是很高。

加强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建议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北京市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调查研究,为加强理工科高校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也就是在深入分析问卷数据和访谈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思考,对相关的实践环节给予关注,并得出结论性的意见。首先,要加强大学生对于自身群体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它是加强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也是改善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状况的重要内容。正如调查数据所显示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承认自身的科技道德素养有待提高,但是他们对于自身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不比其他群体要高。实际上,大学生群体与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特征以及他们科技道德素养有待提高的现状都说明了他们接受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无论对于大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还是对于其日后从事未来的职业和事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让大学生认识到如上形势是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重要任务。其次,要加强理工科教师对于自身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如调研结果所表明的,理工科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科技道德问题的机率肯定要大于文科教师,因而他们开展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应该比文科教师更大,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这其中理工科教师对于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必要性认识程度的高低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也非常有必要提高他们的认识。

确立兼具稳定性和开放性的教育内容体系首要强调的是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它是教育内容丰富和发展的前提即教育内容开放性的前提。基于相对稳定的内容设计大致有两条思路:第一条思路即把科技与伦理之间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基础内容;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融合作为教育的导向内容;把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把科技政策法律法规为作为教育的补充内容②。第二条思路即在网络空间、环境保护、高新技术、日常生活等不同领域中的科技道德素养作为不同主题的教育内容。其次,教育内容体系的开放性是指教育内容不能僵化不变,要开拓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教育内容是教育内容稳定性的动力源。如将“基因伦理”、“太空伦理”、“生命伦理”等最近几年兴起的科技道德问题纳入教育内容之中就是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更是科技道德素养教育内容体系创新的本质要求。

如果说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内容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之内是相对不变的,但是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方式却要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过程、对象、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在具体的教育环节中要根据不同情形而采取不同方式。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并不反对开设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直接的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也不反对纯理论分析式的授课方式,他们反对的是死板、教条的教育形式,也反对没有课外教育形式作为有机补充的教育形式。调查问卷最后一道开放式问答,以及学生、教师在座谈调研之中提出的建议也在教育方式上给我们一些启示。其一,观看有关科技道德题材的影片,如《后天》《2012》等,通过预测现代科学技术给人类未来带来灾难以警醒人们爱护地球、挽救人类的影片,能达到理论教育很难达到震撼心灵的教育效果。其二,播放小视频,如袁隆平或钱学森等科学家先进事迹的视频,在榜样的激励之中实施教育。其三,发放宣传资料或制作有关科技道德的海报、小册子,乃至公益广告等等,在这种方式的创新上,环境保护、生命健康等科技道德主题的资源非常丰富。其四,模拟真实情景制作小作品或情景剧,如拍摄能够体现学生们科研或学习过程中心得体会的DV等。其五,举办科技道德方面的讲座或者参观相关主题展览。总之,师生们认为一定要设置课堂教学之外的教育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同时在课堂教学之中也一定要采取既适应大学生群体特点又体现时展要求的教育方式。

在道德教育之中,榜样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而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之中,科学家、导师、科研团队负责人在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过程中所起到的特殊的榜样示范作用应得到更加充分的重视。但是,从我们的调研结果来看,学生们对于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在科技道德素养教育中地位和作用的认同度并不是很高。大学生们虽然能够遵守科技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但却不愿意让自己成为科技道德方面榜样;同时,他们基本上能够认识到自身提高科技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但是对于能否以自身力量改善整个社会科技道德素养状况显得信心不足。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状况与当前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状况是紧密相连的。从整体上说,大学生虽然能够遵守基本的道德要求,但却不愿意让自己成为道德榜样。他们都愿意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但是对于能否通过以此来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显得信心不足。上述论证同样证明了之前的一个论断,即大学生的科技道德素养不是脱离于其它道德观念或行为而独立存在的一种道德素养,它是与大学生群体整体道德状况的提升紧密相连。在加强榜样示范的教育方式的时候,既要注意所树立榜样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也要注意所树立榜样与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的契合度,也就是说,科技道德素养教育所树立的榜样要值得大学生去学习,也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只有符合上述要求,才能让大学生从认同、到仿效,最后转化为与榜样一样的科技道德意识和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科技道德素养教育的教育者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乃至专业课教师最有可能也最有必要成为大学生学习的科技道德榜样和模范。

第7篇

一、大学生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总体状况

(一)道德建设举措的知晓度较高,折射出“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进一步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质,国家先后推出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和“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道德建设举措。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知晓度为81.6%(其中4%的大学生“完全了解”、26.9%的大学生“了解大部分”、50.7%的大学生“只了解其中几位”)。可以看出,大学生对“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总体知晓度较高,国家道德建设相关举措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了较好的宣传。但是,近半数大学生对人物事迹的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道德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尚未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参与调查的35所高校分布在20个省份,不同省份大学生对“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的知晓度区间在71.9%—89.6%,表明“崇德向善”的社会道德风尚已基本形成,但参差不齐的道德建设成效仍有待改善。

(二)高度认可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彰显出“向上向善”的道德追求

201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要求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以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调查显示,93.6%的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并未过时,仍值得发扬”,仅6.4%的大学生认为雷锋精神“已经过时”。大学生对雷锋精神及其所承载的价值观念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代大学生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向善的价值追求。道德模范是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旗帜,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向往,实质上是对道德模范所代表的宝贵精神品格和崇高价值追求的向往。但数据显示,仅62.6%的大学生明确向往成为社会道德模2015年11月范或英雄,近4成大学生的道德境界尚待提升。

(三)校园道德状况评判态势良好,呈现出“相善其群”的公德意识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提到,“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1],他勉励当代大学生既要养大德,还要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修好公德和私德。校园道德状况是大学生守公德、严私德在实际行动层面的生动体现,与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养、校园文明建设状况等密切相关。通过调查5种校园不文明现象的存在程度发现,大学生对当前校园道德状况的评判态势良好,绝大多数大学生拥有良好道德素养,能够自觉维护公共秩序、节约公共资源、遵循学术规范、恪守诚信考试。比如,在校园中,“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意插队等行为”、“对‘长明灯、长流水’现象视而不见”、“抄袭剽窃、实验凑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考试作弊行为”的普遍度依次是:30.1%、29.8%、29.2%、22.3%。此外,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得分在12项文明素质评价指标中分别排名第2位、第5位。强烈的社会诚信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进一步证实,多数大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公共精神、诉诸道德约束,做到“相善其群、独善其身”。但调查也显示,“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行为”在校园中的普遍度为53.1%;大学生群体的“纪律观念”得分在12项文明素质评价指标中排名第11位。大学生课堂纪律观念淡薄的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教育管理者应当努力在高校课堂管理和学风建设方面推行有效的改进措施,切实增强大学生的纪律观念。

(四)道德意愿强烈并且积极践行,展现了“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拥有善良道德意愿并积极践行,敢于担当、乐于奉献是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和青春品格的真实写照。第一,大学生在践行“友善”价值观、继承“助人为乐”传统美德方面表现突出,96.6%的大学生愿意扶跌倒老人。第二,志愿服务已经逐步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91.1%的大学生愿意做相关活动的志愿者。第三,大学生拥有慈爱扬善、奉献社会的公益精神,89.0%的大学生参加过社会公益活动。但调查也发现,近半数大学生在扶跌倒老人问题上态度较为模糊,其中81.3%的大学生担心“借此讹人的事件很多,防人之心不可无”,表明当前大学生扶跌倒老人的道德信心不足,对社会诚信持悲观态度。如何消除和改善社会上“视而不见”的道德冷漠和“人人自危”的道德窘境,帮助大学生重拾“助人为乐”的道德信心是社会和高校需要共同关注的道德难题。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关注的现象与问题

(一)大学生道德发展中的“知行分离”值得关注

调查显示,大学生道德发展中的“知行分离”现象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较高但道德向往不坚定;大学生的道德意愿强烈但道德判断不自信;大学生的道德意愿强烈但道德践行不充分。造成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向往相分离,或许源于道德教育目标不太合理,精英化的“圣德性”教育忽视了大学生道德需求的层次性;大学生道德意愿与道德判断相分离,或许源于社会道德环境不太纯净,陌生人的社会加之工具理性主义的盛行将人们带入了“人人自保而人人自危”的道德窘境;大学生道德意愿与道德践行相分离,或许源于个体道德体验不太充分,知识化的道德灌输忽略了道德认知的体验性和道德选择的情境性。

(二)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追求高度一致

“道德观是人生的外衣,人生观是人生的躯干,价值观便是人生的血肉。”[2]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Kendall相关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追求高度一致。一方面,大学生的人生观与道德追求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生理想越明确的大学生(r=0.085***)(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对未来发展越乐观的大学生(r=0.117***)、生活状况满意度越高的大学生(r=0.127***)、人生规划越具体的大学生(r=0.031***)、人生观越积极的大学生(r=0.159***)越向往成为道德模范或英雄。另一方面,大学生的价值观与道德追求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赞同度越高,就越向往成为道德模范或英雄(r=0.229***);大学生对“奉献”(r=0.129***)或“友善”(r=0.129***)的赞同度越高,每年参与公益活动次数就越多。

(三)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比较数据发现,家庭环境在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轨迹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如表1所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大学生,向往成为道德模范、做志愿者的意愿越高,但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却相对较差;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大学生,道德践行情况越好,而道德意愿越微弱。有研究证实,控制利他成本是催生善行的最有效方式。[3]也就是说,高成本压力可能会减弱人们“做好人”的内驱力,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低的大学生道德意愿越强烈,但道德践行情况却越差。家庭的教育功能对大学生的道德养成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育大学生道德的最好土壤”。[4]但是家庭环境及其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是复杂交织的,仅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出发还难以窥探家庭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机制。

(四)教育背景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影响显著

分析发现,教育背景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影响显著。第一,不同学段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性。随着年级升高,大学生扶跌倒老人的意愿下降,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变差。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在高年级的缺位,可能是导致高年级大学生道德意愿和道德行为弱化的原因之一。第二,不同学科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相比,理工类大学生对有关道德建设举措的了解情况、参与公益活动的情况最差。在部分高校中,人文素养教育往往要让位于专业教育,这或许是导致理工类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弱化的原因之一。第三,不同身份大学生的道德发展状况存在差异性。党员大学生比非党员大学生的道德意愿更强烈,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比没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更高,道德意愿更强烈,道德践行更积极。党员大学生和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其榜样示范作用日益凸显。

(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意义重大

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的道德成长意义重大。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德成效显著。具体来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效果的评价每提升1个单位,其扶跌倒老人的意愿得分分别升高5.9%、6.8%个单位,其对校园道德状况的评判得分分别升高17.59%、6.08%个单位。第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德育功能凸显。具体情况表现为,大学生对学校社团活动(r=0.061***)、社会实践活动(r=0.047***)越满意,其做志愿者的意愿越强烈;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党团活动的满意度每提升1个单位,其对校园道德状况的评判得分分别升高10.74%、5.65%个单位。第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影响大学生道德发展的新因素。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网站的频率、浏览新媒体公众平台的频率每提升1个单位,其对有关道德建设举措的了解情况得分分别升高11.2%、22.4%、16.3%个单位。

三、教育引导、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相互影响

为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和建议,课题组根据研究需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探究教育引导、道德观念(包括道德意愿与道德认知两个潜变量)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图1呈现了道德观念潜变量在教育引导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完全中介作用,所有观测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载荷系数几乎都在0.001水平上显现。数据—模型配合优度指标分别为:GFI=0.830,/df=8.742,RMSEA=0.049,CFI=0.926,整体模型适配度指标基本达到了适配标准,说明研究提出的假设模型与实际观察数据的拟合情况良好。此结构方程模型综合说明,教育引导是通过道德意愿和道德认知这二者的中介作用而最终影响到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的。第一,从“教育引导”这一维度出发,教育引导正向显著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意愿和道德认知,即教育引导效果越好,大学生的道德意愿越强烈、道德认知水平越高。其中,教育引导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情况影响较大,标准化系数为0.52。从各潜变量的载荷系数来看,对于提高教育引导的效果而言,“社会实践活动”满意度的贡献度最高,标准化系数为0.81,其次是“校园文化活动”“党团活动”和“社团活动”,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的贡献度最低,标准化系数为0.50。第二,从“道德观念”这一维度出发,大学生的道德意愿和道德认知均正向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即大学生的道德意愿越强烈、道德认知水平越高,大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就越好。从各潜变量的载荷系数来看,大学生“对道德模范或英雄的向往”对其道德意愿的贡献度最高,标准化系数为0.62;大学生对“友善”的赞同度对其道德认知水平的贡献度最高,标准化系数为0.68。第三,从“道德行为”这一维度出发,在各潜变量的载荷系数上,大学生在“诚信”“责任”“人文素养”“团结协作”“奉献”和“文明礼貌”等方面的表现对于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贡献度较高,标准化系数依次为:0.81、0.80、0.79、0.78、0.77、0.77。

四、助推大学生道德成长的教育对策与建议

(一)树立道德“信仰化”的教育理念,为大学生寻求道德精神依托

分析发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高度一致;大学生“对道德模范的向往”对其道德意愿贡献度最高;对“友善”价值观的赞同度对其道德认知水平的贡献度最高。这表明人生信仰和价值追求对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影响显著。然而,调查发现,仅有62.6%的大学生明确向往成为道德模范或英雄,这表明大学生道德教育正逐渐陷入“去信仰化”危机。为此,现代化背景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要树立道德“信仰化”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目标上,以终极关怀突破规范遵守,引导大学生形成“知善行德”的道德信念;在教育内容上,强化价值引导,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觉自愿的道德追求;在教育方法上,以情感陶冶弥补理性判断,满足大学生的内心需要和精神寄托。

(二)构建“科学化”的道德教育体系,彰显大学生道德发展特色

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呈现诸多鲜明特征,改善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需构建“科学化”的教育体系,彰显大学生道德发展特色。一方面,针对不同学段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开展不同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比如,将道德教育融于就业指导工作和毕业实习工作,以改善高年级大学生道德意愿不强烈、公益参与不积极的问题。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的知识背景差异,为不同学科大学生制定专属的道德教育方案。比如,道德教育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以提升理工类大学生的道德意愿和道德认知水平。

(三)营造“温暖化”的道德舆论环境,重塑大学生道德判断信心

当前社会的一些道德冷漠和信任危机现象给大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致使部分大学生因担心被讹诈而不敢扶跌倒老人。社会风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道德发展,良好的道德氛围更容易催生大学生的善行。因此,教育者要借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加强正面案例宣传,以主流价值引领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对于负面案例要深入批驳,努力消除负面案例引发的道德困惑。通过赞美正能量、批评负能量,积极营造“温暖化”的“道德舆论场”,引导大学生重塑道德判断信心。

(四)开展“常态化”的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道德践行能力

解决大学生道德发展的“知行分离”问题,关键在于强化其道德认知体验、提升其道德践行能力。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对于提升“教育引导”效果而言,“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党团活动”和“社团活动”的贡献度较高,而“主题教育活动”的贡献度则相对较低。所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应当重视“常态化”的实践活动。一方面,要积极发挥现有“常态化”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将道德教育合理融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常态化活动,不断优化大学生道德教育渠道。另一方面,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和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加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建设,探索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

(五)重视“生活化”的道德行为养成,提高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

第8篇

关键词:青少年; 思想道德; 年龄特征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1-0012-06

年龄因素是衡量青少年发展的基本指标,一般来说,进入青少年时期以后,个体随着知识增长、视野的拓展、认知能力的提升、社会活动质量的变化,其思想道德观念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升和提高。个体在青少年时期思想道德观念变化发展的总体情况究竟呈现出什么样的发展情况?如何看待青少年时期个体思想道德发展特点?以及如何评价青少年时期个体思想道德发展情况?等等,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研究工作者关心的问题。

为此,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课题组在湖北省和全国范围内开展实证研究。我们将青少年界定为进入到青春期发展阶段,但又没有达到成熟的人生发展阶段。由于成熟这个概念的多重内涵,我们把青少年年龄上限作了弹性处理,采取“守一望多”的策略,即以11~18岁青少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青少年的多元理解作为补充,对青少年这个概念进行操作定义。在全国范围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发展研究时,我们主要侧重分析11~18岁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发展状况。[1]为了从更大年龄范围探讨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发展的特征,我们在湖北省范围调查中将青少年年龄范围拓展到35岁,探讨11~35岁期间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发展特点。[2]同时,在本研究中我们把思想道德这个概念按照作用的领域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思想道德是包含心理、思想、道德、政治等诸多层面,与科学文化相对应的思想道德概念。狭义的思想道德概念特指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即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对应的社会价值观念,我们认为,如果不从广义角度理解思想道德就不能揭示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多样性和内在的关联性,另一方面,如果不从狭义的角度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进行探索,难以把握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核心内容。因此,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采取了“多元整合”的策略对思想道德进行操作性界定,从心理、思想、道德、政治等多个层面对思想道德这个概念进行理解,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整合,来从总体上把握思想道德的本质内涵。把思想道德观念具体化为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生活态度、道德观念、现实政治观念、国家观念等具体指标,以此来探讨11~35岁年龄区间内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

一、11~18岁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考察青少年年龄变化与其思想道德发展的相互关系,我们对全国青少年调查中青少年年龄进行了分组,以12岁以下青少年为第1组;13~14岁为第2组,15~16岁为第3组;17~18岁为第4组,19岁以上为第5组。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发展随年龄变化发展特征如下:

1.心理健康问题的年龄特征

调查显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年龄变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X2(8)=45.0906,P

为了更为直观分析心理健康问题的年龄特征,我们以心理健康问题总分为纵轴,以年龄组为横轴,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如图1。

由表1和图1可以看出,15~16岁是青少年一个有特殊意义的转折点,在这个年龄之前,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此转折点之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逐渐趋于平和。可以看出,15~16岁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时期,应该给予一定的特殊关照。

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发现(F(4)=10.015,p

2.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年龄特征

调查显示,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与年龄变化之间存在显著关系(X2(8)=84.7596,P

为了更为直观分析生活满意度的年龄特征,我们以生活满意度总分为纵轴,以年龄组为横轴,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如图2。

由表2和图2可以看出,青少年生活满意度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方差分析发现(F(4)=17.454,P

3.青少年生活态度年龄特征

调查显示,青少年生活态度与年龄变化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X2(16)=31.3216,P

为了更为直观分析生活态度的年龄特征,我们对生活态度选项按1~5分进行量化处理,得到不同年龄组在该项目上的平均分,以平均分为纵轴,以年龄组为横轴,青少年生活态度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如图3。

由表3和图3,不同年龄组的青少年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看出,从图3的形态上来看,15~16岁组是一个转折点。在此以前年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生活态度积极性降低,而转折点后,随着年龄的增加生活态度变的趋于积极方向,但在17~18岁左右又有下降的趋势。进一步对不同年龄组的青少年其生活态度积极性状况进行方差分析发现(F(4)=3.857,p

4.青少年道德水平的年龄特征

调查显示,青少年道德自我评价状况与其年龄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X2(16)=219.0287,p

为了更为直观分析青少年道德状况的年龄特征,我们对青少年道德自我评价选项按1~5分进行量化处理,得到不同年龄组在该项目上的平均分,以平均分为纵轴,以年龄组为横轴,青少年道德状况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如图4。

由图4可以看出,青少年道德自我评价状况有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发现,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其道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F(4)=29.448,p

5.青少年现实政治观的年龄特征

调查显示,青少年对现实政治问题的看法与其年龄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X2(8)=44.1782,P

为了更为直观分析现实政治观的年龄特征,我们以现实政治观总分为纵轴,以年龄组为横轴,青少年现实政治观随年龄变化发展趋势如图5。

由表5和图5可以看出,15~16岁是青少年现实政治观念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在此前青少年对现实政治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消极,经过15~16岁转折点之后,青少年现实政治观念向着积极方向转化,但依然没有达到15~16岁以前的水平。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发现(F(4)=12.805,p

6.青少年国家观念的年龄特征

调查显示,青少年对国家的看法与其年龄之间存在着显著关系(X2(8)=33.1168,P

为了更为直观分析青少年国家观的年龄特征,我们以国家观的总分为纵轴,以年龄组为横轴,青少年国家观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如图6。

由表6和图6可以看出,青少年对国家的观念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的发展趋势,其中,13~16岁年龄段下降趋势较平缓。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发现(F(4)=11.426,p

二、11~35岁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年龄特征

为了从更开阔的年龄阶段进行对比,我们以湖北省调查作为参照,进一步在更开阔年龄范围内探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随年龄变化的特征。湖北省青少年调查样本中青少年年龄范围含盖11~35岁,我们将样本在年龄上进行分组:第1组18岁以下(26.1%),第2组19~24岁(45.7%),第3组25~28岁(15.2%),第4组29岁以上(13.0%)。

1.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年龄特征

根据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长程年龄分析,青少年在更开阔范围年龄段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变化如图7。

由图7可以看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19~24岁组是一个心理健康问题的多发年龄阶段,经过这个年龄阶段以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呈逐渐下降趋势。

2.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年龄特征

根据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长程年龄分析,青少年在更开阔范围年龄段生活满意度的发展变化如图8。

由图8可以看出,青少年25~28岁是生活满意度最低的阶段,经过这个年龄阶段以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呈上升趋势。在青少年时期,生活满意度呈持续下降趋势,25~28岁以后,生活满意度开始提升。

3.青少年生活态度的年龄特征

由图9可以看出,青少年生活态度随年龄增长呈现出曲折发展的轨迹,在25~28岁以前,青少年在生活态度上的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经过这个年龄阶段以后,生活态度呈现出积极增长的趋势。25~28岁是青少年生活态度发展变化的拐点。进一步对不同年龄组的青少年生活态度状况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F(4)=0.402,p=0.807>0.05。表明其在上图曲线中所显示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

4.青少年道德水平的年龄特征

由图10可以看出,青少年对自我道德水平评价呈现出曲折发展的状态,其中25~28岁是青少年道德水平自我评价的最低谷,经过这个年龄阶段以后,青少年道德自我评价迅速提升。从青少年思想道德自我评价总体状况来看,18~24岁的道德自我评价要高于18岁以下青少年和25~28岁青少年。进一步对不同年龄组的青少年道德现状方差分析,发现上图曲线中所显示的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F(3)=1.301,p=0.272>0.05)。

5.青少年现实政治观的年龄特征

由图11可以看出,青少年对现实政治的看法呈现出U型发展曲线变化,对现实政治观得分最低点为25~28岁年龄组,经过这个低谷以后,青少年对现实政治看法呈上升趋势。进一步方差分析发现(F(3)=27.81,p

6.青少年对国家观的年龄特征

由图12要以看出,青少年国家观呈现V型发展曲线,19~24岁是青少年国家观念最低谷阶段。经过这个阶段以后,青少年对国家观念会迅速提升,表现出比其他年龄青少年更高的国家观念。进一步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爱国主义观念存在显著性差异(F(3)=20.261,p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年龄特征

综合青少年在两个不同年龄范围内思想道德基本指标的变化情况,从总体上看,青少年思想道德基本观念在整个青年和少年时期呈现出V型发展的轨迹。其中,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的大多数指标在11~18岁期间处于下降的发展趋势,而经过一定时间的低谷以后,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的各方面指标均有提升。说明青少年时期是思想道德观念变化较为明显的时期,也是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的敏感时期。具体来说,呈现出以下特点:

1.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年龄特征

从调查可以看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波动的发展轨迹,其中15~16岁和19~24岁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两个高峰期,从青少年在这个年龄段的重要生活事件来看,在这两个年龄段正是青少年从初中进入高中,以及从高中进入大学期间这两个年龄阶段,从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发展变化的年龄特征上看,青少年在初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是心理问题出现的高发年龄阶段,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年龄特征

进入到青少年时期以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下降,直到25~28岁跌入生活满意度的最低点,而经过这个最低点后,生活满意度会逐渐稳步提升。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性质来看,青少年对生活不满意主要源自对目前生活状态的不满足,而不是对目前生活状态的不满意,这种对目前生活状态的不满足是一种可以转化为积极生活动力的因素。青少年对目前生活不满足,正是激发青少年积极进取动力的积极因素。从青少年25~28岁以后的社会生活事件来看,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正是离开学校生活,初步奠定了职业发展和生活基础的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少年在求学期间会对自己生活状态出现诸多不满足,而一旦进入到社会,奠定一定生活、事业基础后,生活满意度会逐渐提升。

3.青少年生活态度的年龄特征

调查表明,进入到青少年时期以后,青少年对生活的态度越来越不如童年期那样积极,选择“消极”和“比较消极”的比例日益提升,在15~16岁出现低点。在17~19岁虽有所提升,但总体依然处于下降的趋势,25~28岁下降到生活态度得分的最低点。而到29岁以后,青年生活态度日益积极。从生活态度的年龄变化特点来看,青少年在生活态度方面呈现出曲折发展过程,一般情况下,在童年期间生活态度较为积极明朗,而进入青少年时期后消极成份逐渐增长,在青少年发展期间是个体不断体会“理想”与“现实”矛盾并逐渐实现融合的期间,而这个融合,只有在进入到社会,从事一定具体职业以后,生活态度才积极成份日益增多。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活态度形成和发展的敏感时期。

4.青少年道德观发展的年龄特征

进入到青少年时期以后,青少年对个人道德水平的自我评价日益下降,到25~28岁进入到自我评价的自低点,而29岁以后,青少年道德水平的自我评价随之上升。调查表明,青少年期间是个体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其中25~28岁期间是道德发展的又一个转折时期。这个研究结果似乎与美国学者柯尔伯格对道德判断水平的研究结果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柯尔伯格认为个体道德发展水平是按照和年龄相关的一定顺序发生的,个体在9岁以前,大部分孩子道德水平处于第一个水平;进入到青春期以后,个体道德水平达到第二水平,大多数青少年处于第二水平阶段3,同时具有阶段2和4的特点,而进入成年后,开始达到第三水平。[3]个体道德发展与年龄之间是呈线性上升关系,还是呈现曲折变化发展趋势,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青少年现实政治观的年龄特征

从青少年对现实政治评价情况来看,在青少年以前,个体对现实政治评价呈现出高度评价状态,而进入到青少年时期以后,青少年对现实政治问题的评价得分逐年下降,从11~18岁年龄区间来看,青少年对政治的评价15~16岁为第一个低谷,17~18岁略有提升;而从长程的年龄特征来看,在整个青少年期间,个体对现实政治的评价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到25~28岁进入到对现实政治问题评价的最低谷,29岁以后,青少年对现实政治问题的评价得分随之上升。

6.青少年国家观的年龄特征

从青少年国家观的得分情况来看,进入到青少年时期以后,青少年对国家的观念得分日益下降,到19~24岁进入到国家观念的低谷,25岁以后,青少年在国家观念上的得分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国家观念日益增强。而19~24岁正是处于大学期间。而25岁以后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青少年国家观念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

从上述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生活态度、道德水平、现实政治观念和国家观念等指标随年龄变化发展的特征来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思想道德发展观念发展重大变化的一个关键时期和转折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的年龄发展特征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发展的一种客观、自然的发展趋势?还是由于我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存在着某种局限和问题,使得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呈现出曲折发展轨迹?以及家庭、学校、社会应如何帮助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思考,而青少年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客观呈现给我们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佘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6.

第9篇

关键词: 小学品德课堂教学 有效性评价 现状分析 意义 发展方向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改变凭固有的认识评析课堂、感觉评析课堂教学、以点带面的评析课堂教学的状态很有必要。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应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新课标准为准则,开放、整体、全程的评析课堂教学环节与行为,全面深刻审视课堂教学场景中呈现的教育价值,指导教师追求教学效果和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探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是每位品德教师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品德学科各校都存在专任教师少、兼职多的现象。新课程改革初期参加过全员学科培训的教师,由于年龄、岗位等原因,有的退休,有的更换了任教的学科教学,而后期担任本学科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没参加过系统的学科培训,更别说教师从教前所学专业。目前,我区的品德学科教师为960多人,其中86%为兼职,专任教师仅16%,兼职教师中33%是学校领导、50%是班主任,17%的教师主要承担其他学科教学。虽然各校基本按课程计划的课时上课,但各校开展的品德学科教研活动极少,更没有在学校层面组织过品德学科教师培训,对品德学科教师备课情况、课堂监控、实践活动、学业评价等常规管理基本上没触及。全区思品任课教师中,参加过区、市等上级组织的教材培训活动的占16%,参加过品德学科国培的教师近10人。教师课程标准意识淡漠,对课程的理解停留在教师自己作为学生时候接受的观念和学习行为层面,课堂普遍存在忽视学生的体验感悟,忽视学生的探究合作,忽视学生的生活基础等现象。品德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思想封闭,对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缺少有效指导和有层次的训练。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大打折扣,离品德课程标准要求相去甚远。纵观区内外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研究的状况,思考和研究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有效性的课题不少,但很少有对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即使是对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也仅停留在观察课堂上师生状态、提出活动策略、评课方向与要领等层面上,不涉及对教师教学设计与师生活动行为的价值分析。

二、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意义

2011版《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品德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以及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生活基础、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的兴趣和参与生活活动的热情、培养和训练学生主动探究与思索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品德实践、引导学生辨证看待和处理生活事务等,以促进学生主动形成良好道德与视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主动发展社会性。

我们基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把握和课堂教学现状的研究,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助推新课程改革,主要举措是以课程标准为标准,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评价课堂教学环节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以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评价学生学习状态以促进教师教学策略的优化。引导教师具体分析和把握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教学现象中的价值,促进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真正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及其思想,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优教的目的。我们设想通过此项研究,探索小学评价《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科学合理地具体分析《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有效性,形成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案例文集供全区一线教师参考,形成小学品德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指导全区小学品德教学,提高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纠正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价值导向的乏力,忽视学生创新力、实践力的倾向,促进教师树立对教学行为和活动现象进行价值审视的意识,改善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热爱,树立关注生活、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促进学生的人性本真发展和在实践活动及关注社会生活中形成核心价值观和新思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达成品德课程的总体目标。

三、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发展方向

概念界定: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课堂教学评价就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是指针对品德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活动过程做出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促使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有效开展教学。灵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我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道德与情感、行为与习惯、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1.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有效性。具体剖析教师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基于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学生的基础与经验,上升到对课程标准性质、目标、理念、教学建议的全面理解和科学合理把握情况。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道德;差异性分析;养成路径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在要求

(一)注重大学生职业道德意志的培养

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重要内容,指的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时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困难与障碍,并就此做出选择的顽强毅力与坚持精神,道德意志是构成个人道德品质的关键要素[1]。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坚强的职业道德意志是衡量其道德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尺,尤其在职业道德实践过程中,只有那些具备坚强职业道德意志的个体,才能在职业实践中不断突破各种困难,自觉抵制源自外部环境和内心的各种负面思想的冲击和困扰,在认真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同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维护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因此,在对这一群体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注重大学生职业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锻炼,通过深化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使大学生职业道德行为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

(二)深化大学生职业道德实践

道德实践是道德主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涉及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价值等多个层面的意义。道德实践活动又进一步分为个人道德活动与社会道德活动两个类别。前者的目的在于实现完美的理想人格,后者试图实现最美好的理想社会。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实践作为衡量其职业道德水平高低、职业道德品质好坏的客观标准,理应受到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在教育过程之中,要通过这一群体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职业道德情感和职业道德意志等方面体现出来[2]。为此,需要不断强化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与道德习惯训练和培养工作,将其看作是职业道德的关键环节,在将职业道德内化为自我诉求的过程中,进一步外化为自律行为,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能力。

(三)强化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

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第一要素,职业道德认知对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道德认知是以职业道德情感的产生为前提的,任何个体要想进行职业道德意志锻炼,都需要以此为动力,确定其职业道德行为的价值取向[3]。实践表明,那些在职业生涯中做出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个体,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职业道德基本常识的缺乏,继而失去了职业道德的选择能力。从这个角度讲,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抓住这一理论知识学习的黄金时期,强化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与理解,为其走向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四)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情感教育

职业道德情感指的是人的职业道德诉求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在体验,它被融入在职业道德观念与职业道德行为之中,对职业能力的发挥具有深刻影响。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为了能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的道德评价与选择,通常要借助情感的交流和共鸣,突破职业道德理想与职业道德现实之间的阻碍[4]。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要以积极的内心情感为基础,实现从单纯的社会道德标准向个体道德观念的转变,这一过程复杂且充满矛盾。

二、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一)对职业道德的信心缺位

在对笔者所在高校200名在校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后发现,有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良好的职业道德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对社会的发展进步产生推动作用。但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对职业道德的信心缺位。比如,一些被调查者认为,如果同伴、同学、同事放弃了对职业道德的坚守,自己有可能会随之放弃,否则会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遭到其他人的排斥和冷落。也有一些大学生受社会风气影响,认为即便自己长期坚持职业道德,时刻按照正确的职业道德要求处理各种事务,也不见得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甚至会因此而“吃亏”[5]。实际上,出现这一结果是有其现实依据的,再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也无法完全纠正错误的职业行为,一些大学生因此对实践职业道德行为的社会环境持不信任态度,情绪也处于悲观状态,这直接降低了大学生践行职业道德行为的成效。

(二)职业道德认知水平与践行能力失调

调查结果表明,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他们十分赞赏和支持那些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与高尚人格的“社会人”,对那些失去职业道德操守、不讲诚信的行为十分厌恶和排斥。虽然在当今社会上确实存在一些既违反职业道德又能从中获得利益的案例,但是即便如此,仍有超过50%的大学生坚持认为应该坚持职业道德,只有不到1%的大学生认为在“必要的”情况下会做出内心和行为相违背的事情。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能够在学校正面教育中提升对职业道德的正确认识。但是,需要警惕的是,在一些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标准和实践行为之间出现了偏差,甚至主观上提高了对不道德社会现实的容忍度,这一现象的出现应该引起高等教育实行者的高度重视。

(三)职业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失范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得知,当代大学生对职业的忠诚度相对较低,有56.8%的受访者会按照工资待遇、企业知名度、企业性质等“硬件条件”选择企业或者选择是否留在某家企业,而对自己所学专业与实际工作是否对口、所做的工作是否能够真正体现自身价值则并不关心。这种对自己整体情况理解模糊、对可能从事职业的性质模棱两可的状况能够说明他们对岗位的认知并不深刻,凸显了职业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失范。当然,也有一定比例(45.2%)的大学生表示会在工作中提高职业能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努力和尽职尽责做出一番成绩。比如,在访谈中发现,一些大学生表示一定不会泄露公司秘密,对来自工作中的任何破坏行为都能及时加以制止,维护公司利益,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等。

三、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差异性分析

(一)学科差异分析

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有的取得了良好效果,有的流于形式,收效甚微。一些高校为此组建了多种形式的社团组织和校外实践活动,一些大学生也能在毕业之前获得实习的机会,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有一些高校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将职业道德知识融入具体的实践活动之中[6]。这样一来,一些社会科学类专业有意强化了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但是其他一些学科由于更加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缺乏有关职业道德理论的指导,其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相对较弱。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能够说明,大学生所学的学科类型与其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有一定关联。

(二)性别差异分析

心理学和社会学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男女学生因性别差异,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即行为养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7]。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千百年来“刻板印象”一直在社会上盛行——女性要相夫教子,男性要按照社会上的流行说法“做大事”而“不拘小节”,对职业道德的践行更为宽松和随意——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而已。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压力、生活压力和情感压力对男性的考验不断增强,企业和其他类型的社会组织也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8]。从这个角度讲,高校应该更加注重男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养。

(三)地区差异分析

我国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长期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状态之中,中西部则相对缓慢,即便经济结构都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但是(人均)经济总量却一直处在后位。这样一来,国家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以及科教兴国战略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了认知,但是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差异和教育公平的缺位,两者之间的差距还是十分明显的[9]。

四、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路径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存在职业道德认知水平与践行能力失调、职业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失范,以及对职业道德的信心缺位等问题,因性别、地区、学科等差异,职业道德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果也并不一致。为了扭转这一状况,需要创新教育和养成路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强化主体性职业意识

经验表明,在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职业精神是职业道德的基础,能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服务社会、造福民众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在大学生群体中间强化协作精神和协作意识,以此体现对现代化大生产和分工协作的回应,协助大学生能够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展现优势。此外,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性职业意识还应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提升其意志力和对职业的忍耐性,只有这样,才能打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

(二)规范和细化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认识水平已经处在高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显得捉襟见肘,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情感,却缺乏必要的职业品德意志,这对其将要从事的具体职业来说是会产生副作用的。因此,有必要规范和细化针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通过指导老师的实地考察和对实习单位的了解,能够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表现作出及时的评价,并按照指定的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可以考虑对职业道德表现良好的学生予以肯定和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学生要通过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纠正其职业道德行为,以便在下一个阶段的工作中,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成长。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内容

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与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场所,理应得到高等教育实行者的重视。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加深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理解,并进一步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运用。比如,要强化教师的备课质量,将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全面融入教学活动之中,在与学生专业实际结合的过程中,体现职业教育课堂的价值追求,更加明确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的现实意义;通过多种形式把职业道德认知上升为职业道德行为,引导学生主动遵守各项职业纪律,使其能够养成职业道德行为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冯淑慧.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1,(5):10—11.

[2]杨桂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4,(3):96—98.

[3]何煦.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实危机与本真回归[J].中国电力教育,2011,(35):20—21.

[4]魏昆仑,郝海燕.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在体育教学中实践性渗透[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1):31—33.

[5]武晓华.当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9):90—92.

[6]曹洪军.加强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J].江苏高教,2009,(5):101—103.

[7]张宏.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四个要素”[J].思想教育研究,2010,(9):34—36.

[8]冯淑慧.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0,(10):89—92.

第11篇

关键词: 道德 高中生 分析 调查 教育方法

高中生的道德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高中生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千万家庭未来生活的幸福程度。为了解我校学生道德现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我们开展了高中生道德现状抽样调研,发现当代高中生的道德状况有了很多新变化。

一、高中生道德现状情况分析

(一)优势

调查显示,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思想道德取向积极向上,总体情况令人满意,呈现五大特点。

1.关注时政,具备强烈的爱国之心。调查表明,91%的学生关注当前社会热点和国家时政要闻,98%的学生对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2.为人善良,拥有博大的仁爱之怀。调查显示,53%的学生有过在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经历,表明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

3.尊敬师长,践行忠厚的孝悌之义。调查显示,100%学生对父母、老师的辛勤付出深表感谢,立志要通过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和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4.明辨是非,心存至上的集体之感。大部分学生具有明确的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在学校和集体活动中,学生都愿意为所在集体的荣誉付出自己的辛勤汗水。

5.厉行节约,倡导科学的消费之观。大部分学生衣着饮食方面提倡节俭,具有较为理性的经济意识,能根据自身的家庭经济情况采取比较理性的消费方式。

(二)不足

但在调查中我们也深深地感受到学生在道德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为五个方面。

1.缺乏对理想的追求。少数学生对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还缺乏一致性,容易萌发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思想;比较注重当前利益,精明有余而坚韧不足。

2.生活自理能力不强。重智育、轻德育,重说教、轻实践的状况一直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家长最关注、最操心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对孩子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培养特长爱好的关注度偏低。

3.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一些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经受不住生活的磨炼,经受不起挫折的考验。遇到小挫折就容易产生心灰意冷的情绪。

4.未养成良好的习惯。部分学生迷恋网络短信,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影响到学习;有的学生不愿当“班干部”,不愿为同学服务;有的学生轮到值日时晚到,甚至逃避。

5.自我中心主义盛行。部分学生的自私任性使他们形成了封闭、自私、冷漠的人格倾向,把一己私利的得失视为道德上善恶的唯一标准,表现出骄横、任性的不良个性。

二、高中生道德问题原因分析

高中生道德问题的出现,绝非偶然,产生原因有四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许多父母对子女只要求成绩好,缺乏科学的教育方式,成绩成为他们衡量好孩子和坏孩子的唯一尺度,从而忽视了对孩子“做人”方面的道德品质教育。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标准,比如:诚实守信、见义勇为、爱护环境等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而现实生活中,欺骗失言、见义不为、破坏环境的现象屡见不鲜,容易引发高中生的行为失范。

(三)学校德育的弱化。学校顶不住上级部门升学指挥棒的压力,校长顶不住家长对学生升学要求的压力,教师顶不住升学评估考核的压力,使得学校的德育呈现弱化的特点。

(四)教师言行的不当。有些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有的不注意自身修养,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十足的世故和俗气;有的不注意为人师表,只“言传”不“身教”。

三、高中生道德建设的思考与实施策略

加强对高中生的道德教育,必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加强和提升高中生的道德现状。

(一)切实加强学校教育。学校是高中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要把塑造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贯穿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1)依托课题研究,实施仁爱教育。2011年底,我校的《普通高中实施仁爱教育的策略研究》获准立项为省级重点课题。几年来,我校的仁爱教育已成为我校的一大办学特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阶段,我校将继续在全体学生中实施仁爱教育,努力培养、拓展学生的爱心,构筑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坚实基础。(2)拓宽德育渠道,加强德育渗透。学校要积极拓宽德育渠道,加强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尤其要在学科教学中注重渗透德育,同时积极引导教师在德育活动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把爱国激情、做人准则、社会公德、遵章守纪等知识传授给学生。(3)开设心理课程,推进心理教育。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心理课程,并适时地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二)努力抓好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1)营造教育孩子的良好氛围。长期处于宽松和谐气氛中的孩子,心情愉快,智力提高快;而处于压抑紧张气氛中的孩子,孤僻内向,脆弱忧郁。因此父母要在育儿方面多加学习,努力营造家庭教育良好氛围。(2)搭建了解孩子的畅通渠道。大部分父母常常把自己的希望和爱好强加给孩子,导致孩子消极对抗,从而影响孩子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所以,父母一定要搭建一条与孩子良好沟通的渠道,更好地了解孩子成长中的需求,使他们能更好地认真学习。(3)构筑赏识孩子的成功阶梯。欣赏引导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在日常生活中,做父母的应该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要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重视孩子的点滴进步,让赏识成为孩子迈向成功的阶梯。

(三)高度重视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建设同样重要,要多管齐下。首先,各级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利用一切政策和法律手段,净化社会环境。其次,新闻宣传、广播影视、文化、出版等部门要大力弘扬代表新时代内涵的典型人物,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最后,政府应积极协调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的理念渗透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全社会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合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朱小琴.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分析与德育对策研究[J].语数外学习,2012.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3-0121-02

大学生,因其处于思想塑形期而成为社会人文思潮中敏感而特殊的一个群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未来的文化走向、甚至民族存亡。而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素质教育更是不容忽视。基于此,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学部于2011年9月30日对2011级新生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了科学统计和分析总结。本次调查为及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提供了有力依据,能够有效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实效,各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的放矢。

一、基于调查问卷的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分析

为了使调查科学、准确、合理,我们的调查选取了黑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部分专业的大一新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了建筑装饰设计、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连锁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十几个专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问卷由80道问题构成,主要考察了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诚信状况、网络安全认知五个方面。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95份,回收率为99%,其中有效问卷589份。

本次思想政治状况调查与分析显示,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在主流上呈现良好的态势,绝大多数学生政治方向明确,理想信念坚定,求知欲高,自我管理能力强,行为道德积极向上,具有良好的诚信意识。但有部分学生政治素质较差,价值取向趋于利己,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道德认知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缺乏诚信观念等等。

第一,思想政治素养方面。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但仍有部分学生的政治素养有待加强。

第二,当今大学生在价值理念上更注重个人的成功,并且简单地把物质上的满足作为成功的标志。

第三,关于道德,大多数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公德心,能很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有爱心,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很强,能主动帮助他人,能把社会利益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关注社会公益活动。但也不乏对社会公德持冷漠态度者。

第四,诚信美德淡化。激烈的竞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学校评估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部分学生考试作弊,偷买答案,这严重违反了诚信原则。

二、暴露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问题

调查表明,高职学生思想中积极面与消极面并存。

1.追求自我主体发展,但轻视集体利益

大多数学生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是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重个体轻集体的倾向,利益抉择表现为从群众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

2.有强烈的成功欲望,但意志力比较弱

大多数学生积极上进、渴望学业有成、追求事业成功,对自己未来有一定的设想和规划。但是,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受到较大的挫折时,容易出现胆怯迷茫、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的情况,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有待提高。

3.有自主学习意识,但社会责任感明显减弱

大多数学生的认识与社会主流是相符的,但同时也出现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趋于功利性,只关注自身未来就业和发展,而缺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甚至有的远离政治的倾向比较严重、有的缺乏艰苦创业的精神等责任意识明显减弱的现象。

在讨论不久前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时,竟然有学生对事件中路人对被撞小女孩的冷漠无动于衷,公然表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一漠然立场,虽然这只是个案,但足以表明,新一代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堪忧!

(二)原因分析

1.社会转型期的必然效应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以及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交替转型,我国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亦面临着各种思潮的冲击。文化多元带来的多元价值取向挑战着传统道德观念,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考验着人们的精神堤坝。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素质的确发生了诸多变化,比如有部分大学生功利化倾向比较严重,道德认知方面存在不小偏差,心理素质低下、适应能力较弱等等。因此,及时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愈显迫切。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状堪忧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提供了极大的政策保障,促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不可否认,目前高等院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尤其是高职院校相对来说更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而不愿在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上投入;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这类课程的理解也有所偏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够重视等等问题比较突出。

(三)新时期高职学生思想状况浅析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时代的变迁、观念的改变以及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代高职学生思想状况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独特性。

1.存在一定程度的价值困惑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一方面在学校接受许多正面观点教育,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极腐败现象又感到无所适从。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

2.自卑感与消极意识较明显

通过调查了解表明,高职学生的自卑感普遍较重。他们或由于高考失利、或由于自身成绩不佳而抱着委屈或自卑的心态来到高职院校就读,对自己的挫败感和对学校的失望感促使他们形成一种自我放逐、消极无为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此部分学生思想上信心不足,精神萎靡不振,学习缺乏动力,对个人前途信心不足,缺乏奋斗目标。

三、着眼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近些年来,中共中央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极为重视,同时给予极大的政策支持和保障。但在各地、各级院校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遇到种种阻力。尤其高职院校,一贯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而忽视思政教育工作。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其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领导要继续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各高职院校的领导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中去,保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并且不断前进。

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需要教育主管机构和相关的教育科研机构组织和实施,同时也需要各院校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现代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及认识特点都和以往有较大的区别,必须尽快找到相应的教育教学规律,寻找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各高职院校在注重专业建设的同时,也应该确保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课题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当今有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公然发泄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不满,发表有失客观甚至偏激的言论,这样的教师本身政治觉悟就有问题,绝不应该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该重视自己的岗位职责,把自己的教学任务认真完成。所以,应定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政治素质考核,督促其不断提高思想觉悟。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科学对待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

大学生是思想非常活跃的群体,加之借助网络、电视等各类现代技术能够自主获取大量信息,所以教师单纯的宣讲课本或者简单传递信息都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他们会有自己独立的判断,不会轻易相信书本和老师所讲的内容。所以,面对这样的教育教学对象,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做相应的调整。

通过详尽调查、透彻分析,把握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整合、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尤其要加强主体性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真正将思想教育落实到行动中去。

从不久前国家公务员考试强调“以德为先”,到刚刚发生的“两岁女童被撞路人漠视”而引发的道德反思,我们能够解读出一个信息:“德”关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兴衰。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应被提高到全局的高度加以重视。而此次的问卷调查,也为我们准确把握90后高职学生思想脉搏提供了第一手数据,使得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夯实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维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来自西安15所高校问卷调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3):43-45.

[2] 丁三青,等.徐州市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8):17-21.

[3] 张晓忠.全球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及主流意识形态状况的调查[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1-37.

[4] 张少慧.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6(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