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师德教育案例

师德教育案例

时间:2023-06-05 10:16:31

师德教育案例

第1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中学德育;应用研究

一、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教育事业得到快速进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现在教学的伟大目标。总理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教学的改革进入新的台阶,经济全球的发展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中学德育教学工作变得滞后缓慢,目前德育教学已经成为许多学校形式上的课程,没有得到重视。现在许多中学的德育教学,并没有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担任,而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担任,例如某中学的德育课程是由体育教师担任,或者由美术教师担任,这些教师的不是学思想政治教育出身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德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国内德育工作滞后,主要是现在中学德育教学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国内的德育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陈旧,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给学生讲授大量的德育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相关理论,很多教师布置大量的德育作业给学生做,甚至是让学生去背诵各种的的德育理论等方式。中学生是一个充满生活与活力的群体,对于过多理论缺乏兴趣,在课堂中他们更希望听到相关的故事。案例教学的应用十分普及与广泛,但是现在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运用在高校教学中,在中学方面的运用依然比较少,尤其是在中学德育方面的应用是比较少的、本课题重点探讨了案例教学在中学德育工作的应用意义,同时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为提升案例教学水平提出科学的建议及对策。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对于中学生来说,充满乐趣的课堂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例如教师在讲授团队精神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用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女排团队精神,尤其是女排从小组第四出线之后,面对强势的巴西、荷兰以及塞尔维亚,都没有畏惧,因为团结、坚持不懈的女排精神始终支撑着她们,最终她们克服一切困难,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通过女排的案例,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团队精神的深入理解,并将这种精神深深的刻在内心深处。

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减轻中学教师的教学压力。这些年,社会上曝光了许多中学教师出现了各种精神崩溃的现象,这都是由于中学教师的压力非常巨大。一方面教师的压力来源于社会生活中,教师由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如今房价物价的上涨,许多中学的生活经济压力非常巨大,这种压力无形中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另外一方面,教师的工作压力也非常巨大,不仅体现在目前中学升学的压力,例如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等压力,而且体现在教师职称方面的压力,如今很多中学教师要评中级、高级等职称,这样的压力非常巨大,包括论文、教学以及科研方面的压力。德育工作方面的教学压力很大,如果仅仅是通过日常的理论教学,教师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效果很明显。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减少教师授课的时间。案例教学,有助于教师收集各种教学素材,为各种教学活动储备资料。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过去的教学方法,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德育课程书面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是不明显的。而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些有趣复杂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案例教学法,教师会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案例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更重要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通过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三、加强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德育课程的应用

1.完善德育课程案例素材。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始尝试案例教学法,但是案例教学法的效果不明显,追究其本质原因,主要是德育课程方面的案例素材比较简单。例如教师要给学生讲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经常都是运用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传授。在讲授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运用“铁柱成针”的故事。因此,德育教师要收集更多的案例素材,一方面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寻找,例如《三字经》《千字文》等。另外一方面可以从西方文化中进行收集,例如古希腊神话、古罗马故事。德育教师将这些案例收集并且整理好,可以成为以后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2.加强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案例教学法,虽然能够给教学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对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要求非常高。纵观目前很多课堂,教师无法调动学生进行案例讨论,一些中学生在课堂中出现大声吵闹的行为,一些年轻教师难以掌控课堂,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加强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名师给教师进行培训,提升教师的应变能力与组织能力,加强对教师进行课堂制度的培训,让教师时刻记住课堂纪律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3.案例分析教学法的注意事项。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首先教师要对本班学生深入了解,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避免整个小组的学生性格相似,这样不利于营造课堂气氛。其次,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制作微课,有助于学生课后学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对收集的各种案例进行筛选和处理,尽量使用最合适的案例辅助教学,保证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总的来说,案例教学法在现代中学德育教学发挥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德育课堂的兴趣,同时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复旦,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加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学教师应该进一步完善与丰富德育课程案例素材,加强中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的培训,在案例教学法中实际操作中,应该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使用合适的案例辅助教学,保证教学质量。

作者:李岩 单位:石家庄市第28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晓婷.案例教学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华夏教师.2016(07).

[2]刘尚.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03).

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材案例;校本案例

2008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改革与教学安排意见》,并修订了新的教学大纲。中职德育课大纲要求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实效性更强,进一步体现了“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中职生”的原则。教师在实施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发挥教学创新性,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自主探究教学等。而案例教学被德育课教师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础教育信息载体,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为主要教学方式,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作为首要目的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大量的教学实践早已证实案例教学的优势,德育新教材中也广泛使用案例教学。如《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在每一课中都设有“心海导航”“人生启迪”等教材案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教材中的案例也存在不足。

一、校本案例的不足

1.教材中的案例大多局限于正面的、成功者的素材,罕见负面型、问题型素材

《职业生涯规划》书中几乎都是形容中职生如何自信、自强,最后成功取得职业生涯辉煌的业绩。但是,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有顺境,也有逆境。不能一味告诉学生只要努力就一定就会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所以教学案例中也应该配备一些问题型案例,负面型案例,提高学生心理抗挫折的能力。

2.统一的教材往往有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没有考虑到各地、各校的实际

为了顾全整体,教材案例五花八门,看似丰富全面,其实都是蜻蜓点水式。《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中几乎没有涉及中职卫校护理等医学专业的案例,而非本专业的案例设计很难引起医学专业学生的兴趣。中职卫校学生在德育课学习中普遍反映:案例不够生活化,不符合实际需要。

3.教材案例素材与学生实际情况脱节,案例中的角色个性模糊,情节简单

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应利用案例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分析,以此达到学习的目的。但是中职学生因为知识量不足,自主学习能力缺失,缺乏专业实践经历,课前准备不够充分等原因,不重视对案例讨论地参与。教材案例得不到预期的利用,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缺乏案例教学的经验,课堂组织讨论不当,师生互动不强

学生在课堂上对教材案例进行讨论时,往往会有发散性的思维,经常会偏离主题。教师会在这样看似“热烈”其实“混乱”的场面中被遗忘和忽视。而若教师再原封不动引用教材案例,更是让学生索然无味。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是基本的教学素材,也是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重要材料。教师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然在收集加工案例的过程中,关注案例本身的实践性、启发性和典型性。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教材案例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处进行弥补。本人提出了开发“校本案例”的设想。

校本(school-based)的含义从字面上看是指“以学校为本”。校本教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英美许多发达国家中开始流行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博士郑金洲在《走向校本》中这样解释:所谓校本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由学校的人来解决并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德育课“校本案例”是指基于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结合本校学生职业实践经历,利用学校资源,搜集和加工本校学生真实案例,形成本校特色的德育案例。在校本案例的开发和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探索。

二、校本案例的来源

案例教学如果离开了丰富的案例资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对校本案例的开发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教师亲临教学实践,最有可能开发出高质量的案例资源。校本案例的来源有三个途径:

1.自编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殊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本校专业特色自行开发。如:中职卫校在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时,在全校范围举行大型德育活动课“护生的一天”:通过对卫校学生真实生活全天候的跟踪记录拍摄,形成德育校本教材,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提升对医学专业课的学习的兴趣。

2.转摘

教师在平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带有审视案例的眼光阅读书籍、报纸、文摘和影视中的一些事件。如:收集《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案例素材,教师应多关注《新闻栏目》《今日说法》《感动中国》等电视节目,要对国内外重大时事留心观察并下载、加工、编辑。如:讲授中职卫校护理专业职业道德要求时,教师可以关注医疗事故纠纷案例,医德医风的案例故事。教材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案例素材是法官宋鱼水,邮差王顺友的故事。中职卫校的德育课老师教师可改用福建版“感动人物”――最美乡村女医生的故事。

3.改编

校本案例要适宜不同特点的学生,更好地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为了体现校本案例真实、合理,以及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现实性,教师需对一些真实的案例进行加工改编。如:在《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单元“正确认识就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本校资源对教材进行改编。本人曾对已经就业的学生进行采访,请她们畅谈从业经历和感受,制作成教学视频,让在校学生更真切,更清晰感受本专业就业前景,找准定位,明确自身职业生涯目标。

三、校本案例的甄选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首要任务。精干的校本案例有益于提高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当的校本案例可能使教学目标偏移,一不小心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在收集到大量的案例之后,有必要对案例进行甄选,最终确定真正的精品案例。

1.所选的案例必须与教学目标一致,不能偏离教材大纲的要求

校本案例虽说是“本土素材”,但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力求突出教学重、难点。如果教师一味追求猎奇,强行使用不当的“土教材”,不但无助于学生掌握教材理论知识,甚至还可能将学生带入迷途。如:某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第二课讲述“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一环节,使用了这样的“校本案例”: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庄丽,自小学习舞蹈,但是初中毕业后按照家长的安排进入卫生学校学习护理专业,因为业余经常参加舞蹈演出,荒废了医学专业的学业。像这样的案例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学生在听完这个案例后,越发陷入迷茫。这说明教师在选择校本案例时没有进行反复地斟酌、推敲。不合适的“土案例”坚决不能使用,不能说明教学内容的案例无论如何生动也坚决不采用。

2.德育课校本案例要富有德育色彩,要有艺术美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惊喜的感受。德育课早已脱下说教课的面具。中职德育课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形成。中职的德育课要“活”起来,要真正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灵魂,教师的教育行为要有艺术性。如: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单元第一课“通过职业活动反哺父母,回报社会”这个课题,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父母工作劳动的照片,教师备课时把照片制作成视频短片并配音乐《春泥》。课堂教学中在委婉深情的歌声里,一张张幻灯片闪过,刹那屏幕上出现:满身泥浆的父亲身形;母亲操劳家务,那散下的一缕乱发;烈日下田间收割稻谷,汗流浃背的家人……学生流下了发自内心的泪水。这样的视频短片教学效果远远胜过教师口水四溅的说教。

四、开发校本案例是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

1.教师在校本案例开发中找到新的角色定位

校本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师普遍感到开发符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符合职校专业特色以及适合本地区职业教育前景的校本教材,能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教师的教学有了更上一层楼的境界,找到了新的角色定位,提升了工作的激情和职业满意度,激发了自主开发专业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2.充分组织学生主动参与校本案例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课,是校本案例中角色的扮演者,学生在校本案例中寻找自己的身影,看到自己的现在和未来。很多学生在校本案例中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挖掘了自己的潜能,培养了自信心。通过参与校本案例的开发,学生从中尝试到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展示自己青春张扬的个性,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校本案例的开发实践,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使教学更富有专业特色,有利于形成特色精品学科

德育教师要利用本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整理加工成具有个性突出,专业鲜明,有血有肉的校本案例。如:每年的5.12护士节这天,中职卫校按照传统对二年级学生进行护士帽的授冠仪式:在《爱的奉献》歌曲旋律中,在闪闪的烛光里,在响亮的南丁格尔誓词声中,学生穿着整洁素雅的白大褂接受本地区医院护理界前辈的祝福,这是一次严肃圣洁的职业洗礼。这样的活动无疑是最好的职业素养培养课。这样的校本案例无疑也是独一无二的。

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德育课程的校本案例开发与利用,必将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与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德育课 实施程序 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法是指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研讨,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得出各自不同的结论,并加以比较、评估和选优,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德育课的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既是德育课教育教学的方法改革,也是德育课本身发展创新的重要课题,既有利于提升德育课的课堂效果,又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一、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1.教师选取、展示案例

案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德育课的案例可以来自课内德育教材及教参中的案例,也可以来自课外,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关注新闻媒体,进行案例精选与积累。无论选择什么案例,教师都要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学情,首先做到案例要有针对性。选择的案例要紧扣教学内容,既有利于突出重点,又有利于突破难点,恰当的案例对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要有真实性。选择真实的事件作为案例,既能显示教学的严谨性,又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产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要有时效性。把当前的时事热点作为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关注与思考。四是要有典型性。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选择学生身边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典型案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得案例的展示既可以在课前也可以在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前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通过QQ群、微信群,设置学案,学生在学习群中讨论学习,教师实时答疑。也可在课堂中将选好的案例以讲故事、场景模拟、小品表演或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师提问、学生交流讨论案例

这是德育课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案例的选择运用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量身定做”“精心打造”的案例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教师既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针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学生通过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不同观点,达成一致意见,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表观点,也可以集体讨论,个人竞争发言。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做到有的放矢,问题要精练、具有层次性;要考虑学生认知的差异性,统筹兼顾,保证所有学生得到发展。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是讨论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讨案例中复杂的、深层次的、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学生的互动参与,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如何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尤其是思想上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通过彼此尊重、倾听和沟通,激发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促进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把案例的内容与相关的理论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启发引导工作,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积极地思考、大胆地交流,即使学生的讨论有所偏差,教师也不要立即给予评价,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我更正,这样既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又能锻炼学生的自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既能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自主探究、团队合作、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3.师生总结、点评案例

学生讨论后,教师要做出总结,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要有驾驭案例的能力,要把控学生的讨论,要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的运用上去,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师的总结评价很重要。要注意:第一,总结教学中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特别要明确指出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突出重点还是突破难点)、学生应该树立的思想观点和深入思考之处;第二,对学生交流表现做出总结,对学生独到的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对于学生中有代表性的看法,教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对于学生讨论的不足之处要指出来,给予点拨和指导,对小组协作能力予以肯定和指正,以利于团队更好的发展;第三,对课堂时效进行总结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及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心中有数,总结评价使每位学生都感到自己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使其更好地参与下一次案例讨论。

二、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1.防止“案”“理”脱节

教学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应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德育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不能只关注案例本身而忽略了理论知识的提炼与应用。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备课的真功夫,又要有驾驭案例、掌控课堂的能力,将“案”与“理”完美结合,融为一体。

2. 讨论时间的控制

在教学中,讨论环节的“预设”往往与“实作”有所差距。学生较多,观点不一而且容易跑题,还有可能因为找不到正确答案而争论不休,这就要求教师在时间上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控制好讨论时间,掌控好课堂教学。例如可以限定每个小组讨论和总结的时间,并适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

3.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运用

案例的展示方式形式多样,不再是教师单一的口述讲解。多媒体在优化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微课、教学平台、微信群、QQ群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为德育案例教学提供了平台与技术支撑,更好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4.教学主体的把控

一名优秀的德育教师在备课环节除了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情,不同班级学情不同,同一班级不同学生实际情况也不相同,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即使使用案例教学法,不同班级教学案例的设置也应有所不同,同一班级案例的问题设置也应难易兼顾。

总之,在德育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效果,达成教学目标。但是,案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教师身体力行去积极探讨、不断总结,才能彰显其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余永龙.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2]杨建培.对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8(1).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4篇

(一)是打破传统教学弊端,促进教学效果的需要

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德育课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课堂学以致用的功能、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案例教学法与教授式教学法的最大区别就体现在教学载体上,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载体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把生动、鲜活、典型的正反案例展示给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意义的真实、典型的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相当于引导学生把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统一起来,实现了校园小课堂与生活大社会的有机结合。

(二)是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中职校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实践性的新型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开拓思维和创新能力,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在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中职学校培养目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注重案例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质量

1.精心选择案例,增强案例教学的实效性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案例作为教学媒介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因此,科学而合理地选择案例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遵循以下要求:一是案例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二是案例要紧跟时展的步伐;三是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四是案例要与学生专业相联系。2.深入研读案例,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教师在选择好案例后,自己要深入研读案例,力求尽可能多的掌握案例所涉及的知识。教师首先要熟知案例发生的背景、观点,熟练掌握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其次,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这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达到理论知识点的升华

在德育课案例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化对知识的领悟,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行动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同的观点相互补充,再由教师修正,共同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要善于联系中职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和学生自身的实际,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让学生们依据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注重德育课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考核,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第5篇

案例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极大的优势,其中最明显的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科学选择经典案例,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认知规律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轻松理解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全面推进初中生的素质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注重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应用,借助内容多样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和生活习惯,全面推进德育。

一、科学选择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有效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实施成效,教师在为学生选择教学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选择客观真实的教学案例,因为真实的案例会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也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教师在采用真实案例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时能够轻松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并快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优于虚构案例。在教材当中有大量案例采用了模糊语言描述整个事件,从而使得案例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也影响到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进行真实案例的搜集,更好地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第二,教师要带有明确目的地进行案例选择,选取的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和分析,真正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第三,教师在案例选择时要注重案例的实践性,也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将课上学习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案例相关性的运用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模式的有序开展必须合理地运用案例相关性,无论是在选择还是应用案例的过程中都要将与思想品德课程减免相关作为前提条件,增强学生思想品德知识学习的代入感,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接触和认真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在案例相关性的应用当中,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分析,把握课程的内涵和中心内容,并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关案例,适时开展案例教学,选准案例教学的时机,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学会宽容”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对本课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宽容的理解,接下来再引入四块糖果的案例,并在案例教学中凸显本课主题和中心内容。该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位男生总爱欺负其他同学,而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陶行知校长没有采用惩罚批评的方式,而是对其进行正确引导,用糖果鼓励和宽容他做对的事情,从而让这个男生自觉认识并改正自身错误。在学习这一案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学习后获得的启发以及感悟,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宽容的含义,并将学习到的关于宽容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今后的实践活动当中,将宽容作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方式,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三、案例实际性的运用

案例实际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中的应用突出的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实用性以及极强的教育价值,为了强化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需要将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教育结合起来,在案例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站在生活角度思考问题和学习案例,用实际性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将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和做人道理应用到今后的生活以及学习当中。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之下,学生会自觉主动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例如:在讲解“自强自立”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贴近实际生活的案例,如《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命运》:有两个乡下人他们有着相同的生活条件以及居住环境,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却持有不同的态度,其中一个乡下人自立自强、拼搏进取;而另一个乡下人则消极懈怠,安于现状,于是前者在自身的不懈努力下走上了人生巅峰,而后者的生活条件日益窘迫。当学生在学习完这一真实案例之后,极大地拉近了理论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强自立对于人长远发展的重要程度。

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当中不可或缺,不仅符合思想品德教学的实际需求,还能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翁,打破了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案例的科学选择,同时也要灵活运用案例相关性以及实际性,有效发挥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建湖县建阳社区教育中心)

第6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德育教学;案例教学法;体会

本文所说的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举例子来证明和解释教材的观点,以便加深学生对教材观点的理解和认可的教学方法。它与案例分析教学法不同。笔者在十多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中经常采用案例教学法,并得到了有关专家、领导、同行特别是学生的认可。下面笔者就在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若干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为什么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要经常采用案例教学法呢?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就中职学校多数学生的年龄而言,他们正处在从喜欢接受具体形象的知识向接受笼统抽象的理论的过渡;就中职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而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气不是很浓厚,接受理论知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不是很强;所以多数学生还主要是需要从具体形象和生动幽默的案例中得到启发。更重要的是,案例教学法具有自己特有的很多优点。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案例分析教学法可以从实证的角度证明教材中的理论观点。二、案例教学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强德育教学的实用性,便于学生知行统一。

当然,要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职业教育德育教学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应该至少注意以下几点:

1. 案例最好来自学生身边的实际或学生熟悉的案例 纯理论的德育教育可能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印象:德育教学就是唱高调,是无聊的理论说教。而结合案例,特别是学生身边的案例,就会让学生感觉到,原来道德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学习德育可以现实地、具体地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增强德育教学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如:当面把别人说成一朵花,背后却把别人说成一堆粪,还自以为很聪明。但是,时间长了,大家就会认为这个人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是两面派的小人。

2. 尽量选用生动幽默的案例,使用生动幽默的表现手法 在教学中,应该有意采用生动幽默的案例,甚至可以借鉴赵本山、卓别林等中外幽默大师的表现手法,适当设置几个笑料或包袱。如教学“职业学校的学生尽管主要是学习专业技能,但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学习”这一观点时,我就采用了下面的一则笑话:老师上课提问学生,圆明园是谁烧的,张三说“不是我烧的!”李四说:“我上次上课请假了,没看见谁烧的!”王五说:“圆明园是啥东东?”李四因为在学校经常违反纪律,老师就把其父亲请到办公室,老师说:“你孩子经常违反校规校纪,不知道学习,连圆明园是谁烧的都不知道”,不料李父说:“俺孩子是有些捣蛋,但象烧什么园的事,应该不是他干的!”,老师无语,脸不好看,其父就赶紧又说:“就算是俺孩子烧的,多少钱,我赔!”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这样就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材里的观点,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另外,还可以树立教师和蔼可亲的形象。

3. 最好及时采用与时事政治有关的案例 如:在2012年下半年的教学中,结合热爱祖国的教学,我就使用有关的例子;结合民主政治建设的教学,我就在课堂上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让学生收看美国总统大选的计票现场和中共十的开幕式。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的兴趣,并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德育教学不是僵化的教条,老师是与时俱进的。

4. 应该鼓励学生加入讲述案例的行列 如在关于“诚实守信”的教学中,笔者就鼓励学生讲出自己上当受骗的一件事及其感受。还真的有一位学生绘声绘色地进行了讲述。这比老师自己讲效果更好,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

5. 有些案例可以加入表演成分 如在进行“非语言沟通”的教学时,笔者就表演了老师教育吸烟学生的场景:老师很严肃的说:“学校不让吸烟,你知道不知道?!”学生则是手插裤兜里,昂着头,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拉着长腔说:“知道――,以后不吸不妥咯!”学生哄堂大笑后,当时就有学生说:“这个学生以后肯定还吸烟!”

6. 可以在案例中直接使用学生的名字 如张三昨天让李四买烧饼夹菜、今天让王五买烤香肠、明天又让赵六买冰激凌,那么,时间一长,周围的人就会说张三爱占小便宜。这样不仅便于讲述涉及人物较多的案例,而且至少会让张三、李四、王五、赵六这四个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7. 案例要真实可信 有时案例不一定都是完全准确的,但一定要是现实中已经发生的类似的事情。如果让学生明显感觉案例是虚假的,那就不会有积极效果,甚至还会导致消极后果。比如在教学迷恋网络的危害时,绝不可以把网络说成洪水猛兽,只能强调迷恋的危害。否则,学生不会相信,甚至会有学生反驳说,那国家为什么不取缔网络,老师办公室怎么都能上网?

第7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 案例教学法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是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当中新开设的一门课程,是中职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对中职学生系统地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在中职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一改以往“满堂灌”“一言堂”的填鸭子式教学方法,采用一些能被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切实增强中职教育的实效。案例教学法就是其中一个较好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基本特点

所谓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或一组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在国外非常盛行,且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案例分析教学法,在美国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姆布斯・兰德尔创立,后来,这一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律教学和工商管理硕士等的教学,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哈佛模式”的一大特色和内涵。其基本特点是:

自主性。案例教学法以学生参与为基础,让学生参与到课程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总结中,要求学生置身于案例的环境中,真正从当事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与传统接受式学习不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会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不直接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案例,激励和挑战学生自己去寻找案例背后所反映的事情本质,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冲突时,不会直接去平复学生的情绪,而是让学生自己管理情绪;教师犹如一面镜子,不是指挥学生去做什么不去做什么,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有策略性的过程,运用发问、区分、回应等技巧,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现状、心智模式,以及限制自己达不成目标的障碍,鼓励学生调整心态,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发言表达能力、胆量和快速反应能力,修正行为,达成目标。

互动性。案例教学法与讲课中的举例说明有着本质区别。讲课中的举例说明一般是用来肯定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主要是为传授理论服务的;而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是要求师生之间进行互动教学。在上课时,一般由教师随机点名,让学生陈述案件事实并回答问题,同时教师就讨论的方式灵活掌控,不拘一格,随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不单纯去追求一种正确的答案,而是重视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实践性。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注重教会学生礼仪、道德和法律上的知识,这些知识都是跟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密切相关的。这门课不是为了理论而去教,而是为了实践而去教。本门课的讲课应开始于实践,从实践中提出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发现规律,提炼理论,然后使理论回到实践,并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二、案例教学法选取案例时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典型性与得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传授完教学大纲指定的知识点,又能借助案例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关键在于所选择的案例。案例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不但必不可少,而且还决定着实施效果的好坏。因此,案例的选择必须精炼、典型、有说服力,有助于以案说理;同时也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案例不可太深奥也不可太浅显,每个案例都要有其自身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例如,上“恪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一课时,讨论“丁丁现象”,丁丁将一位被别人撞倒在地的老奶奶送去医院,还垫付了住院押金,事后老奶奶及其家属却说是丁丁撞的。举这个典型的例子,通过丁丁与老奶奶的家属所表现出来的善与恶的强烈对比,说明道德的内涵和特点。

(二)趣味性和适量性相结合的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给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中职学生普遍文化素质不是很高,又处于生理和心理还不是完全成熟的时期。由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有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的内容枯燥乏味。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在列举案例时要注意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趣味性的案例不可泛滥,切忌没有时间去讲解理论点。对于学生已弄懂的知识,教师没必要再滔滔不绝地举大量的事例,这既使学生厌烦,也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三)尽量选取时事热点,同时也尽量避开反面例子的原则

中职德育课程的改革要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做到认知、情感价值观念和运用的有机统一,而要实现这三维目标的统一,就需要在教学中做到与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相结合。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从而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党和国家的政策,使学生在是非问题上坚定立场。例如,在讲《诚实守信,办事公道》一课时,列举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导致多名婴幼儿患重病住院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内容分析三鹿企业破产的原因,使学生明白诚实守信是企业的立业之基,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但是,在举例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于社会的一些阴暗面不能很好地辩证分析,容易偏激,草率武断地以偏概全,因此举例时要尽量避开反面例子。

三、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程序

第8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技工院校 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案例是实践中发生的带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典型事例,它反映一个问题、一件工作、一个案件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提出解决之策和思路。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学生学习时,不是通过死背具体的知识点,而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来掌握德育的精神和基本原则。因此案例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德育课的教学实践中,突出教学的实践特色、发挥教学的应用功能、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在推动德育课的教学效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在《德育》课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1.1有利于深化德育课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主的课堂讨论方式,要求学生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广泛接触所学德育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熟悉一系列相关的理论问题。学生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提高其在复杂多变的现实中抓住矛盾、解决冲突、做出决策的能力。

1.2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和才干

案例教学所追求的,不在于要求学生立即找到问题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创造性思维,增强其消化、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尽管案例教学法仍是围绕相关的德育理论进行的,但能够激发学生动口动脑,积极探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分析推理能力。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不仅获取了相关知识和经验,而且还亲身感受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到了德育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运用。训练了科学思维方式和能力,并能从讨论中学会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在比较研究中增长知识和才干。

1.3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侧重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有着广阔而丰富的社会内容,生动而逼真,免去了抽象、复杂的概念和理论,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分析、讨论,改变了枯燥乏味的灌输式讲授,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一起营造平等和谐的讨论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心态下进行探讨,更容易激发其学习兴趣、拓展其思考空间,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在德育教学案例的选取

2.1教学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真实性

教学案例的代表性即典型性。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相关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最能反映相关德育内容和形式,而相关道德规范的适用则更能反映相关事实和道德规范的对应关系。对典型案例的理解和分析,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德育原理、道德适用的方法和原则等。而真实的案例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2教学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疑难性

具有启发性和疑难性的教学案例,有助于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并注意到现实案例的复杂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启发性教学案例,能激发学员的思维,使学生在分析思考中,懂得基本理论,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2.3教学案例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浓缩性

典型案例的复杂性应当服从于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教学案例的针对性能够强化教学行为的目的性,同时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加以学习并适当地深入,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学习相关的德育理论知识,使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案例的浓缩性也能使师生在剔除了无效信息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教学。讲究教学案例的针对性和浓缩性,有助于案例教学的有序开展,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3在德育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

3.1充分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分析

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不必给学生过多提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维,适时适当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思考,注重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注意适当的提示;当学生思维陷入误区时加以引导。

3.2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分析结论进行评价

教师在讲解和评述案例时,不应当只停留在分析结果的给付,而更应当注重分析方法的讲解,注意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不同的分析结果进行证明和证伪。

3.3案例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教师在全面、立体地介绍案例的同时,还可以分组讨论、集中讲评为主,辅之以参与性和实践性强的旁听活动,多种教学形式交叉运用,不断完善,既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实践经验。

3.4案例讲评的方法性

案例讲评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深化教学效果,可以说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无论采取何种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在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之后教师必须对案例进行讲评。案例讲评环节要以教师分析思路为中心,结合学生个人理解,着重从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入手进行评析。通过讲评,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着明显优势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院校《德育》课教学而言,运用此方法,对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组织、综合分析等方面要求更高。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完善才能使之更趋合理化与科学化。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生命线;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

《思想品德(初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要求:思想品德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目的是为了引领初中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分清是非善恶,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就决定了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理论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对生活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来源于生活实践,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确定生活化

在具体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思考,这一节课对学生起到怎么样的教育作用,对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哪些指导意义,让具体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七彩的情绪》这一课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体会“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的生活处世之道,让学生懂得通过对情绪信号的分析,抓住人的心理变化动态,为更好的处理好人际关系提供参考依据。目标生活化的确定,提高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课不是说教课,为了使它走出空洞、枯燥、沉闷的怪圈,让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具有“灵性”和充满活力。教师在教学前,要根据《课标》的要求,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特点,对整堂课进行总体构思和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程序,让教学设计的目标与学生认识水平在教学中达到共鸣。如:在七年级《维护友谊》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明辩善恶是非,学会正确维护友谊,教师可以设计“说说我心中的好朋友”的教学环节,交流中不同学生好朋友的标准亦不同,使学生的认知与社会生活实际产生冲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学会有原则去维护友谊,这样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案例生活化

引用案例,是让学生在对案例情境的感悟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在案例的引用时,要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基本要求,结合本节课内容选择案例,为本堂课教学内容服务;案例引用要有感染性,针对性,教师要对案例进行筛选,选择那些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案例能使学生感动,挖掘学生内心的思想情感;同时,让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思想,使案例蕴含的道理能够渗透学生思维,提升其思想价值。如在《孝敬父母》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中央电视台中的公益广告——《让座》这一贴近学生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感悟到,礼貌待人并不是一件难事,可以从日常小事中做起,从而实现了思想教育的引领作用。

四、教学语言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要达到“有声有色”的目标,每节课都应该是新的,不仅要求内容要有创新,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应该是理论知识的简单阐述,而应该在生活中提炼一些文明的经典语言,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让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和亲和力,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染下有所认识,有所理解,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如在《学会交往与沟通》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流行的网络语言“亲”,从而缩短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真正学会交往与沟通。教学语言的生活化,体现了语言来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信息传递方式,生活化的语言,增强其艺术性,让学生在生活语言艺术中受到教育。

五、作业布置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作业的布置不同于其它学科,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和巩固,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思想感悟再次拓展和延伸,指导学生生活实践,提升其思想境界。教师可以布置日常生活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做作业中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孝敬父母》一课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回家帮助父母洗洗脚,观察父母的心理表现,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生活化的作业,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第10篇

【基金项目】科研项目号SK2012B160《民办高职院校理论课教学典型案例开发与研究》,是安徽省人文社会科研项目。《运用案例教学提高思修课程教学质量》是此项目的支撑论文之一。

【关键词】案例教学 思修 课程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60-02

一、运用案例教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质量的重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属于国家教育部指定课程,是任何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开设《思修》课,可以加强对广大青年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婚姻观、职业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制素质,加强法治修养,促进依法治国。课程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道德、法制素质的形成,可以减少犯罪率,降低国家管理成本,形成良好社会、良好国家。

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很重要。案例教学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重要教学手段。可是,即使在《思修》的案例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思修》案例教学,有的教师随意安排教学内容,或偷工减料、或肆意拼凑教学内容。也有些老师,在案例教学中,内容与主题不符合,张冠李戴,如同答非所问、指鹿为马,其实是盲人摸象,或是老师需要进修,或是教师备课不足,或是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资料。改进教学教学,迫在眉睫。

案例教学资料比较缺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参考书》是配套课本。但是,除此之外,没有案例教学参考书。即使,在网上收索,也难以查找合适资料。可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确实资料紧缺,研究人员极少。案例教学,开拓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新途径,增加了趣味性。作为高校教师,应该自己专研案例教学多媒体PPT课件的制作,制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符合教学规律及适合教学学科的多媒体课件,积极进行案例教学备课,认真搞好案例教学,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运用教学案例,搞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

按照学习小组,进行案例讨论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进行案例讲解,剖析案例,使大学生对道德、法治都有正确的观点和认识。优选教学内容,选择最佳教学案例,在教学中正确运用,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质量的需要。教学案例应该适当、适量。同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可以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联系生活,营造学生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案例讲解,可以放在某知识点讲解开头,引出要点。比如,讲解第七章、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前,可以结合维护法治,依法处决掉贪污受贿黑恶杀人的死刑犯的PPT资料,展示法治风采,强调反腐败、扫黑除恶、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案例讲解,可以放在某知识点讲解结尾,进行总结。例如,在讲述第八章、第三节《我国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后,可以举例,佘详林杀妻冤案来龙去脉,把PPT演示给学生,把网上下载的视频资料,展示给大学生。刑事诉讼法既是依法打击罪犯的工具,也是依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

案例资料,也可以作为课堂讨论思考题。例如,某案例讲述“学生甲借学生证给乙,用于在校园内开店,办理中国移动开户业务。一年后,甲收到法院传票,原告(即中国移动)说他拖欠电话费7073元。甲找到乙,乙说原来是帮丙的男友办的业务,现乙、丙两人处朋友已经分手了,乙找不到其男友丙了。甲是否应承担相应民事法律违约责任呢?答案:此合同,以甲的学生证开办的,甲是合同当事人,而且甲同意将学生证借给乙、由乙开办业务,合同不存在欺诈或胁迫等情形,应有效。甲应当承担相应违约责任。甲让乙自己签定合同后,将合同业务转让给乙。乙又另行转让给他人的,属于合同权力、义务同时转让,虽然甲并没有实际使用此业务,也仍然应受此合同约束,且承担合同违约赔偿法律责任。甲只需向乙追究责任即可。乙承担责任后,可根据与丙及其男友之间的转让协议,向丙或其相应男友或向两人追究责任,具体是向丙追究、还是向丙和其相应男友两人追究连带责任,要看当初乙和丙及其此男友之间的约定协议或合同内容。”

以实际事实为依据,以各种法律为准绳,维护法治,打击违法犯罪,保障合法权益,很重要。搞好案例教学,以案学法,是从实际出发的需要。

三、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运用前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也是法治知识、法律素质普及课程。在教学中,应该摒弃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剖析、案例讨论、案例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的实用性。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案例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存储量大。多媒体形式的案例演示教学,是思修现代教学的必然组成部分。如果缺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学生的法治理念从何养成?依法治理国家,从何谈起?没有普法教育,党国不存!没有普法教育,党国日益腐败、日益黑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要,理论落到实处,才可以培养一大批有法治素养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沪宁、罗国杰,课程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第5版

[2]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3]马卫华,《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6月版

[4]陈传明、周三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三版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参考书》, 刘书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马莹华,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案例教学 课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8-0034-02

在新形势下,加强德育课实践教育环节,使之更加符合中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既是学校德育教学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德育理论课的教育方向。近年来案例教学的实践从加强中职德育课堂管理环节这一视角,使中职德育教育得到有效的实施。因此,作为道德实践的实施者,不应单纯对受教育者进行简单的规范灌输和行为约束,而应让他们在追求道德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以一个探索者、创造者的姿态去认识世界,对进一步深入推进案例教学加强课堂管理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运用案例教学的优势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

德育课是一门理论课,许多学生拿到课本时,都认为内容枯燥,很难引起学习兴趣。如果运用案例教学法,授课内容就具体形象,特别是教师利用生活中发生的案例进行讲解,告诉学生道德就在我们身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我在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的“避免误入犯罪歧途――懂得犯罪后果”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设问:如果你开车撞了人,是选择逃逸还是留下?学生会非常踊跃地发言、讨论,并且有不同的答案。这时我会告诉学生,选择逃逸或留下的法律后果是不一样的。如果选择逃逸,就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而如果你选择留下,积极配合交警处理事故,其处罚轻很多。通过这个例子,学生明白学不学习法律后果是完全不相同。

(二)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在讨论中教师都起主导作用,但是学生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积极参与进来。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能够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不是教学过程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他们自己有对案例做出透彻分析的责任,而不是一味听从教师的指令;他们必须在同学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他们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行动者。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对教师讲的内容和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是很好的现象。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往往比较机械,甚至形成了一种惰性的思维定势,认为只要是书本知识,只要是教师讲过的,不管自己是否明白,是否理解,都是对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为听教师辅导,看书划重点,然后背重点,强记硬背,缺乏创造性。结果,知识增长没有带来智力的开发与能力的提高,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而案例教学是将真实发生的案例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

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是学生学习道德基础知识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具体的规范,而是通过学习、研究大量的案例来掌握道德的精神和基本原则。在上课之前,学生必须认真钻研教师布置的案例选编,查阅相关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上,基本的方式是问答式、对话式或讨论式。教师在讲课中不断提问,与学生一起就案例进行讨论,这样就要求学生不仅了解道德内容,同时还要有与道德相关的知识,并且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口才,又增强了各方面的才干。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新知识,还开拓思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合作意识,学会与人沟通,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极其重要作用。

二、运用案例教学加强课堂管理的具体策略

传统的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简单控制,手段单一;教师拥有绝对权力,课堂成了教师单独表演的场所,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基本没有交流,这使学生不会思考,不会质疑,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如何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上闪烁;课堂中如何构建一种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让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根据不同的内容决定案例教学的形式,增强课堂管理的实效性

德育课应推广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与消化所学的道德理论知识,在实践体验中将正确的理论内化为自身的品质,升华为自觉的行动,形成较稳定的道德与思想素质,使教学真正达到知行的统一。

对此,本人在具体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案例教学。

1.以教师讲授引导为主,结合多媒体方式辅助教学。幻灯片将案情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演示出来,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直观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另一种是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中发生的案例与道德条文结合起来进行讲授,让学生感受到道德就在身边。

2.学生参与讨论案例。首先,教师要选择好具有道德意义、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的案例。在讨论前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将本组讨论意见集中起来并代表小组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在讨论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案例讨论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最后,在小组交流意见基础上,教师综合分析学生对案例所作的判断,并进行归纳总结,肯定正确意见,否定错误观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不必给学生过多提示,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维能力,适时适当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深入地思考,注重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当学生无从下手时注意适当的提示当学生思维陷入误区时加以引导。

3.利用视听资料观看案例。搜集各种视听、录像资料,放映给学生观看,不仅增加了案例的生动性和实践性,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义工活动。

(二)运用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是,案例教学如果运用不当,也会引起反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选择案例要典型适当。选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典型性,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与关键问题进行。

2.要尽量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而不只是部分学生参与。

第1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游戏;角色扮演;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7-0025-02

《全国技工学校德育课课程标准》指出:"技工学校德育课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当前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下,各大技工学校都很重视德育课教学,很多技工学校在各个专业里都把它设置为技校生必修的基础课程。然而,德育课因为其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常常留给人以沉闷、枯燥乏味的印象,教学效果并不明显。每次上德育课,学生底下玩手机、趴桌子睡觉、跟旁边人讲话、发呆便成了家常便饭。有的学生把上德育课比喻成"鬼子进村"的情形――台下一片静悄悄。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学生的德育课本都是崭新的,甚至有的学生一上德育课干脆请假或者逃课…..每一堂课本来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却几乎成了教师一厢情愿的事,教师在台上讲得半死不活,学生在台下听得半死不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德育课是教人做人的一门学问,其内容往往比较抽象而深奥,理论性较强,许多教学内容条条框框居多,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接触面,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其次,我们很多教师把德育课上成了思想"灌输"课、"填鸭式"教学,一味地照本宣科,平铺直述,以理说理,教师在台上大谈空谈大道理,毫无趣味可言,台下的学生自然趴下一大片。一节课下来,学生根本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更别说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变化了;再次,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落榜者,无心向学,生源素质整体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学习态度消极,在他们的观念或思想中,动脑筋学习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让德育课生动有趣起来,提高教学艺术,化沉闷为生动,化理论为实用,使课堂充满期待和趣味,是每一个德育教师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的宗旨就是谈谈如何让技校的德育课生动起来。

2.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2.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学法,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是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选择案例――分析讨论案例--案例评价。

案例的选择要有新颖性、趣味性、当地性和针对性。新颖性:现在是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现在的技校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方便快捷且及时。因此,要求教师选取的案例要鲜活,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践,要有明显的时代特色。因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当代现实意义的案例,一旦用上了,就能激起学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否则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趣味性:人常说"兴趣是智力之母",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颗火星。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就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变得被动。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用"趣味性"的案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当地性就是在选择案例时最好是本地区本学校以及在学生身边发生的一些事,这样的案例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让学生倍感亲切。例如,在对模具专业的学生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四课第二节"爱岗敬业,立足岗位成才"这一目时,可以以我校龚子龙同学为了参加广东省钳工技能大赛平时刻苦钻研,勤奋好学的材料以及最后获得全省二等奖的事例编写案例,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龚子龙同学能够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作为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我们可以向龚子龙同学学习那些东西?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原来模范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他就在学生身边。身边的模范力量对他们影响更大。针对性:在选择案例时,要针对学生的专业和特点进行筛选,不能随意选一些牵强附会、不着边际,跟要探讨的问题无关的案例,否则会事倍功半。例如,在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单元第四课《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时,针对幼师教育专业,教师可举2013年浙江温岭城西街道蓝孔雀幼儿园教师颜艳红虐待儿童事件,ppt展示虐童照片。观看案例和照片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职业道德对于我们个人、对于社会有什么作用?这样既把本课的教学重点"职业道德的作用"抛给学生自己总结,加深他们的理解,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种效果比起教师的讲授要好得多。

2.2将游戏应用于德育教学课堂中。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充满了好奇心,如果将适当的游戏应用于德育课堂的教学中,对学生极易产生兴趣,因为游戏把枯燥、形象的语言变得生动、活泼,将学习寓于娱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快乐,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例如在讲授《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第一节第一目"正确认识自己"时,要求每个学生在一张纸上写上自我评价,优点、缺点。当学生写好自我评价后,跟学生做个小游戏"猜猜这是谁"即不告诉学生,这个自我评价的主人翁是谁,而是先读出某个同学的的自我评价,让同学们猜,这个自我评价的主人翁是谁? 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能让学生通过对比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

又例如,在讲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目时,教师自设一个"你我他"的小游戏,即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题目编号(如:1、2、3、4…..),每个编号对应一个题目,要求参赛者自选题目编号,然后根据题目编号的内容做出相应的回答,在回答的过程中,不能出现"你我他"这三个词,一旦出现这三个词便要接受惩罚。这个游戏简单易操作,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在游戏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不自主地说出"你我他"三个词中的一个,游戏结束后,教师结合游戏及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让学生体会到日常行为习惯的力量以及摒弃不良习惯,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

将游戏应用于德育课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在玩的情境中不知不觉领悟了知识的真谛和学习的乐趣。当然,游戏的选择应当简单易操作,并且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

2.3让学生当"主角"。也就是在进行德育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充分挖掘课本的趣味素材,创设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即由一部分学生担任各种角色并进行表演,另一部分学生观看表演。表演结束后,学生讨论在表演中的出现的问题和感悟。

例如,在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二课第一节第三目"遵守职业礼仪的作用"时,让学生上台进行模拟面试,台下学生圈点、评价模拟面试者的动作、语言表达、行为举止等,然后分组讨论,结合表演概括出职业礼仪的作用。

角色扮演教学法使教学内容剧情化、生动化,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本内涵,从而达到德育课要求的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效果。当然,角色扮演是一种情境模拟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事先准备,设计好情景,控制、把握好整个课堂秩序,随机应变。表演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

总之,使德育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勤于钻研,多观察多思考,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德育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

[1]《职业道德与法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2]《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